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集锦9篇

时间:2024-02-01 15:32:49

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

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范文1

关键词:通货膨胀宏观调控对策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及由来

通货膨胀是指所有社会商品和劳务的一般价格水平或平均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在通货膨胀时期,单位货币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量呈持续下降局面。因此,通货膨胀也就是货币购买力的下降。根据通货膨胀的程度不同,人们把通货膨胀划分为以下三种:(1).温和的通货膨胀;(2).急剧的通货膨胀;(3).恶性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本世纪初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形成以后的产物。在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条件下,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可以无限发行,从而为通货膨胀的产生打开了大门。只要货币供应量超过了社会商品量,通货膨胀就发生了。通货膨胀尽管有很多诱发因素,如需求拉动、成本推动、部门结构失调带动,但产生通货膨胀最终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货币供应量过多,货币与商品的供给比例发生了变化。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得曼教授认为通货膨胀无论在何时何地发生,都是一种货币现象。他认为,一般物价或特殊物价,在短期的上涨,可能由多种原因产生。但一般物价的长期持续性上涨,无论在哪一个国家,总是由于货币量增加速度过快而产生的货币现象。他形象地指出“高通货膨胀是因为政府印刷货币太多,就是这么一回事。那就是唯一的原因,哪里都如此。”本世纪以来,通货膨胀如同一个幽灵,缠绕着社会经济。

二、当前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以来,加之近年中央银行有发行过多的货币导致货币增长过快,从而引发了通货膨胀。需求拉上通货膨胀,需求拉上通货膨胀理论是从总需求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其观点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我国现在由于种种原因已经形成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局面从而形成了通货膨胀。温和性通货膨胀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两种原因。

近年来我国粮价不断上涨,是由于粮食产量下降造成的,是供给出了问题,属于成本推动;投资需求幅度为20%为正常,而我国现在已经达到了25%,特别是化工,冶金等行业的价格不断上涨引起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此属于需求拉动。温和性通货膨胀还有一个因素国际传导,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需求膨胀带动国内价格上升,属于需求拉动;而原油及其他国际初级产品通过进口带动国内价格上涨,则属于供给因素,是成本推动。

通货膨胀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产生,由于物价的流通,近几十年全球没有发生恶性的通货膨胀,反而是产生了不少次的通货紧缩。而我们由于汇率管制,无法与国外市场同步,客观上导致了通货膨胀。我国由于经济结构的不平衡,生产较低的部门的工人需求向生产高的部门靠齐结果导致整个社会工资增长率超过了经济增长率从而导致了通货膨胀。

三、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

1.造成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

在市场经济中,货币是计量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尺度,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正常的经济秩序,生产经营活动规则,以及个人的生活习惯,都是以货币价值的基本稳定为基础的。当出现通货膨胀以后,货币价值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呈现出不规则的变动,这造成了社会经济运行的混乱,破坏了原有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经济活动规则赖以存在的基础。通货膨胀使人们实际收人下降,极大地损害了固定收人者。

2.破坏了市场机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作用

由于商品价格的高低关系到每个经济主体的切身利益,因此,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支配着经济主体生产什么,消费什么,如何生产。在物价稳定时期,经济主体根据市场物价比较容易掌握生产调节的方向。但是,在通货膨胀期间,物价水平变化较大,很难掌握各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往往造成生产和经营上的失误,削弱市场机制对经济生活的调节作用。物价的普遍上涨,使价格无法反映市场的真正供求关系,也无法真实地反映出生产者的经营效果,这就使价格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调节生产的作用。通货膨胀加剧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商品价格上涨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加剧了生产中各部门利润的不均衡,从而造成一些部门的生产规模扩大,而另一些部门的生产规模缩减和下降。

3.通货膨胀会使需求发生变态

在通货膨胀中,尤其是在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货币持有者由于害怕物价进一步上涨,就会把手中的纸币尽快变成商品,甚至不论商品是否需要。囤积居奇现象由此大量发生。在纸币不稳定的条件下,用纸币来计算经营活动已不可能,也不能衡量企业的盈亏,这时金银会重新在市场上直接成为计价的工具。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纸币甚至不能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商品所有者为了避免通货贬值可能带来的损失,甚至会采取各种方式拒绝接受纸币,物物交易现象就会普遍发生,纸币流通甚至遭到完全的破坏。

4.通货膨胀加剧了投机活动

通货膨胀会加剧对商品种类和地区的需求不平衡,此起彼伏地发展,助长了投机活动的发展。投机活动对正常的商品流通起着很大的破坏作用,使商业作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正常经济联系的纽带作用遭到破坏,促使大量的社会资本从生产领域转人流通领域,助长了泡沫经济的成长。

5.通货膨胀破坏本国出口公司的竞争能力

鼓励在国外抽人商品,以较低价格在国外购买商品,然后按较高价格在国内销售。使本国资本极力流往国外,寻求更加有利可图的投资和可靠的避难所。外国资本外流,国际结算状况恶化,加重外汇危机。

6.通货膨胀破坏了银行发挥正常的作用

在通货膨胀期间,人们不愿意用货币形态保存资本和收人,所以,银行存款的来源缩小,银行账面数字虽然增加很多,但是,其实际价值往往缩小,这样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投资和贷款不能不相应减少,甚至在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银行提供信用实际上已无利可图,因为债权者收回来的债务是贬值了的货币,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同时,银行本身还会把大量资金用于投机,因为投机盈利比放款利息大得多。所以,银行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不能成为促进生产发展的力,反而成为破坏经济的力量。

四、应对当前通货膨胀的对策

我国没有近期通货膨胀,一旦发生了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诸多不利影响,对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有破坏性作用,因此,,必须下决心及时治理。这种治理应该是多方面综合进行的。1.控制货币供应量

由于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因此,治理通货膨胀一个最基本的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稳定币值以稳定物价。而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必须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投放,保持适度的信贷规模,由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灵活有效地调控货币信用总量,将货币供应量控制在与客观需求量相适应的水平上。

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治理通货膨胀仅仅控制货币供应量是不够的,还必须根据各次通货膨胀深层原因对症下药。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关键。各国对于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是大力压缩财政支出,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坚持收支平衡,不搞赤字财政。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采取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总量的措施。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两条很重要的途径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过快增长,以此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

治理通货膨胀必须从两个方面同时人手:一方面控制总需求;另一方面增加总供给。二者不可偏废。若一味控制总需求而不着力于增加总供给,将影响经济增长,只能在低水平上实现均衡,最终可能因为加大了治理通货膨胀代价而前功尽弃。因此,在控制需求的同时,还必须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一般来说,增加有效供给的主要手段是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人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4.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主要是采取工资物价管理政策,以阻止工会和垄断企业这两大团体互相抬价所引起的工资、物价轮番上涨的趋势。其目的在于力图控制通货膨胀而又不致引起失业增加。收入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因为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其别是工资的提高,因而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为此,必须采取抑制性的收入政策,其形式有如下几种: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以限制工资-物价的上升。强制性措施。以纳税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5.对外经济政策

一般来说,我国的国内的通货膨胀与其国际收支状况具有相互推拉的作用。在各国都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我国必须采取适当的对外经济政策,以减轻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物价的不利影响,井阻止国外通货膨胀的输入。这方面的措施主要有:(1)实行浮动汇率。由于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我国货币对外汇汇率的升降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2)与各国在贸易和金融领域采取协调措施,如与各国加强协作,共同采取控制各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改善国际金融制度以及其它反通货膨胀的措施,以制止世界性通货膨胀的蔓延,等等。

6.加大宏观经济调节力度

为了继续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有关部门必须密切关注、善于发现并及时研究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运用政策引导和经济手段适时适度加以调节。要严格控制新涨项目出台,加大价格检查力度。此外,还要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特别是针对一些行业过快增长可能造成的能源和原材料紧张等问题的协调工作力度,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稳定市场供应,确保供需基本平衡。

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范文2

关键词:通货膨胀;理论;抑制

一战以后,德国的通货膨胀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这种超速通货膨胀对德国经济有十分不利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它是纳粹兴起和二战开始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给予我们的启示是通货膨胀不容忽视的,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很大。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其产生的原因

在凯恩斯主义者那里通货膨胀是由于资源被充分利用或达到充分就业时,总需求继续上升而导致的。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供应量增加,社会名义总需求量的增长不能自发地带动就业量的增长。而是,当名义总需求增加时,现有产品总量不能增加,价格就必定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成比例地上升,最终导致通货膨胀。根据上述观点可以认为,通货膨胀是货币供应量超过商品流通实际需要量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虽然不可预期,但是它的产生有其原因:

(一)成本推动型

在失业率很高且资源利用不足时,由于成本上升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叫做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首次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它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价格变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成本的上升主要是由工资的增加引起的。在现代经济中,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存在着强大的工会组织,它们不断地鼓励工人给企业施加压力,迫使企业提高工资,而具有一定垄断性的企业又会相应地提高产品价格,从而引起通货膨胀。这种由工资的提高引起的通货膨胀被称为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还有一些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操纵价格,把产品价格定得很高,由此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同时,进口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及由资源枯竭、环境保护政策造成的原材料、能源等生产成本的提高也会引起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二)需求拉动型

总需求的增长速度超出经济潜在生产能力而发生的通货膨胀叫做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动开始的,即过度需求导致物价上涨,物价上升使工资水平上升,工资成本上升又引起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由于需求方的货币竞相追逐有限的商品供给,从而将价格提高;由于失业率下降、劳动力变得稀缺,工资也被抬高;这些现象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到来。除此之外,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产生与货币的发行量有直接的关系。货币的供给快速增加时,随之货币的需求也增加,而货币的需求又使价格水平上升。所以货币的供给通过货币的需求产生通货膨胀。此时货币变得不值钱,没有人储存纸币,反而使大量的纸币涌入市场或甚至流向国外。

(三)结构型

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收入结构与经济结构的不适应和错位引起的通货膨胀。首先,高成长性产业和行业,由于种种约束,不能即时获得所需的资源和人才而将使资源的价格和工人的工资水平不断地上涨。与此同时,那些夕阳性的产业和面临衰退行业的资源和人才相对过剩。但是,由于他们的收入不会下降而引起比较效应上升,工资成本推动物价上涨。这种局面的持续会自然而然地引起通货膨胀。其次,劳动力市场的技术结构、地区结构、性别结构之间的差距将使工资刚性(工资水平能上不能下)增加。同时,这些结构的不合理也会引起失业与空缺位置的并存,最终导致通货膨胀。最后,大国或者发达国家示范效应时,小国或者发展中国家向大国或者发达国家看齐。同样,非开放的部门向开放的部门看齐。因此,工资水平和通货膨胀的国际之间和部门之间的传递会导致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的影响

通货膨胀是不能预期的,也是非均衡的,它的产生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

(一)造成实际收入和实际财富的再分配

1、对收入的影响。如果名义工资率的增长慢于通货膨胀增长速度,公众和企业因货币贬值所获得的货币收入购买力将下降,即实际收入会减少;假如通货膨胀是由于政府借款造成中央银行向社会过量发行货币、增加货币供给,则政府可以因此而增加一笔额外的收入,即通货膨胀税。于是,通货膨胀不利于大多数工薪阶层、退休者、失业者和贫困者、接受政府救济者和债权人。但是,通货膨胀有利于高收入者、企业主、厂商和债务人。

2、对再分配的影响。通货膨胀对再分配的作用主要通过影响人们手中财富的实际价值来实现。一般来讲,非预期通货膨胀会将财富从债权人手中再分配给债务人。即通货膨胀往往不得于债务人而有害于债权人。如果,通货膨胀持续了很长时间,使人们最终有可能预见其发展趋势,并且市场也开始与之相适应,那么市场利率中就会逐渐地包含一种对通货膨胀的补偿部分,主要是对利率进行调整。但是在更多的时候,通货膨胀只是将收入和资产搅合在一起,随机地在全民中进行重新分配,而不会只冲击某些群体。

(二)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1、通货膨胀扭曲价格信号而损害经济效率。在一个低通货膨胀的经济中,如果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上升,则买方和卖方都很清楚这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方面都发生了实际的变化,他们就可以对此做出正确的反应。相反,在一个高通货膨胀的经济中,很难区分相对的价格变化与整体的价格变化。如果通货膨胀率每月达到20%或30%,商店就会频繁地变动价格以致于相对价格混乱无序、难以适从。

2、通货膨胀对经济效率的影响,也可以通过对货币和税收的扭曲来体现。在流通中的现金是名义利率为零的货币。如果年通货膨胀率从0上升到20%,则现金的实际利率就从每年的0降为-20%。现在还没有办法消除这种扭曲。由于货币利率实际为负,在通货膨胀时人们更愿意持有真实资源而减少货币持有量,为此,他们频繁地进出银行。企业也会精心设计现金管理计划。实际资源仅仅被用来适应不断变化的货币尺度,而不是被用来进行生产投资。同时,有一部分固定的税收是以元来表示的。价格上升时,这部分税收的真实价值就会下降。假如在计算应交税的收入时,扣除一个价值固定的免税额;而出现通货膨胀时,那份标准免税额的真实价值会减少,所缴纳的税收的实际价值却上升。除了对税收的扭曲以外,通货膨胀也扭曲了收入的衡量标准来影响税收体系。

(三)对就业和国民收入(产出)的影响

较高的通货膨胀影响就业和产出水平。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在一定条件下,能促使厂商扩大生产规模、增加雇佣工人;通货膨胀使银行的实际利率下降,这会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总供给的增加。当供给下降引起通货膨胀时,国民收入和就业量随之下降,导致大多数工人处于失业状态。

长期来说,通货膨胀与产出的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类似倒“u”形的关系。许多国家的研究表明各国的产出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低通货膨胀的国家经济增长最为强劲,而高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国家的增长趋势则较为缓慢。

三、消除通货膨胀的对策

根据历史上的通货膨胀的事实,我们不难发现,通货膨胀达到一定程度时,会破坏资本的正常循环,到严重时也会引起政治危机。因此,采取一些消除通货膨胀的措施是有必要的。

(一)需求紧缩政策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发生时,政府一般都会采取需求紧缩政策。因为,这种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货币供应量过多引起的。因此,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是需求紧缩政策的核心。财政政策方面国家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收支总额,减少财政支出,增加财政收入,调整财政收支项目怎样能压缩公共开支,开征新税种,提高税率而控制社会总需求。货币政策方面,主要通过提高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减少社会信用规模及货币供应量。

(二)供给管理政策

供给是影响物价的重要因素。因此,控制货币数量和控制社会总需求都是消除通货膨胀的有效措施。从长远看,发展生产,增加经济中有效供给是抑制物价水平上涨和控制通货膨胀的根本性措施。在面临通货膨胀时很多国家都注意到了压缩总需求的同时改善投资结构,集中资金优先发展占用资金不多,投产期限短,市场紧缺的产品。同时,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较快地增加有效供给,减轻市场需求压力,改善产业结构。

(三)物价和收入政策

通货膨胀时,工资和物价都会继续上升是推进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这时有必要对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增长率进行限制,特别是工资增长率。这使工资增长率不会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这需要政府拟定物价和工资标准,劳资双方共同遵守。采取这虚张声势措施会降低通货膨胀率,保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就业水平。采取措施时可以采用自愿性和强制性两种方法。自愿性的做法是政府以劝导的形式使劳资双方自愿约束价格和工资的变动,它适用于通货膨胀程度较轻的情况。强制性的做法事实上是对工资的冻结。该方法对控制成本推进型和结构性通货膨胀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四)国际收支政策与国际紧缩政策

如今的通货膨胀与以往的相比具有世界性和长期性,这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国际收支不平衡方面。当某一个国家发生通货膨胀后,通过外贸等国际间的经济往来向其他国家传播,所以采用外贸与国际收支政策是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够制止本国内通货膨胀,也能够遏制国际通货膨胀传播。但是,这种国际性的通货膨胀必须依赖国际性的紧缩政策来调整,仅靠一国的力量是不够的。

(五)货币改革政策

当通货膨胀已经成为恶性通货膨胀时,就应该通过货币改革加以制止。人们普遍认为,物价上涨率每月达到50%以上,每年达到600%以上,并且持续一段时间,才称为恶性通货膨胀。在此情况下,原来的货币已经失去了信用基础,通过货币改革废弃旧币,发行新币,制定保证新币币值稳定措施,是制止恶性通货膨胀的有效措施。

总之,通货膨胀的出现是不可预期的、也具有长期性。政府应针对通货膨胀期的不同阶段采取有效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收入政策来减少通货膨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美)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陈友龙,缪代文.现代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范文3

这次通货膨胀基本原因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前国民党政府滥发金元券,采取了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用发行贷币的办法搜刮民财打内战,维持其腐败统治。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物价仍然上涨的基本原因。另一方面,在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人民币的最初一年里,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人民政府的财政支出、军费支出大增;而且生产又因为战争遭到破坏,少数不法分子囤积居奇,哄抬物价,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在新中国人民政府正确的领导下,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经济措施,统一财经工作,整顿经济秩序,打击不法商贩,尽快组织恢复生产,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制止了持续了长达十二年之久的通货膨胀。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通货膨胀

1、50年代和60年代初的通货膨胀:50年代,由于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左的错误,195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刮共产风和浮夸风,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瞎指挥,追求不可能实现的高指标,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生产连续下降,财政出现虚收实支。1958年到1960年,财政累计赤字高达169、4亿元。银行系统采取全额信贷,需要多少,贷多少,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贷,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都可以贷。出现指山买柴,指水买鱼,划地为矿的怪现象。基建规模过大,财政连年赤字,导致银行信用大膨胀。政府采取纠正左的错误思想的政策,并实施调整经济比例,压缩基建战线,控制贷币投放的经济方针,通货膨胀很快得到治理。具体采取的措施是:⑴大力压缩预算内、预算外基本建设投资规模;⑵对工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等措施;⑶大量精简职工和城镇人口;⑷严格控制财政管理,压缩财政支出;⑸控制贷币发行,组织回笼贷币。一直到1963年,国民经济有所好转,物价有所回落,经济秩序基本恢复。

2、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通货膨胀:这个时期属于隐蔽性通货膨胀虽然物价很稳定,贷币发行增长比例不是很大,但商品供应匮乏,上百种商品采取凭票限量供应,实际的黑市价格往往高于国营价好多倍,再加上经济建设中左的思想影响,使基建战线拉的过长,财政19741976年连续赤字,贷币流通再次出现大的波动,直到改革开放前一直未得到根本改善。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通货膨胀

1、1979年1980年的通货膨胀:这个期间出现的通货膨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经过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破坏后经济恢复较快,工农业生产出现了上升局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对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农业实现了连年大丰收。同时为了调动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在改革的第一年,国家首先提高了过低的农付产品收购价格和8类付食品的销售价格,放开了小商品价格,客观上增加了财政支出,财政连手出现赤字;第二,为了调整过去压低消费水平的情况,适当提高广大群众的收入水平,积极扩大就业,扩大了社会需求;第三,1979年以来新建项目规模大,周期长,技术新,投资大,这些在建项目不能马上完工。这就导致了1980年明显的物价上涨,零售物价指数高达6%。为了抑制物价继续上涨,克服面临的通货膨胀,在适当紧缩需求的同时,重点从改善商品供给入手。压缩了基建规模,减少了财政赤字,控制了贷币发行,同时着重改善供给。就是在国民经济计划和信贷计划规定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增加贷款支持日用消费品生产,增加农产生产资料和农村建筑材料的产量,加强重工业服务方向结构的调整,通过调整,既搞活了经济,满足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又基本上控制了贷币供应量过剩的问题。

2、1984年1989年的通货膨胀:这次通货膨胀较为严重,1984年物价开始上涨形成基建投资、消费基金和信贷规模严重失控。1985年和1987年被迫采取全面紧缩的宏观政策,但是在物价上涨刚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又放开了贷币发行的闸门,这一放便不可收拾,1988年1989年物价上涨猛增到18.5%和17.8%,1988年,银行现金净投放高达679亿,储蓄存款余额大幅度下降,商品市场出现抢购风潮。这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的持续过热增长与物价改革不适当的宣传造成的。1984年199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达到24120亿元,占同期国民收入34.9%,年均增长率为18.5%,超过国民收入增长率近一倍,固定资产投资过大导致了银行贷款的猛增和财政赤字的不断扩大。1984年1990年现金发行,贷款数量平均每年递增26.6%和23.8%,而同期的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平均为9.3%和9.5%。1984年1990年财政累计赤字高达575.6亿元。信用膨胀使社会总需求不正常扩大,而且巨额财政赤字使政府大量向银行透支和借款,进一步推动了物价上涨,加剧了通货膨胀。在投资需求膨胀的同时,也出现了消费需求膨胀,1984年1990年,职工工资总额平均每年增长17.9%,在个人消费基金增长的同时,集团消费也大幅度增加,1984年1990年间,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平均每年增长18.8%,消费需求膨胀。1985年我国实行了全面紧缩的贷币政策,以后又相继采取了紧中有松,紧中求活等政策措施,1989年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实行紧缩的贷币政策与紧缩的财政政策,使通货膨胀得到抑制。

3、1993年下半年1997年的通货膨胀:1993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长过热,零售物价水平上升13、4%,1994年零售物价指数竟高达21.4%,成为历史上最高的物价涨幅,1995年以来,在行政限价和财政补贴的情况下,上半年零售价格指数仍为113.3%。下面对其特点、成因及治理进行分析:

(1)通货膨胀的特点:、物价上涨的时序呈现结构性。1993年下半年出现的通货膨胀与1984年1989年期间出现的种类价格同时全面上涨不同,表现为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快,1994年主要表现为付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影响总量不平衡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地表现出来,压总量与总需求已经很难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而1984年1989年的通货膨胀表现为投资消费需求双向膨胀,只要控制总需求通货膨胀很快得到抑制。1995年以来,通货膨胀出现了一边压需求,一边日用品,食品价格上涨,结构性矛盾与国有企业改革滞后等深层次矛盾突出。、居民的消费心理日趋成熟,承受能力逐步增强,没有出现盲目抢购商品风潮,居民能较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支出,有选择性地购买商品。

(2)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成本上升推动物价上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工资奖金增长过快,导致劳动力成本提高,由于工资的刚性,生活资料价格由于通货膨胀上涨,导致工资作为劳动力的价格也不断上涨。第二,能源、原材料、交通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加工企业产品成本上涨。上涨了价格的产品作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再投入生产,反过来又推动产品价格上涨,这样周而复始,循环推动,形成了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第三,税制改革加重了部分企业部分产品税务负担,提高了企业与部分产品的成本费用;第四,汇率并轨导致进口产品成本上升,进而推动物价水平上涨。、需求过度膨胀,贷币超量发行。1993年以来,由于开发区与房地产热,1993年下半年出现过热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率高达38.7%,1993年固定资产计划投资8000亿元,实际发生11800亿元,1994年计划投资1300亿元,实际投资达到15926亿元。同时总需求过度膨胀导致贷币供应超量,1993年贷币流通量高达5865亿元,比上年增长35.3%,导致贷币贬值,物价上涨。、经济结构性失调,导致通货膨胀: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失衡,农业发展滞后于工业,工业中基础工业的发展又滞后于加工工业,加工工业的产业结构又不适应消费结构的发展。物价涨幅最大的是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产业产品和农产品,使其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在二元经济格局下,我国各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发展不平衡,这些结构性矛盾都是引起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国有企业改革步履艰难,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困难重重,形成倒逼机制,企业亏损不破产,贷款不偿还,市场竞争力差,效益下滑。同时,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了维持企业的生存,银行又不得不给企业贷款。、新出台的各项改革措施超过市场承受能力,1994年价格改革、税制改革、金融改革、工资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相继出台,在经济生活中引起连锁反映,影响到商品价格上涨。

(3)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综合治理,由于导致通货膨胀既有总需求膨胀的原因,又有成本上升推动与结构失调方面的原因,治理通货膨胀既要控制需求,防止收入超分配,又要改善供应,调整产业与产品结构,优先发展农业及能源等基础与瓶颈产业,通过贷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价格政策等的相互配合,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及结构上的平衡。、深化改革,只有深化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治理我国的通货膨胀。通过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效益。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和完善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宏观调控体系,才能从深层次上解决导致通货膨胀的问题。、注重使用经济手段,此次通货膨胀是在由计划经济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产生的,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政府采取了软着陆的方式,实行适度从紧的贷币政策并辅之以稳健的财政政策、利率、汇率、税收、外汇等手段相互配合,1997年通货膨胀得到了治理,软着陆取得了成功。

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范文4

虽然通货膨胀是一种经济现象,但是众多社会理论告诉我们,社会是由多种因素构成,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它们紧密相连。互相影响。经济作为社会有机体的一部分,它的波动必然会牵涉到社会其他方面的变化。本文将重点探讨通货膨胀与社会价值取向、社会心理以及行为的关系。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提出减轻通货膨胀对社会不利影响的措施。

一、当前通货膨胀对社会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一)通货膨胀与社会价值取向:通货膨胀强化消费主义价值取向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的消费主义价值观逐渐渗透到中国人的生活中。“消费主义”简单地说就是把消费作为人生的根本目的和体现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并把消费更多的物质资料和占有更多的社会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签和幸福的符号。从而在实际生活中无所顾忌和毫无节制的消耗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以追求新、奇、特的消费行为来炫耀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持有“生存即消费”的人生哲学和生存方式。

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使人们手中金钱的购买力下降。在通货膨胀较为温和时,为了避免物价继续上升而造成更大的损失,理性的人们。尤其是手中有余钱的人群,会选择把手中的货币用作提前消费,以求保值。但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所需的生活必须品有限,于是会将货币进行实物投资或者用于购买更高级的消费品。随着通货膨胀的加剧,对物质的追求,会使消费主义盛行。同时。大量消费又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通货膨胀的加深。

但是,如果发生奔腾的或者恶性的通货膨胀,货币迅速贬值,那么社会上大部分人口将会陷入贫困,只能寻求温饱而不是追求物质。

(二)通货膨胀与社会心理:社会安全感的缺失

通货膨胀不是突然间发生,而是逐渐影响人们的生活。当人们开始发现手中的货币购买力大幅下降时,那么这时他们遭受到的损失已经成为事实。通货膨胀对人们造成的悄无声息的打击,容易让人产生不安全感。

同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氛围中,百姓倾向于求稳,凡事求个万无一失,要有保留,当他们不再能够对自己的财产有一个清晰完整并且可以预知的认识时,就会产生不安全感。

所以普通民众,尤其是低收入人群会因为对未来生活感到不确定而产生焦虑的情绪,生活安全感下降。

(三)通货膨胀与行为:通货膨胀助长行为的发生

行为是指行为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有意危害社会的行为。或明知自身行为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却又不规避行为。行为可能产生两种后果,一种为收益,对行为者有利:一种是代价或成本,对行为者不利。对理人而言。他们会倾向于选择收益与成本之差最大的行动方案。

在这里主要讨论通货膨胀对低收入人群、企业或高收入人群行为的影响。

首先对于经济上处于弱势的低收入人群来讲。在工资增长率滞后于通货膨胀率,原有积蓄贬值的情况下,这部分人群的生活水平降低,面临更大的生活困境。更有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还没有就业的人群以及没有劳动能力的人群,他们的处境更加艰难。再者,当前通货膨胀以食品为中心,食品价格上涨,带动了其它消费品的价格上升,因此食品价格的上涨率要远高于基于平均价格上涨的通货膨胀率。这样即使工资或者其他保障按照通货膨胀率而增加。相对于食品价格来说。人们还是会感受到明显的生活水平下降。于是当社会治安管理比较薄弱,违规行为的代价不确定或者代价不高时,有的人会选择铤而走险。用违规范、违反法律的方式,例如盗窃、抢劫。来获得生活资源。

而对于企业或高收入人群来讲,当在某些领域的生产资料价格、工资的涨幅,超过产品价格上涨,生产的利润并不可观时,出于驱利性的考虑,部分投资者就会转而把钱投向更易获利的地方,如:买进价格不高的生活生产资料,再哄抬物价,谋取暴利,例如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哄抬蒜价、鸡蛋价格等。这样的行为影响市场经济的有序进行,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当国家对类似的行为处罚力度不大时,更会助长这种对社会秩序造成危害的行为。使得社会秩序混乱。

二、减轻通货膨胀不利影响的措施

要想减轻通货膨胀的不利影响,最根本的是要有效的控制通货膨胀。但是从经济上抑制通货膨胀非一日之功。社会其他方面也应采取措施,防微杜渐。

(一)发挥大众媒体作用,引导社会风气

通货膨胀对消费主义盛行产生了影响,虽然消费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经济发展。但是以资源消耗和浪费为代价的消费并不可取,大众媒体要发挥作用引导民众进行理性消费。

(二)扶助低收入的困难人群

低收入人群更容易在通货膨胀中受到损失,所以应采取措施,如及时提高最低生活保障额度、适当发放补贴、及时调整工资,特别是低收人人员工资等,来缓解通货膨胀对低收入困难群众的不利影响。

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范文5

关键词:人民币;通货膨胀;治理;陈云

中图分类号:F129 文献标识码:B

近代以来,通货膨胀的阴影时隐时现,对经济政策的调整、经济制度的转换,甚至社会制度的更替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前后的通货膨胀问题及其治理①,向来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由于研究的视角不同,研究的内容各有侧重。本文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该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一、新中国成立前后通货膨胀问题及其影响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业银行的基础上宣告成立,发行中国人民银行券(简称人民币),作为华北、华东、西北三大解放区的法定统一货币。人民币从此登上历史舞台。1949年3月,中原解放区的中州农民银行改为中国人民银行中原区行。至此,关内各个解放区的银行和货币发行基本实现统一。②受诸多因素影响,人民币发行区域扩大的同时,通货膨胀问题也随之而来。

人民币的通胀问题主要集中于1949年到1950年3月。众所周知,人民币自发行之日起,为支持大规模的人民解放战争,发行量短期内迅速增加。据中央财经委1949年8-9月份工作综合报告中的统计,从1948年底到1949年8月底,“关内货币发行数额已经从185亿增加到4 851亿元③,即增加了25倍”[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的发行量仍不断增大。11月底,发行总额近2万亿元,12月又增发1万亿元;截止1950年1月下旬,“发行累计数为41 000亿元”[2]。人民币发行量急剧增加的同时,市场物价也迅速上涨。1949年4月、7月、11月和1950年2月,全国刮起四次物价涨风。陈云在1950年1月22日的财经旬报中曾指出:以1949年12月底为基期,至1950年1月19日止,全国物价平均上涨30%。另有资料表明,从1949年1月到1950年2月,全国13个大城市批发物价指数上涨9111倍[3]。在人民币流通较早的天津市,自1949年2月至1950年2月,1年的时间内,面粉、小米、小麦、20支纱④、白细布五种商品价格综合上涨了1037倍。人民币的通胀情况由此可见一斑。

严重的通货膨胀是个不可小觑的社会问题,具有极大的社会破坏性。首先,人们生活水平急剧下降。陈云曾指出:“钞票如果发多了,物价涨了,还是老百姓受损失”。以小米为计价单位,自人民币发行至1950年1月底,“通货贬值中,人民损失了165亿斤小米,等于抗战前银洋825亿元。为时只有一年即损失这么多,是一个极大的数字。这是人们生活水平降低的一个具体材料”。其次,社会生产,尤其是对工业生产的破坏非常严重。通胀引起投机,投机冲击生产,社会出现“工不如商,商不如机”的局面。许多工厂不愿将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而乐于进行投机,正常的工业生产受到冲击。陈云认为:“物价波动大,任何人也不愿意拿出钱去经营工业,资金都囤积在物资上,或放在家中不用,劳动者也没有活干了。这样,势必造成资金和劳动力的浪费,使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再次,人们对纸币产生严重的不信任心理。当时商品交换中以物易物的情况并不少见,正常的商业贸易因此受到影响,结果是“城乡交流受到阻碍,财政、金融、贸易的周转失去正常,为害很大”。

严重的通货膨胀还是个不容忽视的政治问题,对新政权建设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政权的,与法币和金圆券的恶性通胀不无关系,从一个侧面说明通货膨胀对军事和政治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能否站得住脚,不仅表现在军事上、政治上,而且更多地表现在经济上。这是广大人民群众、爱国民主人士和民族资本家们所极为关注的,“很多善意的人,包括工人、学生、民主人士,对我们的经济十分担心,”对中共是否可以搞得下去,感到很不安。陈云认为,通货膨胀问题是对中共的考验,因为“这不仅关联到大多数群众的利益,而且关联到中央人民政府的信誉”。毕竟,政治的稳定有赖于经济的稳定,经济的稳定又有赖于通货的稳定。如果通货膨胀问题不能很好解决,党就无法在经济上站稳脚,军事上和政治上的根本胜利也无保证。因此,能否治理好通货膨胀,把经济形势稳定下来,把生产建设恢复起来,把社会生活安定下来,就成为党在军事斗争之外首要解决好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新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

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货币与物资供应的不平衡,但就建国前后人民币的通胀问题而言,其成因则是多方面的。

首先,人民币的过度发行直接导致通货膨胀。由于,各解放区曾发生过地方币的区域性通货膨胀,党内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偏重稳定物价,人民币发行额适度增加。另一种意见则认为:目前全局中最重要的工作仍是军事工作,因此,货币发行应当首先保证解放战争的需要,其次才是稳定物价,等全国解放后再来稳定物价。显然,第二种意见更具战略性和长远性。在此背景下,为解决财政收支不平衡问题,人民币的发行量开始迅速增加。陈云在上海财经会议时指出:“作战费和六百多万脱产人员的费用,很大部分是靠发行钞票来解决的”。据统计,一九四九年军费开支占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4]。此后,陈云进一步指出,“钞票发行太多”,……“物价上涨是因为追不上钞票的发行量”。显然,人民币短期内的过量发行,与特殊时期军事形势发展导致的财政收支不平衡有关。换言之,财政性过量发放是人民币通胀的主要原因。

其次,物资供给不足是通货膨胀产生的根源。导致物资供给不足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战争对生产的破坏是最主要的。近代以来,中国经历多次内外战争,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物资严重匮乏,供给严重不足。解放前夕,国民经济已到崩溃边缘。1949年,主要工业品产量大幅下降。其中,煤炭产量3 200万吨,生铁产量25万吨,钢产量158万吨,分别占历史最高年产量的576%、239%和17%。农业同样遭到严重破坏。全国可耕地面积减少4%左右;粮食产量11 318万吨,棉花产量444万吨,分别比历史最高年产量下降25%和476%;此外,烤烟、茶叶的产量减产更甚,分别比历史最高年产量下降76%和818%。[5]原料短缺致使许多工厂停工,大量的工人处于失业状态,人们的基本生活面临着严峻考验。

战争对交通的破坏,所致的物资流通不畅,加剧了供给不足问题。战争时期各地处于分割状态,国内统一市场无从建立,同时战争对交通的破坏,使物资的调运和流通问题进一步恶化。解放前,全国有两万公里铁路、3 200多座桥梁和200多座隧道,因受到严重破坏而无法使用。津浦、京汉、粤汉、陇海、浙赣等主要铁路干线,多年不能全线通车。全路的机车有1/3受到破坏而无法行驶。铁路状况如此,公路、海运、空运的情况也大致相同。以解放前夕的上海海运为例,可使用的船舶只有145万吨,仅为原有吨位的127%。因此,陈云指出:“运输是一件大事,这个问题不解决,上海煤、粮、棉的供应都会很困难”。

自然灾害对物资供给的影响也很大。不可否认的是,1949年中国自然灾害频发,水灾、旱灾、虫灾等对农作物生产破坏极大,粮食和棉花的产量受到直接冲击。全年“约有12亿万亩耕地和四千万人民受到轻重不同的水灾和旱灾”[6]。在华北地区,“自春至夏,旱、虫、风、雹、霜、冻等灾不断发生。雹灾近300万亩,虫害达600余县”。“自夏至秋,阴雨连绵酿成严重水灾。河北省报告被灾面积2 600余万亩,一半毫无收成,统计数据可能大,但灾情确实严重”[7]。很显然,天灾对社会生产和物资供给的影响非常大。

此外,敌对势力的破坏与外部封锁也加剧了物资供给不足问题。大量资料表明,离开大陆时不仅带走数目惊人的财物,而且还破坏了许多重要厂矿和设备;同时,帝国主义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政策,实施经济制裁和贸易封锁。这都进一步加剧了物资匮乏的程度。

再次,市场投机行为是通货膨胀加剧的直接原因。通胀引起投机,投机加剧通胀。建国前12年的通货膨胀在市场上造就了一批投机分子,形成了一股投机之风。上海市过去靠“踢皮球”、“抢帽子”的投机者有二三十万人,专门从事投机活动的纱号有360家,棉布号2 371家,糖行644家,还有数以百计的地上、地下钱庄。投机者利用通货膨胀给人民造成的重物轻币心理,对工业原料、纱布、粮食等主要商品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人为制造虚假购买力和社会需求,使物资匮乏程度更显突出,通货膨胀问题更趋严重。从建国前后的四次物价涨风看,每次涨风背后都有投机商的影子。特别是在上海解放之初,投机分子借人民币尚未立足之际,大肆投机银元,炒卖外币,使银元价格轮番暴涨,带动物价指数成倍上涨。投机银元活动被打击后,投机分子又转向投机纱布、粮食等关乎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商品。在第三次物价涨风中,上海投机者主要囤积纱布,而华北投机者则主要囤积粮食。不法投机行为加剧了通货膨胀,成为扰乱市场秩序的主要破坏力量。

最后,旧中国十多年恶性通胀的惯性影响是历史性因素。全国抗战爆发后,物资需求扩大,而供给减少,扩大发行法币以弥补财政不足成为国民政府的不二选择,抗战的八年也成为法币通胀的八年。抗战结束后,发动内战,法币膨胀问题更趋严重。1947年底,法币发行总额达33万亿元以上。随着军队的溃败,1948年8月,法币寿终正寝时,发行总额高达6045万亿元。同年8月19日,南京政府宣布发行“金圆券”,以金圆券一元兑换法币300万元。初期,金圆券发行总额22亿元,两个月后,则高达159亿元。1949年初,军队败局已定,金圆券的滥发更是惊人。1月底,金圆券发行额是208亿元,4月底则达5万多亿元,5月底更增至近68万亿元,“增长了近34万倍”[8]。金圆券发行仅10个月即行崩溃。长达十几年的恶性通胀,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极具传递性的通胀预期心理。当人民币进入流通领域后,人们在通胀预期心理支配下,产生了不正常的抢购和囤积行为。这种现象看似由物资短缺引起,而实质却是旧中国长期恶性通胀的惯性影响所致。

三、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及成效评析

中国共产党对通货膨胀问题极为重视,在短期内采取了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方法和措施,有效治理了人民币的通胀问题,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一是成立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改革财经管理体制,为治理通货膨胀提供体制保障。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前,国家财政收入的大部分控制在各地方手中,而军费、行政费、救灾费等则完全由中央负担。中央只出不进,金融物价必然大乱,通货膨胀难以避免。北平解放后,中共中央就开始考虑成立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统一管理财经工作。1949年7月12日,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组建完成,暂时属中央军委领导,陈云任主任,薄一波任副主任。中财委由此开始处理全国性的财经工作,首当其冲的就是治理通货膨胀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改属政务院领导。鉴于1949年10月的第三次物价涨风具有了全国性特点,早日实现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统一,就显得更为紧迫了。1950年2月13日至25日,第一次全国财政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就是统一全国财政经济。3月3日,政务院正式通过《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即改变过去的各自为政分散管理为集中收支统一管理。此后,人民币的通胀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二是使用行政手段严管投机分子,通过增调物资、改善抛投打击投机资本。前已述及,投机分子的投机行为在通货膨胀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上海解放后,银元投机猖獗,人民币难以进入上海,金融市场一片混乱。为制服银元投机,华东局决定查封银元投机大本营——上海证券交易所。陈云起草了同银元投机斗争方针及策略的电报稿,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打击银元使人民币占领阵地的指示》,肯定了政治手段打击投机分子的必要性。6月10日,上海市军管会查封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大楼,逮捕了238名证据确凿的银元投机者。当天,上海银元的价格,“即由02元跌至012元,降了40%。[9]武汉市人民政府逮捕银元投机首要分子200余人,查封了两家专门从事金融投机的大钱庄。广州市人民政府取缔了从事投机的地下钱庄87家和捣乱金融的“剃刀门楣”(即街头兑换店)337家。在政治打击的基础上,迅速实施金银管理办法。人民币从此占领了市场。[10]继“银元之战”后,投机资本又掀起“米棉之战”。在中财委统一部署下,各地继续使用行政手段打击投机资本。其中,北京市逮捕投机粮食者16人;广州市逮捕投机金、银、外币者200多人;上海逮捕投机商7人。上述手段对抑制通胀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行政打击投机分子的同时,中财委还非常重视通过集中增调物资,改善抛投,打击投机行为。当时在通货膨胀中,物价最为突出的商品是粮食和纱布,所以,掌握充足的粮食和纱布就成为打击投机、稳定物价、抑制通胀的关键。上海财经会议期间,陈云针对粮食和棉花等物资调拨提出专门对策。关于粮食,陈云主张从东北、华中、华东三个地区调粮到上海;关于纱厂所需棉花,陈云认为可通过调集存棉、组织收购新棉解决。[11]经过努力,“大米抛售量逐步增加,由占市场成交总量的5%上升至55%以上”,“纱布等物资,亦进行机动抛售”,7月下旬的物价涨势,即开始缓和下来。[12]第三次物价涨风再起后,陈云决定:为应付京津需要,“东北自11月15日至30日,须每日运粮1 000万至1 200万斤入关”;为保证汉口及湘粤纱布的供应,派钱之光先到上海,后去汉口,适当调整两地纱布存量,并“力促华中棉花东运”;而为应付棉产区粮食销售,则要求财政部“拨交贸易部21亿斤公粮”。在各地共同努力下,国营商业控制了煤炭供应量的70%,棉纱的30%,棉布的50%,食盐的66%,商品粮的30%,[13]为抑制通胀、平抑物价、打击投机,做了必要的物资储备。有资料表明,从1949年7月至1950年2月,仅在上海依靠手中掌握的物资(米、面、纱、布),“合计回笼货币约5 000亿元”,[14]对抑制通货膨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次物价涨风过后,荣毅仁曾表示,中共此次不用政治力量,而能稳住物价给上海工商界一个教训,“是上海工商界所料不到的”。正如陈云此后的总结:粮食、纱布是市场的主要物质,我掌握多少,即是控制市场力量之大小。

三是紧缩通货,包括发行折实公债,严格贷款与投资,严管军费使用和地方经费发放。通胀的本质是流通中货币量供大于求而导致物价总水平的上涨,那么治理通胀就需要通过紧缩银根的办法,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当时紧缩通货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方面:发行胜利折实公债、严格贷款与投资、加强军费使用管理,以及适度推迟部分地方经费发放,等等。关于发行公债,早在上海财经会议前,中央就曾有过讨论。上海财经会议期间,陈云指出,“少发票子就得发公债”。11月18日,陈云在政务院第六次政务会议上,就发行公债再次提出看法和建议。12月2日,他又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作报告,指出:“从全体人民的利益说来,发行公债比之多发钞票要好些”,并“提出了一个提案,提请中央人民政府发行一次公债”。会议最后决定于1950年发行人民币胜利折实公债。由于准备充分,预测准确,组织到位,新中国第一次公债的发行较为顺利,对回笼货币、抑制通胀起到重要作用。在研究发行公债的同时,中央还对银行信贷、工商业投资等进行了严格控制。1949年11月13日,陈云代表中财委,明令“除中财委及各大区财委认为特殊需要而批准者外,其他贷款,一律暂停。在此期内,应按约收回贷款”。至于何时解禁,则须“听候命令”;对于工矿投资及收购资金,除中财委认可者外,由各大区财委负责,“一律暂停支付”;至于各地军费虽全部拨付,但明确要求军费“不得投入商业活动”;为进一步紧缩银根,配合物资抛售,陈云还要求地方经费中,“凡属可以迟发半月或20天者,均应延缓半月或20天”。以上紧缩退货的措施,缩小了物资与通货之间的差额,市场上的现金流大为减少,有效抑制了通货膨胀。

四是厉行节约,减少支出;整理税收,增加收入。建国前后,由于特定的军事、政治背景,军费和行政费用的支出非常大,财政收支失衡状况较严重。据统计,1949年8月,军政公教人员约600余万,12月初,则超过700万,而1950年1月更是高达942万。军政公教人员如此之多,财政支出必然不少。所以,要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还须在财政节流上下功夫。为此,中央号召厉行节约、增加生产,减少支出。不仅在政府机关和部队中厉行节约,而且要求后方的部队、机关、学校人员,应该尽可能进行生产,以自给一部分粮食和蔬菜,没有直接战斗任务的部队,在可能的条件下,要进行农工业生产。中央还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核实编制、精简机构和人员问题,并筹备成立厉行节约委员会。陈云认为,“一切可能节省的支出,要统统加以节省”。陈云在1950年1月的财经旬报上指出:提倡节约,减少办公杂支等费用,计5亿斤小米。这是一个不小的成绩。此后,他进一步要求:所有机关和公立学校必须定编定岗,国家工厂和企业必须实现原料消耗定额制度,坚决杜绝浪费行为,一切国营经济部门必须建立保管制度,严惩贪污浪费,总之,“全国均应节省一切可能节省的开支”。

节流重要,开源更重要。税收是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政府通常可通过增加税收,抑制企业投资需求,并将其部分利润收归财政,一定程度上起到控制货币总量,调控市场货币流通量的作用,正确、适当的税收调控能够有效地抑制通胀。早在上海财经会议期间,陈云就对当时的税收情况做了分析和说明,认为在财政收支不平衡状况暂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最要紧的有两件事:一是公粮要征得好,二是税收要整顿好”。第三次物价涨风再起后,陈云在税收方面明令“各大城市应将几种能起到收缩银根作用之税收,于11月25日左右开征”。11月的全国首届税务会议制定了《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和《全国各级税务机关暂行组织规程》。1950年1月30日,政务院《关于统一全国税政的决定》,并附发了《工商业税暂行条例》、《货物税暂行条例》。全国税收制度自此统一。此后,除批准的地方税外,所有关税、盐税、货物税、工商税均归中央统一调度使用,国家治理通胀的力量大大增强。

五是发展社会生产,增加物资供给;改善交通运输,促进物资流通。社会生产凋敝、物资供给不足,导致财政收支不平衡,是人民币过度发行的根本原因,也是人民币通胀的根源。有鉴于此,及早结束战争,恢复生产,就成为增加供给,解决通胀的根本方法。早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就告诫全党,“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15]。陈云在上海财经会议上专门谈及生产问题,认为:“改造旧上海,主要的是使生产事业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后,他进一步提出:确实把生产运动作为全党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任务,……,中心是增产粮食和工业原料,扩大棉田至两千万亩,花生800万亩。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全国各地开始有计划的恢复和发展各项生产事业。在大力发展生产,增加物资供给的同时,党和政府还非常重视改善各地的交通运输。陈云认为:运输是全国经济的杠杆。他要求各地既要重视水路运输,也要支援铁路运输的恢复和发展,曾专门提及津浦线的修复和平汉线的修通问题。经过努力,交通运输的恢复取得了较好成绩。以铁路为例,1949年底,京汉线修通,粤汉线接轨,同蒲线大部通车,衡阳至桂林铁路基本完工。交通运输顺畅了,物资流通就活了,客观上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

1950年3月以后,随着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以及其他一系列治理措施的实施,通货膨胀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四、几点启示

从1949年到1950年3月,党和政府依靠人民,采用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方法和措施,成功治理了通货膨胀问题,对新形势下通胀问题的治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1.政治稳定是成功治理通货膨胀的前提和基础。建国前12年的恶性通货膨胀愈演愈烈,最根本的原因是,旧中国没有一个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马寅初曾指出:“纸币之发行与管理,必须以强有力之政府为后盾”[16]。随着1949年国共军事局势的明朗化和新政治基础的日趋稳定,人民币暂时性的通胀问题具备了成功治理的前提和基础。历史已经证明,建国前后通货膨胀问题的成功治理,伴随的正是中共政治上的全面稳定。当前,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具备抑制通货膨胀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对此,我们要树立坚定的信心,并进一步维护好这一前提和基础。

2.必须充分发挥政府无形的手在治理通胀中的作用,注重综合治理和手段的多样化。建国前后党在治理人民币通胀问题时,所采取的抛售物资、紧缩通货、厉行节约、行政打击和发展社会生产等一系列手段和措施。尽管一些方法具有时代性特征,但却充分说明发挥政府在治理通胀中主导作用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中国是个大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有了很大提高,但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仍然很大,经济领域中的投机行为难以消除,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仍存在不平衡的情况,尤其是建立在土地财政基础上的地方债务问题,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不容小觑。因此,有必要利用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优势地位,广泛使用货币、财政政策和必要的行政、法律手段,因地制宜地调节货币和物资供给,打击投机,治理通胀。

3.治理通胀应根据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对于历史上成功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切忌对其手段和措施的简单复制和模仿。建国前后的通货膨胀问题,离不开国共军事斗争发展和帝国主义外部封锁的大背景,具有一定的暂时性和特殊性,因此,其治理手段和方法的行政特色较为突出。而我国近年来发生的通货膨胀则离不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一定程度上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所以,做好通货膨胀主要成因分析和研究的同时,在治理手段和方法上,需要更多地考虑经济结构和投资结构的调整。

4.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增加物资有效供给,做足关乎民生的主要物资储备,提高物资调剂能力。从平抑第三次物价涨风来看,最主要的经验是在中财委统一部署下,掌握了足够平抑物价的粮食和棉花。物资充足了,流通保障了,物价就很难波动。如果物资生产不充足,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储备,其中最主要的是关系民生的衣、食、住、行等物品。这些物品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一个方面准备不足,就可能在其他方面产生连锁反应,继而影响全局。反之,储备足了,则民心稳,社会稳、经济稳、政权稳。

5.注重通胀预期心理的调节和管控。社会通胀预期心理是通货膨胀的助推器,极易促成人们的抢购和囤积行为。新形势下,对社会通胀预期心理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一些新兴媒体和传播中介,如手机、网络、电视,等等。这些新兴媒体中大量有关通货膨胀的报道、判断、预测和分析,多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其中不乏一些带有特殊目的的评论。所以,有必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加强对这些新兴媒体相关报道、评论的引导和管控,从而在全社会树立治理通胀的必胜信心。在治理通货膨胀问题上,社会信心往往比手段更重要。

注释:

① [ZK(#]关于这方面研究的代表性论著有:河北学刊2011年第5期董志凯的《新中国建立初期对通货膨胀的治理及启示》;史林2008年第4期贺水金的《试论建国初期的通货膨胀及其成功治理》;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3期龚建文的《建国初期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和经验》;经济研究1985年第2期薛暮桥和吴凯泰的《新中国成立前后稳定物价的斗争》;等等。这些成果的研究角度和侧重点各不相同,对本文的研究启发极大。

② 当时关外的东北解放区特殊情况,为尽快恢复工业生产,减少战时财政对东北的影响,中共中央决定,东北币制暂时不与全国统一。

③ 本文人民币数字系指1955年币制改革前的旧币值,新币1元等于旧币1万元。

④ 支纱是表示纱的粗细的一个计量单位,通常在我国纱支越高,表示纱越细。[ZK)]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文集:第2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4.

[2] 陈云文选(1949-1956)[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4.

[3] 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货币统一[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4):5.

[4] 左春台,宋新中.中国社会主义财政简史[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60.

[5] 范守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恢复史(1949-1952)[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5.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69.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文集:第1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714.

[8] 吴承明,董志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52)[M].北京:中央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292.

[9] 新中国若干物价专题史料编写组. 新中国若干物价专题史料[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91.

[10]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56.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传: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623.

[12]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1921 -1957)[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360.

[13]左春台,宋新中.中国社会主义财政简史[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67.

[14]薛暮桥,吴凯泰.新中国成立前后稳定物价的斗争[J].经济研究,1985(2):40.

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范文6

关键词: 通货膨胀目标制,物价稳定,货币政策,消费价格指数,批发价格指数,核心cpi

一、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际实践

(一)新西兰

1990年3月,新西兰成为第一个正式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自第一次石油冲击以来,新西兰在大部分时间中经历了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累积通货膨胀(以cpi为基础的)在1974年到1988年(包括1988年)之间为480%。因此,通货膨胀预期深深地扎根于新西兰社会之中(nicholl and archer,1992),社会危机促成了1989年12月《新西兰储备银行法》(rba)的通过,该法案要求新西兰储备银行“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以实现与维持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为经济目标”(在储备银行行长的任期5年内保持0-2%)。政府与独立的中央银行签订的第一个《政策目标协议》(pta)确定了通货膨胀的具体数字目标和这些目标将要实现的日期,在开始时,价格稳定的目标被定义为年通货膨胀率在0-2%之间。在1996年底,区域从0-2%扩大到0-3%。

新西兰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主要特征:(1)政府与独立的中央银行签订《政策目标协议》(pta);(2)通货膨胀目标制只是在反通货膨胀将要成功地完成之后才开始采用的;(3)价格指数是“基底通货膨胀率”,剔除了利率变化、贸易条件变动、能源与商品价格变化、政府收费与间接税的变化以及由一些其他有较重要影响的价格变化所引起的第一轮冲击;(4)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独特特征是中央银行的责任在不断增强,新西兰政府与中央银行就制度政策目标签订了正式协议,如果没有达到通货膨胀目标,政府有权撤销储备银行行长的职位;(5)通货膨胀目标是一个较窄的区域目标而不是点目标;(6)操作工具为隔夜现金利率(1999年3月以前为拆借利率);(7)现行汇率为浮动汇率。

除年度报告以外,新西兰储备银行还出版《新西兰储备银行公报》(包括重要的讲话、官方声明和专题文章,大多数文章是署名的)。

新西兰的成功反映了“边干边学”的愿望,以及当局政策调整的成功。使趋势通货膨胀下降,并维持一个低的通货膨胀预期要比把通货膨胀运行紧紧控制在一个狭窄的区域内更加容易,对一个开放的小国尤为如此。

(二)加拿大

1991年2月,加拿大银行(boc)和联邦政府联合宣布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明确承诺降低通货膨胀。促使加拿大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各种不稳定因素是:政府债务与对外负债的急剧增长、政治不确定、货币政策的信誉问题以及间接税的增加所触发的工资-价格螺旋上涨。

加拿大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主要特征:(1)加拿大的通货膨胀目标制不是正式立法的结果,而是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体制也就具有了官方的性质,通货膨胀目标是由政府与中央银行联合决定和公布的;(2)加拿大银行对通货膨胀目标负全部责任;(3)同新西兰一样,加拿大是在降低通货膨胀的实质性进展已经很明显时开始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4)因为它所具有的“整体”性质,由加拿大统计局测量的cpi成为加拿大官方的主要目标变量,同时还应用和公布“核心cpi"(剔除产品、能源和间接税费的影响);(5)通货膨胀目标被认为是一个区域,而不是一个点目标,中期通货膨胀的目标被确定为逐渐地趋同于长期目标;(6)在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过程中,加拿大中央银行运用所谓的“货币条件指数”,即汇率与短期利率的加权平均数,作为信息变量与短期目标;(7)操作工具为隔夜拆借利率区间的中间值;(8)现行汇率为浮动汇率。

通货膨胀目标制增强了加拿大银行对价格稳定的承诺,加拿大银行增加其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努力帮助公众正确地区分价格水平的一次性冲击和趋势通货膨胀,减少了经历一次性冲击传递的风险。通胀目标制可能减弱了而不是增强了商业周期,因为目标区的下限和上限一样受到了重视。

(三)英国

1992年10月,即英国退出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erm)一个月后,英国财政大臣宣布以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英格兰银行新的货币政策框架,其目的是要提供一个新的名义锚和恢复可信度。《英格兰银行法》确立物价稳定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并指定财政部对物价稳定作出定义(rodgers,1998)。自实行通货膨胀目标以来,英国还没有突破过目标。

英国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主要特征:(1)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时机选择是很成功的,英国经济在1990年、1991年和1992年上半年出现衰退后刚刚开始反弹;(2)价格指数为零售价格指数(rpix)剔除抵押利息支出,负责计算价格指数的机构(国家统计办公室)与评估通货膨胀目标是否实现的机构(英格兰银行)不是同一个;(3)英国原来采用的是一个通货膨胀的目标范围,但1997年5月后,通货膨胀目标开始用一点来表示,两边都设“限”,如果通货膨胀突破目标界限(2.5%+/-1%),那么英格兰银行必须向政府提供正式的解释;(4)目标由财政部设定;(5)操作工具为短期回购利率;(6)现行汇率为浮动汇率。

没有公众的支持,中央银行最终将无法实现目标。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的中央银行,非常努力地向公众传达币政策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信息,并解释货币政策操作的原理和策略。《通货膨胀报告》(季刊)首先在英国出现,如今,几乎所有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都采纳了这一形式,它以清晰易懂和图文并茂的风格提供有关通货膨胀前景、中央银行的计划和目标的全面信息。英格兰银行在《通货膨胀报告》(分为通货膨胀率、货币和利率、需求和供给、劳动力市场、定价行为以及通货膨胀预期几个部分)中详细说明英国经济在过去的表现,通货膨胀预测用不确定区间("扇形图”)来表示,并对通货膨胀率的实际值与预测值进行比较,从而找出通货膨胀偏差的原因;英格兰银行还向公众独立地就与财政部工作人员和财政大臣的常规会议进行通报。英格兰银行的交流方式还包括会议后立即公布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决议,会议两周后公布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纪要和投票情况,以及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解释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经济性的讲话。为加强责任追究制,一旦通货膨胀偏离点目标1个百分点以上,货币政策委员会主席就必须公开致函财政大臣,解释目前偏离的原因,计划采取的政策措施,以及预计回到目标路径的时间(rodgers,1998)。此外,季度公告还政策性的讲话和相关研究文章。

1997年5月前,英格兰银行缺乏货币政策工具的独立性(财政大臣控制政策工具),只有通过其作出的分析及对公众的规劝来对政策施加影响的,以及设计出与公众交流的独创方法,特别是通过《通货膨胀报告》进行交流。英格兰银行还采用公开论坛和其他途径,来传达其预测、分析,甚至明确的货币政策建议,并规定:英格兰银行只有在报告的内容已经定稿并刊印之后才送交财政部,因而,财政部不会有机会对报告进行编辑或甚至提出修改的建议,从而增加政府反对英格兰银行评估的成本,有助于物价稳定。

(四)瑞典

在放弃瑞典克朗钉住欧洲货币单位(ecu)8周后,1993年1月15日,瑞典中央银行宣布将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其主要特征:把整体通货膨胀而非核心通货膨胀作为目标,增加了瑞典银行向公众提供货币政策解释的负担,同时,还带来了工具不稳定的可能性。瑞典通货膨胀目标由瑞典银行设定,操作工具为回购利率,现行汇率为浮动汇率。

在1997年出版的通货膨胀报告中,瑞典中央银行首次公布了数量化的通货膨胀预测。从1999年6月起,瑞典中央银行开始运用为期24个月的“扇形图”表示通货膨胀预测的不确定性。在这些变化的基础上,瑞典中央银行将其通货膨胀目标制划分为三个阶段(berg,1999):建立通货膨胀目标制(1993~1995年)、公布显式的通货膨胀预测(1996~1997年)和引入分布预测目标制(1998年至今)。1999年初,瑞典中央银行还宣布:若因短期因素影响出现偏离目标的情况,瑞典中央银行将事先公之于众(heikenstein,1999)。通过对瑞典中央银行法的修正(1999年1月开始生效),瑞典中央银行从政治干预中获得了独立性。新法律将保持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瑞典中央银行不受政府的控制,新成立的执行委员会作为中央银行新的执行部门(heikenstein、vredin,1998)。通过公布执行委员会会议纪要(6~8周的时滞)以及一年至少两次向议会常务委员会提交货币政策的书面报告,进一步加强了瑞典中央银行的透明度和责任追究制。

在短期内,灵活性与透明度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从长期来看,灵活性与透明度趋于互相增强。而瑞典银行认为:公众了解得越少越有利于维持货币政策灵活性。瑞典银行定期发表《通货膨胀报告》,该报告在宣传教育方面的影响力、印发的广泛与经济理念随时间的发展而稳定增长。该报告为瑞典银行向财政政策制定者施加控制财政赤字的压力提供了极好的讲台。

(五)以色列

1985年,由于黎巴嫩战争的大量开支和庞大的社会保障费用给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以色列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的边缘。1991年12月,以色列在宣布爬行汇率浮动幅度的同时,开始向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转变,并于1997年6月当汇率浮动幅度扩大到28%时,实行完全的通货膨胀目标框架。以色列是在成功地将20世纪80年代中期3位数的通货膨胀率降至15%~20%后开始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头3个年度通货膨胀目标是由财政部和以色列银行共同宣布的,后来由作为政府代表的财政部长在咨询以色列银行之后宣布通货膨胀目标,并由中央银行负责实现目标。在个别情况下,以色列银行认为目标不合适而公开表示保留意见。在最初的3年里,为稳定预期,公布的目标区间非常窄或者只是一个点目标。1994年通货膨胀率高出目标6个百分点后,点目标被2个或3个百分点宽的目标区间所代替。1999年,财政部宣布2000年和2001年两年的目标为3%~4%。以色列是唯一一个在当期通货膨胀率处于两位数时开始确定通货膨胀目标的国家。

以色列货币当局在定义通货膨胀目标时选择使用所有项目cpi,水果和蔬菜这类波动性项目的价格没有从该指数中剔除,抵押贷款利率成本和公寓价格也未剔除。其原理是,价格波动性项目约占消费物价指数的40%,财务和工资合约按所有项目cpi进行指数化仍很普遍。以色列货币当局的操作工具为短期利率。

1998年3月,以色列银行第一次公布通货膨胀报告,但是,报告没有明确的通货膨胀数值预测。每季出版的“近期经济动态”完全是回顾式的,其内容包括重大进展、主要行业、劳动力市场、外贸和国际收支、价格、政府财政以及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以色列银行享有高度的独立性,特别是在政策的日常执行中更是如此。行长任期5年,可连任(联合政府的最长选举周期只有4年)。从1998年8月起,以色列银行行长被要求公开解释预期的通货膨胀偏离目标超过1个百分点的情形。

以色列通货膨胀目标的经验是成功的,通货膨胀率从1991年末的18%下降至1999年末的约1%;到1998年,以色列完成了从1985年以稳定性为基础的固定汇率制度向更灵活的、更具前瞻性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度的转变。

(六)澳大利亚

经历了长期的通货膨胀以及长时间的通货膨胀治理(通货膨胀率降低至2%以下)之后,1993年4月,澳大利亚宣布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以此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可信度,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为货币政策提供一个名义“锚”,因为,自1985年澳大利亚储备银行(rba)放弃货币目标后,这个“锚”就消失了。

通货膨胀目标由澳大利亚储备银行设定,并须经政府认可,通货膨胀目标被定义为整个经济周期内平均基本通货膨胀率达到2%~3%。澳大利亚储备银行明确地定义“基底消费物价指数”目标,并剔除了很多项目(水果和蔬菜、汽油、按揭贷款利息、公共部门产品和服务以及“其他波动较大的商品的价格”)。澳大利亚储备银行的操作工具为现金利率。现行汇率为浮动汇率。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通常对通货膨胀的短期波动并不敏感,它认为澳大利亚是出口导向型的,汇率的很多(虽然不是全部)变动反映了贸易条件(即澳大利亚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动,而不是通货膨胀预期或商业周期的变动。

自1997年5月起,澳大利亚储备银行提供《关于货币政策的半年声明》。经济状况通报、行长和副行长讲话,以及偶尔发表的研究文章主要来自于储备银行的每月公告。除报告之外,公告中发表的所有文章都是不署名的。

澳大利亚在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度后,实现了历史上较低的通货膨胀。

(七)西班牙

经历了长期的通货膨胀以及长时间的通货膨胀治理之后,1994年11月28日,西班牙银行的行长在西班牙议会经济事务委员会的讲话中,宣布从1995年1月起实行通货膨胀制度,在1999年1月加入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之前一直按此框架运作,这一宣布是根据《西班牙银行自法》(遵循《1993年欧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要求制定的)进行的。《西班牙银行自法》确定物价稳定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赋予西班牙银行运用政策工具的独立性,禁止对政府支出融资,并制定了加强透明度和责任追究制的具体措施。

通货膨胀目标由西班牙银行设定,价格指数为消费物价指数。西班牙的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还包括责任追究机制和交流工具。中央银行行长对货币政策负有责任,西班牙银行应定期向议会和政府汇报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和描述下一年的货币政策目标,并视情况报告它所遇到的维持价格稳定的障碍。行长的年度讲话在西班牙银行的每月《经济公报》的1月刊上转载(英文版《经济公报》为季刊)。西班牙银行从1995年3月起每6个月(同时用西班牙和英语)一次《通货膨胀报告》(其内容包括概述、消费物价指数、总供求情况以及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展望),该报告没有包括任何有关通货膨胀的数量预测,原因是存在潜在的不确定性。

通货膨胀目标制经过4年的实践,西班牙通货膨胀降至十年来的最低水平。西班牙银行没有规定例外条款,并于1996年宣布了3.5%~4%的通货膨胀目标区间,1997年和1998年的目标分别降至2.5%和2%。

(八)巴西

1999年6月,巴西中央银行(bcb)把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其新的货币政策框架。巴西得到了其他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中央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技术援助。

巴西的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还包括若干确保责任追究制和透明度的措施,这与英格兰银行的做法颇为相似。如果目标被突破,巴西中央银行行长应公开致函财政部长,解释突破的原因与采用的措施,以及这些措施生效需要的时间。巴西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决议在例会后立即公布(货币政策委员会每五周举行一次例会),并在会后一星期公布会议纪要。另外,巴西中央银行还季度通货膨胀报告,详细说明过去通货膨胀情况和有关政策决定,以及对未来通货膨胀前景的分析,包括用“扇形图”说明通货膨胀预测。

部分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所使用的沟通方式见表1。

[@图头@]表1:部分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所使用的沟通方式

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效果

所有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均实现了低通货膨胀和低通货膨胀预期。(corbo和hebbel(2001)从一个广阔的视角分析了拉美5国运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经验和结果,他们发现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拉美取得的成就令人鼓舞,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均大幅降低,其中运用时间最长的智利的通货膨胀率已达到一种长期均衡的低水平2%~4%,巴西也基本维持在6%~8%。这些国家较少地受价格水平冲击向通货膨胀率转嫁的影响;同时,低通货膨胀预期也使得这些国家通常享有较低的名义利率水平,通货膨胀目标制增加了公众对货币政策的理解,增加了决策者的责任心,并为货币政策提供了增进约束的“名义锚”。所以,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新兴市场国家越来越多,表明这个框架优于货币和汇率锚框架。

回顾这些中央银行的经历,毫无疑问,这一策略是成功的。这一点尤其可以从那些经历过高通货膨胀率的国家中得到印证。货币政策的滞后意味着需要前瞻性的政策,通货膨胀目标制有助于引导对通货膨胀预期并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来确定货币政策的方向。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低通货膨胀国家如英国、瑞典和加拿大的实践也是成功的(奥特马·伊森,2004)。建构良好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尽管不是万能药,也不是决策智慧的替代品,但是它给制定货币政策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框架。部分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的实施效果见表2。

[@图头@]表2: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的通货膨胀目标(2001年)

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将通货膨胀目标写入法律中,并明确规定由一个政治独立的中央银行来对它负责,通货膨胀目标制正在取代货币供应量目标和汇率目标,成为22个国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框架。另外,stone(2002)认为,欧洲中央银行(ecb)和美联储虽然没有明确宣布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但实际上都把通货膨胀作为主要政策目标,具有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一些主要特点,是隐含的通货膨胀目标制。humphrey-hawkins法案已经为联储提供了某种程度的责任,该法案要求美联储主席一年两次就货币政策的表现在国会作证。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下政策的透明度更高,会使美联储按照民主社会中适当的方式接受更严格的公众监督。

由于通货膨胀目标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使之成为最近十多年来西方货币经济学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从传统的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主的货币供应量目标(monetary targeting)和以稳定汇率为主的汇率目标(exchange-rate-targeting)到明确公布通货膨胀目标的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世界金融领域一个重大的变化,毫无疑问,通货膨胀目标制无论是对货币政策理论的发展还是实践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经验

(一)建立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信度并确保获得政治上的支持,对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初步成功非常重要

因此,通货膨胀目标制大多是在通货膨胀处于较低和下降时期,而不是在通货膨胀处于上升并可能失控时期引入的,目的在于“锁定”早期反通货膨胀的收益,避免通货膨胀死灰复燃,特别是在处于一次性通货膨胀冲击的情况下。如果中央银行等到通货膨胀抬头才采取行动,就已经为时已晚。一旦容忍通货膨胀积聚能量,等到高通货膨胀预期被纳入到各类合同和价格协议中,就很难控制。加拿大是惟一的例外。加拿大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是为了降低征收新间接税对通货膨胀的潜在影响。

(二)政府应当保持目标独立性,而中央银行应当保持工具独立性

debelle和fischer(1994)提出区分中央银行的目标独立性和工具独立性。政府应当保持目标独立性的理由是:民主制度中的政策目标最终必须反映民意,所以,目标应由选举产生的官员确定;而且,当货币政策的目标,以及中央银行实现目标的记录比较清楚地向公众显示时,中央银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很难执行与社会利益不一致的政策。中央银行应当保持工具独立性的理由是:因为中央银行对于怎样进行实现政策目标的工作具有最佳的信息和专门知识,此外,如果不给予中央银行政策工具的控制权,它就不能为实现通货膨胀目标负责,工具独立性可使短期政治干预最小化和中央银行的责任最大化。事实上,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增加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趋势,这一趋势得到这样一种理论的支持:就是独立的中央银行比受制于政府的中央银行能够更好地实现通货膨胀目标和实际变量,如产出和就业(alesina and summers,1993)。

(三)把达标的职责(权力在中央银行)与计量目标变量的职责(权力在统计部门)分开

尽管允许中央银行计量和调整目标变量可能会增加灵活性,但会降低透明度和公众对制度完整性的信心。

(四)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长期价格稳定,这并不是指价格稳定是惟一目标,但其他目标必须与通货膨胀目标相一致

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并没有使中央银行为了实现低通货膨胀而放弃对其他经济目标的关注,如汇率水平或经济增长率,《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具体说明了价格稳定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的长期目标,但也规定了要关注其他重要的经济目标,只要这些目标与长期价格稳定相协调。弗里德曼和卡特纳(friedman and kuttner,1996)强调:把通货膨胀作为惟一的关注焦点,在发生强大的供给冲击,如不时打击世界经济的石油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可能造成经济高度的不稳定。一个设计良好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可以很好地应对供给冲击。实际上,还没有证据表明通货膨胀目标制在长期对实体经济造成损害,加拿大和瑞典在内的国家把初始通货膨胀目标产生效果的时滞定得较长,以避免给产出和就业等带来不必要的短期成本。一个普遍的惯例是区分长期通货膨胀目标和短期通货膨胀目标,使后者逐渐向前者靠拢。通过调整接近长期目标的速度(或者目标时限),决策者能够降低通货膨胀的实际成本,也减少产出波动,同时,保持对长期价格稳定的承诺。svensson(1997)认为,对中期通货膨胀目标向着长期目标的连续调整,对于既关注产出波动又关注低且稳定的通货膨胀的政策制定者是最优的。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个极有前景的货币政策策略,越来越多的中央银行和政府理解了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好处之日,也就是通货膨胀目标制成为一个标准方式之时。

(五)用来定义通货膨胀目标的价格指数是核心cpi,食品、能源和其他特别具有波动性的项目已从中剔除

与其他指数相比,核心cpi可能对货币政策来讲是一个较好的向导,因为它度量了持久的基底通货膨胀而不是对价格水平的暂时性影响。使用cpi而不是其他价格指数(如gdp缩减指数)的论据是,它与消费者的生活水平直接相关,是公众最好理解的价格指数,并且是媒体报道最广泛的指数。与其他主要价格指数相比,它的计算更为频繁,且较少延迟计算。最后,这一指数的度量误差比其他可供选择的指数能更好地被经济学家理解。

(六)由于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存在着较长的时滞和不确定性,中央银行要及时提供有关整体经济、央行货币政策及其意图的信息(包括实现或未能实现目标的进展情况,并对已经改变或偏离目标的原因作出解释)

中央银行为了与公众沟通可以利用各种场合,包括演讲、记者招待会、在立法机关作证、统计数据和不定期的出版物。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中央银行通常新闻公告反映达成共识的观点或一系列没有署名的观点,这样,能促进对货币政策决策更自由和更坦诚的讨论。而英国官员认为公布投票记录有利于建立更透明的政策程序,鼓励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更独立的思考,因为他们知道公众要他们为投票负责(allen,1999)。多个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中央银行(如加拿大、瑞典,以及最近的新西兰中央银行)所运用的一个信息变量的例子是所谓的“货币状况指数”,是一种利率和汇率的加权指数组合,可以有助于中央银行确定未来可能的通货膨胀路径。中央银行为了避免其时机的选择是受到政治驱动这样的怀疑,因而,定期发表正式报告应成为中央银行信息宣传的一个特征。这样,通货膨胀目标制明显地增强了中央银行对公众和推选出的官员的责任,促进了决策者和公众之间的沟通。

中央银行出版的通货膨胀报告还提供评估通货膨胀目标执行情况的方法,若达不到通货膨胀目标需要中央银行采取明确措施。以英国为例,若通货膨胀偏离2.5%的目标值1个百分点,英格兰银行行长就会被责成向财政部长提交一封公开信解释偏离的原因,并提出回到目标值的应对措施和时间表。

一旦通货膨胀目标向社会公布,并为实现目标而采取了一些措施,继任的政府除了延续该政策以外,几乎没有什么选择。因此,通货膨胀目标的宣布似乎能够给公众带来一些实质性的影响,而无论哪个政党执政。

(七)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政策实施过程中,通货膨胀预测占有关键的地位,对从管制转向政策制定的新兴市场国家中央银行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此外,尽管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的中央银行在建立模型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已经完成了模型建立工作,但它们的职员在运用前瞻性通货膨胀模型,判断通货膨胀前景与适当货币政策反应等方面仍缺乏实践经验。由于数据缺陷,经济结构仍在变化和它们的经济对冲击所表现出的脆弱性,新兴市场国家较少依赖统计模型来预测通货膨胀。

(八)通货膨胀的实际治理成本关键取决于通货膨胀下降的速度、经济的名义刚性以及信誉度

降低通货膨胀率需要长期的过程,公众对政府的信任要通过中央银行实现通货膨胀目标的承诺而逐步建立,而信任的建立会降低通货膨胀预期,有助于目标实现。那些想将高通货膨胀水平大幅降低的国家是否适合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仍然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迄今为止,没有一个通货膨胀率超过30%的国家开始向通货膨胀目标过渡。

总之,作为一个只有15年历史的新兴货币政策框架,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范文7

【关键词】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政策组合研究

一、通货膨胀定义

通货膨胀是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流通的货币超过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持续而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现象,表现为一般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全面、持续、大幅度上涨的一种经济状态。而通货紧缩指的是物价下降,与通货膨胀相对。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一是有效需求大于有效供给,一是物价上涨。

二、经济政策的工具变量研究

(1)治理通货膨胀的工具,主要分为财政工具和货币工具。

(2)货币工具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和选择性政策工具,主要有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汇率、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等,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可以迅速减少金融机构的存款扩张倍数和货币乘数,调控货币的社会供给量。

(3)财政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国债和政府投资,收入政策工具主要是税收。支出政策工具分为购买性支出政策和转移性支出政策。

三、国际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搭配及工具研究

1.用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

(1)通过紧缩的财政政策:增加税收,节约政府支出等措施,来减少赤字,控制社会有效总需求。

(2)通过紧缩的货币政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提高再贴现利率、提高公开市场卖出业务、提高短期市场利率控制货币总供给量,来综合影响CPI。

(3)通过双紧配合来抑制市场有效需求容易造成经济衰退: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导致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的需求减少,从而导致总需求的减少,总需求的减少会导致价格水平的降低,从而对通货膨胀起到抑制作用。

2.用从严的收入政策抑制通货膨胀

即通过直接控制工资与物价。主要针对成本推动型通胀,通过对工资和物价的直接干预来降低通货膨胀。从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主要采取了工资-物价指导线、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和工资价格管制、道义劝告等。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肯尼迪政府实行过工资-物价指导线政策,但实际效果不理想。澳大利亚在1967-1968年以最一般的形式尝试过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在2012年西班牙危机爆发期间,西班牙政府迫于财政的压力,实行工资价格管制,屡次降低或者冻结公务员的工资。在实践中,这种控制工资收入和产品价格的做法其实很难实施,涉及到了底层工人的利益,多数经济学家都反对使用限制工资收入和价格的方法来抑制通货膨胀。

3用积极的供给政策抑制通货膨胀

倡导这种政策的学派称为供应学派,其主要政策措施有减税、消减社会福利开支、增加货币供给、简化政府法规等,目的是通过减少政府干预、积极刺激生产的方法增加有效供给来平抑物价、治理通胀。通过减税措施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一方面提高了储蓄和投资的积极性,从而同时降低了失业率和增加了商品产量,降低了通胀率。消减社会福利开支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创新和发展,适当增加货币供给可以降低利率,导致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使价格水平降低。简化政府法规可以节约企业的成本开支,扩大产品供应。积极的供给政策的优点是可以降低失业率、实现贸易和国际收支平衡、实现经济增长,降低抑制通胀的成本。

四、我国治理通货膨胀的经济政策启示与国际借鉴

1.我国的经济政策启示和国际借鉴

这些年来,国家通过调整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借鉴国际经验,在整体供给上通过制度创新、金融创新,总体上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态势。在金融领域,央行利用三大政策工具来放松、收紧流动性越来越娴熟,以此来控制预期通胀和货币存量。在政府改革上,国资委加速战略重组,集中必要资源加大技改投入,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方面都取得明显成效。

2.抑制通货膨胀的解决方案

2013年是一个新的起点,特别是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实现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动荡环境下,我国也面临着国际高通胀、国内资产价格泡沫、资金外流等不利条件。国家需要在稳定物价的前提下,及时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人民币国际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重大经济政策来化解难题,建议继续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抑制过剩产能、鼓励民间投资、扩大内需增长质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引导社会存量资金有序流动,同时防止系统性风险,来控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范文8

关键词: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汇率

中图分类号:F1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01

一、通货膨胀原因总析

宏观看来,致使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有很多,通读国内外大量文献,不难发现,引发中国通货膨胀的表面原因不外乎以下六种:

(一)预期与通货膨胀

由于工资和价格存在刚性以及公众的通胀预期,往往会使上期通胀对当期通胀产生压力并导致“预期自致型通胀”的发生,因此通货膨胀的预期被认为是推动通胀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二)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

从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角度看,经济增长间接导致了通货膨胀问题日益突显。实证研究分析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确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它们是滞后相关关系,滞后的时期大约为一年,即经济增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滞后一段时期的通货膨胀。但是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不是有益的,高的通货膨胀并不能刺激经济较快增长。

(三)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

从目前文献来看,当前中国的流动性过剩诱发通胀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种:第一,对外贸易顺差居高不下。导致中国外汇储备显著增加,并最终成为通货膨胀的诱发主因之一。第二,货币供应超长增加。按照弗里德曼的理论,这是导致通货膨胀发生的根本原因。第三,银行体系存差继续扩大。第四,资产价格迅速上涨。带动价格上涨趋势由上游产品传到下游产品,形成全面的通货膨胀。

(四)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与通货膨胀

国际大宗商品涨价,对于有大量能源、食品和原材料进口的国家,将会产生影响。以国际石油价格变动为例,我们发现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动对中国的通货膨胀的影响有三种,即输入性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和价格全面上涨的通货膨胀。

(五)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

有些学者认为,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这既可以减少出口的数量,降低出口过度拉动总需求扩张的压力,同时,也可以降低进口产品的进口成本,降低输入性通胀压力,从而可以成为抑制通胀的常用工具。但有些学者则持相反意见,他们认为以升值遏制通胀的观点不宜推广,加速升值的策略更需谨慎实施。综合以上两种观点的相互作用之后,效果到底怎样,升值能否抑制通货膨胀,这就需要结合实际进行实证分析了。

(六)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

近年来,股票和房地产是中国家庭和企业的两项重要的资产,其价格上涨往往给资产的拥有者产生财富效应,会促使他们扩大投资和消费,可能推高通货膨胀。相反在资产价格上涨的同时,也存在亏损者(或财富缩水者),这又反过来约束他们减少投资和消费,进而对通胀产生向下的压力。两者相互抵消后,其净影响到底是什么。资产价格的变化能否影响通货膨胀,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这也需要我们的实证分析。

二、通货膨胀的治理

至于治理通货膨胀,需要结合引发通胀的具体原因,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症下药。下面将从不同的视角讨论治理之药方。

(一)从货币供应量过多的角度看

弗里德曼认为,引发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印钞机的问题,即货币供应量过多。自然医治通货膨胀的根本方法就是政府要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经济增长相适应。因此,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同时提高汇率机制弹性以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并定义一个确定最优货币供给量的公式,这将成为治理通货膨胀的根本途径,也是应对通货膨胀的第一道防线和最重要的一道防线。

(二)从通货膨胀预期的角度看

政府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为公众提供一个稳定的可以预期的环境。一方面,要加强媒体传播政策的公告效应。另一方面,还应充分发挥政策的示范效应,尤其是货币政策的示范效应。弗里德曼认为,治理通货膨胀时可以事先宣布一个逐步地、稳定地降低通货膨胀的政策,并坚持执行,使政策最终得到人们的信赖。进而使市场参与者形成理性的预期和采取恰当的行动。

(三)从所处国际环境的角度看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需要浮动汇率制,即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共同建立这样一种汇率:它主要是由私人交易在公开市场上决定,与此同时,政府也要放弃对外汇交易的直接控制。结合中国国情,考虑到中国经济结构不断变动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既要对结售汇制度进行改造,抑制外汇储备过快增加;又要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调整,并稳定汇率预期;并且要改造利率形成机制,逐步放松对存贷款基准利率的管理。

(四)从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角度看

经济过快增长,势必推动成本的上升,进而间接引发通胀。所以我们应当在总体上保证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相适应,避免经济的过快增长引发过高的通货膨胀。当然,我们必须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当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时,要特别注重抑制通货膨胀;当经济增长乏力时,则要想方设法恢复经济增长的活力,而不是单纯的指望通过提高通货膨胀来促使经济增长。

三、小结

尽管以上选择性的运用了大师弗里德曼的主张,但是诚如弗里德曼所言,我们应该明白治理通货膨胀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会产生副作用,就如同酗酒成性的酒鬼选择戒酒就必须克服种种不良反应一样,暂时的副作用也是避免不了的。所以,要找准根本,及时医治,只要能逾越这个困难阶段,最后的结果就是称心如意的了。

参考文献:

[1]龙革生,曾令华,黄山.我国核心通货膨胀的实证比较研究.统计研究,2008,25(03):20-26.

[2]李强.度量通货膨胀的指标研究.金融研究,1997(07):12-15.

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范文9

关键词:通胀;市场需求;供给;货币

一、通货膨胀的概念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给过多,超过经济发展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出现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理解通货膨胀的概念,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一)通货膨胀是在纸质货币流通下所特有的经济现象。纸质货币流通条件下,由于纸质货币本身没有价值,不能退出流通,缺乏自动调节货币供给 量的功能;

(二)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紧密相关,但不等同。通货膨胀的必然结果是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并不一定是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取决于诸多因素,非货币性因 素引起的物价上涨,不能看作通货膨胀。

(三)通货膨胀是持续的、普遍的物价上涨过程。如果出现普遍的,而且是持续的物价上涨,可以断定是向流通中投放了过多的货币,这就反证了通货膨胀是一个持续的、普遍的物价上涨过程。

(四)通货膨胀的不同时期,对物价影响的程度不一样。通货膨胀初期,由于市场对货币具有一定的容纳能力,物价上涨现象并不明显。随着通货膨胀的发 展,社会公众意识到通货膨胀的来临,便会将多余的货币尽可能地转换成商品,社会购买力急剧增加,物价呈上升趋势。

二、通货膨胀的指标

衡量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主要有生产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和零售物价指数三个指标 。

(一)生产者价格指数。

生产者价格指数是衡量制造商和农场主向商店出售商品的价格指数。它主要反映生产资料的价格变化状况,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成本价格变化情况。

(二)消费者价格指数。

消费者价格指数,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

(三)零售物价指数。

零售物价指数,是指以现金或信用卡形式支付的零售商品的价格指数。

三、本轮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

(一)流动性过剩引起。

高资本回报率推动下的外资涌入以及贸易顺差的持续攀升,使得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

(二)资产重估推动信贷扩张,信贷扩张放大总需求。

在我国这一轮通货膨胀中,银行信贷扮演了一个关键的角色。

资产价格重估和上涨使得企业进行抵押融资的能力大为增强,促使银行信贷扩张,而银行信贷 的扩张又将进一步加剧投机需求,推动股票、房地产等价格的上升,形成资产价格上涨和银行信贷扩张的相互推动格局,并且形成了通货膨胀与资产泡沫之间的共生 关系。

(三)成本推动型的价格上涨与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导致的通胀压力。

首先,存在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压力。自进入 21世纪以来,我国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幅度明显高于下游产品价格涨幅。由于各种原因,上游产品价格向下游产品价格的传导一直受到阻碍。但是当环境发生变化 时,特别是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累积到一定程度时,这种传导必然会发生,从而形成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压力。

其次,经济增长速度过快也形成了通胀压力。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某些经济结构问题更加突出,而且愈趋严重。在这样的状态下,过高经济增长和过快投资增长成为了通货膨胀的动因。

四、防范和化解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对策

从以上的成因分析中可以看出,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产生是国内外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防范和化解输入型通货膨胀, 并要从这几个因素入手,多管齐下,进行综合治理。

(一)控制商品需求膨胀。控制商品需求膨胀包括控制对外商品出口需求膨胀和对内商品消费膨胀两个方面。就控制对外商品出口需求膨胀而言,其主要措施 是:运用货币手段,通过提高利率和调整出口信贷政策等紧缩性措施,保持对外商品出口的适度增长。就控制国内商品消费膨胀而言,其主要措施是:运用紧缩性货币手段,通过提高利率、减少货币供应量等措施来降低国内商品需求;通过“有保有压”,从供应方面来控制商品消费水平和规模等。

(二)控制货币供给膨胀。输入型通货膨胀所导致的货币供给膨胀主要源于对外贸易中的大量顺差和当前出于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而短期积聚的大量国际游资,控制货币供给膨胀的实质就是控制外汇占款中的对外贸易顺差和积聚的国际游资。其中,就货币政策而言,主要是: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证币值稳定的基础上,适度从紧,控制整个社会 的货币供应总量。就外贸政策而言,其主要措施是在保持出 口适度增长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国外高科技产品和基础产业产品的进口力度,努力提高和改善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和效益等。

(三)控制产品成本膨胀。输入型通货膨胀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由于国外商品价格的上涨而传递到国内从而导致该国国内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就我国而言, 引发我国产生输入型通货膨胀的这些国外商品通常是石油、钢铁等基础产业商品,因此,控制产品成本膨胀以防范和化解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实质就是如何来防止国外 的石油、钢铁等这些基础产品价格的上涨对我国整个国内价格总水平的影响。

(四)消除国内经济中隐患。具体来讲主要是:大力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证粮食的稳产和增产,切实防范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再次发生;对固定资产 和房地产行业进行适度调控,以防止泡沫经济的产生;大力加强煤电油运等基础产业的建设,进一步缓解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加快各类要素市场、资本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完善;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渠道,全面促进经济增长等。

参考文献

【1】查尔斯?金德尔伯格:《西欧金融史》,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

【2】陈舜英、吴国平、袁兴昌:《经济发展与通货膨胀:拉丁美洲的理论与实践》,中国财经出版社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