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农业技术的发展集锦9篇

时间:2024-01-07 16:32:11

农业技术的发展

农业技术的发展范文1

农机技术是否先进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的发展情况,所以,应用合理的方式来推广农机技术,已经成为目前农业管理者重点研究的一个问题。对此,笔者研究了怎样利用农机技术推广来促进农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还探讨了如何把农机技术合理的应用到农业管理之中,希望我国的农业在新技术支持下可以持续发展。

1限制农机技术推广的因素

1.1受到农机推广模式的制约

很多农机运营模式中都存在着众多的因素制约着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特别在技术普及模式和农业政策模式当中表现的非常明显。农业技术管理会在众多因素影响下发生波动,使以前制定的推广方案无法适应现实管理,因此就延误了技术推广的实际进度。通常结算是和技术推广工作相统一的,可是因为受到结算效率的制约,导致技术推广方案得不到有效的落实。还有因为没有合理的管理方案,知识资金不能稳定,这样就无法普及农机技术。所以,推广技术的工作人员应该了解农业的实际流动情况,然后再对推广方案进行制定,这样才能做好推广工作。

1.2管理方案随着运营方案的改变发生变化

在农机推广过程中,运营方案经常会发生变化,此种情况下,管理方案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农机推广的资金流动与其管理方案是组合到一起再进行实施的,因此,如果一项工作出现问题,那么另一项工作就会受到影响。可目前农机管理者在规划配套管理方案时,经常对一些重要因素不加重视,进而导致资金的运营效率得不到提升,管理方案无法落实,且还无法按照规定来推广以及普及农机技术。所以想要顺利进行农机推广需要设计一个合理的方案,这样才能促进农业技术快速发展。

1.3农业技术的发展受到了技术管理的制约

在农机技术推广运作速度越来越快的过程中,技术管理方式创新也制约了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如果可以把此问题有效解决,将会促进农业的发展。创新的管理方案为农业管理中的重点部分,创新方案的能力需要技术发展能力的支持。现在,有很多的企业在进行创新农业推广时,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推广运行情况可以衡量我国农业在农机管理方面是否实现了创新。我国很多农业管理企业在管理方面在世界上依旧处于中下游的位置,这表明我国在农机推广方面还未实现管理上的创新。

2农机技术推广同农业发展间的关系

2.1农业技术在农业发展中非常重要

我国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农机技术的推广,因为农机技术在农业逐渐机械化进程中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由政府负责引导广大农民应用先进农机进行劳作,以使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这个过程也为农业发展的一个转型。农业机械化即人们通过不断推广农机技术,并逐渐将一些新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快速提高和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目前我国在农业科技成果方面还没有较高的转化率,这也是阻碍农业发展的一重要因素,所以,农机技术的推广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

2.2主要农业以及农机技术的推广同农业规划与操作间存在着关系

农业操作以及规划在技术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它们都能够对农业技术的实际发展方向进行规划,还能够反映农业每时每刻的发展情况,并且还都够促进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2.3历史因素的影响

在社会主义背景下,由政府操控农业技术的推广,想要将农业所具有的管理职能发挥出来,就需要认真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在我国快速发展农业技术中,农机技术不断得到了普及、推广和应用,同时农业也在此过程当中逐渐的建立起来,并得以飞速发展。

3应用创新的农机技术推广方式,对农业发展中的问题进行解决

农业技术具有三个管理模式:其一,对制度进行规范化处理;其二,对管理操作进行精细化处理;其三,对组织工作进行协调化处理。创新化的技术推广管理即将管理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身上,由工作人员有针对性且仔细认真的进行管理,此过程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认真对待自身工作,并将其认真完成。想要有步骤、有顺序的进行技术管理工作,并确保将当天工作高质量的完成,就需要当相应的工程完成后,及时检查技术推广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必须进行改正,并将技术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处理掉。其实创新化的技术推广管理在技术推广运行的整个过程中为核心部分,想要将推广项目认真做好,就需要学会应用一些创新手段和技术,以此指导技术推广工作的运行,进而使先进的农机技术可以得以有效普及,并扩大相应的使用范围。只有了解到创新所具有的作用,才能够掌握它内在的真实涵义。针对其内涵而言,在于把握实际运作过程中存在的推广问题、技术方面存在的管理问题,以及技术推广和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以促使农业管理体系可以正常的运营,并促进技术推广工作获得更高的效能。

针对于创新性而言,技术推广工作中如果涉及到了分工合作,就需要相关部门进行精密配合;农机推广要和其推广进度、推广环境等方面进行紧密协调,同时还要与相应的部门、机构等做好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做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针对于创新性管理而言,即分解和落实创新管理战略和目标的过程,使整体的运作战略可以贯穿到所有管理环节中去,并将其自身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创新性管理还能够促进管理执行能力的提升。当一个项目明确了自己的运营管理方向以后,就需要和技术推广情况相结合,根据稳当的创新想法,明确困难点以及关键环节,有步骤、分阶段的完善运转体系,以促进一些相关体系可以快速发展,最后结合所有的创新推广模式进行农机技术推广,使创新化的农机技术功能在农业发展中突显出来。与此同时,我们一定要明确的一点为,在推广创新化农机技术时,应该将创新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有效的结合到一起,从创新角度看,是把管理中的可操作性和一些不确定性进行结合,从而笔者认为推广创新技术能够将农业带到一个正确的发展轨道之上。

4结语

农业技术的发展范文2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发展

1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农业科研成果与实际需求不相适

应众所周知,农业技术革新带来的成果有利于我国农业遵循科学发展观,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的产出率不高,主要是因为农业科技在创新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实际的市场需求,对产品的研发要求过高,使得科研成果很难符合实际。所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农业科技人员,我们除了要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努力提高自己素质及科研水平,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促使科研成果能够推动农业的发展。

1.2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结构单一

与原来的农业增长模式相比,现在农业生产的增长模式更加趋向于集约型增长,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农业技术在商业与农户上的侧重点各不相同。近年,在多数的企业中,推广农业技术的工作人员掌握的知识不够丰富,阻碍了企业的创新与发展,使得企业在与其他企业竞争的时候失去了优势,难以在市场上立足。

1.3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脱节

农业技术的重点服务对象是广大的农户。但是因为多种原因,导致农户对于农业技术的兴趣都比较低,这给农业技术的普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一方面农户的经济水平低下,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业技术上去;另一方面农户的文化程度不高,对农业技术的接受程度也就比较低,这些都导致农业技术的普及更加困难。

1.4资金不足

虽然在投资农业技术方面,我国的法律法规对此做出了具体的说明,且对农业技术的资金支持力度也与日俱增。

1.5基础设施不健全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农业生产中的重中之重。但是在经济落后的地区,由于资金匮乏,信息技术的发展跟不上时代的进步,各种设施筹备不全,很多现代化信息技术不能被学习掌握。对于现阶段农户提出的问题,不能及时通过信息技术为农户解答疑惑,导致很多农业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

2农业技术推广发展建议

2.1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经济投入

各个地区的政府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广农业技术的政策,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在使用这些投入资金的时候,各个地区的政府应该制定好相应的使用政策,确保所有的投入资金都能够被充分地利用。

2.2建设完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做好推广前的市场调研,使农业技术的推广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使其在工作中能够相互监督、共同进步,在农业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推动其普及。

2.3构建农业技术推广运营新模式

在推广的时候首先要明白农户的实际需求,其次再依靠新型合作社的力量,最后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从而扩大农机技术推广的范围。还可以开发和利用民间资本,进而形成多样的金融投资模式。

2.4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科技兴农战略指将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逐渐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服务质量。并逐渐形成产学结合的推广机制,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农业生产中,并加强此过程的交流与指导工作。

2.5发展农业技术服务组织

在普及农业技术的时候,可以运用到多种力量,尤其是社会力量,这样就可以形成社会型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继而成立服务组织。各个地区的政府也可以建立多种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对于一些大力发展农业技术的企业,政府可以给予适当的支持。政府还可以组织农业技术的培训,鼓励更多的农户参与培训,为普及农业技术做铺垫。

结束语

为了有效地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应该将农业技术的推广作为国家关注的重点,并且投入更多的资金对其进行支持。政府部门在对其进行重点关注的同时,更应该时刻关注投入资金的落实情况,确保所有的资金投入都落实到了需要的地方,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

参考文献:

农业技术的发展范文3

关键词: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农业经济发展;有效措施

一、环境友好型农业及技术创新概述

环境友好型农业是指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下的农业经济生产建设和发展,这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首先就要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避免环境污染的铁律,通过加大农业技术研发和投入的方式进行创新发展,在对农业生态提供充足保护的同时,大幅提升现代农业的产能。农业技术创新是在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的指引下以实现环境资源和农业生产平衡发展为目的的农业生产技术研究,进而实现农业经济、技术和受益的稳定、持久发展。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发展起步较晚,对农业科研的投入以及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都低于发达国家,技术人才储备不足以及研发基础设备短缺是当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主要难题。

二、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在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时的发展现状

(一)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难度大我国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发展起步较晚,多为模仿国外的先进技术,由于我国对农业技术创新研发的重视程度不足,且投入的资源有限,使得我国农业技术发展并没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对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技术创新理解不深入,因此,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创新难度较大。

(二)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性不足近年来,我国的农业技术发展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快速向创新型农业技术方向迈进,但由于发展起步较晚,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性过强,导致我国自身农业技术的创新型发展不足。此外,我国农业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传统的农耕思想制约了我国农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我国农业人才梯队建设不够完善,导致创新性发展不足。

(三)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经济收益风险较大由于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技术创新研发投入需求较大,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和应用加以佐证,研发的成果往往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使得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长信具有较大的经济收益风险,影响着农业经济的边际效益。此外,土地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创新技术的应用效果容易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增加了经济收益的不确定性。

三、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

(一)提升环境友好型农业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效率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发展关乎到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民生领域的方方面面,加大资金和研发力度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然而,科研人员也要注重提升环境友好型农业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效率,加大技术成果的应用率,切实解决当前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建设所遇到的困难,对农业经济的未来发展提供良性指导作用。

(二)完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发展机制我国要想摆脱传统农业思想的束缚,提升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建设的发展效果就必须完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机制。依靠完善的政策法规以及行政体制来规避单纯依靠人为自觉性的弊端,进而在制度上给予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方面的研发支持,为农业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健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制度关注和重视只能提升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资金的投入力度才是提升农业技术创新效果和转化科研成果的有效途径。通过构建健全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资金投入制度可以将技术创新由理论落实到实践,将理想转化成现实,通过资金环境的优化来提升农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到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的发展中来,进而对实现我国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农业技术的发展范文4

我国一直都是农业大国,农业地位非常重要,以农为本一直是我国畅行的理念。从经济角度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它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其次,从政治角度看,农业是国家自立的基础。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坚持独立自主地位的大问题。第三,从社会角度看,民以食为天,农业是社会安定的基础,是安定天下的产业。最后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看,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一直处于地位运行状态,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改善,农副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农业发展速度仍然相对滞后,农业仍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我国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均较低,抗灾害能力差,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我国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始终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具体国情,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属低水平,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二、高科技农业的发展

1.高科技农业产生背景及其概念。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方面的需求在品质上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农产品也不断多样化,现代农业发展也已逐步走上新型发展之路。整体而言农业发展面临许多压力,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转型,通过高技术在农业上的投入使农业发展走向新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高科技农业,是指农业发展依托于先进技术,用高科技武装农业的各方面,应用于其生产与经营,大力促进农业的发展。科技兴农是当下农业严峻形势的要求,更是历史、时展的必然走向。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高技术在农业上的投入获得巨大的发展优势,促进现代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国外高技术农业的发展。人多地少这一问题,不只是存在于中国,很多其他的国家也有相似的困境。在全世界范围内这种形式更加严峻,全球人口在不断上涨,为了解决人类的各方面有农业带来的危机。农业的技术研发从没停止过,试图为农业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创造美好的前景。在海水灌溉的技术研发上取得了深入的进步,还有水面种植技术、转基因食品的研发等等。

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美国,在农业的发展实力也十分的强大。美国在农业方面的研发力度很大,很多技术都走在世界前列,生物技术的研发,像基因玉米、棉花和大豆的播种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加拿大的新型农业则是运用基因工程方法发展农业,高科技在农业上的应用,不断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在最少的耕地面积下创造更大的粮食产量,养活更多的人。

在日本的农业领域上,高科技的农用器械也发挥了其重大的作用,比如,无人驾驶的拖拉机,除了单独完成任务之外,还能利用知觉感应和GPS的定位作用自行检测和决定。

3.中国农业科技发展。世界农业发展需要高科技,中国这个农业大国更需要高科技的投入。在中国农业发展道路上,农业科技主要是从传统技术阶段,到传统技术的改造和现代高科技的投入的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农业发展之路上,同样也需要科技兴农,推动农业向现代高科技农业转变。中国不断的发展实践也表明农业技术投入的重要性。新农村概念的提出,首要就是发展现代化的农业,提升农业装备的技术含量,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技术含量,这样才能解决农业上长期存在的困境。

三、高技术农业在中国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1.可能性。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科技水平的日益提高,尤其是在新世纪生物科技上取得的巨大发展,为中国高技术农业的发挥提供了技术支持。中国的农业发展公司也在积极努力探索现代农业化之路,一些老牌农业公司更是不断利用管理、市场、资金上的优势,不断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农业效益逐渐提高,整个高技术农业在中国发展的前景十分可观。

2.必要性。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具体国情,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属低水平。中国的农业发展现状决定高技术农业在中国发展十分迫切。在农产品安全供给、农产品竞争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等多方面都对高技术农业发展提出了强烈的要求。

四、中国高科技农业的发展的对策

农业技术的发展范文5

关键词:农业机械;新技术;应用和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农业机械不断朝着智能化、精确化、巨型化和健康农业的方向发展。而新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促进了农业机械操作效率、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降低农业机械成本,改进机械作业者的操作环境。本文从分析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应用入手,浅谈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发展市场,从而推动农业机械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

1 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应用

1.1 计算机智能化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在农业机械的数字通信基础上,利用作业者的操作动作和操作数据计算,实现农业机械生产的自动化、精准化和智能化。计算机智能化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有利于强化农业机械技术性能;有利于提高对农业机械成本的管理和控制能力;促进操作过程的精细化;强化操作者的作业安全性和舒适性。 拖拉机等自走型农业机械不断朝着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控制的趋势发展。大型的拖拉机和复杂型农业机械安装了多个规格标准的电子控制部件,并具备统一设计标准的接入口。此外,人机界面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实现了操作者利用人机界面对农业机械设备的控制和操作,提高了操作者的作业效率。

1.2 CAD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CAD技术指的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对农业产品和工程项目做好操作、更改、显示、输出等工作,进而促进农业产品和项目工程的最优化。CAD技术有利于降低人力、物力、财力成本,保障操作的精细化;有助于设计人员引进更多先进技术,从而提高农业机械的科技含量。农业机械研发技术人员将CAD技术应用在研究农业机械机构的动力学和运动学、农业机械空间的多作用受力、农业物资的线、面和空间的运动情况等。例如:CAD技术在设计犁体、联合型收割机等机械设备中的应用[1]。

1.3 液压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就我国近期形式来看,农业机械中的液压技术主要依靠的是电子信息技术、工业传感先进技术、微型机实际控制、现代化的控制理论和方式等方面的应用。数据的收集、机械故障的排查和监控技术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实现了能量最优化交换和配置,提高了机械设备的操作效率;促进了系统动力特征性能、系统柔韧性和动态性能的提高;实现了系统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提高;促进了人机之间的交互性能的提高。其中人机之间的交互性能指的是操作性、舒适性、安全性、机械设备状态参数的监督、机械设备故障的预警等。此外,利用顶差压力的控制和变量泵为基础技术的承载实用性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发展

2.1 提高符合农业健康发展的农业机械的研发力度

高度关注研发符合农业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的农业机械设备。例如:生态型农业,维护性耕作的较少耕作、免耕作的联合式操作机械,有机肥料、高效低毒农业药剂的生产和使用机械设备,农业生产中对秸秆等废弃物的综合回收利用,无公害型作业设施等作为农业机械新技术发展的重点内容。此外,注重水资源、肥料、农药、田地等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积极发展技能型的机械设备、精化管理播种、复合型联合式农业操作机械、节约水资源的灌溉机械等[2]。

2.2 注重新科学技术在农业机械产品中的应用

高度重视新科学技术在农业机械产品中的应用,从而实现农业机械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大力推广计算机技术、微型电子技术、智能化、智能化和液压技术等新科技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推动农业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从而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提高农业机械设备的操作性能。

2.3 注重农业机械的质量

注重农业机械的质量,实现农业机械“三化”水准的提升。在保障农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在机械设备的研究设计过程中,大力引用CAD技术和可靠性研究设计等先进科学技术,高度重视机械设备的整体外观造型和质量,利用性能高的油漆,在安装前要严格进行化学、机械设备处理,保障油漆的光亮美感,提高油漆的密度和耐久性能。在保障机械整体质量的前提下,对配套的液压件、轴承等基本元件和与之配套的发动机要选取质量达标的产品。在安装机械前期必须要强化质量检测工作。在安装机械前对重要部件进行性能测试运转,测试合格才能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进行一段时间的可靠性测试和空运转。严格做好质量检测工作,从而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的质量、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3]。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智能化、CAD技术、液压技术在农业机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农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以此同时,在农业发展中还必须要注意到:符合农业健康发展的机械设备的研发力度、新科学技术在农业机械产品中的应用、农业机械的质量等方面。

参考文献

[1] 杨宝珍;王秀英;朱世贤.我国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应用及发展[J].现代化农业,2012(09).

农业技术的发展范文6

中图分类号:DF413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精细农业及精细农业技术

精细农业是(Precision Agriculture, Precision Farming, Site-specific Farming Agiculture)等名词的中译,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即,进行定位的“系统诊断、优化配方、技术组装、科学管理”,调动生产力,以最少的或最节省的投入达到同等收入或更高的收入,并改善环境,高效地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精细农业由十个系统组成,即全球定位系统、农田信息采集系统、农田遥感监测系统、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农业专家系统、智能化农机具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系统集成、网络化管理系统和培训系统。其核心是建立一个完善的农田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说是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全面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精准农业并不过分强调高产,而主要强调效益。它将农业带入数字和信息时代,是21世纪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精细农业技术是将“3S”技术、通讯、自动化技术与地学、生态学、农学等集成,实现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动态管理,在GPS技术和GIS技术集成系统支持下进行农田作业操作,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精耕细作技术。精细农业的主要支持技术包括: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技术,DSS―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ES―专家系统,VRT-变量控制技术,采集与处理技术,IAT―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技术等。

精细农业已经在很多国家实施,虽然世界上有关精细种植技术的研究仅有20多年的历史,但其发展的速度之快令人吃惊。精细农业已经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成为一种高新技术与农业产业的结合的产业,并且经过检验是适合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最有效途径,这无疑将成为21世纪领先的技术。美国八十年代初提出的精细农业的概念和设想在九十年代初进入生产实际应用,目前还处于研发阶段,部分技术和设备已趋于成熟,但由于其发展是本着实用、经济、效益、的原则进行的,所以仍有许多方面还不够健全。除此之外,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巴西等都有开展精细农业的研究。日本也将精细农业的研究列入了“21世纪农业机械紧急开发课题的研究”。国际上对这一技术的开发研究有广泛的认同,精细农业必将成为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应用的重要内容。

我国对精细农业的研究是建立在一批专家引进国外的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传统的“精耕细作”的经验开始的。随着精细农业的研究的深入,我国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研究。但总体上说我国对精准农业的研究,还没有形成较系统的学术思想和技术体系。

我国是一个约有9亿农业人口的大国,我国现有耕地约1.3亿公顷,但每年损失耕地近43.3万公顷。如何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已关系到我国农业及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21世纪是知识和信息的时代,给现代农业的发展带来无限的生机。精细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理论和实践,以农田作物的时空变异为基础,在区域内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最优化的变量投入,实现最高的产量、最优的品质、最低的农业环境污染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精细农业的关键是准确地绘制农田信息的分布图,发送给田间作业农业机械,针对该地域的情况,因地制宜进行作业提高效率和收入。只有将精细农业技术思想引入信息关系的研究中,利用GPS和GIS技术研究信息的采集与表达,定性和定量地研究,绘制空间分布图,研究确定了合理的插值方法和采样方案,结合数学方法,定量地确定了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掌握这些影响规律,从而准确地预测产量,并经济有效地进行农业生产的精细管理。

但目前精细农业变量施肥技术应用于切实的农业生产仍存在巨大障碍。土壤数据采集仪器价格昂贵,性能较差,大面积高密度土壤取样化验成本太高,很难推广应用;而遥感技术由于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问题,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随着高分辨率遥感卫星(1~3 m)、飞机航空遥感、田间高架遥感服务的提供,加强遥感光谱信息与土壤性质、土壤养分关系的研究及土壤养分在线实时检测技术的研究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DGPS 的定位精度已完全能满足精细农业的技术需要,但与自动化机械的结合还存在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今后要研究自主知识产权的控制系统,安装在国产农业机上,降低成本,有利于推广使用。

精细农业是为适应集约化、规模化程度高的作物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其经济效益与经营规模成正相关,据有关文献报道,适用于精准农作技术实践的经济可行的最小面积约为85.6公顷。机械化大农场的运作模式,是推动精细农业发展的有益尝试。

精确变量施肥技术在我国发展的前景

虽然我国农村自然条件差异大,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素质较低,经营单位小而分散,机械化水平低,全面实施精细农业变量施肥技术尚需要一个发展过程,但是精确变量施肥追求降低生产成本与避免环境污染同样适合中国国情。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精细农业变量施肥的发展道路。当前,我国发展精细农业变量施肥技术具有以下几方面有利条件:

(1)推广精细农业变量施肥技术的人才队伍基本形成。农民是科技进步的基本力量,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新技术的推广。由于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推广,年轻农民基本达到初中文化,还有一部分农民具有高中文化水平。另外,由于高等院校的扩大招生和每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实施,农村已有一批高素质人才队伍可以承担科技普及和推广任务。

(2)土壤和植株速测已基本实现。土壤和植株的测定分析是精细农业变量施肥的技术的基础工作,过去这些工作必须在设备先进、条件优越的实验室进行,费用较贵,影响了实用先进技术的推广。现在,便携式移动测试设备的应用,为推广精细农业变量施肥技术提供了技术支持。

(3)农户精细农业变量施肥平台已经建立。精确施肥技术的核心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系统(RS),它是在西方农业大规模经营和高度机械化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我国农业状况与西方一些国家差异较大,发展精细农业变量施肥技术受到一定限制。但是,近几年来辽宁省农科院环能所科技工作者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发了一套适合家庭土地承包经营的变量施肥技术系统软件平台,可以满足以农户为单元的精细农业变量施肥的技术要求。

(4)把精细农业变量施肥技术物化到产品中,使之成为实用技术。通过GPS定位系统采集农户土壤样品进行土壤养分测定分析,在确定目标产量的前提下,利用变量施肥系统平台提供肥料配方,以单质肥料为原料配置复混肥料或BB肥,把这些高科技含量的肥料提供给农民,将达到变量施肥的目的。

(5)建立网络连接实现技术、数据共享。建立和健全农业信息网络,并与其它网络相连,形成全方位的农业资源网络系统。在一定范围内,开通精确施肥土壤养分信息管理体系,严格执行精确量化施肥和科学化管理,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指导农民施肥。

综上所述,精细农业变量施肥技术是一项先进使用的技术,利用该技术不仅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而且还可以增加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在提高化肥利用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合理的利用化肥资源,达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精细农业变量施肥技术是应该大力发展普及的技术。

结 论

农业技术的发展范文7

1 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在我国节水经验不断积累和实践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我国节水农业技术创新和研究成果的应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技术研究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大的瓶颈,主要表现为我国现有节水技术还不能为建立一个现代高效节水农业体系而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在经验和数据不断积累的基础上,缺少对节水农业发展相关的应用技术研究。在节水技术研究和发展过程中,依然缺乏有效地监督和管理,缺乏规范化、定性定量以及综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在我国节水农业系统中,节水设备不能紧跟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的步伐,很多设备都比较落后,在使用过程中表现的很不稳定,而且出现故障的概率很高。此外,我国节水设备的研究还不是很令人满意,很多节水材料和技术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我国的现代节水农业技术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制度,对农业节水的信息技术的传播比较落后,其信息的可靠性也比较差,相关的技术人员对节水农业技术不是很重视或者说重视程度不足。

2 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2.1 积极利用生物技术充分挖掘作物本身的节水能力

现阶段,研究比较热门的节水技术就是对作物自身的接水潜能进行全面的挖掘和开发,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自身就具备了一定的节水能力,因此,在进行生物技技术节水方法研究过程中,应该对作物的自身生物调节作用进行分析,将其应用到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中去。在研究过程中应该从作物自身生物技能入手,在做好作物生物节水技术的同时,还要切实提高农作物的茶凉以及对水分的利用率。最终保证将水是从传统的湿法生产转变为高产量、高品质变化的关键技术。

2.2 非传统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非传统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技术也就是区别与传统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技术。在非传统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技术中研究比较热门的技术主要包括了天然雨水收集、储存和利用,对生活污水能进行净化处理后循环使用,苦水和咸水经常处理之后回收利用,这些技术都已经成为了我国乃至世界各个国家重点研究用于解决农业用水危机的主要研究领域。同时这些节水技术也成为社会大众广泛关注的热点。我们在进行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研究过程中应该对上述的几个技术进行充分的研究。

2.3 节水技术研究过程中逐渐融入了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

随着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以及智能技术等的高新技术逐渐的应用到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中,这些高新技术与现代节水农业技术进行完全的融合和发展,使得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研究逐渐的进入到了科技化和智能化领域。目前,在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中,融合高新技术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对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模拟,通过对作物生长周期进行模拟发现作物的节水点在那个阶段,然后在作物种植过程中就能根据模拟的节水点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其次,通过利用现代智能技术,对本地区的气候环境等多个方面的节水因素进行实施的管理和控制;最后一种就是利用3S循环技术对作物的需求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测,对作物生长的蓄水情况进行智能监测,并结合有效地动态信息管理、采集、传输和分析等技术的应用对需要灌溉的农作物面积进行有效地灌溉处理。

2.4 新材料和设备不断的应用

在未来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的趋势采用功能齐全,能耗低,环保、经济节约以及智能化的控制技术,利用先进的生产和制造技术,不断促进现代节水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提高产品的应用性能,保证设备和产品能够更好为现代农业建设发展而服务。

3 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发展建议

3.1 积极宣传,统一思想,提高认知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水资源缺乏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我国农业发展缺水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很多人在使用水资源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还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因此,在节水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我们做好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让社会上每一个成员都提高节约用水的意识,节约用水从自身开始,在社会上还要积极的宣传和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这是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得以全面实施的思想方面的准备。

农业技术的发展范文8

农业信息技术是以传感、通讯和计算机技术为主,实现农业生产活动有关的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判译分析、存贮传输和应用为一体的集成农业技术。以下主要介绍了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概况。

一、农业信息监测技术

农业信息监测是农业信息获取的主要内容,其主要技术原理是通过光谱遥感、红外成像、机器视觉、图像处理等手段,对农业土壤水分、土壤肥力(氮、磷、钾)、杂草、病虫害、作物苗情等农情状态实时无损监测和诊断,为农业生产预测预报和管理决策提供基础信息。农业遥感技术是信息获取的主要手段,其主要特点是定位、定量和定时,客观性强,不受人为干扰,方便决策。应用农业遥感技术及时了解和掌握农业情况,是当前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中最前沿的领域之一。农业遥感是现代遥感技术与农业科学相结合而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的一门新型边缘科学。

二、农作物模拟技术

农作物模拟是近20年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学科。所谓作物模拟就是将作物及其气象和土壤等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应用系统分析的原理和方法,综合大量的作物生理学、生态学、农学、农业气象学、土壤肥料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光合生产、器官建成和产量形成等生理过程及其与环境和技术的关系加以理论概括和数量分析,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然后在计算机上进行动态的定量化分析和作物生长过程的模拟研究。

作物模拟技术首创于荷兰和美国。1965年de Wit(荷兰)、1967年Duncan(美国)等人发表了玉米叶片冠层、植株群体光合作用模型,标志着作物模拟技术的问世。随后,在美国、荷兰、澳大利亚、国际水稻所等地都呈现了快速的发展态势。其中,荷兰与美国的研究代表了当今领域的研究水平。目前作物生长模拟已发展为当今最为活跃的前沿性学科领域之一。

三、农业信息管理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收集和加工系统管理过程中有关信息,为管理决策过程提供帮助的一种信息处理系统。我国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在数据处理和农业经济管理等方面已得到了开发利用。如研制了作物产量气候的统计模拟模型,成功地开发作物产量气候分析预报系统AP-CS;中科院研究的多媒体小麦生产管理系统和棉花生产管理模拟系统,有效地将播种期、密度、施肥量和化学调控相结合,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提供高产优质棉花栽培优化方案。将来,农业信息管理系统应在引进人工智能技术、采用多媒体技术及计算机网络等方面发展。

四、农业信息网络服务技术

农业技术的发展范文9

关键词 农业节水技术;应用;可持续发展

资料表明,世界上粮食增产中25%归功于扩大耕地面积,75%归功于提高单产。虽然单产的提高是综合措施的结果,但灌溉却是其中重要措施之一。随着世界性水资源日益紧缺,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进一步发展灌溉面积就必须节约灌溉用水,大力发展农业节水技术。

1农业节水的主要措施

1.1发展渠道衬砌与管道输水技术

输水配水渠道的渗漏损失是农田灌溉水量损失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未衬砌的渠道输水损失达40%~50%,开展渠道防渗是农田灌溉节水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灌溉输水的利用率,世界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发展渠系衬砌、管道化工程。

1.2改进传统地面灌溉技术

传统灌溉方式由于灌水历时长、用水量大、灌水不均匀等影响作物产量。所以,长期以来各国都在积极致力于对传统地面灌溉技术的研究与改进,并创造了许多全新的方法。其中波涌灌(间歇灌)和激光控制平地畦田灌就是2种影响较大、效果较好的方法。

1.3推广喷灌、微灌技术

喷灌、微灌技术可在传统的沟、畦灌等地面灌溉基础上节水30%~50%,节省劳力20%~90%。在节约用水量的同时改变了传统的灌溉概念,能够把含有肥料的水一滴滴地输入作物根层的土壤中,使土壤中的水、肥、气、热保持协调关系,达到作物高产目的。

1.4充分利用咸水、废水灌溉农田

目前采用的方法能够在空间和时间上预报出灌溉后的土壤溶液成分和土壤基质,据此判定土壤状态,并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参照土壤状况选择适宜种植的作物。耕作方式通常采用轮作制,即耐盐和不耐盐作物轮作,咸水、废水与淡水轮灌,以避免土壤过度积盐。

2有效利用水资源的新技术

2.1选育耐旱作物和节水品种

选育耐旱作物品种,是充分利用生物适应环境,以生物机能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耐旱作物一般在生长关键期能避开干旱季节,抗逆性强,生长期能和当地的雨季相吻合,在雨季快速生长,以充分利用有限的降水。

2.2改进耕作方法与栽培技术

因地制宜,由多耕趋向于少耕、免耕;由浅耕趋向于深耕;由耕翻趋向于深松;由单一作物连作趋向于粮草轮作或适度休闲;重视水土保持,纳雨蓄墒,合理施肥,以肥调水。

2.3推广地面覆盖技术

地面覆盖具有抑制土壤蒸发、蓄存降水、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土温的优点,分为有机物覆盖、地膜覆盖和化学覆盖。有机物覆盖就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糠皮等材料进行地面覆盖,有明显的保墒节水效能;地膜覆盖是一种用薄膜覆盖的农田技术,能够提高地温,抑制蒸发;此外,保水剂、抗蒸腾剂等化学覆盖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2.4采用调亏灌溉技术

调亏灌溉是根据灌溉对象的生长发育规律及生产的实际需要,有目的地不充分供给水分,使作物经受水分胁迫,限制其某方面或某时期的生长发育,达到既节水又增产的效果。

3节水灌溉技术在新疆兵团的应用

3.1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

膜下滴灌是将覆膜种植技术与滴灌技术两者互相结合的新型灌溉技术。通过生产实践,膜下滴灌技术比常规灌溉节水30%以上,土地利用率提高5%~7%,单产提高20%左右,大幅度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经济效益。由于这种先进生产方式的实施,带来了农业体制和组织形式的创新,出现了一大批家庭农场,不仅有效节约了农业用水,促进了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还为低成本高产出的农牧产品提高了市场竞争力。至2006年,全国推广微灌总面积66.67万公顷以上,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推广38万公顷。大田膜下滴灌技术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近几年来推广应用节水灌溉项目中经济效益最高、生态效应最好的灌溉新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2滴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滴灌自动化技术把新疆兵团节水灌溉推上了一个省水、省工、增产、增效的新局面,实现了高层次决策控制,是膜下滴灌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002年,136团完成了33.33hm2棉田自动化控制系统滴灌试验,实现通过田间土壤温度传感器、风向、风速、光照、降雨量和蒸腾传感器进行自动化灌溉。随后,121团、127团等地也建立了灌溉自动化控制系统示范区,自动监测预报农田各项技术参数,进行科学节水灌溉,2006年,兵团级棉花水肥高效利用基地“农八师148团节水灌溉自动化控制项目”全面实施,该项目投入使用后,有效地减少人在田间的活动次数,防止病虫害传播和蔓延。同年6月,全国最大面积400hm2棉田“自动化滴灌技术”在农八师149团推广试验成功,达到了作物长势室内可视化,土壤墒情自动监测化,灌溉自动化。

4节水技术的发展方向

4.1灌溉工程节水技术发展方向

输水节水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为解决混凝土衬砌延伸性差、易开裂等缺点,试验用钢丝网等加筋混凝土替代常规混凝土衬砌。另外,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和机械化施工技术的日益进步,膜料衬砌在渠系衬砌中的比重逐年增大,将有可能成为未来渠系衬砌材料发展的主方向。

喷、微灌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喷、微灌相互配合共同发展,发扬喷灌射程远、效率高等优点,克服喷灌能耗大、喷头易堵塞等缺点;开发和研制新型灌溉设备,提高灌溉均匀度,克服滴灌系统易堵塞的缺点,并向低压、节能型方向发展,减少传动装置能耗;灌溉设备标准化、系列化。

4.2科学管理与精准灌溉相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实行灌溉管理自动化,成为农业节水管理技术的发展方向。地理信息技术可实现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对农作物、土地、植保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能够对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病虫害、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改善进行定期信息获取和动态分析,通过系统的诊断和决策,制定实施计划,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农业数字化建设和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并逐渐成为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的核心技术。

5参考文献

[1] 钱蕴壁. 节水农业新技术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

[2] 俞双恩,朱兆通,戴振伟. 我国节水型灌溉农业综述[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7(1):27-30,68.

[3] 洪启华. 兵团棉花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j].新疆农垦科技,200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