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商业经济效益集锦9篇

时间:2024-03-25 10:56:42

商业经济效益

商业经济效益范文1

20*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人民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基本完成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3.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98.6亿元,增长14.6%;第三产业增加值29.3亿元,增长15.8%。三次产业结构比变化为4.5:73.6:21.9。其中原*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9.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0%,第二产业增长14.2%,第三产业增长16.9%,顺利完成年度计划。(一)工业经济效益不断升级,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94.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53.0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实现利润29.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取得明显成效,钢铁、修造船、造纸等临港大工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纺织、服装、文体等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提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企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年销售超亿元的企业达到46家。大港四方园区、*科技园区、江南出口加工贸易区等新老园区竞相繁荣,小港文具、大碶模具等块状特色经济规模更大、档次更高、竞争力更强。(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9.3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金融保险业增长22.7%、运输邮电仓储业增长16.2%、批零贸易业增长18.3%,三大行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68.6%。通信、住房、教育等新的消费热点逐渐形成,家庭电脑入户率迅速增长。旅游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按高标准设计的要求,完成九峰山景区、凤凰山公园等旅游景点的规划,并全面启动建设。“菜篮子”工程建设取得新的成效,各类市场及商业网点更加健全,建成*货运市场。商品市场活跃,社会消费稳步上升,全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市场物价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实现计划控制目标。(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9.1亿元,按现行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5%。以“扩经减粮”为特征的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花卉、蔬菜、茶叶等高效农业大面积扩种,其中花卉业种植面积扩大到5.5万亩,新增1.9万亩。海淡水养殖继续上升,养殖面积达到5.3万亩。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增强,以粮油、海产品、蔬菜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四)招商引资创历史新高,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对内对外招商取得明显成效,招商引资成绩为建区以来最好。全区新批外资项目159个,总投资16.7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2.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5亿美元;引进内资项目378个,实际利用区外资金25.0亿元。其中原*区新批外资项目44个,项目总投资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4.2%;合同利用外资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3.5%;实际利用外资461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4.3%。石化、钢铁等临港大项目的引进取得重大进展,其中千万美元以上大项目36个,合同外资占全区总额的66.8%;引进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项目83个,IT产业占了9个。积极应对复杂变化的国际市场,外贸出口平稳增长,继续保持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全区实现自营出口1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原*区实现出口产品交货值45亿元,自营出口4.3亿美元,与上年持平。出口主体进一步壮大,全年新批外贸公司10家,35家生产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出口空间不断拓宽,出口商品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外经济合作呈现新气象。全区新批境外企业10家,累计22家。期末在外劳务人员3416人,实现外经营业额5200万美元。(五)投资环境日益优化,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亿元,原*区完成工业技改投资8.5亿元,比上年增长18.0%。技改投资在千万元以上的24个大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4.2亿元。政府实事工程顺利完成。建成红联老汽渡至江南公路连接线、小港鲍家洋至下邵公路,动工建设陆岛交通白峰至内神马渡,完成甬江江塘三期及看守所迁建工程,开发整理土地2.8万亩。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乡电网二期改造工程顺利完成,建成220KV芦江变和110KV尖峰变;新增宽带网用户5200户,IP网覆盖全区域,程控电话扩容1.5万门,技术先进、规模容量较大的电信网络基本建成。城市建设全面推进。编制了*区域总体规划和中心区详规,成功尝试了概念设计国际招标,全面启动建设中心广场、行政中心、商务大楼、体艺中心等城市“亮点”工程,建成黄山别墅区。(六)改革向纵深推进,市场经济秩序得到规范。农村税费改革顺利完成,第二轮土地承包基本结束。企业改制任务基本完成,全年改制企业625家。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成立了审批办证服务中心和会计核算中心。政府信息化工作迈出重大步伐,建成“*之窗”网站并投入试运行。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取得阶段性成果,集贸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六大专业市场得到全面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明显好转。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失业、下岗职工和困难居民基本生活得到较好保障,全区养老、失业、医疗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不断推进,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实现年初控制目标。(七)财政收入持续高速增长,金融运行状态良好。全区共完成一般预算财政收入25.1亿元,其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收入16.8亿元,为年度预算的112.2%,比上年增长34.8%;原*区完成收入8.3亿元,为年度预算的1*.4%,比上年增长37.8%。全区财政支出16.3亿元,其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支出10.3亿元,原*区支出6.0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1.0亿元,比年初增加55.6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65.3亿元,比年初增加13.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27.2亿元,比年初增加26.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76.4亿元,中长期贷款39.7亿元,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建立*成路担保有限公司和农信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使中小企业和农户的信贷担保有了新的途径,贷款担保体系逐步完善。(八)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获得全面发展。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全区新增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1.8亿元,比上年增长40%。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推进,科技合作步伐加快,引进科技成果25项。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新课程改革进展顺利,学前教育和高中段教育发展加快,普通高校录取率达88.5%。学校布局调整力度加大,校均规模明显扩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完成*职高、区实验小学、白峰中学等续建工程,明港中学基本建成并开始招生。文化事业全面繁荣。社区文化和村落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广电网络建设加快,新增有线电视终端2500户。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完成柴桥医院迁建,启动农村二次改水,预防、保健工作进一步推进。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8‰。民政福利、档案、环保、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000元,比上年增长8.4%;农民人均纯收入5750元,比上年增长5%。各位代表,20*年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这是区委、区府正确决策,全区人民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客观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就业压力加大,结构性矛盾突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生产要素供给对经济发展的制约逐步显现;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中心城区功能有待增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难度依然很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待提高;民间投资尚未全面启动,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等。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商业经济效益范文2

【关键词】统计指数法;商业经济效益;动态分析;应用

一、商业劳动效率

商业劳动效率的定义是一定时期内商品的纯流转额度与商业工作人员人数的比。这个数值主要用于评估在商业经济过程中的效益。对于研究商业基础的公司和企业的发展状态、效益曲线和未来潜力,评估商业劳动率变化的因素和影响,我们需要对商业劳动效率的动态变化进行深入的分析。现以某省合商业的职工劳动效率的变化表格举例,试以上面提到的方法进行动态分析。

从上表给出的数据中可以得出结论,该某省合商业工作人员的总劳动效率变化中,单就1983的情况进行分析,包括粮食局在内的5个部门系统都有所提高,然而商业厅和供销社这两个部门系统却降低了。对比这两个降低的系统的总销售额和工作人员数量比例,可得出该系统的变化直接导致某省合商业的总劳动效率有了2.17%的降低变化趋势。由图表中的数据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对商品纯销售额变化影响的因素有:

A 商业职工总人数有所增加,增加数为15917人,这导致了销售额也有所变化,增加额度为61478万元。计算过程为:(322065-306148)*38624.1=61478万元

B 由表中数据可知,劳动效率平均降低839.2元,这导致了销售额的变化,变化额度为减少27027万元,计算过程为:(37784.9-38624.1)*322065=-27027万元

由上面AB两个影响因素综合研究,可以看出某省合商业销售额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商业职工总人数有所增加。但是相应的,由于劳动效率降低了,销售额也被抵消了一部分。

如果想要更加确切的反应商业系统劳动效率变化的平均情况,就必须在计算中去掉各个系统中工作人员数量变化对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因此,需要应用上文提到的平均数指数分析法。

由于目的是消除在各个系统中工作人员数量的结构变动所造成的影响变化,就要先把仅仅由各个系统中工作人员数量的结构变动对某省合商业的商业平均劳动效率变化程度这一部分影响因素单独计算出来。根据平均数指数分析法,某省合商业劳动效率工作人员数量固定构成指数为97.843%,计算方法为:

其次,在各个系统中,劳动效率水平的变化所带来的销售额的减少为(37784.9-38618)*322.065=-26831万元。

将这个结论与表中的计算可变指数的97.83%相比,相差极为微小,这是因为两年中各个系统总体的职工人数构成相对变化不大,结构比较稳定。

第三,在各个系统的商业劳动效率均设定在基期时,单纯对各个系统工作人员数量的构成变动对劳动效率造成的影响这一变化过程进行考察,可根据计算得出劳动效率中工作人员数量的结构变动的影响指数:

随后还需要根据各个系统中工作人员数量的结构变动所带来的销售额影响进行计算,即:(38618.0-38624.1)*322065=-196万元。

在基础研究计算完成后,如上文所述,还应当在研究中加入综合指数分析法,与平均数指数分析法互相参照,可得出某省商业销售额与劳动效率变化影响的所有综合因素分析表:

二、商业利税率

商业利税率代表的是商业活动中的利税数值总额与商品的纯流转过程中的额度的比。在利改税施行后,我们在评价商业经济过程中的效益时又多了一个需要考虑的综合性指标,这就是利税率。利税率可以综合的体现商业经营过程中的收缩成果和整体管理的水平高低。同时,利税率还可以用来比较在不同商品流转规模和总体资金的不同前提下,同类商业部门在经营发展中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好坏。因此,利税率是商业经济效益动态分析中一项比较重要的数值,应当对其的整体变动状况和变动的影响相关因素进行考察。我们仍然使用上例中的某省国合商业利税率的具体数值变化情况,来做商业利税率的变化动态分析。

除了供销社和新华书店外,其他各个系统的利税率相比上年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这其中汽车配件、粮食等系统提升最大。在此就影响利税率总额的影响因素作分析。

A 假定总利税率没有发生变化,销售额本身增加了34451万元,可以计算得出利税总额的增加数目为1298万元。计算过程为:

首先计算出销售额指数为102.91%,这样就能得出受到销售额增加影响而提高的利税总额为(1216920-1182496)*3.7682%=1298万元

B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导致的各个系统的利税率发生变化的情况。这导致全省国合商业的平均利率降低了0.0627%,同时利税总额也受到影响,相应的将少了763万元。由此可以得出利税率的销售结构可变指数为98.34%,计算过程为:

此外还可以计算出利税总额受到平均利税率的降低而受到影响减少的数值:(3.7055%-3.7682%)*1216920=-763万元。

由上述数值的变化可以了解综合指数分析法在对具体现象中的数量、质量变化过程中进行研究的应用方法。随后,我们再考察一下平均数指数分析法在解释质量因素本质问题上的应用。

1.分析各个系统中利税率的变化影响

要对各个系统中利税率的变化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就需要先计算利税率的销售额结构固定指数:

由此可以计算得出,受此数值变化的影响,利税总额增加数值为:(3.7055%-3.573%)*1216920=1612万元。

通过上述计算过程可以看出,单纯对反应各个系统的利税率的平均变动程度进行计算和考察,不考虑各个系统销售额结构变动的话,某省国合商业的平均利税率变化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3.71%。这就可以看出,固定指数方法可以反映出综合部分利税率的平均变化状态,可变指数方法则受到销售额结构变动的影响,对反映真实情况有一定难度,甚至会将原本升高的数值结果计算为降低,不利于对客观实际发生的商业经济效益动态变化过程进行科学的分析,也就影响了统计指数法在上述商业经济效益动态分析的应用能力和指导作用。

2.对某省国合商业的销售额结构变化影响进行考察,可以根据利税率的销售额结构变化来计算:

影响利税总额减少为(3.573%-3.7682%)*1216920=-2375万元

由此可见,如果将平均数指数分析法和综合指数分析法二者一起分析计算并对结果进行考察,那么对目标商业系统在商业经济效益的动态分析过程、变动因素和数值变化,就能做到一个总体宏观上的探讨,对象数据一目了然。

通过上文的分析过程,我们可以看出,统计指数法在商业经济效益动态分析中的作用是很大的。统计指数法包括平均数指数分析法和综合指数分析法,二者缺一不可,都是在不同的角度对整个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和影响因素进行估算和探讨。相对来说,如果想要在整体上对商业经济发展变化中的各个数值以及构成变化的相关影响因素上进行研究,就需要应用到综合指数分析法;而如果想要进一步对细化后的各个系统的变化数据进行综合归纳,就需要对数据进行分组计算,在平均数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分析,研究平均数值在质量和数量这两个影响因素的互相作用下的变化情况,这时就需要使用平均数分析法。在上面的数值计算具体事例中可以看出,如果单纯只应用一个方法,或是在该使用特定方法的情况下错用了另一种方法,就容易造成数值研究计算方法的不科学、不规范,也就使得计算结果出现混乱,甚至会使得原本提高的数值下降,原本下降的数值提高,也就不利于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和整体影响变化因素做出一个客观的估计。这就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研究者要仔细考察和思考不同数值变化中的影响因素,确定考察方向,有的放矢,才能正确的借助相应的方法深入探讨,从而发挥统计指数法在商业经济动态变化中的研究优势和指导作用,在商业经济的发展大潮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才稳. 从统计角度分析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途径[J]. 经济视野,2013(24).

[2]王菊.多元统计方法在企业经济效益中的应用分析[J]. 江苏商论,2013(6).

商业经济效益范文3

林业分类经营是充分发挥森林多种效能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林业分类经营的内涵是:按照国民经济发展对林业不同的主导需求,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森林资源分别确定经营方向和管理措施。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战略关系到林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定位,关系到如何合理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布局,关系到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的三大效益。

实现林业分类经营,基本指导思想是根据森林主体功能的发挥来经营森林。商品林追求的是投资的经济效果,其经营行为完全是一种商品生产行为。商品生产行为主要受市场经济规律约束。因此,对于商品林经营不宜采取太多行政手段去管理,也不宜采用严格的计划去控制,而应由企业根据市场作出选择。生态公益林则以森林生态公益功能的发挥为主要经营目的,而生态公益功能则不可能直接体现为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通过宏观调控,以总体功能最佳为指导,协调经营行为,理顺经营与受益、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才能保证其经营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林业分类经营其实质是林业经营的集约化与细分化。通过分类经营,可使经营对象整体功能发挥最佳,实现高效经营,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即有利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协调社会经济的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等都是十分必要的。

2林业分类经营发展趋势

以往森林按林种一般分为五类,即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风景林和薪炭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分法已不适应林业管理和市场经济的需要。林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实行林业分类经营。这是一项涉及林业经营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经济政策、管理措施和组织形式等多方面的深层次综合配套改革。新的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是根据社会对林业生态和经济的两大需求进行分类,以生态利用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划为公益林,以直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划为商品林,介于二者之间的划为兼用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的整体效益,保护生态环境。

3实行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的必要性

3.1实行林业分类经营可使商品林真正走向市场长期以来,林业受生产周期长,见效慢,产出投入比低,不能实现正常的投资回报等因素影响,很难吸引到足够的投资而成为粗放经济的传统产业的典型代表。尤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经营部门经营自有限,生产经营活动往往是服从计划而不是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实施经营,林业不能彻底走向市场。

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可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商品林的经营,使林业部门能够选择经济效益好的经营对象来经营,从而使商品林经营者的利益得到保证。同时,在有较高投资回报后,亦可吸引社会生产资源流向林业部门,部分解决林业生产投入不足的问题。

3.2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可使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的经营和保护生态公益林的主体功能是森林的生态防护效益,这种效益的受益主体往往不是森林经营者,这就形成了受益者不经营不投入,而经营者主体投入不受益的矛盾。在分类经营不能有效实施的情况下,生态公益林成为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经营对象。由于不能理顺投入产出关系,权益与责任关系,生态公益林不可能实施有效的经营,大大降低了防护效益。4实行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的措施探讨

4.1进行林场划类经营。林业实施分类经营首先应解决森林的划类经营问题。措施上可根据林场资源构成情况把国有林场划为两大类型,即经营商品林为主的林场和经营生态公益林为主的林场。对于商品生产型林场按规范的管理方式管理,占用林地资源应缴纳林地占用费,国家投资形成的资产应折成股份,在林场分配过程中,国家股份所得应上缴代表国家行使资产管理职能的管理部门,林场的经营活动照章纳税,林场的经营活动投入应通过国家计划解决,这部分资金又可通过向受益部门收取森林效益补偿费解决。在不影响森林生态防护效益的条件下,允许林场积极从事商品生产,增强林场的经济活力。

4.2进行林场森林资源划类经营。对各林场划类经营后,还应对各林场的资源划类经营。生态公益型林场其经营投入主要通过经营管理投入预算由国家投资解决。商品经营型林场由于存在两类资源,还必须对森林资源划类经营。对于商品林完全由林场自主经营,国家或主管部门少干预;对于生态公益林应实行森林效益补偿制,解决其经营投入。实施时,可由主管部门向受益部门征收,林场则通过税费减免或先征后返方式按其拥有生态公益林数量多少,根据经营管理投入大小确定林场的补偿额。

4.3建立与分类经营相适应的资源林政管理制度,加强对森林资源管理机构的监督。必须按照分类经营的要求,重新制定和调整各类森林的经营方案,实行不同的森林采伐利用政策和管理制度,按照资源管理与资产管理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分类管理,管住管好公益林,放开搞活商品林。

4.4完善林业分类经营的组织形式。对商品林业建设,采取和探索森林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多种实现形式,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拍卖等多种经营形式,促进商品林走市场化、集约化、基地化、林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真正达到“搞活商品林”的目的。对公益林建设,强化政府的组织管理,对具有一定规模集中营造的生态林,应主要采取工程项目建设和林场管理的组织形式。此外,还应当在实行预算管理基础上,积极引入造林承包、管护承包以及招投标等管理方式,以提高公益林建设和管理效率。

4.5改进分类经营条件下对森林的经营方式。根据公益林和商品林经营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经营方式。公益林建设应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封山育林、飞播造林、工程造林以及卫生伐、景观性质抚育、病虫害防治等有利于生态公益林保护的经营措施,以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根据立地条件和林分特点采用不同的作业法,以天然林(以自然演替为主)作业为主,其次是人工复层林作业和培育天然林(择伐或渐伐)作业,不采用人工单层林(皆伐)作业。商品林要定向培育,实行产业化经营,实行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经营,在利用较少林地提高木材和各类林产品供给能力基础上,进一步把更多的天然林资源保护下来,使其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林业分类经营改革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林业分类经营改革不仅涉及到林业内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经济政策的各项改革,也涉及到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参与,这是确保这项改革成功的关键。

商业经济效益范文4

 

经济效益是指经济活动中所耗费的劳动与由此所获得的有用劳动成果之比,即投入与产出之比,而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就是指一定时间内投入对外贸易领域的劳动和由此取得的成果之比。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不同于国内经济效益,一方面,它不仅取决于国内生产的经济效益在不同要素间的分配比例而且还取决于各国的国内经济效益在国际间的分配;另一方面,由于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对外贸易中的经济效益不受利润均等化规律的影响。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可以表现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宏观上,一国可以通过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节约社会劳动,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这种经济效益被称为对外贸易的社会经济效益;从微观上,外贸企业可以通过国内外市场的价格差,以高于国内价格的价格出口商品而以低于国内的国际价格进口商品,从而直接获取利润,这种外贸经济效益又称为对外贸易企业经济效益。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由于其产品技术含量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垄断优势,因此,其产品的售价往往远远高于成本,因而发达国家可以同时获取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外贸经济效益;而对部分发展中国家而言,其出口以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原材料为主,只能以接近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因而,发展中国家从事对外贸易主要是为了追求对外贸易的社会经济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7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仅仅为206亿美元,1997年则达到3250.6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近15倍。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优化了我国的资源配置、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益,而且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外汇资金,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己达1500亿美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贸易顺差.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对外贸易以创汇为目标而忽视了经济效益,导致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下降,这种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指标得到反映。

 

1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可以通过一系列指标进行评价,这些指标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基本理论指标,包括出口商品经济效益系数、进口商品经济效益系数和对外贸易综合经济效益系数三个指标,这些指标是基于理论而难以精确计算的;二类是用以评价对外贸易微观经济效益的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出口每美元成本、费用水平、资金收益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社会贡献率等,这些指标是考核外贸企业经济效益及财务状况的主要依据;三类是评价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益的指标,主要包括贸易条件,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增长速度等,它们反映了一国对外贸的规模和效益。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从整体上评价和把握我国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我们可以选择以下几个指标:

 

1.进出口额增长速度。通过这一指标,可反映出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变动状况和发展趋势。

 

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在迅速扩大,尤其是在1984、1985、1988、1992和1994年对外贸易总额增速更达到了20%以上.这一时期我国的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出口贸易,其增速虽有波动但总体上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我国的进口贸易在经过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的高速增长后,1994年起增速己开始放慢,表现在绝对量上则体现为我国进入90年代开始出现了大量贸易顺差.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外汇资金及重要原材料,同时也丰富了中国的商品市场。

 

2.贸易条件.贸易条件可以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对生产、消费及贸易利益影响的大小。贸易条件大于1表示贸易条件改善,贸易对国内生产、消费影响效应扩大,贸易条件小于1则表示贸易效益下滑。在1980、1985年我国的贸易条件大于100说明我国在80年代外贸经济效益较好,而进入90年代我国贸易条件小于100并且贸易条件在不断恶化直到1995年才略有改善,可见我国90年代以来出现了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下滑的情况,我国出口每单位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减少。

 

3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是表示一国对外贸易规模及该国经济同世界市场联系程度的指标。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是不断上升的,说明我国的经济己日益溶入世界市场,对外贸易的规模有所扩大并且对我国的经济贡献程度不断提高。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增长同时也说明了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利用国外资源发展自身经济的能力在不断增强。

 

通过分析以上三个指标,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状况。尽管我国对外贸易规模扩张迅速但外贸经济效益却不甚理想,我国目前出口外汇收入的增加主要来自出口数量的增加而非经济效益的提高,这己成为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二、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下降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经济下滑是由国内外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的劳动生产率相对低下,导致产品国内价值偏

 

高、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不佳。劳动生产率是决定一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最根本因素,因为一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决定了该国商品的国内价值水平^若一国劳动生产率水平低于世界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则该国商品的国内价值低于同类商品的国际价值,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商品交换时该国就可以以高于国内市场的国际价格出售商品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劳动生产率也较为低下,特别是近几年由于企业设备老化、技术更新和改造步伐较慢造成我国的劳动生产率与世界劳动生产率的差距相对扩大,某些产品的国内价值高于国际价值,在国际交换中处于相对劣势,从而削弱了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外贸经济效益。

 

2.人为的人民币汇率“低估”造成盲目扩大出口,忽视经济效益的情况。我国从1994年1月1日起实行人民币市场汇率和官方汇率并轨,使人民币汇率由1美元兑换5.8元人民币猛降到1美元总汇87元人民币.人民币汇率并轨后使得人民币汇率偏低,这时的汇率不能完全反映参与交易的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例关系,通过价格表示出的商品的国内价值远远低于同类商品的国际价值,从而造成某些实际上没有绝对或相对优势的产品出口,这种出口虽然看起来似乎节约了社会劳动,但实际上却无外贸经济效益可言。因而汇率并轨使我国对外贸易规模扩张而经济效益并不明显。

 

3.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尽合理随着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出口规模和效益受到冲击。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有所改善,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例由1980年的652%上升到1997年的约80%,但我国的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加工程度和产品附加值也较低。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国家和厂商曰益增加,尤其是某些技术含量低的工业制成品,由于进入行业的技术壁垒低,更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例如我国的鞋类、服装、玩具、塑料制品、自行车、五金工具等,虽然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相当份额,但己日益受到东南亚国家的挑战,为了保持国际市场份额,我国出口企业不得不把原本就己很低的价格不断下调,从而使得外贸企业利润微薄,出现了有数量而无效益的粗放型贸易增长方式。

 

4“出口贫困增长”现象使我国贸易条件恶化,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下降。某些初级产品和粗加工产品,我国的出口量在国际市场上占相当大的份额,随着我国对这些产品的出口量的不断增大,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供给量增加,其国际市场价格自然随之下降,从而造成了出口越多价格越低,为了弥补外汇收入又加大出口的恶性循环,使得我国的贸易条件随着这些产品出口的增加而不断恶化。这就是所谓的“出口贫困增长”,我国许多初级产品和粗加工产品的出口存在着这种问题,比如钨砂、成衣等,造成了我国对外贸易数量扩张经济效益下滑的现象。

 

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导致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不高,对外贸易呈粗放式增长,这种不求效益只求数量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既浪费了我国的资源又加剧了我国同其他国家间的贸易摩擦,粗放型的贸易增长方式己日益显露出其弊端,这就要求我们尽快采取措施提高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

 

三、提高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途径

 

要使我国的对外贸易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我国应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正确处理规模与效益的关系,在讲求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提高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可以通过以下几条途径实现:

 

1.实施科技兴贸战略,调整和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我国外贸企业和部门必须首先认识到发展不仅仅是数量的扩张,而且还包括技术进步、经济效益提高等多方面的内容,树立“科技兴贸”的思想。其次,我国应增加技术和科研投入,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并通过消化吸收对这些设备进行充分利用,提高我国现有的劳动生产率水平;鼓励科技开发和创新,缩短科技成果向生产的转化过程,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档次。最后,我国应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在出口贸易中,首先应把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同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相结合,努力提高轻纺产业中附加价值量,提高精加工轻纺产品的出口。在进口贸易中,我国应进口具有较好外部效应的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同时进口部分国内经济建设所需的重要原材料。通过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使得我国的出口商品向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档次转变,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2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内外贸互动机制.我国政府应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鼓励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向高科技企业,避免重复低效投资,将新增投资优先运用于新兴产业和能源产业方面加快对原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充分合理利用外资、尽量避免外资投向加工程度低、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可以大大提高我国出口货源的质量和附加值,从而提高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开拓新的国外市场,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同时,我国通过与世界各国互通有无,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增加国内商品供给、积累建设资金,也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良性的内外贸互动机制,带动国内、国际贸易规模和效益同步提高。

 

3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对外贸易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提高我国外贸经济效益,我国政府必须由过去的外贸经营者转变为外贸宏观调控者,由直接的行政干预转变为通过汇率、关税等经济手段进行间接调控,使得对外贸企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更合理地利用我国的优势,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政府还应向效益好的外贸企业提供政策支持例如出口信贷、出口许可证等,同时,政府应代表外贸企业参加相关国际会议、签定国际协议,为外贸企业争取应得的权利,积极帮助外贸企业协调解决贸易争端。国家作为法律法规制定者,还应借鉴国外经验,制定完善保护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法律法规,为外贸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国际国内环境。

 

4.做好国际市场营销,调整出口商品价格.首先,我国应拓宽出口商品销售渠道,除直接进出口,可以通过在国外设立代售点、办事处等方式直接进入国外市场,并且随着出口企业经济实力的增强逐步变商品经营为资本经营即直接在国外投资设厂、生产经营我国产品、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此外,我国的某些出口商品在质量接近甚至高于国外同类产品的情况下,价格却远远低于国外同类产品,如我国在自行车、棉织品、小五金等,对于这些商品我国应提高其国际市场价格,从而增加外贸企业利润,提高外贸经济效益。

商业经济效益范文5

关键词:工商企业管理;经济发展;促进作用

一、工商管理概述

工商管理是针对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工商企业经济的一种管理,有工商企业管理和工商行政管理两个类别,这两个类别所发挥的作用不同,但是其本质目的是一样的,那便是维持经济稳定。单纯就工商企业管理而言,其是一门艺术性的管理科学,主要是对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的学科,其涉及的层面主要为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以及内部行为管理两个角度。文章中所指的工商管理也正是从这个层面出发,探究其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强化企业战略管理,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

社会的发展依赖于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企业要推动实现经济的发展,战略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离开战略管理,企业的发展必然失去目标和方向,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也就无从谈起。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要实现创造效益推动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加强企业战略管理,用战略管理促进企业经济的稳步向前。工商管理部门对于经济市场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对促进市场体系与企业、企业与行政部门协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关市场经济的管理规制可以有效促进市场稳定,避免较大波动,促进有序发展。只有积极正确地发挥好工商管理的引导作用,才能推动企业的转型和变革。可以说,最佳的企业经营战略是企业向前的指路明灯,是企业赖以生存和与竞争对手争夺销售市场的基本手段和法宝。

2.强化企业信用管理,能够显著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信是其非常重要的特点。因而,在整个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中的信用体系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工商企业管理对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加强企业信用管理,是保护消费者权益、建设诚信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题中之义。对消费者的权益进行保障,是工商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管理部门在运作过程中,可通过引导企业采用正确的经营方式和良性竞争手段,维护了市场经济稳定的发展,与此同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保证了商品的质量,确保食品安全,使得公共服务方面以消费者权益为中心,通过合法的手段打击违法行为,以此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要规范合理的秩序,需要企业发挥其重要作用,做到规范管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市场不稳定的因素,消除不诚信、欺诈行为的根源,这样才能做到规范市场行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证整个市场经济平稳有序快速发展。

3.深化企业内部管理,能够提高企业整体定位

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借助工商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发展进行引导。使得企业能够在遵循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对方向做出正确的定位。对于某些企业而言,其转型的目的主要是在于自身利益的驱使,如果没有相应的引导,企业的发展则有可能会走许多弯路,严重时会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给社会资源带来巨大的浪费,造成与可持续发展相背离的情况,对国家的总体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4.加强企业内控管理工作,能够显著推动企业经济发展

第一,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效率。一个企业想要正常的运转促进企业的长足稳定发展,工商部门对企业之间的融合作用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不断地加强企业相互之间的联系,实现企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企业的效率,必须通过时刻关注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动向以及相关的政策消息,并将政策信息进行收集并进行整合,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分析出企业的发展方向,能够获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第二,工商管理部门具备维持市场运行以及保证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责任。为了更好的保持市场的公平、公正性,行政管理部门必须要建立较为完善的经济体系,一切的管理均要符合市场发展规律,以市场为导向,促进市场稳定的发展,同时消费者遇到问题,可采取有效的手段来维护自身的权益。这样,可以增强投资者信心,得到双赢。第三,完善的内控制度有利于企业的内部沟通,以利于及时做出调整,有利于公司更好发展。工商管理部门通过了合理的分配机制,将稀缺资源通过引导进入所需部门,从而达到了市场运行的有效性,总之,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加剧,企业要想获取自我发展并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就需要借助科学高效的工商企业管理措施,并不断创新工商企业管理模式,不断推动企业创新,做强产业,进而在全面推动企业经济效益实现的同时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余海.关于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28):212-213.

商业经济效益范文6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陆续或即将在香港上市,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正迈向国际一流商业银行的新起点。为使商业银行在收益既定的情况下降低资产风险,或者在风险既定的情况下提高收益,实现风险和收益的良好均衡,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国际一流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必须引进国外最新审计理念,提出开展内部审计的新模式,不能再拘泥于简单的对单项业务或部门进行审计,而应发展到为银行整个管理目标提供服务;不能再局限于对操作层风险的审计,而应更注重效益的审计,这是我国商业银行自身发展与追求利益的必然趋势。

经济效益审计基础已初步形成

国家审计署在2003年推出的审计工作五年规划中就曾明确规定效益审计工作量要达到50%的比例。当前,经济效益审计已成为国家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也是商业银行审计工作的重点。

1、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五届二次理事会上强调指出:“仅仅开展以查错防弊为主要内容的财务收支审计,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重点应该放在经济增长的质量上,注重管理和效益,为管理层当好参谋和顾问。内部审计要以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为主,从效益审计出发,最后落实到管理审计。”李金华同时表示,审计并不是要揭露案件,更重要的是促成整改,加强管理,提高效益。近期在深圳召开的效益审计现场会上,审计署又强调要求各特派办加强效益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这次现场会的召开将中国效益审计工作推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2、经济效益审计的科学技术应用平台已基本搭建。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提升,数据处理日益网络化和电子化,将原先分散在各个分支机构的数据集中到上级机构乃至总行,统一组织账务、集中处理会计业务和信息,基本形成全行“一本账”格局。随之带来的效应是,商业银行的财务会计活动日益规范,财务活动中的违纪违规现象日趋减少,传统合规性财务审计频率逐渐降低,因此,内部审计功能相应需不断延伸,逐步将经济效益审计工作为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

3、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较高。由于审计不是程式化工作,而是综合能力的体现,每次审计都会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对审计人员的学历水平普遍要求较高。经调查,我国某商业银行审计人员中,大学毕业或相当于大学毕业人数占比达80%,中高级职称人数占比达70%。而瑞典73%的审计人员是大学毕业或相当于大学毕业,荷兰是78%。数据显示,我国商业银行审计队伍高学历人员占比高,预示着审计人员的分析能力、组织能力相对较强,为做好经济效益审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做好经济效益审计的前提条件

效益审计应以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资料的真实性和公允性为前提,建立在传统真实性审计和合规性审计基础之上。因此,在内部审计过程中,要求被审计单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被审计单位提供的管理陈述和数据是完全真实可靠、值得信赖的,不存在违纪违规、有意欺瞒现象。虽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各行会计核算系统使交易逻辑、交易数据等高度集中,各分支机构在非授权情况下不能修改交易逻辑、运算参数和交易数据,但不可否认的是,被审计单位往往会利用管理层无法控制的环节,如通过虚假租赁套取费用、中间业务收入不入账形成“小金库”、降低授信条件发放关系户贷款等违规行为,使审计人员做出错误的审计评价。

2、被审计单位管理的任何方面均不是尽善尽美的,有持续改进的余地。如果被审计单位管理很好,无懈可击,也就没有必要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相反,如果被审计单位在管理上明显有违规操作、故意浪费、低效、营私舞弊等行为,也没有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因为任何一个审计人员都会指出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低下的原因,知道应采取何种措施加以杜绝,以提高经济效益;

3、内部审计人员会尽职尽责地开展经济效益审计,不因经济效益审计难度大、要求高而有为难情绪,同时,内部审计机构也不应片面追求审计数量,而忽视审计质量。

经济效益审计方法的运用

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除了采用财务审计的一般方法外,还可适当运用一些现代管理的方法,如杜邦分析法、净现值法、因素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等。根据审计对象的不同,现着重介绍两种审计方法供参考:

1、杜邦分析法的运用。杜邦分析法是一种分解财务比率的方法,而不是另外建立新的财务指标,它可以用于各种财务比率的分解,并根据分解后的指标在不同期限予以对比分析,研究产生差异的原因和采取避免不利差异出现的措施,寻求挖掘潜力的途径。

商业银行在运用杜邦分析法时,可以银行资产收益率为中心,将其向下分解为总利润率和资产使用率,再通过指标进一步分解分析各指标构成因素的变化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如:某商业银行2004年、2005年的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2%和1.11%,对资产收益率进行分解寻求差异原因,得知2004年该行的总利润率为31.17%,资产使用率为3.86%,而2005年该行两项指标分别为29.56%、3.77%,2005年影响资产收益率的的两个因素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进一步分析总利润率和资产使用率下降的原因,得知该行由于贷款投放时间不合理,集中在年末放款使得收益未在当年得以体现、贷款利率下浮幅度较大影响收入实现以及投资利率下降造成投资收益减少等原因影响了收入的增长,从而影响利润的增长,使用效益的低下,这样从指标变动中就可找到影响分行盈利的原因,对症下药,从而便于审计人员在找到原因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的贷款投放时间、贷款投向、贷款企业质量高低以及在商业银行有闲置资金时的投资形式提出审计建议,从而帮助被审计单位提高经济效益。杜邦分析法侧重于财务指标的运用,主要以事后评价为主,可对被审计单位进行整体分析。

2、本量利分析法的运用。本量利分析法首先应确定商业银行业务量、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的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业务量指标涉及的范围主要有:资产类的贷款、拆放资金、对外投资、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其中贷款和拆放资金合并称“放款额”,能获得利息收入;负债类的一般性存款、同业存款、拆入资金;所有都权益类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等。由于商业银行进行内部审计时,审计对象是以分行为单位,而分行所有者权益很少,只有少量的营运资金,可忽略不计,因此负债类的一般性存款、同业存款、拆入资金合并称“筹资额”。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因此可将筹资额作为本量利分析的业务量标准。现假定银行全部筹资额中有L%用于贷款;I%用于投资;C%用于备用金、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非盈利资产;R%用于缴存准备金;D%用于存放资金(包括同业和系统内往来),L%I%C%R%D%=1。相应的,商业银行收入=贷款利息收入投资收益金融企业往来利息收入=平均筹资额×L%×平均贷款利率平均筹资额×I%×平均投资收益利率平均筹资额×(R%D%)×平均同业存款利率。商业银行支出主要包括筹资成本和营业费用。筹资成本随筹资量的变化成正比例变化,属变动成本;商业银行的营业费用可按特性主要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是不受业务量影响的成本,如人工费、办公费、折旧费、租赁费等;变动成本是随业务量增长而正比例增长的成本,如广告费、电子设备运转费、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等。根据收入、成本的构成,即可求得边际贡献。边际贡献=收入-筹资成本-营业费用的变动成本,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筹资额=筹资收入率-筹资变动成本率。筹资收入率的高低取决于放款利率和对外投资效率,筹资变动成本率主要取决于筹资成本,因此,边际贡献率就取决于存、放款利率差的大小。商业银行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收入-筹资成本-营业费用=筹资收入-筹资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将方程进行交换,把待求变量置于公式左边,可分别计算出所需筹资额、边际贡献率、筹资收入率、筹资变动成本率和固定成本。如:在固定成本、利润指标和利差率确定的情况下,商业银行需要筹集多少资金才能使利润最大化,实现风险和收益的良好均衡。本量利分析可用于各分行之间经营业绩差异的因素分析和业绩考核,可测算不同分行在筹资规模相同的情况下,由于放款质量高低、投资效果好坏和筹资成本好坏来预测边际贡献率的大小,从而发现各行经营业绩差异的原因,诊断经营管理中的弊病。为完成预计利润指标,分行可通过本量利等式进行测算,本量利分析可作为预测分析,可对被审计单位的某个项目单独进行分析。

经济效益审计的风险

任何工作都会有风险,审计也不例外。经济效益审计风险主要表现在:评价风险、归因风险和建议风险。

1、评价风险。经济效益评价首先是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执行情况进行评估,然后给出结论并提出建议,但是关键是评估。从现有审计人员的岗位设置、从业经验来看,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而且逐步向年轻化趋势发展,但作为审计人员特别是经济效益审计人员的要求相比,显得业务相对专业,业务素质综合型人才相对较少、而且由于内部审计人员长期从事真实性和合规性审计,其思考问题的局限性较大,长期按照常规性审计思维思考问题,极易将经济效益审计简单化,会产生抓点证据就给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下结论。

2、归因风险。归因风险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经济效益评估失当,导致的归因失败。因此,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内部审计人员只有对被审计单位的效益状况作出正确的评价意见,才能确切地分析出效益产生好坏的原因,正确的效益评价是正确归因的前提条件。相反,由于效益评价不当,就无法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好坏原因作出正确分析,极容易导致归因风险;二是由于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评价就事论事,导致归因肤浅,缺乏整体和深层次原因分析,就会把原因都归于工作上的粗枝大叶、工作疏忽、不严谨、不完善等。

3、建议风险。根据经济效益评价内容和存在问题原因,审计人员会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帮助被审计单位改进工作,提高效益。由于效益评价、归因风险的存在,会进一步导致建议风险。比如建议过于泛泛,没有针对性;缺乏对建议方案的详细设计和论证,没有用数字说话,有时缺乏可行性;建议大多是针对具体问题的,缺乏综合改进计划安排,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嫌。

做好经济效益审计的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在以经济资本进行绩效考核管理的今天,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商业银行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银行内部的经济效益审计工作。

主要建议有三:一是内部审计理念要创新。随着我国商业银行陆续或即将在香港上市,成为国际一流银行,以经济资本理念拓展银行业务和加强银行管理是历史的必然。而经济效益审计亦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二是应制定指导性文件作为参考。在借鉴、研究国外经济效益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为更好评价银行效益执行情况,

商业经济效益范文7

关键词:电子商务 中小企业 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社会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子商务作为一个以网络为发展平台,以信息技术为发展手段的新型贸易模式,已经成为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小型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单位,其庞大的数量已经占据了我国市场当中85%的份额,不仅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更为我国下岗职工提供了数以万计的再就业岗位,为维护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信息化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电子商务给我国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走好这一步成为了决定中小企业发展前途的关键。

一、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

1.丰富了营销方式

电子商务行业之所以能够在市场当中迅速的发展起来,是与其丰富的营销方式有着紧密联系的。在电子商务的营销模式当中,无论是顾客挑选商品、还是交易都能够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来完成,让顾客足不出户就能够完成对需求物品的采买。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生活当中为顾客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也正因如此电子商务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这种前提基础下,电子商务营销模式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更好的推广平台,使企业不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来进行广告宣传的前提下,就能够让广大消费者来认识和熟知企业的品牌。与此同时,电子商务营销模式还能够增加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让企业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让消费者了解企业的内在,进而在消费者与企业之间构建起一座以信任为基础的桥梁,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消费者的信任无疑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这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2.降低了企业成本

我国中小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对于他们而言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决定企业发展前景的关键因素。成本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降低和压缩成本是企业一直探索的发展道路。在企业商品从材料选择、生产、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当中,处处都有成本,当每一个环节的成本累加起来,那么成本的资金耗费是相当大的,如果企业能够将成本降下来,那么对于企业的发展无疑是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的。电子商务行业的兴起,不仅简化了产品销售的流程,还实现了无纸贸易,使企业的销售成本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降低。另外,电子商务在简化产品销售流程的作用,不仅是降低了企业产品成本,同时还实现了企业生产与销售的时间效益,增加了产品交易的时效性,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3.提高了经济效益

说到了企业成本,那么就必然会说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任何企业当中,经济效益都是其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受到了客观条件的约束,锁起其每一笔资金的周转都有可能成为决定生死的关键,所以说经济效益在中小企业当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里为什么笔者会说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为中小型企业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呢?因为电子商务减少了产品交易过程汇总的流程,实现了快速交易降低了企业成本。另外电子商务能够实现企业资金的快速周转,减少了实体销售方面的制约性。种种事实表明电子商务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当然电子商务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方面还有很多,其已经成为了市场经济的主体,中小企业如果能够合理的利用电子商务平台,那么对企业的发展可谓是前途大好。

二、我国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对策

1.转变企业的经营理念

要想真正实现企业的电子商务经营模式,还需要中小企业做出更多的改变,其中对基本的就是企业经营理念的转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在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的脑海中形成了定性思维,在他们看来只有实物交易才是市场的主流。从目前来看,实物交易仍然是市场经济的主流,但从未来发展来看,电子商务很有可能取代其地位。企业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的异军突起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其高速发展的速率就足以证明其在市场经济当中不可撼动的地位。随着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逐渐加深,电子商务的市场经济比重也在逐渐增大,所以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改变自己的经营理念,看清电子商务在未来市场当中的地位,进而实现企业更好的发展。

2.建设特色的企业电商

为了使企业能够在电子商务模式当中的立足,并成为电子商务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小企业必须要强调电子商务的重要性,使电子商务成为企业生产、经营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此,企业需要加大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引进力度,构建起一个具有专业水平的电子商务团队,来为企业的电子商务服务。与此同时,企业还应该加大对企业内部员工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培训力度,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电子商务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增加企业在电子商务行业方面的竞争力,建立起独属于企业的、具有企业特色的电子商务销售网站,塑造出企业自己的网络品牌,实现自产自销,进而减少企业生产、销售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成本,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总结:

终上所述,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了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的重要方式。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前景,这就需要企业领导者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来进行全面、细致的统筹规划,认真权衡电子商务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利与弊,然而根据以上的综合考虑,在进行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电子商务是一把双刃剑,利用的好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利用的不好就有可能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绊脚石,中小企业的领导者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来迎接电子商务为企业带来的挑战,进而成为电子商务背景下的成功者,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宋兵,戈雪梅.电子商务对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华东经济管理

商业经济效益范文8

关键词:经济危机;效益;安全;金融监管;制度价值 

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人们较多地从经济、金融和公共道德层面对经济危机中的现象进行评述,很少从 法律 制度,尤其商法制度的角度探寻引发经济危机的制度根源。其实,在现代法制相当完备的状态下,如果没有制度安排上的机会和漏洞,社会经济行为的异常是很难持续和久远存在的。眼下由美国引发,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的产生,有着商法制度安排的 历史 偶然和必然。本文力图通过对不同商法法系司法原则、方法、价值观念等差异的分析,研究现代商法制度对社会经济的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重要影响。 

 

一、商法: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制度动力 

 

中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商事贸易繁荣、商品经济的发达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商业的复兴使西部欧洲改变了传统的建立在人和土地关系基础之上的社会组织,动摇了欧洲社会的静止状态,商业与 工业 不再处于从属于农业的地位。在多元化力量的竞争中,商人的地位得到提高,商人队伍不断壮大。他们利用在工商业城市中所占据的地位,争取城市自治权,导致了以商人革命为实质内容的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在这场革命中,商人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制定了相对便捷和公平的商事习惯,创造了商事法院,并进一步促使商事习惯由商人的自治自律上升为由政权强制保障实施的法律,商事习惯转变为商法规范。现代商法制度由此得以建立。 

随着商事活动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商事法律规范的成文化得到了有力推动。地中海沿岸各国和欧洲一些内陆国家都先后制定了成文商法,涉及商号、商标、公司、银行、仓储、寄托、营利保险等诸多领域。这些商事法律规范实现了社会经济生活从无序走向有序、从偶然调整到一般调整的转变,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法国商法法系、德国商法法系和英美商法法系。商法的成文化和体系化充分显示了商法的发达,为“平等”、“权利”、“自由”等价值观念在“尘世”的落实奠定和提供了经济上的制度基础和法律依据,保障了现代经济活动的可行性、有序性、安全性和规范性,并直接或间接地对社会经济体制的运转、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产生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作用。 

作为调整经济活动的主要法律制度,商法的目的在于保障经济活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降低市场总的交易成本,并维护市场的公正。从全球经济发展历史看,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有其经济发展周期的。经济学家一般将经济周期划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在不同的经济阶段,商法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经济周期的演变,在商法中便表现为商法价值理念的演变,以及商法规范性质的调整。 

经济繁荣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商法规范对“效益”这一价值理念的追求。20世纪20年代以前,美国政府为了创建和维持一个高效率的金融体系,竭力推崇商法的“效益”和“效率”理念,鼓励自由竞争,“存贷业务与证券业务相互渗透,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都同时从事证券投资业务与商业银行业务”。由于该阶段,在商事立法和司法的整个理念中,人们忽视对商行为中“安全”的关注,导致了经济泡沫愈演愈烈。当隐藏在繁荣经济背后的不安全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社会经济便开始出现衰退。经济危机的出现,充分暴露出当时商事法律制度的不足和问题,于是商法的价值理念便开始有所调整,“安全”这一价值的地位骤然上升,一批新的商事制度或商法规则得以诞生。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后,美国颁布了《1933年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1933年联邦存款保险法》等一大批商事法律,加强了对商行为绝对自由的适度干预,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的压力。当然,对“安全”的追求只能阻止不安全因素的继续涌现,却不可能挽救急剧下滑的经济衰退,不可避免经济萧条。于是,在追求“安全”价值的同时,商法仍然不可能放弃对“效益”的追求,只是开始力求在“安全”和“效益”之间寻求两者的完美集合。在反复的博弈之中,商法的“效益”与“安全”理念得到了有效配合,社会经济开始出现复苏迹象,并再次达到了繁荣状态。不幸的是,面对经济繁荣时期巨大的利益诱惑,政府和商事主体再次被经济泡沫冲昏了头脑,在追求“效益”的时候又忽视“安全”的维护,于是社会经济再次出现波动,并不断循环。由此可见,商法在经济周期的演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经济周期的演变也推动了商事法律制度的调整和变革,一大批新的商事法律制度得以创立和完善。 

 

二、成文法与判例法下的商法制度差异与经济发展的得与失 

 

近一百年来,全球经挤现象表明,英美国家经济发展快,商行为创新多。原因在于英美国家的商事法律制度存在大量的判例法,有利于商事活动的创新,在这些国家往往由商主体先创造商行为,然后通过判例界定其合法性和公正性,并寻求制度的规范。尽管美国也存在诸多商事领域的独立法案,如《美国统一商法典》,然而它仅仅“在某种意义上是法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陆法系法典……,它是向各州的立法机关推荐的一个建议性法律文件。”因此,美国的商事法律本质上仍未脱离判例法的特点,在美国的商事法律实践中,只有判例法规范才被视为正规的法。 

20世纪以来,美国在经济创新方面引领全球,无论在公共基础建设,如20世纪初的铁路全国化、化工、 电子 、能源、 计算 机等产业的创新方面,还是在金融、证券市场的创新方面都创造了经济奇迹,这与商法制度中商行为规则的开放性不无关系。以金融、证券领域为例,在判例法开放式的法律环境下,资产证券化得以在美国萌发并获得蓬勃发展。一开始。为了解决长期贷款和短期存款,即资产和负债期限结构不对称这一矛盾,美国创造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此后,这种金融创新产品一发不可收拾,证券化的资产范围不断扩大,从一般性的信贷资产到信用卡信贷,再从信贷资产到非信贷资产,包括应收账款、收费权等也都成为证券化的对象,近年来,连知识产权也被纳入证券化的资产范围之中。“证券化的资产之所以能够不断扩大,不仅因为许多资产具有可预见的现金流,还因为用这种方式融资,能够满足投融资各方对于信用安全、投资收益、融资成本等方面的要求”。除此以外,美国的证券类金融产品创新不断,权证、可转换公司债券、金融互换交易、结构化的金融衍 生产品等层出不穷。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解决美国投资者买卖国外优良证券时地域上不方便的问题,j.p.摩根创设了美国存托凭证(adr),这样持有外国某股票的投资者就可以把外国股票交给摩根指定的在美国和该外国都有分支机构的一家银行,再由这家银行发给各投资者美国存托凭证,这种存托凭证可以在美国证券市场流通,原来持有外国股票的投资者就不必再跑到国外去抛售股票,而需要投资该外国股票的投资者也不必再跑到国外去购买该股票,而可以直接在美国证券交易所购买该股票的存托凭证。美国《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对存托凭证予以认可和规范,并将之划分为无担保存托凭证、一级有担保存托凭证、二级有担保存托凭证、三级有担保存托凭证和144a私募存托凭证,足见美国法律对金融创新的支持。 

但是,在此种创新不断的环境中,经济波动幅度也相对较大。英美等国家每隔几十年就要经历一次影响广泛的惨重经济危机。1929~1933年的大萧条已经成为近百年中损失最为惨重的经济危机之一;20年后的50年代,美国出现了商品滞销、投资过剩、出口竞争力下降;1973~1975年出现美元贬值、gdp下降、固定投资缩减、 企业 和银行倒闭、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经济又一次面临惨重的危机;直至2007年开始,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更是被称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每一次经济危机都给美国乃至全世界造成了巨大损失。 

相比较而言,大陆法系国家的经济发展要相对平稳,商行为创新相对较少。金融领域的诸多创新产品大多都不是从大陆法系国家产生。其原因在于大陆法系的商事法律采成文法形式,商主体是否可以从事某种商行为以及如何从事该种商行为,一般都需要在商法上先行加以规范,在商法没有明确规范之前,商行为的操作方式及其法律效力都处于不明确的状态,法律风险较大。以

只依靠市场力量而不加任何约束, 经济 活动就会担当起巨大的道德风险:即在高杠杆率的经济游戏中,某些个人或一部分群体通过不透明的交易活动获取巨额利润,而在此期间所积聚的风险却得不到有效控制,一且风险暴露,所造成的损失却是由整个社会来承担。因此,零约束的经济活动与完全约束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后果将十分相似,都是以牺牲社会整体利益为代价来获取部分群体的收益。在高效益、高风险和低效益、低风险之间,人们一直在探求“黄金平衡点”,即如何在利用市场力量实现效益的同时,又能够对高效益背后的高风险加以有效控制,从而防止经济生活的大起大落,维持经济 发展 的稳定和持续。这是政府与市场关系中难以把握之处,政府干预太多是坏事,但过于放任同样不是好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如何保持效率与安全的平衡,则是一道 哲学 难题。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或者效率与安全的关系,绝对不是一时之事。面对这场 金融 危机,目前人们大多是从经济手段上寻求解决途径。然而经济手段只是权宜之计,不可能得到稳定和长久的实施。笔者认为,要真正挽救危机,防止危机不定期地出现,维持美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还是应当从完善商事 法律 制度着手,纠正目前商事领域过于追求风险利益的价值导向,适当加大监管力度,尤其是将那些监管黑洞纳入法律制度规范中来,规范中介机构的不良行为,以维持商事交易的公平和安全。基于法律制度的稳定性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只有在法律制度上有效解决了效益与安全两大价值理念的关系,才算彻底解决了这一世界性难题。笔者相信,效益与安全之争将止于法律制度上的有效解决。 

商业经济效益范文9

林业分类经营是充分发挥森林多种效能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林业分类经营的内涵是:按照国民经济发展对林业不同的主导需求,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森林资源分别确定经营方向和管理措施。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战略关系到林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定位,关系到如何合理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布局,关系到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的三大效益。林业分类经营其实质是林业经营的集约化与细分化。通过分类经营,可使经营对象整体功能发挥最佳,实现高效经营,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即有利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协调社会经济的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等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林业分类经营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发展趋势

以往森林按林种一般分为五类,即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风景林和薪炭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分法已不适应林业管理和市场经济的需要。林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实行林业分类经营。这是一项涉及林业经营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经济政策、管理措施和组织形式等多方面的深层次综合配套改革。新的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是根据社会对林业生态和经济的两大需求进行分类,以生态利用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划为公益林,以直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划为商品林,介于二者之间的划为兼用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的整体效益,保护生态环境。

二、实行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的必要性

1.实行林业分类经营可使商品林真正走向市场 长期以来,林业受生产周期长,见效慢,产出投入比低,不能实现正常的投资回报等因素影响,很难吸引到足够的投资而成为粗放经济的传统产业的典型代表。尤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经营部门经营自主权有限,生产经营活动往往是服从计划而不是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实施经营,林业不能彻底走向市场。

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可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商品林的经营,使林业部门能够选择经济效益好的经营对象来经营,从而使商品林经营者的利益得到保证。同时,在有较高投资回报后,亦可吸引社会生产资源流向林业部门,部分解决林业生产投入不足的问题。

2.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可使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的经营和保护生态公益林的主体功能是森林的生态防护效益,这种效益的受益主体往往不是森林经营者,这就形成了受益者不经营不投入,而经营者主体投入不受益的矛盾。在分类经营不能有效实施的情况下,生态公益林成为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经营对象。由于不能理顺投入产出关系,权益与责任关系,生态公益林不可能实施有效的经营,大大降低了防护效益。

三、实行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的措施探讨

1.进行林场划类经营。林业实施分类经营首先应解决森林的划类经营问题。措施上可根据林场资源构成情况把国有林场划为两大类型,即经营商品林为主的林场和经营生态公益林为主的林场。对于商品生产型林场按规范的管理方式管理,占用林地资源应缴纳林地占用费,国家投资形成的资产应折成股份,在林场分配过程中,国家股份所得应上缴代表国家行使资产管理职能的管理部门,林场的经营活动照章纳税,林场的经营活动投入应通过国家计划解决,这部分资金又可通过向受益部门收取森林效益补偿费解决。在不影响森林生态防护效益的条件下,允许林场积极从事商品生产,增强林场的经济活力。

2.进行林场森林资源划类经营。对各林场划类经营后,还应对各林场的资源划类经营。生态公益型林场其经营投入主要通过经营管理投入预算由国家投资解决。商品经营型林场由于存在两类资源,还必须对森林资源划类经营。对于商品林完全由林场自主经营,国

转贴于

家或主管部门少干预;对于生态公益林应实行森林效益补偿制,解决其经营投入。实施时,可由主管部门向受益部门征收,林场则通过税费减免或先征后返方式按其拥有生态公益林数量多少,根据经营管理投入大小确定林场的补偿额。

3.建立与分类经营相适应的资源林政管理制度,加强对森林资源管理机构的监督。必须按照分类经营的要求,重新制定和调整各类森林的经营方案,实行不同的森林采伐利用政策和管理制度,按照资源管理与资产管理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分类管理,管住管好公益林,放开搞活商品林。

4.完善林业分类经营的组织形式。对商品林业建设,采取和探索森林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多种实现形式,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拍卖等多种经营形式,促进商品林走市场化、集约化、基地化、林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真正达到“搞活商品林”的目的。对公益林建设,强化政府的组织管理,对具有一定规模集中营造的生态林,应主要采取工程项目建设和林场管理的组织形式。此外,还应当在实行预算管理基础上,积极引入造林承包、管护承包以及招投标等管理方式,以提高公益林建设和管理效率。

5.改进分类经营条件下对森林的经营方式。根据公益林和商品林经营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经营方式。公益林建设应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封山育林、飞播造林、工程造林以及卫生伐、景观性质抚育、病虫害防治等有利于生态公益林保护的经营措施,以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根据立地条件和林分特点采用不同的作业法,以天然林(以自然演替为主)作业为主,其次是人工复层林作业和培育天然林(择伐或渐伐)作业,不采用人工单层林(皆伐)作业。商品林要定向培育,实行产业化经营,实行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经营,在利用较少林地提高木材和各类林产品供给能力基础上,进一步把更多的天然林资源保护下来,使其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