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价值管理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11-17 09:56:10

价值管理论文

价值管理论文范文1

关键词:产品设计价值工程人性化价值观

前言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国际化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愈来愈激烈,产品的内涵和外延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品位的上升,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也从“量的满足”转向“质的追求”,甚至是“情感的交流”,这也使产品设计向多元化、个性化的纵深方向发展。然而,我国现阶段的产品设计存在着一些缺陷与盲点,大多数企业以引进为主,对国外同类型产品进行模仿,造成设计理念上的失衡与同类型产品的同化。对产品设计中的价值系统进行分析,有利于全方位的提高产品的内涵和外延,设计出高质量的产品。

产品设计中的价值层面已渗透到产品——商品——用品——废品的整个产品循环体系,要涉及到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对产品设计中的价值进行系统分析,制定合理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坚持经济、人文、社会三位一体的设计观念,致力于人类生命环境的改善与发展,使产品满足人们动态的物质生活需要及精神生活需要。

1、产品设计中的经济价值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加工工艺,以最省的用料在短时间内生产制造出具有高性价比的产品,即以最低的成本费用收到最大的经济效益,这是产品设计中的经济性原则。

在产品——商品——用品——废品的整个循环系统中,设计要涉及到全过程,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商品的销售,是以经济性作为保障的。当产品的综合质量好而价格过高时,大部分消费者不敢问津;当产品价格低、质量差时更不会赢得消费者。因此,如何在保证基本功能的基础上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如何满足生产经营者获取利益和满足消费者使用的双向需求的动态平衡,是工业设计融合运用价值工程的新的理念。

价值工程VE(ValueEngineering)是工业管理领域的科学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在应用系统性和创造性的独特研究方法过程中,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L.C.C(LifeCycleCost)可靠的实现必要功能。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产品的功能分析,对产品性能、生命周期、可靠性等各个指标进行系统的综合平衡,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分配各种原材料,探求和采用新的、成本低的变体,节约各种物化劳动成本,提高产品的价值。

功能与成本两个迥然不同而又密切相关的概念,构筑了价值工程的基本框架,为提高产品价值的终极目的奠定了基础,深刻地反映了在市场经济规律下,功能与成本、技术与经济的辨证统一关系,在功能不变或提高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则企业获得的效益高,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若在功能不变或提高的前提下,增加了成本,则企业获得的效益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在现有的生产及技术条件下,提高功能与降低成本具有二元对立性。在工业化进程的每一时间段内,二者都具有相对稳定的和谐格局。但科学技术是一个流变的概念,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新技术及新材料的运用以及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这种表面的、暂时的、不稳定的和谐格局会随之而改变,生产同一种产品,在技术较先进和现代化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里,功能与成本的系数比高于技术与管理水平较低的企业。因此,工业设计师应遵循功能与成本、技术与经济的辨证统一关系,尽可能的满足二者的动态平衡,建立成本及功能的共同的精神指归——“以人为目的”,形成为用户服务的现代设计理念。

2、产品设计中注入的人文理念

设计的任务是解决“人——机——环境——社会”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其设计的出发点是人,旨在通过生产技术手段把人的创造思维转变为实体的产品,实现为人服务的目的,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因此,在产品设计中注入人文理念,探讨产品所蕴含的人性化设计观念和根植于时代特性和地理特性的文化价值观念,能为产品设计提供更深层次的理论依据,使产品更合乎人性,使人与生存环境的关系更为和谐。随着社会的发展,设计所具有的人性的意义就将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人性化的设计观念是合乎时展要求的。

在以“人”为本的设计活动中,产品与文化又是紧密相关的——产品是文化理念的载体,而文化则是产品内涵的延续。产品设计应符合特定的文化特性,表现出与时代精神和科技进步的协调性与前瞻性。反过来,产品设计又可以影响人的生活的文化氛围,甚至导致一种新生活文化形态的形成。现代设计师要善于通过适当的物质材料,借用一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某种符号系统,创造某种同构性的艺术形式,来唤起受众身心结构上的类似反应,从而形成和传递现实的设计信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能够把握社会文化结构需求的趋势与变迁,使相应的产品与之相契合,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2.1人性化设计观念

人性化的设计观是工业设计经导入期、发展期、成长期发展到现在的成熟期以后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设计哲学。它反对像过去那样,设计师只重视产品的功能与造型,而是要求设计师积极考虑经过设计的产品将在人们生活过程中发生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对周围各种环境的影响程度。因此,设计应充分的尊重人、理解人的特点,以人为基本出发点,用主动、积极的方式去研究人的需求,探索各种潜在的愿望,用一种系统的、整体的观念,把需求、人机工程学、美学及环境因素等有机地融合,进行综合分析,以此确立产品设计的目标。

产品设计不仅设计了产品本身,而且设计了人与人之间、人与产品之间的关系,也设计了人的生活方式。技术的进步减轻了人的劳动强度,信息的快捷方便了人类生活。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物质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现实问题,如人的孤独感、造型的失落感以及自然资源的枯竭、环境的破坏等等。这些问题的产生,本质原因并不在于物质技术的本身,而正是人类总体设计上的失衡,没有把人性化的理念系统的贯穿了人类的一切创造和设计活动中所形成的恶果。因此,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的设计思想,强调人、产品、环境、社会之间相互依存、互促共生的关系,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2.2产品设计中蕴含的文化价值

文化根植于人类社会和赖以生存的环境之中,但又因其地域的不同而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文化是环境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人类生存的大环境中,有形的物理环境和无形的文化环境都对产品设计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和社会性使产品在无形中成了沟通和交流的媒介。随着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的来临,使得产品设计中的文化含量越来越大,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知识、文化价值。因此,设计应符合文化的时代及全球信息化的特性,展示不同文化传承下的设计理念和价值观念。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托夫勒所说:“人类需要高技术,更需要高情感,人们的购物过程不仅满足的是物质需要,还有文化上的需要。产品一旦被赋予某种美好的情感,就会缩短人与产品在情感上的距离,出现购买行为上的文化认同。”

同时,文化环境对产品的影响是隐性的,如法律、道德、习俗、价值观念等的影响就是如此。产品设计应符合特定的文化特性,表现出与时代精神和科技进步的协调性与前瞻性。反过来,产品设计又可以影响人们的生活文化,甚至导致一种新生活文化形态的形成。

3、产品设计中彰显的社会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产品作为“工具”,已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象征物。在产品——商品——用品——废品的转化中,产品作为设计师思维物化的产物,作为传达给受众的一种使用符号,使得设计活动在这种转化中起到了纵向联系和横向承接的作用。无数的设计实践证明,在如火如荼的国际化市场竞争中,产品的设计进程中有着无法量化的社会价值。

3.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

工业革命之后的世界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但在获得巨大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人类亦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那就是对环境的破坏所导致的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与人的相互疏离。甚至西方国家在20世纪还推出了“有计划的废止”的一次性消费观念,在设计上竭尽所能,不断推陈出新,以产品的快速更新来刺激消费,创造市场,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正是这种片面的发展观,最终使人成了“单向度的人”,造成了今日全球性问题,使全人类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大量的资源被过度消耗,大量的污染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产品创新中要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设计准则已深入人心,环保消费已蔚然成风。可持续发展已经形成几个主要的设计思想,如绿色设计、生态设计、循环设计等设计理念,有效的实现了产品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交互。

3.2科学技术的物化

任何产品都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它是那个时代、那个民族或地域的社会观念及经济技术基础的总和,以及人们对材料、结构、加工工艺的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着产品的更新换代,使整个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产品设计的全面更新,引导产品创新跨向新的平台,而新创造出来的产品又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观念,又引发了科学技术的变革,二者形成了有机的互动。

科学技术是一种资源,但是,人类要接受这一种巨大的资源,把这种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社会价值,还需要某种载体,这种载体就是设计创造。新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管理、巨额的资本投入,都需要经过这“媒介”才能转化为社会财富。科学技术是通过设计与制造向社会广大消费者进行自我表达的,设计使新技术的“可能”转变为现实,使设计观念和设计语言进一步演进,使艺术畅想进一步摆脱了物质条件的束缚,使人类的创造、想象和情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

综上所述,站在价值系统的角度研究产品设计有助于综合的考虑设计、制造与生产等各个周期的经济因素、人文因素及社会因素,促使新生代的设计师在理性层次上思考产品创新与经济、文化、社会的关系,使创造出来的产品更能引起使用者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共鸣,满足人们动态的物质生活需要及精神生活需要。

参考文献

1郑建启,李君华.新论工业设计融合价值工程的理念[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

价值管理论文范文2

在商品同质化日趋严重的糟糕环境下,我们已经没有过多的时间花在消费的犹豫上,我们需要很畅然的做出某项购买决定,因此我们已经离不开品牌而独立生活。这就是品牌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变革,这就是品牌的影响,即品牌价值和价值品牌的力量

品牌有哪些价值?

我们很有必要探讨一下品牌都有什么样的价值?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品牌是产品品质的延伸。我们已经无法单纯的用工厂的制造水平及产品的整体合格率来评判一件商品的拙劣与否了,品牌作为产品品质的延伸已经得到了绝对群次顾客的认同。在购买一件商品时,如果这个商品的品牌尚没有形成力量,不能对顾客快速作出购买决定起主导作用,我们可以视为此商品仍停留在较低层面的经营格局,将来的着重点是如何提高品牌认知及满意度,使商品由较低级的品质竞争过渡到品牌竞争层面。同样,如果在某类商品中不存在明显的优势品牌,则说明这个市场存在着较大的市场机会,可以重点考虑通过差异化策略和CS策略席卷市场而重点分羹。上述我们可以得出,品牌有代言品质的作用,这其实暗示了品牌对于商品消费价值体现的重要作用,品牌往往蕴涵顾客利益。

其次,品牌可以暗示顾客进行自我归属。我们通常会以为一个周身上下被种种品牌包围的人就是一个有品位的人,其实顾客在对品牌进行选择时已经受到了来自品牌暗示而自发进行了自我归属。有身份的人坐Benz600,即使他本身品牌堆砌也没有丝毫品位可言,但他的自我定位却是自己高高在上的有品位,卓然出众。这就是品牌的核心价值所在,它可以暗示消费者对自己进行层次归属,用时下流行的一个词汇表述,品牌代表的就是你生活的“圈子”,因此你无法离开品牌而独自存活。

有人抽软包装“中华”烟,有人会别出心裁抽“熊猫”。其实在国内,长期消费软包装“中华”烟本身就已经证实了顾客的消费能力,暗示了其所处的层次不低。但为什么又有人去抽“熊猫”烟呢?就是这群顾客需要在层次上凸显自己更上层楼,而此时已然遍地“中华”,幸好有“熊猫”牌卷烟才不至于使这帮人黯然伤神,他们所需要彰显的或许就是自己红道、白道、黑道、黄道通杀的不俗地位。

在你并不了解一个人的文化底蕴时,你在它的大班桌上看见了一本《哈佛商业评论》,试想那一刻你也许会肃然起敬,尽管事后你也许发现自己被假象蒙蔽了。这就是《哈佛商业评论》作为品牌读物的核心品牌价值,它不仅仅给它的目标或非目标读者带来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存在使它的阅读者看起来更加有品位。时下还有一个较明显的例子,但凡接受中央电视台正面采访的人都觉得很有成就感,这就是典型的品牌价值下的自发的自我归属现象。

品牌还有一个价值就是具传播性,并且是最大程度的传播。其实品牌本身也存在着取代度的问题,一个高取代度的品牌其竞争力也是很脆弱的,这类品牌往往依存于非理性消费市场,消费者由于文化及信息获取渠道狭窄而购买此类并没有形成质量保障的商品。如前一阶段安徽阜阳地区出现的毒奶粉,对于当地的农村消费者而言,那些毒奶粉就是品牌商品,因为他们通过渠道发售了很长时间,并符合当地的购买水准。一个强势品牌通常是具有无形资产的,可以变现,可以入股,可以被拍卖。可口可乐作为强势品牌其品牌价值数百亿美元,纵使是“旭日升”这样的昨日黄花也可以拍卖折现几百万,因此,只要是具备了传播价值的品牌,不是因为质量的品牌,往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总可以变成钱的,这就是品牌的传播性赋予品牌的经济价值。

现实中,往往有在经营中品牌借力的事件,如苗药“泻停封”胶囊的球手段之高令人叫绝,最主要的还是它不会遭禁,至多是它卖火了港星谢庭锋被迫改名,这也是在使用品牌借力法则中我们需要深度关注的。“泻停封”是借名人效应较成功的例子,还有就是时下流行的时尚微车QQ,其实也是借了通用公司SPARK的力,但奇怪的是这SPARK并没有因此诉讼QQ,难道这QQ的外型设计在SPARK手上没有形成知识产权?

品牌价值是如何形成的?

经此一说,我们得出了品牌的两种核心价值。一种就是品牌的外在消费价值,例如某品牌质量有保障,有良好的售服,这样的品牌比较值得信赖,则意味着该品牌已经完成了外在消费价值的积累,这是品牌经营的立业之本;另一种则是该品牌可以满足消费者在精神上的需要,对消费者的内在需求指向直接诉求,能够最大程度塑造品牌忠诚度,则意味着该品牌已经兼备了外在的消费价值和内在的精神指向价值,这是品牌经营的长胜之道。

我们都可以很轻松的说出多种品牌消费价值打造的途径,例如用最好的原料,在最好的生产环境当中,使用最好的制造设备,贯穿最好的工艺,取最好的名字等等。我们通过种种努力获得的产品在已经拥有了外在的消费价值后,我们接下来唯一要做的,就是提高它的品牌附加值。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享誉世界的ZIPPO打火机就是这样成功的。熟悉和热爱ZIPPO的人总是会变着法子展示自己ZIPPO的与众不同,并且对于ZIPPO的诸多传奇故事津津乐道,而发明ZIPPO的初衷却只是满足“它管用”的主旨。ZIPPO在72载光阴荏苒中用品质塑造了一个个真实动人的故事,ZIPPO公司则始终保持ZIPPO这种设计风格至今,在有意和无意之间打造出了ZIPPO独有的品牌文化,ZIPPO的品牌价值随着ZIPPO受到持久的顾客追捧而蒸蒸日上,ZIPPO已经成了不折不扣的世界品牌。今天的ZIPPO完全可以效仿可口可乐放言:只要我的品牌还在,哪怕我的工厂不在,我依然会雄风再起。

我们的很多制造业主成天沉湎于如何提升产品的质量,而却忽略了赋予产品更多的精神内涵,从而也失去了借助优质产品采用品牌行销而三级跳的机会。我们以老字号的茶叶为例,很多茶叶已经通过了最严格的有机食品认证和原产地认证,质量已经趋近完美,而由于没有很好的将产品外在的消费价值拔高到消费者的自我归属的内在价值层面,纵使是流传数百年的老字号也一蹶不振。究其原因就是,顾客对于老字号的认知仍停留在它具有强大的质量保证,值得信赖,而这一切别的老字号茶叶同样可以满足。相反,对于满足顾客在精神诉求或者暗示顾客自发进行自我归属方面,所做一切水平委实不敢恭维。

由此我们得出,这种低凹的品牌理念是造成市场上缺少暗示自我归属的精神诉求类品牌的稀缺。仔细观察一下,具备成为这种品牌潜质的外在消费价值品牌并不少,这也为善于品牌整合营销的操作者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其实品牌价值的形成取决于打造这个品牌时的销售主张,销售主张泛滥陈旧的,往往会自然成为消费价值品牌,销售主张独特生动的,往往会有机会成为精神诉求类品牌。

价值品牌的分类

按照我们对品牌价值指向的归纳,我们得出了消费价值品牌和精神诉求价值品牌两大类。而依据购买力、购买动机和市场份额我们往往可以将这两类品牌再划分得更明晰:

1、普通品牌。又可称为一般品牌或者高取代度品牌,这类品牌主要以质量诉求为进入市场的销售主张,通常是受产品利润及资金实力限制而没有详细的品牌规划,属消费价值品牌;

2、地域品牌。又可称为地方品牌,这些品牌往往是“某某省著名商标”的获得者,这些品牌虽然完成了一定的资本积累,但桎梏于经营意识而未敢谋求更大发展,在地方市场往往表现不俗,而通常又会出现“过村无店”的现象,即在外域销售乏力,仍属消费价值品牌;

3、主导品牌。又可以称为领导品牌,这类品牌通常是家喻户晓,这类品牌还由于有强大的传播支持而在各级市场出类拔萃,但这类品牌中又会出现多极现象,有的仍是消费价值品牌,是以性价比打天下的,有的则依托多品牌策略瓜分细分市场而成为市场核心品牌,只有少数一部分再向精神诉求价值品牌靠拢;

4、顶尖品牌。这类品牌又称高端品牌,通常价格较同类更胜一筹,口碑也很不错,但是并不能像主导品牌一样成为市场的领导品牌,只有可能在细分市场谋求一席之地;

5、奢侈品品牌。我们有理由认为奢侈品品牌不雷同于顶尖品牌,因为顶尖品牌通常可以通过完美品质和品牌包装在短期诞生,而对于一件奢侈品而言,它的风格决非一蹴而就的,奢侈品多数是蕴涵了艺术价值与历史痕迹的,奢侈品本身就是一本令人叹为观止的读物,自接触它的那一刻,你必须臣服,而且是由衷的臣服。

全球的品牌不计其数,每个行业都有表现十分出众的品牌,汽车的Benz,IT的微软,石油的壳牌等。但是不是每个行业都可以出现奢侈品品牌,迄今为止世界上的奢侈品品牌不过几十个,而今这些奢侈品品牌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以奢侈为品牌核心价值显然不足以使奢侈品品牌长青。

价值品牌的生存土壤

我们在创造了有价值的品牌后,无论是升腾它或者包装它,我们都必须保证这个品牌还活着,还能为一定消费者所接纳。我们同样以上述的五中品牌为例,讲述一下它们在竞争中对于生存土壤的各自要求。

首先是普通品牌,它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得以存活?我们清楚,普通品牌由于缺乏品牌附加值而造成产品利润有限,获利多数依赖与形成规模,这要求它在原料供给、质量控制等方面有不凡表现,另外市场总量不能萎缩,行业内也不能出现品牌经营走向,否则它就难以为继。

其次是地域品牌,除了上述普通品牌的所需要的原料、品控及市场容量外,最棘手的是顾客消费取向发生转移,或者更高层次的品牌屠杀地域市场,由于有资金积累,这类品牌多数会选择拼一阵子看看风向,而又多数被主导品牌兼并。

再次是主导品牌,主导品牌最重要的生存土壤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操作这个品牌的经营当局对品牌战略发生重大变革,或者改变品牌投资方向,例如在饮料市场做成了老大后,突然热衷开发地产了,这时稍微停顿就有可能被次之的品牌取代龙头位置。

接着是顶尖品牌,顶尖品牌往往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打动顾客的是它们对于细节完美的控制,顶尖品牌的顾客往往并不以性价比作为购买决定因素,而会考虑做首吃螃蟹的人来标榜自己。因此,顶尖品牌的长治久安需要不断的制造出新的需求趋势把对手抛在脑后,持久的差异性战略是顶尖品牌得以生存的必须土壤。

最后我们来谈谈奢侈品品牌。很多人通常会认为奢侈品总是奇迹,奢侈品的成功并没有多少痕迹可寻,正如奢侈品渐渐变得不景气一样。其实,奢侈品与其它品牌一样具有一些显著的特征。第一,奢侈品必须有深厚的人文背景做后盾,否则,仅仅以价格令人咋舌是不足以称为奢侈品的,例如一些奢侈品流传的独特的工艺本身就具有传世价值,这些产品本身就是某种文化的历史见证;第二,奢侈品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引用现今的说法,即奢侈品的原产地概念,原产地是保护奢侈品奢侈但不泛滥的重要手段,同时原产地的环境或气候都会对奢侈品品质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是生成该奢侈品的必需条件,如法国的波尔多红酒就是鲜活的例证;第三,奢侈品总是秉执亘古不变的定位,奢侈品的成功一言以蔽之是“贵在坚持”,没有对于个性及内涵的秉执,就不会有奢侈品的延续。

价值品牌如何巩固品牌价值

当一个品牌已经不具备任何价值时,我们就不再称呼它为价值品牌,而是应该弃之如敝屣。辛劳打造的价值品牌该如何巩固它内在的品牌价值呢?这是每个品牌所有者和经营者都关心的问题。

我们知道有种叫“康泰克”的感冒药,曾经因为被曝光含一种“PPA”成分而差点消殆,好在其东家中美史克对“康泰克”进行了必要的品牌危机公关,终于使得这个中国感冒药的长青树品牌得以保全。我们视“康泰克”为顶尖品牌,因此,要巩固顶尖品牌价值,我们的价值品牌得建立一定的危机防御及解决机构,同时要增强品结构对市场的抗病毒能力。

立顿红茶应该说是速溶红茶中的主导品牌,而时下正在进行的立顿“订书钉事件”随着各类媒体对它的逐渐关注,立顿的销售将受到影响,但影响不大。为什么呢?因为立顿是市场的主导品牌,并且在该市场没有可供替代的亚军品牌,因此即使立顿使用订书钉在袋泡速溶茶涉水包装物中也顶多“痉挛”一下,最终此事会不了了之。我们假设立顿是占速溶红茶市场总量30%的领导品牌,而第二品牌与立顿的差距为5%,那么这次立顿的“订书钉事件”对手只要“驾驭”的好,立顿占领的速溶茶市场说不定销量立即滑坡。因此,领导品牌千万不要让亚军品牌找到颠覆自己的机会,风水才可独享。

如今连大米也摇身一变成了“精米”,意即此米系精加工。但是就大米本身特质而言是不具备成为主导品牌、顶尖品牌或奢侈品品牌的可能,也就顶多可以称为“提供较高利益及附加值”的概念大米或者高级大米。任何品牌的大米都是普通品牌,它延续品牌价值的出路就是永远不要试图成为主导品牌、顶尖品牌或奢侈品品牌,它永远只能通过支品牌去占领细分市场而成为该市场的主导或顶尖品牌,但不排除随着支品牌在细分市场的强劲表现而拉动核心品牌在普通品牌群中的认知。

我们再得出了奢侈品的一些共性后,再看看每况愈下的奢侈品市场表现,我们只有建议这些现有奢侈品品牌的所有者去追溯一下他们先辈对此品牌的经营思想。或许让顾客在奢侈品品牌身上找到历史和自己的合影才是奢侈品的唯一出路。在OEM成为次主流制造方式的今天,奢侈品们更愿意通过原产地认证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虽然这一举措会放弃它们的利润最大化,因此我们断言,利润最大化并非奢侈品的惟一诉求,奢侈品更多要考虑的是如何永续经营稳不落。

价值管理论文范文3

【关键词】价值变异/变泰发迹/消费观念

【正文】

魏晋时期伴随着人的发现,开始了重新对人进行全面的思考,试图对人的困惑、人的价值作出全新的诠释,以此建立哲学的新思维;明中后叶则在消费人生的现实洪流中,裹挟着对人生、命运、享乐、欲念等的沉湎与留恋、把握与追求;这是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存在、价值的再次发现、思索,这是一种全新的哲学观念与生活态度。

正因有了这种新的内容,使得“消费人生”具有了复杂的意义,而不仅仅是一种人生颓废和意志消沉。

正因有了这种全新的哲学观念的引导和影响,使得明中后叶这一文学现象与社会现象具有了哲学的高度与历史的深度。

…………

觉醒:人的发现与价值变动

程朱理学的著名论点是“存天理,灭人欲”,把“理”与“欲”的冲突与对立极端化,所谓“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注:《朱子语类》卷十三)把封建主义、禁欲主义、等级制度视为“天理”、“性命”,当作封建统治的规范、秩序、法规来强加于人。

王阳明的著名观点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注:《王文成公全书·传习录》下)“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知之所在便是物。”(注:《王文成公全书·传习录》上)把问题全部集中在身、心、知、意这种种没法脱离生理上的血肉之躯的主体精神、个人意志上。尽管本意也是想把封建统治秩序直接内化为一种心理意志,或称心理的伦理化,但结论正相反,由于心理带有强烈的感彩和个人意志,逻辑的发展是王阳明的“心学”本能地否定了用外在抽象的、伦理的、先验的理性观念来强制、压抑心灵的“理学”,他认为:

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

谓百姓日用即道,……指其不假安排者以示之,闻者爽然;天理者,天然自有之理也,才欲安排如何,便是人欲。(注:《明儒学案》卷三十二、六十二)

并进一步指出“理学”并非“圣之学”,“圣之学不是这等捆缚苦楚的,不是妆做道学的模样。”(注:《王文成公全书·传习录》下)不仅感受到人性被理学长期“捆缚”的“苦楚”,而且斥责道学是在装模作样。刘宗周也认为“道心即人心之本心,义理之性即气质之本性。”(注:《明儒学案》卷三十二、六十二)刘宗周的学生陈乾初认为:“人心本无天理,天理正从人欲中见,人欲恰好处,即天理也。向无人欲,则亦并无天理之可言矣。”“人欲正当处即是理,无欲又何理乎?”(注:《陈确集》下册,中华书局校点本,1979年版,第461页,第468页)本是反对道学而承认人欲、人性,却无意中喊出了对程朱理学禁锢与压抑人性的不满。

当然,从哲学上对封建礼教、程朱理学批判最有力的是李贽。为了从根本上彻底批判封建礼教、程朱理学,他常常把批判的矛头指向程朱理学尊奉的祖师爷孔孟。不仅对孔孟不恭敬而且大胆地反对以孔孟之是非为是非。他认为愚夫愚妇不能干的事,虽是圣人也一定不能干。况且时代在变,环境也在变,孔子的话怎么能成为“万世之至论”呢?他的不少言论像投向孔孟之道、封建礼教的一把把锋利的匕首,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

在呼唤个性解放的同时,李贽对个性的束缚进行了旗帜鲜明的批判。他以自己的一生为例,控诉了封建礼教、传统道德种种清规戒律对人的约束和禁锢:

……即长而入学,即属师父与提学宗师管矣。入官,即为官管矣,弃官回家,即属本府本县公祖父母管矣,……其为管束,至入木埋下土,未已也。(注:《焚书》卷四《豫约·感慨平生》,第183—184页)

一生一世把人死死限制在一个既定框子之中,这种对人性的禁锢和压抑,李贽实在不能忍受,并自嘲自己的前半生:

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夫子何自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是余五十以前真一犬也,因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若问以吠声之故,正好哑然自笑也已。(注:《续焚书》卷二《圣教小引》,第347页)

这不正是那些虽崇信儒教而不知儒教为何物的芸芸举子,朦腾儒生的自画像吗?李贽一旦清醒过来,不仅不愿作吠声之犬,而且要睁了眼看,用了心思,对历史、人生与社会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李贽非常庆幸自己“天生我大胆”,乐于承认自己是“异端之尤”,并为争取人的自由,个性解放,甘愿“与百千万人作对敌”,甘愿被封建卫道者诬为“妖人”,“妖怪之物”,甚至不惜付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我可杀不可去,我头可断而我身不可辱。”李贽的一生,从理论著述到实践行动,不仅充满着个性解放,人人平等,个性自由的人文主义色彩,而且还把统治阶级给“道”抹上的一层层神秘色彩,毫不留情地刷去,让“道”从天上回到人间。李贽公然宣称饥来吃饭困来眠的生存欲望,趋利避害的自私欲望,好美色乐享受的快乐欲望,是“吾人禀赋之自然”。“圣人亦人耳,既不能高飞远举,弃人间世,则自不能不衣不食,绝粒衣草而自逃荒野也,故虽圣人不能无势利之心。”(注:《明灯道古录》卷上。)那么,黎民百姓“如好货,如好色,如勤学,如进取,如多积金宝,如多买田宅为子孙谋、博求风水为儿孙福荫,凡世间一切治生产业等事,皆其所共好而共习,共知而共言者。”(注:《焚书》卷一《答邓明府》,第39页)这有什么可鄙薄的呢?人类的种种欲望是自然本性,无论圣人或者凡人,礼教不应禁止、抑制,而应该顺从、支持。从千万人之心中、之自然欲望中流露出来的便是礼。为了一种其它目的,人为地给人外加进去一种规则则非礼。(注:《焚书》卷三《四勿说》)李贽在将封建礼教世俗化的同时,将“礼”消融在世俗生活之中,实际是为了呼唤人文主义思潮的到来,把礼给予无情地稀释和溶解,为个人主义鸣锣开道。

对礼教的批判,对人性的全面复归的呼唤,在明中后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文主义思潮。到了明末王夫之那里,完全把“礼教”消融在人欲之中,“随处见人欲,即随处见天理”,认为只有人人平等、自由、博爱,互相尊重,这才是天理,否则便不是天理。(注:《读四书大全说》卷三)到了清初思想家戴震那里,仍然抑制不住对礼教吃人、杀人的愤慨。(注:《戴震集》下编《孟子字义疏证》卷上,中华书局校点本第275页)

随着对旧道德、旧风习、旧传统、旧价值的破坏与对抗,李贽等人的怀疑论哲学思潮的张扬与鼓荡,在那种人性禁锢和个性失落的黑暗年代,尽管犹如空谷足音,但毕竟在一批与市民阶层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有识之士当中引起巨大反响,并唤醒了一批士人的觉醒。在新与旧的界碑中,出现了一大批狂人形象:

李中麓家戏子几二三十人,女妓二人,女僮歌者数人。继娶王夫人方少艾,甚贤。中麓每日或按乐,或与童子蹴毬,或斗棋,客至则命酒。(注: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十八“杂记”)

(杨)用修在泸州尝醉,胡粉傅面,作双丫髻,插花,门生舁之,诸伎捧觞,游行城市,了不为怍。(注:焦竑《玉堂丛语》卷七“任达”)

王九思《答王德征》云:“九思者,当世狂人也,翰林不容,出为吏部;吏部获罪,左迁寿州;寿州不可,罢归田里……”(注:焦竑《玉堂丛语》卷七“任达”。)

吴中张幼予奇士也。……好怪诞以消不平,晚年弥甚。……至衣冠亦改易,身披彩绘荷菊之衣,首戴绯巾,每出则儿童聚观以为乐,且改其名曰敉。……堂庑间挂十数牌,署曰:“张幼予卖诗或卖文,以及卖浆、卖痴、卖呆之属。”(注: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三“士人·张幼予”。中华书局标点本第582页)

“狂人”似乎是每一转折时代必然出现的一个历史现象。“狂人”作为旧时代的送葬人,新时代的先行者,不仅常常被统治者恨之入骨,而且常常被世俗不理解。李贽笑纳之余,又以“异端”自谓。至于李贽落发为僧,仍出言无忌,狂行狷介,并敢于和统治者摆开“堂堂之阵、正正之旗”决一死战,(注:《续焚书》卷一《与周友山》,第295页)不正表现了一个斗士的性格吗?何心隐同样以惊世骇俗为快意,以“一言行即为人所怕”相标榜,被封建统治者视为“妖”,却被李贽赞为“英雄汉子”。徐渭“疏纵不为儒缚”,“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槌其囊,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注:袁宏道《徐文长传》,见《徐渭集·附录》,第1343页)佯狂到残害自身,践踏自己性命的程度。袁中道重“狂狷”而鄙“乡愿”,袁宏道公开宣称,追求人生的“五大快活”,王思任专以嘲谑“达官大吏”为快事,(注: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丁集上,闰集,上海古籍出版社标点本第575页)卢柟“为人跅跎,好使酒骂坐。”(注: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丁集上,闰集,上海古籍出版社标点本第425页)在这个狂人家族中,有的狂放,有的狂狷,有的狂傲,人的狂猱……虽狂情不一,但狂心相通。他们既执著地追求理想,又痛苦地感到理想之虚无缥缈,云遮雾罩;既大胆地批判现实,又清醒地觉得现实之无法脱离,无法理解。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他们感到怆然和痛苦,但他们并未因此而停止探索、追求。如对禁锢人性的控诉和反叛,对人性复苏的期冀和追求,哪怕是以扭曲的形式出现,也要为市民解放运动狂飙的兴起摇旗呐喊,鼓波作浪。

以文艺为武器,向封建礼教、程朱理学冲锋陷阵的主力仍是李贽。当然李贽之前已有汤显祖对真情至性的辩护,徐文长对“己之所自得”的提倡,李贽在此基础上推波助澜,形成了一股文艺复兴式的狂飙。他的“童心说”不仅是对当时矫揉造作的文坛的当头棒喝,而且是对虚假矫情的道学在文坛流毒的控诉。因此,他认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因此他认为童心之失,在于“道理闻见日以益多”故也,而“道理闻见”又是“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注:《焚书》卷三《童心说》,第98页)

正是在这种进步文艺思想引发下,公安三袁提出了“性灵说”。“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任性而发”,“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袁宏道语)。仍是要求对个人感情的尊重,对个性的宏扬,对个人命运的关注。号称全能的通俗文学家冯梦龙更是奉李氏之学为蓍蔡,而凌濛初又是步冯氏后尘。“三言二拍”的编纂不正是对李贽等进步思想家理论的一次成功实践吗?“三言二拍”作为市民文学的代表作,它用文学的形式体现了当时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潮,或加入到人文主义思潮的洪流中去。是否可以这么说,当时进步的哲学思潮和文艺思潮,相互融合、牵引、催化,共同弹奏出一曲人的觉醒的赞歌。

挣钱:变泰发迹“白日梦”

明代中后期,由于商人地位、商品意识的变化,引起了价值观念、社会风尚、消费意识的变化。由于商品经济在社会生活中所显示的日益重要的作用,又引起整个社会心理——重商、重利、重财的变化。张瀚在《松窗梦语》卷四《商贾纪》中说:

财利之于人,甚矣哉!人情徇其利而蹈其害,而犹不忘夫利也。故虽敝精劳形,日夜驰鹜,犹自以为不足也。夫利者,人情所同欲也。同欲而共趋之,如众流赴壑,来往相续,日夜不休,不至于横溢泛滥,宁有止息。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穷日夜之力,以逐锱铢之利,而遂忘日夜之疲瘁也。

这种不顾一切追求财利的风气,不仅在市民阶层蔓延,而且一直扩散到官僚士大夫之家,如有的就广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注:《谷山笔尘》卷四)为了趋利谋财,不仅放下了士大夫的架子,而且还绞尽脑汁去赚大钱赢大利,在金钱财利的冲击下,清高不值一文钱。

明代市民小说,便是在这种社会现实引发下真实地描绘出一个商人的天下、市井的世界。在这里,商人是扬眉吐气,还是垂头丧气,完全要看他的得利多少而定。

于是有一种心理便很自然地产生了:变泰发迹,转眼暴富。

虽然这不是一种健康的心理,但它却是那些万分渴望富有的人的正常心理。

它像罪恶的墨菲斯托菲里斯,引诱着浮士德。它像一股强劲的飓风刮到晚明的城镇和乡村,刮到市民那欲壑难平的内心——商品经济的空前发展、崭新的价值观、人生观的诞生、具有现代消费意识的风行,引诱着人们的希望,刺激了人们的欲望。一句话:对金钱的追求,是他们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的最高目标。原本是“宁静”、“恬适”的内心世界,从此变得躁动不安起来。为了达到对金钱的占有,私欲无限膨胀,结果“商贾既多,土田不重。操赀交接,起落不常。能者方成,拙者乃毁。东家已富,西家自贫。高下失均,锱铢共竞。互相凌夺,各自张皇。”(注: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三十二《歙县风土论》)商场成了战场,同行成了冤家。面对这种深刻的历史变动,价值转变,或许有的人会惊诧、迷茫、躁动、不安,但对金钱的追求,对“变泰发迹”的热切向往,成了人们——尤其是市民阶层的“白日梦”。

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和环境中的市民阶层,作为“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产品交换的阶级——商人”,(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162页)获取利润本是题中应有之义,并无可厚非。然在不发达的共同体进行产品交换的情况下,在占有金钱心态的驱使下,常常靠侵占和欺诈的手段来获得,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

只要商业资本是对不发达的共同体的产品交换起中介作用,商业利润就不仅表现为侵占和欺诈,而且大部分是从侵占和欺诈中产生的。(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第364页)

如在商业资本的第一种形式“商品商业资本”中经常遇到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蚂虾的现象,第二种形式“货币商业资本”中的会票行业与高利贷资本在明中后叶是非常活跃的商品经营形式。如在第一种形式中,当时有许多自耕农或佃农依赖副业生产的补偿维持生计,可事实上他们的劳动果实常被商人用欺诈行为并吞。当时从事丝织与棉织业的农民,常被牙行商人用大秤盘剥。在石门县丝行牙侩所造大秤高达二十余两。(注:参看《石门县志》卷十二)有时牙行用掺假银的方式剥削农民。(注:参看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第六册)在第二种形式中,典型的是严嵩,把钱寄在工商店铺,典当以生息,而“追其受寄,金钱垂二十年不尽。”(注:《明史》卷三八《奸臣传·严嵩》)

商人经商,目的获利,却是天下一切商人的追求。因而,“变泰发迹”也成为众多商人梦寐以求的梦想,这在当时的文学作品、笔记或方志中均有反映。

文若虚经商屡遭挫折,在心灰意冷之时,偶然乘了走海贩货的船到海外观光,无意间因一筐洞庭红桔和海滩上捡来的龟壳而暴富(初刻一)。王生行商两番遭劫,后又在婶母的鼓励下,坚信“必有发迹之日”,结果也是“遂成大富之家”(初刻八)。故事虽说有点荒诞不经,市民变泰发迹的心态却真实可信。文若虚倒楣时,“看见别人经商图利的,时常获利几倍,便也思量做些生意,却又百做百不着。”听说北京扇子紧俏,等到他把扇子运到北京,京城却阴雨连绵,直到箱子里的扇子霉烂也没见个好天气。等他时来运转时,随便买筐桔子,也值几百两纹银,拾个龟壳,便是稀世珍宝。我们透过这怪诞不经、神秘莫测的帷幕,不难看到贩货行商,竞争激烈,市场行情,瞬息万变。不是命运捉弄人,而是人对市场规律各种因素未能把握。如文若虚只知暑天人们需要扇子,却未知过热的北京后来的天气变化。人投身商场,对商场的各种信息、行情、规律把握不了,难免有“时也”、“命也”之叹。

《叠居奇程客得助》写程氏兄弟,经商折本,无颜见江东父老,困居异乡,后得海神相助,又屡屡得手,“四五年间,展转弄了五七万两。”上面罩一海神,似乎程氏兄弟否极泰来是神力,其实这是一个囤积居奇而致富的故事。因囤积居奇在中国是商业不道德的行为,故而借神力以掩饰。当然,我们无意对程氏囤积居奇而致富作什么谴责,我们知道程氏家乡的风俗:“徽俗:商者率数岁一归,其妻孥家党,全视所获多少为贤不肖、而爱憎焉。程氏兄弟既皆落寞,羞惭惨沮,乡井无望,遂受用他商,为之掌计以餬口。”(注:吴曾祺《旧小说》戊集一)一个时代,一方乡土对发财致富的迷狂心理,而演变为浇薄人情,势利心态。

作为一种时代崇尚,变泰发迹的美梦并不仅仅商人有,它实际已渗透到市民的各个阶层,甚而至于全社会的各个阶层。打开“三言二拍”,地下挖出金银而飞黄腾达的“掘藏发迹”故事不乏其例,上厕所捡到大包的银子也屡见不鲜,甚至,大仲马笔下邓蒂斯式的“基督山遇宝”也出现了(《警世通言》卷二十二)。在市井的世界中,市民对突然暴富津津乐道,对飞来横财受之不惊,像小业主施复在街上偶然捡到一包六两白银之后的心理活动及后来举动,只能说他是一个刚刚脱胎于封建农民的小手工业主,身上有着浓厚的农民意识,身上既有市民的发财梦想,又有农民的忠厚本分。施复的行为,对于那些狂热追求金钱,一心渴望发迹的某些市民来说,虽是一个反映,是一个刺激,更是忠厚品性在新兴市民那里的一个遗响。

从现实对变泰发迹的渴望,到对历史上的故事传说的津津玩味,显然是在经商暴富的大道之外,又开辟了一条人生际遇中的穷通之道,作为对经商中的变泰发迹故事的补偿,如《喻世明言》中的《穷马周遭际卖槌媪》、《史弘肇龙虎君臣会》、《临安里钱婆留发迹》等,皆叙述主人公开始穷困潦倒,后来一朝发迹的故事。将这么多变泰发迹的历史人物故事加以铺排演说,决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它的背后隐藏的仍是明代市民阶层对荣华富贵的深情呼唤。尽管故事中间也有对人情淡漠、世态炎凉的批判与嘲讽,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则是对金钱、名利、富贵荣华的艳羡与渴望。流风所及,影响士林。何良俊讲他生活的时代,举子中进士后,厌见故旧,厌谈文论道,相反,“日逐奔走于门下者,皆言利之徒也。或某处有庄田一所,岁可取利若干;或某人借银几百两,岁可生息若干;或某人为某事求一覆庇,此无碍于法者,而可以坐收银若干,则欣欣喜见于面,而待之唯恐不谨。盖父兄之所交与而子弟之所习闻者,皆此辈也。”(注: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三十四“正俗一”)

对金钱的崇拜和狂热追求直接影响着人情世态。换言之,家庭关系上面所笼罩的温情脉脉的面纱,完全被金钱无情地撕破了。在传统的道德观念中,这无异是丑恶的,卑鄙的。然而——

黑格尔说:“人们以为,当他们说人本性是善的这句话时,他们就说出了一种很伟大的思想;但是他们忘记了,当人们说人本性是恶的这句话时,是说出了一种更伟大得多的思想。”

在黑格尔那里,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这里有双重的意思,一方面,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物的亵渎,表现为对陈旧的、日渐衰亡的、但为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另一方面,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关于这方面,例如封建制度的和资产阶级的历史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持续不断的证明。(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33页)

明代的金钱崇拜当作如是观。对市民来说,追求金钱并不是他们的过错,他们的职业本性规定了他们的道德原则。

事实上,尽管对金钱的崇拜影响了人情世态,但伴随而来的往往是对封建礼法纲常的猛烈冲击。为了金钱,刘氏把失散多年的侄儿棒打出门(初刻三十三),吕宝趁哥哥外出数年未归,便将嫂子卖了(《警世通言》卷五),开酒店的李方哥垂涎于“白白送来”的十两银子,竟劝说“有几分姿色”的妻子和一老翁拼作(《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八)。正是在充满“铜臭”,人耻言之的“黄白之物”面前,封建伦常被冲了个七零八落。恰如晚明一首叫做《题钱》的民歌所唱:

人为你名亏行损,人为你断义辜恩,人为你失孝廉,人为你忘忠信。

细思量多少不仁,铜臭分明是祸根,一个个将他务本。……

人为你生烦惹恼,人为你梦扰魂劳,人为你易大节,人为你伤名教。

细思量多少英豪,铜臭明知是祸苗,一个个因他丧了。(注:《林石逸兴》卷五)

找乐:衣食住行尚奢靡

中国人向以勤俭素朴、吃苦耐劳闻名于世。曾几何时,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使得人为的等级贵贱受到震撼,使得因出身地位的特权受到限制。因而,人们愈要实现个人价值,愈要发挥个人所长,表现在人际交往上的礼节和排场,日常生活中的奢侈和豪华,逐渐成为人们有意追求的目标。遂演为一种专尚“儇巧繁华,恶拘俭而乐游旷”(注:王士性《广志绎》)之风习。张瀚在《松窗梦语·风俗纪》中记载北京、杭州的风俗:

语云:“相沿为风,相染成俗。”古天子巡狩则观风问俗,所系良重矣。第习俗相沿久远,愚民渐染既深,自非豪杰之士,卓然自信,安能变而更之?今两都,若神京侈靡极矣。……吾杭终有宋余风,迨今侈靡日甚。余感悼脉脉,思欲挽之,其道无由,因记闻以训后人。

秦少游云:“杭俗工巧,羞质朴而尚靡丽,人颇事佛。”今去少游世数百年,而服食器用月异而岁不同已。毋论富豪贵介,纨绮相望,即贫乏者,强饰华丽,扬扬矜诩,为富贵容。

人情以放荡为快,世风以侈靡相高,虽逾制犯禁,不知忌也。

龚炜在《巢林笔谈》卷五记吴地风俗:

吴俗奢靡为天下最,日甚一日而不知反,安望家给人足乎?

明中叶嘉兴府桐乡县青镇有一文人李乐站在正统立场上描述当时风气:“余生长青镇,独恨其俗尚奢,日用会社婚葬,皆以俭者为耻。贫人负担之徒,妻多好饰,夜必饮酒,病则祷神,称贷而赛。”(注:《续见闻杂记》卷十一)整个社会对饮食肴馔的消费标准是酒必名酒,茶必佳品;点心杂食,目迷五色;欢宴便餐,山珍海味。当时的方志、笔记、小说有大量记载,以致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专门的饮食文化。

中上层阶级的住宅与其说是休息安居的需要,毋宁说是风尚趋使的结果,建筑风格的典雅古朴、和谐宁静,无疑已属于艺术的范畴。明中后叶的江南民家,稍有积蓄便思建楼盖房,大型建筑园林化更是贵族一雅,如钱谦益将废园改建后,园内设有“玉蕊轩”、“留仙别馆”胜景,如留仙别馆,“树绿沈几,山翠湿牖,烟霞澄鲜,云物靓深,过者感叹尝以为灵区别馆也。”(注: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卷四十五(《留仙馆记》))江南园林,闻名中外,又岂是“不喜治第,而多畜田”(注:谢肇淛《五杂俎》卷四)的北人所能比拟的。至于夏言家中“高甍雕题,广囿曲池之胜”,在当时的贵族之家,并不鲜见。(注:焦竑《玉堂丛语》卷八“汰侈”)

服饰式样的争新斗奇,衣着首饰换金去银,笔记小说中屡有表现:“有以千金为妇饰者”,(注:《肇域志》“山西”)有用三十两银子买一顶帽子的。(注:叶梦珠《阅世编》卷八)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没有一个时代像明中后叶那样讲究服装、重视豪华,没有一个时代像明中叶那样将历代统治者视为“贵贱不相逾”的“士女服饰皆有定制”的律令在实际生活中废弃了。就连大户婢女、官府皂隶也追求大红大紫、丝绸绫缎。御史大夫王大参总督蓟辽时,“奢淫汰恣,帐下纪纲卒数百人,后堂曳罗绮者不下百人。每出游猎,骏骑连翩,妖童执丝簧,少女控弓弩,服饰诡丽,照耀数里。”(注: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十七,“兵部·边材”)而工部“徐渔浦冏卿,时为工部郎,家故素封,每客至,必先侦其服何杼何色,然后披衣出对,两人宛然合璧,无少参错。”(注: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十二,“吏部·士大夫华”)龚炜说吴地情况:“予少时,见士人仅仅穿裘,今则里巷妇孺皆裘矣;大红线顶十得一二,今则十八九矣;家无担石之储,耻穿布素矣;团龙立龙之饰,泥金剪金之衣,编户僭之矣。”(注:《巢林笔谈》卷五“吴俗奢靡日甚”)“代变风移,人皆志于尊崇富侈,不复知有明禁,群相蹈之。如翡翠珠冠,龙凤服饰,惟皇后,王妃始得为服;命妇礼冠四品以下用金事件,五品以下用抹金银事件;衣大袖衫、五品以上用紵丝绫罗,六品以下用绫罗缎绢,皆有限制。今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是皆僭拟无涯,逾国家之禁者也。”(注:张瀚《松窗梦语》卷七《风俗纪》)从道学家痛心疾首的描述中,我们看到,一切等级、秩序几乎都被打破了。

陈设用具的精巧别致、堂皇豪华、婚丧寿诞的大操大办,四时八节的消费竞赛,收藏古玩的雅趣嗜好……

中国有丰富灿烂的饮食文化,历代的美食家功不可没。不仅是豪门民家“炮凤烹龙”,“山珍海错”,即使在一般市民中间,吃请之风也非常盛行:

饮馔,则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湎而不知醉矣。物愈贵,力愈艰,增华者愈无厌心。(注:《巢林笔谈》卷五“吴俗奢靡日甚”)

顾起元《客座赘语》记载南京正德前后风俗的变化:妇女服饰由朴素而华丽,宴会由菜四碗、六碗到菜八碗、十二碗甚至十六碗等。联系西门庆家的多次宴席,可知当时吃喝风之盛行、之奢侈了。

中国人爱面子,讲排场,为爱面子,常常摆架子。下面几则资料足以说明这一问题。

余小时见人家请客,只是果五色肴五品而已。惟大宾或新亲过门,则添虾蟹蚬蛤三四物,亦岁中不一二次也。今寻常燕会,动辄必用十肴,且水陆毕陈,或觅远方珍品,求以相胜。前有一士夫请赵循斋,杀鹅三十余头,遂至形于奏牍。近一士夫请袁泽门,闻淆品计百余样,鸽子斑鸠之类皆有。……然当此末世,孰无好胜之心,人人求胜,渐以成俗矣。(注:《四友斋丛说》卷三十四、三十五、十二,中华书局校点本第314页)

尝访嘉兴一友人,见其家设客,用银水火炉金滴嗉。是日客有二十余人,每客皆金台盘一副,是双螭虎大金杯,每副约有十五六两。留宿斋中,次早用梅花银沙锣洗面。其帷帐衾禂皆用锦绮,余终夕不能交睫。此是所目击者,闻其家亦有金香炉,此其富可甲于江南,而僭侈之极,几于不逊矣。(注:《四友斋丛说》卷三十四、三十五、十二,中华书局校点本第316页)进而发展到官僚在家庭和家乡也要摆在衙门的架子:

近日士大夫家居,皆与府县讨夫皂,虽屡经禁革,终不能止。或府县不与,则谤议纷然。此是蔑弃朝廷纪纲也。尝见各衙门见任官,其所谓直厅者,乃看守衙门之人,而柴薪银则给与各官募倩夫皂以备身银者也,虽台省大臣,亦不过十人,见任且然,而况家居者耶。故虽元老致仕,朝廷优贤,始有岁拨人夫之命,然止是二人,必有旨然后许拨,其余则安得滥用。今每人要皂隶二名轿夫四名直伞一名,每人总七名。若有五十乡官,则是又添一处兵饷矣。夫同是朝廷百姓,谁敢擅役一人,故府县不得辄与,乡官亦不得辄受。(注:《四友斋丛说》卷三十四、三十五、十二,中华书局校点本第318页)

祖宗朝,乡官虽见任回家,只是步行。宪庙时,士夫始骑马。至弘治正德间,皆乘轿矣。昔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夫士君子既在仕途,已有命服,而与商贾之徒挨杂于市中,似为不雅,则乘轿犹为可通。今举人无不乘轿者矣。董子元云:“举人乘轿,盖自张德瑜始也。……众人因之,尽乘轿矣。……今监生无不乘轿矣。大率秀才以十分言之,有三分乘轿者矣。其新进学秀才乘轿,则自隆庆四年始也。……今世衣冠中人,喜多带仆从。”沈小可曾言:“我一日请四个朋友吃晚饭,总带家童二十人。坐至深夜,不得不与些酒饭,其费多于请主人。”(注:《四友斋丛说》卷三十四、三十五、十二,中华书局校点本第320页)

流风所及,衙门之间公款请客,大肆铺张,成为当时衙门一条特别风景线:

南京各衙门摆酒,吏部是办事官吏,户部是箩头与揽头,礼部六科是教坊司官俳,兵部是会同馆马头,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是店家,工部是作头,太常寺是神乐观道士,光禄寺是厨役。大率摆酒一桌,给银二钱,刻剥者止给钱半。但求品物丰备,皆秽滥不可入口。席散客起,则诸客皂隶攘臂而至,客行稍速,碗碟皆破失无遗。名虽宴客实所以啖皂隶也。衙门中官员既多,日有宴席,人甚苦之。(注:《四友斋丛说》卷三十四、三十五、十二,中华书局校点本第100页)

难怪当时有一高僧感叹说:洪武间的秀才做官,吃苦受怕,到头来,如有过犯,轻者充军,重者刑戮。那时的士大夫无负国家,而国家负天下士大夫多矣,像是还债的。现在的士大夫,为朝廷出力不多,又有多少好受用,真是国家无负士大夫,天下的士大夫负国家多矣,这便是讨债的。(注:陆容《菽园杂记》卷二)还债讨债之说是佛家语,但从一个侧面见出当时的士风、官风。对这种追求现世享乐的奢靡之风,当时的人们也有评价:

由嘉靖中叶以至于今,流风愈趋愈下,惯习娇吝,互尚荒佚,以欢宴放饮为豁达,以珍味艳色为盛礼。其流至于市井贩鬻厮隶走卒,亦多缨帽缃鞋,纱裙细裤,酒庐茶肆,异调新声,泊泊浸淫,靡焉不振,甚至娇声充溢于乡曲,别号下延于乞丐。逐末游食,相率成风。(注:《博平县志》)

当然,文人站在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维护所谓“贵贱不相逾”的封建秩序的立场上对“奢靡”、“浮薄”之风日烈,“敦厚俭朴”之风渐佚,痛心疾首,严厉斥责,我们是不能完全同意的。但是,我们也必须在看到这种现象所包含的进步意义的同时,认识到这种奢靡之风是病态社会中的病态消费心理。或者说是泡沫经济中的一种虚假消费能力(虚假消费能力即超过实际支付能力的那一部分消费能力),今天也有叫做超前消费的。有足够的资料证明:有人“以卒岁之资,制一裳而无余。”(注:叶梦珠《阅世编》卷八)有的“家无担石之储,耻穿布素”;(注:《巢林笔谈》卷五“吴俗奢靡日甚”)有的“夜则归市肴酒,夫妇团醉而后已,明日又为别计”;(注:王士性《广志绎》)有的“乐岁则尽数出卖以饰裘马,凶年则持筐携妻子逃徙趁食”(注:王士性《广志绎》)。

从大量的史料记载中,可知盛行于当时社会的是一种超前的高消费,这种超前的高消费并非物质丰厚,经济发达的自然结果,而是畸形的商品经济倒映的虚假繁荣而导致的病态的消费特征。

病态的消费特征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种病态的消费心理,病态的消费心理反过来又与病态的消费特征相为激荡,它虽无益于经济的正常发展(不在本文论列,兹略),但它却有助于我们观察这种病态的消费心理所折射出的那个时代普遍存在的富贵无常、及时行乐的社会心理。正是在这种社会心理和风气驱使下,明中后叶直至清初,整个社会纳妾嫖妓成为风尚,名士豪杰拥姬宿娼更其风雅,康对山(海)与同驴“令从人赍琵琶自随,游行道中,傲然不屑”;(注: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十八“杂记”)李卓吾经常出入于孀妇卧室,大白天公然挟妓同浴。有人向他请教经学,“辄奋袖曰:‘此时正不如携歌姬,浅斟低唱’。”(注: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丁集上,闰集,上海古籍出版社标点本第705页)袁宏道认为人生有五大快活,除吃、喝、玩、乐外,还有携妓冶游。臧循因与娈童“游乐”罢官回乡,这种丑闻在健康的社会恐怕羞与外人道也。岂不知在当时不但不是丑闻,而且当作文坛佳话,“艺林至今以为美谈”(钱谦益语),所以汤显祖把此事略加渲染点缀写诗为朋友送行。屠隆整日和厮混一块,常常在士大夫之家“男女杂坐,绝缨灭烛之语,喧传都下”。“好交游,蓄声妓”,(注: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丁集上,闰集,上海古籍出版社标点本第445页)且因与人纵淫,身患花柳病,在当时仍作为文人的桃花运看待,故而汤显祖在诗中戏称“甘露醍醐镇自凉,抽筋擢髓亦何妨。家间大有童男子,尽捧莲花当药王。”(注:汤显祖赠臧晋叔诗见《汤显祖诗文集·送臧晋叔谪归湖上,时唐仁卿以谈道贬,同日出关,并寄屠长卿江外》卷七,汤赠屠诗见同书卷十五《长卿苦情寄之疡,筋骨段坏,号痛不可忍。教令阖舍念观世音稍定,戏寄十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6月版)抗清英雄陈子龙在不富裕的家境中纳妾三人,钱牧斋与柳如是、侯方域与李香君、冒辟疆与董小宛皆当时佳话。即如商人,稍有资产,诸事悭吝,惟宿妓纳妾,挥金如土。(注:谢肇@⑩《王杂俎》卷四)致使晚明士人“闻一道德方正之事,则以为无味而置之不道;闻淫纵破义之事,则投袂而起,喜谈传颂而不已。”(注:屠隆《鸿苞节录》卷二)

这种快乐舒适的生活情趣与佻荡的人生方式携手共和,固然对禁欲主义以及传统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形成极大的冲击波。客观上起着张扬个性、重视情感的进步作用,但也必须指出,这里面同时还夹杂着整个社会病态疯狂和世纪末情绪。

正是从这一特殊层面上,当时的消费风气不仅是一种消费心态的映现,同时又导致了消费心态的膨胀,生活方式的改变,价值观念的并动,人情世态的扭曲。从消费心态到整个人情世态,是一个合逻辑的发展。人情世态正是社会风气的重要方面。社会风气和当时进步思潮相汇集,吃喝玩乐的消费心理和“好货”、“好色”是人本性的哲学观点相结合,出现了一幅奇妙的现实景观:奢侈淫佚的社会风气不仅是对封建统治等级秩序的冲击破坏,也不仅是对传统生活观念的转换改变,更重要的是它对封建的禁欲主义进行了一次矫枉过正。

社会风气的奢侈淫逸,进步思潮的鼓风扬波,在世纪末情绪的笼罩下,产生了一个时代的怪胎:沉湎酒色的堕落和消费人生的颓败,流露出一个时代的焦灼、狂躁、富贵无常、及时行乐的情绪……

这,不仅王阳明没想到,而李贽也会吃一惊的。

价值管理论文范文4

摘要:价值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思想,被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和学者关注,特别是企业,要想实现价值管理,必须把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的首要目标,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对企业实现管理观念和经营方式的转变提供借鉴。

关键词:价值管理;企业目标;股东价值

企业作为在生产或流通领域从事特定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获取经济利益的实体,需要有一个简明、连贯、合理、具有推动作用的目标,以充分发挥其导向、激励、凝聚等作用。因此在制定企业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一个目标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特定的主题,不应该是模糊不清,过于抽象的。如:“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使本企业成为一家更有进取心的企业。”这个目标就十分不明确;其次,目标应该是可以测量的,只要有可能,目标就应该用定量指标来描述。为了对企业管理活动的结果给予准确衡量,企业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可以检验的。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地说明企业将在何时达到何种结果。目标的定量化是使目标具有可检验性的最有效的方法;再次,目标应该是积极进取的,具有挑战性,同时又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目标本身是一种激励力量,特别是当企业目标充分体现了企业相关利益者的共同利益时,就会极大地激发企业职工的工作热情、创造力,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总之,正确的目标对企业的行为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它是企业制定战略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目标明确了企业努力的方向,体现了企业的具体期望,表明了企业的行动纲领,它是企业战略实施的指导原则,目标必须能使企业中的各项资源集中起来,减少企业内部的冲突,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它是企业管理的评价标准,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和可衡量的,以便对目标是否最终实现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价考核。

一、正确理解股东价值最大化

价值管理(ValueManagement)是美国学者肯·布兰查(KenBlanchard)在《价值管理》一书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依据组织的远景,公司设定符合远景与企业文化的若干价值信念,并具体落实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上。惟有公司的大多数股东、员工和消费者都能成功,公司才有成功的前提。为达到此“共好”的组织目标,必须逐步建立起为成员广泛接受的“核心信念”,并且在内部工作与外部服务上付诸实施,使其成为组织的标准行为典范,方能获得真实与全面的顾客满意。采用价值管理,能将管理的决策重点放在价值的驱动因素上,将远景总体目标、分析技巧及管理程序协调起来。

企业管理目标从利润最大化、规模最大化向价值最大化转化的过程中,需要重新理解财富创造的途径和转变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企业管理的重点不再局限于工人的效率和企业的内部管理职能,也不再把营运规模、社会效益、市场份额、社会形象作为经营管理的终极目标,而是紧紧围绕“价值”这个中心,通过兼并、重组等最直接、最便捷的资本市场运作方式,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价值管理指企业紧紧围绕价值最大化目标,适时地根据环境变化,通过对投资机会的把握,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其中包括战略性投资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采取兼并收购、资本重组等超常方式,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增加社会和公众对企业收益和增长的预期,最终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对于企业管理来说,首先必须理解价值,尤其是股东价值最大化问题。

股东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的情况下,是企业的净资产价值达到最高,从而使所有者的收益达到最大。对于把企业所有者的利益摆在首位,即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要有正确的理解,本目标实际上做到了把企业所有者权益、债权人、职工、员工、顾客等方面的利益都兼顾,并且价值标准也是我们已知的衡量绩效的最佳标准。

首先,如果一家企业无法为它的所有者创造价值,那他就不能吸引权益资本来为企业的活动提供资金。没有权益资本,也就没有企业。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充分肯定了所有者的地位和作用,最大程度地维护了所有者的利益,不仅稳定企业原有权益资本,还会吸引更多的资金。企业的资金来源于股东和债权人,他们提供给企业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任何资本的使用都不是无偿的,只有当企业的投资计划能够带来丰厚的利润,并且其预期收益超出它的投资成本时,股东和债权人都能从中获得收益,它才能吸引外部资金。

其次,强调股东的价值最大化不是为了股东的利益而去忽视债权人、顾客,压榨供应商,不顾员工的利益。股东得到更多的价值并不意味着债权人、员工、顾客、供应商得到更少的价值。债权人在收益分配上有优于企业所有者的权利,即只有债权人按时收本获息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后,才向股东分配利益。所以股东权益达到最大必须以债权人的利益实现为前提。员工作为财富的创造者,只有其利益得到保障和最大程度地实现,他们才能以积极的姿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为股东创造价值,并且只有那些与债权人、顾客、员工和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的宝贵关系的企业才能为股东创造价值。若不为员工、顾客、供应商提供价值,没有一家企业可以期望为股东创造价值。

第三,股东价值是要求完整信息的唯一标准。为判断价值创造,必须具备长远观点,能够在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上处理所有现金流量,并了解如何在风险调整基础上比较不同时期的现金流量。没有完整的信息,几乎无法做出妥善决定,而其他绩效标准,比如利润不需要完整信息。因此价值不能是短期的,它要求长远,并要求完整的信息。

二、如何贯彻为股东创造价值的目标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随着战略管理思想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使企业认识到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并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量,为股东创造价值,增加企业财富。基于价值的管理强调在各个层面上都能作出有利于增加价值的决策,从而要求上至总经理下至一线员工都能树立创造价值的概念,并能深刻理解影响企业价值的关键性变量。为股东创造价值,增加企业财富的基本途径主要有:通过提高边际资金利润率和更有效地利用资金来增加利润;降低资金成本;发展业务以有利可图为目标。增加财富的初期,要通过资产重组、降低成本、合理分配生产能力、工艺改善等来提高经营水平,并通过改善资金结构来增加股东价值。这些方法的应用大多很成功,但在技术爆炸、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股东期望以更高的增长速度增加财富。这种增长要求完全释放企业员工的潜能,通过他们的责任心和能动性提高企业效率,创造出优秀的经营业绩。在不断变化、不可预测、充满不确定性的经营环境中,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大多数人都有无法估量的巨大的潜能,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潜能,笔者认为做到以下两个方面尤其重要:

1.确切地表述企业的目标。

企业的每个员工都必须认识到:是否增加或减少了股东价值是判断每个想法和做法的标准。透过股东价值这块棱镜,使企业能够得到对改进经营管理的新认识。创造股东价值的最基本的方法是资金的收益率要高于资金成本,企业中的每个人对此都必须有清楚的认识,只有这样,每个人才能清楚他们怎样才能在企业中为创造价值做出最大的贡献。

模糊的目标是很危险的,所以必须尽最大努力向企业的所有员工表述和阐明企业的目标。实现这一点,企业必须做到不分等级,从企业的每个层面,每个角度选择员工,包括高级管理人员、工厂的操作工人、业务部门经理、秘书和人事部门的领导,一起探讨关系企业未来的问题。使员工对他们所掌握的技能、从事的工作和追求的事业有更强烈的责任感。

2.把个人目标和企业行为评价标准结合起来。

“只有考核,才能完成”是一句古老的格言。通常,创造股东财富只是企业高层领导的事,然而,如果中层管理人员对这件事不关心,那么很多增加利润和提高收益率的机会就会丧失或得不到充分利用。因此,对企业来说,如何分解股东价值指标并把他下达到每个业务部门中去,就可以把员工个人的行为和报酬与其所创造的价值联系起来。利用一个新的财务标准——经济利润,就可以有效地把所有员工的行为和业务活动统一到创造股东价值上来。经济利润定义为税后净利润与产生利润所用成本之差。企业可以通过经济利润把企业的经营业绩考核、投资决策、激励机制与股东价值联系起来,从而实现企业目标的短期化使得企业员工的行为与价值创造目标保持一致,并有助于实现价值创造目标。经济利润定义为税后利润与产生利润所用资本成本之差。即:

经济利润=投资资本×(投资资本回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经济利润测量企业一段时期内的收益与它为满足其投资者而必须赚取得收入之差。在一段期间内最大限度提高了经济利润,也就最大限度提高了价值。这样,始终建立在长期现金流基础上,面向未来的评价企业价值的价值指标就转换为以实际经营业绩为依据的短期指标即一年期指标。

三、结论

价值管理论文范文5

关键词:价值链价值链管理会计基本架构

价值链管理会计的产生背景

价值链概念由著名企业竞争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并倡导运用价值链对企业进行战略规划和管理,以帮助企业获得并维持竞争优势。实际上,价值链就是一个价值创造系统,而企业不断地进行内部价值链的协调和优化,相机处理和协调企业与上游价值链、下游价值链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实现价值链中各个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这就是价值链管理。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价值链分析在管理会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我国著名会计学家阎达五教授首先提出了价值链会计的概念,他认为:“价值链会计是对企业价值信息及其背后深层次关系的研究,亦即收集、加工、存储、提供并利用价值信息,实施对企业价值链的控制和管理,保证企业的价值链能够合规、高效、有序运转,从而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增值和价值分配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是一门反映性的学科,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显然,随着价值链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实践会要求有一种新的与价值链管理理论相适应的会计管理模式的出现,这也是本文将要探讨的核心问题,并将这种模式定义为价值链管理会计。本文认为,价值链管理会计与价值链会计二者相比而言,前者表达的内涵更为贴切,因为价值链会计的提法容易让人联想到会计核算方面的问题。而“价值链管理会计”所传达的信息更为清晰到位,主要是协调企业上下游及企业内部各部门、单位之间的关系,包括产品的品种、产量、质量、信用情况,提供准确、新颖的与价值链相关的信息,以求得价值链联盟的增值与共赢。因此,本文称之为价值链管理会计。

价值链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

基于波特的价值链思想和企业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可以将价值链这一概念进行分类:将其划分为纵向价值链,横向价值链和企业内部价值链这三类来进行探讨。纵向价值链将企业、供应商和顾客看成一条相互之间紧密联系的链条,向上延伸至供应商甚至供应商的供应商,向下延伸至顾客甚至顾客的顾客,企业通过这种价值转移和增值的过程获得竞争优势;横向价值链是指所有平行的纵向价值链中处于同等地位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的某种潜在联系,通过横向价值链的分析,可以促使企业采取差异化战略;内部价值链就是对企业内部的基本职能活动及人力资源管理、经营活动管理等价值活动进行分析,并采取措施降低成本。这三类价值链之间既相互独立,又有紧密的联系和作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便于企业进行全面分析和正确科学的作出战略决策。本文也将以此为基础对价值链会计的基本架构进行分析。

价值链管理会计的架构分析

由于上述三种价值链在时间上存在先后关系,所以价值链会计管理也存在相应的先后关系,随着企业价值链上的价值流动,前一阶段的管理为后一阶段提供信息,而后一阶段的管理是为了实现前一阶段的目标,从会计管理的角度来看,可以视为事前、事中、事后管理三个阶段。

(一)事前管理阶段

1.价值链管理会计预测。价值链管理会计的预测,首先应站在价值链条的全局角度去思考,预测市场(包括价值链上的企业)需求状况,所需商品与服务的种类、数量、价格等,并测算出价值链上各企业所能提供并吸收的产品和服务的种类与数量等;其次在具体预测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价值链,预测不同内容。对纵向价值链要进行共联企业的采购、销售及资金预测;横向价值链需要的是竞争优势的预测;而对于内部价值链主要是价值增值和成本预测,并借助科学的预测模型,在综合考虑历史信息和未来趋势的前提下,为价值链上相关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2.价值链管理会计决策。在决策中,可以将总目标分解成各个子目标,通过具体子目标的完成来达到总目标和最优方案的实现。在求得价值链上企业增值最大化目标前提下,合理安排各个企业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产量、销量和价格以及应遵循的信用、售后服务等规则,保证价值链上的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畅通。价值链管理会计决策的目标就是依据预测的结果,并结合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运用多种决策方法及其模型,提出通过子目标的实现而保证总目标得以实现的最优方案。

3.价值链管理会计预算。根据决策所形成的方案,进行量化并形成价值链总预算和单位预算。总预算是从价值链整体角度编制的预算,它涉及到相关企业各类产品与服务的市场需求与供给的总量、单价及其总金额和分项金额,与之相关的预算指标有各类产品生产总值、生产成本、采购成本以及销售总收入和分项收入额。单位预算即价值链上各企业自身的预算,也涉及供、产、销、人、财、物各方面,并与总预算存在着总体与部分的关系。但在一定程度上,不同的价值链应根据不同的价值增值单元编制预算,纵向价值链上有采购、销售及资金的预算;横向价值链上是竞争优势预算;内部价值链上是价值增值及成本预算。

(二)事中管理阶段

事中管理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价值链进行实时控制与管理,随时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对事前管理提出的方案进行修正并付诸实施。企业的价值链联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价值链的上下游在追求统一目标的同时也保持了各自的独立性,因此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以企业的财会信息反映价值链管理的结果,必须通过技术手段保证财会信息的准确、真实和完整。为达到这一目标,在事中管理阶段,应建立由大型中央数据库和按价值增值单元建立的众多分数据库组成的信息系统,以实现全过程的实时控制。中央数据库将各分数据库存储的各价值增值单元的价值信息进行汇总,这样就能及时反映企业的各项价值活动。事中管理活动是价值链管理会计的核心职能的体现,是对企业各种经营活动的合规性、有效性进行的动态控制。

(三)事后管理阶段

在事前、事中管理阶段之后,分析和考评价值链的运行结果就属于事后管理阶段,这是对事前、事中管理绩效的检验,并且可以改善价值链,以提高下一循环的管理业绩。具体过程如下:第一步要设定考评指标,对每个价值增值单元不同的价值活动要分别设定考评指标,考评指标可以是财务或非财务的,也可以是定量或定性的;第二步就是分析所有考评指标的完成情况。不仅要对每个价值增值单元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还要站在整个企业及价值链联盟的高度来分析,即不仅要分析各价值增值单元的价值贡献率及各个单元之间的协调程度等战术指标,同时还应关注产品的市场定位、供货渠道的选择、顾客源的保持和增长、自身的竞争优势等一系列战略指标的完成情况。与此同时,对于实际完成情况与事前、事中的预算之间的差异,要编制详细的差异对照表并仔细分析其中原因;最后一步就是根据分析考评的结果,采取措施增进与改善价值链。分析考评不仅是价值链会计管理的最后环节,同时也是下一个循环的准备阶段。

价值链管理会计基本架构的内容

(一)价值链管理会计的主体

价值链会计突破了原有会计主体概念的束缚,将会计管理的范围由单一企业扩大到整个价值链条上的企业、部门和最终的消费者,只要是价值链能触及到的地方都被纳入会计核算与管理的范围。在价值链的理念下,企业内部的价值运动已被贯穿于价值链联盟的资金流代替,“价值链虚拟企业”使会计主体的范围具有了“可变性”,主体的边界也得到了延伸。这样价值链会计管理的视角就由本企业扩展到更广的价值链联盟范围,可以根据需要扩大或缩小。因此价值链中的会计主体既可以是各个分立的价值链上的点,也可以是类似核心企业的母公司,及各外延企业为子公司的集团等。

(二)价值链管理会计的对象

会计对象是会计管理活动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它独立于会计系统之外存在,明确会计对象是会计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价值链管理会计研究对象的范围已扩大到价值链信息及其经济关系,不再区分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顺着价值链向上延伸到供应商价值链,向下延伸到客户价值链,从价值链的角度考察企业资金及资金运动,是价值链管理对象的数据化和具体化。因此,资金运动和价值链是从不同角度对价值运动所做的反映,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价值链强调的是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都要成为价值的来源,业务单元的传递过程也是价值增值过程。可以说价值链管理会计的会计对象是由各业务单元传递而成的价值链信息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其表现形式是价值链,载体包括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实质是价值链信息背后所体现的经济关系。

(三)价值链管理会计的目标

会计目标是指会计工作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或境界,是会计活动的最高层次。价值链管理会计的目标自然是价值链管理会计系统运行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或结果,从价值链管理会计的产生背景来看,它直接服务于价值链管理,其最终目标与企业目标一致,即实现企业价值链条中相关企业、部门、个人价值最大化。可以说价值链管理会计是应价值链管理需要而生的,同时又反过来服务于价值链管理及企业目标的实现,要增加价值链的竞争力,就要在价值链上每一环节都做到价值增值。从价值运动的观点看,在价值链上传递的除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之外,更根本的是增值流,价值链管理追求的是各个环节的增值,以及价值链的整体实现最大价值,从而提高价值链的竞争力。基于此,可以将价值链管理会计的目标定义为:提供价值创造的动态信息,借以制定协调和优化价值链、实现价值链增值的决策,并进行相应的管理控制。

(四)价值链管理会计的职能

会计职能是由会计目标决定的,会计职能的发挥必须以实现会计目标为导向。首先反映作为会计的一项基本职能是最基本的,价值链管理会计也不例外,但是他的反映职能更强调实时性,不受会计制度所规定的会计期间的限制,以最快的速度反映企业价值链价值流入、创造、流出,业务单元和业务价值链的价值作业增值等价值活动的信息,确切来说应该称之为实时评价职能;其次要使价值链管理会计成为真正意义上管理活动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作业价值管理、战略实施管理、选择和确定战略联盟伙伴等方面;再次,在企业内部,价值链管理会计可提供业务单元和业务价值链的价值活动增值的动态信息,从而挖掘出企业各个价值活动的潜力,实现价值增值,同时协调和优化价值链,更有利于企业控制和优化具有战略意义的增值业务活动;最后,基于各单个企业的价值信息的分析,企业可以合理地选择和确定并购企业或者合理地选择和确定战略联盟伙伴,并通过对产业价值链的价值信息的分析,调整和优化产业价值链。

此外,价值链管理会计同时还包括战略与计划协同和多维控制等其他职能,主要是基于价值链联盟主体的统一战略目标,对纵横交错的企业价值链网络进行目标协同和多维控制。

参考文献:

1.于富生,张敏.论价值链会计管理框架[J].会计研究,2005

2.阎达五.关于构建价值链会计的一些新思考[J].国际财务与会计,2003

价值管理论文范文6

关键词:知识经济;管理会计;智力资本;价值评估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核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移,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的智力资本已逐渐地引入企业的管理战略之中,并已被广泛地应用。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有关智力资本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同样给现代会计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它天生的活力和创新价值不仅冲击了传统的会计模式,并且作为管理会计中一个新要素拓展了会计学研究领域和方向。

一、知识经济下,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的核心资源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经验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是指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在知识经济中,企业的价值根本不再直接取决于物质资源、货币资本和硬件设备的数量、规模等,而是依赖于人才的智慧积累和创新,从而达到知识的转化和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

在知识经济中,智力资本是相对于传统的物质资本而言的,它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动态的、能够带来企业价值增值的非物质资源。有关智力资本的定义,先从二个智力资本等式来认识(智力资本=市场价值-帐面价值,企业=无形资产+智力资本),这能体现智力资本存在及能被界定和价值量化的本质。瑞典第一大保险和金融服务公司是这样定义智力资本的:它是企业所拥有的对企业市场竞争力做出贡献的专业知识、应用经验、组织技术、客户关系和职业技巧及跨文化技能等企业的集体知识。著名学者圣特。昂格提出,企业的智力资本,是企业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借以获取超额收益的各种知识资源的有机综合体,是企业取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一般地除知识产权资本外还包括人力资本、市场关系(顾客)资本、组织结构资本三个延伸部分,智力资本正是通过其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和共同整合推动企业发展,成为创造和实现企业价值的核心资源。

在知识经济中,企业对智力资本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对于财务资本,智力资本在企业价值增值的贡献中所占比例更大。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稀缺理论,智力资本应该获得与财务资本共同参与分离企业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的平等地位。随着信息技术的革命,财务资本投资者总是以风险最小化原则进行投资转换,不断减少承担的风险;而智力资本所有者由于智力资本的专用性则日渐成为企业风险的承担者。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两种资本的所有者间还存在着委托———关系,作为委托方的财务资本投资者控制人的最佳契约就是让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的部分剩余控制权。因而,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也就自然地从“财务资本雇佣智力资本”的方式转变为“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相合作”的方式。

由此可以说,智力资本即知识和智慧,将是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而作为智力资本载体的人才取代了资金成为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资源,将成为发展知识经济不可缺少的最基本因素。美国微软公司、英特尔公司、网景公司的发展奇迹,充分说明了人的智慧和创新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核心作用与价值体现。

二、人力资本是管理会计中崭新的、能动的要素

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的内部信息使用者提供管理决策有用信息需要的会计。由于传统的成本性经营模式,相应地传统管理会计通常是以成本预算和控制为工具,强调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仅运用企业内部已发生的财会数据和事件进行分析、提供决策信息,这种传统的管理会计模式很大程度上已不能有效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满足企业管理决策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战略管理理念应用于管理会计的理论实践,使管理会计冲破了财务会计信息支持的局限,充分结合和利用了企业内部和外部、财务与非财务的信息,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管理价值。

在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作为真正反映企业价值的核心资产,以其流动性和自我增值积累的资本特性,充分发挥了人才或是人力资源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创造价值的作用。因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有效地管理企业的智力资本更有助于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有效地管理企业智力资本就要做到对智力资本的有效量化评估。企业的智力资本对企业的贡献,在通过一系列行为和活动后,转化为以资金形态存在的财务资本,最终体现为企业的利润。这为人才的智力资本的量化评估提供了理论基础。尽管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能力不容置疑,也存在被量化评估可行性的理论基础,但在实际操作中,智力资本中诸如客户关系、企业商誉等细分项目,由于其主观性而难以简单地将其价值划入资产负债表中。传统会计报表模式对资产价值数据化的客观要求,不适合智力资本的价值特性。因而,智力资本的引入将打破传统会计的核算模式。

现代管理会计要求其核算方法重视反映企业价值的创造形式、创造价值的人及相应的过程。智力资本作为企业价值的核心资源,为管理会计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作为管理会计新要素,智力资本不仅应能够反映企业智力资本的存量和流量,还应反映智力资本的转换形式和应运趋势,所提供的智力资本的管理信息就必须是灵活、多样化的,包括数量与质量信息,财务与非财务信息,静态与动态信息,物质化与精神化信息等等(余绪婴,1998)。以智力资本为核心的管理会计是一个复杂的企业信息支持系统,将会对企业的决策、计划、控制产生深刻的影响。

三、智力资本的评估

对智力资本的量化评估是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冯之浚,1998)。以资本为核心的管理会计的目标就是会计模式量化智力资本的价值,在企业管理中,提供智力资本的各种信息,提高智力资本管理质量,考核和评价智力资本的投资效果,以及企业利用智力资本创造价值的能力和效率。(一)智力资本的评估模型———导航仪模型(Skandia对智力资本量化评估的最早实践是瑞典SkandiaAFS公司。1991年,该公司以客户、财务、流程、人力因素、更新与发展五方面为重点,对其智力资本进行了分析与评估,形成了智力资本评估和管理模型(图1),在实践中逐渐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智力资本理论体系和指标体系,并通过智力资评价发现现存的问题,促进今后长远的发展。Navigator)

这种用于智力资本评估的导航仪模型是以企业价值增值为导向,设置一系列的指标来考核量化智力资本,揭示智力资本战略的、长远的影响。作为一种真正可行的智力资本量化评估系统,导航仪不仅反映了智力资本的存量,更重要的是能提供智力资本的价值转换、增值及其原因,并能实施有效的监测功能。SkandiaNavigator模型的建立是智力资本量化评估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二)智力资本的评估方法———价值逆向推导法

智力资本在企业中创造的价值最终必然会经历实物(货币)形态来体现,它与财务资本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就形成了更广义的资金循环流动。资金流入智力资本的过程是财务资本转化为智力资本的过程,而智力资本的产出是资金流入企业,从而以财务资本形态存在的过程。一项新技术可以转化成新产品,进而给公司带来收益,顾客满意度、员工素质等因素最终影响到企业收入或成本,并最终在相关财务指标中反映出来。因此,对智力资本的全面评价应包含财务部分的内容,可借助部分财务指标实现智力资本的量化评价。

企业的价值(这里主要是指企业的帐面价值)是由企业的不同工作项目或领域所创造的,这些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的智力资本存在着复杂的相应的因果关系价值链,其中有直接的影响,也有间接的影响,有单个的作用,也有共同的作用。因此,企业可以通过以其价值的货币形式来反映各个项目承载的价值及相应的比重,并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和需要,选择其中的关键性项目以建立与智力资本的对应评估关系,进而可由此逆向推导出智力资本的价值指数及其各部分的价值指数。

具体可以设计为,首先结合关键工作项目(KeyWorkProject)在企业发展战略中重要程度给予不同的经验权数或系数标准。关键项目受智力资本各构成部分直接影响(80%以上影响比例,影响比例的测算是依据当年各关键项目所涉及的人员的层次、数量、工作性质等因素)100%归入具体智力资本中;受间接影响的(35%—80%影响比例),分别以受影响比例归入相应的智力资本,最后计算智力资本各构成部分的价值指数和总的价值指数。如:某企业的企业价值中的93%与智力资本有一定程度的关联,假定由四个关键工作项目分别按2.6、3.4、1.3、2.0的比例承载这部分企业价值,并按关键工作项目在企业发展战略中重要程度分别给予1.44、1.0、1.7、2.1的权数(图2),则各关键项目受智力资本影响程度测算如下:

人力资本价值指数=3.41.04.1+1.31.710+2.02.13.6=51.16

市场关系资本价值指数=2.61.446.0+2.02.14.4=40.94

组织结构资本价值指数=2.61.443.5=13.10

智力资本价值指数=51.16+40.94+13.10=105.20

则可以说,相对于该企业帐面财务价值,105.20的智力资本价值指标是相当的。

智力资本的价值指数是企业智力资本的存量数据信息,可以作为企业战略管理中的重要指标,通过对比不同年度的智力资本的存量变动进行智力资本的流量分析。从资本的循环转化的方向而言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智力资本向财务资本转化的价值分析,可评价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能力及效率;二是财务资本向智力资本转化的价值分析,可评价智力资本的投资绩效和效率;三是智力资本各构成部分间转化的增减变化分析,可在为企业发展战略提供智力资本预警信号。

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企业管理会计是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重要信息支持,必须能有效为企业提供战略化指导,既要充分反映企业的发展潜力,又能及时地指明企业存在的缺点不足,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而,作为企业管理中新的活跃因素,企业智力资本的价值评估信息将进一步增强企业管理会计的“评估”作用和“导航”作用,更加符合企业的战略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孙岚。Skandia导航器———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的财务里程碑[J].运筹与管理,1999,(2):118-122.

价值管理论文范文7

(一)小学管理体制创新不足

管理体制对于小学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创新则是发展的核心灵魂。管理体制滞后、创新不足,会严重影响小学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目前,学校的管理体制依然缺乏创新,难以打破传统教学的桎梏,深受传统体制的影响。日常的管理工作偏离“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仍然机械地传授课本知识,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作为教学重点,过于强调学科的理论知识灌输。旧课程设置缺乏创造性与人文关怀性,而落后的管理体制也已经受到了师生一定程度的排斥,失去了原有的效果与可行性。将以人为本思想落实到小学管理工作中,并非人们认为的囿于传统、固步自封、排斥创新,而是更多地将教学管理的价值落脚点回归于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这更加有利于学校突破传统体制限制。

(二)学校管理权利集中,缺乏民主导致管理乏力

由于受到行政体制的制度影响,在传统的小学管理工作实践中,校长作为主要领导对学校的大小事务均享有绝对的表决权。无论是学校的日常工作安排还是宏观的发展方向,校长都享有绝对的决定权力。这种权利过于集中的现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往往也会附带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学校管理工作的成效直接由校长个人能力决定,这种模式严重缺乏民主性,长此以往弊大于利,那些合理的意见得不到采纳,底层教师的建议得不到尊重,教学管理的效果得不到信息反馈,使得学校管理越来越单调,严重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增强小学管理工作的民主性,是小学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必备条件,在当前教学管理模式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三)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教学价值目标偏离

小学教育是建构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阵地。在这一阶段,除了传授基本的知识之外,更多的教学重点在于德育。但现状是考试成绩成为了学校管理的核心目标,也成为衡量学校水平的重要指标,当然也成为了教师常抓不放的主要工作。这种教学管理的模糊价值观导致了在小学教育中失去了德育的神圣功效,更多地是充斥着成人社会的急功近利,学生的思想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这样的氛围之中,小学管理工作的发展道路逐渐偏狭,如不及时改善,将会影响更多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的基础价值取向

(一)以人为本,创新小学管理体制

小学教育管理者须重新树立人本思想,明确学生才是管理的价值落脚点,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管理工作。小学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在教育管理活动中贯彻以人为本思想,转变传统的管理价值取向,真正地将管理的中心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方向转变,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同时,要特别重视家长与教师的育人作用。小学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时刻考虑小学生的身心与利益问题。教师不仅要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在学习中认识到社会与人生的道理。

(二)以人为本:加快小学教育管理的民主化进程

集权管理的模式限制了小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广大师生的合理诉求得不到尊重,价值得不到体现。一名优秀的学校管理者,要有一个有容乃大的心,积极接受来自广大师生的学校管理建议。不仅要满足学生的价值需求,还要尊重教师及其他管理者的价值需求,给更多人机会,使他们为学校的管理与建设建言献策。一方面,在关乎学校发展的问题上,教育领导者要组织不同群体的人员开展代表大会,将管理者、教师、家长、学生聚集一堂,充分发表各自的价值诉求;另一方面,做好教师的管理工作。教师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管理者须使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实现个人成长,追求自身价值。教育管理者还须满足教师的职业发展需求,为教师提供学习进修机会,鼓励教师不断进步。

三、结语

价值管理论文范文8

关键词:资金管理价值链流程

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资金管理的成败,直接关系着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对于我国的大多数企业而言,资金管理是其薄弱环节,如何使企业最大化规避资金危机和财务风险,保持资金使用与周转的可持续性,实现资金管理的高效率与高效益的双重目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从价值链的角度研究资金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基于价值链的企业资金管理内涵

1.1基于价值链的企业资金管理定义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资金管理是直面价值链,以“流程”中的资金活动为主要对象,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业务流程和资金流程的再造优化价值链,最终实现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的全面资金管理活动,同步实现价值链联盟价值与企业价值的双重最大化目标。其基本思路是: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强化资金管理,在空间上,让价值链联盟主体代替原来单一形式存在的企业资金管理主体,把主要的财务数据扩张为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的结合,使原来以资金收支为管理对象的形式扩大到以价值链形式存在的一切可以量化的管理对象。在时间上,关键是实时控制资金,对流程中资金的动态变化展开多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因此,以价值链理论对原来传统的资金管理体系进行改造,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双重延伸,实现价值链与资金管理的相互融合。

1.2基于价值链的企业资金管理主要内容

广义的资金管理主要包括营运资金管理、投资资金管理、筹资资金管理、现金流管理、资金运作与资本运营;狭义的资金管理的核心是现金流管理,主要是货币资金的使用和周转。而以价值链理论为基础的资金管理则以流程打造和重塑为主线,以企业全部的资金活动为标的,对企业资金执行预算、决策和控制相结合的有效管理。它主要涉及资金管理战略和资金管理技术与方法两个方面,资金管理战略即从战略层面确定企业资金战略管理的目标,选择最恰当的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资金管理体系,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是从技术层面对企业内外部价值链分析,再造业务流程和资金流程,减少或消除不增值的流程,改进和完善增值流程,在这个基础上,采用科学有效地资金管理模式,实现企业资金效用最大化的高效率与高效益目标。

2基于价值链的企业资金管理的实现途径

2.1业务流程重组

业务流程重组是价值链资金管理的前提条件。业务流程重组是突破传统金字塔形的组织管理结构,继而以作业流程为中心,形成扁平化的结构管理。此种管理结构有助于员工进入到企业管理从而实现企业内部各个层次的有效交流与沟通,应变能力和灵活性都比较好。业务流程重组以客户满意度为终极目标,以业务流程的打造、再造和改造为对象,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已有的业务流程执行根本的再定位思考和彻底的再创造设计,确立企业资金管理结构的扁平化形式,使企业经营的成本、质量和服务等发生“戏剧性”的改善。因此,流程、根本性、彻底性、戏剧性是进行业务流程重组的核心内容。现阶段而言,企业进行业务流程改造与重组的关键是实施扁平化的组织管理结构。

2.2资金流程再造

资金流程再造是价值链资金管理的关键。随着业务流发生变化,相应的资金流也会跟着变化,二者之间会产生联动效应。基于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和改造,企业的整个运作流程更加清晰化和舒畅化,企业业务环节的工作效率得以大幅度提升,这就要求资金管理效率相应提高,使资金流程与改造和重组后的业务流程相适应。因此,企业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开发的形式,运用财务与业务相结合与相统一的管理软件,最大可能实现生产经营过程中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数据的集中化和共享性,保证企业资金预算、结算、监控等事前、事中、事后财务管理活动的规范化和高效化。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做:第一,以财务资金管理为中心推动现代网络技术的广度与深度利用,开发生产、采购、仓储、销售和财务集中化与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实现企业资金流、信息流、物流数据等数据的集成;第二,形成以财务资金管理为核心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有助于从源头上解决企业财务资金信息时效性差、信息质量失真的问题;第三,推进企业财务与业务相融合的一体化工作,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企业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是目前财务管理的最高境界,企业要引进和开发适合自身财务与业务结构的管理软件,实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数据的集中化,保证企业经营、投资和筹资等财务活动的规范化与高效化;第四,建立财务与业务同步进行的领导查询管理系统,为领导层的决策工作提供全面与深入的指导,保证决策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3基于价值链的企业资金管理的模式

3.1资金管理模式的主要类型

基于企业资金管理制度的不同,资金管理人员水平的高低,市场上主要存在以下四种资金管理模式:原始管理、粗放式资金管理、简单的集中化资金管理、跨平台集中资金管理。原始管理被一些个体工商户广泛使用,是一种单一的通过人工来管理资金,并无进行会计记账和出纳核对,一般只做现金流水账;粗放资金管理已经设立了会计和出纳记账与现金管理职能相互分离的岗位,但还没有形成会计账簿与资金管理的一体化系统,无法及时掌握企业资金的动态性,容易引发财务风险;简单集中化的资金管理主要是在企业内部单独设立一个专门与专业处理资金使用与周转的部门或独立法人机构(如财务公司),把管理权限集中于这个中心,但这只是实现了表面上与形式上的资金管理,无法从实质上实现资金的一体化管理;而跨平台资金管理却从实质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它通过借助现代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对企业资金的运作进行系统化、集中化的跨平台管理,最终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银行之间资金头寸平台、数据平台、地域平台、业务平台的一体化管理,其既有助于保证资金安全,更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和周转的效率,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最大化程度的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

3.2集中化资金管理的优越性

跨平台的集中资金管理是实现价值链的企业资金管理的主要模式,是未来财务管理活动的发展方向。对于企业而言,跨平台的集中化资金管理是其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壮大的需要;同时也有助于通过资金管理的清晰与明确树立企业的良好市场形象,从而实现企业追求利润和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

4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价值链的企业资金管理是未来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发展趋势,业务流程重组和资金流程再造的集中化与一体化,通过跨平台的集中资金管理模式,优化配置企业资金资源,将全面提高资金使用与周转的效率,最大化规避企业的财务危机,从资金管理的角度提高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淑云,俞雪华.基于价值链的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模式探讨.商业会计.2006年第16期.

[2]张霞,孙树华.基于价值链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财会通讯.2009年第23期.

价值管理论文范文9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趋成熟,企业为了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国际化经营已成为其必由之路。世界500强企业之所以出类拔萃,在很大程度上是其巨大的无形资产所决定的。无形资产经营已成为当今世界跨国企业的主要运营方式,而有形财富的积累,则需要作为无形资产的知识产权大力推动。企业之间竞争的本质在于企业是否拥有一批高质量的知识产权资产。各企业都非常重视技术创新,注重R&D的投入,保证了充足的研发人才、财力,在此过程中的创造了很多知识产权范围内的智力成果。从系统角度讲,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包括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营和管理。目前,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逐步深入企业管理思想,所有知识产权内容较多的企业也都设置了专门的部门来管理知识产权。然而,知识产权开发只是基础,我们的大多数知识产权的效应非常低,能否管理好知识产权资产,使企业所拥有的达到最大化是企业能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重中之重。国内外关于知识产权价值效益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Tak-WingLiu等[1]从审计学的角度出发,对知识产权管理实施过程中的资源深入分配提出了详细措施。BethYounga等[2]对比研究了18个大学和企业研发部门的实际知识产权管理实践,进而总结了实际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管理问题。PetrHanel[3]通过实例,研究了知识产权利用和管理问题,主要阐述了美国在知识产权保护过程中的政策的演变,及加拿大,日本和欧洲等的知识产权管理的问题。此外大多数国内学者的研究都集中于知识产权的评估方面。李振亚等构建了专利评价的三维指标体系[4]。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国际化经营企业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效益不高的原因,然后讨论了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效益最大化的基本流程,细述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和知识产权运营手段,最终提出了“企业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效益实现可行性分析表”的构思,以此对我国国际化经营企业的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效益最大化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2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知识产权价值效益不高的原因

2.1企业管理者对国际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公约不熟悉

我国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大都未能做到对知识产权法律状态的完全熟悉与掌握,尤其是对国外知识产权法律的信息的掌握很不足,导致自己的技术未能及时的申请专利,而引进的一些即将到期的技术,或将不受中国保护的专利买回来,造成本可避免的经济损失。有的企业对技术更新后已无市场价值的专利未能果断地放弃,对这些已被更新技术所取代的技术秘密采取解密措施,结果加大了知识产权的维护成本,影响了知识产权效益的提高。

2.2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系统不完善

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组织结构中都未设置专门的管理知识产权的部门,有的企业就一个人负责企业的所有涉及知识产权的事情,从管理层的态度上就显现出对知识产权管理的不重视。大多数企业未能以实现科技成果最佳效益为战略目标运筹知识产权工作。目前,大多数企业虽然重视自由知识产权的技术或项目在内部的实施和运用,以此为自己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但对其他企业未经许可下的非法使用却限制不力,出现侵犯自己技术秘密的不法企业,只是警告了事,而未能积极地诉诸法院。

2.3知识产权运营方式单一,缺乏经营理念

知识产权运营是指通过知识产权的商品化、资本化、资产化等途径,从而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的商业活动,其本质是一种权利的经营。知识产权运营形式主要包括:自行实施、转让、许可、特许经营、质押。基于知识产权资产的特殊性,我们无法具体的看到我国国际化经营企业对其知识产权的运营途径的选择,但是毫无疑问,我国大多数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运营途径集中在自行实施上面。虽然自行实施在很多情况下是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的最优选择,但是由于企业某些自身条件的限制等,如果能对企业的知识产权能进行灵活的组合运营,将产生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3企业国际化经营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效益最大化途径实现过程

为实现国际化经营企业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效益的最大化,本文构建了所示的工作流程(如图1)。首先企业管理层应清醒地认识到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性,从战略高度,为企业制定知识产权的发展方向。其次企业的所有部门都应参与到知识产权的问题中来,当然这其中也有主次之分。法律部门应为知识产权从开发、运营、保护和管理的整个过程提供法律支持。对于国家化经营的企业来说,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了解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目标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来看,这是我国国际化经营企业最薄弱的环节,也就是我们企业加强的最需加强的一点。然后进入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效益最大化的正式环节,R&D积极研发有价值的新技术,考察其是否可能成为企业的知识产权资产,同时核算企业自行实施该技术的成本;知识产权部门为研发部门的新专利及时申请专利,策划每项知识产权的具体运营策略;财务部门核算知识产权成本及其不同运营途径下的收益,为运营决策提供依据;市场部门为应用企业新技术的产品或服务寻找市场,保证成果转化的顺利实现。这个过程中涉及的3个核心环节就是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知识产权运营途径选择和价值最大化途径选择。

3.1企业知识产权价值评估

知识产权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在企业的许可交易、质押或知识产权转让等任何知识产权运营中都需要对其价值进行评估。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是评估机构考虑相关因素并依据一定的计算方法对知识产权价值所作的评价、估计或预测[5]。由于本文倾向于以企业资产的角度研究知识产权,所以本文选择后者来阐述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作为一类特殊的无形资产,在进行其价值评价之前,企业首先需要根据其拥有某种知识产权的目的,将其拥有知识产权的价值分为两种形式:现时盈利型和未来战略型。对于这两种不同持有目的的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价,应采取不同的方法。现时盈利型知识产权的价值是通过它在市场上进行交换的价格来体现的。现时盈利型知识产权的评价方法可参考企业固定资产价值评价的方法进行。目前,比较普遍的有成本法、现金流折现法、市场价值法和价值增值法。运用成本法评价知识产权价值时,可以设置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做到对知识价值的最接近评价。而市场价值法和收益法则需侧重于知识产权在市场上的公允价值。未来战略型知识产权价值强调未来利益,随着知识产权价值越来越被企业所认识,知识产权收益能力现已成为企业利用所有资源寻求收益最大化的途径。对企业知识产权的评估应是基于其最具潜力的使用,而不是评估时它被企业实际使用的方式。出于企业未来发展战略考虑而持有的知识产权的价值应有企业内部各部门根据市场条件及其对未来市场的预测而做出其价值的估计。综合知识产权评价方法(见表1)所示,企业应根据各种方法的应用条件及自身实际选择最合适的评价方法。

3.2企业知识产权运营途径

知识产权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如果在资产配置过程中被闲置就不能为企业创造某种竞争优势,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企业只有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扩散效应,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企业对拥有的知识产权要在评估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实施,使其上规模、上水平、增运营效益、产业化,使企业创新获得的智力成果产出最佳的经济运营效益。企业知识产权的运营效益实现途径主要有企业自行实施、转让给他人实施、与其他企业合资、与其他企业合作、将知识产权风险投资、以知识产权质押担保、将知识产权许可经营、许可证经营等。

3.3企业知识产权价值效益最大化选择

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和知识产权运营途径详细了解之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针对企业所拥有的各项知识产权做出具体运营途径,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选择原则。本文认为企业应采取设置“企业专利价值实现可行性分析表”的形式,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要对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在知识产权类别细分的基础上对其运营途径的经济效益可行性进行全面衡量。知识产权价值实现可行性分析表可以按照知识产权的不同类别来设计。

4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效益最大化对策

4.1强化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企业管理层在企业战略制定过程中,应将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总体战略结合起来,把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到一定高度,认识到知识产权战略对于企业未来生存的关键意义。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要制定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6]。同时,企业管理层应注重知识产权价值管理的效益,根据本文的研究,企业应注重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和运营的途径选择,对每种知识产权资源的各种运营途径在可行性分析表中体现,达到企业最大经济效益实现的运营途径。

4.2提高企业知识产权质量

从企业研发部门角度讲,应加强技术创新意识,创造更多的有价值的知识产权成果,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更多的知识能量[7]。知识产权价值管理的基础在于有一批高质量的知识产权资源。国际化经营的我国企业要想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必须在研发方面有所建树,开发出高质量的知识产权资源,这样才能不受制于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以知识产权中的专利来讲,其中包括3类,即发明、使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虽然我国每年授权的专利不在少数,但发明专利的比例却很低。

4.3加大企业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的投入,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