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集锦9篇

时间:2023-12-25 14:34:15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范文1

关键词:综合课程;选择标准;综合性人才

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单一型的专业人才已经不能够很好地解决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了。分科课程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也越来越显得乏力,这也提醒人们对综合课程设置的重视。构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了综合课程的试验和探索,有的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理论研究,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

一、综合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以教学对象为指导原则

学生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目标,任何课程的设计都必须围绕教学对象展开。对于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其自身的认知心理特点与学习的接受能力各不相同。而综合课程因其是将各科知识综合起来系统地教学,因而必须考虑到被综合的内容是否处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接受范围之内。如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倾向于直接的形象思维,习惯于从整体上观察客观事物。年龄越小,这种倾向越明显。“传统的分科课程是一种经过挑选的各种科目的信息碎片的集合。在学生那里,科学殿堂是由一个个互不相干的学科知识堆砌而成的,他们很难看到客观世界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整体图画,从而割裂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使他们的思维得不到更好的训练和发展。”对于这种情况,综合课程应当设置得更加灵活丰富,从基本常识的层面将各科知识融合到一起,这样才有利于在学生眼里形成一种直观而真实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对世界事物的理解。然而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思维形式也由具体转向抽象,他们认识事物更加广泛,因而此时期的综合课程要更加触及事物深层的现象和原理,让学生在各种知识领域全面地了解事物的本真,从而激发他们积极探索的兴趣与独立学习的能力。

二、综合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以解决现实问题、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

众所周知,综合课程的出现以及其受重视程度加深的现状都是因为分科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对于培养解决当下现实问题的综合性人才来讲是有极大缺陷的。“在社会越来越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舒适的同时,社会问题也暴露的越来越多。因而,对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说,对于学生以后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都不是孤立的、单一的,都需要整合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说,这种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相应的综合性人才,而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进行相应的综合课程的教育。因而,社会问题的解决对于综合课程的开设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它指导着综合课程内容的选择,另外,综合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以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目的为标准,所以它必须考虑各种制约社会发展的因素,通过对各种因素的分析制定能够解决这些因素的合理的课程来培养能够综合解决、处理这些因素的综合性人才。由此可见,综合课程内容的设置必须有利于解决阻碍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

三、综合课程内容的选择还必须以学科间的普遍联系为基本出发点

综合课程之所以能够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各门学科之间都存在着普遍的联系,没有一门学科在其知识体系的教授过程中是绝对独立于其他学科的。“课程综合化就是强调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避免过早或过分地强调各个领域的区别和界限,从而防止各个领域之间彼此独立、相互重复或脱节的隔离状态。”但是,这种学科间的综合除了要考虑教学对象的接受水平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外,还必须注意各门学科内部的合理性结合。宏观来讲,这种综合以保持各分科内容的完整性为前提,将各个关系密切的、一致性程度高的科目综合到一个大的纲目下进行教学。“根据课程设计者对学习内容概括程度的大小可以把综合课程划分为四个层次(或四种类型),即学科综合、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和文理综合,也可以叫‘大理科’和‘大文科’”,这里所提到的“大文科”和“大理科”就是一种宏观层面上的综合方式。因为这些被综合的科目属文或属理,在某种层面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可以采用相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另外,各科之间有某些互通的地方,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融会贯通,这样的话也有利于课程的开展。

从微观方面来看,有些课程被综合后并不是保持各单科之间的主体独立而是相互融合,形成一种新的单科,但它从本质上又有机地综合了几个分科课程的内容。如我国目前小学已经开设的社会课和自然课,都属于重新整合成单科的综合课程,这两门课程包含了小学生水平层次的地理、历史、政治等常识性的生活知识和动物、植物、矿物等多门学科知识。能够相互结合组成综合课程的单科知识必须有其内在的、多方面的深层次联系,如果差异太大,可能因不同知识所要求的教法或学习方式不同而造成教学阻碍。

四、综合课程内容的选择还必须考虑教师的水平

由于综合课程目前还处于探索发展的阶段,而所要求的师资力量水平短时期内也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因而,与其说一味地强调加强综合课程的教师水平,还不如将综合课程设计得更符合较优秀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层面上。这样一来,既不会造成教师的困扰,也可以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改进和突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综合课程要获得成功,其内容的选择必须要以教学对象为指导原则。除了要考虑影响综合课程的外在因素以外,所要选择的被综合的分科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可融合度也是衡量一个综合课程合理与否的重要标准。另外,综合课程的实施相对于分科课程而言对教师水平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教师掌握相关的分科课程知识,还必须能够将被综合的单科知识融会贯通。只有兼顾各方面因素,才可能使综合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李晓勇.综合课程的设计及其实施[J].教育评论,2000.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范文2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发展;经验;展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0-0099-02

在综合性大学建立教育学院,培养教育科学理论研究人才和基础教育师资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改革开放后,在保持师范院校在职前教师教育体系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国家倡导综合性大学积极参与教师教育,我国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的发展呈现出自己的特点。省属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的发展有不同与部属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的发展特点。本文以黑龙江大学为例,认真研究省属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的发展特点,探讨其发展趋势。

在世界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职前教师教育走过了由专门的师范院校培养师资、师范院校与综合性大学共同培养师资、综合性大学培养师资三个阶段,我国在民国时期曾经形成主要由综合性大学培养中学师资、师范学校培养小学师资的师资培养体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采用苏联教育模式,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即由本科师范院校培养高中师资、由高等专科师范学校培养初中师资,中等师范学校培养小学师资。国家在部属的六所重点师范院校设立教育系,培养教育学、心理学人才,以满足师范教育对教育学、心理学师资与研究人才的需要。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对教育学、心理学的教学与科研人才的需求旺盛,我国各省区的重点师范大学在1980年前后陆续开办了教育系,一般设有教育学专业和心理学专业。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国际教师教育的理念与模式对我国教师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教师教育体制也由单纯的师范院校模式转变为以师范院校为主、综合性大学及多科性大学积极参与的模式。20世纪80年代厦门大学在国内开建国后综合性大学培养高层次教育学人才的先河。20世纪90年代后至今,据不完全统计,陆续有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成立了 教育学院,厦门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成立了教育研究院。这些985院校已成为我国高层次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部分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如河北大学、山西大学、河南大学、苏州大学、湖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等建立了教育学院。综合性大学建立教育学院是我国教育学科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教育学从单一的师范教育的工具性学科,被公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教育学科的发展进入了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并驾齐驱的发展阶段。

1949年统治区共有205所高校,包括公立学校、私立学校、教会学校,其中主体是综合性大学,设有文、理、法、工、农、医、教育等学院。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仿效前苏联高等学校的类型调整高等教育类型结构分为综合大学(设文、理学科)和专门学院(按工、农、医、师范、财经、政法、艺术、语言、体育等学科分别设置)两种。重点进行综合性大学的调整,调整工作自1952年至1957年底结束。1957年我国共有高等学校229所,其中综合大学17所、工业院校44所、师范院校58所、医药院校37所、农林院校31所、语言院校8所、财经院校5所、政法院校和体育院校6所、艺术院校17所、其他院校1所。这17所综合大学目前绝大多数都进入了985学校行列。师范院校的数量在各类院校中最多,国内教育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力量基本上集中在师范院校。1958年在全民“”的背景下,开始了高等教育,高等学校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鼓励各省区建立相对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在这样的形势下,多数省区开始建立省属的综合大学,如黑龙江大学、辽宁大学、河北大学、安徽大学、杭州大学、江西大学、广西大学、湘潭大学、贵州大学、新疆大学,这些大学基本上构成目前我国省属综合性大学的第一梯队的主要成员。

20世纪90年代,全国高等教育界在经过深刻的反思后,得出了如下结论:必须改革建国后一直坚持的高等教育的苏联式办学模式,要改变单纯的按综合性大学、工科、农科、医科、师范分科办学的传统方式,按现代科学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计划经济时期综合性大学只设有文理两科专业,极大地限制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全国范围内,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通过合校、新设专业或两种方式相结合的形式,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黑龙江大学实现了跨越性发展,在进入21世纪后,作出了发展教育学、农学、工学、艺术等学科的战略决策。2002年下半年,黑龙江大学开始筹办教育学院,2003年5月,学校正式宣布成立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这一决策,符合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占据了综合性大学发展的制高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特点。21世纪最显著的特点是人力资源是国家强盛的主要基础,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决定了国力的强弱。人才培养的基础在于教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在全国第四届科学研究成果奖颁奖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大会的讲话中精辟地指出,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兴科研。教育的科学发展也离不开科学的教育理论的引领,缺少教育科学研究支撑的教育不可能是遵循规律的教育,教育科学科研必须服务于教育的发展。在21世纪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要进行终身教育,教育将是最大的行业,教育学心理学学科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一思想理念成为建立教育学院的理论基础,支持着教育学学科的教学与科研人员一路前行。

第一,坚持正确的办院方针。从建院之日起,就坚持高起点、高质量,为教育发展服务,成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的教学科研重要基地的办学目标。十年坚持以恒、矢志不移。

第二,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学院的办学水平和发展潜力。在筹建学院之初,就从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人才,使学院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拥有了一批富有办学经验的骨干力量。从实际需要出发,主要从国内重点大学引进高学历的青年教师,学缘结构合理。中青年教师异军突起,成长迅速,多名教师获得了省级奖励,成为学院发展的中坚力量。

第三,突出本科教学地位,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结合综合性大学的特点,认真研究国内各高校(主要是重点师范院校和重点综合性大学)教育学、应用心理学的培养方案,反复对比,突出科学性、创新性、适用性等特点。针对新建学院和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实际情况,学院充分发挥中年教师的作用,在建院初期,学院中年教师为学院的教学工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全院任课教师充分发挥教育学心理学的学科优势,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提高全院的教育教学质量。

第四,大力提升科研水平,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黑龙江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有很强的实力,在全国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整体实力的排名远远高于学校在全国高校的排名。作为一个新建学院,从建院初到现在,历届院领导班子都将科研工作作为学院发展的基础。经过十年的努力,学院已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科研队伍,形成了自己的科研特色,一些研究领域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在省内居领先地位。

第五,重视研究生工作。由于教育学学科的特点,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学院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对此,几届领导班子都有清醒的认识,坚持不懈地推进学科建设,在同期组建的几个新建学院中,教育学院的硕士点数量和招生规模都居首位。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范文3

【关键词】“3+X”;学科内综合;跨学科综合;综合素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未来社会对人才智能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综合,以发展人的综合素质、创造能力。正是基于人才质量的要求以及对人才培养机制特别是对基础教育的现状分析,教育部因时而变,提出了设立“综合科目”,实行“3+X”高考的新思路。我省试行“3 X”模式已经多年,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和经验。毫无疑问,“综合科目”的设立,既是对中学素质教育的促进与支持,同时也给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按照“综合科目”要求,更加有效地组织好本学科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就成为思想政治课教研的一个新课题。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以下尝试和探索:

一、转变教学观念,探索开放性教学模式

改革后的“文科综合”是在原有政治、历史学科的基础上,增考地理科目,并将三学科合为一份综合试卷。所谓“综合”是指建立在中学文化科目基础的综合能力测试,其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所学的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即由“以知识立意为主”向“以能力立意为主”转变。虽然目前高考“综合”是以学科内综合为主,跨学科综合试题占一定比重,但从长远来看,“其比重将随着普通高中教学深入,逐步加大”。为此要求我们从长远出发,切实树立从“学科能力培养”向“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转变的新观念,在吸取原有教学模式精华的基础上,探索符合本校、本学科实际的开放性教学模式。从宏观上看,理顺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三大板块结构”,以必修课为基础,选修课、课外活动为补充,着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微观上看,高起点、高要求地抓好高中各年级的政治课教学,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制定教学双向细目表,以知识为目、能力为纲,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训练,注重学科内部的综合,初步达到知识间的融会贯通、灵活应用。高三年级的教师在立足本学科教学、抓好学科内部综合的同时,加强相关学科的通力合作,通过阅读相关学科大纲、教材、教参,相关学科集体备课、相互听课,以及重、热点专题研究等,扩大相关学科知识面,了解相关学科的思维方式,共同探讨相关学科间的综合联系,树立起全局观念,改变以往各学科“单打一”、“各自为政”的做法。

二、夯实学科基础,构建“综合”体系

综合能力测试 ,着眼于“综合”:通过学科内的综合、跨学科的综合试题,考查学生所学的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高考“首先是学科内综合,其次才是跨学科综合”。这就给我们一个信息,一个启迪,教学中必须以学科综合作为基础和重点,跨学科综合作为突破口。

首先是学科体系内的综合。即引导学生把握好各个年级教材中的相关基础知识及其内在联系。这种综合,历年高考中体现得相当充分,而且所占比例很高,例如2009年高考第31题,涉及到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等知识,是属于《哲学常识》同一体系内的综合。为此,教学中我们立足于“三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努力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教学效率,逐章逐节地梳理各年级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事实,构建各章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做到“点”、“线”、“面”的有机统一。

其次是学科内跨体系的综合。即引导学生把握好三个年级教材结构体系中相关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从三个不同角度去说明同一个问题。实际上,这种“综合”在近几年高考中已有体现,且所占份量逐渐增大,题型也不断升级;例2007年高考第34题简答题“一题多角度”,就是要求我们教师通过对该类问题的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帮助学生构建立体的知识结构体系,形成学科内的“纵横交错”的“立交桥式”的知识网络。

再次是跨学科的综合。这是在学科基础知识及学科综合的基础上,跨政、史、地三学科的综合。我们认为:这种综合,是“综合”的难点。为此,这要求政史地三学科教师密切配合,相互沟通,努力探索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交叉、整合的途径;作为政治教师,平时我们多以时政“热点”为背景,侧重政治学科、辐射史地知识编制习题,加强训练和接触,提高学生跨学科综合的能力。例如 :以澳门新特首的产生为话题,联系到1999年澳门回归,就可以考查有关政、史、地方面的相关知识。

教师经常性地通过对此类试题的设计和训练,使各学科在知识背景、教学内容、思维方法、学习能力操作技能等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和相互贯通,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跨学科知识“触类旁通”之意境。

以上三种“综合”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只要我们抓住“基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适应“3+X”模式的政治课教学肯定会搞得有声有色。

三、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考“3 +X”模式以其基础性、能力性、整合性、实践性的强力冲击波,全方位介入中学教育,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考试方式本身,而在于对中学素质教育推动和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注重创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立足创新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此,教学中我们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索“主体、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教学不仅是老师的知识讲解,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探索;课堂上教师经常向学生提供时政新素材、新观点,激发学生丰富想象,增强解决问题的变通能力;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并鼓励学生敢于突破陈规,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思维独创性;恰当使用“术语”,规范答题要求,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精密性;强化学科内在联系的同时,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发散性和聚合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更新颖、更准确、更系统的相关学科知识。以“科索沃危机”为例,我们设计了几组材料,让学生从历史、地理、政治学科的不同角度出发,寻找学科相关点,自己设问,发表自己的观点。

总之,探索“3+X”模式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旨在促进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经过多年的尝试和探索,我们政治课教学出现了新生机:基本上形成了“主体、创新、发展”的开放性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初步构建了立体的知识结构体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明显增强,形成了“善好奇、会学习、重过程、能探索”的良好思维品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资料: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范文4

关键词:社会发展;综合性大学;自觉定位;特色;和谐创新

为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高等学校应当对社会发展做出积极有效的反应。而中国的高等教育又到了一个历史性的关键的时刻,这一关键时刻的关键就是提高质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形势下,社会的发展对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应当树立协调发展的观念,以实现和谐创新。本文拟就综合性大学依托自身的综合性办学优势,围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和谐创新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努力形成发展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特色的先进理念

教育要主动地全面适应社会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形势下,高等学校必须要解决形成和发展特色这一核心问题。就综合性大学来说,主要体现在要倡导和强化以下几种思想观念:

1.科学定位自身多学科融合的综合优势的意识

综合性大学要认识到自身是多学科有机融合的大学,主要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多学科性,即具有多个具有一定程度的内在联系的学科;(2)科学研究性,即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3)基础性,即教学和研究侧重于基础科学。

2.发展综合办学特色的思想

综合性大学要充分发挥区位经济优势、政治优势、区域文化优势等外部环境以及在多学科的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直接服务社会等内部环境方面的综合办学优势,形成在以上方面发展自己特色的意识。

3.树立质量保障观念

综合性大学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提高办学水平,尤其是人才培养质量,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及其影响进行改革,并积极创新有利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4.建立、健全综合性大学和社会良性互动机制的意识

在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指导下,依法自主办学,运用自身优势建立和健全内部发展和外部监控相协调的机制。

二、积极探索办学过程中挖掘和发挥特色的有效途径

在21世纪这一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是经济与社会的中心,而办学特色是大学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因而,大学必须通过发展特色来实现在社会发展中的和谐创新。大学的特色是学校自身从办学历史、客观环境、主观环境等三个方面内在生发出来的,为此,综合性大学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办学历史中的区位经济优势、政治优势、区域文化优势等外部环境以及在多学科的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直接服务社会等内部环境方面的综合办学优势,形成和发展以上各方面的特色。具体说来,可从以下途径进行探索:

1.发挥多学科的综合智力资源优势

大学最主要的优势是智力资源丰富并集中,综合性大学有一支庞大的高水平的多学科的教师群体与科研队伍。综合的人才结构,才能尽可能地发挥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从而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和对社会发展起主导作用,具体说来:

(1)依托学科专业群,大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综合性大学可探索形成以基础学科专业为支撑,以应用学科专业为主体,以交叉性、边缘性、前沿性、综合性学科专业为新的增长点的结构模式和发展态势,形成纹理渗透、理工结合,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格局和机制。积极推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综合性特点和学科专业资源优势,构建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的知识结构,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特点,因材施教,努力促进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相协调,大力提高培养质量。

(2)运用高水平的多学科的科研队伍,提高直接服务社会的

能力

①兴办或支持知识型企业。根据国外以及国内的经验,大学成为高科技园区的中心一般是由兴办知识型企业开始的。综合性大学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积极运用高水平的多学科的科研队伍,通过技术作价入股等方式兴办或支持知识型企业,以此来壮大经济实力和提高社会地位。②参与政府组织的科学研究活动,起到智囊团和资政育人的作用。综合性大学要充分运用多学科的智力资源丰富、集中的优势,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科学研究活动,扮好智囊团的角色和起到资政育人的作用,以赢得政府的认同和社会的支持。通过自身的智力优势来争取学校发展的有利的外部空间。

(3)依托学科专业群,发展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综合性大学要在不断加强校园规划和硬件建设的同时,依托学科专业的综合优势,形成先进的文化建设理念,优化育人环境工作,着力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大力加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建设。具体说来,①要着力营造学术氛围,如通过大力支持师生组织开展学术活动,举办一系列高规格、高水平的大型学术活动,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自修课和讲座等形式。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艺术活动和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和锻炼的舞台和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③着力引导和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如,通过构建学生自己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道德实践、国防教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大舞台等方式来实现。总之,要促进校园文化的体系化、学术化、规范化发展。

2.依托办学历史中的区位经济优势、政治优势或区域文化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综合性大学要依托办学历史中的区位经济优势、政治优势或区域文化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1)综合性大学所属地区,大都有自身的区位经济优势

在办学过程中,综合性大学紧密切实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直接服务社会等方面都会形成自己的特色,要努力发展在区域经济这一客观环境基础上形成的特色。

(2)较多的综合性大学在办学过程中有独特的政治优势,要积极将其转化为办学资源优势

首先,要抓住历史机遇,高起点办学,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其次,要转化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不断开拓进取的坚定信念和勇气。再次,要将优势转化为奋发图强的精神和传统,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最后,要将优势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为学校推动和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我国不同的地区,都有独特的区域文化

综合性大学要充分运用所在地的区域文化优势,加强以热爱祖国、学校、家乡、爱亲人为主要内容的对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格教育。同时,利用区域文化优势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外部文化环境。

3.依托学科专业的综合性优势,促进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深层次推进素质教育

大学应当体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渗透。在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初衷是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相对而言,综合性大学具有学科专业的综合性优势,可更好地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能较好地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综合性大学应当树立素质质量观――21世纪需要的包括知识、能力在内的,具有人文素养与科学素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质量观,依托自身优势促进文化素质教育和

专业教育的融合,深层次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并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纳入各专业教学计划中。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内容和形式要力求多样,应当既有囊括古今中外众多学科领域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大型综合课”,又要有与各专业密切相关的课程,还要有对学科知识进行高度浓缩

的专题报告。综合性大学可通过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综合多学科专业的知识,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给学生思想和思维方法的深刻启迪,实现文理贯通和理工结合。

(2)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搭建和提升各类实践教育平台,积极建立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生实践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学生的实习基地有机

地结合起来。

(3)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现形式,如设立创新创业基金等,积极探索文化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高等教育是在与政府、市场的矛盾统一之中发展起来的。高等教育虽然要对抗市场,但更多的是依靠市场。因此,高校的发展必须在政府与市场统一中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综合性大学要充分运用自身的综合办学优势,主动、全面地适应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挖掘和发展自己的特色,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努力达到在社会发展中实现和谐创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远清.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5-7.

[2]潘懋元.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协调发展[J].复旦教育论坛,2005(3):16-17.

[3]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2):4-5.

[4]李德仁.综合性大学与大学教育的综合性[J].中国高教研究,2000(4):3-5.

[5]潘懋元.高等教育将走进社会中心[A].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C].上海高教研究,1998(8):1-3.

[6]储召生.办学特色:大学的必然选择[Z].中国教育报,2003(4):7-27.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综合大学本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编号12C0386);湘潭大学第六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众化阶段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范文5

分科课程综合课程辩证关系一、前言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是人类认识史乃至整个历史的一次伟大进步,而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相对独立设置的各门课程的出现和成熟又是课程近代化的一个标志。分科课程为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分科课程注重学科的分门别类,强调知识发展的纵向逻辑结构,忽视不同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和交叉渗透,这使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注重与本学科有关的部分,而忽视那些用来解决综合问题的交叉性知识。而对学生来讲,就认为不同学科之间有严格的界限。由此看出学科之间的知识交叉点在教与学中都被忽略,老师和学生的知识面都受到传统分科教学组织形式的限制。还有,当今与未来世界都面临越来越多错综复杂的问题,而趋于僵化的现有学科体系又难以纳入人类研究的最新成果,与更新课程的需要之间也形成尖锐的矛盾。因此,人们纷纷献计献策,向综合课程探求出路,试图走出分科课程的困境。

而综合课程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早期时候的课程就是以综合为特征。只是综合程度比较低,仅仅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一个模糊、朦胧、不精确的认识,例如中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与日俱增。人类的文化知识也初步显现出综合化趋势,并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对学校中的课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课程理论也开始走出“泰勒原理”框架的束缚,从多维视角来审视课程,积极倡导对课程领域进行“概念重建”。“‘概念重建主义者’对分科课程的深层反思和批判为综合课程的发展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这是继杜威之后,综合课程理论的又一次历史性进步,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综合课程理论的未来发展方向。”那两者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二、两者不是对立关系

从上世纪后半叶开始,知识的迅速膨胀以及更新速度的加快,使得分科课程明显感觉力不从心,愈发显现出弊端和局限。因此就有人认为综合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类型,是作为分科课程的对立面出现的,因而极力推崇综合课程。其实分科与综合的关系在课程发展过程中都是由来已久的,古代或者早期的课程是以整体、综合为特征,但“古代的综合是低水平的,是人类认识初级阶段的表现,是以人类对于自身和外部世界的模糊、朦胧、不精确认识为基础的,并不是一种自觉的选择”。到了近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以及人类探究视野的开阔,分科课程开始占据主流地位。但这种人为地划分学科门类的方法,割裂了客观世界的整体性和普遍联系性,开始不断受到质疑和挑战。而人类活动领域的不断拓宽和人类研究自然的行为手段与方式的不断更新,又使得综合课程的出现成为必然。但综合课程并不意味着彻底抛弃分科课程,而是作为分科课程的一种改进形态而出现在学校课程当中。两者的演变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两者的联系是绝对的,而独立只是相对的,分科是综合的基础,没有深入的分化就没有较高层次的综合。因此,综合课程并不否认分科的设置,而是在学科之间试图建立联系,使学科之间的界限富有“弹性”。并且从某种程度上讲,现行的学科课程已包含有综合课程的特征。提到中学物理课程我们都把它当作是一门课程,但实际上里面已经包含了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原子物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还有中学的数学课程也不再分代数和几何,而作为一门课程来教授。因而它们都已包含综合的思想在里面。但由于受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历来以学科教学内容为本位,因此徒有综合的形式,而起不到培养综合能力的教育功效。这实际上是停留在学科水平上的一种综合课程,它强调的还是学科内部知识的重组和改造,而且由于自身早已形成了一套完整不变的体系而独立于其他的学科,其实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没有本质的区别。当然也与我们现在所强调的综合课程有很大不同。

三、两者在功能上是互补的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出现并不是简单地由客观世界本身具有的特点决定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由人的认识发展阶段决定的。因而在教学中,两者以不同的认识水平为基础,承担着不同的教学任务。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有两种方式:分析和综合。“分析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重视事物自身的特点,了解事物的个性和特殊规律。在客观世界中,组成事物的各个部分本来都是相互联结的,人类为了认识的方便,先把需要研究的事物孤立起来再讨论。然而,这样做并不是分析的最终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是为了更好地深入细节,从而为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而积累资料。“综合,就是在思想中把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结起来考虑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追求事物的共性与普遍规律。比如在自然界中各种金属都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同时又有着深刻的统一性。当我们单独研究各种金属时,暂时把他们隔离开来。当把握了金属各自的特性之后,再用综合的方法,把这些联系恢复起来。这时金属之间的辩证发展图景就展现给了我们。分析由于着眼于局部的研究,容易使人片面地看待问题。而综合能克服分析的不足,展示出事物的整体特性。因此,这两种方式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所不可缺少的,如果缺少任何一种都将造成人类认识能力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对于两种课程形态,不能简单地评判谁好谁坏。在人类认识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社会背景以及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他们都各有其优越性,分科课程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综合课程更强调发展学生情感、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分科课程注重知识的逻辑性、独立性,而综合课程更强调知识的丰富性、联系性;分科课程注重学生的认知功能,而综合课程更注重教育的心理、社会和整体功能。因此,两者在功能上市互补的,分科的彻底取消与不加节制的综合都是有害与不恰当的。

结构型的综合课程注重知识结构的重组,虽然试图打破学科界限,但对分科持一种尊重态度。而功能型的综合课程则完全打破分科结构,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从而实现知识与生活的整合、智力与情感的整合,以使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生活体验。因此,功能型的综合课程才是综合课程发展的综合趋势。

现在世界各国都把培养通用型人才作为教育目标,因而结构型的综合课程必须向功能型的综合课程转变,与分科课程结合在一起培养知识全面、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从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范文6

1999年高考历史试题第43题(以下简称第43题)是通过1919年6月、1940年6月、  1949年10月三个时期德国的版图和在欧洲控制区域的情况的三幅地图,要求学生结合德国本身及欧美对德国政策的变化,说明各图形成的原因。从内容上看,此题考的是考生较为熟悉的内容,不偏不怪。从题型上看,此题属于典型的说明型问答题。命题专家们把地图引入到这道题中,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来考查有关德国史的知识体系。由于切入的角度新颖,给此题平添了平中有奇的色彩。第43题虽未直接考查学生的历史地理知识,但学生却必须有较好的历史地理知识,运用历史地理观进行分析后才能答好此题。首先,题中的三幅地图是学生能否准确答题的基础,因为学生必须先要明确图的来源,才能运用所学的历史地理知识和历史地理观进行分析。而且,这三幅地图都来源于课本,但与课本上的地图并不完全相同,需要考生冷静地运用平时掌握的历史地理知识和历史地理观进行分析判断。其次,由图中所给出的三个时间判断这三幅图分别属于一战后、二战初期、二战后初期;而它们的空间范围是德国在这三个时期的版图和在欧洲控制的区域,另外还包括题设中德国本身和欧美大国的空间限制。通过这样的分析,就使学生有了较为明确的时空观,再进行具体分析就容易得多了。总的来说,第43题是通过以历史地理知识为支撑点,运用综合思维去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体系,其切入角度非常新颖,当然也就有利于选拔新型的复合型人才。

该题的效应──多角度综合思维能力的考查将成为高考的发展趋势

以往我们在历史地理教学中,由于历史地理的考查功能未能充分发掘出来对于历史地理的认识也仅仅局限于具体地名的沿革变化和国家疆域的变化情况等基本的历史地理知识。因此,在历史地理的教学方法上,主要采取识图记图等一些基本的地理教学方法,这种旧思维没有体现出历史地理的基本特征。而通过对近年来的高考中有关历史地理试题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第一,对历史地理的考查学生识记的比重在下降,而采用迁移的原则,尽量把课本插图转换成文字,把文字转换成地图,或者是几幅图组合变化成一幅图等题的比重在上升;第二,把历史地理作为考查学生知识体系的中介,间接地考查学生的历史地理知识,从而把历史地理与考查学生历史知识体系结合起来。而第43题的出现,一改以往的考查模式,以全新的时空综合思维模式去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体系,是历史高考史上又一次重大革新。这个革新,既考查了考生阅读理解和分析历史地图的能力,又有助于改变多年来中学历史课教学忽视历史地图的情况。

广东省自1999年开始实行“3+X”科目设置改革方案,2000年,浙江、江苏、山西、吉林四省也全面实施,人们预见的中学教学革命终于拉开了序幕。2000年广东省高考改革中又提出了“综合科”的新概念,它是指建立在中学文化科目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测试,它包括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文理综合等形式,它不是理化生政史地等科目按一定比例的拼盘,而是考查学生理解、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测试。“3+X”突出“3+综合”,“3”本身也将突出综合。综合科目的命题思想总体上将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试题设计增加应用性和能力型题目,命题从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转变传统的封闭的学科观念,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注意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强调学科间的渗透、交叉和综合;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以致用;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强调加大考查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力度。注重考查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因此,“当代大学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实现这类人才的选拔,对试题内容要求是综合性要强,即知识的综合、能力的综合,因为只有相对综合,才能造就多角度、多层次、结构复杂的事物,才能考查人们对事物进行综合判断、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二 该题的启示──教与学都必须重视和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第43题的设计,突出了要运用时空立体思维去分析和说明历史问题,含有了历史与地理的结合,这只是一个信号,它是“3+X”高考方案在历史科的试探,预告将来的高考将是中学各科目的综合,将是更大规模的综合。因此,中学历史教师也就必须适应高考新形势的需要,在教学中走出狭隘的学科壁垒,与其它学科渗透、兼容,走综合思维之路,进行大历史教学。马克思也曾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学科,即历史学科。”历史涉及的范围包括经济、政治、科技等各个方面,这就决定了历史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的,历来就有政史不分、文史不分、史地不分之说。历史是时间,地理是空间,政治是意识,这三个维度构成了社会科学的主体框架。政治学科中哲学常识所阐述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为历史、地理学习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而史地作为具体学科又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个案和证据。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普遍地经常地要用马克思主义有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原理,如原因和结果、共性与个性、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内因与外因、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必然与偶然、阶级分析法等去分析历史事件,评析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历史和地理学科的联系自古就十分密切,古代学者在研究历史时,十分重视地图的使用,有“左图右书”的说法,认为应该“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  恩格斯指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  这也道出了历史教学必须加强时间和空间概念教学和史地学科联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重大问题谜底的揭开,确实需要多学科的合作。例如1999年全国保送生综合测试题:“从自然和社会角度,综合分析我国沿海地区近代以来,尤其是近20年来的经济发展较快的原因。”该题的解答就需要综合运用地理、历史、政治等学科的知识。又如著名的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学采用独特的案例授课法,通过对800多个经营的实例进行教学,它没有多少正式的教科书,而是以全世界真实的经济和企业背景为基础,哈佛商学院认为,这才是真正重要的教材,正是这种独特的教学法,使得哈佛学生毕业后都像金子般闪光。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在立足于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体系,结合相关学科的知识,自觉进行多学科渗透,成为教学改革的方向。而教师综合素质则变成这个改革至关重要的一环。具有综合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综合思维素质的学生,所以中学历史教师应该主动地与其他学科教师一起合作,做到:教学内容,主动渗透;教学方法,互相借鉴;能力培养,齐心合力;教学难度,共同研讨。 同时,中学历史教师为了适应“3+X”方案的改革,在教学中需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提高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历史教师已深深地认同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这里的“渔”就是学会学习和学会研习,前者是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后者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X”的试题因其集灵活性、现实性、综合性和创造性于一体,更需要学会综合思维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为了培养和提高这种能力,适应“3+X”教学的需要,教师们应设置开放式的教学气氛。这种开放式有双层的含义,第一层是课堂教学内容是开放的,即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如台湾问题,就是培养学生运用综合思维方式去分析、解决问题的一个典型例子。从地理学科角度上可联系台湾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气候类型、地形特征、经济发展特点等内容。从历史科角度上可联系台湾在历史上与大陆的关系、近代台湾人民抗争与救国、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等内容。从政治学科角度上可联系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国策,当前李登辉抛出的“两国论”等内容,通过多学科渗透问题的设置和解决,学生对台湾问题形成的认识就不再是过去那种单一的、孤立的、平面的认识了,而是立体的、多角度的、多侧面的了,这样,学生的综合思维方式慢慢就培养出来了。类似的例子还有“科索沃危机”问题、中东问题、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问题等等,历史教师都可以精心设计,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不断养成综合思维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层是突破传统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索性学习方式,积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古人说:“学而无疑,是谓大忌。”又说:“疑者不安于故,而进于新者也。”问题就是疑点。它是指中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生思维活动和认识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种心理状态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因而对培养中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问题是除旧布新的桥梁,是认识深化的阶梯,是创造发明的先导。

第43题的出现,充分显示了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学科间的渗透,培养和运用综合思维方式去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重要和紧迫。

──────

¬ 刘 《现代教育测量启示》。

­ 郑樵《通志》卷十二。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范文7

一、领会综合理科的要旨   

理科应该如何进行综合,应充分注意在理科综合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理科的修养和这方面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对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包括理科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定量描述自然科学发展现象和定律,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和成果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能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能通过分析和推理得出实验结论,能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3.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包括能理解图、表的主要内容及特征,能读懂一般性科普类文章,并能根据有关资料得出相关的结论。 

    4.对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包括用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解释和说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了解自然科学知识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能够运用自然科学知识对有关见解、实验方案、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二、设计综合题,促学科间融合 

理科综合包括文理学科的大综合、理科之间的大综合和各学科中各分学科的小综合。至于物理学科教学如何体现在理科综合课程中,一方面应当重视与其它学科的横向联系,还要重视物理学科本身各分学科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在综合理科的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在日常生活中涉及各种物理问题,以及多学科综合问题所涉及的物理问题,可以促进各学科的融合。 

为了更好地适应理科综合的教学,高中课程虽然是分科教学,为了适应高考的综合类题目,教师应当寻找相关科目的那些学科交叉点进行探讨,学生考试时可适当增加一门综合理科考试,这样可以扩展学生的思维角度,真正做到逐步培养学生由掌握知识向培养能力转化的作用。其实,在初中阶段就可以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了;这样做一方面是为进入高中的综合作准备,另一方面,现在高考的综合理科试题有不少是初中知识就可以解决的了。 

三、根据理科综合的特点,调整物理教学思路 

理科综合关于综合命题的原则和内容很多,但整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没有很大变化的前提下,命题应该遵循客观事实,有一个逐步深入,加大学科渗透和综合的过程。综合首先是学科内的小综合,其次是理科之间的综合,最后,是文理科之间的大综合。在教学中须防止把学科间交叉、综合放到过高的倾向,各科教师用过多精力去处理别的学科的知识,或者过于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系问题上,这样将会造成各学科知识教学效果明显下降的后果。学生耗费过量的精力陷入新一轮综合试题的题海中去。这样一来,学生各学科的修养跟不上,更谈不上有很好的综合能力了。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综合理科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效果有一个程度问题,把握好这个程度,将是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在高中阶段,传统教学方式讲究学生如何能够掌握好各门学科的知识。现在,还要求如何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这是考好理科综合题的的关键所在。作为学科教学的物理教师,应立足于本学科,重视本学科知识的传授和专门能力的培养,并注重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我们作为中学物理教师的应当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重视物理基础教育 

中学物理内容丰富,它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中的基本概念和定理、定律,还包括许多实验,教学中既要扎实地掌握各个部分的基本知识,又应注意各部分知识的渗透和综合,高三复习时以《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同时覆盖的知识为重点,必须引导学生从客观上把握知识结构,抓住主线,理清线索,把知识进行条理化,系统化地复习,让学生掌握好学科的概念、定理、定律和基本方法。 

在基础复习过关后,进行科学第二阶段的复习,这阶段要以学科内的综合为主,把学科知识与学科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有讲有练,讲、练结合的专题复习。小综合复习。 

综合测试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能力测试,一道试题跨越了两三个(或更多)学科,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去分析、说明,从宏观上去推敲考察,这种能力,决不可能在短期时间内突出出来,而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教师在上新课时,要讲清物理知识点的内涵,章节复习时,应较全面地论述其外延;总复习时,应与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挂钩,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实现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综合,由浅入深,有易及难,若能持之以恒,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知识得以升华。 

2.与相关学科的各种知识和技能以及与自然、社会问题进行大综合。 

首先,要找出物理与其它学科的知识交汇点,“综合试题”多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设计试题,这些试题要求学生注重对事物整体结构、功能的认识,以及对事物变化发展过程的分析理解,如下例中的光发动机问题,这种交汇点在理、化、生知识网络中是大量的,这些都需要我们去研究,做这些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在物理赞赏中更准确地进行跨学科之间的综合。  共2页,当前第1页1

其次,综合试题多以现实中的问题立意命题,这些试题大多综合社会的热点、焦点以及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以强调人与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如上例中的生物光源问题,这类试题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关心国家、社会和全人类的自下而上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到社会中去学习,增设一些科普性的专题讲座,如“科技发展史与科技前沿”,“空间技术的开发与利用”,“环境与人类的自下而上和发展”等等,以拓宽学生视野。 

    3.进一步深化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范文8

【关键词】工科学院 应用型人才 综合素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经济竞争机制逐步成熟,主要是科技创新能力和知识技术水平上的竞争,因此人才成为竞争中越来越重要的因素。目前就业市场上需要复合型、创新型、经验型、应用型和学习型等类型的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培养出拥有博学知识、道德高尚、创新意识、快速适应能力和身心健康的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人才。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当今高校和企事业单位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社会性的角色日益快速转变,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也已成为用人单位招揽人才的重要衡量因素。因此,培养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一、目前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

1.知识掌握深度和广度不够

从目前工科大学生知识掌握的水平来看,工科大学生仅是在知识的记忆和备考方面投入了较大的精力和时间,但对专业知识理论的学习并不深入,只停留在通过考试的阶段;且工科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重点大部分放在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上,直接导致了工科大学生知识面狭窄的问题,导致知识理论的掌握深度和广度不够。

2.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缺乏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用人单位更多希望工科大学生在其工作岗位上为单位创造价值。然而当代工科大学生在钻研知识以及知识创新方面受到我国传统教育方式的严重影响,表现的极为缺乏;在高校方面,对于工科大学生的培养基本上还是处在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的状态,工科大学生创新意识和钻研精神的培养并没有得到重视,使得工科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新知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欲望的降低,直接导致了工科大学生整体创新意识缺乏。

3.思想道德和身心素质的下降

工科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道德素养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缺失。工科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处于不够成熟阶段,对于社会出现的各种价值观难以有正确的判断,在价值取向方面失去了正确的方向。在市场竞争及公共文化环境背景下,受到错误观念的影响,使得工科大学生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发生变化,在精神的价值取向上注重个人利益,在物质的价值取向上崇尚高消费。他们的自律能力较差,虽然他们痛恨社会上不道德的行为,但是却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工科大学生身心素质下降表现在:首先,当代工科大学生大多数缺少锻炼身体的习惯,由于高校对工科大学生日常生活管理相对宽松,往往工科大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有些同学(特别是男生)有吸烟、喝酒、贪恋上网、打游戏等不良嗜好,必然会严重影响工科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其次,工科大学生生理、心理两方面都不够完全成熟,在社会竞争压力过大情况下,工科大学生患心理疾病的人数呈上升趋势。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工科大学生因心理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4%,有28%的工科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10%的工科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表现为苦闷、焦虑、烦恼、恐惧等各种心理障碍。工科大学生因为感情,学业、工作不顺心等情况还出现了自杀现象,反映了工科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二、提高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相关策略

1.重塑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观

在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该及时改变教育观念,以培养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工科人才为目标,将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到人才培养重中之重的位置,并且将职业素质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的培养作为核心,将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将其他素质的要求,如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素质要求立为教育和培养的重要内容,大力深化教育改革。要深化教育改革,学校首先必须有准确的定位才能保证改革不迷失方向。要给学校定位就必须先明确学校的出路在哪里?我们必须始终明确工科大学生毕业后的出路在“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与“数以千万计的工科人才”的结合部。所以我们始终与市场有着紧密的联系。

2.对工科课程与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优化

(1)调整课程设置

工科院系要认真研究和推进教学课程改革。课程体系是教学的主体部分,也是当前工科人才培养最直接的教学环节。要改革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式,首先就要以合理的课程设置为突破口。课程设置关系到高校培养的工科大学生能否适应社会需要。课程内容的设置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面对变化的社会需求情况,工科院系的课程设置要进行合理的调整,做到科学化、系统化、社会化。因此,工科院系的课程设置要进行改革,实现新的突破。

(2)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加深对工科专业知识的理解,获得更多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机会,其内容主要有实验、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实践。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为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工科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工科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即课程作业、实验、实习设计,另一种是集中实践性教学即社会调查,各种实习毕业设计等。进而培养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3.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基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把握好两个关系,一是把握好全面推进与重点把握的关系,既要全面落实好各项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又要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特点、薄弱环节,针对性地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对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薄弱环节的培养,如我校就要重点对工科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专业性素质、创新性素质的培养,多开展一些创新类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增强工科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动手能力。二是要处理好高校内部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整体需求与局部要求之间的关系,要针对不同年级、民族、性别等个体差异的工科大学生,在开展好校园文化整体建设工作的同时,对不同个体特征学生的不同需求也要有所兼顾,针对性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如我校不同年级工科大学生对自身综合素质培养的需求程度不同,因此在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就要兼顾学生的不同需求,做到把握整体、满足个体,提升教育效果。

我们要利用各种途径和载体,如标语、展板、校史陈列馆、文化石、雕塑、佩戴校徽、传唱校歌、校园广播、校报、日常教育等,加大对校园文化建设及自身综合素质培养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工科学生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各组成部分的重要作用,深入理解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对自身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素质是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创新是社会发展动力源泉,工科大学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对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就显得至关重要。要提升工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就要鼓励他们进行科技创新,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培养创新动机,并多层次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学科实践创新积极性。

(1)坚定创新的信念

创新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充满了曲折和艰辛。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在创新的历程中,都经历了很大的艰辛和磨难,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的坚持,就会在创新遇到困难时松懈、放弃,不能成功。在实际生活中,通过对伟大历史人物的学习,对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行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创新的信念,最终取得创新的成功。

(2)开展创新思维的训练活动,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校可以借助国家、湖北省的一些科技竞赛,通过对有兴趣参加的同学进行训练,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3)参加科技竞赛的机会不多

在学校管理方面,由于在理工类院校中,参加科技竞赛的机会并不多。因此,在工科院校的学生应当结合自己专业特点,参加一些有助于提升自身创新水平的学科竞赛,比如创业大赛、职业生涯大赛、模拟联合国等。

(4)对有困难的学生给指导和帮助

在学生创新过程中,老师应当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力所能及的指导和帮助,对在创新过程中有懒惰习性,无法坚持的学生给予及时的监督和纠正,训练学生勇于探索、刻苦追求的精神。只有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养成不畏艰难、用于探索的习惯,拥有坚忍不拔的个性,才能在创新的过程中有所斩获。

(5)挖掘学生的创新素质

在课堂教学、社会活动等校园生活中,时刻注意挖掘学生的创新素质。作为教师,要随时随地的根据新的形势、新的机会等启发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意识,激发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兴趣,为学生的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广阔的机会和平台。

4.科学制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方法

从现有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来看,较之于传统的学生评价,最突出的部分在于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关注的焦点不限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样关注其在思想道德、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情况。但评价方案中体现出的仅仅是多元化的评价项目和评价结果,反映学生的现实情况,没有根据工科大学生的个体发展差异做出动态性的评价。在评价中没有就学生未来发展状况做出价值判断,无法体现各方面素质的发展情况。各校对于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重视程度不一,造成各校的评价方案质量也参差不齐。在实施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应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寻找各种有效评价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将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起来,采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对工科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试图形成综合、多层次的评价方法体系,从而多角度、全方位的对学生做出评价。

(1)采用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采用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能够较真实地反映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采用量性评价的评价方式能够防止主观性,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客观现实。在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时,对可以量化的评价指标采用量性评价的方法,如,“学习态度与能力”中的“学业表现”可以根据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领域阶段性考试与考查成绩表评定。对采用量性评价方式比较困难的评价指标,则采用质性评价的方法。例如,“公民道德素养”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模糊的东西,是难以简单量化的,可以采用质性评价的方式评价,例如,可以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对大学生的表现给予客观的评定。

(2)注重表现性评价

而表现性评价是一种新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方式,它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表现性评价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不仅关注学生行为表现的结果,更为注重学生行为表现的过程。综合素质评价中,表现性评价侧重于评价大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可以通过多种类型进行,如演示、实验、表演、作品展示等。采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时,教师必须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或记录学业成果,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这点符合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思想。

(3)评价体系的建立要确保公正、准确、客观性原则

对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的建立要确保公正、准确、客观性原则。评价内容的公开化,评价方式的规范化,客观的评价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改革教学环节的缺失,有利于及时反映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可以更加明确的提出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与社会需求相欠缺的培养内容,可以便于协调改善培养方法。

(4)建立综合素质评价的监督和申诉制度

可以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到高校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系统中,加强督导检查。建立评价监督与申诉制度,设立专门的评价机构和部门,对于评价过程的操作情况和评价结束后的结果处理等进行客观公正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充分地了解评价的实时情况,有效纠正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评价结束后,评价机构和部门应进评价的操作过程分析,并对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考核,及时总结综合素质评价的经验、教训,严肃对待评价过程中的弄虚作假行为,并撰写评价工作报告。

对于评价过程中出现的影响评价结果公平、公正的现象和行为。或对评价结果存在异议,学生、家长和教师都可以向学校评价机构和部门举报或提出申诉,要求对不诚信的行为做出惩罚。若学校评价机构和部门给予的答复和处理措施不当,可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进一步的申诉。教育行政部门有责任保护学生和家长的平等权利。

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标准直接关系到学校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侧重点和关注度如何,直接关系到一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学校教育的方向和质量,以及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需要高度重视。

三、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还有很多,这就需要更多的学者和相关领导、教师积极投入到该问题的研究当中来,争取加快提高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工科人才,以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涌金,于永明,范庆瑜,毕晓光,刘秀丽,以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和就业质量为目标构建实施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08,(1).

[2]陈伟,李文红,从职业生涯规划入手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7,(2).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范文9

>> 对综合性大学会计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 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舞台实践课的作用 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和实践思考 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思考与实践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自动化专业综合性设计性及创新性实验的开发与实践 综合性院校建筑专业建筑表现技法课程教学思考 综合性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状况及思考等 综合性艺术院校专业建设刍议 职业院校音乐专业办学特色的思考与探索 浅析综合性院校播音主持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地方综合性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办学优势与特色研究 关于综合性院校钢琴集体课的几点思考 湘江新区深度对接高职院校服务类专业合作办学的思考与实践 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综合性实验课程的实践

">中药专业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地方综合性大学新办临床医学专业的探索与实践 材料物理专业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案的构建和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综合性院校音乐专业办学目标及实践的思考 综合性院校音乐专业办学目标及实践的思考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单林 叶志明 袁勤 常沁怡 初海伦")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综合性院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何深化、优化这些成果?即既利用综合性院校的优势,又遵循音乐人才培养的规律,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是高校办学者和音乐专业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则陈述及探讨这些命题。 关键词:音乐教育;音乐学;综合性院校;学科建设;课程设置 引言

从二十世纪初开始至今的一百多年间,中国的高等音乐教育大致经历了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为代表的专业性音乐教育、以培养国民音乐能力和素质为目的的师范类的音乐教育;二十一世纪以后,部分普通高校也开设了音乐类学科或专业方向(其中包括综合性大学和专科性院校),高校音乐教育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局面。

传统的高等音乐专业培养模式主要是音乐创作、音乐研究、音乐表演和音乐教育(师范生)专业。随着国家教育方针与文化发展的逐渐调整,加之计算机学科的迅速发展,整个社会的高等教育模式、经济结构形式等层面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音乐人才的培养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也产生了新领域。高校音乐专业也因此得到了发展的机遇和空间。

综合性大学及专业院校(下文简称综合院校)音乐专业的办学已历经十几年,并培养出许多人才。但客观地看,综合院校的学科功能和文化优势并未充分发挥,还存在许多发展的空间。如何利用并挖掘综合院校的潜能,既科学又有特点的办好音乐专业,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这是高校办学者和音乐教师的责任。 一、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培养的基本情况

1. 人才培养基本模式

目前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的建制有几种情况,一是将原有的艺术教研室或艺术中心规模扩大,功能也提升;二是将校内原有相关部门整合,同时调整、开展相应的学科建设;三是全新建立教学编制,并进行学科定位。在具体的音乐专业培养方向上,综合性大学有较多的选择,但一般会有明确的目标。随着国家对师范院校教学方针的调整,师范类音乐教育不再是师范院校的专利,从人才培养的周期性考虑,综合院校往往选择了音乐教育专业作为起点,或者在音乐教育的基础上再增加其他专业或方向,如音乐表演、作曲、音乐学等。综合院校音乐专业的创办一般是在学校上升阶段完成的,因此在人才引进、硬件投入等方面具有政策和经济等方面的优势,而其学科的建设也常常与学科带头人有关;从整体调查看,多数学校专业方向基本上还是以音乐教育与音乐表演为主,其中乐器表演方向也有增加,个别学校甚至选择了以器乐表演为学科突破口,希望能够突出自身的办学特点。从学历教育上看,多数学校是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的教育正逐渐开展,并且研究生教育的类型主要是专业硕士、教育硕士等,但也有学校甚至还没有研究生教育。

2. 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综合院校音乐专业经过十几年间的发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相应问题也基本显现。首先是办学缺少特点,因为办学师资多引进于师范院校,学术资源较局限,学术点不平衡,且难以整合,虽然其生源可能好于地方性师范类和专科性院校,但师范性质的特征较为突出,优秀人才的培养有瓶颈;音乐教育是一种基础式的教育,其成果的显现不同于表演专业那样光鲜、突出。其次,多数学校本科教学的特征还未显现,学术性的理念还未介入教学过程;其原因可能是师资配备不完整,或生源质量不理想,影响学术理念的贯彻和实施。最后,这些音乐专业在综合院校里接近于孤立地存在,它与其他学科之间几乎是呈断裂式;综合院校的文化特性未能提高音乐专业的教育水准,同样音乐专业的开设也没有提升,甚至影响综合院校的文化气质和氛围。因此音乐专业的办学处于一种相对尴尬的状态。另外因为研究生教育开展较滞后,客观上对本科教育产生了断层。一定程度上,部分综合院校的音乐专业基本上是师范院校的初级复制。 二、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考虑

1. 学科建设问题考虑

综上所述,综合院校音乐专业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还是学科的定位、建设和目标问题,这关系到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参照欧美综合性大学音乐学院的办学经验,综合性大学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社会学等人文知识应该成为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发展的基础。因此音乐学科的定位和发展应重视理论与实用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考生生源特点以因材施教,强调个性化人才培养,要强化生源的强项空间,弱化生源的弱项空间。同时应结合该综合院校自身的人文学科,甚至自然科学学科的基础和条件,而合理地设置音乐专业的定位。若定位失误,以后的转型将会比较困难,转型周期也会较长,甚至会长期影响音乐学科的发展。

因此学科的定位应考虑以下因素:高校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高校自身的学科分布、人文背景,以及社会需求等,要发掘自身的相对优势,形成独特的科学研究和课程体系。要合理地选择、引进、培养学科带头人。目前综合院校学科带头人的作用举足轻重,优者事半功倍,劣者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

由于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开设的时间都不久,加之师资等方面的原因,因此目前的音乐专业教学以本科为主,部分并不具有“音乐与舞蹈学”硕士点。事实上硕士点的功能并不仅体现在开展研究生教育,更是对本科教学的高瞻远瞩式的引领,它关系到本科教学的专业性和高标准,也使本科的人才培养形成可持续性。本科相关理论课程的开设应与研究生阶段形成有机的衔接,充分利用综合院校的学科背景和理论优势。所以建立在研究生教育背景上的本科生教育应逐渐成为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2. 课程设置问题考虑

学科定位后,相应的课程安排则会逐步清晰。高等音乐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殊性,作为音乐专门人才的基本素养,其基本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与专业音乐艺术院校还比较接近,只是在课时与深度方面有所变化。在具体的专业方向上,目前大多数综合院校的音乐专业还是集中在表演类和音乐教育类,随着理论课程的增多及社会需求,可以增设类似艺术管理、艺术与科技等方向,综合院校的多学科及课程优势在此均可得以充分体现。对于现存的教学内容,可以在课程上进行调整或拓展,类似于音乐史、戏剧史、文化学、民族音乐、社会学、科技史、管理学基础、现代科技概论等均可或以课程的方式,或以讲座的形式介入。另外应该增加学生在学习期间的社会调查与采风机会,即强化实践经验、活动能力,以塑造主动、灵活,既有理论武装,又有实践经验的学生。针对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科定位及教学模式的相对特殊性,招生中可在某些方面略作调整,应重视基本素质、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知识结构等内容的考核。目前许多综合院校有些还加强了与国外院校培养模式方面的对接,这些也都在一些音乐专业领域得以实现。因此在入学时可以有目的地进行要求,入学后也可以对这些生源的课程设置进行扩充或调整,以适应后阶段学生各项发展或者留学阶段学习的需要。 三、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的办学思考

1. 音乐专业生源的培养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的历史并不悠久,但从一开始,上海大学就十分明确了音乐专业办学的方针和模式,并始终对此进行思考、调整、探索与实践。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力求通过本科教育,培养能够胜任多领域工作的音乐专门人才。为此学院开设了一系列专业性较强的音乐类课程,并借助于上海大学的学科综合优势,提供给学生专业之外的跨学科专业的学习;学院聘请了多个学科的教师对音乐学专业的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其目的是加强文化教育,培养未来社会发展中需要的复合型音乐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多种需求。

在办学的摸索过程中,学院已经逐渐找寻到自身发展的特色,并已取得鲜明的成果,同时形成本科与研究生教学、研究的有机衔接。在课程设置方面,学院将大量的课程互通,通过设置更多的课程选修等手段,使得任何方向入学的学生都可以在完成必修课的基础上再选修其他类型课程,并且同一理论课程都有不同的程度设计,以满足学生的不同要求。除了音乐专业课程外,学院还安排了大量的文化类课程,包括不定期的举办讲座,使学生广泛吸收养分。另外学院面对学生还安排了众多的乐团训练实践课程,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乐团的活动,包括以课程的方式,要求学生聆听、参与非音乐类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课程――音乐会系列”,以获得最直接的感性经验和相关知识。

作为具有“音乐与舞蹈学”一级硕士点的单位部门,学院在学科方面始终在寻找自身的定位发展,如在中国民族音乐领域实现了教学与研究的并行。首先在本科教学中间给予其充分的重视和强化,并且是理论与表演同步开展,课堂与采风平行,同时在研究生阶段给以理论性深化,许多本科生和研究生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为题材作为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论文的选题。经过数年的努力,音乐学院关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课程建设成果获得2013年上海市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为此,音乐学院在未来的工作中还会深化、拓展原有的课程,同时继续寻找各学科交叉的新的突破点和方向。

2. 非音乐专业生源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