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集锦9篇

时间:2024-01-06 16:31:55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范文1

关键词:教育支出影响因素教育阶段

一、问题提出

《2017教育的价值报告》显示,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支出远超过全球平均水平,超过半数家长专门为子女储蓄教育经费,近九成家长给孩子请过家教。可以看出中国家长对子女教育寄予厚望,并且投入较高资金支持子女教育。目前,教育与医疗、住房、养老消费构成我国家庭的核心消费,在家庭总消费中占据较高比重。教育支出分为学校教育支出和校外教育支出,学校教育支出主要为学杂费、课本文具费、食宿费、择校费等;校外教育支出主要为各类培训班学费、家教费、文娱活动费、电脑乐器、体育用品、书籍、及租购学区房等费用[1]。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在现代社会,教育是实现代际传递和社会再生产的主要渠道之一[2]。与我国的社会阶层转化一样,个人可以通过教育破除阶层障碍,提升其社会经济地位[3]。国内学者研究发现,家庭收入和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期望程度是影响教育支出的最重要因素[4]。也有研究发现,家庭收入与家庭教育支出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即相比中等收入家庭,低收入和高收入家庭对教育支出消费更加狂热[5]。本文从户主特征、家庭特征、教育阶段研究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可以从家庭角度、政府角度为优化教育支出提供建议。

二、数据、变量与分析

(一)数据本文使用西南财经大学开展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5年数据(CHFS2015),将异常数据、极端值、部分缺失值提剔除后获得样本数7645个。

(二)变量本文因变量为家庭教育支出(edupay,取实际值)。解释变量分别为户主特征head、家庭特征family、教育阶段compul-sory,户主特征有年龄(age,取实际值)、性别(gender,男=1,女=2)、学历(edu=1-9,没上过学-博士)、健康状况(health=1-5,非常不好-非常好)、婚姻(marriage,婚姻稳定=1,婚姻不稳定=2)、政治面貌(politic,中共党员=1,非中共党员=0);家庭特征有家庭年收入(income,取实际值)、家庭总资产(asset,取实际值)、房产数量(house,取实际值)、家庭人口规模(hhsize,取实际值);教育阶段(compulsory,义务教育=1,非义务教育=0)。

(三)模型edupayi_=α+β1headi+β2familyi+β3compulsoryi+ε其中,edupayi表示第i个家庭的教育支出,headi表示第i个家庭的户主特征,familyi表示第i个家庭的家庭特征,com-pulsoryi表示第i个家庭的孩子所处教育阶段,ε为随机干扰项。

(四)回归结果分析表1为OLS回归结果。1.户主特征对教育支出的影响。从模型(1)可以看出,户主年龄对教育支出有显著正向影响,即户主年龄越大,其家庭教育支出越高。一般年龄越大的户主越了解教育的重要性,对孩子的教育越重视,且年龄越大孩子教育阶段越高,其教育支出自然越多。户主性别对教育支出有显著负向影响,即女性户主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支出投入越大。户主学历对教育支出有显著正向影响,即学历层次越高的户主,其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入越多。不难理解,受教育水平越高的父母其经济实力一般越雄厚,眼界也更开阔,越重视孩子的教育。户主婚姻状况对教育支出有显著正向影响,即户主的婚姻状况越稳定,对孩子的教育支出越大。婚姻状况越稳定的家庭越有精力关注孩子的教育,且家庭的人力资本也越高。户主政治面貌对教育支出影响不显著。2.家庭特征对教育支出的影响。从模型(2)可以看出,家庭年收入对教育支出显著正向影响,即家庭年收入越高对孩子的教育支出越大。如今,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只要家庭负担得起,都会对子女教育大力投入,但是高收入家庭相比低收入家庭有意愿也更有能力实现大量的教育支出。家庭资产总资产对教育支出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比家庭收入更显著。即家庭总资产越多,子女教育支出也越多。一般家庭总资产更能体现一个家庭的财富水平,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社会现状,所处社会阶层越高的家庭对子女的培养力度越大。房产数量对教育支出有显著负向影响,这可能是由于城市中大部分家庭通过贷款购买房屋,而家庭的还贷压力降低了教育支出。家庭规模对教育支出有显著负向影响,即家庭人口越多,教育支出越低。一般家庭人口越多,家庭的其他消费越高,会挤占教育支出。3.教育阶段对教育支出的影响。从模型(3)可以看出,义务教育阶段显著负向影响教育支出,即相比与高中和大学阶段的教育支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支出显著降低。一般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财政扶持的力度较大,教育补贴较多,学费水平较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家庭教育支出。而非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高等教育阶段,学费、培训费用较高,此阶段国家补贴力度较小,家庭教育支出显著提高。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范文2

中华民族一个比较突出的精神,我们所提倡的以长征精神为核心的根源所在,就是把个人命运跟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的爱国主义精神。从红军终于胜利到达陕北这艰难的经过中,总结出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长征精神就是一往无前、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万众一心、团结拼搏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是战天斗地其乐无穷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凭着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了强大敌人,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长征的历史表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军队,只要有这种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就是要青年一代永记长征精神,不忘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目前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教育,而长征精神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新时期创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温长征历程,传承并发扬长征精神,培育新的长征精神,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材不可或缺,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意义重大。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青少年在学习或工作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长征精神在青少年中的传承仍有必要。

“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长征精神,一方面它是以革命为基础的,另一方面是无数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观的体现,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为国家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范文3

关键词:中学班主任 胜任力 班主任胜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3-171-03

1、引言

1996年6月,国务院举行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表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并且重新强调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班主任工作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研究”也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小幼儿发展心理辅导研究”的分课题,可见班主任的胜任能力不仅是学生自我成长与完善必不可少的部分,更是直接影响学生发展与成长的重要因素。

班主任是学校班级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管理工作的负责人;是帮助学生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指导教师:是联系各科教师的纽带,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沟通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可见,班主任在学校管理和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高低会大大影响着一个班级的学习风气、精神面貌、甚至整个班的风格。因此对班主任胜任力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胜任力、胜任特征的概念及内涵

上世纪70年代,麦克莱兰(McClelland)在《Testing forcompetence ratherthanforintelligence》中首次提出了“胜任力”概念。该胜任力能够区分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也就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一般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自从胜任力的概念被提出后,胜任力的研究就成为全球的焦点。

2.1 胜任力的定义

McClelland(1973)认为,胜任力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一般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能是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动机。Klemp(1980)给的定义是,“一个人能够有效地或出色的完成工作,所具有的内在的基本特点”。RichardE Boyatzis(1982)在((the competentman,ager))中定义胜任力为“一个人在工作中带来有效的工作绩效的潜在特征”。这种人的潜在特征包括:动机、特质、技能,自我形象或社会角色,或者所运用的知识体系。Lylc・M・Spe-nccr(1993)认为,与有效的或出色的工作绩效相关的个人潜在的特征,包括五个层面: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Fieishman,Wetrongen,Uhlma)认为,知识、技能、能力、动机、信仰、价值观和兴趣的混合体。McCelland(1993)认为,通常人们所接受的胜任力的定义是指绩效者所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Page和Wilson(1994)将胜任力定义为一个出色的、有效的任职者所必须的技能、能力和特质。Mirabile(1997)认为,与一个职位的高绩效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征。Green(1999)认为,对为达到工作目标所使用的可测量的工作习惯和个人技能的书面描述。

综上,在胜任力定义中,有的偏重特质,有的偏重行为,但有一个共同点:都与特定工作相关,以绩效标准为参照:包含一些个人的特征,是个人潜在特性或行为,如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等。本文认为,胜任力是指能很好的完成某一工作所具备的内在特征,包括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明胜任力:(1)能否对某一工作岗位职责的理解能力;(2)能否出色的完成某一工作岗位职责要求;(3)能否在出色的完成某一工作岗位职责要求下,有所创新。

2.2 胜任力与胜任特征

在Mc CelIand(1973)及初期研究者的文献中使用的术语是competence(胜任力),后来的研究者使用competency(胜任特征)。随后,competence与competency两个术语交替使用。Berman认为,competency是胜任力的表现,是用来了解和识别优秀绩效、行为、功能性技能等,而competence是以观察的功能性的技能为基础的,主要强调整合的功能方面。Mc Celland(2001)认为:competence实指个体履行工作职责和取得绩效的能力,而competency则集中关注个体在一个特定情景下的实际行为表现和绩效。但Hyland(1994)认为,这两个术语现在有合并的趋势。Boyatzis也认为,这两个词从字面上没什么区别。本文认为,competence主要表现胜任力的内在特征,是完成某一工作的内在能力表现,而competency主要表现胜任力的外显特征,是完成某一工作的外显行为。

3、我国对班主任胜任力研究现状

中学班主任胜任力指中学班主任个体所具备的、与实施成功教育和管理有关的一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它隶属于班主任的个体特征,是班主任从事成功教育和管理的必要条件和班主任教师教育机构的主要培养目标。

班主任管理问题一直是各学校管理比较忽视的问题。在国家有关部门和教育界人士的努力下,人们越来越关注班主任的工作,并对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但是对于班主任本身如何胜任班主任这个特殊职位的工作的研究很少。

3.1 班主任胜任力的研究方法

(1)行为事件访谈法。行为事件访谈法采用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索技术,通过让被访谈者找出和描述他们在工作中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三件事,然后详细报告当时发生了什么。此方法是由McClelland结合关键事件法和主题统觉测验而提出,由Flanagan发展起来,随后Dailey进行了详细的阐述。Boyatzis则把这种方法应用到了实际研究中。在对中学班主任胜任力的研究中,韩曼茹(2004)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优秀班主任和一般班主任进行了研究。王英、敖洪、王蓓蓓(2007)在《班主任十个胜任力因素》中也用到行为事件访谈法。叶瑾(2007)在硕士论文《中学班主任胜任特征研究》中,首先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5名学生、家长、同事公认的优秀班主任教师进行了访谈。

(2)问卷调查法。问卷法是通过书面形式,是研究者根据研究课题的要求,设计出问题表格让被调查者自行填写用来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胜任特征,首先是要编制初始量表。通常采用结构化访谈、半结构化访谈或是开放式问卷的方式来收集胜任特征的项目。其次是对所获得的胜任特征项目进行筛选,筛选的过程可以运用问卷初测

或是专家评定的方式进行。然后将保留下来的胜任特征项目编制成问卷,进行施测,最后是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一般对问卷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从而得到胜任力的结构模型。在中学班主任胜任力研究中,韩曼茹(2004)运用了问卷调查法对中学生和学生家长进行了调查。王英、敖洪、王蓓蓓(2007)在《班主任十个胜任力因素》中也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开放式调查。叶瑾(2007)在硕士论文《中学班主任胜任特征研究》中,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学生和班主任作了调查。成云(2010)在《普通高中班主任胜任力差异研究》中,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班主任胜任力进行了调查。

(3)个案追踪法。该研究方法是选择个别具有典型意义的当事人或典型案例进行长期的追踪调查研究,以便完整、准确地掌握某种心理形成与转化过程的基本规律。叶瑾(2007)在硕士论文《中学班主任胜任特征研究》中,对两位高胜任水平和一位一般胜任水平的班主任进行了一星期的个案追踪。

(4)文献法。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成N(2010)在《普通高中班主任胜任力差异研究》中,用文献法对高中班主任作了研究。

综上,各种研究方法中,各有其优缺点,行为事件访谈法是公认比较有效的方法,通过让被访谈者根据访谈者理定的问题提纲作出回答,优点是既可以收录到访谈者想了解的信息,也可以观察被访谈者的表情和自由轻松的谈话中得到额外的信息,缺点是访谈者必须控制好访谈过程的情境。问卷调查法也是很效的研究方法,优点是同一时间可以向许多人收集资料,不费时间,缺点是只能收到问卷包括的信息而且难以全部收回。个案追踪法也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但比较费时,费力,文献法有很强的理论依据,但没实证依据。在已有的班主任胜任力的研究中,问卷调查法和行为事件防谈法用得比较多,其它方法相对较少,在以后的研究中,相关研究者可以在其它方法上有所突破。

3.2 对班主任胜任力特征的研究现状

韩曼茹(2004)在《中学班主任胜任力研究》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通过对中学生和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优秀班主任和一般班主任进行行为事件访谈法,最后确定了中学班主任结构为四大类12个胜任特征共56个胜任力项目。

韩曼茹,杨继平(2006)在《中学班主任胜任力的初步研究》认为,中学班主任胜任力结构包括12项胜任特征:知识结构、教学能力、育人能力、心理辅导能力、班级管理技能、教育观念、职业道德、情感、自我监控能力、人际交往、成就动机和工作质量意识。

王英、敖洪、王蓓蓓(2007)在《班主任十个胜任力因素》中,通过对学生与家长的开放式调查、行为事件访谈,以及在此基础上对500名初中班主任的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得出十个胜任力因素,分别是育人能力、心理辅导能力、职业道德、情感、知识结构、成就动机、人际交往、自我监控能力、教学能力、班级管理技能。

叶瑾(2007)在硕士论文《中学班主任胜任特征研究》中,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追踪、访谈法。首先对5名学生、家长、同事公认的优秀班主任教师进行关键行为事件访谈,然后请三位与中学班主任工作相关的问卷修订人员根据文献综述、访谈内容对班主任胜任特征评价问卷进行修订。最后得到12个维度,54项测量指标的胜任特征模型。

成云(2010)在《普通高中班主任胜任力差异研究》中,通过问卷法、文献法等多种实验方法,对普通高中班主任胜任力结构中专业素养、岗位卷入、服务导向、沟通技能、协作意识五个因子及从教龄差异、学历差异、地区差异、性别差异、优秀与否差异五个维度上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普通高中班主任胜任力差异现状,并针对差异现状进行归因分析。结果表明:普高班主任胜任力结构中岗位卷入特征在学历、地区、和优秀与否上存在显著差异;服务导向特征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沟通技能特征在个体优秀与否方面差异显著;协作意识特征在教龄、和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既与个人特质有关,也与社会环境有关。

总的来说,国内关于班主任胜任力的研究文献比较少,但在已有的研究中,基本上确定了班主任胜任特征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育人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学能力、知识结构、自我监控能力、教育观念、职业道德、工作态度、人际交往、心理辅导能力、情感、人格魅力等。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范文4

关键词:初中语文 美育 人格修养

关于语文能力结构的研究表明,培养、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无论如何,必须同时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应最大限度地发掘文学作品中隐含着的人道光辉,联系语文学科特有的人文性、思维性和艺术性的特点,为学生的人格发展提供更宽广的空间。尽管我国的人格教育研究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格教育的途径策略研究也不断推陈出新,但前辈们的实践多是从宏观上通过德育手段、心理教育进行课程设置和开发。否则在理论上是违背辩证法的,在实践上是不可能取得成效的。

下面对此作进一步阐述:

一、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

我们从不同方面讨论了语文能力与整体素质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了。下面从几方面加以说明:

学生的审美能力要在审美实践中才能逐步培养起来。审美主体(人)如果离开审美对象,不与审美对象建立审美关系,要形成审美能力就是一句空话。艺术是人对现实审美关系认识的最高形式,也是美的集中表现,因此,艺术是审美教育的好材料。有人把“美育”理解为“艺术教育”,虽然有片面性,但还是抓住了要点。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学作品,属于语言艺术。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是美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学语文学科在中学总课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大大超过了音乐、美术的课时,可见,对于美育语文学科应该分担多一些,应该成为实施美育的主干课程。

这样一来,有人就会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这样做,语文课不就成了文学课了吗?语文课的工具性哪里去了?”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确实是基础工具性。要求学生学习和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是语文教学首要和基本的任务。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但是,语文课本又不是语文工具书或语言知识手册,课文是作者用“言语”写出来的。“语言”与“言语”是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语言”没有阶级性,没有思想性。“言语”是人的个体为了表达某种内容组织起来的“语言”,也可以说是有一定思想内容的信息载体。

这样“工具性”就必然带来“思想性”。又因为“言语”的形象、生动,组成了各种美的图画,这样“工具性”也必然带来“文学性”。“工具性”与“文学性”并不完全对立,在课文中两者交融在一起,不可分割。我们读柳宗元《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难道只是为了划分“主、谓、宾、定、状、补”吗?难道只满足于“空”作“游”的状语的分析吗?转贴于 我们还必须从美学的角度分析,认识到“空”字是水清的点晴之笔,“影布石上”是水清的证明;“怡然不动”与“往来翕忽”造成了动静相生的审美效果,“似与游者相乐”表现了作者恬淡、闲适的情趣,整篇文章组成了素淡、恬静、安闲、冷色调的审美意境。缀词达意,意因词显,词与意浑然一体,怎么能截然分开呢?语文学科的根本性质是基础工具性,随着“工具性”又派生出一些其他性质,如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科学性等。这些派生的性质是由于作为物质载体的“语言”所载的不同内容而产生的。用语言来写说明文,就有“科学性”;用语言来写语文知识短文,就有“知识性”;用语言来写文学作品,就有“文学性”。我们不能把说明文讲成“科学知识普及课”;同样,我们也不能离开“语言分析”去谈审美,这一点是应该引起注意的,不要把语文课讲成纯文学课。

二、语文教学与人格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范文5

关 键 词:乡土美术 现代教育 意义

乡土美术是广大劳动群众集体创作活动的产物,具有本土特征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历史、民族对自然和社会的感知;蕴含着一个民族宗教情感和哲学的思考,是民族、族群的精神、思想和审美的共同结晶;它结合着社会学、民俗学、民族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因而具有典型的人文学科特征。

美术教育的现代化,必然要求知识积累的多样化,知识积累的多样化,主要依靠课程结构合理化来体现。因而,具有典型人文学科特征的民间美术教育,充实了学校现代美术教育的内容。

乡土美术教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方面才能和能力的协调发展,就个人而言,全面发展意味着一个人的身心的和谐发展,意味着他的人格的健全和完善”。①通俗地说,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德、智、体、美的高度统一,是符合人性的教育思想,也是人类最美好的教育理想。在经济高度发达、物质资料日趋丰富的现代或未来社会,人们有更多自由时间和选择的机会来从事科学、艺术、社交等非物质活动,人们必需具备健全的大脑、健康的身心、完善的人格以适应现代社会,而美术教育则能实现促进人的个体发展价值。

美术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教育为手段,延续和发展美术文化。美术文化是由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构成的;或曰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乡土文化与都市文化,它们互相联系、互为补充、互相渗透、共同发展。乡土美术带有典型的原发性特征,它传承了原始艺术,同时作为团体艺术而成为其他阶层艺术的基础和渊源。因此,美术教育的全面发展与民间美术教育是不可分离的,同时,民间美术与其他美术教育共同构筑了美育思想体系,也符合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哲学思想。

乡土美术教育补偿了现代人的精神需求失衡

经济信息时代,现代美术教育运用先进的科学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如电子计算机、幻灯机、录像机、多媒体、因特网等等,增加了电脑绘画、计算机制图以及各种各样的电脑设计软件等教学内容,传统美术教育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向现代化教学迈进。不可否认,现代化教学设施及手段的运用,丰富了美术教学方法,充实了美术教学内容,体现了现代社会美术教育的时代特征;另一方面,现代科技引发的人情淡薄、人性沉沦的负面影响带来的冰冷的、唯美的审美哲学思想却不同程度地滋生。学生整日面对冰冷的机械设备、模式化的绘图软件、单调的数据符号,精神需求难免失去平衡。

美国作家约翰·莱思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曾说:“我们的社会高科技越多,我们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容量的环境,民间艺术恰好与电脑社会相平衡,难怪手工做的被单那么受欢迎,就连乡村音乐的流行也是对电子音乐的一种反映。”的确如此,精神需求很大程度地体现了一种对现实的补偿和对理想的追求。

乡土美术历来注重人情化表现,具有手工制作的亲切感和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回归感,强调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结合。通过乡土美术课程教学,例如制作陶艺、编织手工艺品等,让学生体念人与自然界的亲密接触,在工艺制作中倾注情感容量和个性,感受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崇高境界,调节并补偿了现代生活引发的精神需求失衡。

乡土美术教育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体系有着积极作用

上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指出:“注重发展教育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转变,是在国际国内教育变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产生的。随着艺术价值观的变化,也必然导致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20世纪100年来,中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方式,结合西方的美术教育特别是法国和前苏联的美术教育体系,给我们带来辉煌也带来局限,特别是后现代艺术滥觞以来,当代艺术从‘视觉革命’到‘观念革命’‘惊世骇俗’的流派和风格层出不穷,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各国的美术教育方式和体制。”②世界教育趋势的转变,必然对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注重教育的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是对文化教育多元文化的保护,也是对各民族国家文化资源的源本化开发和利用。人类是各民族在不同地域衍生成的各种社会组合体,进而人类的文化也表现出特殊知识系统的多重性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为文化的优化与知识的创新创造了极大可能,从而体现了现代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多元文化的特征。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体现在经济、科技、国防等方面,也包括了文化方面的竞争,我们应当适应时代教育特点和结合实践要求,既要弘扬中国五千年的古老文明,注重教育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也要吸收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美术教育体系。

总之,乡土美术教育,是完成学校美术教育现代化行之有效的手段,是顺应世界教育发展大趋势的,也为现代社会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美术文化体系和促进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起着重大而积极的作用。

注释: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回顾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4-0027-03

党的十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邦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永恒的主题,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十分重视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涌现出了许多教育研究高质量的成果。本文在对新时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总结、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一 新时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之回顾

近些年来,高校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一直是热点问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地位和任务

邱酬恩认为,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应抓住的几个重点:树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与历史责任感,是对大学生进行爱我中华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要求;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是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突出爱国主义鲜明的时代特征,引导大学生认识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相统一,做信奉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一致的爱国主义者,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致力于振兴中华。严炜、肖坤在分析和谐社会建设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关系的基础上,指出爱国主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才维度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主题。朱柏清解读中共中央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一的特殊意义,视之为复兴中华民族的基础性工程,并探讨了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应注意的重大问题。徐柏才等人认为,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要体现时代性,并归纳为:社会主义教育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主题;国家教育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要求;科学的改革开放观教育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特征;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教育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任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需要。

2.关于爱国主义的特征

佘双好对此做了认真的梳理和剖析。他指出,要从社会主义根本要求的角度理解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要坚持热爱祖国与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统一、热爱祖国与热爱人民民主的统一、热爱祖国与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统一,热爱祖国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统一;要从个人与国家关系的现实角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正确看待和处理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问题,国家利益和个人发展关系的问题,爱国与爱科学的问题,如何看待国家的落后和民族自尊心问题。

3.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特征和规律

涂争鸣认为,爱国主义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教育要素的高层次、教育方式的重理性、教育实施的主动性和教育内容的契合性等特点”。这是由大学生的特点所决定的,更是由大学教育关系的特点和高等教育的特有规律所决定的。唐春波鉴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接受过程中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进而指出要使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更有效,就不能忽视接受规律的诸多方面,即内在需要驱动律、个别差异律、情感参与律、环境影响律、非直线律、施教者素质支配律和教育方法影响律。关于教育的接受机制,涂争鸣认为,要使大学生内化爱国主义的思想观念及道德规范,教育者需着眼于教育对象的特征及角度,“操作好理性折服、形象感染和范例仿效诸种接受教育的机制”。苏寄宛探讨了大学生爱国主义发展的规律,指出大学生在社会中实现自感向社会情感的转化,大学生爱国主义的发展经历从爱国主义情绪、爱国主义情感发展到爱国主义情操的过程。大学生爱国主义的升华表现为:从社会心理升华为爱国信念,从基础情感升华为爱国情操,从内在需要升华为爱国行动。

4.关于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徐柏才等人指出要营造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环境氛围;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唐黎认为,爱国主义教育途径应该从感情、思想和行为三个方面着手,“感情是爱国主义的基础;爱国主义思想是爱国主义的灵魂,是爱国主义情感的升华;爱国行为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符士强将教育方法总结归纳为:传道于理,即完整地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寻根于史,即进行多种形式的历史教育;铸模于范,即充分发挥模范的教育作用。

5.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效性、时代性与针对性

蒋宏大指出,要建立健全爱国主义教育网络系统,改革思想理论课教学:“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程修云、胡龙华提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群体”。彭家国认为,“应该通过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以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通过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加强爱国主义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加强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教育这些途径以提高其实效性。”

6.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王勤、王海稳、杨秀丽、乔丹等研究者均探讨了在此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特点和模式。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而来的西方全球化理论和政治思潮,其中的一些理论观点直接与我们倡导的爱国主义精神相对立。如“民族国家过时论”、“人权高于”、“全球民主化论”等,因此必须理性的对待,科学的解读。在增强世界视野和全球意识的前提下,要认清爱国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的分野;认识世界是多样化的统一,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宽容、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借鉴,不仅有助于本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

7.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及教育模式的创新

李鑫认为,爱国主义教育要与师德建设、国内外重大事件、以及推进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揭示施教者在学生思想品德、情感培育中的主导作用与责任。曾令辉对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及整体性、针对性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并对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要探索渗透式隐性型爱国主义教学模式的创新,反思性研究型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创新,艺术熏陶型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创新,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创新。

8.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及其效果评价

早在1990年,张吉平、于永顺就指出由于受教育者、教育者自身以及宣传舆论导向等多因素影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效果欠佳的原因,反映为学校教育与社会消极影响的矛盾、情感基础与传统教育方式的矛盾、缺乏较高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1995年,李永学、薛成海就该校大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参与度进行调查,指出主要由于价值选择的多样性和价值判断的矛盾性,以及青年自身的一些特征产生了消极影响,对学生工作的不足之处提出意见。2006年,张莉、徐国锋对重庆市6所高校调查问卷后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低效的社会原因主要在于:只注重经济效益,弱化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腐败之风盛行、实用主义风气的蔓延、形式主义风气严重);以及全球化过程中一些错误思想带来消极影响。

二 对研究的评价及思考

综观1990年以来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研究者大都为高校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和学生工作第一线的人员。这些研究成果,虽然最初表现为对中央有关精神的解读,以及对实际工作的经验总结,但这些初始性的成果涉及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方面,成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探索的基础,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以有益的指导。总的来看,理论探索建构性的文章不多,专题研究不深入,可操作性不强,研究务虚的多,务实的少。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与两课建设研究成果甚少。这说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尚未进入理论、整体和实效的层面。

1.要把爱国主义研究上升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

爱国主义教育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框架中进行研究,突出研究的理论性和整体性。要在构建爱国主义教育整体理论体系层面,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整体框架、教育规律的认识研究、爱国主义教育范畴的多维度探寻、爱国主义教育载体的系统构建、爱国主义教育过程的深层结构以及体系制度建立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2.要对爱国主义教育模式更新研究

传统的教育,内容与途径单一,往往把爱国主义教育仅仅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和道德规范,并试图通过单纯的灌输,建立一系列准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而国外一些高校以历史教育、成就教育、国情教育、危机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宗教教育、法制教育、公民教育、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理国主义;以社会教育、榜样教育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媒体和网络积极促进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教育模式,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爱国主义是一种方向性教育,需要启发、引导与渗透;爱国主义是一种规范性教育,需要灌输、主导和控制;爱国主义是养成性自律教育,必须发挥受众的主观能动性,借重于个体的内省、觉解与践行;爱国主义是有意识教育,必须配合以无意识教育;爱国主义又是一种自我意识和心理素质的调适性教育和工作,也需要角色互换的方法。这些都必须从整体来考虑。

3.爱国主义教育及其研究,要善于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

要实现教育和研究的有效性,加强说服力,必须注意方法的研究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有传统的方法,也有创新的方法,但均要检验其效果,可以尝试实证分析的方法。实证分析方法有其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并不是简单的列举。如,我们不能简单以学生对某一突发性事件的态度(如对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抗议,或围堵日本在上海的商场和领事馆),来判断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效果。迄今关于高校爱国主义研究的论文中,仅有5篇是采用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爱国主义认知、行为及教育效果评价的。但由于样本、调查选项等不同,结果差异很大,甚至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如将“出国留学是否回国”选项作为判断是否爱国标准之一,其科学性就值得怀疑。再如,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思潮究竟对大学生爱国主义培育产生多少消极影响,也不能主观臆断。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教育方法的研究。

4.要加强对高校和大学生新特点的研究,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要特别关注对大学生的认知状况和特点研究,若对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等特点把握不准,不从他们的需求出发,因时因人因地进行教育,理论就会与实践脱节。目前大学生大多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属于在新环境、新条件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其知识水平、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一味地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教育,效果必然会受影响。大学生具有文化素质较高、抽象思维能力较强的特点,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理应上升到理性高度。但不同高校、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其文化素质、思维方式、道德修养等有一定的差异,要根据对象的不同层次,运用不同的形式,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不同思想水平的青年学生都有适合自己实际水平的奋斗方向与目标。

5.要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可操作性

教育目标应当是具体的,抽象的大目标可以化解为现实的较小的目标;要在教育方法的多样化、针对性基础上实现层次。那种不看对象,不分层次,以召开大会普遍号召,全体动员,大面积布置实施的做法,“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做样子”,是不会受到大学生欢迎的。要把理论的说教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的养成教育。

6.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中,应将理论党史文化研究放在首位,重视物化载体的教育功能

党史文化是中共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制度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心。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要重点研究党史文化教育功能,对党史文化物化载体作为大学生思想实训的基地的动能进行研究,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延安革命纪念馆、西柏坡革命历史博物馆等教育功能;要重视把党史文化作为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观的有效资源的研究;研究要上升到培养爱国主义骨干、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层面。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在不同时期都涌现出了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革命烈士和英雄模范,如、张太雷、蔡和森、恽代英、、江姐、董继光、等,涌现出了为建设和改革事业艰苦奋斗、科学求实、无私奉献、顽强拼搏、敢于攀登的爱国英雄模范,如雷锋、王进喜、孔繁森等。这些爱国革命烈士、英雄模范和杰出人物遍及祖国各地。高校要利用当地党的历史上出现的革命烈士、英雄模范和杰出人物,成立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如“大钊班”、“太雷班”、“江姐班”等,招收大学生骨干、团员干部,以及青年知识分子等思想政治优秀青年。通过培训、参观、讨论提高、读马列毛邓著作、学党史文化、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武装他们的头脑,把这些大学生骨干、学干团干和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培养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传播者,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参考文献

[1]邱酬恩.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体会[J].抚州师专学报,1995(4)

[2]严炜、肖坤.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J].湖北社会科学,2008(5)

[3]朱柏清.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思考[J].双语学习,2007(10)

[4]徐柏才、李从浩.深入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5]佘双好.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及其特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1)

[6]涂争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特征[J].思想教育研究,1996(4)

[7]唐春波.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接受规律探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4)

[8]涂争鸣.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接受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4)

[9]苏寄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当代思考及比较[J].思想教育研究,2003(5)

[10]唐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途径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09(10)

[11]符士强.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方法[J].广州医学院学报,1998(6)

[12]蒋宏大.网络时代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略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1)

[13]程修云、胡龙华.打造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5)

[14]彭家国.提高对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J].科技信息,2008(29)

[15]王勤、王海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特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9)

[16]杨秀丽、乔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构建[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12)

[17]李鑫.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创新[J].沧桑,2008(1)

[18]曾令辉.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反思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6(10)

[19]张吉平、于永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不佳原因简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0(5)

[20]李永旺、薛成海.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调查与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5(3)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范文7

论文摘要:适应网络文化的发展,推动由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问题向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问题的转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者面临的新的课题。为此,应当积极探讨网络文化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心理行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矛盾等方面的规律性,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体系,努力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推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在新的信息网络环境下,如何以创新的精神,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性的探讨,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体系,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导作用,通过互联网积极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推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是时代进步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者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的课题。

一、适应网络文化的发展,推动由探索

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问题向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问题的转换信息网络技术“革命”对社会文化、教育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国内外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的学者和领导人的广泛关注。

在国外,在哲学、社会文化学、心理学等领域,相关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取向,主要集中在网络文化的本质和特征及其对社会、对人们心理行为的影响等方面。尼葛洛庞帝、埃瑟·戴森、曼纽尔·卡斯特、迈克尔·海姆等从人类新的生存方式、社会生活、社会“范式”转型等角度,分别就“数字化生存”、“数字化生活”、“网络化社会”和“虚拟实在”的本质及其对人类生存和社会的作用作了颇具影响力的描述和分析。尼葛洛庞帝认为:“要了解‘数字化生存’的价值和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思考‘比特’和‘原子’的差异。”_1戴森通俗地把互联网比喻为:“网络可以成为我们所有人的潜在的家。……是由上千个小家庭和社区自我营造、定义并设计的一种环境。”卡斯特将“信息主义”、全球化、网络化概括为新的技术——经济“范式”的基本特征。海姆将网络视为与物理空间相对应的网络空间,是一种完全模拟的环境和一个虚拟实在的世界,并认为其具有模拟性、交互性、人工性、遥在、全身沉浸、网络通信等特性:。同时,国外的一些学者还着重从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对人们心行为特征的影响作了描述。例如,唐·泰普斯科特把伴随电子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称为“网络世代”,并通过访谈调查方法,从文化和人格两个相关的层面论述了“网络世代”的一些基本特征。在文化上,“网络世代”主要包括尖锐的独立自主性、情绪及智力的开放、包容性创新、早熟等特征,而在人格上,“网络世代”则主要表现出接受歧异性、好奇、独断并拥有强烈的自我主张等特征。P.W allace通俗地描绘了网络空间中人们的社会认知心理、面具和伪装心理、团体动力、攻击心理和性心理、人际吸引心理、利他心理等,探讨了人们的互联网心理发展不同于现实物理空间中的行为心理特性]。金伯利·s·扬在其《网虫综合征——网瘾的症状与康复策略》一书中,则从实际操作的层面上,研究了“因特网瘾”这一社会现象的起因和表现方式,提出了针对性的康复策略。

在国内,早在2000年6月,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号召,我国的哲学、社会文化学、思想政治教育作者对于网络文化发展的矛盾及其社会影响、网络环境下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问题做了有益的探索。这些探索,大体可以分为个层面:一是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对网络文化开展的相关研究。如曾同屏等人研究了赛博空间的文化蕴义,指:“因特网的革命意义,不仅仅在于它从技术层面上导致了赛博空间的出现,而更在于从社会文化和交往上看它促成了新型的社会空间,使得信息方式和虚拟实践成为人类的重要实践形式。”鲍宗豪往深入研究网络文化的基础上,高度评价了信息网络的文化价值,认为信息技术促进了文化网络系统的形成,网络为人类创造了新的文化载体,网络促进了全球的跨文化交流,网络文化语言丰富了网络文化世界;并认为网络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交往方式、教育方式、消费方式、闲暇方式、社会组织方式等六大革命。同时,国内众多的学者、专家,还从经济学、教育学、法学、心理学等不同领域,研究了信息网络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二是从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开展的理论探索。从同内相关文献来看,最为全面的当属谢海光联合全国19所大学完成的《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课题。该课题从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伦理学、法学、心理学、交往学等视角审视了互联网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并对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原则、内容、方法、途径、环境等问题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应用建议。三是来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面的探索。我围诸多文化事业单位网站、高校网站,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号召,在互联网上开辟了各具特色的“红色”文化网站和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积极开展了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同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有其特殊性;如何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从总体上看,上述相关成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性的研究和实践奠立了较好的基础,体现在:(1)它们深入而广泛地研究了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为我们从宏观上把握网络社会及其文化发展的规律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材料;(2)它们对网络环境中人们的心理行为特征的研究,对于我们从微观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对象的思想行为规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3)目前关于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研讨和实践,较为深入地揭示了全球信息化、网络化浪潮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着重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否应当“进网络”和如何“进网络”的问题,并对推进这一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关于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研讨和实践存在的不足方面之一是:这些研究和实践,突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治性和实践性,然而,尚未上升到教育理论的层面,未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的规律性和理论原理进行系统而深入地审视。也就是说,如何系统地提炼和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以有效地指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必将成为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2007年1月,胡锦涛在沦及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问题时指出,我国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为传播信息、学习知识、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给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能否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围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可以说,这一重要讲话,不仅指明了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而且对积极有效地利用和管理互联网,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时代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进步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等为指导,结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借鉴同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规律性问题做出系统的解答,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体系,从而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指导。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体系构架

网络是人类生存的虚拟实在的空间或领域,是技术一工具与人、社会群体和组织互动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属人的性质;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生活的一种延伸,同时又是一种不同于现文社会的“虚拟实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的对象都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它们从根本上说都是做人的工作,冈此具有共同性。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后者的不同点在于:它所面临的是新的“虚拟实在”的网络空间中具有特定心理行为规律的人,尤其是伴随电子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成长起来的“网络世代”。所以,探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性,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体系,在研究方法上,既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般规律,义应当以创新的精神,结合网络文化发展的态势和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从多学科结合的交叉点上,揭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和特殊规律,系统地概括、提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原理,以达到服务于指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的目的。诚如江泽民指出的:“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国内外敌对势力正竭力利用它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争夺青年。我们要研究其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应对这种挑战。”

以上述研究方法为引导,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普遍性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的契合,我们初步提出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体系构架的模块如下: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地位和功能及其理论基础研究

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原理的研究,首先需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信息时展需要,紧密围绕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的基本任务,厘清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和重要意义;需要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的网络文化建设和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构成等不同层面,阐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于网络文化建设所具有的保障和导向、整合和渗透、控制、调节和转化等社会功能。同时,需要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它既包括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直接的思想理论依据,又包括要以教育学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伦理学、法学、心理学乃至网络技术原理等作为相关的学科理论基础。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对象和载体研究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是紧密联系的,现实社会中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不会因“数字化生存”而消解,它们必然影响到网络社会的建构;同时,虚拟社会又会反作用于现实社会,为现实社会的重组和再造增加新的元素,网络社会以其虚拟性、超时空性、匿名性、平等性、开放性、自主性等特征,可以放大或缩小现实社会的某些因素和人的某些行为心理特征。因此,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的过程中,应当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现实环境的变化,从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从虚拟社会中各种群体、组织和社区的特性等不同层次,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的变化及其作用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性。科学地认识和分析教育对象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出发点,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需要深入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一一青年网民的行为心理,探寻他们在网络社会中表现出来的社会认知、情感和人格特征,揭示他们的网络行为方式,以利于指导实际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其针对性和有效性,并调动教育对象参与教育过程的内在积极性或主动性。信息网络作为“第四媒介”的兴起,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播媒介和途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凯文·凯利曾对“网络化逻辑”(ne工working logic)的性质作了生动的描述:“原子是过去式了,下个世纪的科学象征是动态的网络……。原子代表了干净的简单特质,网络则引导了复杂性的散乱力量……。网络是惟一能够没有偏见而发展,不经引导而学习的组织。其他的形态均限制了可能性。网络的群集四周都是边缘,因此,无论你由哪个方向接近,都是开放性的。事实上,网络是能够称得上具有结构的组织里最不具结构的组织……。事实上,各种纷杂多样的成分,也只有在网络里才能够维持一致性。信息网络结构的互动性、开放性、多样性、自组织性、去中心化等逻辑特性,不仅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和传播载体、途径,更为深刻的在于,它打破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教育者为中心的单向教育模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播媒介、途径乃至教育模式的研究无疑构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征、原则和规律研究一

网络文化的特性深刻地影响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各种基本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从社会文化整体的角度看,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体现了信息时代的物质文化特征,虚拟性、交互性、创新性构成了信息时代的行为文化的新方式,开放性、自治性、自律性凸显为信息时代制度文化的特色,信息交流自由、平等、共享的理念正逐渐演化为信息时代精神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网络文化的这些特点,赋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同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些基本特性,如开放性、自主性、平等性、交互性、全时性等;同时,也要求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遵循政治性、引导性、民主性、渗透性、生动性、安全性等主要原则。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行动的规律,这在网络社会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网络是“由上千个小家庭和社区自我营造、定义并设计的一种环境”;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经验来看,现实与虚拟、一元与多元、自由与规制、遵从与失范、民主与集中、崇高与庸俗等等构成了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如何全面科学地认识网络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双重影响,正确地解决和处理这些矛盾,兴网络之利,去网络之弊,构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研究

依据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努力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首先必须贯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政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法制观教育等主导的教育内容,但是,在网络这一新的文化环境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简单地复制这些教育内容,而必须以创新的精神,探讨实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数宁化、网络化的规律性,并且着重加强网络观教育、网络伦理和网络法律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等新的教育内容。在方法和艺术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既要运用传统的理论交流教育、榜样教育、形象教育、心理咨询等教育方法,更需要探索网络互动交流、网上引导、网络群体组织教育、网民自我教育、网络内外教育统一的方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既包括各种传统的文化教育艺术,义需要探索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艺术。

(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和培养研究

面临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新任务,需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在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网络文化的特点,着重网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构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构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培养途径与形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丁作者素质的自我养成等问题,以推动与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相适应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范文8

“美术及其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有文化现象,有其自身的沧桑沉沦,从其历史的嬗变中看到其与社会、与人千丝万缕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通过教育这种延续、传播的有效渠道,以其人文学科的价值倾向于人的化感通变,突出其和谐的秉性而谋求和确证人的真、善、美。”[2]美术教育作为一种学校及学科教育其本质意义便是“传递美术文化”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两者便是教育价值之本和美术学科价值之所在,也是其具有的功效与作用,即“教育功能”。特定在民族地区的美术教育,肩负着传承、创新和发展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这种“责任”体现的是美术学科教育功能,也是民族地区美术教育渗透出的理性内涵和主旨内容,即“教育意蕴”。美术教育意蕴的实现必须通过“教育”这种活动来传递实施,基于民族地区的美术教育在教育功能凸现的过程中需面对两个方面的特性:首先是民族意义下的教育,即“民族”特征。在我国的多数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延续和发展至今仍然保留以族群或家庭的个体方式传承。

一方面体现了民族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人伦“教化”功能,另一方面也流露出民族民间文化及民间艺术自身传承的封闭与局限性。同时,存在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对教育的影响,“宗教是艺术文化的先导”[3]。宗教教育一直是少数民族保持自身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作为一种民族的观念意识、行为规范及伦理道德影响着本民族群体,这也是民族传统教育的特殊性。美术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民族民间艺术中与本民族情感相融相近的“独特的”教育资源,既可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又可增强受教育者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实现民族地区美术教育的特色化发展。其次是文化意义下的教育,即“文化”特征。如前所述,教育及其美术教育都是一种文化的教育。关于“文化”涵义在美术教育中的解析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文化是人类独有的、自然的……具体而言,文化是以价值观、世界观、审美观为核心的。”“文化是一种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人类生存方式。”[4]“在文化的关照下学习、在文化情境中理解,感受和接受文化的影响,进而参与文化的传承,表达和创造文化。”这是现代美术教育建构的核心理念。针对民族传统文化,美术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关注、包容和融合,提倡文化的多元性而非同一性,体现文化现代性的同时又不能忽视文化的传统性,并努力趋于共同繁荣与发展。

少数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是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自发的、业余的,以自娱自乐的方式创造的独具审美趣味的艺术,是集真、善、美为一体并为价值追求的精神文化产物;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的民族文化艺术景观,是民族群体朴素的生存世界观和美好生活向往的真情流露;体现了“民族传统艺术承载着与天地共生的价值观,追求与自然和谐的人文之美,对民族社会的人文化成起了重要的作用。”[5]民族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丰富、内涵深厚,来源于生活、情深意浓,是民族文化的精神象征和形象载体,在自我传承中发挥着无言的教化作用。民间传统艺术作为艺术教育的“资源”在美术教育中有其特殊的存在价值,最关键的是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融于生活,所以,这种教育资源易于传诵并且能够及时地得到强化,使人们在自然生活中便可以受到教育,是一部关乎民族文化与社会的“活教材”,在教育意义上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着美术教育的功能与作用。

二、时代性特征的价值取向:民族文化的创新与民族精神的培育

“时代性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任何事物,只要是当下的存在,就无不包含着一种时代性。时代性就其本质而言,它体现着事物的一种必然性、特定性和发展性。”[6]教育及其美术教育是“发展”的教育,民族地区美术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对区域环境下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这也是现代美术教育价值观的体现和价值诉求。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是各少数民族历史已久的文化积淀,在特征上呈现出浓郁的地域色调和区域社会历史特性,在漫长的演变进程中不同程度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丰富和发展了自身的文化属性,以此形成了多元共生的文化品质,在这点意义上集聚了民族文化创新丰富的土壤。民族文化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以一定的社会为基础的。”[7]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并不仅限于个体因素,民间传统艺术从一开始就反映了社会的特性,社会也是一开始就在人与艺术、与文化的互动过程中留下艺术、文化发展的痕迹。“创新”是艺术教育的理念与核心,同时也是民族地区美术教育谋求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即内在的价值诉求,更是社会时代性特征赋予艺术教育的外部所需,即社会价值取向。内在驱动力和社会需求共同组成了民族文化创新的社会基础(或环境)。

民族文化创新的主体是民族成员,民族成员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培育是依赖于“教育”这种文明的方式来“引导”和“完善”的。美术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起着积极的、重要的功效和职能作用,这是基于美术教育本身所具备的“情感性”、“审美性”和“创造性”等美育特征。另一方面多元文化的“品质”是民族传统文化及艺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的,具有时代意义的新品格,它本身标志着一种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合理的诉求,用现代美术教育这种人文“影响”(西方教育内发之意即“引出”或“导出”)的形式进行转换,从而服务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一种境界,这才是中国当代美术教育关于民族文化创新的时代性特征和价值取向。所以,民族教育意义下的民族美术教育其价值本质核心也并不是随心所欲可以加以左右的东西,它只有即在特定民族又在对各民族都敞开的广阔范围内才能被深刻理解。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范文9

1 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典型特征 

1.1 呈现出多元选择的特征 

伴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信息等方面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对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以及选择与判断而言,其必然不会是一种形式,通常会将社会当中所具有的各种多元文化价值作为基础,其形成的过程将会受到多方面的文化价值所影响。因而,在当今大学生的价值观建立方面,呈现出了多元选择的特征。 

1.2 呈现出个性化的特征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个性也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和发挥,其往往具有独立的性格特征,表现出了典型的个性观念。因而在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其往往也会表现出独立的个性化特征。 

2 基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原因 

2.1 自身习惯系统的影响 

对于任何一个个体而言,其认知能力必然会对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且会伴随着认知程度的提升而产生进一步地发展,其自身的习惯系统便会产生。而人体的习惯系统会受到心理因素的控制,所形成的行为方式过程,是个人趋同于社会化的过程,因此,习惯系统的本质同个体最终所产生的价值观是基本相近的。 

2.2 社会典型形象的影响 

榜样的作用在对于个体的价值观形成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人对公众人物或社会典型形象会下意识的产生崇拜之情,并主动地进行趋同化学习,并进而使自身的行为方式产生相应的转变。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信息传播速度的急速加快,更是加剧了社会典型形象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 

2.3 成长环境的影响 

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时代转向为市场经济时期,当代社会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关于人的价值观念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且关注于人的全面综合发展,因而成长环境的改变也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 推进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3.1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在当今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并存的状况下,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其对于人们的价值观形成及追求过程均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指引着人们积极、乐观、不断拼搏进取的生活及工作态度。因而,在我国当今的大学高校教育当中应当要大力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在政治立场的态度上维护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思想作风要经得起考验,并且要培养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追求,因而在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建立进行引导时,要注重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前,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注重对学生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引导和培养,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来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形成过程,利用我国传统的优秀民族文化及时展需求来激励广大的大学生群体,从而有力地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建成;第二,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增强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能够建立起大局观念、团队协作观念,这对于一个人而言是其成长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我国当今社会的发展来源,因而在当前的大学高校教育当中通过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使其能够将个人价值的形成过程同团队集体的发展过程所相联系起来;第三,注重对学生的自立自强教育。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有一部分大学生群体出现了享乐主义追求物质享受的趋势,相应的大学高校应当在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当中增强对学生的精神文明教育,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勇于创造的人生追求。 

3.2 加强大学的人文文化建设 

大学当中的人文文化是大学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大学精神的直接映射,直接反映了当前各大学高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能力,其对于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培养,以及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产生及其发展过程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因而,我国当前的各大高校应当充分重视对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培养,增设相应的人文素质课程,鼓励学生组织举办形式、内容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浓厚的人文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生活追求、精神追求,达到陶冶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操追求目标,实现大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全面发展。 

3.3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头示范作用 

在各大高校当中均有许多突出的典型先进人物和事迹,其中就包含了大量的学生群体,他们往往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发拼搏的激情、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等,这些精神无不为当代的大学生群体树立了正面的榜样作用。因而在各大学校园中应当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头示范作用,运用榜样的力量为当代的大学生群体创造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 

3.4 加强家庭同学校的良好互动 

学生的成长历程及其教育质量的好坏同家庭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各大高校应当注重同学生家长间的良好互动,对于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情况定期向家长作以介绍,使家长能够更加详细地了解学生的在校实际情况,从而为学校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提出一些宝贵的建议与意见。各高校加强同学生家长间的互动,能够使这两方面的教育力量形成合力效应,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推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4 结 论 

本文主要基于心理学的视角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归因展开了相关的分析,首先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典型特征,其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呈现出多元选择与个性化的特征。其次本文就基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原因,其中主要包含了自身系统习惯的影响、社会典型形象的影响以及成长环境的影响三个方面。再次本文就推进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二是加强大学的人文文化建设,三是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头示范作用,是加强家庭同学校的良好互动。最后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基于心理学的视角下相关大学的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一些原因上的分析,以及培养策略上的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