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戏剧教育的价值集锦9篇

时间:2024-04-09 11:51:20

戏剧教育的价值

戏剧教育的价值范文1

在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教育样式中,戏剧教育应是一种良好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在国外,利用戏剧艺术原理的“戏剧疗法”是一种相当成熟的心理治疗方法,用来实现生理整合及个体成长。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开展校园戏剧通识教育,可以有效地达到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教育的目的。戏剧教育是以戏剧为手段,施教者与受教者共同参与运作的活动。在戏剧教育过程中,施教者与受教者相互融合、共同努力,提高广大受教者的戏剧审美能力,即对戏剧艺术的感受能力、创造能力及鉴赏能力,使受教者的人生观念、行为方式、心智能力都得到了培育,从而实现对人的塑造。戏剧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健全人格教育,其目标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与以提高青少年(包括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大目标是相契合的。在普通高校,校园戏剧通识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展开,可以是课程形式的学科性戏剧教育,如戏剧史论性课程、戏剧鉴赏课、戏剧表演课、戏剧工作室等;也可以是把戏剧作为一种教学法,运用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渗透性戏剧教育,如“角色扮演、情景对话、情境教学法”等;还可以是以人物扮演、课本剧表演、校园剧演出、心理剧编演等形式展开的活动性戏剧教育。这种校园戏剧多生态的通识教育实践活动、实践模式,架构的是一种动态的可以在校园内多层次展开的教育教学体系,通过其有效开展,达到利用戏剧艺术促使学生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和较高文化素养的教育目的。

二、校园戏剧通识教育的功能与作用

在各门类艺术中,最接近人类生活本真的可以说是戏剧,其与人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青少年(包括在校大学生)受教育的核心即是完成自我认知,达到心智健全、自我完善的过程。校园戏剧教育正可以为他们提供一种良好途径,因为校园戏剧通识教育以戏剧艺术为依托,发挥戏剧独特的教育职能,促进他们由“智”到“心”的全面发展。首先,校园戏剧通识教育能够为受教者的心理疏导和情感宣泄提供平台,并能矫正和促发其自我的认知水平。一般来说,良好心理素质的一个显著标志即是有良好的自我认知和意识,能正确认识与评价自我,形成自信、自立、自强的品质,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环境并有所作为。目前的大学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加之就业压力大,出现了不少的心理问题,在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等方面涌现出种种困顿。社会变革时期的多重价值观同时导致不少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在改变自身境况时,他们不能恰当地寻求自身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往往自我隔离,自我封闭,成为消极低迷一族。校园戏剧通识教育可以帮助他们疏解心理压力,在学习与生活中敞露心扉、表达心声。由于戏剧是“现实的模拟”(亚里士多德语)、“世界即舞台”(莎士比亚语),是社会人生的缩影,反映一定社会文化,因此,在实践中,校园戏剧活动对学生自我认知与意识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一些选修戏剧艺术课程和经常参加校园戏剧活动的学生而言,戏剧教育能够提升他们艺术鉴赏能力,体验丰富情感,感受世事变迁,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提高处世和反思能力。同时能使他们获得间接的人生经验,了解校园之外更广阔的外部世界,体悟人生,丰富社会阅历,认知并完善自我。其次,校园戏剧通识教育可以促发学生表达与沟通能力的生成,培育协作精神。语言和动作是戏剧艺术的两个重要元素。在校园戏剧通识教育活动中,学生通过戏剧实践,提升了表达与沟通能力。如在戏剧表演过程中,为了说好台词,必须在演出前的排练中竭力做到口齿清晰,发音准确、语音流畅、圆润饱满而富有情感,肢体语言得体、恰当,还要有适当的辅助表演。其目的在于使声音优美动听,富有感染力。在持续而有针对性的训练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际交流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同时,校园戏剧通识教育中的戏剧实践是一项团队活动。作为集体创造的艺术,戏剧最能体现参与者的协作精神。在多元的戏剧实践活动中,每个参与者都是不可或缺的。从角色分配、舞台布置到排练与演出,每一个环节均需学生默契合作。如何分工和与他人协作,都是他们在具体践行中要学习、掌握的技能。当学生亲身投入校园戏剧实践时,必定能在创作、组织、宣传、协调、排练、演出等各个环节得到切实有效的锻炼,有助于他们认识到自身及他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对其后工作前景、职业规划、人生选择都有极好的借鉴意义。再次,校园戏剧通识教育能增强学生角色意识。角色是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文化关系中占有一定位置时所执行的职能的总称。校园戏剧通识教育能使学生增强角色意识,明确角色定位,学会换位思考。一个人角色构成的要素主要包括身份、行为方式、社会地位以及拥有的权利。角色定位只有科学合理,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纳,也才能较好地适应社会,减少或规避心理问题和疾病,促进心理健康。积极主动地调整角色定位,以便能促使社会现实中的角色符合社会和群体的要求,成为受欢迎的对象,这是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健康成熟的标志,也是具有社会良好适应能力的表现。校园戏剧通识教育尤其是校园戏剧活动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和新手段,具有这方面的职能,学生通过自编、自导、自演,捕捉、感知、演绎校园内外生活中的人与事,以小见大,剖析各种不同的人生价值观、理念和社会问题,促使学生认知个体、群体和社会角色,在心理上和思想上尽早融入社会。

三、校园戏剧通识教育实施策略与展望

戏剧教育的价值范文2

关键词:戏剧教学;课程改革;初探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076-02

一、背景介绍

双路幼儿园是从小学附属幼儿园剥离出来的年轻的独立建制幼儿园。所谓年轻,指的是刚刚从小学剥离出来三年。幼儿园原有直属于小学班子领导,对于教学管理、教师培养等等方面带着十分浓厚的小学教育色彩。独立建制后,首要的任务就是如何走上学前教育的正轨,除了在管理、机制建立、保育工作等方面的全面改善外,在教学内容、教育方法、教研组织等方面需要迅速全面地改变。面临这项艰巨的任务,除了要组织教职员工全面学习贯彻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重新学习学前教育的相关理论外,需要寻找一个高效率的方式方法。

要把科学方法视角握学前教育的特殊规律,按照学前教育的科学方法施教,首先要真正懂孩子。因此,我们向全体教师提出“走进孩子、了解孩子”的口号,要求教师们从了解学龄前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入手,全面反思以往的教育教学。在“走进孩子、了解孩子”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每天围绕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对幼儿的点点滴滴进行观察记录。每个星期每位教师都要在教研组上介绍自己所记录的幼儿有趣或典型的语言和行为,同时对于幼儿的种种表现进行分析。也正是积累了大量第一手生动的资料,萌生了以幼儿日常生活为基本素材,开展儿童戏剧教学活动,进而进行幼儿园的课程改革的思路。

二、戏剧教学的适应性

戏剧是还原生活的、文学和艺术相结合的形式。通过戏剧,可以展现人们活生生的生活图景,是最能够引起直接参与者(演员)和间接参与者(观众)共鸣的一种艺术表现。幼儿园教育本来就强调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所以戏剧是承载幼儿园日常生活内容的最好形式。

戏剧是综合艺术。戏剧综合了语言、美术、表演、肢体动作、音乐甚至诸如科学等更多门类知识和技能、承载人们的良好愿望和真善美追求的一种形式。幼儿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幼儿园教育需要进行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等五大领域整合、各学科相互渗透。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特点与戏剧形式相吻合,是适应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的一种载体。

戏剧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戏剧不是生活的简单再现,而是在形式上符合艺术规律,适应人们对审美样式追求,同时又需要从生活中提炼,进行典型化再加工,从而集中表现人们关注的热点,表达人们对道德、伦理,乃至对生活方方面面品质的评判。幼儿园教育,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渗透五大领域的认知和身心智能,培养孩子的正确价值观萌芽,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使他们能够以正确的方式进行社会交往。因此,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戏剧形式也正适合幼儿园教育。

戏剧呈现的是活生生的环境。戏剧表现生活,它所呈现的是活生生的一种情景,通过戏剧形式,老师们和孩子共同创设环境,在良好的环境中让幼儿进行探索,是幼儿最好的学习方式。因此,儿童戏剧教学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好途径。

戏剧往往是互动式的艺术。除了独角戏之外,戏剧一般都是各种角色互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幼儿园教育需要的正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园互动。因此儿童戏剧这种互动式的表现形式也符合幼儿园教育的需要。

戏剧所展现的内容是具体的,它所呈现的情节、语言等等,都包含了人们熟悉而且认为自然的各种细节,它是各种细节的串连。幼儿的思维是从具象发端的,所有抽象的、说教的,都不是适合幼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而戏剧让参与者触及的正是各种具体细节,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儿童戏剧教学也是适合幼儿思维发展特点的形式。

戏剧是生活的典型化模拟,其中就蕴含着游戏精神。而学前教育正需要游戏精神,它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

三、以情景回放为切入点的必然性

本文已经提及,戏剧是人们生活的再现,戏剧所表现的内容最能够引起参与者共鸣的一种艺术表现。戏剧表现的内容越是贴近人们的生活,引起的共鸣效应就越高。

共鸣,往往包含了感动。能够引起感动的戏剧表现才能触及人们的灵魂,而触及灵魂则才有更高的教育价值。这个规律就给我们展现了这样一个逻辑关系:贴近生活―共鸣―触及灵魂―教育价值。从这个逻辑出发,儿童戏剧教学中,以儿童生活情景回放为切入点是必然的。

幼儿熟悉的内容是最好的教学材料。所谓熟悉,就是原有积累的经验。人们的学习都是不断进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积累的过程,而这一种过程往往是在原有基础上累加的,提升的。幼儿生活情景回放都是幼儿熟悉的许多生活片段,这些生活片段都是他们亲身经历过的情景,这些他们所熟悉的情景正是他们所积累的经验。戏剧教学,是在启发幼儿不断进行原有经验还原的基础上增加新的经验。这也体现了儿童戏剧教学以儿童生活情景回放为切入点的必然性。

四、戏剧特点与教育实践的对应性

1.戏剧综合性特点的教育对应。戏剧综合了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的多方面要素,这个特点正好与学前教育的五大领域内容对应。《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领域整合、学科渗透,因此,应该结合幼儿园的阶段性主题内容,选择日常观察到的幼儿表现中相对应的内容为戏剧生成素材,将相应年龄段五大领域内容进行统整,分别镶嵌到每个集体教学活动、区角活动、一日生活之中。双路幼儿园在实践中充分按照这个思路进行探索。

小班新生在刚入园阶段,呈现出许多有意思的生活片段。当安抚阶段过后,幼儿园就及时结合阶段特点,安排了《我上幼儿园啦》这一教育主题。结合这一主题,我们将语言、生活、美劳、音乐,以及情绪安抚、情绪调控,乃至感觉统合中关系到幼儿安全感建立与社交能力构成的触觉游戏等内容渗透于每个室内集体教学活动、区角活动、户外活动中。这些活动对于戏剧脚本的生成、戏剧中的语言、戏剧所需要的道具半成品加工、戏剧中所穿插的歌曲、音乐游戏等“零部件”就基本加工完成。

2.戏剧互动性特点的教学对应。戏剧的表演形式凸显了互动性,这点也正与教学的互动性相吻合。在具体探索过程中,双路幼儿园通过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园互动等,从脚本生成,到戏剧成品的全过程,体现了个个主动、人人参与的生动局面。

(1)师师互动。教师们互相交流“情报”,将自己平时记录到的幼儿语言、行为等方面生动的生活片段进行互相通报,为丰富戏剧素材互相帮助。同时,在教研中,进行情节预构,并模拟预演,在预演中评估效果和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相互交流探索心得,对疑难问题相互出主意想办法。

(2)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是教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环节。

首先,教师融入戏剧环境,和孩子一起互动。互动的方式,可以是:扮演剧中的各种角色、临时替代某个小朋友扮演的角色等等。教师和孩子们共同创设戏剧环境,也是师生互动的重要内容。师生互动在实际教学中还包括:

教师们根据日常收集到的“情报”进行故事创编,以故事讲述的方式再现幼儿日常生活中有趣的事情。然后采取互动的方式让小朋友参与故事创编。向幼儿提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那你喜欢他不乖还是乖一些”、“那我们把故事改成他虽然有点难过,但是他没有哭可以不可以”等等。

(3)生生互动。故事线索,让幼儿采取“过家家”的互动方式演绎故事情节。教学活动中,教师提供启发孩子们通过讨论的方式找到最好的办法。这种方式,不仅让幼儿在相互启发中学习,而且培养了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4)家园互动。我们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建立了一支“戏剧妈妈”的家长团队,同时对“戏剧妈妈”进行相应的培训,在家长开放日,让这些“戏剧妈妈”参与教学和演出。

3.戏剧启示性特点的教育对应。戏剧的启示性指的是戏剧所蕴含的哲理、价值观等方面具有对人们以启示的作用。幼儿园教育在引导孩子们形成正确的态度、价值观方面承载着厚重的任务。这方面的价值,戏剧与教育是同样的。

因此,儿童戏剧教学中的情景回放切入不是简单的生活场景再现,而是要有对小朋友的启示性意义。儿童戏剧教育的重点是教育,戏剧只是形式、是载体、媒介、手段,它所承载的是滋养幼儿灵魂的真、善、美。

五、发展完善的可能性

在以情景回放为切入点的儿童戏剧探索中,幼儿园已经生成了若干个主题相配套的儿童剧及其日常教学系列教案。虽然我们的探索还是初步的,但我们感受到这种探索对于我们是有益的。因此,我们将继续努力,将此发展成园本课程研究项目。我们认为,成功的要素是具备的。

幼儿的兴趣度是首要前提。在儿童戏剧教学实践中,儿童自始至终保持了浓厚的兴趣,这是我们将这一探索发展成园本课程研究项目的首要条件。

教师的积极性是重要条件。教师们从孩子的进步中尝到了这种教学形式所带来的许多惊喜。教师们越探索越有信心。教师的积极性是将我们的探索发展成课程研发项目的重要保证。

家长的态度是有力的支持。家长从儿童剧中非常明显地看到了孩子的整体发展,他们对于这种教学模式予以了肯定和支持。这一态度无形中给与了我们有力的支持。

戏剧教育的价值范文3

关键词:京剧;戏曲;校园戏剧;文化推广

作为中华“国粹”和古典艺术与美学传承的“活化石”,京剧艺术的保护和发展,无论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是对戏曲艺术的振兴,都具有非凡意义。为达此目标,除专业京剧院团和文化管理部门的努力外,学校――尤其是高等院校的积极参与,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就实际情况地看,目前京剧在高校的推广情况却并不很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开展此项活动时的观念滞后和视野狭窄。长期以来,在专业戏曲院校之外的普通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心目中,京剧乃至整个戏曲艺术的文化推广,仅仅是大学教育的一个无关宏旨、可有可无陪衬或点缀。高校学生京剧社团或协会大多由一些有热情的师生戏迷、票友组成,其活动的开展,类似戏曲的“自乐班”或“票房”,流于自发性,至于业余性。简言之,京剧在高等院校的文化推广,明显外在于高校教育的教学体系之外。

作为中华戏曲的典范,京剧的唱、念、做、打有高度的专业性、综合性和复杂性。这无疑对京剧进校园、京剧在高校的推广构成很大障碍。在高等院校,推广京剧不可能像话剧那样简单――只要有学生社团作为阵地,活动就可以自主开展。较之于表演相对简单、便捷的话剧而言,京剧的普及教育和文化推广,不仅需要更多的经费投入和实践耐心,而且需要更多的热情关注和理论思考。眼下的当务之急,我们必须首先转换思维,把高校京剧推广视为校园戏剧的有机组成部分,内置于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之内,从校园戏剧的新视野进行必要理论审视和实践探索。惟其如此,高校京剧推广活动才能获得飞跃性发展。

校园戏剧是随着话剧由西方传入中国而出现的。中国话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校园戏剧的产物。由此,在许多戏剧专业人士和教育工作者的眼中,校园戏剧几乎成了话剧的专利。就实践而言,纵观中国校园戏剧节各届参赛作品,戏曲作品可谓凤毛麟角。从理论层面说,就连校园戏剧的忠实践行者也认为,“话剧与戏曲形式上的不同特征,也决定了话剧比戏曲更能适应校园的土壤”。然而,从笔者2010年10月参加全国高校京剧演唱研讨会的经历和体验看,高校校园并不缺少戏曲爱好者,也并非没有戏曲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土壤。只是目前高校京剧活动的开展,大多局限于票友“票戏”的传统路数,漠视了戏曲作为整体的校园戏剧的综合功能与价值。其结果,割裂了戏剧的娱乐审美和教育认知功能。重前者而轻后者,最终导致了戏曲在校园戏剧不受重视的局面。

在校园戏剧大视野的观照下,我们从大戏剧、大教育、大文化三个层面对高校京剧的文化推广活动做具体的分析,提出些许管见和建议。

在目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学科目录中,戏剧与戏曲并列合成的“戏剧戏曲学”,是艺术学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以此为基础,当前高等院校教学的学科建制和科研的项目管理都是将戏剧和戏曲视为两个平行并列结构。其潜台词,即认为戏曲是不同于西方话剧、舞剧、歌剧、音乐剧等戏剧样式的一种独特艺术。这种结构,表面上似乎强调了戏曲的独立地位,凸显了戏曲研究和教学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它不仅强化了戏剧和戏曲之间的隔阂、对立,而且加重了戏曲研究和教育的故步自封。对此,学界不少专家也提出异议。南京大学董健教授、上海戏剧学院叶长海教授等人都认为,“戏曲’只是‘戏剧’的一个种类、一种样式,将其与‘戏剧’并称,不仅说明在分类上的混乱,而且意味着研究视野古今对立、中外分别的狭隘性”。为了突破这种狭隘的对立,中国传媒大学周华斌教授创造性地提出了“大戏剧”观念。他以“叙事性表演”为内核,力图把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甚至电视剧、广播剧等诸多艺术形式都统摄于戏剧的大旗之下。王廷信评价说:“‘大戏剧’概念所体现的包容,不仅是对多形态戏剧的包容、对戏剧新型形式的包容,更是对人的个性的包容、对艺术的自由精神的包容”。

其实,戏剧原本就是一个足够囊括多种“叙事性表演艺术”的大概念,然而周华斌教授之所以不厌其烦,还要在戏剧前再加一个“大”字,可能是出于“矫枉必须过正”的考虑。长期以来,戏剧(其实主要是以话剧小概念来僭越的戏剧大概念)和戏曲的对立不仅体现于高校教育的学科建制中,同时也渗透到专业研究的学术意识甚至潜意识里。例如,就是反对戏剧和戏曲并列平行结构的董健教授,在他编著的《戏剧艺术十五讲》一书中论及“校园戏剧”时,概念的内涵及外延,也全部指向了话剧。浙江大学桂迎教授在她的《校园戏剧》一书中,开篇第一章就把戏曲排除在戏剧之外。她认为,“戏剧是以舞台的演出形式而存在,以演员的动作和对话为主要手段,为观众当场表演故事的艺术形式”。在迄今举办的历届中国大学生戏剧节、校园戏剧节中,参赛的剧目几乎全是话剧,戏曲全然与之绝缘。

虽然在实践中大学校园不乏京剧乃至各种戏曲的戏迷、票友和戏曲社团――全国高校京剧委员会及其举办的各种活动就是有力的证明。但由于活动组织、承办者观念的陈旧和视野的狭窄,大学校园里京剧社团往往和以话剧为主的校园戏剧之间不可通约:既缺乏应有的沟通、交流,也缺少相互的补充和支持。由此形成的狭隘格局,在无意识中又加深了戏剧和戏曲的二元对立,使二者严重割裂,难以形成有效互动和借鉴提高。这无疑对京剧在高校的文化推广和艺术普及构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在许多人心目中,校园戏剧(其实是话剧)是文化现代性的产物,着眼于未来,“在中国‘人的现代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校园戏曲则相反,其视线似乎是投向过去,主要意义在于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艺术。相比较而言,校园话剧重点在于通过原创剧目表达年轻人的社会思考,而校园戏曲则在于通过学唱经典唱段来体味民族古典艺术和传统文化的魅力。狭隘视野和封闭戏剧观念导致的这种二元对立,使得高校京剧的推广之路越走越窄。历史地看,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历程中,既不乏话剧艺术追求民族风格、民族气派以及传统情韵和古典美学的实践,又不缺少戏曲艺术追求改革创新和现代性解放的努力。前一方面有《茶馆》《蔡文姬》《天下第一楼》等,后一方面则有辛亥初年陕西易俗社的“文化新秦腔”运动、当代新编京剧《曹操与杨修》《宰相刘罗锅》、新编川剧《巴山秀才》和《潘金莲》等。在戏曲革新和新编戏创作中,现代性思考和人性呼吁,鲜活地体现了戏曲在促进中国人在实现“人的现代化”方面巨大的文化潜能与艺术魅力。由此我们呼吁,京剧的文化推广一定要立足于开阔的“大戏剧”观念,把自身

纳入到校园戏剧的视野之内。不要把京剧的定位仅仅局限于继承传统和大众娱乐。而要进一步挖掘京剧和戏曲面向现代、关照现实和思考人性的潜力,同时加强京剧及戏曲和话剧的互动交流、借鉴补充。一方面,校园话剧可以大胆吸收戏曲的艺术元素、表现手段和美学特征,通过综艺性的开拓,不断丰富校园话剧的艺术形式和表现空间;另一方面,校园戏曲的推广活动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戏曲唱段的学唱,而应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把学生剧社研习传统经典和专业剧团来校表演新创剧目结合起来。近年来,北京京剧院先后推出了《马前泼水》《玉簪记》《浮生六记》《昭王渡》多部“小剧场京剧”。这种新颖的戏剧形式以大学生为目标观众,借鉴西方小剧场话剧的人文精神和现代思维,在与戏曲艺术的融合、沟通中迸发出创意的火花,受到了大学生观众的广泛认同和热烈欢迎。

简言之,从“大戏剧”观念下的校园戏剧视野来观照高校京剧文化推广,我们不仅要重视纯艺术层面单向度、传承性的京剧学唱和演唱,还要重视京剧在文化精神层面和青年人之间的双向对话和思想激荡,鼓励专业剧团创意新剧目的编排创作和来校演出。通过现代精神和传统形式的巧妙融合,以类似“小剧场京剧”的新颖戏曲模式,来不断扩大京剧在大学校园里的戏迷群体。通过不断的培养,逐步在当代青年中构建一般戏迷、资深戏迷和高级票友――三级递进的金字塔结构。借助这一稳固结构,高校京剧学唱的质量、规模以及演唱水平的提高,一定会跃上一个新台阶。

当然,从“大戏剧”观念来看,中国戏曲百花园也并非京剧一枝独秀。江南塞北,东部西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地方戏曲丰富多彩,竞相争妍。因而全国高校也不必“一刀切”地全部学唱京剧。优美动听、各具特色的地方戏曲也可以进入高校,根据自身情况与条件,因地制宜,相机实施。如果条件允许,一所高校甚至也可以创建多个戏曲研习社,百花齐放地和话剧社等其他艺术社团互相滋养,共同繁荣。有鉴于此,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也可以成立全国或地域性的高校越剧、高校黄梅戏、高校豫剧、高校秦腔等委员会。地方戏的百花齐放、遍布校园带来戏曲整体的繁荣,对于高校京剧的推广不仅不会构成障碍,而只能“水涨船高”地推动它向更高水准迈进。

校园戏剧是戏剧艺术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由于戏剧艺术高度的综合性、实践性、情感体验性和集体协作性,因而戏剧融入教育,往往能比其他教育方式或手段产生更全面、更持久、更深入的效果。周光凡指出:“校园戏剧不仅培养参与者的审美鉴赏能力,还可以使他们体验到集体创造的艰辛,感悟团队精神的可贵。通过对作品的反复打磨到最终亮相,更会使参与者神奇感受到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满足”。简言之,校园戏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如果说以各类知识灌输为主体的应试教育是一种冷冰冰、硬邦邦的“硬教育”的话,那么以文化艺术熏陶为主导的人文素质教育,则是一种凸显柔性和感性的“软教育”。“知识是外在于人的工具,只有当知识渗透到灵魂和人格,才能称之为素养”。在现代化追求和现代性体验主宰当代生活中,也许只有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才能让人摆脱工具理性和技术逻辑的束缚,回归人之所以为人的温暖、柔软的灵性与肉身。而且,在影像电子传媒控制人类传播、交往的当代大众传媒社会里,广大青年、青少年往往沉溺于虚拟直观的仿真图像和便捷互动的赛博空间不能自拔,极大地忽略、排斥着人与人之间真实的切身交往。电影、电视、网络,虽可以和文化艺术结盟,但技术工具和媒介界面却严重阻碍了社会成员之间真实的人际互动和生活交往。相比之下,戏剧艺术真切、现实的实践交往以及回归人自身柔性和感性的“软教育”功能,在当代社会就显得弥足珍贵。

从“软教育”的角度看,校园戏剧的特别意义在于,它突破了应试教育的狭小天地,拓展为一种面向全人、融会贯通的“大教育”。在此背景中,高校京剧推广活动也必须努力突破过去狭隘的视野。首先,从国民教育体系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而言,高校京剧推广离不开中小学里京剧教育、普及活动的开展,反之亦然。遗憾的是,由于戏剧教育在当代中国国民艺术教育体系中的整体缺失,因而京剧在大学和中小学的推广、普及,在机制上就缺少了起码的平台。在笔者看来,眼下的当务之急,一是要尽快构建包括戏曲在内的、科学合理的国民戏剧教育体系,二是深入研究和阐发戏剧教育的“软教育”性质及其相应功能。具体地说,首先要以明确的教育法规的制约性,把戏剧课像音乐、美术课一样,也纳入到中小学的艺术课程体系和高校的艺术通识选修课目录里去。前两年教育部推行的“京剧进课堂”,虽然在具体实施办法上存在一些问题,但其总方向无疑是正确的,标志着时代的进步。从软教育角度而言,戏剧教育不该像应试教育那样,以标准化的分数来一刀切地考核学生在戏剧方面知识多少和技能高低。中小学戏剧课程开设的目的,并不在于培养戏剧编剧、导演、演员等专业艺术创作者。由此其考试完全可以取消分数制考核标准,突破课堂的狭小天地,以兴趣小组或戏剧社团为中心,在专业戏剧课老师的带领下,讲戏、说戏、排戏、看戏,让学生在戏剧排演中按自己的兴趣来选择饰演角色和工作侧重,最终在游戏体验式的生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从小学到中学,戏剧艺术课程的开设,为学生了解戏剧、亲近戏剧、热爱戏剧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无疑为大学校园戏剧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就京剧而言,由于中小学戏剧教育的缺失,学生大多数被剥夺了听京剧、看京剧、学京剧的机会。由此,要这样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喜爱京剧、研习京剧、成立京剧学生社团,就只能是一种凭空的奢望。简言之,中小学京剧普及教学的缺失,使得高校京剧文化推广既缺乏“专业”依托,又缺乏“群众”基础。目前学生在戏曲方面产生兴趣爱好或拥有一定的才艺,几乎全部来自于他们的戏迷家长的影响和培养,一般都与学校教育关系不大。

大学的京剧推广,离不开中小学戏剧课中京剧活动开展的支撑。反之,中小学戏剧课的全面开设和教学实施,也离不开大学戏剧教育的支持。在当前高校的艺术教育体系中,编剧、导演、演员等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机制都很健全。但在艺术师资培养方面,师范大学或相关专业艺术院校有美术教育、音乐教育、舞蹈教育等专业。唯独戏剧教育专业,却至今还是一个空白。从中国戏剧艺术和戏剧教育现实的长远发展看,“戏剧艺术教育”的专业亟待设立,专为中小学培养专业性、综合性与实践性兼备的戏剧艺术师资队伍培养势在必行。当然这里一个大前提,就是教育部必须从国民戏剧教育体系构建的宏观背景中,贯通大、中、小学的戏剧艺术教学,首先在中小学的教学大纲中增设以素养提升为宗旨的戏剧艺术课程,在中小学师资编制中增设戏剧课的教师岗位。在此“大教育”的视野中,京剧的艺术普及和文化推广就可以不仅在大学,而且在包括中、小学在内的整个国民艺术教育体系中全面铺开,实现飞跃式发展。

无论是戏曲还是教育,从根本上说,都是文化的具体表现。所谓文化,静态地看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动态地看则指不同民族的生存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系统。从关乎人类生存方式及其价值追求的大文化视野来观照校园戏剧和京剧在高校的文化推广,可以很好地避免浮躁、肤浅的功利主义倾向,从而在人本意义上实现活动价值的最大化。

著名作家、文化学者汪曾祺在谈及京剧时有一个有趣的说法。他称京剧是一种“没文化的文化”。这种观念,其实也是学界一个普遍的看法,即中国戏曲是一种偏重娱乐、没有深刻的思想的大众“俗”文化。这里,先避开戏曲身份的雅俗高低之争不论,权且承认它是一种大众的俗文化。但从作为人类生存状态、价值追求和生活方式的大视野来看,即便是俗文化,其意义也不可小觑,不容漠视。从笔者的切身经验来说,最早产生中小学应该开设戏剧课的想法,就是受电视上一则文化报道的感悟与启示。那是在外国留学生汉语大赛的才艺展示中,一位酷爱中国戏曲的留学生,扮上了孙悟空的行头、勾上了喜气的猴脸,伴着京剧的锣鼓点,把一根金箍棒舞得真如天女散花一般精彩绝伦、酣畅淋漓。当时我深受感动也深为震撼,不禁慨叹,如此充沛而光彩的生命状态,为什么不能成为中国校园里莘莘学子的常态呢?如此魅力无限的国粹精华,为什么不能直接纳入到现行艺术课程体系中去呢?

戏剧教育的价值范文4

关键词:汉调二黄音乐教育民族音乐

2001年国家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校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要求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纳入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中国有着极其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但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多种因素影响,许多优秀民族音乐文化失传或濒临失传,年青一代已经不太熟悉自己的母语音乐文化,有的甚至不会唱自己家乡的歌。因此,各个地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而民族音乐文化在当代传承的主渠道应依靠学校音乐教育。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珍贵音乐文化样式——“汉调二黄”是以汉江流域为中心,曾经流传于陕西、湖北、四川、河南、甘肃等地区的一种地方戏曲剧种,迄今已经成为中华音乐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其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它不仅对中国京剧的产生,以及与全国皮黄戏的流传具有重要的历史关联,而且对相关戏曲艺术如广东汉剧、川剧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陕西“汉调二黄”的文化价值

陕西境内的“汉调二黄”在历史演变过程中,自清朝康熙末期至新中国成立,先后有影响的班社达11个之多,名角辈出,影响广泛。据当代戏曲史论研究专家束文寿对“汉调二黄”的研究:陕西的“汉调二黄”分为关中派、商洛派、汉中派、安康派等四大流派。建国以后至20世纪70年代,安康派继承发展得较好,逐渐成为实力最雄厚的一派。安康市汉滨区至今还保留有“汉调二黄”的音乐、脸谱、剧目等珍贵的艺术资料。这些资料在中国戏曲文化发展流向等学术研究上,具有“活化石”的作用与价值。安康地区在历史上因其南北交通的地理优势,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形态,境内不仅有秦文化特征,而且蕴含着荆楚文化和巴蜀文化的底蕴,形成了语言、习俗兼具南北韵味的独特的汉水文化,从而成为“汉调二黄”在此流传生生不息的重要基础。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受现代社会经济和现代传媒业的冲击,古老的汉剧艺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步入了发展低谷,面临失传的危机。近年来,在省市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安康市实施了汉剧保护工程,通过搜集整理印制了总字数400余万字的《陕西汉剧剧目、音乐、脸谱》,改造剧场,选拔急需专业人才进入剧团工作等系列措施,使汉剧在安康的发展从沉寂逐步走向了复苏,完成了一些抢救性保护工作。2003年,陕西省文化厅授予安康汉滨区“陕西汉剧(“汉调二黄”)之乡”称号;2006年,“汉调二黄”(又称安康汉剧)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随着近年“汉调二黄”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束文寿等人提出的“汉调二黄”与国粹京剧的形成有重大历史关联的理论成果,彰显出“汉调二黄”所蕴含的重要文化价值。首先,“汉调二黄”活体性传承方式对戏曲艺术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戏曲音乐发展历史上,某一个剧种、流派的传承基本上沿袭师徒相授的传承方式,这种通过活体的人口传、心授、示范的传统授徒方式,既保证了戏曲艺术的流派风格与特点,又将戏曲艺人的人格观念渗透其间,使中国戏曲艺术在历史的流变过程中,不同流派异彩纷呈而且历久不衰。“汉调二黄”从清嘉靖年间的艺人杨金年、查来松开始,流传数代,远播四方,不仅扩大了门派的影响,而且使这一艺术剧种延续至现在。就是对戏曲音乐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活体性传承特点的最好印证。其次,对研究传统戏曲音乐文化在现代社会环境下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在全球化与社会加速发展的现实背景下,面对西方现代文化艺术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的巨大冲击,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如何在外来文化洪流中解决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的平衡问题?专门从事“汉调二黄”研究的学者束文寿先生认为,在“汉调二黄”发展历史上,有影响的班社能够入乡随俗,积极创新,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观众,班社的演出效果和经营状况很好。“比如汉荣班在安康由于历史原因观众并不接受,营业不振。后来吸收当地民歌小调,丰富音乐唱腔,受到欢迎,改变了不利局面。”而今,面临同样的境遇,对“汉调二黄”的历史研究可以为我们解决传统音乐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汉调二黄”对开发学校音乐教育资源的价值

学校音乐教育是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渠道。如何发挥学校音乐教育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并使传统音乐文化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使其更加适合青少年学生学习的问题。全国各地都在做多种形式的音乐教育实践探索。如谢嘉幸倡导的“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进校园等。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把母语音乐文化传承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系统工程来落实,从而使每个学生都会唱自己民族、自己家乡的歌,使学校成为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的传承基地。在这样的音乐教育发展背景之下,“汉调二黄”作为具有悠久历史与地方特色的音乐文化样式,走进学校音乐教育课堂,在获得重新焕发光彩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为地方学校音乐教育开辟了新的教育方式。学校音乐教育离不开与本土音乐文化的融合。“汉调二黄”作为传统音乐文化样式对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何在呢?首先,地方政府对于“汉调二黄”教育价值的重视和推广,为学校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营造出良好的环境氛围。2006年,“汉调二黄”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2年,陕西省安康市政府将其列为创建“人文安康”工程的重要内容。为了推动“汉调二黄”的保护、传承、发展和普及,市委市政府提出振兴汉剧战略,在全市各区县启动了“汉调二黄”进校园活动。旨在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培育师生的戏曲素养,繁荣地方特色文化,通过汉剧进校园活动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发挥育人功能。其次、民间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学校推广民族音乐教育具备丰厚的土壤。“汉调二黄”作为地区性特色鲜明的剧种,体现着地方文化中的民俗、民情,是陕南本土人文精神意识在戏曲音乐领域中的长期积淀,对于年青一代了解、继承和发展传统音乐文化,增强他们热爱家乡和热爱家乡文化的意识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因此,在陕南地区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推广“汉调二黄”拥有得天独厚的民间资源优势。“汉调二黄”独特的音乐表现形式使其便于被学生所接受。以字行腔是“汉调二黄”音乐的基本特征,其唱腔与念白中的念读语音采用当地方言;其曲调简朴中存幽雅,婉转中有激昂,旋律注重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吐字讲求尖团。这对熟悉陕南地区方言的中小学学生而言,学习继承“汉调二黄”音乐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第三、可以丰富学校音乐教学形式。传统戏曲音乐的魅力,首先是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比如像民间的吹打乐,以及各种类型的音乐表现形式,打击乐、拉弦乐、弹拨乐、吹打都有自己的特点。结合音乐课程教学内容,将“汉调二黄”音乐中包含的唱腔音乐、弦乐曲牌和锣鼓经等要素融入音乐课堂,可以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能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

3学校音乐教育在传承“汉调二黄”音乐文化中的作用

今天,当“汉调二黄”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和社会土壤,伴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逐渐走向衰弱,如何依托学校音乐教育为“汉调二黄”的传承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值得我们学校音乐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笔者认为,学校音乐教育在传承“汉调二黄”音乐文化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3.1创新学校音乐教学方式音乐教学是情感的教学,在融合“汉调二黄”音乐教学过程中,除了强化二黄戏曲音乐相关知识的教学以外,更重要的是情感的体验以及“汉调二黄”音乐文化的渗透式教学,可以开展戏曲音乐欣赏、观摩交流、创作表演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构建立体式的教学。3.2拓展延伸“汉调二黄”音乐教育空间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音乐教育在“汉调二黄”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积极创建校园音乐文化环境,组织带动师生共同参与。如利用校园的广播、墙报等媒体,熏陶、宣传乡土音乐艺术。坚持把“汉调二黄”教学与音乐教学、艺术教育、素质教育相结合,传承地方戏曲精髓,普及“汉调二黄”基本知识,推动中小学师生学唱、爱唱、会唱、唱响家乡戏曲,打造“汉调二黄”特色教育品牌。3.3开发“汉调二黄”本土教材国家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熏陶,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教材的开发无疑是地方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学校可以组织师生通过查找资料、民间采风、与民间艺人沟通交流等多种形式搜集整理第一手音乐材料。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把大量分散的“汉调二黄”音乐资源搜集起来进行有序化、规范化的加工整理,通过实践教学加以理论化,编写成教材,作为系统的学校音乐教学的保证。3.4增强音乐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文化是在活生生的社会生活中传承与发展的,而文化传承的关键在于“人”的因素。在音乐文化领域中,学校音乐教师应该是音乐文化传承的“活性文本”的人。选派教师参加“汉调二黄”培训学习,通过学习和培训,培养了专兼职骨干教师,同时,学校音乐教师加强“汉调二黄”理论学习、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汉调二黄”课堂教学水平和效果。尽管“汉调二黄”在传承中面临着的现实问题:如“汉调二黄”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脱离;戏曲音乐节奏缓慢、叙事情节繁复、唱词语言障碍,又很难引起新一代观众的兴趣等等。正如谢嘉幸教授所言:“从文化的角度来看音乐,就像我们的语言发展一样,先学方言,再学普通话,再学外国语,音乐教育中也应该是先学乡土音乐,再学民族音乐,再了解外国音乐,为此,才能使每一个学生拥有最优化的音乐素质结构。”“汉调二黄”的发展应使传承与现代文化生活方式相融合,把富含民族精神气质的音乐文化与学校音乐教育相结合,让古老的民族音乐文化搭上现代化的列车前行,也使学校音乐教育融蕴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血液,不失为“汉调二黄”传承发展的新领域。

参考文献:

[1]束文寿.论京剧声腔源于陕西[J].中国戏剧,2004,(6).

[2]梁卫华,束文寿.陕西“汉调二黄”“汉江派”班社探究及其传承意义[J].四川戏剧,2011,(3).

[3]谢嘉幸.学校音乐教育要重视民族音乐传承[N].中国艺术报,2006-07-07.

戏剧教育的价值范文5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戏剧文学作品 美育路径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戏剧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任务,同时也是实施学生审美人格教育的良好资源。戏剧是一种融文学、表演、雕塑、绘画、音乐、舞蹈为一体的综合的舞台表演艺术。纵观中学语文教材入选的多篇戏剧文学作品,如《威尼斯商人》、《雷雨》等经典名篇,不但具备良好的文学基础,而且蕴涵着丰富的人生情感、生活态度、价值观等。这些经典的戏剧名著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不同社会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审美价值、审美理念和审美要求。因此,通过戏剧教学不仅能够培养中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技能,而且可以塑造中学生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也充分体现了中学语文戏剧教学的价值追求。

中学语文戏剧的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引导学生欣赏、理解戏剧艺术之美的过程。在整体的教学中,阅读、观赏、体验是三个基本过程,在阅读中体验戏剧语言的风格,在观赏中体会情节人物之美,在体验中品评戏剧艺术的魅力,三个过程既有先后的逻辑性,又相互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理解戏剧知识,产生戏剧情感,发展戏剧审美能力。

一、阅读戏剧,鉴赏戏剧语言之美。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阅读与鉴赏做了完整详细的解释说明,“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①在中学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文学作品阅读上的美感,帮助学生展开艺术的想象与联想,形成理性的思考与判断,构成完整的审美活动。因此,中学戏剧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阅读戏剧作品,对戏剧语言、戏剧情节、戏剧冲突、戏剧形象进行鉴赏,从而不断提高戏剧鉴赏能力。

戏剧的阅读首先在于指导学生体味戏剧的语言美,尤其是语言所表达出的人物个性之美。黑格尔说:“真正的戏剧表演艺术,只涉及朗诵台词,以及面貌表情和动作等方面,诗的语言是始终显得起着决定作用的统治力量。”②因此,戏剧独特的艺术特征决定了其与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样式在语言运用上有不同的特点,它是通过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体现戏剧冲突、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人物情感变化的,因而戏剧的语言更具个性化、动作化、口语化的特点。戏剧中的个性化语言因人物出身、地位、经历、个性不同而各具特色,并与特定情节、特定情感相吻合,对准确表达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感情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如老师在教学《雷雨》时,可以从课文中选择《雷雨》第二幕中的繁漪与周萍的对白。繁漪质问周萍的背叛时说道:“你最对不起的是我,是你曾经引诱过的后母”,“是你,是你把我引到了一条母亲不像母亲,情妇不像情妇的路上去,是你引诱的我。”这段对话通过语言的表述充分表现了繁漪的绝望心理和仇恨报复思想。

戏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欣赏语言的个性之美,还应指导学生体会戏剧语言蕴涵的动作美、音韵美。戏剧的对白不同于生活中的说话,语言的表白应该有与之相应的内部动作或外部动作相互配合,这样,才能达到视听结合的效果。这就是动作性的语言。动作性的语言,能揭示人物内心的活动,又能形成戏剧情节,酿成戏剧冲突,从而显示出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高度的审美价值。以《雷雨》第二幕教学为例,当周朴园说死去的侍萍和周家“有点亲戚”关系时,鲁侍萍说:“亲戚·”周朴园回答:“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鲁侍萍回应:“哦——那用不着了。”在这段对话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极其简单的语言表达(例如“嗯”,“哦”)中读出鲁侍萍和周朴园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在这一特殊环境下的特殊心态。由于戏剧语言主要用于舞台表演,也就要求语言在个性化和动作化外,还应有节奏和韵律,使人物的感情洋溢于声调之间,气魄动荡于节奏之间,不仅唱起来上口,而且听起来悦耳,就是读起来也琅琅动听。我国古代戏曲多以诗词的笔法写戏剧,使诗和剧达成和谐完美的统一,从而使戏剧同样具备了诗歌的优美韵律。如《牡丹亭》中“惊梦”一出[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成看的这韶光贱!”在这段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的不只是一段优美的唱词,也是一首借景抒情、富有诗情画意的诗词。

二、观赏戏剧,领略情节人物之美。

戏剧教育的价值范文6

事实上,当今中国整体文化氛围已经与娱乐性文化、消费性文化一起汇入了社会文化主流,戏剧文化也不例外,这是一种全球性的潮流趋势,这股潮流趋势被赋予一个响亮的名字——“后现代”。我们不能不承认后现代对于历史延伸的贡献,它促进了人类对世界及自身更深层的认识,它体现的是人格自由程度的进一步提升和人对自身价值的进一步确认。然而,由于后现代主义的多元价值取向,也造成了人们价值评判标准的模糊。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晓鹰认为,后现代并不仅仅是“娱乐”的代名词,“后现代”不是让自己被娱乐消费,被娱乐绑架,更不是让娱乐异化了自我。同时,“后现代”是“现代”之后的再发展。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现代文化”“经典文化”层面是需要适当补课的。这个补课就是一种社会性的文化教育。同时,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并非仅仅体现在统计数字的增长上。更多的剧场、更多的演出、更多的观众人数、更多的票房业绩、更多教授戏剧的院校、更多戏剧专业的考生和毕业生,这些固然十分重要,但一些更具本质意义和规律性的繁荣发展可能更重要,譬如文化产品的“精神品质”的提高,譬如戏剧学子对戏剧艺术从生命深处的热爱……

由此记者想到,当我们被所谓“全球化”裹挟着进入“后现代”的同时,是否有过这样一个疑问:我们在此之前有过真正的“现代”吗?何止“现代”,其实我们连现代之前的“经典”都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而多少有些积淀不足。既然如此,我们如何既能填补由历史原因导致的文化的空隙,又避免被“全球化”的潮流所抛弃,从“世界戏剧与戏剧的民族化”这样一个课题中,或许可以厘清关于戏剧的“现代”与“后现代”之间有效衔接的思路。

国际化的根本意义在于既保留了传统,又增添了新的元素

当今世界,全球化正迅猛发展,它一方面推动了形形的事件的发生演变,另一方面给经济、文化和其他领域带来了潜在的影响。基本上,全球化就是认同生活新领域的成就,由此,各种成功的想法、创意能够在世界各地的文化机构扎根,不受其发源地的地域局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剧协戏剧教育中心主席科尼鲁·杜米丘认为,文化全球化实质上是个辩证的过程,它并不排斥集权和分权、同一化和分裂化、普遍化和局部化的同时存在。国际化的根本意义在于,既保留了传统元素,又增添了新自由主义的元素。

这也进一步体现了“后现代”对于“国际化”的适应性。通过“求同”而找到发展的共同目标。用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徐翔的话说,经济全球化使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同时也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这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国际化并不是趋同化,更不是发展道路和发展进程的一致化。事实上,全世界的人民都在极力维护本民族的文化特性,国际化程度越高,就会更加关注民族文化的特性。我们一方面要有效地使自己置身于全球化中;另一方面要有决心保护不同国家戏剧教育系统的独特性,保护国家文化传统和文化特性中的主要元素。

通过以上观点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尽管各国的艺术教育政策和艺术教育运行模式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应该共同倡导的,即高等艺术教育必须在相对稳定的政策框架下,努力培养富于创新精神的艺术人才,培养能够真正了解亚洲、读懂世界艺术精神,同时又能很好地继承和发扬所在国家优秀文化传统的艺术人才。戏剧是全人类共享的财富,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高级表现形式,戏剧所包含的内容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不断丰富,整合了极富民族文化特色的风土人情。因此,对于年轻一代的戏剧人的教育,应该树立他们保护本国文化的价值观,同时勇于抛弃过时、陈旧的观念,采取新的、富有创意的方式,这样才能有所进步和突破,才能在全球化中为本民族带来美好的前景。

全球化为戏剧发展提供了多样选择

全球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流行语,很大程度上主宰了当今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文化一直被视为一种非常稳定的现象,一旦形成,很难改变。由于它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递,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特性被界定为具有内在稳定性的生命有机体,这种稳定性能够保留文化的形式,但会随着政策和社会的发展而改变。各国文化虽各不相同,却可凭借其灵活的特点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戏剧亦如此。

戏剧教育的价值范文7

【关键词】中国戏曲教育 现状 思考

一、中国戏曲及其发展现状

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艺术在世界艺坛中独树一帜,是融表演、演唱为一体,并以唱、念、做、打的综合性表演为基本形式的独特艺术门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戏剧形式,是包含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演员表演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艺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民群众在提高物质文活水平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空前的丰富和发展。随着我国表演艺术以及娱乐多元化,戏曲在文化娱乐中的主导地位,早已不复存在。传统戏曲艺术的舞台日益缩小,一些剧种已经濒临消失。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如何传承和发展包括戏曲非物质遗产文化,已成为我国政府和人民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和文化界、新闻界探讨的热点。

二、中国戏曲传承的意义

中国戏曲,集各民族文化之大成,博大精深。人们通过欣赏戏曲表演,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并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便是戏曲的审美认知。中国戏曲写意性的特点使其具有独特的启迪智慧的作用。人们欣赏戏曲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以促进其形象思维的能力。另外传统戏曲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明传统的精神和倡导的报国志向、孝道、礼仪、伦理、责任等在提高民族素质方面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三、中国戏曲教育的价值

1.艺术观赏价值

中国戏曲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百戏的摇篮中。作为百戏之一“戏”的中国戏曲,吸取了其他艺术的长处而形成自身的一套独特的综合性表现方法,人物刻画的活灵活现,发声唱腔的酣畅淋漓,念白音调的高低顿挫,身段动作的潇洒绝伦,才形成了戏曲复杂的形式、优美的旋律,使戏曲具有很强的表演性和观赏性。

2.审美感知价值

戏曲是通过具体的审美活动进行的,它融合了几千年的文化艺术精华,满足受教育者的审美需要,给人们提供高尚的艺术享受,培养人们高尚的艺术鉴赏能力。受教育者经常接受戏曲形式美的教育感染,即能使他们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诸多心理能力得陶冶,并在此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得到感性的超越,渐渐地就造就了优化的人格心理,形成高尚的审美观念。优秀传统戏曲价值就是要通过其独特艺术美的形式来吸引受教育者、陶冶教育者,增进受教育者的审美感,培养健康高尚的艺术趣味,帮助他们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从而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和美丑观。

3.德育渗透价值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戏曲是感性的艺术,它可以深刻强烈地作用于人的意识,有效地发挥德育功能。戏曲艺术的道德内容有机地融化在艺术的意象形式中,润物无声地使受教育者的道德境界得到提升。一方面,学生通过欣赏戏曲作品来增长历史知识,加深学生对历史的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戏曲优美的旋律,生动活泼的唱词,风格多样的唱腔,丰富的舞台,触动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赏心悦目中去认识人生,认识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加强戏曲教育的几点措施

1.提高戏曲艺术在我国教育中的地位

首先加强戏曲文化的宣传教育,培养戏曲观众。各级文化、宣传、教育、新闻媒体等部门都应把戏曲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待。其次加大戏曲艺术后备人才的培养,让戏校、艺校开办戏曲相关专业,并给予其招生优惠政策。另外,相关教育部门应积极做好戏曲走进校园的政策,戏曲教育从娃娃开始并且不断深入到高等教育。其次,增加戏曲教育的平台,在学校中设立学习戏曲的社团,俱乐部,为学生提供了解戏曲学习戏曲的机会。举办戏曲演唱比赛,戏曲知识竞赛等,促进人们对戏曲的了解与关注,为戏曲的教育添砖加瓦。

2.培养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兴趣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知识讲解与欣赏相结合。在戏曲教学的初级阶段是让学生认识戏曲的综合性特点和戏曲的基本常识。其次,应深入浅出,注意选择容易吸引学生的戏曲片段,让学生在感受戏曲的独特魅力的同时学到戏曲知识。让学生真切接触戏曲的魅力,要进一步提高学生们对戏曲的兴趣,必须让学生深入了解戏曲艺术。除了课堂教学,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看戏曲排练、演出以及参观演前的准备工作等活动,让学生直接接触戏曲表演实际,亲身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

另外,营造良好的戏曲学习气氛,鼓励学生学习戏曲的热情。赏析与学唱同步进行,拓宽学生学习戏曲的深度和广度,一方面充分利用音像资料引导学生赏析更多的戏曲片段,将学生学唱、学做与戏曲赏析同步进行,使学生的戏曲鉴赏力才能得以升华。

3.加强审美素质教育

在整体素质教育中强化审美素质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一是审美素质的教育能够陶冶人的高尚情操、是人格完美的必备条件。二是审美素质的教育所激发的创造热情是探索科学奥妙的巨大动力;三是审美素质教育所造就的智力的完善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必要环节。对于专业戏曲学员更加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戏曲工作者只有懂得美才具备台上演戏,台下做人的高尚情操;只有懂得美才能分清是非激发自己的创作热情;只有懂得美才能塑造刻划美好的艺术形象。所以在戏曲教学中开展和强调审美素质教育是势在必行,是决定戏曲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

中国的戏曲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世界戏剧文化中也占有独特的、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华文明独特的戏曲文化不仅不应该削弱,而且应该传承和发展。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艺术的精华,无限的魅力之所在。加强戏曲教育的传承与教育,为戏曲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让戏曲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张文英.从激发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热爱戏曲.气象万千.

[2]刘文峰.戏曲的生存“危机”和应对措施——全国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综述.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戏剧教育的价值范文8

[关键词] 中国戏剧 中国电影 影响

1、中国戏剧及中国电影的发展

戏剧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不同时期其表现形式也有一定的差异,按历史的发展,具体包括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近代的京剧。中国戏曲从稚嫩走向成熟是从12世纪开始的,经过历史的冲刷及时间的考验,如今在中华大地上演的中国戏剧剧种达300 多种,剧目数以万计。因此,中国戏剧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1896年,卢米尔兄弟最先使用摄影机来放映电影。后来电影的价值被人所发掘,从而推动了电影的巨大发展。电影拥有艺术和商品双重价值,这种价值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回报。电影在中国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投资不断涌入,加快了电影业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戏剧具有巨大的艺术价值,所以中国电影从开始就与其结合起来。记载中,丰泰照相馆是最早开始拍摄电影的。但其规模很小,而真正可以代表中国制片业开始的,当属商务印书局的“活动电影部”。同时期,先后出现了由美商投资的“幻仙”、“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新亚”、“中国”等。其演员基本都是来自于戏剧舞台,电影题材和内容也多部分来自于文明戏和中国戏曲。为了对电影艺术进行初步的探索,这时期也开始尝试拍摄短片和长片。

2、戏剧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戏曲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的位置。“它专门以中国戏曲表演为拍摄内容,具有中国独特艺术魅力,如中国戏曲大师的艺术表演和可以弘扬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戏剧表演”。1905年,祖籍湖北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其主演了一部京剧《定军山》片段,这是第一部可以展现我国文化的戏剧电影。因此,这种与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戏曲结合的电影——戏曲电影,是一种独特的电影类型[1]。

当代一些中国的优秀影片,一般会借鉴一下中国戏剧电影,都会或多或少的加入一些戏曲元素,使影片具有比较厚的文化底蕴和较强的艺术感,从而来赢得观众的认可。首先,中国传统戏剧有丰富的题材为电影提供,可以迎合中国人的审美,如《金陵十三钗》,完美的服饰,对传统的东方美神秘的展现;其次,在影片中,把人与戏融合,表现出“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艺术效果,《大武生》更是深深的印证了这个流传千古的传奇;第三,穿插戏曲说唱,可营造气氛,渲染感情,达到感情升华的目的,如电影《梅兰芳》,不仅是一部让人物得到重生的电影,更让人们重温对戏曲的热情。

中国电影诞生就选择和戏曲结合不是偶然的,传统戏剧对电影创作观念的影响,主要是“影戏观”的出现,像大众所熟识的《杨门女将》、《花木兰》,源于现实的戏曲,更结合中国的文化传统,虽然无数次被搬上银幕,但依然乐此不疲。这种电影不同于西方早期电影,西方早期电影一般注重叙事,注重对故事情节的描述和矛盾冲突的展现,尤其喜欢记录现实中人们的生活。在电影进入中国之前,人们的休闲方式是传统戏剧。所以,“影戏观”的出现正好可以很好的被中国所接受[2]。

3、不同时期的电影

中国早期的电影一般以故事形式来表现主人公的人生态度,来达到教化广大群众的目的。那时比较出名的演员有洪深,其声明:“以普及教育表示国风为主旨”,郑正秋主张“戏剧者,社会教育之实验场,优伶者,社会教育之良师”,并强调剧本是电影的灵魂,增加电影情节会使电影内容更加丰富,给电影加分,吸引观众。另外,对电影剧作的选材、高潮、语言、结构、冲突等进行研究。

1949年后,电影主要是为政治、为工农兵服务,电影中过分倾向于政治运动。但是当时有觉悟、有思想的人物也还是有的,也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例如:史东山在分析了小说、戏剧和电影三者之间的联系后,强调“电影在情节安排上要注意整场整景的衔接,要自然以及场与场、景与景之间的跨度不能过大,从而避免被分镜头所迷惑,同时注意电影视像的具像性和小说描写的抽象性做一个比较,思考一下怎样把二者达到统一,给观众带来一种‘直感直觉’的视觉艺术”。张骏祥从艺术技巧出发,对电影艺术有一定深入研究。他指出电影具有时空跳跃和具像形像的优点,在过去一直以来都是以一种“一次过”特点来展开故事情节的。而这也就像小说故事情节的展开一样的,可以倒叙,可以插叙也有平白直叙,样式多样,关键在于自己是否可以运用恰当。

作为一种传播媒介的电影,是科技进步的一种证明或者一种可以展现科技水平的物证。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条件下,其艺术形式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因此,电影,当被作为一种艺术品时,其所折射出来就是一种观念形态,和具体的文化背景相结合会让各国的电影所描述的历史和传统各异。

以后,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电影开始进入空前发展。这一时期电影理论的主要成就是在探讨电影本性这一方面。电影艺术从生活中的戏剧中吸取了很多营养,电影向戏剧靠近,与戏剧结合。戏剧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强的生命力,源源不断的素材来给电影提供营养。

电影的文学价值包括作品的思想、文学的表现手段、典型形像的塑造、风格和样式等。这些文学价值是由剧本所提供,而由导演通过电影手段来完成的[3]。

结语

虽然近年来中国影片在国际电影界享有比较高的声誉,但中国电影与那些具有高水平电影的国家相比,在各个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不论在电影构思上还是在电影的拍摄技巧上,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但是在借鉴的同时,我们也要努力地从中国历史和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挖掘有价值的东西,然后把它注入到中国电影当中。中国传统戏剧文化和中国民间还存在很多不为人发掘的丰富的题材和资源。中国电影伊始就和传统戏剧密切结合,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而且使得中国戏剧在世界范围内得以推广和宣传。戏剧电影是传统戏剧与现代电影结合而创造出的艺术形态,它让中国电影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艺术电影声誉,使中国的艺术魅力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1] 孙卓英:略论传统戏剧文化对中国电影的影响[J].新闻世界.2008(19)

[2] 周颖:浅谈中国戏曲的电影观念[J].上海戏剧. 2008(12)

[3] 刘海涛:浅析戏曲对电影的感染力[J].新闻爱好者.2008 (36)

[4] 李桂芳:浅析中国电影与中国戏曲[J].文史博览.2005(11)

戏剧教育的价值范文9

一、“以文化人”、“文以载道”

说到“以戏化人”,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周易》上的一句古训――“以文化人”。“以文化人”的意思就是用文化去感化人,唤起人的良知,让人学得道理。这里的“文化”是人们一种精神追求,它可以是文章,可以是、可以是学术思想、可以是科学技术,也可以是文化艺术。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这个词里了解到另一层含义:文化的功用价值是“化人”。文化是有其价值的,每一种文化,它的存在和兴盛不是因为它形式的华美,而必定是因为其背后蕴含的丰富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赋予了文化灵魂,没有了它们,文化只是一种形式,一副躯壳。这又让我想到了另外一个有相似意义的词:“文以载道”。

中国自古以来是崇尚“文以载道”的。早在战国时期,荀子就提出要“文以明道”。因为反对唐宋前期和之前过于华丽而内涵不足的浮华诗赋风格,韩愈、周敦颐提出了“文以贯道”,“文以载道”的思想。“文以载道”的意思就是:写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宣传道义、儒家的传统伦理道德,如果仅仅是文辞华美绮艳,而缺乏内涵,这样的文章将“行之不远”。这段话运用到今天,就是文艺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娱乐手段,更是一种宣传教化的工具,它要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使人的精神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说通俗了,就是要有良心,有社会责任感。而戏曲这一宋元时期就开始兴起的艺术,作为具有明显中华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在几百年的发展中,蕴含了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和文化。戏剧,也正是一种中华文化的体现。

二、“戏大于人”、“戏大于天”

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艺术传统之一,戏剧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悠久的发展历史,是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如京剧的雍容华美、昆曲的典雅精致、豫剧的醇厚宏美、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等,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记忆。观众记住了常香玉、于魁智、李胜素、孟广禄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一出戏,其背后的团队也是至关重要的。剧本、音乐、舞蹈编排等都是保证一出戏成功的重要因素――戏是这个团队的结晶和付出。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戏是大于个人”的。

豫剧大师常香玉有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叫做“戏大于天”。现在,我们也经常能听到搞戏曲表演的人把这句话叼在嘴边。外人可能不能理解,戏不就是个饭碗吗?戏它怎么能比天还大呢?但我们自己知道,戏曲对我们来讲,意义非凡。我们搞戏曲的天天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戏是我们的饭碗不假,它更是我们的兴趣爱好、是我们的劳动结晶、是我们的精神寄托、是我们一生奋斗的目标、是我们的生命!常香玉大师的戏剧路程很多人都了解,浓缩成两个字:苦、难。学戏难,因为政治和社会环境因素,唱的也艰难。但是她依然坚持下去了。她的戏剧之路,是很多学戏剧的人的缩影。我们坚持学戏、练功,不也正是秉着这种“戏大于天”、“戏大于命”的信念么?

三、“人大于戏”

有人会说,你不是说“戏大于人”吗?怎么又“人大于戏”了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不然。有位著名思想家说过一段话,大意是这样的:艺术是靠人演绎的,不同的人,演绎出的艺术不同,对观众或读者的影响也不同。好人演绎的戏,可能会对观众产生好的影响;坏人演绎的戏,也可能会对观众产生坏的影响。戏靠的是人,观众看的戏,是由演员和创作团队表现出来的戏。戏作为一种文化,也是一个艺术载体,其艺术内涵是人赋予的,是演员表现出来的。一个好演员往往能把一出戏推向顶峰,一个坏演员也能把一个好本子彻底演砸。这也是为什么有演技、唱功好坏之分了。没有人,戏也只是一个空壳,一个架子罢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是大于戏的。

四、“以戏化人”

前面我们说到,演员的好坏会对戏造成影响,其实,这也会对观众的思维造成影响。

作为一种群体欣赏艺术,观众融入艺术中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与剧中的角色相对比或融合,一个道德败坏的演员会不自觉地对观众造成不良的引导。这也引发了我们对演“戏”人行为与道德的思考。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水平得到长足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而伴随着这些的还有中国传统人文情怀的疏离、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和道德良心的渐行渐远。我们在艺术界也看到,有些业内人士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忘记了一个艺术家对社会的责任,为了钱,无限度地迎合、迁就,放弃了自己的坚守。”这不仅是艺术家道德的缺失,也是对观众审美和情趣的不利引导,对艺术本身更是一大损害。正如一位戏曲界人士所说:我们的艺术就是最大可能地带给观众积极、健康、有意义的东西,这样观众才能得到有营养价值的精神食粮。而“以戏化人”,其道理和“以文化人”类似,就是用戏剧去感化戏曲人、感化观众。

因此,如何引导、教育新一代戏曲人,将中国戏曲的刻苦努力、不怕苦难、敢于坚守、勇于承担责任的这份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