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渔业产业发展集锦9篇

时间:2023-09-22 09:48:20

渔业产业发展

渔业产业发展范文1

关键词:淡水渔业;现状;策略

引言

淡水渔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一项基础产业,对农业整体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当前,渔业发展因为受到养殖技术、加工技术等多方面的制约,渔业发展缓慢。正因为如此,渔业养殖才应该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积极寻找问题,并提出有效淡水渔业养殖生产的对策。

1 淡水渔业生产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1 淡水渔业养殖技术不先进 当前渔业停留在传统养殖模式之下,技术简单落后,一些养殖技术运用不当,就容易引发连锁反应,无法满足生态化渔业发展的需求。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渔业产品质量不断下降,消费者对渔业产品也逐渐失去了信心,市场占有率无法得到提升。因为养殖技术的落后,养殖品种无法繁衍,养殖品种老化单一成了当下养殖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目前淡水产品主要还是以鲫鱼、鲤鱼等为主,而且还停留在粗养状态,没有实现精细化养殖管理,在固定的淡水区域中产量无法得到提升,经济效益比较低下。

1.2 难以分散的渔业养殖风险影响渔民养殖积极性 渔业具有高风险的特性,容易遭受各种天灾人害的影响,其主要风险来源于三方面:一是鱼病,很多鱼病无法预防和控制,水产养殖一旦发病,就容易引发大面积的淡水区域,从而涉及多品种的鱼类,发病时间也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很多时候将是对整个产鱼季节的影响。也正因渔业有这样的养殖高风险,很多渔民对养殖心存担忧,所以不敢大面积、大规模养殖,造成养殖规模始终停留在小散乱的状态,无法促进渔业养殖规模化发展。尤其是当前随着水土污染情况的不断增加,渔业养殖的风险也将变得越来越高。

1.3 加工水平、运输手段落后制约渔业发展 一方面,水产养殖加工上规模企业不多,水产加工技术水平有限,水产养殖和水产加工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很少。导致水产品研发力度不够,附加值普遍较低,绝大多数集中在售卖鲜活鱼类,最多也就是冷冻加工、初加工等低端的水产品加工。一些涉及高科技的功能食品研发、药物的研发以及水生活性物质的提取等渔业科技产业少之又少,从而无法将渔业产品进行高效利用。另外一方面,水产的储藏、运输设施和装备比较落后。当前我国的水产运输很大一部分都是活体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只是靠简单的增氧设备来保证水产品的成活率,但是这种运输方式只能使水产品保持二十小时左右的成活时间,造成了很多水产品在运输途中死亡,导致水产品活体运输成了制约渔业做大做强向外发展的可能。

2 淡水渔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2.1 加强水产良种繁殖,加大良种质改力度 加强水产良种繁殖,加大良种质改力度是完善养殖种类的一个有效方法。为了实现养殖产品种类的完善,政府可以出台一些良种补贴政策,通过经济利益的刺激影响渔民加快对水产品种类的改良,促进优良品种的养殖,提高渔业养殖的经济效益。通过良种繁育的方式,可以在原有固定的水域资源条件下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通过良种覆盖率实现对传统品种的取代,实现渔业养殖优化。同时,还需要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积极倡导绿色环保的养殖模式,采用生物、物理的方法改善水质,通过生态养殖的方式,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保证水循环系统的自然和谐,淘汰传统高投入、高产出、高排放的养殖模式,保证渔业养殖生态环境,从根源上减少各种养殖鱼类病害的发生,从而降低渔民养殖风险,为创收创汇打下基础。

2.2 完善水产养殖防疫体系 各级政府应该在水产养殖防疫和病害治理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并逐步稳定投资渠道,建设鱼病防治中心等防治中心。这些防治中心要与当地渔民紧密联系,不定期走访各大渔业养殖基地,对各品种渔业水产品以及水域质量抽样调查了解,并开展各种流行疾病监测,及时掌握渔业病害发生的规律情况,采取有效的病害治理措施,提高养殖水域治理和养殖病害防治效果,最终保证水产质量。

2.3 支持养殖加工和运输行业的发展 积极培育和扶持大型科技水产加工龙头企业,通过扶持科技型骨干企业在养殖加工和运输方面的投入,从而提高渔业养殖技术的提升和对渔业的科学利用,实现渔业产品的利用率。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养殖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通过政策扶持或者政府补贴引导养殖加工龙头企业配置现代化的仪器设备,让更多科研工作者能够有良好的研究、工作环境。政府通过着力培育、发展和壮大一批技术优良的水产加工龙头企业,推动渔业养殖加工和运输的发展,将渔业水产品销售到更远的地方,增加渔业养殖的市场生存空间和利润空间,从而吸引更多渔民能够主动参与养殖,促进渔业的发展壮大。

总而言之,渔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受到自然因素的限制和制约。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积极寻求各种办法突破传统渔业的养殖问题,通过技术提升、风险防范等措施实现渔业生产能力的提升,最终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侯智伟. 湖泊渔业生态化发展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渔业产业发展范文2

前言

1997年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立,由长江三角洲地区15城市组成。2003年,浙江台州市成为第一个非创始会员加入协会,形成“15+1”的长三角“城市峰会”架构。2004长三角城市峰会上江苏的盐城、淮安,浙江的金华、衢州,安徽的合肥、马鞍山,这六个城市不约而同地向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正式递交入会申请,力陈各自成为长三角合作组织成员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让“15+n”格局“芙蓉出水”。2008年初,总书记在安徽视察时指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这是总书记在准确把握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基础上,着眼于全国整体发展战略布局作出的重要指示,那么在这种世态下,如何发展安徽渔业船舶制造业的课题就提上了议事日程,本文就安徽省融入泛长三角经济以后,如何推动安徽渔业船舶制造业发展加以探讨。

安徽省登记渔船39172艘,总吨位353005,总功率340251.87千瓦。有渔业船舶设计企业5家,制造和维修企业21家,从事渔业船舶船用产品生产的企业12家,种类4种。

由于安徽省渔业船舶检验工作起步较晚,管理工作相对滞后,安徽省的捕捞渔船大部分是由过去的小造船厂生产,目前经过认可的渔业船舶制造企业,除皖江轮船运输公司合肥船舶修造厂每年建造3――4艘本省的渔业执法船外,其他船厂基本上不生产渔业船舶。这就造成了一方面我省渔船众多,每年需要更新和维修,而另一方面,我省渔业船舶修造企业数量少而且不生产吨位较小的渔业生产船舶,渔业造船企业处于十分尴尬的局面。

从国家渔业生产来看,海洋渔业实施“有进有退”的调整,一方面对近海渔船实行减船任务,另一方面发展远洋渔业,继续实施国家“走出去”战略,加大对大洋性渔业的结构调整。

针对目前国家政策和我省的实际情况,安徽在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合作中,应本着既有利于自身又有利于长三角、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充分发挥独具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劳动力和产业等优势,将功能定位于建设面向长三角的五大基地。我就安徽省船舶企业融如长三角经济有以下几点意见。

1 促进安徽造船企业进入渔业船舶生产领域

目前安徽省有造船企业130多家,而从事渔业船舶修造的企业只有21家,除蚌埠、和县、无为有三家造船厂可以建造所有类型的渔业船舶外,8家企业生产45米以下钢质渔业船舶,其他10家只能建造30米以下的渔业船舶(其中三家只能生a12米以下机动渔船)。鉴于目前的情况,我认为应该在对安徽各类船厂进行分类指导的基础上,鼓励我省造船企业从事渔业船舶的修造。小的造船企业的目标定在内陆省份渔业船舶修造上,根据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设计出一批适应安徽省内不同水域的标准船型。大的船舶企业目标放在沿海大洋性渔业船舶和大型渔业执法船舶的设计生产,在提高船舶性能的同时,提高船舶的科技含量,争取在泛长三角船舶制造业占有一席之地,2007年上海就新增了2艘大型拖网加工船和1艘大型金枪鱼围网船。

2 以长三角为中心,提高船舶配套产品生产能力

现代造船工业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是船舶配套工业,与造船工业紧密相连,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此套配套价值在整个船舶交易额中也占据着相当高的比例,同时也是直接影响船舶成本、性能、效益、质量的重要因素,其技术水平和产品的质量关系到船舶工业综合实力和出口竞争力的强弱。目前,安徽省船舶配套企业所存在的问题是:规模较小、分散经营明显、严重的缺少自主品牌、不存在竞争的压力,所以目前需要加大力度发展船舶配套产品的科研、生产能力,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技术跟踪,培养二次创新、自主设计等能力,提升长江三角洲船舶配套的国际竞争力。2007年8月15日江苏熔盛集团在合肥成立合肥熔安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投资42亿元建设船用低速柴油机生产基地,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3 积极推广安徽造船品牌效应

渔业产业发展范文3

【关键词】水库;渔业;养殖技术

一、创造良好的渔业养殖环境

作为渔业养殖使用的水库,水库的温度应维持在0-28℃之间,水库中水质应满足渔业的养殖标准,维持稳定的,无污染的水源环境。水库表面的风力应在0-6级范围内,养殖的水库应具有良好的植被环境和养殖环境,具有较好的降水数量,同时应具备便利的交通和开阔的水面,保证充足的光线和安静的环境,从而为养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所选择养殖的水库坝体以及坝基应保持不漏水。溢洪道和输水管处应设置拦鱼栅,应经常清理水库底部的树木树桩等杂物。对于可能引发农田与水库养殖纷争的水库,应保证水库中具有最低的渔业养殖的水位线。应定期检查水库堤岸、溢洪道以及水闸,若发现险情时应加固加牢。水库在春季时应修整溢洪道,建立好排水沟,清除溢洪道内部以及防水口部分的大型植物以及其他的障碍物质。还应加强对水库的定期检查,致使汛期十分洪水能及时排出。由此提高了水库的抗洪能力。水库溢洪道以及水闸处应设置相应的设备,防止所养殖鱼在汛期时逃走。同时,鱼苗的放养之前还应捕杀凶猛类型的鱼类,从而防止体态和规格较小的鱼遭到捕食。放养前还应严格消毒水库,从而消灭水库潜在病害。改良水库水质。

二、养殖合适的鱼种

1选择所养殖鱼的种类

在选择了水库养殖种类的前提下,应通过不同种类的鱼数量的协调和匹配达到最佳的养殖效率。可根据水库具体的水质条件在水库中逐渐增加草鱼、鳊鱼、鲤鱼的放养数量,这些草食性鱼类处于食物链的最底层,具有较高的食物转换率,同时也能清理水库中的水质,鱼类的分粪便还可重复养殖花白鲢,草食性鱼类的饲料可通过利用水库周边的空地解决,也可与科研部门合作,引进新的渔业养殖品种,提高养殖的收益。

2控制好养殖密度

水库的渔业养殖应注意鱼苗的投放密度,根据水库的条件以及养殖管理的水平进行灵活掌握。投放的鱼苗一般以鲢、鳙鱼为主。若是水库中的青草资源丰富则可搭配一定数量的草鱼,水库底部栖息物丰富则可搭配青鱼和大规格的鲤鱼。

3掌控放养时间

水库渔业养殖应在春季或秋季放养,一般选在每年的4月末或10月初。鱼苗的放养时应选择晴好的天气,在水库的上游向阳避风的浅水处进行放养。有条件可采取伦捕论放的方法。

4鱼种消毒

水库面积较大,在发生鱼病后难以有效治疗,由此,鱼种放养前应进行鱼种消毒,从而防止病害的产生。消毒方法一般采用硫酸铜溶液浸洗20min-30min,或是用1%的小苏打和3%的食盐合剂浸洗。严禁投施任何肥料或渔药。作好养殖全过程的记载,建立好生产操作规程,严把水库养殖的水质检测关,以及鱼的质量安全检测。提高养殖过程的技术操作,确保鱼的皮毛、鱼的体质、鱼的规格达到优质的无公害水产品标准

三 合理的选择养殖的种类和细菌

为了提高淡水养殖的经济效益,保证绿色生态养殖,渔民需要正确的、科学的选择养殖的种类和细菌。

3.1 对于养殖的种类

养殖者需要选择一些生长速度快,耐密度、能够混养的,食性和饵料利用率高的,具有抗病特质的品种。

3.2 对于细菌

一方面可以从天然水域中捕捞;另一方面可以选择正规菌种培育场中的人工菌种。但是要注意,在选择人工菌种时,其必须经过病菌检验的。

四 饲料的选用

为了保障绿色生态养殖,在给淡水产品投喂饲料时,其可以含有腐殖酸,肉毒碱、虾青素、甜菜碱、几丁聚糖等各种生态类饲料添加剂,但要杜绝含有多种激素的、抗生素等饲料。同时,要坚持每天使用天然绿色的鱼料。对于某些特养的品种,还要依据特种的天然食性投喂仿天然饲料。利用生物手段防治鱼病。绿色生态养殖的重要一点就是在鱼病的防治上是否是绿色、环保、无残留。

4.1 植物同鱼共生

试验证明,将鱼和植物共同的放养在水中,鱼的生病几率比单纯的养鱼降低了很多。这是因为植物能够吸收鱼类的粪便和残留的饲料,帮助鱼类清除病菌生繁殖的场所。同时由于植物能够在光合作用下,释放氧气,从而增加了水体中氧气的含量,净化水质,降低了鱼类生病的几率。

4.2 混合养鱼法

实践证明,水库中养殖的品种较少,常常容易导致鱼类的生病,反之水库中的生物种类越多,根据生态机理,其生态系统就相应的越健全,鱼类的抵抗病菌的能力就相应的越强,从而使得复杂生态系统下的鱼类的发病率大大的降低。例如,鲫鱼寻食时会掘池底,从而能够毁坏病原体的繁殖环境。由于食物链的存在,发病的或者体弱的鱼类往往由于行动的迟缓被一些肉食类的鱼类吃掉,从而切断了病原体的传播。由于生态系统的这种自动防病机能,使得品种越多越复杂的水库中鱼类的发病率大大的减低了。

同时,由于不同品种在水中生长的位置不同,混合饲养还能够极大的提高水库的空间利用率。

4.3 无污染防治鱼病

为了保证水库养殖的生态化,养殖者需要对养殖物种进行无污染防病。农业部颁布的《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中规定,渔业用户要杜绝使用磺胺咪、红霉素、痢特灵等多种抗菌素药物;严禁将抗菌素类药物直接投撒到养殖水域中。同时也要杜绝长期的给养物种食用含抗菌素的药物。

在水产品养殖过程中,养殖者需要树立科学的、健康的养殖理念,尽可能的使用免疫疫苗、抗菌肽制剂等有益生物的制剂。如果不得已必须使用抗菌素药物,则要科学的,有针对性的使用一些专一性的抗菌素。从而保证其他物种的安全。此外,还可以适当的使用一些天然的、具有高药性的、无毒副作用或者毒副作用少的草药进行鱼病的防治。这要不仅环保,保证水产品的药物残留少,还能够提高水产品的质量。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水库淡水养殖的生态化,需要不断的提高生态意识,不断的加强水产品的育种,培育出更多的抗病、抗逆的新品种,推进水产品养殖用药的合理性,尽可能多的利用生态系统自身的强大的防病和保护作用,提高水产品的质量。 近些年来,我国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在产业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实行了严格的禁渔期和禁渔期制度,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还加大对电、炸、鱼等非法作业方式的查处力度,加大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力度,同时,各地还积极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和人工鱼礁建设;对养护渔业资源、改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只有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水库水域资源,才能使淡水渔业进入一个正常的良性循环,达到持续、稳定、生态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锐全.推进淡水养殖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中国渔业经济.2010,(5):94.

[2] 曾令旗.绿色水产大板块-洪湖渔家生态鱼[J].渔业致富指南.2010,(19):22.

渔业产业发展范文4

这次全市海洋与渔业暨“十百千万”工程工作会议是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会议的主题是:贯彻市委五届四次五次全会、市两会和全市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研究部署今年和今后几年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任务。刚才,××同志作了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报告,总结了2008年工作,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部署了2009年具体任务,我都表示同意。会议还通报表彰了去年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各类先进单位,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代表××区政府、××镇政府、××乡政府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我很受启发。会上还签订了2009年渔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希望各县(区)政府和××认真抓好落实。

对于海洋管理工作,今后的工作重点,就是要抓好国家海洋局《关于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精神的贯彻落实,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配套措施,提高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水平。具体就不展开了。下面,着重围绕现代渔业发展,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认清现代渔业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渔业对于××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渔业是××的传统产业,也是建国以来很长一个时期的支柱产业;现在来看,依然是重要的优势产业,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将是不可替代的民生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出现了两个新的趋势,一是海洋开发全面推进,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洋旅游等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船舶工业迅速崛起,其经济规模超越渔业,成为全市经济第一支柱产业。二是渔业经济受到作业空间、渔业资源、海洋环境、宏观政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进入了产量“零增长”的发展新阶段,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在出现两大趋势的同时,在具体工作思路上,我们也经历了从“渔港景”到“港景渔”的变化。当然,这是我们对海洋资源优势的认识和价值取向的判断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向前的必然趋势。但这绝不是我们忽视和放弃渔业工作和渔业发展的理由,更不能说明渔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的下降和作用的弱化。虽然,我们已经告别了单纯依赖渔业资源的“渔兴则兴、渔衰则衰”的历史,但渔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依然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当前建设“××”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渔业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渔业在全国的独特优势和影响力。

首先,从文化力上看,渔业是××城市对外形象的金字招牌。××是一块福地,大自然赋予了××独特的地理位置,把××造化成了世界著名的“海上鱼仓”。××5000年的渔业史积淀了深厚的渔业文化,孕育了世界三大群众渔港之一的沈家门渔港,铸就了名副其实的“中国渔都”和“中国海鲜之都”。渔业已经成为××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具有不可估量的无形价值,成为推动××发展进步的文化力量。可以说,××就是这个城市,就是“城因渔名、渔因城兴”,渔业和岛城交互辉映、相得益彰。××渔业的历史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里中止,××渔业的美誉必须再继续发扬光大。

其次,从民生观上说,渔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支撑。全市现有渔业人口××万,占总人口的比重仍在20%以上。现有的渔业规模创造了××万个就业岗位,解决了近××万渔民的生产就业问题,目前全市的渔民收入主要来源于渔业,仅捕捞收入占渔民总收入的比例就高达××以上。因此说,渔业仍然是渔民最主要的就业门路,是渔民最可靠的生计产业。渔业还是粮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品是“菜蓝子”不可或缺的特色品种,对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动物蛋白供应、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提高群众生活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渔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小康,没有渔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市的稳定,渔业是稳社会、安天下的基础产业。

第三,从经济学上论,渔业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渔业已经从过去一种纯粹的生产方式,逐步演化为一种消费方式、运动方式、休闲方式,甚至文化方式。现在的渔业,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第一产业,它已经逐步衍生出了许多新的产业类型,如休闲渔业、游钓渔业、观赏渔业、美食渔业、渔家乐等,这些衍生出的新兴产业成为了渔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渔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渔业与全市二、三产业的融合性、关联度也更加凸现,对水产加工和出口贸易、海洋休闲旅游、港口发展、城镇建设、商贸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带动和贡献也更加突出。渔业不仅是一个传统产业门类,而且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现代海洋经济的重要内容。

第四,从生态论上讲,渔业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抓手。对于××城市建设,我们提出了××××目标,这都有赖于拥有一个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由于××地处长江入海口的特殊区位,再加上这几年我们自身以及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市海洋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重。渔业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投放人工鱼礁,实施增殖放流,建设海上牧场等手段,科学利用和合理养护渔业资源,不仅有利于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提高海洋净化功能,保护和修复海洋生态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总之,渔业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可以借用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扩大市内需求,最大潜力在渔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渔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渔民。今年的市“两会”上,一些代表和委员对进一步重视××渔业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代表、委员的呼声,就是群众的心声。因此,我们必须从全局的高度、战略的角度、长远的深度重新审视和认识渔业,坚持渔业在××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坚持发展现代渔业的信心不动摇,坚持加强对渔业工作的领导不动摇。

二、进一步把握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渔业工作的主要任务

刚才,××同志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渔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想,××渔业发展必须明确一个总的目标,这就是要继续巩固和提升××渔业在全省、全国的领先地位,坚持发挥优势、错位竞争,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推进渔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里,我就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几项重点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全面实施渔业“十百千万”工程

“十百千万”工程,是市委、市政府根据新阶段××渔业发展的新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渔业工作的总抓手。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就是要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创建十个渔业特色强镇(乡),培育百名渔业发展领头人,打造千艘捕捞示范带头船,建设万亩生态高效养殖示范基地。“十百千万”工程的实施,对于推进我市渔业经济转型升级,对于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渔区稳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上来,充分认识实施这项工程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力量凝聚到工程建设的目标上来,认真组织实施,努力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为全面推动“十百千万”工程的组织实施,市里将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一是成立渔业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班子,具体负责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和考核评比等工作。市里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办公室挂靠在市海洋与渔业局。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办事机构。二是建立领导专家联系制度,每个渔业强镇(乡)要有一名市、县(区)领导和渔业部门领导作为直接联系人,每个渔业发展领头人有一名市、县(区)的渔业部门和乡镇干部作为直接联系人,每个养殖示范基地有一名市、县(区)渔业部门的科技专家作为直接联系人。三是加强资金、政策重点扶持,市渔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及各类资源要素要向“十百千万”工程建设倾斜,并实行“一乡一策”、“一镇一策”。四是建立考核奖励机制。从今年起,市里将建立“十百千万”工程建设目标责任制,设立“以奖代补”专项资金,表彰奖励成绩突出的渔业特色强镇(乡)、养殖示范基地、渔业发展领头人、捕捞示范带头船,以及其他作出特殊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希望通过多措并举、上下努力,在本届政府任期结束后,渔业“十百千万”工程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渔业经济转型升级初显成效,为我市现代渔业持续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切实抓好渔业三大安全建设

渔业生产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渔业生态安全是渔业工作基本的保障,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渔业生产安全事关渔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海岛千家万户的平安与和谐。水产品质量安全是群众关心、领导关注、进口国关切的重大敏感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渔业生态安全是海洋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是我们打造港口宜居城市、海上花园城市的重要基础。对于水产品质量安全,群众有反映、代表委员有建议提案,市里还要专门召开会议强调部署,这里不展开了,就讲一句话,水产品质量安全决不能出问题,哪里出问题追究哪里的责任。今天着重强调渔业生产安全问题。

渔业是高风险产业,是安全事故易发多发领域,是全市安全生产的重点行业。对于渔业安全生产,全市上下一直都是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工作成效尤为明显,我市渔业安全主要指标已连续多年控制在省控渔业安全指标内。但是也不可否认,我市的渔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各类渔业安全事故还是时有发生,重特大责任事故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遏制,渔业安全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因此,渔业安全生产的警钟要始终长鸣,抓渔业安全生产的弦要始终绷紧,安全生产作为渔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始终长抓不懈。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2008〕113号),各级政府和渔业部门要根据各地渔业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真正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特别要重点围绕“三基”抓好落实。去年,衢山镇接二连三发生渔业生产安全事故,其中有很多的因素,但主要的原因是“三基”工作没有抓到位。一要抓基层,就是要健全基层管理网络。渔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困难和问题也主要在基层。今年要大力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基层建设年”活动,全面推广嵊泗黄龙渔业安全生产社会化管理经验,重点在完善乡镇、村级渔业管理机构和强化管理责任下功夫,做到“人员、经费、设备、责任”四到位,争取通过1—2年的努力,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运转协调、管理高效的基层渔业安全管理组织和运行体系。二要抓基础,就是要提高渔民船员的整体素质。渔业安全生产关键在渔船“老大”。衢山发生事故多,事实证明对“老大”教育管理不到位,不良的社会氛围又助长了“老大”违规作业的风气。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强渔船“老大”队伍建设,围绕渔船“老大”抓安全,把对渔船“老大”的教育、培训、管理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真正坚持好针对渔船“老大”的面对面安全教育制度。要严格落实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于触犯刑法,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与此同时,要研究制定外来劳力培训、使用和管理的相关规定,提高外来劳力技能素质,规范外来劳力用工管理。三是抓基本,就是要完善渔业管理制度体系。制度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是渔业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必须继续抓紧抓实抓好。比如,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渔船动态报告制度、渔业安全宣传教育制度、渔业政策性保险制度、渔政船巡航护渔制度、渔船自救互救制度等等,这些都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我们要始终坚持并不断深化。此外,对于渔业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涉外渔船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等,我们要不断完善,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实战能力。对于渔船签证制度、渔业信息化管理制度等,我们要逐步建立并全面实施。要通过建立健全渔业管理制度体系,切实提升渔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三)加快推进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去年的渔港建设工作会议上,我作过强调,在我们××,渔港是最重要的渔业基础设施,要把加快渔港建设摆在首要的位置,重点加以推进。近年来,我市渔港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渔业防灾减灾、服务渔业发展、促进渔民增收、繁荣渔区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渔港设施薄弱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与现代渔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当前一个阶段是渔港建设的重要机遇期,中央和省政府对渔港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前所未有,我们一定要用足用活用好政策,加快渔港建设步伐,力争经过几年努力,全面完成本届政府任期内渔港建设规划任务,初步建立起与现代渔业发展相适应的渔港保障体系。一是要进一步落实渔港建设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各县(区)政府要把渔港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和相关部门,细化任务要求,明确工作进度,实行考核奖惩,确保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工作到位。二是要切实抓好渔港建设要素保障。要优先保障建设资金,重点保障建设用地,科学保障技术力量,确保渔港建设进度。同时要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坚决杜绝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和安全生产事故。三是要积极探索渔港建设管理机制创新。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渔港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对一些配套设施项目尝试实行市场化运作,吸纳社会民间资本投入建设,缓解政府财政资金压力。

(四)进一步深化渔业经营体制改革

生产经营体制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是渔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渔业现行的生产经营制度是在渔船股份合作基础上的家庭分散经营,是上世纪90年代初对集体渔业经济实施股份合作制改革后的重大成果。经过近20年的发展,渔船股份合作制在有效解决效率问题后,逐步出现了公平的矛盾,主要是大股东侵占小股东权益问题呈普遍化、严重化趋势,若任其发展下去将反过来影响效率问题,从而丧失渔船股份合作的制度优势。家庭分散经营则愈来愈显现出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成为渔业发展、渔民增收的瓶颈制约,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现代渔业的发展要求。因此,推进渔业经营体制改革创新是摆在我

们面前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任务。我们要在思想上切实加以重视,在政策上强化支持力度,在工作上把握正确方向,努力推动建立适应新阶段渔业发展新要求的新型渔业经营体制。一是要进一步规范完善渔船股份合作制。要深入调查研究,尽快制定出台渔船股份合作规范化意见,强化渔船内部的分配结构、财务支出、民主决策等制度,着力解决效率与公平矛盾,保持并焕发渔船股份合作制的生命力。渔船股份合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今年我们一定要有突破,切实予以解决。二是大力支持发展渔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以产品或服务为纽带,以相同作业方式为对象或以社区(村社)为单位,联合渔运船只,组建渔业专业合作社。鼓励水产加工龙头企业或水产贸易市场与专业合作社的紧密联结,形成“水产加工龙头企业或水产贸易市场+专业合作社+渔船”的一体化经营模式。要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构建一体化经营模式,大力提高渔业的组织化程度、产业化水平,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渔业和水产加工是渔业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依托、共荣共衰,但现在分属不同口子管理,要多加强沟通衔接和统筹协调。我个人考虑,也可以在管理体制上作一些探索。三是积极引导培育公司制渔业企业。要根据渔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市场竞争的外部需要,对有条件有愿望的,要引导组建公司制渔业企业,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要加大对公司制渔业企业的扶持力度,使之逐步成为我市渔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此外,要加强渔业行业协会建设,支持、鼓励建立各类专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在产业发展、行业自律等方面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五)不断规范渔业基础管理

加强渔业管理是政府及渔业部门的基本职责。规划是宏观的管理和引领,当前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抓紧调整、完善渔业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全市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结合实施渔业“十百千万”工程,按照“有保有弃、助强削弱”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集聚要素、整合资源”要求,重新明确渔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和优势产业,要加强捕捞主体地位,突出海水养殖特色,做大休闲渔业产业,提高海洋渔业综合发展能力。在具体的渔业管理工作中,要抓好三个重点。一是要加强“渔船双控”管理。“渔船双控”是渔业的基本政策,自实施以来,我市一直实行市级统筹调控。实践证明是有效果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县以下没有自,缺乏积极性。为了进一步形成合力,提高双控效果,适应“十百千万”工程建设实际需要,今年起“渔船双控”指标下达到县(区)政府,由县(区)政府直接实施管理,市里负责调剂平衡和监督考核。与此同时,要以换发新版捕捞许可证为契机,探索建立渔船规范管理新制度,如建立渔船即时申报制度,及时掌握渔船变化动态。二是要加强渔业信息化管理。要尽快完成渔业安全监控、渔船防碰撞、渔港实时监控、渔业视频会商、渔业环境预报、海上应急救助系统和渔业信息库的“一库六系统”建设,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渔业规范管理和“平安渔业”建设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三是要加强执法监督管理。要突出资源与环境保护、渔业安全生产、渔场生产秩序、水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坚持日常检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坚持执法与服务相统一,强化公开、公平、公正执法,保障渔业健康发展。

三、切实加强领导,把渔业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各级各部门重视渔业、关心渔业、支持渔业,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也是××渔业发展的重要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对渔业工作的领导,确保渔业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促进渔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要加大对渔业工作的领导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渔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体现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各县(区)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渔业工作,经常听取渔业工作汇报,定期研究渔业发展问题;分管领导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渔业工作上。重点渔业乡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专心致志、全力以赴抓渔业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大力支持、积极配合渔业工作,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合力兴渔”的良好氛围。要完善政府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将有关渔业重点工作纳入考核体系,实行渔业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要建立各级领导定点联系渔业制度,经常深入渔区基层调查研究,破解难题,总结经验,推动面上发展。

二是要加大对渔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各地要进一步增加对渔业的资金投入,财政专项支渔资金要逐年有所增加,支渔资金占各级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要逐年有所增加。重点保障渔业重点建设工程、发展项目的资金投入,标准渔港建设、渔船安全设施设备配备和“十百千万”工程等建设项目的配套资金要确保落实到位。要强化科技对渔业的支持力度,加强与教育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关键领域、重要产品、核心技术的攻关,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研究开发渔业节能高效、水产品保鲜保活以及良种繁育、病害防治等一系列先进技术,进一步提高渔业的质量和效益。

渔业产业发展范文5

关键词:海洋渔业;产业结构;滨海新区;天津市

海洋渔业是滨海新区经济板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以来,滨海新区海洋渔业发展成上升趋势,总体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及资源和环境等因素的多重约束下,新区海洋渔业发展上升势头有所下降甚至倒退,渔业产量下滑影响渔业产值和渔民收入,渔业产业结构亟待升级优化。

一、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洋渔业发展现状

(一)海洋渔业发展态势良好,稳中有进

2014年底,天津市海洋经济总值达到5027亿元,其中海洋第一产业增加为13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的0.26%。2014年天津市水产品产量达到40.90万吨,较之2013年增加2.36%,2013年水产品产量为39.86万吨,比2012年增加了9.2%,水产品产量逐渐稳步增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达到23.9299亿元,其中渔业生产总值(现价)为10.9960亿元,占滨海新区第一产业的45.95%,所占比重较大,与2011年相比而言,农林牧渔业增加了9.3790亿元,渔业产值增加了4.1981亿元。与全市相比,2012年天津市农林牧渔业产值达到375.62亿元,渔业生产总值为61.66亿元,其中滨海新区农林牧渔业产值占全市6.4%,渔业产值占全市渔业总产值的17.83%。到2013年,天津市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达到412.36亿元,同比增长3.8%,渔业产值达到73.20,同比增长5.4%。

(二)渔业结构比重逐渐上升

2011年天津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349.48亿元,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分别为179.87亿元,2.46亿元,98.52亿元,58.61亿元,10.03亿元,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比为0.515:0.007:0.282:0.168:0.028,2012年天津市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比为0.522:0.007:0.28:0.164:0.027,2013年天津市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比为0.53:0.075:0.263:0.178:0.025,渔业产值结构从2011到2013年分别为16.7%,16.4%,17.8%,渔业比重稳中有进,渔业结构在数量关系上呈上升趋势。与天津市整个地区相比,滨海新区2012年农林牧渔总产值23.9299亿元,农林牧渔产业结构比为0.27:0.002:0.273:0.46,其中渔业产业结构占第一产业比重较大,而海水养殖,海洋捕捞等海洋渔业总量逐渐上升,海洋渔业结构日趋合理。

(三)渔业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滨海新区海洋渔业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天津市海洋渔业水产养殖面积4.13万公顷,海洋渔业生产总值为7.9亿元,与全市相比,滨海新区水产养殖面积达到0.89万公顷,占全市水产养殖面积的22%,其中塘沽水产养殖面积为2014公顷,汉沽水产养殖面积1129公顷,大港海水养殖面积5733公顷,淡水面积为5107公顷,水产品产量5.3090万吨。到2014年末,滨海新区已兴建了100万平方米的工厂化养殖基地,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加工业,石斑鱼,大菱鲆等水产品年产量可达万吨,以天津市滨海新区杨家泊镇为例,该镇以打造新区水产集聚区为目的,加快发展工厂化水产品养殖,目前已有水产养殖面积9800亩,海水养殖面积6600亩,淡水养殖面积3200亩,海水养殖占比较大,设施养殖企业达41家,主要从事海水产品养殖,海珍品养殖,及育苗孵化作业。渔业规模不断扩大。

二、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洋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捕捞致使近海资源衰竭

目前我国渔业资源存在着衰竭的现象。由于近30年来渔业资源开发几乎是消灭特种式捕捞,导致大量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渔获物常年处于低劣化状态。

过度捕捞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起初捕捞的目标是海域中个体大、价值高的鱼类,当系统中这类的鱼类资源枯竭时,捕捞的目标是转向相对价值较小的物种,而当这种资源也消耗殆尽时,捕捞的目标则转向下一级。这样海域中所有的资源都趋于枯竭,渔业资源等级退化。

如今海区的鱼群分布密度日趋降低,比20世纪50年代降低了80%。获取的鱼类中传统经济鱼类日趋减少,日益衰退趋势加快,较之前年份更多为个体小、价值低的鱼类,原本优势鱼类转变为稀少物种。

(二)海域环境日趋恶化

海域环境是近海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繁衍的空间环境。海域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海洋渔业的前景与发展,而我国日趋恶劣的海域环境,严重限制了渔业与养殖业的发展前景。

天津市滨海新区近海海域环境的污染源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第一,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中的未经处理的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废水、废物是造成海域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根据天津市海洋环境状况公报,2014年度天津市14个陆源入海排污口进行监测,结果表明陆源排污口达标次数仅占监测次数的8.5%,低于2013年,达标率较低逐渐下降,排污情况严重,对永定新河潮白新河和蓟运河入海排污口排污监测数据表明,氨氮超标率达50%,铅超标31.8%,石油类和泵超标率均为27.2%,对海水污染较大,滨海新区近海水域环境不容乐观。第二,目前新区大面积、单品种、高密度的养殖格局也造成了对海域环境的严重破坏。近海水产品养殖以高投放、高施肥为主要方式,未被吸收的饵料以及鱼虾粪便、残骸沉入海底,滋生大量细菌病毒。加之养殖密度大、海洋自净能力差,污染得不到控制,导致滨海新区渔业资源的衰退。

(三)海洋渔业信息化水平有待加强

渔业信息化是指将遥感信息处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电子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渔业生产活动中,推动渔业现代化进程,对渔业增长起越来越多的积极作用的过程。通过提升海洋渔业信息化水平来推动海洋渔业提质增效,是海洋渔业深化发展的重要方面。

我国的相关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低,综合能力差;相关信息技术相对落后,不能快速、准确地发现、解决问题;相关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脱节;相关技术推广较为滞后等都在不同程度上限制着海洋渔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成本等因素限制,养殖业遥感技术监测不能大面积实施,渔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不高,缺乏专业人才等都阻碍了海洋渔业信息化发展,因此,滨海新区海洋渔业信息化水平仍有待提高。

三、促进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洋渔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结合上述分析,对于促进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洋渔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从以下五个角度探讨:明晰产权,加强海洋渔业管理制度;加大海域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保护海洋渔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提高海洋渔业信息化水平,以渔业科技园区发展来带动海洋渔业经济进步;发展现代远洋捕捞渔业;大力发展海洋休闲渔业。

(一)明晰产权,加强海洋渔业管理制度

产权不明晰是造成海洋渔业捕捞“公地悲剧”的原因之一,由此而引发海洋生物性递减,资源衰竭等问题,首先,要明晰海洋捕捞产权,将海洋渔业资源的使用权和拥有权分离,使渔业资源产权实现市场交易,尽可能的达到渔业资源最优开发利用。其次探索个人可转让配额制度,防止过度捕捞。第三,按照《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和《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来制定滨海新区海洋渔业发展政策法规,建立健全与新区海洋渔业发展相适应的海洋渔业管理制度体系,使滨海新区海洋渔业保护,增殖,开发和利用等有法可依,更加科学规范合理。第四,严格制定科学的捕鱼量,建立合理的休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渔业资源的产卵场及鱼苗的生存,降低渔业资源的总捕捞量。

(二)加大海域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保护海洋渔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要加大科技投入和资金投入,减少渔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污染排放,为海洋生物生存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完善海洋生态保护制度,从制度角度限制人为的污染海域环境的行为,减少海洋渔业生产作业过程中的海域环境污染。第二,建立滨海新区涉渔工程项目的生态补偿机制,降低对近海水体的污染,加强对海域水体的检测,提高应对海洋渔业事故的突发应急能力,比如石油泄露,赤潮等灾害,提高预防控制能力,保护海洋渔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此外,建立涉渔生态保护区,充分发挥滨海新区近海资源优势,推广生态海洋渔业发展模式,有效降低海洋环境污染问题,保护海洋渔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三)提高海洋渔业信息化水平,发展现代海水养殖业及海洋休闲渔业

伴随信息技术,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海洋渔业装备的级别及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于提高海养鱼业产值,提高海水产品产量,发展匹配产业具有重要作用,互联网+海洋渔业成为海洋渔业发展的新的方向和领域。提高海洋渔业信息化水平,完善海洋渔业基础设施是推动新区海洋渔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首先,要不断提升和改进滨海新区海洋渔业信息化水平,从外部硬件设施上提高海洋渔业装备信息化水平,加强海水养殖、海洋捕捞装备和设施的智能化水平,提高海洋渔业养殖、捕捞效率。从软件条件上要加强互联网技术在海洋渔业领域的应用,创新海洋渔业发展方式,销售模式,提高RS技术,GPS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海水养殖业的带动作用。

其次,海洋休闲渔业将旅游、观光,休闲协调起来发展,实现了海洋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互动融合发展,创新了海洋渔业发展业态及模式,对于提高渔民收入,壮大滨海新区渔业经济作用巨大。首先,通过海上垂钓,海底观光,水族馆观赏,渔家乐等休闲活动与渔业作业生产相互渗透发展,激发海洋渔业发展的潜力,推动海洋渔业产业链的延伸。其次,有利于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带动新区海洋渔业结构升级,促进渔村环境整治改善,加快海洋渔业现代化发展,不断打造滨海新区海洋渔业经济升级版。此外,大力发展新区海洋休闲渔业还必须发挥新区资源优势,突出新区特色品牌;提高新区渔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加强政府支持力度等进一步实现滨海新区海洋渔业高质量高层次发展。最后,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物联网等将滨海新区海洋休闲渔业服务,渔家乐,渔业景区参观等项目进行网络营销,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旅游消费,既带动了滨海新区海洋渔业发展,促进渔民增收,也有利于形成滨海新区新的产业增长极。

参考文献:

[1]权锡鉴,花昭红.海洋渔业产业链构建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2]王淼,刘勤.实现我国海洋渔业外部转型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07(09).

[3]中国政府网站.2014年天津市海洋环境状况公报.[EB/OL].http:http:///tjep/ConInfoParticular.jsp?id=56430,2015-05-18

渔业产业发展范文6

(1.长海渔港监督处,辽宁 长海 116500;2.大连渔港监督局,辽宁 大连 116015)

休闲渔业是以自然地理条件、人文风俗资源为基础,利用渔业资源、渔业设施、渔业生产器具、渔产品,为旅游者提供观光游览、参与渔业生产活动、体验渔民生活并达到休闲、娱乐功能的一种产业。国外和国内先进地区渔业发展的趋势和有关调查的结果表明,以观光环保为主题的休闲渔业取代以破坏渔业资源为代价的捕捞渔业是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对于引导渔民转产转业、提高渔民收入、加快推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渔业产业从以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第一产业升级为以休闲旅游为主的高附加值第三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1休闲渔业的建设意义

1.1休闲渔业建设现状

休闲渔业做为一个新兴的产业,不仅为解决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的出路问题和为渔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形成渔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城镇越来越多的休闲旅游人群提供了新的项目,同时也是渔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动力。目前,全国各地休闲渔业发展迅速,广东、山东、浙江等省先后出台了休闲渔业船舶管理办法和船舶检验规定,对休闲渔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要求,鼓励扶持休闲渔业发展壮大。

以长海县为例,2010年,长海县根据海岛旅游实际,对休闲渔业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县海洋与渔业局、安监局、旅游局联合起草制定了《长海县休闲渔业船舶安全管理办法》,对休闲渔船的船舶尺寸、船体质量、抗风等级、安全设施配备、乘员数量、驾驶人员资质、经营单位条件、证件申办流程、船只活动范围、人员保险、管理部门职责等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和细化,为休闲渔船管理走向规范化道路提供了指导性依据。当年,长海县海洋与渔业局为符合条件的55艘渔船办理了休闲渔业船舶证件。近年来长海县以建设国际旅游避暑胜地和现代海洋牧场为目标,以休闲度假、自然和渔业观光为主攻方向,突出海岛生态和休闲渔业两大特色,不断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渔家风情村、民俗文化村和“海上人家”水上餐厅等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做大做强了以渔家乐为主要内容的海岛特色旅游项目,丰富了海岛旅游功能,增强了长海旅游的对外吸引力。据统计,2009年、2010年上岛游客分别为90、9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为4.5亿和5.25亿元,休闲渔业在长海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长海县在实践中探索出新的管理办法和工作模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休闲渔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保障。

1.2发展休闲渔业的现实意义

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拓展渔业发展空间,对解决渔业、渔区面临的问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带动交通、旅游、餐饮、渔具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剩余渔业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缓解渔业生产和渔区经济生活中的矛盾,有利社会安定;二是有利于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渔民转产提供出路,有利于保护近岸渔业资源;三是有利于促进海岛开发建设;四是有利于促进渔港、码头、渔村建设,发展渔村经济;五是有利于促进渔区对外开放、城乡交流,繁荣渔区经济,加快渔村现代化建设进程。

2产业发展的问题及思路

2.1目前休闲渔业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项新兴的旅游资源,休闲渔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的道路上也面临和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矛盾,特别是休闲渔船的安全管理尤为突出和重要。目前,休闲渔船的管理多为分散、自发的经营方式,形成不了规模,没有固定的经营单位和法人代表,生产经营随意性大,安全责任制无法落实;休闲渔船大部分是沿海捕捞、养殖船改造而来的,船体小、安全导航救生设备差,部分船员安全生产意识淡薄,未经培训私自从事休闲渔船经营活动,安全生产技能和海上经验差,导致安全生产隐患众多,并且由于游客来往频繁的不确定性,休闲渔船大多未参加保险,游客自身权益难以保障,产业风险性极大,对休闲渔业今后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2.2休闲渔业发展思路

一是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保障休闲渔业生产安全。安全生产是头等大事,各级政府部门在发展休闲渔业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切实将安全管理工作摆在首位,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督促指导休闲渔业企业和渔船船东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规范从业行为。要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要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人、管理责任人和监管部门职责,全面掌握休闲渔船生产情况和活动区域范围,加强隐患排查治理,严格事故追究制度,确保渔船、游客安全。要加强休闲渔业海上救助队伍建设,在旅游季节重点时间、重要区域、重点航线上要设立指挥救助船艇,配备安全救生员,建立并完善应急工作预案,做好各项防范准备。要认真研究解决休闲渔业出现的各种问题,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积极鼓励扶持渔民生财致富,实现发展有路、经营有序、管理有力、游客满意、渔民得利的目标。

二是加强休闲渔船检验,保证船舶适航性能。严格执行休闲渔船准入制度,对申请新建或改造的休闲渔船,要依据渔业船舶管理规定进行严格检验,核定船舶抗风等级、乘员数量,配备必要的安全救生及通讯设备。船上驾驶人员要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旅游经营单位或休闲渔船船主必须签订安全生产保证书,为驾驶人员参加保险并统一为游客投保人身意外伤害团体保险。所有条件合格后方能颁发证书。同时休闲渔船应统一配备色彩鲜明的标志。

三是加强海上动态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按照“安全技术标准要求从高不从低,安全监督管理从严不从松”的原则,在旅游季节定期不定期地组织人员开展海上安全执法检查,重点检查休闲渔船的适航性能和安全救生设备配备情况,凡是不符合规定的必须立即停航整改,整改结束后经渔业部门检验合格方能出海作业。要严禁休闲渔船超载、超航区和恶劣天气下出海作业,一经发现立即扣港处理,情节严重的要取消休闲船舶许可作业证件。对无证载客、非法载客的渔船要坚决取缔,严厉查处,确保游客生命安全和海上正常管理秩序,维护休闲渔船合法权益。

渔业产业发展范文7

全省科学发展情况交流现场会后不久,省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省加快渔业发展现场会,充分体现了对海洋与渔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也是海洋与渔业工作贯彻落实全省科学发展情况交流现场会精神的具体行动。这次会议,就是要认真学结大连及我省沿海各地渔业发展的先进经验,进一步研究把握今后我省渔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推进我省渔业上档次、上水平,加快渔业现代化进程。陈延明副省长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全省渔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海洋与渔业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深化渔业结构调整,积极实施渔业产业化、标准化、外向化战略,突出培植优势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优质高效渔业,全省渔业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一)水产增养殖向着名优、健康、生态方向发展。渔业科技进步有力推进了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优势主导产业基本形成。对虾、扇贝“二次创业”成效明显。大菱鲆养殖在短短几年内发展为一个年产值过30亿元的产业。海参养殖打破传统区域界限,在全省沿海开花,实现了“海参陆养”、“东参西养”的历史性突破,迅速形成海水养殖最大的支柱产业。半滑舌鳎、漠斑牙鲆的成功繁育,为海、淡水养殖提供了新的产业化品种。以工厂化养鱼、深海网箱养殖为标志的设施渔业快速膨胀,全省工厂化养殖面积300多万平方米,深水网箱发展到800个。内陆地区煤矿塌陷地、荒碱涝洼地渔业综合开发利用,渔藕混养、上农(林)下渔等生态养殖取得新的成效,淡水养殖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突出加强了渔业标准化建设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全省共制定完成了100多项地方渔业标准,建立了20处省级标准化示范基地,认定了101个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和128个无公害产品。在认真总结我省多年来近海资源增殖经验的基础上,全省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于今年启动,为我省渔业发展增添了新的亮点。

(二)海洋捕捞向着稳定、适度、远洋方向发展。按照国家关于海洋捕捞产量“零”增长的要求,加强对近海资源的保护、管理,近海捕捞实现稳中有降。严格控制渔船数量和捕捞强度,渔船报废和渔民转产转业进展顺利,全省已累计报废渔船2120艘,培训渔民11082人,较好地完成了农业部下达的任务。积极组织赴韩专属经济区入渔作业,不断改进国际鲜销渔业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努力拓展远洋渔业新领域,新开发了朝鲜东海岸渔场,加快远洋渔场开拓和远洋渔业基地建设,渔船的装备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渔船作业结构日趋合理,作业品种得到优化。去年,全省具有远洋渔业资格的企业达14家,在外作业远洋渔船发展到259艘,产量达到19.4万吨,产值13.5亿元,利润1.3亿元。

(三)水产品加工向着园区化、品牌化、外向化方向发展。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打造产业聚集、辐射和带动的平台。全省渔业企业超过1700多家,其中部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8家。水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标准高、发展快,渔业企业集群化态势明显。目前,全省水产食品加工园区近10个,面积4000多万平方米。水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有了新的提升,去年水产品加工总量335万吨,加工产值356亿元,精深加工产品比例达到60%以上;企业的品牌意识明显提高,按照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加大企业形象设计、品牌运作和市场开拓力度,涌现出“好当家”、“鸿洋神”、“日荣”、“泰祥”、“美佳”“食藻宝”等30多个广大消费者熟悉的水产名牌;抢抓机遇,主动承接日韩水产加工业的转移,扩大渔业招商引资,建设*半岛水产品加工出口基地,水产品出口创汇强势增长。去年水产品进出口总额34亿美元,其中出口创汇22亿美元,同比增长18%,创汇额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预计今年上半年,全省出口水产品43.7万吨,创汇12.2亿美元,同比增长14%和26%。渔业企业不断向港口运输、船舶修造、滨海旅游、休闲渔业等领域拓展,开辟渔业发展的新空间。渔业第三产业长足发展,休闲渔业方兴未艾,全省休闲渔业场点达到5000多处。

(四)海洋与渔业管理向着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依法管海、依法兴渔不断推进,初步建立了具有我省特色的海洋与渔业管理法规、制度体系。海域管理三项制度,海域使用确权率、发证率、海域使用金征收率走在全国前列。初步建成海洋环境监测网络,加强了对赤潮等海洋灾害监测和海洋自然保护区选划和管理。重视海洋监察执法,连续几年开展了“海盾—保护蓝色国土行动”,取得较好成效。进一步规范渔业管理,组织编制了全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全省已确权面积400万亩,占已养面积的40%,维护了渔民利益。着手开展水产苗种许可管理,确保水产苗种质量。伏季休渔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管理措施不断加大,秩序逐步好转。渔业安全形势稳定。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这次会议参观考察了大连渔业。对比大连,我们的成绩、优势要充分肯定,但人家的长处、经验也必须认真借鉴。举例来说,大连市实施品牌战略,起点高、成效好,海参、鲍鱼等海珍品品牌已在全国叫响,而我省海珍品品质优良、产量高,但由于品牌培育和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品牌少,市场影响力不够大;大连市科技体制、机制比较灵活,科技产业化水平高,而我省科技龙头企业相对来说还有差距;大连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强,建立了源头管理的有效机制,我省水产品质量监测、监控体系还不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当前,渔业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转折期。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优美环境的要求,给渔业发展带来新的课题;在重视粮食安全、深入调整农业结构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目标,需要认真思考;从渔业发展自身来说,资源衰退、环境污染、养殖病害、乱填海域、渔民失海等对渔业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这些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解决得好,渔业发展的质量、水平就会有大的根本性提高。我们要正确把握形势,学习先进找差距,从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审视自己,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研究渔业发展带有战略性和方向性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寻求和推动全省渔业工作有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的发展。

二、提升发展理念,突出建设*半岛现代渔业经济区

根据省政府领导关于海洋与渔业工作要围绕提高产业化水平,对产业定位问题做出战略规划和研究,明确产业发展的方向,突出优先发展的重点,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不断开辟海洋与渔业发展新领域的指示,今年以来,我们对今后一段时期全省渔业发展战略和思路进行了比较认真、系统地调研和思考,初步想法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以深化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品牌渔业、高效渔业、生态渔业为核心,大力提高渔业产业化、标准化、外向化水平,集中发展水产增殖业、健康养殖业、精深加工业、远洋渔业、休闲渔业五大支柱产业,突出建设*半岛现代渔业经济区,带动全省渔业产业升级,为强省富民做出重要贡献。

我们考虑,突出建设*半岛现代渔业经济区,带动全省渔业产业升级,符合*渔业的资源禀赋特点和渔业发展实际。建设*半岛现代渔业经济区,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半岛城市群建设、*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和*生态省建设战略,坚持“五个统筹”,坚持海陆结合,充分发挥渔业在沿海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优势,加快渔业多元化拓展和渗透融合,加快渔业对外开放的步伐,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整合涉渔资源,推进渔区、渔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力争通过10到20年的努力,在全国率先建成渔业经济发达、渔区社会繁荣、渔民富裕文明、环境健康优美的现代渔业经济区。

建设*半岛现代渔业经济区要坚持科学布局,重点突破,协调并进,稳步发展。重点建设四大渔业功能区。一是近海和内陆湖库自然生态渔业区。该区以泛黄河三角洲、莱州湾、半岛、海州湾、南四湖、东平湖6个渔业增殖功能区为依托,在加强渔业资源保护管理的同时,采用工程和生物技术,通过大规模地实施人工增殖放流,投放人工鱼礁,建立水生生物保护区等综合措施,有计划地培育和保护近海和内陆渔业资源,逐步建立起具有自我维持能力的渔业生态系统,构建资源持续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环境健康优美的渔业资源保障体系;二是优势水产品生态工程养殖产业区。沿海以海岸线为基线,向海陆两翼拓展,内陆在大水面集中、宜渔资源丰富的区域向四周扩展。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从渔业水域特点和养殖容量出发,创新养殖方式、模式,培植优势主导产业,形成区域特色、品种特色、名牌特色,带动养殖区的迅速发展,到2010年,形成优质鱼、对虾、海带、海参、贝类等几个产值过几十亿元、上百亿元的大宗优势品种;三是水产品加工产业区。按照“簇群集结、规模膨胀”的思路,立足自然资源、区位优势,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科学化管理,扩建一批以水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园区,形成“洼地效应”,发展产业集群,构筑簇群板块,充分发挥园区企业集中、生产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优势,进一步提高辐射带动能力,提升渔业整体竞争力,把我省建成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水产品加工基地。要以企业为载体,加大培育力度,争取尽快形成一批国内知名品牌;四是渔港经济区。渔港是渔业经济活动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不仅涵盖渔业一、二、三产业,还涉及了交通、旅游、渔区城镇化建设等领域。要按照现代港口经济发展的要求,以渔港为依托,高标准、高起点、科学合理选划渔港临近区域,形成以渔业经济为主体,海上运输、船舶修造、滨海旅游、商贸物流等产业聚集、优势互补的特色经济区,使其成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辐射带动渔区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可以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渔港先行试点,逐步推开。要通过“四区”的建设,形成以业兴区,以区带业,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格局。

搞好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渔业产业化、标准化、外向化水平,建设*半岛现代渔业经济区,要强调品牌渔业、高效渔业和生态渔业三个发展理念。理念的形成和提升是软实力,是一个行业、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认为,提出渔业发展的三个理念,可以有力地促进渔业结构的调整,提高整个行业的素质和水平。发展品牌渔业,就是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渔业,发挥*渔业优势,打造*渔业名牌,提高*渔业的知名度、市场占有率和核心竞争力;发展高效渔业,就是要以科技为动力,培植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实行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转变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规模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生态渔业,就是要利用水域生物、环境间的物质能量循环转化关系,养护、修复和提升渔业生态系统,增强渔业生产力。通过实行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实行质量兴渔,追求水产品的原生态,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品牌渔业、高效渔业、生态渔业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贯穿于渔业生产、加工、流通、管理的全过程,体现着现代渔业发展的方向。

发展品牌渔业、高效渔业和生态渔业,是渔业自身发展规律和我省现阶段渔业发展形势的必然选择,是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渔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协调统一的必然要求,是深化产业结构调整,转变渔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必由之路。要深化渔业科技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的活力,制定和完善各项保障措施,积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不断总结先进经验,坚持典型引路,培植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全省渔业在现有基础上向更高的标准、高更的层次、更高的水平迈进。

三、努力创新,乘势而上,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发展

实现以上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要突出搞好“五个”创新,为全省海洋与渔业的更快更好发展提供内在的动力。

(一)在结构调整上创新,培植优势主导产业。增养殖方面,要培植特色优势品种,重点发展海参、鲍鱼、扇贝、海带、优质鱼、贝类等的增养殖。加强水产养殖的规范管理,推进养殖方式的革命,加快水产良种产业化,大力发展标准化、无公害、健康生态养殖。远洋渔业方面,要加快壮大远洋渔业企业,建立和完善远洋渔业基地,调整作业和品种结构,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实施品牌渔业战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科学引导消费,培育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知名品牌。加快休闲渔业及第三产业发展,培植景观渔业、都市渔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认真组织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加强对项目的监督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渔业生态环境损坏补偿机制。

(二)在体制机制上创新,提高产业化水平。深化产业化经营体制改革,加快培植壮大各种类型的渔业龙头企业。目前,我省渔业企业中,水产加工龙头多,科技带动龙头少,市场营销龙头少,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促进渔业企业上档次、上水平。要提升水产加工档次和水平,大力培育品牌渔业,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依托带动作用,变水产加工为加工制造业,变产品销售为市场营销,走公司化、园区化的发展路子。大力发展各类渔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龙头企业和渔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渔业组织化程度。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体制、机制创新的重点和方向,积极运用多种经济杠杆,广泛吸引各种资本投入渔业,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渔业投入新机制。要强化服务意识,积极转变职能,规范行政行为,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

(三)在科技进步上创新,提高渔业科技含量。深化渔业科研体制与机制改革,积极推进渔业科研机构转型转制,鼓励引导科研单位与企业联合,组建科研、生产、推广与应用一体的联合体,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搭建成果转化的有效平台,探索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中介组织、渔业专业合作组织和科技示范户的作用,加快渔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良种产业化对于渔业发展至关重要,必须加强水产苗种的原种保护、原产地保护和提纯复壮。良种产业化要以自我培育为主,引进为辅。抓好全省“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的落实,搞好渔业科技示范带动。

(四)在生产管理方式上创新,实现质量兴渔。积极探索建立养殖业管理的各项配套制度,抓紧开展水产苗种的规范化管理工作,严格实行生产许可制度。加快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体系建设,增强对养殖病害的预防和控制能力。加快水产标准化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养殖生产记录、投入品使用与管理、产品标签制度、水质环境监测等制度,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加快推进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维护渔民切身利益。加大渔港等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结合渔港经济区建设,统筹各产业的规划布局,不断完善配套功能,促进渔业向着多元化、多领域拓展。

渔业产业发展范文8

    关键词:乌梁素海;水质污染;渔业资源渔业

     标准化是农业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渔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渔业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直接关系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渔业生态环境养护,同时也在源头上为水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没有农业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食品安全保障。”;温家宝总理指出:“优势农产品的标准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

    由此可见,渔业标准化既是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的重要标志,也是发展现代渔业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

    1推进渔业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渔业标准化是以渔业科学技术和实践为基础,运用简化、统一、协调、优选的原理,把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成标准,并将标准加以实施及监督实施的活动过程[1]。渔业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渔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在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提高渔业产业素质和水平,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为此,推进标准化作为现阶段现代渔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无疑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快渔业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的一项紧迫任务。

    1.1推进渔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渔业的迫切需要现代渔业是相对传统渔业而言,遵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现代科学技术和设施装备为支撑,运用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手段,形成渔工贸、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和谐共赢的渔业产业形态[2]。建设现代渔业,不仅要求生产工具和设施装备现代化,而且要求生产方式、经营手段和内在运行机制现代化。传统渔业和现代渔业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渔业生产是否按标准进行,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经过30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海洋捕捞渔船的钢质化进程加快,鱼塘的标准化生态型改造和设施养殖的快速兴起,以及骨干水产加工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渔业设施和物质装备的现代化步伐加快,使渔业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渔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相对物质装备等硬件设施来说,分散经营的体制决定了渔业标准化等软件建设还比较滞后,甚至有些生产环节还没形成规范的生产操作规程,这就无法绝对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与日本、欧盟等发达渔业国家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因此,推进渔业标准化已是发展现代渔业的生命线,是加快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的必然条件。

    1.2推进渔业标准化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客观要求“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从国内来说,中国人均gdp已进入3 000美元的行列,尤其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大关。在这样的社会发展条件下,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已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和多样型转变,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愈发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目前中国各大城市都对水产品质量安全设定了准入门槛。从国际市场来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水产品的出口越来越受到国际“绿色技术壁垒”的严格限制,水产品质量安全成为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焦点,前几年虾仁氯霉素含量超标事件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为此,只有完善渔业标准体系,把渔业标准化渗透到渔业生产的全过程,规范渔业投入品管理,控制面源污染,才能从源头上杜绝化学、生物及环境污染的危害,保障水产品从源头到餐桌的质量安全,可以有效应对绿色技术壁垒,扩大我国水产品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1.3推进渔业标准化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我国渔业发展面临更加严峻形势,资源衰退、空间缩小已成不争的事实。近年来,传统捕捞对象占渔获物的比例逐年下降,渔获物小型化、低龄化和性成熟提早的现象日趋严重,海涂大面积围垦和沿海产业带建设的推进,传统海水养殖成为挤压的对象,继续依靠粗放型的渔业发展方式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转变发展方式成为新时期渔业发展的战略选择。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一个重要途径是推进渔业标准化。把生产健康优质水产品作为目标,科学进行产业布局,合理利用渔业资源,按照标准组织生产与管理,在生产、加工、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实现标准化生产,可以促进渔业生产从数量型向质量型和效益型转变,切实提高渔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1.4推进渔业标准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举措渔业资源养护和生态建设是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更加引起举国的重视。渔业既是资源性产业,又是个高耗能产业。虽然在渔业资源合理利用上,中国主要采取渔船“双控”管理等投入控制制度,但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建立渔船和主机标准,渔船船型的随意性,主机功率“大机小标”现象较为普遍,渔具问题也较为突出,致使海洋捕捞强度远远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同时渔船多且部分主机老旧落后,渔船废气排放和传统养殖方式的污染问题也日益凸现,渔业资源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为此,大力推进船机标准化,推广标准健康养殖技术,控制捕捞强度,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渔业,为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2台州市渔业标准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随着渔业生产从数量型向质量或数量质量兼有型转换,标准化作为推动现代渔业发展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已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关注。台州是浙江省乃至全国渔业大市,全市水产品总产量140.38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出290.07亿元,其中渔业产值115.73亿元,占全国的2.61%、2.24%和1.71%,渔业在大农业和国民经济中地位举足轻重。近年来,台州市渔业标准化建设虽取得许多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欲通过台州市渔业标准化建设情况,分析台州市渔业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而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渔业标准化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2.1台州市渔业标准化建设现状

台州历来重视农业标准化工作。从2001年开始,市政府实施“358”绿色行动计划,2003年实施“台州农业标准化年”,2005年出台《关于加强标准化工作的若干意见》。2008年,市政府成立了农业标准化协调小组,建立了农业标准化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各县(市、区)也成立了标准化推广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共同推进农业标准化推广工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产值占大农业比重50%以上渔业产业紧抓当前机遇,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带动、渔民参与”的方针,依托部门合力,争取上级支持,积极推进渔业标准化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2.1.1渔业标准化体系逐步完善在水产加工领域,台州市学习借鉴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经验,推广应用国际通行的食品质量保证体系-危害分析关键控制(haccp)体系;在水产养殖领域,主要推广应用无公害养殖技术标准;在渔港建设方面,参照实施港航或水利工程技术标准,使防波堤建设标准达到百年一遇、护岸码头建设标准达到50年一遇[3]。近年来,还结合台州实际,制定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5项,如台州金潮渔业开发有限公司的伞式大棚还申请获得国家专利技术,成为大跨度鱼塘大棚建设标准典范。目前,台州市已基本形成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主、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为辅的渔业标准体系,内容涵盖了渔业基础设施、产业环境、生产技术、渔业投入品、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水产品加工等环节,为发展现代渔业和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2.1.2渔业标准化推广力度不断加大从2003年开始,台州组织实施省级渔业标准化推广项目22项,示范区面积达1 947公顷,直接增收4 521万元,覆盖面积16 880公顷,占全市水产养殖总面积的41.71%,带动渔户或渔民9 720多户(人)。项目实施单位能够按照标准化生产的要求,成立项目实施小组,制定了相应的责任制,落实资金,保证了项目的正常开展。同时项目实施单位能及时对渔业投入品实行有效管理,建立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技术标准体系和有效的标准化推广模式和质量管理运行机制。此外,项目实施单位还积极联系市级或当地水产技术推广部门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定期开展标准化技术培训和水产品检测。通过项目的示范和推广,不仅提高了示范区的养殖效益,也带动了周边养殖户的增产增收。如温岭金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实施的《2009年无公害南美白对虾标准化养殖省级推广示范项目》,核心区示范面积47公顷,带动农户25户,覆盖面积413公顷,带动农户110户,项目实施后,实现总增收244.5万元,其中示范区户均增收2.5万元,辐射区户均增收1.65万元。

    2.1.3渔业标准化推动了品牌建设随着渔业标准化的推广实施,带动了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普遍提高,涌现出一批品牌水产品,提高了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近年来,全市已认定获得无公害产品产地111家,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96个,无公害产地规模约8667公顷,获得认证绿色食品29个,获认证的有机农产品为17个。“三门青蟹”成为全国首个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的海水养殖产品,三门还获得“中国青蟹之乡”称号。另外还获得了一批浙江省、台州市名牌产品,“大陈岛”大黄鱼、“海の梦”和“兴旺”海鲜大礼包、“龙生牌”鱼糜及制品等,在浙江省内外家喻户晓。

    2.1.4加强依标生产和质量安全管理围绕标准化生产和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台州市重点开展了养殖证、苗种生产许可证、养殖生产“三项记录”的监督检查,严查养殖生产违法用药、苗种无证生产、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及海捕虾滥用保鲜剂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建立了初级水产品抽检和送检制度,实施源头追溯。同时针对水产品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的要求,全市建成市级水产品检测中心一家,县级水产品检测机构三家,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网络初步建成,具备了对初级水产品标准化生产全过程和质量安全的检测检验能力。

    2.2台州市渔业标准化建设存在问题台州在推进渔业标准化建设方面虽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应当清醒地看到,部分初级水产品药物残留和个别指标超标依然存在,无标生产、无标上市、无标流通的现象十分普遍,甚至有些领域的标准建设尚未起步。这些情况表明,台州渔业标准化工作与现代渔业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2.2.1渔业标准化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台州实施渔业标准化主要以推广为主,而没有进行强制性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渔业标准化建设的推进。当前台州部分渔区、渔村对于渔业标准化工作缺乏应有的认识,标准意识和质量意识淡薄。许多渔民在捕捞、养殖等各个环节没有严格按照标准化的要求进行生产,导致产品药残超标事件时有发生。如2007年的海捕虾事件就是因为渔民不按正确的生产标准进行操作,使得海捕虾体内焦亚硫酸钠超标,导致当年海捕虾价格大幅下跌,致使捕虾船增产不增收。

    2.2.2渔业标准化建设极不平衡目前台州渔业标准化实施主要以养殖、加工业为主,而在其他领域,标准化建设则比较滞后,特别是在渔船、渔机、渔具方面,由于缺乏相关标准或没有严格参照标准化要求执行,致使海洋捕捞强度失控,破坏了渔业资源,严重影响了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渔船方面,主尺度和主要技术参数没有强制性标准,新建渔船五花八门,对安全稳性也造成一定影响。渔机方面,据调查如一艘主机铭牌功率257 kw的渔船,其实际功率有700 kw,隐性增加主机功率。渔具方面,如流刺网长度目前达到几十公里,有的甚至上百公里,而且多使用三重刺网;帆张网渔船携带网具数量目前都至少有5项,多的有15项之多;蟹笼作业渔船也有同样情况。还有不少网具没有规定最小网目尺寸标准,虽拖网囊网的最小尺寸规定为5.4 cm,也没有很好执行。

    2.2.3渔业标准化人才及资金短缺渔业标准化从制定、实施到推广对人才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台州渔业标准化人才却比较缺乏,据统计,全市从事渔业标准化工作的人员只有20多人,真正从事标准制定的人员则更少。另外,渔业标准化工作一直经费匮乏。目前主要依靠省政府的以奖代补资金,每年补助的项目和资金有限,市、县两级政府没有专门设立用于推广渔业标准化项目的资金,推动全市渔业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力度有限。

    2.2.4渔业标准化宣传工作不到位要真正实现标准化生产,宣传和推广工作是关键。任何标准只有通过实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但由于目前渔业标准化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很多渔民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的信息,加上渔民文化素质较低和法制意识淡薄,渔业标准知识和标准化生产经营理念还较缺乏。

    3加快推进渔业标准化建设的思路和措施“十二五”是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对于台州渔业乃至全国渔业来说,是从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跨越的关键时期。建设现代渔业,对渔业标准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渔业标准化的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

    加快推进渔业标准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带动、渔民参与”的方针,以制标执标、基地建设、产品认证、品牌培育和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渔业标准化体系,强力推进渔业标准化工作,使渔业标准化在推进渔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建设现代渔业和国家生态文明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3.1切实加强领导,高度重视渔业标准化工作做好渔业标准化工作是发展现代渔业的一项主要任务。要提高对渔业标准化工作的认识,牢固树立“没有渔业标准化,就没有现代渔业,也不可能有渔业现代化”[4]的理念,把渔业标准化工作纳入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要加大对渔业标准化建设的投入,在海洋与渔业专项扶持资金中,建议切出一块用于渔业标准化研究和技术研发,主要用于重要渔业标准的制(修)订、实施推广和监管。除做好部级、省级渔业标准化项目的奖励和推广工作外,要建立激励推动机制,争取市、县两级资金扶持地方渔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通过实行扶持、奖励等政策,提高渔民、渔业企业实施标准化的积极性。要把渔业标准化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范畴,量化工作任务,实行目标管理,层层抓落实,确保渔业标准化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2完善标准规范,建立健全现代渔业标准体系渔业标准化是现代渔业的一个重要特征,代表着现代渔业发展方向。要围绕发展现代渔业这一重任,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家、行业标准,加快地方性渔业标准的制(修)订进程,建立健全符合实际的现代渔业标准体系。船机网标准制订滞后是困扰当前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笔者建议上级部门,积极推进渔船渔机标准化,尽快实行渔船和柴油机主机技术参数标准化,解决渔民和船厂随意造船、柴油机厂随意生产标注柴油机铭牌等问题,对船用柴油机实行型谱和机号管理,对柴油机型号及其额定功率实行标准化认定和准入,还渔船主机功率本来面目。同时建议上级渔业部门尽快制订渔具渔法准用目录,实施渔具渔法的审查认定和准入制度,规定各种渔具的最小网目尺寸和限制使用措施。与此同时,要根据养殖模式向大棚覆膜养殖、设施养殖和向外海拓展的新动向,总结成熟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实践经验,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制定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地方性渔业标准规范或养殖模式图,为发展现代养殖提供技术支撑。

    3.3强化示范带动,推进渔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进渔业标准化,实施是重点。要围绕虾蟹等特色优势养殖品种产业带,继续做好渔业标准化项目的储备培育,选择重点水产养殖基地和出口水产品基地,继续争取省级扶持资金,加快推进省级渔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积极创建渔业标准化示范县(市、区)。总结渔业标准化推广项目实施的成功经验,发挥一些示范性好、带动性强的标准化项目的辐射作用,扩大渔业标准化实施推广覆盖面,提高渔业生产的标准化率,提高财政项目资金的乘数效应。通过典型示范引路和辐射带动,全面提高渔业各生产环节的标准化覆盖率,推动建立基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和流通品牌化的现代渔业发展模式。

    3.4落实监督管理,实施水产品认证和名牌认定要认真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通过政府推动,龙头企业带动,认证认可促动,行业自律联动、市场准入拉动等多种形式,强化渔业标准在执法、生产、贸易中的作用。要完善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继续严查养殖生产违法用药、苗种无证生产、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及海捕虾滥用保鲜剂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初级水产品抽检和送检,建立水产品原产地标签制度,实施源头追溯,确保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5]。同时要继续加强市域水产检测检验机构建设,延伸监测区域,扩大监测范围,建立渔业水域环境评估机制,探索对渔业标准化实施的监管机制。要以实施渔业标准化为抓手,加强无公害水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业的认证。针对水产品和渔业投入品生产加工特点,在质量管理领域推行iso认证,在渔业生产领域推行gap认证,在渔药生产领域推行gmp认证,在水产品加工领域推行haccp认证,促进渔业标准化的全面实施[6]。

    3.5搞好宣传培训,全面树立标准化生产理念推进渔业标准化是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和建设现代渔业的过程,也是渔民群众一个认知过程。要高度重视渔业标准化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开展渔业标准化宣传,在全社会普及渔业标准化知识,提高全社会对渔业标准化的认知度。深入渔区、渔村开展“送标准下乡,送技术下乡”活动,通过广播宣传,在渔村、渔港张贴标准化资料,挂标准化宣传横幅,进村、入户、上船,将渔业标准化有关读本送到渔民手中,指导渔民掌握虾类保鲜剂合理使用等渔业标准化常识,切实提高渔民理解、掌握和使用标准化的能力。要针对渔业部门、行业协会、科研机构、渔业经济组织、渔业龙头企业的各自特点,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分层次对基层推广技术人员、标准化技术和管理人员开展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特别是要从渔民中培养渔业标准化工作技术骨干和带头人,普及标准化知识,使其成为渔业标准化推广实施的中坚力量。同时,发挥省级渔业标准化推广实施项目的吸引、凝聚和影响渔民的作用,在项目实施中全面贯彻和实施渔业标准化。

渔业产业发展范文9

关键词:乌梁素海;水质污染;渔业资源渔业

标准化是农业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渔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渔业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直接关系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渔业生态环境养护,同时也在源头上为水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总书记强调:“没有农业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食品安全保障。”;总理指出:“优势农产品的标准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

由此可见,渔业标准化既是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的重要标志,也是发展现代渔业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

1推进渔业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渔业标准化是以渔业科学技术和实践为基础,运用简化、统一、协调、优选的原理,把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成标准,并将标准加以实施及监督实施的活动过程[1]。渔业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渔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在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提高渔业产业素质和水平,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为此,推进标准化作为现阶段现代渔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无疑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快渔业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的一项紧迫任务。

1.1推进渔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渔业的迫切需要现代渔业是相对传统渔业而言,遵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现代科学技术和设施装备为支撑,运用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手段,形成渔工贸、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和谐共赢的渔业产业形态[2]。建设现代渔业,不仅要求生产工具和设施装备现代化,而且要求生产方式、经营手段和内在运行机制现代化。传统渔业和现代渔业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渔业生产是否按标准进行,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经过30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海洋捕捞渔船的钢质化进程加快,鱼塘的标准化生态型改造和设施养殖的快速兴起,以及骨干水产加工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渔业设施和物质装备的现代化步伐加快,使渔业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渔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相对物质装备等硬件设施来说,分散经营的体制决定了渔业标准化等软件建设还比较滞后,甚至有些生产环节还没形成规范的生产操作规程,这就无法绝对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与日本、欧盟等发达渔业国家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因此,推进渔业标准化已是发展现代渔业的生命线,是加快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的必然条件。

1.2推进渔业标准化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客观要求“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从国内来说,中国人均gdp已进入3 000美元的行列,尤其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大关。在这样的社会发展条件下,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已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和多样型转变,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愈发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目前中国各大城市都对水产品质量安全设定了准入门槛。从国际市场来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水产品的出口越来越受到国际“绿色技术壁垒”的严格限制,水产品质量安全成为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焦点,前几年虾仁氯霉素含量超标事件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为此,只有完善渔业标准体系,把渔业标准化渗透到渔业生产的全过程,规范渔业投入品管理,控制面源污染,才能从源头上杜绝化学、生物及环境污染的危害,保障水产品从源头到餐桌的质量安全,可以有效应对绿色技术壁垒,扩大我国水产品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1.3推进渔业标准化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我国渔业发展面临更加严峻形势,资源衰退、空间缩小已成不争的事实。近年来,传统捕捞对象占渔获物的比例逐年下降,渔获物小型化、低龄化和性成熟提早的现象日趋严重,海涂大面积围垦和沿海产业带建设的推进,传统海水养殖成为挤压的对象,继续依靠粗放型的渔业发展方式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转变发展方式成为新时期渔业发展的战略选择。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一个重要途径是推进渔业标准化。把生产健康优质水产品作为目标,科学进行产业布局,合理利用渔业资源,按照标准组织生产与管理,在生产、加工、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实现标准化生产,可以促进渔业生产从数量型向质量型和效益型转变,切实提高渔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1.4推进渔业标准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举措渔业资源养护和生态建设是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更加引起举国的重视。渔业既是资源性产业,又是个高耗能产业。虽然在渔业资源合理利用上,中国主要采取渔船“双控”管理等投入控制制度,但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建立渔船和主机标准,渔船船型的随意性,主机功率“大机小标”现象较为普遍,渔具问题也较为突出,致使海洋捕捞强度远远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同时渔船多且部分主机老旧落后,渔船废气排放和传统养殖方式的污染问题也日益凸现,渔业资源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为此,大力推进船机标准化,推广标准健康养殖技术,控制捕捞强度,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渔业,为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2台州市渔业标准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随着渔业生产从数量型向质量或数量质量兼有型转换,标准化作为推动现代渔业发展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已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关注。台州是浙江省乃至全国渔业大市,全市水产品总产量140.38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出290.07亿元,其中渔业产值115.73亿元,占全国的2.61%、2.24%和1.71%,渔业在大农业和国民经济中地位举足轻重。近年来,台州市渔业标准化建设虽取得许多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欲通过台州市渔业标准化建设情况,分析台州市渔业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而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渔业标准化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2.1台州市渔业标准化建设现状

台州历来重视农业标准化工作。从2001年开始,市政府实施“358”绿色行动计划,2003年实施“台州农业标准化年”,2005年出台《关于加强标准化工作的若干意见》。2008年,市政府成立了农业标准化协调小组,建立了农业标准化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各县(市、区)也成立了标准化推广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共同推进农业标准化推广工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产值占大农业比重50%以上渔业产业紧抓当前机遇,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带动、渔民参与”的方针,依托部门合力,争取上级支持,积极推进渔业标准化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2.1.1渔业标准化体系逐步完善在水产加工领域,台州市学习借鉴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经验,推广应用国际通行的食品质量保证体系-危害分析关键控制(haccp)体系;在水产养殖领域,主要推广应用无公害养殖技术标准;在渔港建设方面,参照实施港航或水利工程技术标准,使防波堤建设标准达到百年一遇、护岸码头建设标准达到50年一遇[3]。近年来,还结合台州实际,制定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5项,如台州金潮渔业开发有限公司的伞式大棚还申请获得国家专利技术,成为大跨度鱼塘大棚建设标准典范。目前,台州市已基本形成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主、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为辅的渔业标准体系,内容涵盖了渔业基础设施、产业环境、生产技术、渔业投入品、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水产品加工等环节,为发展现代渔业和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2.1.2渔业标准化推广力度不断加大从2003年开始,台州组织实施省级渔业标准化推广项目22项,示范区面积达1 947公顷,直接增收4 521万元,覆盖面积16 880公顷,占全市水产养殖总面积的41.71%,带动渔户或渔民9 720多户(人)。项目实施单位能够按照标准化生产的要求,成立项目实施小组,制定了相应的责任制,落实资金,保证了项目的正常开展。同时项目实施单位能及时对渔业投入品实行有效管理,建立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技术标准体系和有效的标准化推广模式和质量管理运行机制。此外,项目实施单位还积极联系市级或当地水产技术推广部门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定期开展标准化技术培训和水产品检测。通过项目的示范和推广,不仅提高了示范区的养殖效益,也带动了周边养殖户的增产增收。如温岭金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实施的《2009年无公害南美白对虾标准化养殖省级推广示范项目》,核心区示范面积47公顷,带动农户25户,覆盖面积413公顷,带动农户110户,项目实施后,实现总增收244.5万元,其中示范区户均增收2.5万元,辐射区户均增收1.65万元。

2.1.3渔业标准化推动了品牌建设随着渔业标准化的推广实施,带动了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普遍提高,涌现出一批品牌水产品,提高了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近年来,全市已认定获得无公害产品产地111家,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96个,无公害产地规模约8667公顷,获得认证绿色食品29个,获认证的有机农产品为17个。“三门青蟹”成为全国首个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的海水养殖产品,三门还获得“中国青蟹之乡”称号。另外还获得了一批浙江省、台州市名牌产品,“大陈岛”大黄鱼、“海の梦”和“兴旺”海鲜大礼包、“龙生牌”鱼糜及制品等,在浙江省内外家喻户晓。

2.1.4加强依标生产和质量安全管理围绕标准化生产和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台州市重点开展了养殖证、苗种生产许可证、养殖生产“三项记录”的监督检查,严查养殖生产违法用药、苗种无证生产、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及海捕虾滥用保鲜剂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建立了初级水产品抽检和送检制度,实施源头追溯。同时针对水产品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的要求,全市建成市级水产品检测中心一家,县级水产品检测机构三家,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网络初步建成,具备了对初级水产品标准化生产全过程和质量安全的检测检验能力。

2.2台州市渔业标准化建设存在问题台州在推进渔业标准化建设方面虽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应当清醒地看到,部分初级水产品药物残留和个别指标超标依然存在,无标生产、无标上市、无标流通的现象十分普遍,甚至有些领域的标准建设尚未起步。这些情况表明,台州渔业标准化工作与现代渔业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2.2.1渔业标准化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台州实施渔业标准化主要以推广为主,而没有进行强制性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渔业标准化建设的推进。当前台州部分渔区、渔村对于渔业标准化工作缺乏应有的认识,标准意识和质量意识淡薄。许多渔民在捕捞、养殖等各个环节没有严格按照标准化的要求进行生产,导致产品药残超标事件时有发生。如2007年的海捕虾事件就是因为渔民不按正确的生产标准进行操作,使得海捕虾体内焦亚硫酸钠超标,导致当年海捕虾价格大幅下跌,致使捕虾船增产不增收。

2.2.2渔业标准化建设极不平衡目前台州渔业标准化实施主要以养殖、加工业为主,而在其他领域,标准化建设则比较滞后,特别是在渔船、渔机、渔具方面,由于缺乏相关标准或没有严格参照标准化要求执行,致使海洋捕捞强度失控,破坏了渔业资源,严重影响了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渔船方面,主尺度和主要技术参数没有强制性标准,新建渔船五花八门,对安全稳性也造成一定影响。渔机方面,据调查如一艘主机铭牌功率257 kw的渔船,其实际功率有700 kw,隐性增加主机功率。渔具方面,如流刺网长度目前达到几十公里,有的甚至上百公里,而且多使用三重刺网;帆张网渔船携带网具数量目前都至少有5项,多的有15项之多;蟹笼作业渔船也有同样情况。还有不少网具没有规定最小网目尺寸标准,虽拖网囊网的最小尺寸规定为5.4 cm,也没有很好执行。

2.2.3渔业标准化人才及资金短缺渔业标准化从制定、实施到推广对人才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台州渔业标准化人才却比较缺乏,据统计,全市从事渔业标准化工作的人员只有20多人,真正从事标准制定的人员则更少。另外,渔业标准化工作一直经费匮乏。目前主要依靠省政府的以奖代补资金,每年补助的项目和资金有限,市、县两级政府没有专门设立用于推广渔业标准化项目的资金,推动全市渔业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力度有限。

2.2.4渔业标准化宣传工作不到位要真正实现标准化生产,宣传和推广工作是关键。任何标准只有通过实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但由于目前渔业标准化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很多渔民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的信息,加上渔民文化素质较低和法制意识淡薄,渔业标准知识和标准化生产经营理念还较缺乏。

3加快推进渔业标准化建设的思路和措施“十二五”是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对于台州渔业乃至全国渔业来说,是从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跨越的关键时期。建设现代渔业,对渔业标准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渔业标准化的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

加快推进渔业标准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带动、渔民参与”的方针,以制标执标、基地建设、产品认证、品牌培育和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渔业标准化体系,强力推进渔业标准化工作,使渔业标准化在推进渔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建设现代渔业和国家生态文明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3.1切实加强领导,高度重视渔业标准化工作做好渔业标准化工作是发展现代渔业的一项主要任务。要提高对渔业标准化工作的认识,牢固树立“没有渔业标准化,就没有现代渔业,也不可能有渔业现代化”[4]的理念,把渔业标准化工作纳入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要加大对渔业标准化建设的投入,在海洋与渔业专项扶持资金中,建议切出一块用于渔业标准化研究和技术研发,主要用于重要渔业标准的制(修)订、实施推广和监管。除做好部级、省级渔业标准化项目的奖励和推广工作外,要建立激励推动机制,争取市、县两级资金扶持地方渔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通过实行扶持、奖励等政策,提高渔民、渔业企业实施标准化的积极性。要把渔业标准化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范畴,量化工作任务,实行目标管理,层层抓落实,确保渔业标准化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2完善标准规范,建立健全现代渔业标准体系渔业标准化是现代渔业的一个重要特征,代表着现代渔业发展方向。要围绕发展现代渔业这一重任,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家、行业标准,加快地方性渔业标准的制(修)订进程,建立健全符合实际的现代渔业标准体系。船机网标准制订滞后是困扰当前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笔者建议上级部门,积极推进渔船渔机标准化,尽快实行渔船和柴油机主机技术参数标准化,解决渔民和船厂随意造船、柴油机厂随意生产标注柴油机铭牌等问题,对船用柴油机实行型谱和机号管理,对柴油机型号及其额定功率实行标准化认定和准入,还渔船主机功率本来面目。同时建议上级渔业部门尽快制订渔具渔法准用目录,实施渔具渔法的审查认定和准入制度,规定各种渔具的最小网目尺寸和限制使用措施。与此同时,要根据养殖模式向大棚覆膜养殖、设施养殖和向外海拓展的新动向,总结成熟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实践经验,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制定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地方性渔业标准规范或养殖模式图,为发展现代养殖提供技术支撑。

3.3强化示范带动,推进渔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进渔业标准化,实施是重点。要围绕虾蟹等特色优势养殖品种产业带,继续做好渔业标准化项目的储备培育,选择重点水产养殖基地和出口水产品基地,继续争取省级扶持资金,加快推进省级渔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积极创建渔业标准化示范县(市、区)。总结渔业标准化推广项目实施的成功经验,发挥一些示范性好、带动性强的标准化项目的辐射作用,扩大渔业标准化实施推广覆盖面,提高渔业生产的标准化率,提高财政项目资金的乘数效应。通过典型示范引路和辐射带动,全面提高渔业各生产环节的标准化覆盖率,推动建立基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和流通品牌化的现代渔业发展模式。

3.4落实监督管理,实施水产品认证和名牌认定要认真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通过政府推动,龙头企业带动,认证认可促动,行业自律联动、市场准入拉动等多种形式,强化渔业标准在执法、生产、贸易中的作用。要完善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继续严查养殖生产违法用药、苗种无证生产、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及海捕虾滥用保鲜剂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初级水产品抽检和送检,建立水产品原产地标签制度,实施源头追溯,确保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5]。同时要继续加强市域水产检测检验机构建设,延伸监测区域,扩大监测范围,建立渔业水域环境评估机制,探索对渔业标准化实施的监管机制。要以实施渔业标准化为抓手,加强无公害水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业的认证。针对水产品和渔业投入品生产加工特点,在质量管理领域推行iso认证,在渔业生产领域推行gap认证,在渔药生产领域推行gmp认证,在水产品加工领域推行haccp认证,促进渔业标准化的全面实施[6]。

3.5搞好宣传培训,全面树立标准化生产理念推进渔业标准化是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和建设现代渔业的过程,也是渔民群众一个认知过程。要高度重视渔业标准化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开展渔业标准化宣传,在全社会普及渔业标准化知识,提高全社会对渔业标准化的认知度。深入渔区、渔村开展“送标准下乡,送技术下乡”活动,通过广播宣传,在渔村、渔港张贴标准化资料,挂标准化宣传横幅,进村、入户、上船,将渔业标准化有关读本送到渔民手中,指导渔民掌握虾类保鲜剂合理使用等渔业标准化常识,切实提高渔民理解、掌握和使用标准化的能力。要针对渔业部门、行业协会、科研机构、渔业经济组织、渔业龙头企业的各自特点,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分层次对基层推广技术人员、标准化技术和管理人员开展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特别是要从渔民中培养渔业标准化工作技术骨干和带头人,普及标准化知识,使其成为渔业标准化推广实施的中坚力量。同时,发挥省级渔业标准化推广实施项目的吸引、凝聚和影响渔民的作用,在项目实施中全面贯彻和实施渔业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