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范文

时间:2024-04-01 10:58:25

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1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推广;障碍因素;解决措施

众所周知,农业现代化发展程度高低主要取决于农业研究、农业推广与农业教育三方面。其中,农业推广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中枢环节,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一定程度上,农业推广成效何如,直接影响现代农业工作的最终成效。由此,大力推进农业推广工作,着力提升农业推广水平,不仅是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推力。

1农业推广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农业推广工作承担着教育职能,通过农业推广人员运用丰富的农业科学知识及原理,组织农民参加培训,使农民能够增进知识、增长见识,同时改善与提高农业操作技能,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朝现代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农业推广有效与否,还直接关系到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水平,只有卓有成效的农业推广,才能促进农业生产与科学技术有机结合,从而使农业科技成果影响更多人,发挥出更大的效益。由此可见,农业推广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可或缺且至关重要。

2农业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

结合现阶段我国农业推广现状及其成效大致可归纳出在农业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资金因素。落实农业推广经费,是保障农业推广成效的重中之重。现阶段,在农业推广事业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是突出问题,且农业推广经费多依靠政府全额拨款,资金渠道单一,导致农业推广整体投入不足,制约农业推广成效。2.2劳动力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被吸引到城市当中,导致我国农村大部空巢村现象极为普遍。劳动力不足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农忙季节,这一矛盾则最为尖锐,也由此导致农业推广工作无法切实落实。2.3文化因素。在文化层面,制约农业推广成效的主要因素来源于两方面:一是部分农业推广人员自身文化素质较低,知识学习更新不及时,使用的推广手段较为落后,导致农业推广工作停滞不前;二是留守的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不高,造成其在接收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及其成果过程中理解不了,接收效果差[1]。

3解决农业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因素的具体策略及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及障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逐一解决。3.1完善经费保障。农业是我国基础产业与重要的战略产业,同时其也是弱质产业。在扶持农业发展过程中,国家应当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健全农业推广经费保障机制,将农业推广事业列为重要的社会性事业,注重其社会效益的发挥,在资金保障方面,建立起由国家全额拨款、农业推广体系自收自支、国家扶持和自身发展相结合的农业推广专项资金保障机制,为农业推广事业发展提供充分的资金保障。3.2强化培训,提升文化素质。针对基层农业推广人员,应当加强对其培训,使其通过学习,掌握更加丰富的业务知识,同时形成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全力投身于农业推广事业;针对农村劳动力,也需要加强培训,促使农民尽快转变传统观念,掌握先进、科学的农业生产知识与技能,进而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农业生产。3.3合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针对我国农村大部出现的劳动力结构性不足的问题,则需要基层政府及农业推广工作者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及各类农业合作社等,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农业推广工作无法落实等问题。3.4加快转变农业推广方式方法。传统农业推广方式、方法较为单一、滞后,主要通过政府行政命令来推进,推广效率低下,且农民参与程度不足,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较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实践证明,在农业推广过程中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同时采取推广式农业推广方法,有助于提升农民文化素质,激发其参与农业推广工作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从而有效解决传统农业推广方式中农民参与度低下、效率不高的问题[2]。

综上所述,为有效提升我国农业推广水平及成效,则应当着力消除农业推广主要障碍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促进我国农业推广事业实现高质、高效的发展。

作者:周玉慧 单位: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种子公司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低碳;休闲农业;发展动力

乡村旅游起源于1885年的法国,经过19世纪80年代大规模发展和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的全面发展阶段,目前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具有相当的规模,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国内乡村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国内的乡村旅游开始萌芽。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乡村旅游进入发展阶段。90年代以后,乡村旅游开始全面发展,这一时期,人们逐渐将休闲纳入到生活方式之中来,休闲农业旅游逐步在中国发展起来。休闲农业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高级形式之一,是乡村旅游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全面发展休闲农业旅游,有利于农村的产业升级和优化,实现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2008年中国生态旅游科学发展高层论坛提出:我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业持续、较快发展,其年总收入已达到400亿美元,成为我国旅游产业一个新的增长点。

随着低碳的概念深入人心,低碳旅游也成为了当先旅游界的一个新坐标。休闲旅游由于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强调,更加凸显了其低碳的特性。

一、休闲农业发展、研究现状

休闲农业兴起于20世纪30―40年代的意大利、奥地利等地,随后迅速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目前,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休闲农业已经进入其发展的最高阶段――租赁。在休闲农业发展的实践方面,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区是发展较早、较快的地区,内地云南、四川、河南、黑龙江、新疆等省区,由于旅游业或特色农业发达,也间接带动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在理论方面,段兆麟(2004)、郭焕成(2008)等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休闲农业的概念,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完全一致的定义,大多数学者广泛引用的是2000年台湾公布修正的“农业发展条例”,将休闲农业界定为“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体验为目的农业经营”。国内学者对休闲农业消费者行为也进行了探讨。马勇等认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农业的目标顾客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消费群体的差异性开始显现。”杨丽华以湖南省长沙市为例对休闲农业消费者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关于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严力蛟、王兵等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归纳。王和才等以苏州为例着重论述了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陈艳等总结了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将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概括为五类。在休闲农业规划和旅游产品设计方面,高旺、陈东田、董小静等研究了生态规划在休闲农业观光园项目策划中的应用。田华等对丹东市五龙背镇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进行了设计。同时,学者们还对休闲农业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如伍冠锁对我国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石青辉对湖南休闲农业的营销模式进行了研究。

同时国内学者还研究了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以及休闲农业吸引物空间布局等问题,这些研究成果对推动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就具体旅游开发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特色不突出,对资源和市场分析不到位,开发项目大同小异;二是保障机制研究滞后,开发主体、社区参与、人才培养、资金保障等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三是旅游产品深度开发问题。

二、低碳经济及低碳背景下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低碳经济

2003年2月24日,英国政府在能源白皮书《 我们能源的未来 ――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来低碳经济的概念。国家 “十二五” 规划也明确指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冯之浚认为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优化,其核心内容包括低碳产品、低碳技术和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

(二)低碳背景下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影响因素的研究

低碳背景下休闲农业的发展既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又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观因素主要涉及到供给因素、需求因素和保障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是支持因素。

1.供给因素

作为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基础,旅游供给因素是由两个层次构成,即器物层和文化层。其中文化层是核心,器物层是载体,最终二者统一于产品有偿提供给旅游者。

器物层是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物质基础。包括景观资源、环境、设施以及活动。其中景观资源是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主要基础;环境主要是指旅游地的气候、地质地貌、水体、植被等条件;设施由服务设施和游憩设施两部分构成;活动主要指农业生产活动以及节事活动等。文化层是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文化基础。主要包括村野文化、民俗文化、地方文化和居民独特的生活方式。

2.需求因素

作为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动力因素,相对应于供给因素,旅游需求是由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个层次构成的。物质需求是对供给中器物层的需求,其满足的是生理需求;精神需求是对供给中文化层的需求,其满足的是心理需求。其中,最根本的需求是城市人逃避城市污染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渴望回归乡野的心理需要。

3.保障因素

保障因素是为发展休闲农业旅游提供保证的因素,是旅游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主要包括政策引导、社区参与、资金来源、人才培养等因素。

政策引导主要是政府在休闲农业旅游开发中为供需双方提供政策、制度、资金方面的支持,以鼓励、管理、规范休闲农业,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保障旅游开发和发展各方利益,避免出现恶性竞争、环境污染、服务质量下降和居民利益受损等不利行为。社区参与。休闲农业旅游的开发应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保证社区对休闲农业旅游决策、开发、管理和收益的参与。如果社区不能充分参与旅游发展,农民不能成为主要受益者得到实惠,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将大打折扣,旅游业发展必然受挫。资金保障。旅游开发,尤其是旅游设施设备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休闲农业旅游开发也不例外。为此,充足的开发资金是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核心保障因素。这主要涉及到旅游融资问题。人才培养。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服务人才,这样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4.支持因素

支持因素是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重要因素和进一步发展的支撑条件,主要包括新型技术、区位条件、交通条件、信息服务和中介服务等。休闲农业旅游要想实现低碳式发展,就得依靠相应的科学技术支撑,如低碳能源技术、低碳交通技术、低碳建筑技术等。

三、总结和建议

休闲农业旅游是在市场的拉动和资源的推动下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结构和高级阶段,文章就在低碳背景下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动力体系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是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文章由于受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全述。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对发展模式、人才的培养、信息技术服务和市场营销等工作需要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何昆.中国生态旅游科学发展高层论坛提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需要科学发展[N].光明日报,2008.06.30

[2]郭红芳.国内休闲农业研究综述[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

[3]王婉飞,王敏娴,周丹.中国观光农业发展态势[J].经济地理,2006.5

[4]段兆麟.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发展之比较[J].中国供销商情,2004.10

[5]郭焕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

[6]陈艳,龙岳林,张佳娴等.中国休闲农业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5

[7]马勇,赵蕾,宋鸿等.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及模式[J].经济地理,2007.2

[8]杨丽华.休闲农业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报告――湖南省长沙市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09.2

[9]严力蛟.我国休闲观光农业的模式与发展对策[J].新农村,2007.2

[10]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2

[11]王和才,蔡健,梁荣华.苏州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8.8

[12]高旺,陈东田,董小静等.生态规划在休闲农业观光园项目策划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0

[13]田华,侯立白,宁生全.丹东市五龙背镇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设计[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14]伍冠锁.我国休闲农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

[15]石青辉.湖南休闲农业企业的营销模式研究[R].“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2008

[16]冯之浚.推行低碳经济促进了绿色发展[J].科学学研究,2010.1

[17]佟立志,高云龙.低碳经济与我国经济发展研究[J].理论前沿,2010.1

第3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增长;模型;制度;技术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4-0125-03

一、引言

土地、资本、劳动力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三大物质要素,而技术进步则是经济增长中的核心因素。先进的技术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源泉,但它只是一种潜力,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技术进步,必须有一个与之相适宜的制度,因而,制度是影响农业经济不可缺的因素之一。农业经济增长问题在我国已有很多年的研究,许多学者的研究(严奉宪,2005;胡毅,1998;顾焕章,1994)只注重技术因素而忽略了制度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新疆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在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中,技术进步、农业资本投入等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毋庸置疑,但制度变革的贡献也应重视。本文拟从实证角度,全面研究制度因素、技术因素、要素投入对新疆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计量模型的构建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农业经济增长不仅和常规投入要素相关,还与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等有关。影响农业经济增长主要有以下因素:

1.制度因素:在经济学中制度的含义是各种政策、各种法规制度,如产权、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等等。制度可减少农业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保护产权、促进生产发展和经济的增长。

2.劳动力因素:劳动力是农业生产发展中能动性很强的因素,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强有力推动因素。

3.技术因素:技术因素体现在教育、新品种的育成、施肥和灌溉技术的革新、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的提高、低产土壤改良、提高土地利用率等。

4.资本因素:资本因素主要涉及国家、农村集体、农民个人对于农业的投资,农业资本投入对农村经济增长有着重大的影响。

5.其他因素:土地和气候等因素。

综合以上对影响农业经济增长因素的解释,结合新疆农业经济实际,将新疆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分析框架及相应指标图示如图。建立新疆农业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

其中,Y表示国内农业GNP增长率、I表示制度因素、T表示技术因素、K表示资本因素、E表示土地因素、L表示劳动力、W表示天气因素。

三、数据描述与实证分析

依据图设定的指标体系搜集1985―2004年间的数据,表1、表2数据均源自《新疆统计年鉴》、《新疆五十年》,经计算并作了适当的处理。

实证分析思路: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制度因素和技术因素的得分,采用有偏估计法―主成分回归对模型(1)进行计量分析。

根据与农业制度相关的六个指标,城市化率(CSHL)、农作物制度变迁(NZZB)、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指数(GNBJ)、非粮食面积占总播种面积(FLMB)、集市贸易成交量指数(JMZS)和灌溉面积指数(GGZS)。对反映制度因素的六个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后综合为一个指标,以主成分指标表示制度因素。对所得的指标进行线形变换后可得制度因素主成分得分(见表1)。

同理,根据与农业技术相关的六个指标,农业科技三项费用(KJ)、农村用电量(YD)、化肥施用量(HF)、农业机械总动力(JD)、财政用于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SF)和农村初中文化程度(CW)。对反映技术因素的六个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后综合为一个指标,以主成分指标表示技术因素。对所得的指标进行线形变换后可得技术因素的主成分得分(见表1)。

根据19年来的统计资料(见表1)和制度、技术因素的主成分得分,对(1)所示模型进行参数估计。经检验,各变量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不宜直接采用最小二乘法,而采用一种有偏估计法,即主成分回归。就是先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实有耕地面积、乡村劳动力、成灾面积和制度因素得分、技术因素得分做主成分分析,并按特征值的大小加权合为一个指标;然后,用这个加权指标与GNP做回归分析;最后把估计算得的回归系数按照载荷(即特征值)的不同依次进行分解,计量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由于存在一些不可度量的因素(随机因素)也对农业经济产生影响,在表2中,贡献率29.46%说明这部分不可度量的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构建的模型及实证分析给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首先,制度创新对改造传统农业的重要性。从表2可以看出制度因素对新疆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著的,制度因素的主成分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农业生产净值增长率增加0.626862个百分点,其贡献率为24.4544%。但由于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受到一些风俗和宗教的限制,加上新疆地处祖国的最西部,交通闭塞,运距长,运输成本高,信息闭塞,对政策贯彻实施的比较缓慢。所以,在以后的发展中新疆应该审时度势、积极稳妥的推行改革,加强对各项政策的贯彻与实施,为新疆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增长提供政策保障。

其次,资本投放对农业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从表2可以看出,资本对GNP增长率的弹性系数为0.139403,其贡献率为13.036%,显示了资本投放与GNP的正相关性。从投资结构来看:一是新疆非生产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较大,主要表现在农林水气等事业费用的开支较大,其次是农业、事业费用;二是农业科研投入低,新品种的实验开发、农药化肥的研制、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等都需要大量资本的投入,而我们一直长期忽略对农业资本的投入。这些使新疆资本投放对农业发展的作用还远远未得到发挥,而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更要加大对农业资本的投入,充分利用资本的作用。

第三,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重大。从总体上看,新疆的农业科技水平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新疆以主攻单产为中心环节狠抓科技进步,粮棉单产以及农机装备水平均居于国内前列。解决了农产品总量不足的问题,但农产品市场供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在农产品加工以及检测等方面的技术相对落后。根据表2,技术对GNP增长率的弹性系数为0.401747,贡献率为21.83719%,可见技术对农业经济的作用,但还远不够,发达国家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为60%~80%,新疆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逐渐形成的,服务机构单一,没有形成多元化农牧业技术服务体系。因此,新疆要积极吸取国内外先进技术,大力推广常规的使用技术,使其成为新疆农业和农村的现实生产力;同时,要瞄准国际科技革命的新动向,有重点的发展生物工程、信息工程等高科技,借以实现农业生产力新的质的飞跃。

第四,劳动力对农业的促进作用。新疆农村人力资源丰富,现有农村劳动力380余万,但文化水平和技能相当低,六成以上者未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小学文化程度就占近一半,迫切需要由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此外,新疆农村劳动力,数量大增长快,仅每年新增的农村劳动力就达十万人以上。劳动力资源的增长,远远超过了生产的需求。同时,新疆的非农产业不发达,使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空间狭窄。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业经济的增长。根据表2,劳动力对GNP增长率的弹性系数为0.768957,贡献率为9.293%。虽然劳动力资本对新疆农业产生积极作用,但现在已成为新疆农业、农村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严重制约因素。为了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有序转移,根本出路在于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

第五,土地稀缺的替代。新疆农业发展对资本和技术投入的依赖程度在提高,对土地的依赖在下降,其贡献率近为0.185025%。但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资源,土地的质量和数量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增长。新疆是个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含极端干旱)地带约占2/3,半干旱地带约占1/3,仅沙漠面积就占全国沙漠面积的近六成。而维系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绿洲总面积仅587万平方公里,只占新疆土地总面积的3.53%,新疆人口的95%左右生活在平原灌溉绿洲内。在增长方式上,从主要依靠资源消耗性生产的增长方式,转向实施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农业发展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化,从而逐步实现对土地稀缺的替代。

第六,遏制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从表2可知,天气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影响。据1950―1990年的不完全统计,新疆平均每年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00~600万亩,有130人~150万人受灾,占新疆人口的10%,经济损失8.35亿元以上,占整个农业总收入的11%,因此,除了恢复生态环境,增强对天气灾害的预测能力就成了减轻灾害的重要手段。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要素投入的增加、制度的创新和政策的调整以及科技的进步。我们要认识到技术和资本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并辅之于相应的制度保证,就肯定能够带来新疆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

参考文献:

[1] 严奉宪.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增长的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5,(4):9-14.

[2] 胡毅.新疆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定[J].新疆农垦经济,1998,(2):52-54.

[3] 顾焕章.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定量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1994,(5):11-15.

[4]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 邓攀,等.包含制度因素的湖南省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6.2.

[6] 郭鸿雁.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制度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25-27.

第4篇

摘要:农业产业价值被低估和农业市场化组织效益低下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和“三农”矛盾不断被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国农业产业化实现问题、农业产业价值实现问题、市场主体积极性问题是实现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核心。如何在农业产业化框架内解决农业产业价值的实现问题和农业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问题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而多层次的要素整合机制和组织创新与分工是该框架内研究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要素整合;组织创新;组织分工

abstract:the underestimate of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low efficiency of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in the agricultural market are both important factors that restrict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sharpen the “three rural” problems. the realization of domestic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its value,and activeness of market participation constitute the core issues in developing china's modern agriculture. the paper seeks the solutions to these issues by finding out the integrated elements at multi-levels an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nd labor division.

key words: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integrated elements;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organizational labor division

“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新的产业和部门的出现,传统的“农业是生计产业”的粗浅认识被推翻,农业的产业价值正在被重新界定,近年来农业在承载技术、文化、经济、生态、能源及社会价值中的巨大作用正在被人们发现和肯定。在朱乐尧和周淑景所著的《回归农业》中他们认为“现有经济学或者确切地说是现有的主流经济学,对农业及其作用或价值的基本判断是,农业是一个生产人类赖以生存、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生活品的部门。……实际上,农业的价值或作用是多元的,除了生产和提供食品等人类基本用品之外,还有远比这更多、更大、更加广泛的作用和价值。”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的经验和现有的经济学所提供的理论指导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现实。如何在信息化,工业化条件下实现我国农业的跨越式发展是成为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所以农业发展的反思应该成为经济学术界的重要内容。

一、农业市场化、产业化及规模化的价值体系

(一)农业市场化到农业产业化选择

在研究农业市场化到农业产业化选择问题之前,必须先弄清楚农业市场化与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1.农业市场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1)农业市场化的内涵。“农业市场化就是在市场经济体系框架下,主要运用市场机制发展农业。具体来说:一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调整农业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按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二是农业经营各环节及过程主要按市场机制组织活动。”

(2)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科学的概念,但专家都有一个统一基本的认识。“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大多数专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农业产业化包含六个要素;一是生产的产品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二是主要依托当地自然资源、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发展和生成农业产业;三是生产过程实行专业化分工;四是产业经营和发展要有一定规模;五是在生产环节采取农、工、商、产、供、销密切结合的方式;六是在经营管理上尽可能地采取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管理方式” 。

1995年12月11日的人民日报社论《论农业产业化》文对农业产业化的定义是迄今所见到的较为完整、全面、科学的定义。它对农业产业化的定义是:“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国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农的经营体制。”

笔者认为虽然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已经被给出,其内涵也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但是随着农业产业化实践的不断深入,农业产业价值的进一步被发掘,农业产业化的这种理论上的总结也会发生变化,但基本构成要素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的。

2.农业市场化到农业产业化选择的必然性

“农业产业化的过程就是农业生产、销售、加工环节走向高度分工的过程,也是农业走向市场化的过程。”对我国来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其理论基础和实践的客观性。

从理论角度而言,农业产业化有以下好处:(1)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经济增长转变的结合点和突破口;(2)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3)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根本出路;(4)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产业多元化价值的主要途径。

从实践角度而言,农业产业化是我国经济实践中探索和创造出来的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它是得到实践检验和证实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农业经营方式。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始于1985年,发源于山东潍坊,以诸城肉鸡和寿光蔬菜而著称。自1993年提出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后,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验总结和宣传报道越来越多,并在全国推广开来,逐渐掀起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热潮。到1996年农业产业化经营被写进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此为标志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在全国掀起了高潮。2002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

(二)我国的农业产业化与农业规模化

随着近年来“三农”问题的日益突出,关于我国农业生产规模问题的矛盾与焦点也日益增多,规模化已经成为讨论我国农业问题中的核心问题。在国内关于农业规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在不改变我国现存农户超小规模经营的前提下来克服与大市场的矛盾;二是主张对我国家庭经营进行改造,提出农业企业化方向,试图从根本上解决小规模及由此所带来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其研究的共同点就是我国农业生产规模问题,并一致认为农户经营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作者认为这里所讲的规模并非实际经营单位的实体规模大小而是经营单位所掌握的要素和对要素的整合规模,所以怎样合理分配和整合我国的农业要素才是规模化问题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

在解决规模化问题上汪艳和徐勇在其所著的《论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一文中提出了两种思路:“从理论上讲对规模扩大的解决途径有两条,一是扩大经营主体的规模。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要素流转机制的途径,逐步推进组织的适度规模。二是靠产业集群内各经济主体的联合来实现。这种联合,本身不一定是一个经济实体,而是通过各种组织形式把众多组织连接起来。其内部,尽管单个组织的规模小,但由于参加了整个组织或系统的分工与协作,避免了独立进入市场的许多障碍,可以大大提高生产率,因而使整个产业系统获得系列效应或规模优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据此可以看出,农业产业化的问题之中解决规模化问题也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在解决农业规模化问题的思路中重点强调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从组织入手,强调组织对要素整合的规模化;第二是从组织分工角度强调产业内部分工与联合。

(三)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核心问题

对农业产业化的核心问题理解笔者认为应该从农业产业化实现和农业产业价值开发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从农业产业化的实现角度而言,农户的超小规模经营与市场经济下的农业大市场的矛盾是我国农业实现市场化发展的障碍,农业产业化提出了折中的处理方法,即走合理的组织大整合和组织分工与联合的路子来解决规模化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如何实现组织创新,如何实现组织分工与联合是走农业产业化路子的关键问题。

另一方面从农业产业价值实现角度考虑,给予每个市场主体一个充分选择和发挥的机制或平台是实现农业产业价值高效化与多元化的基本出路。在我国农业要素的流通机制是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也是制约农业组织创新的客观限制条件。随着我国农业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实施及资本技术的不断改善,农业要素的流转机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至此农业组织的创新和组织管理将成为新的课题。因此,在当今农业产业发展中农业组织创新与管理已经成为关系农业产业价值实现的又一个关键性问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农业产业化的核心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概括,一是要实现农业市场化,就必须解决我国农业的规模化问题,农业产业化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解决方式,而农业产业化的实现就必须依靠组织的创新和组织的分工与联合。二是要给农业产业价值的发挥创造一个灵活、快捷的实现机制,而这种机制一旦形成则农业产业要素的组织问题将成为农业产业价值实现和发挥的关键。所以,我国农业产业化实现的核心问题可以概括为两点,即农业产业的组织创新和农业组织的分工与联合。

二、农业产业要素分工与组织创新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下的农业产业要素的分工

农业生产是人们利用自然界提供的条件(土地、水、气候等)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物的要素(资本、技术等)经过人的加工而产生产品和服务并最终提供给人们消费的过程。农业生产中的要素主要有以下四类:自然资源、资本、技术和人的因素。

1.自然资源

农业中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气候、水、温度等。我国的农业自然资源分工主要是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我国农业各种自然要素的多种多样而每种资源的类型有多种,造成农业生产和服务的自然分工;例如种植小麦和种植水稻的在我国的空间分布,而种植小麦在东北和华北的时间分布。二是由于我国的农业经营体制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农业要素分配到户细化了农业的生产要素,尤其是土地要素。由此可见,我国农业产业要素的分工是由自然因素和制度因素造成的,而两种要素的作用的结果是我国农业生产的自然资源规模极小。

2.技术

在实现农业从传统粗放型转向现代集约型农业的过程中,技术是关键的因素,所以在推动农业产业化时必须把技术的客观分工情况与分工需求情况分析清楚。在我国技术的分工是由历史原因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两部分构成。

其历史原因主要是:技术的价值是通过研究和应用两部分的结合来完成,而在我国农业的科研、推广与应用模块化分工非常明显。“中国的农业科技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形成了资金上以财政拨款为主、运行上以事业地位为主导的行政技术进步体制。”而农业生产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因而从农业科研的政府投入到农业技术推广再到农业技术应用有很明显的模块分工。

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农业产业价值的多样性发挥需要技术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广,很难实现农业技术的统一研究,必须分工分担不同领域的农业技术研究。例如,从传统的种植性研究扩展到能源农业、新材料农业、信息农业、旅游农业等的研究。(2)农业技术精细化要求农业技术跨学科、跨领域的深化研究越来越明显。“现代农业将信息高新技术与生物技术、工程装备技术进行有效的集成,在使用电脑、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农田信息采集系统、农田遥感遥测系统、农田地理信息系统、智能农机具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网络化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和系统集成等高精技术的技术上,准确地把握农业生产外部环境的诸种因素,并使农业产业化链条上每一生产环节的技术都能达到'精确'和'标准化'规范要求,从而确保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益、无污染、管理精细、投入精省、效果精良目标的有效实现。”(3)农业生产高附加值的追求要求整个产品在技术的每个环节上形成了分工。要使整个产品中的附加值得到更大的拓展,在农业生产和加工的每个环节发挥各个主体的优势,通过加强每个经营者在每个环节上的开发与研究来实现,因而必须在农业生产的每个环节上实现分工与协作才能完成。

3.资金

随着农业市场化的深入和产业化的发展,农业资本的分工要求将越来越迫切。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一是随着农业市场化产业链的延伸,农业资本将需要跨越简单的农业生产,延伸到加工、销售、贸易、工商领域,因而造成资本的模块化运作将越来越明显。像工业一样农业资本也将实现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分离,进而实现农业借贷资本市场,在这样的发展要求下,农业产业资本的模块运作将是一种必然。二是由于我国农业经营主体以家庭投入为主,农业资本投入分散,造成了农业资本投入的分工,即使是更大规模的经营组织仍然存在这种分工的客观性。三是随着农业产业价值的进一步发现,农业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经营组织最终会在农业价值上产生不同的需求,最终导致农业资本的进一步分工,这种分工有利于发挥农业的多元化产业价值,有利于实现农业的高收益。

4.人的因素

人在农业生产中处于核心地位,它不仅是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承担者,也是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组织者。因此,人的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两种功能:一是参与生产;二是组织管理。在我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人员的分工,笔者认为是由以下原因造成:(1)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实现产、供、销、技、工、贸上的联合与延伸,而我国农业人口素质造成难以承担上游生产的组织,所以农业产业化发展必将要求农业人口按其能力大小参与不同的生产分工。如表1所示,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可以看出经过15年的发展,我国农业在大专以上人口比重仍然只有0.4%,农业人口中中小学人口比重占89.67%。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民文化程度的差距更大。法国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60%的青年农民具有中专水平。德国7%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53%的农民受过2-3.5年的职业培训。在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很难适应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求,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步伐不协调,所以农业人才结构必然会重新构造。(2)人的客观限制也是农业人员分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每个人的时间、精力、偏好、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农业产业中从生产到组织中的每个环节不可能全部参与,因此人口的分工便成为产业化过程中的必然。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我国农业产业化条件下,农业的生产要素需要合理分工与整合,因此如何实现农业要素的合理流动与有效整合成为研究农业产业化实现问题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二)农业产业要素的整合机制与组织创新

在整个社会生产中并非是一个分散的过程而是一个系统的生产与组织的过程,它是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系统相互协调构成。就社会生产来看不会是单一要素生产而是同时对几种要素进行结合、合理搭配才可以完成。从这个角度而言,生产的过程本身就是对产业要素与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而从事整合的载体就是生产组织,其多个层次的组织分工与联合就形成了整个产业的产业形态。因此,笔者认为社会生产需要对要素进行有效的组织整合,而整合的各个组织需要分工与联合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每个组织按其自身能力和社会发展要求对产业要素进行整合的过程就是组织创新的过程。

1.农业产业要素的整合机制

在整合农业产业要素的过程中,要素的属性与社会对要素的发展要求是组织对农业产业要素整合的基础,社会对产业发展的要求是组织分工与协作的根本依据。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为了满足社会生产与生活的需要,单个的社会组织在组织自己的规模形式时必须考虑的是自身的优势和自己对资源管理所能实现的生产和服务价值是否能最大的实现。

关于对农业的产业组织层次性问题,在朱乐尧和周淑景所著《回归农业》上集中有这样的论述:“农业产业组织,从产业化经营角度导入,由于农业生产及其经营的经济、技术特点所决定,理论上应该包括微观和宏观两大层面、三类组织,即微观领域的生产经营组织和宏观层面的产业经营组织以及介于微观和宏观领域之间的中介组织。在我国农业产业组织现状主要表现为:一是微观领域的生产经营组织以农民家庭经营为主体;二是宏观层面的产业经营组织;三是为农民和农业经营单位竭诚服务、介于微观和宏观领域之间的农业中间组织[2]。”

笔者认为随着我国农业产业要素流动机制的建立,微观农业经营组织将不仅仅限于家庭为主体,因为产业化对规模化的要求是明显的,而家庭规模超小化不可能只通过简单的中介组织来解决,所以我国微观经营主体必须突破以家庭经营主体的经营方式,形成以行会、股份制企业、家族式企业、其他非家庭组织等多种组织形式为主体的经营方式。按组织的功能和范围来分笔者认为社会将存在这样三类组织:第一类是家庭;第二类是企业、行会、其他非家庭经济组织等组织形式;第三类是社会的制度和经济机制。

第一,家庭。它是整个社会中为了满足生活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形式,它一般从事小生产规模、小范围内的生产整合,因为这种组织形式它所能控制资源和要素是有限的,但是它却是人类生活的最基本单位的组织形式。

第二,企业、行会、其他非家庭组织形式等组织形式。它们在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多样性下对要素的一种整合形式,它完成了家庭所不能完成的更大规模的生产,它的有效组织是整个产业或行业的繁荣的重要力量,它一般由社会中的有管理才能的人提出并组织成立的。

第三,经济机制。它是目标社会的生产要素在国民经济中的效益、公平和效率,是社会对生产组织形式的选择。在一种既定的社会制度下经济制度和机制是最高层次的资源组织形式,是宏观的组织形式,也是最重要的组织形式。它决定了资源和要素的流动方式,对整个社会的效率、公平有着重大的影响。一般而言它是由国家和政府倡导组织形成的,在历史上曾出现过市场和计划两种经济机制来组织生产要素。就整个社会组织对要素的整合层次而言,每个层次是一个创造平台为市场主体提供了一个更灵活的整合环境。在每个层次上突出了每个组织子系统的需求,提高了生产的积极性与效率,最大的发挥着其组织的生产创造潜能。它不仅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性、人们科学的规划性、利益比较中的最大性、效率的最高性,而且也体现了国家宏观倡导和国民自愿的参与性等主观性需求。历来的经验告诉人们“没有国民参与的生产和建设是不能取得成功的”,由此可见只有在社会要素发展的客观条件下充分发挥国民对资源整合过程的创造性,发挥他们的才智,才能使一个国家社会生产的繁荣。

2.农业产业要素的整合机制与组织创新的关系

“农业产业组织,从产业化经营角度导入,由于农业生产及其经营的经济、技术特点所决定,理论上应该包括微观和宏观两大层面、三类组织,即微观领域的生产经营组织和宏观层面的产业经营组织以及介于微观和宏观领域之间的中介组织。”在产业化要素整合机制中,微观的生产经营组织是有效载体,而微观主体的组织形式是组织创新的内容之一。虽然生产组织对农业要素整合的效果有好有坏,但是组织创新的结果却是用高效的组织代替低效的组织。

在我国有效的要素整合机制与组织创新是包含关系,因为两者在目标出发点、在组织依据上、在功能上是相同的。首先,在出发点上两者都在追求要素产出比最大,都是为了实现要素的产出价值而不断自身调整。其次,两者在组织上的依据是相同的,都是为了适应当前经济发展要求,充分发挥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最后,两者的功能上都是为了实现产业要素的整合、最大限度的发挥产业价值、充分利用市场化的优势发展经济。

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农业产业要素的整合机制与组织创新尽管有区别,但是两者在目标和实现过程上是相同的,组织创新更多的强调了组织的多元化和调动经营者主观能动性的功能上。因此,笔者认为农业产业要素的整合机制与组织创新是同一过程,农业产业要素的整合机制中不能没有组织创新的出现。

三、组织分工与组织创新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一)组织分工与组织创新的原因

组织分工与组织创新是现今社会发展的主要形式和表现,组织分工与组织创新的原因是什么呢?通过对组织分工与组织创新的历史回顾可以看出,组织分工一般出现在两种历史条件下,一是当社会组织的生产能力超过了当时社会部门生产需求时,当农业生产的产品基本满足当时人们的农业生产要求时,而农业生产过程中社会组织形成的社会产能无法得到发挥,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生产部门。二是当社会组织的产能无法满足社会大规模生产的要求时。如: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分离、生产与服务的分离等。因此可以看出组织分工的客观原因有两种:即组织的产能过剩和组织的产能不足。

组织分工是适应要素发展的一种对要素的有效整合形式,而非单纯的结构重组,其诱导因素表现为对效率、利润、成本等等的追求,但推动组织创新的内在动力是社会对产能潜力发挥的追求,其实质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产品多样性的生产,完成和实现产业价值。

(二)组织分工与组织创新的影响因素

影响组织分工与组织创新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第一,生产效率追求。在生产专业化中由于生产人员从事一种简单的劳动,其熟练程度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促使生产效率的提高。

第二,交易费用的节省。根据科斯定理,企业在比较交易费用和管理费用后会选择组织内部化还是社会化分工。

第三,市场规模。一般而言市场规模越大需要参与的各种组织也就越多,各种组织之间的分工也就会越多。

第四,企业或要素的比较优势。在现代社会中企业的利润增长点往往依赖于自己在产品生成中掌握的核心技术,由于技术的核心优势它可以依靠它来组织生产而其它部分的生产实现外包。

第五,要素分工的演进。由于要素的分工具有客观性,其分工的程度也在不断发展所以导致对要素的整合的组织形式将发生变化。

第六,不同的产业价值追求。由于不同产业价值需要对不同的产业要素按照不同比例进行搭配,所以以产业价值为追求的原因也是不同组织形式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

此外,风险偏好、产业集群环境等因素也是影响组织分工的主要因素。因此,随着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市场环境的变化影响组织分工的因素将会更多。

参考文献:

[1] 刘斌,张兆刚.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127-130.

[2] 朱乐尧,周淑景.回归农业.(上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第5篇

(一)当前农业经济生产理念和发展模式落后于整体社会经济建设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低碳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发展转型阶段中形成的新模式,并没有深入实践当中。受农村区域信息获取速度、知识普及度的影响,人们对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理念了解甚少。另外,由于低碳经济投入度高、经济收益获取周期时间长,人们对其接受度也比较低。因为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在人们思想观念中根深蒂固,习惯于依赖化肥、农药等加快农作物生长,长此以往,造成农田土壤可耕种质量严重下滑,直接影响了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实施。

(二)科技创新性差且没有科学技术作指导

在低碳农业经济模式发展转变阶段,受科学技术支持度和农业发展基础的影响,缺乏核心性科技发展元素,很难将其转化为生态经济模式,满足不了社会发展需求,诸如:农村耕地质量问题、农田水利设施问题以及环境保护问题等都是阻碍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的影响因素。所以,在低碳经济理念指导下,必须以科学技术的创新性发展作为基础,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科学技术含量,创新技术手段,才可以有效的加快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速度。

(三)当前我国农业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我国在不断提高农产品生产总量的同时,造成的农业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农业环境被污染,不仅会阻碍农业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还会降低农民收益。若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控制和改善,将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同时,调查资料显示,造成农业污染的因素很多,如:养殖业污染、农业种植污染以及农业废弃物污染等。其中,农业种植业污染最严重,主要有:化肥、农药污染、秸秆污染等;养殖业污染主要为:水污染和水资源富营养化。在国际贸易农产品出口过程中,鱼药污染和重金属污染造成的水产品污染已成为影响出口关键因素。

(四)农村从业人员的整体劳动素质不高

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整体社会的文化教育水平,各行各业对人才需求的竞争日益激烈。然而,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受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认为农业生产不需要强有力的技术作重要支撑,学生在专业填写的时候很少选择农业,然而实际为,农业部门需要大量的对口人才加入。尤其是在现阶段农业发展模式急需转变的背景下,需要大量的专业性农业专家参与。但当前参与农业生产的人大部分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整体农业从业队伍人员素质偏下,这种情况,对于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的影响是十分恶劣的,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步伐。

二、低碳经济理念下农业经济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一)农业生产过程中生态环境压力的驱动因素分析

1.世界范围内人们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认识度的提高。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危害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被破坏,节约能源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措施。据美国气象局调查资料显示,在相同气候条件因素下,不同行业所受到的影响程度最为严重的是农业。而农业生产所释放以CO2为主温室气体约占全球人为因素所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农业生产所用的有机化肥数量过多、农业废弃物燃烧过于严重;一方面是农业耕地致使森林面积急剧减少所致。而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前者影响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后者加快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为确保低碳经济理念下,实现农业生产与节能减排之间的协调性,必须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2.我国对低碳经济理念下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重视度的提高。当前,我国正处在农业发展由高碳经济逐步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全球低碳经济建设理念的发展趋势下,我国愈加重视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重视农业生产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间发展的协调性。参照《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的相关规定,农业在生产过程中须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内容,开展以防治水土污染为重点的农业环境保护政策,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依法调整部分污染严重难以投入农业生产活动的耕地,提高水产养殖业污染治理水平,做好农作物秸秆焚烧利用工作,妥善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用水,有效解决农村生产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脏、乱问题。由此可见,国家对低碳经济理念下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

(二)现代农业科技因素的驱动力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为了更好的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低碳理念的引导下,国家大力研发各类与农业生产发展相关的科学技术,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农村沼气工程,它以秸秆、生活类垃圾等为原料,在减少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又能够减少煤炭等资源的消耗量;秸秆还田技术,它既能够培育地力,改善土质的酸碱平衡,又能够作为动物饲料、肥料等使用。由此可见,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既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低碳式发展,又能够实现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三)农业协调发展的推动因素分析

在当前的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农业产生过程中的各经济主体为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提高农业生产总值,不惜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致使农业生态环境被破坏。而在低碳经济发展视角下,为确保现代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则需要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类经济主体,按照各自生产机制的特点,将各组成部分联系在一起,促使它们协调运转。

(四)低碳经济理念下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各类激励机制推动因素分析

1.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是政府参照农业经济生产总值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所采取的推动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都需遵低能耗、低碳化及低污染的原则,借助市场与行政调控手段,再结合农业生态保护成本及其服务价值,来协调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

2.制约机制。第一,建立以农业废弃物排放为主的税收制度,加大政府财政生态补偿力度,采取“以能代赈”的措施,大力研发风能、沼气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低碳经济理念下,现代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能源支撑;第二,征收农业碳排放税。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期目标是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类废弃物的排放总量,开发新型可再生能源;短期目标是增加低碳类农产品的生产总量,筹集更多的环保资金。

三、提高低碳经济理念下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相关措施

(一)深化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理念,革新农业经济生产机制

农村之所以不断推广低碳经济发展究其原因为,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体制过于落后于时展步伐。在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加大低碳经济发展宣传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低碳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用意,确保低碳经济发展思想深入人心。另外,改革农业经济生产体制,需要在农村生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完善发展机制,制定有效措施推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从根本上促进低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减缓农业经济生产环境污染问题

缓解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要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深化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理念,明确我国所追求的GDP增长应当以环境保护为前提,而不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找到持续化发展的最佳路径,选择低污染、低能耗、低投入、高效益的农业经济发展新模式;其次,在低碳经济理念的引领下,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发挥其引领作用,做到收入产出的最大化,加快经济产业的转变步伐。

(三)选择综合化农业发展道路,逐步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作为农业经济生产发展大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急需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走出一条科技化、机械化、低碳化、循环化的综合农业经济发展道路。依照资源化、持续化、减量化的原则,选择正确的生产技术,全方位、多层次的增加农业经济生产收入,在提高农业产量的同时,提升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资源效益的整合利用。

(四)加大农业劳动从业人员的素质培训力度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生产发展的整体水平差,导致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为农业劳动从业人员素质水平偏低,人作为主导其它事物发展的主观因素,影响事物发展的各方面,只有作为劳动主体人的素质提升了,才可以从根源上革新农业生产发展模式。所以,我国若想成为农业经济生产大国,就必须造就一批有知识、有素质、有技术、有能力的专业化团队。另外,还需不断开发应用新型生产工具,加大农业生产技术研究资金的投入额度,对广大劳动群众进行适当培训,调动其农业生产积极性。

(五)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低碳农产品市场体系

促进低碳区域农业资源整合的有效办法是建立完善的低碳农产品市场。借助区域政府间的行政调控手段,加强经济合作,共同建立起有序的低碳农产品市场机制,并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质量认证标准、低碳产品检测标准及农业生产标准等,在确保各方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区域低碳经济的协调发展。其具体措施为:第一,建立低碳农产品品牌市场,积极培育地方特色低碳农产品;第二,政府加大农产品企业扶持力度,紧抓龙头企业,鼓励企业积极探索外向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在提高农产品市场增值的同时,实现农业经济的节能减排;第三,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公开推广低碳农产品信息;第四,不断完善农业劳动生产制度体系,确保低碳农业经济生产的实施。政府有关部门要从农业生产发展的科学角度来重新审视农业经济生产的相关制度,争取为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制度,谁污染谁治理,鼓励农村企业发展低碳融资。

(六)不断革新农业生产技术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逐步改善传统形式的生产方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科学合理的使用施药数量,降低对农业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大力推广使用农家肥料,如:动物粪便、生物肥以及又复合有机肥等,加快生物型农药研究力度,选择科学有效的方法降低害虫灾害,可选择抗病植株的方式降低农药使用频率。另外,大力发展可循环性农业经济模式,提高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效率。

(七)建立低碳农业生产技术试点基地

当前,我国正处在低碳农业技术的探索发展阶段,建立低碳农产品技术试点基地能够有效整合各区域间的农业技术资源,共同研发低碳农业技术,逐步建立起以农村低碳经济为主导的产业链,依照市场发展需求,合理配置技术资源,组组建区域技术创新团队,通过由点及面的方式逐步辐射带动提高区域内的低碳农产品生产水平。

四、结语

第6篇

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农村人力资本的巨大提升,而职业教育在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加快农村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发展、开发和转移农村劳动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需要针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区域性特征,发挥区域职业技术院校的技术与服务优势,构建农村职业培训体系,开发创新农村培训内容,开展灵活丰富的农村培训形式,以有针对性、灵活性、长效性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和运行机制来促进新农村的建设。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职业教育;人力资本;运行机制

一、引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国家“四个全面”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它的总体要求是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就在于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民素质就必须依托教育事业,尤其是针对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为此,《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规定:“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方向,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各地要深入开展“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实用型、开放型的农民教育科技培训体系。”浙江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对农村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经济新常态下,明确了全省农业发展要遵循现代化、集约化、城镇化、国际化的发展路径,同时提出了绿色、环保、高效以及城乡一体化供应链,城乡资源共享的目标。对此,只有通过对农村与农民进行系统的职业教育,认真提高农村的人力资本,才能顺利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二、当前新农村建设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第一,新农村建设需要通过职业教育来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农民素质的提升在内涵上就是农民的人力资本提升。人力资本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就是通过对生产者进行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等方式,最终体现在人身上的各种知识、技能、劳动和身体素质的总和。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消费行为,更是一种投资行为,其经济效益要远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农民职业教育就是一种公益性事业,是对农村劳动力的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帮助农村劳动力有效地向非农行业转移,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也有助于农村留守劳动力掌握新技能,接受新观念,实现人力资本的自我增值,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新农村建设需要通过职业教育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现代化是指通过将现代工业、科技和科学管理的先进生产力应用于农业和农村,使传统农业逐渐向现代农业转化,包括农业装备现代化、农业科技现代化、农业管理现代化和农民科学素养提升等,使农业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指向就是要把农村建设成为和谐、全面、科学发展的社区,因此,无论是现代农业技术还是现代农业管理方法和科学文化素养,都需要通过多种方式的职业教育来帮助农民掌握技术,学会管理经营,提高自身素养,从整体提升的角度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建设。

第三,新农村建设需要通过职业教育来提升农民的职业素养。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作为一种新型的古老职业,职业农民不仅需要具备从事农业生产的技能和素质,还需要具备农业经营管理和农业科学文化等知识和能力。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职业农民的素养与能力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职业教育才能达到。

三、影响农村职业教育成效的主要原因分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过程,农村职业教育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由于历史及现实的种种原因,农村职业教育成效不是非常显著,农村职业教育尚未形成良好的运转体系,在职业农民的培养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捋清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才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1]

第一,职业教育培训内容脱离实际,培训方式缺少灵活性。目前,浙江省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众多,有多部门、多主体参与,培训内容涵盖农业科技、农产品营销、农村开发等,但是各类教育培训由于缺乏针对农民培训的需求调查,或者对参与培训农民的认知水平估计过高,在培训中往往出现培训内容陈旧或者理论性过强,实践性不足的问题。同时,农业生产有季节性特点,农忙时节是农民劳作繁忙的时候,培训时间不能与之冲突,而农闲时节培训方式往往以集中授课和室内授课为主,不能让农民及时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并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缺乏灵活性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进一步降低了农民的参与积极性。[2]

第二,农民主动学习意愿缺乏,人力资本提升意识不足。囿于传统的小农意识影响,部分农民认为培训完全没有必要,只是在浪费时间与精力。农民看到的更多是实实在在的物质产出,对于看不见即期回报的人力资本投资,农民往往视而不见。因此,着眼于新农村建设的职业农民培养,必须首先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提升意识,以农场主、农业技术能人、农村干部、农民合作社为主,以可见收益来带动更多的农民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培养农民的主动参加职业培训意愿。[3]

第三,农村职业教育部门各自为政,协同发展机制失灵。根据国家农业部相关精神,农村职业教育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等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为主体,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等多方面主体广泛参与。这些参与部门和主体本应该通力合作,协调发展,但事实上,很多部门各自为政,缺乏协调,如农委部门负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培训,劳动部门负责农民技术技能、就业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培训,各部门的协调程度不够,导致培训内容重复,培训资源浪费。职业技术院校以承接服务的形式参与农村职业教育,往往因为上述原因而达不到良好的效果。[3]

四、构建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职业教育模式和运行机制

地方高职院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仅肩负着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目标,而且要充分运用农业新技术帮助农民致富,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培养职业农民,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地方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建设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健全职业教育模式,丰富职业教育手段,完善职业教育运行机制,以服务意识和市场化原则推进各项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

第一,构建以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新型职业农民的核心特点是“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的核心内容,这是由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特征决定的,因此,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养应考虑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通过教育培训使他们达到新型职业农民的能力素质要求;对经过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如农业工人、农业雇员、农村信息员、农村经纪人等,要开展常规性的职业培训,让他们及时了解农业新知识和新技术,使之更好地承担相关责任和义务。对于有志于完成学历提升等职业农民,高职院校可以开展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学员只要完成了规定的学习任务,获取了相应的学分,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历资格。同时,高职院校也可以根据农村发展需要专门开设相关专业,定向培养职业农民,这不仅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一种高阶形式,而且是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本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构建以网络教学和现场培训相结合的农村职业教育运行机制。首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农村职业能力培训。网络教学以其参与性、互动性、移动化等特点可以方便农民随时随地参加培训,并以其在线互动性等特点可以帮助农民与专家学者及时建立联系,回答相关农业疑问,同时也方便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学习。随着互联网技术等普及应用,网络教学会成为农村职业能力培训的重要形式。其次,要大力开展现场培训。农村职业能力培训的目的在于帮助农民学习新知识,应用新技术,只有坐而论道的课堂教学和理论学习难以达到良好的教育培训效果,农民更喜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田间课堂”和现场培训,因此要动员农民积极性,顺应务农农民的学习规律,采取多种灵活的方式开展教育培训,在农村田间地头,授课教师现场讲解示范,农民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授课教师可以及时回答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第三,构建以职业技能和文化素养相结合的农村职业教育内容体系。首先,实行有针对性的农村职业技能系统内容培训。农村职业技能培训的内容来源于农村及职业农民的具体需求,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开展农村职业教育,按照不同产业特征安排生产经营型职业教育,按照不同专业工种安排专业技能型职业培训,按照不同岗位要求安排社会服务型职业培训,减少概述性、理论性的普及性培训比重。在农业生产经营方面,要按照产业特点培养农业经营者的市场意识、合作化组织管理、农业市场经济、农产品生产与销售、农产品物流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在专业技能方面,要按照工种特点培养职业农民的农业实用技术、农业机械化设备使用、农作物新品种的种植与培育、农业生产体系构建等方面的知识与素养;在社会服务方面,要按照岗位特征开展服务意识、服务能力、从业资格、服务产业章程等方面的培训。其次,开展农民文化素养的系统内容培训。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涵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的美体现在农民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因此,要实现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顺利转变,离不开对农民进行系统的文化素养培训。可以通过组织各类职业教育活动,让农民在技能培训过程中提升科学人文素养,也可以通过倡导孝亲爱亲、文明礼仪、移风易俗等活动,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良好风气。此外,还应该对农民进行健康知识和传统文化的讲解与传播,以良好的保健知识强健体魄,以深厚的传统文化武装头脑,提高自身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贾海刚.城镇化背景下基层农村职业教育的模式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2015(8):29-32.

[2]杨燕,刘维俭,马建富.从职业教育角度谈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留守农民人力资本提升[J].教育与职业,2015(17):17-20.

第7篇

关键词:家庭农场;湖南省;抽样调查;影响因素;对策

基金项目:湖南省省情与决策咨询立项资助课题:“湖南家庭农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100个家庭农场的抽样调查”(课题编号:2015ZZ032)

中图分类号:F324.6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湖南省家庭农场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湖南100家家庭农场的调查

收录日期:2015年7月16日

前言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家庭农场”,在欧美国家较为普遍,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主要形式,但在我国则是一个新鲜事物。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指出,“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据统计,农业部确定的33个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已有家庭农场6,670多个,但迄今为止,家庭农场仍然未能在全国范围内(包括湖南省)大面积推行。

2014年暑假,本课题组作为湖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调研小组,组织指导学生在本省各个地区进行了有关家庭农场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湖南省家庭农场困难较多、问题较大。发展现状表现在:范围不广发展不快;以种植业为主;地区差异明显;以个体户为主;平均规模较小;雇工数量较大;经营效益较低。其中的影响因素包括土地制度、人员素质、农场用工、政策法律和生产集群等诸多因素。为此,撰写此文,旨在为湖南省乃至全国各地农村经济工作服务,为实现湖南省乃至全国各地“两个加快”和“两个率先”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一、家庭农场发展影响因素

(一)土地制度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了土地规模经营问题,具体表现为土地经营分散化、土地使用效率低下、土地流转困难、商品率低等等。作为农业生产重要生产要素的土地,能否适度集中经营,是家庭农场能否发展的基础条件,而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却阻碍了土地的适度集中。在现行的农村经营体制下,只有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才能逐步发展规模经营。

(二)农场主素质因素。家庭成员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家庭农场的创建水平和发展水平,家庭成员特别是农场主具有职业农民的素养,不仅要有文化、懂技术,而且要会经营、善管理。据调查统计,目前湖南省农场主的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比重高达61%,尽管大部分农场主从事农业生产多年,实践经验丰富,但毕竟受学历、理念等因素影响,难以承担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任。

(三)农场用工因素。家庭农场的正常营运不仅需要雄厚的资金、适度的土地规模和优秀的经营人才,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目前,湖南省家庭农场在用工方面主要存在招工难且来源不稳定、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涨和雇工的素质较低等问题。

(四)政策法律因素。家庭农场在湖南省尚处于起步阶段,其法律主体地位未被明确,在注册制度、征缴赋税、土地流转、融资保险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这不仅给其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种种不便,而且使其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护。

(五)生产集群因素。生产集群因素是指某产品的生产、交易或服务在空间或地域上具有一定的产业集中度。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的生产群体或集群,可以形成农产品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家庭农场的成功创建和发展,必然是一个立足于区域经济、并与之相磨合、进而融入其中的过程,但据调查统计,目前湖南省家庭农场都处于农业专业化不发达地区,无法实现生产集群效应。

二、家庭农场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一)在土地流转方面。目前,湖南省家庭农场在土地流转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1、湖南省是一个人多地少的省份,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的稀缺效应日益明显,可流转土地越来越少;2、农民普遍存在惜地心理,部分农民对土地流转还心存疑虑,不太愿意流转土地;3、有些家庭农场虽然具有一定的土地规模,但地块比较分散,难以集中连片,导致生产经营成本的增加和经营管理的困难;4、近年来,土地流转价格不断上涨,给家庭农场经营带来较大的成本压力;5、农业设施用地政策难以落实,对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造成直接影响。

(二)在农场主素质方面。从目前湖南省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看,在被调查的105个家庭农场中,农场主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年,其中文盲2人,小学文化程度9人,初中文化程度51人,高中文化程度31人,大学文化程度12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农场主的经营管理素质和能力,成为改造传统农业、壮大家庭农场的重要方面。

(三)在农场招工方面。目前,湖南省家庭农场在用工方面主要存在三大问题:1、招工难且来源不稳定。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和企业,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导致家庭农场招工越来越困难;2、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涨。近年来,由于受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家庭农场雇佣工人的工资不断攀升。据调查,湖南省家庭农场雇用的短期劳动力的日工资在100~150元之间,长期雇用工月工资在2,500~3,000元之间。劳动力成本的大幅度提升,导致家庭农场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经营效益不佳的家庭农场已面临生存困难的巨大压力;3、雇工的素质较低。目前,留守在广大农村的劳动力大多为老年人,这些雇工大多受教育程度较低,接受农业新技术和新技能的能力比较薄弱,无疑不利于家庭农场的发展。

(四)在政策扶持方面。中央在一号文件中提出“家庭农场”,但很多地方在施行中,并未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明确具体的发展方向,没有硬性的政策支持,大多属于行政许可方面的软性政策,导致有意愿发展家庭农场的人参与热情减退。在土地流转、土地整理、引进产品、搭建大棚、基础设施建设、水电气配置、人才引进等方面,主要还是靠家庭农场自主完成,政策的鼓励和引导明显缺位,特别是在一些行政许可方面,还存在“设关设卡”的不良现象。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基层政府和职能部门,将家庭农场的发展过度交给了市场这只手,严重忽略了农村还未形成大市场的基本事实,导致在日常工作中对家庭农场的发展关心、指导不足,缺乏为家庭农场出主意、找市场、搭平台的勇气和魄力。

(五)在金融保险、对外交流、持续发展方面。在保险方面,目前湖南省农业保险范围小,险种少,理赔标准低,农业生产风险大,不能全方位保障家庭农场健康发展。在融资方面,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产权以及大型农业机械抵押担保无效,不能解决家庭农场“贷款难,找担保更难”的问题;同时贷款门槛高,授信额度小,贷款周期短、贷款利率高,缺乏其他融资渠道。在对外交流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平台,家庭农场地域市场影响力非常有限,加上对外交流、市场营销、运输物流等成本较高,大多数家庭农场仅限于本镇乡范围内销售所生产的产品,严重制约了家庭农场的走出去步伐,很多家庭农场甚至根本就打不开市场,造成“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持续发展方面,绝大多数从事种养殖业和餐饮业,尽管也有少部分从事的是特色种养,但是由于对市场信息、消费需求、价格优势等缺乏有效掌控,家庭农场的抗风险能力较小;特别是受高物价、高人工、融资利息高等高成本的影响,导致家庭农场的资金投入大、成本回收时间长,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

三、家庭农场发展对策建议

(一)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经营人才素质。首先,可以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大力发展农业技术职业教育,培养一批具有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新型农民;其次,要参照大学生村官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特别是农业院校大学生到农村、回家乡,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和提高家庭农场经营人才素质,增强家庭农场发展后劲;再次,尝试建立农业生产经营的许可证制度,对家庭农场主的综合素质进行考察,将这一制度与农业扶持政策挂钩,通过出台启动资金、项目扶持和金融服务等优惠政策,鼓励农业院校毕业生或专业技术人才自主创业,从事家庭农场生产;要积极培育职业农民;最后,应将现在农村中那些有志向、有文化基础、年龄适宜的劳动力送到农业大学或农业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免费进行培训,待培训结束后返回原地就职,以带动当地的发展。

(二)注重示范引领,推进农场有序发展。家庭农场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生事物,人们对其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我们既要积极推进,又不可贪大求快,一哄而起。建设示范性家庭农场,以示范促发展,是实现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的最有效途径。要积极开展农场试点示范工作,在巩固试点成果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稳步地、分批地推进家庭农场的发展。建设示范性家庭农场,既可以使广大农民亲自体验或亲自看到兴办家庭农场的好处,充分调动更多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又可以使政府部门领导在实践中,掌握指导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

(三)创新土地制度,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制度的关键是让农民在不以土地为生存条件的前提下,自愿出让土地使用权。各级政府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快城镇化进程,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农民转化为市民提供更大的转移空间,使农民自愿流转土地具有现实的基础和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要创新土地流转制度,保护流出地农民的权益,不改变土地用途,不破坏农业生产,同时依法解决土地经营纠纷。为此,各级地方政府要做好以下工作:其一,大力推进土地确权,明晰土地权属关系,明确土地财产权属性,为促进土地流转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其二,要建立健全土地流转价格机制,使流转土地的价格能根据土地市场价格而变动,保证流出地农民正当的租金收入;其三,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法》,允许农民“带地进城”,为保护农民权益、推进土地流转提供法律支撑;其四,要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加强政策咨询、合同签订、价格评估等环节的服务。

(四)强化政策导向,大力扶持农场发展。加快制定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在严格审批与认定基础上,在良种采购、农机购置、资金融通、农业保险购置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推动家庭农场发展。另外,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业水利设施、道路建设和电力设施资金投入,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作业顺利完成,保障家庭农场的规模经济效益得以实现。在财政政策方面,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提高农资综合补贴、农业保险补贴、设施农业补贴、粮食直补等各种补贴标准,保证家庭农场收益的相对稳定,促进国家粮食安全,同时设立家庭农场专项发展资金,加强家庭农场的生产能力建设。在税收政策上,家庭农场自产自销的农副产品视同农民自产自销待遇;在项目扶持上,适宜家庭农场申报的农业项目要优先安排家庭农场。在保险政策方面,要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增加保险险种,适当提高理赔标准,搞好农业保险服务,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保障家庭农场健康发展。在金融政策方面,要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产权以及大型农业机械抵押担保制度,以解决农民无有效抵押物和家庭农场“贷款难,找担保更难”的问题;并适当延长贷款周期、降低贷款利率,以降低家庭农场生产成本,提高家庭农场收益;要切实加大农村金融的支农力度,发挥政策金融服务和有偿金融服务的作用,加大涉农信贷放款;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先满足农户贷款需求,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加强财政与金融体系的配合,落实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对农村金融机构实行费用定向补贴和农户贷款税收优惠及小额贷款贴息等政策。

(五)健全服务体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农地流转服务体系、资金投入服务体系等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产前、产中与产后服务体系,为家庭农场发展提供技术、信息、政策和法律服务等方面的服务,要深化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强化新型农业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指导家庭农场应用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引进优质高产新品种、种养新模式,开展标准化生产。要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科技、物资、融资、运销等合作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帮助家庭农场解决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鼓励和支持家庭农场积极参加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研究会等合作经济组织和民间组织,提高家庭农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自我服务的功能。鉴于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在流通领域的网络优势,应当充分利用农业协会的公共服务优势,为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提前物资供应,产中的农业技术推广,以及产后的农产品检验检疫、包装、运输和销售,以及金融与保险服务。

(六)加强立法工作,依法保障农场发展。在国家层面要尽快制定出台《家庭农场法》,为家庭农场发展提供法律支撑和保障。其主要内容应包括:明确内涵和法律主体地位;设立申报的基本条件;土地流转原则及鼓励措施;财政、税收、国土、畜牧、农机、民政、水利等方面的扶持措施;用电、用水、用地上的支持;农民流转土地利益保护;流转土地农民进城定居的待遇,等等。在《家庭农场法》颁布之前,各地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尽快出台有关家庭农场发展扶持政策的暂行条例,为家庭农场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郭庆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功能定位及成长的制度供给[J].中国农村经济,2013.4.

[2]凌永建等.家庭农场发展亟待多方扶持――浙江宁波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调研[J].农村经营管理,2012.11.

[3]黄祖辉,俞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约束与发展思路――以浙江省为例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10.

[4]张照新,赵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困境摆脱及其体制机制创新[J].改革,2013.4.

[5]李雅丽.农业家庭农场优势的相关理论探讨[J].农业经济,2011.7.

[6]宋宏远,赵海.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经营体制创新[J].团结,2013.1.

[7]谢琳.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运营绩效与发展路径分析[J].农村经济,2013.11.

第8篇

论文摘要:文章论证了农村体育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第一,农村体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农村体育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第三,农村体育有利于发展农村体育产业。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这就决定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改革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因此,党和国家一贯高度重视发展农业、建设农村、改善农民生活。广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对于增强广大农民体质、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体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体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它具有为我国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输送“能量”的特殊功能,是农村全部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现代体育文化的培养、促进农村体育消费的增长、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明素养,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没有农村体育的普及与提高,就没有我国整个体育事业水平的提高。

体育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着内在和外在的必然联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对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积极健康、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都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发展农村体育将大大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深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是基础,农民是关键。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健身,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当前,我国九亿农民正在朝着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奋进,新农村建设,必将进一步推进农村体育的发展。

二、农村体育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而加强农村体育工作,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部分中提出要“加快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事实上,新农村与新农民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新农村是新农民活动的舞台和载体,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结晶与归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提高农民素质为重点,因为,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体,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农民。

提高农民素质包括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各个方面。其中,科学文化素质是关键,思想道德素质是核心,身体素质是基础。有研究指出,在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发达和完善的今天,农民的身体素质不高而发病率高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农村体育有利于增强农民体质,使农民更好地投身生产活动,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第一位的,是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基础。农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对人的健康素质的要求比其它产业要高得多。增强体质是体育的首要功能,大力发展农村体育,将大大增强农民的健康素质,使他们能更加精力充沛地投身到生产活动中去,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

三、农村体育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纽带

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体育事业起点低等现有国情决定了群众体育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路途坎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现时代,不可避免地会显露出一些不和谐的地方,如农村体育与城市体育的发展出现了“两极分化”,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弱势群体的健身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等。然而,农村体育是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占有最大的人口基础和重要战略地位,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国大多数人口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其发展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社会体育发展的大局,影响着全民健身体系完善的大局,最终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大局。

社会是以文化为纽带的,体育作为一种文化也联系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发展农村体育不仅可以增强广大农民的体质,提高生产力,而且可以培育农民先进的思想观念,繁荣农村先进文化,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引导农民移风易俗,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素养,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形成和谐的村民关系,增强基层凝聚力,推进广大农村地区的和谐社会建设。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农民相互沟通和理解,有助于农村地区社会稳定和社会挫折问题的排除。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没有农村体育的长足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不能说是和谐的,同样,没有体育的和谐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亦不能说是全面的。从此种意义上来说,抓住建设新农村的契机,大力发展新农村体育,也就成了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体育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农村体育有利于发展农村体育产业

加强农村体育工作,有利于培育农村体育消费市场,拉动体育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当前体育产业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体育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体育产业的绝大部分收入来自城市,农村体育产业的贡献值微乎其微。其实农村也是一个巨大的体育市场,如果把这个市场比作冰山的话,现在露出水面的只是极小的一部分,绝大部分还掩藏在水下,属于潜在的市场。能否把潜在市场激发成为现实的市场,不仅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在于农村体育的发展。体育活动的过程同时也是体育产品的消费过程,发展农村体育,使农民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将极大膨胀体育产品的消费群体,促进农村体育市场的繁荣和农村体育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新农村建设要搞好农村体育产业开发工作。体育产业是健康产业、绿色产业、朝阳产业,是建设体育强国,发展现代化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农村体育消费市场,推进农村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体育培训、体育用品市场的繁荣发展,加快农村体育有形无形资产增值,促进当地农村体育事业的腾飞。

总之,我国农村的发展、繁荣和稳定,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国人民的富裕,没有农民的强身健体,就没有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说,农村体育活动的积极开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冯艳丽,王亚男. 新农村建设与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j].甘肃农业,2007(6):70-72.

[2] 吴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视角下的体育思考——广东东莞发展农村体育的启示[j]. 贵州体育科技,2008(1):26-28.[3] 丁兆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内”“外”兼顾[j].理论前沿,2006(6):35-36.

[4] 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群众体育战略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385-386.

第9篇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产业;钻石体系;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一、河北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建模

农产品物流产业是以满足人们的农产品物流多样化需求为依据,而进行的一切生产性和经营性组织的集合,是集农产品生产、农产品销售、农产品物流设施和农产品物流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业域。河北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受多方面影响因素作用的复杂问题,其中大量因素难以量化。本文试借鉴波特的产业竞争理论和钻石理论,采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影响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通过有关方面专家的判断、打分,构造判断矩阵,然后对判断矩阵的各层次进行单排序计量和一致性检验,从而得到制约因素各个指标的权重,得出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影响因素。

1、构建河北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水平的“钻石体系”。按照迈克尔・波特“产业竞争力理论”和“钻石理论”,资源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支持,企业的策略、结构和竞争,政府的作用,机遇因素等6大要素互动形成了“钻石”架构,将影响到企业和产业在某个地理环境下能否产生出持续创新、不断进步的能力。据此,构建影响河北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的“钻石体系”,如图1所示。(图1)

2、建立影响因素结构层次模型,绘制结构层级表。采用德尔菲法分别邀请相关专家对河北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进行了诊断。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拟定意见征询表、确定征询对象。从研究目标出发,选定了长期从事农产品物流管理、农产品物流经营、农产品物流教育与研究等20位资深专家代表,为其发放意见征询表,并对意见进行反复征询,最后找出影响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共有15个。按照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结合专家建议,可以把制约因素分为四个层次:最高层,即目标层(A);影响因素;中间层,即准则层(B);方案层(C1-C15)。(图2)

3、构造河北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各层判断矩阵。通过构造比较判断矩阵及矩阵运算的数学方法,确定本层次中与其相关元素的重要性排序及相对权值,此步骤主要运用专家打分法来确定两两元素之间的权重cij,主观性较强。c=(cij),i=1,2,…n,j=1,2,…n,cij=ci/cj即:

符合一致性检验要求。

同理,对B层-C层判断矩阵求解,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均符合一致性检验要求。

5、对计算结果进行单排序及总排序,得出权重结果。对总排序进行一致性检验,得知符合要求。(表1)

二、结果分析及对策建议

从单排序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六大类因素对河北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影响程度排序依次为:需求状况(0.352)、政府因素(0.257)、资源要素(0.136)、企业策略结构竞争(0.086)、市场机遇(0.062)。由总排序计算结果可知,河北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影响程度因素按重要程度排列的顺序应是:政府投入、城市化水平、居民农产品物流消费水平、农产品物流企业市场化水平、农产品物流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消费观念、农产品物流相关产业发展、奥运会等农产品物流赛事、科技水平、农产品物流企业竞争状况、农产品物流延伸业发展、自然资源、加入WTO、农产品物流边缘产业发展。由以上分析得知,政府投入、城市化水平、居民农产品物流消费水平、农产品物流企业市场化水平以及农产品物流人力资源是影响河北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一是要加大政府投入。目前,与农产品物流产业发达的国家比较起来,河北省政府在农产品物流产业方面的投入不足,农产品物流支出在政府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很低。此外,资金投入的结构不合理,资金来源单一化,这样一方面使河北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缺乏资金,另一方面也使河北省农产品物流产业缺乏竞争;二是政府的主管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培育若干个具有导向性、规模化的农产品物流企业集团,支持各类农产品物流企业所有者自主的行业自律组织,逐步将一些不适合政府行使的职能交给行业自律组织,如行业服务标准的制定、行业准入的资格认定等,形成科学规范的行业自律机制,推动各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此外,政府主管部门要经常且及时地制定和河北农产品物流产业优先发展领域的指导性意见,加快农产品物流市场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以从宏观上指导、引导和协调河北省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大力推动城市化进程。各国经济、各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同样,发展农产品物流产业、培育农产品物流市场、刺激高质量农产品消费也需要城市化提供人口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来支持。城市化水平低下抑制了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发展,使农产品物流服务供给不足。因此,若想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产业,必须加大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力度。

3、积极引导高质量农产品消费。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群众农产品物流的支撑,没有大众消费需求的拉动,农产品物流产业不可能得到快速的发展。国际上通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居民家庭生活水平,按照联合国规定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赤贫,50%~59%为勉强度日;40%~49%为小康;20%~39%为富裕状态;20%以下为极其富裕。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伟认为,第三产业、服务业,包括农产品物流消费支出的真正活跃至少要到富裕状态的时期。也就是说,恩格尔系数在40%以下,农产品物流消费才可能在消费需求当中明显地活跃起来。从河北目前收入水平看,给农产品物流产业的支持不是很充分。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河北人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巨大变化,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农产品的质量。国民农产品物流消费需求的迅速增长,为中国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发展孕育出了巨大的市场。但目前人们的农产品物流消费意识不强,农产品物流消费的总体水平普遍不高,现实的需求状况还达不到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的要求。当前,拉动农产品物流消费是促进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的最好方式,特别是加强农村农产品物流设施建设。积极引导居民农产品物流消费,培养河北农产品物流产业强大的创新力,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逐步打入国际市场,将成为河北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的新的突破口。

4、促进物流企业市场化。企业是一项产业的主体,它的市场化水平、经营水平直接决定着该产业能否健康发展。河北农产品物流市场化的时间非常短,整体产业化水平比较低,市场机制在农产品物流产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难以贯通,市场配置各类农产品物流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得到发挥,政企不分、行业垄断、限制经营的现象普遍存在。现有的农产品物流经营实体经营内容单一,经营方式落后,服务品牌、服务营销意识薄弱,所有这些因素直接限制了最终的农产品消费,影响了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壮大。因此,要营造适合农产品物流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积极培育农产品物流主体产业的发展,鼓励农产品物流相关产业、延伸产业以及边缘产业的发展。

5、积极培育农产品物流产业人才。农产品物流经营人才缺乏使得很多农产品物流产业项目无法开发,只能停留在单一的低级产业层次上,所以要积极培养高级农产品物流产业人才。农产品物流市场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是进一步培育和拓展河北农产品物流市场、不断满足农产品物流消费者的农产品物流消费需求的重要前提。目前,河北农产品物流市场急需一批既懂农产品物流又熟悉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农产品物流经营管理专门人才,可以通过组织并鼓励农产品物流经营单位的有关人员岗位培训、在职培训,招聘引进一些非农产品物流部门的经营管理人才到农产品物流经营单位从事农产品物流的经营管理工作,以及通过有关农产品物流院校设立农产品物流经营管理专业,或与财经类大学合作开展农产品物流MBA系列课程等途径,集中培养适应河北农产品物流产业化发展需要的、主要从事农产品物流市场经营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作者单位:1.河北农业大学;2.河北金融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石桥,陈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流通现代化[J].中国流通经济,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