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外资企业工作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2-10-19 03:02:10

外资企业工作总结

外资企业工作总结范文1

一、从微观层面的企业状况入手,分析影响工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企业是市场活动的参与主体,企业的数量、质量、规模以及产业结构特点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好坏,同理,工业企业的状况决定了区域工业经济发展的好坏。课题组通过统计分析(本文所用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及《贵州六十年1949—2009》),研究工业企业的相关指标数据区域工业发展好坏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此界定企业层面受哪些关键因素影响,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区域工业发展的好坏。其中,为了简化分析,课题组以工业总产值这个指标来评价工业发展水平。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研究贵州工业,需要借鉴与参考中国其它地区的发展情况。课题组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为依据,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统计口径,选择2007、2008与2009三年中,全国31个省市区,共93组工业经济数据为样本,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着重研究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中,区域工业总产值与国企、私企以及外企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越大,相关度越高,则该指标对工业发展越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由于工业企业统计指标繁多,而运用SPSS统计软件得出的分析图表篇幅较大,且不便于观察,因此,我们通过摘录部分数据用以论证下列因素对于发展工业具有重要影响。

(一)非公企业对于发展工业有重要推动作用表1反映了各省市区工业总产值与区域内各类企业数量、产值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尤其是与私企、外企之间的关系紧密程度超过与国企之间的关系。这说明,发展工业经济需要私企与外企的大力发展,非公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工业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二)足够的资产存量是发展工业的基础,保持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的合理结构是发展工业的前提表2反映了各省市区工业总产值与区域内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均适用于国企、私企与外企,这说明足够的资产存量是发展工业的基石。另外,相较于国企,私企与外企中的资本存量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其它统计数据还显示,工业总产值与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之间的数量比例存在正相关关系,也即保持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于一个合理的比例关系对于工业发展同样重要。

(三)人力资源充足是发展工业的保障表3反映各省市区工业总产值与区域内工业行业内从业人员数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发展工业需要有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数据还显示,相比较于国企,私企与外企的从业人员数量与本区域工业总产值之间存在更紧密的关系,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非公经济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企业效益是发展工业的核心体现利润在根本上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好坏。表4反映各省市区工业总产值与区域内企业利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若企业经济效益好,尤其是在非公经济领域,当企业出现赚钱效应,就能够吸引更多资金主动投资,那么工业总产值自然就会提高。

二、贵州省实现工业强省战略必须跨越的障碍

在提炼出影响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后,需要明确贵州工业企业的基础水平与目标水平所存在的差距。课题组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贵州省2009年工业企业情况为基础水平,而对目标水平的界定则困难许多。课题组选择从2007年至2009年的三年之中,当年工业总产值突破一万亿人民币关口的十个省市区为参考,采用它们当年的工业企业数据,并取其平均值作为贵州工业企业发展的模拟目标水平,其中数据均以规模以上企业为统计口径。

(一)贵州工业企业数量过少,且内部结构不合理表5显示贵州省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为2791个,远低于目标水平的7940.9个。根据模拟推算,从2010年至2015年,贵州省需要增加50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均增加800多家。另外,相比较于目标水平,贵州工业企业还存在内部结构问题,国企数量比重为18.74%,远高于目标水平中的9.74%,同时私企与外企数量过小,比重过低,非公经济应该是未来几年贵州省增加企业数量的重点领域。

(二)贵州工业资产存量不足,且内部结构不合理资产总量为5066.17亿元,尚不足目标数据的二分之一,根据模拟推算,从2010年至2015年,贵州省累计需要新增工业投资超过5000亿元,且年均增速不低于13.54%,其中对外企与私企的增速要求更高。另外,从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比例关系来看,目标数据为0.68∶1,而贵州数据仅为0.56∶1,即贵州省工业资产中固定资产比重过大,而流动资产比重相对较轻。这反映了贵州轻重工业结构不合理,轻工业过轻,重工业过重,且重工业主要集中于对能源矿产的挖掘与初加工。

(三)贵州发展工业,人力资源严重缺失表7显示贵州省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从业人员总量为74.94万人,比起全国平均水平相差100万人左右。根据模拟推算,自2010年至2015年,贵州年均需要增加16万多工业从业人员,其中不但需要从事企业领导、科技研究、财务管理以及营销推广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还需要大量的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且具备一定技术水平的熟练工人。

(四)贵州工业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低,资产盈利性差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与企业资产贡献率可以从不同角度评价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表8数据显示贵州工业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较目标水平差距较大,尤其是私企与外企,仅仅为目标水平的一半左右,且工业企业的资产贡献率偏低,企业盈利性较差。这说明贵州工业企业缺乏资金运作能力,没有充分挖掘企业资产潜力,进而导致资金周转速度相对较慢,经营效果不佳。

三、贵州实现工业强省战略的路径选择

从对贵州工业企业的分析结果来看,贵州工业经济存在总量小、基础弱、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距离201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一万亿元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但是,这个差距是完全可以追上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式与追赶路径,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挥贵州人民的聪明才智,大干苦干,迎头赶上。

(一)加大政府投资,构筑良好的基础设施平台贵州工业资产存量过小,急需扩大资本规模,且根据陈厚义论述,贵州的资本总量仍处于投资相对不足的阶段[2]。2009年贵州省工业国企资产总额为3771.12亿元,距离目标水平6458.66亿元尚相差2800亿元左右,这表明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贵州省财政长期处于收入少负担重的状态,所以发展工业不能过度依靠财政投资。一方面,贵州省本土工业国企,尤其是倚靠着大量矿产与能源资源的企业,应该扩展融资渠道,扩大融资规模,进而引进先进生产线,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工业附加值;另一方面,政府应该主动争取中央国企,以及其它省份国企在贵州投资生产,尤其是引入切合贵州工业发展需要,能够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重大项目。除了增加对国企的投入,政府投资还应该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平台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长期以来,贵州受困于交通闭塞,资源优势无法转变为经济优势,“十一五”期间贵州省交通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是距离建设一套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立体交通体系还有待政府的科学决策与大力投资。

(二)培育创业平台,激发民间投资数据显示贵州规模以上工业私企数量1308个,资产存量475.77亿元,而目标水平为4156个,资产存量为1363.61亿元,其中的差距明显。这需要政府培育优秀创业平台,吸引民间资本,尤其是省外民间资本对贵州工业的投入规模。要真正获取民间资金的青睐,贵州需要营造一个优秀的创业平台,建立一整套扶持创业的政策体系。其一,政府利用自身优势,收集与分析各种市场信息与投资机会,面向省内外大力宣传,为创业投资者做好信息服务与技术咨询工作;其二,鼓励创业行为,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建立相关绿色通道,并坚决打击行政行为中的官僚作风;其三,为创业投资提供切实支持,在法规允许范围内尽量减免税收与费用负担,提供力所能及的技术支持与信贷支持,妥当解决在生产中的土地使用、用水用电等具体困难;其四,通过政府组织上规模、有影响力的产品推广平台,加强贵州工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

(三)积极承接国外与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快形成工业生产力数据显示贵州规模以上工业外企数量为105个,资产存量为219.45亿元,而目标水平有工业外企数量797.4个,资产存量为1702.32亿元。从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贵州对外资利用率较低,一方面不能有效地吸引外资大量进入,另一方面现有外资企业经营效益不好,资产负债率过高,蕴含着较大的风险。当前世界制造业正在经历一次历史性的产业大转移,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我国东部地区有许多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企业正寻求生产成本较低的落脚点。贵州省应该紧紧把握历史机会,筑巢引凤,主动出击,有选择性地去接触,吸引符合贵州产业发展规划的项目落户贵州,加快提高贵州工业生产能力。

(四)打造产业聚集群,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贵州矿产资源丰富,至2009年贵州全省已发现矿产123种,其中有41种储量排全国前10名。[3]但是丰富的资源优势没有转变为经济优势,主要原因在于贵州工业体系局限于对资源的挖掘与开采,坐失提高工业附加值的机会,就像胡晓登提出的“各类工业产品的加工链很短,加工度低下,最终消费品比例低,工业发展的协调性差,加工附加值流失严重”。[4]更需要思考的问题是:贵州工业企业为什么不去延长产业链条呢?资本总是逐利的,产业链条没能延长必然是由于利润缺失,而利润缺失则在于生产成本的相对高昂。生产成本不但取决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还取决于企业经营环境的优劣。良好的公共设施与公共服务、全面有效的市场信息流动、便捷的生产材料供应、有力的技术支持以及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等因素可以构造一个良好的企业经营环境。对于贵州而言,正是这些因素的缺位导致其工业企业生产成本相对高昂,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进而未能延长产业生产链。要改善这种现状,贵州应该结合自身资源分布特点,充分发挥大中型企业的影响力,集合产业链上相关企业到同一地区,加强产业上下游企业的关联度,产生聚合效应,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延长贵州工业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含量。此外,政府还应大力支持发展微小企业,使其紧紧围绕在大中型企业周围,为大中型企业提供相对专业,且成本低廉的外包服务。

(五)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数据显示贵州工业企业中的固定资产比重较大,流动资产比重较小,且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较慢。此外,贵州省2009年工业产品的销售率是94.8%,低于目标水平98.10%,各种因素叠加导致2009年贵州工业资产贡献率仅为10.69%。这数据说明贵州工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打铁还需自身硬。贵州工业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其一,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尤其是国有企业应该努力建设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新型企业制度;其二,应该树立参与全球竞争的思维模式,具备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胆略,建立长远的企业发展战略;其三,在具体经营活动中,加大研发投入,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扩大企业市场影响力;其四,主动参与现代金融活动,在保证资金链条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对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此外,政府应当创造条件以培育一批潜力深厚,拥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企业。大型企业具备许多优势,不但可以从品牌、研发以及销售等方面强化市场竞争力,还可以扩大企业所在地区域经济的影响力,成为贵州工业发展的领头羊。

(六)推动教育体系改革,打造一支上规模的技工队伍贵州要发展工业,欠缺人才资源支撑。对于高层次人才,可以通过或培养、或引进、或借用等多种方式来应对,而对于一支上规模的蓝领技工队伍,则只有通过自力更生来培养。这不但需要企业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更需要教育体系能够培养足够的人才。目前,贵州普通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现象,社科、文史类专业的学生人数比重过大,而理工科,尤其是紧贴工业生产需要的工科学生人数比重过小。而在贵州中等职业教育系统中,生源主要是未能升上普通高中的初中生,基础知识水平普遍较弱,再加上教育理念的落后,技能培养不能紧跟生产实践的需要,中职毕业生距离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尚有一段较长距离。因此,贵州要想打造一支上规模的技工队伍,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与各级教育机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改革,培养大量专业对口且具备相当技能的毕业生充当后备力量。

外资企业工作总结范文2

关键词:外向型经济 对外贸易 外商投资 厦门

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209-02

改革开放之初,厦门就确立了以出口导向型和吸引外资为主要特征的外向型经济模式。改革开放30年来,厦门外贸总额稳居福建省第一位,实际利用外资189.4亿美元,位居全国前列,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出口导向型的外向型经济也暴露了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比如经济对外依存度偏高,抵御国际经济波动能力偏弱;对外商投资的过度依赖,增加了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等等问题。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把国际经济带进了新一轮调整周期,此时也正是思考和调整厦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最佳时机。

一、厦门外向型经济模式取得的成就

1.对外开放以来,厦门对外贸易取得巨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对外经贸取得了长足的进展。1978年,厦门外贸进出口总额仅为0.82亿美元,2008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53.9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552.52倍,年均递增23.4%。对外贸易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2.87%,跃升到2008年的202%。2008年出口占GDP的比重也达到130.9%。此外,出口产品层次不断提高,由原来以农副产品和初级工业产品为主发展到以机械、电子、轻纺工业等制成品为主,其中2008年,机电产品出口152.42亿美元,占厦门全市出口的51.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77.80亿美元,占全市出口的26.5%。

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对厦门经济增长的贡献十分突出,表现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即净出口增量与GDP增量的比值)和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即净出口增量与GDP增量的比值再乘以GDP增长速度)。2006―2008年的三年间出口对厦门经济的贡献率分别达到96.0%、85.0%和49.8%,分别拉动GDP增长16.0个、13.7个和5.5个百分点。

2.“请进来”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模式获得了成功。大力吸引外资,成为推动厦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强劲动力。从1982年第一家外资企业落户厦门以来,厦门市利用外资迅速增长。至2008年,全市已有79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厦投资兴业,历年累计外资直接投资项目8284个,合同利用外资306.1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9.40亿美元;开业投产的外商投资企业共5939家。利用外资层次已由80年代初期的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逐步向大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以及高附加值的企业转化,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大财团、大公司和高技术企业越来越多到厦门投资落户。至2008年底,共有11个国家45个全球500强企业在厦投资80个项目,投资总额为36.76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7.60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在全市经济增长的中坚地位不断增强,已成长为特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强有力的增长点,极大地提升了特区工业的整体水平,带动了特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全市的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2008年末,全市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吸纳劳动就业人员40.57万人,占各单位年末从业人员52.1%;完成工业产值2265.3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7.3%;完成进出口总值270.80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贸易总额的59.7%;涉外税收151.89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40.4%。外资对厦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

改革开放初期,通过吸引外商投资解决的经济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结合出口导向的对外贸易,有效地解决了厦门经济起步时期的“双缺口”,积极地促进了厦门的经济增长。90年代中期以后,厦门地区储蓄率水平居高不下,资金缺口已经基本解决,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对厦门经济建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劳动就业和提升技术水平等方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厦门吸引外资又迎来新的增长阶段,外资大量流入的弊端也开始显现。

二、厦门外向型经济存在的问题

以出口导向和吸引外资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在厦门新时期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端,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过度依靠出口,导致整体经济对外依存度偏高,抵御国际经济波动能力偏弱;对外商投资的过度依赖,增加了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等问题。

1.经济对外依存度偏高,抵御国际经济波动能力偏弱。

(1)进出口依存度过高。所谓外贸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国民收入(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即:外贸依存度=进出口贸易总额/GDP×100%。为了进一步考察对出口或进口的依赖,除了考察进出口贸易总额以外,还可以分别考察出口对外依存度和进口对外依存度,即:出口依存度=出口贸易总额/GDP×100%,进口依存度=进口贸易总额/GDP×100%。作为一个高度外向型经济的城市,30年来,厦门的外贸依存度呈上升趋势,1980年厦门的外贸依存度为3.3%,1991超过100%达到178.4%,2003年又超过200%达到203.9%,特别是2005年达到232.7%,此后略有回落。2008年厦门外贸依存度高达202%,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仅次于深圳,出口依存度为131%,进口依存度为71%。

从进出口的角度看,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带来的主要有两大风险,即出口市场风险和进口市场风险。出口方面,厦门出口竞争力高的产品依然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和电器产业,对外贸易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欧盟等地区,这清楚地表明厦门出口商品对这些国家(地区)的市场有很高的依赖程度,而且容易在主要贸易伙伴国内部形成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环境。在当前市场容量缩小、市场景气低迷的情况下,贸易摩擦将日益加重,这无疑将增加就业压力和降低厦门经济抵御国际经济波动能力;进口方面,厦门的进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占进口总额的90%左右,这充分说明生产某些关键设备和零部件的技术是受控于人的,虽然,进口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厦门企业的生产能力,但从长远来看,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依赖进口会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影响本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2)加工贸易比重偏高。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有关外贸依存度的指标是加工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加工贸易是指从国外进口主要原材料、零部件,经加工装配后再出口的一种贸易方式。在我国最常见的形式是“三来一补”贸易,其特点是“两头在外”,即原料和市场都在国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国际化分工的发展和厦门对外开放的深化,加工贸易得以快速发展。1981年,厦门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全部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仅为6%,1991年首次超过40%,在1997年达到峰值53.42%以后略有回落,但保持在45%以上的高位。2008年厦门加工贸易出口额高达3280亿美元,占厦门出口总额的55%。当前,加工贸易已经成为厦门外贸中占主体地位的贸易方式。加工贸易方式对厦门经济发展最为有利的影响是发挥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但是加工贸易与地区经济的联系不紧密,出口结构升级对国内企业带动作用小,导致出口结构升级变化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作用的影响有限,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而且大部分加工贸易停留在跨国公司全球化生产经营链条的劳动力密集型环节,技术含量不高,加工贸易产品附加值低,出口获利小,只能赚取少量的加工费,导致我国贸易的福利水平下降。

2.外商投资在经济中的作用过大,增加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前文已述及外商投资在厦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但是,自90年代中期以来,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大量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厦门,也对厦门经济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外商投资企业在厦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过大,对国家经济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增加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1)FDI流入占厦门经济总量和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分量偏高。90年代中期以前外商投资主要解决了厦门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其负面影响还不突出。但是90年代中期以后,外国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效应、国际收支失衡、国际资本投机等问题渐渐显现。1995年FDI流入占厦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2%,到2001年达到50%的历史峰值,此后略有回落,2008年达到15.2%。(2)外商投资企业的工业产值占厦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偏高。外商投资企业的工业总产值自80年代末期首次超过国有工业以后,其在厦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迅速提升。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928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652.8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1.45%;2008年,厦门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完成产值2259.4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3.3%。也就是说,厦门工业总产值中绝大部分是外商投资企业贡献的,如果受国际经济形势动荡的影响,外国直接投资减少或者外资撤离,将对国民经济产生不小的影响。(3)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额占厦门外贸总额的比重偏高。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额占厦门外贸进出口额的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自1997年起,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便已经超过厦门进出口总额的一半,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所占比重更高。以2000年为例,2000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为66.20亿美元,占厦门进出口总额的6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8.68亿美元,占厦门出口的15%。

此外,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在厦门税收中占重要的地位。厦门以外商投资税收为主的涉外税收呈逐年上升趋势,2000年以来外资企业的税收一直保持在37%以上。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外资企业就业人口问题。2008年末,全市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吸纳劳动就业人员40.57万人,占各单位年末从业人员的52.1%。

问题都是一分为二,从积极的意义上看,外商投资企业对厦门经济增长、税收、就业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从另一方面看,这种对外国投资和外商投资企业的高度依赖,增加了经济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我们必须为应对风险做好准备。

三、完善厦门外向型经济模式的政策建议

1.重视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厦门外贸要摒弃那种不惜代价追求扩大出口的传统战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依靠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尽快实现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同时,修正或取消不合时宜的出口鼓励政策,从出口创汇型的指导政策向出口创利和维护公平贸易环境的外贸指导政策转变,着重开发新产品、新款式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生产的商品,使出口贸易增长由主要依靠价格竞争、数量扩张及片面追求速度转向提高质量、效益和优化结构的方向上来,以实现厦门对外贸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厦门应根据国内产业升级的需求,对加工贸易商品分类目录作动态调整,引导加工贸易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同时,要以改善外商投资软环境为重点,完善吸引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引导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厦门市;要大力推动国内企业的加工贸易更多地进入先进制造技术和新兴制造业领域,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环保型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进一步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提高传统加工贸易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增强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和培育自主品牌的能力,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全面提高出口竞争力。

3.鼓励更多主体形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发展出口。随着厦门对外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厦门外经贸主管部门应利用特区的政策优势,加快外贸体制的改革步伐,调整外贸企业组织结构,有意识地引导多种组织形式的企业进入外贸领域,经营主体结构形成国有企业、三资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的多元化格局,改变外资企业垄断出口的现状。

4.创新外资利用方式注重外资的质量效益。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要创新外资利用方式注重外资的质量效益有效发挥FDI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是创新引资模式。除了传统的合资、合作和独资等以新建投资企业为主的“绿地投资”外,要逐步引进国际通行的跨国并购、BOT、TOT等新兴的外资利用方式。要通过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和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为外资参与国内企业的跨国并购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要尽快建立健全适合我国的跨国并购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以降低投资者实施并购的法律风险。同时,由于BOT和TOT方式主要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这与厦门地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相符合,因此,要争取在运用BOT和TOT方式中有所突破,以便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融资渠道。二是利用FDI应由数量规模型转向质量效益型,避免外资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FDI行为。鼓励外资企业技术创新,创建外资企业、国内企业、科研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开放型创新体系;积极创造竞争环境和政策环境,引导外资技术向国内转移。

5.构建以竞争机制为主的引进外资政策。新形势下引进外资的政策应从以管制为主转移到以构建竞争机制为主的方向上来,通过政策引入更多的外资竞争对手,借助外资之间的相互竞争迫使其投资方式朝着有利于中国利益方向转化。此外,在引资政策上贯彻“扶优限劣”的原则,对不同经营方式的外商直接投资制定有区别的管理政策,以使利用外资的效果达到最佳。对合资、合作以及参股、并购等投资方式的跨国公司应继续贯彻鼓励和扶持的优惠政策,尤其是对愿意转让先进技术的外商合资企业应给予更大的支持,包括在相关税收政策上给予相应的优惠。当然,优惠不等于不计成本的让利,而恰恰相反,要用付出的“市场”能够换来真正有价值的中国所需要的先进技术。

四、小结

出口导向和外资依赖型的外向型经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厦门经济抵御国际经济波动的能力,增加了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把国际经济带进了新一轮调整周期,在这个周期里,外需减少,外资流入减少。为了保证厦门经济能够在未来的时间里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我们应该积极转变观念,采取重视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创新外资利用方式注重外资的质量效益等多种措施,以完善厦门的外向型经济,使厦门经济能够保持持续快速发展。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BS08111)]

参考文献:

1.陈传发.改革开放与厦门外商投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厦门科技[J],2009(1)

2.冯玮.厦门对外贸易结构分析及其对策研究.企业经济[J],2009(5)

3.李军.进出口经济增长贡献度的测算理论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J],2008(9)

4.光.人民币汇率问题:升值及其成本-收益分析.经济研究[J],2005(5)

5.厦门经济特区年鉴2009,厦门经济特区年鉴2008等历年年鉴.

6.2008年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历年政府统计公报.

外资企业工作总结范文3

据世贸组织统计,我国已连续 9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国内有报道说,我国已成为全球贸易争端的最大受害国。而国外的舆论却认为我国大量出口的产品对当地产业、商品及就业等方面形成客观上的威胁和冲击。尽管说法不一,但有一点十分清楚,即我国的出口产品及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着不合理性:同类产品生产和出口过多,并以极低的价格出口。那么,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是如何形成目前这种不合理的出口局面和产业结构呢?只有探讨这一现状产生的根源,才能努力转变我国现行的出口和产业结构。

一、我国进出口产品现状

1.大宗进出口产品的剖析

从全球反倾销的产品种类来看,主要集中在贱金属产品(钢铁和铝制产品)、化工产品、塑料制品、纺织原料及其制成品。而这些产品恰恰是我国出口较多、已经或正在遭遇反倾销的产品。我国大宗出口商品主要为以下八大类:机械、纺织、贱金属、化学及其相关工业产品、鞋帽、塑料及其制品、车辆和皮革商品,几乎全部为国际反倾销的产品 (见表1)。

统计显示,上述八类产品的进出口额有很大的差异:贱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和塑料制品三类产品的进口额远远高于出口额;纺织原料及纺织品,鞋帽及皮革类产品则出口额远远高于进口额;机械和运输设备产品则进出口基本持平。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化工产品、塑料制品和贱金属及其制品相对于进口而言,其出口产品并不多。这表明,部分进口的相关产品在我国内加工后又再次出口,但很大一部分已直接消耗或进入我国市场。但这三类产品属于国际市场中遭遇反倾销的主要产品: 19952004年间,这三类产品提起的反倾销案件占总量的63%。

纺织原料及纺织品、鞋帽及皮革产品的出口额则远远超过进口额,属于我国具有优势的出口产品。

机械和运输设备产品的进出口额基本持平。这表明,该类产品中包含大量在国内组装或采取其他形式加工后再次出口的产品。如许多出口的高科技产品中包含一些进口零部件,在国内组装成品后再出口。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在国外遭遇反倾销的产品,除纺织原料及纺织品、鞋帽及皮革产品外,其他5大类产品实际上并非我国的优势产品,而属于在国内加工后再出口的产品。

2.与外资工业企业及产品之比较

据商务部统计,2004年,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总值达到3386亿美元,占我国出口总量的57.1%;而其进口额也达到3246亿美元,占我国进口总额的57.8%。因此,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外资工业企业在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2003年按行业分三资工业企业所作的统计,在我国现有外资工业企业中,数量在1000家企业以上、或工业总产值在1000亿元以上的企业共有18个行业(见表2)。

可以看出,八大类大宗出口商品均囊括其中。除第13、15、16和 18类行业外,其他类行业基本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约占样本企业总数的86%。其中,纺织业等六类企业 (第3、4、5、7、8、9类行业) 共计 15251家,占企业总数的39.53%。这些产业的特点是,工业总产值占总量的百分比均低于企业总数所占的百分比,有的甚至相差很远。如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企业占总数的比重为10.5%,而其产值仅占总额的3.6%。由此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资的工业制造业中,劳动密集型企业占有很大的比重,其中包括我国出口遭遇反倾销最多的产业。

上述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目前出口商品的结构与外资企业及其产品密切相关。由于我国进出口商品中近60%的产品都是由外资企业生产并出口的,且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有一定的比重,因此,外资企业及其出口产品的构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并影响了我国目前出口产品的结构。

二、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大宗出口产品的形成

鉴于外资企业及其出口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目前出口产品的结构,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境内外资企业的总体构成情况、生产加工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探讨我国目前出口产品结构及大宗出口产品形成的主要原因。

1.我国外资企业的总体构成

(1)海外中小企业构成了我国利用外资的主体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3年末,合同外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下的中小型项目占我国利用外资项目总量的96.87%,其合同外资金额约占总额的49.64%。就单个项目平均额来看,合同外资金额为203万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额仅为106万美元。

香港企业对内地的投资一直占有很大的比重,并始终处于各投资国家/地区对华投资的首位。截至 2003年末,香港在内地投资的项目累计224509个,累计投资额达 2225.75亿美元,约占我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额总量的44.38%。由于香港经济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体的,其比重约占香港企业总数的98%,因此,香港对内地的投资实际上是以香港中小企业为主的。

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日本、台湾、韩国及新加坡等国,对我国的投资始终占有很大的比重,并同样以中小型企业投资为主。虽然日本以其诸多大型跨国公司而闻名世界,但有关资料显示,1980 1991年间,日本来华投资企业主要是中小型企业,投资规模较小,并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形成了以中小型外资企业为主体的外资企业结构。

(2)制造业一直是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

据商务部对2004年我国利用外资统计,制造领域外资企业数目、合同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累计吸收外资总量的比重分别为69.59%、 71.50%和70.95%。由于在90年代初期以前,我国外资企业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体的,因此其规模小决定了这些企业为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

根据广东省发改委统计,2001年1-9月,制造业的合同和实际使用外资额分别占我国制造业外资总额的21.22%和17.96%,其次是纺织(比重分别是4.29%和5.83%)和化工业(4.2%和4.56%)。江苏省外商投资项目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领域,并以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为主。

此外,东盟国家的华人企业对我国投资也主要集中在各类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根据同创未来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出版的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在华投资企业名录(截至 2002年),两国在华投资企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册的580家菲律宾企业中,制造业项目约占 55.7%;而952家马来西亚在华投资企业中,各类制造业项目比重达到 72.06%。比较集中的行业有:服装制造,塑料制品,食品加工和制造,非金属类制品(如水泥、建材等),化学原料及制品,皮革、毛皮制造,家具制造,造纸/包装及纺织业等。

2.加工贸易及贴牌生产方式

根据商务部统计,2004年,我国加工贸易方式出口额为3279.88亿美元, 约占出口总量的55.28%,同比增长35.62%。2000-2004年间,加工贸易方式出口所占比重年均 55.27%。加工贸易之所以在我国发展迅猛,并在进出口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与我国存在着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中小型外资制造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珠三角地区引进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外资项目主要从事加工和组装生产。据有关报道,香港企业在广东投资的近20万家生产企业均以来料加工为主。

我国入世后取消了对外资企业三项限制性规定后,进一步促进了外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生产。因此,加工贸易方式已不再局限于外资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型或高新技术外资企业也采取这一方式运营。据商务部统计,2004年,外资企业出口前100名中,90家IT类企业均以加工贸易为主。由此可以看出,加工贸易方式已成为我国外资企业的主要生产方式。

与加工贸易密切相关的是贴牌生产方式(OEM)。近三年来,我国 OEM生产方式发展迅猛。据报道,长三角地区专业从事OEM的企业达千余家,而家电企业OEM生产占全国比重高达75%。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500强的家电企业中,近95%的企业都曾与我国家电企业合作,以贴牌方式生产空调、洗衣机、冰箱等家用电器。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中,外商独资、合资企业占 85%,其中90%是贴牌生产。数码相机等产品的贴牌生产比例高达 98%。此外,我国大量的民营企业也从事贴牌生产。

由此可以看出,除外商直接投资方式外,现行的加工贸易和贴牌生产方式促使我国形成了庞大的制造业队伍,生产并出口了大量的各类外国品牌产品,包括IT类高新技术产品。

3.民营企业的崛起及其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

毫无疑问,外资企业对我国进出口及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更为更重要的是,外资企业对国内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也有力地带动了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对于外资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这种效应更多地体现在近十多年来我国众多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全国工商联对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结果显示,2004年民营企业 500强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企业数量占总数的83.4%,并主要聚集在浙江和江苏两省(比重分别为 36.6%和22.6%)。我国民营企业聚集和发展的东部地区恰好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对我国投资的重点地区。据商务部2003年外资统计,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东部地区的项目数、合同额及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分别占全国总量的82.00%,86.86%和 86.20%。2004年,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比重仍达到85.93%。

我国东部地区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崛起与外商投资企业在该地区大规模投资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些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正是通过与外资企业的合作发展起来,并在其业务拓展中仍在寻求与外资合作。在浙江,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已形成共同发展,甚至发展速度超过外资企业的局面。

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在我国出口贸易中也起到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据商务部统计,2004年,民营企业年出口额达到1011.6亿美元,同比增长 68.6%,增长幅度分别超过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57.2和27.7个百分点。因此,民营企业的出口产品在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浙江省是以民营经济,特别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大省 (2004年,该省出口额位居全国第四),同时也是我国纺织品出口和鞋制品出口的第一大省。浙江民营企业既有资产在20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也有家庭作坊式小型企业,产业趋同状况十分突出。目前,该省共有各类7000余家纺织品企业,在温州集聚着4000多家制鞋企业,年产鞋6亿双以上。2004年,我国出口欧盟的鞋制品中,温州鞋占到总量的 60%以上。此外,温州很多小商品几乎垄断了国内市场,并大量出口,如打火机和眼镜等产品。在我国出口产品屡屡引发国外反倾销案例中,浙江省出口的产品占有很大的比重。

从相关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外资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中小型企业的建立,带动了我国加工贸易和贴牌生产方式及民营企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和商品出口,并由此形成了我国目前的大宗出口商品结构。

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影响、后果及建议

1.影响及后果

众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包括解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但与此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包括:造成当地环境和水资源的严重污染;大量聚集的制造业企业导致当地资源紧缺,如土地资源及电力和原材料紧缺;造成资源的浪费。据报道,目前全国600种重要商品中,约有85%的商品供过于求;产业结构趋同或重复建设加剧了国内企业间的竞争和低价出口。

此外,最为显著的后果是,大量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形成也使我国已成为世界产品加工和出口的中转地。

据海关统计,2004年,我国贸易往来主要集中在欧盟、美国、日本、香港、韩国和台湾省六个国家或地区。保持贸易顺差的是香港、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如荷兰和英国等);而保持逆差的则是台湾、韩国、日本及东盟一些国家。我国原材料和设备的进口主要来自台湾、韩国、日本和东盟一些国家(如印尼和菲律宾),其中不乏在华外资企业的国际采购。而最终产品的出口则转向香港、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进口与出口存在着双向失衡,而目前这种贸易失衡表明:我国实际上起到世界产品的加工和中转作用。据报道,在我国大量出口产品到美国和欧盟之前,亚洲四小龙一直供应发达国家市场,特别是美国和日本市场的大部分家电和日用消费晶。如上世纪80年代,台湾48%的产品出口到美国,而目前该比例已降至15%以下,近年来我国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实际上取代了亚洲四小龙的出口,并成为台湾、韩国及其他投资国家和地区对外出口的产品加工地及中转站。其结果是, 2004年,大陆与台湾地区的贸易逆差为512.3亿美元,同比增长26.9%;我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也达到344.3亿美元,同比增长44.3%;由此可以看出,近两年,台湾和韩国对我国出口大幅度增长,也导致我国出口相应大幅度增长,因而我国出口的高速增长正是由于大量进口原材料和设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组装和再出口的结果。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为亚洲四小龙、日本及东盟一些国家和地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致使其对我国实施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这使我国在20世纪70 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引进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使我国与亚洲四小龙一样借助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经济上获得飞速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上述种种负面效应,包括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失衡。目前,我国的大量出口正是建立在大量进口的基础之上,这使我国经济发展在越来越依赖于产品出口的同时,也同样依赖于原材料和设备的大量进口。我国出口产品约60%为外资企业所生产,可以说,我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特别是对贸易逆差较大的美国及欧盟国家来说,这种贸易逆差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国合资企业出口产品的结果,其中包括美国等国在华投资企业的国际采购及出口。

2.建议及启示

(1)对劳动密集型及重复建设产业的投资应予以设限

据报道,目前国内一些地区招商引资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仍是外资中小型制造业项目居多。由于中外劳动力成本之间的差异等因素,一些海外企业仍计划将其他国家的工厂移师我国。因此,我国在审批外资项目时,有必要严格区分并限制那些国内市场已经饱和、附加值低的制造业项目,及那些在国内大量重复建设的产业,以使我国做到有选择地利用外资,并应制定相关的政策。

此外,鉴于我国已取消有关外销比例的限制,我国除对外资企业产品出口继续实施鼓励政策外,还可考虑对产品返销投资国或地区实施相对优惠的政策,以分流或减少出口到贸易摩擦较大的地区和国家。

(2)鼓励现有企业利用加工贸易和贴牌生产方式出口

在我国众多出口产品中,一些贴牌生产出口的产品却很少或未曾遭遇反倾销调查。如格兰仕集团, 2004年的微波炉外销量实现1300万台,国际市场占有率接近50%,其中,60%的出口产品为贴牌产品。据该集团称,在其微波炉出口过程中,基本未遭遇国际反倾销调查。又如广东东菱凯琴集团,尽管该企业小家电产品外销量很大,且供应欧美小家电市场(2004年,其电热水壶销售突破1000万台,销量居世界第一),但由于产品全部是贴牌生产,因此并未在国外遭遇反倾销。

由此可以看出,以外国品牌生产并出口的产品很少或基本未遭遇任何反倾销调查。目前,我国已形成大规模生产家电、电器、电子及纺织轻工等产品的能力并在大量出口这些产品。因此,如何尽可能规避贸易摩擦应是我国出口企业面对的首要问题。鉴于上述两家企业的出口状况,加工贸易和贴牌生产方式仍是现阶段我国出口企业可选择的有效方式。

综上所述,我国之所以形成目前这种不合理的出口结构,一方面是外资企业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入我国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我国各省市大量引进、重复建设的结果。这使国内不仅劳动密集型产品过剩,而且一些高科技、电子产品也供大于求。

外资企业工作总结范文4

关键词:重庆;实体经济;走出去

中图分类号:F75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7-0043-02

一、重庆实体经济“走出去”的概况

近年来,重庆市在企业“走出去”工作上取得了长足进展,涉及的项目数和资金额度都在上升,在西部地区位于前列。但就全国而言,重庆“走出去”总量较小,与东部沿海相比差距明显。

1.出口贸易型。近几年重庆市出口贸易量增长较快,但由于金融危机影响起伏较大。2008年,重庆外贸累计进出口总额95.2亿美元,同比增长28%,其中出口57.2亿美元,同比增长26.9%;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影响进出口总值77.1亿美元,同比下降19.0%,其中出口42.8亿美元,同比下降25.2%,未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外贸出口增长10%的目标。 2010年,国际经济危机趋于复苏,重庆采取支持外贸出口的各项措施,出口贸易量大幅提升,外贸进出口总值124.3亿美元,同比增长61.1%,其中出口74.9亿美元,同比增长75.0%,重庆出口增长率比全国整体出口增长率高出43.7个百分点,在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中出口总值位居第5。

2.对外投资型。重庆境外投资规模不断提升,但总量较小。2008年,重庆新批境外企业(机构)20个,总投资14 888.2万美元。2009年,新批境外企业(机构)38个,总投资18 456.54万美元,同比上升23.9%。2010 年重庆共核准境外企业(机构)46个,总投资共97 216万美元,同比上升426.7%,新批境外企业28个,新增股本投资61 000万美元,增资境外企业4个,增资金额36 216万美元,变更境外企业8个,新批境外机构6个,非金融类对外投资重庆位居具全国第12名。

3.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型。重庆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数和营业额比重大幅上升,出境务工人员增多,但总体水平不高。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外出营业额3 047亿美元,签订的合同额5 603亿美元。与此对应,重庆在对外承包工程等领域规模还比较小。2010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咨询和设计咨询项目48个,合同金额为81 560万美元,同比下降23.2%;境外务工人员25 618人,同比上升21.6%。

二、重庆实体经济“走出去”的特征

1.“走出去”区域结构上,多集中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出口贸易上,2010年重庆出口前十位市场分别为:美国、日本、德国、荷兰、印度、香港、缅甸、阿根廷、越南、伊朗。从洲际比例看,亚洲出口市场最大,欧洲次之,拉美和非洲增长最快。在对外投资上,重庆的境外投资地主要集中在亚洲,2006年,重庆市现有经审批的85 个境外企业分布在 33 个国家及地区具体为:亚洲 60 个,欧洲 9 个,美洲 7 个,大洋洲 1 个、非洲 8 个[1]。

2.“走出去”的企业性质上,民营企业实力逐步成为“走出去”的主体。出口贸易上多以民营企业为主,2008重庆出口三十强中民营企业占八成;2009年,民营企业占53.33%,国有企业占33.33%,合资企业占10%,外资企业占3.3%;2010年民营企业就达18家之多,其数量占到了60%。民营企业在出口金额也占主体地位,2010年民营企业累计出口 43.31 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 57.8%。境外投资中民营企业正逐步成为主体,2008年重庆新批境外企业(机构)20家,其中境外企业18家,境外机构2家。在以上20家企业(机构)中,民营企业16家,占80%。

3.“走出去”的产品结构上,主要集中于重工业领域。出口贸易上重工业产品占了8成以上,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上,2008―2010年机电产品出口金额分别为39.98亿美元、29.33亿美元和50.02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量的69.87%、68.5%和68.5%;对外投资上主要涉及能源、高速铁路、电动汽车开发及矿产资源收购;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型,主要是承担建筑工程。

三、重庆市实体经济“走出去”中存在的问题

1.“走出去”总规模偏小,且“走出去”和“引进来”比例不协调。重庆作“走出去”的规模与同是直辖市上海相差甚远。2009年,上海“走出去”总规模为1 558.5亿美元,其中出口贸易型1 419.14亿美元,对外投资153 644万美元,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1 240 385万美元;而重庆“走出去”总规模只有52.8亿美元,只相当于上海的3%。同时,重庆市在对外经济活动过程中,“走出去”和“引进来”呈现出一种不合理的状态。在出口贸易上,2010年,重庆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24.3亿美元,其中,出口74.9亿美元,进口49.4亿美元;在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上,2010年重庆市实际使用外资636 956万美元,而对外投资总投资共97 216万美元,两者之比为1∶0.15。这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人民币强势的背景下,属于一种极不合理的单向型资本流动方式,从结构上看也不利于对外开放格局的提升[2]。

2.“走出去”的区域经济政治形势不容乐观,市场风险偏大。在对外贸易上,美日德三国长期居于重庆进出口市场的前三名。2008年三大市场占进出口总额的32%,2009年为34%,2010年降为23%,贸易市场比较集中,承受的风险偏大。2009年,重庆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对美欧贸易量明显下降,出口比同期下降25.2%,出口市场的多远化发展还有待提高。在对外投资、承包工程以及劳务合作上,非洲、中东和拉美项目逐渐增加。但由于部分地区政治经济形势恶化,“走出去”也受到一定影响。

3.“走出去”的企业面临金融困难,企业竞争力不足。民营企业正逐步成为重庆“走出去”的主体,但面临金融困难较多。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企业方面:一是,由于抵押资源有限,大额融资无法满足;二是,因为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出口和投资市场级别低、风险大,融资门槛高,由于境外投资风险高,企业获得境外投资贷款难度大。金融机构方面:金融产品结构单一,银行无法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多样化服务;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信贷和担保不足;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不健全,服务不到位。由于金融支持力度不够的原因,“走出去”的民营企业远远未达到应有的规模和质量。

4.“走出去”的企业缺乏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弱小,且相互形成竞争。出口贸易上重庆主打的机电产品,由于存在价格优势在发展中国家销售较好,但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知名品牌,渝企优势不足。对外投资上,渝企较为知名的企业像建设、嘉陵、隆鑫、力帆、宗申等摩托车企业在东南亚、西亚、非洲等地都设立工厂,这些企业产品雷同、进入区域一致,相互之间构成了潜在的竞争态势。对外承包工程上重庆建筑类名牌企业较少,2009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前50强,重庆无一上榜。

5.“走出去”的产品结构上,比例不协调,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不足。出口贸易上重工业产品比重高,轻工业和农产品比重很低。这一方面反映了重庆作为老工业地区在机电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产品结构过于单一不利于产业的协调发展。同时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2008―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金额分别为2.30、1.77、7.95亿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额的4.0%、4.1%和10.6%。对外投资上,集中于机电产品投资办厂和海外资源并购等项目科技含量也有待提高。

四、进一步推进重庆经济实体“走出去”的新思路

1.适应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降低市场风险。区域的经济波动、政治变化和贸易政策都会影响到“走出去”的水平。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证实了经济危机的全球波动性;局部冲突和动荡如近期埃及、利比亚、突尼斯等国的政局波动都严重影响我们在这些地区的投资、出口及劳务人员安全;贸易保护主义和关税壁垒、绿色壁垒也会影响“走出去”的整体形式。故在市场选择上应遵照具有国内市场容量大、经济增长率高、投资回报率高、贸易开放度高、进入地区市场的潜力大、政治经济形势良好的标准进行市场选择[3]。重庆应进一步巩固美欧日等原有市场,积极开拓非洲、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周边市场上要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理之便,积极融入东南亚。

2.适应国内经济发展战略和格局的变化,积极调整发展战略。重庆作为内陆唯一的直辖市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突出。一是中西部的承接地,中西货物的集散中心;二是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经济高地,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集聚效益突出;三是西部的工业中心工业基础雄厚;四是国际化程度较高、国际知名度高。2010年重庆位于全国国际化城市排名第九位[4]。重庆要抓住西部大开发、两江新区成立和国家产业机构调整的机遇,充分利用现有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积极扩大国内市场,缩小与东部沿海之间的差距,在国内市场的基础上提高“走出去”的水平。

3.调整对外商品和投资结构,增加科技含量。在全国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加强科技投入改变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出口贸易上要充分利用重庆的优势产业和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现有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重庆应发挥机电产品的主体优势,推动技术革新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对外投资上要支持大企业“走出去”力度,重点支持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境外投资,切实提高科技含金量。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要改变传统的重复性工程和劳动力成本优势,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工程技术创新,学习当地的尖端技术,提升在承包工程领域的科技水平。

4.实施品牌和质量制胜战略,打造重庆品牌。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在海外竞争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优势,创建“重庆品牌”战略势在必行。首先,要树立品牌观念,重视产品的质量和服务。其次,政府要整合资源,着力打造一批重庆品牌。在“走出去”的产品中树立一批知名品牌,发挥品牌效应。同时要避免恶性竞争。在对外承包工程上,要重视工程建设质量,培养一批有实力、信誉较好的企业,继续加大对海外投资企业的政策支持。

5.加强金融业对实体经济走出去的支持力度。市场经济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作为重要支撑的经济形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和谐关系及发展的动态波动对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至关重要[5]。重庆要抓住建设内陆金融中心的契机,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扩大企业信贷和担保规模,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的海外网点布局、增加和更新金融产品种类。建立以信贷为基础、担保为依托、政府补贴为补充的发展机制,大力推动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对接,建立和提升企业与金融机构的战略伙伴关系,确保“走出去”的总量和质量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马瑜.重庆加快对外投资发展的现状透视与路径选择[J].中国商界,2010,(5):92-93.

[2] 方彦富,刘义圣.后金融危机与福建企业“走出去”[J].亚太经济,2010,(1).

[3] See Moses M.Ikiara,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Technolgy Transfer,and Poverty Alleviation:Africa‘s Hopesand Dilemma,2003,P.30.

外资企业工作总结范文5

中央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的主导力量之一,在创造社会财富和承载社会责任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动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人的职工规模,使每个企业都面临着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既能有效的激励职工发挥工作热情,又体现社会公平的意愿。薪酬体系是连接企业与员工的纽带,是公司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设计良好的薪酬体系有助于降低企业人员的流失,吸引高级人才,减少企业的内部矛盾,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随着企业领导人薪酬管理意识的增强,众多中央企业不断深化薪酬改革,克服组织管理链条长、用工形式复杂等诸多困难,初步建立多层面、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但是,通过近些年对大型企业的实地调查,发现由于粗放式的管理手段和监督制约机制的乏力,企业的薪酬分配体系仍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将限制人力资本这个最活跃的生产力作用发挥,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

要建立现代企业薪酬分配制度,离不开对现行分配领域普遍问题进行诊断,正如世界银行专家在研究中国收入分配问题时指出的那样,中国统计工作的改革明显落后于经济改革。在研究国企收入分配方面,工资制度变革、工资性收入结构变化,以及收入再分配等方面的一般结论只能作为我们进一步掌握真实情况的一个起点。必须对现行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为此,笔者以一家典型中央企业集团为切入点,对其薪酬体系中的职工收入增长机制、薪酬分配秩序和企业用工制度三个方面开展调查。该企业作为一家生产型企业(以下均简称为__企业),资产规模和盈利水平均居行业前列,且成立时间较早,所属二、三级单位众多,是我国中央企业的典型代表,能够反映当前国有企业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本次调查采用事件分析方法,探讨国有企业薪酬体系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一、薪酬增长机制和结构的调查

(一)职工收入增长情况

__企业拥有职工十几万人,近六年的时间,企业利润总额增长了13倍,同比职工工资增幅不足1倍。工资性支出在__企业的总产值的结构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所占比重由9.30%下降到5.78%,降幅为3.52%,而企业高级管理层与一般职工收入的差距却由5倍激增至23倍。

调查表明:收入分配增长机制存在缺陷,广大职工未能分享企业效益高速增长的“盛宴”。事实上,多数企业效益的大幅增加一定程度上是以减缓职工收入增长为代价,企业高额利润的背后隐含侵占职工的利益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企业集团的盈利水平稳步提升,但是广大职工的收入增长却远落后于企业效益的增长(个别垄断高工资行业除外),特别是一般职工的利益,甚至出现了收入“缩水”现象。

(二)企业内部群体薪酬差异情况

__企业实行以岗薪为主的工资分配模式,生产服务岗位为主体,管理技术岗位为核心的岗薪制度。对该企业最近一年的工资水平调查结果表明,管理及技术岗位年均工资5.02万元,生产服务岗位年均工资2.63万元,仅占管理技术岗位工资水平的52.40%,特别是其中的生产岗位职工占该企业职工人数的一半以上,人均年收入为2.72万元,仅为管理技术岗位平均收入水平的一半。

管理层与一般职工收入差距较大,企业机关本部平均工资收入7.23万元,是该企业职工平均收入水平的2.73倍,企业负责人的工资收入更是高达职工平均工资的30.31倍。

调查表明:尽管岗薪工资制度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拉开了各岗位之间的薪酬差距,但是除直接证据表明企业领导人与普通职工收入差距拉大外,岗薪工资并未能科学体现职工的劳动价值。因为企业在划分岗位过程中,对岗位的界定存在一定模糊性,导致下属的不同单位之间对岗位认定上大相径庭,那么,在此基础上制定的岗薪工资难免会偏离科学、公平的宗旨。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岗位的划分是实行岗薪工资的关键所在,__企业曾聘请世界知名薪酬咨询公司提供专业意见,通过专业化的指导来破解岗薪难题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尝试。

二、薪酬调控和制约机制的调查

(一)企业薪酬总额控制情况

为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从1985年我国开始实行工效挂钩,__企业较早实行了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分配模式。但是,在实际执行中,__企业除按照工效挂钩核定的工资总额之外,每年仍计提部分工资。仅20__年至20__年,__企业集团合并报表范围内在工效挂钩的工资总额之外另行计提工资16.7亿元。特别是在20__年后,国资委对__企业工效挂钩方案的批复明确规定要求其严格执行工资总额同利税总额挂钩,但20__年至20__年,__企业仍违规自行计提工资总额4.31亿元。

调查表明:工效挂钩体制的初衷就是通过调剂企业工资总量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但企业以各种名义在工资总额外列支职工工资,破坏了工效挂钩这个“蓄水池”的功能,削弱了国家对企业工资总量的宏观调控功能。

(二)薪酬监督管理情况

__企业薪酬体系逐步完善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格局,与之相匹配的监督制约机制却未建立。在调查过中发现了以各种形式违规取酬问题。比如:职工以兼职为名在所属账外的公司违规领取奖金;逃避审批程序,与个人签订虚假劳务报酬合同,额外向个人支付奖金;虚构假名套取资金向有关领导发放报酬;企业领导人在兼职公司领取薪酬等问题。

调查表明:由于该企业下属单位众多,仅选取了部分单位的进行薪酬内部监管调查即发现了上述在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乱发放奖金和违规取酬问题突出。这此问题反映了企业内部薪酬制约机制缺失,工资制度规范 管理方面仍待加强。

三、企业用工制度的调查

早在20__年,__企业规定由集团公司本级统一管理各类形式的体制外用工,并严格执行申报审批制度,所属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未经集团公司批准私自与单位或个人签订临时用工合同及协议。经调查,20__年至20__年,该企业体制外用工共计11.18万人,发生劳务费支出17.70亿元,而经过集团审批的体制外用工仅为6451人次,劳务费为0.31亿元,仅占公司审批额度的1.75%。

__企业由于历史包袱沉重,企业大量的富余人员形成了内部劳务市场主体,为解决和安置下岗人员,规定凡是体制外用工必须优先在内部劳务市场挂牌招用。但由于临时用工审批的无序管理,仅20__年,__企业体制外用工22 745人,其中外部用工16 447人,占72.31%,同期__企业的内部富余下岗人员有29 430人。

调查表明:__企业组织结构较为庞大,下属的各级独立法人单位规模达数百家,对体制外用工的管理非常薄弱。体制外用工审批制度流于形式,形成企业一方面大量雇用外部临时用工,一方面企业内部又存在大量富余人员的局面,加大了人工成本,这种管理缺失的局面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

另外,__企业雇佣体制外用工与个人签订临时用工协议,以劳务费名义将工资性支出在管理费用中列支,调查的最近三个年度中,体制外用工工资性支出4.36亿元全部列支工资总额之外。其后果是不仅工资总额控制无法与企业效益真正挂钩,还导致了体制外用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无法保障,少缴或者不缴社会保险问题时有发生,损害了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

四、国有企业薪酬改革进程中的思考

对__企业的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普遍存在于国有企业的薪酬弊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在初次分配领域处理好效益和公平的关系,在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当中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激励机制。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地位决定建立完善的薪酬制度尤为重要,在整个企业格局当中应当发挥市场导向的作用。在中央政策指引和企业自主改革薪酬制度的进程中,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都取得了新进展,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宏观层面,主要问题是企业分配秩序混乱,分配行为不规范,劳动者劳动报酬权益受到侵害,企业职工工资水平增长速度相对于经济发展速度偏慢,某些行业、职位工资水平过低,收入分配关系不合理。政府对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管理主要是对企业工资总量进行调控,有两个不高于的规定,但是在这个规定幅度内国有企业的人工成本总额往往是呈刚性无规律增长的局面。企业利润的增长一部分原因来自成本超常压缩。其中,劳动者报酬的减少是重要方面。从企业生产成本的构成上分析,这几年我国企业设备等固定资产以及原材料等成本减少缓慢,特别是资源、能源价格上升,成本刚性较大。通过减少这类项目的成本来增加利润难度很大,而劳动力成本成为企业减少成本增加利润的目标。企业通过减少劳动力数量、增加工作时间、减少劳动力报酬,在人力成本方面挖潜来提高利润水平。我国过剩的劳动力现状,为企业大幅度降低劳动力成本提供了客观条件。

在微观层面,主要是企业薪酬制度改革仍缺少先进理念指导,缺乏战略引导,基础管理薄弱,薪酬制度设计不够科学,内部分配关系没有理顺。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激励和约束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导致国有企业经营者与职工收入的差距不合理扩大,企业普通职工工资结构差异未能体现公平、效率原则。特别是在长期以来的工效挂钩考核背景下,国有企业管理层为完成国家下达的以利润为核心的考核指标,为了实现政绩,一边以改革改制为名大量减员,另一边却又临时从社会上大量招收聘用人员,减少劳动力成本,导致“同工不同酬”现象普遍存在。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如果劳动力成本长期低于劳动力再生产的成本,甚至低于劳动力简单再生产的成本,一个国家的产业将难以维持竞争力,更难进行产业升级。

五、建立科学的国有企业薪酬制度

面对困扰国有企业的薪酬难题,如何化解难题与矛盾,不断制定和调整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薪酬制度才是当务之急。应在正确的改革思路的指导下,采用科学方法是深化企业薪酬制度改革的正确途径,通过上下联动,把价值追求、价值创造、价值评估环节与价值分配诸环节衔接起来,从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的改革相互形成合力,协调推进,共同促进我国企业薪酬制度改革取得最终成功。

第一 搭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建立科学的薪酬分配制度。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为指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行规范,建立与相关配套改革有机衔接的职工薪酬管理系统。

一是通过科学的评估人力资本价值,设计薪酬定位。在梳理业务管理流程基础上,构建合理的组织机构、正确划分管理责权,根据执行业务管理流程的需要与组织机构职责功能确定岗位名称,在岗位分析基础上定岗定编,再对所确定的岗位进行岗位价值评估,真正的发挥岗薪工资的激励作用。

二是科学的薪酬激励机制,既能激发员工高涨的工作热情,又能从总体上减少企业人力成本,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薪酬激励不仅是货币激励,实质上已成为企业激励机制中一种复杂的激励方式,隐含着成就激励、地位激励等。根据企业特点,将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变动激励与稳定激励相结合,充分调动经营者和劳动者以及投入生产要素个人的积极性。

三是借助中介咨询机构专业力量,扩充企业薪酬设计“智囊团”。聘请专业机构为企业量体裁衣设计薪酬制度,将外部“智力”引入企业薪酬决策层,不仅吸收先进的经验,还避免企业内部各方利益博弈造成整体利益受损的弊端。

第二 发挥工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的作用,引导企业建立正常的工资决策和增长机制。建立健全企业收入分配宏观调控体系,严格工效挂钩执行纪律,创新工效挂钩清算方式,积极稳妥的推进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推动新分配格局的建立。改进对国有企业工资总量的管理办法,单纯的利润类考核指标给企业人为调剂当期利润留下很大空间,尝试通过推行基于eva等衡量企业价值指标的考核机制,将企业价值增值与工资总量相挂钩,建立企业长期发展与经营者利益相挂钩的利益共享机制。解决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的问题,使企业经营者以股东的心态来思考企业的发展问题,真正建立起企业领导承担风险、享受利益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创造出良好的国有企业激励环境,以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外资企业工作总结范文6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工商企业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省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300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13亿美元,有91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我省投资落户。全省136户重点工业企业累计实际利用外资66.26亿美元,其中,与外方建立合资、合作企业258个,吸引外商直接投资28.4亿美元,占全省的13.34%;利用国外政府、银行等贷款和境外上市融资37.86亿美元,占全省的42.18%。通过利用外资,促进了工业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加快了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步伐,推动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为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一点要充分给予肯定。

同时,我们还应当清醒地看到,尽管我省企业利用外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广东、上海、江苏等先进省市相比,存在着规模小、层次低、质量不高等问题,差距很大,远不适应我省改革发展的需要。具体讲,一是利用外资规模小,与国际大公司的合作项目少。136户重点工业企业经济总量接近全省的一半,而实际利用外资仅占全省的1/5强一点,还有59户企业至今未开展对外合资合作。世界500强和136户企业只有18个合作项目,总投资额仅3.49亿美元,而江苏合作项目达400多个,仅投资1亿美元以上的大项目就有70个。二是直接投资少,间接融资多,来源区域比较单一。从企业引资的方式看,136户企业实际利用外资57%来自国外政府借款、银行贷款和境外上市融资,外商直接投资仅占43%。从外资的区域看,136户企业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中,85%以上来自亚洲地区,合作的面比较窄。三是引资的项目优势不突出,带动辐射作用比较弱。不少企业还没有把招商引资的方向放在强化主业上,放在推进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上,多种经营的项目多。据统计,136户企业建立的258个合资合作项目中,涉及企业主业的只有123个,不到总数的一半。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省利用外资水平的提高,也制约了我省工业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去年,我国加入WTO,这标志着我国工业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我国进一步放开国内市场,国际资本、技术、人力资源将大量涌入,工业的发展必然出现市场国际化、技术高新化、生产现代化的格局,竞争与合作成为当代工业的的鲜明特征。在这种情况下,谁能在全球范围内更加主动开展合资合作,加强资金、技术和市场的联系,强化发展的优势,谁就能在新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否则就会被挤垮,被淘汰。当前,开展招商引资有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世界经济增长趋缓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创造了条件,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最大的“加工厂”。我们必须抓住入世带来的机遇,切实抓好招商引资工作。136户工业企业和31户商贸企业是我省经济的主要力量,也是招商引资的重要领域,必须在招商引资方面走在前面,进一步推进与国际大公司的合资合作,并购、重组、联合,瞄准世界领先水平,利用外资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这也是重点工商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对此,各地和企业要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迅速在全省重点工商企业中掀起招商引资热潮,争取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使招商引资工作有突破性进展。

二、突出重点,理清思路,切实抓好重点工商企业招商引资工作

今年,全省重点工商企业招商引资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立足于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以产业政策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跨国公司为争取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利用外资与引进技术、管理、人才结合起来,推进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优化,提高山东工业的整体素质。要围绕这个总体要求,理清工作思路,突出三个重点,加快推进重点工商企业利用外资的步伐。

1、从五个渠道拓宽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工商企业要努力适应新形势,大胆实践,探索招商引资的新路子。一是通过项目招商,鼓励国有企业在资本、技术、市场等方面与国外优势企业合作,利用外资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造步伐。二是通过出让上市公司国有股招商,鼓励上市企业以并购的形式与国外跨国公司和行业领先企业合作,实现我省大企业与跨国公司的战略性重组,加快国有资本的调整重组步伐。三是通过部分和全部出售非上市股份制企业招商,在引进外资的同时,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机制和管理经验,加快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四是扩大招商引资的渠道,在吸引国外资金的同时,吸引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社会法人、自然人等投资,加速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五是投资额在5亿元以上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必须招商引资,不能搞单一的投资主体。

2、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与国外企业开展合资合作。要充分利用我国对发展中国家资源类项目投资的优惠政策,与国外企业加强我省紧缺资源类项目的合资合作,在更大的范围内利用国际资源。鼓励大企业以技术、设备为投资,与国外企业兼并重组,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实现销地产。要支持更多的优势企业到海外上市,募集资本,逐步实现国际化经营。

3、充分发挥经济开发区的作用,大力发展加工贸易。要抓住中国向“世界工厂”发展的有利机遇,利用好我省的区位和劳动力、土地等优势,以青岛保税区、烟台和威海出口加工区及各类经济开发区为依托,面向日本、韩国等地,大力发展加工贸易项目,使我省成为跨国公司元气件、零部件的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信息类、机电类等技术含量高的出口加工企业,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推动加工贸易高层次发展,带动我省产业的升级。

三、落实措施,务求实效,推进我省重点工商企业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

最近,省委、省政府连续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企业对外招商引资工作,并将此作为全省今年的“亮点”工程对待,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下大力气抓好这项工作。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要从事关企业生存发展和经济发展大局的高度来对待招商引资工作,政府部门要转变观念,企业同样要转变观念。要破除封闭保守的陈旧观念,以资引资,盘活资产,每一次招商引资,就要促进企业一次大发展。要破除以“我”为中心的传统观念,积极参与到国际经济中去,只要有利于发展,谁更有优势谁控股。要破除招商引资扭亏脱困的错误观念,勇于将好企业、骨干企业推出去招商引资,培育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带动力量。从今年开始,我省招商引资工作重点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即由小企业、困难企业为主向大企业、优势企业为主转变,以大引大;由单一投资主体向多元投资主体转变,不断拓展融资渠道,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由以单个项目和子公司招商为主向股权合资合作、整体购并招商转变,加快国有资本的调整重组,推进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

2、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招商引资工作必须选准题目,选好项目,有针对性地搞好经贸洽谈活动。一是认真参与抓好省里的重大招商引资活动。为加大招商引资工作的力度,省委、省政府确定今年5月在香港举办大型招商引资洽谈会,届时张高丽省长将率全省政府和经贸代表参会。会上省里将集中推介127个重点合资合作项目,这些项目是从前段时间各市上报的项目中筛选的,项目涉及工业、高新技术、农业、商业流通业、基础设施、国有企业股权转让等6个方面。按照分工,省经贸委牵头成立重点企业招商组,主要负责工业企业和民营企业招商引资的组织筹备工作。有关筹备工作,鲁经贸[2002]142号文件已经做了具体安排,各行办、各市经贸委要高度重视,成立专门的筹备班子,认真做好有关筹备工作。二是组织专题和特色招商引资活动。各市经贸委都要排出本地区重点企业的招商引资项目单子,在积极参加省里统一组织的招商引资活动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组织有实效、有特色的招商引资活动。近年来青岛的啤酒节、电子家电博览会、烟台APEC果蔬会、潍坊鲁台经贸洽谈会等,对吸引外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各地要利用一切行之有效的形式,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各行办要围绕服装、食品、造船、汽车等四大产品链和各行业产品结构调整规划,组织企业“走出去”,考察市场,洽谈项目,参加大型专业经贸洽谈会,通过招商引资推进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省136户重点工业企业和31户重点商业企业都要根据企业“十五”规划中的重点改造、扩建项目,按照适应入世后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以国外跨国公司和行业领先企业为主要目标,提出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和对外出让股权以及以企业整体与跨国公司购并合作的项目,有目标、有重点地组织好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三是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积极探索网上招商、招商、以商招商等招商引资的有效方式,采取一切合理有效方式招商引资。特别是要充分发挥中介服务组织的作用,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传播手段,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加大招商引资项目的宣传,将招商引资工作变成一种经常性的工作。逐步建立完善依托政府、面向市场、商业化运营的专业招商体系,形成市场化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

3、改善环境,加强服务。要加快建立与国际惯例相适应的市场经济机制和科学规范的经济管理体系,创造更加稳定、宽松的政策环境、行政环境、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省经贸委拟研究提出省重点企业招商引资的意见,鼓励大企业招商引资,特别是鼓励企业以主业为主,采用整体购并的形式与外商合资合作。同时加快项目审批制度的改革,简政放权,政务公开,对国家和省政府没有明确要求审批的,采用备案管理,对确需保留的审批项目,简化手续。今年的企业技术改造项目,除国家有特殊规定的外,一律改为备案制。认真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抓紧制定“十五”市场经济秩序规范纲要,重点协调打击骗取出口退税、制假售假和传销,进一步优化市场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减少企业负担和各种不合理摊派,为企业利用外资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4、落实责任,督促实施。全省经贸系统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来抓。实行招商引资首长负责制。各市经贸委、各行办(公司)及工商企业一把手就是招商引资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领导挂帅,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切实把企业利用外资工作抓紧抓好。今年,所有重点工商企业都必须提出合作项目,寻求合作伙伴,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对今年还没有开展对外招商引资的重点企业,要严肃批评。省经贸委将建立167户重点工商工业利用外资考核办法,规范考核认定,将重点企业利用外资和进出口等经济外向性指标,作为考核省重点企业的主要指标之一,按照动态管理的要求,定期“淘汰”落后企业,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外资企业工作总结范文7

用6年时间,到2014年底,实现省政府确定的把我市培养成建筑业优市的目标。全市建筑业年产值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37%,增加值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35%;建筑施工企业市外施工产值达到40亿元,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10%以上;建筑业企业总量达到200家,其中,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5家,超过5亿元的10家,超过1亿元的20家;特级资质企业2家,一级资质企业10家,二级资质企业40家;完成10亿元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例进一步提高;打造15万人建筑大军,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持证率达到85%以上,关键岗位职业资格证书持证率达到100%。

二、调整和优化企业结构,做强建筑业企业

1、积极发展施工总承包企业。大力发展公路、市政、房屋建筑、矿山等施工总承包企业。行业主管部门要在工程建设管理中支持施工总承包企业拓展行业领域,促使其上等级、上规模。不断壮大专业承包企业。支持专业承包企业向设计、施工、制作、销售一体化发展。鼓励一、二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分设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专业承包公司,引导和支持三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向专业化、技术型专业承包方向发展。着力发展建筑劳务分包企业。加强对建筑劳务带头人或召集人的政策指导,引导具备条件的建筑劳务队伍和成建制建筑劳务队伍成立建筑劳务分包企业;引导部分三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向建筑劳务分包企业转化;引导一、二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分离富余职工,成立建筑劳务分包企业。

2、培育建筑业龙头企业和优秀建筑业企业。对年产值达到5亿元、上缴利税达到1500万元以上的建筑业企业,市政府命名为“*市建筑业龙头企业”;对年产值达到1亿元、上缴利税达到300万元以上的建筑业企业,市政府命名为“*市优秀建筑业企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其列入政府投资项目和重点工程投标预选企业名录,支持其参与工程建设,在市域内投标工程时,按照同等优先的原则适当提高分值,努力提高我市施工企业的市场份额。金融部门应当提高建筑业龙头和优秀企业的信贷等级。税务部门对建筑业龙头和优秀企业纳税实行专项服务。

3、大力开拓外埠市场。支持建筑业企业出外进行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鼓励具备条件的建筑业企业在发展地设立分支机构,联合省内、外企业,进一步开拓全省和省外市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提高和加强对外出建筑业企业的服务和管理,对外出建筑业企业在注册、资质升级、队伍培训和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

三、深化企业改革,推进科技创新

1、深化建筑业企业改革。鼓励各种资本投资建筑业,支持企业增资扩股,优化资本结构,增强企业活力。继续引导改制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的职责。深化企业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完善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聘任制度和职业经理人制度,规范劳动合同制,鼓励企业实行年薪制。各县(市)区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建筑业企业改革,确保有关政策落实到位,切实维护好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2、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各县(市)区应将建筑业科技发展列入当地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推进建筑业科技进步。建立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建筑业企业可以从工程结算收入中提取1-2%作为企业技术进步发展资金。企业通过开发推广应用新技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可提取适当比例用于奖励。

3、创建精品工程。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品牌企业。强化精品意识,打造优质工程。鼓励企业争创国家、省级、市级奖项。建立工程招标激励机制,增加质量、安全、卫生、环保、消防、科技创新等在评标中的权重,实行优质优价。对在工程承发包合同约定创建部级奖项(鲁班奖、鲁班奖提名奖)、省级奖项(世纪杯奖)、市级奖项(优质工程奖)的工程,甲乙双方应在合同中相应约定由发包方给予承包方工程总造价5%、4%、3%、2%的奖励,其费用列入工程总概算。对获得鲁班奖(包括鲁班奖提名奖)工程的项目经理,自获奖之日起,3年内可直接承接一项规模相当的国有投资建设工程;对连续2年获得优质工程的项目经理,自获奖之日起,1年内可在本市同时承接3项建设工程。

4、推进建筑节能与安全。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安全型建筑,严格执行国家建筑节能标准、消防技术标准,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公消〔2007〕131号)的规定,落实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建筑消防临时供水设施,不使用可燃易燃外墙保温材料,确保消防安全。新建公共建筑严格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建立完整的建筑节能检测和评价体系,强化节能监督管理,实施以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为主要内容的闭合式管理,加强工程建设程序各环节的节能专项监管,对达不到建筑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建筑物不准施工、验收备案、销售和使用。

5、完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加快建筑业人才市场建设,通过市场供求和建筑技术人员合理流动,促进建筑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健全建筑业人才管理激励机制,加大收入分配向科技人才倾斜的力度。加强执业人员培训,提高执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执业能力。进一步完善执业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考评制度,拓宽建筑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资格申报评审渠道,不断创新评定方式方法。

四、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优化建筑业发展环境

1、加强有形建筑市场建设。市城市规划区内所有建设工程、开发区建设项目、政府投资工程的招标投标活动必须在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内进行;各县(市)建设工程的交易活动应在当地有形建筑市场内进行。有形建筑市场要认真履行服务职能,逐步对公共资源的交易进行整合,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提供公开、透明的交易平台。

2、强化招标投标监管。结合工程特点与专业要求,不断创新和完善招标投标机制。积极探索新的评标方式,逐步推行网上远程评标。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的招标投标监督机制,重点加强对投标资格审查、评标、定标等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开展中标后监督工作。加强对评标专家库的管理,对评标专家实行动态考核。整顿和规范招标市场,建立健全招标机构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

3、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履行职责,对各类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安全实施统一监管,消除监管盲区和死角,杜绝重特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进一步加强住宅分户验收监督管理工作,保障竣工房屋使用功能,落实质量责任制。认真监督施工企业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标准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并将安全生产费用存入指定账户,在政府监管下按规定安排使用,逐步建立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

4、规范建筑市场计价行为。凡使用国有投资或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严格执行国家和省规定的工程勘察、设计、监理、造价咨询、招标等收费标准,严禁压价、无序竞争或采用不正当手段发包承揽业务。凡政府和有关部门规定的必须缴纳的费用,包括工程排污费、“五险一金”、危险意外伤害保险费等规费,在工程招投标中为不可竞争费用,直接进入工程总造价。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政府以及发展改革、财政、建设部门制定的工程造价计价、结算控制办法,规范计价行为。

5、加快推行工程担保制度。加快建立并推行符合我市的工程担保制度,建立由市政府控股、企业参与的*市建设工程担保公司,专门负责对市内建筑施工企业进行银行贷款担保,解决施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增强企业融资能力。鼓励县(市)区政府和有条件的企业、中介机构通过联营、合资、合作等方式组建专业担保公司,为建筑业企业提供融资担保。

6、建立并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统一的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建立完整的市场主体和执业人员的信用档案系统,认真开展信用等级评价。通过资质或资格管理、市场准入、招投标、工程担保、表彰评优等工作环节和方式,依法对守信行为给予激励,对失信行为进行惩处,充分发挥信用体系建设对建筑业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

7、健全并落实防止拖欠工程款制度。严格对项目立项、施工许可和建设过程的管理,严禁政府投资项目以带资承包方式进行建设,确保建设资金落实和工程款支付,杜绝政府投资项目拖欠。完善并严格执行工程价款结算办法,防止变相拖欠。加强对工程价款结算的监督管理,实施合同审核备案和竣工结算备案管理制度。对不按规定要求及时进行工程结算的建设项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不予办理房屋产权登记。在市域内,发生过无故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在建设工程开工前,按工程合同价款的一定比例,在规定日期向劳动保障部门指定的银行专户预存工资保证金。对没有发生无故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建筑施工企业可以不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

8、鼓励外地建筑业企业来我市创业。对在我市设立总部的外省和中直特级建筑企业,自开业之日起两年内,市和县(市)区政府按企业缴纳本级地方所得税额的50%给予补助。鼓励外来企业与本地企业联合或在我市设立长驻机构,参与我市工程建设。加强省外建筑业入葫施工管理,外省企业入葫要成立分公司,进行工商、税务注册,逐步实现外省企业属地化管理,提倡外省企业在*成立子公司。省外企业在我市施工要做到“三固定”(固定管理人员、固定办公地点、固定联系电话),并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备联系。

9、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金融机构应将建筑业列为支持性行业,与建筑业企业建立沟通机制,提高企业融资能力。要运用多种信贷方式,积极向符合条件的建筑业企业提供各类授信、贷款以及其他多种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

五、加强组织领导,努力提高建筑业管理水平

1、实行建筑业企业统一管理。对房建、交通、水利、核电站等大型项目工程施工企业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大建筑业概念。市政府成立*市加快建筑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把建筑业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建筑业工作。各县(市)区政府也要成立相应机构,统筹本地项目建设,及时研究解决建筑业改革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营造有利于建筑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外资企业工作总结范文8

对标管理并非照搬别人的管理方法,即使对标企业与自身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当今市场发展迅速,可能在几个月之内就会发生重大变革,而对标企业所处的时期明显早于企业当前时期,且不同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以及企业文化均有不同,因此照搬别人的管理方法并非上策。在进行人力资源对标管理中,确定对标企业后对标杆企业进行深层次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再结合自身企业目前的状况,总结出适合的管理办法。

二、对标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施策略

1.成立对标小组,确定的对标研究主题

企业手下需要根据未来发展规划进行设定发展目标,并根据当今市场状况设定企业的年度计划以及季度计划,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都是为满足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企业需要建立专门的对标小组,通过系统化的分析和管理方式进行对标管理工作的展开。对标小组的组成人员主要包括HR、会计统计人员、市场调查员、高层主管、数据分析人员、电子商务信息人员,通过不同部门间的分工协作保证对标管理的妥善落实,小组成立后需定制对标管理日程计划,并分配各组成结构的任务,并由高层主管主持召开例会,定期汇报工作进度,确保对标工作按计划实施。

2.分析自身的状况及需求

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能够看清当前状况,并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度过建立之初的困境后将迎来一段甜蜜的发展期,此时很多问题将被掩盖。管理人员切忌满足于现状,应该通过科学的方法找出发展中存在的瓶颈,就人力资源管理而言,企业在未完全稳定前相关管理策略都会存在一定的漏洞,尤其是对摸索中前进的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理机制明显不够完善。无论企业处于任何时期,都免不了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要揽进优秀的人才,还要降低企业的离职率,留住已有人力资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对目前企业的人员结构进行分析,并结合企业目前的事业结构,找出企业目前人力资源构成的合理度,发现需要提升的部分,针对性进行改善。

3.对标数据的外部分析

通过分析自身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有助于确定对标企业。确定对标企业后需要对对标企业的各项数据及管理策略进行分析,即对标数据的外部分析。外部分析首先从对标企业开始,将对标企业相应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进行分析,找出该企业当时的状况及人力需求,并对其改善策略进行深入探讨,总结其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除对标企业的数据分析外还要进行市场环境的深入分析,分析大范围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现状,并将相关数据进行分类整合,便于后期使用。

4.对标数据的内部分析

对标数据的内部分析主要是为对标企业策略方法在自身企业的应用奠定基础。将自身目前的状况及需求与外部分析结论进行对比,确定企业自身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内部优势及劣势以及外部的机遇和挑战,并结合目前的市场状况对企业自身进行准确定位。企业内部分析主要包括企业人员规模、企业员工的职称结构、人才培养方式、绩效考核方式等,同时总结企业内部展开的各项人力资源活动,例如相关教育培训活动等。只有在充分了解自身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借鉴,从根本上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5.总结属于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通过内部分析以及外部分析总结出人力资源在相应市场环境下的规律,有助于企业对未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进行预判,减少对标管理的风险,并根据目前的市场环境制定类似于对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在管理中一定要有自身企业的特色,避免出现生搬硬套。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首先需要满足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并具有一定的柔性,可以应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6.采取风险规避措施

基于市场环境的多变性以及不同企业间存在的差异,因此在制定相应的对标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后需要进行一些基础的风险规避措施,避免不可评估因素对企业造成的伤害。首先企业需要在对标管理的基础上建立长期通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首先是必要的人才储备,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永远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只有员工的利益得到维护才能让员工对企业产生信心。其次是对企业人才需求的科学评估,通过对市场信息的分析以及企业产业链随着科学技术可能发生的改变进行合理预测,在提高内部员工整体职业素质的基础上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最后是创新人才机制的制定,企业不能固步自封,别人成功的经验并非万能,在需要改变时就要及时改变。

三、结束语

外资企业工作总结范文9

本文总结前人研究,结合现实情况,采取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决策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影响人力资源外包决策的动因;二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外包时所倾向选择的内容;三是企业选择外包商时所考虑的因素。

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影响中小企业决策是否进行人力资源外包最为明显的因素是成本因素和技术因素。同时在进行人力资源外包的中小企业中,大多数选择将例行性工作进行外包,其中尤为偏向于人员招聘、福利、人才测评和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等内容。另外,外包商的价格、信誉水平等因素是影响中小企业决策是否选择该外包商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决策分析

一、引言

根据参阅文献,借鉴浙江大学的人力资源外包模式问卷以及湖南大学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决策及实证分析问卷,我们就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基本情况、影响中小型企业是否进行人力资源外包的因素、中小型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外包的内容、中小型企业选择人力资源外包商的标准、中小型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外包的难点及风险等五个方面内容进行了模型设立及问卷调研,欲给我国中小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外包决策以及外包商开展业务工作提供参考。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企业问卷150份,回收127份,回收率84.67%。剔除填答不完整者,实际有效问卷119份,有效率93.70%。

二、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基本情况

图1 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现状

本文将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现状划分为5种:A.正在使用、B.曾使用,但暂时不使用、C.未使用,正在考虑、D.未使用,没有考虑。在119份有效问卷中,我们发现:中小型企业中,有使用人力资源外包的有45家,占总数的37.82%,其中33家正在使用,占总数的27.73%。而没有使用过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中小型企业有74家,所占总数比例高达62.18%。更为吃惊的是,有近半数的中小型企业至今仍未考虑过进行人力资源外包,共57家,占总数的47.90%。

图2 企业是否有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部门

再对现在未进行人力资源外包的86家企业进行调查,我们发现,只有35家企业在内部设有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部门,占总数的40.69%。而内部未设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部门的企业有51家,占总数的59.31%。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中小型企业较少进行人力资源外包的原因,并非在于自身已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的部门,而是在意识上不大肯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表1 企业对人力资源外包的认识

本文又对被调查的企业对人力资源外包的认识进行了调查。我们将认识的五种不同程度分别设定为数值.即:非常不同意=1、不太同意=2、一般=3、同意=4、非常同意=5,求得均值和方差。可以看出企业对人力资源外包的认识的倾向性和一致性。企业对于人力资源外包可以帮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效率和管理的认识倾向性不明显,几乎是均匀分布。而对于人力资源外包会使管理更加复杂化的认识的倾向性比较明显,接近50%的企业认为外包会影响内部沟通。

由此也验证了我们推测。

最后,我们对填写者进行了抽样访谈。抽样进行的访谈结果与数据结果一致。在访谈中发现:一、公司各级管理层对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中小企业领导层对人力资源管理意识薄弱,有的老板简单地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不过是缺人时找人、上岗前简单培训、发工资前进行考核和计算三部曲;而这简单的三部曲可以由各部门主管与公司财务进行,不需要大费周章建立人力资源部;二、无法协调好人力资源部门和各部门的关系,人力资源部发挥不了其作为支持部门的作用,形同虚构;三、缺少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人力资源管理还是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层面,内部管理一直处于累积经验不断改善的状态;四、企业规模较小,没有这个必要。

三、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决策的动因

(1)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图3 外部影响因素对中小型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外包决策的影响程度

本文将外部环境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并在发放问卷时就这两个环境的定义对被调查企业进行了解释。我们将影响的程度划分为4种:A.非常影响、B.一般影响、C.不太影响、D.不太影响。在119份有效问卷中,觉得宏观环境对其进行人力资源外包决策有影响的有112家,占总数的94%,其中,觉得不太影响的有49家,占总数的41%,觉得一般影响的有61家,占总数的51%,觉得非常影响的很少,只有2家,约占总数的2%。觉得微观环境对其进行人力资源外包决策有影响的有116家,占总数的97%,其中,大部分认为有一般影响,共63家,占总数的53%,觉得非常影响的较宏观环境多,有10家,占总数的8%,觉得不太影响的叫宏观环境的少,有43家,占总数的36%。

由此可见,外部环境对中小型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外包决策有一定的影响,且微观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宏观环境的要大。

(2)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图4 中小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外包的内部因素

本文将中小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外包的内部因素划分为5大类:A.战略需要、B.成本原因、C.风险考虑、D.技术要求、E、社会因素。在119份有效问卷中,战略需要的有17家,占总数的14.29%。成本原因的有62家,占总数的52.10%。风险考虑的有9家,占总数的7.56%。技术要求的有29家,占总数的24.37%。社会因素的有2家,占总数的1.68%。

由此可见,中小型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外包决策时,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成本因素,其次是技术因素,再者依次为战略因素、风险因素和社会因素。

四、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内容

图5 人力资源外包的内容及程度

由调查结果可知,企业外更愿意外包人员招聘、福利、人才测评和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等内容,但不同类型的企业对这些项目的外包程度是大有不同的。我们对问卷中的外包程度进行赋值,整体外包赋值为4,依此类推,大部分外包、小部分外包和没有外包分别为3、2和1。赋值后处理数据得到下表:

表2 不同类型企业的人力资源外包内容和程度

上表中平均数越大,说明企业该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的程度越高。根据上表,不难发现外资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程度在各类型企业中是最高的。其中福利和人员招聘是外资企业最愿意,且外包程度最高的两项外包内容,其平均数分别为2.89和2.67。虽然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也是比较倾向把自己的福利管理和人员招聘外包出去的,其平均数达到2.4和2.2,但明显它们这两个项目的外包程度较外资企业要小。而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则更愿意将其人才测评和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外包出去,且这两项外包内容的外包程度都比较高,其平均数分别为2.18和2.63。

由于赋值时,我们以1代表没有进行外包的内容,2代表进行小部分外包的内容,所以我们以2为分界线,只要某一项外包内容,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其外包程度平均值都少于2,我们就认为它不适合进行外包。从上表中,我们发现员工培训、薪酬管理和企业文化等内容一般都是由企业内部完成,而不会被外包出去。

五、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商选择标准

当中小企业选择人力资源外包,并已确定外包内容时,如何在众多外包商中选择最佳外包商便成为其实施人力资源外包的一个瓶颈。选择合适的外包商是企业外包战略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所以“怎样选、选择谁”对任何一位准备将其人力资源外包的企业管理者来说都是一个必须慎重对待的问题。

(1)中小型企业对外包商的选择方式

表3 中小型企业对外包商的选择方式

本文把中小型企业对外包商的选择方式分为5种:A.依照以前的合作经历、B.直接找外包商谈判、C.通过企业或他人的介绍、D.信息公开招标、E.其他。通过调研发现,企业最经常是根据以前的合作经历对外包商进行判断和决定是否进行合作,其次就是直接找外包商谈判和通过其他企业的介绍,信息公开招标的使用频率相对较少,这说明企业很大程度上会在对外包商的服务水平等有直接或间接的了解后,在信任的情况下进行选择,较少直接选择不了解或者了解不多的外包商,如公开信息招标使用较少。

(2)人力资源外包商的选择对象

我们针对企业“如何对人力资源外包商的选择进行决策”做了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1%的企业选择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只有14%的企业选择普通的中介咨询机构,1%的企业选择高等院校,这说明企业对外包商的服务质量有很高要求,会优先选择具有专业服务水平的机构。

(3)中小型企业外包商的选择标准

表4 中小型企业外包商的选择标准

本文把中小型企业外包商的选择标准分为8种:A.服务水平、B.良好声誉、C.价格、D.经验、E.企业兼容性、F.经济实力、G.服务范围、H.其他。通过调研发现,绝大多数企业在选择外包商时会首先考虑其专业服务水平,并且其是否具有良好声誉,价格是否合理都是企业参考的重要标准;而外包商的经验占41%,经济实力和服务范围只占14%,这说明,企业的规模以及过去的外包经验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决策的影响相对来说重要性降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己不局限于规模较大、有外包经验的企业,更多的企业开始根据现时的需要来做出相关决策。

六、中小型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外包的难点及风险

调查过程中也对“实施人力资源外包的难点”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多数企业认为是外包商的选择和管理,各占调查企业中的36%,另外合同谈判也是待需解决的难点;

而对“人力资源外包中的最大风险”这一问题,有68%的企业认为是外包服务质量低下,其次是难以管理外包人员,占27%,如下表所示:

表5 人力资源外包中的最大风险

这些信息充分说明,多数企业认为外包商的选择和管理这一难点同时也是成为他们实施外包的最大风险。因此,企业在人力资源外包决策之前,对外包服务商的选择和对企业内部的资源进行充分分析是尤为重要的,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将出现的风险。

七、结论与展望

(1)研究结论

关于影响人力资源外包决策的动因: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外包的动因包括外部影响因素(宏观环境因素、微观环境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战略因素、成本因素、风险因素、技术因素、社会因素)。但通过数据分析,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发展规模和经营资金的局限,没选择人力资源外包。而选择了人力资源外包的企业最为关注的是人力资源外包能减少它的管理成本,节约它的管理时间以及得到专业化服务可以专注于其核心业务。所以,对中小企业选择人力资源外包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成本因素和技术因素。

关于企业选择人力资源外包的内容: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内容可以分为福利、工资发放、人事管理、人员招聘、人才测评、绩效考核、员工培训、薪酬管理、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企业文化。而对于这些项目可以划分为例行性工作(福利、工资发放、人事管理、人员招聘、人才测评、绩效考核、员工培训、薪酬管理)和战略性工作(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企业文化)。大多数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内容主要是例行性工作,其中尤为偏向于外包人员招聘、福利、人才测评和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等内容。

关于影响企业对外包商选择的因素:选择外包商需要考虑的因素有服务水平、良好声誉、价格、经验、经济实力、服务范围、企业兼容性、网络。绝大多数企业在选择外包商时会首先考虑其专业服务水平,并且其是否具有良好声誉,价格是否合理都是企业参考的重要标准,所以外包商的价格,信誉和水平等因素都会对企业的选择造成较大的影响。

(2)给中小企业及外包商的建议

对中小企业的建议:

1、前文提及到我们所调查的外包企业只有37.82%使用过人力资源外包。也就是说大部分中小企业从来都没有进行过人力资源外包。这样对于提高企业专业化分工不利。企业不能完全集中优势的资源进行核心盈利业务。

2、对于一些重复性繁琐性的人力资源业务诸如:工资发放、人事管理、人员招聘、人才测评、绩效考核、员工培训等等交给专业的人力资源公司效果可能会更好。

对人力资源外包商的建议:

1、规范管理。中小企业在选择外包商的时候最关注的是服务水平这一标准。外包商更应该规范外包服务项目、每个服务项目流程和报价、方案所涉及的各种法律文本、服务质量监控参考指标、意外补救措施等。提高公司服务质量、专业技能、服务经验。

2.增加知名程度。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只有少部分中小企业从来没有想过要进行人力资源外包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同时中小企业在选择外包商的时候也十分关注外包商的良好声誉,所以外包商应该建立自身良好声誉,并且通过广告、自身网站等多种平台宣传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