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低保动态管理工作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2-04-24 08:36:29

低保动态管理工作总结

低保动态管理工作总结范文1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雨后路人”为你整理了这篇民政局城市管理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思路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我局认真落实《新昌县2020年“城市管理提升年”工作方案》要求,对照城市管理工作标准,较好的完成了与我局相关的工作,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社会救助精准高效

一是健全完善救助政策。制订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昌县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重残、重病患者单独施保、低保渐退期、支出型困难对象救助等政策;新实施的《新昌县临时救助实施细则》对救助对象和标准进行了提标扩面,共完成临时救助349户,共发放救助资金60.08余万元。二是开展“爱满新昌”行动。5月向全县城乡特困、低保、低保边缘三类6879名低收入群众发放343.95万元爱心红包,有效降低了新冠疫情对困难群众生活的影响。三是开展社会救助专项治理。以社会救助政策落实、资金管理、工作作风等方面作为治理重点,强化规范管理,完成12个乡镇(街道)社会救助公示栏的安装,实现社会救助公示常态化、标准化。四是加强低保动态管理。对低保、特困人员救助标准分别提高40、99元,分别达到850元、1347元,实现低收入户与低保户标准合一。加强低保动态管理,利用“大救助”信息平台和第三方调查机制,及时对低保家庭财产信息异常情况进行调查,共退出低保102户181人,新增低保305户475人,目前共有低保3927户5297人,低保边缘609户1442人。五是加强流浪人员救助。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05人次,其中护送返乡13人次,进行DNA检测2人次,核酸检测4人次,为13名走失人员找到家人,实现家庭团聚。

二、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一是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有序完成全县271个村(社)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二是指导茶亭、滨江等8个社区成功创建“五星和美”社区,5个农村社区成功创建示范引领社区;三是完成梅湖、钟楼等4个社区综合用房的提升工作,共投入资金290万元;四是出台《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优化社区管理和运行机制;四是开展社区工者招考工作,计划招考24名社区工作者;五是完成七星社区、南岩社区分设工作。

三、地名设置规范标准

针对地名类别中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结合地名普查成果,对地名库中的地名逐条进行了排查。查出不规范道路命名3条,不规范交通指示牌4块。对查出的不规范地名和交通指示牌会同交警部门进行及时整改,有效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

低保动态管理工作总结范文2

[关键词] 煤矿物资储备提高效益 竞争力

煤炭企业生产所需物资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由于煤炭企业生产对安全要求的特殊性,使物资供应责任重大,质量性能等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为做好物资供应,我们必须储备一定量的物资来保证生产正常进行。一定数量的物资储备是必要的,但储备不能过多。储备量过大,会使企业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和保管费用。而且物资长期存放,还会降低物资的使用价值,造成浪费,结果就必然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生产的经济效益。如何加强物资储备管理,将库存资金与保障生产形成最佳平衡点,用最低的库存满足生产的最大需求,实现库存资金效益最大化就成为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煤炭企业的生产受地质条件的影响,采掘环境复杂多变,从而使煤炭企业的物资采购计划很难做到完全符合客观条件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划准确率低,管理制度不完善。从主观上看,对储备工作缺少一套严格有效的管理方法,特别是制约产生超储积压的有效办法,煤矿需用的物资品种多,批量大,计划多变,计划准确率低,同时还存在计划外采购。机动性很大,在管理上造成一定困难。

2.由于煤炭企业生产地质条件复杂,对生产任务完成有很大影响。生产任务变化,所需物资用不上,造成物资超储积压。

3.煤矿物资设备更新换代快造成积压。煤矿物资设备配套性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了煤矿使用的机电设备更新换代的周期,各种配件随主机淘汰,产生积压。

针对上述问题,现结合开滦集团公司实际,简单谈一下如何加强物资储备管理工作。物资储备要坚持先进、合理、适应性原则,实行动态管理。在保证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减少储备费用,优化储备结构、盘活存量资产、减少或杜绝物资积压报废。

1.制定科学合理的物资储备定额。(1)物资储备定额是企业物资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它是企业编制物资采购计划,确定采购量、订购批量和进货时间的重要依据;是企业掌握和调节库存量变化,使储备经常保持在合理水平的重要工具;是确定物资仓储条件,进行仓库规划的主要依据。开滦集团实行专业化重组,物资公司负责对各专业化公司所需物资进行集中统一采购。物资公司计划部为物资储备管理实施责任主体,对储备结构是否合理负总责,供应部负责本部门储备管理。为合理控制储备资金,物资公司对物资实行ABC管理。因为煤炭企业储备的物资规格品种繁多、数量大。如果不分主次控制库存数量,容易造成一般性物资的超储,而关键性紧缺物资得不到必要的补充而造成供应缺口,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2)按照储备定额的作用不同,物资储备可分为经常储备定额、保险储备定额、季节储备定额、特准储备定额等。经常储备定额和保险储备定额必须制定,季节储备定额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特准储备定额以集团公司确定的特准储备目录为准。具有储备定额的单位按本部门的储备定额指标分解到每个计划员,每个计划员以自己分管的物资按明细制定出储备定额。储备定额包括最高和最低储备,最低储备定额必须满足生产和贸易的需要。特准储备量是经过集团公司专案讨论批准列入的储备量。特准储备物资应当进行跟踪管理,对于专案文件明确规定的特准储备,必须按规定数量进行储备,一旦动用,马上进入采购程序进行补充。

2. 加强计划管理,尽量使采购计划真实客观。物资采购计划是企业在计划期内,为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确定各种物资需要量而编制的计划,是企业物资供应部门组织采购进货的主要依据,是促进企业生产发展,作好物资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加强计划管理,是降低物资储备占用的前提。开滦物资公司对物资进行集中采购, 便于随时掌握库存,对于生产单位填报的需求计划,首先查看库存,只要库存有的物资,坚决不再做采购计划。通过查看库存确实需要购买的物资,要求计划部核准数量、规格后,才能编制采购计划,尽量使采购计划真实客观。按需要购进的物资,由使用单位及时办理领料手续出库,减少库存,防止积压,从而降低储备资金占用。

3. 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和指标考核体系。管理制度是工作的规范、行动的准绳,指标是工作奋斗的目标。物资公司按照集团公司下达的存货预算指标,对物资公司储备资金实行总量控制,对计划部、供应部下达储备资金分解指标。计划部、供应部按照下达的储备资金分解指标制定本部门储备资金定额,落实责任,定期考核。

4.做好物资储备情况分析。坚持按照类别对物资的收支存和库存结构,进行全面细致分析,查找库存变化原因、及时弥补工作中的不足。物资公司计划部负责控制不合理库存,仓库保管员根据储备定额,随时核对库存量,当库存大于最高储备量或达到最低储备量时,及时向分管计划员反馈信息。依据最高储备定额,计划员每月末对分管库存物资进行分析。对库存呈增长趋势的物资,计划员要到生产单位进一步了解生产需求情况,通知使用单位及时办理领用手续,避免库存积压。对不合理的库存增长,要深究原因,追究相关业务人员的责任,及时调整、优化储备结构。

5.物资储备实行无动态管理。物资储备按明细进行考核,凡是进入库存超过三个月没有动用的,列入无动态范围。无动态物资一经出现,分管部门立即拿出处理建议。对于解除无动态困难较大的,物资公司经理办公会做出限期处理意见,由分管部门执行,计划部负责公司总体平衡。无动态物资在没有解除无动态之前,永远按无动态物资进行考核,直至该物资解除无动态为止。无动态物资解除无动态状态后,一个年度周期内,不得再回到无动态状态,否则将按连续无动态考核。

6.积极进行人员培训。加强技术能力培训,针对影响物资储备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工种、每一个人员、每一个岗位,采用缺少什么培训什么,达到合格为准。积极推进企业文化教育,提升团队凝聚力,一致为实现储备合理化贡献力量。

总之,物资储备是保障企业生产正常进行的必要手段,加强物资储备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降低采购费用,优化库存结构,缩短库存周期,减少库存资金占用和物资损耗,有利于保证企业生产所需物资的质量、数量。对降低成本、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低保动态管理工作总结范文3

【关键词】低收入群体;社会保障

青海省地处西部属于欠发达地区,由于落后的经济条件制约和经济转轨与结构调整带来的社会压力的影响,青海省在社会保障制度在低收入群体保护方面还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低收入群体现状

2012年12月,青海省有105678户、22.98万人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占青海省城镇总人口的10.1%,平均保障标准310元/月,人均补助水平297元/月。全年累计支出城市低保资金56633.9万元。2012年底,青海省城市低保对象人数22.98万人,比2011年底增加3875人,增长1.76%。民政传统救助对象“三无”人员(即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抚养人的人员)共有3568人,占总数的1.59%。残疾人7619人,占总数的3.4%。

2012年12月,青海省纳入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生活困难群众40.1万人,占青海省牧区总人口数的11.46%,青海省平均保障标准为年人均1204元。平均补助水平98.4元/月,全年累计支出农村低保资金64345.65万元。2012年青海省累计支出农村低保资金44845.65万元,比上年增加投入13296.35万元,增长42.05%,其中争取中央投入34900万元,比上年增长4.6%。青海省累计支出农村低保资金中含农村低保补助资金26035.65万元、特殊人员补助资金2280万元、临时补助资金13680万元,一次性物价补贴2850万元。

二、低收入居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保障覆盖面低

目前青海社会保险费的统筹层次较低,虽然国家要求各地区尽快实现省级统筹,但大部分地区只落实到地市级统筹,还存在不少的县级统筹。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地区环境各不相同,经济基础也不一样,管理水平和人才条件存在一定差异,这些都决定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而也决定一个地区的资金筹措能力。目前,社会保障资金的低统筹层次直接影响了社会保障的良好运行。条件好的地方,较低的收费率即可满足当地的社会保障支出,但条件差的地方,较高的收费率也无法满足当地的社会保障支出。

(二)社会保障意识淡薄

低收入群体参保意识普遍比较淡薄。一部分人认为养老保险是今后十几年或几十年才能享受的待遇,谁能顾及这么远,因此缺乏忧患意识。中年人则由于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重,只能考虑眼前利益,根本无多余的资金参加社会保险,或者受缴费必须满l5年以上的规定所限而不能参保;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农民工由于流动性大,收入极不稳定,有的甚至较长时间拿不到工钱,也是影响农民工参保的重要因素。

2011年,西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根据以往西宁市四区三县养老保险扩面工作的难点,对民营和私营企业,对企业用工情况、职工构成情况、签订劳动合同情况等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询问,通过检查发现西宁地区民营、私营企业普遍存在用工不签订正规劳动合同现象,参加社会保险意识淡薄,并对参保有抵触情绪,认为参加社会保险是老板多掏钱,有的企业老板为自己参保却不能职工参保。

(三)制度之间配套衔接不紧密

在低收入群体的医疗服务需求方面,现有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制度设计上都没有充分考虑低收入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使部分低收入群体成员成为“边缘群体”。前者要求被保险对象有正规就业,但在实践中存在着大量乡镇企业、非正规就业人员、特困企业以及负担重的企业很难参加医疗保险制度,即使是能够享受医疗保险的低收入职工和退休人员也可能面临着医疗费用的负担困难;而后者主要是保障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不满足他们的疾病医疗需求,使得部分低收入群体成员可能存在着有病不敢医的困难,这种困难进一步加剧了贫困人口的贫困深度。

三、完善低收入居民社会保障机制的举措

(一)健全保障机制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国家和青海省各项政策规定,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为调节社会利益分配、帮扶社会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低收入居民保障工作重视不够、责任不落实、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工作保障不力、工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最低生活保障是党和政府为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而作出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政府要切实把低保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重要议程,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完善程序规定,强化监督问责,不断提高低保制度的科学性和执行力,维护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

(二)动态调整低保标准

建立健全动态管理制度,强化动态管理措施。结合贯彻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实施办法,对已经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救助对象,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管理服务,定期跟踪检查保障对象家庭变化情况,形成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的动态管理机制。对于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义务人的“三无人员”,可每年核查一次;对于短期内收入变化不大的家庭,可每半年核查一次;对于收入来源不固定、成员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条件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原则上实行城市按月、农村按季核查。同时,县、乡两级要结合乡(镇)、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根据贫困人口和贫困程度的变化,定期对乡(镇)、村两级保障面进行动态调整,确保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保障范围,促进农村低保真正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低保动态管理工作总结范文4

7月30日省林改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对已完成主体改革检查验收的9个州市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要求对发现的问题,必须进行认真整改,省林改领导小组明年还将组织复查,复查时对问题突出的地方,将进行问责追究。按省林改领导小组部署,复查后全省统一通报检查验收结果。8月底、9月初,全省检查工作结束后,省林改领导小组将召开扩大会议,参会范围为省林改领导小组成员、各州市的副书记、副州市长和林业局长,重点通报检查情况,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如何抓整改、抓落实,确保质量。今年2月王副厅长率队来*对集体林权主体改革进行检查验收,对*林改中发现的四个方面不足进行了反馈并了整改的要求。刚才听了*州整改情况的汇报,为搞好整改工作,确保林改质量,我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深化认识,加强领导。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主体改革省级检查验收后,配套改革即将全面启动,任务将更加艰巨。6月22日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总理会见与会代表时即席发表的重要讲话、回良玉副总理的主题报告和总结讲话,对林业给予了很高的定位,赋予了林业更加艰巨的光荣任务;对林业发展了明确要求;科学分析了当前林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困难;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吹响了全面推进改革的动员令。第四季度,省委、省政府将召开全省林业工作会议,深入贯彻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林改主体改革经验,围绕改善生态、培植产业、助农增收目标,对下一步林改工作的重点及配套改革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州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加强领导,确保改革机构不撤、队伍不散、力度不减,始终把林改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把手工程抓紧、抓好、抓到底,确保林改取得实效。

二、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确保主体改革质量。国家确定的标准明确后,省林改领导小组明确要求:要坚持林改标准不动摇,特别是均山到户率必须达到80%以上。公益林确权发证到村民小组后,也要完善合约或协议,均股均利到户。对联户发证和发大证的,要坚决杜绝,认真整改。*州要将宣传工作贯穿林改始终,重点加大对农户的政策宣传,确保宣传工作不留死角,做到家喻户晓;对仍然由集体统管的集体林商品林,要加强工作引导,尽量承包到户;对集体统管公益林,均利合约不完善的要予以完善;确保林权证准确无误;对档案资料,严格执行《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办法(试行)》,按照完整、准确、系统、安全的要求,查缺补漏,做好档案移交、保管和利用工作;对尚未调处的林权纠纷,要明确时限、明确责任,尽快地加以解决。

三、积极推进配套改革,巩固主体改革成果。要以落实“四权”为基础,紧紧围绕林改工作目标,全面提升林改成效。一要完善林木采伐管理机制。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对建立健全林木采伐管理制度了明确的要求。要简化采伐审批程序,做到简便宜行、公开透明,推行采伐限额公示制度。实行林木采伐分类管理,非林业用地不纳入采伐限额管理;商品林采伐指标,5年内结转使用。二要加快建立集体林权流转和管理体系。依托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和资产评估经济师等专业人员,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师制度和评估制度。搭建一站式林权流转服务平台,规范流转行为,保障公平交易。三要建立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林业金融支撑制度、林业小额贷款贴息制度和森林保险制度,做好金融支持林改和林业发展服务工作。扶持林农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进一步完善森林资源“三防”体系。

四、加强资源管理,协调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林业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的重大意义,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的关系。一要完善征占用审核、审批和监管制度,加快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建设,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管理,加强森林公安队伍和执法能力建设,完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二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严格管理重点公益林,积极引进市场机制,用好商品林林地资源,大力开发林业产业;充分发挥公益林的经济功能和经济效益。按临*区综合开发会议精神,省政府从今年起每年投入3个亿,启动全省6000万亩省级公益林补偿。*州也要将公益林补偿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随财力的增长逐步提高补偿标准;对生态效益直接受益或对生态造成损害的单位,从其经营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用于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及对所有者的补偿。三要加强对国有林的监管,坚决打击借林改之机蚕食、侵占国有林地,盗伐国有林违法犯罪行为。

五、加快林产业发展,促进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必须确保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两个基本目标。在林产业发展中,要坚定已确立的林业产业发展方向和目标,科学规划,逐步加大政府投入和补助力度,重点扶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提高产品精深加工程度,增加附加值,确保把区位优势、林区巨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让广大林农分享到林业发展的成果。

六、要认真开展中低产林改造工作。实施中低产林改造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只是解决了林业经营的体制制约问题,并未直接解决林业综合生产能力总体低下的问题。中低产林改造对于充分发挥我省的资源优势,发展壮大林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农民持续增收后劲,提高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意义十分重大。因此,中低产林改造是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是关系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件大事。

省政府用5年时间完成全省6000万亩中低产林改造,为产业发展打下基础。*州要结合产业发展对疏林地,灌木林地、次生林地进行更新改造,最大限度的提高林地生产力。

中低产林改造要突出抓好几个重点环节:种植规模化、生产科学化、管护规范化、效益综合化、政策配套化。种植规模化,就是要尊重农民意愿,积极有序引导,促进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集中连片种植,逐步使林业“第一车间”实现规模化生产,夯实现代林产业发展的基础。生产科学化,就是要因地制宜地推广运用良种良法,加强病虫害防治,改善水、土等生产条件,逐步实现标准化、集约化、高效化、现代化的森林经营。管护规范化,就是要健全林业管理和服务体系,简化行政管理程序,切实提高管理和服务的质量与效率。效益综合化,就是要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既要科学地改变公益林的单纯生态效益,使其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源泉,又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商品林生产对生态的不利影响,最大程度地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使中低产林改造成为推进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政策配套化,就是要从打造支柱产业的战略高度,加紧完善政策措施,制定全面系统的林业产业扶持政策体系,为推进中低产林改造、加快现代林业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林业主管部门要为推进中低产林改造工作创造条件,扫清障碍,党委、政府要像扶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一样扶持农民进行中低产林改造,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在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扶持。要优先满足中低产林改造所需的林木采伐指标,凡经批准的中低产林改造所需的林木采伐限额应在当年采伐限额总量内优先予以保障,不受采伐类型限制,并切块专项用于中低产林改造;中低产林改造采伐的木材允许上市销售,并减免育林基金。

低保动态管理工作总结范文5

一、向管理要效益,紧抓安全生产。

安全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车间管理层认为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因此在车间运作和管理中,以各种形式对员工灌输“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工作思路,使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应急事故处理能力有了显著增强和提高。此外,车间管理层实行夜间值班和班外巡检相结合的方式对工艺班组的生产、工艺指标、劳纪进行监督考核,提高了员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特别在冬夏两季的“四防”预案的制订上,坚持少形式、重落实,杜绝做表面文章,以岗长为主的不定期安全普查,多出安全隐患被发现,并及时得到整改和消除。总之,各项安全措施的制订和实施,本年度没有出现设备、人身安全事故,为公司的安全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向管理要效益,不断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车间借助于公司两次加薪的东风,紧抓契机,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潜能和聪明才智,大胆创新,参与改造,以合理化建议的方式上报车间。对个别思想落后,工作消极的员工,密切注意思想变化动态,及时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激发其劳动热情。车间管理层自身也在不断学习总结,积累管理经验,结合科学管理,提高员工凝聚力。全员竞聘中,对个别有强烈求知欲望的员工,大胆地进行了调岗,以满足积极进步心态,通过半年的测评,收益甚好。在对基层管理人员的任用上,做到了知人善用,因岗设人整个车间出现了“能者发挥其长,健者不遗余力”的空前高涨的工作热情。下半年,因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命运堪忧,员工思想动摇,工作热情骤减,车间迅速及时调整思路,加大管理力度,在鼓舞士气,消除疑虑方面煞费苦心,才终使各项工作稳步向前推进。

三、向管理要效益,不断提高设备利用率。

合成车间运转设备约计30多台,如何提高设备利用率,一直是困扰管理层的难题和追求的目标。(1)严把备品备件入库质量。在每月呈报的备件入库时,组成了由技术员、设备员和保全岗长三方共同验货小组,重要、关键部件由主管、设备科亲自验货,并坚持原则和标准,不含糊、不纵容,坚决不让非合格品流入生产岗位。(2)严把设备检修质量。加大了对保全岗位的管理,提出了严要求、高标准。特别在10年度大修试车中,基本上无大的质量问题出现,为今明两年的生产提供了保障。(3)加强设备维护保养。车间将诶和设备特点,制订了详细地日常维护和操作管理制度。严查操作工和维修工的巡检质量,严格执行润滑油使用制度,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以上三措并举,设备运行周期大大延长,好多几台创造了安全运行历史记录,维修费用比去年同期大大降低,确保了生产的长周期安全运行。

四、向管理要效益,保证生产指标稳定运行。

针对工艺指标的执行,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奖罚分明,公开公正,以激发员工劳动热情。通过对生产流程和状况分析论证,在10年度大修中,及时对一米铜塔填料、上下加热器、2#合成塔内件和触媒进行了更换。目前,精炼、合成系统运行平稳,双塔能达到12.5吨每小时的生产能力,充分显示了流程改造优化后的强劲势头,各项指标稳定运行,且操作弹性较大。

五,向管理要效益,努力降低消耗,注重修旧利废。

通过制订结构严谨、合理高效的节能措施,继续挖潜摸索,本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原则,把节能降耗做细、做严,努力控制各项成本支出,同时要求员工科学合理控制电耗、油耗、水耗,堵塞一切“跑、冒、滴、漏”现象,对油房的废油回收、保全的废件修复、阀门组的阀门维修工作提高和加大了管理力度。以上措施的实施,成果颇丰,为公司节约了一笔客观的资金。

六、向管理要效益,加强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一直是车间工作的外部形象,同时也贯穿于整个管理当中。对现场卫生实行了不定期检查考核制度,平时日常形成了以岗长、管理层齐抓共管的局面。车间整体面貌较去年有很大改观,远远走在了其他兄弟车间的前面,并多次得到公司领导的赞扬和认可。

在总结和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正视工作中所暴露出来的不足:

1、对基层管理人员管理力度不够,导致产生了“上面雷声大,下面雨点小”的不良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车间工作的有步骤、有计划的推进。

2、关键工序上出现的操作能手的断层现象,导致了大修后期中出现了一些制约因素如:热交的串气、触媒的中毒,废锅安全阀的跳启,充分暴露了员工在操作技能方面的欠缺,更为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挑战,指明了方向。

2010年就要来了,昨天必将成为历史。合成车间针对目前的生产和工艺状况,讲继续加大管理力度,向管理要效益,向低成本战略挑战,继续发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进一步优化与挖潜,配合“1830”的发展目标,把车间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推荐同主题文章相关于:2010年车间工作总结

| | | | | | | |

查看更多>>

1、针对10年度的不足,积极制订措施,自我加压,消除制约因素,打破被动局面,使车间各项工作在09年度能健康、平稳向前推进。

2、认真把握当前的平稳态势,抓好工艺指标和设备的管理及运行,确保二大六机满负荷运行,稳产、低耗,胜利完成全年生产目标任务。

3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促进公司安全目标实现,让安全教育深入人心,把员工安全意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4、全力配合公司的各项技改,完成公司、生产处下达的各项工作指令,时刻和公司的思想保持一致,步伐保持协调,为公司的发展保驾护航。

5加大节能降耗力度,打造低成本战略,争取全年吨氨耗铜30克,油耗0.54?,加大修旧利废,争创行业能手,以此来抵御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总之,过去的一年是合成车间加强管理。开拓奋进的一年,为了生产的稳定运行,各项生产指标的顺利实现,生产装置和系统流程的优化运行。车间管理层将不遗余力地带领全体员工继续保持开拓、敬业、奉献的精神状态,努力开创新局面。世界经济形势依旧严峻,但我们坚信在公司决策层的英明领导下,树立坚强的信念,做好本职工作,一切困难都将会迎刃而解的,胜利必会指日可待!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推荐同主题文章相关于:2010年车间工作总结

低保动态管理工作总结范文6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alina”为你整理了这篇生态环境分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思路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一、今年工作总结

(一)突出问题导向,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明显。一是打好蓝天保卫战。开展大气污染精准治理减排,加大扬尘治理力度,实施重点行业VOCs整治,1-10月,我区空气优良率为92.6%,PM2.5平均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4%。二是打好碧水保卫战。1-10月,辖区内省控以上断面III类及以上水质达标率为75%,县控以上断面III类及以上水质达标率为66.7%,省控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推进污水零直排建设,椒北工业功能区块已完成任务;医化园区中18家重污染企业、14家轻污染企业已完成任务。三是打好净土清废战。深化土壤污染防治,已完成13个疑似污染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审工作;已完成18家国家质控的详查企业的地下水采样工作;已明确19个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地块非污染地块。启动椒江区“无废城市”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小微企业危废集中收集转运试点工作,目前已设立3个收集点,着力完善工业固体废物收运体系,提升工业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利用处置能力、风险防范能力。

(二)突出严格执法,中督反馈问题整改有效落实。一是扎实做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目前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未结案信访件“德鑫公司搬迁”问题,考虑企业生产、员工安置等实际情况,给予企业6个月生产过渡期,明确2021年1月份停产退出。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我区共受理54(计45.3)件信访件(全市518件),其中重点件4(计2.1)件(全市16件),责令整改企业38家,立案处罚13家,累计处罚121.7844万元。二是推进医化园区综合整治。邀请专家开展地毯式排查,排查出问题178条,完成整改131条。建立“一企一员”制度,实行企业包干服务,责任落实到人。运用无人机、声呐无人船、内窥镜探管等多种高科技手段,严厉打击暗管偷排违法行为,对振港染料顶格处罚100万并责令停产整治,刑事拘留5人,批捕包括法人代表、总经理在内的4人,企业内部暗管已拆除并灌浆封堵;查处了东风化工涉排放有毒有害物质案,刑事拘留5人,批捕包括法人代表在内的2人。

(三)突出机制创新,生态环保体制改革持续推进。通过制作宣传视频、发放宣传册、发送工作短信等方式,实现固定污染源工作企业通知全覆盖。创新开展“一对一”现场登记服务、发证企业分批培训等,保质保量完成固定污染源清理工作,共完成排污登记3531家,发证76家,整改41家。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创建,委托浙江省环境科技公司编制椒江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及美丽椒江建设规划纲要,并召开工作部署会,明确任务分解。

亮点工作:

一是创新环保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积极探索“互联网+环保监管”新模式,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区域环境质量管控一件事、第三方环保治理一件事、环保业务协同一件事,打造集区域环境质量监控、审批、企业监管与服务、宣教培训、第三方治理单位管理、内部科室协同等功能为一体的全新综合管理系统。目前,环保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项目已通过区改革办、区大数据局等条线向省级申报县域集成管理重大改革项目、观星台优秀应用、十四五政府数字化转型重大项目等。

二是实行“环评规范化”创新。加强环评等机构管理,严厉打击环评领域弄虚作假行为,强化溯源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发挥环评源头预防作用。打好助企惠企组合拳,推进我区特色行业管理要求模块化。根据“三线一单”和区域调整实际,重新调整熔炼、表面处理(非电镀)、橡胶等重点行业管理准入指导与行业提升规范。

三是加大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打击力度。截止11月初,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8000余人次,检查各类企业3000余家次,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77件,罚款888万元,移送公安20起,刑事拘留10人,行政拘留29人,查封扣押11起,限停产案件18起,承办了新《固废法》实施以来全国首例处罚案。共受理各类环境信访件482件,同比下降13.62%。

四是创新引入“环保管家式”服务。引进上海一家第三方“环保管家”公司,在前所街道六联眼镜园区和海门街道太和园区进行试点,帮助轻污染企业指出和改正环保管理方面的不足,助推社会中介机构提供环保技术服务与我区工业园区环保管理需求的无缝对接,组建并扩大组织提供优质治理服务,推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目前,与第三方“环保管家”公司签订协议的企业已有15家。

二、明年工作思路

(一)坚持绿色生态,稳步提升环境质量

一是强化水环境治理。围绕“水质提升、水生态保护”的中心任务,以“椒北水系水质稳定达标、洪家下陈区域水质明显改善”为两大目标,以重点涉水行业总氮总磷控制整治、区域污水处理厂建设、跨区域引调水工程、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生态缓冲带建设为抓手,推进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和近岸海域生态保护。完善水质预警监测体系建设,计划在椒江建设5座水质浮标站,在医化园区建设3座微型水质自动站。

二是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抓好臭气异味治理、汽修行业整治、PM2.5和O?“双控双减”等专项行动,开展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推进椒江区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上牌“一站式”服务改革;开展工业企业VOCs减排, 坚持绩效分级差异管控,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力争各项指标达到年度考核要求。加强大气监测体系建设,在5个街道选址建设5座三参数乡镇空气站并投入运行;主要道路建设3个道路微站并投入运行;完成4套黑烟抓拍设备调试安装。

三是加强治土长效管理。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落实污染地块开发利用联动监管机制、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督促实施一批管控和修复重点工程。排查沿岸工业场地,对在产企业进行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隐患深度排查,对退役工业场地开展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形成疑似污染地块清单。绘制沿岸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地图,实施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的分级“一张图”管理。

四是推进“无废城市”创建。到2022年6月底,完成全域范围内“无废城市”建设,基本实现产废无增长、资源无浪费、设施无缺口、监管无盲区、保障无缺位、固废无倾倒、废水无直排、废气无臭味。合理规划布局椒江区固废收储项目,拓张服务范围,形成椒江全域的固废收集体系,实现固废的安全高效利用处置。

(二)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一是抓好第二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抽调专人专职跟进,紧盯警示案例问题、反馈问题和重点信访件的整改反馈,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各项任务整改,积极做好第二轮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准备工作。

二是深化医化园区综合整治。建立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医化整治工作,督促医化企业在2021年年底完成销号任务。邀请中国环科院、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等专家,对医化园区在产企业进行地毯式摸排,制定全方位的整治实施方案。梳理明确的问题清单。通过无人机智能巡检、VOCS走航、水环境巡航等科技手段,对医化园区实行水陆空全方位的监管。开展医化园区地下水隐患排查,制定医化园区分区管控措施,稳步推进医化园区地下水改善工作。筹建医化园区工业废水站,系统解决医化废水和地下水深度处理难题。开展九条河污染源调查,实现有的放矢,从源头截断污染源,提升河道水质。

三是强化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做到有诉必接、有案必查、有查必果、限时办结,有力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严厉打击损害群众环境权益的环境违法行为。

(三)坚持改革创新,统筹抓好生态建设

一是深化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高起点、高标准推进“智慧环保”项目建设,对全区污染源实施全过程智慧管控,实现环保一张图、监管全覆盖。完成环保“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平台建设,以“精准监管,精细服务”为切入点,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边缘计算等科技手段强化“过程监管”,通过平台实现数据监测告警,加强部门协同处置,融入全区智慧城市应用场景。

二是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编制并落实美丽椒江建设规划纲要(2021-2035)作为我区今后美丽椒江建设的指引,申报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和自然保护地监管,严守生态红线。

三是推进新兴工业区审批工作。对慧谷科创园、聚星科创园、康乐小微园等新兴工业区开展专项服务工作。制定环保提前告知单,确保企业在入驻园区时即能了解环保要求,提升业主参与环保审批的主动性。利用“一张网”,在政务服务网上了解企业立项情况,为企业建设准确提出意见建议。建立园区环保服务群,包括园区企业、环保工作人员、第三方服务专家、代办员、街道工作人员等,实现时时线上互动,及时解决企业环保工作疑惑。

(四)坚持动真碰硬,全面强化环境监管

一是坚持执法主业,加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监管。根据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督察警示案例暴露的问题,我区环境执法监管仍存在盲区。组织抽调精干力量,配合园区管委会组建医化园区环保执法中队。同时,争取编制配齐配强一线执法人员,做好重点园区和重点企业监管。加强对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积极运用《环境保护法》配套办法赋予的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行政拘留、刑事拘留等刚性手段,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对恶意偷排等环境违法行为一律顶格处罚并移送公安刑事拘留。

二是强化科技监管,形成过程管控的“一张网”。2021年,投资1.6亿元的“智慧监管”平台启动试运行。借助平台监管,实现重点企业、重点点位的电量、风量、水流量等过程性监控有效数据联网。定期开展沿江非法偷排行为排查,借助红外无人机夜间巡查、声呐船定期检测等科技性手段,对沿江8个生态圈开展环境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严防企业非法排污现象。

三是组建信息核查中队,深化“智慧监管”实际应用。抽调3-5人,组建信息核查中队,在委托第三方日常运维的基础上对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并及时反馈给执法大队跟进处理,在弥补一线执法人员不足的不利条件下,亦可做到对重点企业重点环节的24小时监管,督促企业合法经营、合规排污。

四是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持续加大夜查、周末查、假期查等非常规时段检查的频次,借助科技监管的有效应用,做到更加精确地发现环境违法行为,对偷排漏排的环境违法行为坚决做到发现一起,从严从重打击一起。

(五)坚持能力提升,全力打造生态铁军

一是抓好队伍建设。加强党建引领,形成“紧扣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互动循环的良好工作格局,争创党建示范单位。不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形成的学习教育、为民服务、清正廉洁等成果,营造敢担当善作为的优良作风。持续落实区委巡察整改成果,实行廉政约谈常态化,时刻筑牢思想防线,建设清廉环保。努力锻造一支政治坚定、学识精湛、乐于奉献的生态铁军,扎实推进各项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落地见效。

二是发挥专业能力。组建环保“讲师团”走进工业园区,开设行走的“绿色课堂”等活动,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最生动的案例等,为企业讲授环保知识和管理要求,进一步深化服务企业、助力企业,通过专业培训使企业从思想上实现质的改变。

三是扩大宣传力量。积极发动街道、企业等年轻力量加入环保志愿者队伍,进一步联合环保志愿协会、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媒体等社会组织,成立绿色联盟,充实环保宣传力量。邀请社会各界代表人士(如两代表一委员、新闻媒体、微博大V、社区群众、学生等),通过参观访问、亲身体验、现场直播等方式,直观展示椒江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和成绩,发挥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引领和辐射作用。提升生态环保宣教品质,争取摘得2021年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品质之星。

三、环保“十四五”思路

(一)高质量推进全产业绿色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严格执行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环境准入要求;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各类工业园区,积极探索研究异地开发搬迁等补偿政策。优化产业集群布局,深化重点区域和行业污染治理。重点整合特色行业集群发展,推进医药化工园区,特色渔港经济、前所眼镜园区及配套集中环保设施建设。高质量推进一批“万亩千亿”产业平台、特色小镇、小微企业园建设。

推动绿色产业创新发展。立足椒江自身优势产业,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做精;推进产业创新升级,重点推进医化等优势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控制中间体、做优原料药、发展成品药,努力打造高端医药产业制造中心和“绿色药都”。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完善“政产学研用”创新体系,推动产业从“三高一低”向“三低一高”转变;加快高端装备、汽摩制造、医药健康、电子信息等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传统产业循环化、低碳化改造。发展现代物流,运用先进技术推进物流产业低碳化发展。发展低碳工业,重点培育汽车制造、高端装备、清洁能源、航空产业、新材料、节能环保、海洋新兴等碳排放强度低、产业带动强的主导及新兴产业。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强化应对气候变化与深化经济发展、能源改革和环境质量改善等工作的协同管理,到202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完成省里下达目标,推广实现分行业率先达峰,推进能源、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等领域碳减排工作。重点碳排放行业和主要产品年度平均排放强度,引导平均线以下的企业对标排放。加快低碳试点建设,鼓励企业开发绿色低碳产品。选择燃煤电厂等重点排放企业,开展协同减排试点。聚焦生态功能区、沿海岸带和海岛等重点区域,聚焦能源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安全、农林业生产、海洋经济发展等重点领域,积极适应气候变化,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韧性和可持续性。全方位高标准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示范试点,探索近零碳排放区示范试点。倡导低碳生活,建设低碳文化。开展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试点。

(二)高标准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深入开展水环境污染控制。强化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实施能力提升和提标改造、主干管网和污水泵站建设、区块截污纳管等建设。强化工业企业污染管控,建立完善医化、造纸、印染、农副食品加工等重点行业废水长效监管机制。规范工业园区环境管理,工业集聚区内雨、污水收集系统完备,雨、污管网布置合理、运行正常,纳污处理设施与污水产生量匹配。全面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按照“应纳尽纳、应治尽治”原则,联接终端出水至市政污水管网。深入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船航测、声呐和人员现场踏勘等手段,实现排查范围及排污口和暗管应查尽查,整治与建设规范化入河排污口。同时,全面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和污水源头管控。强化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稳定率、出水水质达标率、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污水处理率“四率”考核,强化生活污水应接尽接、六小行业等“小散乱”规范管理 ,从源头规范污水接入管理。到2025年,所有(街道)级(含)以上工业园区、所有生活小区达到“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标准,基本达到其他类“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标准。

二是全面推进清新空气行动。“十四五”期间大气污染防治的首要工作是有效开展PM2.5和O3的协同防控,聚焦VOCs治理、夏秋季臭氧污染治理、扬尘污染防治等问题,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优化调整着手,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多措并举削减SO2、NOx和VOCs等大气污染物,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稳步改善。 通过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深入调整运输结构、优化用地结构、推进细颗粒物和臭氧“双控双减”。以能源转型升级为核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低碳社会。加强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强度双控,严把耗煤新项目准入关,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辆、船舶,实施清洁排放运输,严格落实扬尘措施等方面,实现椒江的蓝天。

三是深化土壤污染综合防控。通过继续加强农用地土壤分类管控,进一步深化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和污染地块一张图,以指导合理规划地块用途。严格落实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整合疑似污染地块、污染地块和用途变更为敏感用途地块,统一纳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进行分类管理。同时,推进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生态环境部门会同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制定并实施污染防治方案。以地下水利用较多区域、重点医化园区、涉重园区为重点,开展重点区域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根据调查评估结果实施风险管控或治理修复工程。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综合防治。定期开展重点企业、重点园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加快对椒灵江沿岸重点工业园区、遗留工业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和智慧园区建设,做好源头管控,预防“增量”。督促企业建立并落实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制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四是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以打造“无废城市”建设为契机,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聚焦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治理能力匹配化,统筹推进工业和其他固体废物管理,加快构建固体废物多元处置体系,实现固体废物全过程闭环管理。从源头管理减量化,通过加强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和促进资源利用最大化,全面补齐我区固废处置能力缺口,有效提升固体废物管理水平。

(三)高水平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健全环境治理监管体系。提高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技术服务水平,做好环境综合执法前准备工作与执法后服务支持工作。推动环境监管社会参与,强化第三方企业参与宣传引导,逐步带动第三方监管全面开展。建立健全第三方环境监督监管制度,严格准入门槛、第三方采购模式及第三方惩戒制度,培育客观公正的第三方市场。推进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接受社会监督,确保环境监督工作公正、客观。椒江积极探索,通过建立全生命周期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管理体系。完善事前防范和管理标准体系、事中处置政策、事后赔偿和修复政策建设,进一步健全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与赔偿技术规范体系和污染治理与修复制度体系。健全生态环境健康风险管控环境政策体系。推进环境健康风险管理试点,建立环境体检、责任保险、专业服务、风险防范、损害理赔为一体的绿色金融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加强生态环境健康风险信息透明度机制和能力建设。完善环境应急体系,完善应急预案管理及应急物资配备,健全环境应急队伍,组织建立应急救援市、县二级网络信息系统,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四)高效能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

低保动态管理工作总结范文7

【关键词】成本管理;动态控制;成本核算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就是在完成一个工程项目过程中,对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考核、分析等科学管理的工作。它是以降低成本为宗旨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其关键是实现成本的过程控制。项目成本管理主要包括三部分研究内容:成本预测、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下面仅就这三方面引以阐述。

1 抓好成本预测、预控

项目成本的管理,首先必须抓好项目成本的预测、预控,成本的预测是项目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项重要手段。工程签约后,公司和项目部同时编制施工预算、成本计划,然后进行对比、校正,再结合人工、材料、机械的市场价,测算出工程总成本。在项目的各项成本测算出来后,公司与项目部签订承包合同。合同中对项目成本、成本降低率、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详实约定,确保项目部和公司总部责、权、利分明,自觉地履行各自的职责,以保证项目施工顺利完成。

2 加强项目成本控制 1 成本控制原则 1.1 节约原则

节约就是项目施工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节省,是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1.2 全面控制原则

全面控制原则包括两个涵义,即全员控制和全过程控制。

(1)项目全员控制

成本控制涉及到项目组织中的所有部门、班组和员工的工作,并与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有关,因此应充分调动每个部门、班组和每一个员工控制成本、关心成本的积极性,真正树立起全员控制的观念。

(2)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的整个周期,项目成本形成的全过程,从施工准备开始,经施工过程至竣工移交后的保修期结束。因此,成本控制工作要伴随项目施工的每一阶段,如在施工准备阶段制定最佳的施工方案,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施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减少施工成本支出,并确保工程质量,减少工程返工费和工程移交后的保修费用。工程验收移交阶段,要及时追加合同价款办理工程结算,使工程成本自始至终处于有效控制之下。 1.3 目标控制原则

目标管理是管理活动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它是把计划的方针、任务、目标和措施等加以逐一分解落实。在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目标的设定应切实可行,越具体越好,要落实到部门、班组甚至个人;目标的责任要全面,既要有工作责任,更要有成本责任;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对责任部门(人)的业绩进行检查和考评,并同其工资、奖金挂钩,做到奖罚分明。 1.4 动态控制原则

成本控制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进行的管理活动,所以必须坚持动态控制的原则,所谓动态控制就是将工、料、机投入到施工过程中,收集成本发生的实际值,将其与目标值相比较,检查有无偏离,若无偏差,则继续进行,否则要找出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2 实现成本控制目标的途径

降低项目成本的方法有多种,概括起来可以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管理等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控制。 2.1 采取组织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首先要明确项目经理部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明确处、项目经理部、公司或施工队之间职权关系的划分。项目经理部是作业管理班子,是企业法人指定项目经理做他的代表人管理项目的工作班子,项目建成后即行解体,所以他不是一经济实体,应对处整体利益负责任,同理应协调好公司与公司之间的责、权、利的关系。其次要明确成本控制者及任务,从而使成本控制有人负责,避免成本大了,费用超了,项目亏了责任却不明的问题。 2.2 采取技术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转贴于

采取技术措施是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能耗,提高机械化操作等。

2.3 采取经济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一般工程项目,材料成本占造价的60%左右,因此材料管理必须是全方位、全过程管理。(1)工程中标后,公司和项目部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编制施工预算,经审批后的施工预算作为项目部编制材料需求量计划的依据,同时也是项目部对操作层限额领料的依据。(2)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坚持阳光采购从廉采购,杜绝灰色收入。(3)强化材料计划的严格性。采购时采用总量订货,分批采购避免积压和浪费。从而降低库存成本。(4)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和倒运损耗。(5)对于各种建筑材料要坚持余料回收,废物利用。 2.4 加强合同和签证管理

项目施工合同管理的时间范围应从合同谈判开始,至保修日结束止。应做好合同文件的管理工作,合同及补充合同协议及经常性的工地会议纪要、工作联系单、电话记录等作为合同内容的一种延伸和解释,必须完整保存,同时建立技术档案,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动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积极主动措施。

现场签证是施工管理过程中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许多项目由于现场签证的不严肃,引起项目成本失控,这方面的教训是非常多的。严格现场签证管理,要求工程技术人员与计划人员相配合,既要做到资料“随做随签”,又要严格四方签证制度,即:项目总工、现场监理、业主代表、设计代表四方共同签字。

加大变更索赔力度。通过积极有效的经营策略,及时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沟通,取得甲方的理解和认可,为达到工程变更创造条件。变更费用的发生属于清单以外的费用,计划人员应及时编制变更和工程签证后的变动价款,待业主批复后作为结算的依据。在每一项工程施工中,不应放过每一项可能索赔的单项工程,平时应做好原始资料的积累,为索赔工作创造条件。

3 项目成本核算的控制

成本核算包括两个基本环节:一是按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对施工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施工费用的实际发生额,根据成本核算对象采用适当的方法计算该施工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施工成本核算所提供的各种成本的信息时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各环节的依据。根据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和系统核算提供的材料对施工成本形成和影响成本升降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可以从账簿报表反映的成本现象了解成本的实质,从而增加项目成本的透明度和可控性,为加强成本控制实现项目成本目标创造条件。

低保动态管理工作总结范文8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低压配电;计算机控制;人机界面

1.前言

电力自动控制采用网络化设计,面向对象的方法,分层、分布式监控结构;采用计算机软硬件、自动化控制、继电保护、人机工程和现场总线等通信技术,实现对低压配电系统三相回路连续的测量、监视、保护、控制和通信功能,具有远程操作、声音报警、报表统计和打印等功能。开创了供电管理的新模式,为供电机房远程智能化监控奠定了良好基础。与传统的供电模式相比较,系统的应用减少了大量的值班人员,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供电可靠性,改善了供电的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2.综合自动化系统组成及各部分主要作用

2.1 系统组成

主要由工控机、数字式电力测控装置、多功能电力仪表、ABB-PR212通信模块、RS232转RS-485模块、DMC-NP有源总线集结器、SCADA-NT监控系统、有源音箱、报表打印机等组成。网络结构图如图1。

该系统为分层、分布式结构,测控装置、多功能电力仪表等均采用串口通信的方式接入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RS485或DMCBUS总线连接组成自动化系统。

2.2 各部分的作用

2.2.1 工控机

综合自动化系统工控机主要完成的功能有:通过对信息的处理,完成在后台对现场数据的控制、测量和存盘保存;通过记录打印与画面显示,还可以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通过遥信可以随时发现与处理事故,减少事故停电时间;通过遥控可以合理调配负荷,实现优化运行。

2.2.2 数字式电力测控装置

DMC231数字式电力测控装置,实现对低压配电系统三相回路的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数、频率、有功电度、无功电度等参数的连续测量、对各个开关量的监视、两级过负荷越限告警、对继电器出口的控制和应答式的通信功能,使整个配电系统的运行更加安全、可靠、经济、高效。其特点是:

(1)高精度测量和电力故障分析

采用精确的真有效值测量,特别适用于非线性负荷;具有完善的电力故障分析功能,包括电流电压不平衡率统计、最大最小值统计、2~31次谐波分析等,更能满足在电力节能、电力安全等方面的发展需求。

(2)更合理的通信网络构架

采用分层分布式的树形通信网络,特别适用于抽屉式开关柜;总线集线器和通信管理模块的应用,结合自带通信电源的现场总线,大大简化了网络拓扑结构,提高了通信质量;物理上采用RJ45连接和SPT5双绞线,方便安装,易于维护。

(3)完善的自检能力

支持两级过负荷越限告警。带保护或控制功能的装置具有专用的自检和告警出口继电器,可与站内中央信号系统或DCS系统连接,确保保护和控制装置的稳定有效运行。

(4)采用国际标准的IEC61850协议

IEC61850协议不但具有以太网固有的高带宽、易维护、兼容性好、技术成熟等技术优势,而且作为最有影响力的国际化标准协议,使DMC231更容易与中高压系统的保护和控制装置一起构成完整的数字化变配电系统。

(5)提供标准的外部系统连接接口

DMC231在自成一体化数字式配电系统的基础上,同时考虑了与外部系统(如DCS系统、BA系统、工业PLC等)的连接。连接方式包括通信连接(ETHERNET/MODBUS-TCP和RS485/MODBUS-RTU)和硬件连接(输出4~20mA标准直流信号和继电器接点信号)。

(6)高亮高清晰的图形LED显示屏

与液晶显示屏(LCD)相比,图形LED显示屏具有使用寿命长,常亮无须屏保,宽温度范围,无须调节对比度以适应环境温度变化,可视距离达十米,真正意义上代替指针式仪表。

(7)通用范围的工作电源输入

采用国际通用输入范围的开关电源模块(85~264VAC/DC),既可简单地从柜内电压回路取电,亦可设计专用直流电源以提高装置供电可靠性。

2.2.3 多功能电力仪表

多功能电力仪表具有可编程测量、显示、数字通讯和电能脉冲便送输出等功能,能够完成电量测量、电能计量、数据显示、采集及传输,满足配网自动化要求。可实现LED现场显示,提供串行异步半双工RS-485通讯接口,采用MODBUS-RTU通讯协议,各种数据信息均可在通讯线路上传送。其传输方式是每个字节的位:一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奇偶校验位)、1个停止位(有奇偶校验位时)或2个停止位(无奇偶校验位时)。

多功能电力仪表在电网中可测量的电力参数有相电压(Ua、Ub、Uc)、线电压(Uab、Ubc、Uca、)、电流(Ia、Ib、Ic)、总有功功率Pp、总无功功率Qp、总功率因数PFs、频率FR以及有功电能、无功电能。所有的测量参数都保存在仪表内部的电量信息表中,通过仪表的数字通讯接口可访问采集这些数据。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仪表进行重新编程设置,使所在配电系统中需要的参数和仪表参数达到一致。

2.2.4 DMC-NP有源总线集结器

DMC-NP有源总线集结器是在DMC-N总线集结器的基础上增加了通信电源补给,主要应用于DMCBUS现场总线远距离传输的场合;或者DMCBUS现场总线直接与外部系统连接时,代替DMC-M通信管理模块给DMCBUS现场总线提供通信电源。

DMC-N总线集结器采用无源透明传输机制,主要应用于DMC系列产品的通信网络拓展,以“单元化”的方式对一个低压抽屉式开关柜内所有DMC系列产品实现网络连接,提高通信网络的灵活性、方便性和可靠性。

2.2.5 RS232转RS-485模块

串口通信是一种在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传输数据常用方法,用来发送和接受数据。新配电室原有低压柜的大型ABB开关是以RS232方式通信的,由于低压柜与自动化监控中心之间的距离为20多米,传输距离较远,RS232通信方式不能满足远距离传输要求,需使用RS232转RS-485接口转换器,通过RS232串口与485总线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2.2.6 MOXA多串口卡

多串口卡是一种可分配多个串/并行端口用来进行终端连接的设备,每个终端可以通过它与主机进行通讯。使用多用户卡是最便捷简单地解决扩展计算机外部设备数量的方案。它可使计算机方便扩展串口或并口,所以也称为串并口扩展卡。其特点是传输速率高,传输状态稳定可靠,满足电力行业对于稳定性、实时性、可靠性的要求。广泛应用于银行、金融、证券、电线、工控等领域,是计算机多用户通信控制系统重要的硬件组成部分。

新增低压柜的SCADA-NT集成化保护监控系统采用了MOXA公司的RS-485/422工业通信四串口卡。MOXA多串口卡具有光电隔离保护功能,用来向自动控制设备提供数据流,RS-485数据控制模式可选择,应用起来十分方便,实现高速通信,彻底消除通信瓶颈,使通信设备发挥其最大作用。

3.保护监控系统软件

采用主要基于Windows NT/Windows 98/Windows 2000的SCADA-NT集成化保护监控系统软件作为整个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站级控制层。为了适应电力系统应用设备多、纵向横向联系紧密、扩建组建频繁等特点,SCADA-NT监控系统从分析、设计到具体编程,全部采用面向对象方法,融合了最新的计算机编程技术,在满足严格的可靠性、实时性要求基础上,更在系统的可组态性、可扩展性、可用性、可维护性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3.1 SCADA-NT集成化保护监控系统系统组成

SCADA-NT集成化保护监控系统处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站级控制层,采用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DataServer(数据服务器)是整个SCADA系统应用级的服务器,完成通信管理、实时数据采集、数据解析、通信转发等各种重要任务;HMI(人机接口软件)、SysEdit(系统组态软件)、PicEdit(图形组态软件)、CtlEdit(自动化控制组态软件)是SCADA系统应用级的客户机,完成人机界面和各种系统维护功能。这种结构设计使得SCADA-NT监控系统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可以将它配置成从单节点到多个节点不同规模的网络系统,即在厂站级构成各工作站之间能共享信息和透明访问的高速局域网,在系统级构成不同地理跨度的广域网络和远程诊断、远程维护系统。

3.2 SCADA-NT的主要特点

(1)可扩展性:整个系统由精简化内核和扩展功能模块组成,各扩展功能模块可独立装入,灵活组合,特别适用于当今电力系统快速发展的需要。

(2)网络化设计:整个系统实现网络化设计,所有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既可在同一台计算机上连接,也可以通过局域网、远程网连接,使系统构造十分灵活。

(3)功能强大:支持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和SOE事件记录、保护定值整定、保护投退、设备参数配置、实时波形分析、故障录波分析等各种功能;可灵活设定模拟量、开关量、电度量、保护定值、保护投退等对象的各种参数,便于工程安装、调试,便于系统维护和升级。

(4)动态数据图元:提供能动态连接数据的可视化图元,可设计出具有生气和个性化的人机界面。

(5)提供画面漫游、缩放功能,画面间切换快捷流畅,运行人员能快速直观的获知电网运行工况。

(6)报表设计:提供快速报表设计功能,可设计出符合电力系统要求的统计报表。用户需要的数据信息,SCADA-NT系统均能以完整美观、图文并茂的报表方式提供。

(7)图纸设计与管理:提供电气工程图纸设计和管理功能,免去了繁杂的工程图纸管理工作和现场找图纸的困难。

(8)通信管理:提供通信状态监测、通信报文监测、通信异常报警等通信自检和管理功能,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9)报警管理:声音报警、自动推出报警窗口和故障画面,及时通知运行人员发生的告警、故障事件。

(10)优化控制:实现变电站优化运行控制,如综合电压无压控制、过负荷控制、经济运行控制及联锁控制等,为变电站运行的智能化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11)数据库系统: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免维护历史数据库系统,数据记录间隔可灵活设定。

(12)安全管理:系统提供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所有与安全相关的操作由系统进行分项,针对不同的操作人员,系统管理员可授予给他不同的分项,有该分项授权的操作人员才可进行相关的操作。

(13)时钟同步功能:保证与SCADA-NT系统连接的自动化设备间时差小于5ms,为事故分析和故障诊断提供依据。

(14)兼容性:提供与国内外著名厂家自动化设备连接的通信模块和与上一级调度系统连接的CDT、Polling、DNP3.0等远程通信模块。

(15)开放性:提供开放的二次开发接口和技术文档。

3.3 SCADA-NT监控保护系统软件各部分的作用

(1)数据服务器软件

数据服务器软件是SCADA-NT系统的主执行程序,主要完成数据接收和通信转发功能,为其他软件提供实时和历史数据。在数据服务器软件中,可查看到设备的通信状态,监视设备的通信报文,各种实时运行信息和历史记录数据,完成对各种电力设备的通信数据管理,是实现“人与设备的有机结合”的基础。

可根据创建的通信口自动添加通信报文监视测,主要功能是监视通信数据的原始报文,为方便通信调试,报文窗口提供了16进制的“数据模式”和ASCII码的“字符模式”通信报文的互相转换功能,并可随时停止和继续。其中红色报文为下发数据,绿色报文为上传数据,监视窗口画面如图2。

(2)系统组态软件

系统组态软件是SCADA-NT是项目开始的第一步。在这里将完成通信口、单元的创建及配置,模拟量、开关量、电度、保护定值、SOE事件、操作等成员的运行参数设定和系统的管理设置,包括:时钟管理、事件管理、口令管理、数据库管理、负荷时段管理、值班员表、HMI菜单和HMI自动推画面等功能,采用可视化设计方法,鼠标拖拉操作风格,使原本复杂难懂的系统管理任务变得十分轻松自如。

(3)图片组态软件

图片组态软件是专用的人机界面设计工具,许多实时界面、统计报表及工程图纸的设计工作将在这里完成。本软件采用可视化的设计方法,兼容Windows的操作风格,对象化的图形元件设计,灵活的鼠标拖拉功能及各种有效的编辑方案,使应用该软件时轻松自如,效率极高。

3.4 人机界面

人机界面由图片组太软件设计,程序设计力求软件界面友好,使用方便、扩展性好;程序综合主界面由九个单独界面组成,分别为中心配电一次系统图、中心配电通信系统图、电流棒图、电压显示、负荷曲线、运行报表、ABB开关状态、联系我们、返回主界面九大部分。在综合主界面上用鼠标单击任一部分的图标时,就可弹出相应的内容。

例如:单击“中心配电一次系统图”图标,则出现中心配电一次接线图,在此图中可以监测到新增低压柜各个开关的运行状态和参数,可以对两个低压进线开关进行远程控制,操作开关的分闸、合闸。单击“电压显示”图标,则出现新增I段、Ⅱ段电压显示图,可以直观看到两路低压进线线电压是否正常。单击“运行报表”则出现图7运行报表目录主界面,在该界面中再单击查看想要的报表类型,无论在那个界面,只需单击“返回主界面”就可返回上一层主界面。操作简单方便,一目了然。

低保动态管理工作总结范文9

关键词:提升;品质;打造;生态环境;营造

引 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正处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时期,发展中面临诸多问题:原有采煤深陷区治理、棚户区改造任务繁重,市区基础设施老化、超载,环境污染问题较重,城市功能尚不完善,城乡差距较大,城镇化水平不高。因此,城市规划工作要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要坚持远近结合,标本兼治;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协调;要在保护公众利益与环境的前提下,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科学规划,正确引导城市发展,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总书记曾经论述: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坚持城镇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集约式的城镇化道路。

一、北票市概况

北票市位于辽宁省西部,朝阳市东北部。北和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的奈曼旗、敖汉旗接壤,东临阜新市的阜新县,南及东南部分别与锦州市的凌海市、义县毗邻,西南与朝阳县交界。

辖区地处内蒙古高原向沿海平原过渡的分界地带,属山地丘陵区,四周高,中间低。行政辖区总面积4583平方公里。

二、北票市总体规划回顾

北票市的规划建设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3年(康德十年)编制《北票都邑计划》。

第二阶段:1960年编制朝阳区域规划,北票作为朝阳市属矿区,同时编制了城市规划。

第三阶段:1974年,县里自己编制规划,但省主管部门未通过鉴定。

第四、第五阶段:分别于1983年、1992年由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完成。城市性质确定为:以煤炭工业为主,建材、机械加工为辅的城市。

第六阶段:2002年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完成《北票市总体规划》通过了专家评审会。

这个阶段,在履行法律程序的过程中,北票市的客观形势如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省委省政府发展县域经济的鼓励政策等发生变化,此外主观上如经济发展提速,城镇化发展迅猛,资源枯竭城市产业转型与城市产业布局空间调整等也需要进行总体规划修编。

三、本次总体规划修编情况

为适应北票市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满足北票飞速发展的需要,北票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做了修编。

(一)重点解决问题:

结合城市规划区的扩大调整,合理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确定适宜的城市用地规模。解决101国道过境交通以及四承高速公路建设与城市发展的衔接关系,建立完善的城市交通体系。研究城市的科学发展时序,依据北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重点对城区近期发展建设进行控制和引导,作到近期建设与远景规划相结合,合理引导城区向西发展, 创造具有城市特色的景观风貌。落实国家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在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 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研究。

北票虽然存在区域竞争力低;区域整合能力低;社会经济总体实力不强、产业结构较单一;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城镇化水平落后五个发展条件制约因素,但北票的城市发展也具有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农业现代化发展、工业基础和交通这四大优势资源。

(二)规划城市性质和目标

本次总体规划修编将城市性质确定为:北票地区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以粉末冶金、除尘设备、能源建材、农产品加工、轻纺服装、文化旅游加工为主导产业的现代旅游加工城市。

修编的规划目标:建设具有高水平的基础设施、高质量的生态环境的现代中等城市。

四、生态环境营造

新一轮北票总体规划提出建设生态北票,其生态环境目标为:坚持生态保育、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并重的原则,将北票建设成为山川秀美、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由于北票生态本底特征明显,因此在新一轮规划中,政府实行城乡规划管理和控制的区域。规划区范围之外禁止城乡建设行为;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必须服从城乡规划管理。

主要从工程地质、土壤性质、土地覆盖和生境影响四个方面对我市市域土地进行评价,编制空间管制图,划定禁止建设地区、限制建设地区和适宜建设地区。同时对我市建设生态城市提出原则和发展方向。

(一)发展原则:

1、发展为要,环境优先

加快发展和保护环境是有机的统一体。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基础。环境是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环境优先,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坚持“把住源头、不欠新账,强化整治、多还旧账,全程监管、控制总量,动静结合、平衡容量”。

2、因地制宜,重点突破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协调发展。依据生态功能分区和各地特点,选择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进行突破,抓点示范,全面实施,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3、建管结合,同步推进

牢固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力度,彻底扭转局部地区边建设边破坏的被动局面。

4、清洁生产,节约发展

认真落实节约资源能源的基本国策,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抓好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促进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积极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调整结构,加强管理,促进企业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做到清洁生产、安全生产。

5、组团合作,整体联动

积极推进组团之间、流域之间、上下游之间生态建设保护工作的协调合作,促进人员、技术的交流,齐抓共管,整体推进,共同加快生态环境建设。

(二)重点发展方向:

1、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完善的城市生态系统。目前,北票市中心城区公共绿地面积211.77万平方米,占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的1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平方米。公共绿地面积虽然较大,但分布不均。

规划将以建设现代化城市为目标,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在不脱离现实的情况下创造指标先进,绿地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的绿化生态系统。突出城市整体生态平衡,协调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效益,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舒适性,理顺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城郊结合,森林与园林结合,扩大绿地面积,将自然引入城市。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现有生态条件,选用、设置适合的建设项目,使规划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合理地分布绿地,使居民能近距离地有效地享受绿化空间。

以中心城区为重点,兼顾周围郊区,使城市的大环境生态工程建设与中心城区的各类公共绿地相结合,形成绿带、绿圈、绿地、绿线相结合的生态良性互动体系。通过大力建设中心城区绿地,合理配置各级公园和广场绿地,形成融山、水、林、园、城为一体,点、线、面相结合的公共绿地系统;着力抓好城市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处理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布局,彻底治理污染,基本消除城镇噪声和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建设优美、舒适、文明的现代人居环境园林城市。建设一批能为城市增辉添彩的主题公园,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突出传统文化与园林文化相结合,人类与自然相融合。建成“可望、可游、可行、可居”其间的综合性的山水绿地系统。

2、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促进传统产业向生态化方向发展,积极培育以清洁生产、绿色产品加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现代生态工业。在产品、企业以及企业间三个层次上达到“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从而促进污染零排放、建立物质闭路循环、重新利用废物资源、有效降低消耗性污染、产品与服务的非物质化、工业园区的生态管理等六个方面实现工业体系的生态化建设。积极开发煤矸石、矿井水、煤层气、瓦斯等的综合利用。加强采煤沉陷区治理,加大废弃土地整理复垦力度,实施好天然林保护工程。

至规划期末,中心城区将建成三个工业区,形成针纺园区、农副产品园区和冶金园区。采取减少污染源分布的工业区集中布局、环境空气污染大的产业远离城市生活居住区等布局方式,减缓了污染程度,较好地解决了产业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3、鼓励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制定企业发展导向指南,明确鼓励发展、限制发展和禁止发展的主要产业,增强企业经济活动环境成本意识,培育企业生态文化;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鼓励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改革,建立绿色技术创新的企业文化机制,体现企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现代企业文化。

4、培育公众的生态理念和保护生态的行为规范,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实现社会风尚的生态化转变,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规划预期影响

直接影响。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将会对地区的生态和景观带来永久性的改变。

社会性生态系统发生改变。由于土地使用性质的改变,土地功能发生改变,原有的农村生态系统将由城市生态系统所取代。

城市生活空间质量得到改善。“一圈、二带、三契、四廊、五核、七轴”绿地系统的形成,居民活动空间增加,绿量增加(绿地率不低于40%,人均公共绿地140.2平方米),环境湿度得到改善。

城市景观水平得到提高。优良的住宅取代棚户区,绿树掩映的城市道路取代了吵杂拥挤的马路等。

间接影响。城市绿量的增加,改变了植物的生产力,从而间接影响到城市的生态环境。同时,农业生产的减少,降低了农业生产所需的化肥、农药、农膜等农村面源污染对土壤环境、水环境、空气环境的影响。

潜在影响。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将使地区整体形象得到改变,更趋于空间发展的多元化。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社会产出增加。

结束语:

本次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后,北票未来二十年,拓展与提升将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旋律。拓展意味着城市空间和产业空间的拓展、意味着城市职能和影响力的拓展、意味着观念更新和发展思路的拓展。

北票拥有良好的经济发展机遇,为了保证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应搞好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研究工作,促使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将自然、城市和居民融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稳定、协调利用的自然和人工环境的复合系统。

二O一一年八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