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测绘地理信息培训集锦9篇

时间:2023-09-28 09:32:40

测绘地理信息培训

测绘地理信息培训范文1

【关键词】技能大赛 高职 地形测量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039-03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赛项自2012年举办以来,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结合测绘行业发展趋势和就业岗位规范设置竞赛项目,及时反映市场和企业对测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为高职院校测绘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指明了方向。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根据该赛项的竞赛项目与高职“地形测量”课程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折射出的“地形测量”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对高职“地形测量”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通过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的职业性、增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改革成绩考核方法、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措施,达到“按需培养”高素质测绘技能人才,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促进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结合。

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赛项简介

(一)赛项设计原则。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对测绘地理信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为目标,以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实际生产项目任务为载体,依托测绘技能竞赛引领我国高职院校测绘地理信息类等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推动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积极探索测绘地理信息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坚持测绘地理信息技能竞赛与教学改革相结合,引导高职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方向,体现竞赛项目的普适性、实用性,以及测绘新技术、新技能的应用。

(二)竞赛目的。检验学生现场分析与处理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及团队协作能力、职业教育适应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的应变能力,从而提升学生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技能水平;检验学生职业道德养成和适应就业需要的专业技能的具备情况;通过竞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提高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竞赛项目及与高职“地形测量”课程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具体如下:

1.竞赛项目。高职组的测绘赛项自2012年首次纳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来,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其竞赛项目见表1。

2.高职测绘赛项与高职“地形测量”课程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由表1可知,“二等水准测量”、“1∶500数字测图”、“一级导线测量”这三个来自实际生产项目、学生就业上岗的主要技能项目及职业技能鉴定认证考核项目分别举办了5届、5届、4届。而这三个项目即是分别与高职“地形测量”课程中的“三等、四等、等外水准测量”、“1∶500数字测图”、“图根导线测量”紧密联系的内容。高职“地形测量”课程中的“三等、四等、等外水准测量”、“1∶500数字测图”、“图根导线测量”分别为高职测绘赛项的“二等水准测量”、“1∶500数字测图”、“一级导线测量”竞赛项目打下测量学的理论知识基础、实践知识基础、操作技能基础,因此,如果“地形测量”课程中的“三等、四等、等外水准测量”、“1∶500数字测图”、“图根导线测量”未能很好地学习、理解、掌握,是很难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赛项中取得佳绩的(甚至在本省省赛中都难以出线,不能够获得国赛参赛资格),也难以适应社会对高职测绘人才的需求。

二、技能大赛视阈下高职“地形测量”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地形测量”是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最重要的专业核心基础课,是测绘核心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测量平差、控制测量、工程测量等主干课程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课程设置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培养学生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仪器进行测量工作的基本技能,能够进行小区域测量的内外业工作,具有绘制地形图及应用的技能,是学习后续的控制测量、工程测量等专业课程的入门课。我们通过多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赛项,发现高职“地形测量”课程教学主要存在如下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的职业性不明确,忽略知识与职业能力之间的联系。高职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能够根据学生专业技能及岗位要求设置课程知识内容,从而培养出技能应用型人才。但是,当前高职“地形测量”课程的教学目标只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忽略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点,难以使“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要求全面对接”。

(二)课程内容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与工作岗位实际需求脱节。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理应更加重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而现行的高职“地形测量”课程内容大部分与市场需求脱节,理论性过强,过于注重原理的推导及结论的得出,忽视实用性和针对性,与工作岗位的实际不一致。因而导致比赛过程中,有的参赛学生面对新仪器操作不熟练,不能严格遵守操作规则,成绩不理想。

(三)课程考核方法不够完善,不利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现阶段高职“地形测量”课程的考核方法还存在较多不完善之处:一是考核内容不全面,存在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核、轻视或忽略实践操作技能以及理论知识实际应用考核的现象;二是课程考核方法简单:多采用书面考试,很少采用动手操作等其他考核方式。期末成绩评定主要以一次期末书面成绩进行评定,严重影响了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

(四)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严重不足,学生的操作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为了培养出适应现代企业所需要的高技能型测绘人才,实践技能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由于一些高职院校投入少,导致购买的测量教学仪器数量不足、质量差、更新慢,造成学生的实验、实训、实习效率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严重不足,也使学生对测量作业单位普遍使用的新技术、新仪器的掌握只能停留在概念上,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技能大赛视阈下高职“地形测量”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自2012年高职组测绘赛项首次纳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来,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针对该赛项折射出的高职“地形测量”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如下改革。

(一)明确教学目标的职业性,加强课程知识与职业能力之间的联系。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把培养服务于生产、建设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测绘人才作为高职工程测量专业的培养目标,而本专业学生就业的岗位工作主要是地形测量、施工放样和变形监测等。因此,根据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其岗位需求,明确“地形测量”课程教学目标的职业性为:加强课程知识与职业能力之间的联系,重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对接,帮助学生熟悉现代测绘仪器,掌握测量的基本理论、常规方法与操作技能,掌握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及小地区控制测量的外业测量与内业计算方法以及测绘与应用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的能力,具有合作默契、计划周详、处事沉着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从事土木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奠定基础,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测量知识进行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及施工,从而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要求全面对接。

(二)增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满足测量工作岗位实际需求。为实现高职测绘人才培养目标,适应测量工程实际作业一线的需要,我们在参照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赛项竞赛项目要求的基础上,经过广泛调研、企业专家参与以及毕业生反馈意见,针对“地形测量”课程的特点及专业的需求,结合测量技术的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修订教学大纲,彻底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整合和优化,并确定“地形测量”课程内容的选取原则为:面向职业岗位群,以应用为目的,以“高等职业技能应用必需”为教学核心,本着“理论知识够用为度”对测量学传统知识和最新知识进行融合,紧跟时展,使课程内容结合测量工作实际,注重和实际应用技术水平的对接,满足实际工程中对地形测量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独自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依据以上原则,我们确定了由“四个代表性测量任务和七个知识模块”组成的课程内容。四个代表性测量任务是:图根导线测量、四等水准测量、数字地形图测绘和地形图应用。七个知识模块是:模块一“地形测量基础知识”、模块二“水准测量”、模块三“角度测量”、模块四“距离测量”、模块五“平面控制测量(主要是图根导线测量的内、外业工作内容)”、模块六“高程控制测量(主要是三等、四等水准测量的内、外业工作内容)”、模块七“数字化测图与应用(主要是全站仪数字化测图与地形图应用)”。优化后的课程内容,符合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遵循职业能力培养规律,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适应高职测量应用性专门人才的生产岗位技能的需要,具有鲜明的“产学结合”的特色。

(三)改革课程考核方法,提高师生“教与学”的效果。我们改革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考核方法,采用“理论知识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法。“理论知识”考核中,注重课外作业和期末卷面考试:加强对学生课外作业的批改,并按照完成的质量进行等级评分;期末卷面考试采用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试卷,由于教考分离又有标准答案,这项措施充分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实践操作考核”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训成果和实训考核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30%,实训成果质量占30%,实训考核占40%。(1)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率、组织纪律、实训态度、团队协作精神、爱护仪器工具、操作技能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2)实训成果:主要反映在实训报告的质量上,包括外业记录手簿的格式是否规范、书写是否工整清晰、数据更改方法是否正确、数据计算是否正确,各项限差是否符合要求,数据是否真实可靠以及实训总结的撰写是否认真、深刻等。(3)实训考核:分为外业操作与内业计算两个部分。外业操作考核根据天气等客观因素采取灵活的方式。根据实训期间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各个项目的全面考核或单个项目的抽考,可以采取仪器操作和口头问答相结合的方式等。内业计算是根据实训内容,考核重点计算部分,以卷面形式进行。这样的课程考核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的效果。

(四)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地形测量实践是该课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大量的课间实训和综合实训,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构造、性能及其使用方法,正确地使用测量仪器进行高差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掌握测量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从而进一步掌握地形测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而要保证地形测量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其先决条件和有效保障就是拥有先进充足的仪器设备以及实效的实训场地。为此,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多年来加大对测量实验室的资金投入,购买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平台软件,如GPS、系列全站仪、数字化测图软件以及数量充足的多种常规仪器设备;同时,签有广州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广州市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广西第一、第二测绘院等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并对校内实训场地进行完善,重新制作、埋设控制点。这些仪器设备和实训基地,充分保障了“地形测量”课程实践教学的开展及效果。另外,还多方面实现多形式多维度的“产学结合”教学模式:将测绘生产任务的实施与管理、国家测绘技术规范及标准引入实践教学过程,将地形测量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及时纳入实训内容中,营造贴近工程实际的实践教学环境;聘请测绘行业的资深专家和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组成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地形测量课程教学建设指导委员会,以各种形式参与实习实训活动,实现教学目标规划上的产学结合;加强与企业密切合作,实现互动式的产学相结合的办学模式;与生产单位签订长期稳定的产学合作协议,保证校外教学实训的稳定;寻找机会使学生直接参与生产任务,实现产学结合并改变学校实训仪器设备滞后于生产单位的现状。通过以上措施,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明显提高。

基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视阈的高职“地形测量”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来,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多次参加全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赛项,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充分表明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的改革与创新是行之有效的,对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将工程测量专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丽蓉,陈帅.以测绘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实践探索――以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为例[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3)

[2]任文静.职业技能竞赛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与实践研究[J].四川水泥,2016(1)

[3]葛雨霞.浅论技能大赛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考试周刊,2012(7)

[4]王金玲,周无极.《地形测量》精品课程体系设计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9(11)

[5]李召旭.试论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Z120);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A156);桂林理工大学教学改革工程2013年立项项目(2013JG46);桂林理工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课程改革与建设立项建设项目(2014KGA10)

测绘地理信息培训范文2

测绘地理信息类产业近年来兴起并迅速发展,推动了高职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的快速发展。相关专业在推进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关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育方式改革的话题越来越多,教育理念及教育模式也正在发生改变。高职高专院校培养人才方向逐步明确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我院测绘系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及相关专业在探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专业特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将更有利于人才培养。

本文结合高职院校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的特点,从工作室的构建、“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和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效果与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来探索实践“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

二、测绘类专业工作室的构建

测绘类专业工作室 (“校中厂”) 简单来说就是将优秀企业引入校内建立工作室,使教育与社会接轨,全面实现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让学生尽快从“准职业人”成为职业人,教师利用工作室与企业进行“项目化”合作, 提高职业教育水平,为学生成长提供保证。

(一)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工作室建立的背景

地理信息产业是以现代测绘和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卫星导航定位等技术为基础,以地理信息开发利用为核心,从事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应用的高技术服务业。随着近年来地理信息产业迅速兴起并保持高速增长,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为促进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国务院在2014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这标志着发展地理信息产业成为国家战略,充分彰显了地理信息产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极大地促进了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地理信息产业产值规模迅猛增长,单位数量快速扩大,从业人员大幅增加,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

我系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由于专业性质要求,必修要保证足够的实践学时。专业采用“学期小分段、学年大分段”的教学项目与工程实践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第二学期考试到第四学期,在完成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都保留有36周的实训时间,第五、六学期为顶岗实习时间。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我系在进行广泛的专业调研和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的专业核心技能,先后与广东省内几家优秀的企事业单位和上市公司合作在校内建立了相关专业技能工作室,一方面解决了企业人员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按照企业标准培养了大批合格专业技术人才。

(二)工作室的构建与运行

1.工作室构建的原则

高职院校测绘地理信息专业主要为测绘类企业、地理信息企业、地籍与房产测绘企业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由于专业自身特点,学生不同阶段学习的专业技能适合于不同的企业项目,为了培养与职业岗位能力对接的专业技术人才,必须根据专业课程需要来构建工作室,即构建不同用途的工作室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工作室构建的原则是使专业理论与技能实践完美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双重熏陶,推动专业与市场的契合,提高学生适应企业的能力。

2.校企共同建立工作室

一般采取由学校提供场所、企业提供设备的方式建立“工作室”。企业应能不间断地提供其承接的真实项目给共建的“工作室”用于教学与开发,这是“工作室”的生命力所在。通过企业真实项目引进和项目开发,把真实的设计任务引入教学过程,既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又为师生提供实战训练的机会。

根据测绘类专业核心技能,我们先后与企业建立数字线划图绘制工作室、GIS数据处理工作室、摄影测量与遥感数据处理工作室、工程测量工作室和地籍与房产测量工作室。

3.工作室的运行机制

为了使“工作室”顺利运行,准确到位的有效管理是关键 。在组建“工作室”初期,就应考虑“工作室”的领导与管理机构,根据实践经验,采取系部和企业共同管理效果较好。由系部教师安排管理学生,企业人员负责技术环节。 系部制定项目管理、教学管理规定,以及配套的学生管理、设备管理等规定。“工作室”在完成计划内正常的教学任务的同时,重点做好商业化项目。经济上的收益主要用于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学生的酬劳、工作室运行、仪器的购置等,调动企业、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在选修完成工作室的教学课程后,是否还留在工作室采取自愿原则,工作室可择优录取。在工作室运行平稳之后,可以择优选取部分学生进行工作室的管理与培训工作,以老带新,逐步减少企业技术人员和教师的工作量。在学生的理论教学时间,工作室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和晚上完成工程项目,工作室按照工作量发放报酬。

三、“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

(一)校企共同修定人才培养方案

设立“工作室”后,紧接着的重要工作是如何根据企业的建议,以及如何利用企业的资源,重新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将工作室实践内容嵌入课程教学

把“工作室”作为学生实战的平台,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这是学校设置“工作室”的根本目的。根据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第三学期开设了12周《数字化测图》课程和6周《数字化测图实习》,第四学期开设了13周的《GIS技术与应用》《工程测量》和《摄影测量与遥感》课程,并有5周的综合实习。根据课程安排,在第三学期课程结束后安排学生到数字测图工作室进行数字测图实训项目;第四学期课程结束后安排学生选择性的进入其它四个工作室进行实训项目;这些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原则上要在工作室内完成。第五学期整个都是实训时间,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进入工作室进行顶岗实习。

2.基于工作室开发课程

工作室是以企业工程项目作为实训的载体,五个不同功能的工作室尽管已经应对不同专业技能进行了分类,但是具体到工程项目,使用的软件和操作方法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系从第三学期开始,将学生的选修课程部分纳入到工作室。由工作室技术负责人和校内指导老师一起在工作室内开设选修课程,进入工作室的学生通过选修相应的选修课程来满足项目实训需求,考核合格后给予学分。

目前,专业和工作室一起开设了《MicroStation技术与应用》《工程项目技术设计书读识》和《GIS数据入库》等三门选修课程,这些课程学分可以直接作为校内选修课学分来使用。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参加工作室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满足了项目需求。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摸索,校企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专业逐步形成了“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生实训和企业项目的无缝对接,实现了实习与就业的无缝对接,按照职业要求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技能,近几年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二)校企互聘教师员工

除了本校专职教师外,学校积极聘请企业的项目负责人、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打造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团队,同时,专业教师也要以企业员工的角色参与企业的项目。专职教师主动参与企业实际项目,并随着技术的变化掌握行业实际的工作流程、技术方法、最新的行业软件,提高职业素质;兼职教师要了解专业教学计划并熟悉主干课程要求,注重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高效提高教学水平。特别要说明的是,专职教师到企业锻炼不能走过场,要真正深入企业、有能力为企业提供有偿服务,才能保持专职教师的积极性,真正提高职业素质。学校通过专兼教师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来共同实施教学。

(三)工作室在技能竞赛及科研上的引领作用

通过工作室的运行,学生在工作室中锻炼了实践技能,近年来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赛项表现出色。在广东省选拔赛中,与线划图绘制工作室相对应的1:500地形图测绘项目连续六年都拿了一等奖,并在国赛中得到了二等奖。

在科研上,校企共同组建了“广东工贸测绘地理信息研发中心”,针对性解决企业及工作室运行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研发中心有学校的高学历教师和企业经验丰富工程师组成,共同申报科研项目,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测绘地理信息培训范文3

Li Ming;Zhang Dongming;Lv Cuihua

(Facult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Kunming Metallurgy College,Kunming 650033,China)

摘要: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设计与开发,探讨了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标与建设思路。对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资源库实现技术路线与方法进行了研究。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haring teaching resources storehouse is the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personnel training quality of the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bining with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resources librar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pecialty,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targe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library and the construction ideas, and studies the technical route and the method.

关键词:高职院校 测绘工程技术专业 教学资源库 网络信息技术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teaching resources storehouse;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172-02

0引言

2010年教育部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启动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当年有数控技术等11个专业开展了资源库建设工作。其建设目标是:建设代表国家水平、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标志性、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并推广使用,带动全国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整体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1]。教学资库的建设工作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集成各优质教学资源,搭建一个开放式、集成化的教学资源网络为教师教学、学生和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服务。

我国的测绘类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在2010年共有204个专业点,其中全国有120所高职院校开办测绘工程技术专业[2]。因而开展高等职业教育测绘工程技术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势在必行。在2011年教育部教高司函[2010]275号文提出了开展“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遴选工作,在国家层面正式启动了第一个测绘类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

1建设目标

采用先进网络技术和资源集成开发技术,体现测绘工程技术发展方向,实现学校、区域间的优质资源共享,为全国高职高专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教师进行专业建设与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训练与自主考核、企业进行技术培训、校企联合进行技术研发等方面提供无障碍的支持,开发和建设一个能代表国家水平、反映现代测绘工程技术应用水准、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标志性共享型教学资源库。为测绘高等职业教育和测绘职业培训提供现代化、远程化、系统化、实时化的“教学解决方案”。

2建设思路

坚持“以用户需求为根本,整体顶层设计为引领,先进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优势互补兼顾区域和行业的团队组成为基础”的建设理念,以可扩展性、共享性、便捷性和高可靠性为原则,采用数字化、信息化等技术为手段,以网络信息化为载体,为开展“四类教学”――高职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中职测绘毕业生在岗接受继续教育、社会化测绘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教学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教学开发现代化、远程化、系统化、实时化的“网络化教学解决方案”,构建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管理和学习平台。

教学资源的形成基于“技术与方法先进、服务生产实际、适合专业教学、有利于教学质量提升、有利于学生就业”的原则,联合不同区域和具有不同行业背景并举办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和测绘、工程建设、国土资源管理等企业,共同开展调研、规划建设框架,共同制定资源建设标准和评价指标,建设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的标准、课程、素材等教学资源,采集相关院校和典型企业的特色优质资源,逐步形成先进实用、开放通用、标准化的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指导资源平台、技术交流资源平台、实训管理资源平台、就业指导资源平台及培训指导资源平台。资源建设时,一方面针对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的基本就业与服务面向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的普适性教学内容;另一方面结合测绘工程技术在不同行业特殊性要求,增加专业方向应用教学内容模块,构建普适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测绘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整体资源方案。

结合测绘工程技术专业强调动手能力和技术应用的专业特点以先进的虚拟仿真技术为支撑,开发虚拟测绘仪器操作系统、仿真测绘工程作业环境、虚拟测绘项目作业流程,让每个学习者都能够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进行操作训练,为部份高职院校解决先进测绘设备缺乏的问题。

3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实现

3.1 系统框架构建通过对高职高专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和教学实施过程进行调研,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面向的用户包括:教师、学生、企业和社会学习者。为满足上述用户不同应用需求,共享型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以五层架构进行设计,即用户目标、测绘职业技能标准、教学与学习解决方案、学习指导和教学资源,如图1所示。

为了满足教师教学、在校学生学习、企业培训和社会学习者自我学习的需求,实现测绘工程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以教学设计为引导,建设专业级教学资源、课程级教学资源、素材级教学资源。

测绘地理信息培训范文4

【关键词】测绘工程;导航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Abstract】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status and talent demand of navigation technolog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alent training in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Then, the navigation-oriented talents training model is discussed. On this basis, we study the training target, curriculum system setting and practical teaching from the view of navigation-oriented talents training, to adapt to the demand for navigation-oriented talent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Key words】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Navigation-oriented talents;Training mode;Teaching reform

1 导航现状与人才需求分析

导航技术是一种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工程应用技术,对进一步强化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更好地适应测绘科技与其他学科交叉发展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物联网、智能交通、公共安全以及位置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技术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车辆及船舶导航与监控、精细农业、移动互联网、智能交通、现代物流、车载导航、公共安全、位置服务等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1-2]。

2007年9月13日下发“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2007[30])的文件,通过积极发展卫星导航定位综合服务系统,来拓宽测绘服务领域,促进智能交通、现代物流、车载导航、手机定位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为积极推动基础测绘“十二五”期间转型发展,《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强调“充分利用卫星定位和导航技术并集成移动通信、地理信息、智能传感和互联网技术,研究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网构建理论与方法,开展导航与位置空间信息内容服务平台、导航与位置服务内容信息与公共地理框架信息的集成与管理技术、面向移动终端的地理信息在线服务中间件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促进在动态精密导航、交通物流管理、公众位置跟踪服务等领域中的发展,促进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可见,从国家法规的层面上,对当前行业和公众生活的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信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相应的各行业对导航定位型测绘人才也将有较高要求。因此,这对高校导航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迫切需求。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指出,卫星导航产业的前景巨大,它和互联网、移动通信并称为世界上三大IT产业[3]。我国北斗系统已与交通运输部联合开展的交通运输行业的重点监控管理服务示范系统,并在北京、广州等多个城市建立了导航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有关部门预计2015年其产值将超过2250亿元,卫星导航终端社会持有量有望达到3.4亿台左右[4]。因此,导航技术应用的前景非常乐观,然而各大高校对导航型人才的培养还未曾得到足够重视,导航人才紧缺,无法满足社会对导航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追求自身位置意识的增强,推动着导航技术一直持续发展、蓬勃发展,社会对导航型人才的需求也将持续、稳定上升。因此,加强测绘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建立面向导航型测绘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对培养高素质导航型测绘专业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 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测绘工程专业首次出现于1998年第四次全面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并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测绘工程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业务培养要求等作了介绍[5]。随后全国多所院校陆续开展测绘工程专业的招生工作,截至目前,已有200余所院校设置测绘工程专业。然而长期以来,各大高校及中等专业学校在测绘工程人才培养方法普遍存在着与测绘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培养模式单一,没有起到分层次、分类别培养的效果)。主要表现在:(1)导航型测绘人才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传统测绘工作更加侧重于基础测绘、工程勘察、建筑施工、矿山测量等领域的测绘工作,往往忽略相关行业和公众生活对测绘信息的需求,致使测绘科学技术的一个分支学科――导航技术,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2)新形势下对综合型、创新型、应用型导航测绘人才与传统测绘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差异性没有理顺。传统测绘人才教育更加注重地面测量、空间测量、海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等方面的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处理;而导航型测绘人才的培养除具备上述知识外,更多的是强调与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多学科交叉性,以适应车辆导航、移动互联网、智能交通、现代物流、未知服务以及公共安全等新型业务领域中的应用。

3 导航型测绘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1 导航型测绘人才培养目标

在培养目标下分设不同专业方向是当前人才培养的共性。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目前主要围绕基础测绘和矿山测量两个方向进行人才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开展导航定位技术方向,可有效适应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航定位技术是集测绘科学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为一体的交叉性学科,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技术的发展,其专业内容更加丰富,对导航定位人才的知识面要求更加宽广。导航定位技术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新形式下社会主义建设、国民经济发展、公众生活需求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本科导航型测绘专业复合人才。培养的毕业生应具备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组合导航定位技术、嵌入式系统与程序设计、数字信号处理等方面知识,掌握导航工程设计、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和工程应用等基本原理与基本技能,能在导航及相关领域从事管理、设计、研发、教学及应用等工作。

3.2 优化培养方案,培养专业导航人才

任何培养方案的制定均要适应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对现有测绘工程培养方案进行更新课程、优化体系、调整结构等措施,构建与新形势下导航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拓宽测绘工程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培养导航型测绘复合型人才[6]。在兼顾现有测绘工程必修课程的基础上,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尽力合并传统内容,增设新的、与当今导航技术发展同步的课程或内容,以改善现有知识结构,适应新的培养目标。

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将测绘工程专业培养过程按照“2+2”模式设置教学计划,即前两年学习基础知识和公共专业课程,后两年根据学生特点与自身兴趣选取不同的专业培养方向。在导航定位技术方向的培养方案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践环节。

(1)基础课程模块。随着人们对日常生活中对位置信息的不断追求,导航技术与移动互联网、智能交通、现代物流以及公共安全的联系更加紧密。这些导航技术的应用往往体现在卫星导航终端上,特别是随着Android、iPhone OS、windows CE、嵌入式Linux等嵌入式系统的兴起,使得移动终端上导航技术的开发异军突起。因此,在现有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嵌入式系统与程序设计、无线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工程等知识的学习,以满足导航型测绘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2)专业课程模块。为了拓展导航型测绘专业人才的知识,完善导航型测绘工程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需要把握社会对导航人才的需求。在新课程体系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准确把握专业定位、突出培养特色,逐渐回归高校导航人才培养的主要职;二是灵活的教学技术,将导航前沿学术报告和科技讲座列为学生的必修内容,适应未来知识爆炸和学科飞速发展的需求。根据培养目标,对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进行调整,首先合理调整现有测绘工程专业“GPS定位原理及应用”、“地图学”、“测量平差基础”、“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等必修课程之间的比重;同时,对与导航技术紧密性较差的课程进行合并或删减,增设导航技术方面的课程,如“GNSS接收机原理”、“组合导航方法”、“惯性导航原理”、“导航电子地图”等专业核心课程,突出培养导航型人才的特色。在学习导航技术的基础上,兼学最优估计理论、自动控制理论、数字信号处理等方面的课程,以适应多学科交叉发展的导航型测绘复合人才培养的需求。

(3)实践教学模块。导航技术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技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可有效巩固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现有导航理论实习的基础上,增加GNSS信号仿真实验、嵌入式系统与程序设计、导航电子地图课程设计等实践内容。

3.3 改革培养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1)合理选择教材,科学确定教学目标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是教学活动的媒介和载体,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还是教师和学生共用实践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因此,教材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目前已经开设“GPS定位原理与应用”、“GPS数据处理”等与导航定位相关的课程。这些课程主要以概述型以及测绘应用型为主,虽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普及GPS常识、拓展大地测量知识面,但更加侧重于传统测绘工作能力的培养,仅仅适合于一般测绘专业的学生。针对导航型测绘专业人才的特点,选择教材时既要体现基础性,又要体现前沿性和开放性。这就要求在反映导航定位原理的同时,还要强调新技术发展以及相关学科的渗透。如GPS课程在教材选取时,可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将“GPS定位原理与应用”与“GPS基本原理及其Matlab仿真”两种教材相结合,合理设置教学内容[7]。在教学中,首先应由浅深入的讲解GPS定位原理,并涵盖GPS卫星导航的关键技术,且在内容上重点增加GPS信号机制、接收机基带信号处理、GPS数据流解析、GPS通讯协议等前端知识的学习,以改善现有知识结构,适应新的培养方案。另外,导航技术的应用通常是基于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实现的,手持终端的定位和地理信息展现是必不可少的功能,而导航电子地图是制约导航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为了取得预期培养目标,在教学中需要增强导航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信息与通讯技术、软件设计等科学技术之间的相互联系。

(2)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加强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教学目标对导航型测绘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实践教学多学期运行体系。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基础实验、专业技能训练、综合设计三个层次,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机制。基础实验按照课程进度分散进行,达到对基础原理的认识与验证的目的。专业技能训练主要包括GPS导航定位技术、导航地图匹配技术、组合导航技术等方面的应用与开发能力。综合设计根据教学进程在每学期集中进行,是连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纽带,重点在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内容上涵盖导航基础知识,到信号捕获、组合导航、嵌入式程序设计与开发等知识与能力。同时,为了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应加强与高新导航企业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各种渠道开拓更多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3)培养科研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科学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通过参与一系列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既让学生充满新鲜感,又提高学习研究兴趣,从而加深对科学概念、规律的理解,符合学生的思维认知特征[8]。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科研项目等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使学生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接触和了解本学科前沿知识和发展动态,培养学生敏锐、批判的科研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9]。同时,以“教师指导,学生独立设计、自主开发”的形式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训练项目、学科竞赛等活动。通过创新训练与科研实践,不仅可以达到培养动手能力、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目的,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交流能力,这种学习效果是课堂教学无法得到的。

4 结论

为社会发展提供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高等院校才培养目标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高校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还要注重创新与引领社会发展。本文在现有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合理删减与合并旧课程、增设新课程,开展导航定位应用方向人才培养,可以更好的满足社会、服务未来,为迎接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产业风暴的来临提供有效的导航型测绘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忠宝,巨涛,张春泽.充分研究行业需求,大力发展北斗产业:中国卫星践行北斗导航产业的体会与思考[J].中国航天,2009(5):21-26.

[2]黄力远,易枫.中国车载卫星导航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3:68-69.

[3]冉承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J].卫星应用,2013,4:4-7.

[4]徐德明.测绘地理信息蓝皮书: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11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宁津生.测绘工程专业和测绘学[J].测绘工程,2000,9(2):70-74.

[6]陈国良,顾和和,李钢,等.矿山测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2008.

[7]纪元法,孙希延,施浒立.改革“GPS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培养导航人才[J].全球定位系统,2010,35(2):61-64.

测绘地理信息培训范文5

关键词:房产测绘,优化质量管理;质量控制

房产测量工作并不仅仅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独立的工作管理体系,而是牵动到整个房地产行业发展、走向以及政府间各个管理工作当中的每一个过程,为房地产管理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和相关的资料。

1房产测绘的重要性

1.1房产测绘是为房地产业提供服务的专业性技术

(1)房地产测绘可以为房地产管理提供信息服务

房地产测绘师根据在一个诚实或一个地域内,大范围、整体地简历平面控制网,绘制房产分层草图、房地产分层平面图,形成标准的坐标系统,为房地产管理部门提供房屋的地域分布、房屋的数量和房屋的利用状况等资料。同时在绘制房地产分幅图的基础上,进一步精密测量和细化,绘制房地产分户、分层平面图和分丘平面图,可以整体、直观表现每一处房地产的状况,为管理部门提供正确的决策,并且为房地产登记部门提供相关房产的具置、占地面积、房屋信息、界址等信息。

(2)房地产测绘可以为房地产开发、交易、经营提供基本信息服务

房地产测绘可以为一个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房地产的位置、数量、占地范围和面积、界址形成房地产测绘,形成图表和卡册薄,对其形成的测绘成果为房地产企业的开发、经营、销售、决策、核算提供可靠的资料,为房地产的消费者提供了必要的房地产信息。

1.2房地产测绘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房地产测绘的成果可以为房产产权产籍管理、核发权证、房产开发、房产交易等提供必不可少的资料,同事也为房产税费的征收、城镇规划和建设提供重要的依据,这些信息资料可以为城市规划,市政工程环境保护、绿化工程等提供相关信息。

2影响房产测绘质量的原因分析

房产测绘的专业性、技术性很强,但是房产测绘领域的规范、标准却不够完善,对有些问题的规定过于简单,使得许多新问题无法界定,无据可查,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处理,容易引发争议,导致预测面积与实测面积不相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房产测绘队伍专业素质不高

房产测绘特别是对复杂建筑的测绘,情况复杂,数据繁多,计算量巨大,测绘计算人员难以保证完全不会出错,如果测绘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就极易产生质量差错。测绘单位的资质等级、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的技术人员也是影响测绘成果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一栋楼的房产测绘工作量过大,需要2个人以上进行操作,操作上的衔接,沟通,都会存在一定误差,这样也可能会影响到测绘产品的质量问题。

2.2建设单位擅自改变图纸

个别建设单位为了谋取更大的利润和加大房产销售时的卖点,对原来报规划预算的施工设计图纸擅自进行变更,并按最新的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导致施工前后图纸不一致,数据发生差异。这样不仅增加了房产测绘的工作量,而且工作难度也会增加,不停的调整报告,可能会导致报告混乱,不能确定到最后到底要使用哪一份报告,这也给房产测绘作业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可能导致测绘产品出现质量的问题的因素。

2.3施工单位出现施工误差

当今,建设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大多数是以农民工为主,这是施工人员大多数没有受到过专业的培训,没有扎实的施工功底,工作责任心不够,未严格按照具体规程操作,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容易在放线等关键环节中出现疏漏或失误,形成施工误差,导致施工实体与设计图纸不符,最终导致数据采集难度增加,测绘产品中的预测报告和实测报告出入太大,让一些不明所以的人认为测绘产品存在随意性,降低测绘产品质量的可信度。

2.4仪器设备方面的原因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不少房产测绘单位,特别是地方基层的房产测绘单位普遍存在管理不到位、仪器设备落后、仪器不能够定时定点的拿到相关检测部门进行检测和软件的不规范等现象,从而造成在测绘过程中经常发生测量数据精度出现偏差,绘图、测算出现误差,最终导致测绘成果不合格。

3检查过程的质量控制

3.1房产测绘产品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

一级检查是在全面自查、互查的基础上,由专职或兼职检查人员对产品质量实行的过程检查,二级检查是在一级检查的基础上,由施测单位质量检查架构的专职检查人员对产品质量实行的最终检查。测绘成果的最终验收工作由任务的委托单位组织实施,即一级验收。

(1) 自查、互查

自查是保证测绘成果质量的重要环节,应贯穿于整个作业过程始终,第一测绘人员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应该经常检查自己的作业方法,对完成的任务要及时地百分之百地进行自我检查,一旦发现遗漏或错误,必须立即改正,把遗漏、错误消灭在生产第一线。自查完成后,可以由第二测绘人员再次检查、确认。

(2) 一级检查

一级检查是在测绘人员自查、互查的基础上,由测绘作业组的专职人员,按照相应的技术标准、技术设计书和相关的技术规定,对测绘成果的全部内容进行细致、全面地检查,包括所有图形、数据、文字资料以及测绘成果的产生过程是否符合作业程序规定。

(3) 二级检查

二级检查是在一级检查合格后,由测绘单位的质量检查机构的专职检查人员所进行的最终检查。二级检查应重点检查测绘成果产生的依据和过程,对图形、数据、文字资料等进行全面检查。各级检查之间必须独立进行,不得省略或代替。每一级的检查都应该出具书面意见书,下一级检查应结合上一级检查的完成情况,对其忽略的问题重点检查。为了保证测绘产品的质量,除了业内检查外,还应进行一定比例的外业检查。技术部门需不定期组织对测绘产品进行野外抽查,并做好野外检查记录。

3.2加强测绘队伍的建设

一方面,测绘单位自觉组织测绘工作人员培训进而提高房产测绘质量,另一方面,实行房产测绘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认证制度。房产管理部门定期组织房产测绘专业技术人员上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并颁发合格证书,不断更新房产测绘知识。同时要求房产测绘单位内部从技术和业务管理上严格把关,加强测绘工作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建立测绘人员及测绘单位信用档案,每年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实施测绘成果质量追究制度,对出现重大测绘质量问题或多次出现质量问题的单位及测绘人员严格自律,自觉提高房产测绘质量。依法履行职责是做好房地产测绘的保证。

测绘地理信息培训范文6

关键词:国土资源;管理;测绘;专项规划

1 概述

随着测绘技术发展步伐加快和科技水平的飞速提高,测绘技术水平存在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同时,现代化的测绘技术体系也逐渐建立。在这样的大好条件下,应用测绘技术让土地资源的分配更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使得国土资源管理的效率大大提升。此外,一定要将国土资源的管理与测绘技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够让土地的使用性能发挥良好。所以,在国土资源管理中深入研究测绘技术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2 测绘工作概述

国土测绘的工作核心是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并且基础为光电技术、空间科学、网络通讯和计算机科学等技术,经过精准的分析及定位,测量分界的节点和已有的地表特征,凭借这些技术可以反映地面状态的定位信息和图像的信息,同时要确定地面的自然特征和人造设备关键目标的属性、形状、位置,通过给施工建设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真实、详细的数据,来当作国土资源管理在实际工作当中的主要参考。

3 国土资源管理中测绘的应用

3.1 国土资源管理中3S的应用

资源管理过程中应用3S技术主要包括四方面:

(1)勘查宅基地,管理国土资源的过程中勘查宅基地,对农村土地登记和调查的成果进行完善是勘查的主要目标,为城乡一体化土地管理收集相关数据。在这个过程中,能够通过GPS技术实地测绘正批准过程中的宅基地。通过RS技术和GIS技术来检测农村宅基地的面积、位置以及土地情况,尽可能的实现对国土资源的统一管理。

(2)变更我国国土的利用现状,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应用3S技术主要是:通过GPS技术和遥感技术来取得利用国土现状的数据信息和变化影像,将所得数据信息在图纸上反映出来,尽可能的明确实地状况与图文调查相一致。

(3)通过3S技术来总体规划国土资源监管,主要工作内容由院提取各种土地数据、绘制土地基本图、归档土地图文资料以及日常管理土地数据资料等。通过3S技术能够在短期内取得土地信息的准确空间坐标,而且还能管理与更新国土利用过程中的相关信息数据库,对建立健全国土运行机制的网络技术进行充分利用。

(4)通过3S技术能够有效保护农田。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对3S技术的有效应用,为保护基本农田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技术性支撑。特别是GPS和PDA技术在国土管理中的应用,使得农田巡查的工作流程进一步的简化,进而使得对我国农田定界划区的工作效率提高。

3.2 国土资源管理中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

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全站仪、光电测距仪、计算机系统、GPS为应用现代测绘技术所包括的数据,现代测绘技术的监控能力与快速精确定位的能力十分强大,它可以调查土地资源和检测矿产资源、地质资源。以GIS技术为前提条件,应用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应用在国土资源的评估与调查、调查土地利用的现状和自然灾害当中。所以,这就要求相关国土资源管理单位一定要对现代测绘手段与技术进行充分发挥,加速建设国土资源相关管理工作,尽可能的改进国土资源管理的方法与手段。此外,还必须加强相关国土资源管理单位工作者的专业与技能培训工作,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工作人员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的能力以及操作水平。

3.3 测绘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

土地的勘测定界建立在土地征收征用、划拨、农用地转用、土地开发和规划、复垦等前提条件下,实地界定土地的使用范围来测定位置,再根据土地利用现状来算出准确的用地面积。土地的勘测定界主要有权属调查、土地测绘、制作勘测定界报告等,是国土资源部门用地审批工作的必备前置要素。勘测定界的主要阶段有:外业调查和测量、整理汇总内业、归档。这四个土地勘测定界阶段中,都必须利用测绘新技术来为整个测定阶段提供准确的数据,这样才能够为整个土地勘测定界的顺利完成提供保障。通常情况下,利用GPS技术、RTK技术来实现土地勘测界定中的土地定位,然后对比分析观测数据和基准站已知数据来得出差分观测值,再利用相对定位原理来准确算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和精度,从而进一步提升土地勘测定界的准确性。总之,利用测绘新技术来完成土地的勘测定界,操作过程简单、大大缩短了观测时间,而且得到的数据也更为真实可信。

4 测绘的流程

测绘是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基础,它主要提供可靠且重要的依据来保证国家土地信息的准确。测绘的工作范围主要有测量土地权属的具置、土地的境界、土地的详细面积,还要保证在一定的小范围之内,使测绘的误差减小,给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周全的服务。

测绘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集中体现在下面四点中。一是测绘工作是有法律性的一种行政行为。二是测绘出的数据要整理成一个整体的资料,包括要制出专业的图、册、表、卡,这些整体的结果能够在相关部门调取数据信息时提供方便的条件。三是测绘一定要符合土地资源管理的指标,且要有很高的精确度。四是对于测绘的数据结果要有时效性,如果当实地测量之后,某些要素发生了改变,要对信息系统马上进行更正,或改变测绘的标准。测绘工作的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

5 培养地籍测绘人才

人才是提高地籍测绘水平的关键。如今我国地籍测绘工作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人才的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但是从事地籍测绘的人数和专业技能始终成反比。所以,相关部门应该对地籍测绘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同时组织定期考核,考核不通过者继续培训。

6 结束语

测绘技术是一项不断创新的工作,测绘工作者应该提升自身对测绘技术的认识,形成于测绘新技术相契合的工作新理念,在实践中勇于创新,在工作中提高测绘质量,力争让我国的国土资源管理迈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吴齐文.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测绘,2008(2):176-178.

测绘地理信息培训范文7

测绘系统“五五”普法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密切结合测绘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所确定的目标,深入开展测绘系统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积极推进依法治理,进一步完善测绘法律法规体系,为测绘事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测绘系统“五五”普法规划的主要目标是:要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提高测绘系统全体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公务员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依法治理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进一步扩大面向全社会的测绘法制宣传教育,促进测绘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

测绘系统“五五”普法规划的工作原则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以实现测绘“十一五”规划为目标,安排和落实好法制宣传教育各项任务;坚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突出重点,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坚持立足系统,面向社会,做到宣传教育与其他工作相结合,使法制宣传教育融入管理和服务全过程。

二、主要任务和要求

(一)深入学习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知识,进一步提高测绘系统全体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深入学习宪法,是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性、根本性工作和首要任务。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贯彻实施宪法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宣传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要围绕学习宣传宪法这一主题,继续组织开展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通过广泛深入学习领会宪法,使得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在测绘系统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一个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良好环境。

在学习宣传宪法中,要适应测绘系统职工学习和运用法律的需求,加强契约自由、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原则和制度的宣传教育,开展以打击规避招标、假招标、转包和违法分包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促进依法经营和管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结合广大测绘职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开展安全生产、知识产权、保密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测绘职工在工作中自觉守法的意识。开展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促进广大测绘职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结合测绘工作,大力开展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活动,培养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二)深入学习测绘法及配套法规规章,提高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测绘法是进行测绘统一监督管理的基本法律规范,是各类测绘单位及其从业人员从事测绘活动的行为准则,要始终把学习宣传测绘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国家测绘局要继续举办全国测绘系统主要领导干部学习培训班,分期分批完成甲级测绘单位负责人的培训工作。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工作实际,举办市、县级测绘主管部门的领导干部学习培训班,分期分批完成乙级以下测绘单位负责人的培训工作。通过认真组织测绘法及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测量标志保护条例等法规,特别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等新修订的法规的学习,深刻把握测绘法律法规规章的各项制度和法律条文内涵,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全面推进统一监管,加强基础测绘工作,大力提高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三)大力开展面向全社会的测绘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专题活动,促进测绘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

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面向全社会宣传测绘法律法规的职责,结合测绘工作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宣传教育对象,要大力推进测绘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进 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在全社会掀起学习和宣传测绘法律法规的热潮,促进测绘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为测绘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办好“8.29”测绘法宣传日等各项活动,突出宣传教育重点,抓好宣传教育的“亮点”。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测绘事关国家安全,了解测绘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和服务取得的突出成效,使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进一步关心测绘、支持测绘。二是利用地图的大众性、互动性和趣味性,在全国范围内举办“爱我中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大型活动,大力宣传地图知识、地理知识及与地图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使公民认识到国家版图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正确使用中国地图的社会氛围,从而自觉维护国家和领土完整。办好测绘成果成就展览,宣传测绘成果管理与应用法律法规知识。三是运用现代媒体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宣传效果。组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求是杂志等媒体,办好测绘成果成就展览,大力宣传测绘法制建设成就,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中国测绘报等报刊、网站上开辟普法专版、专栏,对测绘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将法制宣传与法律服务结合起来,尽快建立开通测绘部门的法律咨询热线,为需要相关法律信息的群众提供服务。

(四)加强测绘系统领导干部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执政能力。

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树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树立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提高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规范决策、管理和服务行为。要大力推进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继续坚持和完善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法律知识年度考试考核制度,并把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任用考察时的重要内容。要把法制教育纳入培训规划和年度学习计划,加强法制教育工作。

(五)加强测绘系统公务员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要在全系统广大公务员中尤其是测绘行政执法人员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理念;认真组织测绘系统公务员学习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赔偿法、行政监察法等通用法律知识以及与工作有关的专门法律知识,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提高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的能力,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确保测绘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在公务员录用中,要注重测试应试人员掌握法律知识的水平和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要继续推进公务员年度法制学习培训考试考核工作。加强廉政法制教育,促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六)加强测绘单位经营管理人员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能力。

开展以测绘法、合同法、安全生产法、保密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培养测绘单位经营管理人员树立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测绘的观念。采取多种形式,结合测绘单位工作需要,开展经营管理人员法制教育和法制培训。要将法制教育纳入甲级测绘单位负责人培训纲要,把依法测绘、依法经营作为资质考核的重要依据。要建立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考试考核制度。

加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测绘单位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加大与测绘单位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不断增强这些测绘单位依法测绘意识、合同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

(七)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依法行政,提高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法治化水平。

按照《全国测绘系统推进依法行政五年规划(20__年-20__年)》的要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加强测绘法制建设,提高测绘立法质量;规范测绘行政许可行为,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测绘行政执法,推行测绘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好测绘行政执法人员上岗培训工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深入开展行业专项整治工作。要加强对地理信息产业监督管理,整顿和规范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市场秩序;加强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继续加大地图市场监管力度;抓好治理商业贿赂等工作,通过深入开展一系列专项依法整治工作,不断完善依法行政体制与机制,使依法治理贯穿测绘法治实践全过程,提高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法治化水平。

三、工作步骤和安排

本规划从20__年开始实施,到20__年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宣传发动阶段:20__年下半年。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据本地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统一部署和本规划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制定本单位的“五五”普法规划。

组织实施阶段:20__年至20__年。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本规划和本单位制定的“五五”普法规划的要求,制定好每年的工作计划,注意突出年度工作重点,认真组织实施,保证实效,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检查验收阶段:20__年下半年开始。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对本单位“五五”普法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自查。国家测绘局将组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五五”普法规划进行全面考核和验收。组织召开总结表彰和经验交流大会。

四、组织领导与保障措施

(一)切 实加强领导。要充分认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将其纳入测绘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健全普法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加强监督和指导,进一步落实领导责任制,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汇报,研究解决好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要安排相应的法制宣传教育专项经费,列入年度经费预算,专款专用,确保落实到位。安排专人负责法制宣传教育的日常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具体事情有人办。不断改善基层工作条件。

(三)明确责任,狠抓落实。要按照规划要求,明确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职责。党委、宣传、教育、培训等部门和机构要积极配合,按照各自分工开展工作。实行普法目标管理,开展对规划实施的年度和阶段性工作的考核,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要求真务实,确保实效。

测绘地理信息培训范文8

关键词:测绘档案;地理信息;管理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使得对于测绘地理信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地理国情的监测是新时期对党的工作提出的新的任务和要求。因此,如何提高测绘档案工作的管理效率,成为当前该工作的重要而急迫的任务。加强测绘档案的管理能够为国家进行规划管理、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保障,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测绘档案重要性的一系列研究和论述之后,就我国如何进一步加强测绘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进而为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希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推动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以期使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为经济发展进行更好地服务。

1加强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已经拓展到多个领域,服务范围涉及到经济发展的方法面面。测绘档案的历史记录已经成为我国必不可少的历史资料和重要依据。正因如此,测绘档案的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如何进一步加强我国对测绘档案的管理工作,提高测绘档案管理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服务水平,已经成为了新时期测绘档案管理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加强测绘档案的管理与利用,成为紧要的任务。

1.1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

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都涉及到对测绘地理信息的应用。不仅仅政府对城市进行规划需要进行测绘,包括水利兴修、交通规划甚至在石油勘探方面,地理信息的测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测绘档案能够为国家经济建设的规划提供更有保障的依据,因此,从对地理信息的论证到设计、实施、监测以及评估,每一个环节都对测绘档案的准确性提出十分严格的要求。因此,加强测绘档案的管理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

1.2是建设数字城市必不可少的前提

要想建设数字城市,必须对地理信息进行全面而准确的采集、归纳和整理,这一切都离不开测绘档案。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城市建设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很多地区都已经开始进行数字城市建设。对于政府来说,数字城市的建设能够有效地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促进政府管理更加科学和精细。于此同时,数字城市也能够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给市民生活带来方便。因此,如何提高测绘档案的管理水平,对于建设数字城市掌握好更全面的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为见证历史的提供真凭实据,有效解决边境纠纷

测绘档案能够真实记录我们国家整个的发展历史,真实全面地记载了我国历史上的地理状况、边境情形、地形地貌。这些记录能够真实、直观地反应历史信息,如日本侵华时民国及日伪时期的地形,让炎黄子孙记住历史,从而承担起肩负民族荣辱的重任。测绘档案也是国家版图的记录形式之一,它的真实性、全面性、科学性能够为维护我国的国家提供最有力的证据,从而有效地解决别的国家出现边境纠纷,为纠纷提出权威而真实的证据。

2加强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2.1加强对测绘档案原件的保管与保护

测绘档案的安全对于我国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延长测绘档案资料的完好时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测绘档案原件的保管与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管与保护工作首先应该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纸质材料十分容易破损,除了因为人工查询而造成的人为破坏,还包括因为自然天气导致的虫、霉破坏。测绘档案管理人员应该保证保管环境的干燥和清洁,并且关于档案的查询制定一系列的规定,保证查询人员对查询程序和要求严格遵守。对于已经有破坏迹象的案件,管理人员应该对档案进行积极抢救和保护,采取恰当有效的保护措施,从而从各方面加强对测绘档案的保管与保护。

2.2抓好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培训

档案管理有其内在规律和特定要求。应选用政治上可靠、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同志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根据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量配备档案人员数量。不论专职还是兼职的档案员,都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业务培训,不断学习和掌握档案管理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可采取参加档案部门培训班、上级机关组织的档案管理工作交流和平时档案工作的检查指导等形式,通过学习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基层测绘单位的档案工作人员应该做到多专多能,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收集、分类、编研等工作的需要。

2.3采用数字化方式对测绘档案进行存储和管理

相比于不易保存的纸质材料,易储易存的电子数据管理具有传统管理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对测绘档案管理采用数字化、信息化的技术手段进行存储和管理,能够使测绘档案资料的管理更加全面、科学、高效。数字化存储具有储量大,容易保存和查询、保护档案不因时间久或人工查询管理不当而受损等优点。经过对测绘档案资料数字化、信息化工作的管理,能够使实务工作的开展更有条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因为人工查阅档案造成的档案损坏。这样一来,测绘档案的管理水平就能够大幅度提高,从而大大提高测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2.4建立一套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人员应该结合自身管理测绘档案的经验,互相交流,共同为怎样建立一套更好地档案管理制度出谋划策。同时,我国对于测绘档案管理工作其实已经制度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比如《档案法》、《测绘科学技术档案管理规定》等,所以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还应该以我国关于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并结合自己部门的实际制定出一套具有实用价值的科学的测绘档案管理制度。对于制定出来的制度,测绘档案管理部门应该从上到下深刻落实,严格执行制度要求。值得一提的是,该制度的执行一定要符合实际,更要使其细化深入,方便可行。比如,该制度可以规定查阅条件,并且将不同级别,类型、材质的档案进行区分,建立专门的测绘项目,从而按照不同的要求和程序对需要的档案进行查找。只有建立一套更加健全的测绘档案管理制度,才能够防止档案的损坏、丢失和泄密,从而保证档案不被破坏,提高维护强度。

2.5不断丰富测绘档案的资源积累

负责档案资源管理的人员不应该只是一味的去保护档案不受损害,应该更需主动积极地丰富测绘档案的资源积累。比如,和认识的其他管理档案资料的人借鉴补充一下,同时及时跟进地理资料信息的发展情况及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档案资料在不因破损减少的情况下得以不断地丰富,从而不会因破坏或需求的不断增加造成测绘资料的欠缺。档案管理人员还可以建议上级对有关地理信息的测绘资料进行征集,从而不断拓展对档案信息的搜集工作,丰富测绘档案资料。

3结语

测绘档案是我国各级测绘主管部门和单位在进行地理信息的采集后进行测绘生产、科学研究、基本建设活动中形成的测绘记录,这些记录具有十分重要的保存价值的。测绘记录在经过一系列整理后按照一定的归档制度作为真实的历史记录集中保管起来,从而形成的各种技术文件、技术标准、原始记录、计算资料、成果、成图、航空(卫星)照片、磁带、磁盘、图纸、图表等资料,是测绘活动真实的历史记录。

参考文献

[1]赵培军.测绘档案资料的管理,2011.9(12)12-15

测绘地理信息培训范文9

一、坚持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

高xx同志始终坚持将理论学习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学习国家局和中心制定的创先争优活动方案和部署要求,积极投身于创先争优活动中,按照创先争优“五带头”的要求,认真承诺践诺。积极参加各项理论学习活动,深入了解国家局和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在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发展的目标和工作的重点,不断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提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通过学习,高xx同志的宗旨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都有了较大提高。

二、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高xx同志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具有很强的党性原则和组织观念,要求自己把耐得平淡、舍得付出、默默无闻作为准则,把作风建设的重点放在主动服务、严谨细致、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上;始终以制度、纪律规范自己的一切言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尊重领导,团结同志,主动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清醒认识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

在强化服务意识的同时,高xx同志注重通过各种途径提升服务能力,逐渐成为测绘统计方面的专家能手。在取得计算机专业中级职称的同时,他根据工作岗位的需要,通过翻阅书籍、参加业务培训、向领导和同事请教等方式,不断丰富统计专业知识,取得统计从业资格和中级统计师任职资格,统计业务能力逐年提高,朝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努力;他通过多年的实践和积累,对《测绘统计报表制度》中每一个指标的含义,特殊情况的处理,都能做到了然于胸,对各单位开展统计工作的组织形式也基本掌握,能够根据不同情况给出合理化建议,测绘统计业务能力逐年提高;他通过多次进行《测绘统计报表制度》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逐步成为测绘统计工作方面的行家里手;通过跟随领导到省局基层单位调研和座谈,深入了解了不同类型单位测绘统计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基层统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广泛听取各方面对测绘统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高xx同志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和积累经验,统计分析能力逐步增强,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作方式方法。

三、坚持解放思想,增强创新意识

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高xx同志敢于迎难而上,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表现了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他作为主要参与者完成了测绘统计指标修订工作, 通过对旧的统计指标进行认真分析,并根据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需要,提出了部分不适应测绘事业发展的指标、增加能更好反映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快速发展、更好的服务社会大众和测绘管理实际需要的指标建议;为使基层统计人员能快速准确掌握新修订的报表制度,他参与编制了《<测绘统计报表制度>培训教材(试行)》。他参与完成的《测绘统计管理办法》和《测绘地理信息统计工作考核评比办法(试行)》两个文件的制定,为进一步加强测绘统计管理,规范测绘统计行为,推动测绘地理信息统计工作,提高统计工作质量提供了可靠保证。在配合有关单位开展的甲乙级测绘资质企业单位专项调查工作中,他承担了统计报表和工作流程的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审核、数据汇总等大量的工作,克服了时间紧、要求高、统计范围广、统计对象多等困难,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得到了领导的好评和认可。在承担的测绘统计网络直报系统的相关工作中,他充分利用自己具备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测绘统计工作的丰富经验,与系统开发公司密切配合,对系统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积极履行职责,做好本职工作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