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集锦9篇

时间:2024-03-27 10:33:40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范文1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2月1日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势。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给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良好机遇,也提出了严峻挑战。在新形势下,保持和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必须继续解放思想、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思路方法,不断探索总结规律,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决不能脱离社会和高校的现实状况独立地存在和发展,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高校学生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

(一)教育认识滞后,教育成效低下。当今世界,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社会主义仍处低潮。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艰巨。在这种形势下,部分高校仍单纯运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既不重视教育资金的投入,也不重视教学方法、手段和内容的改革,至于效果就更加没有讲究,再加上教育资本本身十分有限,导致忽视对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开发,很少从人本价值的挖掘上来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由此导致一些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实效性,高调但肤浅,难以找到学生的共鸣点,教育成效低下。

(二)拜金主义盛行,人生价值偏差。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旧体制转换交替时期,市场运作法规和秩序尚不健全,加之国内外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使许多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被扭曲,出现了“功利化”、“多元化”的倾向,对其人生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等价交换而不愿付出爱心,这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不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生存环境复杂,心理问题突出。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承受父母家庭太多的期望,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还不强。从心理上讲,大学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阶段,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许多过渡状态的矛盾性:第一,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但易带主观片面性;第二,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波动性较大;第三,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还不成熟;第四,独立性、闭锁性与依赖感、归属感同时存在。加之学习、就业、经济方面的压力及人际交往、情感、竞争等方面的因素,导致在大学生中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

(四)社会阴暗面屡现,诚信观念淡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明显,诸多深层次矛盾逐渐显露和激化,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对大学校园造成冲击,使得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是诚信意识正受到极大的挑战。学习考试方面,抄袭作弊;缴费上学方面,恶意拖欠;助学贷款方面,逃避债务;求职择业方面,弄虚作假;日常学习生活中,打架、斗殴、偷窃、等现象时有发生,行为粗野等情况更不鲜见。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模式探索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研究、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成长、变化及发展的新特点,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措施、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创新基本理念,提高责任意识。思想政治工作是关于人的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不仅要把人视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而且要把人视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不仅要把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而且要把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应努力把握好几个原则:一是学会积极引导,而不是试图左右人们的思想;二是强调交流互动,而不是单向灌输;三是解放人的思想,而不是束缚人的思想。在高校,以人为本就是一切工作都要以满足广大师生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否有效的关键在于能不能真正以师生为本,做到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把师生看作权益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尊重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不断增强师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调动师生的创造性和参与热情,把师生看作能动的、有创造力的主体,把外在教育引导与人们的内在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掘人们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潜能。真正做到情为师生系、权为师生用、利为师生谋,想师生所想、急师生所急、做师生所做。

(二)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实际效果。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改进方法。在实践中,应把握好五个“更加注重”,即在管理上更加注重服务,在对象上更加注重个性,在教育上更加注重实效,在时空上更加注重全程,在范围上更加注重全员。通过有效的方法,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从管理向服务、从封闭向开放、从重视“堵”向重视“疏”的转变,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要把握不同对象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当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我们应正视并尊重这种差异,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实施分层分类教育。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师生必须有实心、重实际、讲实话、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切实解决与师生息息相关的各种问题,不能空对空、搞形式、走过场、摆花架子,虚以应付;既要重视横向、纵向、双向、多向交流,也要注重对个体的教育,因人而异,从而使说服教育和自我教育、理论灌输和思想疏导交相辉映。

(三)丰富教育载体,完善教育手段。要采用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抽象的概念变成生动的事实,把正确的导向体现在丰富的活动中,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要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抽象的书本知识、无形的思想教育与具体的思想政治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构建多渠道、多途径、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形成事事是教材、处处是课堂、人人是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要因地制宜,加大投入,形成包括舆论阵地、培训阵地和校园文化阵地在内的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舆论阵地一般包括广播、校报、电视台、宣传栏、阅报栏、广告栏、校园网等;培训阵地包括业余党校、业余团校、主题班会、党团日活动等;文化阵地以图书馆、科技馆、展览馆、运动场、教室、宿舍、艺术团等为主体。广泛开展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师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把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辐射到学生班级、宿舍,延长到八小时之外,使广大师生员工置身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浓厚氛围之中。

(四)丰富教育内容,发展教育内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是解决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问题、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问题。一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主动吸收社会各学科的理论成果,突出形势与政策、和谐社会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等教育,切实加强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二要重视高校网络文化内容的创新。改变网络内容来源比较单一、静态成分偏多的现状,积极推出与大学生心理需求、生理特点和成长规律相适应的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内容,用正确、健康、科学的思想文化信息占领网络;三是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工作内容。针对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就业、经济等压力普遍加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增多的状况,必然重视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五)注重实际效果,解决实际问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停留在表面、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既关心群众的思想实际,努力回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开其思想疑惑;又关注群众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实际,努力解决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要坚持从具体事情抓起,抓师生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觉悟,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要深入基层,深入班级、宿舍调查研究,切实解决师生的实际问题,凡是涉及师生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都要尽心尽力地办好,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同时,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化解矛盾,稳定思想,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六)加强队伍建设,完善保障机制。要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视为学校党政管理骨干队伍的重要来源和重要组成部分,视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学术骨干队伍的来源和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全方位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政治过硬、思想解放、道德水准高、心理素质好,更重要的是要有献身事业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选拔和培养机制,优化知识结构,增强理论浓度,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并能熟练运用高科技工具,主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田建国.大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N].人民日报,2009.7.28.

[2]李天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贵在创新[N].光明日报,2004.7.2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范文2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作者简介]黄永(1971- ),男,四川阆中人,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学生工作处副处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重庆 400036)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重庆商务职业学院课题“高职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魅力德育体系构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YJK1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048-02

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新时期,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正面临多元化、边缘化的挑战,党和国家对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凸显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机制和方法进行大胆创新和努力实践。

一、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前提是观念的创新

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现代化建设急需大量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转变教育观念。党的“十”明确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指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就要求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体现时代性、先进性。中共中央16号文件要求我国高等院校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德育观和人才观。

(一)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观

思想品德的高低是大学生未来走向社会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事实上,高校的“特殊学生”,绝大多数并不是因为智力水平偏低,而是由非智力因素所造成。因此,教育最重要的还是陶冶情操,教会学生求知和做人。学习知识只是服务社会和生存的手段,学会做人才是安身立命之本。只重视专业学习而忽视思想引领,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是有知识没教养,有目标没信仰,有专业技能但自私自利的人,将非常危险。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

从神化教育、物化教育到现在的人化教育是人类教育活动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性的不断觉醒,人化教育终将成为历史的必然。人化教育就是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观念,紧紧围绕学生成长、成才,为学生提供满意而有效的服务。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遵循人的天性,促进大学生情感的发展,切实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树立注重个性发展的人才观

个性和个人主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个性一般表现为兴趣、爱好、特长,实际上就是天赋。同志曾说过,创造个性是教育的灵魂,个性发展合乎人才成长必然规律,是全面发展的核心,真正的全才是没有的,全面发展不能简单理解为样样精通,因为这样的话将来只会是“样样稀松”。因此,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基础是内容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就是要反映时代特点,不同的时代应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同的内涵。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必须紧紧围绕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紧扣新时期大学生思想特点和凸显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实效性。

(一)体现时代性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体现时代性。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文化相互交流、激荡,在校大学生乃至每一个社会成员呈现出思想“多元化”和价值取向“多样化”的特点。人们的主体意识不断得到强化,同时“个人主义倾向”也不断凸显,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的思想占有一定市场,造成了道德失范、价值失衡、诚信缺失等不良社会现象,给在校大学生的成长发展造成极大的负能量。因此,如果没有一个先进的、主流的思想体系来引导教育,势必会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和行为的失范。而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必须弘扬主旋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学生教材、进学生课堂、进学生头脑,关注学生合理诉求,引导大学生克服片面的价值观,确立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内在统一的新价值观,促使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2.深化改革开放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体现时代性。全球化、信息化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国际交流愈加频繁,经济、文化、科技各领域交往愈加快捷,在这种文化的交流当中,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出现舆论力量的失衡现象,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非常不对称,发达国家拥有强势文化,不可避免对大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美国服饰文化和快餐文化在中国遍地开花,好莱坞大片在中国泛滥成灾等,不可避免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以及行为方式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与此同时,大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却了解甚少,国学基础的确令人担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的国情,同时,对西方文化采取分析、鉴别、借鉴、利用等方式,将改革开放、民主法制、公平竞争等观念融入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中。

3.网络化社会体现时代性。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海量信息给大学生学习和获得信息开辟了新的渠道,为他们的交往提供了方便。与此同时,网上色情、暴力、虚假新闻等垃圾有害信息以及不法分子不择手段引诱大学生痴迷网吧谋取暴利,部分大学生精神空虚、自卑自负、心理阴暗,处于心理“亚健康”状况,有的留级辍学,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给高校党的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主动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将互联网纳入工作视野,加强校内网络的建设和管理,增加对信息传播渠道的可控性。

(二)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他们会面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激烈冲突的痛苦,他们渴求成功,尤其是大量的农村孩子渴望“出人头地”,在城市安家立业,哪怕是“蜗居”在城市的角落里。

1.内容要“实”。思想政治教育难免让人觉得“ 虚”,认为只是讲空话谈大道理。实际上,讲大道理是正确的,也是完全必要的,只是讲大道理要和实际工作相结合,不能陈词滥调,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大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必然要面对家庭经济、交往、恋爱、学习、就业、适应社会等方面的思想压力,如何化解压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参与社会竞争等,这些问题都必须实实在在努力解决好。

2.内容要“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主体意识逐步增强,各种思潮大量涌现,各种文化相互激荡,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观念、思想、学说不由分说,扑面而来,让大学生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这个时候,思想教育如果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教育的效果一定不会好。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灵魂的教育,只有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与时代同步,与青年同步,吸收新思想,解决新问题,才能让大学生入脑入心。

3.内容要“活”。鲜活的形式、务实的内容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简单说教和生硬灌输式的思想教育方式已经不再符合现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现代大学生思想活跃,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重工作的艺术,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三观”的问题上,要旗帜鲜明、义正词严,但方式方法却要因人而异,做到有的放矢,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价值情趣,做到“忠言不必逆耳,良药未必苦口”,教育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真正实现“润物无声”。思想教育在坚持课堂教育主渠道的同时,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方针,广泛开展“校地合作”办学,在农村、社区和企业建立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构建“教育、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让大学生“走出去”,把农村、社区和企业的精英“请进来”,通过互动,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和了解自己。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培育和谐校园文化,充分利用互联网同大学生直接沟通,了解他们所思所想,及时解答他们的困惑。

三、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关键是机制创新

(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防止和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在抓好显性教育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优势,努力建设和谐校园文化,通过系列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党团活动和社团活动的蓬勃开展,让学生在环境中受到熏陶,在氛围中受到教育。

(二)严格管理与以情感人相结合

严格管理,首先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开展“文明修身”等系列养成教育活动,对大学生日常行为提出刚性管理要求。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应充分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性化”特点和工作的艺术性,十分重视情感的作用,深入学生学习、生活和活动的每一场所,带着对学生的浓情和爱心去感知学生,和学生推心置腹地交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近,内心感到温暖和激情,切忌采用生硬的说教,这样只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以至于事倍功半。只有将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与以情感人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魅力。实践证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

总之,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要求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创新,创新是客观形势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身的要求。同时,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也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工作得以在稳定的外部环境中开展。但是,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国际化的交流,可以吸收国外的有利于我国的先进理念、方法和教育内容,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摆脱老面孔,紧密联系时代的发展,面对新问题,提出新办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在国际交流的过程中,国外的一些腐朽思想会侵入我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产生消极影响。特别是在经济上处于强势的国家,为了达到其经济或政治目的,会以经济作为其思想侵入的先锋,这是我们应高度警惕的。

[参考文献]

[1]林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究[J].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

[2]李雨燕,郭华.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教学与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5).

[3]徐海波.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育人功能发挥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范文3

关键词:思想政治 高校教育 辅导员队伍

高校是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辅导员是对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主要力量之一,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当代高校辅导员如何审视新情境下的辅导员工作并对其进行理性思考,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1]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教育观

对新形势下的教育事业,同志曾明确指出:“教育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充分发展个人的一切能力和个性,高校迫切需要以“以人为本”的理念来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最广泛调动人的积极性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要构建当代高校新型辅导员与学生关系,使高等教育完成其神圣使命,全面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是必要条件。教育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两者虽然任务和角色有所不同,但都是作为“人”存在于教育活动中的,两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在构建当代高校新型辅导员与学生关系过程中,我们应当认识到:辅导员、学生都是教育之本。以往重师轻生,忽略了学生作为“人”的需求和感受;现在提倡“教育以学生为本”,也属矫枉过正,忽略教师作为“人”,也有同样的情感和需求。教育“以人为本”,就是以教师和学生为本,以教师和学生作为平等的“人”的情感和需求为本,二者在教育中同等重要,不可偏废。[2]

二、提高综合素质,做好学生引路人

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正确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有效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就应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建立自我提升机制。

第一,提升思想政治理论素养。辅导员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提升自身政治素质,达到坚定信念、政治敏锐、思想过硬、品行高尚等要求,引导大学生的政治热情,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完善文化知识体系。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知识面并不比辅导员窄,因此,辅导员要博览群书,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一方面,辅导员作为教育者和管理者,要加强学习教育学、管理学等课程,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教育和管理学生;另一方面,应加强心理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美学知识的学习,运用专业的知识为学生解决新路方面的困扰,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科学化的引导。

第三,强化自身的业务能力。辅导员的工作具体而繁杂,这使得辅导员没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辅导员要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将自己的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充分利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以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从而促进辅导员与学生良好关系的生成。

三,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首先,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大学生所处的阶段,正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还没有完全形成的阶段,引导他们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要加强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本职是学习,学习成绩上去了,自然心情舒畅,能积极的处理好与辅导员的关系,因而,要加强对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他们热爱学习,善于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帮助他们端正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最后,强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抗挫折能力弱,学校及老师要运用专业的知识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强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其抗挫折的能力。此外,大学生要自主的进行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构建辅导员与学生新型师生关系。

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校应根据中央16号文件和教育部24号令的意见,针对辅导员岗位特点,科学的制定各项工作规范,为辅导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3]

首先,完善辅导员选聘机制。辅导员的选聘应坚持一定的选聘标准,选聘的辅导员要德才兼备、乐于奉献、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同时,选聘程序要公开,杜绝暗箱操作,从源头上保证辅导员的质量。其次,完善辅导员的考核机制。高校应制定科学的考核体系,综合考虑学生评价、同事评价和领导评价,建立表彰奖励制度,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再次,加强对辅导员的培养。高校要对辅导员开展培训,在系统性、长期性、多样性、有效性原则的指导下,对辅导员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最后,完善辅导员的发展机制。高校要根绝各个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和综合素质,搭建辅导员发展平台,制定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引导辅导员将个人前途和学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目标相结合,从而提高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五、完善管理制度,注重教育和管理公平

辅导员在工作中应尽可能做到程序公平,以程序公平来促进、实现实体公平。当代高校,学校对学生的各项评定主要有辅导员来领导和监督,评定的结果与学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如果做不到公平公正,就会滋生辅导员与学生的矛盾,甚至蔓延和激化,因此,特别需要辅导员做到公平公正。

一方面,辅导员的教育管理要有章可循,要有民主的工作作风和公开的工作方式;另一方面,辅导员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辅导员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时解决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允许和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注重发扬民主,坚持政策公开、程序透明。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接受辅导员教育,认可辅导员的工作。辅导员做到教育和管理的公平工作,不但可以提高辅导员的人格魅力,促进辅导员与学生的人际关系和谐发展,而且可以减少学生之间的矛盾,和谐学生与学生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范文4

【关键词】高校‘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

一、绪论

随着建设和谐社会的逐步深入,以及高校教育模式的逐渐转变,加强及完善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特别是加强高校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政教育工作,是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处维护高校和谐发展的主题。另外,为有效处理高校特殊群体的管理问题,高校的思政教育管理者,必须为其的管理模式加以创新研究及尝试。

二、高校学生特殊群体形成的原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良影响

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有力促进本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物质水平。以往的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物质利益与利润追求的观念,使我国经济与社会活动中出现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现象,进而产生贫富分化、就业困难、严重腐败等问题。此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教育的办学制度也发生极大的变化。由以往政府的单一承担变为至今学生教育经费的教育模式,造成我国的贫困生逐年增多。另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严重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甚至多数大学生扭曲了“三观”的观念。部分学生过度追求享乐与个人主义,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少数学生缺少责任感,集体主义的观念不强,这些社会弊端均影响较多大学生的心理平衡。

2、家庭环境的消极影响

孩子最早接触的生活环境是家庭,而父母则是其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人们通常是通过自身的成长环境以及父母的行为以认识客观现实,因此,良好的家庭教育及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少数家庭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要求严厉,造成多数孩子出现叛逆行为。部分家庭对孩子过分宠爱,致使孩子养成严重的依赖性,缺少信心与自控能力。部分学生基于家庭生活拮据,承受过重的生活与学业压力。或者有些学生由于家庭不和睦、父母离异等原因,而产生自卑、郁抑的心理,进而歪曲自身的恋爱观。近年来,单亲家庭的大学生逐渐增多,其缺少较多的父爱、母爱,进而缺少健康的教育,缺少安全感。因此,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密切联系。

3、学生自主学习及就业压力的干扰

高校学习、高校生活与中学的全然不同,高校大学生的学习与就业压力相对较大。部分学生对高校生活的期望过大,进而导致产生的落差越大。学生无法适应高校的学习生活,每个学期均有多门学科的考试不通过,若学生对此产生自卑的心理,无法克服难题,最终将难以摆脱这种学习压力大的阴影。少数学生设计的目标过高,但能力有限,最后无法达到预计的效果。比如英语的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的等级考试等,学生均考前会出现紧张不安、难以入眠、试后悲观失望的现象,长久下去,便会形成心理障碍。此外,学生刚踏入高校的大门,便要思考未来的就业方向。此刻,其将会撕破头脑、想尽办法,以增加自身的就业筹码,却失去了施展自身才华的机会,为此苦恼不已。就业压力的影响,也会给高校校学生带来生理及心理上的问题,对此,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极其重要。

三、目前高校特殊人群的类型及体现

根据心理学理论,群体主要由互相影响、依赖的人构成,群体中各成员间常存在面对面接触或者互动的可能。目前高校特殊人群的类型及体现主要有:1、经济困难型。对于这类学生,由于不善于交流、性格孤僻、自尊心较强等,易表现冷漠、自我封闭的现象。对此,可借助多渠道进行资助这些学生,如国家、政府及学校设置的贫困生奖学金等。积极做好国家助学贷款的工作,以便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此外,选用临时补助与定期补助有机结合的方式,对经济困难型的学生给予适当补助等。2、心理障碍型的学生群体。这些学生对学习、就业及情感等方面的压力承受不强,进而出现孤独、自卑、焦虑不安的心理。为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疏导其的心理,正确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而使其学会自我调节。或者设立专门的学生心理咨询室,以便疏导及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鼓励学生构建友好的人际关系,真正面对自我、走进人群,从而获得应有的信任及理解。3、沉迷网络型的群体。这些整夜耗于网络游戏,在网络世界中寻找满足感的群体,易于出现责任心不强、自律能力低及厌倦学习的心理。因此,可通过多种途径加以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首先,国家应加强高校附近网吧的整治工作,杜绝大学生通宵上网。其次,重视网络资源的监控与管理,尽量减少黄色网站或者不良信息的出现。与此同时,不断开发高校的网络资源,便于为学生提供更好服务。最后,对痴迷网络的学生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对于违纪或者学习受挫的特殊群体,也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应对。

四、目前加强高校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路径

关心学生特殊群体,关爱学生中的特殊个体,是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从处理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的具体问题开始,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接近生活、接近学生,以有效增强高校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政教育工作,从而实现高校学生特殊群体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完善的经济支援体系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我国的教育体制必将有所调整。通过“扶贫”结合“扶志”的形式,鼓舞高校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树立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而能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应对未来人生的挑战。首先,设立助研、助教等新型的勤工俭学岗位。在高校学生能力有限的前提下,鼓舞学生通过业余的时间,配合教师组织科研教学的活动,以全面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质。其次,设置经济困难学生的奖学金。为经济困难的学生设置专项的奖学金,尤其是奖励学习优越、均衡发展的贫困生,以激发其学习的热情,从而增强其的自信心。最后,和社会各企业共同联合,以培养全能的专业人才。我国各高校可与实力较强的企业联盟,利用签订协议、按需培养、定向培养的形式,使企业投资参与专业人才的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校贫困生的经济压力。

2、利用科学理念指导学生特殊群体的政治教育工作

(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综合把握学生特殊群体的实际情况,仔细分析所存在问题的根源,并努力寻找处理问题的关口,积极开展对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政教育,不断增强其的未来人生的信心。(2)利用专业课、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形式以及组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配合职业道德与专业思想的教育。与此同时,以诚实守信、技术精湛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全面实现教育和工作的有效性。例如,借助思想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科教影片以及录像等进行教育,以熏陶学生的情感,从而引起其的共鸣。(3)积极开展有关“感恩教育”的活动,使学生特殊群体保持一颗感恩的心,进而学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教师的虚心教诲、感谢社会的和谐稳定。(4)积极组织及开展有关“责任意识”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特殊群体深刻意识到责任对自身生活的重要性,唯有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才能全面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使学生充分体验到人生的意义,进而有效引导其走入正常的轨道。

3、构建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首先,构建高校学生特殊群体的信息档案,以便及时、准确及完整的了解学生特殊群体在学习、心理及生活等方面的状况,加以跟踪管理高校学生特殊人群的行为,并给予相应的政治教育。其次,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及健康教育机构,制作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明确科学先进的心理教育内容及方法,开展相应的心理咨询与讲座答疑活动,对症下药,确保学生特殊群体的不良心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最后,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对高校学生特别人群的情感教育。在尊重学生特殊人群的基础上,通过亲切的语言、交友聊天的方法,努力减少或者处理特殊群体面临的困境。以尊重唤起其的自尊,以关爱温暖学生特殊群体的冷漠心灵,以激起其对学习、生活的希望。

4、树立全方位、全面教育的友好格局

第一,加强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政教育的首要阵地,能真实、全面以及直接的了解及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而能给予相应的统筹安排与全面调动的措施,在学生危难时刻,更能冲锋上阵、摆脱危机、排除万难。因此,高校的思政教育管理者,应加强提高自身的思想理念水平,逐步深化自身的专业技能,为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服务,从而有效解决高校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二,制定导师制与班主任制,全面发挥高校教师的德育为先、教书育人的专业技能。安排思政水平高、事业心强、具有责任感的教师担任学生的导师及班主任,使其与辅导员积极交流关于学生特殊群体的日常行为表现,并加以研究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政教育方法与思路。第三,通过高校学生干部等部门,加强学生特殊群体的监督与管理。在各年级、各班设立相应的信息员,并由班委会、学生会以及学生党团组织等学生干部受职担任,让其定时检查学生宿舍的环境卫生、学生早退、迟归等情况。与此同时,密切关注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想动态,努力做到尽早发现、及时报告、密切跟踪的教育。

五、结束语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范文5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课题组对湖北省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通过调查分析,可以看到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取得的成绩是普遍认同的,同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认识也是清晰的。在调研基础上,我们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建议和对策,希望为今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定有关改进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现状;对策

DOI:10.15938/ki.iper.2016.06.018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6-0081-10

为了充分了解我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组在省内各大高校开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调研工作。本文根据调查数据,从学生角度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重要性进行了重新把握,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机制建设、工作方式等方面进行现状考察和分析,并就此提出相应的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现状调研概况

本次调研历时两个月,采取了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选取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经济学院、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湖北师范学院等几所高校进行调研,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821份,有效回收率82.1%。

在总样本中男生占44.9%(N=369),女生占55.1%(N=452),男女比例约为1:1.2;本科生占80.8%(N=664),研究生占19.1%(N=157);党员占24.8%(N=204),团员占71.1%(N=584),群众占4%(N=33);居住地为城市的学生占48.2%(N=396),居住地为城镇的学生占17.3%(N=142);居住地为农村的学生占34.5%(N=283);在随机访谈学生197人中,男生占57.4%(N=113),女生占43.6%(N=84),男女比例约为1.3∶1,本科生占85.8%(N=168),研究生占14.7%(N=29)。(见表1)

从被调查学生的样本情况看,男女比例比较均衡,涵盖了不同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居住地,可以反映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希望此次调查结果能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提供一定的依据。

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涵理解的多样化

根据调查问卷情况,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将思想政治工作内涵理解为思想工作的人数最多,同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将思想政治工作理解为政治工作、教育工作、宣传工作和文化工作(如图2-1)。其中本科生理解为教育工作的较多,占57%,研究生将其理解为政治工作和宣传工作的较多,占46%和42%;政治身份的不同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理解产生一定的影响。(如表2)高校学生之所以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主要理解为思想工作,这与身处高校这个特殊的环境有关,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解决学生们的思想问题,对他们进行思想上的引导;而本科学生将思想政治工作理解更多理解为是一种教育工作,可能与其阅历有关,作为刚走出中学大门的他们来说,比较依赖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更多是一种德育形式。而研究生较多理解为一种政治工作,可能与过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比较单一的“政治化倾向”式的教育方式有关,着眼于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更强烈地感受到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核心地位。

在访谈中,多名学生认为以身作则是高校教师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如生活作风、学术道德等[1]。有学生还认为思想政治工作还是一种情感教育,它是连接个人与学校、社会的情感纽带,引导人们积极主动地生活、学习、工作[2]。某高校一名学生表达了自己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解:他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系统教育,就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路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教育。同时,要将党性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的内容贯穿在系统教育之中;二是日常教育,就是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利益关系教育、遵纪守法教育、业务规范教育等。日常教育对于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的利益关系,遵纪守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需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有着重要意义。[3]从访谈中可以发现,其实学生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有着更多多元的理解,这些“理解”间接的也是对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意见,为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了方向。

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85%认为思想政治工作非常重要或重要,只有7%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不重要或不太重要(如图2-2),这表明目前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为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看法,往往受身边人和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调查了他们所在学校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从结果来看,821名被调查学生中有174名学生认为学校重视思想政治工作,424名学生认为学校比较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所以,总体来说,被调查者觉得其所在单位即高校还是重视或比较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而接受访谈的学生也普遍认为目前的思想政治工作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得到了加强。正如某高校一学生表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加强了。形式上,从以前单一的集体学习形式逐渐增加了文活动、参观考察、新闻媒介、公益广告等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实质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等,已经慢慢渗入到工作生活中。”[4]另一学生表示:“生活上,他们耳濡目染地感受着宣传教育;学习上,他们也接受着老师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教育,他们的思想觉悟越来越高,并开始主动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尤其是在党团活动中,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成为党建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5]由此,总体来说,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期依旧有不可替代性。进行更深入的数据分析后我们发现:不同政治身份的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也不同,认为非常重要或重要的人员,党员中有88%,团员中有84%,群众中有78%,并且有15%的群众对思想政治工作抱有“无所谓”的态度,远远高于党员的4%和团员的7%。还有学生认为于社会而言,在面对市场经济利益格局的变化时,思想政治工作逐渐削弱了。[6]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呈现目前这样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与当前工作面临的状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学生认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面临着日益感性、感官化的价值观念对理性化、系统化的思想理论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化推进中带来的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7]网络带来的隐性暴力和极端思想的影响以及新一代人独立意识和个性解放的想法更强烈等。[8]当然挑战也意味着机遇,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在挑战中才能进一步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现状的调查

从调查情况来看,我省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总体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较高,但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依旧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了解当前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和不足,是提升其实效性不可或缺的一步。于是,调查组对高校思想政治队伍建设和工作机制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研。

1.高校思想政治队伍建设的现状

我们主要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构成、人员培训、队伍健全度等问题展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现状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高校学生认为目前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较高,不过兼职人员的力量也不容小觑。同时,志愿者也成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补充(如图3-1)。在业务培训调查中,68%的被调查学生表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T都参加过业务培训,年均培训次数从1次―5次以上不等。32%的被调查者表示并不清楚本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参加业务培训的情况,这可能是因为作为学生的被调查者平时不了解相关情况(如图3-2)。由此,学生对于思想工作者的能力素质评价结果是:55%的学生认为当前本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力素质很好或良好;但仍有6%的学生认为当前本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力素质较差或差。

因此,从以上的调查数据分析及相关的访谈中我们可以概括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存在问题的看法:

(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高某高校一学生坦言:一旦思想政治工作量变大,教育者就会出现自身积极性降低以及实施过程不规范的现象。他们只想着完成工作,没有注意长期教育和从心底进行教育,不能深入了解并解决学生的问题。[9]访谈中某高校一学生认为教育者素质不高,出现言行不一的现象,所谈的思想教育内容未能应用到实际中,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正确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互动性不强。[10]还有学生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很到位,落实不到位,原因在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调动群众积极性,个人不能有效地理解和参与进来。思想政治工作者存在理论和现实脱节,追求业务,轻视学习的问题。[11]在问及“遇到困难一般找谁解决?”和“有人对您做过谈心、走访、疏导等工作?”这两个问题时,学生们大都表示自己遇到困难主要靠自己消化解决,也会求助于同学朋友或者父母,很少人求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学校辅导员或班主任往往在开学时进行寝室走访,其余时间很少进行走访和谈心,相对而言思想问题的沟通疏导会多一些。

(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配置与制度保障存在难题高校大学生凭借自身感受,对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有自己的看法: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存在稳定性差、结构不合理,缺乏科学规划、缺乏制度保障、组织体制不完善和人员配备不齐全的问题。例如辅导员的配备,部分学校就没有达到专职辅导员1:200的师生配备,要达到年龄上的科学合理则更需优化。一高校某学生说:部分单位、个人急于增加自己的业绩,急于求成,导致整个队伍生机活力不足,太过程序化,也就导致了教育内容空洞化和简单化的问题,因而思想政治工作无法让人接受和信服。[12]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承担事务繁杂,各类日常行政事务集于一身,且收入不高,经济压力大,在这样工作杂多和物质保障不充分的情况下,要求他们进行细致思想政治育人工作,其职责难以到位是可想而知的,也由此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建设的现状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建设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环节,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且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中具有关键作用。因而了解其现状和问题,是我们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的必要环节。

从接受调查的学生来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建设中的组织领导机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绩效评价机制与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建设较为完善,但舆情监控引导机制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仍需加强。同时存在一定数量的被调查学生不清楚本校各类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建设情况,这与他们学生身份有关,不够了解学校相关情况。(如图3-4)。

(2)高校各类思想政治工作机构建设力量不均从调查结果看,被调查学生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机构建设主要集中于党办和宣传部,理论处、综合室、文化站、文化室等机构的建设尤显不足,导致其作用发挥不大,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也甚是陌生,带来的帮助也就没有被学生直接感受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高校党办和宣传部门的事,而更应该成为高校各个机构部门的共同责任。但是当前高校在统一领导、权责清晰、齐抓共管、分工明确、运转有序的工作机制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厚此薄彼”现象。

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现状

(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与学生要求脱节根据调查结果,学生认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工作方式落后、理论宣传不足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其中工作方式落后是最突出的原因,占45.7%(如图3-7)。在进行的访谈中,不少学生也反映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存在单一、落后,不够新颖,形式不够多元化等问题。[12]正如有学生表示:还有很多思想政治工作者工作时,沿用老办法,旧经验,停留在开会传达精神,组织学习文件层面,工作按部就班,缺乏创新;据有关学生反映:“思想政治工作一直都在,但我们感受不清晰。且目前的工作方式太刻板,我们更喜欢深入群体的春风化雨的教育方式。”[13]特别是不能很好地掌握思想政治规律,没有做到“真抓”、“早抓”、主动抓”。[14]一学生说: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现代科技手段不会用、不敢用,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能引发学生的关注和共鸣。[15]也有学生感受到了相反的一面:思想政治工作宣传方式很到位,“花样”很多,宣传覆盖面已经很广,但点对点工作还不够,没有落实到实处,形式化严重,不够关注效果,不能充分调动学生,不能有效激发普通学生的心理思想道德觉悟。[16]

(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活动形式吸引力不足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大一部分应该是通过活动形式开展,而活动形式的类型则应取决于学生的类型。在图3-8中,可以明显看到研究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宣传不足,而本科生则更多认为是工作方式落后。在调查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吸引力情况中,我们发现被调查的学生中有404名学生认为不太有吸引力或无所谓,387名学生认为宣传教育活动有吸引力,其中本科生认为有吸引力和较有吸引力的学生有81%,研究生则只有52%。而在调查学生对政治学习、党团活动的态度时,我们发现,13%的研究生态度积极,踊跃参加,45%比较积极参加,而在本科生中只有3%是积极踊跃参加,36%比较积极参加,“被动应付”和“比较反感”的比例较高。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活动学生受众不同,活动吸引力的提高不是盲目举办活动,也需“因材而动”,正如一本科学生提出:要有轻松、风趣的活动形式,比如电影、沙龙会或户外素质拓展活动,提高每个人的参与度。[17]而一在校研究生则认为,能否对一个主题保持持久性,关系到学生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态度。为了创新而创新,隔三差五来个新主题,一味为迎合而变化,并不能改变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态度。[18]相反,频繁更换主题会减少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关注度和信任度,有形式主义和空泛之嫌。

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Σ呓ㄒ

同志说过,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19]从大学生的视角出发,提升和改进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在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和优化思想政治工作环境。把提高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同度作为目标,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功能,从而更好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主体,连接着社会需求和工作对象,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处于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是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问题的优势力量。该队伍的建设是否优良,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接受程度。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要着力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师头脑,进一步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实行学术安全培训制度,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工作;要扎实推进师德建设,落实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20]这是我们着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

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完善人员配置与提高队伍职业素养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心理素质、学业就业等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问题的同时,其理性能力和权利意识逐渐强大,这既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难度,也提高了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要求。在接受调查及访谈的学生中,超过半数学生认为目前所在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增加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输入成为他们的迫切需求。所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首先是工作实践的需要,要建立并完善人员配备制度,提高队伍职业素养。消除高校学生认为的队伍人员“官僚化”印象,必须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增强思想政治主讲人自身素质,既要做好宣传教育,又能贯彻实践育人,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加强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将着眼点更多放到对大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上去,才能想其所想,急其所急,解其所难,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接受度,进而增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认可度。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离不开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要构建大思政工作机制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保障机制:根据《意见》构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大格局的要求和调研过程中学生反映的问题,我们提出要平衡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各工作机制、完善高校各类思想政治工作组织机构的建议。正如《意见》中强调要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院(系)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25],这也是深入贯彻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全员动手统筹兼顾。[26]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要想引导人,必须先关心人,要首先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各项制度保障,提高待遇,保证合理经费支持,稳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减少频繁的人员流动,能使他们心无旁骛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站好自己的岗,进而增强他们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

2.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推进、信息化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及各类社会新思潮的兴起,新时期的高校大学生早已不再满足于过去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他们迫切需要新的工作方式与其对话互动,贴近实际所需。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集中体现了高校学生对形式生动性和内容实在性的要求。调研访谈中我们发现学生们既普遍倾向多样化、启发式、创新型的工作方式,同时又希望高效思想政治工作重实质轻形式,注重实践和落实。学生反映要吸引新时代学生的注意力,就更要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同学们发声,并且在创新的基础上兼顾主题的持久性;[27]要把精力放在独特新颖的内容生成上,避免“新瓶装旧酒”、“传行不传魂”的现象,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这两方面都是缺一不可,且过犹不及。同时,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存在“以偏概全”,忽视了德育是个性化很强的教育。某高校学生提出要进行阶段性成长教育,针对不同个体和个体的不同阶段可以考虑个性化、“特殊化”教育,切合对象的实际需求。[28]正如现状所述,研究生和本科生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要求也不尽相同,本科生更偏好的是形式新颖自由,研究生在此基础上更能接受说理性方式。由此单一的集中教育弊端较多,必须既有单一教育,更要有分散教育,才能“对症下药”。某学生也表达了一样的看法:要因势利导,注重感染性,实施典型教育引导法,因层施教,实施紧贴热点把脉法。同时很多同学都表示喜欢一对一的谈心,因为能深入沟通交流,可以减少群体压力。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创新需要着力开发和利用大学生接受度较高的载体。在接受访谈的学生中,有意见表示“希望能以更加有趣的方式来进行”、“结合不同的群体创新方式”、“发挥新媒体的作用”等。利用工作对象内心期盼的工作载体与方式,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传播力、说服力和控制力。目前,大学生群体中较受欢迎的思想政治工作载体为文艺活动、新闻媒介及公益广告(见图4-2)。其中文艺活动新闻媒介方式受党员和团员的偏爱,分别占党员的48%和46%,团员的41%和35%,而群众最偏爱公益广告,占群众的42%;同时在访谈调研中,大多数学生表示自己比较关注时事政治方面的新闻报道和社会聚焦热点的栏目,比如《焦点访谈》《面对面》《新闻周刊》等,也热衷于体育、综艺节目,因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必须从传统的说教方式向利用现代媒体和贴近学生日常转变。可以采取开张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寓教于乐,以文化人,有效地将抽象的政治体系话语转变为大众体系话语,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化。同时也需要加强校园网络平台,尤其是校园新闻门户的建设,早在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就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党的十以来,党中央也高度重视网络阵地建设和网络宣传工作,多次强调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这是也是符合了本次访谈中学生要求的“借助新媒体平台,利用网络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设想。而许多高校建立的“红色网站”依旧会出现学生点击率低,甚至是“空站”的现象,原因主要是内容枯燥、网站所呈现内容大多是国家的红头文件,缺乏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再者,网站缺少互动环节,违反了网络的平等性与开放性。对此,我们提出要进行适当改造,不过多拘泥呈现形式,增加各种热点讨论,符合大学生所需。

同志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创新的前提就是要有明确的对象意识。正如学生所言:要结合当代学生的教育背景和社会环境背景,充分了解当代学生的主要性格和思想特点,进行相匹配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要一味地以经验主义开展工作,要学会工作模式的创新,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重学生的主导性和主体性,以引导和提供平台为主,体会高校学生的情感发展特性。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新”吸引人。

3.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当今整个大环境已经悄然改变,信息时代的到来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变得开放,市场经济环境的复杂,网络舆论更是无处不在,高校学生受其影响日益加深,在调查中,有35.6%的高校学生认为当前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包括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如图3-7)。因而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成为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

改进校园环境的建设是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第一步。校园环境是社会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们最多接触的环境。正如某学生认为,高校校园是一个小社会,要加强校园里有意义的人文景观、文化景观的建设;打造校园文化品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辟更有效的途径,培育浓郁的学习、研究氛围。

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环境是r展的新要求。同志指出,坚持团结稳定、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守的重要方针。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相较于高校教师,大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社会信息的能力更加突出,与此相应,大学生处于踏入社会之前的最后准备阶段,其对未来抱有极高的敏感度,因而,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推动政治文明与经济改革,对违法违规的人事严格管理,尤其对于公共突发事件的合理处置,都是发挥社会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积极辐射作用的有效办法。有学者认为当前是舆论生态深刻变化之际,信息已经从自上而下的单项传播变为上下通达,左右互动的交互传播,圈层传播,所以要适时将宣传工作转变为舆论工作,这是清醒认识如今信息流向转变的重要体现。

发挥形成校内校外的联合动力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体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要求校内外协调配合、全社会支持参与,构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新格局。不仅社会环境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有着一定影响,同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成果也会通过人才流通和信息传递带动社会环境的改造换血。在访谈中,诸多大学生表示当前面对的主要问题来自社会层面,并仍希望能通过自身努力推动社会进步。因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环境改善的联合作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大学生的共同努力。

注释:

[1]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调查访谈提纲(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版),访谈编号:2016001Q1,2016008Q1,2016051Q1,2016060Q1,2016106Q1.

[2]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调查访谈提纲(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版),访谈编号:2016081Q1.

[3]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调查访谈提纲(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版),访谈编号:2016049Q1.

[4]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调查访谈提纲(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版),访谈编号:2016029Q2.

[5]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调查访谈提纲(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版),访谈编号:2016003Q2.

[6]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调查访谈提纲(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版),访谈编号:2016001Q2

[7]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调查访谈提纲(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版),访谈编号:2016016Q3.

[8]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调查访谈提纲(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版),访谈编号:2016008Q3,2016018Q3,2016032Q3,2016088Q3,2016101Q3,2016114Q3.

[9]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调查访谈提纲(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版),访谈编号:2016087Q12.

[10]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调查访谈提纲(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版),访谈编号:2016127Q12.

[11]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调查访谈提纲(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版),访谈编号:2016049Q3.

[12]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调查访谈提纲(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版),访谈编号:2016073Q12.

[13]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调查访谈提纲(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版),访谈编号:2016003Q12.

[14]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调查访谈提纲(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版),访谈编号:2016028Q3.

[15]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调查访谈提纲(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版),访谈编号:2016143Q3.

[16]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调查访谈提纲(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版),访谈编号:2016056Q8.

[17]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调查访谈提纲(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版),访谈编号:2016011Q2.

[18]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调查访谈提纲(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版),访谈编号:2016097Q12.

[19]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调查访谈提纲(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版),访谈编号:2016168Q8.

[20]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调查访谈提纲(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版),访谈编号:2016003Q3;2016111Q3.

[21]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调查访谈提纲(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版),访谈编号:2016134Q8.

[22]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调查访谈提纲(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版),访谈编号:2016029Q8.

[23].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讲话[N].2014-12-28.

[24][2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N].2015-1-19.

[26],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N].2013-8-19.

[27]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调查访谈提V(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版),访谈编号:2016120Q8.

[28]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调查访谈提纲(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版),访谈编号:2016074Q8.

[29]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调查访谈提纲(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版),访谈编号:2016077Q8.

[30]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调查访谈提纲(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版),访谈编号:2016003Q6,2016012Q6,20160020Q6,2016026Q6,2016049Q6,2016118Q6,2016024Q10,2016037Q10,2016038Q10,2016069Q10,2106104Q10,2016137Q10.

[31]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调查访谈提纲(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版),访谈编号:2016001Q7,2016003Q7,2016006Q7,2016010Q7,2016020Q7,2016026Q7,2016029Q7,2016044Q7,2016051Q7,2016087Q7,2016093Q7,2016101Q7,2016117Q7.

[3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2004-10-14.

[33].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N].2013-8-19.

[34]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调查访谈提纲(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版),访谈编号:2016022Q10.

[35]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调查访谈提纲(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版),访谈编号:20160113Q1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范文6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和谐发展 高校

高校师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如何,极大地关系到改革开放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因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高校要认真研究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新途径,选准结合点,抓住着力点,找准落脚点,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高校坚持社会义办学方向,落实社会以主义办学方针,从而促进高校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高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工作,可以疏导和化解加快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步伐带来的新问题新矛盾,促进高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可以使广大师生正确认识高校面临的形势、任务,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从而促进学校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因此,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高校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发展社会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深刻的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市场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深化,部分师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下,政治观念淡薄,只强调个人的民主、自由,关心国家与民族前途问题的较少;在价值取向上,重个人本位、轻国家集体,重钻研业务、轻政治表现。价值观念问题是思想政治工作中最深层的问题。这方面的挑战,无疑使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复杂性,增加了难度。因此,高校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师生的思想疏导工作,使师生在激烈的竞争中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是帮助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的客观需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特有的强大信息资源优势,利用网络、电视等手段,大肆向我国灌输资产阶级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道德标准,从而使得高校部分师生的行为方式和思想道德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使广大师生树立并践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用自己掌握的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项非常迫切的现实任务。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可以全面纯洁校园的思想政治文化环境,增强广大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师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从而有效的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进而促使师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三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亟需越来越多的各种合格的建设人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培养合格人才,通过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觉悟,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广大师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一定的奉献精神,激励自己认真工作、刻苦学习,锻炼和培养自己成为具有社会主义政治觉悟和过硬的业务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从而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所以,高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服务的现实需要。

四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精神文明建设能否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关键在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因此,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所以,要通过不断地完善师生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极大的提高师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从而使高校成为具有较高文明程度和理想育人环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阵地。

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校与社会有着紧密互动的关系,因而高校广大师生的言行对社会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在新的科学技术、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正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和新挑战。因此,高校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为精神方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和思想支持。所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需要高校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二、以思想政治建设促进高校和谐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之一。近年来,各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为了使思想工作落到实处,都在积极探索各种新的、易被师生所接受工的工作方式,并且取得一些很好的成绩。但是,当前我国正自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中,改革开放和社会义市场经济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高校师生的政治态度、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笔者认为,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从以下几方面取得突破,方能促进高校和谐发展。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解放思想是做好高校思想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所谓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就是高校要通过探索争取在理论上有新的建树,在实践中创造新的办法,积累新的经验;就是高校要加强调查研究,对师生的思想状况作研究、作分析,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走到广大师生心里去;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始终保持一种开放、活跃的精神状态。解放思想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动力,因而对高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解放思想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新的视野和新的舞台,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代合拍,与改革开放同步。因此,高校要抓住时机,解放思想,摆脱陈旧观念和传统习惯的束缚,拓宽思想,全方位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从而促进高校和谐快速的发展。

2、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近年来,高校适应社会经济、政治变革的客观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已形成一支年龄构成比较科学、知识层次比较合理的精干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办好社会主义高校,保证学校改革和发展始终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教育方针,必须努力建设一支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同时,一支“关于接受教育,关于教育别人”的素质较好的思想政治工作专职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得以很好开展的保证。而且这支队伍稳定与否,素质的高低又直接影响着办学的质量。因此,高校在集中精力搞好教学科研的同时,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不过,在新形势下,社会实践的变革又对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高校还应该有计划、分层次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素质。通过培训,促使这支队伍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及时更新知识,扩大视野,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3.将思想政治工作寓于高校管理工作之中

高校管理的核心是广大师生。可以说,高校管理工作是一门以师生为主体,以做好师生的工作为主要内容和手段。高校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管理中最经常、最广泛使用的一种特别重要的手段。因此,做好高校的各项管理工作的关键是提高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高校要将思想政治工作寓于高校管理工作之中,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师生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自觉地为实现共同目标而采取行动,从而做好高校的各项管理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管理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管理者的一切工作,都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因此,在管理中,高校要自觉将思想政治工作寓于高校管理工作之中,充分运用思想政治工作使管理的效益最大化。同时,高校管理工作内容要从实际出发,体现时代精神,满足师生需求,既坚持先进性,也体现层次性,从而不断促进高校和谐发展。

为了保证高校和谐地发展,必须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任何放松思想政治工作的言行都是错误的。但加强并不等于固守,加强的重点在于继承基础上的努力改进、创造和创新。与时俱进。不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高校要依据当代高校出现诸多新特点和新问题,科学合理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调整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范文7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境界;讲话学习w会

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那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培养又专又红、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肯定长期以来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他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的讲话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回答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问题,是指导高校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境界的纲领性文件。

一、从思想觉悟的新高度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的定位

1、怀有高度的政治使命感

“教育强则国家强”,高校的教育发展水平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在新形势下,对高水平大学的需求比以往都更加迫切,而思想政治工作在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过程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工作;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重要手段。这要求高校领导及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强烈的政治使命感,以引导学生坚定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以坚守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阵地、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任务;切实加强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2、落实党委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主体责任

指出:“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2]要求高校党委要担起高校思政工作的主体责任,必须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办学治校的首位。首先,高校党委领导自身要加强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争做“廉政”标兵以正风气,严格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要有防范意识和危机意识,严肃党内组织生活,避免党组织纪律涣散;其次,高校党委要严格把关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师,杜绝思想不端正、政治立场不坚定的人混入其中。要鼓励和培养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业老师,让他们成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带头人;最后,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独立成院,让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阵地,肩负起全校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力度提供有力保障。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高校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不能忽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指出:“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3]这为高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首先,要坚定基层党组织党员的理想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头脑,并落实在具体的工作和生活中。其次,创新基层党组织的体制机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创立激励机制,在精神上滋养党员教师的同时,还要在物质上丰富基层党员的生活,调动基层党员认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改进工作方式,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能一味沿用传统的集中学习的方式,要多方位,全方面地展开工作。利用网络平台和通讯媒体,传达党的精神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建立网上评价平台,及时接收学生及老师对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反馈信息,在批评和鼓励并存中汲取经验,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转化为高校发展优势。

二、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

1、培养什么样的人

在讲话中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样的人就是思想政治工作要培养的人。

古语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宗旨,就是弘扬好的品德,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使人不骄不躁志向坚定。在新形势下的中国,大学就是要培养在信念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上维护中国共产党、在行为上积极向善,并且怀有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伟大理想的优秀青年;就是要培养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品学兼优、孝敬父母、以诚待人、善良活泼的优秀学子;就是要培养不断完善自己、紧跟时代步伐、掌握发展趋势、自觉肩负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新时代青年。

2、如何培养人

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这不仅确立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更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师资建设明确了标准。立德,就是要把德育放在首位,通过德育引导学生;树人,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不同类型的学生要用不同的培养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范文8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我国高校是为国家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园地,因此要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深入贯彻落实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首位的工作原则,坚持把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机制创新和方式创新作为突破口,不断推进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创新。

一、观念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的转型期,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创新工作观念,从而有效应对社会转型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观念提出的严峻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观念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价值观创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期强调社会价值而忽视个人价值,在工作目标的制定上注重社会要求而忽略了个体的一些内在需要,这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和响应,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在市场经济社会的大环境下,人们在利益问题上普遍经历了一个转变,即从利益休眠状态向利益觉醒状态的转变,大学生的利益观普遍发生了重大转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确立社会需要和个人需求达成内在统一的新价值观,这样才会使受教育者能够从内心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会切实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二是任务观创新。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主要局限于对大学生进行单向的灌输和说教,忽略了培养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良好个性。随着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紧随这种变化,在开展传统教育活动的同时,侧重于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确立灌输社会规范、培养能力和促进个性发展相统一的新任务观。

三是主体观创新。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坚持以教育者为主体,时常将受教育者看做被动接受灌输的对象,忽视其应享有的主体性地位,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不佳。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切实纠正这种观念偏差,牢固树立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相统一的新主体观。这样才能促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积极互动,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二、内容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现实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根据时展要求及时对自身工作内容做出调整和创新,这对提高自身工作实效来说是极为关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创新主要应立足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围绕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来追求创新。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在继承传统的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和现实需要,不断挖掘现有的政治教育内容,适时添加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内容。

二是伴随社会道德伦理关系的新变化,高校要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道德教育的内容。传统道德教育重在强调人与人、人与集体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内在调节。现代道德教育内容体系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有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全新道德要求,这些都为高校道德教育创新提供了依据。

三是高校要拓展诚信教育内容。诚信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年大学生诚信危机事件频发,导致社会对大学生诚信教育提出了诸多疑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就充分体现了社会的一种需要,因为诚信不仅是当代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核心要素之一,而且是他们将来立足社会不可缺少的资本。

四是高校要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大学生学习任务不断加码,促使他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科技进步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率不断提高,社会生产率的提高使社会岗位需求变少。这些变化使大学生心理时常要承受来自于学习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如果这些压力不能得到及时释放,就会慢慢沉积,一旦超过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就会危及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应及时进行调整和创新,增设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满足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三、机制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内在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创新的根本目的是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稳定的运行机制,这种机制创新主要涉及领导机制、运行机制、评估机制和保障机制4个方面。

领导机制创新要求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严格遵循党的领导,还要积极建立和完善以校行政为具体实施者的工作机制,由校行政负责把校党委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关部署贯穿于教学、生活及后勤管理的各个环节,充分显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工作效应。

运行机制创新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在以保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常态化运行,力争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在平时。同时,高校应尽可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围拓展到家庭和社会,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联动机制,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处在一种有条不紊的高效运转状态。

评价机制创新要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不同主体来设置不同的评价体系。对教育者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应重在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两个层面,坚持过程与结果相统一、激励与惩戒相统一的评价原则,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育者的工作自觉性和能动性。对受教育者而言,要逐步改进和完善现有的学生德育考核体系,从单一注重对学习成绩的考核转向于侧重对德、智、体、美等综合表现的考核,将学生德育考核细则进一步具体化,力求考核内容覆盖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受教育者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核体系日趋科学化。

保障机制创新就是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做到人、财、物的合理配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必须从基层抓起,逐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专业化和职能化水平,同时采取相关措施,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工作自豪感、成就感和价值感,促使他们能够专心于本职工作,使高校能拥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这应成为保障机制创新的重中之重。

四、方式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根本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当前,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方式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根本路径。

互联网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互联网技术具有开放、透明、互动性强等特点,这为大学生快速获取外界信息提供了便利,也为他们与外界交流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平台,这些对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都是有利的因素。当然,互联网也具有隐秘、虚幻等特点,这为大学生宣泄不良情绪甚至散布流言提供了一个渠道,这种隐秘性对高校传统的工作方式提出了严峻挑战。高校必须直面这一新兴技术的挑战,并以此为契机创新工作方式,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范文9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体;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9-0281-02

当前,我国正处于政治、经济、文化、高等教育等全方位社会转型的新时期。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的交织与碰撞,使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与行为方式发生了急剧而深刻的变化,也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党的十七大、十报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要“立德树人”。因此,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成为理论工作者和高校管理者更加关注的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包括主体、对象、内容、方法四个方面。其中关于工作主体所包含的内容,学术界说法不一,但归结起来主要有“单主体论”、“双主体论”、“多主体论”、“相对主体论”和“主体际论”五种观点[1]。而本文主要从“单主体论”当中的“教育主体论”的角度分析和认识思想政治工作主体,主要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管理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提高被教育者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的合格人才。为了能够实现上述教育目标,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承担者,就应该从多方面丰富相关知识,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现状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任课教师队伍有待发展。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任课教师主体思想积极健康向上,坚决拥护并支持党的领导,能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热爱教书育人事业,关心关爱学生,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同时也应看到,部分教师存在为追求个人利益致使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为追求自身发展导致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服务意识下降等不良情绪。

比如,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以教育者的身份凌驾于学生之上,以单一灌输的方式去说教,难以触及学生内心,缺乏共鸣,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被学生重视,不能深入学生内心,被学生认为没有实际作用,甚至产生抵触情绪。“知识就是力量”的思想观点,自始至终贯穿于我们每个人心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传授给学生知识则是重中之重,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特殊的工作,除了给学生“传道授业”,还要给学生“解惑”。在解惑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便适应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相互交织的社会形态。如果教师一味地传授课本地知识,则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同时也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

另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大多数都是合班上课,更有甚者是不同专业在一起上课,一个大的班级至少也有100多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之一教师,虽然竭尽全能考虑每一位同学的情况,但时间有限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形成教师授课方式单一,课堂单调的局面。

第二,高校辅导员身份特殊,既是老师又是“保姆”。他们不同于行政人员和专职教师,首先高校辅导员要承担大量的琐碎事务,同时伴有工作头绪多、难度大、压力强等特点,涉及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同时在众多高校中,对辅导员职责没有明确划分,只要是与学生有关的事情,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他的辅导员是某某某,而不管事情是否属于辅导员的管辖范围。同时,高校辅导员存在配备不足现象。近些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多,辅导员数量总体呈现缩水趋势。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规定,辅导员数与学生数的比例关系不低于1:200,但相当多的高校远远超过这一比例。辅导员带的学生越多,事务性工作就相对越多,就没有充足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去做大量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于是导致重理论说教,轻心灵感受,重共性造就轻个性培养的局面。理论说教太空洞,无法触及学生内心深处;共性又太普遍,学生个性无法突出。而现状是学生几百名,辅导员只有一个,因此难以达到共性个性共同抓的良好效果。这样,不仅削弱了辅导员在学生中的凝聚力、影响力和说服力,同时辅导员在学生中的威信也会受到严峻的挑战。辅导员队伍的战斗力减小,这是造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薄弱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者结构复杂。管理者是不同于教师和辅导员的又一思想政治工作群体。从广义上讲包括高校所有机构以及在校工作人员,因为高校所有工作人员都承担着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从狭义上讲是专门负责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部门及学院领导,包括工作于党建、团建、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的党、团、学工等人员。管理者构成比较复杂,所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多种情况,比如重个人发展轻素质提高;重学校管理轻教学科研;重道理讲解轻思想引导等。党的十七大、十报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即使是高校管理人员也应该如此。高校是知识的殿堂,人人都是老师,人人也都是学生,并非只有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以及负责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者才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学校的教务、财务、后勤等部门同样也有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因此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归结为某个人或者某个部门的事。

二、积极探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体路径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营造思想政治工作氛围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师德建设又是关键,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2]十也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教师与学生既是“良师”,也是“益友”。打破传统的教师凌驾于学生,高高在上的状况,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去,言传身教,则不失一种良策。

(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长效机制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把这项任务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高校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党政管理干部,针对任务重、琐事多的特点,应积极搭建辅导员发挥作用、施展抱负的平台,调动广大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在高校年轻辅导员居多,同时与学生年龄相近,很容易消除彼此间的距离感。但由于年轻,他们不容易使学生产生信任感,也不具备教授般让人佩服的专业知识水平,这样,年轻的辅导员面对学生的具体问题时,可能难以给予有效引导。所以,年轻辅导员需不断“修炼”。比如,定期加强辅导员的培训,另外高校在组成各院系辅导员团队时,注重老中青结合、性别比例平衡,发挥整体优势。

针对目前师生配备失衡现象,辅导员可以挖掘自己的智慧,运用合适的载体与技巧与学生沟通。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辅导员队伍承担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职责,是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力量。确保辅导员队伍的相对稳定和充足,则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强的“后勤”基础。

(三)加强管理者队伍建设,努力开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如果说教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执行者,那么高校管理者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带头人。管理人员的构成、工作热情、精神面貌以及自我认识都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管理人员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与人沟通的能力,要用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接受的方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常言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在学校的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项工作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都是育人的一个过程。作为管理者,要用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学生听得懂、能接受的话语和方式来做工作,既要重言传,更要重身教,要让工作对象觉得你可信、可亲、可交、可敬,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竞争社会以及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其管理者需要在很多方面做出努力。一方面适应高校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满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者需要德、才兼备且综合型高素质人才,针对管理分散,事不关己的情形,管理者需要增强政治意识,切实加强学习,踏踏实实做事。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切实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