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生态乡镇规划集锦9篇

时间:2024-03-18 18:23:04

生态乡镇规划

生态乡镇规划范文1

关键词:乡镇规划管理;小城镇建设;作用

1前言

在当前时代中,小城镇建设正处于现代化改革新时期,且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当前,随着我国步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小城镇建设也随之进行了改革,同时乡镇规划管理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这样的改变促进了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深化,稳固了整体乡镇经济体系结构。乡镇规划管理队伍的建设在服务基层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承担着相应的职责。乡镇规划管理是助推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小城镇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乡镇规划管理,可以进一步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有效性。同时,乡镇规划管理应围绕服务小城镇建设有效开展,这样的做法可以突出乡镇规划管理的特点,使乡镇规划管理的发展速度有效提高。

2乡镇规划管理助推小城镇建设的作用

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核心工作就是乡镇规划管理,乡镇规划管理可以有效促小城镇建设的整体发展,为小城镇建设发展提升凝聚力。乡镇规划管理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深化发展,加强思想上的引导,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使相关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深化建设,做到为党和人民服务,深化服务的有效性,与此同时,乡镇规划管理也可以对小城镇建设加以规范[1]。

同时,乡镇规划管理可以提高小城镇建设力度,在推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乡镇规划管理队伍需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更好的引导小城镇居民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乡镇规划管理若想发挥出实际效益,还需要根据现阶段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制定出符合当前阶段的管理制度体系,并严格执行,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提高乡镇规划管理效率,还能有效服务小城镇基层,提高小城镇建设的整体凝聚力。

3乡镇规划管理助推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部分鄉镇规划管理开展中缺少相应的管理机制,相对于小城镇经济建设工作来说缺少完整的管理系统。部分乡镇规划管理开展的过程中缺乏系统性,使得乡镇规划管理缺乏足够的认知,导致乡镇规划管理落实不到位[2]。因此,乡镇规划管理应将小城镇建设放在第一位,重视乡镇规划管理并将小城镇建设工作确切落实,定期完善乡镇规划管理管理机制,使乡镇规划管理队伍充分认识到服务的重要性,以此来提高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进程。

同时,乡镇规划管理不应该存在片面性,这是对乡镇规划管理的一种错误认知。国家的乡镇规划管理战略方针对助推小城镇建设进行了明确说明,而部分地区却没有将党的方针有效落实,这样的情况导致乡镇规划管理在实施上仍然存在错误。因此,乡镇规划管理应提高自身的认知度,改善传统管理中的不足,使管理具有创新性,从而符合小城镇当前建设的发展需求。乡镇规划管理应明确国家工作方针,并根据方针完成小城镇建设,以乡镇规划管理助推小城镇建设,切实完成乡镇规划管理的相应目标。

4乡镇规划管理在小城镇建设中的实际应用

4.1维护生态平衡

在进行乡镇规划管理时,应与生态环境规划相结合,施策划部门及施工人员都应以生态保护为前提进行规划管理。在管理过程中,除了要满足当前对生态环境的具体要求,还要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准确落实,要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入到小城镇建设中,以长远的眼光看待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在保障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乡镇规划管理,使小城镇建设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规划管理的作用,有效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做好铺垫

4.2找准乡镇规划管理切入点

乡镇规划管理应抓准切入点,找好立足点。首先,乡镇规划管理应从服务基层着手,在小城镇建设中找到立足点,落实必要措施,将小城镇建设中遇到的难点转化为乡镇规划管理的重点,使乡镇规划管理在助推小城镇建设工作中起到带动作用。其次,要将乡镇规划管理目标与小城镇建设目标相互结合,找到共同点,将乡镇规划管理作为一项基础管理工作列入小城镇建设发展目标任务中,与小城镇各项工作统一管理。

4.3建立完善的乡镇规划管理体制

若想要更好的实施小城镇建设发展战略,必须将人文文化进行大力振兴,例如陷阵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等等,在当前新形势下,乡镇规划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落实乡镇规划管理队伍的具体职责,使乡镇规划管理在服务小城镇建设中发挥其实际作用。乡镇规划管理的开展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制,对乡镇规划管理的质量进行全面考核,并且要将乡镇规划管理与小城镇建设相连接,包括管理队伍服务质量与管理队伍服务水平,在进行队伍建设时也应对乡镇规划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考核。其次,要将小城镇建设发展观念在乡镇规划管理中全面发挥,舍弃传统理念,在新形势下将乡镇规划管理落实到实处[3]。

4.4改善乡镇规划管理

在新形势下,要将乡镇规划管理中的优势充分发挥,使乡镇规划管理有自己程序与制度。因此,必须要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加强乡镇规划管理,制定出完善的具体策略,将传统的乡镇规划管理方式切实改变,以此提高以乡镇规划管理助推小城镇建设的有效性。乡镇规划管理需结合自身的实际条件进行治理,提高乡镇规划管理工作的实际水平。相关管理制度在决策时,应将各类制度规范化,在决策前进行调研与讨论,也应听基层人民意见,完善决策内容。乡镇规划管理队伍也应积极参与到服务工作中,在服务中做好基层思想工作,运用多方面的力量保护决策的顺利实施。

4.5培养专业型规划人才

早期的乡镇规划管理没有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由此可见,我国的乡镇规划管理中缺乏专业性人才。因此,国家需加强对环境保护人才的培育,设定相关专业,培养出综合性专业人才。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合理设计乡镇规划管理。因此,只有将自身的思想完善,才能使乡镇规划管理更加科学化,为生态环境保护创造必要条件[4]。

4.6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在乡镇规划管理时要避免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并将生态环境保护与乡镇规划管理进行合理的结合,将社会条件充分考虑,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如出现相应问题应及时进行解决,将方案完善,做到生态环境保护与乡镇规划管理两手抓。在乡镇规划管理时也应对其进行合理监督,将乡镇规划管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从而发挥乡镇规划管理的综合效益。

5结束语

生态乡镇规划范文2

关键词:近郊乡镇;规划;空间管制

0.引言

针对近郊乡镇的城镇化发展,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关于“主体功能区”的基本概念,但是总体还停留在探索阶段;环保部门编制的《中国生态区划方案》提出的生态功能区划由于关注的方面较为片面并未具体实施,而国土资源部提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土地的使用的作用,但是由于自身操作性低,在操作中出现了很多弊端。而自从美国二战后兴起的建设开发高潮,使得城镇低密度发展,冲击了城镇边缘的农用地生态自然环境,过度开发郊区使得城市的发展与郊区的发展相脱离。由此美国经济学家提出了城市增长管理模式,即开发协调城市与郊区的发展,建设配套的公共设施,设立成长管制区等。由于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美国土地资源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利用,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提高。而近郊乡镇的经济水平、人口规模和产业的聚集效应都远远低于城市水平。由此,在近郊城镇化中实行空间管制有利于保护近郊城镇文化建设,改善土地资源利用率等。

1.近郊乡镇空间规划特点

1.1部门协作不和谐

各个部门应当以四大空间管制政策(空间管制区划、生态功能区划、主体功能区划、土地利用总体区划)为基础相互配合,但各个部门由于职权相对独立,职能范围不相同等因素影响,造成各个部门对同一政策的不同理解,互相不同意对方的观点,造成了互相不协调,各不认账现象发生。与此同时各个部门开展相似的区域规划,没有互相配合的路径设计和制度安排,致使空间规划存在重复性,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1.2空间管制规划模糊

当前我国的空间管制的政策缺乏法律上的依据,单纯的以政策文件的形式,并不一定要具体的按照政策的有关精神执行,致使很多的政策客体以自己的利益为前提采取回避或仅仅只是参考的方法,所以在空间管制方面也就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本文通过对空间管制政策的研究,概括了四个空间管制政策的逻辑衔接关系,提供了一个具有层级的框架图。见图1。

2.近郊乡镇空间管制编制内容

2.1影响空间管制分区的因素

影响空间管制的条件主要有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主要是近郊乡镇的地形地貌,地质环境和地方环境气候等;人文环境主要需对风景名胜区域、历史文化城镇、基本农田等进行保护;社会环境主要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所处地方的交通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生态环境包括当地的生态环境,周围是否具有重要的水系等。例如在北阳镇,其地形地势为太行山余脉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结构较为复杂,属于暖温带季风季候,旅游资源丰富,设立了基本农田的保护区,有重大基础的设施建设,公共设施不健全,由于具有京广铁路、京深公路等贯穿全镇南北,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2.2进行空间分区

在美国的《新泽西州重建与发展规划》中政策分区为都市规划区、城郊规划区、边缘规划区、乡村规划区和环境敏感区。其规划方式主要是为能够更高效落实政府政策而实行的是在全范围内标准划分区域。而在我国可将县级行政区作为最小的划分单元,运用结构式和提示性的分区方式,按照区域内资源的丰富度,资源利用的特征功能和土地开发的强度将近郊乡镇划分为城镇建设发展区、农业建设发展区、生态环境保护区,优先发展地区(允许进行高强度经济开发区域)、鼓励发展区(资源较为丰富区域)、限制发展区(一般是风景名胜区域、重要生态廊道区域)和须严格保护地区(人文与自然景观保护区域、生态敏感区域)等。本文主要探讨在各种资源的利用特征功能上的区域划分。

(一)在适合建设区域,以保障近郊乡镇的生态环境为前提,依据近郊乡镇的地理因素、人文因素等基本状况,合理规划乡镇的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道路行驶条件,控制乡镇的人口容量、绿地面积和空间压力,建设具有该乡镇特色的建筑景观,杜绝盲目发展的现象发生。

(二)在限制建设区域,对风景名胜,重要生态走廊和农田用地进行严格的保护,迁出在该区域内的工业企业,防止工业污染的发生,严格执行空间准入制度,减少空间的开发强度,对新增的建设用地、建设规模和强度等进行严格的审批,严格控制建设密度和容积率。

(三)禁建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山体保护区、人文历史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域严格禁止建设建筑,对违规的建筑进行拆除;二是在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不造成影响的前提下,又能给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可适当的建设一些规模比较小的建设项目。

(四)建设缓冲区

依照以区域协调,城乡一体化,生态优先,设施共享原则使近郊乡镇区域发展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协调整体区域的发展,优化社会经济结构,保护生态系统,共享重大基础设施,使得近郊乡镇在保护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实现经济迅速发展。

2.3空间管制条件

为实现近郊乡镇的空间管制,基本的条件如图2所示。

在上图中,实施的机制主要以法律保障、政策措施和反馈机制为主。国家应当拟定法律条文,用法律对空间管制进行约束。在政策上应带建立多个部门协调机制,使得各个部门互相协调且有序的为近郊乡镇的空间管制进行规划。推动空间管制的有效实施。反馈机制即实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互结合的管理模式,对后期的规划依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结束语

近郊乡镇的空间管理机制的顺利实现依赖于各个部门的协调和控制。在新的经济成长机制下,对近郊乡镇实施建设引导,以生态优先为原则,杜绝建设用地无序扩张的现象发生,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各个乡镇单体协调发展,避免重复建设,使近郊乡镇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文含.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区域空间管制――以泰兴市为例[J].规划师,2005,(3):72-77.

生态乡镇规划范文3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规划 滨城区

1 城乡一体化的提出

城乡关系历来是影响我国发展和稳定全局的战略性问题,“城乡互助”的思想作为基本经济纲领在建国初期具有临时宪法地位的《共同纲领》中就已经被提及(武力,2007)。但在实践中,出于对快速实现工业化的战略追求,在20世纪中叶后的漫长岁月中,城乡关系的实质基本上是农业和农村支持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并通过一系列差异化的制度设计,形成并强化了城乡的二元结构。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城乡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战略思想,“统筹城乡”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总书记提出的“两个普遍性倾向”;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直到2007年十七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明确提出,标志着国家在战略层面真正进入了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阶段。

2 城乡一体化的基本认识

城乡一体化是一种在现代条件下,城乡互补、协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的选择;是一种城乡关系进入以互补、融合、协同发展为基本标志的理想状态的目标模式;是强调城乡互动、协同发展过程,表达城乡社会经济高度发达、高度协调的结果。在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就在于彻底消除现存的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促进城乡互动,使高度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达到城乡共享。

城乡一体化其本质就是把工业化、城市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有机整合起来,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着重解决日益严重的“三农”问题。

3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基本认识

3.1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涵

将城乡作为统一体进行综合的社会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对城乡发展的空间、生态环境作出具体的布局安排。因此城乡一体化规划实质上是在综合考虑城乡关系基础上的空间整体协调发展规划。将城市与乡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研究,突破了以前以城镇为中心的规划(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等)思维局限,体现了区域整体性的综合思想,是规划观念与手段的重大革新。

3.2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基本理念

3.2.1 由分离规划向统筹规划转变

打破城乡分离,城乡实施统一的规划管理,城市和农村统筹资源配置、空间布局和建设管理,促进城乡经济、建设互动发展、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共同提升;

打破体制分割,实现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的三位一体;

打破行政区划,将产业发展、功能区划、镇区发展建设、城市空间布局有机结合,使其系统化、科学化。

体现规划的整体性和各部门规划的衔接性,力求规划一张图,空间全覆盖。使地区之间相衔接,部门之间相协调。

3.2.2 由静态规划向动态规划转变

体现规划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将规划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夯实近期、衔接中期、前瞻远期。

体现规划的时效性,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并根据实际情况和形势变化对规划进行局部和实时修改。

3.3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3.3.1 核心任务

解决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

3.3.2 主要任务

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合理布局生产力和城乡居民点体系,使各项建设在空间地域上相互协调配置,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3.3.3 城乡一体化规划主要内容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①进行城乡发展现状和条件评价,指出其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②制定城乡一体化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发展的总体战略;③在科学预测城乡总人口的基础上,依据空间发展战略确定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乡居民点体系;④与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按照城镇建设用地、乡村建设用地、区域基础设施用地、生态用地、农业生产用地等功能类型,对城乡空间进行全覆盖性的安排,并对重点地区(地段)进一步规划;⑤统筹规划区域性的交通、能源、水利、给水排水、邮电等基础设施,使之成为城乡空间良性运作的有力支撑,并对城乡空间优化起到促进与引导作用;⑥制定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并结合地方特点,制定专项或综合的防灾规划;⑦提出分阶段实施目标和重点,安排好近期开发建设,规划研究切实可行的城乡一体化规划操作机制。

4 城乡一体化规划实践

4.1 滨城区城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滨城区地处山东省北部,是滨州市委、市政府驻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面积696.99平方公里,辖7个街道办事处,一镇2乡,户籍总人口46.72万人,暂住人口6.4万人。

2009年,全区城镇人口27.46万人,暂住人口6.4万人,城镇化水平63.8%。人均GDP45267元,折合6900美元左右。城乡统筹处于中度一体化阶段。

2009年滨城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55.28元,城乡收入比2.71,山东省(2.89)和全国(3.33)的平均水平。

虽然从发展指标上来看,滨城区已经处于城乡一体化的中期阶段,但从城乡协调发展来看,城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城乡收入差逐年扩大。(2)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配套水平差距较大。 (3)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均等。(4)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悬殊。从农业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例来看,2009年滨城区规模以上固定投资96.8亿元,其中用于农业的只有0.4亿元。

4.2 总体发展战略

4.2.1 基本思路

目前滨城区在城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规划的重点就是通过对城乡空间布局的调整、产业空间的整合、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城乡用地在全区范围内统一考虑、保障政策上向农村倾斜等措施,缩小城乡差距,达到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思路是重视城市发展的同时注重农村的发展。具体包含四方面内容:①强调集聚――改变分散状态,促使人口和经济向中心城市、乡镇驻地集中,实行合理撤并和农业规模化经营,以形成强大的中心城市,带动和组织全市发展。②强调分工――实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城镇功能合理分工,区域产业各具特色,从而形成全市整体实力,“整体大于局部之和”。③强调统一――实行水、土资源的统一安排,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城乡配套,统一规划、建设、使用,发挥资源和资金的最大效益。

4.2.2 城乡经济一体化战略

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壮大三产,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

农业走产业化、特色化与效益化农业发展之路,打造服务于中心城的绿色都市农业区,发展绿色种植、生态畜牧、生态渔业,进行土地认养,农业园区旅游。

工业走园区化、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工业布局,加快产业集聚,以滨州工业园为核心,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乡镇驻地设置与农副食品加工等农业产业相关、生态环保无污染的小型生态产业园。加强工业产业的技术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三产业的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社区服务业。将滨城区打造成服务于黄河三角洲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旅游中心。

在产业布局上,围绕建设区域性现代商贸中心、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三大目标,全区范围内统一考虑产业布局,在城区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和都市农业;依托德大、黄大、滨港铁路发展现代陆港物流,在大型交通枢纽站发展现代物流业;在城区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依托沿黄风光和人文古迹,发展都市旅游、沿黄生态观光旅游;在集中的工业园区发展先进制造业。

4.2.3 城乡空间一体化战略

科学预测滨城区人口,并在地域空间上进行合理分配。完善区域内“中心城区――城镇组团―――农村社区“三级结构的居民点体系,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

规划以土地资源在全区统筹安排和功能的合理布局为目标,对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等各类空间用地进行合理安排,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在耕地保护的前提下,对农村居民点实行合村并点,鼓励农民向社区集中,腾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在全区使用。

4.2.4 生态环境和空间管制一体化战略

保护滨城区良好的生态本底以及“四环五海、生态滨州”的城市特色,强化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构建生态体系。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工业污染源治理、居民点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公路主干线两侧、河流两侧、水库径流区的生态建设工程,以良好的生态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形成以农田为基质,沿主要河流和区域重要交通线构成生态廊道网络,连通区域内各生态斑块,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安全格局。

4.2.5 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一体化

科学配置农村水、电、路、垃圾、污水等基础设施,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保障农村生产发展和生活改善的需求,合理引导资金和项目投向,统筹面向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保障区域防洪安全及河流良性发展。统筹区域内防洪标准,建设安全协调的一体化防洪体系。

按照城乡一体的标准,设置消防责任分区,在全区范围内,实现消防安全。

4.2.6 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一体化

建设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消除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上的差别,在政策上,对城乡居民同等对待,在农村推行和城市同等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报销比例和城镇同等。建立起城乡居民同等的低保、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征地补偿和拆迁补偿的保障。

推动农民充分就业,为农民提供与城镇居民同等就业机会,进行城乡居民劳动力机能培训,促进非农就业。

4.3 推动机制

结合城乡统筹的本质与滨城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推动机制为:三化联动,即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机整合,相互促进。

4.3.1 新型工业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动力

新型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指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

城乡一体化首先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和产业集聚是是重点,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根本动力。通过推进滨城区产业的技术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拓展第三产业,以园区为载体,促使工业向园区集中,形成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通过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为土地规模化经营创造先决条件。

4.3.2 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的支持

通过新型城镇化,发展现代农业,实施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增强中心城市和各个镇区的经济实力,促进人口向中心城区和镇区集中。对农村进行整合合并,扩大农村规模,并配置基础设施和服务射设施,使农村与城镇共同发展。

4.3.3 农业现代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

滨城区本身是平原,有条件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经营,依托现代农业、都市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发展以及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的建设,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

4.4 实施路径

规划从两个层面考虑实施路径:

4.4.1 从大区域角度

考虑滨城区是滨州市主要的市辖区,滨州市的行政办公等主要功能都集中在滨城区,因此首先要考虑滨州市在整个区域中的地位以及和的联系,提升整个滨州市以及滨城区的整体实力。

4.4.1.1承接天津滨海新区与山东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强与天津滨海新区的对接。

通过滨海新区的建设,打开滨州对接京津冀地区的北大门。与天津滨海新区的资金、人才、技术优势相结合,重点发展石油及盐化工、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

与胶东半岛的青岛、烟台等对接,发展新兴产业和物流业、海洋产业,实施以开发整理盐碱荒地换资金、换项目的“飞地政策”,积极承接滨海新区和山东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

4.4.1.2强化与济南都市圈的联系。

重点发展纺织、油盐化工、高新技术等产业,实现农产品资源与省会经济圈市场的对接。通过220国道、即将建设的济滨城际铁路、济南-滨州高速公路融入济南都市圈,以建设省会都市圈内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为目标,吸引圈内城市和大型企业物流向滨州流动。

4.4.1.3加强与德东滨发展带的协作。

利用规划的德大铁路、黄河大桥和城际轨道,加强滨州、东营、德州之间的联系。

在产业发展方面,滨州主城区与东营主城区加强产业合作,联动发展。

4.4.2 从滨城区内部

4.4.2.1 促进公共设施在全区(城乡)均衡布局

建立城乡统一的供水系统,改造城乡电网,城乡完善污水处理管网、城市燃气管网、热力管网等。

在文化、娱乐、通讯、广电、公交、教育、金融、医院、市场等社会服务设施建设上采取城乡并重、共同发展的办法,促进市辖区内各个乡镇(街道)相互借势,相辅相承,共同发展。

4.4.2.2 促进生产要素(劳动力、资金、土地)在全区自由流动

土地上:将全区城乡土地纳入统一管理,在耕地保护的前提下,对农村居民点实行合村并点,鼓励农民向社区集中,腾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在全区使用,实现土地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

资金上:鼓励工商资本进入集镇和农村社区,投资生态农业,兴办农村商业超市;鼓励农民进城经商、进企业务工、进工业集中区办厂,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合理流动。

劳动力上:消除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制度障碍,促进人口在城乡间自由流动。

4.5 城乡空间协调规划

4.5.1 城乡空间布局规划

结合滨城区作为市辖区的特点,从滨州市域统一考虑,根据有机疏散理论,采取组团发展模式。

滨城区城乡空间格局,以“活力、绿色、魅力”为目标,突出区域水系景观和防护林带的大环境绿化以及“四环五海、生态滨州”的城市特色,加强对中心城区的改造提升。同时,遵循城市有机生长的理论,以跨越式、组团化的形式向周围地区拓展空间,向北大力发展滨州工业园区,向东连接梁才组团,向西纳入三河湖生态风景区,构建“三心、一轴、四带、四区”的空间布局,建立覆盖全域,统筹城乡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1)三心:指一个主中心,两个副中心。

主中心:西城区行政文化中心

副中心:东城区商业服务中心和三河湖绿心。

(2)一轴:指沿205国道形成的产业聚集发展轴。

(3)四带:即四条主要生态廊道,分别是北部沿220国道生态隔离带、南部沿黄河生态保护带、东部沿朝阳河生态隔离带、中部沿小开河生态景观带。

(4)四区:即产业与城镇集聚发展区、沿黄生态休闲观光区、西北部都市农业旅游区、东北部生态粮棉农业区。

①城镇与产业集聚发展区

即由中心城区、滨州工业园组成的以公共服务、生活居住和二三产业为主的城镇化重点发展区。

②沿黄生态农业观光区

沿黄河形成宽度1000-1500米的生态保护区,重点以生态保护和培育、水源涵养为主。并以服务市民和城市生活为发展导向,以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和休闲观光为主要内容,发展绿色种植业、休闲林果业、生态畜牧业和生态渔业。形成滨城区南部的天然绿色屏障和城市居民的后花园。

③西北部都市休闲旅游农业区

以三河湖镇、杨柳雪镇为主,结合三河湖生态湿地开发,重点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有机农业,形成主要服务于主城区的都市旅游农业区。

④东北部生态粮棉农业区

以秦皇台乡、滨北街道为主体,重点发展粮棉种植业,实行规模化经营,形成生态化的农业生产区。

4.5.2 城镇空间发展规划

针对土地后备资源不足,建设用地紧张的问题,规划以土地资源在全区统筹安排和功能的合理布局为目标,对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等各类空间用地进行合理安排,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在耕地保护的前提下,对农村居民点实行合村并点,鼓励农民向社区集中,腾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在全区使用。

主要针对各城镇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①用地规模的确定,发展方向的选择(明确城镇建设用地的外缘界限);②与大交通等区域性设施的处理;③其他需要重点处理的问题。

4.5.3 乡村居民点空间规划

根据滨城区村庄分布现状及区位特征,将辖区内的村庄规划形成两种类型:城镇社区、农村社区。

4.5.3.1 社区建设用地标准

规划进入主城区和乡镇驻地的村庄:安置房和保障性用房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为60平方米。

规划为农村社区的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为100平方米。

4.5.3.2 社区建设模式

规划进入主城区和乡镇驻地的村庄:其居住建筑以适合与城市开发的多层楼房为主,处于城市高容积率地区的村庄在改造时亦可由开发商建设高层住宅。

规划为农村社区的村庄:农村社区建设以带有院落的二、三层联排住宅为主。

4.5.3.3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城镇社区:其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规范设置,与城市居住区统一规划。

农村社区:配套建设小学、幼儿园、卫生室、文化室、小型商业网点、小型农机服务、农资服务、储蓄所、邮政所、中小型集贸市场等。

4.6 支撑体系区域共享规划

支撑系统规划涉及交通、水资源、电力电讯、教育、文化、卫生等诸多方面,其核心、关键是体现区域整体协调和区域共享的原则,实现基础设施的最优配置。

4.7 城乡一体化政策措施

城乡一体化政策措施是城乡一体化规划利执行的重要保证。改变财政和信贷向城市倾斜的政策,加大对农村的各项投入力度及政策倾斜。通过计划、规划、政理等行政机制,以及追求效率、资源合理配置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实施。

五、结语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城市和工业优先发展的发展战略,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由此延伸的一系列城乡差异化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在这种体制下,人为割裂了城乡的有机联系。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也是按地域尺度划分的层次状结构: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反映了以城市为中心的纵向思维特征,缺乏对城乡发展的统筹考虑和城乡空间的协调安排。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农村工作的重视,传统的规划模式不能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

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相继进行了“城乡一体化规划”或类似的规划实践。这些探索为我国城市规划的变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总体而言,目前的城乡一体化规划仍然,缺乏统一认同的标准,各地规划在编制理念、空间尺度、内容深度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明确城乡一体化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地位,确定相应的编制办法、技术规范和审批程序,从而有效指导新形势下的城乡健康发展。

A DISCUSSION ON URBAN-RURAL INTEGRATION PLANNING AND PLANNING PRATICE-A CASE STUDY OF BIN CHENG OF BINZHOU CITY

Xu wenjieXia mingxiao

(Shandong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design institute, jinan ,250014)

生态乡镇规划范文4

一、生态县(区)、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目标

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共成功创建部级生态区1个,部级生态示范区2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5个,部级生态村1个;省级生态示范区2个、环境优美乡镇8个、生态村3个,市级环境优美乡镇54个、生态村127个,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结合全省第二个“十百千”生态创建工程目标要求,我市2012年至2015年创建目标为:阎良区力争创建成部级生态区、高陵县力争创建成省级生态县,再启动长安、户县、蓝田县市级生态县(区)创建工作;每个涉农区县每年启动1个以上乡镇(街道)、2个以上行政村的省级、部级生态创建工作;每个涉农区县每年有2个以上的乡镇(街道)和3个以上的行政村达到市级生态创建标准。

二、申报资格

申报单位必须是市辖区内涉农县(区)、建制乡镇(街道)和行政村。

三、考核、命名及奖励

(一)考核:由市环保局负责对申报单位进行筛选,确定名单后联合市四城联创办、市建委、市农委、市统筹办组成考核组进行联合考核验收。

(二)命名:对通过考核验收、履行公示后无异议的县(区)、乡镇(街道)和村,命名为市生态县(区)、生态乡镇、生态村。

(三)奖励:对命名的市级生态县(区)、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继续实行“以奖代补”政策,给予扶持资金奖励。

四、创建程序

(一)创建市级生态县(区)

1.申报程序

(1)创建市级生态县(区),由县(区)人民政府向市环保局提出申请。

(2)创建市级生态县(区)要紧密结合县(区)情,编制生态县(区)建设规划,经市环保局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进行论证,由县(区)人大常委会审议后,政府予以印发实施。正式规划文本、人大决议(决定)及政府实施文件一并报市环保局备案。

(3)开展生态县(区)建设要认真执行规划,每半年向市环保局报送规划落实情况报告及工作总结,并作为创建基础资料予以检查、考核。市环保局将适时组织相关部门及专家对开展生态县(区)建设工作的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情况予以反馈,其整改结果作为生态县(区)建设考核验收的依据。

(4)生态县(区)建设规划批准实施1年以上,各项指标经自查达到市级生态县(区)验收标准的,可向市环保局提出验收申请。通过市级考核验收并获命名1年以上,可申请省级生态县技术评估及验收。获得省级生态县(区)命名1年以上,各项建设指标经自查达到部级生态县考核标准的,可申请部级生态县(区)技术评估及验收。

2.验收程序

(1)在自查达标的基础上,县(区)政府向市环保局申请验收,同时填写《市生态县(区)申报表》(见附件1)。

(2)市环保局接到验收申请后,将会同市四城联创办、市建委、市农委、市统筹办和专家对生态县(区)建设情况进行技术评估。技术评估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形成评估意见予以反馈。县(区)对评估发现的问题予以整改后,以县(区)政府名义将情况书面报市环保局。经市环保局复核后符合验收条件的,由市环保局组织市四城联创办、市建委、市农委、市统筹办与专家进行考核验收。

考核验收方式:①听取创建工作报告;②观看生态县(区)创建专题片(10-15分钟);③查阅创建工作文件、档案;④核查技术数据和相关证明材料;⑤现场考察;⑥开展民意调查;⑦形成考核验收意见。

3.申报材料

(1)县(区)人民政府申请验收的函及《市生态县(区)申报表》。

(2)生态建设规划文本及县(区)政府提请县(区)人大对规划的批复实施文件(批复文件装订在规划首页)。

(3)县(区)人民政府创建市级生态县的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县域基本情况,市级生态县(区)建设基本条件、建设指标达标情况和规划建设内容实施情况,创建工作的措施、成效、体会。

(4)建设生态县(区)的技术报告。内容包括县(区)基本情况、建设规划完成情况、基本条件完成情况、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及相关证明材料(包括有关的检测、监测报告)等。

(5)创建生态县(区)专题片(10-15分钟)。

(二)创建市级生态乡镇

1.申报程序

(1)符合条件的涉农乡镇(街办)经所在县(区)政府同意后,由所在县(区)环保分(县)局向市环保局统一提出申请。

(2)创建市级生态乡镇要紧密结合镇情编制生态镇建设规划,经所在县(区)环保分(县)局组织有关专家论证通过后,由县人大或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所在县(区)环保分(县)局备案。

(3)生态乡镇建设规划批准实施1年以上,各项指标经自查达到市级生态乡镇验收标准的,可向市环保局提出验收申请。通过市级考核验收并获命名1年以上,各项建设指标经自查达到省级生态乡镇考核标准的,可申报省级生态乡镇。获得省级生态乡镇命名1年以上,各项建设指标经自查达到部级生态乡镇考核标准的,可申报部级生态乡镇。

2.验收程序

(1)乡镇、街办在自查达标的基础上,填写《市生态乡镇申报表》,经县(区)环保局审核,并提请当地县、区人民政府批准,由各县(区)环保局统一向市环保局提出书面验收申请。

(2)市环保局联合市四城联创办、市建委、市农委、市统筹办及专家组成验收组,适时对申报单位进行考核验收。验收方式:①听取创建工作报告;②核查创建工作文件、档案;③审核技术数据;④现场考察;⑤随机开展民意调查;⑥形成考核验收意见并提出整改意见。

3.申报材料

(1)乡镇政府(街办)申报市级生态乡镇的正式文件。

(2)生态建设规划文本及县(区)人大或政府对规划的批复实施文件(批复文件装订在规划首页)。

(3)创建工作总结。包括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创建过程、主要活动和所取得的成效(主要内容为经济发展情况、资源保护和利用情况、环境状况、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等)。

(4)技术报告。包括经审核的《市生态乡镇申报表》(装订在技术报告首页)、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及证明材料(含有关监测、检测报告)。每项指标都要有证明材料,需要核算的指标要有核算方法,具体参照生态乡镇指标解释。

(5)生态建设专题片(10-15分钟)。

(三)创建市级生态村

1.申报程序

(1)符合条件的行政村由村委会经乡镇人民政府(街办)向县(区)环保局提出创建申请。

(2)在县(区)环保局的指导协助下,编制符合村情实际的生态村建设规划并经乡镇人民政府(街办)批准后组织实施。

(3)生态村建设规划批准实施1年以上,各项指标经自查达到市级生态村验收标准的,可向县(区)环保局提出验收申请。通过市级考核验收并获命名1年以上,各项建设指标经自查达到省级生态村考核标准的,可申报省级生态村。获得省级生态村命名1年以上,各项建设指标经自查达到部级生态村考核标准的,可申报部级生态村。

2.验收程序

(1)经自查达到市级生态村建设指标要求的村,由县(区)环保局组织验收,并将申报及验收材料报市环保局。

(2)生态村经区县验收后,报市环保局进行审核。审核材料包括申请文件及验收材料。市环保局联合市四城联创办、市建委、市农委、市统筹办对申报的生态村进行抽查,形成审核抽查意见。

3.申报材料

(1)行政村申报市级生态村的正式文件。

(2)生态村创建规划文本、乡镇政府(街办)对规划的批复文件(批复文件装订在规划首页)。

(3)创建工作总结。包括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创建过程及进展情况、主要活动和所取得的成效(主要内容为经济发展情况、资源保护和利用情况、环境状况、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等)。

(4)技术报告。包括经审核的《市生态村申报表》(装订在技术报告的首页)、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及证明材料(含有关监测、检测报告)。每项指标都要有证明材料,需要核算的指标要有核算办法,具体参照生态村指标解释。

五、监督管理

(一)对当年通过考核验收的生态创建单位,在市环境保护局门户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天,同时公开举报电话和信箱,受理群众投诉。

(二)市环保局将联合市四城联创办、市建委、市农委、市统筹办每2年对各辖区内的生态创建命名单位开展必要复查,进行跟踪管理,对发现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经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对获得市级命名的,将取消其命名称号,并暂停受理当年该县(区)市级、省级和部级生态创建的申请,确保生态创建质量。

(三)生态示范创建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公正透明的原则。各创建单位和指标核准单位要对申报的生态示范创建材料严格把关,对考核验收过程中要严格程序,严格标准,严禁欺上瞒下、瞒报数据、弄虚作假等行为。

(四)获得命名的市级生态县(区)、生态乡镇(街办)和生态村,若辖区内出现较大(Ⅲ级)以上(含Ⅲ级)的环境事件,且未能妥善处理、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或接到当地群众反复投诉、举报比较严重环境问题的,一经查实,市环保局将建议取消其市级以上生态县(区)、生态乡镇、生态村称号。

六、工作要求

(一)各涉农县(区)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委会是生态县(区)、生态乡镇(街道)、生态村创建工作的主体,要根据部级、省级、市级生态创建规范和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尽快制定出台各辖区生态创建管理办法。

(二)生态建设规划的编制要高起点、高标准,以继续创建省级、部级生态县(区)、生态乡镇、生态村为目标,注重规划的长远性。生态镇、生态村要优先从市级重点镇、新农村建设重点村选取。涉农环保分(县)局负责辖区生态创建的具体工作,要深入农村,积极发挥帮助、指导和协调作用,协助编制符合实际的生态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

生态乡镇规划范文5

【关键词】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049-01

一、以资源为依托开发生态旅游产品

(一)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应坚持的原则

乡镇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应该五个原则:首先是保护性原则,这是首要遵守的。因为保护性原则是生态旅游对环境的管理与保护。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需要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保证生态旅游产品来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第二个原则就是市场导向原则,旅游业的发展是有着市场导向性质的。这样就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经过市场检验才是最重要的,需要根据市场调整生态旅游产品的架构。第三个原则就是生态教育原则,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需要遵循生态教育原则,生态旅游最重要的就是保护环境,注重生态意识,这是最重要的。第四个原则就是精品发展原则,乡镇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需要有特色,这样才能独创精品。第五个原则就是参与性原则,消费者可以在乡镇生态旅游开发中参与进去,参与性比较强的生态旅游产品会更受欢迎。

(二)乡镇生态旅游产品系列设计

乡镇生态旅游产品系列设计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就是需要凭借着乡镇独特的自然景观入手,发展生态旅游产品系列。主要是要挖掘乡镇独特的美来,挖掘生态旅游中的也行之美,同时也要保证乡镇生态旅游景区不受破坏,主要是以观看为主,不要进行破坏性的活动。第二个方面就是需要进行以人工为主的旅游景区来开发产品,主题就是历史和民俗风情的旅游产品系列。对于一些乡镇建设的农家乐庄园、探险景区、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可以着重研究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乡镇民俗资源等等。乡镇生态旅游产品系列设计需要融合考察、学习以及娱乐的功能,让消费者享受到乡镇生态自然。例如,可以让消费者住在农家庄园或者小屋、干农活、采摘收获农产品,游玩各种民族特色盛典等等,这都是非常有益的旅游体验。

二、以项目带动乡镇生态旅游开发

(一)项目可行性研究

乡镇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需要进行研究,对市场的需求进行预测,这样才能够对整个项目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乡镇生态旅游主要是追求多个目标、多利益,既要保证旅游者玩得开心,又要在经济上进行预算,保证其可行性,同时整个社会文化也要接受,需要全面地考量才行。乡镇生态旅游项目在开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环境的影响,在全部环节都需要对环境进行检测。乡镇生态旅游在开发的过程中要建立起不同的环境容量评估体系,这样方面进行长期建设。若是在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好的后果,损失会比较惨重。所以说,乡镇生态旅游项目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这样才有保障。

(二)生态旅游项目规划

乡镇生态旅游规划需要对旅游活动在乡镇环境中做一个合理的规划,来指导整个乡镇生态旅游项目。乡镇生态旅游的资源是最大的优势,需要对其进行细致地调查研究,同时也需要建立起科学的开发程序,进行有秩序、专业性的乡镇生态旅游规划。这需要有专门的对付保驾护航,这样才能够建设高水平的旅游发展规划,同时也需要遏制住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乡镇生态旅游资源也要得到保护,需要和生态研究机构保持联系,保护自身特色。乡镇生态旅游项目的规划需要挖掘有特色的乡镇景区,并对不同的资源进行不同的规划,这样才有针对性。同时,在规划的过程中也需要分析资源状况、特性、旅游者需求、利益个体等各个因素,避免低下的开发,要朝着精品发展。

(三)乡镇生态旅游项目融资

乡镇生态旅游进行项目融资需要以乡镇生态旅游项目本身的资产与预期利润作为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景区、景点建设是乡镇生态旅游发展的主体,需要资金的支持,要进行多渠道发展。最好能够得到政府的支持,让政府承担一部分责任,随后交给企业进行发展,取得利益。这是基础性的建设,在我国比较广泛,其中需要注意交通建设,这一点对于旅游景区发展非常重要。

(四)乡镇生态旅游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乡镇生态旅游项目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需要进行发展,多引进一些优秀的人才,这样才能够提高资源开发的专业性和可行性。乡镇生态旅游需要成熟的开发队伍,保证专业人数数量,进行定期培训,让工作者们都充满激情,可以引进激励制度,促进开发队伍充满干劲。努力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导游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乡镇生态旅游对于导游要求比较高,需要他们将乡镇生态旅游产品推销,所以要进行专业培训。

参考文献:

[1]刘旭东,孙庆祝.基于ASEB栅格分析法的沙漠类体育旅游项目开发――以宁夏沙漠体育旅游项目为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1(02):122-125.

[2]刘滨谊,张亭.矿山旅游发展规划的思考与实践――以安徽铜陵市大铜官山公园概念规划为例[J].旅游论坛,2008(05):200-206.

生态乡镇规划范文6

一、基本情况

21日在市规划局档案室系统学习了规划科技档案的整理及归档工作。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规划局窗口学习。

位于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区长江三角洲中部,北靠长江,南接太湖,距上海、南京各150公里,是自上海溯江而上的第一座滨江港口城市。作为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文化昌盛,明清时就是苏南的教育中心;改革开放以来,人在中国万分之一的土地上,以千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超过中国二百五十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百分之一的上市公司。的高速发展为城市带来了无可限量的前景,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在发展中也不可避免的会在新与旧、发展与保护之间徘徊。但同时,多年积累的资本与经验也为未来发展模式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使得有能力在空间、能源、环境等资源日益紧缩的制约下获得更大的机遇,实现城乡的战略转型。

二、经验和启示

市的做法对我市城乡规划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总结其新形势下的城乡规划工作实践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一)强调集聚,要节约利用资源

以为代表的苏南经济模式发展过程中,城乡工业发展齐头并进、城乡建设全面开花。要改变城镇建设的分散状态,促进人口和经济向城区、镇区、规划的农村居民点集中,充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等各类资源,促进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统一规划和建设,资源共享,发挥资源与资金的最大效益。

(二)强调分工,产业发展有特色

行政区划988平方公里,由于发展基础条件各有不同,各地发展状况也有着较大差异。中心城区已基本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及较为完善的三产服务功能,澄东片区已成为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财政经济重镇,澄西片区依托沿江开发形成了临江工业基地,澄南、澄东南片区工业、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业协调发展的态势明显。实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的集聚发展,城镇功能应合理分工,产业发展应各有特色,减少盲目竞争,实行分工有序,从而加强全市或片区的整体实力,整体大于局部之和。

(三)强调生态,尊重自然环境

充分保护和利用山体、水系等自然资源,在城镇建设过程中,尊重地形地貌,尊重生态景观资源,使城镇建设与自然环境良好共生,与自然生态系统有机互动。

(四)强调文化,城镇风貌有特色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名胜古迹众多,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山水秀丽、河网密布,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造成千城一面的景象,城镇特色缺乏。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使地方的风貌特色、历史文化传统以及优良生产生活习惯,得到有效的延续;在城镇建设过程中要重视挖掘、保留和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遗存,防止地方传统文化的断层、传统风貌特色的缺失将是今后城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强调功能,提高城镇运行质量

市域非农产业人口滞留乡村,城镇化明显落后与工业化,加快城镇化发展是今后城乡建设的当务之急。为吸引更多非农产业人口进入城镇,必须加强城镇公共服务功能的建设,充实和完善城镇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促进服务的高效性和方便性,提高城镇的环境质量,加强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空间,提高城镇内在运行质量。

在新的工作理念的指引下,在省城乡规划工作会议精神的促动下,该市抓住契机,全力以赴,通过两年的努力,全面实现了市城乡规划编制全覆盖。

三、几点建议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结合我市市情,提出以下几点城乡规划发展建议

(一)高瞻远瞩,科学编制城乡统筹规划

组织编制《市城乡统筹规划》,规划将城乡全市域作为一个整体,整合城镇空间结构,优化布局形态,协调产业分工,明确一、二、三产业的空间布局;合理框定近远期城镇用地规模,明确划定城镇生态空间,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统筹协调区域交通、市政等重大基础设施的落实,保证区域长远稳定发展。此统筹规划为各镇开展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了依据,使各片区之间、各镇之间实现了规划的无缝对接。

生态乡镇规划范文7

行业动态

各地动态

乡村建设规划管理地方立法刍议——《城乡规划法》框架下的乡村建设规划管理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困境研究

城镇化新形势下的城乡(人口)划分标准探讨

小城镇工业用地形态结构演化的实证研究

基于多模式比较的城乡结合部特色化改造初探

经营城市视角下欠发达县筹集城市建设资金的几点思考

村镇集约发展空间规划的基本方法初探

腰站村满族特色规划研究

沿海大项目建设背景下的后发地区总体规划探索

建构农村社区规划标准推进新世纪中国农村建设

农村社区“第三场所”研究

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设施配置探讨

浅谈统筹城乡与城镇区域经济低碳发展

转型期山西省小城镇规划建设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控制与引导的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策略初探

地域环境适应下藏式建筑空间形态研究

传统民居地域性风貌特征的参数化解读与评价方法

信息动态

镇(乡)域规划导则(试行)

践行生态理念建设宜居靖州

基于城乡统筹的宁夏沿黄城市带小城镇规划研究

长三角村镇土地规模利用技术适宜性评价方法初探

城市经营理念引导下的传统小城镇发展之路探析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工业园规划探讨

城市近郊旅游生态村规划研究

基于"反规划"理念下的小城镇生态化建设研究

老年人迁居视角下的公寓式农村住区规划研究

浅析昆明城中村改造的得与失

马安村聚居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创新规划理念展现乡村新貌

GIS技术支持下村镇居民点集约性评价研究

"区镇合一"管理体制小议

从汶川地震谈学校建筑的抗震防灾

基于传统小城镇肌理的街道景观设计初探

桂北地区高定侗寨原生景观空间初探

关于保护与管理历史文化名城的思考

偏远民族地区古镇旅游开发与经营模式研究

新闻直击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规划建设

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要处理好八种关系

小城镇规划建设三大软肋

北京市大望京村城乡一体化试点规划策略研究

中心城区"四区"划定的要素及方法探索

省际滨湖型小城镇规划发展初探

冀鲁豫省际边界城镇区域协调的几点认识

西部灾区城镇住房恢复重建的问题及其相关建议

从村庄回拨地规划谈村庄建设的"管制"与"沟通"

江南水网地区小城镇镇区公共绿地设计的新方法探索

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看整治农村乱搭建的紧迫性

历史小城镇民族形象研究探讨

历史文化古针的形象保护与环境景观设计问题初探

浅析环境心理学对古镇格局和活力复兴的影响

基于SWOT分析探索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西部中小山地城市工业园区发展战略研究

大理历史文化名城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生态乡镇规划范文8

关键词: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现状;举措

一、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的内涵

所谓城乡空间结构规划是指在城乡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导向和相关法律、法规、条例一定程度的制约,对城乡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以达到促进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目标,它是通过市场调配城乡资源与政府参与城乡资源调控有机结合的一种有效的可持续增长的方式。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1.城乡资源科学的、合理的配置。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偏重于大、中城市的商业、金融业、服务业等现代行业,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乡镇企业经济的发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没有从政策、规划等方面注重乡镇企业经济的发展,而是仅仅片面地依靠市场对城乡资源进行自发性的调节,这必然会导致优质的城乡资源流向经济发展基础好、基础设施配套佳的大、中城市,从而使乡镇企业经济发展所需资源严重不足,很大程度上阻碍乡镇经济的正常发展,进而在整体上影响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与发展,而由政府参与制定城乡空间结构规划方案,既可有效地避免单纯市场调节的盲目性、滞后性问题,又能提高城乡资源的利用率,为缩小城乡经济差距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建立实现按照生产要素的贡献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政府要建立完善、配套、科学的城乡空间规划体系,从而在一定的范围内达到实现利益合理分配的目标。城乡空间结构规划和城乡各项经济建设,都应以一定的利益分配作为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建设、发展前期单纯依靠市场自发调节,必然导致利益分配经常出现不公的现象,这严重制约了乡镇经济发展的活力。科学的城乡空间规划方案,不仅应该充分考虑到影响城乡利益分配和城乡资源配置的各种因素,还应重点考虑到市场的千变万化和市场调节的自发性所带来的风险性。

3.政府要完成的宏观政策目标和有针对性、目的性的环境建设工程。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因经验不足、认识不到位等原因,政府及相关部门片面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造成了对大气、水、林地、土壤的严重污染和破坏,影响了我国城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通过制定科学的城乡空间规划方案,有效地加强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自发经济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及时制止城乡经济建设中对环境的破坏行为,科学引导城乡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

二、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的作用

党的十提出“五位一体”的五大建设,结合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理念来进行城乡空间规划,对改善城乡发展中的不均衡,缩小城乡差别,解决市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公正现象有着重要的作用。城乡空间规划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作用表现在:

1.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看城乡空间规划不可或缺。科学的城乡空间规划是保证城乡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的前提,在设计城乡空间规划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城乡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道路,这是保证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城乡空间结构规划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别由为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四个步骤构成。从宏观方面看,城乡空间规划有城乡的性质、发展方向和在区域经济中的定位。具体包涵城市、村镇功能分区,人口数量分布,交通枢纽建设,城市防洪减灾工程和公共绿化地的多少和布局。从微观层面来看有建筑间距密度,道路建筑红线,日照标准、城市容积率,间距比等指标。

2.城乡空间规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需的基础设施、设备也日益改善。日益完善的设备设施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由于部分人和一些企业,只注重自身企业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引起了大气和水资源的严重污染、城乡绿地面积减少,土地荒漠化日增,极端恶劣天气出现频率提高,严重地影响了人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在城乡空间规划中,我们应该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3.科学的城乡空间规划是社会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基础。在城乡空间规划中,要提高城乡土地利用率,为城乡的土地开发提供了稳定的、竞争有序的市场,大力促进城乡绿地、人行道和车道的合理划分,提高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从市场运行方面来看,合理的城乡空间规划可以克服土地开发中的市场调节失灵的弊端,使得城市土地开发竞争的成本降低,提高市场经济效益。当前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城乡发展一体化还有很多阻碍因素,如工农业发展不均衡,工农产品价格差别,城乡人口素质的差距,同时城镇化发展,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给我国大、中城市发展的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要用科学发展的视角、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城乡空间结构进行合理规划,保护耕地,合理用地,平衡工农业发展,有序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

三、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的现状

因政府对于市场经济下的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经验不足,导致规划不够科学和合理。具体表现为:

1.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不完善,政府城乡规划实施手段不明确。由于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计划经济模式,系统的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管理理论进入我国较晚,因而政府与科学的城乡空间规划体系要求的较高行政管理能力和水平有一定距离,以致我国目前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城乡空间规划体系。城镇化的飞速发展,使乡镇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但同时也使政府面临较重的行政管理压力,政府没有设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和实施机,更没有行之有效的手段来加以实施。

2.我国城乡空间规划实施过程中没有健全的公众参与机制,公众主动参与意识不够。一是公众参与城乡空间规划的法律地位没有保障。目前,我国公众参与城乡空间规划的法律地位模糊,城乡空间规划中的划许可公众参与程度比较大,而规范执法因没有相关制度作保障公众参与程度比较低,规划评估起步较晚,公众参与的程度更低;二是公众参与城乡空间规划实施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城乡空间规划实施中公众参与的机制主要表现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主体、方式、过程等缺乏一定的内在联系,每个层次、每个阶段参与的主体,方式由规划单位或部门自行决定,这无法切实有效的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听证权、监督权;三是公众主动参与意识淡薄。我国公众主动参与城乡空间规划实施的目的比较狭隘,因而导致参与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公众参与只有在政府组织下才能进行,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众参与的方式,这在一定度上限制了公众充分行使参与权。

3.城乡空间规划缺乏前瞻性,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评价一个城市、城镇是否宜居,主要看城市、城镇的布局是否科学、合理,是否保持了良好的、有益健康的生态环境,其规划是以人为本,其规划是否具备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目前我国城乡空间规划缺乏前瞻性,引起城区中公共设施缺乏,道路拥挤,户外活到空间狭小,对生态环境造破坏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科学的、合理的城乡空间结构规划举措

城乡空间结构规划对于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城乡空间规划,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城乡空间结构规划:

1.城乡空间结构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民是城市、城镇大家庭中的主体,进行城乡空间结构规划要以人为核心和导向,理解和尊重人民的利益,切实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结合当地城乡空间规划建设的实际,制订行之有效的方案、政策,提高公众参与城乡空间规划建设实施的积极性、主动性,健全公众参与机制,促进人与人之间,城乡之间的和谐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2.转变以城市为主导的传统规划观念,以区域发展战略取代过去单纯的城市发展战略。一方面传统的城乡空间结构中,由于片面地重视城市经济发展,只重视城市的空间规划,农村的空间规划被忽略,造成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更多地考虑广大农村区域的建设和发展,从而实现城市反哺农村,促进农村区域交通体系的逐步完善,大力整合城乡资源优势,合理规划城乡空间结构,实现城乡间的功能互补,提高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在城乡空间结构安排上,应站在有利于整个区域发展的高度上,打破城乡、大、中、小城市的等级结构规划的桎梏,实现资源利益的有效分配,应体现城镇区域聚居点的梯度性,营造城乡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3.强化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的严肃性,高度重视规划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在城乡空间结构规划中,要逐步强化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法律、法规对城乡空间结构规划在规划阶段和实施阶段的强制规范作用,提高规范的严肃性。工业化和城镇化导致环境问题日益加重,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因此,在城乡空间结构规划中,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特别关注保护生态环境,关、停、并、转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大力发展环保型、能源节约型企业,运用立法的形式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促进城乡资源科学、合理地利用。

4.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建设要素的合理流动。在城乡空间结构规划中,要遵循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居民生活与、经济社会发展与城乡发展协同化,整合、优化城乡资源配置, 科学、合理布局城镇的建设,规划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各行业的服务水平 ,做到以城带乡,促进农村的建设,从而加快城镇化进程。优化城乡空间结构,促进城乡各项建设要素的合理调配,实现城乡建设要素的合理流动和平衡,实现城市对农村区域发展的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杨虹,秦丽媛,李哲莹.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2(16).

[2]邢磊.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05).

生态乡镇规划范文9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从根本上解决新阶段“三农”问题、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客观要求。目前,农村地区(乡镇、村庄)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过多的劳动力滞留在农业,过多的人口滞留在农村。因此,必须形成城乡互补共促、共同发展的格局,才能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加强中心镇、村的建设,是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一环。因此,要实现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必须抓好中心镇、中心村的规划、建设工作。

【关键词】 中心镇中心村规划重点关键问题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A

1.我省镇村发展现状

1.1乡镇规模小,辐射力弱

2010年底,河北全省乡镇数量1775个,规模大部分在5000人以下。偏远地区(如张家口、承德地区)的乡镇,人口规模普遍在2000人以下,甚至1000人以下。乡镇规模小,导致乡镇承载能力差,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能力弱。

同时,乡镇规模虽小,但是各项公共设施、基础设施配置齐全,这造成公共资源的严重浪费且规模效益无法发挥。城镇对农村的带动能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县(市)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1.2村庄规模小,分布散

2010年底,全省村庄数量为45144个,乡村人口5204万人,全省面积18.77万平方公里。全省村庄平均规模为1152人,村庄密度为0.24个/平方公里。同期,全国村庄平均规模为1509人,村庄密度为0.05个/平方公里。由此可见,我省村庄分布散、规模小。再加上资金的限制,这导致我省村庄:生活环境较差,公共设施、基础设施配置严重不足。

2.加强中心镇、村建设工作的意义

2.1统筹城乡发展

加强中心镇、村建设,有利于在县(市)域范围内形成结构清晰、层次鲜明,特色明显,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生活富裕,带动效益好,集聚度高的城乡统筹发展体系,形成覆盖全县(市)域农村区域、具有较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农村中心,实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公共服务均衡化的目标。

2.2优化城乡布局

通过合理布局中心镇和中心村,加强和完善中心镇、中心村公共服务设施,可以改变镇、村生存环境差、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落后的状况,从而优化城乡布局。对中心镇、村的发展,按照强化发展潜力,有序引导集聚,突出带动作用,实施分类扶持的总体要求,推进县(市)域农村人口内聚外迁步伐,实施以镇带村,统筹均衡的发展模式。

3.抓好中心镇、村建设的规划重点

3.1宏观着眼,区域协调

中心镇、村的规划必须就其经济腹地作出区域分析,在超越其辖区的区域范围进行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和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和规划。

1、落实上层次规划要求,处理好与周边乡镇、村庄各项设施和用地的衔接,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

2、立足长远,科学规划,提出符合区域协调发展的村镇调整、撤并方案。

3.2要素集聚,集约发展

要正确引导、合理布局,促进中心镇、村生产要素的集聚。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张家口、承德等地区),规划要强化中心镇、村作为农村商品生产和交换中心的职能,繁荣农村经济。

1、积极引导“工业进(工业)园”,严格限制工业零星布点。原则确定集中设置的工业园区的规模和布局,制定集约建设工业区的规划措施,实现项目统一开发、污染集中控制、设施配套完善的目标。对工业园区以外的现状零散工业用地,要提出用地和功能调整的建议和措施。村一级不再独立布置工业用地。

2、积极引导“住宅进(社)区”,严格限制农村住宅分散建设。镇区内要逐步杜绝单家独户式的私房建设,鼓励农民到镇区购房或按规划集中建设公寓式住宅。中心村,要提出村庄集约建设的目标和措施,适度限制村一级非农建设用地的扩张。开展旧村土地整理,将弃置的土地统一安排使用或复垦。

3、积极引导“商业进(市)场”,严格限制“马路经济”的蔓延。引导商贸活动到镇区成“行”成“市”经营,鼓励集中建设教育、文化娱乐、医疗福利等公共设施。

3.3节约用地,合理布局

确保城镇空间布局紧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既要保证城镇各项功能有效运转,又要节约土地资源。

1、建设用地规模应根据上一层次各项规划和中心镇、村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综合确定。要处理好非农建设用地与保护耕地、稳定基本农田面积的关系,既要保证耕地、基本农田的动态平衡,又要为中心镇、村合理发展留出空间。

2、推进旧村镇更新改造,提高现状建成区城镇化质量。促进旧区居住形态向城市型转变,提出改善环境、集约用地的措施,使建成区在经济和物质形态方面与村庄发展相协调。

3、积极开展迁村并点和土地整理,开发利用荒地和废弃地。

3.4突出服务,完善功能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应向中心镇、中心村适当集中,满足城镇居民及周边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

1、中心镇、村公建配套既要考虑服务城镇居民,又要考虑服务乡村腹地及外来人口的需求。公建配套要根据中心镇、村人口构成,合理确定服务配套类型、项目、规模和服务范围。

2、公建配套应根据中心镇、村人口规模,按镇级—中心村级—组团级的配套层次,分级设置。

3.5保护生态,改善环境

中心镇、中心村的规划与建设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居住环境的改善,防止生态环境恶化,为居民创造舒适、健康、优美的生活环境,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逐步改变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的低水平、粗放型的发展模式,防止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2、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防治污染力度。对污染排放未达标企业提出限期整改措施,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及限期整改仍不达标企业实行关、停、并、转,不断提高中心镇环境质量。

3、 科学组织中心镇、中心村园林绿地系统的软、硬质要素,充分发挥自然生态要素改善乡村生活环境的作用,全面实施“青山、碧水、蓝天、绿地”工程,创造山青水绿、鸟语花香、舒适优美的乡村生态环境。

3.6因地制宜,保持特色

中心镇、中心村规划应加强自然和历史文化的保护,重视乡村特色的塑造,避免个性的丧失。

1、培育中心镇、村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发展特色经济。正确认识中心镇、村的区位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培育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

2、保护并强化中心镇、村的自然环境特色。通过保护和发扬历史文化传统,塑造有特色的建设风格,形成风貌独特的城镇景观。

3.7因势利导,分期建设

正确处理好“远期合理和近期现实,普遍提高和重点突破”的关系,以“长远合理布局”为战略目标,兼顾各分期目标的实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分步实施,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

1、编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同步的近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步骤。根据宏观经济形势,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预测近期建设用地量,并确保各项建设的用地控制在国家批准的用地标准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内。

2、提出镇村土地连片开发和基础设施集中配套的措施。实事求是地确定镇区综合开发范围,对工业区、住宅区、基础设施、商贸市场提出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时序和要求。

4.抓好中心镇、村建设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针对中心镇、村建设过程中可能碰到的突出问题,各县(市)应着重围绕“多规融合”、规划控制、建立宅基地有偿收储和有偿选位机制、源头控制“一户多宅”、项目整合、新农村建设融资、农民异地集聚建房、行政村布局调整、宅基地整理、中心镇管理体制等十大问题开展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试点工作。

其主要做法:

4.1强化领导,出台政策。

为加强对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工作的领导,对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工作给予财力保障。各县(市)委、县(市)政府还应出台专门文件,对开展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优惠政策给予明确。选取试点乡镇,着重通过机制体制创新,加快中心镇发展;开展中心村建设试点,着重通过宅基地整理、收储、有偿选位,探索新农村建设的内生性投入机制,从而促进中心村加快发展。各试点乡镇村应组织工作班子,通过学习讨论、外出参观考察、集中辅导培训等途径,领会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试点工作的内涵。从调查研究入手,组织专题调研组,深入村户,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恳谈会等多种形式就镇(乡)村布局现状、试点镇(村)农户建房情况、干部群众对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的认识等方面开展调研,根据调查情况,结合本地实际及试点侧重点,分别出台了试点工作实施意见,详细制订试点工作方案。

4.2创新机制,破解难题。

通过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试点工作,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着力破解了几大难题:

一是破解“两规”融合难题。

针对现行的集镇和中心村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相融合的矛盾,在试点乡镇编制调整“两规”时坚持规划部门和国土部门相互合作,编制期间两部门及时沟通,达成默契,有效促进 “两规融合”,并按照“有利生活、方便生产、相对集中”和农村社区化的要求编制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镇(乡)域体系规划。

二是破解中心村建设内生性投入不足难题。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投入,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张家口、承德等地区)的中心镇和中心村底子相对弱薄,仅靠上级政府的投入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为此,当地政府应积极探索经营中心镇和中心村的办法,有效缓解了新农村建设投入问题。把经营城市的理念和做法向中心镇和中心村推广,在试点中通过编制集镇建设详细规划—实施集镇规划控制—集聚点(小区)土地有偿收储—集聚点(小区)土地抵押贷款—营造集聚点(小区)区位环境景观优势—实行集聚点(小区)土地有偿出让或有偿选位等路径,探索经营集镇(村庄)的路径,使集镇和中心村内部产生动力机制。

三是破解农民异地建房难题。

探索宅基地有偿选位,突破了农户跨组、跨村、跨乡镇建房瓶颈。在试点村庄,可开展宅基地有偿收储和有偿选位的试点,有效地探索了土地的集约利用。各地区金融机构可出台《中心村镇农户“安居创业”贷款管理办法》,对在集聚点建房和创业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可给予低息贷款(具体情况各县(市)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情况确定)。通过各种政策扶植,实现异地建房,促进了中心镇和中心村的人口集聚。

四是破解建设项目分散、整合程度不高、投资绩效低难题。

为促使新农村建设项目向中心镇(村)倾斜,各地政府可以从编制项目库入手,把项目本送到县有关部门,之后分乡镇邀请有关部门举行项目洽谈对接会,各部门对照上级政策,优先把项目落实到中心村和中心镇。

4.3编制规划,明确定位。

根据前期的调查摸底情况编制中心镇、中心村的规划,应形成规划体系。通过规划编制,明确了发展目标和中心镇、中心村的功能定位,制订中心村村庄整治的方案,出台人口集聚、集镇管理、集镇基础设施建设等配套方案。

1、重点修编完善中心镇村规划

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抓紧抓好中心镇中心村的规划编制工作,积极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和农村人口向中心镇中心村转移,吸引农民向中心镇中心村相对集中居住,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行中心镇中心村的重点供给。

2、提升规划编制质量水平。

一要创新理念。改变以往镇村规划两张皮、空间规划缺乏发展规划依据、规划和建设相脱节、社会公众参与程度低的编制理念和做法,不断改进规划,创新规划理念。

二要准确定位。经济发达地区地处大中城市周边的中心镇,要充分把握大中城市产业转移和农业现代化人口转移的有利时机,按照大中城市的卫星城进行规划定位。其他经济中等和欠发达地区(张家口、承德等地区)的中心镇,以及以二、三产业和人口集聚为主体功能的区域性中心镇,原则上要按照功能齐全、宜业宜居的小城市进行规划定位。

三要体现特色。村镇规划既要体现要素集聚、功能完善的一般要求和镇村的一般特征,更要体现特色要求。不仅要考虑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还要考虑各自的产业发展特色和平原、滨海、山区、坝上不同地形地貌的自然特色。

四要衔接紧密。要加强中心镇、中心村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之间的有机衔接,加强村镇建设规划与相关部门专业规划的协调,特别是要加强村镇建设规划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的对接。

3、改进村镇规划编制方式

一要加强中心镇村域的统筹规划。积极采取全域规划和统一规划、充实镇域规划内容、做深做细村镇体系规划等多种办法,切实加强镇域的统筹协调。对中心镇域村庄,综合考虑农村人口结构、农民收入结构、产业结构、村庄结构等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按城乡一体的农村新社区规划,不再单独编制村庄规划,直接编制详细规划。

二要进一步加强村庄规划的公众参与。充分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全方位、多角度地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切实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4、明确规划编制和管理的重点要求

一是中心镇总体规划要统筹考虑本镇在县(市)域产业发展、功能配置、城镇空间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的服务与引导作用,保障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三是镇域空间管制分区、镇区规划区范围、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范围和使用强度控制指标、道路交通设施、市政工程设施、综合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应列入中心镇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

四是中心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要适度超前,优先覆盖近期建设规划涉及地块。同时要对中心镇镇区重要地段、重要节点做好城市设计,有效控制平面布局、建设容量和风貌特色。

5.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