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妇产护理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09-13 16:53:48

妇产护理论文

妇产护理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临产产妇,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及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制度由过去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性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把人看成是一个身心统一的整体,护理工作就是要给病人以护理支援,关心病人的心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促进病人早日康复。产妇虽然不算病人,但是每个人进了医院都觉得自己是病人,处于这一特殊时期,她们有着更特殊的心理活动,所以心理护理对临产妇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个体差异,临产妇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复杂的心理变化【1】。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对产程影响很大,在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心情十分复杂,有即将成为母亲的喜悦,也有对分娩的恐惧感。了解其心理状态,加强心理护理是医务人员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提高产时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笔者就在产房工作12年来的对围产临产产妇的心理护理谈点自己的体会。

1产妇在产程中的心理表现

由于产妇的年龄、社会经历、文化水平、工作性质及既往分娩史等因素的不同,从而构成了产妇的心理状态表现出认知异常,由此产生恐惧焦虑心理,这种紧张和焦虑能增加体内儿茶酚胺的分泌,导致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产后出血增加,同时紧张和焦虑还能减少胎盘血流量及改变胎心率,导致胎儿宫内窘迫【2】。

1.1 初产妇。初产妇的恐惧心理来自亲朋好友之间传说,以及目睹其他产妇的表现。其中以高龄初产妇且文化程度较高者为多,她们往往敏感多虑,对自己能否正常分娩持怀疑态度。另一类初产妇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对妊娠及分娩的一般常识了解护理毕业论文护理毕业论文,由于宫缩所致疼痛呈进行性加剧,始料未及,心理反应过强,过分紧张与恐惧,以至于大吵大闹。

1.2 环境的变化。产妇入院后对周围的环境感到陌生,进待产室后产妇与家属的暂时分离,产妇顿感失去家人的安慰照料而无所依靠,同时家属又对产妇分娩进展情况及生活照料担忧,这种彼此间的悬念和焦急常引起产妇极大焦虑,以及频繁的检查,高危产妇更是如此。

1.3 对婴儿性别及健康的忧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怕是女孩会在婆婆家中地位降低,特别是农村产妇较为突出。有的孕妇怕孩子畸形,虽然做过多次检查,但仍有些健康问题不能查出,因而忧心忡忡和烦躁不安。

1.4 对分娩没信心。刚开始疼痛时大喊大叫,用力过早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范文。导致产程可能延长。由于产程停滞可能会行剖腹产手术等等,对自己能否自然分娩失去信心,对于初产妇尤为明显。

1.5 对产后生活的担忧。因为孩子的突然进入这个家庭,夫妻关系会不会改变;乳汁够不够喂养;家庭收入够不够抚养;月子里有没有人伺候;自己的工作会不会丢掉等等担忧。

2护理特点

2.1 需要被接纳与尊重。产妇和一般病人一样均希望得到医护人员、家属、病友的体谅,希望得到安慰和及时的处理,不应以任何借口而怠慢。产妇更希望得到医务人员,特别是助产人员的接纳与尊重 (因助产人员与产妇接触最早和交往最多的医务人员),特别是在待产室内,产妇与家属暂时分离,使她们有一种“失助感”,加之阵痛的困扰,急切希望医务人员的关心、理解、爱护,希望热情接纳、礼貌相待,若初次见面就显出冷漠或粗暴,可使产妇产生怀疑和不信任,增加其恐惧、紧张等消极因素,对正常分娩设下障碍。助产人员要仪表端庄,态度热情诚恳,真诚的自我介绍,热情接待每一位产妇。产妇入待产室时主动协助其更鞋入室,以和蔼可亲的态度询问病史和进行检查,检查中动作轻柔,尊重产妇,为其保守秘密,平等对待每一位产妇,使产妇尽快地适应医院这一陌生环境,建立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依赖,消除紧张情绪和各种顾虑,使之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2.2 有效减轻产疼痛。分娩显然是一个生理过程,但疼痛剧烈难以耐受,且疼痛是一种伤害性刺激,临产时疼痛加重,而恐惧加重疼痛,造成恶性循环,影响宫缩,又因疼痛时大声叫喊即消耗体力又易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缺氧,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增加,助产士在较疼痛的活跃期,指导产妇分散注意力,如触摸、压迫法、按摩法、家属陪伴、听音乐、可以让产妇吸入“笑气”等有效缓解疼痛,应用积极暗示性语言和行为的技巧是提高心理护理质量的关键,使产妇在尽可能轻松舒适的状态下平安结束分娩。

2.3 加强沟通,及时告知产程的进展及分娩相关知识。大多数产妇对分娩过程缺乏正确的知识护理毕业论文护理毕业论文,特别是初产妇,没有这方面的经历和经验,而另一些产妇受传统观念及他人反面经验给予的负面影响,对分娩过程可能产生的种种危险而产生恐惧紧张、焦虑心理,故产妇及家属都急想了解产程进展情况、待产过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胎儿情况、自己能否顺利分娩及各种检查的方法和目的、预计产妇什么时候能分娩等等,故在陪产过程中助产人员通过亲切交谈。了解其思想状况、对分娩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性格、文化特征,有针对性给予解释,在医疗保护性原则的指导下,尽量让产妇了解在待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不适及各种检查方法、目的、目前产程进展情况,胎儿胎心变化情况,并教会产妇如何配合才能避免和减少痛苦,让她了解应知的情况,使之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建立其自然分娩的信心和勇气,自觉的与医护人员配合,有利保障母婴安全,平安分娩。告诫其不要过分激动,从而避免因情绪波动而导致产后出血。同时助产人员要及时明确地答复家属的询问,并主动告诉其产妇的情况,给予亲人般的关怀,这都是和观察产程、接生同样重要的工作内容。

总之,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因职业、年龄、文化、经济状况、生育经历、家庭关系、孕前性格不同所产生的心理需要也不相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理变化也不尽相同。早产、难产、产程延长、产后出血、胎儿的发育、产后泌乳等,均与整个围产期心理状态有关。做为医务人员,要关心体谅她们,要根据孕妇各种心理变化,寻求探索解除各种心理障碍的途径,在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等措施下,可以降低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3】,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满足医疗的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谢映,王巧霜,潘茹,等.产前焦虑/抑郁障碍心理护理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2):138.

[2]袁筑华,梁峰冰,胡岩英等.163例Doula分娩的临床意义[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18(1)、35.

[3]费远芳,王玲.产妇在产程中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观察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1):97.

妇产护理论文范文2

[摘要]目的:探讨畸胎妊娠孕产妇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方法:观察66例畸胎妊娠孕产妇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需求情况,并据此采取心理护理。结果:66例患者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波动、性格变化及角色认知冲突,经积极的心理护理后均得到康复。结论:心理护理对畸胎妊娠孕产妇的心理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畸胎妊娠;孕产妇;护理

MentalNursingofthePregnantWomenGestatedAbnormalFetus

Abstract:ObjectiveInordertodiscussmentaltroubleandnursingofthepregnantwomengestatedabnormalfetus.Methods66pregnantwomengestatedabnormalfetusbeingobserbedfromtheconditionofmentalitymodulationandpsychologicaldemand,andadoptingmindnursingaccordingtheresult.ResultsAllthepatientsappearedmotionundulation,characterchanging,androlecognizedconflicts.Afteractivementalnursing,allwomengainedconvalescence.ConclusionsMentalnursingplayanimportantroleinthementalconvalescenceofpregnantwomengestatedabnormalfetus.

Keywords:Pregnantabnormal;Fetus;Nursing

重视母婴健康,提倡优生优育,畸胎妊娠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为提高我国的人口质量,做好婚前、孕前期、孕早期保健教育,预防和减少缺陷儿发生及出生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使孕产妇及家属对胎儿畸形的发生有足够的认识,提高畸胎妊娠孕产妇的生活质量,做好畸胎妊娠孕产妇及家属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科自2004年3月至2006年3月收治了畸胎妊娠的孕产妇66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4年3月至2006年3月收治了66例畸胎妊娠的孕产妇,其中40例经B超确诊后行引产术,26例是足月妊娠分娩后确诊的。妊娠20周~36周40例,37周~40周26例。多指17例,唇、腭裂22例,腹部膨隆、四肢短小12例,脑积水10例,其他5例。

2畸胎妊娠孕产妇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需求分析

2.1情绪波动

出现悲观失望31例,烦躁易怒19例,严重焦虑、恐惧16例。

2.2性格变化

50例孕产妇有不同程度的羞怯心理,内外向性格转型16例。有自卑倾向者41例,忧郁25例。66例孕产妇都希望亲属和医护人员多看望她们,给予情感支持。

2.3角色认知冲突

52例孕产妇对能否恢复正常妊娠以及家庭角色感到茫然。16例对畸型婴儿的生长发育感到焦虑不安。55例渴望再次妊娠生育正常婴儿。

3护理措施

3.1孕期健康教育

为了让孕产妇及家属掌握预防和减少畸胎的有关知识,我们在妇幼保健门诊、产科病房的走廊、入院登记处、宣传栏等地方张贴有关畸形儿的种类、形成原因、预防等方面的图片及资料,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此外,还定时在孕妇教室播放有关方面的录像,并针对可能引起致畸的、不同原因的孕产妇采用不同的宣教内容及宣教方式。

3.2心理护理

孕妇本身因畸胎就存在抑郁、低落的心情,入院后又因环境和周围的人发生了变化,担心受到歧视,更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此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及时的健康教育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我们着重做好下面几项工作。

3.2.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取得成效的关键。当患者确诊为畸胎妊娠时,情绪会突然变得极为压抑或躁动不安,感情会变得更加脆弱,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谈,鼓励她们说出心里话,耐心倾听她们的倾诉,了解她们的真实想法,满足她们的心理需求,使患者能充分信赖医护人员,并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现实的困境。

3.2.2解释性心理治疗

掌握患者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采取与患者拉家常式的交谈,在交谈中,收集孕妇的身体、心理、职业、社会文化、精神方面的信息和资料,分析、掌握本次妊娠可能致畸的原因,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对疾病认识程度,耐心仔细地解释患者提出的疑问,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给予心理支持,发现患者忧虑和担心的问题,进而实施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首先根据患者的不同文化程度,进行有关本病的健康教育。解释致畸的原因与防治常识,使患者认识到在工作中要加强自我防护意识,积极做好婚前、孕前期、孕早期的保健检查,对预防和减少缺陷儿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语言诚恳,语调亲切,通过护士感情投入和语言交流。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2.3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

由于世俗的偏见和人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多数农村孕妇的家属(尤其是婆婆)对孕妇怀上的畸胎,认为是一种见不得人的事或是冒犯了什么引起的,难免对孕妇有过激的语言。因此,护士应以科学的态度向家属解释引起畸胎的原因和预防畸胎发生的方法,端正家属对孕妇的态度,指导家属对孕妇更关心、耐心,给予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支持[1]。

3.3产前指导

3.3.1心理指导

由于大多数孕妇对分娩的过程存在恐惧、焦虑的心理,加上孕妇妊娠的不是正常的胎儿,所以心理上承受着比正常孕妇更大的压力,且大多数孕妇为初产妇,无生育经验又惧怕生下来的孩子模样丑陋。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产程延长、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发生。因此护士应态度和蔼,关心体贴患者,给更多的关心和鼓励,详细讲解分娩经过,使孕妇对分娩过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消除恐惧。

3.3.2分娩期的指导

分娩是从规律的子宫收缩开始。自我感觉是疼痛,疼痛的程度和表现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护士根据产妇的性格、文化程度等制订出不同的教育计划、方法,应因人而异。对自制力强的孕妇多给予鼓励,对自制力较差的多巡视、多安慰。详细、耐心向她们讲解分娩的过程,同时教会其在宫缩时深呼吸,让家属陪伴在身边帮助按摩下腹部或腰部可减轻宫缩痛。当孕妇被送上产床后,教会其宫缩时屏气用力、宫缩间隙时放松以恢复体力。尽量多地使用鼓励性的语言,不用责怪的语言,让产妇增加对分娩的信心。在胎儿娩出后,多数产妇急于知道自己究竟怀的是什么样的畸胎,助产者不应立即让其知道,而是待胎盘娩出、子宫收缩良好,情绪稳定时再告诉她真相,以免产妇情绪激动发生产后出血等情况。

3.4产后护理

3.4.1产妇护理

注意宫缩及阴道出血情况,告诉产妇及早排尿的重要性。指导合理休息,正确使用消毒卫生垫,会阴伤口的护理。对情绪低落、抑郁的产妇给予更多的关心,并指导家属给予必要的关怀和照顾。对存活、有生活能力、缺陷较轻的新生儿,指导母亲正确掌握母乳、人工喂养的知识和技术,让母亲给缺陷儿更多的关爱。

3.4.2缺陷儿的护理

大多数存活的缺陷儿病情较轻,但产妇及家属短时间内仍无法接受,因此不愿意也不知道如何照顾。首先护士要开导产妇及家属不要歧视缺陷儿,其次要帮助及教会他们掌握正确的喂养、护理方法。唇、腭裂的新生儿由于无法吸吮母乳及人工,就要教会家属用其他方法喂母乳或奶粉。

3.5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出院后应保持心情舒畅,加强营养,劳逸结合,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注意休息及个人卫生情况,注意保持外阴清洁,产褥期忌性生活、盆浴,以防宫腔及盆腔感染。更重要的是指导产妇下次妊娠时要定期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孕期尽量避免接触各种有害化学物及X线,用药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慎用。此外,正确指导缺陷儿的最佳矫正时间尤为重要。

4结果

经过以上护理措施,本组孕产妇的自信心均得到增强,恢复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并恢复正常人的生活。

5讨论

孕产妇由于对畸胎妊娠的有关知识了解不多,缺乏心理准备,故容易产生悲观失望、自卑、忧郁等情绪,孕期的焦虑、忧郁是影向孕产妇身心健康的主要问题[2]。针对这种情况,应向孕产妇讲明畸胎妊娠的相关知识,告知其消极的心理状态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是不利的[3],有针对性的给予心理咨询和指导,耐心仔细地解释患者提出的疑问,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给予情感支持,发现患者忧虑和担心的问题,进而实施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使其在认识、情绪和态度等方面更好的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和谐,从而走出畸胎妊娠的阴影,恢复正常人的生活和信心。

参考文献:

[1]唐宝玲.抑郁性神经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J].南方护理学报,2003,10(2):62.

妇产护理论文范文3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妇共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1岁~39岁,平均年龄(28.9±5.1)岁,初产妇35例,经产妇9例;对照组年龄22岁~40岁,平均年龄(28.6±5.3)岁,初产妇34例,经产妇10例。2组产妇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采取传统的普通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1.2.2观察组

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①转变护理服务观念。

在传统的常规功能制护理中,护士的工作主要以护士长排班,发药、打针也是遵医嘱进行,其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较低,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及产妇满意率。优质护理服务工作首先要求通过学习、培训、讨论等形式,转变护理人员的护理观念及言行,提高其护理工作中的主动意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全面为患者服务,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为护理工作目标,全方位提升妇产科护理服务内涵。

②提升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研究发现以往护理人员除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外,还存在操作技能不娴熟、责任不明确、对患者缺乏了解等现象。医院需从制度、物质等各层面深化优质护理的内容和职责,通过定期的、规范化培训及操作技能训练,提高各级护理人员业务素质,使其熟练掌握相关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尤其是急救技能,为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提供保障。同时安排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与贯彻《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中的有关内容,提高护理人员积极参与意识,全方位提高护理质量。

③改造护理环境,创建温馨病房。

保持病房和走廊的整洁、干净、空气清新,整齐摆放各种物品,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温暖的住院环境。病房内可适当粘贴一些宣教的文字、图片等,摆放一些指导性小册子,让产妇和家属更多了解相关保健知识,缓解产妇焦虑、恐惧心理。护理人员每天微笑服务,定时更换被服、扫床,保持床单和物品整洁,卫生间标有一些防跌防滑、防止意外的安全温馨提示,床头设有护士呼叫灯。尽可能为产妇创造一个温馨、整洁的病区环境,让患者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④改变排班模式、优化工作流程、落实各班责任。

改变以往功能制护理模式,结合科室具体情况重新制订各班排班模式及工作流程,实施护士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患者从入院至出院、从治疗至康复均提供连续的、全程的、无缝隙的规范护理服务。各护理小组内根据护士个人能力、性格特点合理安排护理工作,高年资护理人员负责病情较复杂较重的患者,低年资护理人员负责病情较简单较轻的患者。在患者较多的时候,酌情增加护理人员,以缓解紧张局面,避免出现护士手忙脚乱的情况,影响护理质量。明确各小组、各护士的责任,通过明确的分工来修订工作流程,规范工作秩序,使得整个护理工作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地进行,确保优质护理贯穿整个护理过程,使患者得到最高质量的服务。

⑤加强护患交流与沟通。

护理人员需加强与产妇的交流与沟通,通过交流了解产妇情况、文化程度、性格特点等,从而实行针对性的心理安慰与疏导,缓解和消除产妇焦虑、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同时讲解相关分娩、康复知识,让产妇充分意识到分娩是个正常的生理过程,消除其思想负担,帮助产妇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顺利度过分娩期与产褥期。

⑥实行绩效考核制度。

通过绩效与责任相挂钩的绩效管理,使护理人员的工作评价变得更加公开、透明,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量、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等作为考核指标,将护理质量与奖金发放相结合,体现优劳优得、多劳多得。从而增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工作积极性和学习积极性,将护理人员的被动护理转变为积极主动的优质护理服务,最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使患者从中得到实惠。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7.72%,对照组满意率为84.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0,P=0.026)。观察组患者投诉率为0,对照组投诉率为9.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0,P=0.041)。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4.13±3.26)分,对照组为(87.94±2.88)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79,P=0.000)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服务水平和服务态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对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功能制护理模式进行改革,使之向“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转变,以满足社会和患者的医疗需求。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开展能有效提高医院的综合护理水平,减少医患纠纷、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医疗负担,同时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大大拓展了护理服务的内容,首先要求护理人员通过加强自身素质及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使其从以往被动式服务转变为主动式服务,患者从来院、住院至出院得到全程连续的、无缝隙的、责任制整体护理,真正做到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需求、以患者为服务中心。尽管妇产科护理工作繁重、风险高、压力大,本文结果显示,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后,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投诉率为0,对照组投诉率为9.09%,此外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也较对照组有了明显提高(P<0.05),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我们认为除了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提高、责任心和主动意识增强外,有效的绩效考核管理也发挥了很大作用,通过绩效与责任相挂钩的绩效管理,使得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增强、工作和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得到提升,最终使得患者从中得到实惠。

4结语

妇产护理论文范文4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9月—2013年12月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228例行患者,年龄21岁~48岁,平均年龄(33.5±4.7)岁。随机将228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114例,年龄21岁~47岁,平均年龄(32.4±4.1)岁;预防护理组114例,年龄22岁~48岁,平均年龄(33.9±4.9)岁。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具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组

常规护理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护理;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抗感染用药。

1.2.2预防护理组

1.2.2.1入院指导

当患者入院之后,难免会对陌生环境、自身病情,甚至有时还会对治疗措施等存有较多疑虑,进而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安、恐惧心理,这些负性心理会在手术过程中诱发感染的风险,并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入院后及时与其进行交流与沟通,全面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通过安慰、鼓励等方法及时给予患者心理上的疏导,避免出现对疾病产生的盲目恐惧等负性心理,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同时,全面、系统地为患者进行术前相关疾病知识、治疗过程、术后注意事项等的宣教工作,以取得患者的认同感,进而保障手术、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2.2.2检测项目

关于一些术前、术后的检查项目的目的、意义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详细的详解;并陪同患者一起完成相关检查工作,并在第一时间内将检查结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以进一步缓解患者内心的担忧与疑虑等。

1.2.2.3饮食护理

患者的营养状况对手术的影响较大,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患者的术前饮食指导工作。如多进食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等食物,以少食多餐为基本原则,从而进一步增强其抵抗力和免疫力。术后嘱患者不应过早剧烈活动,以免切口裂开等。同时,还应对其饮食加以及时调整,以高蛋白、高纤维且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1.2.2.4预防性抗生素使用

女性阴道中的细菌类型、数目较多,且多属致病菌范畴;然而在患者进行手术过程中,往往造成阴道内微环境发生变化,极易造成菌群失衡,而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在使用抗生素药物时,应结合手术环境、手术方式等因素,遵医嘱适时、适量给药。

1.2.2.5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切口感染、尿潴留、腹胀、切口脂肪液化等均是妇产科围术期内易发生的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须对患者术后的切口张力、渗出液颜色及量予以密切观察;尤其是肥胖、营养不良患者。护理人员可嘱患者平时卧位时将床头抬高15°~30°,用软枕垫于双膝之下,使腹部肌肉放松,减轻切口张力。指导患者在咳嗽时,可取平卧位,用双手轻压腹部两侧。同时,还要保持手术切口干燥,避免发生感染或脂肪液化的发生。另外,护理人员应对术后患者及时进行进一步的康复指导,如大小便、起坐等;还应指导患者合理使用腹带;帮助患者拟定术后早期科学的运动方案,以进一步促进其胃肠功能恢复,避免肠粘连、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1.3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2组患者予以不同的护理措施后,预防护理组围术期感染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围术期是以手术治疗为核心,主要包括了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患者发生感染的主要因素有院内因素以及院外感染条件等;同时,随着抗生素药物的滥用,导致耐药菌株迅速增加,加也大了围术期各阶段的感染风险。另外,由于妇产科手术多针对孕产妇等易感染人群,如何有效避免或降低妇产科围术期感染率成为提高患者预后的关键环节之一。笔者经研究发现,针对妇产科患者围术期施以有效的护理干预以及预防感染的相关措施之后,可有效降低围术期感染发生率,并可最大程度地加快患者康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本文预防护理组围术期感染率(1.75%)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9.65%)。这也进一步证实了,有效的护理干预及感染预防措施对降低妇产科围术期感染发生率具有非常显著的积极作用。另外,加强抗生素的科学使用,避免患者耐药菌株过多等,也是预防、降低围术期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4结语

妇产护理论文范文5

【关键词】剖宫产术;导尿管插入术;整体护理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资料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年龄22~40(平均31)岁。两组在年龄、体重、孕周、产次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导尿术护理,即术前作一般健康宣教和对症护理,干预组采用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分别在导尿前、中、后进行护理干预。

1.2.1建立良好的干预基础护理人员应以亲切而礼貌的语言和患者进行交谈,对患者热情、诚恳、关心、体贴,以取得孕妇的信任。

1.2.2认知干预以生理学、解剖学知识为基础,给患者讲解相关的医学知识,说明术前置管的目的、方法,对手术恢复的重要性、尿道的解剖结构、留置尿管中可能会出现的局部暂时不适、如何缓解,使患者心中有数,增强患者的信心。

1.2.3家庭干预社会的支持是患者应对疾病和治疗过程中最有潜力的资源之一。对于孕妇来说,家庭成员的支持和帮助可以减轻他们的恐惧和焦虑心理,良好的家庭环境,耐心、细致的关心照顾,能使患者的自信心增强,各种负面情绪减弱。

1.2.4行为干预在操作细节方面取信于患者,操作前向患者解释放松技术,为患者做好遮挡,帮助患者采取适当的,导尿前协助患者温水清洗会阴,使患者感觉温暖,缩短护患间心理距离。实施导尿动作轻柔,置管时护士尽量采用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分散患者注意力以减轻心理压力,缓解紧张情绪,主动配合操作。

1.3统计学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恐惧程度、疼痛程度及血压和脉搏的变化。所得资料进行秩和检验。

二、结果

2.1两组患者焦虑、恐惧程度比较无焦虑、恐惧,无不适感为0级;有轻度恐惧,无或有轻度不适感,但不回避为Ⅰ级;有恐惧感并试图回避为Ⅱ级;插管有强烈恐惧感尽力回避,需护士协助固定才能插管为Ⅲ级。两组插管过程中焦虑恐惧程度比较[例(%)]组别例数0级Ⅰ级Ⅱ级Ⅲ级对照组406(15)16(40)14(35)4(10)干预组4026(65)10(25)4(10)0注:uc=9.26,P<0.001。

2.2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应用描述式疼痛评估工具插管时无疼痛感为0级;稍有疼痛能忍受为Ⅰ级;无法忍受不能配合插管而终止为Ⅱ级。两组插管过程中疼痛程度比较[例(%)]组别例数0级Ⅰ级Ⅱ级对照组4010(25)26(65)4(10)干预组4026(65)14(35)0注:uc=5.47,P<0.001。

2.3两组插管穿刺前血压和心率变化的比较参照标准为平静时测量值,有升高的改变未超过正常值为0级;超过正常值无临床症状为Ⅰ级;超过正常值并出现临床症状为Ⅱ级。两组插管测量血压、心率改变程度比较[例(%)]组别例数0级Ⅰ级Ⅱ级对照组404(10)26(65)10(25)干预组4024(60)14(35)2(5)注:uc=7.50,P<0.001。

三、讨论

3.1认知心理干预的作用认知干预的基础在于:一个人对己、对人、对事的看法,观念或想法,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心情及行为。通过与患者的交谈,引导患者认识并放弃曲解的认知。通过相关医学知识教育和相关典型病例的示范作用及认同机制,使患者得以合理的认知来代替不合理认知,从而达到解除心理障碍。帮助患者以正性情绪去克服或替代负性情绪,使躯体功能得到有效的调节。患者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患者对置管的紧张、焦虑等不良刺激,都可影响患者的耐受力,加重患者置管时的不适。对术前置管患者采取心理干预可有效防止上述症状的发生,减轻心理压力,并提高一次置管的成功率。

3.2行为干预的作用行为干预能够矫正患者的不良,使患者的行为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行为的调节控制还能反馈影响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同时行为的改变还可影响认知的改变,有利于认知重建和情绪的加工。运用呼吸技术缓解部分症状及指导患者通过尿道时做正确的呼吸节律来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减轻患者置管时的疼痛和刺激感。通过分心技术把患者的注意力从治疗情境中散开,对减轻和缓解条件性恶心、心悸及焦虑症状很有帮助。尿道放松可以减低尿道括约肌的紧张度,缓解疼痛与置管的阻力。

3.3家庭干预作用亲情的滋润、友情的关心、社会的支持是治疗心身因素及社会因素所造成疾患的最佳良药,从而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是患者耐受各种治疗的催化剂。

3.4对术前保留导尿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意义笔者采用疼痛分级:焦虑、恐惧血压心率作为剖宫产术前置尿管的反应强度的依据。结果显示,无护理干预的保留导尿的孕妇(对照组)在导尿前焦虑、恐惧,在导尿操作中疼痛,且血压心率变化明显,而进行护理干预的保留导尿(干预组),血压心率变化较小,焦虑恐惧减轻。

【参考文献】

[1]张庆林.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31-132.

[2]李文娟.心理干预在术前保留导尿过程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08,14:101-102.

妇产护理论文范文6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最小21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51.2±2.3)岁;其中手术患者47例,妇科肿瘤患者54例,其他疾病患者39例,并且已经将精神类疾病排除在外。其中冠心病32例、合并糖尿病36例、高血压27例。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两组的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模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加入应急措施。加强对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具体如下。

1.2.1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和技能的培训

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使护理人员深入了解病区的环境和妇科的相关制度、职责和工作流程,掌握妇科病的相关特点,能够熟练地使用相关仪器,熟悉保养仪器的方法。完善和规范化相关妇科疾病的护理方法,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灵活地处理护理风险,正确地评估已经或潜在的风险。

1.2.2强化护理人员的护理技巧

护理人员要耐心地向患者解释术中的注意事项,倾听患者的和想法,消除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真诚地和患者沟通,多向患者提起此类疾病顺利完成手术后治愈出院的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主动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使收费工作规范化,及时地进行欠款催缴,使用温和的表情,耐心做好向患者和家属的解释工作。

1.2.3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

向患者灌输相关疾病的知识,增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树立起患者的信心。以患者为中心,在进行每一项护理前都要耐心地解释治疗的目的、使用此药物的作用和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护理失误率和患者满意度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4例)、护理失误率为0.00%(0例),患者满意度为95.71%(67例),住院费用为(0.6±0.2)万元,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4.29%(17例)、护理失误率为17.14%(12例),患者满意度为77.14%(54例),住院费用为(1.3±0.4)万元,分析结果可以发现,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失误率、患者满意度和住院费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妇产护理论文范文7

精神分裂症患者初产妇,由于其本身所患精神疾病特点,其围产期的护理过程,不同于正常初产妇。对该类产妇进行临床分析,并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母婴安全极其重要。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初产妇的临床资料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病例选自2000年1月~2004年4月辽宁省凌源监管分局中心医院妇产科住院的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初产妇,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1]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年龄26~34a,平均29.25±2.73a;精神分裂症病程36~74mo,平均55.0±13.64mo;诊断:偏执型9例,青春型3例;全部患者均有1次以上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史;小学文化程度8例,初中文化程度2例,高中文化程度2例;均无职业。

1.2方法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精神检查所取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2结果

2.1妊娠状况12例患者均在精神分裂症缓解期停用抗精神病药物6mo以上妊娠。病情复发在妊娠20~28w,平均24.10±2.20w。均在预产期前2w内住院待产,分娩后1w出院,平均住院19.42±1.31d。

2.2精神症状自知力缺乏12例(100%),破裂性思维10例(83%),命令性幻听9例(75%),关系妄想8例(67%),被害妄想7例(60%),情感倒错5例(42%),被洞悉妄想4例(33%),内感性不适2例(17%),物理影响妄想1例(8%)。

3护理

3.1针对精神分裂症的护理[2]

3.1.1常规护理在精神科医师指导下,严格执行精神科护理常规,认真完成护理评估及护理诊断。12例患者均处在精神分裂症发作期,均存在明显的自杀、自伤、冲动、出走、无自知力等精神症状,治疗护理均不和作。营养状况相对正常。均给予Ⅰ级护理。

3.1.2护理目标促使患者能有效地处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对疾病及其症状有较正确的认识,人际关系和行为方式改善,顺利度过围产期。

3.1.3护理措施为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初产妇母婴的安全,对其均不采取抗精神病治疗,这就使护理工作更具艰巨性。让患者均住在家庭病房,为其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由家属及责任护士24h陪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适当满足其合理要求,减少外界刺激,注意门窗的管理,安排适当的活动,争取家属的支持,配合医生作好支持性心理治疗和领悟治疗。适当限制患者活动,不与患者争执,每次进行妇科检查时,尽可能的给予心理安慰和解释。

3.1.4特殊护理及时发现冲动、外走行为的先兆。避免在患者看不到却听得到的地方说话、发笑。对患者的怪异言行不训斥,但不轻易迁就。在适当情况下,对分娩过程向患者作适当的介绍,以争取在分娩中得到配合。认真作好交接班工作。

3.2针对围产期护理

3.2.1产前护理临产前常规进行血、尿常规化验。在1人间待产室待产。每次进行检查、阴道检查及清洁灌肠前,都做适当的解释工作。同时密切监视胎儿情况,耐心指导患者会阴及卫生工作。

3.2.2分娩过程护理第一产程是患者处于紧张的时期,最为关键。考虑到急性应激下,精神病病情会加重,适当增加护理人员,作好心理护理并适当给予精神科保护措施,防止冲动行为发生。指导患者在宫缩时作深呼吸动作,或用双手轻揉下腹部。腰骶部涨痛者可用手或手掌压迫腰骶部。20min听胎心率1次,用胎儿监护仪描记胎心及宫缩曲线,确保宫内胎儿安全。给予少量、多次、高热量、易消化流食或半流食进食,多饮水。不能进食者,酌情在保护下输液。严格按照常规处理,指导患者正确施加腹压,完成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的护理及接产工作。

3.2.3产后护理产后在产房观察2h。回病房后,24h内仍密切观察各项生命体征、阴道流血、有无尿潴留等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对症处理。作好产后会阴消毒、卫生的工作,主动进行母婴接触及初乳喂养工作。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避免产褥期感染及褥疮,作好产褥期的心理工作。严防冲动、自杀等意外性事件安生,直至患者安全出院。根据心理调适的不同时期[3],细致耐心地对患者家属进行产褥期护理教育,调动家庭支持系统来共同完成产后早期的母婴护理,以便使患者在家中顺利度过产褥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妇产护理论文范文8

妇产科护理风险表现三个方面:①患者方面:妊娠属于女性的正常生理过程,从受孕开始,孕妇承受着生理、心理、家庭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孕妇存在由母体及胎儿因素带来的潜在风险,临床较为常见巨大儿、胎位异常、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这些因素加大了分娩的风险性。②护理人员方面:护理工作主观能动性相对较大,护理人员普遍存在自身水平、工作能力、综合素质的差异,造成护理质量参差不齐。临床常存在因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不当、工作疏忽、缺乏耐心等造成医患相互理解缺失。③医院环境及配套设施的不平衡以及管理不到位:因经济发展差异,医院在规模和配套设施上存在显著差异。医疗条件相对较好的医院,就医产妇相对较多,无形中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使得护理服务质量相对性下降,医疗条件相对较差的医院,因配套设施的缺失,医疗设备服务不到位,进而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造成了护理质量绝对性下降。管理方面因相关培训和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因工作量的压力造成趋于形式化,在主观意识上重视度不高。因此上述三方面均从不同方面增加了妇产科护理人员潜在的职业风险性。

2提高妇产科护理责任意识途径

2.1高度责任心,熟练掌握护理技术

作为一名妇产科护士,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在整个护理工程中,密切观察孕妇的微妙变化,依照医嘱关注宫缩、胎心以及孕妇的症状和体征的变化。通过熟练掌握各项妇产科护理技术操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妇产科护理人员熟练的操作技术是一种非语言的交流形式,通过熟练的操作能够减轻孕妇的痛苦,获得孕妇的信任,给予其安全感,从而消除孕妇的焦虑情绪。在整个用药环节中,要做到细心、严格按照医嘱执行用药,并对用药剂量、对象、途径等进行复查。在护理记录中要注重责任意识,做好每一次的护理记录,避免护理记录书写错误现象发生。

2.2注重责任意识教育

责任意识教育应从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入手。对于医院管理者来说,应重视引导护士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到医疗事业中,着眼医疗服务和奉献,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引导护士在服务患者过程中实现个人的正当利益;引导护士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修养,在护士的岗位上忠实地履行南丁格尔精神。具体措施可从加强对产科护理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改善服务态度、增强管理意识、建立健全护理规章制度等方面引导护士注重责任意识的提升。在妇产科护理工程中,护士长应保证各项制度的执行,通过自身的表率作用,增强整个科室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将责任意识贯穿于每个护理环节。

3注重责任意识的意义

妇产护理论文范文9

【关键词】 人性照护理论; 产后护理; 应用

doi:10.14033/ki.cfmr.2017.1.0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1-0162-03

现代,人们对产后人文护理需求水平逐渐提高。William等[1]的文章中提到:复杂的照护需求需要助产人员的人性照护。通过人性化护理,护士真正做到让产妇充分受益,促进母婴健康[2]。现代的患者越来越需要人文的治疗和照护,所以叙事医学的应用逐渐广泛。叙事是一种自我述说,在自我感染的同时宣泄了内心的压抑[3]。叙事可以作为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人性照护的一种方式。华生的人性照护理论在我国产后护理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主要是在对产妇的心理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身体护理、健康教育、个性化护理等方面。为了促进人性照护理论在产后的广泛应用,本文从该理论起源、内容、主要概念、在我国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方面进行综述。

1 人性照护理论

1.1 人性照护理论的起源

华生的人性照护理论参考、借鉴了其他护理理论家的理论或思想,包括南丁格尔、韩德森等的理论或思想,莱茵格(Leininger)和盖道(Gadow)的观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塞里的应激理论等理论。

1.2 人性照护理论内容

该理论建立在10个人性照护因素上, 照护可以在人与人之间很好地应用,满足人的需要。照护环境提供了个人在特定时间内选择发展潜能、采取最佳行动的可能[4]。护理实践融合了生物、生理学、人的行为等科学知识,它能帮助处于不健康状态的人恢复健康。照护和治疗同等重要,护理科学和治疗科学应该互相结合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处于不健康状态的人康复。该理论强调人性照护,指明了人性照护的哲学与科学如何应用, 可以引导护理实践。

1.3 人性照护理论的主要概念

该理论的主要概念是人性照护,包括10 个人性照护因素:(1)形成人性-利他主义价值体系:指通过给予和扩展达到自我满足[5]。(2)为患者灌输信念和希望:形成有效的护患关系、尊重患者、鼓励患者寻求健康行为。(3)培养对自我和他人的敏感性:护理人员有了这种敏感性,会更加诚实、可靠,可以促进护理人员和患者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4)建立帮助-信赖的关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护患双方正负向感受的表达和互相接受。(5)促进、接受正负向感受的表达:护理人员接受患者的正性和负性的感受、与患者分享自己的感受,利于护理人员充分体察患者、提高护理人员的洞察力。(6)解决问题时系统使用科学方法:把科学地解决问题的原则运用到护理实践中,利于做出较好的护理决策。(7)增进人际间教与学:通过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教与学互动,使患者明确自身需求、增加患者知识、提高其自我照顾能力。(8)提供支持性、保护性、纠正性的心理、生理、社会文化及精神的环境:评估、增进患者的适应能力,以支持、保护和纠正其身心的健康[4]。应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安全、清洁、保护其隐私的环境。(9)帮助患者满足人类的需求: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照护,尽量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需求。(10)允许存在现象学力量:护理人员可以运用现象学方法了解患者的观念、生活经历、感知等,利于护理人员更了解自己和患者。护理人员按照这10个因素,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便于达到护理工作的目标。

2 人性照护理论在我国产后护理中的应用

产后护理工作根据地区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不同,有不同的护理内容、方法。例如我国和越南等亚洲国家有坐月子的产后护理,有的地区无该项护理工作。人性化护理主要体现为某些理念,一般体现在能根据产妇的生活习惯,操作习惯,方便产妇,既能满足产妇的功能诉求,又能满足产妇的心理需求[6]。人性照护理论以人性照护为中心,主要是应用在对产妇的心理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身体护理、健康教育、个性化护理等方面。

2.1 人性化的心理护理

产后产妇会因为胎儿情况,疼痛等原因,出现暂时的情绪低落、身体疲惫、烦躁等,不利于产妇的恢复及哺乳,严重者甚至发展成产后抑郁症[7]。部分产妇初次做母亲,心理感到无所适从,对自己的孩子有排斥感[8]。人性照护理论利于护理人员人性照护观念的发展,可以指导护理人员与产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真诚的人际关系,使产妇信任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可以鼓励产妇用叙事的方式表达自身的负向感受,倾听患者的诉说,同时对患者进行引导和教育,及时给予产妇疏导,使其摆脱不良情绪,完成母亲角色转变。比如,胎儿出生后,护理人员要夸奖产妇,用赞美的语言描述婴儿,增加产妇的自豪感、成就感,这样有利于母亲接受孩子,帮助产妇完成向母亲角色的D变。以播放轻音乐、聊天、讲笑话等方式对产妇消极心态予以改善[9]。可以制定一定的音乐疗法控制、调节情绪,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鼓励与疏导,放松心情、缓解心理压力,防止抑郁症的发生[10]。

2.2 人性化的环境护理

人性照护理论指导护理人员为产妇提供舒适、安静、安全、清洁、保护其隐私的环境。针对产妇的个人喜好布置病房,鼓励家人陪护,使产妇处于一个熟悉而舒适的环境中[11]。可以根据产妇的喜好,在病房内张贴产妇喜欢的图片,要保持病房内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利于产妇乳汁分泌和及早进行母乳喂养。

2.3 人性化的饮食护理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品,母乳营养丰富、适合婴儿消化吸收、含有丰富的免疫成分,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产后即哺乳,促进产妇产后恢复并有避孕效果,减少乳母患肿瘤的机会[12]。及早的母乳喂养对母婴很重要,但是产后的饮食护理直接影响产妇的乳汁分泌情况,所以为产妇提供其需要的饮食护理很重要。人性照护理论能指导护理人员与产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护理人员对产妇的敏感性,使其能够更好察觉产妇的需求,为产妇提供需要的饮食护理,既利于产妇身体恢复又可促进乳汁分泌,利于产后及早母乳喂养。如,胎儿出生后,责任护士要立即对产妇身体情况进行评估,根据产妇的情况让其进食、补充能量。剖宫产后,护理人员要告诉产妇多进食萝卜汤、米汤等易消化、易排气的食物,产妇排气后要根据产妇的喜好、习惯,帮助产妇制定营养丰富、合适的饮食计划,促进产妇及早泌乳。

2.4 人性化的身体护理

人性照护理论可以指导护理人员帮助产妇满足其需求,不仅要促进产妇身体舒适,利于泌乳,而且要能够根据专业知识做出科学判断,预防其并发症。要对产妇进行严密的监护,时刻注意产妇的状态,防止产妇出现出血状况时不能及时的进行医治,同时对产妇的阴道进行必要的检查,及时发现病症[13]。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的怀孕、分娩、产后和新生儿护理指南(Pregnancy, Childbirth, Postpartum and Newborn Care:A guide for essential practice)中提出:要告诉产妇的陪伴者,如果发现产妇出现出血或疼痛增加、感觉晕眩、剧烈头痛、视觉障碍、上腹部痛等症状,要及时呼叫医护人员[14]。这样能为产妇提供更好的身体照护,有效预防产后并发症。

2.5 人性化社会支持护理

产妇需要社会支持,利于其恢复健康和及早泌乳。产妇的配偶和家人应该支持、关心产妇,帮助产妇完成母亲角色转换。但是,有的家属只关心宝宝忽略产妇,起不到重要的社会支持作用。人性照护理论不仅可以指导护理人员帮助满足产妇的需要,给予产妇母乳喂养等方面的支持,促进产妇向母亲角色转换,还可以指导护理人员鼓励产妇家属给予产妇支持。护理人员可以向产妇家属说明产后支持的重要性、给予产妇支持的方法等,鼓励家属给予产妇精神、心理等方面的支持,这样有助于产妇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尽早开奶、完成母亲的角色转换。

2.6 对产妇的健康教育

产后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很重要,既能满足产妇知识需求又能提高其自我照护能力。可以用叙事的方式,为产妇提供更好护理服务。

2.6.1 母乳喂养、身体恢复 Holly等[15]的调查发现产妇产后想知道怎么样才能让身体完全恢复、怎么能更好地担任母亲和妻子的角色。护理人员在产后应该及早告诉产妇母乳喂养等方面的知识,让产妇尽快适应母亲角色。护理人员要告诉产妇母乳喂养有促进身体恢复和利于婴儿健康等优点、产后每天让婴儿吮吸利于泌乳、母乳喂养的几种姿势、注意事项、产后恢复方法等知识。产妇泌乳后护理人员要去床旁指导患者进行母乳喂养。医院应该设置单独的房间,当产妇遇见母乳喂养等方面的困难时,给产妇叙事提供场所,让产妇发泄,利于护理人员为产妇提供针对性的帮助。护理人员可以建立产妇的微信、QQ群,为出院的产妇提供叙事平台,当她们遇到身体恢复等困难时,利于其宣泄,也利于护理人员为其提供有效的帮助。

2.6.2 新生儿护理 很多产妇迫切想知道怎样能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初产妇。护理人员应该教会其护理婴儿的方法、技能等,鼓励产妇亲自护理婴儿、给予婴儿抚触,利于母婴健康。

2.6.3 产后并发症、避孕 Anika等[16]的研究发现产妇产后希望医护人员能直接告诉她们产后可能发生的事情和可能出现的症状,无论是否是正常的。护理人员应该告诉产妇恶露一般持续的时间和症状等知识。产妇康复时,应叮嘱产妇注意自身的情况,如果出血量大于自己正常的月经量,应及时来医院就诊[17]。法国妇产学院2016年制定的产后临床实践指南 Postpartum practice:guidelines for clinical practice from the FrenchCollege of Gynaecologists and Obstetricians (CNGOF)中提出:产后医护人员应该向产妇提供避孕建议,防止意外妊娠、分娩后间隔时间短的再次妊娠,产后21 d内要采取避孕措施[18]。马春华[19]的文章提到:告知产妇产后1个月禁止同房,产后两个月同房需注意避孕。类似的研究提到了产后避孕等知识,但是不全面,不能满足产妇的相关知识需求。我国在满足产妇避孕等方面知识需求的护理做的不太完善,跟国外有一定差距,有的医院甚至忽略了产妇对产后相关知识的需求。我觉得护理人员可以建立产妇的微信、QQ群,为出院的产妇提供叙事平台,当她们出现产后并发症等情况时,利于其宣泄,也利于护理人员为其提供有效的帮助,提高护理质量。

2.7 个性化人性护理

Sakala等[20]的文章中提到,产妇倾向于和对她们的个人、文化需求很敏感的帮助者建立信任关系。健康和优质护理国际制度临床指南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NICE clinical guideline) 2014年提出:死胎的情况,让有经验的从业者跟产妇交流,保护其心理健康[21]。可见国外已经比较关注a妇的个人、文化等需求。但是,我国提供的产后人性护理内涵停留在尊重产妇、满足基本需求,舒适护理的层次。对于理解产妇文化背景,满足产妇个性化护理需求等方面,临床护理人员关注较少。我国对个性化护理研究较少,而且缺少人性化护理的系统护理模式。

人性照护理论在我国产后护理中应用逐渐增多,产妇心理、身体、饮食等方面的人性化护理措施日益完善,但是满足产妇对产后相关知识需求方面的措施有待加强。我国个性化的人性护理跟国外有一定差距,这方面研究应该增加,以期形成人性化护理的系统护理模式,使产妇产后得到连续的、满意的人性照护。

参考文献

[1] William S,Sabaratnam A.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in midwifery care[J].The Lancet,2014,384 (9949):1169-1170.

[2]郝昌琴.产后人性化护理对母婴健康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5,21(2):37-38.

[3]李明霞.叙事医学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与启示[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3):430-432.

[4]王庆华,刘化侠,杨新芳,等.华生人性照护理论[J].护理研究, 2004,18(12):2069-2071.

[5]姜安.护理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26-240.

[6]张娟英.人性化护理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5):680-681.

[7]蔡晓俊.人性化全面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0):1548-1549.

[8]眭春芳.助产士心理护理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0c):86-87.

[9]黄秀红,吕胜涛.产妇产后抑郁情绪的原因和护理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2016,9(8):91-92.

[10]段丽平.人性化护理用于产后抑郁症的效果分析[EB/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531-534.

[11]万彬.家庭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吉林医学,2015,36(17):3960-3961.

[12]李笑君.产后饮食护理及膳食指导与母乳喂养的关系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8):2438-2439.

[13]曹晓红.人性化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妇产后出血预防中的重要性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169-170.

[14] Jelka Z,Juana W.Pregnancy,Childbirth,Postpartum and Newborn Care:A guide for essential practice[M].Americ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5:20.

[15] Holly P,Virginia S,Hannah D.Women’s experiences following severe perineal trauma: a qualitative study[J].BMC Women's Health,2014,14(1):1-11.

[16] Anika M,Carol H,Amy B.Views of Women and Clinicians on Postpartum Preparation and Recovery[J].Matern Child Health J,2014,18(3):707-713.

[17]鲁广霞.人性化心理干预护理模式对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的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4(36):395.

[18] Marie V S, Lolc S,Anne B,et al.Postpartum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clinical practice from the FrenchCollege of Gynaecologists and Obstetricians (CNGOF)[J].Europe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2016,200(1):1-8.

[19]马春华.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10):402-403.

[20] Carol S,Mary N.Meeting needs of childbearing women and newborn infants through strengthened midwifery[J].The Lancet,2014,384(9948):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