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集锦9篇

时间:2023-10-24 11:00:10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范文1

一、利用学生的求知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在教学中提出恰如其分的问题,可以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地去解决、去创新。 

在《比例的应用》一课中,我首先出示一道题:要求用比例知识解答,而班上有几个学生用了以前学过的方程和算术的方法来解答,这时我就为此而批评不细心,当时,这几位同学也接受了我的批评,不吭声,低下了头。课后,我仔细琢磨了一下,课堂上对那几位同学的批评是在扼杀他们的思维,局限他们的思维,不利于他们的发展。于是第二节课,我及时进行调整,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并说明为什么用其他方法。班上一个学生说:知识就是为了应用,无论用什么方法,能做对题目就是对的,不必死板套用。当时,我觉得非常有道理,学习就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学生的能力提高为宗旨,教学方法应该及时调整。虽然课堂多费了很多时间,但这样的训练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寻求新方法的积极情绪。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还应经常利用“障碍性引入”“冲突性引入”“问题性引入”“趣味性引入”等,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新方法的探知思维活动,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在学生不断地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过程中,还要善于引导他们一环接一环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后来在学习“角”的认识时,学生列举了生活中见过的角,当提到墙角时出现了不同的看法。到底如何认识呢?我让学生带着这个“谜”学完了角的概念后,再来讨论认识墙角的“角”,可从几个方向来看,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获得新知中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这样有利于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与深入探寻。 

二、合理满足学生的好胜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创新都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下产生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先决条件,在数学课中,针对新知识创设情景,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好胜心,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能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在教学时会利用小学生的这个好胜心理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实践发现,这个方法很受学生欢迎,他们的年龄特征告诉我们在小学阶段孩子有着对知识的渴望,有着对知识的猜疑,我们不能扭曲他们原生态的思维,应该好好培养,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尽全力培养他们的创新兴趣。 

三、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的组合,它们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我在实习期间,会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几何图形直观教具让学生们看一看,摸一摸找到图形的特点,发现图形的美。 

四、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学生一般都喜欢听趣人趣事,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数学家的故事,如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可以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例如:我在实习期间给六年级的学生讲了高斯的事迹,高斯非常聪明,老师在课堂上出了一道算术题,要学生们计算出前100个自然数相加之和,一般的同学采取逐个相加的办法计算得头昏脑涨,而高斯几乎不加思索就算出了答案。他注意到这个算术级数的规律,100+1=101,99+2=101……共50对数,答案是5050。利用这个故事,我教导他们善于寻找问题的规律,活跃思维从多方面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兴趣。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范文2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育 方法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1-039-01

目前,“为创造而教,为创造而学”的思想已成为教学发展的趋势。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创造的灵感和动手欲望,使学生能够仔细观察周围世界,认识更多的事物,发现创造价值,不断进取。创新,即不墨守陈规,而且推陈出新。而创造性思维指人在创造过程中的思维,通过创造思维,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绘画像一条红线贯穿其中,从原始的岩画到现代小学生画,述说了一个永恒的真理,作为新一代的美术从业人员要有自己对美的欣赏,对美的理解,这样才能符合时代的发展,符合美的要求,才能创造出最美的东西。对于美术,我们要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对身边的一切都要联想,同时要吸取前车之鉴,创造一个与众不同的美。现在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重视,对美的欣赏也越来越独特,人们已经把美用在不同的领域了。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是一个重要的任务了。

1. 美术教育需要给学生设计创造思维能力的情境

实践性强是美术学科教学的重要特点,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学生新奇的想法来源于实践,创造思维的萌发,更取决于学生头脑中接触过的。熟悉的事物,多感才能多知。如教五年级美术画围墙一课,让学生来写生,校园内极普通的宣传栏,屋前堆放许多木头砖块,如完全写实照搬画面肯定不好看,因此,在写生中是要引导学生观察的。

2. 小学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1小学生美术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可行性

小学生绘画创作在一定程度上讲也是艺术。在我们学校教育中,从幼儿园开始就设立了美育课程,那么美术可教不可教已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怎么教,教和学是否具有创造性。凭着一位园丁的智慧、洞察力和判断力,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予以及时的帮助。教师既要教给学生绘画的技能、技巧,也要把学生自主发展。全身心投入和自由探索融入教育全过程,克服把美术教育作为单向灌输,束缚学生能动性的弊端;把美术教育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融入教育全过程,实现教育过程的个性化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2.2保护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是对新异事物探索的一种心理倾向。美术教育中,小学生好奇心的激发,能够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美术一般可以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等等。

2.3教学者如何对待学生的美术创作所体现的个性

在看学生的创作作品时,教学者应需要建立起美术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把是否体现创造性,体现小学生个性作为重要标准,贯穿于美术教学过程中。在美术教学评价时,必须考虑到学生与教学者自己的标准。有许多的绘画技巧虽然很熟练,但并不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而有些学生技法虽不熟练,却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他们谁更具有创造性,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呢?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需要他们用熟练的技巧来达到创新的目的,而是需要他们具备创新的潜能,保持自己的个性不被泯灭。而对任何创造形式而言,应该有某种程度的感情自由,学生们在自由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展示自己的艺术个性,发展自己的美术特长。

2.4 转变教育观念,走出传统的旧模式

创新性教学就是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与氛围,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它既是一种教学思想,又是一种教学方式。

2.5鼓励多方联想,发展学生想象能力

学会了画麻雀就可以掌握类似麻雀的许多鸟的画法。又如在教学竹的画法时掌握画竹叶难在组织,如何将竹叶作为基本功,很好地理解其叶安排。通过联想,在一节课中画窄长形的植物叶如批杷叶、荔枝叶、桃叶等等,就容易入门,由联想升发到创造性的想象,学习的进步就更快。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2.6 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可以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如《骆驼和羊》这篇寓言,按照常规理解揭示了这样一个寓意:要全面看问题,对自己不能只看长处,对别人不能只看短处。当学生通过学习理解了这一寓意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假设:如果院子里只有从高高的围墙外伸出的茂盛枝叶,骆驼会怎样?羊会怎样?如果院子里只有草,而围墙上只有一个又窄又矮的门,骆驼会怎样?羊会怎样?学生迫不及待的说:羊会饿死;骆驼会饿死;还有的说:如果他们互相帮助都不会饿死。最后我总结出:人要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才能在竞争中取得胜利;人还要互相帮助,才能共同战胜困境走向光明。

3. 总结

社会的巨大变化必定会引发人们认识和观念上的变化。人们将以一种新的眼光审视一切事物,并逐渐认识到美术教育价值的独特性,这使得其他任何教育门类和活动都难以取代美术教育。在美术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思考、探索各种艺术表现手法,从而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美术教育同科学技术、物质生产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同时,与社会文明进程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着相互强化的关系。

[ 参 考 文 献 ]

[1] 司绍喜.浅谈“愉快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A].中国当

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

[C],2011年.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范文3

【关键词】体育教学 创造性思维品质

“创造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动力。”素质教育就是从这一思想出发,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要抓住这个重点,就必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始终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学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会学生能动优化身心的技能是其主要任务。“能动优化身心”本身就包含着创造和创造性思维品质――这就规定了体育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责任和义务。为此,本文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方法。

1、发展观察力、强化好奇心

观察是人全面、深入、正确的认识事物的过程,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打开眼界的重要途径。如快速跑教学中,老师将腿部力量差不多的几个学生分成强、中、弱三组,让他们做起跑示范,其他同学观察第一步放脚的位置对跑速的影响;疾跑上体逐渐抬起与直接抬起之间的差异等。在观察中引导、启发学生,让他们从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新东西、增进新知识、发展好奇心。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教学中目标明确、态度科学、欣赏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和发展学生的好奇性。如,跑得快的因素有哪些?肌肉结实的做法是什么?教给学生观察的方式、方法和顺序,通过做课外作业的形式,教给学生做观察记录和分析整理观察材料的方法。

2、鼓励学生勇于质疑

质疑是学习的起源和动力,解疑和答疑既是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获的知识、探索和发现真理的有效途径。如我们在讲“生命在于运动”时,学生提出“体育锻炼损害身体”的相反意见;又如“篮球比赛球压线为出界,足球压线为何不出界呢?”的疑问等等。面对学生的相反意见与疑问,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思考,其次要认真听取学生不同意见提出的缘由,再次要针对学生质疑的缘由,既透彻阐述“动体养形”、“静体凝思养神”、动静之“阈”的科学原理,又充分讲解身体与心理的动静对生命发生作用的辨证关系,使学生从中获得正反、左右发现问题,辨证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发展出创造性思维品质。

3、鼓励创造性娱乐

创造性娱乐,就是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已有的运动技术经验,创造新颖别质,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体育娱乐活动,并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如打沙袋――跑圈、击中目标、“保护环境”;跑――追逐与摆脱、绕“杆”跑、你追我赶、突破重围等等。学生创造的这些娱乐体育练习,不仅增加了趣味性和娱乐性,而且也增加了健身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将学生的创造成果引入课堂,并对学生的创造、发明给予表扬和鼓励。这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

4、给予实践的机会

创造离不开实践,实践是创造的沃土和息壤。根据这一认识,我们在体育教学中针对基本部分的教学内容,把准备部分抽出来交给学生,让他们创编教学内容、组织准备活动。同时提出,内容必须有新意;必须使基本部分参与活动的身体部位得到充分活动;教法生动有趣,白重复前面同学的内容(但可借鉴)等要求,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学实践。这一方法不仅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丰富和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培养了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教师局限下的陈旧训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为学生深刻理解教材,加工改造经验和记忆表象,克服胆怯心理,建立自信、自强、积极进取、主动探索的自我意向、获得能动优化身心的能力等方面,提供了最佳的演练舞台。

5、启发想象

全人心理学指出,我们内心的感觉就是改变的力量。创造美好、积极的感觉离不开想象,想象是保持快乐、宁静、健康以及创造力的心灵“营养”。如在慢跑健身指导中运用假设――让学生想象自己在淅沥地小雨中赤膊跑进,雨水流过自己的背,冲过自己的肩膀,同时每一次跑进地落地脚都踩在松软的沙滩上;又如在放松练习中让学生想象自己的整个身体向四周扩张,直至充满整个空间 ;再如长跑教学中让学生背一些韵律性强、意境美妙的诗文,使学生的身心全部投入和乐愉快的氛围之中,进而提高呼吸节律和轻松奔跑的能力。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多做一些探索性健身实践,让他们在享受时光、享受思想和享受欢的氛围中,收获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成果。

6、引导学生善于协作、集智取长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范文4

一、关于创造性思维的内涵

关于创作性思维的内涵,不同国家的学者都曾给出过不同的解释。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狭义创造性”是指最能代表创造性人物特征的各种能力;“广义的创造性”是指创造性人格,它是一个代表创造性人物的那些特征的组织方式的问题。英国著名的创造学家迪博诺认为“思维是为了某一目的对经验进行有意识的探究”;我国有的心理学家则认为“思维是大脑机能对于客观环境的反映”,“是在社会实践中或感觉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理智认识”。总的来看,当前心理学界一般认为,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二、国内外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历史及现状对比

1 国外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历史与现状

美国从20世纪30年代就着手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60年代美国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有了实质性进展,从小学到大学都有关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课程。1989年,美国在《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中的目标之一是用一代人的时间造就具备创造性思维的国民。当前,美国正在推广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阿尔法”计划,用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日本中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思维的培养,尤其是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技能。1985年,日本教育改革提出了八条改革的基本设想,其中第三条为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英国是创造性研究的发源地,近20年来对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十分重视,并深入讨论了创造性思维能力与智力、个性的关系。

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各国教育都越来越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种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理理念无疑会被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2我国创造性思维培养历史及现状

我国的创造性思维研究起步较晚,直到八十年代初,在钱学森教授的倡导下,成立了中国创造学研究所。小学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创造教育的实验与研究,1993年成立了全国中小学创造教育研究会。1995年,“中国发明协会高校创造教育分会”正式成立,目前,全国约100多所大学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创造学、创造性思维教育的研究及其教学。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师在近年开设了创造性思维训练的选修课,并对创造性思维教育进行了一些研究。

3 国外新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进展及借鉴

近年来,从组合的角度理解创造性思维的观念日渐增多,如Baughman的部件重组, 斯滕伯格的观念有选择性组合等等。斯滕伯格认为,创造性思维是以选择性编码、选择性组合、选择性比较三个过程为基础的,其中选择性组合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组合方式有多种,如词形的、词汇的、观念的、物体部件(或图形)的等等,找到最适应当前问题的方式是极为重要的。

目前,世界各国在创造型学习环境、教师和学生、创造性的培养途径、创造素质和创造能力、创造方法等问题上均展开了广泛的研究。

国外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起步早、底子厚,具有丰富的经验供我们学习、借鉴。比如,国外在课程标准中有专门针对创造性思维培养而设置的课程;国外对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较为细化,他们有系统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模型以及测量标准,即评价体系;国外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是真正的对学生个体、个性的发展,以学生为本,而我国较多的是形式上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国内外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方法

世界各国对创造性思维作了大量的研究,从脑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创造学的角度分析了创造性思维的生理机制和心理规律,并提出了一些有名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最为著名的是美国人奥斯本1938年提出的“头脑风暴法”,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是:把一个组的全体成员都组织在一起,使每个成员都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观念,既不怕别人的讥讽,也不怕别人的批评和指责,是一个使每个人都能提出大量新观念、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

1944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W•J•戈登提出了一种利用外部事物启发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综摄法”,即通过已知的东西做媒介,将毫无关联的、不相同的知识要素结合起来,强调把熟悉的事物看成陌生的,把陌生的事物看成熟悉的,来打开“未知世界的门扉”,勾起人们的创造欲望,使潜在的创造力发挥出来,产生众多的创造性设想。

80年代我国的陈龙安教授提出了问、想、做、评的“ATDE”创造性思维培养模式。透过引导学生ATDE能够发挥创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须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提供扩散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潜能。

四、对我国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思考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关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还有很多值得注意和改进的地方。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并综合相关的研究报告,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传统的教学模式与评价机制禁锢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模式。就地理教学而言,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的培养体现还甚少。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习惯于让学生不容置疑的跟从自己的思路获得规定的标准答案,尤其是标准化考试,过分强调标准答案的绝对正确性和权威性,考生的回答不得有半点差错,时间久了,学生不得不将自己灵动、跳跃的思维收起来,求同求稳,严重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其次,由于缺乏对实际教学有指导意义的体现策略研究,导致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仅限于在课程标准中提到,在教学设计中涉及到的情况。研究者对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成果很难用“一致”这个词来表述,尤其是中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于具体的培养方法就更没有统一的指导。

此外,基础教育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存在着很多误区。例如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等同于对发散思维思维的培养。许多市面上有影响的高考复习指导丛书,取名时都喜欢加上“发散思维”这四个字,如 “数学发散思维”、“地理发散思维”等。其实,把发散思维等同于创造性思维,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在60-70年代所持的基本观点。发散性思维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确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并非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全部内容,只能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

[参考文献]

1.郅庭谨.《教会学生思维》[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

2.段继扬.《创造性教学通论》[M]。吉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

3.刘晓红、朱朝红.论中学生物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6)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育 大学生 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

一、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理解

对于这个词的理解,有过很多说法,但是大同小异。创造性思维一般可以理解为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驱使下,通过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运用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借助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思维方式,对头脑中的知识、信息进行新的思维加工组合,形成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理论的思维过程。通俗地说,凡是突破传统习惯所形成的思维定势的思维活动,都可以称为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直观、猜测和想象为基础而进行的一种思维活动。这种独特的思维常使人产生独到的见解和大胆的决策,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现在社会上,大多数人对创造性思维的某些方面认识还没有完全统一。通过多方面资料的查阅,理解创造性思维的涵义还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创造性思维是复杂的高级思维活动过程,它并不是脱离其它思维的另一种什么特殊的思维。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循的。第二、一般情况下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有机结合的产物,而绝不是多种思维机械累加的结果。而且,在不同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总是以某一种思维为主导而进行的,这和矛盾普遍性是一个道理。第三、创造性思维虽然有它自己独有的活动规律,但是也必须遵循其它思维的活动规律而发挥作用。总之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方式的有机结合。

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特点

1、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独立性,它具有个性的特点,自觉而独立地把握条件和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关系、层次和交结点。显现出对事物判断的独立性。钢琴教育中主要是通过曲目的弹奏,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独立性,从而使弹奏曲目的方法出现既优美有和谐的音符。即以钢琴教育中大学生青少年的学习来说,在他们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其思维便具有独创性的特点。

2、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性,它从某一给定的信息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信息,即找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能的答案、结论、方案或假设,等等,可见它的活动方式的复杂和结构的复杂。钢琴教育中通过小组弹奏,找出学生认可的旋律,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性,从而鼓励学生做出具有创造性的新曲目进行弹奏。

3、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新颖性,它的结果,不论是概念、假设、方案或结论,都包括着新的因素,它是一种探新的思维活动。新颖程度是思维独创性的最重要的指标。看到星光大道出来的歌星们,学生就会去模仿和探索,在钢琴教育中通过文艺频道等媒体来激发大学生创作的新颖性,从而产生更多的脍炙人口的校园歌曲。

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高校钢琴教育具有独特的专业特点,教师不仅要传授钢琴的弹奏技法,而且要会培养学生养成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应用性的合格人才。通过几年来钢琴教育的传授,摸索出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1、通过钢琴弹奏技巧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钢琴演奏是纯技巧及思想性极复杂的高雅的艺术活动。早在八十年代人们学习钢琴也许还有些盲目,而现在随着钢琴艺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钢琴的重要性。在这个知识创新和人才竞争的时代,知识创新在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钢琴教育学习的意义及功能是多层次的,它不仅可以培养演奏家、智育功能、美育功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未被充分挖掘的更深层次功能――创造性思维的功能。良好的教育可以为人的创造性的发展与提高提供条件。运用教育手段来进行培养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启发、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而钢琴教育是培养发展这种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

2、借助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何建立全新的钢琴专业教学模式,成为大学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高校实际教育中,重专业知识学习,轻综合能力尤其是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仍在部分高校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不足与缺失。从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角度入手,结合音乐学院学生社会实践的特点,比如系列音乐晚会、艺术欣赏、三下乡演出等活动的开展。对社会实践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的作用、意义以及其开展形式上进行充分的研究探索,从而对丰富高校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体系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3、利用钢琴曲目旋律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钢琴教育中把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听觉审美的培养、音乐想象力的培养和灵感渗透到钢琴教学中,就能在钢琴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创造思维素质,这种素质无疑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钢琴演奏艺术是富于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是对音乐作品的解释,是把乐谱变为实际音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演奏者创造性地挖掘出蕴涵在乐谱符号背后的音乐作品的灵魂,并赋予其新的神韵和意境。由于音乐的可塑性很大,因此,钢琴演奏艺术能给人提供更为广阔的创作天空,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具有独创性的特点,言传身教,以肢体语言和音乐语言传递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养成教育。

总之,从科学的角度,人才学的培养,文章阐述了钢琴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形象思维的最佳途径之一,从而提出了钢琴教育中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 黄晓晴.高师钢琴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初步研究 [D].福建师范大学,2006.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范文6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教学 基本途径与方法

创造性思维是以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为基础,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想象、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加工活动,来获得自己尚未知道的新知识的这种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除具有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之外,其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具有求异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创造性思维是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中能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需要,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有的思维品质。

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创新精神,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试从教与学两方面探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一、恰当选取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中学物理知识大都是从观察生活与生产实例、自然现象、物理实验等总结概括出来的,这类知识内容的教学,运用发现法、启研法、学导法、实验探索法等较为适宜。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恰当选取、运用这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进行教学。

二、精心设计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案

我们知道,一堂课的教学效果的好坏,往往跟教者课前教学设计质量的优劣有关。物理教材、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仅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和依据,如何运用最优化的教学方式、最合理的教学结构进行教学才能达到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又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及各种能力的目的,是需要我们精心设计的。

教者应深入研究大纲、教材,以大纲、教材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获取知识为目的,突出启发性、探索性、灵活性、民主性、独创性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教者的聪明才智,精心运筹策划,细心推敲安排,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特征、认知规律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来。

例如,在“大气压的测定”这节课的教学中,如果我们教师按教材的编写依葫芦画瓢,直接运用托里拆利实验获得结论,这种生硬的灌输式的教学,不利于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果变讲述为下面的探究式教学,则教学效果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步骤如下:

1.将一开口玻璃管插入水银槽中,分析为什么管内外水银面相平(连通器原理)。

2.把玻璃管中按上一活塞,向上拉动活塞,分析为什么水银柱能上升。

3.分析当玻璃管足够长,是否当不断向上提拉活塞时,水银柱能不断上升。

4.在水银柱不随活塞的上升而上升时,你能从中悟出什么?

5.设想一下,怎样使管内水银面以上部分达到真空状态,从而精确地测得大气压值?

这样按此质疑、实验、探索、解疑等不断深化的探索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像科学家一样亲自参与科学探索、发现,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灵感,使他们产生顿悟,而且可以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

三、巧妙设疑,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变化过程。好的问题能诱发学习动机,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因此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途径之一。

1.巧妙设疑,激发思考问题的兴趣。

上课伊始恰当质疑,创设悬念,会使学生产生迫切探究的认知心理,激发求知欲望。

例如“轮轴”一节新课导入的教学,教者首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口井的平面图,井里画有一系着绳子的水桶,井上画有一短杠杆,然后提问:“利用这个短杠杆能否将井中的水桶提上来,为什么?猜想如何改进才能发挥杠杆应有的作用?”这样图文并茂的物理情境,定会使学生探索的欲望油然而生,促使他们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尝试探寻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与途径,创造的灵感和顿悟很可能由此产生。通过想象直觉思维、联想逻辑推理,通过猜想、议论,互相启示,这样,思维将向连续旋转的杠杆逼进,进而“创造出新的机械”――轮轴。

2.注意难度,提高问题的艺术性。

我们还应注意所提问题难易要适度,不宜太过简单,而且提问题的方法还应具有良好的艺术性、顺序性及逻辑性,问题要新颖,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和趣味性,才能诱发学生探索思维的积极性。

例如,在“惯性”的教学中,若以地球上的人竖直跳起后落地点与起跳点位置关系为例来研究惯性,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但若以人站在高速水平行驶的火车车尾边沿处或大海中匀速航行的船尾上竖直起跳后的下落情况来研究,其教学效果要比前者好得多。

四、拓展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改进实验方法,探寻新的途径,培养创新意识。

在物理教学中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一般都不局限于一种方法。如测圆柱体的周长和直径的实验、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测导体电阻的实验等,除书中的实验方法外,还有多种其它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若能为学生创设、提供探索其它方法的机会和条件,有意引导学生探索、寻求不同方法,学生就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定能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及独创性得到培养和提高,定能使学生思路开阔,创新意识增强。

2.提炼由实验现象到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物理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获得实验数据后,通过分析、判断、概括、综合和抽象思维、逻辑推理的思维加工活动,使之产生认识上的飞跃,获得结论。这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但若把握不当,也不能达到目的。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关键在于实验后,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比较,进一步假设推理的创造性思维过程,才能实现认识上的重大飞跃,获得用实验方法无法直接验证的重要规律。但这一关键环节,往往有些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为急于得出结论,用教者的讲述取代了学生的思维,使这个难得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良机丧失掉。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这些关键之处,以突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此外,我们还可以在教学中加强习题的变式训练,创设问题讨论情境,设计动手实验能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综合教法特点,创造性地组织教材,使静态教材内容变为具有探究价值的研究问题,诱发学生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范文7

【关键词】职高美术 创造性思维 步骤

0.引言

近些年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有着很大的进步,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度有着加强,在职高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美术知识能良好学习,还要能充分重视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下,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有着要求,在具体教学中就要能充分重视,通过从理论上对学生创造性思S的培养研究,就能从理论上为实际教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1.职高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和步骤

1.1职高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职高美术教学课程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有着积极意义,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要得以贯穿,促进学生创造能力以及品质的提高,增加学生的艺术潜能以及审美能力提高。在美术教育过程中,这是和其它的教学课程有着区别的,对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以及艺术个性有着积极作用,每个人的审美能力不同,在创造能力上也会不同,加强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让学生在艺术创造能力上不断加强[1]。

职高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对高素质以及对市场需求人才的满足比较重视,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在专业理论知识上扎实的掌握,还要充分重视艺术价值观的系统化形成,以及审美观的发展。在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方面,就能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对学生的艺术创造力的提高有着积极意义。只有在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加强,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1.2职高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步骤

职高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注重不同的阶段实施不同的教学任务,在对学生的灵感培养过程中,就要注重方法的科学性。让学生对生活能细致的观察,从生活中找到创作的灵感,在这些主观以及客观和视觉等因素的影响下,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有着积极作用。在对创造素材的搜集以及整理过程中,也要注重方法的科学实施,这对对灵感实施修改的重要过程,将生活中的形象进行描绘。在对素材的搜集中,可能是对简单线条的记录,有的是有着强调性的素描写真,这些都比较有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2]。

2.职高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措施

职高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就要注重科学方法的应用,笔者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措施进行了探究,在这些措施的实施下,就能有助于学生的创造性能力的提高。

第一,深化美术教学改革。新课程标准下的职高美术教学,要注重在教学的改革上进一步深化,对教学方法能进行大胆的创新。美术鉴赏课程中可通过和音乐以及故事和角色扮演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应用,保障学生能及时的进入到课堂氛围中去,加强学生对美术课程的理解[3]。教师在美术教学中,通过演讲辩证法的教学活动开展,促进学生对自己的美术学习情况加以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潜能要能积极有效的激发,让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不断进步,对学生的个性能充分体现,这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有着积极作用,

第二,加强教学观念的转变。职高美术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深化,让学生向着会学的方向发展,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能不断加强,美术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注重学生的创造性以及积极性的充分发挥,让学生在美术课程中积极的进行思考,并要勇于创新。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能力要加强,通对大师的一些名作欣赏,让学生在创造能力以及想象能力上充分绽放。让学生主动的接受美术教学知识,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让学生掌握到学习的技巧。这些层面的方法应用,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凸显,以及对教学的质量提高就比较有利。

第三,注重自我美术素养的提高。在对学生的美术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老师就要重视自我美术素养的提高,老师要不断的充实自己,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在对美术上的学习层面要注重基础理论的熟练掌握,以及美术技巧的创新应用,将自己的教学能力水平不断提高,为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打下基础[4]。老师在美术教学方方面,在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上要注重,以及在教学模式创新上能充分重视,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助于对学生的美术教学。

第四,对美术教学的环境优化。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就要能充分重视教学环境的整体优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就需要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构建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能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能够有宽松的学习环境。这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以及创造思维的培养就比较有利。美术教学课程中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注重,让学生通过全面性的学习,对自身的学习能力提高打下基础。

第五,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措施实施。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要充分重视对学生的评价,通过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就有着积极促进作用[5]。教学评价也是老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方法,在教学评价实施中,要充分重视多元化,让学生能够充分的了解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不足之处,然后针对性的进行补充自己的不足,这些都比较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以及在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上也有着积极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职高的美术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教学的方法创新实施,还要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层面能不断加强,只有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在通过对职高的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就能有助于美术教学的整体水平提高,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也有着积极作用,希望能借助此次的理论研究,有助于实际教学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全新.探讨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J]. 中国校外教育. 2015(02)

[2]颜晓晨.中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 美术教育研究. 2014(04)

[3]张小萍.职高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 美术教育研究. 2014(02)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范文8

摘要:物理教学要适应时展的需要,就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我们要采取恰当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多角度、多层次地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与生物学、化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物理学不仅本身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顺应时展的潮流,物理教学应着眼于造就一大批开拓型、创造型人才,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科学发展的需要,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夯实基础,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好准备

现代教育要求:不仅要给学生知识,还要使学生具备对知识的相当程度的理解能力、消化能力、创造性应用能力,而这都要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为此,要注意做好:

1、注意培养学生读、思能力

所谓读,就是要培养学生阅读课本,钻研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能主动找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难点,掌握重点。

所谓思,就是培养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2、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规律、现象的一门科学,观察能力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前提,要会观察周围的各种现象,发现其内在的问题,为此,可加强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特定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有观察的直观形象的对象,可看到研究对象从出现、发展到消失变化的全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提高。

动手能力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只有强化这种能力,才能为后边的实验教学的开展,各种自然现象的再现,综合素质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才能为后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做好准备。

二、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

在物理教学改革中,要真正实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标,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1、注意采用创造型的教学措施

教学中,要注意采用灵活、科学的管理措施,训练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实践性的作业,改进和提高教学实验水平,并采取各种可能的方法,把学生的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要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博才多艺,满足时代进步的需要,教学中,要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上,使学生具有获得点石成金本领的愿望和思维。

2、注意采用创造型的教学方法

⑴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上;

⑵要引导学生把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学会知识能力的迁移,做到举一反三,如“密度”、“比热”、“电阻”三个概念的理解,如果突破“密度”概念的理解,建立起正确的牢固的观点,对后面两个概念只要通过类比,学生就很容易掌握,当学生学会了这种知识、方法的迁移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就能达到举一反三的地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⑶要引导学生用不同知识进行讨论,分析同一问题,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所研究问题的理解,又能使知识纵横联系,形成一个整体,还能加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如:滑轮一节的教学,可用杠杆平衡原理来分析、讲解,也可以用力的平衡知识来分析、讲解;还可以用功的原理来分析、讲解;再如测物体密度,可以用密度计直接测定,也可以根据其定义测定,还可以利用浮力知识、压强等知识来测定,这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如在加以良好的引导,将更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创造思维,如用力的平衡、杠杆平衡原理、功的原理来分析定滑轮最简单,而用力的平衡来分析滑轮组最容易理解,在用不同方法测定密度时,我们也要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方法最简单,哪种方法误差最小,这种形式的教学,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强记忆,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⑷重视物理实验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

在实验教学中,从实验意识的产生到实验方案的设计,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到实验报告的完成,每一步都有思维活动,每一步都有思维结果,所以,物理实验有利于把学生带入发现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分析实验问题之中和在解决实验问题之中锻炼思维能力。为此,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①启发学生实验思维的积极性

兴趣是思维活动的触发剂,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发生兴趣时,思维就会活跃起来,但是,如果单纯由“实验”的表面的“魅力”所引起的,只能是直接的兴趣,如果没有更深层次内涵的吸引,维持不了多久,要想保持学生持久的兴趣,保持兴趣的活跃性,保持兴趣的生命力、创造力,就要善于应用种种诱因,比如在压强知识的学习中,首先从生产和生活实际引出实验课题,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并明确实验的目的、实验的意义,再不断提出有趣而又有思考性的问题,如:Ⅰ、在气功表演“睡钉床”的节目中,钉床上的钉子如果只有一根,情况会怎样?Ⅱ、生活中如果大气压强消失了,我们及我们自己的生活将会发生哪些变化?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来促进学生的观察、思考,而思维总是在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实践证明,有意识地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好方法,我们要善于利用实验中的问题,以及在辅导实验的教学中巧妙地引导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创造力,让学生在良好的兴趣引导下,完成创造思维的培养。

②要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要对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培养,就要特别重视对其思维逻辑性的培养,使学生的思维走入正确的轨道,才能使思维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

思维的逻辑性主要指能正确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思维和表达思维的结果。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获得大量具体的、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对这些材料经过思维、抽象和概括中各种现象的属性、联系,再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地知识体系,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概念体系是物理科学知识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但是,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自己通过“劳动”来取得这些概念,通过实验、观察、思考形式这些概念,并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把它们表达出来,在教学中的这种坚持让学生给概念下定义,让学生推导实验的结论,实际上就是训练了学生的思维的逻辑能力,而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让学生获得思维的健康发展,才能让思维有生命力,从而为以后的创造思维的发展做好准备。

3、倡导创造型的学习方法

经过上述创造型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养成认真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但在学生学习方法上,还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根据不同情况,要求学生在较少的时间里,阅读较多的东西,收到较好的效果;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要善于用已知求未知,同中求异,稳步中求提高,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注意用不同方法探索解题思路,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思维过程的灵活性;要通过灵活多变的练习,消除思维定势的影响,不满足于一个思路,一种解题方法,提倡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做,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开拓思路,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敏捷度;要在学生中提倡多思善疑,于无疑处见有疑,对典型问题的解决或思路提出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是前所未有和独创的想法、解决;不满足于只会解一道题,而要通过解一道题的训练,掌握解一类题的方法,总结出一类题的规律,在把这些规律运用到实践中去,达到触类旁通的境地;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的训练,将有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有助于能力的提高。

三、搞好求实创新的思维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高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着力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主要是指能产生新设想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产生新成果的创造技能,而创造思维又是创造能力的核心,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就成为素质教育中的重点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创设一个能够刺激学生创造思维的环境,逐渐养成他们多方向、多角度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可以通过班级建设、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家庭教育等多种形式,搞好学生的心理品质和思维的训练,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和思维都按照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一般规律进行,并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信息上表现出思维的广阔性、逻辑性、独创性、灵活性和敏捷性,还要求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辅以自学辅导,组织交流讨论,设计探索性实验,智力竞赛,物理板报,小论文答辩等训练思维的多种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同时,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课堂上我经常组织学生讨论、争论、辩论,从不轻易给予现成的结论,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索,并强调讨论不准重复自己,不准重复他人,不准重复书本,还引导学生要善于发现共同的规律,加倍注意违反常规的新异现象,大胆选择角度提出新思路,促进其创造思维的发展。

另外,还要注意加强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注入无尽的活力,在课外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组织在一起,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同时,课外活动还为教师的因材施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加速了学生特长的发展,获得在课堂教学中难以得到的成长空间,克服了把学生拴在死啃书本的怪圈里,扼杀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现象,给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创造思维的培养提供最具活性的平台,教师在活动中要善于启发、诱导、提出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巧妙地给学生活动指点迷津,并在关键时刻给予正确的指引,使学生在自然、自愿、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培养自己的创造思维。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如果我们能真正做到使学生打好基础,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学会知识能力的迁移,就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不仅将知识学牢学活,而且能将其转化为自身能力,并能多方面培养学生自身实际能力,真正做

到在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参考文献: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范文9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造性 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34-02

创造性作为民族自主之本、人类最有活力的行为、科学研究的第一要义和生命线,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科学进步,起到了灵魂的作用。长期以来,重逻辑思维能力、重计算,轻创造、轻应用的小学数学教育观念和倾向,使得小学数学教育脱离了正常轨道,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发展,进而削弱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如何改变现有的教学培养模式,从小学基础教育抓起培养更多的,具有高素质、富有创造力,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数学创新人才,而不是数学工匠,是摆在小学数学教学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1.创造性思维概述

1.1创造性思维概念

人们在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这就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不受知识以及传统方法的束缚,思维路线是开放性、扩散性的。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中去探索,去选择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是人类的高级心理活动。创造性思维是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种出类拔萃的人才所共有的东西,不仅能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1]。

1.2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创造性思维的产生与发展,从整体上增加了总的知识量,不断推动知识的革新,提高了人们认识世界、探索未知的能力;同时,创造性思维所带来的丰硕成果又激发了人们新一轮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说:“‘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2]。卓别林为此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和拉提琴或弹钢琴相似,创造性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3]。”

2.小学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2.1小学数学教学的转向性

转向性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思维在一个方向停滞时,及时转换到另一个方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从一个角度不停地转向另一个角度,面对具有不同特点的小学生,随着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改变而逐渐变换教学方法,所谓“旱路不通走水路”[4]。

2.2小学数学教学的批判性

小学数学知识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建立在该知识体系上的教学方法是相对的,教师之间要有科学的怀疑精神,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教师批判性思维的敏感性,进而教师才能不断在创造性思维上影响小学生,对待自己和他人的原有问题,包括老师的论断,敢于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3小学数学教学的多向性

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以某一个问题为中心,思维路线向四面八方扩散,形成辐射状,找出尽可能多的答案,扩大优化选择的余地。例如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上,引导学生多比较、多权衡,多几个思路、多几个方案,以增强解题的应变能力。从不同的方向对同一数学问题进行思考,更注意从他人没有注意到的角度去思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角度多一些,找出相似类型题的解题规律[5]。

2.4小学数学教学的连动性

小学数学教学的连动性,即通俗讲的由此及彼。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从三个方向考虑:一是纵向,针对某一数学问题向纵深思考,探究其答案;二是逆向,根据题意已知条件,针对问题,向它的反面推理;三是横向,能联想到与其相似或相关的解题方法。即由浅入深,由小及大,推己及人,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形成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性思维的连动性。

2.5小学数学教学的综合性

小学数学知识体系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按照小学生接受知识的综合特点组成的有机整体。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将某一知识块放在整个小学知识体系中进行思考,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方面的分析与综合,找出不同知识块相关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内在联系,而不是孤立地简单教授某一知识块,某一年级的数学知识。要整体深入分析,在整体综合的基础上,针对教学任务,在整体中把握部分知识块的特点、找出规律,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并且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逐渐形成综合性的思维方式,并逐渐运用到今后的数学学习和生活中[6]。

3.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1不要扼杀小学生的想象力

众所周知,人脑分为四个具有不同功能的部分:以外部世界接受感觉的感受区;将这些感觉收集整理起来的贮存区;评价收到的新信息的判断区;按新的方式将旧信息结合起来的想象区。只善于运用贮存区和判断区的功能,而不善于运用想象区功能的人就不善于创新,而后者是形成想象力的源泉[7]。想象力是人类运用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推断和设想的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充满想象力的探索的过程远比很快得出结果重要得多,因为小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体会和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的过程,正是促进小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创造性发挥的表现。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对小学生充满想象力的质疑要慎重对待,无论多么肤浅或异想天开的问题,不能训斥其积极性,而要沙里淘金,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给予及时鼓励,激发学生不断提出新问题,发挥更大的想象力,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2多种方法解题与解题的新颖性

a.多种解题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当一个问题有多个答案的时候,以这个问题为中心,思考的方向往外散发,找出适当的答案越多越好,而不是只找一个正确的答案,这是对发散性思维的通俗释义,发散性表明,在所适合的各种答案中能充分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性成分。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一个数学问题,提出多种条件假设和解题途径,这对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小学生通过各种解题途径得出答案后,能对其创造性思维和解题途径做出验证。因此,要充分利用发散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不同的策略,对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8]。

b.解题新颖性培养创造性思维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在强调多种方法解题的同时,要注重通过解题方法的新颖性来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常规思路,勇于标新立异,寻找与众不同的解题途径,鼓励小学生大胆尝试并要有理有据的坚持自己的想法,敢于向权威挑战,推陈出新,不落俗套,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3培养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小学数学小学中,要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那么就要将培养批判性思维作为重中之重。培养小学生批判性思维,首先要摒弃唯书至上的思想,批判性地对待书本知识,做到活学活用。其次,要敢于质疑老师,摒除唯师至上的思想,消除传统赋于的“唯师”的影响,不简单地“唯师之命是从”。最后,消除朋友、同学间的从众心理影响。从众心理直接影响着批判性思维的形成,甚至会带来许多相关的负面影响。因此,培养小学生批判性思维,要做到不唯书、不唯师和不盲从至关重要[9]。

3.4培养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是创造性思维的三个因素。三者密不可分,又相互联系。流畅性是针对刺激能很流畅地做出反应的能力;灵活性是随机应变的能力;而独创性是指对刺激作出不寻常的反应,具有新奇的成分。加强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的训练,对培养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美国心理学家曾采用所谓急骤的联想或暴风雨式的联想的方法来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10]。据此,我们也可以采取类似的方式来训练小学生的流畅性、灵活性,例如在训练时,小学生要像夏天的暴风雨一样,迅速地抛出一些脑海中所想的东西,或者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口算简单的数学题,不容迟疑,鼓励他们不要考虑质量的好坏,或数量的多少,训练结束后着重在流畅性和灵活性上进行评估,不要过多纠缠于正确率等,速度愈快表示愈流畅,讲得越多表示流畅性越高。这种自由联想与迅速反应的训练,对于思维,无论是质量,还是流畅性,都有很大的帮助,可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

3.5通过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

有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幼儿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培养小学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的源泉。

a.通过认知冲突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培养创造性思维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难易适当的问题来激发小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渴求知识的欲望,小学生在好奇中有了兴趣,就会积极思维,并提出新的质疑,自觉地去解决,从而培养了创新思维的能力。

b.通过适合小学生个性特点活动,培养创造性思维

小学生生机勃勃,精力充沛,他们什么都想知道、他们的问题没完没了,教师可以组织一些适合其个性特点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活动,如开展几何图形设计比赛、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生活数学游戏活动等,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在玩的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4.结论

小学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相关教育人员长期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本文在对创造性思维理论及小学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小学生的想象力对培养创造性思维至关重要;运用多种解题方法、解题的新颖性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培养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通过认知冲突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通过适合小学生个性特点的活动来培养创造性思维等观点,希望在理论以及实践上对小学生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新课程理念与创新》,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年。P11

[2]周玉仁主编,《小学数学教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P15

[3]张奠宙,《数学教育研究导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P17

[4]《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大众数学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组,《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第一,二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P12

[5]马忠林等,《数学教育史简编》,广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P21

[6]张奠宙等,《数学教育学》,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P43

[7]严士健,《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P21

[8]傅海伦,《数学教育发展概论》,科学出版社,2009年。P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