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集锦9篇

时间:2024-01-12 16:05:16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字】思想政治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对中学教育的各个学科来说,都是一项艰苦的任务,而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尤为重要,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训练,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对其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直接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整体质量。所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那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1 思想政治课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中是起主导作用的。主要表现在:

1.1 思想政治课能培养学生不迷信不盲从的良好品质。思想政治课由于自身学科的特点,时代性强,不断推陈出新,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更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认识世界。

1.2 思想政治课能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就思想政治课而言,对学生来说,创新思维的结果更多的是他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在学习政治理论的过程中,更注重对知识规律的理解、接受;对社会及身边的各种思潮、观点、行为具有分析鉴别评价是非的能力,决不墨守成规人云亦云。

1.3 思想政治课还可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敏锐的思维能力。这样的学生,不仅看待问题与众不同,在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2 利用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1 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

创新思维作为思维的一种形式,具有积极主动、发散、独创等鲜明的特点。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进行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因为这不仅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素质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他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动力。在创新过程中,创新者所具有的创新思维的品质,其中主要包括有远大的理想、强烈的求知欲望、良好的个性品格、勇敢的探索精神等等。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也是一种创新活动,更是一个巨大的铸魂工程。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精神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

首先,加强科学的世界观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思想政治信念。理想是创新的动力,信念是创新的精神支柱。所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求学生要在深刻理解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和道德观。

第二,加强意志品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格。人的意志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创新思维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另一方面还要对学生还要进行挫折教育。挫折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思想教育,是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是提高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创新性思维,克服思维固定性的制约,促进发散性思维的产生。

2.2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品质的基础上,要注重加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它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素质的核心内容。所谓创新思维也可叫创新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它主要包括准备、酝酿、阐明和证实四个阶段。所以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课外实践,都要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来加强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任务驱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其目的是给学生创设一个融洽、和谐、快乐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索取知识,逐步培养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所谓的“任务驱动”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和思考,通过培养创新思维来搜集有关信息、形成概念、,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根据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自由讨论、辩论,不管是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还是扩散性思维,都要让学生有新角度、新构思、新方法,充分活跃学生思维。对学生总结的概,归纳的问题,提出的新观点及分析问题的不同思路,教师要加以“集中”证实与评价。教师“集中”评价,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坚持“激励性”原则,挖掘学生身上创新思维的闪光点,给予正确评价。从而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潜能,摆脱妄自菲薄,畏葸自缓的心态。扩散性思维与集中思维相互统一,不断拓宽思维的空间,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范文2

摘 要:创新是21世纪信息时代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创新型人才也是如今社会紧缺的人才资源。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在培养人才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学校里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选择中学数学教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简单地说明数学教育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原因。其次,重点阐述了数学教育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发挥的重要作用;最后就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这一问题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数学教育;创造性思维;自主思考

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深化,对我国的中学数学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数学教育教学不仅仅要传授数学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对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数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原因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源泉,而创造力是创新的基础,是人们与生俱来而又可以后天培养的一种宝贵能力,创造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创造性思维的养成。众所周知,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中学的数学教育在中学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数学一直以严谨性与抽象性著称,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生觉得数学难、不好理解的原因。中学数学的逻辑性、抽象性强,在解一道数学题时,要有严谨的思维,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题目,进而做对这一道题。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日常学习的点点滴滴中很好地锻炼逻辑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中学数学一直以本身独特的抽象性和严谨性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学以致用,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是中学教育中最重要的任务。

二、中学数学教育在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马克思曾说:“数学教育具有创造之本型,数学是人类自由的创造物。”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性和特殊性,数学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基础数学教育的一条必经之路,是传授经验知识,学习指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以及进行逻辑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学教学在新课程的改革下,已经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中学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型人才是社会亟须的人才,拥有创新性思维的学生到了社会上,有更好的发展前途。在中学数学教育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核心体现。

三、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当今社会亟须创新型人才,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社会、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国家的栋梁。但是传统的中学数学教育为了应试教育更注重学生数学解题技巧、数学基础知识等能力的培养,从而忽略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对于学生来说,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学会课本知识更重要,想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从中学数学的课堂开始。近几年来,国家也在加快素质教育的改革,中学教师不应该只满足于应试教育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一味灌输的教学方式,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要营造一个轻松、开放的氛围,积极鼓舞学生自主思考,大胆质疑,积极发表不一样的观点,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牟煌的角度思考问题;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其次,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多留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先在小组内思考、探究,自主找到解决的方案。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经常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特别是在考试之后,交流学生对于数学的看法,可以具体到学生对于某道题解法的自我理解,以及考试时学生对于这道题的思考过程,以此找到学生理念方面的错误,使学生善于反思,培养创新性思维。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积极进取、求异创新的习惯,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科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我国的教育制度更侧重于应试教育,更注重于考试成绩,因此,教师为了适应国家的教育现状,更注重于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教授与解题技巧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相对于知识的掌握,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中学的数学教育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严谨的逻辑性,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作为一个要走上社会的学生,创造力是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要从学生时代开始培养创造性思维,从数学教学中汲取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慎思.试析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新校园(中旬),2016(6):80.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职高美术 创造性思维 步骤

0.引言

近些年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有着很大的进步,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度有着加强,在职高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美术知识能良好学习,还要能充分重视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下,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有着要求,在具体教学中就要能充分重视,通过从理论上对学生创造性思S的培养研究,就能从理论上为实际教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1.职高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和步骤

1.1职高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职高美术教学课程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有着积极意义,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要得以贯穿,促进学生创造能力以及品质的提高,增加学生的艺术潜能以及审美能力提高。在美术教育过程中,这是和其它的教学课程有着区别的,对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以及艺术个性有着积极作用,每个人的审美能力不同,在创造能力上也会不同,加强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让学生在艺术创造能力上不断加强[1]。

职高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对高素质以及对市场需求人才的满足比较重视,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在专业理论知识上扎实的掌握,还要充分重视艺术价值观的系统化形成,以及审美观的发展。在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方面,就能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对学生的艺术创造力的提高有着积极意义。只有在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加强,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1.2职高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步骤

职高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注重不同的阶段实施不同的教学任务,在对学生的灵感培养过程中,就要注重方法的科学性。让学生对生活能细致的观察,从生活中找到创作的灵感,在这些主观以及客观和视觉等因素的影响下,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有着积极作用。在对创造素材的搜集以及整理过程中,也要注重方法的科学实施,这对对灵感实施修改的重要过程,将生活中的形象进行描绘。在对素材的搜集中,可能是对简单线条的记录,有的是有着强调性的素描写真,这些都比较有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2]。

2.职高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措施

职高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就要注重科学方法的应用,笔者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措施进行了探究,在这些措施的实施下,就能有助于学生的创造性能力的提高。

第一,深化美术教学改革。新课程标准下的职高美术教学,要注重在教学的改革上进一步深化,对教学方法能进行大胆的创新。美术鉴赏课程中可通过和音乐以及故事和角色扮演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应用,保障学生能及时的进入到课堂氛围中去,加强学生对美术课程的理解[3]。教师在美术教学中,通过演讲辩证法的教学活动开展,促进学生对自己的美术学习情况加以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潜能要能积极有效的激发,让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不断进步,对学生的个性能充分体现,这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有着积极作用,

第二,加强教学观念的转变。职高美术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深化,让学生向着会学的方向发展,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能不断加强,美术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注重学生的创造性以及积极性的充分发挥,让学生在美术课程中积极的进行思考,并要勇于创新。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能力要加强,通对大师的一些名作欣赏,让学生在创造能力以及想象能力上充分绽放。让学生主动的接受美术教学知识,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让学生掌握到学习的技巧。这些层面的方法应用,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凸显,以及对教学的质量提高就比较有利。

第三,注重自我美术素养的提高。在对学生的美术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老师就要重视自我美术素养的提高,老师要不断的充实自己,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在对美术上的学习层面要注重基础理论的熟练掌握,以及美术技巧的创新应用,将自己的教学能力水平不断提高,为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打下基础[4]。老师在美术教学方方面,在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上要注重,以及在教学模式创新上能充分重视,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助于对学生的美术教学。

第四,对美术教学的环境优化。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就要能充分重视教学环境的整体优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就需要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构建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能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能够有宽松的学习环境。这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以及创造思维的培养就比较有利。美术教学课程中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注重,让学生通过全面性的学习,对自身的学习能力提高打下基础。

第五,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措施实施。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要充分重视对学生的评价,通过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就有着积极促进作用[5]。教学评价也是老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方法,在教学评价实施中,要充分重视多元化,让学生能够充分的了解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不足之处,然后针对性的进行补充自己的不足,这些都比较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以及在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上也有着积极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职高的美术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教学的方法创新实施,还要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层面能不断加强,只有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在通过对职高的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就能有助于美术教学的整体水平提高,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也有着积极作用,希望能借助此次的理论研究,有助于实际教学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全新.探讨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J]. 中国校外教育. 2015(02)

[2]颜晓晨.中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 美术教育研究. 2014(04)

[3]张小萍.职高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 美术教育研究. 2014(02)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改;创新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发展学生的智力,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新课改理念已经渗透到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不可避免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科,这个问题答案不尽相同,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长期以来,数学教学以集中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课本上的题目和材料的呈现过程大都遵循着一个模式,学生习惯于按照书上写的与教师教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用符合常规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这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是必要的,但对于学习数学兴趣的激发、智力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需要,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学校的立足之本。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是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等几方面。对于小学生来说,要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抓起。对于一个问题所要求的适当答案,往往不与他人相同,总有新想法、新设计、表现得独特,就属于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表现。这种求异思维是创造性 思维的出发点和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实行民主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创造思维活动成功的先导。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所取得的。教师在教学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创设情景,着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用妙趣横生的数学问题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的积极参与者,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课堂上要营造好创新氛围,让学生和老师一道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彻底破除师道尊严,师生相互尊重。允许学生质疑问难,发表反对意见,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在轻松愉悦中获取数学知识。

二、启迪激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所以教学上凡事要喜欢问个究竟和另辟蹊径。思维的求异往往是创造的开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提倡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不同的意见,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独创精神,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把课堂讨论引向深人,产生创新意识。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通过讨论,思维非常活跃,始终处于主动出击状态,为自己的创造感到惊喜,为寻求不同的解题思路而积极努力,畅所欲言。通过课堂教学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辐射性、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发展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三、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探究欲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内驱力之一。为了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教师应当经常向他们提供能引起观察和探索的新异情境,要善于提出难易适中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问是点燃知识之火的燧石,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创造发明的萌芽。我们学校的教学教研活动中明确:教师应随时挖掘教材中的发现因素,创设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使之有较多的机会发现、去研究、去探索,以形成积极向上勇于合作交流的浓厚氛围。另外要培养学生的寻疑意识。所谓寻疑意识,是指学习者在头脑中始终带着寻找问题的意识,以怀疑的眼光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捕捉可供设疑的细节,挖掘疑点。寻疑可以在各个方面,各个角落,老师要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寻疑,肯定结果,从而激发寻疑兴趣。其次,寻疑贵在主动。只有具有主动积极的精神品质,才能寻找到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注意引导,让学生乐于寻疑,让学生填表产生疑惑,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索求知,在讨论中找答案。

四、温故知新,指导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所以教师教学要温故知新,巧妙设疑,指导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教师要理顺学生的思维思路和知识的顺序性,使知识自然迁移,为学生发现新知识进行思维上的引导。并适时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地沉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证明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温故知新,承前启后,为新知识的发现做铺垫,还要善于设疑,去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进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波澜。

五、拓宽思维渠道,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的灵魂是求异思维。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兴趣是学生创造思维活动成功的先导,想象力是涌现创造性思维的源泉,观察力是激发学生创造思维性活动的关键,灵活多变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崭新途径。在教学中,我又引导学生运用类比联想的方法,由椭圆、双曲的几何性质进行迁移、拓展,总结归纳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因此,在教学中,若教师从知识的顺延、从属、引伸、互逆、相似等方面考虑和发掘类比因素,进行类比创新,就会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充分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六、设计开放性习题,进行思维发散

开放题的多样性、探索性、层次性等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的条件,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这既提高教学质量,又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开放性习题改变了学生原来的思维模式,充分发挥其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进行思考,其思维方向和模式的发散性有利于创造性能力的形成。把开放性习题融入课堂,可有效地激发学生敢于思考问题,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等良好数学品质。在编制开放性习题时,要十分重视试题的设问方式,不同水平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设问方式,提出不同的解题要求;要注意问题的可发展性,给学生一个提问题的机会,也许比解题本身更重要。开放性习题往往答案不固定或条件不完备,能引起学生思维发散。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份。训思维发散,给学生以创新的机会,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启迪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既要针对学科特点,做到适时、适度、自然结合,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做到有趣、有力,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氛围。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美术教学;审美想象;发散思维;创新思维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意识的培养备受关注,并被认为是开发智力、激发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手段,对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能力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创新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水平,即指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问题中找到新关系,寻求新答案的过程,这种思维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发散性。创造力需要通过不断培养与社会实践而获得,只有将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宝贵资源进行积极开发,才能培养他们成为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一、在美术教学中重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注重对美术兴趣的培养

没有主动积极的学习心态,就不会有执著痴迷的探索精神。教师要努力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贬斥、讥讽是绝对禁止的,要充分认识到创新动机的主要源泉是对新事物的探索和发现。因此,教师正确的引导方式和正面鼓励的积极态度尤为重要。

2.审美想象是创造的前提

美术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其想象能力。教师可用直观教具、创设情境、现场参观等方法来引导学生的想象。

3.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创作中,习惯性的思维程序往往会束缚人,使思路闭塞,思想僵化。因此,每一课题每一节课都不要急于完成作业,而是围绕题目,尽可能多地去设想,看谁的想法新颖,最有独到之处。鼓励学生敢于用多种手法表现事物,表现内心情感。发散性思维对摆脱习惯性思维很有益处。

二、提供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情景

1.可在写生课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实践性强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特点,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学生新奇的想法来源于实践,创造思维的萌发更取决于学生头脑中接触过的、熟悉的事物。多感才能多知。如素描风景写生课,若完全写实照搬画面肯定不好看,因此,在写生中要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中的结构、形态,要求学生用概括的方法,舍去不入画的部分,使画面构图更完美,意境更充实。要求学生用夸张变形手法表现,高者更高,矮的可再压低。根据主观感受,表现情趣,增强艺术感染力。艺术大师潘天寿说过:“艺术不同于自然。”这样的结果是全班几十个人的作业,一人一样,共性中有个性。有的是全景图,表现大树下的一间屋;有的是特定房屋的屋顶,勾勒出不同的房瓦;还有的表现屋前的小路,引人遐想。写生提供了创作的源泉,经过艺术概括,去粗取精,创作出比现实景物更有个性、更为鲜明的形象。

2.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积极的创造思维

创造需要勇气,需要一定的气氛烘托。在创造活动中,有的学生害怕自己的作品特殊,怕学生起哄,更怕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因此,提倡学生有创造意识,就要求老师敢于表扬标新立异的同学,尤其在评判作业时,不以干净、规矩为唯一标准,而是看谁的作品有独到之处,谁的作业就是最好的作品、成功的作品。

实践表明:美术课只搞单一临摹,长期反复,只能使学生形成一种固定思维方式。他们的作业尽管工整,技巧也上乘,但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知识积累型,只能是艺术工匠,而非创新人才。

三、加强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如果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坚持以课标为指导,遵循教学的实践性、直观性、艺术性与创新的教学原则,就能够培养出有审美情趣、积极向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坚持写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使学生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了解风景、静物、人物的自然状态、结构、比例、透视。这种观察能力的培养对于学习其他知识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坚持临摹与创作结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人的想象力的培养是多种途径的,美术课上形象思维的创作活动使学生积极地想、主动地想,培养了勇于探索的精神。

坚持发散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中,作业也好,作品也好,不可能只有一个答案,不能因智商高低而决定优劣。正是这种优势,促进了创造活动的进行。发散性思维使人思维活跃,浮想联翩,心胸开阔,情绪乐观。在这种思维活动中伴随着创造奇迹的出现。只要我们坚持用发散思维的手段训练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创新思维;大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9.21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7-0012-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高等教育是催生高级人才、创新人才的摇蓝。怎样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一直是高等教育长期以来思考的重要问题。从人才培养的路径来看,任何培养模式都围绕着学生掌握和应用最新科学知识、获得先进科学技术而展开,终极目标就是实现创新和突破。当前,许多教育工作者极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采取了各种合理的、卓有成效的措施来培养其创新思维。本文仅从创新思维培养的一个方面――研究性教学入手探索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及对大学教育教学的推动作用。

一、创新思维的定义和特征

创新思维,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人脑的一种综合性思维,是人的思维素质、思维心理、思维形式、思维环境和思维效果的系统综合反映。一般认为,创造力的产生离不开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实现创造、达成目标的主干要素。与常规思维相比,创新思维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创新性

创新性是创新思维的典型特征,只有具有创新性才能谈创新思维,如果思维不具备创新性,那么这种思维明显就缺乏创新思维的典型特征。创新性主要包括两层含义:第一,独创性。表明创新性思维是区别于他人而存在的,完全没有已知规律和已有方法可供遵循;第二,新颖性。不论是过程方法还是实践结果,创新性思维都不宜与他人的研究成果雷同。创新思维是人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主观创造的过程,这种明显不同于以往的改造和制作对创新性提出了相当高的标准和要求,也就是说,创新思维得出的成果必须是原创的、前所未有的、从来没有被人类认识和认知的。

2.发散性

创新思维在自身形成的历程中需要有效地把思维客体的相关要素进行合理的联系和对接。这样,发散性的思维既可以通过对一个问题的分析、解释和理解,进而辐射带动类似问题的理解并能够给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并从这些问题中找到具有的共同特性,得出物质或客观世界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也可以将一个简单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层层剥离,步步深入,设定各种条件并提出新的假想,分析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并在现有基础上去思考这些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并恰当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创新思维具有发射性的这一特点,将会有效地促进某个问题灵活多样的思考,能够引导人利用自身已有的知识构架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研究同一个问题,最终将其融会贯通,进而达到思维方式的突破式进展。例如举世关注的环境问题就可以从生物学、化学、数学、物理学、医学、工程学等多种不同视角来研究,最终达到的战略目标殊途同归――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性教学的内涵和特征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非传统的学习方式,在大学教学中常常被使用。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利用现有知识体系主动获取知识,并且能够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研究性教学旨在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转为主动探求知识,这种教学方式重视并能够解决某一假设问题或实际问题。与传统的学科本位的教学方式相比,以探究为本位的研究性教学,需要以每一个人的现实生活和已有知识构架为基础,通过持续的训练培养具有较为完整的人格、善于实践和创新、积极主动学习、敢于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思维性创造的人。研究性教学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问题性

科学研究的由来在于科学问题,任何科学问题只有悬而未决,才能激起科学研究的动力,并最终解决这一问题。问题性之所以能够成为研究性教学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特征,就在于问题是研究性教学的起点。在实际中会遇到很多问题,然而选出一个合适的问题将之作为一个研究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分析,这是具有相当难度的,也是相当关键的一个问题。只有选择了合适的问题,研究才会有意义、有前景。从目前高等教育经常采用的各类教学方法来看,问题教学法往往成为首选。

2.开放性

研究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收敛性不会被过多提及,反而开放性会成为研究性教学的必然要求,这是因为研究性教学是以过程为导向而不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成某一结果,可能会采用许多方法和手段。由于所提出的科学问题的性质、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同、教师引导方式的差异、个人综合素养的不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性教学的过程和结果必然呈现多样性,所以研究性教学必须“因材施教”,适用于小班教学、精英培养。

3.互动性

研究性教学必须有一个好的引导者和一个好的接受者。研究性教学目标明确,以解决问题为宗旨。当学生面临的是复杂的综合性、应用性或创新性的问题时往往会很迷茫,这时教师正确的引导是相当重要的,不仅在学生学习阶段有益,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今后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另外,为了解决某一问题,可能需要团队合理高效地分工协作才能获得结论,那么既要在合作中表现出独立思考的能力,又要善于与团队成员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在彼此的辩论和认同中获得突破性的知识成果。

三、创新思维和研究性教学的关联

研究性教学与创新思维渊源深厚。研究性教学是创新思维的工具,为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培养夯实了基础;反过来创新思维的培养又将大大促进研究性教学的发展进程。创新思维和研究性教学具有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

第一,研究性教学对创新思维的作用。人们常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事实上生产力就是一种创新,一种突破。那么,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怎样才能转化成为现时形态的生产力呢?实现的办法就是:通过教育的方式将科学知识传递和灌输给劳动者。从研究性教学规律来看,恰当的教学方式促进了人类自身思维的发展,以思维的发展推动了创新;从研究性教学模式来看,不论问题模式、发现模式还是引导模式,本质上都是以探索来实现创新;从研究性教学方法来看,无论是观察、实验、问题讨论,还是理论推断等都是通过认识未知事物进而达到创新这一目标。研究性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这样说,研究性教学从本质上提升了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第二,创新思维对研究性教学的作用。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对于任何民族和国家来说,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担任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在各种教学模式中,研究性教学熠熠生辉,那么创新思维的培养对研究性教学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从研究性教学的培养目标分析,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其重中之重。因此,首先应当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构建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研究活动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需要根基和土壤的,这就是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只有在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和接受后,学生才有可能利用已有的学科知识体系和构架,充分观察、分析、比较、类比、归纳、综合、抽象、概括等要素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需假设、论证、分析、整合,这一探索过程恰恰与研究性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探索性活动的本质不谋而合。研究性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常常会推动教学自身的发展。

综上,研究性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二者对教育教学发展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研究研究性教学和创新思维时可以合二为一,促进两者有机结合,推动两者的共同发展,将之应用于大学教育教学,有效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完善。

四、创新思维和研究性教学对大学教育教学的推动

创新思维能力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从对创新思维的分析来看,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传统的以知识接受为主的教学方式必须有效改变;从对研究性教学的分析来看,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教学模式。因为学生自身认识结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不同,在问题探索的过程中又逐步形成了新的认知结构,叠加新的认识和感受。所以从研究性教学为主导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会出现100个学生解决同一问题很可能产生100种方法的现象,避免了一个问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情况,这对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当然,这也意味着群策群力,每种方案都具有独特的视角,同一问题可能会有多种方案可供优化组合,从综合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再好不过了。在培养创新型或者是应用型人才的大学里,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研究性教学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所做的贡献及成果被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认可,并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教学模式。

然而,由于研究性教学与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自发的、有机的结合,这对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真正付诸于大学教学活动时还有几个主要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并予以解决:第一,教师在研究性教学中的引导性不够,自身素质需要提高,教学风格需要灵活转换。第二,学生获取资料方式单一,获取资料内容杂乱,需要及早通过信息类课程培养信息素养。第三,过分追求形式,造成基础性和创新性的链条断裂,需要强化课程基础内容,在必要的学科背景和基础知识体系下开展创新与探索。

参考文献:

[1]赵洪.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

2006,(2):71-75.

[2]王仁法.创新思维教育在高校的全方位渗透[J].高教探索,2006,

(5):72-75.

[3]王岚,刘赞英,张艳红,等.构建以研究为本的本科研究性教学模式[J].江苏高教,2007,(4):72-74.

[4]刘伟忠.研究性教学中的难点与实施重点[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36-37,42.

[5]魏淑慧.研究式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68-72.

[6]屈波,程哲,马忠.基于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教学的本科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1,(4):85-87.

[7]林健.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5):1-17.

[8]谢爱理.在结构化学教学中培育创新思维模式[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47-50,85.

[9]颜隆忠.关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04,(6):12-14.

[10]杨宏郝.论创新思维的特征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2):230-233.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范文7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思维;探讨

一、引言

知识经济已现端倪,也是今后发展趋势。民族的进步需要创新人才的贡献,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需要创新人才。同志曾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在尊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前积极提倡的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已得到广大群众及相关部门的共识。而所谓的高素质人才,不是只光光具有高学历,更需要创新精神和能力,高素质人才的核心能力就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初中是人生接受学校教育的中转站,该时期培养的创新性思维能够为今后的大学或职业教育深造提供坚强有力的后盾。当前初中数学教育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死记硬背、对公式灵活运用的能力不强、刻板僵化、唯书唯师等情况,因此有必要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数学教学环节中切实落实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数学创新性思维的概念及特征

探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就有必要先了解数学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及特征:

(一)数学创新性思维的概念

所谓创新性思维是指有创见性的思维,人们通过这种思维不仅可以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创的、有实际社会意义的思维。数学创新性思维是指能主动的、独创地提出新的观点与方法,解决新问题的一种思维品质,它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而学生数学创新性思维是个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指导下,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重新组合,产生具有一定意义的新发现、新设想及与众不同的方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一定具有社会价值,但对学生个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二)数学创新性思维的特征

数学创新性思维发挥着大脑的整体工作特点及下意识活动能力,完整地把握真数与形的关联,数学创新性思维不仅具有创新的特点而且具有数学思维的特点,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具有的相关特征如下阐述所示:数学创新性思维具有创建性、新颖性的标志;积极地创造性想象与现实统一是数学创新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发散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是数学创新性思维的基本模式;专注与灵感是创新性思维的重要特点。

三、在数学教学中强化思维训练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针对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能力。

(一)适当时机进行统摄思维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数学内容教学到一定阶段后,有必要进行统摄思维训练,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及能力。统摄训练是对学过的数学相关的概念、定理、单元章节等进行系统的复习,并且进行技巧性的总结归纳,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理顺知识的脉络,编织良好的知识网络。采用统摄培训教学方法主要是为学生创新性思维发挥打造良好的基础。

(二)恰当地进行批判性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批判性思维是学生对自我解题思路的冷静分析,对解题结果的重新审核。在数学解题中采用批判性思维就能够不断对解题的思路及结果进行完善,不断找到新方法、新思路。批判性思维不仅仅是对学生自己解题思路的审核,而且能够科学的分析教师教学的一切,打破唯书唯师论,学生经过自己对问题或者解题思路进行系统的考量,更能够进一步的接受所学知识。为了能够让学生有不少机会进行批判性思维锻炼,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适当出一些改错题或判断题等题型来发展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不时地进行直觉思维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直觉思维是建立在对客观数学知识掌握及熟悉的基础上发生的,是平时数学知识的积累与沉淀的一种良好反应,表现在数学问题上就是没有严格的逻辑推理、没有进行理论推导时就能够感觉到问题的结论。直觉思维越过中间环节,不像逻辑思维要经过严格的论证与推理等中间环节,就像英语学习中所谓的“语感”。在数学考试中,需要强烈的这种直觉思维,因为有着良好的直觉思维能够形成良好的解题思路,不但准确率高,而且节约考试宝贵的时间,体现解题的高效率。因此在教学中,首先,教师就应该不时地对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体会到直觉思维的魅力;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多设置直觉思维的题目,在学生毫无准备下突问学生用直觉思维解决问题;最后,要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有效地发展学生直觉思维。

(四)针对性地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兵法上强调迂回,其实生活中很多事情亦如此。当一个问题在正面难以找到突破口时,就应该从其他的角度下手,冲破思维定视,间接求解,利用正难则反的思维。数学中存在着不少的证明题,就可以利用这一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有针对性的设置逆向思维的题目,引导学生灵活地转换观察和分析数学问题的角度,让学生充分看到逆向思维的功能。

(五)有机地进行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进行集中与发散思维训练,针对某个知识点或者是某个问题进行发散,对于散乱的知识点进行集中,总结。创新性思维基本成分包括集中性与发散性思维,所谓集中性思维就是利用已有的信息按照一般的单一模式,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发散性思维是根据某个知识点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探索,联想到更多的解决问题方案,这些方案不一定都具有价值,需要评判、筛选、提炼、升华。集中性思维是发散思维的起点和归宿,两者相辅相成,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不能够单单从集中性思维或者发散性思维进行培养,而应两者进行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效用。

参考文献:

[1]陈奇峰.试谈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科技资讯,2010(03).

[2]李晓龙.也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教园地,2009.

[3] 陈实.创新思维——数学教育的核心[N];学知报;2011年.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范文8

文科教学 创造性思维 实践模式 头脑风暴法 案例教学法

国际传媒专家沙利尼?文特雷利曾指出:“正如黄金是过去时代的货币一样,信息社会的黄金便是智慧以及创意思维。”正如沙利尼所言,随着科技及信息的不断发展,当今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品质和能力的世界,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在人才及脑力竞争日益激烈、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世界环境中,是否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已然成为判断一个人及一个国家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标准,而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具备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队伍成为一个民族持久不衰的保障。

人才的培养靠教育,而高等教育更是知识传播和创新的主要载体,高校是培养和塑造学生具有较高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阵地,随着教学改革和实践的纵深发展,以往填鸭式的被动学习方式已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全球范围内创意产业的发展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高等教育都提出了挑战。原教育部部长周济针对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曾说过:“与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相对照,我们所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需要极大加强;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明显不够,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虽然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倡导创新教育,但是由于时代和社会原因,他的关于创新思维的教育并没有得到推广实践,直至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家对知识、人才的重视,创新思维教育模式才开始被关注,近年来,关于高等教育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的不仅是创造性思维理论层面的支撑,更重要的是思想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因此如何将理论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模式才是当务之急。

尽管受中国传统的“重理轻文”观念的影响,但我国报考文科的人数却有增无减。截止到2011年底,文科各学科在校生人数近千万人。占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49%,包括文、史、哲、经、管、法等,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文科学科体系逐渐形成,标志着一个文科高等教育大国正在崛起。虽然我国文科的学科门类齐全,发展迅猛,但文科的就业问题一直堪忧,人文社科研究也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去甚远,理工科类学生就业容易,更受企业欢迎,这不仅与我国当下以基础建设为中心有关,也与我国的文科教育缺乏创新,学生学习、研究、实践能力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纵观我国高等教育文科教学模式,发现空夸宣传得多,谦虚务实得少;纸上谈兵得多,实践探索得少;闭门造车得多,适应市场需求得少。不少专家学者都从理论方面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予以分析,但是各高校能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情况较少,对于文科教学而言,平时不思考,考试之前抱佛脚,以“一背考天下”的思想和行为依然大量存在,这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文科教学中,如何构建具有可行性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模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范文9

一、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新精神是创新能力形成的意识和心理条件,创新能力又是创新精神最终的目标,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一方面要树立创新教育理念。教师要切实将创新教育理念融入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改变过去课堂作为单一的知识传授场所的局面,把课堂视为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只有这样,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的工作中才能时刻将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考虑要点,多途径、多领域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的渗透;另一方面,要努力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创新精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某些传统意识和传统行为的否定,而这种否定的意识和行为在压抑紧张的氛围下是很难实现的。为此,教师要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可以更自由地提出不同的想法和观点,敢于对权威提出质疑,最终为创新能力的形成建立一个有利的心理氛围。

二、创新思维的培养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过程,在思维领域有了创新,才能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创新能力。在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三个途径入手。

1.重视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的独立性是创新思维形成的重要条件。在学习过程中,一味地跟着别人的思路走,很难有创新火花的出现,创新行为的出现必须要建立在具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的基础上。因此,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

2.注意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本质上是一种求异思维,是一种讲求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方式。在生物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这种发散性思维呢?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一题多解类的练习题,通过解题过程的训练逐渐拓展思维范围,为创新思维的产生提供思维条件。

3.注重逆向思维的培养。

逆向思维本质上也是一种求异思维,但它与发散性思维存在一些思维途径上的区别,逆向思维主要是从相反方向解决问题,以结论推出条件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逆向思维也是创新思维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例如,关于遗传学,我们常常遇见这样的习题:父亲正常,母亲患多指头症,但他们生下的孩子却是一个手指正常的聋哑患者,如果这对夫妻再生育一个孩子,同时患这两种疾病的概率是多少?对于这个问题,传统的方式往往是运用基因分离定律分别计算两种疾病的子病概率,然后将结果相乘。而为了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子代患一种疾病的概率、子代正常的概率入手进行计算,然后再逆推出患两种疾病的概率。通过这种逆向思维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遗传定律,使得整个解题的过程得到简化和优化。

三、创新学习方法的传授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创新精神且产生了一定的创新思维基础上,教师还要传授给学生一些创新学习方法。传统学习方式虽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不可否认,传统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往往存在一定的欠缺,甚至会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学习方法入手,创新学习的方法。

1.自主学习法。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思维受到外界既定认识的影响较少,从而更加容易产生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因此,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很重要。

2.分组讨论法。

这种学习方法可以在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同时,积极利用他人的思维能力,这样可以提高学习小组的整体思维水平,从而为创新的形成打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开展一些分组讨论学习活动,逐渐培养学生分组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问题学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