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服务器托管业务集锦9篇

时间:2023-10-09 11:02:22

服务器托管业务

服务器托管业务范文1

想搞网站的人很多,不管你是企业的电子商务也好,个人的交流平台也罢,都离不开最基本的建站硬件――“网站空间”。现如今的空间的价格已经不像几年前那样的天文数字了,如果真的想把网站做好,就要对网站空间的类型有深入的了解。下面我们就认识一下现在的主流空间类型有哪些,为那些打算建站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

服务器租用与托管

“服务器租用”之所以第一个说,因为这才是最原始也是最常见的网站空间形式,又称为“整机租用”,通常是由互联网数据中心提供服务器,只能有一个客户或者是网站通过租用方式使用它,并且由,nternet数据中心替客户进行管理维护。客户可以轻松享受从设备、环境到维护的一整套服务。通俗点说,服务器租用就是客户根据需要提出自己希望的配置,由服务提供商按照要求提供计算机。当然,计算机的配置和价格肯定是成正比的,目前服务器的价格由5000元到2万元不等,如果你的网站有特殊的用途,比如运行大量的程序,推荐你选择比较好的配置,普通的配置是吃不消的,毕竟不是一个人在使用这台计算机。图1是一台服务器的外形,很COOL吧!

至于服务器托管通常都是和服务器租用一起提的。比如客户已经租用了一台服务器,通常会继续选择提供商的机房进行服务器托管,托管的内容一般包括提供IP地址、免费设置ⅡS和Serv―uftp、免费重装系统、免费技术指导、免费处理突发事件等。图2是用来放置服务器的机柜。

托管是按照服务器大小进行收费的,通常的服务器都是1U或者2U的,托管主机建议是托管1U的机架式服务器,虽然初期硬件成本高一点,但是长远看还是这样比较合算。因为机房的托管费都是按照1U每年多少钱来计算的,假如你的服务器个头太高,无疑就要多付出更多的托管费用。例如:在北京某机房,托管1U服务器4000元/年,托管2U服务器就要6000元/年,由此可见,1U服务器在主机托管领域的应用是很有实际意义的。托管1U服务器与托管其他种类的服务器(例如2U服务器、塔式服务器等)相比,托管费肯定是最便宜的。所以,要去托管,就请先把你的塔式服务器里的配件拿出来,装进1U服务器机箱里,这能为你省下一大笔银子,想想,服务器是要托管很多年的啊,得省多少钱啊。

客户租用并托管服务器后,自己对服务器有完全的控制权限,通常都是使用WINXP系统自带的3389远程控制软件对远程的服务器进行操作,比如安装软件、配置服务等。不得不提的是,现在很多服务商都赠送产权,就是说你租用并托管满一年或者两年,就可以得到这台服务器本身,之前有朋友和我说租一台服务器比较合适,我问为什么?他说差不多的价格,可以享用一年服务,然后拿回家玩游戏。1万元的服务器拿回家玩游戏?想法不错,可是别忘了,人家服务器连显卡都不配,更别说液晶显示器了,1万元顶多买个高端的主机回家,想玩游戏?接着掏钱吧!呵呵!

笔者的话

你要是问我服务器租用与托管好不好,我的回答一定是肯定的。

首先是东西好,那么好的一台计算机,而且有独立IP地址,可以用IP直接访问主机,没人限制你做什么服务,可以做游戏服务,可以做服务,可以做下载服务,甚至可以做在线电影服务,总之用起来就是爽!

价格也“好”!1年1万多,这还没算上硬件防火墙的价格,万一得罪了哪位“高手”,持续DDOS你的服务器,不就完了。还有,带宽我们还没算呢!我们之前说的价格也就是一个机柜(10M左右的带宽)100M共享的价格。如果要想做电影下载,恐怕要改成lOOM独享的带宽,不好意思,再加几万元吧!

所以说一分钱一分货啊!大家如果真的需要租用服务器并且托管的话,一定要三思!否则损失是很大的!

虚拟主机

虚拟主机是使用特殊的软件和硬件技术,把一台运行在因特网上的服务器主机分成一台台“虚拟”的主机,每一台虚拟主机都具有独立的域名和IP地址(或共享的IP地址),具有完整的Internet服务器(WWW、FTP、E-mail等)功能。虚拟主机之间完全独立,并可由用户自行管理。在外界看来,每一台虚拟主机和一立的服务器主机的表现完全一样。

这种服务其实是服务器租用的一种升级,通常在一台服务器上安个虚拟主机软件就可以把一台服务器变成很多的虚拟主机,图3是一台功能比较强大的虚拟主机管理程序,通过它客户可以对自己租用的空间进行许多操作。

但是虚拟主机通常还是会有很多限制的

1.流量限制

就是直接限制网络流量,这种限制通常是最严厉的一种流量限制,10个G的流量大体支持50人以内在线。当月流量超过后,在一个月内网站都不能正常访问了,解决办法是升级空间或加大流量!

2.CPU限制

CPU限制看起来没有限制IIS或网络流量,但由于每一个程序运行都需要一定的CPU配额,也是变相的流量限制,通常网页显示在线过多都是由于CPU限额过小引起的!通过刷新或15秒后可以得到暂时的正常运行,通常1%的CPU限额相当于20个IIS连接!这对于论坛空间很重要,论坛的CPU限额一旦过小就不能正常运行!

3.IIS限制

IIS限制是现在用的最多的,也是被大多数用户或主机商认可的,是唯一宽松的流量限制,通常20个IIS就相当于1%的CPU占用!

笔者的话

如果你的站点规模比较小而且盈利很少的话,还是建议使用虚拟主机服务,优点有很多:

首先,安全性比较好,有专业的人员为你(还有其他同一主机的用户)维护服务器,软件配置、防病毒、防攻击等安全措施都由专业服务商提供,大大简化了服务器管理的复杂性,省得你还得为各种事务操心。

其次,价格便宜,现在100M虚拟主机价格最低的只有每年几十元钱,做个小站已经绰绰有余了。

最后,效率高,自己购买服务器到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需要较长的时间,而租用虚拟主机通常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开通,因为现在主要的服务商都已经实现了整个业务流程的电子商务化,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虚拟主机,在线付款之后马上就可以开通了。

至于缺点,那就是对服务器的控制权限比较小,通常只能拥有FTP的控制权限。空间也比较小,只能放些网页而已,不信你就放个电影上去,没等你传完就得爆满了。

合租服务器

合租服务器是这两年兴起的服务器租用形式,就是由合租联盟或者合租发起者找若干个需要使用网络服务器的个人或团体共同租用一台网络服务器,每个加盟者享有基本上一致的服务器资源,由合租联盟或者合租发起者代表用户群租用主机,主机资源由所有用户平均分配。 例如:10000元/年的一台主机,由20个用户共同合租,即每个用户500元/年。说白了就是老百姓的“虚拟主机团购”。

对于合租的发起人而言看似没什么好处,其实好处太大了,通常只有他才能有服务器的远程控制权限,而且租用满一年后一般服务器都会归发起人所有,所以现在搞合租的人越来越多。

合租的在使用上和虚拟主机差不多,多数人只能拥有FTP权限,而且被严格限制某些指标,比如带宽、流量、CPU占用百分比等,以防止个别人利用服务器从事耗资源的活动而影响其他用户。

笔者的话

合租的好处很多,比如空间大――合租的空间动辄都是上G的,1G的算是小空间了,5G~10G的合租很平常,20G以上的服务也有提供;其次是价格便宜,1G的空间通常只要100元/年左右,差不多是虚拟主机价格的十分之一,真的很诱人,十分适合个人网站站长使用。

合租服务器的弊端也不少,因为存在多种形式,其操作规范也很不统一,一般来说,由个人发起的服务器合租灵活性更高,各成员可以分配到的权限也更多,但是缺乏一个最高管理者,技术水平也有限制,相应的法规也不尽完善,容易产生纠纷,也很难保证服务器的安全问题。

Vps服务器

Virtual Private Server虚拟专用服务器技术是刚刚兴起的一种新的网站空间形式,通过这种技术可以将一部服务器分割成多个虚拟专享服务器。其中的每个VPS都可分配独立公网IP地址、独立操作系统Windows\Linux、独立超大空间、独立内存、独立CPU资源、独立执行程序和独立系统配置等(如图4)。用户除了可以分配多个虚拟主机及无限企业邮箱外,甚至拥有独立服务器功能,可自行安装程序,自主重启服务器。

再说得通俗一点就相当于你租用了一整的服务器,而这台服务器是虚拟的。你只要租用一个VPS主机,就相当于拥有一台物理服务器的一部分。而且拥有绝对的控制权限。可以从3389终端登录,用Administor账户进入系统,完成超级用户的操作,比如安装组件、设立数据库服务、在IIS里面创建无限多个网站。还可以安装Serv-u等ftp服务,图5就是远程操作的截图。

笔者的话

服务器托管业务范文2

《中国计算机用户》特别策划了“发现机房黄金角”系列报道,长期关注数据中心建设现状,介绍不同用户为应对绿色数据中心变革,采取的小窍门、新思路。您有勇气晒晒自己的数据中心方案吗?您有兴趣接受来自业界专家的宝贵建议吗?欢迎您参与到本专题中。

欲了解详情请致电:(010)88559497

或发邮件至 .cn

安全、便宜、灵活、带宽……看好这种种便利,用友伟库网在创办之初就选择了服务器托管的方式。一晃10年过去,机房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伟库网也已经发展成为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的典型代表。

依赖互联网平台,在成就SaaS服务便利性的同时,也对SaaS服务商提出了挑战:必须保障IT基础设施的高可靠性和可用性。在过去10年间,伟库网在亲身见证了国内数据中心的发展历程的同时,也对托管机房的选择和应用深有体会。

在伟库网IT运维总监黄瑞看来,绿色节能并不是自建机房用户的专利,托管型用户也可以通过应用多核处理器、虚拟化等技术来实现设备的效益最大化。

动态控制:化解托管环境用电难题

在过去10年的机房托管历程中,黄瑞关注的重点逐渐从带宽转移到能源上。

紧靠骨干网,是10年前互联网企业普遍采取的策略,这为使用运营商提供的带宽资源提供了便利。伟库网也不例外,受到当时网络状况的影响,它选择了将自己的服务器托管在中国电信西单电报大楼的机房。随着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更多服务商的出现,多线路机房成为伟库网等互联网企业普遍采取的托管方式。

刚开始托管的时候,因为服务器功耗不是很高,没有高密度的问题。但服务器走向机架化,对伟库网恪守的机房托管准则带来了直接冲击――高密度计算设备对电力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

“机房建设和维护的重点,逐渐从限制空间,到考虑建筑物的承重性,再后来就开始考虑电量了。”黄瑞说。虽然机房服务商逐渐将电力、制冷等基础设施纳入建设重点,但针对托管型环境设计的超薄服务器等设备仍然面临一系列应用瓶颈,而电力供应正是其中的关键。

机房托管同样受电力制约

对于选择机房托管的用户来说,机柜和带宽是最主要的两部分费用。如果服务器节能性差,就意味着需要占用更多的服务器机柜位置。

据了解,当前IDC服务商提供的每一个机柜都有电流的限制,如果供电控制不好,将直接影响到摆放在机柜中的服务器数量。

“四路四核的服务器功率相对两路四核的服务器更高,因此在同样的机柜中摆放的数量也不一样。”黄瑞说,在机柜固定的情况下,只有通过选择节能性好的服务器来提升设备应用效率。

在黄瑞看来,IDC服务商是按机柜来卖服务,但说白了就是按照电流来。随着服务器密度越来越高,原来影响用户成本的空间问题已经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电流问题,因为机柜在最初设计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供电的限制。

“不管是托管型,还是自建数据中心,电力都很重要。”黄瑞说。伟库网至今没有应用刀片服务器,其直接原因就是电力条件的限制。相对传统服务器来说,刀片服务器对电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能耗控制 释放机柜成本压力

在黄瑞看来,伟库网化解托管机房用电难题的办法是动态控制。

“这好比公路上的错峰设计。错峰,路上同时走的车会多一些;而不错峰,对路宽的要求就会比较大。”黄瑞说。采取了动态控制后,同样的电力条件下,机柜可以摆放更多的服务器。

黄瑞表示,作为托管的用户,多核计算技术和虚拟化技术是实现效率提升的最主要的方式。而多核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伟库网对设备实现动态控制提供了可行性。

作为托管的用户,像供电、制冷等基础设施不是用户能够控制的。但是在服务器端,包括服务器内部的温度、电量等,都是可以考察到的,而且也能实现一些相应的智能管理。

与此对应的是,伟库网对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等各个重要环节采取了层次化的管理架构。比如网络层面,伟库网针对网络流量、用户访问量、网络攻击等采取了有针对性的监控,并配合IDC服务商做了针对安全性的相关部署。在服务器层面,伟库网则对各个托管机房服务器的状况,包括内存、温度等做了监控。此外,伟库网还针对应用层面做了监控和数据分析。

“目前我们已经能看到,大概从哪个地区来了多少用户。这些访客大概都进入了哪几个页面,其在网页上的停留时间等内容也能看到。”黄瑞说。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可以为伟库网的产品运营提供帮助。

动态控制更直接的好处,是让伟库网几百台规模的服务器提升了成本竞争力。一方面,服务器的规模随着用户量的上升而增长;另一方面,通过与英特尔等厂商的合作,提升了既有服务器的应用效率。

英特尔很早就注意到,既要不断地把自己芯片的处理能力提高,也要关注散热怎么解决以及能耗怎么降低。体现在其最新的多核处理器中,英特尔已经加入了能耗控制。而在伟库网选择服务器产品时,也在能耗控制方面设置了多种模式,比如最低能耗的模式、最高能耗的模式,以及动态的模式。这种方式可以避免触碰机房机柜的电流限制。

此外,通过对服务器等硬件的监控,伟库网也可以看到每台服务器的电流情况。

伟库网正在做的另外一个工作,可以更进一步降低服务器设备的能耗――让服务变得可以伸缩。

以财务服务为例,以往伟库网不确定自己的服务到底需要多少台服务器,在部署的时候就要估算这一服务的高峰值。而设备的往往是针对高峰期,最坏的情况下配置的。

“但是按照二八原则,80%的时候达不到高峰值。只有在月底、年底做结算的时候,财务服务的使用量才会达到最大。”伟库网技术总监陈水超说。

应用了新的方案后,用户的应用体验不变,而伟库可以通过监测CPU利用率,对计算资源做一些调整,从而降低能源的消耗。

“例如连续一天或者几个小时,CPU的利用率处在很低的状态,系统会自动地做一些调整。而根据监测,如果CPU的利用率达到80%,而且持续了一分钟,系统又会自动地启用一些空闲资源。”陈水超告诉记者,这种精细化的举措,可以实现计算资源的最佳配置。这是非常有价值和竞争力的,可以有效降低自己的成本。

此外,服务产品架构的好坏也同样重要。“如果产品的架构不好,可能需要10台机器,而架构好的话,可能只要1台就可以了。”他说。

未来数据中心:能源第一位

“未来的数据中心会跟我们的业务、应用结合到一起去,这就是我们今后要自己做数据中心的考虑。”陈水超告诉记者。去年用友就提出了客户经营的思路。给客户提供的不仅是一套软件,而是一个服务,未来将提供给用户包括软硬件在内的一站式服务。

据了解,从1999年就开始选择服务器托管的伟库网,将在不久后建成自己的数据中心。“我们的应用到了一定规模,这种模式可以很大地降低应用的成本。尤其是用户量做大之后,硬件、网络成本也将逐渐提高。”黄瑞说。

正如同用友在国内多个地方设有研发中心一样,今后的数据中心也将分布在国内各地,以保证网络速度。“我们设想的未来数据中心是怎么样的?最理想的方式,数据中心肯定是建在距离能源最近的地方。”陈水超告诉记者。

服务器托管业务范文3

关键词布局 载体 资源 管理 能力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主要功能是孵化中小型科技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孵化器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具活力的要素之一,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中小型科技企业普遍存在着研发资金短缺和检测设备不够先进,影响了产品研发和生产。因此,在孵化器中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构建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对增强企业产品研发能力、提升孵化器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以“投入、整合、共享、服务”为指导思想,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建设共享机制为核心,以重组科技资源为主线,对现有科技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并适当补充投入,是尽快建立高水平高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一、合理布局,凸显产业特色

每个孵化器内都有许多企业,这些企业涉及到多种技术领域。因此,在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时,孵化器应根据企业整体情况和产业结构,综合分析,合理布局,选择重点发展领域,在该领域建立技术服务平台。

1.产业特色明显。要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领域,应具有企业数量多、产业特色明显、产品科技含量高、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等特点和元素。平台建立后,企业对平台要有较大的需用量。通过孵化,可在该领域形成产业集群和规模效应。

2.拥有先进技术。要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产业,要拥有该领域先进技术,其技术水平在地区或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如果拥有占绝对优势的技术则更好。孵化器内要有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实力,具有带动其他企业的能力。

3.培育前景广阔。要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领域,要在国家支持发展产业范围内,符合国家支持的产业发展方向。产品市场需求量要比较大,具有广阔发展空间,能够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有可依托单位。依托单位应是该领域中规模大、设备先进、技术实力雄厚、能够承载服务功能、有为其他企业服务愿望的企业或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要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领域,应具有可依托的单位作为平台的支撑条件。

二、精心设计,构建平台载体

建设公共服务平台,需要有政府部门的支持,需要孵化器和相关单位密切配合,需要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建设。平台建成后,要具有“基础性、公益性、实用性、先进性、开放性”特点,能够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有效服务,增强企业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

1.明确建设目标。建成后的平台应达到以下目标:一是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使平台能够为企业提供多种产品检测服务,应用该平台,可大大提高企业产品开发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平台技术和设备保持较长一段时间内不落后;三是技术和设备在企业中应用广泛,具有实用性;四是节约资金,使有限资金发挥应有作用;五是平台总体水平先进,在地区或国内同行业处于先进水平。

2.落实项目责任。从实践看,多数平台由孵化器与依托单位共同建设。所以,建设平台由双方共同负责,项目承担单位负总责,项目依托单位做好配合。一是要成立组织机构,由两个单位的领导和有关技术人员组成,充分发挥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作用;二是要落实工作责任,人员各负其责。

3.搞好可行性研究。一是安排人员到该领域平台建设比较好的单位学习考察,掌握平台建设总体情况,包括场所面积、设备种类与价格、检测与分析种类、所需检测人员、所需资金等情况;二是参考外单位情况,结合自己孵化器实际,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4.确定实施方案。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要组织有关领导和专家进行研究、论证,最后确定建设方案。一般是在依托单位原有试验场所基础上,由项目承担单位再投入一部分资金,扩大场所面积,增加先进设备,建成标准比较高、能够满足企业需要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

三、政企联合,优化资源配置

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作用,实行多元化投资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政府科技主管部门通过支持孵化器,为平台建设投入资金,补充一些设备,以少量的政策性资金将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场地、仪器、设备、技术人员等社会科技资源激活,引导处于封闭状态的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实现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资源共享,从而避免资源分散和浪费,提高全社会科技资源利用率。

1.利用企业资源。有的企业规模比较大,拥有宽敞的实验场地、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一批技术人员。孵化器在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时,可将其作为依托单位,使其成为平台的主体。孵化器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使其由原来的只服务于本企业变为向外界开放,同时服务于其他企业,使其更好发挥效能,提高科技资源利用率。

2.整合院所资源。一般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都建有具有相当规模的科技实验中心,仪器设备比较先进,检测功能比较齐全,有些设备在国内外处于先进水平。而且具有大批高学历、高水平科技人员,具有丰富科研经验,技术实力比较雄厚,具有明显的设备和人才优势。孵化器在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时,可将其作为依托单位,纳入资源范围加以利用,与其签订合作协议,使其服务于孵化器内企业。

3.政府投入资金。依托单位设施已经为平台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是,为更好满足服务企业的需要,还需投入一些资金,补充部分设备,以完善平台的功能。我国各级科技主管部门非常重视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支持孵化器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平台项目建设上给予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孵化器把科技部门支持的资金投入到平台建设中,起到很好引导和补充作用,这对于建设好平台意义重大。

4.开发其他资源。为使平台具有较强的服务能力,需要平台具有比较齐全的检测功能。所以,在建设平台时,可不拘一格,只要是对提高平台检测能力有利、对孵化器服务企业有利的,都可以研究、实践。所以,可把平台内尚没有,但一些企业、大学、科研单位拥有单一的先进设备纳入平台范围。

四、强化管理,实现良性运营

平台建成以后,要全方位加强管理,规范科技资源的投入、管理和使用等行为,营造科技资源高效利用的环境,促进资源功能的发挥,提高资源共享效率,使更多企业受益,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并形成良好的平台自我发展机制。平台建成后,还应逐步扩展服务范围,变以产品检测为主,为含盖产品检测、技术咨询、创业辅导、技术培训和服务等内容的综合服务。

1.健全规章制度。为保证平台良性运营,要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关于检测室管理的规定、关于各种检测管理的规定、关于仪器设备维护清洁管理的规定、关于技术管理的规定、关于费用管理规定等。做到有章可循,实现规范管理。

2.抓好技术培训。平台配备的人员要具有较高的技术素质,具有一定工作经验。要组织人员到国内该领域比较好的单位和设备生产厂家进行学习培训,要在平台内部开展技术讲课和互帮互学等活动,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以满足工作需要。

3.精心管理设备。要明确设备使用人员,落实责任,各种设备由使用人员负责操作。使用人员要很好地掌握设备性能和检测技术,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规程操作设备,避免设备损坏。要建立设备使用登记制度,掌握设备使用情况。要搞好设备保养,保持清洁卫生。

4.适当收取费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在政府支持下建立的公共设施,主要功能是为在孵企业提供服务。但为保持平台的正常持续运行,在为企业提品检测时,可按低于市场收费标准收取一定费用,以作为平台运行所需费用的补充。

五、补充投入,持续提升能力

平台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一次性全面完成。平台建成后,尚需不断完善。科技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孵化器和依托单位,应做好后续工作。经过考核评价,对健康运行的平台,应继续投入必要的资金,持续提升检测能力,实现与时俱进。

1.增加先进设备。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刚建成的平台,所拥有的设备不一定能够完全满足企业所有检测需要;二是随着孵化器内企业的增加及产品研发项目的扩展,企业对平台功能的需求也会随之变化。所以,平台要不断增添设备,增加新功能,提升服务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改善平台环境。随着平台设备的不断增加,平台的面积可能需要扩大。由于平台使用时间的增长,平台的环境将逐渐老旧,环境可能需要装饰装修。所以,需要投入一些资金,改善平台环境,以适应新时期企业科研和生产需要。

3.提高技术素质。由于新设备的引进和国内、国际专业知识的更新与提高,需要平台的检测人员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和检测技术。所以,需要投入资金,用于科技人员的技术培训,通过“充电”,使知识和技术水平能够跟上工作和形势的需要。

4.补充检测费用。建立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是政府行为,平台是公益设施,不以赢利为目的。平台的服务对象是初创期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在检测过程中所收的少许费用难以维持平台的良好运行。所以,需要政府部门给予一定的专项补贴,以保证平台持续、良性、强势运行。

作者简介

服务器托管业务范文4

北京市医疗器械经营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完整版全文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医疗器械经营环节监督管理,指导我市经营企业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北京市〈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相关法规、规章,结合我市医疗器械经营监管实际,特制定本要求。

第二条 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批发、零售业务的经营企业,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应符合本要求的规定。

第二章 基本要求

第三条 经营企业应建立与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信息系统应能记录至少包括《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中的相关记录项目和内容,采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收集、记录,并具有信息查询和交换等功能,能接受药品监管部门网络监管。系统应能对设置的经营流程进行质量控制,采购、验收、贮存、销售、出入库、退(换)货应在系统中形成内嵌式结构,对相关经营活动进行判断。

第四条 经营企业应具有支持系统正常运行的终端机或服务器,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固定接入互联网的方式;具有可实现部门之间、岗位之间信息传输和数据共享的局域网或互联网;具有医疗器械经营业务票据生成、打印和管理功能。

第五条 系统的数据维护与保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各操作岗位人员须通过用户名、密码等身份确认方式登录系统,在权限范围内处理业务数据,未经质量管理部门审核批准不得修改任何质量管理相关数据信息,修改数据的原因和过程在系统中应予以记录;

(二)操作人员姓名的记录应根据专有用户名及密码自动生成,系统操作、数据记录的日期和时间由系统自动生成,不得采用手工编辑、菜单选择等方式录入;

(三)系统记录和数据应采取安全、可靠的方式按日备份。

第三章 从事医疗器械批发业务的经营企业系统功能要求

第六条 系统应具有质量管理基础数据控制功能,数据至少应包括《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中规定的内容。供货单位、购货单位、产品基本信息等相关内容。

第七条 系统质量管理基础数据应与对应的供货单位、购货单位以及购销医疗器械资质合法性、有效性相关联,与供货单位或购货单位的经营范围相对应,由系统进行自动跟踪、识别与控制。

第八条 系统质量管理基础数据应由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审核、确认、更新、维护,更新时间由系统自动生成,其他岗位人员只能按规定的权限查询、使用,不能修改任何内容。

第九条 系统应具有对近失效的质量管理基础数据进行提示、预警的功能;质量管理基础数据失效时,系统应能自动锁定与该数据相关的业务功能。

第十条 采购订单应依据质量管理基础数据生成。系统对各供货单位的合法资质,能够自动识别、审核。

采购订单确认后,系统应自动生成采购记录。采购记录应至少包括医疗器械名称、规格、型号、批号/序列号、注册证号、生产企业、供货企业、供货企业地址及联系方式、数量、单价、金额、购货日期等。

第十一条 系统应在采购记录的基础上生成查验记录,记录应至少包括批号/序列号、生产日期、使用期限或失效日期、到货数量、到货日期、查验合格数量、查验结果、查验人员姓名、查验日期等内容,确认后系统自动生成查验记录。

查验需要冷藏、冷冻的医疗器械,记录还应包括运输方式、运输过程温度、运输时间、到货温度等内容。

第十二条 系统应当依据质量管理基础数据及库存记录生成销售订单,拒绝生成任何无质量管理基础数据或无有效库存数据支持的销售订单。系统应具有对购货单位资质进行自动识别、审核功能。

第十三条 销售订单确认后系统自动生成销售记录,销售记录应至少包括医疗器械名称、规格、型号、注册证号、数量、单价、金额、批号/序列号、生产日期、使用期限或失效日期、销售日期、生产企业名称、购货企业的名称、购货企业地址及联系方式。

第十四条 系统应当将确认后的销售数据传输至仓储部门提示出库及复核。复核人员完成出库复核操作后,系统自动生成出库复核记录。

第十五条 经营企业在系统中处理销后退回医疗器械时,系统应能调出与之对应的销售记录;退回医疗器械实物与原记录信息不符或退回数量超出原销售数量时,系统拒绝退回操作;系统不支持对原始销售数据的任何更改。

第十六条 系统应具有对库存医疗器械失效期自动跟踪、控制功能、近失效期预警提示、到失效期自动锁定功能。系统应具有对疑似质量问题的医疗器械锁定、控制功能。

第十七条 经营植入类产品的经营企业,系统应具备自动采集记录植介入类医疗器械基本信息(至少包括医疗器械名称、生产企业、规格、型号、批号/序列号)和记录入库、出库、销售流向的功能。

第四章 零售企业系统功能要求

第十八条 系统应具有质量管理基础数据控制功能,数据应包括供货单位、经营品种资质等相关内容。

第十九条 系统应具有与结算系统、开票系统对接,自动打印每笔销售票据功能。

第二十条 系统应具有依据质量管理基础数据,对医疗器械有效期进行跟踪,实现近效期预警提示、超有效期自动锁定功能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为其他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

提供贮存、配送服务技术要求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医疗器械经营环节监督管理,促进我市医疗器械流通行业发展,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北京市〈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相关法规、规章,结合我市医疗器械经营监管实际,特制定本技术要求。

第二条 北京市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为其他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提供贮存、配送服务(以下简称提供贮存、配送服务)的,应当符合本技术要求。

第二章 基本要求

第三条 企业应当符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还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一)企业应当为注册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法人企业,所持有的《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的经营范围、库房应包含所提供贮存、配送服务的医疗器械类别和库房地址。

(二)企业应当建立与所提供贮存、配送服务业务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管理制度、工作规范、操作流程和相关记录。

(三)企业应当配备与所提供贮存、配送服务规模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收货、查验、上架、检查、拣选、复核、包装、运输、送货等岗位的人员,并明确各岗位职责。

(四)企业应当配备与提供贮存、配送服务规模相适应的计算机信息管理平台。

第三章 仓储及运输设备设施

第四条 企业应当具有与贮存医疗器械要求和规模相适应的仓储设施设备,库房地面平整光滑、进行硬化处理;常温库温度为0℃~30℃,贮存有特殊温湿度要求的医疗器械时,还应当具有与其贮存要求和规模相适应的恒温库(15℃~25℃)、冷藏库(2℃~8℃)、冷冻库(-15℃~-25℃)。

第五条 企业贮存医疗器械的货位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贮存植介入类医疗器械(类代号为Ⅲ-6821、Ⅲ-6846、Ⅲ-6863、Ⅲ-6877)的,拆零拣选货位应不少于5000个。

(二)贮存一次性无菌耗材类医疗器械(类代号为Ⅲ-6815、Ⅲ-6845、Ⅲ-6864、Ⅲ-6865、Ⅲ-6866)的,托盘货位应不少于20xx个,托盘货架间高度不小于1.5米,托盘规格应符合国标《联运通用平托盘主要尺寸及公差》(GB/T2934-1996)。

(三)贮存需冷藏、冷冻保存医疗器械的,冷藏库容积不小于1000立方米,冷冻库容积不小于50立方米。

(四)贮存上述类别以外其它类医疗器械的,托盘货位不少于1000个,拆零拣选货位不少于5000个。

第六条 仓储设备设施主要由入库管理设备、货物信息自动识别设备、货架系统、装卸搬运及输送设备、分拣及出库设备、环境监测及控制设备、运输车辆及设备构成,具体要求如下:

(一)入库管理设备。可以采用包括但不限于条码编制、打印设备及计算机信息管理设备,在入库医疗器械无有效自动识别标签时对其进行赋码,实现入库医疗器械信息自动采集和贮存、配送过程追溯。

(二)货物信息自动识别设备。医疗器械入库、出库、分拣、检查、盘存、出库复核等环节应当使用电子识别系统管理(对于植入类医疗器械应能识别和记录产品序列号),可以采用包括但不限于条码和射频识别设备,实现对医疗器械贮存、配送环节的全程追溯。

(三)货架系统。包括托盘货架、隔板货架及其他货架(如自动化立体货架、流利式货架等)。

(四)装卸搬运及输送设备。包括推车、叉车(手动、电动)及其他设备(如堆垛机、输送机等)。输送设备应覆盖存储区、拣选作业区等作业环节。

(五)分拣及出库设备。可以采用电子标签辅助拣货系统(DPS)、手持终端(RF)拣货系统等设备进行分拣。采用电子标签辅助拣货系统(DPS)的,电子标签数量应与拆零拣选业务相适应,应能实现对每个拣选货位的操作指示。

(六)环境监测及控制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库房温湿度自动监测、记录、报警以及温湿度自动控制设备(恒温库、冷藏库、冷冻库)、物流作业摄像监控设备, 以达到对仓储条件和物流作业过程的监控和记录功能。恒温库、冷藏库、冷冻库中每个独立空间至少配备2个温湿度监测探头,能够实时采集记录库房温湿度情况,并配备备用温度调控设备。

(七)运输车辆及设备。企业应配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运输车辆,运输车辆应配备卫星定位系统(GPS),可实现对车辆运输监控。企业应根据运输医疗器械的数量、路程、运输时间、储存要求,选择适合的运储车辆。冷藏运输车辆应能够对运输医疗器械在途温度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冷藏箱(保温箱)应配备移动温湿度监测仪,实时采集、记录运输医疗器械在途温度数据,并具备温度外显的功能。

采取外包方式进行运输的企业,应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对承运方进行质量体系考核并签订质量保证协议。

第七条 企业应建立中央控制室。中央控制室应具备库房温湿度监测,恒温库、冷藏库、冷冻库、冷藏车温湿度监控,一般仓储作业区视频监控,仓储设备控制以及异常状况报警功能。

常温库应至少每隔30分钟自动记录一次实时温湿度数据;恒温库、冷藏库、冷冻库应至少每隔10分钟自动记录一次实时温湿度数据;冷藏车应至少每隔5分钟自动记录一次实时温度数据;当监测的温湿度值超出规定范围时,应当至少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实时温湿度数据。

第八条 贮存冷链医疗器械的企业应配备备用供电设备或采用双路供电,具备突发情况下的电力保障功能。

第四章 计算机信息管理平台

第九条 企业计算机信息管理平台应当由仓库管理系统(WMS)、运输管理系统(TMS) 组成,冷链运输医疗器械的,企业计算机信息管理平台还应包括冷链运输追溯系统(CCTS)。计算机信息管理平台应能对医疗器械的贮存、配送全环节质量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和控制,对相关数据可进行收集、记录、查询。数据采集应完整、及时、准确,并可制作相关统计报表。

第十条 企业计算机信息管理平台中各岗位人员需经过身份确认、设定操作权限,指定专门部门负责平台数据的维护和保存,未经授权不能更改任何数据。

第十一条 企业计算机信息管理平台应能实现委托方与被委托方之间收货、查验、库存、发货等数据同步交换。

第十二条 企业仓库管理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一)委托方企业、医疗器械资质维护及自动跟踪、识别控制功能;

(二)自动生成收货、查验、检查、发货、复核等工作记录功能;

(三)入库时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采集医疗器械基本信息,并根据医疗器械贮存条件自动分配货位功能;

(四)医疗器械收货、查验、上架、贮存、检查、拣选、复核、包装等各环节质量状况进行实时判断和控制功能;

(五)通过与原始出库信息(收货单位、生产企业、医疗器械名称、规格、批号/序列号等)相符性比对,控制退回医疗器械退库操作功能。

第十三条 企业运输管理系统应具备对运输车辆、运输医疗器械、承运人员、调度分配、送达状况等信息进行追踪管理的功能,追踪记录数据包括:车号、司机姓名、订单、收货单位、医疗器械名称、数量、批号/序列号、发货时间和到货时间。

第十四条 企业冷链运输追溯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一)医疗器械运输过程中温度进行监测、记录、保存、查询功能;

(二)医疗器械运输过程中异常温度进行自动报警功能;

(三)医疗器械运输环节温度进行统计功能,并根据统计结果汇总形成温度曲线;

(四)可供委托方查询医疗器械运输过程温度功能。

第十五条 企业应具备独立的服务器,采用安全可靠的方式存储记录各类数据,按日备份,备份数据分别存放于两个独立存储空间,防止数据损坏和丢失。

第六章 质量管理文件及记录

第十九条 企业应按照部门设置和岗位职责建立提供贮存、配送服务的质量管理文件,应当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一)委托方资质审核管理规定;

(二)委托方外部审核管理规定;

(三)医疗器械收货、查验、入库、贮存、检查、出库、复核、配送、运输、退回环节操作规程及工作标准;

(四)受托方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规定;

(五)委托、受托双方质量协议及相关文件。

第二十条 企业应按照质量管理文件建立工作记录,记录医疗器械名称、型号、规格、生产企业、批号/序列号、生产日期、货主、使用期限或者失效日期等基本信息,还应当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一)医疗器械收货记录。依据委托方确认的收货指令收货,收货完成后生成收货记录,记录应当包括收货日期、供货单位名称、包装单位、数量、收货结论、收货人员姓名等内容。

(二)医疗器械查验记录。依据双方确认的查验标准,对医疗器械到货后的外观、包装、标签以及合格证明文件等内容进行查验,根据查验结果生成查验记录,记录应当包括查验日期、供货单位名称、注册证编号或备案凭证编号、到货数量、查验合格数量、查验结果、查验处理措施、查验人员姓名等内容。

(三)医疗器械贮存检查记录。依据双方确认的检查计划对贮存的医疗器械进行定期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形成贮存检查记录,记录至少应当包括检查日期、货位号、货位数量、质量状况、处理意见、检查人员姓名等内容。

(四)医疗器械发货记录和复核记录。依据委托方确认的发货指令形成发货记录,记录至少包括委托方名称、发货数量、收货单位、收货地址等内容;依据发货记录拣选、复核,形成出库复核记录,记录应当包括出库日期、货单号、出库数量、复核人员姓名及发货记录的内容。

(五)医疗器械运输记录。依据委托方确认的配送指令配送至收货单位,至少记录货单号、货物数量、运输工具、发运时间、收货单位、收货地址、收货人员姓名等内容,并由收货单位确认。

服务器托管业务范文5

从表面上看,云计算对IBM的大型机业务是一种威胁,但是IBM在2009年初高调推出蓝云(Blue Cloud)战略,近日又VMControl虚拟化管理软件,进一步推动云计算落地。

公共云的安全之踵

从功能的角度,人们把云计算分为四类:Data-Storage-as-a-Service(DSaaS)是把云计算包装成一个巨大的网盘,任何格式的文件都可以上传到这个网盘里;Infrastructure-as-a-Service(IaaS)是指提供计算能力,就像通过标准厂房供电、供水一样;Platform-as-a-Service (PaaS)针对的客户是各种传统行业的服务提供商,方便这些不太了解信息技术的用户完成内容上传;Software-as-a-Service (SaaS)类似于房地产开发商,不仅建房子,而且装修成酒店,聘用酒店管理人员。SaaS可以给企业提供ERP之类的服务,也可以给网站提供相关报务,如地图指南或日历等。

云计算的本质是提供服务。从这个角度来看,云计算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以服务为主,基本不卖产品,属于授人以鱼型,也就是公共云;另一类是以产品为主,兼顾服务,属于授人以渔型,也就是私有云。Google、Amazon做的是公共云。如果企业都把自己的数据中心交给这些公共云托管,那IBM就亏大了。不过IBM并没有乱了阵脚。实际上,这些公共云很难吸引IBM的客户,最主要的原因是公共云的安全性目前还得不到充分保证。对于Google来说,如果希望AppEngine能够获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吸引更多用户,特别是企业用户,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保障客户数据和私有程序的安全。

举个例子,Google如果想劝说某家银行不自建数据中心,而是把银行的数据存到Google的云计算平台上,并且每月付给Google一笔数据托管费,银行可能会问两个问题:如何防范Google员工偷窥银行的数据,如何防范Google员工偷窥银行自行开发的软件代码。

安全问题困扰的不只是Google一家,而是所有负责数据托管的公司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现在只有两类公司敢把数据托管给他人:一类是中小企业,另一类是网站(其数据内容本来就是公开的)。

IBM的主要客户恰恰不是上述这两类客户,而是金融、电信、能源、政府和制造等行业的大公司、大机构。这些企业对数据安全极为敏感,不太可能把自己的信息交付给第三方。虽然云计算席卷全球,但与IBM井水不犯河水,而IBM也乐得加入云计算的大合唱,把云计算这块蛋糕做大。

不过仔细观察,IBM虽然也提供类似于Google那样的公共云服务,但更倾向于为企业搭建私有云,也就是授人以渔。这就引出一个新问题:IBM为什么不好好地卖自己的大型机、存储等拳头产品,而去关注私有云?

数据中心弃硬投软

目前,IBM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云计算,而是数据中心由硬件到软件的转变。IBM积极倡导企业私有云就是为了跟上这股潮流。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信息技术部门通常会将70%~80%的预算用于现有系统维护和应用管理的开支。过去,企业倾向于在一台服务器上运行一个应用,尤其是在x86服务器的使用方面,这被看作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战略。因为一台服务器运行一个应用,不仅可以简化服务器的部署,而且可以减少潜在的软件冲突。

但是,随着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环境日益复杂,运行在服务器平台上的应用数量不断增加,上述这种单机运行单一平台的方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全球范围内的服务器数量在过去十年中增加了150倍,过多的服务器带来了处理器效率低下、维护困难(服务器的升级、补丁、防病毒等)、维护成本高等多方面的问题,管理这些系统的相关成本也急剧增长。

现在的数据中心面临的需求可以归为三点:降低成本,提升服务水平,管理风险。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企业用户仅靠单纯升级硬件是远远不够的。IBM系统与科技部大中华区Power Systems服务器产品部总监李红表示:“当新的信息技术需求产生的时候,信息技术部门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采购新的硬件设备,而是要改变对业务部门的支持模式,帮助业务部门实现新业务的上线运行。”

要做到这一点,厂商必须开发更多的系统软件,比如虚拟化软件。IBM在2009年专门成立了系统软件部,帮助用户整合服务器、应用以及操作系统,从而提升设备的利用率,降低成本。

从虚拟化到云计算

虚拟化与云计算有什么关系呢?虚拟化是云计算的前提,要想实现云计算,首先要对服务器、存储、网络和桌面进行虚拟化,然后再融入服务管理、监控和计量、自动化、自优化与Web 2.0等技术。

从私有云的实现步骤来看,首先是整合虚拟化,然后是管理自动化,最后是在企业范围内整合服务管理。

2009年11月,IBM了新的数据中心管理软件VMControl。该产品覆盖了Unix、Linux、大型主机、x86、存储系统和网络,能够帮助企业对各类信息系统和虚拟技术进行统一控制,即把物理和虚拟服务器整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这种方法被称为系统池化,可以有效简化企业数据中心的管理,并能更好地分享关键资源(比如处理能力、内存和存储),并优化其使用,从而扩大虚拟化的优势。

VMControl的表明,IBM完成了对虚拟化的整合管理。以前,人们经常谈论的是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等,现在谈论的则是跨平台的虚拟化,即一个应用如何在服务器不停机的情况下,从一台服务器迁移到另一台服务器上,并实现高可用性。这就是IBM一直倡导的动态架构,它揭开了企业私有云的序幕。

服务器托管业务范文6

不少企业正在考虑将现有的Windows XP或者Vista升级为Windows 7。如果按照传统的工作模式,由IT部门逐一帮助最终用户升级他们手中的电脑是一个相当费时费力的工作。其实,在IT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IT部门有了新的选择,那就是桌面虚拟化。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在服务器虚拟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企业,在体验到虚拟化技术的好处之后,部署桌面虚拟化是一个更为自然的选择。

从2009年开始,VMware、Citrix等厂商明显加大了对桌面虚拟化的宣传力度,不断升级其桌面虚拟化产品。而另一方面,服务器虚拟化的逐渐普及客观上也加速了人们对桌面虚拟化技术的认知。不管怎么样,由于桌面虚拟化能够创建虚拟的标准操作系统并随时随地推送到用户面前,从而简化用户终端的管理、节省成本、提高灵活性、加强安全控制,而且还能带来“绿色IT”方面的效益,使得桌面虚拟化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IT管理人员的关注。

不过,在企业开始列举向虚拟化桌面迁移的理由之前,有必要花点时间从战略角度通盘考虑是否真的有必要进行这种迁移以及如何进行迁移。以下几个问题对于桌面虚拟化项目的最后成功非常关键: 向桌面虚拟化迁移只是战术性的解决方案还是构建整体私有云战略的一个部分?你希望自己只拥有服务而不想自己建设基础架构吗?桌面虚拟化适用于整个企业还是仅仅适用于某些部门?

只有在清楚地回到了上述问题之后,才可以开始下一步工作: 选择合适的桌面虚拟化合作伙伴和厂商来达到目标。实际上,桌面虚拟化并不是一项具体的技术或者是单一的交付方法,而是一揽子的解决方案,最终的目的是可以使用桌面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其他设备来访问驻留在数据中心的数据或应用程序,通常这意味着用户使用个人电脑与在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上运行的应用程序进行交互。

对合作伙伴

进行评估

在选择合适的服务合作伙伴前,CIO首先要召集企业的服务器管理小组、网络管理小组和桌面管理小组,确认桌面虚拟化所需的必要技能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

VMware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公司企业桌面部门产品经理David Wakeman认为,只有了解了部署桌面虚拟化技术可能需要哪些技能,在筛选服务合作伙伴时才可能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在CIO初步选定了一家合作伙伴之后,该合作伙伴进行的产品演示和对现实需求的模拟演练至关重要,这种模拟不仅有助于企业对该产品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而且对于后期让企业规划支持企业虚拟化、取得长远成功的流程大有帮助。

下一步是明确选用哪个厂商的桌面虚拟化产品,也就是需要选择一家对企业具有战略意义、有着共同远景的厂商。Wakeman认为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业界领先的虚拟化桌面基础架构(VDI)提供商其产品功能特性都很相似,而且都还在不断完善。

当然,也有必要考查这家厂商是否还提供其他方面的虚拟化功能和产品,比如应用程序虚拟化和用户数据虚拟化,这些也是整个桌面虚拟化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还要评估一下提供的虚拟化桌面解决方案是否与现有的管理工具和流程兼容。

IDC公司的分析师Jean Marc Annonier表示,鉴于各大桌面虚拟化产品提供商在产品的功能特性上很相似,与现有虚拟化基础架构之间的兼容性以及复用现有的技能等方面就成为很重要的考虑因素。

他说:“如果企业中运行着很多VMware的虚拟服务器,又部署了VMware vCentre,那么VMware View非常适合这种环境。你只要插入这款产品,它就能顺畅运行。”

墨尔本信息技术公司的首席信息官Glenn Gore也持同样的态度,他说:“这其实取决于企业的IT部门采用什么样的架构。如果你原本就是思杰XenApp或XenServer的客户,那么使用XenDesktop是很自然不过的举措。”他补充说,桌面虚拟化还要考虑跨物理机和虚拟机系统来进行应用程序管理、数据管理、移动员工管理以及IT管理等方面,这将提高桌面虚拟化桌面项目的成功率。

IT基础设施的跟进

除了选购桌面虚拟化软件平台本身外,向虚拟化的桌面迁移常常还需要购置新的网络设备、存储系统、客户端和新的操作系统等。

与传统的简单的应用程序相比,交付丰富的桌面服务需要提供足够的带宽、配备足够的计算和存储资源,这就意味着网络是很关键的一个部分,尽管这部分常常被人忽视。

VMware公司的Wakeman建议要为桌面虚拟化配置足够的IT资源,“千万不要误以为通过1998年产的调制解调器就能为2010年使用的Windows 7、YouTube或其他大批应用的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现在的IT应用需要更多带宽的支持。”

Glenn Gore建议,IT管理人员在部署任何虚拟化桌面之前,应当与自己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联系一下,评估是否需要上调带宽,因为带宽瓶颈可能成为桌面虚拟化的一大“陷阱”。

Gore说: “用于桌面虚拟化的一些显示协议会占用相当多的带宽,所以如果你的带宽不够,比如带宽只能达到拨号连接的速度,这会导致虚拟化桌面几乎没法使用。而且,费用会突然增长,很快超出预算。”

如果企业用的是ADSL,可能还需要改用DSL,那样才能确保远程用户拥有足够快的上传和下载速度。要让最终用户获得良好的桌面虚拟化的使用体验,确保延迟最小、下载速度至少达到512kbps的连接必不可少。

而在存储方面,有必要评估是继续沿用现有的存储架构,还是购买一套新的存储解决方案。如果采购一套针对虚拟化桌面进行优化的存储产品无疑会给桌面虚拟化项目的成功增加更多的保障。当然,还要考虑利用软件存储压缩和文件映像管理等技术,因为它们有望提升性能、节省费用,并且在文件映像管理方面提供一些独特的潜在优势。

Annonier说: “存储系统也很重要,但在永久存储容量方面不需要很庞大,因为虚拟化个人电脑是按需要实时配置存储资源的。当然,无论在高峰期间有500个用户还是有5000个用户,的确需要拥有足够的存储资源,来满足那么多虚拟化的个人桌面的需要。”

到底要不要托管?

向虚拟化桌面迁移时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是自己管理服务和基础架构,还是只想管理服务或是两者都托管。实际上,这意味着应用某种程度的托管型桌面虚拟化解决方案。如果要采用托管型的桌面虚拟化,还要考虑是采用局部托管的模式(即虚拟化桌面由提供商来托管,但你控制虚拟化桌面的设计),还是采用全部托管的模式(即各方面都由提供商替你完成)。

究竟采用哪一种模式是一项战略性决策,取决于企业的规模和公司的IT资源。小公司会觉得服务全部托管很吸引人,因为它们内部IT资源不足,而这种模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虚拟化的桌面与支持器服务一起托管给第三方,为企业自行控制及管理诸多桌面、服务和应用程序提供了机会,其好处是不用为管理支持性基础架构而操心。不过,一般来说这种模式并不适合大中型企业,因为它们并不希望把自己的核心服务和数据外包给第三方。

VMware公司的Wakeman表示,在考虑要不要采用托管型桌面虚拟化解决方案之前,企业要明确界定托管提供商的角色和责任,并且将评估及管理结果的相应流程落实到位。

实际上,托管型桌面提供了这种机会: 只要管理用户的工作场所、应用程序和数据(这是企业的核心知识产权),让服务商去打理基础架构,所以有其合理性。不过,量化效益需要深入了解内部托管及管理桌面的当前成本,那样才能准确评估让托管提供商提供这项服务所带来的效益。值得注意的是,把无法评估成本与效益的糟糕流程扔给提供商可能收不到预期成效,也无助于客户与提供商建立牢固的关系。

如果企业的战略是向云服务迁移,相应的策略、管理、平台和安全等部分又落实到位,那么托管带来的效益会立即体现出来。而如果企业没有计划一步到位迁往“云”端,而是采取逐步向云迁移的策略,那就要先整合内部的云服务(包括服务器虚拟化和桌面虚拟化),并且规划迁移道路,通常只有在企业的IT资源无法满足需要时,才寻找外部的云托管服务。

对于那些寻求托管服务的企业,Wakeman建议IT管理人员应确保自己的桌面由符合行业标准的托管服务商来管理。许多托管服务商提供专有服务,这样很难从一家提供商的服务改换成另一家提供商的服务。这是虚拟化平台在战略上很重要的另一个方面。

桌面虚拟化的陷阱

思杰公司主管亚太区产品伙伴和联盟的副总裁Nabeel Youakim认为,与现有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可能是桌面虚拟化的一大“陷阱”,所以要确保任何新的桌面虚拟化解决方案都能与现有的应用程序兼容。另外,要考虑用户的最终体验。不管某个桌面虚拟化解决方案有多好,如果最终用户对性能不满意,这个项目还是会失败,因此得到最终用户的认可至关重要。

Youkim说:“与桌面虚拟化合作伙伴一起认真评估所有可能的应用场景和不同的存储设备,确保最终用户使用桌面虚拟化时的体验,即使不能与使用本地个人电脑的体验一样好,至少也很接近。”

被厂商锁定是另一大陷阱,不过可以通过如下办法来应对: 购置能支持VMware、Hyper-V和Xen这三种主要虚拟机管理程序的桌面虚拟化平台。那样一来,企业就可以自由地选择适合自身需要的服务器虚拟机管理程序了。

成本可能也是桌面虚拟化面临的一个问题,成本的多少最终取决于部署的是哪种类型的桌面虚拟化环境。如果选择了不合适的桌面虚拟化平台,许可、硬件和支持等成本可能反倒会增加。另外,如果准备让旧的个人电脑和操作系统继续使用,那么让这些个人电脑访问虚拟化桌面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其支持成本和复杂性可能也是个问题。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企业必须在为每个用户支持两种桌面操作系统。

“也许把所有旧的个人电脑全部换成瘦客户机系统是一种办法,但瘦客户机的成本并不比个人电脑低得多,支持多显示器的功能很有限,何况没有为用户提供任何离线功能。”IDC的Jean Marc Annonier表示,“确保你的桌面应用得到妥善管理,之后再部署桌面虚拟化。如果你对1000个管理不善的桌面进行虚拟化处理,最终就会出现1000个管理不善的虚拟化桌面。”

链接一

Red Hat进军桌面虚拟化

Red Hat在3月末宣布,它正在升级自己的虚拟化平台REV(Red Hat Enterprise Virtualization),新版REV中将提供对桌面虚拟化的支持。该公司说,其REV 2.2的测试版将加入一些新的功能,以支持用户实施VDI(virtualized desktop infrastructure,虚拟桌面架构)。

“新版REV将允许用户在一个安全、高性能的Hypervisor平台上部署RHEL(Red Hat Enterprise Linux)桌面、Windows XP或者Windows 7。”Red Hat公司高级产品市场经理Andrew Cathrow说,“通过桌面虚拟化技术,用户可以把最终用户设备上的桌面迁移到数据中心,这会使管理和维护更容易一些。”

REV是一组应用软件组成的软件包,用以支持企业级的虚拟化。除了一个裸机的KVM之外,它还包括一个虚拟化的管理控制台。KVM在RHEL中也有,REV既支持Linux也支持Windows在KVM上运行。

新版REV中包含SPICE (Simple Protocol for Independent Computing Environments),可以用来实现桌面虚拟化。Red Hat2008年收购Qumranet时从该公司手中得到了该软件。这个软件包还有一个连接、一个门户(用户用来登录获得自己的桌面)。以前,SPICE是独立于REV之外的一款桌面虚拟化产品,但是从REV2.2开始,桌面虚拟化和服务器虚拟化会集成到同一个软件包中。

链接二

几种桌面虚拟化解决方案

1. Citrix XenDesktop 4

利用Citrix的Receiver作为统一的客户端,XenDesktop允许用户通过任何一台PC、苹果机、瘦客户端、智能手机等访问自己的桌面和企业应用。

XenDesktop采用Citrix HDX技术,以确保所有用户无论使用哪种设备接入都拥有出色的高清体验,特别是涉及多媒体、实时协作、3D图片等应用时。XenDesktop结合了Citrix特有的FlexCast交付技术,可通过单一解决方案满足各种接入要求,从而使得IT部门能够向所有用户交付各种类型的虚拟桌面(VDI),而且这些桌面都经过了专门定制,可满足性能、安全性和灵活性方面的要求,并能随时随地向所有用户提供最合适的桌面计算环境。

2. VMware View 4

View 4是 VMware公司推出的一款专门用于实现桌面虚拟化的解决方案,基于VMware vSphere部署。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灵活的桌面用户体验,还显著地提高了安全性、性能、可伸缩性和可管理性。

View 4可以灵活、按需、快速地配置数以千计的桌面和应用程序,并能够从单一控制台管理数以万计的桌面。View 4还具备企业级的可用性、灾难恢复、故障转移和可伸缩性。

值得一提的是,View 4引入了新的显示协议PCoIP, 能够动态探测设备类型、网络连接和位置,为每一个特定的用户情景提供优化的桌面体验。

3. 微软MED-V

MED-V是微软为桌面虚拟化提供的一款企业级解决方案,它可以简化企业环境中操作系统的更新,并加强IT部门的控制力度,提高用户的灵活性。

MED-V产品使用了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加快了通过网络下载初始和更新后的虚拟化个人电脑映像的速度。它还可以让诸多IT任务实现自动化,比如网络初始设置、DNS同步、分配计算机名及加入到活动目录域。在安全功能方面,它集中管理虚拟化个人电脑的访问控制、能够使用有效的活动目录证书来验证用户,以及运用企业政策和使用权限。

4. Sun VirtualBox

服务器托管业务范文7

关键词:供应链软件模型;VMI架构;Map/Reduce;Agent

中图分类号:TP315

1 相关工作

1.1 云计算与Map/Reduce

随着互联网信息化和数据量的快速发展,各领域需要处理的数据规模已上升为海量级,同时对数据的处理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云计算”应运而生。云计算是由大量计算机组成的集群,分布式资源虚拟化资源池模式,用户能够以并行通信的方式按需求获取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网络服务,从而提供高性价比的商业计算模式。云计算的特点是海量的分布式数据,大量的并行处理任务,而传统的并行编程模型,如MPI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客观上需要一种新型并行编程框架。Map/Reduce正是一种使用方便的并行编程框架,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并行系统的设计难度,用户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可以把主要精力集中在Map函数和Reduce函数设计上,而不需要关注并行计算系统的底层实现问题。正是基于这些特性Map/Reduce已成为云计算平台上的主流编程模型[1,2]。

1.2 供应链与VMI库存管理

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通过控制企业之间资源的流动,完成物料的采购、物品的生产、库存管理到商品销售到终端销售者手中这一完整的工作流程。供应链管理通过对企业资源流动的控制,对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生产经营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库存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企业生产、计划和控制的基础。为降低企业库存成本各种库存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其中以供应商库存管理(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最为普遍。VMI由用户和供应商共同协商制定库存控制协议,把用户库存的决策权交由供应商,客户从库存成本中解放出来;供应商根据零售商的反馈的销售信息以及现有库存水平预测市场的需求变化,以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减少库存量积压问题,灵活的响应市场需求变化[3]。

1.3 工作流过程管理

工作流是一个综合的活动,指一类能够完全自动执行的经营过程,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将文档、信息或任务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进行传递与执行[4,5]。工作流技术是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核心,通过对业务过程的建模,实现工作流指令的自动执行,完成对工作流过程的控制。工作流管理技术能够实现对用户业务活动的管理,但是对于涉及多用户的交互活动缺少适应性,引入Agent技术则可以降低工作流耦合度,同时实现企业之间信息的灵活传递。

1.4 结合的必要性

供应链的本质是促进各类型企业之间资源利用的合理化以及业务流程的规范化,使用更低的成本满足供应链各节用户的需求。随着云计算服务的蓬勃发展,供应链的全球化运营已是大势所趋[6]。基于云平台,服务供应商不需要为每个商业伙伴开发独特的解决方案,用户能够以更低软硬件投资获得更高效的供应链服务,而且基于规模化效应,可以降低中小型企业供应链系统部署的门槛[7]。基于云计算平台的供应链软件架构研究是一个崭新的方向,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库存管理是企业生产、计划和控制的基础,是供应链管理系统的重要子系统,目前常见的VMI解决方案是基于多Agent的工作流的库存管理,VMI库存系统的工作流程可以描述为通过订单驱动企业业务活动,而对多个用户订单处理具有一定的并行处理空间,因此可以结合Map/Reduce并行编程框架设计基于并行处理的VMI库存管理系统。

2 基于云计算的供应链系统架构

传统的供应链模型由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终端客户构成,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供应链上下游动态游动。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通常是异构的,企业的信息相对孤立,从云计算的角度来看这些构成了云服务的端需求。由传统供应链软件过渡到“云”端供应链的关键是传统资源如何抽象为云端资源,所以基于云服务的供应链系统的关键功能是分布式资源的抽象与虚拟化、云计算服务的封装与调度。从业务流程的角度来看供应链的云端转化应包括数据的采集、资源整合、服务的定制、资源的调度等功能模块。结合云计算与SOA架构模型,“云”端供应链系统架构自下而上可以描述为四层模型:物理资源层、虚拟资源池层、云服务层、SOA架构层,其中SOA架构层也可以分解为接口层与访问层。

物理资源层是整个软件体系架构中资源的物理实体,由供应链上异构的分布式数据源组成;通过各种扫描设备、传感器把物理资源信息汇集到云平台,实现供应链分布式物理资源的采集过程。资源池层是对物理资源的虚拟化封装过程,通过接口屏蔽技术、数据格式转换和语义解析将各种异构的物理资源封装为可供全局访问的云资源,并以透明一致的方式提供给平台的上一层使用。服务层是“云”供应链体系架构的核心部分,是实现服务定制与管理的功能模块,具体可以划分四大部分,用户管理、安全管理、资源管理、任务管理。其中任务管理是云端服务调度的核心,通过映射管理、任务调度、任务执行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功能,包括供应链的流程管理、资源整合、工作流执行等核心服务。SOA架构层通过接口技术、服务技术降低软件的耦合度,其中接口层为各类用户提供统一的接口路径,屏蔽了硬件细节,为用户提供接入、格式转换服务。服务面向供应链上的企业用为,通过服务技术实现链上用户通过云平台各种服务请求。

3 基于并行系统的VMI库存管理系统

3.1 VMI库存管理工作流分析

随着面向Agent的软件工程的提出与进一步发展,Agent已经成为一种开发复杂软件的新方法。由于Agent是一个多线程的并发系统,每个是松散耦合的结构,是用Agent技术可以增加系统的灵活性与健壮性[8]。供应链的工作流管理通常包括订单管理、供需计划管理、生产计划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和运输管理等活动。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交互主要通过一系列的订单来衔接,如用户订单、采购订单、运输订单等。根据这些活动特点和过程特性,基于的多Agent的供应链工作流管理模型,通常有工作流管理与Agent组成,其中Agent分为两个逻辑层,工作流agent管理层、工作流Agent执行层,每一层由系列的子Agent的构成。管理层Agent主要负责对计划活动过程的控制,完成企业的计划任务、控制任务;而执行层Agent则是负责具体企业任务的执行。

VMI库存管理的特点是,补货策略由用户的请求及预测的消费需求共同决定,VMI的运作有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需求预测和补货策略。消费需求的预测需要供应商掌握用户的销售信息及库存信息,库存的实际决策者与拥有者转变为供应商;而补货策略则需要在供应商与用户共同制定协议下由供应商来执行。基于这些分析,可以得出VMI供应商库存管理系统领域需求框架可以展开为 :库存协议维护、VMI库存台帐维护、库存控制参数维护、托付订单处理、连续补货处理、交货处理[9]。

VMI的主体工作流程可以描述为:托付订单――托付订单处理――连续补货计划――交货处理,这一工作流体现了用户需求的提出到供应商发货这一整个过程。供应链系统使用订单来推动供上下游各企业之间的业务流程,而供应链上具有多个用户,每个用户都会不同的订单请求,对这一系列订单的处理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并行处理空间。因此,可以使用基于并行原理的Map/Reduce模型,降低用户的订单处理的复杂度,提高订单处理的效率。

3.2 VMI库存管理并行化分析

一个基于Agent工作流的VMI库存管理系统通常由系统层和实体层组成,实体层包括供应商实体Agent和零售商实体Agent。各零售商实体Agent会向服务器定期反馈销售信息,工作流服务器控制供应商实体Agent的生产计划,名字服务器用于实体Agent的注册、初始化,供应商Agent和零售商Agent相互协商制定具体的库存控制参数,Agent工作流服务器处理需求预测和补货计划。其中零售商实体的托付订单请求数据以及供应商实体生产计划的分发数据给都需要通过并行工作单元处理。

以用户的托付订单为例,用户对商品需求的托付订单的形成是通过连续或定期检查VMI台帐系统来确定是否需要对用户库存进行补货,同时也会依据用户库存的历史消耗数据以及库存控制参数来预测用户对物品的需求,形成预测需求量,同时用户也可以主动向供应商发出补货订单。零售商实体Agent通过托付订单提出对某件商品的需求信息,工作流服务器处理托付订单之后会根据商品信息将生产订单分发给适合的供应商实体Agent,多个供应链实体之间的托付订单请求与生产订单分发的处理过程为并行化工作提供了天然的契合条件。供应链实体通过并行处理单元向Agent工作流服务器传递订单信息,而并行处理单元则是使用Map/Reduce并行编程框架屏蔽了并行处理的底层细节。托付订单的格式可以描述为以下形式:

托付订单:(订单号,物品编号,订货数量,优先级,交货日期,交货地点……)。

对于Map/Reduce并行处理单元来说物品编号是关键字,商品数量可以作为的统计。订单数据在Map/Reduce中均匹配为对的形式,即,K表示商品编号,V表示商品数量或者交货日期等数据。对供应链订单数据的处理流程可以按如下所示:

Map: list

Reduce: list

输入数据块的分割Split可以按照零售商的地理位置区域来划分,分割后的数据块经过等数量的Map工作机按商品编号关键字统计订货数量产生中间结果List表,再经过Reduce工作机对中间结果进行规约产生归约后的订单,最后把处理后的托付订单交由Agent工作流服务器处理,由工作流服务器现有库存信息以及控制控制参数确定后续的库存管理计划。

4 总结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供应链软件迁移到云平台上,本文提出基于云服务平台的供应链软件架构模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基于多Agent工作流管理的VMI库存管理系统中引入Map/Reduce编程框架为云计算在供应链中的具体应用提供了一种可选方案,在以后的研究中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梁爽.基于SOA的云计算框架模型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科学与应用.2011,47(35)

[2]李成华,张新访,金海,向文. Map/Reduce:新型的分布式并行并行计算机编程模型[J].计算机科学与工程,2011(33)

[3]杜昆.供应商库存管理运作模式初探[J].物流管理与工程,2010(9).

[4]徐琪,徐福缘.面向过程的供应链工作流管理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3,9(2).

[5]罗海滨,范玉顺,吴澄.工作流技术综述[J].软件学报,2000,11(7):899-907.

[6]Holger Schr?dl.Adoption of cloud computing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olutions:a SCOR-aligned assessment,Web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C],2012:233-244.

[7]秦桂英,刘宇熹.基于云计算的供应链运营模式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3(3).

[8]张庆福.基于SOA的库存管理软件架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12.

[9]袁立罡.VMI软件架构及XUML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12.

[10]刘鹏.云计算[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11]王鹏.云计算的关键技术与应用实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12]田芳.工作流运行和调度算法研究[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40-42.

服务器托管业务范文8

1最佳虚拟主机:Justhost

JustHost是一家国外新兴的主机商,总部位于英国,澳大利亚有一个办事处,数据中心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虽然是一个新兴的主机商,但是在国外也比较受用户好评。JustHost主机计划提供免费的域名,允许你使用自己的cPanel账户,支持电子商务功能。同时JustHost还提供各种档次的专用主机,并且允许用户按自己的需求定制。justhost被wordpress官方认定为最适合wordpress的主机之一,总之性能还是不错。

2最佳商务主机:Hostgator

HostGator是美国最稳定、最快速、最安全,最受赞誉的虚拟主机提供商之一,其自主管理着5000多台服务器,绑定的域名已超百万。其拥有无限的磁盘空间和带宽,免费网站建设工具和模板,并有24/7/365领先的技术支持。

3最佳CMS主机:GreenGeeks

GreenGeeks绿色型虚拟主机,其空间在国内访问速度非常快,为数不多的无限空间无限流量的reseller空间。同样提供免费域名服务,主机无限域以及免费网站生成器等优势服务。是一个很好的绿色主机、共享虚拟主机服务商。

4最佳绿色主机:1and1

1and1是全球首个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虚拟主机。其所有的数据中心皆以绿色能源以维持动力。其中,欧洲的数据中心以利用电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维持供应,而位于美国堪萨斯州工厂的数据中心也以完成了绿色环保认证。1and1以优质的产品质量、持续的电力供应和稳定的系统赢得顾客口碑。

5最佳主机托管——NaviSite

NaviSite公司是全球首屈一指的IDC供应商,是企业级托管、托管应用服务、管理信息服务和管理云服务的企业。其可靠性,性能和安全性都赢得了客户的忠诚度及信任度。NaviSite为全球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了一个分布式的全天候服务,拥有SAS 70 II型认证的数据中心、多个Tier1带宽供应商和专家小组的工程技术支持。

6最佳域名价格——GoDaddy

Godaddy是世界第一大域名注册商,进军主机领域以后发展迅速,据多家监测机构显示,放置在Godaddy上的网站数量已经越居第一位。其特点是价格便宜,管理灵活方便,并有专用技术支持。

7最佳主机——Arvixe

Arvixe是美国较早的一个主机商之一,成立于2003年,可以提供无限制的存储空间和没有流量限制,可以同时放无数个网站,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支持无数个MSSQL 2008的数据库,再者Arvixe的主机性能比较稳定。产品价格较为低廉。

服务器托管业务范文9

云计算创新科技奖

iCoremail是国内第一个云计算邮件系统,它不仅结合了成熟、功能强大的Coremail XT邮件系统,还借鉴专业的Corpease尚易企业邮箱运营经验,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专业邮件系统托管服务。

盈世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拥有双软认证、高科技企业等多种资质。盈世专注于提供电子邮件技术整体解决方案及企业邮局运营服务。盈世总部设立于广州,在北京、上海、武汉、重庆、西安、济南、沈阳、杭州等地设立分部。

盈世13年来一直致力于电子邮件技术的发展,旗下拥有三大国内领先品牌:Coremail邮件系统软件是中国第一代中文邮件系统,目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已拥有超过6亿的终端用户,同时也为网易等超大型运营商提供邮件底层的完整支持;CorpEase(尚易)是国内首家在海外架设邮件服务器并提供国际化企业邮箱服务的运营商,也是第一家实现南北畅邮、全球通邮并对所有邮件服务器实行7×24小时全天候邮件系统监控的服务商;iCoremail则是国内第一个云计算邮件系统,它不仅结合了成熟、功能强大的Coremail XT邮件系统,还借鉴专业的Corpease尚易企业邮箱运营经验,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专业邮件系统托管服务。

iCoremail邮件系统云服务不仅功能强大,在海外通邮方面也实现了突破。目前大部分的海外通邮是海外转发,需要连接境外服务器,通过该服务器再转发出去,风险是可能会被否掉或遗失,但iCoremail邮件系统云服务的海外通邮是依靠先进的云镜像技术,将国内的部分数据直接同步到海外服务器,让客户在海外使用时,像是直接连接国内服务器一样,速度非常快。测评显示,iCoremail的海外云镜像加速功能最高速度可达10MB/秒,并且具有很高的灵活性,用户既可自主选择同步的站点,也可选择同步的用户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