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人工降雨危害集锦9篇

时间:2024-01-10 14:50:04
人工降雨危害范文1

1、为防止、减轻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和县人民政府、县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的要求,针对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2、本方案所称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产生和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

3、本方案编制和实施的基本指导原则:贯彻行政首长负责制;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救结合;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保证重点;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年,我县属正常气象年份,主汛期降水偏少,且雨量分散,没有引发大的地质灾害。全年共发生地质灾害4起,其中一起滑坡损坏房屋4间,一起崩塌毁坏林区公路40米。

一、全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区划方案

根据近20年来全县发生的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条件相关资料,结合2005年所作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综合分析,在全县划定3个地质灾害易发区和5个地质灾害次易发区,其区域范围、面积、地质环境条件详见“**县地质灾害防护区说明表”。

1、西华山—浮江崩塌、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易发区

2、洪水寨—荡坪—漂塘崩塌、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易发区

3、左拔—樟斗—下垄崩塌、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易发区

4、青龙牛绳岭滑坡次易发区

5、吉村—沙村;吉村—河洞、内良公路沿线崩塌、滑坡次易发区

6、浮江—生龙口公路沿线崩塌、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次易发区

7、大合—大江公路沿线崩塌、滑坡次易发区

8、县城周边崩塌、滑坡、泥石流次易发区

二、**年度汛期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和重点防护区

(一)降雨趋势预测

据气象部门预测,**年总降水量略多于常年,总降水量为1600—1700毫米。春季降水量略偏少,汛期雨量接近正常,为700毫米左右,汛后期(6月下旬—7月初)有降雨相对集中期,汛期结束期在7月上旬前。总之,今年虽属正常气象年份,但降雨时空公布不均,有小流域洪涝发生,多山洪突发,盛夏台风较活跃。

(二)灾害趋势预测

根据气象、水文部分降雨趋势预测意见,综合我县多年来降雨强度概率分布以及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区划调查结果分析,预测我县今年汛期由降雨因素诱发地质灾害发生的范围和强度在总体上高于或接近常年水平。同时,由于汛期我县雨量偏多,有降雨集中期,局部地区的地质灾害敏感区域(易发区)在强降雨过程中可能发生局部地质灾害。由于近几年全球气候变化异常,降雨中长期预测变数大,因此,对未划入地质灾害易发区和次易发区的区域,未被气象部门预测到的多年暴雨中心区域和多年来台风入境路线区域,也应结合地质环境条件给予关注,加强监测和防范。

预测可能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地区或地段有:西华山—荡坪—漂塘—下垄至杨眉寺断裂带;省属四矿和县属矿山采空区、废石堆、尾矿库;青龙牛绳岭、吉村、池江坳、新城分水坳、南安镇、浮江等地区。

(三)地质灾害重点防护区

1、重点防护区:境内河洞、内良、吉村、浮江、左拔、樟斗等6乡(镇)大部分范围及其它5个乡(镇)小部分范围,分布在侵蚀构造中—低山地貌类型区。该区地形起伏大,山高坡陡,地层岩性以变质岩、花岗岩为主,表部松散及风化层较厚,且矿业活动频繁,尤其是老矿山点多,废石及尾矿堆积分散,其特有的地质环境往往在降雨因素诱发下易产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区内各居民点,开采矿山及重要工程设施(水库、公路)地段的不稳定边坡,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多,稳定性较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工程活动的增多,区内仍有可能相继出现新的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

2、次重点防护区:池江红层盆地及其侧缘,即新城、池江、青龙、黄龙、南安等5个镇的大部分或部分范围。本区地貌类型以侵蚀剥蚀丘陵高岗和侵蚀河谷阶地为主,地势相对低缓,地层出露以第三系、白垩系红色碎屑岩为主,地质灾害以崩塌、滑坡为主,且多分布在低山与丘陵过渡地带。人类不合理的工程活动会引发地质灾害的某个因素,少数地方甚至可以产生较大级以上的灾害。

重点防护区和次重点防护区的具置、范围、面积、地质环境条件特征、灾害现状、防护内容详见“**县**年地质灾害防护区说明表”。

特别提醒:由于降雨中长期预报概率较低,各地要密切注意当地的实时天气预报,并掌握实际降雨量动态,当出现连续大雨或暴雨,未列为重点、次重点防护区的地质灾害敏感地区(易发区、次易发区)也应提高警惕,加强监测和防范。

(四)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

**年全县需要加强监测防范的重要地质灾害危险点和隐患点共计59处,其中河洞乡3处、内良乡4处、吉村镇6处、南安镇8处、黄龙镇6处、左拔镇2处、樟斗镇4处、青龙镇5处、池江镇5处、新城镇8处、浮江乡8处。

三、防灾行动方案

(一)汛期调查与汛期应急调查

1、汛期各乡(镇)人民政府、矿山企业要组织力量对地质灾害点情况进行排查,核实危险点、危险区段的位置、类型、规模、成因及危害程度等。

2、各乡(镇)人民政府、矿山企业要明确重点防护区段和重要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提出防范措施,落实防灾责任。

3、做好汛期应急调查工作。应急调查由县地矿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进行。

(二)监测与巡回检查

重要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和重要防护区段由所在乡(镇)、村负责监测工作,并明确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监测内容及方法,落实监测人员。与工程设施直接有关的地质灾害危险点,由工程建设部门、单位负责监测工作。

各乡(镇)人民政府、矿山企业要加强对重要地质灾害危险点和重要防护区段的巡视检查工作,汛期巡检一般每天不少于2—3次,重要地区、重要时段要加密巡检。如发现重要异变情况,要按照速报要求及时上报。

(三)预防、预报、预警

地质灾害重在预防。县地矿、国土部门要积极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搞好农村建设用地规划,避免新建农宅受到地质灾害的威胁。

1、所有重要地质灾害危险点应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凡是有条件进行治理的,乡(镇)人民政府要进行治理;暂时没有条件治理的,要采取防范措施,避免灾害发生,并制定治理规划。由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要及时通知、监督建设单位进行治理。

2、做好重要地质灾害危险点险情预报工作。预报分三级:

一般级:经监测,隐患点险情没有明显异变情况者;

异变级:经监测,隐患点险情有扩大、加剧异变情况者;

临界级:经监测,隐患点险情显著扩大或者有其他明显征兆者。

汛期地质灾害险情预报,由县地矿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进行,对重要险情要及时作出预警预报。

(四)准备与避险

1、对预警点,县地矿行政主管部门要立即派出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做好技术防范指导工作。

2、预警点所在乡(镇)政府要立即成立防灾领导小组,加强对险情监测、避险救灾工作的领导,制定具体的避险、抢险、救灾方案,组织必要的抢险救援队伍,做好抢险救灾的物资准备工作。

3、做好人员撤离、财产转移和重要设施保护工作。出现异变级险情,处在地质灾害地段及灾变主要方向临近地段的人员要立即撤离,重要财产要尽可能转移。出现临界险情,受灾害影响范围内人员要立即撤离,重要财产要尽可能转移,并作好抢险救灾临战准备。对临界险情不好判断的地质灾害险情,按临界险情方案运作。对灾害影响范围内的重要设施,如重要交通路线,军事设施、水利水电和通信设施等,要做好保护工作。

(五)抢险、救灾

灾情发生后,灾发地防灾领导小组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部署抢险救灾工作。地矿行政主管部门要迅速查明灾害范围、活动情况、发展趋势,圈定危险地段,加强现场监测,必要时施行交通管制;抢险救援队伍要迅速进入现场,抢救被压埋人员,实施应急简易工程措施;卫生部门要迅速组织急救人员抢救伤员;交通、水务、通信、电力、建设等部门要保证抢险救灾的交通、通信、供电等后勤急需,并尽快恢复被破坏的有关基础设施;民政部门要做好灾民转移安置抚恤工作;灾民安置点要做好地质灾害环境评估工作,避免二次灾害发生;公安部门要做好灾害发生地公共秩序的维护工作。灾发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要按速报制度要求,向县地矿行政主管部门速报灾情,县地矿行政主管部门要向上级主管部门速报灾情。

四、实施保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

各乡镇、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地灾防治工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防大灾、抗大灾”的思想,坚决克服麻痹侥幸心理,切实做到思想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指挥到位。地质灾害防灾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各乡(镇)人民政府、矿山企业要制定地灾防治方案,建立地灾应急队伍。要在县政府领导下,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灾的具体工作。有关的部门要按照统一部署、分工负责的要求,做好相关工作。在地质灾害严重的乡镇,应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为首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以组织协调所在乡镇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重要地质灾害危险地和灾区,要建立前沿防灾救灾指挥机构。

(二)加强监测预报,实行专防与群防相结合。

全县监测预报工作由县地矿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各乡(镇)人民政府、矿山企业要尽快落实本区域监测预报组织,建立工作制度和联系制度。要根据已查出的危险点、隐患点,层层落实防灾预案和群测群防措施,将防灾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落实到乡(镇)长、村干部和隐患点村民。

人工降雨危害范文2

什么是酸雨呢,酸雨是指引空气污染而造成的酸性降水,通常认为大气降水与二氧化碳气体平衡时的酸度PH5.6为降水天然酸度,并将其作为判断是否酸化的标准,当降水的PH低于5.6时,降水即称为酸雨。 我国目前酸雨污染面积占国土面积30%左右,并在一些地区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仅川、黔、两广四省区的农业和森林每年造成的直接损失达18亿元;酸雨的主要成因是大量排放二氧化硫所导致,其中,工业化发展大量燃烧煤炭,及汽车尾气排放等等都是产生酸雨的物质,目前,全球有三大块酸雨区:西欧,北美和东南亚。我国长江以南也存在连片的在酸雨区域内,这些酸雨的重灾区也都是现代工业化水平比较高的地区。自然界本来没有酸雨,是人类自己制造自然灾害之一。

酸雨的危害

首先酸雨对植物的影响显而易见。因为酸雨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与土壤粒子结合的钙、镁、钾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植物难以生长。其次酸雨伤害植物的新生芽叶,因为春天,大多数植物刚刚发芽,而这些嫩叶往往经受不住酸雨中的二氧化硫的冲洗,容易发生病虫害或干枯而死亡,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据调查,重庆市南山上的马尾松死亡率高达60%。

其次,酸雨对人类本身健康的危害尤为突出。据美国政府1980年的推算,占全国死亡总数的2%。即相当于全美国有51000人死于大气污染。据我国一项15年的跟踪研究显示,重庆市中心肺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位居全国几个特大城市之首,这其中,尤以老人和小孩受害最大。原因之一是重庆是酸雨密集区。酸雨是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全面侵袭,对人体健康有着间接或直接的危害,然而通常情况下却不为人们所重视,其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影响:一是经皮肤沉积而吸收,对人体造成伤害;二是经呼吸道吸入硫和氮的氧化物,引起急性和慢性呼吸道疾病,此外水生植物和以河川酸化水质灌溉的农作物,因累积有毒金属,经由食物链进入人体,影响人类健康;三是来自地球表面微量金属的毒性作用,酸雨沉降于地球表面后,受地质因素影响,会从土壤和岩石中溶滤出一些金属,其中至少有铅、汞、铝三种,这是酸雨对人类健康最可怕的潜在危害。

还有,酸雨对人类的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据有关部门调查表明,我国的四川重庆市早被中外专家列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早在1993年,重庆市的环境监测结果表明,这里的酸雨频率已高达80%,全年酸雨的PH值平均为4.38,最低值为2.8。在酸雨的危害下,整个城市建筑灰暗脏旧,汽车公共设施锈迹斑斑,土壤酸化、农作物质产、病虫害加剧,树木成片死亡。据有关部门调查表明,重庆市每年因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十几亿元。在国外,酸雨同样成为人类的“无形杀手”。据1984年美国政府在一份名为《酸雨与大气污染的转移》报告中指出,在调查的17059个湖泊中有9423个受到影响,2993个受到严重危害。此外,在187877公里的河流中,有78488公里已面临危机,39501公里显著受害。可见酸雨对全球的生态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漫步在绵绵细雨之中,实在是一件很浪漫的事,然而,这雨已不是当年润物无声的细雨,一时的浪漫很可能会对我们造成伤害。大家要更正一下淋下小雨没关系的错误想法,据湖北省气象局武汉区域气候中心对2006年湖北省酸雨情况的统计分析,当降水量为10mm以下的小雨时,强、弱酸雨出现频率较高,中雨和大雨时酸雨出现频率依次降低,此外,秋冬两季的强酸雨出项频率较春夏要高,在这正值秋高气爽的季节,我们需要特别注意防范。建议爱美的女士不要贪图一时的浪漫而使秀发受到不必要的损伤。酸雨也会引起皮肤红肿过敏及起皱爆裂,研究表明人体不断老化,其实就是一个被氧化的过程,而酸雨含强氧化剂,会加速皮肤老化。对于一些体质弱的人来说,特别要提防酸雾,因为它可以吸入体内,对呼吸道黏膜会造成损害,引起呼吸道疾病。淋雨后最好尽快洗澡,并涂上保湿乳液,以免肌肤受损。

如何控制酸雨

现代文明给人类带来进步,人类成了自然的主人;但享福过头,自然反过来惩罚人类。酸雨之害这么严重,那我们应该如何才能控制酸雨呢?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拖是控制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人为排放量。向已经酸化的土壤和水体中施加石灰。我们在大气污染控制和酸雨防治方面可以参考的以下措施:

1、

推广应用先进实的脱硫技术和清洁燃料。

2、

控制污染物排放量,治理工业化起点低,生产规模小的新老工企业的污染,实现废气、废尘回收。

3、

调整能源结构,增大一次能源中水电、核电及太阳能比例,发展城市煤气,天燃气和石油液化气。

4、

人工降雨危害范文3

关键词:酸雨;危害;防治对策

酸雨是指 pH 值小于 5.60 的大气降水。正常的大气降水是中性的,pH 值在 7.00 左右,当大气中 SO2、NOX等酸性物质浓度增加,与大气中水汽经过化学物理变化,形成 pH 值小于 5.60 的雨叫酸雨。酸雨不单是“雨”,也包括雪、霜、露、雾等各种酸性降水形式。

一、大气中酸性物质的主要来源

大气中酸性物质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人类活动排放。主要是工业生产活动中燃烧大量的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生大量的SO2、NOX,这是目前大气中酸性物质的主要来源。

(二)自然界释放。湖泊、湿地、大陆架等等湿地单元,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会排放H2S气体,这些气体在大气中经氧化生成SO2。此外,火山爆发也能够产生大量酸性气体。

二、酸雨的危害

酸雨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已成为重要的国际环境问题。

(一)对土壤的危害。(1)导致土壤酸化。土壤酸化后,可加速土壤中含铝的原生和次生矿物风化而释放大量铝离子,形成植物可吸收形态的铝化合物。植物长期过量吸收铝会中毒,甚至死亡。(2)导致土壤贫瘠化。长期的高酸度酸雨会造成土壤中植物营养元素的大量淋失,特别是盐基饱和度较低且易风化矿物质较少的酸性土壤,在长期的高酸度酸雨作用下,会使土壤中K+、Na+、Ca+、Mg2+等盐离子大量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最终使土壤贫瘠化。(3)使土壤微生物种群发生变化。酸雨对土壤中N、P、C等转化具有转移效应的微生物酶活性具有相当的抑制作用,使其个体生长变小,生长繁殖速度降低,制约了植物对土壤中营养物质的吸收。

(二)对农作物的危害。(1)酸雨对农作物种子萌发有较大影响,酸雨的pH越低,农作物种子萌发受阻越严重,降低作物出苗率。(2)酸雨可导致作物叶片出现可见伤害。酸雨破坏植物叶表面的蜡质和角质层,损害植物的表皮结构,使酸性物质通过气孔或表皮扩散进入细胞,导致叶绿素减少,细胞膜透性增加,最终使光合作用下降。(3)酸雨造成植物各种代谢活动的紊乱。酸雨可降低植物光合速率,升高呼吸速率,降低营养代谢,降低酶活性。此外,酸雨还能诱发作物病虫害,使作物减产。

(三)对人体危害。酸雨通过它的形成物质SO2和NO2直接刺激皮肤,使皮肤病发病率升高。同时,酸雨中的酸性物质对眼角膜和呼吸道有明显刺激作用,导致红眼病和支气管炎,并可诱发肺病,它的微粒还可以侵入肺的深层组织,引发肺水肿、肺硬化甚至癌变。

(四)对水体的危害。研究表明,当湖水的pH值在6.15-9.10之间时,对鱼类无害;在5.10-6.15之间弱酸性时,鱼卵难以孵化,鱼苗数量减少;低于5.10时,大多数鱼类不能生存。在已酸化的湖泊中,虾类要比鱼类提前灭绝。被酸化的水体中的H+可加速地壳岩石和地表土的风化,增加重金属盐的溶解和积累,并与磷酸盐形成不溶性化合物沉淀析出,从而降低水体磷酸根浓度,导致水体营养盐贫乏。更为严重的是将土壤中活性Al冲刷到水体中,给水生生物生长带来严重的危害,还使生物分解作用减弱,直接影响系统中C和营养盐的再循环,从而改变水体生态环境。

(五)对建筑物及文物的危害。酸雨能与金属、石灰岩石料、混凝土等材料发生化学反应或电化学反应,致使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出现空洞和裂缝,导致强度降低,从而加快楼房、桥梁、历史文物、珍贵艺术品、雕像的腐蚀损坏。同时也加速了建筑物表面的各种保护涂层的退化,使桥梁和钢结构的建筑物有了明显损坏,同时还发生酸雨的淋洗使很多历史文物景点面目全非。

(六)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危害。酸雨导致森林生态系统营养流失,特别是Ca的流失是酸雨导致森林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酸雨也会直接淋溶出植物叶片中的Ca,造成林冠中Ca不同程度的淋溶流失,并可能造成叶片Ca含量下降。酸雨会导致叶片细胞内Ca稳态的失衡,影响植物的正常生理响应。总之,对于整个森林生态系统而言,酸雨改变了生态系统中Ca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特征,大量的Ca从森林生态系统中以地表径流的形式流出系统,导致可利用Ca库的下降和周转速率的上升。

三、我国的酸雨分布

我国酸雨污染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主要包括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湖南、贵州、重庆的大部分地区,广东中部地区、四川东南部、湖北西部的少数地区。我国西南地区属于酸雨污染的严重地区,尤其在四川、广西及贵州等地区,年均降水酸度低于 5.0,成为我国重酸雨污染区。与此同时,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酸雨污染也趋于严重,华北、东北等地区也有相当频率的酸性降水产生。近年来的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全国范围内有五个偏高的硫沉降地区,包括贵州中心的西南地区、以长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华东区、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华南区、京津冀地区和冀鲁豫地区。从全国范围来看,近 14 年中酸雨分布区域呈总体范围扩大、酸雨强度减弱的趋势,酸雨扩大范围主要为北方地区,而南方地区酸雨范围仍控制在原先范围内。同时,我国酸雨分布还呈现以城市为核心的多中心分布特征,即城市酸性降水多,至郊区降水酸度减弱,而远离城市的农村降水酸度在 5.6 左右,接近正常范围。由酸雨污染源分析得知,酸雨分布还受工业区影响,即工业区酸雨强度大于非工业区雨水酸性。

我国酸雨在空间上也呈现一定的垂直分布特征,其垂直分布主要源于城市大气中碱性颗粒物对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转化生成的酸性气溶胶的中和作用。城市大气上空碱性颗粒物含量较低,因此酸性气体导致的致酸作用明显,而近地面层由于扬尘等颗粒物聚集,对酸性降水呈现不同程度的中和作用。上海等地的酸雨垂直分布监测结果表明城市高空的降水酸度大于近地面层降水酸度。

季节性变化也是我国酸雨污染分布的特征之一。其总体变化趋势为冬、春季pH 值低,夏、秋季 pH 值高,该季节性分布特点主要体现在我国南方酸雨分布地区。

四、酸雨的防治对策

(一)完善环境法规,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一是制定更详尽的酸雨气体排放标准,明确法律责任;二是尽快全面推行征收SO2排污费制度,依据排放量的多少来收取相应的环境保护费用,工业排放企业完成每年的指标,则给予一定的奖励,没完成的则给予超出征税的惩罚。

(二)倡导循环经济,优化能源结构。一是积极树立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理念和引进相关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技术,依法开展企业清洁生产工作,实现 “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目标;二是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三是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四是进一步促进生态农村建设,加大力度发展沼气池,开展沼气入户工程,用沼气取暖和煮饭,沼气池渣还可肥田,且减少酸性气体排放。

(三)加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倡导绿色消费出行。大力倡导市民购买低排量的机动车,限制机动车数量,控制行驶速度,倡导多使用公交车、自行车或步行,鼓励人们更多关注和选择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绿色出行方式。

(四)优化种植业结构,筛选抗酸雨农作物品种。一是利用高新技术,加快培育抗酸雨的品种,如银杉、金橘、桑树、樟树等树种,可以减轻酸雨的危害,因为这些植物有很强的吸酸能力,每平方米的银杉可以吸收60kg的SO2;二是种植绿肥、施用有机肥,在酸化土地酌情施用生石灰等措施提高上壤缓冲能力,缓解土壤酸化过程,在已经酸化的土壤和湖河及养殖池塘中也可以采用投入生石灰的办法进行中和恢复,并建立酸雨缓冲系统;三是利用设施推厂大棚避雨栽培方式,通过塑料薄膜的隔离,减轻酸雨对植物的直接危害。■

参考文献

[1] 蔡娈卉,陈新育.酸雨对农作物的影响及防御措施,现代农业科技,2009(5).

[2] 张玉萍.酸雨与低碳生活,中国农村教育,2012(5).

[3] 陈明艳,姜显政,黄汝红.浅析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措施,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9(1).

[4] 冯颖竹,陈惠阳,余土元,冯茜丹.中国酸雨及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研究进展,中国农学通报, 2012 (11).

[5] 孟赐福,姜培坤,曹志洪等.酸雨对植物的危害机理及其防治对策研究进展,浙江农业学报,2008(3).

[6] 刘萍,夏菲,潘家永等.中国酸雨概况及防治对策探讨,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12).

[7] 吴飞华,刘廷武,裴真明等.酸雨引起森林生态系统钙流失研究进展,生态学报,2010(4).

人工降雨危害范文4

一、地质灾害状况

(一)地质灾害现状

我区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山边和人为削坡建房、修路等形成的斜坡处。年我区未发生新的地质灾害险灾情,全年排险、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5处。截至2012年月,全区有房前屋后地质灾害(隐患)点17处,其中已完成工程治理基本消除威胁但尚须监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5处。地质灾害点分布情况见表1。

(二)地质灾害态势

我区地质灾害大多由强降雨诱发。根据市气象台的《市2012年重要季节气候趋势展望》,今年总雨量接近常年,冬季降雨量偏少,春雨季降雨量偏少,梅雨季降雨量略偏多,台风季总雨量正常略多;影响的台风或热带风暴比常年略多,可能有1个会严重影响。根据降雨趋势等预测,本年度我区地质灾害发生数量比常年略偏多。

根据地质环境条件等分析,我区本年度地质灾害高易发地段在山—山—山一带。其它区域除地质灾害(隐患)点容易发生灾害外,受台风暴雨、强降雨影响,高陡斜(边)坡、山边地带、建设工程开挖或堆土地段等区域可能发生新的地质灾害。

预计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与滑坡。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及威胁对象

(一)重点防范期

汛期(~10月)是地质灾害易发期,其中5~6月雨季及7~9月台风季强降雨多,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二)威胁对象

依据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预测的地质灾害活动区域,确定今年全区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重点街道有2个、社区居委会有7个

根据地质灾害点的威胁对象和活动表现等情况,今年的防灾重点《区2012年地质灾害点一览表》。

三、地质灾害防治责任

区人民政府加强对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组织并督促区有关部门及各街道办事处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区建设局作为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宣传、指导和监督,督促各街道进一步建设群测群防体系,要组织配备必要的监测、报警工具,加强汛期防灾、应急处置、灾害治理等工作,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工程建设防灾监督工作。各街道及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要求,把防灾减灾工作组织好、落实好。发生地质灾害险、灾情时,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应急处置职责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具体责任。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的情况,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登记造册,建立预警预报、监测巡查的以预防为主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基础体系,将群测群防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防原则上由受威胁的单位和个人承担;防灾责任人原则上由各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分管领导担任,居委会防灾责任人由居委会主任担任。地质灾害监测人由受威胁的相关人员担任。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社区居委会,由社区居委会组织受威胁居民开展巡查、监测;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单位及其相关设施,由单位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巡查、监测。各街道、各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各级群测群防网络地质灾害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人员有变动的要及时调整落实到位。区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办公室、区建设局、区发改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卫生局、区市政林局、区安监局、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区监察局、区经发局、公安分局及各街道办等单位的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建设局,办公室电话。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预警预防

1.开展汛前地质灾害检查。各街道、各有关部门要在汛前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及防灾工作落实情况检查。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包括已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变化情况排查和对地质灾害易发区新安全隐患排查;防灾工作落实情况检查包括对防灾责任人与监测人落实情况、防灾明白卡发放情况、警示牌设立情况的检查以及对防灾工作制度、预案、防汛物资等的检查。对防灾工作不到位的,要责成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及时整改;发现新的地质灾害隐患且一时不能排险的,要及时纳入群测群防网络或者有关部门监控范围,逐点落实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采取防范措施。

2.制(修)订《社区居委会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或者防灾责任人、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发生变动变化的,街道办事处应在3月底前完成《社区居委会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的制订或者修订,并纳入当地防汛抢险救灾应急预案。群众转移预案要在本社区居委会公布,同时报区政府、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以及区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备案。

3.编制、完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方案。各相关部门要根据本地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本部门防灾工作实际,编制、完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方案。工作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应急工作相关机构与职责,应急决策程序、响应组织、响应行动和响应保障等。

4.开展巡查、监测。我区已建立区、街道、居委会及灾害点四级监测防灾网络(详见附表2《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网络表》),各街道应进一步推进群测群防建设工作,社区居委会要组织群众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开展经常性巡回检查和组织监测人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监测,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内应加强巡查、监测,对重要隐患要安排专人盯守巡查。发现险情和灾情时,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转移受威胁人员,情况紧急时,应强行组织避灾疏散,同时按照速报制度要求上报险情和灾情。

5.设置警示标志。区政府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划定的危险区域予以公告,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区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群众转移预案等,及时制作新增(或险情有新变化)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由各街道办事处发放到有关单位和个人。防灾明白卡应当明确地质灾害位置、类型、规模、威胁对象、预警信号等内容。避险明白卡应当明确转移负责人、转移路线、自然灾害避灾点(或临时避灾场所)、应急联系方式、联系人等内容。

6.开展预警预报。我区未设气象部门,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由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会同市气象合。接到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后,区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要及时通知到各街道及相关单位,并部署防御工作。各街道可建立应急广播体系,充分利用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电话和电子显示屏等各种媒体和手段,及时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各社区居委会可通过鸣锣吹哨、逐户通知等方式,将灾害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给受威胁群众。

7.防范强降雨。我区的地质灾害大多数由强降雨诱发,各街道办事处和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防灾工作制度,采取措施严密防范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

(1)当天气预报日降雨量可能达到50mm(暴雨)以上或累计过程降雨量可能达到60mm以上时,各级防灾责任人、监测人要提高警惕,加强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2)当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等级达到三级或三级以上时,各街道办事处接到预报预警后,应当适时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有效运转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逐级将有关信息迅速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区域内的居民,做好防灾的各项工作。

当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为三级时,各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应部署防灾工作,加强值班;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防灾负责人应适时组织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进行巡查;隐患点和危险区域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应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的监测和防范,发现险情应立即报告,街道办事处应及时采取防灾避险措施。

当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为四级时,各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24小时值班室值班,领导带班,做好抢险救灾准备;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防灾负责人组织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进行巡查,隐患点和危险区域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的监测和防范;街道办事处及时启动《社区居委会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适时组织受威胁的群众转移避让。

当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为五级时,各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24小时值班室值班,领导带班,并组织做好防灾工作和随时抢险救灾准备(抢险人员随时待命);区政府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和抢险救灾指挥系统,街道办事处及时启动《社区居委会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立即组织受威胁的群众转移,并对其它区域进行巡查和防范,派出应急小分队或者挂点干部指导防灾抗灾救灾工作。

汛期地质灾害转移对象包括: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众;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山坡、边坡建筑物内的群众;其他在汛期易发生地质灾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地带的群众。

(3)当突遇短时间强降雨(3小时降雨量超过30mm)时,社区居委会防灾责任人要及时了解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高陡山坡地段的情况,关注雨情,适时组织受威胁的人员转移避险。

(4)按照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防御台风、暴雨的部署开展防灾抗灾工作。

8.落实值班制度。各街道、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制度,通讯方式、工作制度、职责分工等信息应上网上墙。汛期期间,区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和各防灾单位要实行24小时值班;台风暴雨、强降雨、长时间降雨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期间,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实行双人值班,分管领导带班,各级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必须在岗在位;值班人员要认真收集、汇总各地雨情、汛情、险情、灾情报告,并按规定报告、转达、处理。

汛期期间市、区两级政府办公厅(室)值班电话和市、区两级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工作联系人及电话详见表3。

(二)灾情险情报告

发现地质灾害险情、灾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向街道、社区或者区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必要措施。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接到灾情报告后应立即向区政府和区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报告。区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进行调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害发生或者灾情扩大,并按照灾情分级报告的规定,向上级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报告。

区政府及其区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接到发生特大型、大、中型地质灾害险情、灾情和造成人员死亡和失踪的小型地质灾害灾情报告后,应立即口头速报市人民政府及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同时立即报告省人民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书面报告应于1个小时内上报;区政府及其区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接到其它地质灾害报告后,应及时报告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地质灾害险情灾情有新的变化时,必须及时续报。

(三)应急处置

地质灾害发生后,区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启动相应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划定危险区,设置明显警示标志,组织做好人员转移、灾(险)情评估和救援工作,情况紧急时,可以强行组织避险疏散。区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要会同市国土资源局,组织专业技术支撑单位,迅速开展应急调查,查明灾害类型、范围、规模、发展趋势,做好抢险救灾的技术指导工作。各街道办事处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和应急预案的规定,及时组织人员赶赴现场,有效提供应急保障。灾(险)情所在地的村(居)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应当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协助维护社会秩序。地质灾害险情未消除前,被转移人员不得擅自返回。

区政府负责开展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先期处置工作,负责具体组织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的应急和救灾工作,负责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的应急和救灾工作(灾害体规模较小、危害程度较低的小型地质灾害,在区政府领导下,由各街道办事处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四)地质灾害治理

根据《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要求继续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对危险性、危害性大的地质灾害隐患尽快组织治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要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协调引发地质灾害的责任单位、工程建设单位或管理单位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工程治理;要积极组织群众开展房前屋后地质灾害点自治工作。

(五)工程建设防灾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要严格按规定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经评估论证应采取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工程项目,应在主体工程建设的同时实施地质灾害防护工程,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严防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时,要加强对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合理确定项目选址、布局,切实避开危险区域。各街道办事处要采取防灾措施,制止群众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自行违章建房。

(六)群测群防建设

区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各街道要继续推进地质灾害“十有县”群测群防建设,落实好各项工作。

1.应做到“十有”:有组织机构、有防治经费、有防治规划、有应急预案、有防灾制度、有宣传培训、有预警预报、有巡查监测、有监测手段和有警示标牌等。

2.社区居委会应做到“四应有”:应有防治方案、群众转移预案;应有值班、监测、巡查、速报等制度;应有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名单;应有监测器具、通讯工具。

3.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应做到“四应知”:应知辖区隐患点(易发区)情况和威胁范围;应知应急转移和处置;应知灾情险情报告程序;应知巡查监测方法。

(七)宣传培训演练

各街道办事处、区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要做好防灾抗灾宣传教育工作,组织指导居委会利用宣传栏、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等基本知识,增强公众地质灾害防治意识,提高识灾报灾、防灾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对新任防灾责任人、监测人要及时组织防灾减灾知识技能、防治责任与工作要求、应急处置等培训,尽快胜任防治工作。受地质灾害威胁的街道、社区应当定期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八)防治规划制定

区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要根据《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政文[]388号)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在2012年6月前完成编制区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经区政府批准公布后实施,指导我区“十二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人工降雨危害范文5

关键词:矿区 地质灾害 评估

中图分类号:P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a)-0078-01

1 工程概况

矿区位于松桃县城南西平距42 km的寨郎沟,属乌罗镇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08°47′37″―108°47′26″,北纬28°04′19″―28°03′57″。矿区范围东自罗家坡,西至干沟,南至摩天岭以东,北止寨郎沟水库。寨郎沟水库坝顶标高+850 m,矿区地形标高+878~+1025 m,寨郎沟水库蓄水面远低于矿区,水库对矿区开采活动影响较小。本矿山建设规模为5万吨/年,矿区矿层产于南华系下统大塘坡组第一段(通称含锰岩系)的碳质页岩中,严格受地层控制,层位相对稳定,为区内唯一可采锰矿层,矿体平均厚1.57 m,矿区资源量为77.80万吨,可采储量为41.8万吨,设计生产能力为5万吨/年,矿山服务生产年限为9.3年。

2 地质环境条件

评估区地势较高,冬季较寒冷,夏无酷暑,多雾雨,属中亚热带气候。年降雨量为1700~2200 mm,平均年降雨量为1945 mm。 每年5~8月为雨季,其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0%左右。大气降雨是多雾雨、连绵小雨,雨季月降雨天数一般为10~15天,甚至多达20余天。冬季比较寒冷,极端最低温度-14.2 ℃,7~8月份气温最高,元月份气温最低,每年11月至次年2月为旱季,其月降雨量一般在50 mm以下,冬季多凌冻,12月和次年1月平均气温一般在0 ℃以下。

矿区位于乌江和沅江两大水系分水岭的乌罗―大屋水文盆地,属沅江水系。植被覆盖率高,发育季节性溪沟,水量受季节性变化影响较大。地表无大的河流,地表迳流流量小,水质较佳,可满足生产及生活用水。

矿区西面前进村内有一第四系(Q)下降泉,流量约为0.014~21 L/s,受大气降水控制明显,为前进自然村居民饮用水源。

区内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为+850 m(位于寨郎沟水库)。矿区开采标高为+490~+200 m标高,开采矿层位于当地最低浸蚀基准面+850 m之下。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地处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地处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之梵净山穹状背斜北东缘。矿区总体为一单斜构造,构造线呈北西~南东向,倾向北东,倾角35°~55°。以断裂构造为主,褶曲不发育,构造线呈北北东向展布。

褶曲:杨立掌锰矿段内的主要褶曲总的呈一单斜构造,褶曲呈舒缓波状起伏,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35°~55°之间,矿段内第三条勘探线之北西地层走向呈近东西的舒缓变化,为杨立掌锰矿段内的主要褶曲。其次在F3附近,有一列列小褶曲发育,幅度均较小,轴向北北东10°~20°,向北北东倾伏,倾角45°左右,两小背斜或向斜之间距离为50~80 m,深延推测至矿层顶部逐渐消失,其它地段小褶曲不发育。

评估区位于梵净山穹窿北东缘,属中低山构造侵蚀溶蚀地貌,地形陡峻,切割剧烈,斜坡稳定性较好,溪沟发育,海拔标高+850~+1100 m,相对高差100~250 m。矿区地层主要为青白口系板溪群清水江组(Qbbxq),南华系下统铁丝坳组(Nh1t)、大塘坡组(Nh1d),南华系上统南沱组(Nh2n)、震旦系下统陡山沱组(Z1d)、留茶坡组(Z2L),寒武系明心寺组(∈1m)和第四系(Q)。

3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经实地调查,在评估范围内目前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评估区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

本次工作主要对评估区范围内的摩天岭斜坡、干沟门口东南侧斜坡开展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调查评估,斜坡由青白口系至寒武系软质―半坚硬―硬质岩类岩组组成,其稳定性较好。局部地段由半坚硬的炭质页岩、灰岩等组成陡坡,亦未发现崩塌、地裂缝等现状地质灾害,稳定性较好。

同时,开展了对评估区内寨郎沟沟谷泥石流易发性调查评估,调查认为该沟谷固体松散物堆积较少,沟谷堵塞少,汇水面积较大,主沟纵坡降较大,沟口无泥石流堆积扇等,按泥石流易发性评分标准,属不易发。因此,寨郎沟谷在现状条件下形成泥石流的可能性小。综上所述,评估区内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等现状地质灾害,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矿山建设工程遭受现状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小。评估区地形简单,地貌类型单一,地层岩性及其组合中等,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为简单,工程、水文地质条件中等,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小,该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为中等类型。该项目重要性属较重要建设项目,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二级。

4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矿山地面工程中工业场地、主立井、回风立井、废石场建设时引发、遭受切(填)方边坡滑(坡)塌、废石场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危害性大;矿山公路建设时引发、遭受切(填)方边坡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性小;采矿范围内,锰矿上覆地层厚度部分均大于安全厚度(235.5 m),地下采矿引发及遭受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性小;地面工程遭受地下采矿引发的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

5 分区及防治措施

根据矿山地表场地和地下采矿工程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结果,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危害性等综合因素考虑,分别采用相应的防治措施,尽量避免矿山建设引发各种地质灾害而造成危害,主要采用下列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进行防治。

(1)工业场区:切、填方形成岩土质边坡,引发、遭受边坡滑(坡)塌的可能性大,危害性大,必须采取分段分级开挖、放缓边坡、抗滑支挡、分层夯实等防治措施;对废石场采取修建拦渣坝支挡措施。

(2)主立井、回风立井口硐脸建设形成的岩土质切、填方边坡,引发、遭受边坡滑(坡)塌的可能性大,危害性大,必须采取分段分级开挖、放缓边坡、抗滑支挡等防治措施;主立井、回风立井开挖深度大,井壁应作钢砼护壁等相应的井壁支护措施。

(3)地下采矿必须按相关规程进行规范开采,预留安全矿柱。

(4)坑道及采矿施工严禁放大炮震动。

(5)做好地表与地下的排水系统,加强抽排矿坑积水。

(6)对堆渣场必须采取抗滑支挡(挡墙等)工程防治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造成危害。

(7)应建立矿山地面、地下移动变形观测系统,并参照相关规定,加强对矿区地质环境的监测,根据观测结果,预测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及危害对象,并提前采取可靠的防治措施。在未采取工程措施的情况下,严禁对新产生的矿渣随意堆积在斜坡地段。

参考文献

人工降雨危害范文6

关键词: 酸雨;农作物;危害;防御措施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改造自然活动的加剧,酸雨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酸雨对公众健康、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及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由于目前农业生产绝大部分还是露天工厂,酸雨对农作物的危害尤为突出。 

 

1 酸雨的概念与形成因素 

 

1.1 概念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0的大气降水。大气降水的形式包括雨、雪、冰雹、雾等。未被污染的降水是中性的,pH值在7.00左右;当大气中SO2、CO2等有害物质浓度增加,与大气中水汽经过化学物理变化,形成pH值小于5.60的雨叫酸雨;形成pH值小于5.60的雪叫酸雪;形成pH值小于5.60的雾叫酸雾。 

1.2 形成因素 

酸雨的成因既有人为的因素,也有大自然的影响。人为因素主要是工业生产、燃烧煤炭、石油及汽车尾气和民用生活燃烧排放的硫和氮的氧化物;大自然因素主要是火山爆发等产生的物质,经过云内成雨过程,即水汽凝结在硫酸根、碳酸根等凝结核上,发生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雨滴和碳酸雨滴;又经过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酸雨。 

1.2.1 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转换条件。一般来说,某地SO2污染越严重,降水中硫酸根离子浓度越高,导致pH值越低。 

1.2.2 大气中的氨。大气中的氨(NH3)对酸雨形成是非常重要的。氨是大气中唯一的常见气态碱。由于它的水溶性,使它能与酸性气溶胶或雨水中的酸反应,起中和作用而降低酸度。大气中氨的来源主要是有机物的分解和农田施用的氮肥的挥发。土壤中氨的挥发量随着土壤pH值的上升而增大,而大气水汽中酸度随氨的增加而降低。 

1.2.3 颗粒物酸度及其缓冲能力。大气中的污染物除酸性气体SO2和CO2外,还有一个重要成员——颗粒物。颗粒物的来源很复杂。主要有煤尘和风沙扬尘。后者在北方约占1/2,在南方约占1/3。颗粒物对酸雨的形成有2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所含的催化金属促使SO2氧化成酸;二是对酸起中和作用。但如果颗粒物本身是酸性的,就不能起中和作用,而且还会成为酸的来源之一。目前我国大气颗粒物浓度水平普遍很高,为国外的几倍到十几倍。 

1.2.4 天气形势的影响。如果气象条件和地形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则大气中污染物浓度降低,酸雨就减弱,反之则加重(如逆温现象)。 

2 酸雨对农作物的影响 

 

酸雨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是通过对土壤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对作物产生间接影响和直接危害,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 

2.1 加快土壤酸化 

酸雨首先导致土壤酸化。我国北方土壤呈碱性,对酸雨有一定缓冲能力,但南方土壤多呈酸性,经酸雨冲刷,就使酸化加剧;同时土壤中含有大量铝的氢氧化物,土壤酸化后,可加速土壤中含铝的原生和次生矿物风化而释放大量铝离子,形成植物可吸收形态的铝化合物。植物长期过量吸收铝会中毒,甚至死亡。酸雨也能加速土壤矿物质营养元素流失,改变土壤结构,导致土壤贫瘠化,影响植物正常发育。酸雨还能诱发作物病虫害,使作物减产。 

2.2 改变土壤微生物种群 

酸雨可使土壤微生物种群变化,细菌个体生长变小,生长繁殖速度降低。如可使分解有机质与蛋白质的主要微生物类群芽孢杆菌及毛杆菌和有关真菌数量降低,影响营养元素的良性循环,造成农业减产。特别是酸雨可降低土壤中氨化细菌和固氮细菌的数量,使土壤微生物的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能力下降,对农作物生长大为不利。

2.3 直接危害农作物,降低产量影响品质 

2.3.1 酸沉降对农作物的急性伤害和慢性伤害。急性伤害通常指强酸雨或高浓度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与农作物接触,其叶片在短时间(1~3d)内出现细胞死亡,严重者出现枯叶、枯枝、枯梢和枯株。这种情况在实验室和土法炼硫窑附近常见。慢性伤害,一般指弱酸雨或低浓度的二氧化硫污染物长期与农作物接触,其叶色失绿或色素变化,破坏作物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导致细胞死亡,其可见伤害症状为过早落叶等。一般酸雨地区或二氧化硫长期超标地区,会发生这种现象,这也是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的原因。 

2.3.2 不同作物受二氧化硫伤害的敏感性。不同农作物受二氧化硫伤害的敏感性不同。科学家在实验室内用一定剂量的二氧化硫去熏不同农作物。一段时间之后,不同农作物伤害完全不同,可分为敏感性农作物、中等敏感性农作物和抗性农作物等3类。敏感农作物有大麦、棉花、大豆、菠菜、胡萝卜和辣椒等;中等抗性农作物为小麦、菜豆、花生、黄瓜、油菜和番茄等;抗性农作物为水稻、玉米和马铃薯等。 

2.3.3 对农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科学家试验后,估算我国南方7省大豆因酸雨受灾面积约158.67万公顷,减产约20万吨,减产幅度约6%,每年经济损失约1 400万元。稻、麦等禾本科作物叶面积小,蜡质层厚,可湿性差,对酸雨敏感性弱,但强酸雨仍可导致叶面扭曲,生成褐黄或褐红伤斑,造成减产。水稻生长期是翠绿色的,成熟期时是黄色的,1982年6月18日重庆下了一场pH值为3.9的强酸雨,某乡逾666.67hm2水稻叶片迅速变成赤色,这场酸雨灾害产量损失400t以上。大棚酸雨试验也证明,强酸雨将导致叶面产生赤色伤斑。酸雨造成蔬菜叶面黄斑,生长不良,抗病能力减弱,产量下降。据有关资料报道,不同品种蔬菜对酸雨的敏感程度不同,在pH值为3.5的高酸性环境中,对酸敏感蔬菜番茄、芹菜、豇豆和黄瓜产量可下降20%;中等敏感性的生菜、四季豆和辣椒产量下降10%~20%;抗酸性较强的青椒、甘蓝、小白菜、菠菜和胡萝卜产量下降低于10%。 

 

3 防御措施 

人工降雨危害范文7

关键词:气象灾害;类型;原因;防御

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对农业影响最大的是干旱和雨涝,不仅发生频率高,甚至相伴出现,危害也最重。其次是低温、霜冻、干热风,连阴雨等,对农业生产也有一定影响,但发生频率较低,危害相对较轻。

1 干旱

指因久晴无雨或少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而形成的一种气象灾害。《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中将干旱划分为5个等级,并评定了不同等级的干旱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①正常或湿涝,特点为降水正常或较常年偏多,地表湿润无旱象;②轻旱,特点为降水较常年偏少,地表空气干燥,土壤出现水分轻度不足,对农作物有轻微影响;③中旱,特点为降水持续较常年偏少,土壤表面干燥,土壤出现水分不足,地表植物叶片白天有萎蔫现象,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④重旱,特点为土壤出现水分持续严重不足,土壤出现较厚的干土层,植物萎蔫,叶片干枯,果实脱离,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较严重的影响,对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一定影响;⑤特旱,特点为土壤水分长时间严重不足,地表植物干枯、死亡,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较严重影响,对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较大影响。

2 暴雨

指24 h降水量达50 mm或以上的强降水。按其强度又分为3个等级,24 h降水量50.0~99.9 mm为“暴雨”;100.0~249.9 mm为“大暴雨”;250 mm以上为“特大暴雨”。许昌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暴雨容易引起河流泛滥,淹没粮田。诱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暴雨的主要防御措施:一是及时收听收看气象部门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加固堤防,疏通河道、检查维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二是及时组织抢收或排除田间积水,防止内涝淹死作物;三是维护房屋农舍,防止大雨冲灌致使房屋或围墙垮塌;四是避开容易发生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的危险地段。

3 冰雹

指由积雨云中降落的、一般呈圆球形透明与半透明冰层相间的固体降水,形如葱头,俗称“冷子”。冰雹发生时经常伴随着狂风暴雨和电闪雷鸣。冰雹极易砸伤人畜、毁坏禾木,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冰雹的主要防御措施:一是对成熟的作物要及时抢收;二是在多雹地带,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改善地貌环境,破坏雹云的形成条件;三是多雹灾季节,农民下地劳作时要随身携带防雹工具,同时气象部门要适时开展人工消雹作业,以降低灾害损失。

4 寒潮

是一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过程。由于冷空气的入侵,使气温在24 h内剧降8 ℃以上,而且在这一天内最低温度又在4 ℃以下或48 h降温10 ℃,最低气温在4 ℃以下,称为寒潮。寒潮过境时,常伴随6~8级的偏北大风,使沿途气温骤降,容易引发冻害,对农业、畜牧业造成危害。寒潮的主要防御措施:一是在寒潮来临前,对于已浇越冬水的麦田,要划锄、松土、通气;对于未浇越冬水的麦田,要及时镇压、保温、保墒;二是寒潮来临时大棚内温度下降,造成棚内作物生长放缓,因此要增大肥水供应;三是对大棚进行加固,防止大风掀棚。

5 霜冻

根据发生季节可将霜冻分为秋霜冻和春霜冻。

秋霜冻又称为早霜冻,发生在秋季,是秋收作物尚未成熟,露地蔬菜还未收获时发生的霜冻。秋季第一次霜冻称为初霜冻,初霜冻发生的越早,对作物的危害越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降低,秋霜冻发生的频率逐渐提高,强度也逐渐加大,但由于作物也日渐成熟,危害程度反而减轻。

春霜冻又称为晚霜冻,发生在春季,是春播作物苗期,果树花期,越冬作物返青后发生的霜冻。春季最后一次霜冻称为终霜冻。随着时间推移,温度升高,春霜冻发生的频率逐渐降低,强度也逐渐减弱,但发生的越晚,作物抗寒能力越弱,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也越重。

6 冷害

根据低温冷害对作物的危害机制,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延迟型冷害:作物生育期遇到较长时间的低温,使作物生育期延迟,不能在初霜到来之前正常成熟,而导致产量降低。延迟型冷害如发生在幼穗分化前的营养生长期,低温的危害是延迟抽穗。如发生在籽粒成熟期,低温使净光合生产力降低,不能充分灌浆、成熟,收获时秕粒大量增加而减产。

障碍型冷害:在作物生殖生长期,

要是孕穗期、抽穗开花期,遭受短时间低温,使花器的生理机能受到破坏,造成颖花不育、结实率降低,收获时空壳增多,导致减产。

混合型冷害:就是上述两种冷害在同一生长季中相继出现或同时发生给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带来危害。

冷害的防御对策主要从农业技术方面着手:一是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冷害发生规律以及农作物对热量条件的要求,合理安排作物品种布局和各种作物种植比例,确定各种作物适宜播种期、移栽期,以防御冷害。二是根据各地冷害发生规律,确定育种目标,选育和推广适合当地条件的早熟、耐寒、高产品种。三是采取综合农技措施,如适时早播,地膜覆盖,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料,喷洒增温剂,加强田间管理等,以提高地温,促进早熟,达到防御或减轻冷害的目的。四是开展低温冷害的预报服务,长期预报有利于安排作物布局和品种搭配,中、短期预报便于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

7 冻害

人工降雨危害范文8

关键词:洪灾;危险评价;指标体系;山区县域

中图分类号:P426.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2-0001-04

1 引言

洪灾指在自然和人为条件下,降水达到一定强度,引起陆地水域汇流量骤增,导致堤坝漫溢或溃决,在短期内因高强度突变引发成灾的客观自然事件[1]。我国是一个多山地的国家,有69%国土面积属于山地、丘陵、高原地形。在我国每年因洪灾造成的人民生命损失和社会经济财产损失不计其数,据中国国家防总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7月3日,该年全国已有26个省(区、市)1192个县遭受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294.2万hm2,受灾人口3282万人,紧急转移148万人,因灾死亡186人、失踪45人,倒塌房屋5.6万间,直接经济损失约506亿元。国内外不同学者针对不同的洪灾研究方向和洪灾研究尺度,选用了不同的指标体系对洪灾危险性进行评价。如许小华(2015)选取高程、坡度、河网密度、土地利用等指标对江西省山洪灾害危险性进行研究[2];李谢辉等(2013)从历史洪灾、降水、地形、土壤、水系等方面对河南省洪灾风险危险性进行区划研究[3];王一秋等(2010)选取降水、水系、地形、人口、GDP和播种面积等对太湖流域江苏片区洪灾进行研究[4];孙欣等(2014)选取坡度、起伏度、汇流量、植被覆盖率、房屋、道路、暴雨量、年均降水量等因子分析安澜镇山洪灾害 [5]。综合来看,相关学者选取的指标均是静态的,均是从静态的角度分析各指标因子所起的综合作用,但洪灾的形成尤其是山区洪灾的致灾过程是动态性的,因此,构建的危险评价指标不仅要包括较全面的静态性,而且要能体现洪灾的动态特性。

以山区县域作为研究尺度,针对山区县域洪灾孕灾敏感性和致灾动态性特征,从地形地貌、气象水文、下垫面和人类活动等方面遴选县域洪灾危险评价的动态指标,根据降雨-汇流-洪水量(位)之间的动态关联关系构建洪灾危险评价的动态指标,由此建立包含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各指标数据的获取方法并将山区县域洪灾划分为高、中、低、微危险4个等级,构建的指标体系可运用于山区县域的洪灾危险综合评价。

2 洪灾影响因素分析

洪灾的孕育与形成由多方面因素综合导致[5~8],根据其成因可将其分为地形地貌、气象水文、下垫面和人类活动等四个方面因素。

2.1 地形地貌因素

地形地貌是一个地区的地表形态,它反映区域内的宏观地势起伏情况。地形地貌通过影响降雨的汇流速度与时间,从而影响洪灾的危险性。在县域尺度主要体现在坡度、起伏度和微地貌类型。

坡度表征地势的陡缓程度,坡度值越大,地势越陡峭,降雨发生时在陡峭的地势上流速增加,从而雨水汇流时间减少,增加洪灾的危险性;起伏度主要反映一定区域内的地势起伏状况,是一定范围内高程的阈值,同一个地区由于选取的范围不同,其起伏度数值也会有所差异。起伏度越大地表水流速度越大,并且在低地势处形成汇积,达到一定水量后又向更低的地势处汇流,最终形成洪水;微地貌是相对宏观地形地貌来讲的,主要体现为较微小地貌的差异,一般来说不同的微地貌类型对雨水的汇积作用不同,因此其危险性也存在差异。

2.2 气象水文因素

气象水文条件是洪灾发生的直接因素,降雨形成径流在地表汇流累积,最终汇入水系中并与其共同形成洪水。其对洪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降雨量、河网密度、汇流累积量和降雨强度。

降雨量决定了河流的汇流累积量,当降雨量越大,汇流量也相应越多,洪灾的危险程度也越高[5,8];河网密度是研究区内河流长度与区域面积的比值,其数值反映河流的密集程度,对于河网越密集的区域,雨水越容易汇集,且易发生涨洪现象,由此洪灾危险性越高;汇流累积量的大小反映了地表径流形成的难易程度以及水量的大小。汇流累积量越大,则表示越容易形成地表径流,水量也相应较大,并使洪灾危险性变得越严重;降雨强度是一定时间内降雨量的大小,它作为一个动态因子,直接影响汇流累积量。伴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汇流累积量也相应增大,由此造成洪灾的危险性也相应增高。由于汇流累积量和降雨量均是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性因素,同时单位时间降雨量对汇流累积量也有较大影响,即降雨强度影响汇流累积量,因此将汇流累积量和降雨强度同时作为动态因子用于评价县域洪灾危险性。

2.3 下垫面因素

影响洪灾的下垫面因素主要包括植被和土壤。降雨落到地面,地面的物质组成决定了地表径流的形成速度和径流量大小,从而导致洪灾具有不同的危险性。在一次降雨过程中,植被覆盖度不同,雨水被植被截留量会有所不同。一般在植被密集的地方,有20%左右的降雨量能够被地表植被阻拦。由于植被对雨水的这种截留作用,地表径流汇积的时间增长,推迟洪峰形成的时间,并且削减了山洪流量峰值,降低洪灾危险性。土壤分为多种类型,不同地区土壤类型不同,不同类型的土壤其下渗率也有较大差异。一般来说,下渗率大的土壤能减少地表径流量,当发生降雨时,土壤可下渗一部分的雨水,减少汇流量,降低洪灾的危险程度。

2.4 人类活动因素

人类的活动会对上述因素造成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在地表的生产生活使得地表形态和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因此可用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来表征人类活动的强度大小。在人口密集的区域,对土地的利用程度高,人类生产生活会对地表形态造成一定的破坏作用,从而地表对雨水的渗透作用以及截留作用减弱,雨水汇流成地表径流时间减少,洪水也就越容易形成。土地利用的程度不同其对地表形态破坏程度不同,越是高效利用的土地,对地表的影响越大,增加了洪灾的危险性。

3 评价指标遴选及数据获取方法

3.1 评价指标因子及分级赋值

山区县域洪灾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结合山区县域特征,综合考虑孕灾和致灾因子对洪灾危险性的影响[9~13],对相应指标进行综合遴选。最后选取坡度、起伏度、微地貌类型、河网密度、夏半年降水量、土壤类型、植被覆盖度和土地利用综合程度8个指标作为静态评价指标,选取不同暴雨强度下的汇流累积量作为动态指标,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构建山区县域洪灾危险性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对山区县域洪灾危险性划分为高危险、中危险、低危险和微危险四个等级,并对每个评价指标进行分级赋值,

3.2 指标数据获取方法

研究山区县域洪灾危险性需要用到研究区域行政边界图、土地利用类型图和遥感影像图、DEM数据等基础数据以及各评价指标数据,以下具体说明指标数据获取方法。

3.2.1 地形地貌数据获取

坡度数据提取一般选取1∶10000地形图或具有相应精度的DEM数据,在提取坡度时建议依据研究区面积大小选取10 m×10 m或30 m×30 m的栅格尺寸;起伏度数据也是通过DEM数据进行提取,其中的关键是确定最佳窗口大小。建议采用不同窗口大小计算得到研究区不同的起伏度值,然后利用起伏度数据与相应窗口大小进行拟合,得到两者的回归曲线,最后以其与45°直线相切的点确定为计算起伏度的最佳窗口大小;利用TPI(地形坡位指数)可进行研究区地形坡位和微地貌类型的划分并获取相应数据。根据Weiss的划分标准,利用DEM数据选取3×3和11×11窗口大小可提取得到微地貌类型[14]。

3.2.2 气候水文数据获取

当前情况下,常使用空间插值和回归分析两种方法获取降雨量的空间分布。其中常用的空间插值方法主要有:反距离权重法、样条函数法、协同克里格法和普通克里格法4种。在山区,对降雨量量影响较大的是高程和坡向等因素。因此可以考虑将高程变化作为约束条件进行插值分析;回归分析是根据回归模型计算得到每个网格的降雨量,根据研究区域的不同选取的栅格尺寸大小也不同,在研究山区县域时建议选用10 m×10 m或30 m×30 m栅格尺寸。回归模型的建立主要根据历年降雨量数据求得,比较求得的回归曲线相关系数确定最佳回归模型。再考虑坡向对降雨量的影响,选用坡向系数来对计算的降雨量进行校正得到最终降雨量;河网密度即区域内河流长度与区域面积的比值,利用水系图和行政区划图进行叠加计算即可方便得到。

利用不同降雨强度将原本以栅格数为单位的汇流累积量换算成以雨水量为单位的具体水量。降雨强度数值单位有很多种,一般选取mm/24h作为单位。结合当前山区县域的降雨强度值,建议选取50 mm/24h、75 mm/24h、100 mm/24h、125 mm/24h、150 mm/24h、175 mm/24h、200 mm/24h、250 mm/24h进行动态模拟。降雨强度对汇流累积量的影响就是将不同的降雨强度换算成每个栅格中汇流的流量总和,其大小也与栅格尺寸有关。

3.2.3 下垫面数据获取

植被覆盖度主要利用遥感影像图进行计算,在众多的遥感影像系列中,其费用、分辨率均有所不同,综合考虑建议选取TM遥感影像,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植被覆盖度计算。而土壤类型主要根据不同土壤类的下B率进行划分,即利用其土壤类型进行分等定级。例如某南方地区其土壤下渗率顺序为:紫色土

3.2.4 人类活动数据获取

土地利用综合程度可利用土地利用类型数据[15],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用地类型其对地表形态改变的程度对其进行等级划分,一般分为高度利用、中度利用、低度利用和未利用,

4 结语

以山区县域为研究尺度,在洪灾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入手构建了山区县域洪灾危险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得到以下研究结果。

(1)从地形地貌、气象水文、下垫面和人类活动等4方面因素入手,选取坡度、起伏度、微地貌类型、河网密度、夏半年降雨量、土壤类型、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综合程度等作为静态指标,将不同暴雨强度下的汇流累积量作为动态指标,由此得到动静结合的综合评价指标。

(2)详细探讨了县域尺度洪灾危险性评价指标的获取方法,为实例应用提供相应方法。

(3)将山区县域洪灾危险划分为高危险、中危险、低危险和微危险4个等级,并将各等级按照简便方法进行赋值量化。

构建的山区县域洪灾危险评价指标体系在以下2个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1)各指标危险等级的划分阈值可结合实际的研究区域进行适当调整。

(2)在遴选动态指标时,仅仅是将汇流累积量由传统的栅格数量转变为不同降雨强度背景下的洪水量,今后需要结合研究区各河段的宽度、高程变化情况进行精准的危险分区划分。

参考文献:

[1]付意成,魏传江,臧文斌,等.洪灾风险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水利,2009,24(3):27~32.

[2]许小华,何 雯.基于土地利用分析的山洪灾害危险等级划分研究[J].江西水利科技,2015,41(4):283~289.

[3]李谢辉,王 磊.河南省洪灾风险危险性区划研究[J].人民黄河,2013,35(1):10~13.

[4]王一秋,S有鹏.李群智等.太湖流域江苏片区洪灾风险区划[J].自然灾害学报,2010,19(4):195~200.

[5]孙欣,林孝松,何锦峰,等.基于GIS的山区镇域山洪灾害危险性分区及评价[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1(9):82~88.

[6]张泽峰.浅议山洪灾害的成因与防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5):155.

[7]殷 洁,裴志远,陈曦炜,等.基于GIS的武陵山区洪水灾害风险评估[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24):110~117.

[8]赵 燕,李溢龙,田 佳,等.基于GIS技术的山区洪灾孕灾环境综合评价与分区研究[J].绿色科技,2015(8):208~212.

[9]朱秀红.五莲县山洪灾害现状、成因及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12):128~129.

[10]丁春梅,何晓锋,万成杨.浙江省山洪灾害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人民黄河,2010,32(4):19~20.

[11]傅春梅,徐 刚.重庆市山洪灾害的危害、成因及防治对策[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1):145~148.

[12]蒋卫国.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估体系(iv)原理与方法[J].自然灾害学报,2008,17(6):53~59.

[13]章德武,谌宏伟.山洪灾害致灾因子分析与防治措施[J].中国水运,2011,12(3):146~147.

[14]林孝松,林 庆,王梅力,等.山区镇域山洪灾害危险性分区研究―以跳石镇为例[J].自然灾害学报,2015,24(3):90~96.

[15]林孝松.重庆市合川区土地利用状况定量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 2009, 16(1):199~203.

Methods for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of Flood Disaster Risk

in Mountainous Counties

Wang Fang,Lin Xiaosong,He Lang,Cui Mengrui,Zhou Yuanrui,Yang Han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74,China)

人工降雨危害范文9

【关键词】地质灾害;易发分区;防治措施;

1、地质灾害类型

根据本次补充调查,主要地质灾害以崩塌、滑坡为主,局部有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经本次补充调查地质灾害点中仍有隐患点,各地质灾害情况见地质灾害类型统计表1。

本县的地质灾害点从构成灾害体的岩土和动力因素类型分析,本次补充调查新发现土质成因6处,岩质成因的2处,自然因素引发的1处,人为因素引发的6处,土质成因占75%;岩质成因占25%。自然因素引发的占12.5%,人为因素引发的占87.5%。

2、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地质灾害虽种类繁多,产生因素各异,但地质灾害的群体性和诱发性,许多地质灾害不是孤立发生或存在的,常常可能是后一种灾害的诱因。它们具有群发性特点。有许多的地质灾害是由于气象、地质作用和人为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发生时间集中在4-8月份,占全县灾害总数的96.55%。可见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时间与灾害性暴雨降雨时段几乎是同步发生、集中并发(表2,图1)。

3、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本县地质灾害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中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岩组是形成灾害的内因条件,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是外在引发因素。

3.1、自然因素作用

(一)地形地貌与岩组类型

地形地貌(特别是微地貌)与工程地质岩组是地质灾害形成主要内因条件。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联系紧密,在海拔50-250m丘陵台地,由于人口相对密集,人类工程活动较频繁,其地质灾害总数占68.0%,通过进一步的分析,这些灾害点微地貌多为坡高10-40m、坡度45-75°的斜坡或边坡上;块状较硬-坚硬岩综合体(Ⅴ)、层状较软~较硬碎屑岩综合体(Ⅲ),层状较软较硬变质岩综合体(Ⅳ)发生的地质灾害点最多,占灾害点总数的79%。

(二)降雨

强降雨是地质灾害重要外在引发因素。图1可以看出,历年来强降雨发生在4-8月,而4-8月发生的地质灾害占已发生的总数的96.55%,这些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均与雨水关系密切,另外,从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分析,灾害发生与强降雨时间稍滞后,强降雨开始时间为4月份,高峰期为6月份,而地质灾害高发期为6月份。可以看出,降雨时段与灾害发生时间具有一致性,往往是暴雨特别是特大暴雨条件下,引发的地质灾害较多。

3.2、人为因素作用

城乡建设、道路交通建设是本县地质灾害主要诱发因素。据统计,因人为因素引起的地质灾害占地质灾害总数的85.71%,由此可见,人类工程活动强度与地质灾害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工程建设项目开挖边坡进行有序管理、控制人工削坡过陡、对工程项目进行必要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减少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近年实施地质灾害规划后,人们重视地质灾害,人为因素引发地质灾害和总地质灾害数大大降低。

综上所述,地形地貌及岩土工程地质类型是形成地质灾害的内在因素,而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则是形成地质灾害的外在诱发因素。

4、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

4.1、分区原则

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易发区的划分主要依据地质灾害现状和潜在隐患,并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人类工程活动强弱、降雨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的,并尽量与原规划一致的原则。将调查县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四类。

4.2、分区方法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目的是把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和易发程度参差不齐的评价区,划分成若干地质灾害活动条件和易发程度相近的单元,作为确定评价参数,实现全县评价的基础,它所反映的是不同地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

根据本次县地质灾害实地调查资料,每处地质灾害点类型、规模、发生时间、成因分析、空间分布、灾害点密度、已发生灾害危害程度、稳定状态、潜在危险性大小等定量~半定量资料,按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颁发的《细则》和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编发的“报告编写要求”。 本着“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进行条件类比,采用定性和半定量综合分析方法,划分地质灾害易发区。具体边界按照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分区划分标准表定性确定。将县地质灾害划分为高易发区(A)、中易发区(B)、低易发区(C)和不易发(D)四大类(区)。

4.3、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

全县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共有三处(A1~A3),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丘陵台地,总面积751.2km2,占全县总面积26.87%。工程岩、土体类别主要为块状较硬~坚硬岩综合体(Ⅴ)、层状较软~较硬变质岩综合体(Ⅵ)以及层状较软~较硬碎屑岩综合体(Ⅲ)。地貌以低山、丘陵台地为主,少部分平原。自然边坡25-65°,基岩强烈风化,节理裂隙发育,风化壳、残坡积层厚5-30m。植被发育,森林覆盖良好。

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现仍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0处,占全县灾害点总数66.67%,其中崩塌4处,滑坡6处。其危害程度分级属重大级2处,较大级6处,一般级2处。本区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诱发地质灾害因素主要是人类工程活动、暴雨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受威胁人口614人,预估潜在经济损失4495万元。

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共分3个亚区,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台地及平原地区,总面积1002.8km2,占全县总面积35.88%。岩土体类别主要为层状较软~较硬碎屑综合体(Ⅲ)、层状较软~较硬变质岩综合体(Ⅳ)、块状较硬~坚硬综合体(Ⅴ)、层状较硬碳酸盐类岩综合体(Ⅵ)。自然坡角25-65°,风化强烈,残坡积层厚8-25m,植被发育良好。山区群众削坡建房,边坡坡角50-70°,坡高8-30m,形成不稳定危险斜坡,较易产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中易发区现仍有地质灾害点5处,占全县灾害点总数33.33%,其中崩塌1处,滑坡3处,地面塌陷1处。其危害程度分级属较大级3处,一般级2处。本区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其次为岩溶地面塌陷。诱发地质灾害因素主要是道路建设、削坡建房等人为因素和暴雨山洪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受威胁人口24人,预估潜在经济损失565万元。

全县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划分5个亚区,主要分布在县北东、南西以及中北部中低山地区,主要地貌类型为中低山、平原、盆地,总面积811.2km2,占全县总面积29.03%。工程岩、土体类别主要为中、高压缩性土体综合体(Ⅰ)、层状较软红色碎屑岩综合体(Ⅱ)、层状较软~较硬变质岩综合体(Ⅳ)、块状较硬~坚硬岩综合体(Ⅴ)。自然坡角5-70°,边坡坡角45-75°,坡高3-30m,处于较不稳定状态,较易产生崩塌等地质灾害。

全县地质灾害不易发区共有2个亚区(D1~D2),分布断陷盆地和冲积平原上,总面积229.8km2,占全县总面积8.22%。工程岩、土体类别主要为中、高压缩性土体综合体(Ⅰ)、层状较软红色碎屑岩综合体(Ⅱ)。地貌以平原和残丘为主。自然边坡0-15°,基岩强烈风化,节理裂隙发育,风化壳、残坡积层厚2-20m。植被中等发育~发育,森林覆盖良好。人类工程活动(道路建设、削坡建房)频繁,可能产生地面沉降灾害和河岸崩塌等地质灾害。

5、防治区的划分与防治建议

地质灾害防治目标是:建立健全全县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规章制度、法规体系、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通过对人民群众进行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增强其防灾意识,提高有关地质灾害的科学知识水平;大力开展群防群测工作,使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显著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根据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结果和地质灾害潜在的严重危害程度,地质灾害分布、发育规律、特征等,结合调查县的经济实力,提出了适宜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建议,将地质灾害的防治规则建议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根据地质灾害防治轻、重、缓、急,将地质灾害防治分期分为近期防治、远期防治。

重点防治区(A)防治对策和措施: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防止地质灾害,并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加以防范。主要措施如:地表排水、削方减载、坡面防护、支挡、抗滑桩、种草等措施或其中几种组合。防治对策和措施:一是加强汛期的监测,如山村滑坡,在未进行治理之前,汛期应派人专门值守,对滑坡进行严密监测;二是工程治理,可在坡脚修挡土墙、锚杆格构、坡面防护等措施进行加固治理;三是对一些小型的地面塌陷进行回填处理。

次重点防治区(B)地质灾害防治对策:首先根据地质灾害点的危险程度、经济能力、分期分批进行治理;对于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重阻碍交通运输安全的划为近期治理。各级政府部门对地质灾害的危害性、防治的重要性、迫切性要有足够认识,教育群众、提高群众防灾意识。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加强汛期的监测工作,本区主要是崩塌、滑坡,坡脚砌挡土墙或抗滑桩支挡,坡面锚杆或土钉支护,根据地形条件开挖环形排水设施,在条件许可下也可削坡卸载。

一般防治区(C)地质灾害防治对策:首先各级政府部门对地质灾害的危害性、防治的重要性、迫切性要有足够认识,教育群众、提高群众防灾意识,不定期巡回检查。其次对地质灾害防治可采用如下措施:地表排水、削方减载、坡面防护、支挡、种草等措施或其中几种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