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集锦9篇

时间:2023-10-24 11:00:10

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

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范文1

论文摘要:21世纪,知识创新及其创造性的应用将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而其中,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核心。本文就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思索。

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基础教育,学科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地理教师要不断探索教育规律,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适应地理教学的需要。

一、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内在动力。在地理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创新的重要意义。创新是时代的呼唤,创新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创新也是个人自我发展的必备素质和未来竞争的前提。一个国家拥有创新人才的多少,将决定经济发展的快慢和科技进步的大小。当学生明白了创新的意义后,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创造动机和责任意识,自觉地为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和美好的人生去创造。

应让学生充分地参与,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己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确定探究课题,自主探究,自主得出结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探究学习的目的。不论是学生探究的能力,还是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创新精神,都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逐步形成。

二、在搜集思考中求最佳

中学生已经养成一个问题连续思考并产生多种想法的好习惯。针对这一特点,教师拟定一个问题供大家讨论,集思广益,待大家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方法后,教师从中选择出共识,得出一个最佳方案,这种思考方法与学习方法的作用在于,学生讨论选择中都会提出有创见性的独特见解,以及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在热烈的讨论中迸发出创新的思想火花。这些设想与建议是地理课本中找不到的,是学生自己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创新意识思索出来的,也体现了学生集体的智慧。

三、将相关学科知识运用到地理教学中

作为自然学科,在地理学习中还要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熟悉相关学科知识并恰当运用到地理教学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路,促使学生创造能力和多方面思维能力的增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是对教材的补充和延伸,教师要有的放矢,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地理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四、打破常规求创新

现在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课堂上的知识转化成现实中的问题,以提问的方式讲授知识。这类问题的提出会使学生不拘泥于固有的思维定势,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从而摆脱了固定思路的束缚,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并有创造性地认识地理现象,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独创热情。教材中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是已知的、现成的,常常是一个答案。仅对教材中已有的标准答案进行记忆,思维会在定式化了的、封闭狭窄的、受到各种限制的单轨思路上发展而导致思维的刻板僵化形成,消极的思维定势,这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十分不利。教师要注意搜集克服思维定势的信息并设计独具匠心、激发学生探究心理、打破思维定势倾向的问题,启发学生从新的角度、相反方向、不同途径去思索和探讨。

五、培养综合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思维类型,而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创新活动本身是一种探究活动,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包含着许多曲折反复的因素,因而需要有多种思维方式的参与。只有突破刻板思维的约束,综合灵活地运用多种创造性思维方法,才会有非同寻常的创造。思维过程中少不了分析综合。没有分析,认识不能深入,没有综合,认识不能提高,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紧密结合的。

为此,地理教学中应严格遵循“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规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对各种地理现象的分层剖析,将各个组成部分的特征辨析清楚,再加以综合概括,这样既能获得完整的知识,又能激发和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开拓学生视野,提高思辨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就必须开展地理课外活动,让学生将所学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地理课外活动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而且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它是更广阔、更生动、更富有吸引力的大课堂。

综上所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相信,在高中地理中不断深化创新教学,一定会为学生开辟出一片创新教育天地,为21世纪培养出更多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涌2006高中地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学教育;

[2]秦彩军2004浅谈地理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教育实践与研究;

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范文2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创新思维 学生

一、引言

创新思维是指崭新内容思维形式的总和,是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思考,并创造新事物的思维方法。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创新思维的特点包括:流畅性、求异性、综合性、灵活性、图像性。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地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所在。

二、创新思维的意义

创新思维指人类在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运用各种思维形式与思维方法,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活动。培养创新思维的意义在于:

1.提升民族创新水平

创新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思维。通过创新教育,可培养善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促进教师观念更新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要求教师营造自主课堂,实施民主教学。教师需要在课堂中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学会生存》中指出:教育具有双重力量:培养创造精神与压抑创造精神。只有让学生动脑筋思考、亲自实践,才能真正培养创新思维。

三、培养创新思维的条件

1.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首先,认清概念。创新不是发明家的专利。在课堂教学时,学生根据知识形成的规律,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或做法,本身就是创新。创新存在于日常教学中;其次,坚持民主教学。教师贴近并尊重学生,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三,给学生留“创新区”。教学中设计“空白”,启发学生发现、创新,让学生有时间余空间去思考创新。

2.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地理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设置问题的情境,“引疑释难”,引进现代先进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做到让学生“亲其师’、“乐其学”。

近年来,问题情景设置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得到逐步推广。地理问题情景指在思维上学生与地理问题相互作用的特殊类型,是当学生解决要求发现新的地理知识或地理技能的地理问题时产生的心理状态。设置地理问题情景的途径:促使学生原有知识与新知识发生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进而产生问题情景。设置问题情景的方法主要包括:(1)借助直观方法,设置问题情景;(2)利用对问题的不同观点,设置问题情景;(3)利用地理现象的特殊性,设置问题情景;(4)抓住学生典型错误,设置问题情景;(5)联系生产生活实践,设置问题情景。

四、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途径

1.发散思维的培养

(1)从事物对立面思考。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事物的反方向考虑问题,开阔学生思维视角,改善学生思维方法,进行发散性思维;(2)寻找事物普遍联系。教师可通过找某事物同其他事物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多方向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地理教学中,讲欧洲西部的气候具有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后,教师根据欧洲西部的地图,设置开放性问题进行提问:“请同学们根据地形图分析该地区气候形成原因是什么”。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会积极思索,发现从经纬度位置看,欧洲西部属于温带,从海陆位置看,面对大西洋,受海洋影响。这样从地形图中心点出发,学生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风带、洋流等方向进行发散思考,把对气候形成原因联系起来,拓宽了学生看问题视角,发展发散性思维;(3)综合运用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

2.逆向思维的培养

(1)引导学生逆向思维,拓宽课本内容。在讲授大气环流原理时,可假设地球不自转,太阳总直射赤道,地表均匀,然后推出系列和客观地理事实、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相矛盾的结果,进而否定原来假设,推出地表三圈环流理论;(2)通过课本思考和练习题,鼓励学生大胆进行逆向思维。

3.综合思维的培养

综合思维是多思维方式的综合。创造性活动是探索性活动,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过程中,包含许多曲折因素,势必造成多种思维方式参与。分析与综合是矛盾统一体。分析是把对象分解成各部分;综合是把各部分联接成整体。分析是综合的前提与基础,综合是分析的提高与结果。创新思维广泛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至关重要。学习地理不仅应将整体分为部分,分析部分特征,还应把分析结果联系起来,对地理事物特征形成完整认识,这就是综合。主要方法包括:(1)分析综合,由因导果、由果溯因;(2)由浅入深,课堂提问,层层深入。

4.空间思维的培养

空间思维是通过具体形象、表象思考,表达上升到抽象的思维活动。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包括: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与空间结构、空间差异与空间联系、空间运动、空间变化规律等的分析、判断、概括及评价能力。空间思维的培养方法主要包括:(1)对学生加强读图、填图训练,强化思维的图像性;(2)启发学生立体思维。

参考文献:

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范文3

【关键词】培养;大学生; 逻辑思维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越来越多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他们除了必须学好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自我修养,简单的说,就是应该掌握和具备一些适应社会的能力,其中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大学生需要具备的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所谓逻辑思维是指,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逻辑思维能力是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衡量大学生思维能力和素质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因此,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提高大学综合素质的重要方法,也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方法。

1 培养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1.1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促使大学生更好的掌握其他专业知识。

一般我们认为,逻辑和数学的关系比较密切,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学习数学等学科比较容易,实际上,逻辑思维能力对学好其他学科也有很大的帮助。具备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思维会比较清晰,不但关注事物现象,对问题的本质会有比较深入的看法,其思考方式也会变得比较严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好的学习方法通常能使学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于大学生来说,更多的时候是在自学,所以掌握好的学习思维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习的时候能够产生融会贯通的作用,因此,掌握逻辑思维方法,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有利于开展其他学科和知识的学习。

1.2 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大学生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有个很重要的任务是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师,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掘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尤其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同样,现代社会最需要的也是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现代大学生要想毕业后很快融入社会,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就必须在大学学习生活中努力把自己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应该会学习,会思考,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能够很快的适应社会和环境。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大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可以促使大学生更好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由此可见,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需要我们大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3 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大学生求职时的社会竞争力。

随着社会制度的改革,所有类型的大学生毕业后都面临同样的问题,要找到工作都一样要参与社会竞争,或者参加招聘考试,或者参加求职面试。无论是考试,还是面试用人单位除了考查必须得专业知识外,他们都将着重考虑求职者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一些临场应变能力,归结起来,这也体现了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说,现在大学生毕业考公务员的人数是居高不下,无论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还是申论考试,都要考核考生的理解、判断、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跟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关,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很容易就找到问题的关键并提出解决的措施,这样在考试的过程中既节约了时间,也比较容易考出好成绩。同样的,在各种面试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加强自身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既能够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也会占据优势。所以,我们要让大学毕业生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占有优势甚至胜出,那么就必须加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培养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途径

2.1 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现在,许多大学都开设了逻辑课程以及一些逻辑学有关的选修课程。不论什么形式的逻辑课程,老师在授课的时候,更多的是采用讲授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听老师讲,是被动接受,而没有主动参与进去,主动进行思考。本来开设逻辑课程的目的,是想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一些逻辑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实际上,仅仅采用讲授的授课方式是不能很好的达到教学目的的。因此,我们就有必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逻辑课的主动性,更多的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来,听老师讲了以后,积极主动思考,提高自己的动脑动手能力,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学习效率,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2.2 通过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检查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现在有部分大学生对待考试的态度就是临考前找重点死记硬背,有时候,采用这种方法有的学生也能在有的学科取得较好成绩,所以就有学生就认为平时的学习不重要,只要考前用用功就可以了。这种学习态度是不对的,对于比较灵活的学科也是没用的,更不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了,所以,我们要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有必要变革传统的考试方式,通过一些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来检测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检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通过一些小测验或者现实问题来考核学生的运用逻辑知识的能力,考核学生思维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在平时的学习中,也有利于促使学生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2.3 在实践中积极培养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种思维能力,除了在课堂上通过学习专业知识培养,更重要的培养方式是要在实践中加强练习,注重培养。在实践的过程中,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比如,高校的课余生活比较丰富,多参加学校组织的演讲、辩论和各种比赛,既能锻炼的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训练了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在学生实践、实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事情,在处理这些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大学生也能够很好的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为了更好的解决突发事件,他们就会思考最好的最合理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极大地训练。长此以往,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势必得到很好的训练,从而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宏.浅谈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焦作大学学报,1994,(02)

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范文4

关键词:高中语文;创新思维培养;高中语文

作为中学必修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应该有明确的认识,能够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组织教育的目标,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创新思维,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引导,结合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和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保证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一、优化教学观念,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首先应该注重优化自己的教学观念,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注重对于学生进行有效的启发和引导。这样可以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升,让学生能够在一种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开展语文学习活动。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更新教学观念是首先前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重视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才能够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得到更加有效的锻炼,充分保证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升自身素质,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想要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的创新思维,教师就应该注重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充分保证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教师要努力从各个方面来提升自身的素质,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首先,教师要提升自身语文专业素质,注重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加强对于语文教材的研究,从而不断优化语文教学活动设计。同时,教师应该激发自身的创新能力,自己具有创新性的思维和能力,然后在教学实践中鼓励学生发展个性,使学生自身的潜能得到有效激发。最后,教师应该重视心理建设,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时候,应该结合学生的心理,开展更加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开展教学活动,充分保证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因为创新思维的形成需要建立在学生自主思考和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只有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才会逐渐深入,学习的效率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的尝试。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加强引导,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模式,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四、重视课堂教学,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课堂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阵地,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创设一种相对开放和互动性的课堂教学环境,精心设计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努力通过互动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样学生参与语文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就会得到有效培养,充分保证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五、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离不开丰富教学活动的支持。因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渗透。因此,教师除了利用课上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外,还应该充分利用课外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一些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语文古诗词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模仿情境的方式来朗读古诗词,寻找故事创作的氛围。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综合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推动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注重优化教学观念,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有效培养,培养出更多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葛海丽.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分析[J].才智,2015,(35):139.

[2]胡映清.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2013,(02):52.

[3]于桂俊.浅议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33):72-73.

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范文5

[论文摘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政治课实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力,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科学驾驭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找准教学内容与培养思维能力的结合点。要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渗透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一切信息、资料、书籍、教具、媒体都可以做为教材,即“大教材”)中包含大量可资利用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优质资源。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许多知识,本身就是人类科学思维的产物,其中蕴含着人类的科学思维方法。在教学中把他们挖掘出来,并结合高中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使其融人学生的思维中,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提高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培养学生归纳和演绎相统一的思维方法

科学认识是一个由个别到一般(归纳)、又由一般到个别(演绎)的反复过程。政治课教材的编写采用了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是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这些思维方法的有效资源。这些思维方法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科能力的重要方面。

l、归纳方法是从个别或特殊的事物概括出共同本质或一般原理的逻辑思维方法,其目的在于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通过特殊揭示一般。其基本步骤是:搜集材料—整理材料—抽象概括。

高一《经济常识》与现实经济生活和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较强这个特点,有利于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思维能力:

案例:认识价值规律。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t)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条件调查统计某几种生活用品或其他商品在较长时间(一年以上)的价格变化。

(2)要求学生对调查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取舍、归类、列表、分析价格变化或不变的原因。

(3)要求学生找出其中规律性的东西。

这样学生从生活中可感知的事实、现象出发,逐步认识抽象的价格规律,这种学习方式和认知方式,符合认识发展的规律,比单纯的课堂讲授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知能力。其效果更是死记硬背所不可及的。

2、演绎是根据一类事物具有的共同属性、关系、本.质来推断该类事物中个别事物也有此属性、关系和本质的思维方法和推理方式。

演绎作为逻辑证明的有效工具,由于它周密的逻辑规则,使得推理明确而严密,反驳确凿而有力,具有不可抗拒的逻辑力量,引导学生以此作为逻辑证明工具,必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思想政治课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的教学,常常是培养学生演绎思维的有利教学时机。

案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学中,可进行这样一段推理:

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竟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的一般特征。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

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所以,必须实行依法治国.、坚持对外开放、坚持和鼓励公平竞争护主义,反对人治,反对闭关自守,反对不公平竞争和地方保

3、因果联系归纳思维

因果联系归纳法就是要尽可能多地枚举引起一事物产生的原因(或者尽可能多地枚举一事物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探索事物的因果联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使命,也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使命之一。平时教学实践中的“为什么”、“意义”、“作用”之类的思考便是这种思维方法的运用。

案例:分析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的原因:既要考虑生产力方面的根本原因,又要考虑所有制结构的直接原因,还要考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既要探究其对生产力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还要探究其增强企业活.力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探究其有效防止两级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作用;也要考虑实践上的原因。这样才能深刻领会和把握我国分配制度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也可以通过做练习题培养启发学生的这种思维。

案例:(不定项选择题)2002年,中国吸引的外资达到500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外商把中国作为理想的投资地,这是因为(acd)

a、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b、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c、中国是有潜在的巨大市场d、中国的人民币汇率稳定

(简析:一个地方成为理想投资地,最重要的理由是投资环境和投资回报。acd三项是良好投资环境和较高投资回报的条件,b项不能作为理想投资地的理由。

二、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的培养

分析与综合是抽象思维的基本方法。只有对事物各种要素首先作出周密的分析,才能从整体上进行正确的综合,从一而真正的认识事物。只有对事物各要素从内在联系上加以综合,才能正确地认识整个客观对象。

1.、分析思维方法的培养

分析方法大体上有四个层次: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因果分析和系统分析,是思想政治课最基本的思维方法之一,也是思想政治课学科能力的重要内容。

(1)明确分析内容

分析的目的在于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为此需要分析事物的各种矛盾,分析不同过程、不同阶段矛盾的各个方面的特殊性。

引导学生对事物的各个因素、方面、属性等进行分析。

案例: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分析两个基本要素: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对宏观调控的分析,必须考察其具体手段即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引导学生对事物或现象在时间发展上进行分析。

案例:认识货币的产生,必须分析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即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出现一般等价物—金属货币的产生;分析货币的发展,须将其分解为自然状态的货币—铸币—纸币—一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2)掌握分析程序。大体分为以下三个环节:解剖整体、研究部分、寻找联系。

解剖整体,即将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包括空间部分,时间部分,各个方面等)。

研究部分,即深入分析各个部分的特殊本质。如深人分析市场机制的内涵、外延、地位、作用、优点、弱点等。寻找联系,即进一步分析各个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如找出计划与市场的内在联系。

(3)把握分析要点。所谓分析要点,就是部分不同于整体的特点及部分与部分之间.相互区别或相互联系的特点。它常常是时空的分界点一、状态的突破点、因素的区分点或联系点。寻找合理的分析要点是对整体进行分析的依据,是运用分析方法的关键。

2、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分析思维与综合思维所强调的角度不同,但都是重要的思维方法,“认识了部分才能更好地认识整体”和“认识了整体才能更好地认识部分”是同一个原则的两个方面,分析思维与综合思维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辩证结合,它们的主次关系也是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而相互转化的。要完整地认识客观事物,是一个反复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的过程,是在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中不断完善的。

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做分析说明题和论述题,也是培养启发学生的分析与综合相结合思维的有效方法。

案例:论述题

运用经济常识回答

(1)上述两个表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应当如何认识这些现象?

思维培养精讲:

解答问题(1):要求分别对两个表的数据进行分析与综合。对表1:从纵向分析,可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人水平大幅度增长”的结论;从横向分析,可得出“城镇居民收人的增幅大于农村居民,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水平有较大差距”的结论。对表2:从具体数字,可得出“城市居民家电类产品的消费量已趋于饱和”的结论;从横向分析对照,可得出“农村居民家电类产品的拥有量还较少”的结论。

解答问题(2):要求对两个表中的数据以及在问题(1)得出的结论进行综合。对照表1和表2,寻找两个表的联系和表2所反映出的问题的原因,可得出“对家电产品的消费量与收人水平高低密切相关”的结论;综合表2及注释内容,可得出“目前家电产品在农村的普及率远未达到1997年城镇水平,家电产品在农村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的结论。综合表1、表2及注释内容,可得出“要开拓农村家电产品市场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结论。

政治科学科内综合以及政治科、历史科、地理科三科知识的综合,也是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相结.合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思维是智力与能力的核心”,“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智力与能力的突破口”。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但中学思想政治课多年来受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在思想政治课方面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训练,充分的发展。表现在学习和解决问题时,存在思想上的惰性,懒于思考,等靠思想严重。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政治课教学的形象和意义。

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范文6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学生能力;培养

随着当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地理教学的任务,除了要传授学生相关知识以外,还要加强对学生地理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运用能力。

一、学生能力的培养

高中地理作为一门基础性的教学课程,更是一门文理兼备的学科,其综合性强,时代性突出,涉及人文、自然、地理、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和内容,知识跨度相对较大,既有利于学生探究、质疑、创造和想象等意识的激发,而且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随着当前基础教育课程不断改革与发展,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渗透,各个学科均已经投入到改革的队伍当中,因此,高中地理教学也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地图运用能力

地理教学中,对于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是一项最为基本的任务。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大不同点就是对于地图的运用,可以说地图是地理知识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若是没有地图,那么地图学习和研究也都将无法进行下去。同时,地图还是地理学科学习的一种重要语言,其不仅具体形象,而且对于学生的整体性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运用地图能力的培养。比如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阅读地图,针对地图上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并与实际知识相互联系、综合分析,从中推理出其他的知识,进而促进学生良好地图运用能力的培养。

2.记忆能力

对于学生而言,记忆能力是学生各项能力中最为基础的一项能力。同样,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中也不例外。为此,需要教师采用有效的方法强化学生的记忆能力,加上地理学科本身知识面广、跨度大、地理数据多、地理分布复杂等特点,对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更是提出较高要求。为此,必须要加强对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引导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熟悉和掌握,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地形地图、地理数据以及地形分布,不断的强化记忆力,让学生印象深刻,保证牢固的记忆力。

其次,要将学生的记忆力进行转化,比如在教学中将学生脑海中的相关知识与实际的地理内容连接起来,使得抽象记忆转化为形象记忆,并在长期的学习中,不断地升化为记忆能力。

另外,要适时教给学生一些有效的记忆方法,如对比法、谐音法、理解法以及图片法等等,通过对这些方法的运用,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且巩固学生的记忆,从而提升学生的记忆能力。

3.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在高中地理中,许多内容必须要由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才能深入理解的地理事实。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为此,必须要重视培养,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板图、仪器演示,或者说插图、板画的阅读等,与课外生活中的植被、气象、天气、土壤等人文地理现象和自然地理现象联系起来,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4.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源源动力。因此,当下的教育必须要以创新为指导,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培养在民族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的创造者和接班人,要求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为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正确指导学生积极树立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优化,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

从某种意义上讲,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一个人智力发展的核心。为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还要加强对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这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充分利用地图,培养学生地理思维

地理学习中,地图作为地理事物研究的主要载体,可以为学生学习地理提供大量的信息,为此,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地图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地图的功能和作用,并且作为教学最为直观的道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而且可以活跃和带动学生的思维的深入发展。

2.采用分析法,强化学生地理思维

地理思维培养中,比较分析法是培养学生的一个关键途径。因为比较法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活跃性,在进行事物或者是现象比较时,人的思维处于一种高度运动状态。为此,需要教师加强比较分析法的运用,以此来培养思维能力,比如对比分析地中海沿岸与我国亚热带地区的区域特征,通过对两个地理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让学生从中找出其中的共同点和异同点,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事物本质的深入认识,既强化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有利于学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运用比较分析法,发展学生的地理综合分析能力。

3.运用综合法,发展学生地理思维

地理中的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为此,要充分利用综合法,来强化学生对地理事物特征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性。比如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从一个知识点发掘相关的地理规律,包括相关知识的相关性,并且作出进一步的延伸和拓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进而地理思维也就得到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地理科学是一门相对较为特殊的学科,其具有高度综合性,为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认真读书、细心观察,激发学生从多途径、多角度地探索知识,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英丽.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2]耿金贵.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3,04:145.

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范文7

现代地理教育理论认为:“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地理教学过程中能力培养的核心任务。”地理学科不仅是一门感性知识丰富且重要的学科,而且也是一门理性知识丰富且层次高的学科。现代地理学科重视思维能力,以逻辑思维控制大量的地理素材。地理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有: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几个方面。

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性一种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过程,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地理思维是人们根据思维的共同规律,考察地理事物或现象,把握其本质,揭示出内部联系,从而达到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规律的认识。正如地理新课标所指出的:“在教学中,要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注意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思维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它控制和制约着各种能力的发展,指挥和调节各种能力的运用。所以,培养高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是地理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开发智力,培养人才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地理学科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广泛的联系性,为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按照学科分类,各门学科分别属于自然学科或社会科学两大类别,唯有地理学科跨越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综合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诸要素,具有培养学生综合思维教育的能力。

二、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可行性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理性认识过程,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离不开思维能力发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一) 理论联系实际,使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

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是地理学科的特点之一,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诱发抽象思维,概括其中的规律,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有利于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如结合他们对县城区的了解来阐述,长途汽车站为何要设在城区外缘?县城高级住宅小区分布在城区的哪些位置及影响因素?商业步行街分布及最佳的区位条件是什么?弄清生活中的这些现象,更能理解有关地理知识和规律。

(二) 结合学科特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地理教材的内容有不同的属性,在学习中要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采用不同的思维形式。由于中学地理教材是以抽象地理概念、地理判断和地理推理材料为主,因此,在思维能力方面,逻辑思维显得尤为突出。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作为思维的基本过程,从而揭示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如教材中,大气运动章节中,先是从热力环流这一最基本形式开始,进而学习三圈环流、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季风环流知识,其实,我们抓住其本质,进行综合分析或比较,就有利于逻辑思维的培养。这些内容,它们的主线所反应出来的就是:气温影响气压,气压影响风。再如,2003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测试第40小题第2问“不同季节英吉利海峡气象条件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变化?对渡海作战有什么影响?”如果学生平时注重逻辑思维训练,掌握气温、气压、风他们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就不难得到正确答案。

(三) 认真剖析教材,培养逆向思维方法

逆向思维是人们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比如学习洞庭湖湿地保护内容时,与教材前面所学我国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人均值仅占世界人均的三分之一;我国粮食产量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什么现在还要进行退田还湖,进行湿地保护?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进行思维,若继续开发洞庭湖区湿地,对这里的环境、生态、以及下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等产生哪些影响。引导分析,特别是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带来的灾难,我们将开发湿地得到的耕地及粮食与洪灾造成的损失相比,学生就不难理解教材内容。利用逆向思维,在地理教材中还有很多知识点可以应用:如地球的运动(自转方向、黄赤交角大小、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水平动物体的偏转等),大气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保温作用,土地荒漠化的防治等,都可以用逆向思维加以理解。

(四) 注重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

中学地理教材,特别是有关人文地理部分,有大量的案例分析。在教学中,可以从某一个具体案例,抓住关键点,由一个点或多个点向外发散。如西北地区的教学,抓住关键点―深居内陆距海远,进行发散性思维,进而对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人类生产活动、工农业发展、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等进行理解。黄河的治理,抓住一个点―泥沙的治理,分析中游地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黄河干流水利工程建设等。发散思维的运用,有利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学习了西北地区,就不难理解中亚地区,学习了黄河的治理,也就不难理解长江中上游的水土保持和三峡工程建设,及具体到我们桃源县山区农业的开发和水土保持。

(五) 激发学习地理兴趣,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

地理教材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属性,内容丰富多彩,实践性强,这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思维能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兴趣是成就事业的沃土,是学习知识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要设法调动学生的兴趣,不断让他们感受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

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范文8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高。而中学地理教材既包括自然地理,又涉及到人文地理,内容丰富多彩,这就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兴趣是学生学习和发展思维能力的巨大推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思维活动往往和解决问题联系在一起,教师要适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去思考、去理解、去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例如:讲经纬线方向时提出:“一个人沿某纬线一直走能否回到原地?为什么?”“一个人沿某经线一直向北走能否回到原地?为什么?”又如讲青藏高原时提问:“青藏高原地势高、太阳辐射强,为什么气候天寒地冻?”等等。这些问题学生都很感兴趣。学生对学习内容最有兴趣的时候也是学习状态最佳的时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地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设置一定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运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理解和掌握概念,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2、 密切联系各种实际,充分利用各种手段,使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

人的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思维的发展规律是从生动的直观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由于中学生年龄和见闻的局限,很多地理事物和现象学生是从未感知过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向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的感性材料,联系学生的知识和实际生活,并借助各种直观教具,引导学生在形成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直观形象思维通过积极的思维过程――分析、综合、概括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掌握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成因和原理。如在学习季风形成时,提问“盛夏的中午、傍晚游泳时在水中和岸上各有什么感觉”来启发学生,联系实际经验,理解海陆热力差异,推导出季风的形成。

3、 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地理教材的内容有不同的属性,在学习中要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采用不同的思维形

式。由于中学地理教材是以地理概念、地理判断和地理推理材料为主,因此,地理教学中就要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主。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有多种,地理教学中最根本、最常用、最重要地方法是比较法及分析综合法。

比较方法在地理教学中运用极其广泛,无论地里表象、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基本技能的形成和掌握及地理事物的分布、演变、数据、景象等教学,都离不开比较法的运用。它可在学生已知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去认识未知的地理事物,有助于学生认清地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明确地理事物发展的过程规律:可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对大陆冰川和山丘冰川的比较,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农业的对应比较等。

分析综合法是地理教学运用广泛的逻辑思维方法之一。分析就是把复杂的地理事物分解为简单要素、分别加以认识和研究的逻辑思维方法。综合是把地理事物各个要素或各个方面的特征综合起来考虑的逻辑思维方法。分析的目的在于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综合是要揭示地理事物的总体特征。分析和综合是不可分的,只有在分析的基础上才有综合的可能,只有通过综合才能透彻地理解地理事物各个要素的总体特征,从而获得正确完整的地理知识。

4、 充分利用地图,培养读图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地理学科研究的对象是地理环境。要研究地理环境中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及他们的相互关系,立体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立体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是利用地图。地图是无声的语言,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和地理教学的工具。地图是各种地理事物在时空分布上形象直观的概括,运用地图可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他不仅可以告诉学生许多地理知识,也可反映出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区域特征及地域差异,还可以找出各类地理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如指导学生读“澳大利亚气候图”,看东西岸气候类型的差异,然后结合地形、气压带、风带、洋流等分布图,分析其差异的成因。这些内容的获得,是要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是要通过学生积极思维才能完成。所以指导学生运用地图的过程不仅是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地图能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过程。

5、 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表现为学生能依据地理规律,对新的地理问题进行独特分析与解决的能力。

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范文9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错综复杂,单一的思维很难让学生把握知识。所以,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地理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可以借助提问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的逆向思维培养,例如,当地球不自转时,昼夜长短会怎么变化?三圈环流还能形成吗?物体偏向在水平运动中是怎么样的?地球表面温度会升高还是会降低?这些变化对我们人类有影响吗借助这些逆向思维问题,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地理思维的特征

(1)广阔性区域性的特征不管是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地理学所研究的对象范围十分广大。中学地理教学上只有把地理对象和它所在的空间位置、空间分布情况结合起来,才能逐步建立起空间想象思维能力。(2)综合性的特征整体性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因此,在对地理学习时,地理思维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和知识点相关的因素。对于自然地理的学习时,可以从土壤、水文、地形、气候以及生物等各要素出发考虑,在研究各要素之后,将其综合起来研究,这样能够更方便的对地理环境有一个的整体认识,从而深入研究。比如,影响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的原因有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等。云量少是影响它的直接原因,而海拔高虽是间接影响因素但确实根本性的。此外,流量、落差影响河流的水能,但流量受气候以及流域面积等影响,落差则受地形影响。学生理清各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就能形成清晰的地理思维。总之,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我们在分析各要素时,要综合考虑这些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的联系,对地理环境能够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所以,地理教师在讲授知识的时,首先对各个问题进行分析,其次将这些问题综合起来分析,让学生重视地理思维综合性的特征;最后,让学生自主练习,培养他们综合性、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加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地理教学中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