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人文主义思想集锦9篇

时间:2022-06-17 16:33:20

人文主义思想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1

马克思、恩格斯深切关注人的发展、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全人类的解放,作为自己毕生研究的主题和为之奋斗的最高目标,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他们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出发,批驳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所造成的人的片面、畸形的发展,把人的发展问题提到了重要地位,科学地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及其对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意义。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离开了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不可能有离开人的、与人相对立的、外在于人的社会。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是以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的发展为最高理想的。人的全面发展,就是符合人的本质和需要的发展,就是让每个人的创造能力和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描述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认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可见,马克思主义创立之初就把人本、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看作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三种存在形态理论强调:以人为本中的“人”,应包括:类存在意义上的人;社会群体意义上的人;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个人。根据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理论,强调以人为本中的“本”,需要放在各种关系中来理解和确定,主要有三层含义:第一,相对于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而言,把人当作主体。第二,相对于人被边缘化而言,把人看作一切事物的前提、最终本质和根据。第三,相对于人作为手段而言,把人作为目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理念具有三层基本涵义:第一,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它既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目的地位,又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第二,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即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的类价值、社会价值和个性价值,尊重人的独立人格、需求、能力差异、人的平等、创造个性和权利,尊重人性发展的要求。解放人,就是不断冲破一切束缚人的潜能和能力充分发挥的体制、机制。塑造人,是说既要把人塑造成权利的主体,也要把人塑造成责任的主体;第三,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实践要求我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并运用历史(符合规律发展的要求)的尺度,也要确立并运用人(或人性化:合乎人性发展的要求)的尺度,要关注人的生活世界,要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运确立起终极关怀,要关注人的共性、人的普遍性、共同人性与人的个性,要树立起人的自主意识并同时承担责任。

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主要成果

(一)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继承

社会发展观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为主要依据,提出了以社会统筹发展为基础的整体发展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人本观、以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为动力的协调发展观。以为代表的中国人,始终坚持社会财富是工人、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创造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党的一大党纲指出:“我们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是为整个人类的彻底解放而奋斗的,是代表着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的。”党的性质决定了他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反复告诫全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二)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发展

从马克思到,都把为无产阶级、绝大多数人、人民以及全人类作为自己的人学理念的基点。但在他们所处的革命年代,他们更注重的是整体、集体的人,实质上是强调“以人民为本”。这一理念贯穿于理论和实践的各个方面,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年轻的邓小平就是怀着这一信念踏上革命征途的,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20世纪末,整个世界进入了全球日益“一体化”的发展阶段,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将会长期并存,而且还要相互越来越密切地交往。共同的利益、共同的需求,必然要遵守共同的规范、共同的准则,仍然固守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传统理念显然是不行的。面对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高瞻远瞩,认真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把人的“以人民为本”的人学理念升华为“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是邓小平理论的一块重要基石,他的人本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和人本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在“以人为本”方面,邓小平关注更多的是实践,主要包括:第一,大力发展经济,满足人的需求;第二,注重人的尊严,重视人的价值;第三,正视人的个性,倡导多彩生活。(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深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党最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一理论创新成果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上,倾注了新时代人的心血,表现出了极大的理论智慧和创新精神,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新飞跃。

同志立足于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当代世界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邓小平“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是新世纪中国的神圣宣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

(四)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践行

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弘扬马列毛邓伟大理论,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中,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发扬光大,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科学发展观”,而“以人为本”就是其本质与核心。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就应: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们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为人才的成长,为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良好的制度、体制环境”“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紧紧围绕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凝结着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深刻思考。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本,它的着眼点和最终目的,不仅是物,更是人,这一要求贯穿于科学发展观的各个方面,是我们党领导发展的根本政治理念。“以人为本”,一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二是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也进一步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

三、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重大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永葆生机和活力,就必须民族化、当代化、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国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先后创立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中国化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正是由于中国人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充满着生机和活力,体现出巨大的理论威力,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中国化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针对性和生命力,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光明前景。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2

关键词:人文主义 李尔王 转变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莎士比亚站在先进思想的立场上,通过描写王室家族的内乱和李尔王的大起大落,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伪善的人伦关系,肯定了同情、博爱的道德原则,表现了通过道德改善产生理想君主的思想。在剧本里,剧作家通过塑造一系列崭新的人物形象,以及一系列人物前后思想的转变,热情地歌颂了人文主义理想。

人文主义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先进的思潮,无可置疑地带上了时代的烙印。莎士比亚的悲剧往往激荡着热烈奔放的人道主义,但随着资本主义日益严重的社会罪恶,他的理想又与现实发生尖刻的矛盾,所以“莎士比亚对人类前途曾产生深沉的忧虑和感伤,这就赋予了他的悲剧丰富的思想内涵”。[1]人文主义理想在黑暗的社会现实面前出现了危机。在剧中,代表人文主义理想的考狄利娅、肯特等人物被反动势力逐出宫廷,而黑暗势力如吕甘、高那里尔、爱德蒙等代表人物获得权势,就是这种危机的反映。对于莎士比亚来说,人为万物之灵,现在却沦落为像汤姆一样“和禽兽相差无几的疯丐”。为什么社会现实距离理想越来越远?人文主义理想在现实中还能实现吗?出路在何方呢?作为一个具有先进思想倾向的作家,莎士比亚不能不思考这些问题。他尽管苦闷、怨恨,但他不愿放弃自己的理想,向现实社会屈服。写《李尔王》时,莎士比亚的思想和艺术更趋成熟。他在进一步探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同时,试图找出方法以解决危机。因此,通过对原有剧本的改编,并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莎士比亚坚定了对人文主义的信心。

李尔王是剧本里面的核心人物。在戏剧开始时,李尔王是一个大权独揽的封建专制君主。一直以来,他都拥有绝对权威,他的话就是最高法令,不许别人稍有违抗。平时他刚愎自用,脾气暴躁,偏爱谄媚之言,性情反复无常。当他要分国土给女儿们时,他还要根据女儿们的甜言蜜语来判断她们的孝顺程度,以满足自己作为封建帝王的虚荣心。他听了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的甜言蜜语,感到非常高兴,给了她们丰厚的财产。代表人文主义思想的小女儿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说了老实话。李尔王听后勃然大怒,当即断绝了和她的父女关系,把她“驱逐出境”,嫁给了法国国王。从这里可以看出李尔平时是多么昏庸、残暴,偏听偏信,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专制暴君,一个极端专制主义的化身。莎士比亚一贯反对暴君、暴政,因此对他采取批判的态度。

李尔在受到两个女儿的不公正对待后,流落到荒野上。这是李尔思想上的转折点。他在风暴中亲自感受人民所受的痛苦,由此想到了原野中一眼望不到边的苦难的人民。在经受大自然的狂风暴雨袭击的同时,李尔内心也经历了一场更强烈的风暴。经过暴风雨的洗礼,李尔在苦难中重新认识现实社会,在苦难中重新体验人,认识人,并进而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对自己命运和一切不幸者命运的共同性的认识,构成了李尔恍然大悟的最高瞬间之一。爱德伽乔装汤姆出现,使李尔吓了一跳:难道万物之灵的人竟成了这个样子吗?“难道人不过是这样一个东西吗?想一想他吧。你也不向蚕身上借一根丝,也不向野兽身上借一张皮,也不向羊身上借一片毛,也不向麝猫身上借一块香料。……来,松开我的纽扣。”[2]从这个赤身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身上,李尔认识了人的本相。他现在理解了,从前所有一切关于自己、以及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的概念,不过是幻想而已。上述扯去衣服这动作具有象征意义,表明李尔和过去的自己进行决裂。他在暴风雨中发了疯,但头脑却比以前更清醒了。这个反省的过程是艰苦的、严酷的。由此,他的思想开始转变过来,向人文主义理想靠拢。他的思想转变的第一个标志,就是他开始为别人着想了,并为他们而祈祷。这时的李尔已经是一位具有先进思想倾向的新人了。他的意识已成了“全人类意识的一部分”。他认识到,世界上除了真诚的爱,也就是考狄利娅所代表的人文主义理想,其他都不重要。他悔恨自己一向太没有想到这种事情了。这些正是莎士比亚所肯定和歌颂的人文主义原则。李尔王的转变反映了人民对封建君主的期望,标志着人文主义理想的胜利。

通过前后两个时期的对比,莎士比亚对李尔前一阶段的昏庸专横持批判态度。当李尔经受了暴风雨的洗礼,思想起了变化,产生了人文主义思想之后,莎士比亚便以新的眼光肯定他、赞美他。

在剧中,莎士比亚还塑造了一系列体现人文主义理想的人物,如考狄利娅、肯特、弄人等。他们是本剧的一代新人。他们“诚实、机智、坚持真理,忠于父辈和君主,敢于同黑暗势力作不懈的斗争,体现了莎士比亚维护和谐自然的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思想”。[3]其中考狄利娅是个突出的代表。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考狄利娅是他塑造的最美好的形象之一。她犹如黑暗现实中的一座灯塔,寄托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考狄利娅从内心里面深爱她的父亲,但即使如此,她也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肯用谎话来欺骗父亲,牺牲真理,借以获得大片国土。为了取得父亲的欢心,她的两个姐姐用甜言蜜语回答李尔王。这时考狄利娅想的是“考狄利娅应该怎么好呢?默默地爱着吧”。这就是人文主义者真诚待人的原则。她认为精神上的富有比物质财富更重要,真诚无私的爱、个人尊严和人格独立胜于父亲的国土。她内心深爱着父亲,但她也坦言出嫁后不能全心全意地爱父亲。对于由此而来的巨大的精神创伤和物质损失,考狄利娅没有后悔。对于人文主义者来说,人是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各自的尊严是和真理、诚实以及正义的概念分不开的。同情心、大公无私、自我牺牲的能力是和他们与生俱来的。甚至于当他们明知一说出真话就会给自己招来不幸的时候,他们也是敢于说出真话的。他们体现了仁爱、忠诚、信义等高贵品质。

考狄利娅的爱情观,像莎士比亚戏剧里的其他主人公一样,就是强调真挚的爱情。勃艮第公爵因为考狄利娅失宠而停止向她求婚,考狄利娅当即也表明自己不愿意嫁给他。面对失宠的考狄利娅,为人文主义思想鼓舞的法兰西国王则毫不犹豫地说:“最美丽的考狄利娅啊,失去了财富,方显出你最富有……我欢迎她做法兰西臣民的王后。”[4]在人文主义者看来,婚姻应该是自觉自愿的,爱情不容许掺杂物质利益的谋算,决不能拿金钱去衡量,收买。考狄利娅最终嫁给了真正欣赏她的法国国王。人文主义思想获得了胜利。莎士比亚对考狄利娅的肯定,正是对人文主义原则的宣传与肯定。

在君臣关系中,肯特对李尔的态度同样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肯特忠诚而又耿直,敢于直谏。他敢于批“怒龙的逆鳞”,劝谏李尔王不要错误对待考狄利娅。他也不因李尔不听他的忠告把他驱逐出境而抱恨李尔。他没有新兴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而是始终忠于李尔王,装扮成仆人照顾他。李尔流落到荒郊以后,肯特同情他,并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他,保护他。莎士比亚通过肯特赞扬了忠诚高尚的精神。

除了剧中主要人物李尔外,葛罗斯特和爱德伽也在时代的风暴中经历了大的转变过程,思想上向人文主义转变。葛罗斯特的经历和转变过程和李尔相似。至于爱德伽,他在剧中的变化可以说是最大的了。他开头跟一切有钱人一样,尽情地享乐:贪酒,爱赌,好色。此时的爱德伽是一个幼稚无知的浪荡公子。被逐出后,爱德伽无以为生,经历了与被逐出田园的无业游民同样的生活,与人民共患难,从人民中学到要坚强地生活下去。经过了千辛万苦,爱德伽在风暴中挺下来了,并成长为一代具有进步思想的新人。这样的新人,预示着未来必将取得新的和谐与光明。

在剧末,李尔经过重重困难,终于找回了考狄利娅,象征着他最终完成了向人文主义思想的转变。在监狱里,父女俩的灵魂获得了人文主义的和谐与温暖。尽管李尔和考狄利娅死去,但“人文主义理想不以人的死亡而泯灭,而被一代新人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这才是这部悲剧的精神实质”。[5]莎士比亚在任何困难时期从未失去对人文主义理想的信心,他的悲剧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人文主义思想。经过了一系列的事件,人文主义者在生活、斗争中经受考验,一代新人成长起来。最后,悲剧虽然以大多数代表正义的和代表邪恶势力的主人公的死结局,但剧作家的人文主义理想却实现了,理想的社会秩序重又建立。

参考文献:

[1]矫福军.论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人文主义思想[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2][4]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9)[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216、158.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3

一、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

从1350年开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标志着欧洲近代文化的新开端,而人文主义便成为了这一时期最强劲的社会思潮。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一个以人文学科的研究与学术为基础,与基督教神学的人生观相对立,以人和人的现实生活为中心,以培养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为理想,以促进和实现人类幸福的现实生活为目的新文化运动。布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说到,“当幻觉的纱幕一经扯碎,当对于自然的恐惧和对于书籍和传说的盲信一经克服时,就有无数的问题摆在他们面前等待解决。当别的民族对自然仍淡然漠视的时候,整个民族却喜好研究自然和考察自然……意大利研究自然科学的人自豪地在《神曲》中探索出对于自然科学感兴趣的暗示和证明。”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核心是关于人的理论。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尖锐地批判了基督教对人的贬低和轻视,批判了宗教的“原罪”说、禁欲主义和以出身、等级论品质的传统观念,赞扬人在宇宙中的独特的、崇高的地位,肯定人的自由意志和尊严。同时他们多方面地探讨了人性问题,肯定人的自然欲望和情感的合理性,重视人的现实的世俗生活,提倡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追求一种幸福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伟大的音乐家李斯特将《神曲》改编为钢琴曲,从那激昂的旋律中我们可以看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强音;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通过《罗密欧与朱丽叶》表现当时人们对人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性和美好爱情追求;法国勃良第乐派的杜费开始将世俗音乐引入宗教弥撒中;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则对整个宗教社会,包括音乐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方音乐的影响

在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而从音乐欣赏的角度说,音乐无论是在形式、内容以及理论体系诸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并得以迅速发展。继之而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人文主义理论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对西方的现代音乐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音乐要和谐悦耳

音乐家廷克里说:“谐和与不谐和只能用耳朵来判断”,“我从来不相信天体和谐的现实的存在和可能的存在。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是谁也不能说服我,使我相信:离开发音就不可能想象谐和的音是‘天体’的运动产生。”“我从来没有由于聆听它们、检验它们而不边得更为愉快,更能受到启发的了”。文艺复兴时的作曲家、理论家维森蒂诺也认为,一部作品必须“充满和谐”,“缺少谐和,便会乏味”,音乐作品必须“充满和谐”,“用谐和音使耳朵得到满足。

(二)音乐有了初步的分类

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方音乐的影响还表现在音乐服务于不同的社会阶层,有了初步的分类,即“上流社会的音乐,(musie reservation music in polite soeiety)、“卑微的,(cose basse,the humble things)、“喜剧性的,(cose buffoni)、还产生了“室内乐”与“教会音乐”区别。维森蒂诺称前者为室内唱的歌(da cantare in camera),后者为教堂唱的歌(da cantare in chiesa)。

(三)人们对音乐的认识趋于客观

作曲家加福里于1496年说:“谐和就是悦耳的谐和相极端、相对比的声音由中间声部结合到一起的相应的音响。人们认为声乐音乐应当与它们所配的歌词充分结合,音乐不仅应当表现其曲调的外部特征,而且应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意义,应加强音乐对歌词的表现力。由此可见,人们在这时对音乐谐和与否的标准己不再受宗教观念的束缚了,而真正以发挥人的本性为标准。

(四)民族风格音乐的兴起

文艺复兴全盛期和后期开始有了“民族性”音乐及世俗音乐中民族风格的兴起。拉丁语、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希伯来语等各个民族的言都有其本身的发声特点,而语音特点又影响着其本族的音乐,正因为语音特点的丰富多彩,所以各个民族的音乐也是各具特色、绚丽多彩的。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4

【关键词】《神曲》 人文主义

一、《神曲》故事梗概

但丁・阿利吉耶里(公元1265-1321)是意大利的民族诗人,中古到文艺复兴的过渡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恩格斯称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世纪的最初一位诗人。”创作时间长达10余年的长诗《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是诗人探索个人、民族、人类精神出路的心灵史,也是中世纪文学中深刻反映时代、社会的伟大诗篇,有“中世纪”史诗之称。在结构上,《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每部33歌,加上序曲,共100歌,计14000余行。主要情节是写诗人自己作为一个活人梦游冥府三界的故事。长诗采用欧洲中古文学特有的幻游形式,叙述但丁在“人生的旅途”即35岁那年,迷途于一个黑暗的森林。他竭力寻找走出迷津的道路。黎明的时候,来到一座小山脚下,山顶洒满了阳光,这是普照旅途的阳光。他正一步步地朝着山顶攀登,忽然跳出三只五色斑斓的猛兽:豹、狮、狼,拦住了去路。但丁进退维谷,惊惧地高声呼救。这时,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对但丁说:你不能战胜这三只野兽,我将指示你另外一条路径;首先引导你参观罪人接受酷刑的永劫之邦,然后陪同你登上灵魂洗练的山坡,到了山顶,自有一个比我更高贵的灵魂,来引导你游览幸福之国。但丁追随维吉尔,开始游历地狱、炼狱。之后,但丁年轻时候爱慕的贝娅特丽丝,亲自前来引导他游历天堂、天府。到天府之后,贝娅特丽丝回到自己的位置,但丁得见上帝之面,但上帝的形象如电光一闪,似白雪在阳光下融化,迅即消失,于是幻想和《神曲》也戛然而止。

二、《神曲》中新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

1. 表现在对人类前途命运的热切关怀上。

《神曲》决不是一部宣扬死后善恶报应、鼓吹来世主义和赎罪思想的宗教作品。但丁创作这部作品,目的是为了给人类指出一条从黑暗走向光明的途径。对迷路、游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描写,象征着人类经过迷惘和错误,经过苦难和考验走向光明与至善的历程。书中的很多形象都有此寓意:黑暗的森林象征中世纪的黑暗社会,尤其是意大利的现实;三头野兽豹、狮、狼是残暴的封建统治者的象征,是阻碍人们走向光明的邪恶势力的象征,更是人性自身的淫欲、和贪婪的象征。维吉尔象征知识和理性,他引导但丁游历地狱和炼狱,象征人类在理性指导下认识罪恶与错误从而醒悟、获得新生的过程。贝娅特丽丝象征信仰和神学,她引导忠于信仰的人达到思想的至善境界。从表面上看,似乎但丁提出了一个通过净化道德以达到永生的基督教神学问题。但实际上,但丁所探讨的乃是人类的光明未来,首先是意大利光明未来的问题。我们完全可以把地狱看做是教会统治下的现实生活的象征,把天堂看做是但丁所渴望的理想社会的象征,经过炼狱进入天堂,则象征着人来历经苦难的磨砺最终会从现实走向理想的道路。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既为祖国的命运忧虑,设法为它探索一条政治上和道德上新生和复兴的道路,同时也关心基督教世界以至整个人类的前途。

2. 表现在对世俗生活的热切描绘上。

《神曲》写的虽然是一个梦游三界的故事,但是作品的主要内容则取材于意大利的现实生活,有着强烈的现实性;实际描写中,也表现出对现实生活斗争的强烈兴趣。特别是《地狱篇》,通过但丁和各种亡魂的对话,鲜明地反映了意大利的现实生活,接触到了一系列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极其广泛地反映了当时意大利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各方面的情况。

3. 表现在对现实社会各种邪恶势力的批判上。

作品反宗教、反封建、,批贵族、批官吏、批剥削者:对教会的黑暗和暴君的罪恶进行了深刻有力的批判(教皇干涉世俗政权、制造分裂、买卖圣职,尼古拉三世倒栽于石洞双脚燃烧,给当时还在世的朋尼法斯八世在地狱预留位置),对豪强贵族、贪官污吏的自私荒淫贪婪伪善和变节给予了猛烈的鞭挞,对党派斗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进行了严厉谴责(把参与党派斗争的主教和各党派首领放进地狱受罚),表达了希望祖国和平统一的强烈愿望。还对高利贷等各种剥削者给予了揭露批判。

4. 表现在对文化知识和人的才能智慧的歌颂上。

作品对希腊罗马的诗人学者表示了极大的敬意。如把维吉尔奉为导师,称他是“智慧的海洋”,并让他引导自己游历地狱和炼狱;作品中奥德修斯形象是智慧和力量的象征,反映了要求理智解放的思想。他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百折不挠,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征服了一个个艰难险阻,他说,“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当追求美德和知识。”但丁认真聆听他的讲述,深有同感。

5. 表现在对自由爱情的赞颂上。

但丁被弗兰采斯卡和保罗的爱情故事感动得晕倒,不仅说明了诗人对世俗爱情的肯定,而且体现了诗人对恋爱自由的赞许。

参考文献: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5

关键词:人文主义思想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启示

1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

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和理论,14世纪发源于意大利,然后流传到其它国家。人文主义这个称谓来源于“人文学科”,是由世俗学校设置的,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同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和经院哲学针锋相对的世俗文化。人文主义者的活动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当时反封建的主力军。

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是:

(1)用人性反对神权。

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有理性,有崇高的品质,有无穷的智力,可以创造一切,以此与神权相对立。“人性论”是人文主义者的理论纲领。

(2)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人文主义者提出“个性解放”,肯定现实生活,提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的幸福,从而打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

(3)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人文主义者鼓吹理性,重视人的聪明才智。他们推崇理性是“人的天性”,“知识是快乐的源泉”。

(4)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这是人文主义者主要的政治思想。

现代性的人文主义是在19世纪作为术语概念以德文(humanismus)问世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唯科学主义的反拨,强调“人”的主体性、自由性、不可平均化的个性、不可预料性、非工具性等。现代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一种自由的人文精神,最基本的是摒弃了几千年来封建社会对个人价值的漠视,把人看作宇宙间最高价值来尊重,肯定每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价值和意义。强调人在这个世界上人生价值的体现,不是乌托帮的空想。最重要的是人除了在自然界生存的自然规律之外,还是精神性的存在。但这种自由的人文精神必须建立在有序的人文平台上,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规则。

2人文主义思想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顺应人文主义思潮,完善人文教育模式,创新人文主义特征,营造鲜活的人文教育氛围,直接体现人文主义理念与特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得以实现:

(1)改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人文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因素和心理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人感情和个人需要,提倡包括认知和情感在内的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形成个性化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和思维品质的过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性,造就学生的人文素质。以人文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哲学主张学习者与教育者分享控制权;主张以协商的形式进行学习;主张共同承担;主张学习内容要符合学习者自身的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人文主义教学大纲强调学习者要为他们自己的学习负责,比如自我决策、自我选择并实施学习活动、表露自己的能力、需要和偏爱等。在这种学习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还是学习者的指导者和顾问。人文主义心理学所倡导的教学思想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和以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它强调每一个学习者皆有学习潜力、学习天赋;学习应当是在没有压力的条件下自由学习等等。人文主义教学大纲的远期目标是培养符合人文主义心理学标准的人才;其近期目标则是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性学习就是指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自我检查评估。在目前高校招生普遍扩招的形势下,由于学生的水平各异、学习能力各异、学习策略各异、学习动机各异以及普遍的师资匮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语言学习中心”或“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甚至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自主学习英语,从而最大程度地实行个性化学习。校园网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室时空限制,构建了一个无限开放的教学空间,学生可以在校园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开展学习,需要学多久就学多久。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主选择不同程度的学习材料,设定学习目标,决定学习进度,不断作出调整,并最终实现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

(2)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2004年4月份起,教育部在全国180所院校试点实施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这次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把原来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为以听说为主,把教学中心转移到全面提高英语的综合实用能力上来。此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改革的手段就是要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加上课堂教学,来推进英语教学改革。改革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把现有的大纲朝着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方向改变;二是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三是改革评估方法。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具备以下优点:①大班授课与小班操练相结合;②课堂教学与开放式自主学习相结合;③光盘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④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这些优点与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有着天然的联系。

(3)改革评估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变化必然要求评估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众所周知,语言测试的目的是根据被试的考试分数来衡量其语言能力,因此在语言测试中要充分考虑试卷的信度(reliability)、效度(validity)、真实性(authenticity)、交互性(interactions)、影响(impact)和可实践性(practicality),利用测试的反拨作用来促进教与学的理念的变化,保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良好的语言测试应该建立在语言学、语言教学法、学习论和心理测量学等理论基础之上,它是教学工作的辅助手段,并只能服务于教学工作。

3结语

基于上述分析,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必须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而不是简单地移植国外二语教学理论;二是推行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改革评估方式,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因此我们只有顺应人文主义思潮,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把单纯对教学法的研究转移到对教学法和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双轨研究方向上来。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

[2]程晓堂.论自主学习[M].学科教育,1999.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6

【关键词】人文主义 文化思潮 建筑遗产保护理论 【中图分类号】TU-05 【文献标识码】A

人文主义(humanism)是西方文化的主流思想,一般认为,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也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人文主义的不断发展,使公众对建筑价值的认识不断深入,逐步颠覆了公众对建筑遗产以及城市发展思潮的认知观念,人文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成为建筑保护理论发展的文化影响因素和思想基础。

人文主义思想的启蒙

人文主义最早可以追溯至古罗马时期,是古罗马和古希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法学家和哲学家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公前106年~公前43年)在《论共和国》中明确提出人本主义的思想主张,这也被认为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至文艺复兴时期,对世界的最新认识,个体命运、人的价值以及个人尊严成为最为关注的基本信念,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就是强调人的中心地位。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新观念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它渴望打破宗教的束缚,崇尚理性,确立人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同时,不断加强个体对其精神和肉体发展的权利,逐步建立人类中心论的主要观点,鼓励个体对自然的不断探索。因此,在文艺复兴背景下的人文主义看似是一场关于文化的运动,实际上它是从意识形态领域出发,将理性作为武器对封建的特权制度和等级划分进行批判,倡导用理性的人文主义思想对抗封建宗教统治,用人性对抗神权,用个性打破传统禁欲主义的束缚,用理性冲出蒙昧主义的桎梏。

建筑的发展和环境、历史、情感以及宗教联系紧密,贝聿铭说:“建筑是一种社会艺术形式”,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对建筑艺术的形式影响巨大,不同时期的审美意识,物质发展水平又决定了公众的精神需求。而人文主义思想作为西方极具代表性的文化思潮,对建筑遗产保护更是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从经验性走向科学性

15世纪从佛罗伦萨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对于西方建筑史而言,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文主义、人本主义均强调人的思想,突出公众的基本诉求,主张以人的思想代替神的思想,教会的黑暗统治逐渐被揭露,教会的权威受到公众的极大质疑,希腊文明成为公众用来对抗宗教神学的有力武器,古罗马建筑的文化符号和内涵精神是希腊文明对建筑影响的直接体现,这也从侧面对建筑工匠的技术能力、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兴的资产阶级同样对教会存在不满,他们积极支持人文主义者,如哲学家、诗人、艺术家和建筑师。

建筑在人文主义的关怀和帮助下逐渐打上了建筑师的思想烙印, “建筑师”的出现是公众对建筑以及建筑文化重视的结果,公众对建筑及其内涵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建筑的发展也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大量的人文学者和艺术家开始涉足建筑领域,加上他们先前对古典主义建筑原则的理解以及对建筑原有的一些认识,在建筑地位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解基础上诞生了大量的建筑著作。建筑理论的产生一方面规范了建筑的标准,另一方面将建筑营造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使得新建的建筑完全摆脱了原先毫无内涵、仅靠经验而又缺乏理论指导进行建筑修建的方式,也使建筑真正的成为了一门学科。

从物质性走向文化性

人文主义思想对建筑遗产保护的观念产生了极大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对建筑美学价值的理解提升到广阔的社会综合保护价值上。人文主义思潮从文艺复兴开始发展到近现代,是对启蒙思想的“抽象理性”的进一步反思的延伸,它崇尚感性,反对一切的科学和理性,将对人的关心和关怀放在首位,进一步确立个体――人的中心地位,突出人的尊严,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自由平等以及自我价值的体现,这种观念将 “对人性的关注”延伸到人文历史、遗产保护以及世界观认识的各个方面。

人文思想的介入使得公众对建筑遗产价值有了全新的认识,那就是建筑遗产的形式美价值在社会价值面前变得越来越弱势。在对建筑遗产保护的过程中不再局限于恢复和保持建筑的原有风格,而是逐渐转向注重建筑结构以及建筑自身的审美意味,突出强调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和情感价值,同时,对“人”的关怀和重视越来越明显。理念的转变进一步推动和发展了建筑遗产保护对周边自然环境、非物质层面的人类活动以及文化与传统,这也直接促使各个阶层都需要以整体的角度看待建筑遗产,建筑遗产保护理论的发展将保护对象扩大到了一个更加全面的时代。因此,人本主义思想对建筑遗产保护的完整性理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从特殊性走向大众性

西方建筑遗产保护原先只关注重要的历史遗迹,人文主义思想打破了这一传统观念,将研究层面拓展到更为宽泛的范围。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欧洲封建制度呈两极趋势发展,新兴的市民阶级和无产阶级不断涌现,西欧封建制度逐渐走向末路,“在同中世纪宗教传统的斗争中,一个体现新时代的新建筑以它的古典性和人文性挣脱神学的羁绊,逐步孕育、形成和发展成熟起来”。这种新建筑一方面仍孜孜不倦的复兴古典建筑,另一方面,新建筑的大量理论将新兴的学科知识不断应用到新建筑中。人文主义思想不断冲击传统宗教观念,它的核心内容就是积极的肯定个人价值,鼓励个体面向现实世界,“表面上是要恢复古罗马的进步思想,实际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在精神上的创新,艺术本质上已经不再是为统治阶级以及(统治阶级的工具)服务,而是朝着一种反映人的自我价值的方向演变了”。

正是在特殊的人文主义背景下,对历史遗产保护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以往只是对重要的历史古迹进行保护,现在逐渐拓展到对一般性历史建筑以及历史环境的关注。由此可见,人文主义思潮不只是关注比较有代表性意义的历史古迹,随着公众对遗产价值的认知,社会底层的一般性建筑也被纳入到人文主义思潮的关注范围,这也直接打破了之前对一般性历史建筑价值的认知。

从保护性走向可持续发展性

人文主义思想更多的是从单一保护向可持续发展层面延伸,海德格尔利用他的存在主义哲学直接否定了笛卡尔的物质与精神的二元论。胡塞尔也在“欧洲科学的危机”的标题下对实证主义思潮进行了批判。萨特秉承人文主义思想,从“自由”的角度诠释了人存在的本质。这种价值观念的转变为遗产保护的认识和方法带来了新的发展,对建筑保护理论中的保护与发展起到了协调的作用。人文主义思想打破了传统对建筑的修复、保存的认知,它强调对建筑的再利用,正是人本主义对人的重视和关怀,使得建筑保护也逐渐开始注重对公众日常行为的关注,对建筑的再利用研究,使传统建筑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人文主义思想对建筑保护理论的发展影响深远,它拓展了建筑遗产保护从只关注历史古迹到总体建筑的范围,推动了对建筑保护对象从物质性存在到非物质文化层面的研究。在建筑保护理论的基础上打破了原先孤立的保持和恢复的传统形式,对建筑遗产的保护更多的注重建筑功能的有效延续,将建筑的使用价值进行最大化的体现,强调对人的尊重,在价值延续以及有效使用中进行保护。

(作者为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建筑节能与建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马慧芝:《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建筑》,《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7

关键词:人文主义思想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启示

1 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

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和理论,14世纪发源于意大利,然后流传到其它国家。人文主义这个称谓来源于“人文学科”,是由世俗学校设置的,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同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和经院哲学针锋相对的世俗文化。人文主义者的活动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当时反封建的主力军。

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是:

(1)用人性反对神权。

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有理性,有崇高的品质,有无穷的智力,可以创造一切,以此与神权相对立。“人性论”是人文主义者的理论纲领。 

(2)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人文主义者提出“个性解放”,肯定现实生活,提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的幸福,从而打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 

(3)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人文主义者鼓吹理性,重视人的聪明才智。他们推崇理性是“人的天性”,“知识是快乐的源泉”。 

(4)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这是人文主义者主要的政治思想。

现代性的人文主义是在19世纪作为术语概念以德文(humanismus)问世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唯科学主义的反拨,强调“人”的主体性、自由性、不可平均化的个性、不可预料性、非工具性等。现代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一种自由的人文精神,最基本的是摒弃了几千年来封建社会对个人价值的漠视,把人看作宇宙间 最高价值来尊重,肯定每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价值和意义。强调人在这个世界上人生价值的体现,不是乌托帮的空想。最重要的是人除了在自然界生存的自然规律之外,还是精神性的存在。但这种自由的人文精神必须建立在有序的人文平台上,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规则。

2 人文主义思想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顺应人文主义思潮,完善人文教育模式,创新人文主义特征,营造鲜活的人文教育氛围,直接体现人文主义理念与特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得以实现: 

(1)改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人文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因素和心理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人感情和个人需要,提倡包括认知和情感在内的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形成个性化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和思维品质的过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性,造就学生的人文素质。以人文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哲学主张学习者与教育者分享控制权;主张以协商的形式进行学习;主张共同承担;主张学习内容要符合学习者自身的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人文主义教学大纲强调学习者要为他们自己的学习负责,比如自我决策、自我选择并实施学习活动、表露自己的能力、需要和偏爱等。在这种学习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还是学习者的指导者和顾问。人文主义心理学所倡导的教学思想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和以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它强调每一个学习者皆有学习潜力、学习天赋;学习应当是在没有压力的条件下自由学习等等。人文主义教学大纲的远期目标是培养符合人文主义心理学标准的人才;其近期目标则是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性学习就是指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自我检查评估。在目前高校招生普遍扩招的形势下,由于学生的水平各异、学习能力各异、学习策略各异、学习动机各异以及普遍的师资匮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语言学习中心”或“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甚至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自主学习英语,从而最大程度地实行个性化学习。校园网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室时空限制,构建了一个无限开放的教学空间,学生可以在校园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开展学习,需要学多久就学多久。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主选择不同程度的学习材料,设定学习目标,决定学习进度,不断作出调整,并最终实现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

(2)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2004年4月份起,教育部在全国180所院校试点实施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这次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把原来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为以听说为主,把教学中心转移到全面提高英语的综合实用能力上来。此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改革的手段就是要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加上课堂教学,来推进英语教学改革。改革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把现有的大纲朝着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方向改变;二是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三是改革评估方法。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具备以下优点:①大班授课与小班操练相结合;②课堂教学与开放式自主学习相结合;③光盘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④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这些优点与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有着天然的联系。 

(3)改革评估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变化必然要求评估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众所周知,语言测试的目的是根据被试的考试分数来衡量其语言能力,因此在语言测试中要充分考虑试卷的信度(reliability)、效度(validity)、真实性(authenticity)、交互性(interactions)、影响(impact)和可实践性(practicality),利用测试的反拨作用来促进教与学的理念的变化,保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良好的语言测试应该建立在语言学、语言教学法、学习论和心理测量学等理论基础之上,它是教学工作的辅助手段,并只能服务于教学工作。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8

关键词:普洛斯彼罗 莎士比亚 人文主义

一、上帝还是莎翁

在《暴风雨》中,主人公普洛斯彼罗显示出了操控魔法的强大能力,他能未卜先知,呼风唤雨,能任意实现自己的意志。在这个孤岛上,他类似一个全知全能又掌控一切的存在。因此,有评论家将他等同于上帝。然而,仔细分析一下我们不难发现,这种说法存在不妥之处。首先,剧本中实际存在两个普洛斯彼罗,即十二年前的公爵和现在的岛主,而年轻时身在米兰的普洛斯彼罗并没有表现出掌控一切的实力。再者,普洛斯彼罗在经历人生的厄运后思想上有一个变化过程,而上帝是全知的、自信的、不会改变的。最后,普洛斯彼罗在教育米兰达和教化凯列班时期望达到的目的,并不是上帝的理想,而更像人文主义者的诉求。所以,笔者认为,将普洛斯彼罗当做上帝固然有其象征意义上的合理性,但也明显有些牵强。除了这个观点之外,还有人说普洛斯彼罗就是莎士比亚本人的象征,因为正像莎士比亚本人一样,“他也能控制莎士比亚创造出的戏剧中的世界”,而且他在收场诗中的陈述像极了莎士比亚决心退出戏剧舞台的最后告白。然而普洛斯彼罗离开后是要重新成为米兰公爵,而莎士比亚却要告老还乡颐养天年。并且两者在身份上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莎士比亚怎么可能奢望普洛斯彼罗那样的高贵出身。所以,尽管普洛斯彼罗身上有着莎翁的影子,却不是莎翁一丝不差的翻版。

那么,究竟该怎样定位普洛斯彼罗呢?笔者认为,他是莎翁塑造的一个典型的人文主义者形象,是包括莎翁在内的一代人文主义者的缩影。他热爱人类,热爱自由和生命,怀揣教化改造人类的理想,具备一个人文主义者所应当具有的品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认为,从普洛斯彼罗的身上,可以管窥到莎翁晚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二、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思想演变

普洛斯彼罗年轻时“是一位有权势的王爷”,并且受到人民的爱戴。后来他被魔法所吸引,不再理会政事。那么魔法在剧中有什么象征意义呢?普洛斯彼罗在登岛后用魔法解救了被女巫西考拉克斯妖术困住的空气精灵爱丽儿,妖术是中世纪的代表,那么在欧洲历史上,是什么战胜了妖术?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可以很自然的想到,普洛斯彼罗所醉心的魔法,其实就是科学知识。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普洛斯彼罗就不再那么神秘了。年轻时的他其实就是一位渴求知识同时对人类怀有单纯幻想的人文主义者。最终,弟弟的背叛打破了他的幻想。然而遭受打击的他,仍然对书籍有着一如既往的热爱。他在诉说贡扎罗给他们父女的恩情时,着重说道“他又知道我爱好书籍,特意从我的书斋里把那些我看得比一个公国更宝贵的书给我带了来”。

在幼小的米兰达的鼓励下,在上天的眷顾下,普洛斯彼罗幸运的来到了这个孤岛,并且开始了新的生活。他在岛上有两个生活重心:一是继续研究魔法,二是抚养女儿长大成人。魔法方面,他学有所成,已经有了让西考拉克斯所礼拜的神明都听从他指挥的强大能力。抚养女儿方面,他悉心教导米兰达,给她“别的公主小姐们都不曾受过的教育”。 与此同时,他也着手改造凯列班,不过结果令人失望。有的评论者认为,普洛斯彼罗耐心改造凯列班,而凯列班却冥顽不化,这直接导致了普洛斯彼罗改造人类理想的破灭。然而就笔者的阅读经历来说,从普洛斯彼罗对待凯列班的态度来看,他似乎一开始就没有抱很大的希望,只是“看你样子可怜才辛辛苦苦教你说话”, 本来就是采取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而凯列班的恶劣行径更加印证了普洛斯彼罗关于他是个下流坯的认识,“一个魔鬼,一个天生的魔鬼,教养也改不过他的天性来”。从而使普洛斯彼罗延续着头脑中的血统思想,估计这也是他非要为米兰达安排一位王子做夫君的原因之一。所以,在这里,笔者所持的观点是,普洛斯彼罗的失望,不是怀着极大热情去做一件事而遭受突然打击(凯列班意欲米兰达)后的瞬间失望,而是本来就没有抱多大希望,现实只是加剧了自己的失望而已。这样来看,普洛斯彼罗的心中,其实存在着对人性深深的失望,和一种一步步加深的悲哀。所以,他最后决定抛弃自己的魔法,只保留那剩余的属于自己的微弱力量。然而他又不是绝望的,因为他已经用尽心血培养出了美好的未来,也就是自己的女儿米兰达。

三、莎士比亚晚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在简要分析了主人公普洛斯彼罗的思想发展轨迹之后,我们就看一看莎翁通过这个人物向我们透漏了他晚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哪些信息。

莎翁创作《暴风雨》的时候,正是詹姆士一世在位时期,国家混乱,民不聊生,实现人文主义理想的可能性被冰冷的现实无情地粉碎。面对现实中的矛盾,身为剧作家的莎翁有没有妥协退让呢?我们从普洛斯彼罗对待仇敌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面对那些曾经迫害过自己的人,普洛斯彼罗说:“要是他们已经悔过,我的唯一的目的也就达到终点,不再对他们更有一点怨恨。”这时候的莎翁,已经不是那个曾经与仇敌争个你死我活的莎翁了。现在的他,主张宽恕与和解。

我们再看普洛斯彼罗置身的这个孤岛,只有在这个孤岛上,他才是绝对的权威。然而它只是一个乌托邦,是一个没有现实纷争的地方。而且,普洛斯彼罗用以复仇的工具——魔法,也是在现实中不会出现的。在一个虚构的场合用虚构的方式来完成复仇,完成对罪恶的救赎,完成双方的和解,从中可以看出莎翁的无奈和一厢情愿。

从剧本第一幕第二场普洛斯彼罗与爱丽儿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如下信息:解救出爱丽儿后,普洛斯彼罗就与之约定了十三年左右的服务期限。另外,第一幕中普洛斯彼罗对米兰达说自己所做的一切无非是为她打算。在第四幕第一场中,普洛斯彼罗又重申到“我是为了她(米兰达)才活着的”。在综合了普洛斯彼罗的预言能力以及对周边一切的掌控程度后,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他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而且来到岛上不久之后,他就已经想到了每一步该怎么走。但如果就此说普洛斯彼罗是条老谋深算的狐狸,那就显得不妥了,因为他的动机中没有恶的因素。除了使自己恢复米兰公爵的合法身份,他的其他心思都在米兰达身上。我们暂且不讨论他对米兰达的疼爱的客观效果,仅从他的主观角度来讲,他希望米兰达能健康成长,不受到俗世的污染,他煞费苦心的为米兰达提供一桩美满的婚姻,给她一个幸福的将来。普洛斯彼罗的这种做法,正是莎士比亚晚年思想的写照。莎翁正是把自己的人文主义理想寄托在了下一代身上,“上一代人罪孽重重,把社会搞得一团糟,而如果下一代人纯洁善良,心地美好,那么社会在他们手中自然会变得合理起来”,这正是莎翁心中的期盼。剧本以阿隆佐和普洛斯彼罗都认可并极力促成的儿女婚姻结束,是有着特殊含义的,这象征着爱对恨的胜利,和人文主义者所向往的新生活的开始。

最后,我们需要谈谈普洛斯彼罗为什么选择恢复自己米兰公爵的身份,有人认为普洛斯彼罗是念念不忘自己的爵位,这种说法虽然难以被完全驳倒。但笔者认为理解这一行为应从它的象征意义入手。在社会矛盾尖锐,人文主义者普遍失落、逃避,甚至麻木的时代,莎士比亚让自己的主人公重返社会,不正意味着让人文主义者重新鼓起勇气面对残酷的现实么?再者,普洛斯彼罗做公爵,所施行的政策方略应当比安东尼奥那样的人所制定的更有利于社会安定、民众幸福吧。纵然社会现实令人无奈,我们还是要勇敢面对,并且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应当是莎翁希望向世人传达的思想。

四、结语

作为莎士比亚最后剧作的主人公,普洛斯彼罗身上集中体现了莎士比亚晚期的人文主义思想。莎士比亚一生都在倡导人性解放和理想主义,然而残酷的现实给人文主义以极大地打击,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看到,莎士比亚没有一味的逃避。他在最后仍然试图通过宽恕与和解来消除矛盾和仇恨,并且给了人类的未来一个美好的期许。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方平译.莎士比亚喜剧五种.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2]张泗洋等.莎士比亚引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

[3]张泗洋等.莎士比亚戏剧研究.时代文艺出版社,1991.

[4]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莎士比亚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1984

[5]张淳.莎士比亚《暴风雨》寓意浅析.2003.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9

论文摘要: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是在对基督教神学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来阐发自己的宗教思想的。虽然他们没有对教会构成有力的威胁,但他们的活动使人们的思想从教会的束缚中得到了稍许的解放,导致了人们情感和想象力的自由放纵,从而为17世纪国家主义和 科学 主义的兴起及18世纪理性主义的全面胜利铺垫了道路,并为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 发展 繁荣拉开了序幕。

    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初始阶段,人文主义者在这一时期对宗教既爱且恨,表现出理性与信仰相交织的矛盾思想。一方面,他们猛烈抨击教会,无情嘲讽僧侣,反对禁锢人性的基督教教义,要求以人本替代神本,提倡理性与信仰相分离,表现出对传统基督教的偏离与叛离倾向;另一方面,他们却始终坚信“上帝至上”的思想,并怀着深厚的宗教情结,与教会进行了广泛的合作,表现出对基督教信仰的虔诚与执著。这正如詹姆士·斯鲁威尔所说:“虽然许多 历史 学家,特别是19世纪的历史学家都试图把文艺复兴和意大利的人文主义与各种各样的非宗教形式联系起来,但并不是说,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非宗教的。人文主义者们“既非不信教者,也非无神论者”

    人文主义者的这些宗教思想,一方面是对基督教神学进行批判继承的产物,另一方面又为17世纪国家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兴起及18世纪理性主义的全面胜利铺垫了道路,并为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发展繁荣拉开了序幕,这构成了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

一对神学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

    人文主义者的宗教思想是建立在对传统基督教进行猛烈批判的基础之上的,在宗教批判活动中,他们充分利用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思想资源,如他们吸取了古典文化中的自由、平等、民主等“人文”观念及科学求知精神,来批判中世纪的封建等级特权制度与教会的蒙昧主义、禁欲说教,鼓励人的自由与尊严,具有“复古求解放”的特征。然而他们对他们批判所指的基督教神学,也没有彻底抛弃,而是对基督教的神学传统文化给予了较多的批判继承。

    (一)借助上帝的权威,来阐明人本思想

    人文主义者在阐发人本思想时借助了上帝这个法力无边,统驭一切的最高神圣权威,来烦扬人的理性尊严及自由意志,在上帝的神圣光环的庇护下进行一系列的人文主义活动。然而,他们所借助的“上帝”,已经不再是传统“神本”观中的那个对人的堕落和贪欲感到愤怒并施加惩罚的最高神冥,也不完全是那个要人在尘界顺从其训诲,等待其拯救的救世主,而是为人造就了世界并赋予人自由意志,让人选择生活方向,追求现世幸福的最高神圣权威。在这个无私而慈悲的上帝的恩赐与庇护下,人无需在“原罪”的阴影中恐惧而消极地等待“末日”的到来,而是要靠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去追求人生的世俗幸福,满足自己的世俗欲望。可见人文主义者继承基督教神学中的上帝,实际上是借助上帝的形式,来达到颂人的目标。

    (二)继承传统经院 哲学 中的理性思想,实现理性与信仰相分离的目标

    人文主义者在批判传统基督教时,吸取了经院哲学中的理性思想,来对抗基督教的蒙昧主义。实际上,在文艺复兴以前,理性与信仰的分离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在欧洲中世纪,作为官方哲学的经院哲学中,保留着理性思想。随着经院哲学不断发展,理性也在发展。经院哲学早期代表人物安瑟伦鼓吹信仰必然先于理性,强调用理性去维护信仰,思想虽然保守,但提高了理性的权能和地位。十二世纪最伟大的唯名论者阿拉伯尔提出了理性而后信仰,主张怀疑论.认为“怀疑是研究之路,……由于怀疑,我们就验证,由于验证,我们就获得真理。这对于人们大胆运用理智,使人们的思想从盲目信仰中解放出来起了积极作用。13.14世纪,邓司·司各脱主张“双重真理论”,认为上帝的真理只有通过信仰来领悟,而上帝真理之外的真理要由理性来认识,从而为文艺复兴信仰和理性分离铺平了道路。但是,无论经院哲学中蕴含的理性思想怎样发展,在文艺复兴以前,它始终没有跳出神学信仰的图圈而独立出来,在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蒙蔽下,“人类意识的两方面,一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一直是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闭人文主义者接受了其中的理性思想,来发展自己的理论,为实现理性与信仰的分离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由于立足于神学传统,并且在浓厚的神学氛围中,人文主义者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创作素材都不可避免地要打上神学传统的烙印。然而,人文学者已开始以一种新的视野来观照和选择神学传统文化。他们力图吸收基督教的原始平等观念,来批判教、俗贵族的荒淫与堕落,阐发传统的王权神授理论,来否定教权高于王权的主张;通过对基督教原典《圣经》的翻译、考证,来动摇罗马教廷的中世纪拉丁语《圣经》的神圣地位,以最终动摇封建神权的理论基石。由此,表现出人文主义者的宗教思想中对基督教神学传统观念的批判继承。正是这样的批判继承,人文主义者的宗教思想既包含了传统神学的内容特征,他们没有放弃传统的宗教虔诚,仍眷念着旧的神学谛理与道德,与神学传统文化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表现出他们新旧交织的矛盾心理;又在发展趋向有一些突破,展现出新的内涵与风貌,成为近代早期反封建、反神权的思想文化启蒙运动,为以后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对未来历史发展的启示

    人文主义者对传统基督教的批判虽然没有对基督教构成有力的威胁,但他们的批判以及对理性宗教的向往却能使人们的思想从教会的束缚中得到了稍许的解放,并且它的最直接的后果是导致人们感情和想象力的自由放纵,而这为以后人们更好地反对传统基督教,剖析宗教实质,以及为17世纪中叶以后国家主义和科学精神的兴起,并对罗马教会发起的有力挑战,不能不说是起到了某种铺垫作用。18世纪的理性主义者接过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手中的思想旗帜,一改人文主义者温良恭谨的态度,把人文主义者对感性的呼吁变成锐利的理性武器,从各方面来彻底批判基督教信仰。

    首先,人文主义者的“灵魂不死”和“意志自由”的理论为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思想家关于这一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石。

    “灵魂不死”和“意志自由”论曾经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最主要的批判内容,他们批判此目的在于解放人性,抬高人的地位,因此只看到表面现象,并未深人本质,但毕竟为后来者提供了一些理论基础。18世纪的理性主义思想家认为人类灵魂是可朽的,个人灵魂也同样有灭。但拉美特利、狄德罗、爱尔维修的这些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人文主义哲学家布鲁诺的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霍尔巴赫对“灵魂不死”的驳斥更为彻底,主张灵魂就是物质的东西。他说:“灵魂根本不应当与身体分开,它就是身体本身,只不过我们从身体活着的时侯所具有的某些作用、某些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去看,才把它称为灵魂。”因此霍氏认为灵魂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人体的作用和机能的表现,是人的一些精神活动如记忆、想象、判断、思维等。霍氏的这种思想与人文主义哲学家特勒肖有某些偶合之处,只是特勒肖的表述没有霍尔巴赫这么深刻、明确。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霍氏的思想是对特勒肖思想的一种继承与发展。

   其次,在宗教与道德、宗教与政权的关系问题上,人文主义者进行的一些论述为启蒙运动更为彻底地来反对传统基督教铺平了道路。

    在中世纪时期,道德理论浸渗在宗教的气氛中,同宗教教义融合在一起,成为维护封建制度的一种意识形态,教义成了封建道德的基础,神意成为道德的准则。人文主义者布鲁诺指出封建统治阶级的这一行为,其目的是要使人民群众从内心信仰和道德习惯上遵守封建统治者所制定的规范,为其统治服务。爱尔维修与布氏思想一脉相承,认为宗教与道德并没有必然联系,宗教存在于彼岸的、虚无缥缈的想象世界,而道德扎根于此岸的现实的生活世界。宗教是有关信仰的问题,道德是有关行为模式的问题,彼此毫无联系。并指出使人有道德的,不是封建伦理,不是神意,而是理性的 教育 ,高尚的习惯,贤明的体系,公平的 法律 等等,因此说,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 发展 ,来肯定理性。

    政教合一是人文主义者批判的另一焦点,并提出政教分离的思想。而启蒙思想家认识到二者之间虽然存在着矛盾,有时甚至发展为激烈的斗争,但从一般情况来看,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的根本利益一致。为此,他们指出,广大民众要成为自由的人,就要具备一定的理性知识,以此来反对宗教迷信,进而摧毁封建专制,这些思想在人文主义者布鲁诺、马基雅维里的学说中都有所表现。可见,启蒙思想家的这一思想是在继承人文学者学说的基础上的更高发展。

    再次,人文主义者对《圣经》进行的严格的考证与评注,对基督教神学思想体系提出的某些重大的怀疑,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怀疑主义和批判主义的学术精神,以及积累起来的一套新的知识结构与方法体系,对当时新教宗教改革家们有着重大的启发作用,为反教廷的宗教改革思潮的勃发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

    最后,人文主义者最早对传统基督教的冲击构成了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精神启蒙。他们提倡知识,对知识应用性的强调刺激了 科学 和 艺术 的发展,他们提出的政教分离以及宗教宽容思想,虽然在当时显得多么苍白无力,但是以后国家主义的兴起,以及在宗教宽容精神之基础上产生的科学主义精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无不是对人文主义者所提出的政教分离与宗教宽容理论的回音。

    到17世纪以后,在欧洲的 政治 生活中,宗教气氛越来越淡薄,而且通过三十年的宗教战争,“从深信无论新教徒或旧教徒,哪一方也不能获全胜;统一教义这个中世纪的愿望必然放弃,这于是扩大了甚至在种种根本问题上人的独立思考的自由。在这种情况下,人文主义者提倡的宗教宽容回荡在人的耳际,在欧洲大部分国家里开始真正出现了宗教宽容的精神。信仰上的自由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学术的复兴,宗教宽容成为西方近代科学和 哲学 生长的温床。在宗教宽容气氛的温床上,滋生着各种对基督教叛逆的新精神力量,而在这些正在生长的精神力量中有一种就是科学理性,最终取代基督教信仰的权威地位,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新的精神支柱和崇拜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