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音乐节奏训练教案集锦9篇

时间:2023-10-09 16:14:49

音乐节奏训练教案

音乐节奏训练教案范文1

关键词:提高;音乐能力;音乐素养;方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7-0029-01

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容易忽略“练耳”这个内容。其实从时间和效果的比例来看,练耳对于学生音乐能力和音乐素养的提高可以说是事半功倍。“练耳”训练可以分为两部分进行,一是单一性的音准训练、节奏训练,一是综合性的听辨游戏的训练。

一、音准训练

1. 模唱练习

这是初级阶段建立学生音准概念最有效最简单、学生也最容易接受的方法。模唱分两种:可以随教师模唱,也可以随琴模唱。模唱遵循从简到难的原则:单音――音阶――音程――短小旋律――同一旋律不同节奏――同一节奏不同旋律。模唱练习也可以用内心默唱和背谱练习等方法。

(1)内心默唱。开始时,可以用出声唱与默唱相交替的形式,比如练音阶时,一个学生出声唱第一个音级,第二个学生默唱第二个音级,第三个学生出声唱第三个音级,以此类推。最后用钢琴检验结束音的音准。

(2)背谱练习。将视唱教学中节奏鲜明有代表性的练习让学生背唱或默写,训练学生有意识地回忆各种音乐现象。此两种方法都是训练学生内心音乐听觉行之有效的方法。

2. 建立准确的音高概念

听辨单音――音程――短小旋律,这一过程要艰难得多,将贯穿在练耳过程的始终。为此可以采用多种训练形式。

(1)记录性听写。方法为:教师唱(奏)听写内容,学生听写并记录;教师出示答案,学生对照检查。这种训练要分层渐进,先训练听准,然后唱准,再训练记准,再训练边听边记及速度。起始阶段的速度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超过学生接受能力的教学进度是一定要摒弃的。

(2)判断性听写。方法是:教师唱(奏)有音调错误或节奏错误的曲谱,学生按教师的唱(奏)记谱;教师唱(奏)正确的曲谱,学生边听边判断改错;教师出示正确的谱子,学生对照检查。这样做可以增强学生听觉的敏锐性,并提高趣味性。

(3)选择性听写。方法为:教师出示不完整的曲谱,让学生听记供选择的答案;教师唱(奏)完整的曲谱,学生边听边选择,边填空;教师出示正确的曲谱,让学生进行核对并评价。

(4)创作性听写。方法是:教师给出一段节奏,规定情绪;引导学生联想规定的情绪,根据给出的节奏,创作出一段旋律;让学生演唱自己创作的旋律,大家进行评价。

二、节奏训练

节奏训练从看谱击拍开始是比较恰当的。方法是挑选课上学过的节奏有特点的视唱练习,将其中的每个音符用“×”代替,要求学生首先用“大”将节奏读出来,然后边读边按照节奏用手击拍,做这个练习要提醒学生注意稳定速度和拍子的强弱。要借鉴奥尔夫教学法进行训练。主要是“声势”教法,即通过有声有势地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动作,并配合朗读、呼号等进行节拍、节奏的敲击,这样既能发出不同音色、力度的音响,又体现了多种不同的动作姿势和体态,以娱乐方式达到节奏训练的目的。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花较少的时间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拍手分为拍手背、手掌、手心等不同部位,还可以在身前、身后、身侧等方位拍;拍腿分为双手拍双腿和左右轮拍等;跺脚分为脚尖点地、脚跟跺地、双脚同时跺地、两脚轮流跺地等,有时还加入呼号和拍双肩、点头等动作。限于教学场地的限制,声势练习做的较多的形式有拍掌模仿、节奏接龙、节奏回旋及声部练习、边唱边拍练习等。听觉训练所采用的这些方法,在节奏训练中同样可以采用。

三、综合性的听辨游戏

乐音(包括少量噪音)之所以能够成为塑造艺术形象和表达思想感情的物质手段,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音高、强弱、时值、音色等属性。因此,音乐艺术要求欣赏者不仅要有良好的音乐听觉,而且要有一定的音乐经验和领悟能力。音准训练和节奏训练只是单一的基础性训练,建立丰富的音响经验的综合性训练才是课程的根本目的。而饶有趣味的听辨游戏无疑是最有成效的方法。训练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听辨音色――包括听辨自然界的各种声音,生活中的声音,打击乐的声音,有固定音高乐器的声音等。第二,听辨节奏――不同的节奏具有不同的表现作用和不同的风格特点。第三,听辨速度和力度――速度和力度对表达作品的内容,塑造音乐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常是互相配合来表达感情的。第四,听辨旋律――旋律是音乐最基本的要素,是音乐作品中构成音乐形象的核心。第五,听辨音区――利用不同的音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音乐色彩,塑造出不同的艺术形象。第六,听辨和声――和声是多声部音乐(合唱、合奏)中使用的一种表现手段。

综上所述,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的音乐教学理念和方法,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善于发现和创造,勤于钻研,就一定能不断完善和提高教学方法,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音乐节奏训练教案范文2

关键词:双钢琴; 合作

一、双钢琴教学在艺术教育中的现状。

双钢琴独特的演奏形式和曲风受到我国音乐爱好者的亲睐,并展现出更多的作曲家,和双钢琴演奏作品,打开听觉感受,让专业得到发展和推广,在我国掀起双钢琴合作的演奏和教学热潮。很多学校开展了双钢琴的集体课和小组课,并建立双钢琴合作教室,为双钢琴教学提供了条件。

二、双钢琴合作教学的问题。

在双钢琴合作中,钢琴位置是对置,演奏者看不到对方动手,不能根据动作和速度来协调气息和节奏,双钢琴演奏的是演奏技能,体现出快速视奏和准确视唱、敏锐听觉、配合默契的配合能力。

1、快速视奏和视唱的训练提高双钢琴合作艺术

学生对双钢琴音乐作品需要练习前独自读普,不能用以前独奏读谱的方式来识别谱子,双钢琴合作对演奏者快速识谱是考验,练习的时候要将整首曲子完整地演奏下来,我们的嘴也要视唱,要视唱另一合作者的声部,对作品有大体了解再进行练习。学生通过大量的视奏和视唱结合,来提高敏锐的听觉能力,打下好的扎实的知识基础。

2、敏锐的听觉训练来提高双钢琴的合作艺术

对有弹走基础的学生来说,要有灵敏的听觉,进行双钢琴合作的时候,要演奏和倾听自己声部外,还要聆听合作者的演奏。加强古典时期作品的演奏,因为有着明确的旋律线条和清晰的伴奏,能够训练听对方的节奏、力度和分句等问题,发现问题并指出,形成基础,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并实现演奏和情感投入的统一。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检查对音乐听觉的敏感性,重视听觉训练的同时,要重视练习有复杂的和声的现带和近代作品,来像倾听自己演奏一样倾听合作者的席位演奏和处理方式,调整自己的演奏。

(三)双钢琴合作训练提高双钢琴合作的能力。

我们要重视双钢琴合作训练,因为合作沟通能力对钢琴专业来说很欠缺,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双钢琴合作水平的高度,决定于双钢琴演奏水平的高低。因此,双钢琴演奏需要合作者共同努力,形成合作的整体。因此,合作者要一起分析作品,对作品中的呼吸、节奏、音色、乐句乐段加强对比和衔接,实现作品风格和作曲家表现意图的统一规划,形成清晰的演奏思路。并且,需要合作者经常在一起进行合作练习,了解对方的演奏特点和演奏的个性特征,实现相互取长补短,提高合作的默契程度,实现最佳的配合状态。

三、双钢琴合作在艺术教学中的作用。

1、双钢琴合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会用完成任务的心态来进行作品练习,对弹奏的正确性、完整性和艺术性没要求,弹出的作品无音乐可言,学生会以教师的认可来进行练习,激发学习兴趣,重视钢琴合作的课后练习。而双钢琴演奏,首先是两个人弹奏为基础,注重新颖的形式,注重弹奏水平的提升,实现相互磨合,让双钢琴合作的技术和乐曲表现实现彼此的亲近,加强主动的课后练习,并注重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学生双钢琴演奏的参与性和能动性,提升双钢琴演奏的学习兴趣。

2、双钢琴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感悟力

学生弹奏钢琴的时候,对作品的感受能力弱,很难主动将感情表达出来,在双钢琴的演奏的时候,在两架钢琴的推动下,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就得到增强,学生听觉能力得到培养,节奏感训练得到增强,学生音乐感悟能力得到提升。

3、双钢琴演奏,提升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

钢琴演奏没有交响器乐的魅力,而双钢琴演奏比钢琴演奏更加富有声部,音乐的和声等更加复杂。学生在配合过程中,提升了音乐的立体思维能力,训练了学生的演奏水平,这些对增强双钢琴演奏能力都很有好处。在双钢琴合作演奏中,教师要对音乐声部发挥思维能力,随着钢琴演奏的深入进行,双钢琴演奏的合力更加重要,在钢琴的初级阶段的重奏演奏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显得更加重要。

四、双钢琴合作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艺术才能。

在我国的钢琴教学中,开设双钢琴的课程的很少,相对没有独立的双钢琴的课程设置和系部设立,这些课程都是选修课程,教材凌乱,更缺乏系统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安排和计划,教师对双钢琴课程重视发展,现提出几个推进双钢琴合作教学的例子。

     1、 艺术师资力量更专业精深

因为艺术教育课程的推进和发展,培养全面的综合型的人才,发展艺术教育。在双钢琴的教学引进中,我们艺术教育不能仅仅重视弹奏钢琴、演奏钢琴,还要重视渗透音乐素养,提升综合能力,加强掌控能力,要求教师对现在或者将来的专业能力不断锻炼,加强进修,提升专业水平,并重视教师之间的定期交流或沟通活动,举办研讨会议,开设班级,组织双钢琴合奏比赛等,提升专业素养。

     2、 双钢琴演奏普及化

双钢琴演奏针对钢琴弹奏能力较强的钢琴演奏课,并开设音乐选修课来提高,增强双钢琴的动作协调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钢琴音乐素养,并开展双钢琴的演奏能力训练,重视增强学生的双钢琴演奏的训练,让学生的演奏更加普及,并重视让学生在艺术教育中,培养方案的能力,重视提高良好的扎实的能力基础。

3、教材内容不断更新,提升双钢琴音乐教学的合作能力。

双钢琴教学从古代就开始,演出的曲目得到了不断的普及,因此,教师要教育重视双钢琴教学的逐步深入。教师重视培养学生四手联弹的能力,发展到学生模拟优秀的音乐家的训练,重视音乐作品的练习,展现风格多样的作品形式,掌握循序渐进的演奏方法,形成教育教学的体系,让学生在主课的学习之外,辅助形成学生双钢琴合作教学的练习,并重视有步骤地有计划地进行双钢琴教学的练习,大大完善学生的双钢琴演奏表现能力,提高双钢琴合作的演奏技巧。

因此,双钢琴作为教学的独特的演奏形式,要重视全面发挥双钢琴演奏的训练,增强训练的力度,通过双钢琴的教学和演奏来实现学生在钢琴独奏方面的深层领悟,让学生的协作能力,听觉能力,思维能力更加活跃,并逐渐丰富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方法训练,让学生更加科学,更加系统地练习音乐听觉训练,形成积极配合演奏的默契感,实现学生更早地更全面地进行音乐听觉训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配合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

音乐节奏训练教案范文3

关键词:钢琴;教学;弱指;训练方法;措施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6-0229-01

伴随党的“十”顺利召开,素质教育仍旧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其中,钢琴教学作为艺术教学、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近些年的到了长足的发展。

一、钢琴教学中弱指的训练方法研究

1.弱指的独立性训练。实际教学过程中,钢琴演奏要求,演奏者每个手指都能够独立、良好的完成某个特定动作,弹奏出相应的音节。弱指训练可采取“独立支撑训练法”、“高抬指训练法”等以强化其独立性,训练弱指在特定动作独立完成特定音节、稳定挥动,且不影响其他手指的独立挥动。

2.弱指的协调性训练。钢琴演奏要求一气呵成、连贯和谐、音色协调统一。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因为手指,特别是弱指力道不足,压键轻重不一、易出现时虚时实、音色不连贯的现象。因此应加强演奏者弱指的协调性训练,可采取“慢练法”与“控制手臂重量法”。以C大调教学弹奏为例,每一组节奏重音会依次出现在每个手指上。其次,对于重指适当抬起手臂减轻重量,对于弱指加重手臂重量,保证弱指弹奏时更加稳定、协调。

3.弱指演奏流畅性训练。对于钢琴弱指演奏流畅性训练时,可以进一步加强“高抬指”的训练,提高演奏者弱指的击键能力与挥动能力。同时加强每首曲子的熟识度,日常加大训练量,“熟能生巧”,强化手指三关节的能力。钢琴演奏是高雅的、和谐的、美观的,通过“减小动作幅度训练”,保证手指动作精确性,避免在演奏节奏速度快的音符时,出现“张牙舞爪”的不雅之举。

二、钢琴教学中弱指弹奏常见问题分析

1.弱指手指无力出现漏音、错音。实际钢琴教学中四指、五指等弱指指力不足,出现漏音、错音的情况时有发生。以《盖吉克的练习曲》教学设计为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弹奏第二小节经常发生右四指用跳音弹奏的情况。四指、五指天生为弱指,指力小,容易漏音,整体演奏节奏容易打乱。其次在颤音处理上,由于原音与辅助音要交替演奏,学生挥动手指的力道往往不足,节奏难以跟上,演奏颤音很吃力,容易出现漏音的问题。

2.四、五弱指一关节折指与指音弱小问题。钢琴教学过程中,四指、五指第一关节折指塌陷经常发生。其次,演奏者在弹奏连续乐句过程中,四指、五指的支撑力练习不够,往往会出现指音弱小的情况,严重影响乐曲整体的美感、完整性、协调度。

3.弱指弹奏乐句连线中的“落滚”问题。钢琴演奏对于“落滚”技术,要求比较高。“落滚”技术训练对于手臂力量、滑落的节奏时机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会通过单一的短音、非连音来训练,致使无法科学、正确的处理弱指落滚问题。以《布列舞曲》为例,此音乐作品,乐句以连线方式出现,每个连线都需要用“落滚”的手法去训练,可以通过保证四指、五指的独立性,避免其他手指的影响。

三、提高钢琴弱指演奏水平教学策略

1.秉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钢琴演奏教学,弱指练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强化乐曲的弹奏的数量与单一乐曲的演奏治理。“以量变引起质变、从初级升为高级”逐步提升钢琴演奏的技巧。其次,演奏者弱指存在的指力不足、漏音等情况,可以加强“高抬指”、“支撑训练等”。例如教学过程中,抬起四指,三指与五指正常弹奏,加强训练后,减少手指尖神经系统的关联。“慢工出细活”逐步增加训练量,强化弱指的独立性训练以提升演奏水平。

2.遵循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老师应给与学生登上舞台演奏表演的机会,台下练习与台上表演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感念。通过对弱指技能的强化训练,从练习单个音节――弹奏音节变化――舞台演奏乐章。使学生学以致用,明白弱指训练不是盲目的,是可以通过舞台演唱良好展现的。在舞台表演,高强度压力环境下,发现自身弹奏问题,分析自身不足,从而进一步强化理论与钢琴音乐语言教学,提升学生乐理综合素养。

3.听音变色感悟真谛。钢琴弹奏是艺术教学,可以利用不同的乐曲风格,增加音色对比,提高弱指的多元化训练。老师通过播放国内外大量钢琴音乐作品的视频、音频,使学生广泛接触不同的音乐、感受音乐,了解弱指弹奏的多元化,有助于其听音辨色感悟钢琴教学真谛。

通过对钢琴教学中弱指训练方法、注意要素、常见问题、改进措施进行了细致研究。面对钢琴教学中常见的弱指无力、漏音、指音弱小、落滚”等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秉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利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使学生学以致用,感受钢琴弹奏的乐趣,正确认识弱指训练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制定合理的目标,正确引导学生感悟钢琴弹奏的真谛。

参考文献:

[1]高阳.钢琴教学中手指能力的训练[J].戏剧之家,2012(08).

[2]赵俏.浅析钢琴教学中手指能力的训练[J].黄河之声,2013(18).

音乐节奏训练教案范文4

    

     数码钢琴集体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由国外传人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其原因一是由于国内高师音乐教育改革趋势的推动,同时也是受到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和理论的启发。数码钢琴集体课的多样化课堂演奏形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迅速有效的训练提高学生键盘综合应用能力,能够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有利于复合型、高素质跨世纪钢琴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然而,自1985年国民音乐教育研讨会首次提出电子琴进课堂,这一期间经历了对集体课与个别课教学方法、效果的种种意见的争论。截至当前,许多人“对其认识还停留在节省师资,缓解设备不足和大课形式小课上这一层面。”(《音乐周报》1999.5.28.)对数码钢琴集体课内在运行机制、实施操作方法及其教学优势的认识尚有待深化。这种新兴的钢琴教学模式在国内的应用远未达到国外的普及程度。

     为落实素质教育,加快基础音乐教育人才培养,尽快摆脱钢琴师资严重匮乏的被动教学局面,山东师范大学音乐系自1993年开始,在广泛收集并汲取有关信息资料的基础上,连续7年对音乐系全日制本、专科生及函授本、专科生共2800名学生实施了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多年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这一新的教学模式顺应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较好地体现了高师办学特色,为高师钢琴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一.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

     1.拓宽教学内容范围,增强针对性、实用性。以往普遍实行“一对一”钢琴个别课教学,教学内容一般是由基本技术练习、练习曲、乐曲三大部分构成,存在着单纯注重弹奏技术技巧训练、片面追求教学进度的倾向。钢琴普修课学生经过几年钢琴学习后,即使有的能弹奏车尔尼299、740练习曲和八、九级的乐曲,却仍然不会为简单的歌曲编配伴奏,实用伴奏能力普遍较弱,毕业后不能很好地胜任中学音乐课教学工作。根据高师培养目标需要和钢琴集体课教学大纲的规定,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作了调整,由键盘和声技术练习、练习曲、乐曲、配弹伴奏四大板块构成。改从技术到技术的单一技能训练为从技术到应用综合练习,加强了音型练习和编配伴奏教学,拓宽了教学知识面。注重在学习弹奏技术的同时,迅速熟悉键盘,尽快掌握24个大小调及各类伴奏音型特点,发展编配伴奏等实用技术能力。这样,在与个别课教学相同授课时间内,不仅使学生具备同等基础键盘技术水平,并且具备综合弹奏的实用伴奏教学能力,适应中等学校音乐教学和基础音乐教育工作的需要。

     在教材建设方面,结合教改实践需要,撰写国内首部数码钢琴集体课专用教材《钢琴十步训练法》。该书共设10个教学单元形成整体教学框架。教学进度要求2学年分4个学期完成(按慢班进度)。10个单元课题分别为:五指位置训练,大调和弦训练,大调属七和弦训练、小调和弦训练,大调音阶与琶音训练(上),七和弦与八度训练,小调音阶与琶音训练,大调音阶与琶音训练(下),副三和弦与转调训练,七和弦琶音训练。单元课题又分解为课时的教学课题,课题均由键盘技术技巧、音乐表现术语等构成。第一学期(第一、二单元)要解决的技术课题包括:断奏(单音、双音、和弦、八度),连奏(两个音到小音群),乐句处理,旋律与伴奏层次,切分节奏、附点音符、倚音,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节奏律动,几种简易伴奏型,配弹简单伴奏。第二学期(第三、四单元)的技术课题是:拇指的横向运动,手腕技术(二到四个八度三升、三降号以内的大调音阶、琶音),主和弦转位,连奏与断奏的转换连接,乐句走向与呼吸,波音、装饰音,复调乐曲,合奏,伴奏音型移调并配弹旋律,节奏踏板、切分踏板。第三学期(第五、六单元)技术课题是:手指的灵活、均匀、速度等技巧(三升三降号以内小调音阶、琶音),手腕的横向连带技术,双音、和弦连奏与同音换指,回转音、颤音,配弹伴奏(扩展音域丰富音型),乐曲的整体表现力。第四学期(第七、八单元)技术课题是:弹奏连贯流畅,旋律歌唱性,音色对比,力度对比,不同乐曲的曲式与风格,为不同风格的歌曲配弹伴奏。

     该部钢琴教材加强了理论学科知识与键盘技能知识相互渗透结合,教学内容呈现较强的逻辑性、连续性、系统性,体现高师特色。为适应高师成人学生学琴特点,《钢琴十步训练法》一书遵循技能形成过程固有的阶段性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各章节分别充实了键盘和声学、曲式学等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增加了音乐理论在教学中的比重。经过相关理论分析,把键盘技能训练过程的本质加以抽象化,突出了教学重点、难点、关键。使得技能训练过程脉络清晰,便于由浅入深、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完成本教程学习,可达到《车尔尼钢琴练习曲849》中部程度,能够弹奏相应程度的中外乐曲,具备相应程度的实用钢琴弹奏、伴奏能力。《人民音乐》、《钢琴艺术》载文高度评价《钢琴十步训练法》。该书2001年获省文化厅“第四届山东省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以现代教学法理论为指导,实施设置情景的课题型钢琴教学法。运用一系列音乐理论与键盘技能相关联的富于启发性的教学课题,设置教学中的问题情景,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建立丰富的联想,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学中从学生原有的音乐理论知识入手,启发引导其将抽象定位的课题理论物化还原为具体生动的键盘技术技巧形象,以便从本质上理解和掌握弹奏要领,促进钢琴技能学习过程中“知识迁移”的顺利实现。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与示范结合,理论与弹奏并举,带动学生手脑并用,调动其对知识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加速技能学习的进程。数码钢琴集体课的课堂实施操作程序,是以课题为引导作出统筹安排,课前有教案,课上有记录,课后有总结。增强了技能教学过程的规范化和计划性,克服了个别授课方法通常以曲目完成情况推动教学进度的随意性,避免了教学的盲目性。

     充分发挥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的“群体动力”、“心理暗示”效应,培养良好的个人学习习惯和最佳整体学习状态,增进教学效果。“一对一”授课,学生常以模仿、体验为主要学习方法,对教师依赖性较强,学习中易滋长惰性。加之没有同学间的横向比较和借鉴,缺少竞争压力,学习形式方法单一,学习热情难以持久。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模式提供了齐奏、分声部合奏、伴奏等丰富灵活的课堂演奏形式,同学间相互激励,随时聆听观察和分析领会,有效的锻炼多声部听觉能力、节奏感、视奏能力、默契配合能力等中等学校音乐教师所必需的实用键盘技术能力和心理素质。教师不再手把手地教,促使学生变依赖心理为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在观察领会中受到启发,找出差距,改进自己,迅速提高。

     对学生实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音乐系每届新生入校第一周进行专业能力汇报,依据学生不同基础键盘程度,划分为快中慢三种进度类型的钢琴班。分班后各班成员理解接受能力大抵相同,按照教学计划和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分别掌握进度开展教学。慢班、中班要在不同程度上从基本弹奏理论和技术课题入手,循序渐进地学习。中班因手指能力稍强,学习进度较快,比慢班所用学时要少。快班有较熟练的技术能力,主要集中于键盘和声、即兴伴奏及移调等实用课题技术能力训练,学时可以更短。各类钢琴班学时安排为慢班二学年(144学时)、中班一学年(72学时)、快班一学期(36学时),然后分别进入钢琴个别选修课学习。

     3.应用科学技术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福祉,更新教学手段。将数码钢琴、总控制台、摄像播放设备等现代科技进步成果引入钢琴教学过程是实施新教学模式必要的物质条件。数码钢琴高为立式钢琴的三分之二,宽仅为钢琴的一半,重量不足钢琴的十分之一。它质量稳定、轻盈便捷、占用空间小,适宜于集中排列使用。它有七个八度88键广阔的音域及多种音色选择,特别是触感键盘有力度变化,可随着手指弹奏力度变化发出强弱不同的音响。课堂上用它学习键盘弹奏的基本方法,课后在钢琴上多做练习,即可达到训练提高手指弹奏反应能力的目的。它还有多种音响输入输出渠道及录音等功能,可以佩戴耳机演奏而不影响他人,经教师专用的总控制台加以监控,既方便课堂集体教学又利于进行个别辅导。

     引入声像多媒体组合,使整个教学过程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促进了基础钢琴技能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从教学组织形式方面看,由传统的口传心授方式转变为多样化媒体方式;由单一个别授课制转变为开放式集体教学。从教学技术手段方面看,由单纯的书面教材转变为综合采用声像教材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了广泛便捷的音乐形象、音乐内容、音乐意境、音乐风格等方面学习感受和体验的机会,学生自己操作、主动观摩借鉴进取、自我检查学习效果的方式将有所增加。在教师主导作用方面,由教师手把手面授为主,转变为以准备资料、制作软件、选择使用媒体、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解答疑难问题为主,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更好。同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也得到全面的发挥,课堂教学过程更加紧凑高效、生动活泼。新的教学手段突破了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和地域方面的局限性,可以使更多的人获益。

     4.落实配套措施,加强教学管理。制定出明确而科学的高师钢琴技能学科教学目标,是鉴定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教学优劣的唯一可靠质量标准。平时严格落实数码钢琴集体课考勤和随堂成绩测查措施,及时记录在案,与期中、期末考查考试成绩相结合。钢琴专业课程学习成绩的评定,平时成绩按30%、考试成绩按70%相加得分,个人上课出勤率不足80%从总成绩中扣分。努力做到以严格科学的量化手段力求准确把握考核内容的难度、效度、信度,把好教学质量关。

     二.数码钢琴集体课的课堂教学运作

     像通常的班级授课形式一样,数码钢琴集体课需要遵循预先设定的课堂教学运作程序。因此,课前必须经过细致周到的备课,精心设计实施教学的具体步骤和运行操作诸环节。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新授课课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复习检查作业(回课)。检查作业的方式是让学生齐奏上节课学过的曲目。齐奏前,教师要确定恰当的演奏速度,以保证节奏稳定统一。齐奏完毕,教师重点指出技能练习中的优长和缺陷,进一步明确演奏要求。间或进行分组演奏,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演奏,另一组聆听观察,而后通过分析讨论,找出不足;演奏复调作品时,则可以由一组弹高声部,一组弹低声部,强调弹奏时应注意听另一个声部的进行。亦可指定学生个别演奏,分析典型范例,促进共同提高。回课后即导入新课,体现新旧课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衔接。

     第二阶段讲授新课。讲授新课包括以下各基本环节:作新课题的理论讲解及课题技术示范;提出要求并指导学生进行练习;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调整等。主要操作程序亦可分成四步:A.首先进行手指练习、音阶和琶音练习、键盘和声技术练习。强调在许多常用调上变换弹奏,启发学生加深理解,尽快熟悉键盘。B.在完成基本技术练习基础上布置学习新的课题曲目。指导学生运用课题理论对作品曲式结构、调式调性、和声布局、伴奏手法一一分析,作出相应的标记。C.随后采用不同手法范奏新的课题曲目。可先用作品要求的速度、力度、音乐表现技法作整曲范奏,给学生以完整的视听直觉印象。再分段分句、单手慢速作局部范奏,提示课题曲目中的技术重点难点片断,突出弹奏要领。最后用稍慢于原作要求的速度完整演奏,以加深理解,强化记忆。技术范奏亦可结合声像教材进行。D.转入学生当堂练习,以便暴露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矫正。对学生练习中提出的各种疑问或要求,可以运用典型,给予集中或个别解答。

     第三阶段小结本课,布置作业。每次上完新课教师对全课教学过程进行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回课表现情况当堂打分记录在案,作为综合考评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依据。统一布置课后作业,明确提示作业要求,布置新课题的预习。

     三.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效果

音乐节奏训练教案范文5

【关键词】学前教育;歌唱;节奏;训练

中图分类号:J61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210-02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而歌唱又是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文从学前教育专业歌唱与节奏训练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学前教育专业在歌唱与节奏训练中的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旨在提出更加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龄前儿童的音乐兴趣,采用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提高歌唱与节奏训练的能力。

一、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社会倡导孩子的全面发展,进行音乐教育不仅仅是让孩子掌握一些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活动能让孩子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能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这种手段帮助学龄前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主要基地,只有在学前专业音乐教学中不断地创新,才能使未来的幼儿教师们掌握有创造性与实用性的音乐理论和实践技能。师范类学校从长远着手,按照自身的教学能力和要求来阶段性地训练学生,使真正有潜力的学生可以教育孩子,同时按照合理的师生比例招收学生,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学生能够进行正确的歌唱表演以及能够利用相关教具掌握音乐,一直是学前教育中音乐教育教学的重点;节奏在音乐教育中占有着不容小觑的地位,所以要加强对节奏的认识,在音乐教学中,应当更加系统化地进行节奏训练。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节奏练习的过程中,速度感与节奏感是教学的难点,也是教学过程中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对于节奏的掌握不够熟练,之前没有专门培养其速度感;其次就是由于先天性的节奏感差,针对这样的情况,在音乐教育中应当开展有针对性的节奏感培养。

根据调查显示,在现阶段高校学前教育的音乐教学内容多沿用高师音乐专业内容,虽然已降低了原有的难度,但是教学内容与现行的幼儿园综合课程改革不能有效衔接。现如今,高校学前教育还存在以下弊端:第一,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薄弱,虽然有些学生之前在音乐方面受过专业的训练,但大多数学生并没有音乐基础,所以他们的基础不同,而学习乐理知识相同,对没有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同学来说,较难接受与掌握;第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相对枯燥,有部分学生并不能准确掌握一些歌唱的技巧与节拍节奏,乏味的学习与练习循环往复,导致许多学生对音乐产生厌烦心理和应付了事的学习情绪;第三,先天性的节奏感较弱,在学习过程中不能通过节拍练习等有效的训练给予纠正,使其不能够很好地控制音乐的节奏;第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学习时间少,练习时间同样较少。

二、歌唱与节奏训练措施

现阶段,应该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较多、基础薄弱、教师空缺、音乐课时较其他课程课时少的这些特点,在学前教育专业学习歌唱与节奏知识时能够有效掌握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学习起来就不会觉得空洞。

(一)合理规划课上内容

建议高校首先要增加和合理设置音乐课程。由于音乐教育重要性的提高且课程比重较低,所以在安排课程时应当要求加大音乐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重,创造更多的歌唱与节奏训练的机会,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同时,由于学生的音乐基础各不相同且有较大的差异,教师可根据学生水平的差异分成不同的音乐学习小组,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在学习有关节奏、节拍、识谱、歌唱等综合课的同时可以根据学生水平的差异,针对性地来进行教学。在音乐课堂中,可以⒀生按不同的水平进行分组练习,来提高歌唱与节奏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在学前教育中,专业的音乐教育可以影响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育观念等众多方面,所以要使音乐教育更加专业化。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包含音乐基础、声乐和琴法等,各门课程由不同的教师授课,缺乏学科之间的联系与有效的交流,各成一派。殊不知,各科之间同根同源,根据学前教育的实际教学加强各门不同的音乐课程之间相互交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与优劣势,因材施教,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因此,对学前教育音乐学科进行重新定位,从知识技能训练转向对学生音乐素质、创造能力、职业素养的训练。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从事音乐教育时需为人师表,具备专业的音乐教育能力,专业的声乐演唱技巧、钢琴弹奏技能与音乐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具体运用才能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职业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二)运用多样化方法加强歌唱与节奏训练

现阶段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训练较为单一,教师在歌唱与节奏训练中应当采用更加多样化的训练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专业知识技能。教师可以通过即兴创作、做游戏,运用手鼓、手摇铃等教学教具和充满趣味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歌唱与节奏训练的激情。在具体的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纠正学生错误的拍手、跺脚、各种肢体语言等方式方法来寻找曲子节拍的律动,使学生可以更加快速地了解音乐背景和内容。另外:掌握相关乐理知识也是正确的学习方法之一;音乐的教学要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完成初级的节奏训练(音的长短)之后可以进入音的高低训练(模唱、歌唱教学)。在音乐教学刚开始的五线谱教学中,可以采取从打击乐的一线谱跟节奏谱一起训练的方法,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更容易接受新的学习知识与内容,然后再逐步增加、逐步深入,熟练后进入正规的五线谱教学。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重视音乐教育在幼儿审美能力提高方面的作用,可以通过欣赏教学,欣赏中外名曲,增强学生的鉴赏水平,陶冶情操,奠定良好的音乐基础。

(三)进行有效的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高校的学习活动与社会实践有效结合的方法,学前教育专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教育特点来安排音乐实践教学,做到音乐教学当中学校与社会的有效衔接。在开展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歌唱与节奏训练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实习的作用,使学生能够把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更加有效地结合实际情况,在实践中得到更加充实的锻炼。所以,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应该在学生最后一年的时候,给学生创造实习的机会,使其能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综合能力。同时也可以在开展实习之前的学期当中给学生以见习的机会,通过见习来接触社会、为实习打好基础!

三、结语

当前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应该在符合现阶段学前教育发展的要求与学龄前儿童学习程度的要求下,有效地开展歌唱与节奏训练。在进行歌唱与节奏练习的时候,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使音乐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加符合,保证学生能够适应学前教育的要求与内容。同时,注重开展多样化音乐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寓教于乐,使学生对音乐教育充满兴趣与激情。

参考文献:

[1]肖羡君.浅析中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的节奏训练[J].音乐时空,2015(07).

音乐节奏训练教案范文6

[关键词]舞蹈教学 节奏意识 肢体语汇

[中图分类号] J7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8-0131-02

师范类高校为与时代快速发展的进程相接轨,开始注重培养综合素质教育体制下的应用型人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将舞蹈课程作为教学体系的重要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不只是帮助学生塑造优美的形体,更重要的是为音乐教育方面的人才培养提供多种思维模式以及艺术层面多元化的审美需求。在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基础课程内容中包含对学生节奏意识的训练,强调学生在感受肢体语汇运动中对音乐的自我感知意识。教学内容中的节奏意识训练是根据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自身情况定制的教学方案,是充分共享当下学校中先进的多媒体教学、网络化教学等教学模式的举措,让高校中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可以在多方面、多领域进行长足探索与发展。音乐教育专业中舞蹈课程的节奏意识培养正逐步确立其重要位置,对大多数师范类高校的音乐教育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目前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中节奏意识的教学现状

(一)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中节奏意识训练的基础情况

在师范类高校音乐教育舞蹈课堂中,把节奏意识训练加入学科建设的计划,可以促使舞蹈教学重视对学生节奏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对舞蹈节奏的感知意识提升至自知自觉的状态,这是当今师范类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的重要思路之一。舞蹈课堂中节奏意识的培养,是通过训练学生对节奏的感知能力和对节奏的表现意识,把已知节奏认知渗透至声乐、器乐乃至相关学科的领域之中。目前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课堂上,对节奏意识教学以及对舞蹈节奏意识的教学设计上仍需要加以强化,提高学生的主体节奏意识,大胆的渗透至学生节奏感知这一无形的思维里。

针对师范类高校学校的舞蹈教师来说,在舞蹈课堂上针对节奏意识的舞蹈组合的编排,可以大胆加入多种节奏形式,比如除进行经典舞蹈教学视频或者典型舞蹈剧目的赏析外,还可以在课堂中欣赏当下流行的各种类舞蹈,选择其中适于学生分析与模仿的节奏型,同时充分给予学生模仿、消化甚至二度创作的空间,让学生在有兴趣的前提下,真正了解节奏意识的重要性,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掌握多种节奏形式,最后将那些鲜活、生动的节奏律动运用至各舞蹈组合的训练中。这种基于学生兴趣上的教学内容安排,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生成,大力激发学生对节奏意识的感知力,发挥节奏意识在舞蹈组合中的推动作用。同时,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节奏教学离不开对节奏意识的感知,而节奏意识正是舞蹈教学中最基础的部分,所以尽早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良好的舞蹈节奏意识,对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以及艺术层面的自身修养都大有裨益。这就是为什么会把舞蹈教学中节奏意识看得如此重要,并把节奏意识列为师范类高校音乐教育舞蹈课程重要内容之一的原因。

(二)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中节奏意识教学的特点和特征

对于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堂中的学生来说,良好的节奏意识主要体现在:丰富的想象力、准确的节奏感和把握节奏意识规律这三个方面。其中,良好的节奏意识作为舞蹈艺术中肢体语汇对音乐感知的具化行为,可以更好的唤起学生对音乐节奏以及对肢体语汇发展过程的联想和幻化认识。教学内容可以通过舞姿组合、身韵组合、步伐组合等多种类舞蹈组合的学习、实践,逐步训练学生拥有良好的节奏意识,这是对其动作肢体的表现语汇进行再加工创作的前提。舞蹈组合中的节奏意识与乐曲里的节奏一样,永远没有止境,永远都在捕捉新形象,创造新高度的过程中。舞蹈课堂中,节奏意识的训练是在学生有一定节奏认知的基础上去感受音乐和舞蹈中不同节奏的色彩变化与没有具化形象的旋律特征,同时也培养学生用具有一定节奏规律的肢体语汇来较正确的表达音乐中主题思想的能力。节奏意识是学生发散性思维最开始的动感来源,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引导学生这种最原始的想象,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实践中感受节奏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意识也是解决舞蹈教学的动作规律和舞蹈教育实践的基础。同时,舞蹈课堂中的节奏意识是表现舞蹈动律和角色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节奏意识不是固有的规律,因而要通过多种类舞蹈组合的训练,用示范、模仿、二度创作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树立较强的节奏意识。

二、关于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中节奏意识的教学内容设计

(一)舞蹈课堂中关于节奏意识的教学方法

高校师范类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中,节奏意识教学是舞蹈基础训练的重要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舞蹈节奏意识,使学生的动作在协调性上拥有良好的律动意识。同时,根据学生自身优势进行不同节奏的分组练习,可以使学生在有自信起舞的前提下,有效地增加其协调性和表现能力。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舞蹈组合中多种节奏的强化训练是重要学习方法之一。学生通过了解节奏型,掌握节奏带来的基本运动规律,对舞蹈的组合及背景音乐有一个完整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节奏意识基础。因此,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可以通过各种不同舞蹈组合的训练方法,来引导学生展现综合性艺术素养。

(二)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通向教学成功之路的奠基石是良好的教学方法以及因材施教的教学能力。舞蹈课堂中节奏意识方面的教学内容,必须在教材中提炼具有代表性节奏的训练,通过多年的一线教学,总结少许经验与大家分享。首先,引导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节奏或是音乐中的节奏。然后,在学生掌握动作基本节奏的基础上,增加舞蹈动律练习,从而使学生具备由节奏意识主导舞蹈动作的协调能力。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从舞蹈条件上来说,与舞蹈专业学生拥有自小的童子功完全不同,但她们的文化素养以及多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的能力,是培养他们舞蹈节奏意识的最佳切入点。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声乐、视唱练耳、乐理、钢琴等课程方面的学习,具有较好的音乐节奏敏感性和感知能力,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舞蹈节奏的认知能力。从音乐的节奏型和动作的律动着手,引导学生演绎舞蹈小组合乃至完整剧目,使学生的肢体动作与思想感知都溶入音乐中,从而培养良好的节奏意识。

(三)主要教学内容的选择

首先,有效的舞蹈形体训练是培养学生节奏感的基础。在高校音乐教育的实践中,通过对学生各类基础性舞蹈动作的训练,可以让学生保持良好的体态、舒展的身姿和高雅的气质,在身体上保持整体上的协调性和柔韧性,这是学生能够适应舞蹈节奏的重要基础,所以舞蹈课程上不可轻视形体训练。其次,学生舞蹈节奏意识的培养,还需要建立在学生对舞蹈音乐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因为音乐是调节舞蹈节奏的“指挥棒”,舞蹈动作本身就是舞蹈节奏和舞蹈音乐的有效结合与统一,所以高校音乐专业舞蹈课程的教学,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于舞蹈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把握能力,明确舞蹈音乐中的“节拍”。再次,音乐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舞蹈审美能力的提升,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对于舞蹈意识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对舞蹈意识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舞蹈节奏的感知,对其舞蹈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是非常有利的。

三、总结

师范类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课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节奏意识教学是有必要的,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节奏意识对学生的后续发展至关重要。良好的节奏意识是舞蹈肢体语汇表现的基础,这要求舞蹈教师应通过具化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意识,因材施教,积极调动学生自身节奏意识的能动性,使学生在音乐中准确的把握节奏,将音乐感知能力转化为优美、协调的舞蹈肢体语汇。注重节奏意识的培养是师范类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舞蹈的重要内容,节奏意识这一概念,关乎于学生肢体表现的能力与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多元化、全方位地感知艺术的魅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徐兵.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艺术教育,2011(11):110-111.

[2] 曾晓翔.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内容构成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0.

[3] 邓婷.浅谈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8(4):77.

音乐节奏训练教案范文7

(一)音准控制不好。二胡既无指板又无固定的按音品位,因此按音的准确性历来是演奏者们最重视的。造成音不准的原因首先是听觉的迟钝和在演奏中缺乏准确的“音高预示感”,一些演奏者由于初学时进度太快,还来不及掌握好某些基本的演奏动作就进入了乐曲的练习。于是,在他们演奏时听觉就不能很集中,往往习惯性地用眼睛盯住自己的手指或弓子。这些下意识的视觉动作干扰了他们听觉的控制过程,导致了演奏中的音不准。

(二)换把动作不协调。一些演奏者在拉琴时换把的动作往往显得机械僵硬和疲软懈怠,这些不协调的动作所产生的后果是按音位置不稳定、音准无把握以及音乐的表情不到位,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对换把动作的原理不甚明确。

(三)拉快弓紧张。这个总是初学二胡的人普遍存在和经常遇到的,它不但直接影响演奏的质量,而且很容易造成演奏者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理方面的障碍。有些演奏者或音乐院校的学生由于“急于求成”思想的驱动,练琴时往往表现得心理浮燥,出现毛草、不求甚解和缺乏耐心等现象。他们一遇到演出、比赛甚至是考试等场合就容易紧张,经常在演奏中打折扣,有时甚至由于快弓方法的不得当引起了演奏中的杂乱无章,从而破坏了整个的演奏。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快弓方法不得当、演奏时弓子分配的不自然和由此引起的左指按音感觉受到牵制,其后果导致演奏中两手配合不协调。

(四)换弦技巧不自如。换弦技巧是在演奏中连接音乐旋律的重要弓法手段,它在乐谱中没有任何标记,演奏者只需按照指法按音即可完成。由于动作的速度较快,如果在换弦的过程中方式不当就会引起演奏动作的紧张或僵持。有的甚至由于心理的紧张而更用力地做换弦的动作,结果使音的衔接在瞬音中断或令旋律的进行混乱不清。针对以上种种障碍,在二胡教学中提高技能训练效率是摆在演奏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确立训练意志目标意志是人自觉确立目的并支配自己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训练意志指二胡技能训练中克服困难,实现目标,自觉、有意识的训练方法。训练意志目标的确立,是指依据为个体量身制定的个性化教学课题(乐曲、技能等);学生当前演奏现状与教学要求的理想演奏目标的差距(名曲典范,教师示范);训练中及时清晰的信息反馈等,设制训练目标,增进其技能训练的主动性、目的性,以利于人在自觉意识调控下的技能训练效率。因此,对各种技能障碍的克服与超越,必须端正动机,明确目的,科学训练,艰苦付出。

以随意动作为基础,自觉调控技能动作系统,使其不断趋于完善。在二胡教学中,将训练意志目标的确立与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紧密结合,科学地制订长、短期训练方案,以及达到训练意志目标的具体方法,训练要求,具体步骤,并通过教学活动在每节专业课上进行监控、调节。

1.发挥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帮助学生认知训练目标和训练结果,确立合理可行的训练意志目标,并有计划、有步骤地设定长、短期计划。

2.及时充分地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帮助学生认知反馈信息,分辨正确与错误,了解问题与差距,区分掌握的和尚未掌握的,有针对性地校正和训练,集中精力攻克技术难点。有效反馈强化,引导后续训练。没有反馈就没有强化机会,没有反馈就没有进步,因此,要充分利用学习反馈巩固已有的训练成绩,不断提高训练效率。

3.树立良好的训练意志品质,克服急躁和畏难情绪,在不断积极改革技能结构和方式方法中克服技能难点,度过“高原区”。依靠顽强意志,不懈努力最终达到目的。同时还要勇于放弃不良的训练习惯和有碍学习的思维方式。

二、强化基础知识学习,扎实基本功训练基础知识好比是汽车零件,独奏曲好比是一辆轿车,如果零件质量不合格,装出的车必然是残次品,因此必须扎扎实实的抓好基础知识学习。

(1)突出弓法、指法的练习。弓法和指法是二胡演奏艺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体现音乐的情感、气度、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它能使演奏乐曲优美动听,富于歌唱性,必须反复强化,坚持每堂课前练习基础知识,即:五种弓法揉弦、打音、换把等。发现问题即时纠正,围绕所学的基础知识选择练习曲目。如:学习换把时选《北京的金山上》等这样有针对性的学习,既强化了基础知识,又能学而致用。乐理知识也是二胡演奏的重要组成部分,练习曲要结合乐理知识讲解,从全音符到32分音符,学习者从不会识谱到掌握乐理知识增强了节奏感。

(2)突出重点,触类旁通。一首新曲子解析以后,一小节一小节的教,动作和技巧在边讲解,边示范中进行,视觉和听觉达到统一的效果,抓住重点,反复示范,直到学生都会了为止。带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曲子,让学员掌握不同民族色彩,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掌握其风格和特点就便于演奏了,同时有力于表达出浓郁的民族特色。

三、从难到易作为一位演奏者,应在自己日常的练习中练习他自己感觉不舒服的弓法和指法,应经常练习作品别困难的地方,这样做对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如在一首乐曲中有一二处自己感到困难的地方,而这些地方无论从音准、节奏和力度等方面都需要作进一步的改进,那么在练习时我们就应该有计划地重点练习这些困难的乐段,做多次反复的练习,但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不断地思考、分析困难的原因,然后采取一种最好的弓法或指法来练习这些困难的乐段,最终使这些困难得到解决。

音乐节奏训练教案范文8

一、在听唱练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音高概念

初三音乐特长生的选拔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的音乐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的唱谱能力都很弱。所以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初三音乐特长生平时的视唱教学是采用简谱和五线谱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的。

为了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好视唱的学习方法,首先从音阶的听唱开始,从C调一个八度内音阶听唱开始。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钢琴来引导学生感受音与音之间的连贯性和音高的准确性,指导学生打恒拍慢速反复听唱C调的上下行音阶,熟练后还要进行集体或小组的清唱、背唱训练。

接着进行单音模唱,由浅入深过渡到音组模唱,音组模唱又分为音列和分解和弦两种形态。训练时用音高准确的钢琴作为辅助工具,引导学生用唱唱名或“啦”音的两种方式进行训练。

在训练中先进行近距离音程的模唱,之后才进行远距离音程的模唱。近距离的音程主要包括二度、三度、四度音程,远距离音程是指五度、六度、七度音程。学生掌握近距离音程比较容易,远距离的容易唱走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训练远距离音程的时候,引导学生采用搭桥的方式进行。如纯五度1 5,可以用基本音级上行1 2 3 4 5来过渡,也可以采用三度小跳音程叠置1 3 5来唱,又如构唱3 i时,音准稍差的学生可以引导他用音级上行3 4 5 6 7 i来过渡,也可让学生在两音之间找过渡音,再搭唱到i的方法来构唱,例如3 5 i,这样学生就更容易唱准确了。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音高概念,在听辨单音、音组的基础上我会根据教学进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选择音程视唱曲让学生进行构唱练习,这些练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音准。

二、帮助学生唱好变化音

在视练教学中,学生唱变化音的偏差率是非常高的,如何唱准变化音,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迫切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记得在大学期间,视唱练耳吴彼得老师曾指导我们利用易唱的大小音程、纯音程来模唱变化音。这个方法很好用,于是我运用到视唱教学中。例如:唱2 #4这个旋律音程,通常容易把#4唱跑音。这个时候指导学生想着1 3的旋律音高来模唱2 #4,这样#4就容易唱准确了。又如:唱1 b3这个旋律音程,两个音之间是小三度关系,这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着6 1旋律音高来模唱1 b3的旋律音高,这样b3这个变化音就很容易唱准了。

指导学生利用易唱的大小音程、纯音程来模唱变化音的方法得到不断强化,久而久之,学生唱变化音不准的难题也会逐步得到解决。

三、强化节奏练习为学生唱好视唱奠定基础

视唱练耳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准确的音高概念,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觉。对音符时值的正确感觉和对节拍的正确感觉都将直接影响视唱的质量,因此节奏感的训练从一开始就不能忽视。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往往第一节课我会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常用音符、掌握音符的时值长短和一些常用的节奏型。之后会选择难易结合的不同拍子的节奏练习曲来引导学生去体验拍子的强弱关系和音符时值的长短。

第一节视练课我会把常用的一些节奏型写在黑板上,并且编上号,要求学生抄在笔记本上备忘,同时在课堂上用上下划拍法来分析各节奏的时值长短,指导学生用听琴奏、划拍读的方式来掌握。通常常用的节奏型如下:

(1)× - (2)× (3)× × (4)×.× (5)× ×.(6)×.× | (7)× ×.― (8)× × × (9)× × ×

还有一些特殊的节奏型我会在之后的教学中不断渗透。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不仅要求学生划着拍来背记节奏型,还要求学生记住节奏的编号。这有什么用呢?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快速记下老师弹奏的节奏片段。

刚开始进行节奏听力训练时,我在钢琴上弹奏节奏的速度适当放慢,指导学生用脚边打恒拍边记录节奏。每个节奏我会弹奏三次,让学生在听辨中记录下节奏编号,然后用手拍出听到的?奏。如果三次学生都不能复述正确的,老师有必要再反复弹奏,直到学生听到。节奏听辨完后还要求学生划拍读两遍,然后再听辨一次,加深学生的印象。如此反复不断地强化训练,学生的记忆音乐能力就会逐渐提高,节奏感也会不断增强,为视唱和旋律模唱打下夯实的基础。

为了调节学生的精神状态,有时我也会把顺口溜、拍手律动引进节奏练习中。因为顺口溜符合语言规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一定的情趣,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节奏,还能调节课堂气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自然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了。

四、将音乐情感的培养融入视唱练耳的教学中

“视唱练耳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从事音乐实践活动的能力,为音乐实践服务。而音乐情感是音乐实践活动的重要灵魂,将音乐情感的培养与视唱练耳的教学相联系,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段话很清晰地说明了音乐的情感培养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重要性。

如何把视唱曲调的内在音乐情感表现出来呢?我在课堂中是这样做的: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乐曲曲谱上的表情术语、分句号,分析它的节奏特点和旋律的强弱变化,区分不同情绪的音乐,并用正确的音乐情感表现出来。

为了训练学生良好的音乐表现力,我还会挑选一些不同风格,学生耳熟能详的儿歌片段让同学们进行视唱。例如:选择一些欢快活泼的歌曲,像《小哆嗦》《我向党来唱支歌》等;抒情优美的歌曲,像《送别》《四季歌》等;还有充满少儿生活童趣的歌曲,像《小松鼠》《春天在哪里》等。同学们接触不同风格的视唱曲对提高音乐情感表现力有一定的帮助。

在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在视唱练耳方面有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由于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同学进步比较大,有些同学跟不上,出现节奏、音准的问题,出现怕学、倦怠的现象。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调整了教学策略:

1.纠正学生视唱的音量

之前学生唱视唱的音量我没具体的要求,有些学生喜欢大声唱,一节课下来喉咙有点受不了,音也容易唱不准。我想起吴彼得老师在大学时跟我们要求过:适当地把视唱的音量收小,用头声轻唱,用耳朵监听!我把这个方法教给学生,顿时嘈杂的课堂安静了许多,学生更容易听清楚钢琴弹奏的音高和他人的聆唱。声音放小了,学生对音准的把握也容易多了,因大声把音唱高的现象也相应减少了,声带过度疲劳的现象也不存在了。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活课堂气氛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了一些调整。教学时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视唱,主要有以下的方法:听唱结合法、集体唱、小组唱、个人唱、“接龙式”唱、轻声唱、放声唱、小组合作学习等,这些方式合理组合运用,不仅让学生有适度休憩的时间,也发挥了学生小组互助学习的作用,动静结合、张弛有度,激活了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明显得到提高。

3.改善教学评价方式

结合我校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袋,记录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视唱练耳学习档案袋既强调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又突出了个体学习成长的情况。老师根据各小组在学习过程中预习、合作、展示、点评、纪律、存在问题方面的情况进行量化评分记录,在小组与小组间形成竞争互助的机制,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促使大家共同进步。

音乐节奏训练教案范文9

关键词:发散思维;创新;想象力;基础素质

“尊重个性,尊重创造,尊重实践”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而音乐学科在培养和训练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上起到比其他学科更大的作用,并且在音乐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音乐作媒介,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极佳途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创新欲望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就是要学生由已知去探求未知的思维方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和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开展有趣的活动,如,节奏游戏、即兴哼唱、看动画写旋律、用乐器即兴创编旋律、用笔即兴创编旋律等音乐活动,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会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有利于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练习,让学生大胆地发挥想象力,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例如,在学习××.这一切分节奏时,按常规让学生读成:大大.,读完之后我启发学生质疑,许多学生提出了问题,有个学生问道:“如果不这样读,用别的方式呢?或换成其他字读行不行?”这一问题的提出,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我乘机因势利导,经过一阵讨论后,学生说出了许多方式和读法。比如,用手拍、用笔敲击、用乐器敲击、用脚打节奏等;读法上可以读成汽车喇叭的声音:嘀―嘀;读成小猫的叫声:喵―喵等等。学生的质疑,激发了他们自己探索的欲望和自主学习的乐趣。

二、抓好基础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对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创造性音乐学习活动入手。在音乐教学中,音乐创作活动可以说是最具体、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这种生动活泼的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如,在歌曲教学前,我先向学生出示一个乐句,然后提问:“如何将这首曲子唱得连贯、圆滑呢?”并提示学生可以试着添加以前学过的音乐符号。有学生想到用“连音线”(⌒),把它加在音符上方,经过对比视唱,情绪果然优美连贯了。继而再问:“我们如何才能使曲子变得活泼、跳跃呢?”学生想象着唱出跳跃的感觉,马上就有同学到黑板上把曲谱上的连音线擦去,换上了跳跃的断音记号(■)。通过想象与创造性尝试,学生兴致很高,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与此同时,他们也从中真正了解了这些音乐符号的作用和唱法,进一步掌握了有关的音乐知识与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