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对中医骨伤科的认识集锦9篇

时间:2024-02-19 14:41:31

对中医骨伤科的认识

对中医骨伤科的认识范文1

实验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 教学实践

一、强化实验骨伤科学教学的必要性

实验骨伤科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骨伤科治疗方法和方药对机体的作用、作用机理,以阐明骨伤科疾病的发生机制及中医药防治疾病骨伤科疾病的原理,是现代中医骨伤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中医骨伤现代化及培养现代中医骨伤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内容涉及到组织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组织工程学等多种研究方法。

多年以来这门课程在陕西中医学院一直作为自修课程,但随着中医骨伤专业的发展及学科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开设实验骨伤科学的必要性愈加明显。通过开设实验骨伤科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验证理论、培养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中医骨伤科学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我院中医学(骨伤方向)于2007年正式开设了该门课程。但其涉及面广,对基础知识要求较高,而课时相对较少,给这门课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进行了有限的实践与探索。

二、强化实验骨伤科学教学的可行性

从课程设置看,实验骨伤科学涵括范围广,课程内容系统性强,使学生能系统地用实验去印证理论知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机会增多,课程更贴近临床实际,使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的同时,能系统地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达到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同步发展。因此,从课程特点看,强化实验骨伤科学教学是可行的。

从课堂设计看,如果把开设实验骨伤科学的目的局限于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范畴是不够的。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只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实验内容,就能通过实验骨伤科学教学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制备狗骨干骨折动物模型及假设股骨头坏死等临床景象以后由学生自己独立处理,锻炼其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这些问题不能从书本上找到现成的答案。这就促使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从实验中寻找解决的办法。这样做使实验骨伤科学课不再是简单地重复手术操作步骤,而是一个探讨性和研究性的学习过程。无疑这对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实验骨伤科学是可行的。

从课堂教学效果看,实验骨伤科学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创了新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主动的实践者,从而充分调动了其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其求知欲望。学生在实验中思维活跃,操作认真,讨论热烈,探索精神强。由此可见,学生们对实验骨伤科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高昂的学习热情。

三、加强基础医学教育是强化实验骨伤科学教学的基石

实验骨伤科学教学内容涉及到组织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医学知识,这些基础医学知识掌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很多相关基础知识较差,对于很多基本的实验方法不了解,对一些基础实验的原理也不清楚,这样该课程让他们觉得很难理解。所以对于中医学专业(骨伤方向)学生,加强基础医学的学习对于开设实验骨伤科学有重要意义。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尤其要注意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方法及实验原理,了解基本实验程序,实验仪器。

四、科研创新意识及基本能力培养是强化实验骨伤科学教学的重要内涵

我们这门课程开设的意义就在于增加我们对中医骨伤疾病研究的本领,要开展科学研究,首先我们要有科研意识,要在我们的工作及学习过程中,通过意识去发现问题。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尚无这方面意识,因此,如何加强对中医骨伤专业本科生科研意识的引导,培养正确的科研意识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通过介绍近些年来现代医学、现代骨科学及中医骨伤科学发展的最新理论、临床与实验研究新成果、新进展、新动态来扩大学生知识面。这对开拓科研思路,培养科研能力非常重要,同时通过课堂探讨,要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养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科研精神。

为了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在他们了解基本的科研方法及科研思路后,通过国内外最新文献的学习,让他们在进一步了解科研思路及科研设计的基础上,也了解到学科前沿,同时对他们的外文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在课堂教学和实验操作中重视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培养良好的科研思维和探索精神,培养创新的科研能力。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培养科研意识的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科研方法,如科研的概念、科研分类、科研选题的步骤及原则、有关医学实验动物学基础知识等。

另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于骨伤特色及重点病种的科研思路及方法训练,如讲述骨折愈合的研究现状,中医药的优势,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骨折愈合的研究方法,具体内容包括长骨干骨折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及观察指标。另外,颈椎病、股骨头坏死、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骨质疏松、脊髓损伤、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科研思路及研究方法也是我们的教学重点。在科研思路方面,我们在教学中引用国外最新文献,通过这些文献的结构设计、涉及的研究方法,研究层次来让一方面学生了解科研思路及科研设计。

五、突出实验技能培养是强化实验骨伤科学教学的重点

一个好的课题需要严谨的设计,但涉及再好的课题也是需要熟练科学的实验方法来完成,所以加强实验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和基础医学的教学实验相结合,适当增加骨伤科疾病研究方法中的基本实验,如我们在组织学实验中可以适当增加肌肉,骨骼的标本处理、常规及特殊染色方法的教学;在免疫学实验中可以增加神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等。目前全国中医药院校尚没有统一编制的《实验骨伤科学实验指导》教材,我们根据以往给中医骨伤专业2003级、2004级、2005级本科学生讲授这门课时的经验,结合教学改革内容,并参考了同类相关教材,编写了内容配套、操作性强、重复性好、同我院现有基础条件适宜的实验骨伤科学实验指导院内教材。以期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多媒体教学是强化实验骨伤科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教学过程中我们改变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法,利用自己制做及应用国内外相关实验方法的多媒体课件,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表达知识的媒体结合起来,提供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理论感官化,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嗅鞘细胞细胞的形态学观察及其培养,我们把培养嗅鞘细胞的实际操作过程及培养结果的图像拍摄下来,制成多媒体课件,将枯燥的理论形象化、生动化,便于学生理解,深受他们的欢迎。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节省时间。我院目前此门课总时数为36学时,其中理论28学时,实验8学时。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在单位时间里增加了信息量,减少了板书时间,与以往相比相对延长了学时,使我们有时间给学生讲解更多的内容。

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精神是强化实验骨伤科学教学的必然要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使人对工作、学习和创造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从而使人思想活跃,注意力集中,产生较高的智力而获得成就。这门课程因内容较广泛和前沿,在教学中我们应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通过一些设计性实验或课题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如我们布置以“中医肾主骨生髓理论”为基础,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通过这一任务学生就会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及科研专著去了解科研的整个过程,如,设计思路、动物分组、动物造模、指标测定及统计学方法等内容。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了科研方法,又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强化了团队意识,培养了合作精神。这一点对于以后的临床工作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但迄今为止,该学科尚存在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具体涉及到传统基础理论及临床技术,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临床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实验骨伤科学的开设和规范教学对于中医骨伤专业发展及培养创新性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进一步总结教学经验,增加学生兴趣,培养新世纪中医骨伤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寿好长,朱津浦,金京南等.中医专业实验诊断教学改革[J].实用医技杂志,2003,10(7).

[2]耿建芳,王玉芬,邢天娥等.中医专业实验诊断教学中教学模式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6).

(上接第168页)用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Blog的出现使网络教育的发展更上了一个台阶,也使得人们将重新审视教育信息化的许多认识。在Blog短短的发展阶段,它已经用它的优势,使人们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它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和进行知识管理的工具。随着它的日益普及化,它也必将成为教育中的重要工具。Blog的发展是不可估量的,它将引发人们对信息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新的思考,使网络教育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然Blog在教育中的应用,还需要我们每一个Blog受益者去探究、发展和推广,使它成为我们学习的好帮手,成为教育发展中的有利工具。

参考文献:

[1]黎加厚. Blog与教育:体验生命历程共享[J].信息技术教育,2004,(2).

[2]张正国. Blog:承载我们的教育理念[J].信息技术教育,2004,(2).

[3]冯纪元.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4).

[4]于斌. Blog技术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教育, 2005,(05) .

对中医骨伤科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骨伤科门诊;换药;护理心得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1-0185-01

当前医患纠纷大幅上升,骨科门诊换药室作为骨伤科的一个独立的窗口单位,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提高工作质量,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是避免医疗纠纷的焦点,是提升科室整体形象及信誉的示范岗位。骨科门诊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科室的声誉,乃至医院的经济、社会效益。现将我近几年的一些护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扎实的专科理论知识和娴熟的专科技能操作

骨伤科病员涉及各个年龄层次,骨折部位多样性,病情复杂,于是掌握熟悉相关骨科专科理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1)熟悉掌握各种骨折的概念及骨折部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相关的中医护理理论知识;(2)针对各种骨折能清楚的知道如何进行固定包扎、护理。(3)X线检查是骨科医生判断是否骨折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根据X线片可明确骨折类型,并可同时明确是否合并其他骨折,以确定治疗方法。因此,骨科门诊护士学会读片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学会看片才能准确无误地把药敷到患处,并进行有效的小夹板或石膏固定。(4)功能锻炼,是通过正确的肢体运动,恢复肢体固有的生理功能,促进伤肢的局部血液循环,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濡养筋骨、滑利关节作用,同时起到防治肌肉萎缩、避免关节粘连强直和骨质疏松,上肢以恢复手的灵活性为中心,下肢以增强其负重步行能力为重点。因此,护士应熟悉掌握骨折各期的功能锻炼方法,并正确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练习。(5)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及规章制度,并具备纯熟精湛的专业操作技能。(6)因为门诊骨科病员流量相对较大,所以只有具备娴熟精湛的专业操作技能,才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才能满足门诊日益增加的骨伤病人,才能让患者由衷的放心、满意、愿意接受治疗;其次如没有娴熟的专业操作技能,无法满足患者服务需求,势必影响治疗,丢失患者,甚至损害科室声誉。

2高度的责任心:

由于门诊病人文化水平参次不齐,对疾病的认知迥异,加之就医不方便、流动性大等因素,大部分患者又都是隔日换药,此刻,就需要护士充分彰显自己综合素质,及时发现问题,才能防患于未然。

2.1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安全意识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时刻把好医疗安全关,做到依法行医,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规范礼仪行为,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护理做到细心、周到、认真、耐心,让病人放心,争取患者的理解配合。积极开展“批评,自我批评,”不断提高完善自己。注意不随意评论患者在其他医院或科室的医疗效果。

2.2 操作中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护士每次为患者换药时,都应详细询问病情,查看病历,读片,给患者取舒适的,言谈举止要得体大方,不论伤者损伤程度如何都要保持镇静、严谨持重,操作熟练敏捷,动作轻柔,忙而不乱,让患者感到安全放心;采取移情易性法转移患者注意力,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痛苦。认真细致观察病人伤肢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如: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石膏固定术后患者,应密切观察患肢肢端末梢血液循环、足趾活动、足背动脉搏动等情况,若发现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足趾下垂、不能活动,肢端肿胀,发麻、冰凉、青紫或苍白以及局部持续性的剧烈疼痛等表现,应及时查看石膏松紧情况,以防发生缺血性肌挛缩或腓总神经损伤,造成不可逆的、永久性损害致残,而引起医疗纠纷、事故。

2.3做好健康宣教,提高患者认知

由于文化差异,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不同,经常会出现病人随意解除小夹板或石膏固定,而造成骨折再次移位,增加患者痛苦,甚至需手术治疗或致残;或者患者的骨折已愈合,而需要加强功能锻炼,却错误认为会有再次骨折错位可能,而拒绝解除夹板或石膏,进行康复锻炼,最终导致伤肢留下后遗症。因此,做好健康宣教是非常重要的。

2.3.1耐心向患者讲解骨折的定义、治疗、转归、注意事项,使其理解明白,积极配合治疗。

2.3.2情志护理的重要性,《灵枢.口问》强调:“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因骨伤科疾病多数是因意外交通、工伤事故或生活中不慎所致,患病时病人毫无思想准备,易产生紧张、害怕、忧虑等不良情绪,而影响疾病恢复。因此认真做好骨伤科病人的心理调护,消除病人不良情绪,争取病人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是开展骨伤科各项治疗的重要前提。

2.3.3饮食调护的必要性。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合理选择饮食,将十分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反之,则可以导致病情加重,病程延长,疾病反复,甚至产生后遗症。如新伤病人,切忌肥甘油腻太过以及寒凉生冷、质粗坚硬的食物,以防损伤脾胃。即损伤早期,不要急于过用温补之品。有邪毒感染发热者,宜忌食荤腥辛辣的食物;而损伤中后期,患者多有脾胃虚弱、肝肾不足,故应给予滋补脾肾、强筋壮骨之品:排骨、牛奶、枸杞等,同时多食富含粗纤维的食品。

2.3.4指导患者生活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阴阳协调,慎避外邪,形神共养,使自己身心达到怡情快志,心平气和的境界,从而使其能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3良好的沟通,是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基础

护患沟通是实现以病人为中心,减轻病人身心痛苦、创造最佳心身状态的需要,也是促进护患间理解和支持,提高治疗效果的需要。因此,护士应做到仪表端庄大方,举止优雅,态度诚恳,能用亲切、和善的面容去接待每位患者;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患者,采取不同的称谓;多使用礼貌性和鼓励性用语;而对听力有障碍的人群,应不厌其烦进行耐心解答等。良好的沟通技巧,可以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对其治疗护理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综上所述,我们只要具备精湛的专科技能和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沟通技巧,与患者真心交流,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以病人的利益为主,做到未雨绸缪,是可以共建和谐的行医、就医环境,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对中医骨伤科的认识范文3

解剖学是认识和学习中医骨伤科学的基础,没有坚实的解剖学基础,诊断、治疗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米之炊”。因此,在讲授桡骨远端骨折具体知识之前,应将桡骨远端的解剖结构进行重点讲解,以利于学生对该病的理解和掌握。桡骨远端骨折指的是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部位骨折,这个位置是松质骨和密质骨的交界处,属于解剖学薄弱处,遭受外力后容易骨折,而其中最容易被破坏的解剖学关系是腕关节的掌倾角和尺偏角。掌倾角是指桡骨远端与腕骨形成的关节面,其背侧边缘长于掌侧,故关节面向掌侧倾斜10°~15°。尺偏角是指桡骨远端的外侧茎突较其内侧长1.0~1.5cm,故其关节面向尺侧倾斜20°~25°。这两个角度在骨折时常被破坏,因此整复时应尽可能恢复其正常解剖结构。从桡骨远端解剖学角度理解桡骨远端骨折,实际上是在向学生传授中医骨伤科学的学习方法,即从解剖学角度出发把握全篇。提示学生在学习中医骨伤科学各个疾病时,注意理解和掌握每个解剖学部位不同层面的解剖结构,尤其是解剖学关系的薄弱之处。通过结合解剖学结构来理解和记忆,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以病因病机、桡骨远端骨折的移位方向以及中医特色疗法为讲授主线———重点突出,启发为主

中医骨伤学教材中“上肢骨折”章节包含12种疾病,每种疾病均有各自的主症、病机、移位方式和治疗方式等。除了要理解重点疾病病因病机外,还要掌握临床症状和中医特色疗法,其中包括学生在以往学习中未曾涉及的知识,学生普遍反映这部分内容枯燥、抽象。针对这种情况,在桡骨远端骨折的疾病病因病机、移位方向以及中医特色疗法讲授中,要注意突出重点,即重点讲授学生较少涉及或难以理解的内容,对于学生比较熟悉或较易理解的知识,以启发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骨折损伤的具体情况为主线,进行病因病机、移位方式、中医特色整复和固定的教学。桡骨远端骨折的病因病机、移位方式、中医特色整复和固定中,病因病机比较容易理解,因此这部分内容学生可在课下自学。《黄帝内经》中指出有“骨折的病因堕坠”“击仆”“用力举重“”五劳所伤”等。就本病而言,主要的病因有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两个方面,其中以间接暴力为主。直接暴力多造成粉碎性骨折。间接暴力是指患者跌倒时由于躯干向下的重力与地面向上的反作用力交集于桡骨远端而发生骨折。从病机上来看,人体受外因作用或内因影响而发生伤病,局部皮肉、筋骨组织的损害,均能导致脏腑、经络、气血和津液功能失调,一系列症状随之发生。正如《正体类要》云:“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指出局部与整体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故只有从整体出发才能认识疾病的本质和病理变化的因果关系。本课比较难理解的内容是骨折的移位方式,以及根据不同移位方式进行的整复和固定方法。因此,课堂上应重点介绍伸直型和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移位方向及治疗方式。讲授时,应从移位方向入手,介绍相应的整复和固定手法,兼顾疾病自身特点,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患者腕背伸位跌倒,手掌着地后,感觉腕部剧痛,不敢活动,局部肿胀明显,有时可见皮下淤血,手指处于半屈曲休息位,不敢握拳,需要健手托扶患手方能减轻疼痛。如近侧断端压迫正中神经,则有手指麻木等正中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其典型体征有“银叉”状畸形,骨折远端连同手部向背侧移位,近端有凹陷;“枪刺状”畸形,骨折远端连同手部向桡侧移位,中指轴线与桡骨轴线不在同一平面上;直尺试验,正常时,将直尺放于腕尺侧,尺骨茎突距直尺在1cm以上,桡骨远端骨折时,尺骨茎突可与直尺接触;尺骨茎突与桡骨茎突直线关系,桡骨远端骨折后,尺骨茎突与桡骨茎突几乎在同一直线上,而正常情况下桡骨茎突比尺骨茎突向远侧多出1.0~1.5cm[1]。不同移位方式决定了不同的整复和固定方法。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整复方法:患者坐位,老年人则平卧为佳,肘部屈曲90°,前臂中立位。一助手把持上臂,术者两拇指并列置于远端背侧,其他四指置于其腕部,扣紧大小鱼际肌,先顺势拔伸2~3min,待重叠移位完全矫正后,将远端旋前,并利用牵引力,骤然猛抖,同时迅速尺偏掌屈,使之复位;若仍未完全复位,则由两助手维持牵引,术者用两拇指迫使骨折远段尺偏掌屈,即可达到解剖对位。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固定方法:先在骨折远端桡背侧和近端掌侧分别放置一平垫,然后放上夹板,夹板近端达前臂中上1/3,桡、背侧夹板远端应超过腕关节,限制手腕的桡偏和背伸活动。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整复方法:由两助手拔伸牵引,术者可用两手拇指由掌侧将远段骨折片向背侧推挤,同时用示、中、环三指将近端由背侧向掌侧挤压,然后术者捏住骨折部,牵引手指的助手徐徐将腕关节背伸、尺偏,使屈肌腱紧张,防止复位的骨折片移位。屈曲型骨折的固定方法:在远端的掌侧和近端的背侧各放一平垫,桡、掌侧夹板远端应超过腕关节,限制桡偏和掌屈活动。扎上3条布,最后将前臂悬挂胸前,保持固定4~5周,儿童固定3周左右[2]。课堂上除了详细讲授移位方式和整复固定方法外,还可以通过课堂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加深理解,如设计一个病例,让学生结合病例中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进行骨折分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加深学生对相关基础知识的记忆。总之,以病因病机、移位方式和中医特色治疗为主线进行教学,不仅能避免学生单纯凭借记忆进行学习,还能帮助学生掌握临床治疗思路,切实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3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根据患者病情制定诊疗方案,因人施治

中医在治疗骨伤科疾病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有一套有效并且简便的疗法,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独具特色,夹板材料多种多样,取材方便[3]。但对于不同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笔者认为应当因人施治。如对于无移位的骨折不需要整复,仅用掌、背两侧夹板固定2~3周即可,有移位的骨折则必须整复;对于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和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可以采用整复的方式进行治疗,之后在维持牵引下进行小夹板固定,固定期间可以进行指骨间关节、掌指关节屈伸锻炼及肩肘部活动等功能锻炼。仅仅进行骨折复位的治疗是远远不够的,还应结合中医内服汤药治疗调理。中医内治法是治疗骨伤科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人体遭受创伤,经脉受损,气机失调,血不循经,溢出脉外,离经之血瘀滞于肌肤腠理,“不通则痛”,故需疏通气血。《血证论》《伤科补要》均认为“损伤之症”“专从血论”为骨伤科疾病辨证施治的基础。一般按照三期辨证进行治疗:损伤早期(伤后两周内)宜采用“攻”法,治血与理气兼顾;损伤中期(伤后2~6周)宜采用“和”法,注重和营生新、续筋接骨;损伤后期(伤后6周)应采用“补”“温”法,以温通经络为主。三期辨证以调和疏通气血、生新续旧、强筋壮骨为主要目的,是中医骨伤科学的精髓之一[2]。在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的同时,必须进行X线检查,以明确诊断、了解骨折整复后的恢复情况。若中医整复失败或小夹板固定不能较好地维持,或出现严重粉碎性骨折移位、桡骨远端关节面破坏,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课堂教学时,向学生说明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应因人施治,用西医的方式明确骨折情况,用中医辨证论治调理全身情况,同时运用小夹板和整复方式进行治疗,对于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4]。

4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师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

由于中医骨伤科学属于操作性极强的课程,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往往枯燥无味,学生不愿意听讲,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已不能满足现代临床教学的需要。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促使学生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逐步转变为形象生动的理解、学会发现和分析问题的学习方式,与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紧密相关。教师除了进行具体知识的教授,还应运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图片、视频和现场演示以及深入浅出的阐释使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之更好地掌握骨伤科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如针对骨折后肿胀、畸形、瘀斑,骨折复位手法及夹板外固定操作程序等,可利用图片或视频进行详细阐述,简短的视频配合适当的讲解就可使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知识要点。又如在学习诊断依据时,可以根据X线、CT片等影像学资料对骨折进行直观阐释,使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得。在学习整复手法时,应用视频向学生讲授整复方法和注意事项。Blackboard教学管理平台(BB平台)是由美国Blackboard公司开发的一套专门用于加强网络教学、辅助课堂教学并提供互动、交流和评价的网络教学平台[5]。教师可以将上课时应用的课件、图片、视频上传至BB平台,学生可随时预习及复习,以提高学习效率。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充分利用BB平台,引导学生线上线下学习,可使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6]。

5结语

对中医骨伤科的认识范文4

XXX,男,XX县XX镇农业行政村卫生所乡村医生,1953年出生,是位土生土长的壮家人。 在长期的探索中,XXX还拜副主任药师、广西草药王张超良为师,得到了张超良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为了识别壮族草药,掌握壮药的药性药理及资源分布,XXX随张超良老师多次到广西大瑶山、大苗山、猫儿山、大明山、十万大山等地识别、采集壮族草药。经过不断深入地实践、挖掘、总结,XXX已成功掌握1000多种壮族草药治疗骨科疾病及常见病。

1981年村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合作医疗解散。为了生存,更为了让自己一技之长为民造福,XXX带头坚持创建卫生所,然而,面对XX本地几十家个体医疗诊室机构的激烈竞争要立足就必须迎难而上。事业的发展源于民众的信任,民众的信任离不开自身精湛的医技,为此,他从不放弃学习提高的机会,时刻注意提高充实自己。

首先抓住各种进修函授的机会,参加各地院校举办的各种医疗培训学习。他带着临床中的各种疑问、难点、虚心向导师求教,对把学到的技艺付诸实践,更好地解除患者病痛,服务于病人,而形成了一个不断进步的良性循环。

XXX,从未进过正规的医学院校,启蒙于师传口授,在多年的“赤脚医生”临床中,带着临床实践中的疑问参加短期医学培训,在临床中自学,自费购买了几万元上千册的医学书籍,订购二十余种医学杂志,一有空余时间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摘抄各种医学知识图卡。为了系统学习中医学,1985年参加了光明中医大学骨伤科系统函授学习,坚持一年中抽四个月时间到南宁听面授课,经四年系统的函授学习后,取得了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骨伤科急救学、骨伤科基础理论等14门单科合格证书,终于1989年毕业,成为一名具有专科学历的医务工作者和管理人员。

毕业后,把学到的中医骨科理论用到临床实践,通过临床实践总结,认真地辩证诊断,严格按国家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观察制订临床资料,再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总结。1989年,XXX的《脚踏整复法治疗陈旧性肘关节脱位》论文首次获国际中日骨科优秀论文奖,从而取得了一个个喜人的突破。近几年,卫生所负责XX镇解放社区、永安东路一段的计划免疫工作,在镇保健所的指导下,积极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按时填好各种表册。并且按传染病报告制度,承担管辖范围内的病情管理及报告工作。几年来,计划免疫工作都走在各社区、村委的前列。

为积极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为了落实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吴医生积极动员群众参加新农合,做好参合群众的费用收缴,全村委2007年至2008年共收上参合金64370.40元,参合率达88.30%。

为了更好地解除骨伤患者病痛,提高发掘壮族骨科医药遗产,1993年10月5月经上级卫生部门批准筹建了XX农业骨科医院(与农业行政村卫生所同时并存),XXX担任骨科医院院长兼卫生所所长。业务发展后,XXX更热情地为风湿、类风湿、颈肩腰腿痛及各种骨折、骨病患者解除病痛,同时根据“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原则,发挥自身壮药治伤接骨医技,同时引进先进现代医技,开展了手术整复内固定,颈肩腰腿痛等专科业务,大大提高了大家的专业水平。

XXX所师承的壮医药疗效确切,为他在临床实践中研究壮医药提供了可靠的客观现实和现实基础。但由于是口授师传,没文字记载,得不到系统的发掘整理和文字总结。为了对壮医药深入的研究,以唯物辩证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XXX虚心对师传的壮医药实践经验进行科学验证。依靠现代自然科学发展整理壮医药。

首先是整理壮族草药治疗骨伤。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除重视骨折的整复,固定和功能锻炼外,同时重视从整体出发,通过四诊八纲,综合全身及局部症状,辩证论治,内外用药,以促进肿胀消退,气血流通,代谢增强,加快软组织的修复,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骨折早、中、晚期的内外用药是传统中药。而壮药在治疗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应用中更优于中药。

在探讨治疗颈肩腰腿痛范畴中,XXX医生先后拜北京光明中医骨伤医院院长,世界中医骨科联合会秘书长韦以宗教授,原广西中医学院院长、广西中医骨伤科研究所所长韦贵康教授,中国针刀医学创始人朱汉章教授等各名家流派为师。前往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骨伤科研究所等地多次进修手法推拿及小针刀疗法,吸取各家之长。

通过从师学习进修,认识到软组织损伤,特别是脊柱软组织损伤与其出现的脊柱相关疾病已由颈肩腰腿痛范畴,发展成为70多种临床常见病,疑难病的病因治疗理论,涉及到多个临床学科。脊柱相关疾病的病因是脊柱力不平衡而导致肌张力失衡,骨关节轻度移位压迫、刺激周围的血管神经,从而引起相应的组织脏器病变,仅颈椎病就有眩晕、头痛、耳鸣、视力异常、肩痛手麻、血压异常、心律不整等。由于它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在大学课程中尚未开设,许多医院亦没设立此科室,再加上媒体对这门新学科宣传甚少,故使其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在对软组织损伤与脊柱相关疚病的临床实践中,XXX医生着重以现论为指导,则重运用手法推拿,小针刀疗法治疗,辅以壮族草药内服外用,取得良好的疗效,为大批颈肩腰腿痛患者解除病痛。

如壮医药在治疗风湿类疾病(简称风湿病)中,XXX制定了壮医治疗风湿类疾病措施,自拟壮药内外治疗类风湿疾病方剂,形成了自己一整套壮医学治疗风湿类疾病理论。即:一是采用1988年昆明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二是辩证论治;三是壮族草药的应用。故在临床上XXX采用西壮医结合办法探讨治疗风湿类疾病取得了一定经验,在参加全国风湿类疾病学术交流会上,多篇论文获奖,卫生所被中国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类疾病协作组接收为协作组成员。世界中医骨伤科联合会及杂志社联合行文给XXX医生,建议向当地政府申办“风湿、类风湿病研究所”,在运用壮医壮药医疗风湿、类风湿病经验基础上开展科学研究,从血液流变学、免疫学和生物学方面进一步研究,以提高传统疗法的科学性,以利向国内外推广。

XXX的三篇论文《壮药吹风藤汤、吹风藤酒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568例临床报告》、《壮药治疗骨关节炎》、《壮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荣获世界中医骨科最高成就奖的尚天裕国际科学二等奖。

对中医骨伤科的认识范文5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QC小组)对提高骨伤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通过QC小组活动,收集骨伤患者不能按计划进行功能锻炼的原因并进行分析,制定及实施对策,包括:(1)提高护士的专科业务水平。(2)加强护士工作责任心教育,培养良好的慎独精神。(3)采取有效措施缓解疼痛。(4)“量身”定做康复计划。(5)完善健康教育资料。(6)加强医护沟通,保持医护协调的一致性。结果:实施1年多以来,骨伤患者对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明显优于活动前。结论:采用QC小组活动对骨伤患者功能锻炼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有利于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及患者对功能锻炼的满意度,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关键词 :品管圈;骨伤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1.090

作者单位:512026韶关市广东省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

陈影:女,本科,主管护师

骨伤治疗不仅是满足于创面愈合,其最终目标是使患者尽早、最大限度地恢复机体功能[1]。因此,及时有效的功能锻炼不仅是骨伤患者治疗的重要原则之一,而且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正确积极地功能锻炼,尽快恢复患者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舒缩活动,防止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肌腱挛缩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2]。在临床中发现,一部分患者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我科于2012年9月成立品管圈(QC小组),开展以提高骨伤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QC活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9月~2013年12月成立QC小组以来,在我科室住院骨伤患者中功能锻炼的1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71例,女51例。年龄18~79岁,平均43.18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49例,初中37例,高中24例,专科及以上12例。股骨骨折37例,胸腰椎骨折28例,胫腓骨骨折19例,肱骨骨折17例,尺桡骨骨折13例,颈椎骨折8例。

1.2方法

1.2.1成立QC活动小组QC小组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品管七大手法(QC777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3]。小组成员共10名,包括9名责任护士与1名主管医师,推荐1名组织能力及业务能力强的高级责任护士担任组长,护士长担任联络员。

1.2.2设定目标值开展QC小组活动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大于90%,患者对功能锻炼的满意度大于90%。

1.2.3找出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差的原因采取问卷调查法(调查表自行设计),对依从性差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包括惧怕疼痛、怕加重肿胀、担心骨折移位、怕没有掌握锻炼方法、体力不够、缺乏他人帮助、缺乏督导、懒惰8项,采用观察与交谈相结合的方式,现场答卷并收回,发放问卷122份,均有效回收,回收率为100%,调查内容及结果见表1。

1.2.4要因分析利用鱼骨图进行骨伤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低的原因分析:鱼头为目前存在的问题:骨伤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低;大鱼骨为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医护人员、患者、方法、物品;小鱼骨为导致主要原因的次要原因,如护士指导方法欠规范、宣教不到位,患者对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针对性强的健康宣教资料及物品,功能锻炼方法欠个性化等,见图1。

2对策与实施

2.1提高护士的专科业务水平护士是功能锻炼最重要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患者能否正确地、按时按量地完成功能锻炼规定的动作与护士的专业水平密切相关,鉴于目前我科低年资护士较多的现状,鼓励大家积极参加院内外的专科知识培训班,勤于翻阅专科书籍及杂志,科室围绕骨伤患者功能锻炼这一主题定期组织小讲课、护理查房、病例讨论等,并安排临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对经验不足的低年资护士进行一对一培训,参加主管医师查房,获取适于现有患者功能锻炼方法的重要渠道,从而带动整个科室的专科护理水平提高。

2.2加强护士工作责任心教育,培养良好的慎独精神由于一部分护士素质不高,缺乏慎独精神,没有用负责任的态度去对待患者,针对这一情况,除了给护士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外,同时从管理的角度出发,让每个护士自己制定出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的计划,护士长定期检查措施的执行情况,作为考核护士技能的一项指标。

2.3采取有效措施缓解疼痛疼痛是骨伤后最常见、最难以忍受的症状,疼痛刺激可通过脊髓介质、交感神经反射引起肌肉、血管收缩,使切口难以愈合[3]。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帮助患者正确摆放体位,并向其做好解释工作,说明疼痛肿胀是受伤初期或术后早期疾病发展的一个过程,正确的功能锻炼不仅不会加重疼痛,而且可以起到促进消肿及止痛的作用。除此之外,在功能锻炼前0.5 h采取预防性用药,或在功能锻炼前应用局部理疗,也可以让患者听音乐、看电视、聊天等方法分散其注意力,以减轻疼痛。

2.4量身定做康复计划根据患者不同的受伤部位、不同的手术方式、不同时期、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不同耐受性等制定不同的功能锻炼计划,切不可盲目追求锻炼强度,任何功能锻炼都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数量由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强度由弱到强,次数逐渐增加。住院期间,由QC小组成员定期检查患者的执行情况并及时指导纠正,出院后,由家属督促进行行为监测,要求其每天记录锻炼次数、时间等,养成按时按量完成规定动作的习惯。

2.5完善健康教育资料(1)制作各病种、各时间段的功能锻炼计划(如术前、术后当天、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月、术后2月、术后3月、术后半年),将功能锻炼的规范动作和指引等装订成册,悬挂在每间病房的显眼位置,利于患者及家属随时翻阅。(2)将功能锻炼实施计划以表格形式打印出来,护士对照表格的内容向患者讲解和示范后确认签名,组长或主管医师定期进行效果评价再签名。评价内容包括:患者是否理解要领、所做动作是否规范、是否按时按量完成规定动作等,并及时反馈整改,确保功能锻炼计划有效实施。(3)将常见病种的功能锻炼方法,印制成图文并茂的功能锻炼宣教单,发放给相对应的患者,使患者或家属充分了解功能锻炼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锻炼方案的实施,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其依从性。

2.6加强医护沟通,保证医护协调的一致性向患者讲解本疾病的有关知识,使其认识到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在初次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前,责任护士先和主管医师取得沟通,全面了解患者的骨伤类型、治疗方案、手术效果、锻炼中应避免及应注意的事项等,对顾虑较多者,则请主管医师先行进行指导、解释,然后再由责任护士进行评估、再指导,保持医护之间的同步,合力解除患者担心功能锻炼引起不适的顾虑。

2.7评价标准选择2012年2~8月骨伤患者中功能锻炼的122例患者为活动前,2012年9月~2013年12月骨伤患者中功能锻炼的122例患者为活动后,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1)责任护士负责深入病房了解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情况,并如实评价记录,评估时间为第4周。依从性评定分为3类:完全依从,患者主动按时按量锻炼,完成规定动作;部分依从,患者需要医护人员或家属督促、检查才能完成规定动作;不依从,患者不按照计划进行,动作不规范,随意增加或减少锻炼时间[4]。(2)自制骨伤患者功能锻炼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护士指导方法、患者对功能锻炼认知、家属对功能锻炼认知、宣教资料及物品、护士宣教落实情况等,每个方面均包括很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由组员在活动前后对骨伤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组长每月进行统计。

2.8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结果

3.1活动前后患者对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比较见(表2)

3.2活动前后患者对功能锻炼的满意度调查(表3)

4结论

4.1QC小组活动提高了患者对功能锻炼的认知度和依从性依从性是指患者的行为与治疗和健康指导保持一致的程度[4]。有学者报道,任何治疗方法都无法取代功能锻炼,它是骨伤治疗中十分重要和不可或缺的手段,但必须依靠患者自身才能完成[5]。对于理解能力差的患者,采用视频、图片等直观方式,向患者进行指导加深理解。对于担心骨折移位者,首先医护间保持良好的沟通,指导时统一口径,以科学理论依据说服患者,告知功能锻炼对骨伤愈合、功能恢复的重要意义,介绍功能锻炼的原则与分期,解释功能锻炼主要进行肌肉的主动收缩与放松,肢体位置及肌肉长度不变,只是产生力量改变,不会引起骨折移位。其次,让患者了解骨伤愈合的全过程,利用图案进行讲解,根据不同时期循序渐进指导患者,关注锻炼过程中所出现的不适及时给予解答与处理,对患者的每一个进步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患者树立骨伤是可以治愈的信心,保持乐观情绪,从而在平静的心态下获得良好的锻炼效果。本研究显示,通过对骨伤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干预,使患者充分认识功能锻炼的重要意义,提高其对功能锻炼的认知度和依从性。

4.2QC小组活动进一步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开展QC活动后,组员对QC的运用方法、辩证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等能力均有较大地提高。在活动中,每位成员均能主动深入病房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在帮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时,充分考虑其阅历、习惯和对锻炼的反应,注意锻炼的强度,避免劳累,并鼓励家属积极参与。对于年老体弱的患者,功能锻炼不能操之过急,首先满足其生理需要,如改善饮食,增加营养,保证充足睡眠等,选择适当时机协助其进行功能锻炼,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使其感到安全和放心。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充分调动患者主动锻炼的积极性,也为其出院后的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延伸了护理服务,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4.3QC小组活动创造了坚强的团队精神,提高了小组成员的自身素质开展QC小组活动,将科室内的医护人员有效地聚合在一起,使组员感受到共同协作的快乐,与他人建立友谊的温馨,通过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制定患者的功能锻炼计划,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在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为了实施QC计划,自身也在不断地学习、创新,吸收新知识和新技能,无形中成员的自身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变得更熟练,沟通、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冯美连,车欢娥,张林秀.对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现状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3):342-343.

[2]苏敏,杨娟,郝桂兰.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认知和依从性的调查及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0):2399-2401.

[3]林珊珊.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1,9(7A):1731-1732.

[4]贺彩霞,贺永萍,张慧.护理干预对桡骨下端骨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刊,2013,48(7):100-101.

[5]蒋群花,沈丽,张士珍,等.心理干预提高创伤骨折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依从性[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B):27-29.

对中医骨伤科的认识范文6

一、骨伤科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骨伤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临床专科,有着自身独特的临床特点。临床新理论、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骨伤科教学的难度。事实上,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在数量增加的同时,临床能力欠缺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当今在很多院校,临床课程的教学多山一线医生兼任,骨伤科也不例外。与以前山专职教师授课相比,一线医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可以给学生讲授临床上许多鲜活的病例,更具有可信性和实用性。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繁杂的临床及科研工作使一线医生没有足够的时间静下心来认真备课,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相对随意。此外,部分医生对教学不感兴趣或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讲授技巧不足等因素,也影响到了骨伤科的实际教学效果。此外,骨伤科一般在高年级开设,通过前期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但可能学习的课程较多或间隔时间较久,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骨科临床解剖学知识普遍欠缺。解剖学知识的欠缺,会影响到骨科临床知识的掌握,甚至会影响整个骨伤科疾病的学习。

二、不同教学模式在骨伤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近年来,我们在骨伤科教学中灵活使用五步微技能教学、情景模拟诊疗、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及PBI等多种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教学成效。

五步微技能教学法是一种从学生角度出发,解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师生进行互动,提高学生临床诊疗技能的先进教学方法。本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求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在保证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同时,大大增强了师生互动,能更好地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学生知识技能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此教学法由Neher和Gordon于1992年提出并用于临床住院医师培训过程,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此后又陆续有人将这种方法用于临床教学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任课教师进行了统一培训,教学效果满意,得到了师生的一致认可。

在医患关系不容乐观的医疗环境下,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诊疗能力,我们开始使用模拟诊疗教学。模拟诊疗法分为模拟诊疗演不法、模拟诊疗引导法、学生互助模拟诊疗法和真实病人模拟法四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灵活选用其中一种。通过对疾病的模拟诊疗,学生不仅学会了运用所学知识,针对不同病人做出正确的诊断,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解决了直接面对随机病人,患者因身体不适或因学生理论知识欠缺、操作技能不足出现抵触、反感等问题。在模拟诊疗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重视情感方面的沟通,帮助学生逐步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

通过临床真实案例学习疾病的诊疗也是骨伤科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案例式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等活动,教给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的最大优点是直观、生动,容易理解和接受。我们常常配合PBL教学法同时进行。即在讲解典型医案时,设置问题为引导,以疾病为线索,将复杂的医学知识与疾病连接,将基础学科知识与临床知识相整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多媒体教学是运用现代科技技术,将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进行有机结合,把基本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教师不需要进行大量板书和口头讲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呈现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在临床实施比较经典或技术新颖的手术时,进行完整摄像加以记录。在讲授相应疾病时,使用多媒体进行展不,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手术的全过程,为以后真正踏入临床奠定坚实基础。

对中医骨伤科的认识范文7

关键词:中医证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现状

中图分类号:R274.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1-0071-03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性和丢失及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质再生为特征的慢性、无菌性、进行犯关节的炎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又名骨关节病(Osteoarthrisis,OA)、退行性关节病、肥大性关节炎、软骨软化性关节病[1],是由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而导致的关节疾病。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滑膜增生、关节囊挛缩、韧带松弛或挛缩、肌肉萎缩无力等[2]。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年龄、性别及激素水平、肥胖、地理环境、种族、骨密度、营养、遗传、免疫、代谢、职业、创伤、生物力学、吸烟、饮酒及日常生活习惯、运动方式、高学历等因素有关[3]。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OA多发生于中老年,无明确的全身或局部诱因,与遗传和体质因素有一定的关系;继发性OA可发生于青壮年,可继发于创伤、炎症、关节不稳定、慢性反复的积累性劳损或先天性疾病等[2]。膝关节是骨性关节炎好发部位,以女性发病为主,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膝关节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肿大,无力,活动障碍并可有骨摩擦音(感),后期可有关节畸形等。有报道认为,膝关节有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者,50岁以上的人群有80%,60岁以上约90%,70岁以上可达100%,但其中有临床症状者约15%~20%(男性约15%,女性约22%)[4]。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Joint Osteoarthrisis;简称KOA)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很多老年患者因此而致残,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这一问题愈发突出,这也给临床医生提出了挑战。膝骨关节炎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公共卫生事业的危害,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1中医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中医学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名没有确切记载,但许多著作中对部分相关疾病的描述与之颇为相似。《素问·脉要精微论》谓:“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将偻俯,筋将惫矣”。《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惫,形体皆极”。《素问·痹证》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从四时受邪部位分别有“筋痹”、“脉痹”、“肌痹”、“皮痹”、“骨痹”。《灵枢》云:“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滑利矣”。《张氏医通》云:“膝为筋之府,……膝痛无有不因肝肾虚者,虚则风寒湿袭之。”明清医家在理论上对病因病机开创性的发展出“骨实则有生气”、“痹有瘀血”、“久病入络”等理论,从而对骨痹(骨性关节炎)的认识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5]。《证治准绳》亦云:“有风,有寒,有闪挫,有瘀血,有痰积,皆实也,肾虚其本也”,提出膝痛为本虚标实,对后世膝关节骨关节炎中医证型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中医内科学》[6]指出:“正虚卫外不固是痹症发生的内在基础,感受外邪是痹症发生的外在条件”。总之,中医学认为肝肾亏虚是本病发病基础,风寒湿邪侵袭及跌仆扭伤为发病诱因。即人至中年后,肝肾渐亏,筋骨失养,不荣则痛;加之风寒湿邪乘虚侵袭留驻关节,或跌仆扭伤或长期劳损,导致经络痹阻,骨脉瘀滞,不通则痛。其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肝肾不足、正气亏虚是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风寒湿邪入侵,痰浊内蕴,瘀血阻滞经络为标,即“本痿标痹”。

2中医证侯分类研究现状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证候分为肾虚髓亏、阳虚寒凝、瘀血阻滞等3型。卫生部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本病分为: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脾肾两虚、湿注骨节证;以及肝肾亏虚、痰瘀交阻证三型[8]。全国规划6版教材《中医骨病学》则将本病分为:邪实证(包括风寒湿痹和风湿热痹)、正虚证(气虚亏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瘀血(痰浊)证(包括疲血留滞、疲痰凝结)[9]。此证候分类方法种类齐全,囊括了多数其他征候分型。二十一世纪新版教材《中医伤科学》对该病的证候分型为肝肾亏虚和慢性劳损(早期补气血,晚期养肝肾)。刘向前,姚共和[10]将其分为肾阳虚证、瘀阻脉络证、寒湿阻络证、肝肾阴虚证、脾气亏虚证、痰湿阻络证、湿热阻痹证、风胜行痹证。而路志正等[11]将本病分为风寒湿痹、瘀血阻痹、肾虚骨痹、阴虚内热等证型。尚天裕[12]等认为本病是痹症中的特殊类型,认为本病因于气血虚怯、辛苦失度、肾阳不足,辨证分型为:血虚风入型、劳损感邪型、和阳虚寒凝3型。韦贵康、施祀等[13]亦认为本病是痹症之特殊类型,每因气血不足、劳累失度、肾阳不足而致,遂分为血虚入侵、气血亏虚型、阳虚血凝3型。刘洪旺等[14]将本病分为3型论治:气滞血瘀型、寒湿痹阻型、肝肾亏虚型。张建福[15]将本病分为6型,寒湿阻滞型、湿热蕴结型、气虚血衰型、肝肾亏虚型、热毒内攻型、瘀血蓄积型。王承德等[16]辨证分型为肾虚髓亏、肝血不足、肝阴亏虚、寒凝瘀阻、气血两虚、肾虚血瘀。叶芳等[17]辨证分型为寒湿痹阻、气滞血瘀、肝肾不足。曹晓光等[18]辨证为肾虚血瘀。蒙昌荣等[19]辨证分型为肝肾亏虚、瘀血阻滞、寒湿阻滞。李民,李西海等[20]认为该病发病中有着复杂的机理和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以肝肾亏虚为基础,此外还有血瘀、脾虚、痰湿等重要环节,实乃杂证。以虚为本,兼痰、瘀之实,属本虚标实之痹、痿兼证。杨锦华,曹惠英等[21]制定了中医辨证要素计分诊断标准,证候类型为:肝脾肾虚血瘀、肾阳亏虚血瘀寒湿、肾阳虚肝阴虚血瘀、肝肾阴虚血瘀。戴七一等[22~24]分型为寒湿阻络、湿热阻络、肝肾两虚、瘀血阻络、混合型。吴林生等[25]根据本病的证候表现,将本病分为7种痹证,即行痹、着痹、痛痹、热痹、瘀痹、郁痹、虚痹。邓氏等[26~27]则从其“本痿标痹”的病机出发,认为其缓解期多见肝肾不足,或夹有瘀阻脉络;急性期发作期,多见湿热下注或风寒湿痹;具体分为4型:肝肾不足(或兼有瘀阻脉络)、气血虚寒型、湿热下注、风寒湿痹四型论治,其中风寒湿痹型因风寒湿邪偏重不同,又分为行痹、着痹、痛痹3型。郭建刚[28]则综合各家辨治经验将膝关节炎分为7型:①血虚寒凝型;②血瘀寒凝型;③肝肾阴虚型;④血瘀痰湿型;⑤肝肾亏虚型;⑥肝肾亏虚和风湿痹阻型;⑦肝肾亏虚和瘀血痹阻型。宏树臣[29]则按病变特点分初、中、晚3期论治,初期重在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祛风除湿,方用化瘀定痛汤;中晚期以养血荣筋,补益肝肾为主,佐以温经通络,理气散结,方用化瘀温经汤。娄玉钤[30]、王少山、朱卫星等[31~32]亦主张分期辨证,认为初期证多瘀血阻络,中期证属肝肾亏虚,后期多为气阴两虚。娄玉钤[30]主张膝关节骨关节炎应按伤筋证、伤节证、节粘证辨证推拿治疗。周文全等[33]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出发将退行性骨关节疾病的中医证型分为肝肾亏虚、骨节劳损、寒凝瘀阻、骨质增生、虚夹痰瘀、骨节僵硬等证型。姚琦[34]采用膝关节骨关节炎肝肾亏虚为主,兼有风寒、湿热、瘀滞的分型方法。王玲[35]在临床上采用风寒湿痹、风寒热郁、痰瘀互结的分型来指导临床。陈基长[36]认为肾虚贯穿于膝骨性关节炎疾病过程始终,以肝肾亏虚为本,血脉不利为标,治疗当以补益肝肾,益气行血为主要治法。陈庆真[37]认为肾虚血癖是膝骨关节炎的基本病机,肾阳虚、疲阻脉络、肝肾阴虚、寒湿阻络为膝骨关节炎的常见证候,脾肾阳虚、痰湿阻络证、肾精亏损、脾虚血亏、湿热阻痹证为膝骨关节炎的可见证候。刘志豪等[38]认为肾虚血瘀是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基本证候,肝肾阴虚证、气滞血瘀证、湿热蕴结证、风寒湿痹证、脾肾阳虚证、痰瘀互结证为常见证候。

3小结

综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就其现状而言,己有的证型证候诊断标准主要来自部分专家讨论和集体研究,缺乏统一的中医证型标准,主要是因为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不一致,以及个人经验各有偏重,导致临床证型证候分类极为混乱,或分型论治,或分期论治、或辨病专方主治,亦或主方随证加减论治等。因此,规范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证型显得至关重要,这将为辨证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徐卫东,吴岳嵩,张春才.骨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

[2]沈培芝,石印玉,陈友红.强筋方治疗实验性膝骨关节炎的组织病理学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5,3(1):10~13.

[3]王新军,沈明秋,刘俊昌,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研究现状[J].新疆中医药,2011:29(3):77~80.

[4]邓晋丰,钟广玲,刘金文.骨伤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设,2005:282.

[5]肖林榕,郑红.明清医家论治骨痹(骨关节炎)临床理论的发展[J].中医文献杂志,2003;(2):10~12.

[6]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482.

[7]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1):349~353.

[9]袁浩.娄多峰,等.中医骨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8~62.

[10]姚共和,刘向前.膝关节骨关节炎基本证候及其分布特点的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5,23(9):23~24.

[11]路志正,焦树德.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10~611.

[12]尚天裕,董福慧,等.实用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418~420.

[13]韦贵康,施祀.实用中医骨伤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624~627.

[14]刘洪旺,刘志刚,孙宝金,退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的中医辨证施治[J].中国骨伤,1997,10(4):27.

[15]张建福.骨质增生病的中西医诊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59.

[16]王承德,沈丕安,胡荫奇.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60~765.

[17]叶芳,叶胥华.辨证施治膝骨性关节炎81 例[J].陕西中医,2005:26(12):1302~1303.

[18]曹晓光,唐勇,王冠军,等.从肾虚血瘀论治膝骨性关节炎[J].陕西中医.2009:30(11):125~126.

[19]蒙昌荣,李滋,樊莉等.针刺治疗不同证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 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7):1083~1084.

[20]李民,李西海,梁文娜,等.膝骨性关节炎中医病理辨证规律的临床研究[J].福建中医药,2009,40(2):22~23.

[21]杨锦华,曹惠英,冯仲锴,等.原发性膝关节骨关节炎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J].中医正骨,2005,17(7):19~21.

[22]戴七一,杨泽贤,欧国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辨证分型与疼痛的关系[J].中医正骨,2010,22(2):7~11.

[23]戴七一,张坤赐,陈秋顺,等.膝骨性关节炎分型与体重、病程的关系[J].中医正骨,2007,19(2):19~20.

[24]戴七一,刘百玲,韦家宁,等.膝骨性关节炎的分型与性别、年龄的关[J].中医正骨,2007,19(10):12~13.

[25]吴林生,金嫣莉.中药及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21例疗效分析[J].中医杂志,1993,34(12):742.

[26]邓晋丰,钟广玲,刘金文,等.骨伤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2~289.

[27]邓晋丰,刘金文.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71~ 274.

[28]郭建刚,冯坤,赵移珍,等.中药内服治疗骨性关节炎新进展[J].中医正骨2002,14(4):54.

[29]宏树臣.中医指针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J].中国骨伤,1998,11(5):23.

[30]娄玉钤.中国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328.

[31]朱卫星,韩玉范,李成军,等.五联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38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6,15(3):14~15.

[32]王少山,张世华,邱红明,等.骨病中西医诊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338~360.

[33]周文全,李祥国.中医老年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40~941.

[34]姚琦.中医辨证论治膝骨性关节炎65例[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0):107.

[35]王玲.辨证分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10):30.

[36]黄枫,郑晓辉.陈基长教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5,37(6):11~12.

[37]陈庆真.膝骨性关节炎中医证侯规范化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

对中医骨伤科的认识范文8

关键词:骨科;专科护理;护理质量

大多数患有骨科疾病的病人在接受治疗中都会感到疼痛,这种情况不但会影响治疗效果,还会让病人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1]。为了保障手术和药物治疗的成效,提升病人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医院应该为病人提供骨科的专科护理看护。本文中,笔者研究了对骨科病人采取专科护理措施的效用,现将结果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于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到安徽省105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骨伤病人,运用平均分组方法将120例病人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由33例男性病人、27例女性病人组成,病人的年龄15~68岁,平均年龄42.7岁;对照组由32例男性病人、28例女性病人组成,病人的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45.2岁。两组病人的年龄范围、性别组成、临床症状等信息相近P>0.05,可以作为实验样本。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病人接受普通看护。护理组病人接受骨科专科护士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有:

1.2.1心理开导

安徽省105医院接收的病人大多数因意外受伤,因此病人会有心理阴影,有些病人还会担心病情无法治愈,这些心理问题都会导致伤处疼痛加剧。因此骨科专科护士要帮助病人疏导,使病人走出阴影,回归正常生活。具体来说,骨科专科护士可以经常和病人交流,将病人的注意力集中在谈话的内容上。同时,骨科专科护士要多了解病人的兴趣和爱好,在进行沟通时,多说一些病人感兴趣的话题。

1.2.2调整坐卧姿势

许多骨科病人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良好的坐卧习惯,导致骨骼和关节发生病变情况,因此骨科专科护士要教导病人正确的站姿、坐姿和卧姿,帮助病人养成良好的坐卧习惯。同时,为了防止不当的对伤处造成压迫,骨科专科护士要定时帮助病人调整。如果病人的恢复情况良好,骨科专科护士可以陪同病人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提升病人的恢复速度。

1.2.3保健知识宣传

在病人住院治疗期间,骨科专科护士要为病人进行保健教育和健康知识的宣传。骨科专科护士要为病人介绍骨伤、骨伤的治疗药物,并提醒病人定时按量服用治疗药物,提高病人对不同药物的认知和按时服药的自觉性。同时要告诉病人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主动配合治疗才能提高恢复效果。另外,骨科专科护士要对病人家属进行保健知识宣传,教会家属简单的按摩手法,让家属帮忙按摩减轻病人伤处的疼痛。

1.3效果评价标准

实施护理的效用可分成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病人接受护理后伤处疼痛感完全消退,生活质量良好、没有负面情绪;有效:病人接受护理后伤处有轻微疼痛,不影响日常正常生活;无效:伤处疼痛感相较之前没有缓解甚至加重。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3.0统计学软件验证两组治疗有效率数据,以χ2代表验证率(%)差异,经计算P<0.05两组数据有显著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护理组实施专科护理治疗,60例病人,有58例病人治疗显效,2例治疗有效,无效治疗0例,经计算综合护理有效率为93.3%;对照组常规护理的60里病人中,有39例病人治疗显效,7例治疗有效,无效治疗14例,经计算综合护理有效率为76.5%;相比对照组而言护理组病人接受骨科专科护理的效果更好P<0.05。

3.讨论

目前安徽省105医院每天都会接收到很多因骨伤接受治疗的病人,这些病人在日常生活往往是不注意保养身体,时常操劳过度;因骨伤入院的伤者大多是工伤或意外造成,病人在入院接受药物或手术治疗期间,伤处会感到剧烈疼痛,使病人无法正常活动,同时强烈的痛感会影响手术疗效。因此,日常护理中应为病人实施专科护理。首先,骨科专科护士要对病人进行医疗知识教育,经常与病人沟通,改善病人压抑的心理状态,为病人调整坐卧姿势、帮助病人开展复健训练等。运用骨科专科护理模式为骨科病人者实施看护效果十分显著,因此在临床骨科中,应该积极的采用骨科专科护士为住院病人实施护理,提升治疗效果[2]。

作者:吴洪波 单位:安徽省105医院手外科手术室

参考文献:

对中医骨伤科的认识范文9

关键词:创伤骨科;护理风险;管理方式

医疗护理风险管理即针对患者、医疗护理技术、医务人员、环境、药物、医疗护理制度、医疗设备等程序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进行管理的一种活动,在公众维权意识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之下,医疗与护理风险的防范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创伤骨科患者多由于意外事件于车祸入院,病情变化快、病情复杂、病程长、卧床时间长,对于护理要求较高,针对此类患者,及时发现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1 骨科护理风险因素

1.1 护理人员基础医疗与护理知识的欠缺

护理人员医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缺乏是导致骨科护理发生风险的重要作用,骨科病员伤情严重、复杂、病情变化迅速,必须果断的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而有些护理人员仅仅只能够机械的执行医嘱,常常忽略患者的病情变化,难以意识到患者的深处创伤以及患者脏器的损伤情况,对于伤病并发症的预见性也较差,对于患者也未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护理,导致伤后的致命并发症难以及时的发现。

1.2 护理人员责任意识缺失引发的风险

护理人员是护理活动的直接实施人员,同时也是护理质量与护理水平的直接体现人员,为了保证护理质量,医院也制定了不同的规章制度,如无菌操作流程、交接班制度以及级别护理制度等等,若未严格的依照护理制度来开展护理工作,就会导致护理风险的发生[1]。

1.3 护理人员专科水平偏低引发的风险

不同的科室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不同,一些临床护理人员年龄较小、学历低、工龄低,缺乏专业专科知识与护理经验,若技术操作不熟练或者动作粗暴,就会引发护理风险。

1.4 沟通技巧不足引致的护理风险

创伤骨科的患者大多为意外损伤导致,患者与家属多伴随急躁的情绪,实际上,他们对于治疗的程序并不了解,以为在入院后可以马上进行手术,不明白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术前准备,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之后才可以进入下一步骤,如果在这个阶段,护理人员态度冷漠或者没有进行耐心的解释,那么就很容易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此外,在医疗技术的发展之下,骨科固定材料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更新,这就导致患者医疗费用增加,如果在手术前未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很容易由于治疗费用产生矛盾[2]。

1.5 环境管理不完善导致的风险

骨科患者不仅对护理治疗要求很高,对于休养环境的要求也较高,一些患者行走不便,需要借助拐杖才能够行走,一些小儿患者必须要加设好床栏,如果地面潮湿或者未加设好床栏,就很容易导致患者摔伤或者坠床,这也是引致护患纠纷的重要因素。

2 创伤骨科护理风险的防范对策

2.1 加强专业护理知识与专科知识的教育

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水平与专科知识水平直接影响着护理工作的开展质量,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预见性思维能力,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及时总结抢救的不同点和共同点,保证护理人员能够应用自己的临床经验、专业技能和患者状态对潜在的临床护理风险进行综合的评估,在评估完成后,则及时的将风险意义防范方式告知患者与家属,防止护患风险的发生[3]。与此同时,在整个护理流程中要注意患者的临床表现,如果有异常,则要及时的汇报给医师,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2.2 落实护理制度

落实好各项护理制度是保障护理措施能够得到顺利执行的主要保证之一,为此,必须要落实好各项护理制度,保证护理人员可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明确自己的护理职责,对于护理工作中的大小失误,必须要及时的向上级汇报,以便进行及时的补救,此外,要注意到,护理工作有着连续性的特征,如果在交接过程中发生遗漏,要及时的进行弥补,防止护理风险的发生[4]。

2.3 提升服务意识,增强沟通技巧

就目前来看,很多护患纠纷的产生都是由于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欠佳,或者患者与家属对于护理服务的质量要求较高,护理人员未满足其需求所造成,此外,患者的生活环境、阅历、年龄、治疗程序各不相同,护理人员的年龄、素质、社会经验、临床经验、阅历程度也各不相同,如果在开展服务之前未与患者或者家属进行针对性的沟通,那么就有可能招致患者或家属的不满情绪[5]。为了防止护患纠纷的产生,护理人员必须要认识到自己的角色,落实服务意识,以人为本,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与交流,提升护理满意度。

2.4 维护好病区的环境

对于危重患者,应该尽量安排至ICU或者接近护士站的病房中,对于小儿、老年或者神志不清的患者,应该加设好床栏,防止出现烫伤、坠床以及其他的伤害,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应该加强巡视,尽量将生活用品放置在患者易接触的位置,保持病房、卫生间和医院内走廊地面的清洁与干燥,防止患者二次摔伤。

3 结语

对于创伤骨科而言,护理风险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一旦出现护理事故或者护理缺陷,就对会患者及家属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为此,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学习,规范护理方式,减少护理纠纷,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服务[6]。

参考文献:

[1]张慧琴,乔素,张蕊,周秋硕.创伤骨科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3,01(10):101-102

[2]黎彩红,刘姗姗.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影响因素评估及护理对策[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24)

[3]周晓玲,郑雪梅,李民霞.骨科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探索及效果研究[J]. 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14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2012,08(18):98-99

[4]张锦奇,周琳,吴宏,梁庆宇,许苹.国外骨科医疗风险管理现状及其借鉴意义[J].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2(02):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