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05 15:30:32
导语:在地理的教学设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图分类号:G633.55
要做好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必须弄清楚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的涵义是什么?其理论基础又是什么?所谓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系统规划地理教学活动流程,以地理新课程理念为内核,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为目的,以解决地理教学问题为宗旨,针对不同的地理知识属性、教学环境进行分析,选择不同教学策略,增强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有效性,进而通过有效设计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促进地理新课程的有效落实。所有一切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论都可以作为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本研究对一些时下流行的教育理论M行整理、归类,并分析如何运用每种理论来指导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
一、 应用系统理论,整合地理教学因素
系统理论把教学设计也视为一个系统,为教学设计提供了系统分析方法论。地理教学系统是由教学目标、学生、教师、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媒体、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等诸多因素构成的复合运动系统。教学设计合理有效,教学系统则良性运行,教学效果才成倍增加。系统科学理论能为地理教学设计提供指导。在地理教学设计中应用系统科学的整体原理、有序原理和反馈原理,能为有效整合地理教学因素提供指导,发挥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
(一)整体原理及对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的指导作用
整体原理认为,任何系统只有通过相互联系形成整体结构才能发挥整体功能。运用整体原理指导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设计,要树立全局、整体观念,从地理教学目标制定,到地理教学过程的设计,既要做到明确每个教学因子在教学进程中的作用也要能为每个因子发挥作用提供时间、条件或机会。
(二)有序原理及对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的指导作用
有序原理认为,自然界中的任何物质都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事物才能顺利发展。设计教学过程既要符合学生认知的由感性到理性的顺序,还要遵循学科内部逻辑的有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教学规律的由地理现象到地理原理的顺序。例如,在讲“三圈环流”前,先回顾“热力环流”的形成机制,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理解的正向迁移。
(三)反馈原理及对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的指导作用
任何系统只有进行反馈才能实现有效控制,只有注意教学中的反馈设计,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及时准确的获取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实行课堂教学方法和环节的及时调控,致使教学低效或无效。地理新课程下教学设计可以通过提问、练习、判图、实验摸拟、制图绘图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反馈;通过设计研究学习、探究学习、搜集、整理分析信息进行“过程与方法”的反馈;通过学生协作能力、表达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认识的态度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反馈。总之,进行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时应体现反馈原理,将课堂反馈作为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来设计,通过反馈改进教学设计,实现有效教学。
二、广采学习理论,达成地理学与教的变革
(一)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学者加德纳(H.Garder)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系统提出,他认为每一个个体有着相对独立的九种智能,即言语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一动觉智能、音乐一节奏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和存在智能。九种智能不同的组合方式,使得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只存在哪一方面聪明及怎样聪明问题,对学校教育而言,“学校里没有差生”。多元智能理论揭示了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为地理新课改注重学生差异和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地理新课程教学目标差异设计、教学评价差异设计、提问水平层次设计等提供现实指导。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广泛应用于各国课堂教学。其强调以“学”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注重“情境”“认知”“协作”“学习环境”“信息资源”对学习的支撑作用。教师的任务不再是传递与灌输知识,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信念等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境性,倡导合作教学、交互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我们进行地理教学设计时,一方面尽量为学生搭建知识框架,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另一方面采用真实或逼真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能力;再者改变传统讲授式教学,设计“协作学习”情境。例如,在地理事实性知识学习为主的教学中,设计在家乡亲历观察、调查的教学方式;在地理概念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设计和捕捉现实中的实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在地理原理学习中,设计和列举生活中的案例,或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地理成因和规律“可视化”,使抽象的原理具体化,提高学生同化知识的能力。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罗杰斯(cR.Rogers),其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关心学生整体人格的发展,把教学目标看作是学生人格、自我的健全发展,把教学重心由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上,教师在“非指导性教学”中作为“促进者”,把教学过程的本质规定为学生内在经验的形成及生长。它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习者尊严、价值,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交流学习体现自我实现。
地理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进行赏识教育,“鼓励自信心,发现闪光点”,在教学关系上强调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作用。这些理念都蕴涵着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我们在进行新课程下地理教学设计时,要因时制宜地把课堂和自然还给学生,特别是针对不同地理知识属性和主题有选择性地设计讨论式教学、研究性学习等课堂教学方式。例如,设计“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为讨论式教学,允许学生自由提问、讨论发表不同观点的见解,鼓励学生奇思异想,教师“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维持某种有益学习过程的心理气氛”,并接受W生的咨询,适当给予学生帮助。
三、融合地理教学理论促进学生智慧成长
地理教学理论既衍生于通识教学论,又注入了地理学科特性的新鲜血液,是地理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系统反映,成为地理教学设计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教学设计吸收地理教学理论,能促进学生地理智慧成长。地理教学理论认为,突出人地关系、注重空间关系是地理学科教学的鲜明特色,人地关系既是地理教学的核心观念,也是地理教学设计的思想论、方法论。而提出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是地理学科的核心能力,它包括:
(一)地理观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二)地理信息加工能力,即地理信息收集、整理、分析能力和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的能力;
(三)“研究”能力,包括提出地理问题的能力与设计研究探究方案的能力、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地理教学设计应贯彻地理教学的核心观念和培养学生具有地理的核心能力,使学生认识人地关系的种种表现、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基本途径,懂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总之,新课程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深受以上三种理论的影响,这些理论不仅为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为教学设计提供了方法和技术,是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系统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理论使教学设计符合学习规律,教学理论指导了教学设计的具体操作,传播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选用教学媒体的技术。地理新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只有建立在以上三大理论基础之上,才能减少和克服地理教学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增强和提高地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家清:地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课程・教材・教法2004。
[2]李家清:地理教学目标差异性设计研究,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年第11期。
[3]李家清:走进新课程:论地理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创新,地理教学2004年第10期。
[4]川钟启泉,崔允廓:新课程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是一种从教学目标出发并以目标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模式,最早由皮连生教授在其《智育心理学》中提出。笔者根据相关课题的研究,将目标导向课堂教学设计的流程概括简化为两个基本步骤:一是设计精确的课堂教学目标;二是基于教学目标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评价设计和教学过程设计。
一、精确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作为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全部运作都是围绕目标展开并逐步逼近目标的过程[1],因此,科学设计并精确陈述课堂教学目标,既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也是目标导向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时,首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等,并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明确学习任务或学习活动。其次,要以某一知识内容为主线,将与其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融合在一起进行整体构思与设计。最后,结合学生实际和地理学科特点,设置合适的行为条件或活动情境,选择合适的行为动词,并用规范的语句清楚地陈述出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常用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与陈述方法主要有行为目标陈述法和表现性目标陈述法。
1.行为目标陈述法
行为目标陈述法是通过明确规定教学活动后,预期学生应该达到的具体的、可测量的行为结果来设计与陈述教学目标的方法,一般由四大要素组成,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或行为标准)。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知识与技能”等结果性目标和部分可以结果化或需要结果化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与陈述。其主要特征是行为动词要具体、可测量、可操作,行为结果具有相对统一或共同的最低标准。
例1.在观察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模型(或熟鸡蛋、熟鸭蛋结构)的基础上,运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说出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及其分界面,简要说明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归纳概括(或列表比较)各内部圈层的主要特点。
2.表现性目标陈述法
表现性目标陈述法是通过明确规定学生应参与的具体活动或任务,但不规定学生在活动中应取得的具体结果或统一标准,来设计与陈述教学目标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和部分难于结果化或无需结果化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与陈述。
表现性目标陈述法一般也是由四个要素组成,即活动主体、活动情境、行为动词和表现性任务。其主要特征:一方面,学习活动或任务是具体的,但活动结果是开放的或个性化的;另一方面,行为动词具有过程性或体验性特征,如经历、参观、访问、考察、感受、分享、参与、尝试、调查、绘制、讨论、交流以及合作等。
例2.在教师的指导下或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合作观察某种天文现象,并选择一种方式向同学介绍这次观测活动的体会或成果(如特征、规律等)。
二、基于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设计
根据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起点与终点,也是教学活动的指向标。教学目标制约着教学内容、过程、方法和师生的课堂活动方式,也决定着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选择和采用一切教学行为、教学步骤、方法以及媒体等时,都要考虑教学的终点目标和子目标[2]。因此,基于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设计可用图1表示,即目标决定内容、目标决定策略、目标决定评价;每个教学目标都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目标,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为了达成一个个子目标的过程。
1.基于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设计
一般来说,教学内容设计的主要依据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基础和学校环境条件等。但是,在目标导向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在之前精确的教学目标设计时,已经充分并综合考虑到了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等,因此,教学目标就成为教学内容选择与重组的重要和直接依据,即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必须服从于教学目标的需要,并为有效达到目标提供支持。
基于目标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首先,要非常熟悉教学目标及其子目标的要求。其次,要结合教科书上的学习材料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或改编。最后,通过适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在重组或改编教学内容时,一般应以学生使用的教材(包括教科书和地理图册)为主,但又不能局限于某一版本的教材,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适当替换或补充一些其他版本上的内容或学习材料。
例3.阅读教材并结合“太阳系示意图”,说出太阳系行星的运动特征。
例4.运用太阳系示意图(或太阳系模拟动画)和行星的轨道倾角和偏心率比较表,概括说明太阳系行星的运动特征,感受天体运动的规律性。
如果按照例3目标来组织教学,只要学生结合太阳系示意图,能在教材中找到并说出相关结果(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就算达成了教学目标。如果按照例4目标来设计教学,在使用中图版教材的学校,则需要在用好教材中“太阳系示意图”的基础上,将人教版教材中的“表1.1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补充并呈现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在阅读分析这个数据表的基础上,总结出行星具有共面性和近圆性的特征。显然,例4目标更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也更有利于导教、导学和导测评。
此外,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还要根据教学目标及其教学活动的需要,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师自身素养等,适当补充或改编一些教材外的学习材料,如地理学最新成果、时政热点等,以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常用的补充或改编策略和方法,有教学内容案例化、教学内容地方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内容图表化、教学内容结构化以及教学内容试题化等。
2.基于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活动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3]。因此,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应用必须服务于特定教学目标的需要,不同的教学目标往往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策略来实现。具体来说,教学策略的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或手段的选择与应用等。
(1)教学方法的选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地理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妥善地选择教学方法[4]。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点及其学习基础、教师自身素养和学校环境条件等。在目标导向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是教学方法选择、应用与组合的最重要依据。在精确设计与表述的教学目标中,其行为条件和行为动词往往隐含有对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媒体的要求。
例5.运用行星主要物理特征比较数据,对行星进行分类(或归类),归纳概括(或列表比较)三大类行星的主要特征。
从例5目标中的行为条件和行为动词分析,该教学目标的要求并不是要学生识记三大类行星的名称和特征,更不是让学生记住这些行星的相关数据,即学习的重点不是要让学生记住这些“知识”,而是运用地理图表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地理图表的分析与运用能力,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主要教学活动和任务都应在课堂上完成,具体的学习方式最好以小组合作学习或讨论式学习进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最好是读图(表)启发式教学,或发现教学法等。
该目标后半句提供了两个行为动词,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选择。如果选“归纳概括”,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在读图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概括并简要表述即可;如果选“列表比较”,则要求学生能在读图分析和归纳概括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列表比较。显然,后者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要求更高,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各种教学方法均有其不同的特点,都要求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效用。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突出一两种主要的方法,辅以多种方法交替使用,使各种方法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5]。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目标导向课堂教学中,应结合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尽可能以读图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为主,或多选用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问题解决教学法等。
(2)教学媒体的选用
本节为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Ⅰ)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程标准要求“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课标强调对教具和学具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学生从感观上认识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意义,将抽象的地球运动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化,从而降低学习难度,并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变化、分析现象产生、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原因及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并能画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掌握地球公转运动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学会分析昼夜长短随纬度变化的分布及变化规律;掌握地球公D运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学会分析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分布及变化规律;理解四季的产生及五带的划分。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制教具演示太阳直射点位置及移动方向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培养学生观察地理事物、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问题设置、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变化的;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及方法
教学重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成因。
教学难点: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和变化引起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演示过程。
教学方法:实验演示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昼夜长短变化演示模型及多媒体课件。
一、科学定位课堂教学的目标
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时,一定要依据新课程标准,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浅尺度。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是教学重点;教学大纲上要求了解的内容,讲解要简略一些;教学大纲没有要求掌握的内容,只需引导学生阅读就可以了,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新课程标准还要求: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还要渗透对学生的德育培养,如结合相关的地理内容进行理想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等。一方面,这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继续开展,可以培养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感,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二、合理构建课堂教学的教学结构
1.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来设计课堂教学
新课标地理教材中的死知识比较少,即使是死知识也不能全靠死记硬背来掌握。因此,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对于同一知识的掌握程度,通常是参差不齐的。为了教授好新课内容,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注意设计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和弥补。对于学生掌握得较好的知识,可略讲;对于学生掌握得较差的知识,则应花适当的时间进行补讲。
对于新授课中的内容,既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合理设计教法,又要多设计一些指导学生探究学习的环节。对学生在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教师不是直接告知学生,而应尽量引导学生去讨论解决。这样,既把教师从“录音机”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了,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还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正是新课标要求达到的目标。
2.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课堂教学
初中学生具有这样一些心理特点——好奇、好问、好想,对周围事物有敏锐的观察力,有很强的可塑性。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如何利用和发挥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以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例如,在进行“中国地形”的课堂教学设计时,就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设计课堂教学。备课时,在网上下载了中国的三大平原、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以及主要山脉的一些相关图片和资料,并在课堂中设计了许多趣味性很强的问题,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供学生讨论学习。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读课本上相应部分的彩色地图。果然,这一教法适应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其浓厚的学习积极性,并展开了热烈的课堂讨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这一堂有声有色的地理课上,学生们对所学知识掌握得非常好,而笔者也上得很轻松。最后,要求学生在课后绘制一张中国地貌图,经课后检查,就连平时对地理不感兴趣的学生也完成得很不错。
对于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表现出的不足或错误,通常应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共同解决,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同时,尽量不用批评、讽刺之类的语言,以避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维持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三、结合校情设计课堂教学
1.结合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设计课堂教学
新课标教材中文字较少,而有相当多的地理知识又比较抽象,概念也容易混淆。又由于学生年龄小或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外出感知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机会很少。所以,把当地能够让学生感知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作为例子引进课堂,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2.充分利用学校具有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设计课堂教学
教师要尽量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争取让每一堂地理课都活起来。如利用课本中的图片、地理教学挂图、地球仪,以及准备好的相关内容的图片、照片、教师自制的教学地图,等等。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学校,教师应充分考虑运用多媒体来设计课堂教学,这既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能轻松愉快地进行教学,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事实上,在实践运用中,教师并不是根据上述的某一因素来设计课堂教学,而是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设计、选择最合理的教学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二课时)的教学,侧重对图文资料的分析。由于城市化是一种动态变化的地理过程,教学中需要通过对图文和影像资料的分析解释某些城市现象产生的过程和原因,有利于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
一、使用“造城”视频,或给出城市轮廓变动图,动静结合,培养观察和比较能力。
图一
由于城市化是一种动态变化的地理过程,通过观察图一或观看“造城”视频,城市形成或扩张的大致过程很容易在学生的脑海中呈现:人口和非农产业向城市集聚用地需求扩大平整土地城市工程建设厂房、住房建设,建筑物高度稠密人口汇聚,交通流量大。
二、使用景观图或地理示意图,培养地理分析和抽象的能力。
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的,从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图表资料出发,分析其对生物、土地、地表水和地下水、气候等要素产生的影响,比如分析平整土地过程中对地形地貌和生物的影响(见图二):
图二
又如,读城市内涝景观图与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图三),可以分析市政工程和城市建筑对水文和大气环境的影响。
图三
由图三可知,降雨按自然通路各行其道:一定比例的蒸发、蒸腾,以“地之气”补充“天之气”,为降雨做好储备;一定比例的入渗,使地下水得以更新。在城市,成片的不透水地面改变了蒸发、径流、入渗的比例,降雨中的大部分变成了径流。地面和屋顶的灰尘、油污随雨水一起流入城市的自然水域系统。由此可见,城市化使城市水循环各环节的水量和水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阅读必修二课本P37图2.25和文字资料,可分析城市自然环境恶化的过程与原因,根据生活体验进一步引导,城市化对城市的人文环境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主要包括: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治安恶化、新增就业困难、教育和医疗资源不足等。
三、逆向思维训练及反思,培养学生的判读能力,引导他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地理问题。
既然城市化会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那么为什么还花巨资进行城市建设呢?我们不能因此而陷入误区,认为城市化一无是处。其实,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体现,只要是合理的城市化,许多城市问题会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而缓解,甚至解决。
四、善用、常用思维导图,推进思维导学,培养学生的抽象、归纳和概括能力。
城市化对自然和人文环境影响的思维导图(图四)再次验证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①恶化生态环境;②诱发自然灾害;③产生环境污染。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通过前三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地球运动的基本原理及规律和地球的圈层结构,并详细学习了地球上的大气和水。第四章则是在前面几章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述大气和水是营造地表形态的两大主要外力。当然,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不仅有外力作用,内力作用才是最根本的。本章主要通过案例来说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营造所起作用的差异以及对地表形态营造的结果。在教学时,主要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图片、案例、视频材料来演示,以此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更好地理解比较抽象的地理原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和表现形式,理解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了解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和表现形式,理解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以及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理解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的概念和种类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各种地形;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地表形态的演化;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过程与方法:阅读各种地貌示意图,判断地貌类型并分析其成因;利用多幅景观图和示意图来比较说明不同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及形成原因;利用景观图分析地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各种地貌的成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和表现形式,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和表现形式,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及地壳物质循环。
难点:地表形态的变化及成因分析;内外力作用的关系;地壳内部物质循环,以物质循环运动的观点看待岩石的形成和演化。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见表1)
教学目标: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课标解读:本条标准行为动词为分析,属于理解层次,对学生要求较高。行为产生的条件是结合实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能结合适当的典型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内容上,本条标准关注的是地表形态的变化及其原因,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能说出地表形态的概念,识别一些典型的地表形态,还能从内力和外力两个方面解释某地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
二、学生分析
1.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学习自然地理的基本方法,为本章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过五种主要的地貌类型,具有一定的前认知,在教学时可以恰当地设计“先行组织者”,为学生新知的学习提供“固着点”。
3.由于一些典型的地貌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不易感知,所以教学时应借助多媒体,丰富学生的感知。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在前几章的学习基础上重点研究岩石圈。本节是第四章的第一节,在该章中有着统领全章的作用,为后两节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主要围绕两个内容展开:一是营造地表形态的内外力;二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营造地表形态的内外力是探究地表形态成因的基础,同时也为学习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打下基础。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中物质和能力交换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把握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打下基础。考虑到时间,将本节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为“营造地表形态的内外力”。
四、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说出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以及产生的影响。(2)能够结合具体的案例阐述外力作用的四种主要方式。(3)能够说明内外力间的关系,并能结合具体的案例解释地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展示地理景观图,学生能判断出各种地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地貌的形成原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初步形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同时树立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地表形态形成原因的分析。
教学难点:内外力的作用方式及产生的地表形态分析。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 运用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具有信息量大、知识开放性高的特点,既有大量的地图、示意图、地理数据需要学生记忆,又有许多自然现象、地理规律需要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让学生既感兴趣又感到难学,地理教育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地理课堂教学设计都根植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沃土”,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也必须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平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运用教学设计理论指导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解读新课程、实施新课程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我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多种地理课堂教学活动方式,实现多层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系统化、具体化,是地理教学活动每一阶段所要实现的教学结果,是衡量地理教学质量的标准,是地理教学的起点也是终点。因此,教学目标几乎成了全部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准确制定教学目标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前提。
传统地理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既定知识内容性目标的设计,而不强调内容的组织方式和实现过程的设计。新课程持动态的地理观,这就要求教学要制定并实现多层次的目标。如除新课程确定的结果、过程和情感等目标外,还应该包括培养学生创造自己的地理知识的能力等目标。通过适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在重地理知识学习的同时,使学生有机会自己探索地理的发生、发展过程,有机地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融入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结构的各环节、要素之中,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综合选用多种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工具,为学生创设多种灵活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活动。为此,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要全面论证信息技术在支持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层次教学目标中的作用。将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学生的独立思考、主动建构、理解探究,尤其是实验、制作、调查、访谈等多种动手活动方式结合起来,以实现综合化、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如高中地理“大气环境的保护”一文中“全球变暖”、“臭氧层遭破坏”和“酸雨”三大问题都是当今世界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不少科学家对它们的观测研究一直在发展过程中,新闻媒体也经常关注其变化,因此,在网络中,有关的资讯就极其丰富,不断更新,更有不计其数的相关专题专业网站,这样,教学可谓左右逢源。可在教学中设置这样的学习任务:把某篇课文进行“修改”和“加工”,并转化为一个“虚拟网站”。请你根据自己关注的其中一个甚至其他的大气环境问题,与其他三两位同学结成“学习共同体”,在网上查找有关信息,建立小组主页,最新资讯,发表自己的一家之言。结果,在师生共同操作下,原来的课文变得几乎“面目全非”,但是面对“自己的课程”,我们却感到无比的兴奋和满足,同时学生对“全球变暖”、“臭氧层遭破坏”和“酸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大气环境的保护也有了更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一系列活动不仅体现了信息技术在组织学习活动中的作用,而且对于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达成多重课堂教学目标无疑是有效的。
二、找准信息技术与地理课堂教学内容切入点,设计真实学习情境。
新的地理教学观、学习观要求教师重视学习环境、教学情境的创设和“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有学者认为,“现有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基本上是对‘以教学为焦点’的教学设计的改良,没有突破原有的思维框架。教学设计应当选择‘以学习经验水平’为焦点,才能构建起面向信息时代的新体系。‘以学习经验水平’为焦点的教学设计的显著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和学习类型”。另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的情境是知识的生长点和检索线索,学习必须有具体的情境。实践研究证明,从情境中获得的体验是真实的、有效用的。情境是知识的寄居地、附着带、储存地和回忆、检索的有效提示。
技术的应用是情境化的,信息技术符合学生现实的、真实的学习情境创设。如很多地理概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难亲身经历到,计算机提供的微型世界,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获得正式地理概念(或思想)之前的地理现象的经验。当然,也要考虑技术的局限性,尤其要避免其对学生抽象地理概念形成的副作用。地理演进的漫长性与突发性、地理运动的空间性与复杂性,往往使地理知识的常规表现手法(板画、投影、幻灯)显得不那么得心应手,有时甚至难以用实物进行模拟演示。而电脑可以通过技术处理,对一些地理现象进行虚拟,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如大陆漂移、地壳变动的漫长过程可以在数分钟内形象展现,而火山爆发的瞬间状态可以缓慢地放“慢镜头”逼真地进行还原。另外,学生难以建立的地球、月球、太阳的空间关系概念,也可以在电脑虚拟化情境下逐步建立起来、清晰起来。
另外,课堂教学设计时也要注意,由于学生的经验背景、水平的差异,对于技术(如计算机)创设的同一个学习情境,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弄清学生眼中的问题是什么,并根据他们的问题来设计真实学习情境,而不是教师眼中的问题。课堂教学中,不能被表面现象所左右,也不能对学生有更多的预先的假设,要通过提问题、鼓励学生回答和解释来接近学生的思想。从学生的多种回答中,可以看到不同的活动会抓住不同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把注意力放在不同活动关系的联结上,尽可能用各种不同的方法(适合不同学生)、利用各种情境(和学生知识有联系的)设计教学。
三、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体现地理学习本质。
探究性学习是高中地理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地理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直观和严谨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并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事实上,这些也正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所需要的。
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地理探究性学习活动,其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获得某些没有技术支持很难或不可能获得的学习体验。学习“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这个难点问题时,可选用一个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课件。由于其友好的交互界面,逼真生动的模拟效果,可由学生自己输入数据,求出任意时间、任意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得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这样得出结论,学生理解深刻,记忆牢固。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学习起来饶有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实践和创新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不提倡用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代替学生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不提倡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象,来代替学生对地理规律的思索,教学过程中可适时地应用信息技术,但绝不是用技术化代替地理化的过程。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不能替代艰苦的学习和人脑精密的思考,它只是作为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一种重要的工具,是对地理化活动过程的一种强化。
四、发挥信息技术在评价中的作用,实现评价在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多样功能。
评价不仅是进行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而且是实现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实效性的重要保障。在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每一个教学步骤的决定都要以经验证据为依据。每一步导致新的决定,这些决定又成为下一步骤“输入”,而且每一步骤要针对来自下一步骤的“反馈”证据予以检验,以提供该系统效度的指标。
信息技术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评价解决了诸多难题。如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存储、处理及分析功能使对学习效果的检查和评价实时而且准确;计算机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自动跟踪、检测,进行专题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及时给出评估分析结果;教师可以随时了解评价经过,以便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帮助。
传统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评价偏向是:重规则和程式,强调遵奉规则,描述性的结果、常规,标准参照的测验评价。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是终结性的,关注的往往是学生学习的结果,是以学生能否达到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和技能目标为准则。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关注学生在地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实现多层次教学目标。然而,在教学中有些东西是只能显现或观察而不能量化的。因此,地理课堂教学除了关注学生对地理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以外,应该考虑更加多样化和有效性的评价方法,如真实性评价、档案袋评价和专业人士的意见等,对学习过程中的发现和创造等其他不易量化的高级学习活动进行评价。技术的先进使得对复杂学习表现的评价成为可能,因为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的思维可观察,并且可提供反馈和回溯的机会。
信息技术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对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明显的优势,深入探究这一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中的运用是每位教师的职责。在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中,我们应积极寻找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手段的最佳结合点,努力探索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具体模式,以实现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秦力.网络环境下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02.6.
[2]杨光辉.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2.7.
一、高中地理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
地理实验教学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高效率、高质量地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有力地改变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能锻炼和培养想像能力和创新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分析能力;此外,还能够培养组织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逐渐形成浓厚的科学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坚韧不拔的意志。
二、地理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的步骤
下面以“海陆热力差异”为例子来说明高中地理探究性实验的设计过程。
1、提出问题。高中地理中讲到气候形成因子、季风形成原因时,经常提到海陆热力差异。学生对海陆热力差异感到迷茫,经常要问:“什么是海陆热力差异?”,“能否自己设计实验解决呢?”
2、让学生设计实验。取两个烧杯,一杯放水,一杯放等量的细砂,在两个烧杯中均插入一支温度计。把两个烧杯同时放在太阳底下晒一定时间后,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再把两个烧杯移入室内,过一定时间后,再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3、收集整理数据。在阳光下晒30分后,当时细砂的温度为 45℃,水的温度37℃,移到室内10分钟后,细砂温度为31℃,而水温为35℃。水温度变化是2℃,而细砂的温度变化是14℃。
4、结论。水的温度变化比细纱小,说明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
5、交流合作。引起温度变化不同的原因是水和细砂的比热不同。水的比热大,而砂石的比热小,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水温度升高的就比较小,而细砂升高的就比较多。
三、地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类型
1、教师探究性演示实验与学生探究性实验
(1)教师探究性演示实验。这类实验一般是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或和学生共同进行探究,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认识,加深学习印象,形成正确的概念。如地球的自传和公转、月相成因、地转偏向力等都可以设计成教师探究性实验。
(2)学生探究性实验。学生探究性实验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动手进行的试验,同时,也可以教师在旁边指导。学生探究性实验是地理实验教学最理想的状况,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更是多元的。如在学习了潜水和承压水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自流井模型探究自流井、承压井和承压水的关系等。
2、课内探究性实验和课外探究性实验
(1)课内探究性实验,实验所需要的时间比较短,在教室内就能够完成的实验。如在学习沉积作用时,可以用下面的实验进行探究自然界的沉积作用是怎样进行的。
例3:沉积物分选的实验。将同样比例的碎石、粗砂和黏土完全混合,放入一只玻璃瓶中(不超过容量的一半)。将玻璃瓶用水注满,盖上瓶盖,剧烈振荡,然后让瓶子平放,使瓶中物质自然沉淀。让学生观察沉淀成分的排列顺序,是否是大颗粒在下部,黏土细粒在上部。在这个实验中,所用材料以及沉积过程与自然过程基本一样,只是缩小了规模,放在玻璃瓶里进行的。
(2)课外探究性实验,一般是实验进行的时间比较长的或必须在野外才能进行的实验。如月相的观测、正午太阳高度的测定等。前者需要时间比较长,后者必须要在教室外面才能完成的,这样的探究性实验一般放在课外进行,因为课外的时间比较充裕。
四、地理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原则
1、探索性。科学规律往往隐在较深层次并有不确定性,需要学生采用不同流程和方法去挖掘和感悟。从中领略科学的方法,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并从中学会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2、过程式原则。其注重过程。它包括从问题的引出,提出假设,收集证据,分析与处理,评价与交流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参与,锻炼学生推理、思维、实验的能力。
3、民主性。创设一个有利于探究的环境,形成和谐、愉快、民主的氛围。让学生敢问、敢疑、敢探索。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思维,张扬个性。
4、发展性。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重视促进学生智力和非智力素质的发展。多留给学生继续思维,思考探索的时间、空间。拓展、深化已解决的问题,创造一种完而未完,意味无穷的教学心理境界。
5、自主性、开放性。对学生活动能自主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形成在老师指导下能独立感知和理解实践活动,求异创新;不光指活动空间形式可以从学校延伸到校外,还从内容材料,求知方法和结论,时间上向课堂外延伸。
五、高中地理探究性实验的注意事项
1、实验选材要方便。实验过程中的材料要求学生身边能够采集到的,或者理化实验室本来就有的。如果实验材料很难找到,则学生设计实验的积极性也会大大降低。
2、实验设计过程要避免老师自己过多地参与设计,而是让学生自己多动脑设计。实验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习的能力,而不是要学生学会做实验,因为物理化学的实验已经比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