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变电运检一体化集锦9篇

时间:2023-10-09 11:02:31
变电运检一体化范文1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于各类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尤其是与人们日常息息相关的电力方面的需求,而面对着人们对于电力需求逐渐增加的趋势,相关电力部门就要积极的对变电运行的相关环节进行切实的解决,特别是在基于“大检修”趋势下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的管理模式的应用在变电运行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则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以及探究,旨在为变电运行的效率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检修体系下;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探究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4.180

0 引言

在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越发的离不开电力这一重要的环节,所以相关电力管理部门也对现阶段的电力系统的运行给以了充分的重视,对电力系统进行了切合实际的投资与管理,目的就是为了电力系统的正常以及安全运行提供充分的保障,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正常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对于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运行环节,变电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则针对这一问题对变电设备运行维护一体化的管理新模式进行了切实的探究和分析,以下为详述。

1 关于变电运行管理的浅析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科技发展离不开电力事业的推动作用,电力事业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行业,它的安全以及顺利运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切实的保障,而且它也已经成为了现阶段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所以,电力事业发展的正常与否则显得尤为重要,而且相关的电力管理部门已经对于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易出现的故障运用切实的措施进行了切实的保障,虽说如此,但是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仍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很多并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在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模式的问题,如果无法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就会使得电力系统的管理无法满足时展以及科技发展的脚步,这样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就会出现诸多的矛盾,成为电力系统运行的阻碍。总结传统的管理模式,一般都是通过专门的管理部门对变电运行系统进行监测并对故障进行维修,但是在对故障维修的过程中则会很容易出现部门之间协作程度不够以及沟通不及时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对于变电设备的正常运作是极其不利的。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信息化理念的不断深化,就使得变电运行管理模式在这一变电运行的大背景下逐渐的发生改变,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的管理新模式应运而生[1]。

2 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的分析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大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对于电量的需求增多以及对于电力质量的要求,使得变电运行的过程中不得不顺应时代的发展脚步,逐渐地更新管理模式,将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应用在变电运行当中,这一新式的管理模式的应用不仅对相关的管理人员提出了相应的规定,也对相关的管理措施进行了重新的整改,这一管理模式的实施使得变电设备的运行效率很大程度的实现了提升,而且也会对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切实的管理保障,这样就会间接的使得电力设备的运作成本很大程度的降低,而且在对相关的管理工作进行了规定也为变电设备运行中的故障解决效率有所提高,从而为电力行业的安全运作提供切实的保障,也保证了各行各业在安全且顺利的电力运行过程中的效益。

2.1 对于管理要求的要求

在进行变电设备维修时,首要的就是要对相关变电环节的安全运行进行切实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变电系统的安全并顺利的运作,虽说如此,现阶段的变电系统的运作过程中仍旧会存在诸多的问题且亟待解决,这些问题一般来自于各个环节的安全问题,这些相关的安全问题就会对变电运行形成阻碍,而且这些问题也会给相关的变电设备维修的工作人员带来生命危险,那么在对变电设备实施维修的过程中一定要对相关环节的安全运行得以充分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为相关的维修人员的生命安全起到维护的作用,所以,在对变电故障进行维修之前就要对维修计划进行针对性的制定,通过对各个环节的分析和探究对易出现的电力危险因素进行良好的规避,通过这样的手段对维修人员的生命安全得以充分的保证。

2.2 对于工作流程的要求

变电运行维修一体化的新模式除了对于管理层面进行了相应的规定之外,还对其变电设备维修的工作流程进行了规定,首要的就是对相关部门的要求,相关部门要积极的将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落实到实处,使得部门间的配合更为默契,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提升工作效率,而且也会使得变电运行维修一体化管理真正的落实到实践中,并将其所具备的意义发挥到最大。另外,相关的部门还要对维修与管理人员进行切合实际的分配和安排,并对相关的维修以及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明示,采用这样的措施有利于相关变电运行故障的高效解决[2]。

3 实施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的具体建议

3.1 完善运行机制,约束员工行为

在现阶段“大检修”的环境下,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的管理新模式已经成为了当前对于变电运行维护与管理的高效方式,但是在将其应用到变电运行的过程中还要积极的将所存在的切实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首要的问题就是当前工作管理过程中的模式与途径相对来讲处于较为落实的状态,相关的变电维护管理人员在进行变电运行维护时不仅要负责变电运行中的质量检测还要对运行故障工作进行解决,这就会间接的给相关的维修人员的工作任务造成了一定的负担,而且还会使得实践过程中的监管环节无法得到落实,这就会很大程度上埋藏下变电运行的威胁,面对这一情况就要对现有的机制进行完善和改革,通过制度的健全对相关的检修工作进行保障。在这样的“大检修”的架构下所面临着的一岗多职的情况,这时若是没有将机制与体系进行严格把关,就会使得故障维修的过程中出现工作落实不到位以及职责意识不明确的情况,那么如果通过切实的机制和体系进行约束,并对其进行监督和引导,就会使得维护一体化的业务真正的落实到实践当中,也为这一模式的应用提供有力的规则标准。

3.2 提升相关专业人员的专业水准

在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制度上的制约之外,还要积极的通过培训等手段对其进行定期的技术提升,因为变电站其内部结构较为特殊,所以在实施维修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系列的问题,面对着这一情况,相

关的电力系统的负责单位就要通过切实的措施提升维修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技术素养,只有这样次才能为变电系统的正常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顺利进行提供切实的保障。

3.3 增强维护以及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

在进行变电系统维护和管理的过程中,很多相关的维修管理人员都面临着既要监测还要落实维修工作这一相对矛盾的工作,这就会直接的导致安全意识低以及岗位职责意识低的情况,这样的情况所带来的直接的后果就是为变电运行埋下了危险因素,所以,面对这一情况,就要重视相关的管理以及维修人员的道德素养以及对于工作上积极的思想觉悟,很多情况下,在变电站出现故障时一般都是由维修人员负责处理,可见,相关的维修人员的工作觉悟对于变电站正常运行的重要性,所以,在进行变电站维护以及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的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平以及工作上的思想觉悟,通过对这些维护人员的工作经验、岗位职责意识以及技能水平等进行考核和鉴定,采用这样的方式对他们的薪酬进行重新调整,运用这样的途径可以使得在这样的既要监测设备还要进行故障维修的状况实现良好的协调,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维修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也能在发现问题时进行及时的处理,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由于电力故障所引发的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利益损失。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使得我国的电力事业在不断的发展,所以,面对着这一趋势,相关的管理部门也要进行针对性的整顿,对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的新模式应用到现阶段的“大检修”的背景下,通过这一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变电运行效率以及故障出现的解决效率,这就需要在对这一模式实现应用时要充分的对实践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规避,通过切实的措施,比如健全机制、提升维修人员专业素养以及增强管理人员的职责意识等手段对变电运行的安全性提供切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变电运检一体化范文2

关键词:深度融入式;跨专业综合性人才;创新力

1 概述

我国电力系统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一直以来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专业,并各自拥有自己的一系列安全生产与培训教育制度体系。国家电网公司通过“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着力推进运维一体化新的生产组织模式。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大检修”体系建设的思路,将电网生产中变电运行、变电检修专业分工的工作方式转变为运维一体化模式,运维一体化的主要工作内容和难点就是实现变电运行和检修专业“双向融合”,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变电运维一体化过渡阶段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通过分析培养运维一体化跨专业综合性人才的思路、目标与原则,研究运维一体化培训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提出快速适应新机制对人才需求的培训纲要,并总结操作实践过程的重要经验,在实践中首次提出了以培养“跨专业综合性人才”为目标的“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为变电运维一体化培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 培训体系实施方案

2.1 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的目标

通过跨专业学习提高班组成员能力,提升运维一体化培训效果,以达到培养跨专业综合性人才的目标。

以变电运行及检修人员为培养对象,强化运维、检修人员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技能操作培训,改变运行、检修专业人员的传统工作模式,通过跨专业融入式培训模式,培养具有运行和维护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推进“大检修”的落地,为“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提供坚强的跨专业综合性人力资源和智力保障。

2.2 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的制度保障

在具体做法上,通过组织各运行人员对移交业务逐项进行业务技能考核和资格考试,同时将考核情况列入运维人员晋升和岗位级别薪金上调的主要依据。实现对运维人员的考核评价由感性评价到理性考核的转变,对于考核优秀的运行人员给予有效的激励,促使达到培养跨专业综合性人才的效果。

2.3 跨专业综合性人才培养平台

搭建以运行和检修岗位人员互相借调、互相参与班组具体工作为依托的人才培养平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手段,更加注重人的价值观念的软管理作用。电力企业多为国有独资企业,具有人才流动性不强的特点,不利于员工才能的发挥,需要搭建一个人才发挥才能的平台,以利于基层班组技术人员价值的体现。

针对运维一体化跨专业综合性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人员交流,让运行人员参与检修工作,又让检修人员指导运行人员开展检修工作,同时学习运行知识;定期培训、定期考试、定期总结,形成“培训有组织、效果有反馈”的机制,跨专业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有了平台、有了载体,不再流于形式。

2.4 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实践的文化氛围

优秀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导向功能和凝聚功能,是顺境中的剂,是逆境中的粘合剂。先进的培训理念是跨专业综合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和灵魂,也是运维一体化培训最重要的部分。开展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的实践,首先要树立与培养“跨专业综合性人才”相适应的“培训是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理念,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和不断创新的理念。先进的培训理念不能仅靠行政命令推行,而是要通过引导的方式使员工意识到不断自我超越,生命才更有意义。先进培训理念的深入人心,使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在和谐的氛围中实现个人特点最大化,转化为统一目标下的团体智慧。

3 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实践的主要做法

目前,临沂分部下辖变电运维一、二班两个运维班组,变电检修班一个检修班组,其中变电运维二班在日照市,结合实际情况,分部根据人员年龄结构特点,首次调整30岁以下运维人员到变电检修班学习,并调整3名变电检修人员到变电运维班指导维护类检修工作,同时学习运行知识,作为第一批培训人员。在第一批培训结束后,开展第二批次培训,以调整中青年员工为主。根据培训情况,再开展第三批次培训,以调整工作多年的老师傅为主,做到培训无死角、覆盖全员,加快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进程,同时力争培养出一批检修业务“一精多通”(本专业业务精湛,并掌握其它专业的基本技能)、运维业务相辅相成(具备开展变电维护类检修工作能力,并熟练掌握原运行工作,做到相互促进)的综合性人才。

4 培训效果

“深度融入式”培训是临沂分部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出的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培训模式,为公司运维一体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并在其它供电公司得到推广应用。通过开展培训,有力推进了运维一体化工作进程。

4.1 加快了运维人员对业务技能的掌握

运维人员直接参与检修工作,而不是在开展工作时请检修人员作指导,真正能接触到检修业务的核心内容,避免了课堂上讲得轰轰烈烈,现场干工作一筹莫展的现象发生。运维人员在实践中学习,并得到锻炼,切实提高运维班人员的变电维护类检修业务水平。

4.2 促进了变电运维、变电检修专业间的融合

运维人员学习变电维护类检修业务并积极投身到检修班组的建设当中,承担检修班组一系列资料整理方面的工作,切实地了解到检修班组的工作模式,加深了对业务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同时,运维人员的加入,也给检修班组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检修人员的学习,运维、检修人员相互学习对方工作上的优点、亮点,共同提高,真正实现了“跨专业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4.3 储备了“运检一体化”体系下的复合型人才

到站工作的检修人员不但对驻站人员开展培训,还要学习变电运行的知识并参与相关工作,使得检修人员更系统地掌握了运行知识,为大检修模式下运检一体化的实施做好了人才储备。

5 结束语

变电运维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专业,需要大量技术水平高、专业知识面广的人员,“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的实践有效促进了运维和检修两大专业的融合、互助,在运维和检修班组涌现出一批“跨专业综合性人才”,这些具有前瞻性、开创性、引领力和影响力的员工又有力地推动了运维一体化培训的蓬勃发展,“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必将成为新形势下电网企业培养人才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许艳阳.变电运维一体化方案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33).

变电运检一体化范文3

根据“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中“大检修”的要求,运行及检修专业的工作模式将发生较大改变。由于电网整体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力资源成本的显著提高,电网检修模式将转变到以状态检修为基础,以设备全寿命全周期管理为抓手的动态检修模式,这就要求员工不但要懂得变电设备的维护检修,还要求员工能够进行倒闸操作以及做好相关安全措施。创立新型培训模式,培养运维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建立基于运维一体化的大检修模式势在必行。

运维一体化培训模式的提出

运维一体化培训“234”模式的概念

为更好开展运维一体化培训创新工作,特提出“234”模式,其中:“2”是指部门培训管理一体化、班组培训管理一体化的“两化”管理;“3”是指培训的三个阶段,分别为岗前培训、试点研究、岗位技能提升;“4”是指培训的四个步骤,分别为跟班学习、业务帮带、班组实践和试点带动、学习团队提升弱项业务。

运维一体化培训的策略

分析现有体制下运行、检修人员的知识结构,优化培训管理模式,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以技能实训基地为依托,分阶段开展运维及检修人员技能培训;通过运维人员跟班学习、业务帮带、班组实践等步骤,提高运维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建立试点,以点带面,稳步推进“运维一体化”体系建设。

运维一体化培训的范围和目标

以变电运行及检修人员为培养对象,强化运维、检修人员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技能操作培训,改变运行、检修专业人员的传统工作模式,通过两化三阶段四步骤的“234”培训模式,培养具有运行和维护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推进“大检修”的落地,为“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资源和智力保障。

运维一体化培训的指标体系

建立两化三阶段四步骤的“234”培训创新模式,培养运维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构建运维人员现场培训考核体系,切实提高人员知识和技能水平;制定现场培训的评估反馈体系,确保培训取得成效。

运维一体化培训模式的具体实施

工作流程

具体培训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培训模式的实施

(1)优化培训组织模式,实现“两化”管理。部门培训管理一体化:将变电运行、维护性检修培训业务统一纳入变电运维中心,在部门管理层面实施运维一体化培训的统一组织。班组培训管理一体化:在变电运维站内将运行和维护的培训职能归属同一班组,实现班组层面运维一体化培训的统一实施。

通过部门和班组两个管理层面分别统一和实施运维一体化培训,让员工有序进行现场实践培训,达到快速培养既熟悉变电运行业务又掌握C、D类检修维护的技能人才。

(2)创新技能培训三阶段四步骤的过程管理,快速培养运维人才。

①第一阶段:运维人员岗前培训――对运维人员开展以检修基本技能、安全知识、操作规程为主要内容的岗前培训。

第1步:分批次开展运维人员跟班学习,每批次分别从各变电运维站安排1-2人到检修班组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跟班学习。采用“师带徒”的“一对一”帮带、组建学习型技能攻关团队等形式,检修部门为跟班学习人员制定“培训计划安排表”,详细安排每个培训阶段的学习安排,并为每位跟班人员安排一位师傅,签订师徒协议,师傅负责每个培训项目作业卡编制以及作业卡内容理论讲解培训、现场实际技能操作培训,在每个培训项目完成后对所带徒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个培训项目的学习。每个检修班组的师带徒成绩纳入班组月度培训统计。修试中心负责提取每对帮带人员技能难点,由本批次人员组成学习型团队,对技能难点进行技术攻关,由运检部相应专责组织对学习型团队进行技能考问或考核,实行逐个过关考试。

第2步:以业务帮带为手段,开展全体检修人员和运维人员培训。在跟班学习的基础上建立运维人员C、D类检修单元制、模块化培训课程。参加检修班组跟班学习的两名变电运维人员,培训结束后,负责对本运维站其余人员C、D类检修维护项目110个单元制、模块化课程的培训,通过单元制、模块化培训后,开展每个项目考核,直到使每位变电运维人员均能掌握C、D类检修维护工作内容。

变电运维中心组织对从检修试验中心抽调至变电维护班的人员进行变电运行业务的现场培训,现场培训内容包括各级调度规程、安规、两票实施细则、变电站运行基本知识、倒闸操作技能等,并指定正值以上人员与变电维护班人员签订师徒培训协议,并严格按照明细表的培训内容及完成时限进行培训,使检修人员逐步掌握变电设备巡视、倒闸操作技能。达到变电站副值班员水平后,由变电运维中心组织考试,并经人资部确认相应任职资格。同时,变电维护班人员对运维人员进行维护性检修业务培训,包括理论知识、现场技能等。

②第二阶段:建立试点研究,以点带面。

第3步:以班组为单位,通过试点带动,开展技能实践。国网泉州供电公司以清运维站为现场培训的试点,从检修试验中心抽调6名检修工作负责人(一次专业2人、二次专业2人、试验专业2人),加上清运维站原值班人员24人,共30人成立变电维护班,与清运维站合署办公,归属变电运维中心管辖;变电维护班人员会同清运维站运维人员,共同开展清运维站所管辖10个变电站(5个220kV站、5个110kV站)的110项单元制运维一体化维护性检修项目等业务。变电维护班开展维护性检修工作时,由检修人员担任工作负责人,由运维站人员担任工作班成员,开展倒闸操作时,由变电人员担任工作监护人,检修人员担任操作人员,通过交叉实践培训,以工作带培训,促进检修及运行专业相互融合。

其余各运维站同其组建帮带关系,由清运维站带动其它运维站人员的110项检修维护项目的单元制培训,通过以点带面的帮带培训,全面促成运维业务的开展。

③第三阶段:岗位技能提升――重点攻克运维、检修人员知识及技能的薄弱环节。

第4步:建立帮带团队,开展业务能力提升培训。根据清运维站的实际运行情况,梳理运维、检修人员在运维体系工作中的业务薄弱项目,建立“专责(运检)+专业人员(检修)+运维人员”分专业团队帮带队伍,对变电维护班人员开展业务能力提升培训。

集中授课:采取“每周、每月”集中授课的方式,由专责和专业人员每月汇编典型运维消缺项目案例库,对团队内运维人员开展理论和业务技能培训提升专项活动。利用变电检修实训基地,各专业团队分批次到检修基地开展部分维护性检修项目的实战演练。结合现场缺陷处理,开展省公司2013年82项运维一体化维护性检修项目实战演练。

专项培训后通过组织各运维人员对移交业务逐项进行业务技能考核和资格考试,同时将考核情况列入运维人员晋升和岗位级别薪金上调的主要依据。按计划,周期性调整各变电运维站人员到运维站,继续深入学习掌握110项运维一体化维护性检修项目内容。

构建现场培训考核体系

(1)现场培训激励政策。现场培训过程中,以“月”为单位,由各供电公司专业部室组成考核小组,对培训学员进行月度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月度培训计划中所列的理论知识及实际技能操作,对于连续3个月考核优秀者,按个人年度绩效+1分嘉奖;2次优秀,1次良好者,按个人年度绩效加0.5分嘉奖;考核1次不合格年度绩效扣0.5分。对每一位参与现场培训授课的人员,根据国网公司、国网福建电力等有关教育培训经费管理规定,发放授课津贴。

(2)优秀“师带徒”团队评选。成立评选小组:现场培训结束后,各供电公司人力资源部牵头,运维检修部主要领导共同组成评选小组,负责运维一体化现场培训优秀“师带徒”团队的评选工作。

评选方式:由评选小组根据培训学员的月度考核成绩,以及班组、部门评价意见,选出培训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师带徒”帮带团队,各供电公司人力资源部颁发“优秀师带徒”证书。结果应用:获得优秀“师带徒”的帮带团队,优先推荐参与部门年度评先评优,且“师傅”在兼职教师选聘上享有优先权。

制定现场培训的评估反馈体系

(1)成立培训沟通反馈小组。各变电运维中心、检修试验中心以及人力资源部共同组成培训沟通反馈小组,负责制定现场培训方案、政策,组织、协调现场培训事宜。

(2)评估反馈方式。现场培训过程中,“师傅”负责以“月”为单位,填写《师徒协议跟踪监督卡》,每月反馈上个月的培训情况至沟通反馈小组处;

培训沟通反馈小组根据每月帮带团队反馈的月度培训及考核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形成月度培训报告,根据报告分析结果,调整下一个月的培训计划。

运维一体化培训的评估与改进

运维一体化培训的评估方法

在“两化三阶段四步”的培训过程中,定期对每个培训阶段成果进行总结分析,检查参培人员的知识及技能提升情况,由专业部室领导对培训人员及参培人员分别进行访谈,了解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难点,总结出经验,用于下一阶段的培训。

在试点实践过程中,每月定期评估生产运行各项指标,评估运维一体化建设对生产运行的改善成果。

运维一体化培训的改进

针对运维一体化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利用变电检修实训基地,对运维人员开展设备结构、原理、检修工艺培训,同时将运维人员送到厂家,开展厂家带客户培训,全面提升运维人员技术水平。

组织调度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运维人员开展不同负荷潮流、运行方式下电网运行的特点,同时开展操作票填写,促进操作票填写的正确性。

开展技术规程、技术标准专场培训,由省公司相关专家担任讲师,开展技术规程和标准培训与讨论,推动规程标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运维一体化培训的开展成效

精简人员及用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工作模式使变电运行人员从所辖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倒闸操作、事故及异常处理、设备巡视、设备定期试验轮换等运行管理工作,转变为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倒闸操作、事故及异常处理、设备巡视、设备定期试验轮换、一次设备维护性检修、二次设备维护性检修等工作。检修人员从过去的只管检修、消缺,转变为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掌握运行维护、倒闸操作、设备巡视等,使运维人员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极大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以一个常规缺陷的处理为例,需经过:在巡视、试验、检查中发现设备缺陷进行记录(分析、分类后)审核(批)汇报2名运行人员进行设备停电操作2-3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电保护或一次设备消缺处理运行人员验收”等最少6个流程步骤,实行运维一体后,变电运维人员仅需经过“在巡视、试验、检查中发现缺陷进行记录(分析、分类后)审核(批)汇报进行现场处理”4个工作流程即可完成整个缺陷处理工作,极大地提高了人员的工作效率,实施专业管理前后流程的优化对比如图2所示。

缩短停电时间,提升生产效率

变电运检一体化范文4

关键词:大检修;运维一体化;管理难点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fficulties and suggestions of substatio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this new mode of production, and main problems of the Hercynian power supply company operation maintenance integration management of analysis, key the realization of integration management electric operation, specific measures fo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large maintenance system.

Key words: repair; maintenance integration; management difficulties

中图分类号:TU994

前言

随着电力行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网结构迅速扩展,以往电力生产管理模式已越来越难以与之适应。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2012年海西供电公司应国网公司、省公司要求,全面实施“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在确保不影响电网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总结经验和完善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广实施运维一体化管理。

1、国家电网“三集五大”中“大检修”提出的现实意义

为适应电网快速发展,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两个转变”的发展战略,即转变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方式,“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就是公司实现“两个转变”的重要内容。“大检修”作为“五大”管理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其意义非常重要。

1.1 电力设备生产安装质量日趋完善,智能化水平逐步提高,采用设备定期检修模式不具备科学性,而且容易发生检修过剩,造成人、财、物的不必要浪费;

1.2 近年来电网结构迅速扩展,维护设备数量几何级增加大大增加了检修人员的工作压力。

因此,探索科学的生产管理模式,减轻一线生产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刻不容缓。

2、运维检修一体化管理的要求和难点

国家电网公司对大检修体系建设的要求是强化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实施运维、检修一体化管理,实现电网检修维护人、财、物的集中管理和控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以往的电网生产体制采用专业分工负责制模式,运行专业负责变电设备的巡视监控、倒闸操作和事故应急处理,并根据设备运行中出现问题的严重程度分类报送到调度和设备检修部门;调度和检修专业按照设备维护周期和电网运行方式,协调运行专业停运设备进行检修维护;检修专业的主要职责是对变电设备进行定期小修预试、大修技改以及日常性缺陷处理,保证变电设备正常运行。然而,如果各专业工作人员仅精通本专业知识,对其他专业或一知半解,或完全不懂,必将导致有些配合性工作现场缺少安全管控。根据“三集五大”中“大检修”的要求,运行专业和检修专业的工作模式将发生较大改变。由于电网整体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力资源成本的显著提高,电网检修模式以状态检修为基础,实现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式为抓手的动态检修模式。

因此,运维一体化人才是保证大检修模式成功运转的关键环节。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电网的规模指数级的扩大与人力资源匮乏的矛盾非常突出。基于运维一体化的大检修模式是有效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手段。在现有组织结构下,如何改变思维方式,推进大检修体系建设,实施运维一体化,对公司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生产管理模式变革涉及很多因素,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推进变革的同时,继续保持队伍稳定、电网安全和企业发展,管理难度显著增大,同时,生产人员如何适应改革要求,改变自己过去单一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同样至关重要。

3、运维检修一体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3.1 运维检修业务流程还需进一步优化,制度标准还需进一步修订完善。根据“大检修”体系组织架构调整,结合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为确保“大检修”体系建设纵向贯通和横向协同,基础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大检修”体系建设实施以来,各项业务工作开展顺畅,但随着“大检修”体系建设的持续深入,制度、流程中一些边缘问题将会逐步显现,结合后期实际工作开展情况,运维检修业务流程将随之进行适应性调整,制度标准将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完善,以适应“大检修”体系建设的深化优化工作。

3.2 “大检修”体系建设后续深化工作还需持续、深入开展。“大检修”体系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体系建立以后,后期的应用、推广才是重中之重,应用的效果如何是“大检修”体系建设是否发挥成效的最终体现。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持续、深入推进运维一体化和检修专业化,按照状态检修管理标准,推进成熟带电检测技术在电网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进一步提升运检劳动效率。

3.3 目前,海西供电公司检修公司人员、办公设施及工器具配置基本满足需求。但近年来海西电网规模迅猛发展,网架结构日趋复杂,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电网,后续业务量将不断扩大,为满足公司发展需求,保证工作的有序发展,办工场所、生活设施及运维工器具后期需同步进行完善、配备。

4、实施运维一体化管理、推进大检修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推进大检修体系建设、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深化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机制,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提升运维工作效率。海西供电公司还需从变电站标准化建设、员工培训、员工队伍建设、管理流程和制度改革、交流学习等着手,才能实现平稳改革的同时,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4.1 员工培训的方向。推进大检修体系建设、实施运维一体化对员工业务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维一体化要求员工不但懂得变电设备的维护检修,还能够根据调度命令倒换运行方式,将变电设备停止运行、解除备用,采取安全措施。运行人员需要实现从设备的使用者到设备的维护、分析、检修者的角色转换;检修人员需要熟悉各种运行方式的特点以及安全注意事项,并能迅速判断,作出相应的决策。因此,员工培训必须根据大检修体系建设要求,结合新岗位知识能力要求和员工现有知识结构,开展有针对性的单元制培训。

4.2 人才保障的机制。培养运维队伍成为一批 “一专多能”“多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并建立健全人才晋升机制,加快培养满足“大检修”要求的专家型人才队伍,开展检修、运行人员轮岗培训、专题培训及换岗交叉业务培训,实现变电运行与维护的专业融合,根据运维人员岗位职责的变动和工种技能调整情况,搭建生产技能人员成长平台,为运维人员规划人才培养计划,保证运维人员数量及整体素质,为“大检修”体系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4.3 诊断能力的提升。随着数字化、智能化变电站的推广,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对智能设备的应用缺陷的诊断分析提出新的要求,而一次、二次、试验等专业班组仍然分工明确,需加大专业之间融合,推广跨专业综合巡检,建立缺陷综合评估机制。在研究维护工作发展方向,适当调整生产专业人员比例结构的同时,还需进一步加强一线人员状态巡视、状态检(监)测分析、故障诊断技能培训,积极推广先进带电检测手段,加大带电检测仪器设备配置力度。

4.4 标准制度及作业流程的改革。推进大检修体系建设、实施运维一体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加快建立协调统一的技术标准、制度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统一业务流程,制定涵盖运维检修全业务的标准流程,明晰界面、明确职责,不断优化现场检修标准化作业流程,进一步以提高检修工艺,深化检修现场作业的全过程细化、量化、标准化,提高安全管理和监督的实效,保证作业过程处于“可控、在控、能控”状态,有效避免作业风险,从而确保变电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

5、结束语

变电运检一体化范文5

【关键词】变电运维一体 检修操作 集中消缺模式 专业化巡视

1 变电运维一体概念的提出

一直以来的,变电站的工作一般由各地电力系统的运行及检修部门来分别承担其运行管理及设备维护检修工作。而这两种工作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从形式上来看,运行管理工作是一项单工种的工作,维护检修工作是一项多工种协同的工作;而从工作实质上来讲,运行管理工作是注重全流程的变电工作,而维护检修工作注重结果的变电工作。故从这两方面来本文作者用两句话形象比喻两种工作:对运行管理工作而言“简单而不安全”;对维护检修工作而言“复杂而不危险”。总所上述,可以看出运行和检修工作是完全两种不同性质的作业模式,以前由于变电设备的原因,这两种不同性质的作业模式无法完全能融合于一体。而今随着变电站的不断增加,各地电力系统对如何提高电力员工的工作效率迫在眉睫,同时结合变电设备可靠性大幅的提高、网络化和智能化设备的大量应用等有利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变电运维一体工作的概念就应运而生。

2 目前变电运维一体工作存在的问题

(1)工作思路的改变,目前从事实际变电运维一体工作的人员主要有原从事运行工作的人员和原从事检修工作的人员来担任。而根据本文作者长期的从事实际工作心得,形象点概括两种工作的特点,运行工作是一种“静”的作业方式,而检修工作是一种“动”的作业方式,如何在实际的运维一体工作把这两种作业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是保证运维一体工作安全顺利开展的基础。

(2)、人员培训机制需不断完善,由于目前从事变电运维一体工作的人员的各方面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如何建立一个培训平台,使从事这一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是保证运维一体工作安全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

3 变电运维一体工作的一些作业模式探讨

从消缺班到现在的运检班,其间工作的作业模式也经历了不少,以下这些就是本文作者对目前班组的进行一些作业模式进行归纳总结:

(1)检修操作:检修操作为当时消缺班的主要作业模式,其不但极大地提高了变电故障设备的消缺效率,同时也使检修人员第一次接触了运行工作,为以后变电运维一体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了基础。

从下面的表上就可以看出其工作效率:

(2)集中消缺模式:在消缺班成立的初期,由于要承担工区的绝大部分变电设备的消缺工作,但考虑到当时的消缺班人手少(总共才8个工作人员)并且绍兴电力局修试工区(现检修试验工区)要管轄绍兴地区的所有变电站的检修工作,工作范围比较大,故提出集中消缺模式来进行消缺工作。

其作业模式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先对所进行集中消缺区域变电站的缺陷情况进行统计及排查,并合理安排作业顺序计划、停电计划、作业人员及作业车辆等。

第二阶段:根据上述第一阶段的情况准备消缺工作的备品备件、作业工器具等。

第三阶段:在消缺区域变电站进行实际的消缺工作。

第四阶段:对上述集中消缺的工作流程进行闭环及总结。

(3)集中消缺作业模式的特点:集中消缺的作业模式有效的提高了变电设备的消缺效率,这可以从以下的数据中得到时答案。在2007年月-2007月消缺班共消除 只变电设备的缺陷,人均消缺率达到 %。但集中消缺作业模式也对作业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同时也需要在其第一阶段能制定详细完善的计划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4)专业化巡视的作业模式:所谓专业化巡视的概念是在运检班成立后,由于检修人员加入所管辖的变电站的巡视工作后提出的,其本质是发挥检修人员的技术优势,在实际的变电站日常巡视工作中有效提高巡视质量、准确判断变电设备的故障性质并结合现场的实际运行情况及时消除隐患,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5)运维一体化作业模式:运维一体化模式是在检修操作的作业模式上演变而来,在该作业模式下,作业人员充分压缩了工作许可、结束的等待环节,实现了设备停役、工作、验收、设备复役无缝衍接,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及设备运行效率。同时,最大程度地缩短了大型集中检修停、复役操作中处理设备异常的过程,并通过实行“检修质量自验收、设备状态自验收”,使得工作许可、验收流程得到优化,许可、验收时间得到缩短,检修工作的有效时间得到保证。

4 变电运维一体工作模式下的班组建设工作

(1)目前从事变电运维一体工作绍兴电力局检修试验工区运检班由现有班员30名,均具备变电检修、运行双重资格;班组成员涵盖了变电运行、变电检修、继电保护、运动自动化、变压器、高电压试验等专业。班组根据优化配置的原则成立5个由原从事运行工作的人员担任值组负责人的运维值组,对所管辖的市区16座110kV及以下变电站进行24小时不间断运维管理。同时由于班组已全面接手市区16座110kV及以下变电站的管理工作,故在日常运行管理及检修工作外,班组增加了不少变电站附属设施的日常维修及维护工作,这也是对班组管理工作的一种挑战吧。

(2)作为电力企业,安全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而作为创新性班组的运检班由于其创新的作业模式使其在班组的安全生产上面临不小的考验。同时也对班组的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课题,只有创新的班组管理模式才能适应创新的作业模式。

(3)实际上现在运检班的班组管理上已结合了运行部门及检修部门的班组管理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班组管理上分纵橫两条主线,纵线即运维值组之间的纵相管理上,而橫线即班组各专业管理上。对运检班而言,只有紧紧抓住这两条主线并找到适应自己的管理方式,才能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基础上使班组建设工作得到有效运转。

作者简介

王伟(1970-),男,浙江绍兴人,大学本科学历,技术员,主要从事变电运检工作。

变电运检一体化范文6

1、电力线路检修的安全问题

1.1电力线路

(1)触电:各变电站的线路出口,开关场内携带长物行走,线路穿越跨越高低电压等级线路,检修线路相邻有线路,未按要求验电,未按标准挂接地线,高低返回电源处等场所发生触电事故。(2)高空坠落:杆塔、平台、支架等场所作业发生人体伤害和工器具损坏事故。(3)物体打击:杆塔上下配合作业,上下双层作业等场所发生人体伤害事故。(4)车辆伤害:出工、收工途中,作业过程中等场所发生车辆伤害事故。(5)机械伤害:缠绕、绑扎导线,备料等场所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1.2伤害原因

电力线路检修现场存在许多危险因素,针对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1)工作班组在没有得到调度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变更工作任务。(2)工作班组在与调度联系时用语不规范。(3)在没有办理工作票的情况下进行工作。

1.3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1)参检人员必须参加《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学习和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参检。(2)要建立健全由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组成的电网检修安全管理体系。(3)检修单位要在检修前,利用预危险性分析(PHA)、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IVIEA)、工作危害分析(JHA)等风险评价分析方法确定工作区域内的危害因素及程度大小并制定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2、变压器的运行、检修与维护

变压器主要指干式变压器,它是输配电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设备,它的作用不仅在于对电压幅度与电流幅度的等比值变化以实现功率传输中电压的改变,也在于变压器可以实现完全的电气隔离,从而最大程度的保护了各级电网和用户的安全。干式变压器在运行时主要会产生以下的一些问题:由于变压器中磁化电感和铁磁材料涡旋电流的存在,变压器在运行时会产生铁耗;同时,由于变压器线圈内阻的存在,变压器也有一定程度的铜耗。配电网的变压器工作在工频状态,因此体积较大,从而产生的损耗较多。这些损耗会转化成热能形式消耗在铁磁材料和绕组上,造成温度上升,可能使变压器和线圈的绝缘层老化,影响其绝缘性能和运行质量,并可能造成较为严重的事故。因此合适选择变压器的容量、体积等要素就非常重要,在变压器工作时,应密切注意其温度状况,运行时其温度应保证在最高限定温度之下。

在变压器的检修与维护上,首先,配电人员应每天巡视3次以上,每3个月进行一次检修维护。应重点注意空气颗粒物质与尘埃会造成变压器绕组上电压的变化,影响变压器的稳定运行。因此应定期进行变压器的除尘和检查有无因过度潮湿而引起的变压器的放电现象,另外还应注意变压器运行时温度、有无异响等其他异常状况,发现时应尽快处理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3、电力电容的运行、检修与维护

电力电容器在配电系统中的作用比较重要,由于配电网络的负载多为弱感性负载,运行时发电机需要提供较多的无功功率,这些无功功率一方面影响了发电机的效率,降低了功率因素,另一方面造成了传输线上较多的电压损耗,也造成了电压幅值过低,因此需要加入电力电容器以产生无功功率,平衡负载所消耗的无功功率,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功率因素和系统的效率。在使用电力电容器的时候,应密切注意其运行状况是否经济和安全。首先,应合适的配置电力电容器的电容值,过低的电容值无法较好的平衡无功功率,过高的电容值造成了运行的不经济和浪费。电容器的电压过高可能造成元件过热以及被击穿,还容易引起电容器产生渗油的状况,这是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电力电容器的检修和维护在对延长其使用寿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上有很重要的作用。(1)首先应定期对电容器进行外观检查,通常为每天一次,主要检查电容器是否有漏油、开裂等现象,运行温度是否过热,一旦出现上述异常状况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更换,避免发生事故。(2)电容器通常由熔断器来保护,定期对熔断器进行检查十分重要,主要检查端子是否松动,运行温度是否异常,防止由于电容器熔断器异动或拒动造成的危险。(3)对电力电容器应进行电压值测定,在实际的运行中,由于负载的变化,引起电容器上电压幅值的变化,而电压幅值的过度增高意味着电力电容器进行了过补偿,这时会产生无功功率倒送到发电机端的现象,因此需要配电人员根据情况减少或者增加电容器的运行数量,保证功率因素始终为接近于1的值。

4、互感器的运行、检修与维护

互感器利用楞次定律实现了交流电流的电压幅值或电流幅值的变换,同时实现了二次设备与一次侧设备的电气隔离,保证了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互感器主要分为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2大类,电压互感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其具体工作特点与变压器相似,它可以允许在电压超过其额定电压幅值的10%时长期运行,在运行中相当于一个电压幅值变压的环节,二次侧不允许出现短路的现象,其又叫做仪用变压器。电流互感器通过一次侧与二次侧线圈匝数的变化实现了电流幅值的变化,其运行原理与电压互感器相同,都是基于楞次定律,但是为了实现电流的由大变小,通常二次侧的匝数远超过一次侧的匝数,这是与电压互感器不同的。

互感器的检修对其正常运行十分重要。(1)对电压互感器的维护,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运行状况的巡视,注意检查电压互感器的绝缘子是否干净,是否有缺损、放电等异常现象以及渗油和漏油等现象,发现这些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查明原因,妥善处理。(2)电流互感器的维护上,巡视和定期检查也非常重要,另外由于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不能短路,因此在确保电流互感器运行正常的目的上,还应检查二次侧是否有可能出现短路情况,对二次侧应做好保护措施。

变电运检一体化范文7

[关键词]变电运维 一体化 现实意义 存在问题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5-0240-01

前言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电网公司生变电(2012)180号文件提出在确保不影响电网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选择基础条件好、人员配置高的变电站或检修班组进行试点,在总结经验和完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实施运维一体化。

1、 变电运维一体化的现实意义

实行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之后,会由专门的人员进行巡视工作,由于时间充足,巡视工作就会很仔细,有利于及时的发现问题,另外设备维护工作也是在工作时间进行,这样能够随时的对设备进行维护,在变电设备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的处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变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1 可以充分的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经过对于相应工作人员的重组,可以有效的实现运行和维修人员之间的相互补充,从而也就减缓了人力资源资源短缺的矛盾,从而使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1.2 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实践当中不断的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的素质,促使工作人员多项技能的学习,在保障有一个特长的同时也就有效的使工作人员在其他方面也得到了扩展提升。

1.3 有利于自我价值的提升,可以有效的实现维修和运行人员以及工作之间的有机的结合,从事运行工作的人员可以学习和从事检修维护工作,相应的维护工作人员可以熟悉和掌握运行工作的相关技能,使人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1.4 运维一体化的实现有效的整合了设备巡视、倒闸操作以及维护检修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作的效率,使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2、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运维和检修工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虽然变电运维和检修工作都是面向相应的电力设备,然而,运维工作是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知识,而检修工作则要求相应的工作人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知识,在实施运维一体化的时候,这种专业知识的差异性则要求相应的工作人员要有更高的素质,工作人员所要掌握的技能难度越大,那么其培训的周期也就越长。

2.2 现场施工中安全控制环节易缺位。在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实施检修工作,要保障相应的安全措施的有效布置,明确带电的设备,进行安全交底的工作,这是保障现场施工安全进行的前提。在传统的方式下,由于检修需要对设备状态进行变更的时候,则需要通过相应的运行人员进行许可把关,在完成设备的检修工作之后,由运维工作人员来负责验收的过程。这样的方式可以使两方的工作人员的责任更加的清晰,并且还能够做到有效的监督过程,方便现场安全施工措施以及工作质量的控制。

2.3 单一人员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比较大。在传统管理方式当中,运维人员要在单一的工作环境中承担运行以及检修的工作责任和任务,这样就会导致工作人员任务量较大现象的发生,任务强度比较大,这样就会导致安全风险增加,若是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那么就会导致一线施工作业人员对于开展运检一体化工作的意愿不会很强现象的发生。

3、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有效策略

3.1 加强组织保障,为运维一体化工作提供便利。加强运维一体化工作的统一组织领导,运检部、安质部、人力资源部紧密协同、分工协作,加强对运维一体化工作的检查、指导和考评,及时研究分析解决推进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运维一体化工作的开展提供全方位支撑。健全、完善公司二级运维单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运维岗位人才激励机制、奖罚制度,切实有效的提高运维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变电运维一体化相关装备的调整与配置,修订、完善运维班组仪器、设备配置标准,确保一体化运维工作稳定可靠持续进行。

3.2 加强培训,着力培养“运检双能”人才队伍。加强培训,超前谋划,大力实施“检修转运行”岗位培训系统工程,实施公司新进人员运行、检修轮岗实习培训,提高相关人员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为运维一体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随着运维一体化工作的深度推进,将运行和维护工作进行了整合,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能够达到“运维双能,一专多能”,在运行时要对其工作能力进行严格的鉴定,合格后方可上岗。

3.3 加强标准建设,健全工作体系。深入开展制度建设、流程再造工作,按“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原则,深度融合运行和检修专业,逐步建立起一整套与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标准,涵盖设备C、D类检修和日常维护、应急抢修、设备巡视等运维一体典型工作流程及TA开路、保护装置告警、SF6气压降低、直流接地等典型缺陷处理流程和典型工作票。标准体系突出个人专业融合,强调工作时界面清晰、监督到位;确保作业现场流程不乱、工序不减、监护不断、验收不松;落实“双专业”设备主人制。在建设推进过程中,要切合各个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加强相关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标准的制定。建立标准,能够使运维工作有规有序,可以确保流程、工时、监督及验收等工作的可靠完成。

3.4 强化风险控制,确保运维安全。稳步推进运维一体化工作,针对现场安全管控、倒闸操作、工作票管理、标准化作业等业务开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开展分析,认真梳理完善,确保安全生产局面稳定,确保运维一体化工作的可持续开展。运检部、安质部应共同审定运维业务并阶段性实施的维护性检修项目,现场运维人员在确定的作业项目范围内开展工作,并在推进过程中严格执行风险分析和控制管理,杜绝因运维一体化而对安全生产局面造成影响。对于运维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要制定严格的安全保障措施和相关的工作制度,并且要求运维人员严格执行,以此来确保运维工作的安全可靠进行。

3.5 明晰职责,强化监督。变电运维一体化实现后,失去了彼此之间的监督管理功效,安全措施容易出现不到位的情况。传统生产运营模式下,如果需要对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实施变更,变电运行人员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许可把关,并在设备的检修完成之后,由变电运行人员对其进行验收,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人员在双方的职责上有清晰明确的界限,到位的监督可以落实变电现场的安全措施制定与工作质量的管理,而变电运维一体化实现之后,可能会是同一人承担原本的变电运行人员与变电检修人员两者的责任,这样就失去了相互之间的监督管理功效,容易出现安全控制措施不到位的现象。变电运维一体化实现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变电运维的工作量和安全风险。同时,在变电运维一体化实现之后,运维人员承担了原本分属于不同人员的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方面的工作职责与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变电运维的工作量与安全风险,如果此时没有与变电运维岗位工作强度与安全风险相配套的激励机制,将会影响电网上的一线工作人员对变电运维一体化的认可程度。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工作人员应在总结经验和完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运维一体化,实现有效节约人力资源,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进而提升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绍亚,浅谈变电设备运检(运维、检修)一体化[J],中国科技信息,2012,(22).

变电运检一体化范文8

关键词:出口短路 放电故障 电阻检测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b)-0131-01

电力系统中最基础的设备之一就是变压器。变压器可以提供电力服务,变换电压,并传输分配电能。如果变压器出现故障,电力系统就无法安全可靠的运行。对变压器故障的诊断和分析,可以帮助消除故障。

1 分析变压器的故障

比较普通常见的变压器故障有这么几条。首先是短路故障。变压器出口短路称之为变压器短路故障。主要是由于内部引线短路,相与相之间短路或绕组间对地短路造成的。据有关数据显示,变压器短路造成的事故占全部事故的一半以上。出口短路对变压器的影响主要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短路造成绝缘过热故障,这主要是由于短路电流产生的热能造成的。如果变压器承受不了这么高的电流热能,就会严重损害变压器的绝缘材料。第二方面是短路电动力使得绕组严重变形的故障。绕组变形损坏的程度取决于电路电流的大小。如果电流大,损坏就会很严重。

其次是放电故障。放电故障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局部放电故障,变压器出现局部放电的情况比较复杂。有可能是气泡局部放电和油中局部放电这两种不同绝缘介质的放电。也有可能是不同绝缘部分发生的局部放电。第二种是放电火花故障,虽然火花放电不会击穿绝缘,处理起来也很简单,但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第三种是电弧放电故障。这种放电的能量高,通常会击穿绝缘或者使引线断裂等等。这三种放电是有联系的,一种放电可能引起另外两种的放电。

最后是绝缘故障。绝缘材料决定着变压器的寿命。影响绝缘故障的因素很多,据统计主要有这么几条。首先是温度,在不同的温度下,油、纸绝缘材料会受影响。温度高的时候,纸内的水分会增多,温度低的时候,油中的水分会被纸所吸收。所以变压器的绝缘油的含水量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多。其次是湿度,如果水分多的话,纸纤维素为下降,二氧化碳会增多,水分少的话,一氧化碳会增多。最后是过电压影响。

2 变压器故障的检测

变压器故障的检测可以准确判断故障。这世界不可能存在一种全面的检测方法,也不可能有照顾到各个角度的检测仪器。有效的途径和科学的检测技术才能够准确测出故障。这些检测方法包括,油中气体色谱检测,线组直流电阻检测,绝缘电阻检测。油中气体色谱检测,可检测出那些潜伏在变压器内部的故障。上文提到的电力变压器的内部故障很多,有放电故障,绝缘故障,还有过热故障。这些故障都可以通过色谱分析进行诊断。比如可以分析气体产生的原因,分析气体的变化,判断故障类型和故障的状况。最后提出处理措施。如果故障不影响机器的运行,就要加强监视,为维修做准备。

绕组直流电阻检测,这种检测方法一般在变压器需要大规模维修时使用。它能够判断出绕组匝间短路,绕组断股,导线电阻差异与接头接触不良等故障。绕组直流电阻测量是判断电流回路连接状况的唯一方法。虽然明文规定,绕组直流电阻检测是1~3年检测一次,但是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就要破例了。比如检测变换分接位置的无励磁调压变压器。但检修完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开关后,就必须检测所有分接。如果变压器出现故障需要大规模检修,就必须对其进行检测。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变压器出口短路,也是必须要对其进行检测的。

绝缘电阻检测就是检测变压器的绝缘性能。如果变压器绝缘体受潮,绝缘的贯穿性有问题或者出现整体问题,绝缘电阻检测都能检测出来。这种检测方法检测的部位分别是双绕组变压器和三绕组变压器。当检测三绕组变压器的时候应至少检测七次。如果测量不同绝缘电阻接线的时候有一定顺序的话,就会消除测量上的误差,以及合理比较测验结果。

3 故障处理

如果变压器出现以下情况,就要对其进行综合处理。首先是停电时的指标不符合标准。其次是不正常运行或者停电等突况。这些情况出现后,就要先进行检测,确定故障的位置,故障的程度等等。要结合变压器的运行情况和故障数据,运用上文提到的检测方法对故障进行判断。

如果变压器是中小型的,那么就要先检测变压器的直流电阻,主要测量的是电阻值的平衡,并且比较测量的数据与厂商原始数据,如果不相符就说明有问题。短路断路情况和直流电阻值的完整度可以从直流电阻值上判断。另外,分接开关触电上的问题也可以从直流电阻值上判断。如果电阻的变化异常,就可以说明问题不出在绕组上。当然如果引线和绕组的连接不良也会导致故障的发生。其次要检测绝缘电阻,通过用兆欧表检测绝缘电阻值和吸收比,如果测得的数值出现异常,那么很有可能是绕组的绝缘受潮了。另外也可以检测介质损耗因数,绕组绝缘的受潮情况和损害情况都可以根据检测的结果反应出来。再次是检测绝缘油样,如果绝缘油中的闪点降低,并且有炭粒和纸屑或焦臭味的话,说明已经出现故障了,至于故障的种类和性质可以通过油中的气体含量来判断。最后是空载测验,这个测验主要是检测三相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值,根据这些数值来判断磁路和绕组有无短路情况,变压器内的铁心硅钢片是否有问题等。

至于判断故障的步骤大体是这样的。首先判断是显形故障还是隐性故障。然后判断故障的性质,再来判断故障的状况。这些状况包括故障的温度,故障的损坏程度,油中气体的饱和度,以及继电器在饱和后启动所需要的时间等等。最后要对故障做出相应的措施。

判断故障类型的主要方法有上文提到的气体法和三比值法。运用三比值法的时候要注意一些问题。故障应符合一些条件才能用三比值法来判断。如果气体浓度是灵敏度极限的10倍或者以上的,可以采用三比法。如果有些数值不是故障原因引起的应排除在外,如果三个月内的产气速率大于10%应该用三比法进行判断。要分解处理和分析三比法以外的比值组合。另外对于含气成分的变化规律要仔细分析,监测故障类型的发展过程。为了做出正确的判断,要结合设备的历史,检修情况和测试情况进行比值组合的分析。

如果低温或者过热,固体绝缘体都会出现老化的现象。比如绝缘纸会在150℃的温度下,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及乙烯和甲烷等气体。这个时候运用三比值法会出现误判断。这个时候应考虑各种气体的产气速率。如果二氧化碳的比重较大,就可以判断出是绝缘体老化的问题了。运用三比值法是检测不出设备的保护措施和运行情况的。如果变压器是开放式的,甲烷和氢气有可能逸散损失,所以要修正这些气体的比值。三比值法不适用于成分比值发生变化的情况,比如设备停运,油中气体散失,停止产气等。

总之,变压器出现故障的时候,要运用上述的科学合理的检测手法对其进行检测,从而判断出故障的类型和位置,才能对症下药,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变电运检一体化范文9

【关键词】:变电设备; 运维检修; 探讨

中图分类号: U224 文献标识码: A

1电力设备运维检修观念的演变

电力设备运维检修观念的演变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事后检修(BM,break maintenance),也称故障检修(CM.corective maintenance),是最早的检修方式。这种检修方式以设备出现功能性故障为判据.在设备发生故障且无法继续运转时才进行维修。显然,这种应急维修需付出很大的代价和维修费用,严重威胁着设备或人身安全。这个阶段,是一种被动的检修阶段;第二阶段是预防性维修(PM.prevention maintenance),即是计划检修阶段,在这个阶段,对电力设备的检修都是依靠经验来进行的,凭借着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对电力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判断,根据判断来对设备的检修作出时间安排,这个发展阶段的设备检修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不能够正确判断检修前后的故障,而且对设备的检修往往是在正常运行状态时进行的,会造成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浪费;第三阶段是状态检修阶段(CBM,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或预知性维修阶段(PDM,predictiVe diagnostic maintenance),这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检修技术,主要是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通过对监控得到的数据及参数的分析发现设备中存在的隐患,在最佳的时间内及时排除故障。

2实现电力设备运维检修的意义

电力设备运维检修,充分利用现有的检测信息,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分析,采用合理的运维检修策略。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做到及时维护检修,以避免重大设备故障,同时避免不必要的维修工作,并不断优化维修计划,务必做到花最少的经费做最好的运维检修。运维检修后的报告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预防类似事故,提高对设备状态的监督和管理,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了停电时间,提高了经济效益。

电力设备的运维检修,还有利于提高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运维检修需要大量的数据资料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来保证运维检修工作的良好开展。这就需要检修工作人员不得不随时关注电力设备的工作状态并进行定期定时的记录,并且凭借自身的从业知识以及以往的维修经验对电力设备的具体工作状态进行谨慎的判断。

2 现阶段运维检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运维检修的组织机构没有调整到位

“三集五大”实施后,在“大检修”体系中,没有明确设立运维检修评价班组。只是在现有的机构上增加各相关人员运维检修评价的工作,由少数人员进行实质性的运维检修评价。当然,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事先在运维检修方面,没有事先培养一批技能能手。老的运维检修方式在转变的过程要一定时间。另外,安全监督体系也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

2.2电力设备的运维检修制度太过于僵硬

在预防性的计划检修制度下,定期定点的进行检修工作。技术工作人员习惯了到期就按部就班的来开展检修工作,以至于在日常工作中过分依赖大检修,缺乏日常工作中的监督与检修,甚至连思想上也没有了检修的意识。从而导致了大检修的过程往往也是应付公事或者是走走过场。

2.3运维检修加速了电力设备的消耗,缩短了设备正常的使用寿命

而计划性的检修制度,一切按制度办事,往往造成不顾及实际的情况。在电力设备的检修中,有问题的大修、没有问题的也大修。即使刚投入使用没有多长时间的新机器也要大修。大修小修都是拆了装、装了拆,在检修工作效率低下的同时,也增加了设备的拆装磨损,从而减少了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给企业带来了无形的资产损失。

2.4设备的运维检修工作效率低下,造成了大大的人力资源浪费

由于检修的过程中缺乏对机器设备工作状态的了解,致使在检修过程中盲目检修。往往将大部分的检修时间浪费在工作状态良好的机器设备上,此外对机器设备进行全面的检修更是大大浪费了检修人力物力资源。计划性检修的盲目性所造成的检修工作效率低下和人力物力资源浪费,严重违背了现代化的企业经管理理念。

2.5设备运维检修的局限性

目前设备的运维检修主要是建立在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上, 所以有必要建立全面、系统的电力设备运维检修监测数据。大多数故障不会在瞬间发生, 而是逐渐累积和发展的, 因此要详细掌握电力设备运行的实时数据和历次、历年的试验、运行、检修等技术参数的变化, 形成设备诊断的系统数据,以使设备的管理工作标准化、程序化。

3 对电力设备运维检修的建议

3.1转变安全体系管理的理念

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大力培养技能型人才,实现“企业要我安全”到“我自已懂安全,我自已要安全”的转变。现场一线人员能明确的知晓危险点,出于人性的本能自然就会保安全。作为企业要提高一线员工的技能与知识水平,放开手,大胆而全面的推进运维检修工作。切实实现运维人员从工作现场堪察、开工作票、停电倒闸操作、工作票许可终结、验收送电一条龙一个班组完成,全面提高检修效率。

3.2 运维检修方式逐步转变

企业在运维方式上逐步实现运行维一体化。制定运维一体化相关标准制度,将评价和考核的标准进行细化和量化,使工作的开展有依据。将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和绩效考察方式进行明确。定期进行考核和评价,年底的时候再根据考核的结果将其进行量化,对每个相关的单位和部门进行顺序排列,奖励成绩优秀的班组,严格的考核工作不认真的班组,做到真正的奖罚分明。其中最重的环节是明确了A、B、C、D四类检修的组织机构,其中A类检修以专业的工厂化检修为主,B、C类检修以停电检修为主,D类检修侧明确由运维班组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实现。其实要实现真正义意上的运维一体化的目标,B、C类检修也必须由运维班组直接执行。这样除了专业化的工厂检修外,就是各电网企业的自行运维检修。

3.3定期定点式的全面检修

目前各发电厂在施行发电机组的检修工作时主要按照国家电力部门制定的《发电厂检修规程》实施检修工作。具体的规定有:1每四到六年进行一次大修,检修的期限为五十到八十天;2 每两年进行一次小修,小修的期限为十到十二天;3 检修的范围是所有电力设备的全面检修。因此,目前的电力设备检修多按照具体的规定每一次检修都是定时定点的全面开展,不管是设备坏与不坏也不管设备的具体运行状态如何。

3.4电力设备的事故维修

在现行的电力设备检修规定下,除了进行定期定点的全面检修以外,还会在电力设备发生事故时进行突发性的事故抢修,以确保电力供应的正常运转。这种维修是非计划性的,是短期内保证机组正常运转的检修方式。这也是对定期检修作出的一种补充措施,使得两者相辅相成,为我国的电力供应事业做出更好的贡献。

3.5加强计算机技术以及现代化的检测设备在电力设备运维检修中的应用

电力设备的运维检修离不开对电力设备和电力输送网络的全面监控,使用现代化的监控系统来进行操作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现代化检测设备的使用更能提高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总结:

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当前电力行业发展所要注重的关键性问题,这就需要对变电设备进行运维和检修,以此来保障变电设备输送电的可靠性,减少检修与变电交叉、重叠的工作,以此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保障变电设备的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张彩友,丁一岷,冯华.关于电力设备运维检修的认识与思考[J].浙江电力,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