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农业技术栽植集锦9篇

时间:2024-01-27 16:41:33

农业技术栽植

农业技术栽植范文1

[关键词]高产 高效 农业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DF4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181-01

引言:现阶段,为了促进我国农业领域发展,众多农作物种植人员都在自己承包的责任田内进行多种农作物的种植。复种指数得到了较大程度提升,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高产的典型代表,使得我国农业经济取得了较大进步,进一步改善了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降低了农村城市的贫富差距。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以往农业栽培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栽种技术过于落后

农业栽种技术过于落后是我国北方农业种植领域存在的重要问题,该问题也是限制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北方区域农业种植主要是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主,不仅种植的农业经济作物种类较多,而且分布范围非常广泛,农业种植并没有呈现出集中化、规模化的特点。我国建筑行业与制造行业目前发展非常迅速,促使农村很多青年劳动力向城市区域转移,寻求更为良好的发展机会,在这种不良情况影响下,导致农村年轻劳动力数量较少,农村农业种植队伍呈现出老龄化的特点。这些农业种植人员文化素质不高,他们习惯于应用传统的农业栽种方式,不能及时吸收外界先进的栽种技术和高产栽种理念,对新型栽种技术应用也存在较为严重的排斥心理,从而导致农村栽种技术一直停滞不前。农作物栽种人员不能因地制宜的进行农作物的耕种,更多时候是根据农业市场经济变化选择种植物种。例如:今年大豆市场价格加高,很多农业种植人员就会在自身承包的责任田上更多的进行该物种播种,并没有考虑到土地土壤现状是否符合大豆物种的播种,从而导致农作物耕种产量较低,降低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二)农业耕种机械化程度较低

虽然我国为了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落实了很多扶持政策,其中包括大型农用机械购买补贴等等。这些政策落实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农民对农用机械购买承担的巨大压力,但是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我国农业耕种机械化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虽然一些农业种植人员可以承担大型机械设备采购的资金压力,但是因为这些人员文化素质较差,只懂得农用机械设备的维修,对农用机械设备养护知识缺失严重。一旦农用机械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发生了故障问题,农业种植人员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从而降低了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对高校栽种技术应用也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通过上文叙述可以了解到,我国农业栽培种还存在着很多不良问题,高产高效农业栽培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这些不良问题的影响,提升农业栽培工作效率,降低农业栽培工作人员承担的劳作压力,促进农业种植产量提升。

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介绍

水稻是我国东北区域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所以本文以该农作物物种为例,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分析。

(一)科学整地

整地工作开展是非常重要的,这一工作成效与水稻产量提升有着非常紧密联系。水稻种植人员要打破传统栽培技术的限制,根据水稻种植区域实际情况科学的选择整地方式。整地过程中,栽培工作人员可以机械设备辅助整地工作开展。土地翻耕是整地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应用机械设备可以更为良好的控制土地翻耕深度,保证整地工作开展达到最优化。农业机械化建设进程中,政府部门需要发挥出重要作用,除了需要注重扶持政策落实,还需要注重相关机构建设,从而帮助农业栽培人员掌握农用机械应用、维修知识,为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应用奠定良好基础。

(二)合理选种

种子选择也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应用的关键环节。对于种子选择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这一环节中政府部门需要发挥出引导作用,帮助水稻栽培人员选择优质的水稻品种。五常是东北优质大米的重要产地,该区域大米产量、质量都非常出色,使得区域生产的大米市场供不应求,其收购价格也要比其它种类大米高出很多。政府部门为了避免农民选择劣质的米种,对区域水稻种植质量造成影响。要求农民可以从政府规定机构采购水稻种子,从根源上避免水稻种植人员应用劣质米种。

(三)改栽种密度为少本稀植

季晚稻养分发展期较长,高产种植重要走小群体壮个别、足穗年夜穗门路。稀植是掌握早栽后群体过年夜的主要配套办法。是以,单季晚稻高产种植一要改恰当密植为少本稀植。杂交水稻以单本移植为主,行株距由以往的7~8寸×4~5寸改成8寸×5~7寸;通例粳稻每丛本数由2~3本改成2本阁下,行株距由以往的7~8寸×4寸,改成7~8寸×5寸;二要下降基本群体,即淘汰终点苗数。

(四)施肥要领

一是重视增施无机肥。高产田请求每亩施无机肥至多10担以上,以改良地盘壤构造,稳固肥效,并对进步稻米品德非常有益。二是凭据目的产量、种类特征和泥土供肥才能肯定公道的用肥量。杂交水稻根系蓬勃,吸肥才能强,施肥量可比通例种类淘汰。亩产550千克以上产量目标施肥量通例粳稻每亩总氮肥折纯氮16~19kg,杂交稻13~18kg。三是肥料运筹淘汰基肥和分蘖肥的施用比例,进步穗粒肥的比例,有益于减缓群体生长速率,下降岑岭苗数,淘汰有效分蘖,进步成穗率。无机肥于翻耕前施入。

结语:对我国农业栽培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到,其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对我国农业经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高产高效农业栽培技术应用,可以弥补我国传统农业栽培种存在的不足之处,为我国农业栽种向集中化、规模化、品牌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振友,宗成顺,王卫东,王洪新.“四位一体”高产高效农业技术的试验[J]. 中国沼气. 2011(02)

农业技术栽植范文2

[关键词] 机插水稻 栽培技术 思考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176-01

众所周知,水稻的种植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而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新型技术以及机械被应用到当前的水稻种植当中,不仅促进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同时也给农户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巨大帮助。而在广东省高州市,水稻的种植也是当地经济发展重要的一部分。考虑到当前广东省的水稻种植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必须要进一步实现当地水稻种植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这样不仅能够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帮助,同时也能够调整当地传统粗放型农业生产结构,为农户以及地方经济水平的增长作出贡献,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注意的是,在水稻种植机械化的过程中,机插水稻栽培技术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通过机插水稻栽培技术能够促进水稻更好的生长,以此保障水稻的品质和产量,为地方水稻生产提供帮助。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从高州市机插水稻栽培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 当前高州市机插水稻栽培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足够的重视

从目前高州市机插水稻栽培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笔者发现对机插水稻技术缺乏足够的重视是影响该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许多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机插水稻的重要性与优势,同时因为机插水稻的使用需要购置或者是租U相关农机,农户认为需要耗费较多的资金,因此更加愿意使用传统的插秧方式来进行水稻种植,从而影响到了机插水稻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工作。

1.2 农机使用问题

农机的使用问题同样也是阻碍当前机插水稻栽培技术在高州市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下,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开始涌入城市,导致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多为中老年人,这些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同时对于农机的使用技术也没有良好的掌握,从而导致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无法将农机的优势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导致农户在使用机插水稻栽培技术时并没有发现有明显作用,从而导致了机插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

1.3 基层人员问题

对于机插水稻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工作来说,基层人员是极为重要的。这是因为,基层推广人员直接与农户接触,因此会对农户农机以及其他新型技术的掌握程度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基层推广人员对于机插水稻栽培技术本身就没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这就难免会使得他们在进行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误区或者偏差,使得农户无法充分掌握机插水稻栽培技术,从而影响到该技术的实际推广与应用。

1.4 当地水稻种植规模问题

机插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对于促进水稻种植的产业化和规模化有着极大的作用。但是同样的,机插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对于水稻种植的规模也有所要求。这是因为,大规模水稻的种植才能更好的发挥农机使用的优势,并且使得农机的使用更为便捷。然而,从当前高州市的实际情况来看,水稻种植规模仍然属于粗放型结构,并没有形成较大的产业化、规模化生产,考虑到农户水稻种植规模以及农机购置或者是租赁费用,会发现农机使用的性价比较低,因此才会对农机的使用与推广造成阻碍。

2 加强高州市机插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策略

2.1 加强政府扶植力度

要想进一步促进高州市机插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首先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加强政府的扶植力度。市政府以及区政府可以推出相关的补偿政策,以此鼓励农户进行农机的使用以及加速土地的流转,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机插水稻栽培技术在水稻生产中的使用,为当地农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2 加强农机使用的培训

对于机插水稻栽培技术来说,加强农机使用培训是极为重要的。这样一来,能够帮助农户更好的掌握机插水稻栽培技术,让农户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应用。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可以通过合作社的培训和讲座方式帮助农户进一步了解该项技术。同时,还可以邀请相关的专家或者是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村参与推广以及技术指导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农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3 加速耕地流转

要想将机插水稻栽培技术更好的应用在高州市的水稻种植工作当中,同时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加速耕地的流转。这是因为,通过土地的流转能够将零散的土地聚集到一起,从而实现水稻种植的规模化和产业化。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发挥农机使用的作用,从而实现水稻种植的高产以及优质,为当地经济的发挥也做出贡献。

2.4 加强人员的培训

加强人员的培训指的就是要加强基层推广人员的培训工作,让他们可以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推广工作中帮助农户更加深入了解机插水稻栽培技术,以此提高该技术的利用率,让更多农户愿意使用该项技术来进行水稻的种植工作。而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首先可以采用培训或者是讲座的方式来提高推广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同时还要进一步提高基层推广人员的薪酬待遇,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让推广人员可以更加心无旁骛的进行推广工作,以此来提高技术推广工作的质量,让更多的农户可以在实际的水稻种植过程中充分发挥机插水稻栽培技术的优势,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建设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杰,杨洪建,邓建平,等.对加快推进江苏省水稻机插秧发展的思考[J].中国稻米,2014,20(1):32-35

[2]蒙学全.南方地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思考[J].广东科技,2014(12):142-143

农业技术栽植范文3

关键词: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乔砧密植栽培模式;经济评价

中图分类号:F30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4)05-0078-06

引言

近30多年来,世界苹果栽培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完成了从乔砧稀植――乔砧密植――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的变迁过程[1]。欧洲、美国、日本等世界苹果产业发达国家已基本完成矮砧密植栽培方式的转变,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已成为世界主要苹果种植国普遍采用的栽培技术[2]。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具有接穗品种长势减缓、树冠矮小、树形紧凑、易形成花芽、果品质量好、管理方便、便于机械化操作等特点[3],已成为世界苹果发展的趋势和方向[4]。我国在20世纪40年代引入矮化砧木试验[4]。1951、1957年从丹麦、保加利亚引入M系为主的苹果矮化砧,以后又陆续引入MM系、P系等其他苹果矮化砧[5]。然而,经过70年的创新与推广,根据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2012年调研结果,我国矮化砧果园面积仅占全国苹果种植总面积的4%左右,发展进程缓慢。同时,果农在采纳该技术模式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技术难题和管理难题。因此,结合我国苹果栽培模式正处于大规模变革时期的实际,有必要对苹果矮砧密植栽培集约栽培模式进行技术经济评价,进而从经济――技术――产业相结合角度,揭示该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特征、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的路径与对策。

主流技术经济学一般将经济效益评价分为两种:一种是对比分析方法,即通过建立起一套合理的指标体系,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指标在技术模式实施前后的经济效益变化情况,并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其差异。另一种方法则是利用生产函数为主法,对产出结构、要素密度和弹性等进行分析。现有研究对农业技术进行经济评价主要集中在对农作物新品种和无公害农产品种植的经济效益评价方面。在对无公害蔬菜与常规蔬菜生产投入成本结构进行分析的结论认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在总体上比常规生产更关注技术的合理性和质量安全性,但在成本投入结构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则难以得出一致结论[6];在对绿色苹果与常规苹果的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中,研究认为绿色苹果在资本绝对密集度、成本收益与生产效率等方面均高于常规苹果,并可促进农民增收[7]。在对Bt抗虫棉栽培经济效益的研究中,从农户采用Bt抗虫棉的成本投入角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Bt抗虫棉能够提高棉花产量,而且减少了农药与劳动投入,对农民增收和环境改善都起到了正向作用[8]。但对苹果栽培模式效益的技术评价还未见涉及。

本文结合两种方法,从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与乔砧密植栽培模式的建园成本、投入成本结构、产出结构、要素密集度、要素弹性与规模收益以及科技贡献率等几方面,对两种栽培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与技术经济评价。其结果有利于深入认知矮砧密植栽培集约栽培模式的技术体系内涵,把握产业发展方向,促进苹果栽培制度变革与新栽培模式的推广,为我国苹果产业高效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一)数据来源

以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在山西、陕西、甘肃三省2009~2011年连续三年调研资料和固定样地跟踪调查的数据为依据。每年在三个苹果主产省随机选取矮砧密植栽培模式与乔砧密植栽培模式种植农户445户,对每个农户的生产投入与产出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数据包括生产面积、种苗、农药、化肥、有机肥、套袋、修剪、灌溉投入、劳动投入等内容。矮砧密植栽培实验固定样地设在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范家寨乡大沙凹村,占地面积150亩,其中实际挂果面积67.95亩,2009年进入盛果期。挂果园区果树种植密度为:2×4米(83株/亩)及2×3.5米(95株/亩),矮化中间砧为M9和M26。苹果主要品种为富士和嘎啦,分别占挂果面积的60%和40%。调查数据以亩为单位进行测定。

(二)分析方法

在充分考虑苹果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相对重要性和数据可获得性的基础上,以果农的苹果销售收入指标作为苹果的产出变量。投入变量选择苹果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成本为主,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其中,显性成本是指苹果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主要包括灌溉、化肥、农药、果袋(资金投入、套卸袋用工)等显性支出项目;隐性成本是生产者所拥有的且被用于生产的要素总价格,也是生产者从事苹果生产活动的主观损失,没有外在表现,即劳动的隐性成本,主要指家庭劳动投入(含亲友帮工)成本。除此以外的灌溉费、机械折旧费及燃油费等投入计入其他投入。

二、不同苹果栽培模式的效益与效率

(一)建园初期的成本与收益

根据调研数据分析结果,矮砧密植栽培一般以1.2~2米×3.5~4.0米株行距定植,每亩可栽84~170株,树高3.5米以内,冠幅0.8~1.2米。在良好的果园管理条件下,第二年即可挂果,产量1 000公斤/亩左右,第三年产量可达2 000公斤/亩,第四年2 000~4 000公斤/亩,即第四年达到成龄丰产果园水平,产量还会继续增加[9,10]。乔砧密植果园的种植密度一般在3×4米的行株间距,种植苹果56株/亩,在与矮砧密植栽培果园相同或相近的条件下,乔砧密植果园第四年至第五年才开始挂果,单位面积产量从开始挂果的550公斤/亩至丰产期的5 000公斤/亩左右,则需要8~10年时间。在建园初期,矮砧密植栽培果园明显表现出矮砧挂果早、产量高的经济效益优势。

矮砧密植栽培模式技术密集、科技含量高,但在建园初期的苗木投资较大[11,12]。矮砧密植果园单位面积苗木用量较乔砧密植果园建园用苗量多,且矮砧苗木单价远高于乔砧苗木。以苗木费用计算,矮砧密植栽培平均110株/亩,根据当年调查数据可知苗木成本平均为660元/亩;乔砧密植栽培56株/亩,平均苗木费仅为140元/亩。可看出,矮砧密植栽培果园的苗木费用是乔砧的4.71倍。但矮砧密植栽培果园挂果早、产量高、管理便捷,在建园的最初4年,以平均水平可收获苹果5 200公斤/亩计算,扣去套袋、用工和其他费用,净收益均在10 000元/亩左右。而乔砧栽培果园前4年的产量以550公斤/亩计算,可获得收益仅为1 980元/亩,忽略套袋、用工和其他费用不计,单位面积收入仅是矮砧密植栽培果园的1/9左右。说明矮砧密植栽培果园具有投资收益率高、见效快等特征,即表现出挂果早、产量高等显著优势。

(二)盛果期技术经济评价

1. 成本结构。将调查获取的连续3年的果农的化肥投入量、农药投入量、人工投入量、套袋投入量及其他投入量,均换算为货币投入量(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要素投入与物价呈现出伴随性增长特征,但矮砧密植栽培果园与乔砧密植栽培果园的投入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就成本而言,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的每亩肥料投入比乔砧密植栽培模式高出350元左右,其他如农药、套袋、机械折旧、燃油等费用也高于乔砧栽培模式。就平均固定投入和可变投入(不含用工费用)而言,矮砧密植栽培果园为1 785.24元/亩,乔砧密植栽培果园为1 219.44元/亩,矮砧密植栽培果园高出565.80元/亩,成本投入高于乔砧密植栽培果园。但矮砧密植栽培模式在节约劳动力方面体现出了一定的优势,每亩劳动投入比乔砧密植果园减少31.27%,减少7.7个工日,按当时平均工价60元/工日计算,减少货币投入462元/亩。在近年来人工成本持续走高的背景下,更显示出矮砧密植栽培模式在节约人工成本方面的优势,即可抵消矮砧密植栽培果园在固定投入和可变投入两方面的影响。

2. 产出结构。产出是衡量苹果生产效益的重要标志。由于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的技术含量提升,使其产出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优质果的比例(表2)。对比两种栽培模式的优果率可以看出,在同等条件下,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的优果(1、2级优果)率就平均而言比乔砧密植栽培模式提高了35%。以货币收益看,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的每亩净收益平均是乔砧密植栽培模式的1.86倍,即比乔砧栽培模式高出近90%。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的技术物质投入量大,易于进行标准化管理,使得其投入产出比较高。比较分析两种栽培方式2009~2011年间的投入产出效率发现,矮砧密植栽培模式下每投入1元,其收益在1.3~1.4元之间,而且变动较小,即产出较为稳定。而乔砧密植栽培果园的每元净收益在0.79~1.07元之间,产出水平低且波动幅度大。矮砧密植栽培果园的投入产出比是乔砧密植栽培果园的1.5倍多。就两种栽培模式的亩均净收益,采用两总体均值差的t-检验,结果表明:t=19.96(p

3. 要素密集度。以劳动投入、可变物质成本和土地投入成本分别作为衡量、测定生产投入的劳动、资本和土地要素,对矮砧密植栽培和乔砧密植栽培的两种栽培模式的要素密集度进行比较发现(表3),矮砧密植栽培的要素相对密集度依次为资本、劳动、土地,乔砧密植栽培的要素相对密集度依次为土地、劳动、资本,即矮砧密植栽培的资本密集度要高于乔砧密植栽培的劳动密集度。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工成本的上涨,即传统要素成本持续上涨,必然推动以传统要素密集投入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向以技术进步为特征的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

表3的结论证明,矮砧密植栽培技术在资本投入与技术进步方面要求都远高于普通乔砧密植栽培技术。还要指出的是,矮砧密植栽培技术具有显著优势,但由于矮化砧木的根系分布范围浅,容易出现树势早衰、固地性差、根系冻害等问题,需要通过立架栽培和提高肥水管理水平等技术手段才能发挥其栽培模式的优势。另外,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的优势发挥还有赖于省力化机械的广泛应用,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果园资本的投入。这也进一步说明,以技术进步为特征的内涵式发展模式的重要性。虽然矮砧密植栽培模式使果农在收益上极大的提高,果农需具有接受和采纳该栽培与技术模式的积极性,但在我国农业资本资源稀缺、农资价格快速上涨的现实条件下,该技术模式的推广与应用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资本投入增加的约束。

4. 要素弹性与规模收益。要素弹性与规模收益是通过估计不同栽培方式下果农的C-D生产函数得出。C-D生产函数可以精确描述苹果种植户生产过程。(3)式在这里具体形式为:

从投入要素和规模收益对比结果来看,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的要素均衡程度高于乔砧密植栽培模式,要素弹性之间的离差较小。其次,矮砧密植栽培模式在省力化和劳动节约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其劳动的产出弹性平均为0.05,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仅使产出增加0.05个单位。同时,观察四种要素2009~2011年的产出弹性波动规律可以发现,化肥的产出弹性是逐年递增的,可变投入(资本)的产出弹性所占份额最大,这说明果园精细管理技术仍在苹果产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5. 技术进步的贡献。依据连续3年平均增长率和弹性系数的平均值为基础,由公式(5)和(6)分别测算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相对于乔砧密植栽培模式的科技进步率和贡献率,计算得出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的科学技术进步率δ=0.311 8,科学技术贡献率γ=0.633 8,即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的科学技术贡献率为63.38%。表明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是技术密集型栽培模式,科学技术含量的提高会使产出效益极大增长。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矮砧密植栽培模式对投入要素的技术含量要求更高。可表现为两个方面:从要素投入角度,矮砧密植栽培模式需要更多技术密集型的要素投入,比如省力化机械的广泛应用等;从果园管理水平角度,矮砧密植栽培果园的管理,需要有精细化的果园管理标准制度的建立,才能使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的收益显著高于乔砧密植栽培模式,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目标。

三、结论与讨论

(一)节约劳动力与土地资源投入是矮砧密植集约栽培模式的最大优势

矮砧密植栽培模式替代乔砧密植栽培模式是农业诱致性技术变迁规律的发展必然[15]。矮砧密植栽培模式技术含量高,早期丰产,果园更新快,土地利用充分,利于机械化操作和科学管理。在现行条件下,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的总体经济效益优于乔砧密植栽培模式。对矮砧密植栽培模式和乔砧密植栽培模式的成本结构、产出结构、投入产出比、要素密集度、要素弹性等指标的测算结果表明,矮砧密植栽培模式属资本密集型栽培模式,其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效应明显。样本区内,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的单位面积平均可变资本投入虽然较乔砧密植栽培模式高,但劳动投入节约31.27%,净收益是后者的1.86倍,高出90%,投入产出比是乔砧密植栽培模式的1.5倍。

(二)资本投入是充分发挥矮砧密植栽培模式技术优势的瓶颈

在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的成本投入结构中,化肥、农药、套袋、机械折旧、燃油等投入费用等单位面积(亩)可用货币量化的固定投入和可变投入显著高于乔砧密植栽培模式。要想充分发挥出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的技术优势,必须引导果农加大资本投入,保障果园的经济密集管理。

(三)配套技术协同发展是矮砧密植栽培模式推广的关键

矮砧密植栽培模式已经显示出较强的技术经济优势,但在苗木供应、适生砧木培育、省力化机械开发、肥水调控等方面不能保障各项技术的均衡供给。因而,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的配套技术协同发展是矮砧密植栽培果园改进质量、提高效益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高敬东,杨延桢,王骞,等.山西省苹果矮砧栽培利用现状及发展建议[J].山西果树,2013(5):3335.

[2]李丙智,韩明玉,张林森,等.我国苹果矮化砧木发展缓慢的原因与建议[J].西北园艺,2007(10):45.

[3]马宝,徐继忠,孙建设.关于我国苹果矮砧密植栽培的思考[J].果树学报,2010,27(1):105109.

[4]李丙智,韩明玉,张林森,等.我国矮砧苹果生产现状与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及建议[J].烟台果树,2010(2):14.

[5]河北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总论[M].第2版.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311.

[6]杨金深.无公害蔬菜生产投入的成本结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5(11):1621.

[7]杨金深,徐国良,智健飞.绿色苹果生产的投入产出与经济效益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11):3541.

[8]范存慧.中国Bt抗虫棉收益、成本和影响[J].经济学(季刊), 2005(4):785802.

[9]韩明玉,李丙智.陕西苹果矮化砧木调查与思考[J].西北园艺,2012(8):5052.

[10]韩明玉.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模式[J].果农之友,2007(9):12.

[11]刘军弟,霍学喜,韩明玉,等.中国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北方园艺,2012(20):164168.

[12]高登涛,郭景南,魏志峰,等.中部地区两类矮砧密植苹果园生产效率及光照质量评价[J].中国农业科学,2012,45(5):909916.

[13]霍学喜,侯建昀.中国苹果生产技术效率与要素产出弹性分析――以陕西、山西、甘肃10个苹果种植户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7580.

农业技术栽植范文4

关键词:农业种植 各因素 结构 影响

农业种植中,土壤、肥料、植物营养、栽培等各因素对植物的生长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那么,如何在学结中国传统农业精髓的基础上,加入现代科学的技术以及欧美发达管理思想的替代农业,是每一个农业种植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土壤、肥料、植物营养、栽培等不合理运用产生了一系列的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在现阶段下,由于土壤使用不当,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和除草剂等化学药品,导致了现代农业种植出现了一系列的农业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大量农药的使用导致土壤板结,而土壤板结导致植物营养不良;肥料的不恰当使用破坏了生态,污染了环境,使生物多样化锐减。这一切都导致农业生产成本进一步上升,而因此使农业种植的经济效益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食品安全以及粮食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二、现代农业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以及相关思路

现代农业的发展中,人们为了改造自然,甚至发展到与自然相对抗的地步。自然界的资源枯竭、生态环境被破坏,生物遭劫、环境进一步恶化,而用来进行现代农业的土壤、农业资源等也被进一步破坏。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农业就需要选择寻求可持续性发展的模式,努力发展中国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是选择无污染的生产环境,禁止使用有毒有害的肥料污染自然条件。农业种植不单单是施放有毒肥料才能使农作物生长迅速。中国的农业要实施全过程监控,使食品能够洁净生产,让百姓吃得放心。农业种植要在满足所需的生产条件下,充分发挥植物营养的因素,让农作物栽培能够在恢复土地生产力的状态下健康成长。农作物的栽培要能在抗御天气灾害,施放无毒有机肥的基础上,实现优质生产,使农作物好吃不减产。中国农业种植中,要倡导人类、自然的和谐共处,要能在注重土壤保健和植物保健技术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技术,施用有机肥,才能确保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提高农业种植物的产量。

在农业种植结构中,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中的作用不同。农业种植者要能在依靠自然的恢复力量提高土壤的系统生产力,充分利用土壤、肥料、植物营养、栽培的使用技术充分调动土壤植物本身的潜能,并根据栽培的有效方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弥补土壤不足,在这个基础上,提高植物产量和优质性。在农业种植中,现代科学技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解决了高产问题。

三、在农业种植结构中,农业种植各因素的有效利用要适应中国有机农业的新技术

现阶段的中国农业在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来,虽说产量上去了,但是土壤却搞坏了。植物的营养需求对化肥和植物营养产生了重要依赖,不施化肥庄稼无法长好,而病虫草害没有农药也无法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种植的投资越来越大,但是种植的产量却没有得到正增长。农产品品质越来越差,土壤的板结程度也越来越厉害。因此,农业种植要充分发挥各因素在种植结构中的作用,采用有益的新技术。

1. 采用土壤保健技术

现代农业要充分利用植物系统的生产潜力,投入有益的新技术物质提高土壤生产力,这就需要土壤保健技术。土壤保健技术可以不断优化土壤生物性质,使农业物生长需要的土壤调节机能进一步增大,对土壤高产创造优质土壤环境。

土壤结构保健技术的核心是培育土壤有机无机胶体复合体,使板结的土壤形成水稳性土壤团粒结构。首先要尽量增加土壤的无机胶体,然后增加土壤的有机胶体,另外还需要施入连接有机、无机胶体形成复合体的搭桥物质。搭桥物质可首选含有两价阳离子的土壤调理剂。为了使以上各种物质得到接触、混合产生相互反应,最后形成土壤团粒结构,还要适当耕翻土壤。

土壤的功能保健技术还需要改善土壤技能的动植物和各种有益的微生物,要想使土壤恢复最佳化,要能采用有益的物理化学处理技术。最后,还需要提高土壤的自我净化能力,抗逆能力、调节代谢能力等。

2. 农业植物中也需要采用植物保健技术

在农业种植中,农业种植者要能有效采用植物保健技术。在农作物的种植中,要能使用植物营养开启植物次生代谢途径,使农作物能够获取植物次生代谢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可以抵御各种灾害,增强植物抗逆性,促进农作物优质高产。在给农作物施放植物所必要的营养元素以及农作物参加的植物生物化学的加氢、脱氢、供电子、受电子功能等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中,要能确保释放的农作物植物营养元素能够确保植物新陈代谢正常进行。农作物只有拥有足够的植物免疫物质,才能防控病虫草害,产生丰富的产量、品质、风味物质,实现免除大部分化肥农药的高效、环保的绿色无污染的农作物生长环境。

植物保健技术要能使植物能够开启次生代谢途径。除了大自然的途径之外,还可以采用传统的农艺技术措施,如生育期内的中耕、多次收割、育苗移栽、等技术措施的应用等。要想促使农作物的新陈代谢,必须供给农作物必要的营养元素。植物的营养的施放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可以利用微生物豆科和非豆科固氮技术为作物供应有效氮。另外,除去有机化肥,还可以采用腐熟的优质有机肥为作物供应磷肥和部分钾肥以及各种中微量营养元素,来减少氮氧化合物对土壤、植物栽培等严重问题以及各种生态环境的影响。久而久之,不但可以使土壤板结还原成土壤团粒结构,还可以满足农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

四、依靠科技,提高栽培农作物的单产量,奠定种植业的调整的物质基础

1.采用良种良法配套,积极推进单产水平

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调整种植结构,从土壤、肥料、植物营养等方面调整种植结构。优质、低耗、高效的农业产业结构需要加强技术创新,从不同途径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因此,要最大限度挖掘现有粮食作物的品种遗传潜力。要加强标准化生产,从整地、种植、植物营养、栽培形成配套,让农民看得见,学得来,用生产过程的标准化保证产品质量。同时,粮食标准化的实施需要专家到田间地头搞好技术培训。

2.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要做好节水改造项目、灌区续建项目等处的建设,建成高产稳定农田。以农田建设为重点,提高农作物的保土保水保肥能力。同时,要能在提高土壤肥力的基础上,通过有机肥料,植物营养因素的施放提高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充分利用国家提供的各种农业基础设施加强农业种植物抵御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总之,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不同的土壤环境下,需要施放不同的肥料和植物营养素。只有栽培得当,才能保证高效高产的种植。

【参考文献】

农业技术栽植范文5

关键词大豆;大垄密植;高效栽培技术;产量;经济效益

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吸取了三垄栽培技术的优点,在此基础上缩小了行距,扩大株距,以增加群体密度,充分利用空间,使植株群体布局更合理,植株叶面积指数增大,植株光合利用率得到提高,增加了光合产物的积累,从而达到增产增效的作用[1-3]。笔者旨在探讨大垄密植栽培技术的高产稳产优势,为大垄密植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大豆品种为垦鉴豆27,其原代号为北疆96-711,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分局科研所和北安市华疆种业公司合作育成的优质高产高油大豆品种。该品种主要特点为早熟、高产、高油,杆强韧性好,耐密植喜肥水,抗旱耐瘠,成熟期脱水快,抗逆性强,适宜机械收获。

1.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空军后勤部嫩江农副业基地,位于黑龙江省嫩江县东部丘陵地区,东经125°58′,北纬49°25′,东西横跨塔溪、科洛2个镇,地形为漫川山岗。有机质含量为4.15%,土壤微酸性。长年有效积温1 900~2 200℃,年无霜期95~110d,年平均降水量450~550mm。土壤以草甸黑土为主,处于第五、第六积温带结合部。前作为小麦,秋整地,春起垄施荚肥,深松浅翻。

1.3试验设计

试验设2个处理,即为大垄密植栽培和三垄栽培,以三垄栽培为对照(CK)。大垄密植栽培:垄距105cm,垄上播种4行,中间宽行距20cm,两边小行距12cm,保苗40~42万株/hm2。三垄栽培:垄距70cm,垄上双行,保苗30万株/hm2。试验采用大区对对法,不设重复,每个处理1 333.3m2,设3个观测点。

1.4试验实施

在当地气温稳定通过5~7℃时播种。施磷酸二铵150 kg/hm2,尿素80kg/hm2,硫酸钾25kg/hm2,开花初期喷施平安福有机叶面肥菌肥1.5kg/hm2;开花盛期追施磷酸二氢钾2.5 kg/hm2或喷施多效唑600g/hm2,以防止大豆植株徒长、倒伏和花荚脱落。苗前用90%乙草铵2.3L/hm2+70%秦草酮500 mL/hm2进行封闭灭草;或用90%禾耐斯1.5L/hm2+75%宝收30g/hm2+48%广灭灵900mL/hm2。生育期间中耕3~4遍。第1遍中耕在幼苗期进行,深松30cm;间隔15~20d后进行第2遍中耕,深度25~30cm;第3遍中耕在封垄前进行,深度25~30cm。 2结果与分析

2.1产量

从表1可以看出,三垄栽培在株高、底荚高和单株粒数上要优于大垄密植栽培;但大垄密植栽培靠群体增产,从折合产量看,大垄密植栽培的产量3 466.51kg/hm2较三垄栽培产量3 008.52kg/hm2增加457.99kg/hm2,增产15.22%。

2.2经济效益

从表2可以看出,大垄密植栽培比三垄栽培增产457.99 kg/hm2,增产15.22%,增收1 648.76元/hm2。

3结论

试验表明,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增加了土壤的库容,利于保墒排水,具有抗旱抗涝的作用;群体的合理布局利于大豆的个体发育,而且增加群体优势[4-7],大垄密植栽培较三垄栽培产量提高了15.22%,增收1 648.76元/hm2,从试验结果的综合指标分析来看,大垄密植栽培是提高大豆种植效益的有效栽培技术措施之一。

4参考文献

[1] 祝伟江,李圣超.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几个关键环节[J].科技资讯,2007(3):224.

[2] 陈文贺,李崇勃,徐民,等.高油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5):48-49.

[3] 魏冀西,王国春,刘忠堂,等.大豆大垄窄行密植的关键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1999(5):23.

[4] 邹凤喜,王宁.大豆大垄密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1999(3):29.

[5] 胡国华,徐国良,史坚,等.大豆机械化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5(12):27-28.

农业技术栽植范文6

 

一、项目概述

***宝湾阳光高科技生态植物园,集观光和高效农业经营为一体,重点利用高科技手段栽植培育、销售反季节水果、蔬菜、花卉;进行盆栽植物栽培、销售等。

本项目的建设地点位于开发区灵珠山街道,毗邻***野生动物园和灵珠山菩提寺,共占地13亩。智能连动式大棚6600平方米,由***北江实业公司投资兴建。

经营理念:精、新、奇、特。

精:主要培植、销售精品高档产品。

新:生态园为高档智能连动建设,采用高科技培植,并不断引进新技术,培育新品种。

奇:培育盆栽果蔬——樱桃,品种多样,口感怡人,且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特:培育名优特新品种,一年四季都可提供果蔬产品。

经营范围:农业技术开发、转让;技术服务、咨询;种植销售盆栽花卉、蔬菜、果树;加工销售、批发、配送蔬菜等农产品;农业果蔬采摘及观光旅游服务。

服务群体:随着我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及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人们的休闲方式也在悄然改变,尤其是中产阶层和具有小资情调的中青年群体,更加崇尚自然和回归自然。高科技生态观光园正好迎合了这一群体的休闲心理,既满足了他们的浏览、观赏目的,又让他们融入其中,在天然氧吧中享受采摘带来的收获与快乐,离开时还可以带走生态园独具特色的盆栽果蔬。

发展前景:宝湾阳光高科技生态植物园集旅游观光、果蔬采摘、盆栽培植于一体,在吸引游客观光、采摘的同时,会带动新的消费休闲风尚,也必将拉动农业经济增长,助推我区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进程,成为开发区农业、旅游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二、建设规划

按照项目发展目标,拟建设反季节大樱桃棚栽区,占地面积3亩(2000平方米);高档盆栽蔬菜、水果棚栽区,占地面积3亩(2000平方米);高档蔬菜采摘棚栽区,占地4亩(2600平方米),以及建设相配套的办公场所、接待服务(展厅)场所及防护设施等。每个棚栽区分别连动建设,所建大棚为高档智能连动调节式钢架构大棚,具有实用性和抗灾害性强、外观秀美的特点。

三、投资规模和效益

项目预计总投资5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00万元;流动资金投入100万元。

项目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年利润100万元。

四、经营产品分析

本项目经营的绿色富硒农业产品如:反季节大樱桃、盆栽蔬菜和水果、装点花卉及工艺品等,系现代设施生产的高附加值农产品,具有品质好、科技含量高的特色,在市场广为欢迎。

其中盆栽蔬菜和水果是非常有市场销售潜力的项目。目前,我区居民大多居住于楼房,生活中无绿色种植的空间,而生态园栽植培育的盆栽蔬菜、水果等其他盆栽植物,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可以在居家阳台、过道、客厅摆放,又能点缀工作空间,既美化了生活空间,又增强了环保理念。盆栽果蔬可以满足游客在家中阳台建立小型生态园的愿望。

本项目农产品全部采用优质农产品生产标准,并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有专门机构认定和许可的专用标志。

五、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采用的生物性农药,对土壤和空气不会造成污染。所栽培的绿色富硒农产品,会产生大量氧气,对环境的净化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按照节能的原则,实施优化设计和建设施工。所利用的灌溉用水,全部采用先进的灌溉设备,可大大降低水耗,且能够节能人力、物力。

六、生产组织和技术培训

本项目建成后,按照企业经营制度规范设立管理机构,设办公室、市场部、财务部、技术部等。园区定员15名,其中管理人员3名;技术人员2名;其他人员10名(包括销售人员)。

本项目以中国农科院、山东大学高等院校及农业科研单位技术为依托,并聘请技术骨干来园区专门指导。

七、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实施高科技生态植物栽培,是填补我区在发展高效农业中的一项空白。由于高科技生态农业植物栽培,具备其现代高科技技术、先进工艺管理技术等特点,使该项目的投资建设,在我区具备发展农业生态科技的示范性和推广带动作用。

2、实施高科技生态植物栽培,由于投资成本和投资风险低,加之可给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绿色富硒健康的农产品,必定会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3、由于该项目坐落于灵珠山旅游风景区,必定会给珠山旅游增添新的内涵。

4、我们需要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在经济上给予政策扶持。

                           

 

                       ***市黄岛区长江路街道办事处

                            张宝湾社区居委会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日

 

农业技术栽植范文7

关键词 玉米;高产;影响因素;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031-01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及农业生产也得到较好发展,很多现代化技术应用广泛,使农业生产获得较好成果,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就是高产栽培技术。因此,在当前玉米栽培种植过程中应当对该技术进行合理应用,从而提高玉米产量。

在当前玉米栽培种植过程中,积极提升玉米产量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内容。因此,玉米种植相关人员应当积极分析了解影响玉米种植产量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合理应用,从而使玉米种植产量能够真正得以提升。

1 玉米栽培中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

1.1 种植密度

玉米作为一种农业生产中的主要良好作物,其种植范围及规模均比较大。在玉米实际种植过程中,很多方面因素均会对其产量产生影响,而比较重要的一种就是种植密度,这主要是因为种植密度会对水分吸收及光照产生影响,而这2个方面均会影响玉米产量。

1.2 化肥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化肥属于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会对其产量产生直接影响。当前化肥种类比较多,不同作物及不同土地条件所需化肥种类及化肥量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种植过程中若选择化肥种类及数量不合理,均会对其生长情况造成影响,最终会影响到玉米产量。

1.3 季节气候

在玉米栽培种植过程中,除种植密度及化肥会对其产量产生影响之外,气候条件也会对其产生影响。在保证适当温度及湿度的基础上才能使玉米更好生长,保证获得较高产量。若气候条件不适,不但无法提升玉米产量,还会造成减产[1]。

2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2.1 选择优良品种

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应选择优良品种,以为提升玉米产量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选择经检验审定之后、适宜性强的品种,才能够有效降低种植风险,为今后玉米较好生长提供较好保证;其次,选择具有较大生产潜力、适应性较广且具有较强抗性的玉米品种;最后,在选择玉米品种时应当注意与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结合,综合考虑当地各个方面相关影响因素,在保证玉米种子能够与当地各种条件相适应的基础上,才能使玉米产量得到较好保证[2-3]。

2.2 合理播种保苗

播种时选择适当日期,依据土壤墒情及温度条件确定播种日期,不可过早也不可过迟。若播种时间过早,则可能会由于温度过低而导致种子在土壤中长时间停留,从而导致苗期病害发生;若播种时间过晚,则会耽误农时,对玉米后期生长十分不利。另外,应注意积极提升播种质量,精细整地,施足底肥,从而为种子生长提供充足肥力,注意及时除草,以减少不同物种营养竞争。此外,在播种过程中应注意选择适当密度,密度不可过大,以避免对玉米光合作用造成不良影响,在出苗之后,若密度较大,应剔除多余玉米苗,从而保证合理密度[4-5]。

2.3 科学灌溉及施肥

为保证玉米良好生长,提高产量,应保证水分充足,除依靠天然雨水灌溉之外,还应当注意进行人工灌溉。播种前及玉米生长过程中都应进行灌溉。同时,应对玉米进行合理施肥,播种前施用基肥,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还应适时进行追肥,肥料种类主要为有机肥及复合肥料,并且还应当注意施用充足氮肥,从而保证玉米在后期生长过程中具有充足的肥力。

2.4 病虫害防治

在玉米栽培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是影响其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为能够提升玉米产量,必须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结合的原则。在播种前应进行药剂拌种,同时应当依据以往种植经验及实际情况选择适当农业措施进行病虫害预防,并应注意尽可能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以保证防治效果且减少环境污染,最终保证玉米产量及品质均得到提升[6-8]。

3 ⒖嘉南

[1] 李丽.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6(6):194.

[2] 张爱花.浅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5(20):117-118.

[3] 蔡庆红,陶优生,唐云鹏,等.南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2011(3):282-287.

[4]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园艺与种苗,2013(1):22-26.

[5] 王悦.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及配套栽培技术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1):148.

[6] 字国进.玉米高产创建栽培技术研究[J].低碳世界,2016(24):254-255.

农业技术栽植范文8

[关键词]农业种植 因素 影响

中图分类号:F3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2-0150-01

现阶段,农业种植中主要受土壤、肥料、植物营养、栽培等各因素的影响,如果其中一个因素没有合理运用、科学管理就会导致整个农业种植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必须在传统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农业种植的现代化程度,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种植中的不合理运用产生了一系列的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在现阶段下,由于土壤使用不当,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和除草剂等化学药品,导致了现代农业种植出现了一系列的农业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大量农药的使用导致土壤板结,而土壤板结导致植物营养不良;肥料的不恰当使用破坏了生态,污染了环境,使生物多样化锐减。这一切都导致农业生产成本进一步上升,而因此使农业种植的经济效益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食品安全以及粮食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二、现代农业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以及相关思路

现代农业的发展中,人们为了改造自然,甚至发展到与自然相对抗的地步。自然界的资源枯竭、生态环境被破坏,生物遭劫、环境进一步恶化,而用来进行现代农业的土壤、农业资源等也被进一步破坏。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农业就需要选择寻求可持续性发展的模式,努力发展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是选择无污染的生产环境,禁止使用有毒有害的肥料污染自然条件。农业种植要在满足所需的生产条件下,充分发挥植物营养的因素,让农作物栽培能够在恢复土地生产力的状态下健康成长。农作物的栽培要能在抗御天气灾害,施放无毒有机肥的基础上,实现优质生产,使农作物好吃不减产。在农业种植中,要倡导人类、自然的和谐共处,要能在注重土壤保健和植物保健技术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技术,施用有机肥,才能确保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提高农业种植物的产量。

在农业种植结构中,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中的作用不同。农业种植者要能在依靠自然的恢复力量提高土壤的系统生产力,充分利用土壤、肥料、植物营养、栽培的使用技术充分调动土壤植物本身的潜能,并根据栽培的有效方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弥补土壤不足,在这个基础上,提高植物产量和优质性。在农业种植中,现代科学技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解决了高产问题。

三、在农业种植结构中,农业种植各因素的有效利用要适应有机农业的新技术

现阶段的农业在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来,虽说产量上去了,但是土壤却搞坏了。植物的营养需求对化肥和植物营养产生了重要依赖,不施化肥庄稼无法长好,而病虫草害没有农药也无法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种植的投资越来越大,但是种植的产量却没有得到正增长。农产品品质越来越差,土壤的板结程度也越来越厉害。因此,农业种植要充分发挥各因素在种植结构中的作用,采用有益的新技术。

1、采用土壤保健技术

现代农业要充分利用植物系统的生产潜力,投入有益的新技术物质提高土壤生产力,这就需要土壤保健技术。土壤保健技术可以不断优化土壤生物性质,使农业物生长需要的土壤调节机能进一步增大,对土壤高产创造优质土壤环境。

土壤结构保健技术的核心是培育土壤有机无机胶体复合体,使板结的土壤形成水稳性土壤团粒结构。首先要尽量增加土壤的无机胶体,然后增加土壤的有机胶体,另外还需要施入连接有机、无机胶体形成复合体的搭桥物质。搭桥物质可首选含有两价阳离子的土壤调理剂。为了使以上各种物质得到接触、混合产生相互反应,最后形成土壤团粒结构,还要适当耕翻土壤。

土壤的功能保健技术还需要改善土壤技能的动植物和各种有益的微生物,要想使土壤恢复最佳化,要能采用有益的物理化学处理技术。最后,还需要提高土壤的自我净化能力,抗逆能力、调节代谢能力等。

2、农业植物中也需要采用植物保健技术

在农业种植中,农业种植者要能有效采用植物保健技术。在农作物的种植中,要能使用植物营养开启植物次生代谢途径,使农作物能够获取植物次生代谢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可以抵御各种灾害,增强植物抗逆性,促进农作物优质高产。在给农作物施放植物所必要的营养元素以及农作物参加的植物生物化学的加氢、脱氢、供电子、受电子功能等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中,要能确保释放的农作物植物营养元素能够确保植物新陈代谢正常进行。农作物只有拥有足够的植物免疫物质,才能防控病虫草害,产生丰富的产量、品质、风味物质,实现免除大部分化肥农药的高效、环保的绿色无污染的农作物生长环境。

植物保健技术要能使植物能够开启次生代谢途径。除了大自然的途径之外,还可以采用传统的农艺技术措施,如生育期内的中耕、多次收割、育苗移栽、等技术措施的应用等。要想促使农作物的新陈代谢,必须供给农作物必要的营养元素。植物的营养的施放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可以利用微生物豆科和非豆科固氮技术为作物供应有效氮。另外,除去有机化肥,还可以采用腐熟的优质有机肥为作物供应磷肥和部分钾肥以及各种中微量营养元素,来减少氮氧化合物对土壤、植物栽培等严重问题以及各种生态环境的影响。久而久之,不但可以使土壤板结还原成土壤团粒结构,还可以满足农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

四、依靠科技,提高栽培农作物的单产量,奠定种植业的调整的物质基础

1、采用良种良法配套,积极推进单产水平

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调整种植结构,从土壤、肥料、植物营养等方面调整种植结构。优质、低耗、高效的农业产业结构需要加强技术创新,从不同途径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因此,要最大限度挖掘现有粮食作物的品种遗传潜力。要加强标准化生产,从整地、种植、植物营养、栽培形成配套,让农民看得见,学得来,用生产过程的标准化保证产品质量。同时,粮食标准化的实施需要专家到田间地头搞好技术培训。

2、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要做好节水改造项目、灌区续建项目等处的建设,建成高产稳定农田。以农田建设为重点,提高农作物的保土保水保肥能力。同时,要能在提高土壤肥力的基础上,通过有机肥料,植物营养因素的施放提高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充分利用国家提供的各种农业基础设施加强农业种植物抵御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五、总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不同的土壤环境下,需要施放不同的肥料和植物营养素。只有栽培得当,才能保证高效高产的种植。

参考文献

[1] 李超,潘忠芬,代萍,试论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J],中国农业信息,2013年11期.

农业技术栽植范文9

关键词 甘薯树;不同模式;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3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104-01

Characteristic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Different Modes for Sweet Potato Tree

WANG Jian-ling LI Wei-Qiang LIU Zhi-jian WANG Chang-yun WANG Dong-mei

(Yanta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Shandong Province,Yantai Shangdong 265500)

Abstract A variety of cultivation models of sweet potato tree were elaborated,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were summarize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production,scientific research and agricultural sightseeing for the sweet potato tree.

Key words sweet potato tree;different mode;characteristic;cultivation technique

甘薯树是近些年来兴起的甘薯栽培新方式[1],尤其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农业观光园,其常被用来作为展示现代化高科技农业的景观之一[2]。在烟台农科院试验田和日光智能温室,以烟薯16号为试验种苗,将甘薯树不同模式特性及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普通大田甘薯树

1.1 特性

灌木甘薯树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全生育期内无需施用农药;产量可达40~50 kg/株,平均产量112.5 t/hm2;淀粉含量为31.2%,晒干率接近50%;耐旱,耐瘠,适应性广,凡无霜期在180 d以上的地区均可种植。不足之处是怕渍水,只能耐-12 ℃低温。由于其营养丰富、口感良好,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已向世界推荐推广种植。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按照以上栽培技术大田栽植烟薯16号,单株产量重达50.8 kg,创甘薯单株高产纪录。

1.2 栽培技术

甘薯树原为多年生灌木,源于南美,是由美国航天育种中心培育而成的优良品种[3]。其栽培技术要点:一是育苗。北方地区一般在3月下旬开始育苗,将上年度种条(横径1~3 cm、长度约15 cm的小段)在畦床直立排列,覆土后喷透水,视天气情况覆盖地膜或搭小拱棚,然后每日早、晚各喷1次水,一般4月下旬开始炼苗,至4月底进行大田移栽。其发芽积温一般为300 ℃。二是移栽。穴的尺寸为0.5 m×0.5 m×0.5 m,行距、株距各1 m,开穴后将土和农家肥及专用肥掺和均匀回填。种植密度一般为9 000株/hm2,施农家肥45~75 m3/hm2(最好是鸡、牛粪混杂腐熟),氮、磷、钾肥分别施225、150、375 kg/hm2。三是田间管理。定植后,需勤浇水、松土、除草,注意保温、保湿和保成活率。如缺苗断垄,应及时用枝杈(鲜枝)补栽。夏至后以肥水管理为主,追施硫酸钾225 kg/hm2,立秋后进入块茎膨大期,追施硫酸钾375 kg/hm2。追肥最好穴施,然后大水漫灌,保持地面湿润。四是收获。霜降至立冬可适时收获,要注意开大穴,以免损伤薯块。

2 搭架栽培甘薯树

2.1 特性

搭架栽培甘薯树较传统地爬式密度增加近7 500株/hm2;由于在甘薯生长期间改善了通风透光条件,使叶面积系数可由原来的1.0左右上升到2.0左右,更利于甘薯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获得较大幅度增产,经济效益显著[4]。

2.2 栽培技术

支架式栽培甘薯树栽培方法与西瓜、甜瓜搭架栽培相似,即是将地面匍匐生长的甘薯藤蔓,绑扎和缠绕在竹竿或木棒支架上,使之向着空间立体方向伸展。起垄栽培,垄宽0.7 m,株距0.25 m,架高1.3 m,10月底收获。

3 基质栽培甘薯树

3.1 特性

深液流技术是成熟的无土栽培技术,是最早开发成可以进行农作物商品生产的无土栽培技术。营养液循环流动,增加了液体中的溶存氧以及消除根表有害代谢产物的局部累积,并使养分能及时送到根表,更充分满足植物的需要,利于提高生长速度。但植株根系伸展在营养液中,为给根系提供一个较稳定的生长环境。

3.2 栽培技术

基质栽培甘薯树根据基质不同可分为营养液栽培、陶粒栽培等。营养液栽培以深液流技术(DFT)为支撑,俗称水培,水培设施由种植槽、定植网或定植板、贮液池、循环系统等部分组成,种植槽中盛放深厚的营养液,采用水泵间歇开启供液使得营养液循环流动,以补充氧气并使营养液中养分均匀,将甘薯植株根系置于其中,使其生长在流动的营养液中,植株根部会垂直伸出茎,最后结成类似果实的甘薯,并且植株可在1年中反复结实,单位面积的收获量比土壤中种植多出1倍,烟薯16号试验株在2年间共结出质量超过1 t的甘薯。

用此种栽培方法可使甘薯树单株树冠面积达80~100 m2。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还将种植槽上方攀爬的薯蔓压在悬空的花盆土壤内,使蔓上气生根结薯,增加甘薯树观(下转第106页)

(上接第104页)

赏效果。

4 喷雾栽培甘薯树

4.1 特性

喷雾栽培在温、光、水、气、肥等生长要素上可以人工调控至最佳状态,可以有效地提高温室空间的利用率;气雾环境更利于植物根系发育,营养体生长充分,结薯多,使甘薯产量成倍增长;便于观察与研究地下部分的发育情况,为研究提供更多数据;但喷雾栽培方式由于要不断循环供液,如出现水泵故障或断电时间较长,不能及时循环就很容易出问题。

4.2 栽培技术

喷雾栽培的栽培方法为:在栽培槽上部架设网架,下部安装喷头,喷头由自动定时喷雾设备所控制,将定植板(开有定植孔)覆盖在网架的上方,定植孔的作用在于可以将甘薯植株插入,对其起到固定的作用,网架可以对植株根系的上部进行支撑,下部悬空于栽培槽内,通过喷头定时将经过雾化的营养液喷洒在根系上,为甘薯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

5 结语

上述甘薯树几种模式在栽培技术、栽培效果上各有优劣,较传统栽培方式在产量上都有很大幅度提高,甚至成倍增长,但人工费用多、搭架繁琐,购买营养液等栽培成本也相对较高,目前离生产上推广普及还有一定距离。简单实用、成本低、产量高并可在生产上普及推广的甘薯树栽培模式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6 参考文献

[1] 朱新亮,刘飞,凌再平,等.地瓜树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03(9):42-43.

[2] 冯守哲,杨帆,刘庆荣.观赏性地瓜树的基质栽培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4):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