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民政扶贫扶志工作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2-07-24 06:41:38

民政扶贫扶志工作总结

民政扶贫扶志工作总结范文1

今天,我们召开省直机关定点帮扶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省直机关定点帮扶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分析当前扶贫开发和定点帮扶工作形势,进一步提高对定点帮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大帮扶工作力度,推动省直机关定点帮扶工作扎实开展。

年以来,省直各定点帮扶单位始终把定点帮扶工作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作为构建和谐、促进民族团结、联系服务群众、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上加强领导,工作上狠抓落实,通过帮思想、帮管理、帮资金、帮项目、帮信息、帮技术等灵活多样的帮扶手段和内容,使定点帮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新阶段扶贫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年,省直各帮扶单位共派出蹲点挂职干部977名,落实帮扶资金3018.65万元(含物资折价),帮助引进项目274个,引进资金1.55亿元,在全省39个县、110个乡镇、220多个贫困村中,实施了物资捐赠、小学援建、校舍修缮、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建设、暖棚建设和种养业扶持、实用技术培训、贫困生资助等项目。共修缮校舍38所,资助贫困生2023人,举办各类培训班281期,培训农牧民3.38万人(次),帮助劳务输出5900人。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贫困村人均收入从年的795元,提高到年的1055元,有46.7万群众解决了温饱问题。同时,省直各帮扶单位把定点帮扶与宣讲中央、省委1号文件活动相结合,抽调人员认真宣讲1号文件精神和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深入乡村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年以来,省直定点帮扶单位共抽调宣讲干部5530名,在宣讲1号文件活动中为贫困农牧民办实事7000多件。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定点帮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个别单位把定点帮扶视作兼职工作,有的甚至认为是单位的负担;有的单位把定点帮扶简单地理解为捐款捐物,只是过年过节慰问一下。二是制度不落实。有的帮扶单位调查研究不够,帮扶方案的确定缺乏针对性;有的帮扶单位考虑自身困难多,工作落实不力。三是一些贫困地区的基层组织同帮扶单位衔接沟通不够,只把希望寄托在资金的投入上,组织发动群众依靠自身力量脱贫的主动性不足。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进入新世纪后的七年,是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力度最大、贫困农牧民受益最多、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扶贫开发解决了110.8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为全省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构建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省农牧区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扶贫开发形势仍然相当严峻,任务极其艰巨。

我省是全国经济欠发达的省份之一,贫困是我省最大的省情,与贫困做斗争是我们面临的最重要、最艰巨、最紧迫的任务。全省尚有86.6万群众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占农牧民总数的24.8%,全省常年返贫率在13%,比例仍然过高。我们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全社会关注扶贫、参与扶贫、合力扶贫的大扶贫理念,团结带领全省各族群众为消除贫困做出长期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党政机关定点帮扶是我国扶贫开发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必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扎实工作,把定点帮扶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进一步深化对党政机关定点帮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党政机关单位参与扶贫开发,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执政为民,不仅要落实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上,也要落实到机关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上,落实到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上。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首先要关心贫困群众的疾苦。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方面大力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扶贫开发的力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年,为集中力量在上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国家实施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本世纪初,又组织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年,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定点扶贫与整村推进相结合开展工作的安排意见》,要求帮扶单位定点联系到县,扶贫到村到户,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积极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谋利益。

党政机关单位定点帮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机关单位定点帮扶的县、乡、村,都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社会事业相对滞后、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的地区。帮助贫困人口尽快解决温饱问题,实现稳定脱贫,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事关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参与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影响和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显得尤为重要。机关单位多数承担着指导或带动全行业发展的任务,同时也肩负着支持贫困地区加快行业发展的重任。贫困地区也是机关单位了解掌握情况、分析研究问题、制定相关政策的试验地,加强与贫困地区的联系,有利于机关单位直接倾听基层群众的呼声,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有利于及时调整政策,促进工作开展。社会扶贫能否取得重大突破,能否加快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步伐,关键要看各级机关的示范带动作用,特别是党政机关单位的表率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党政机关单位要切实担负起引领、带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开发的历史重任。

党政机关单位定点帮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和谐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关系,表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个层次的和谐。贫困现象的存在,贫富差距的扩大是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贫困产生的心理失衡,会导致少数群众与社会的不和谐;贫困心理引发的社会行为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贫困现象的长期存在,会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开发,使人与自然的和谐遭到破坏。定点帮扶是社会力量关爱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参与扶贫开发,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具体体现和重要手段。

党政机关单位定点帮扶,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实践证明,机关单位干部定点挂职扶贫,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基本国情、省情,增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可以近距离体验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精神,从群众中吸取思想营养,锻炼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机关干部只有到基层去实践,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在实践中提高,发挥其能力水平。尤其是年轻干部,在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基层情况,增强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培养过硬的工作作风,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定点挂职扶贫不仅为我省党政机关干部施展才智、锻炼成长提供了一个广阔舞台,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级党委和政府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提高。

二、切实加强省直机关定点帮扶工作

(一)明确指导思想。党政机关定点帮扶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全社会关注扶贫、参与扶贫的大扶贫理念,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救济式”、“输血式”、“造血式”扶贫相结合,围绕“减少贫困,增加收入,缩小差距,构建和谐”的扶贫开发总体目标,瞄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结合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等扶贫开发重点工作,通过资金投入、项目引进、人才支持、技术导入、信息提供等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尽力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进程,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努力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奋斗目标。

(二)加强组织领导。党政机关单位参与定点帮扶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同时也是本部门、本单位的一项工作任务,应当纳入业务范围,摆上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帮扶单位的主要领导必须从实现最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出发,切实加强对定点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到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要建立定期联系制度,保持经常的沟通渠道,主动了解定点帮扶地区的情况,积极献计献策,帮助解决扶贫开发中的实际问题。要努力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增强工作实效。

(三)健全激励机制。通过健全机制,使定点帮扶工作与单位荣誉和个人进步联系起来,以此来促进工作落实。省委组织部、省直机关工委和省扶贫办,已决定将省直帮扶单位定点帮扶工作的成效纳入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单位、省级精神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全国文明单位的推荐评选条件;对基层挂职扶贫满一年,经派出单位和挂职单位双方认定后,可以算作基层工作经历,挂职期间的表现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依据,对表现优异、工作突出的挂职干部可以优先提拔。这些激励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充分调动帮扶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对推动定点帮扶工作来讲很有必要。有关部门要组织力量对省直机关单位定点帮扶工作进行检查,对评选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工作不积极、不主动、表现差的单位进行通报。省扶贫办每年要拿出一部分资金奖励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并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帮扶单位的先进事迹和工作成效。

(四)落实定点帮扶制度。制度是开展工作的保证,只有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定点帮扶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一是落实调查研究制度。帮扶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每年要抽出一定时间到定点乡村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掌握情况,帮助帮扶村查找贫困根源,理清发展思路,研究脱贫对策,并依据帮扶县扶贫开发规划,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扶贫规划和帮扶计划。二是落实挂职扶贫制度。把定点帮扶工作与培养锻炼干部相结合,选拔优秀干部特别是中青年后备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加强对挂职干部的管理和工作指导,关心、爱护和支持挂职干部的工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并教育挂职干部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艰苦奋斗,严格自律,扎实工作,认真履行挂职扶贫干部的各项职责。三是落实帮扶资金整合使用制度。帮扶资金使用坚持“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以整村推进为平台和载体,整合各方面资金,在帮扶村实施综合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四是落实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帮扶单位要强化项目和资金管理,严格执行项目论证审批、公示公告、招投标、竣工验收、绩效考核和后续管理等制度。

三、想方设法解决贫困群众存在的实际困难

贫困地区需要资金、需要技术、需要理念、需要人才,归根到底就是需要实实在在的帮助。党政机关单位参与扶贫开发,必须想方设法解决贫困群众存在的实际困难。

一是在扶贫与扶志相结合上下功夫。我们有的贫困地区的农牧民“等、靠、要”思想严重,帮扶单位要与当地政府联合起来一起扶志,也就是扶贫先扶志。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富裕要靠勤奋来创造,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靠新型农民去建设。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因此,帮扶单位要多宣传勤劳致富的典型,多宣传科技知识和农村适用技术,结合新农村建设抓好农牧民的培训,帮助贫困群众更新观念,拓宽致富门路,坚定艰苦奋斗改善生活的信心。

二是紧紧围绕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在帮扶上下功夫。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和异地扶贫,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布局,是源于实践、符合贫困地区实际的经验总结,是实现贫困地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有效途径。因此,定点帮扶必须突出重点,才能在提高扶贫效益上取得突破。各定点帮扶县政府和扶贫部门一定要积极协调帮扶单位围绕年度扶贫重点开展帮扶工作,将帮扶资金进行有效整合。基层扶贫部门要主动与帮扶单位进行沟通和协调,积极汇报工作,衔接项目,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创造性。

三是在解决贫困群众实际问题上下功夫。省直机关定点帮扶工作要定点联系到村,扶持到户,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为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提供有力支持。要围绕整村推进重点工作,突出六个方面的建设,即: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人口素质的社会事业建设,增加群众收入的产业建设,改变村容村貌的文明新风建设,规范有序的民主政治建设和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要根据帮扶村实际,在考虑资源优势、市场需求、群众技能等综合因素的基础上,坚持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并重,按照因地、因村、因户制宜的原则,帮助贫困群众合理确定到户项目。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服务、培训活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致富信息服务和技能技术培训,使贫困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发展信心,提高素质技能,加快帮扶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和输出。要引导贫困农牧民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引进龙头企业,建立经济合作组织,搞好配套服务,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加农牧民收入。要积极推进科技扶贫工作,立足不同生态地区的自然资源和比较优势,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努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培育特色产业和新型农牧民。

民政扶贫扶志工作总结范文2

一、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提高政治思想觉悟。

全镇“两会”组织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政治任务,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党中央对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以及扶贫工作的新观点、新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精神上来。要联系“两会”工作实际,努力提高“两会”会员的理论素养、创新能力和政策水平,促进扶贫开发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全镇扶贫开发工作和老区建设多作贡献。

二、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提高参谋助手水准。

按照服务党政工作中心、突出“三农”发展重点的要求,认真开展卓有成效的调研活动,深入基层、反映民情、建言献策。要针对镇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和镇党委、政府关注的重点课题,开展调研探讨,提高科学咨政水平。要选择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专题调研,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添砖加瓦。要针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有关突出问题,开展政策性调研,为党政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镇党委、政府当好助手参谋。认真调查摸底,做好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下户数人口的登记造册工作,落实好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帮扶责任。

要积极参与各项维稳工作。发挥老同志威望高、情况熟、方法多的长处,帮助本地区做好一些矛盾的调解、化解工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要努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发挥人脉关系广的优势,动员社会能人出力出资,支持社会事业建设。

三、认真组织志愿者扶贫助困工作,提高志愿扶贫的实效性、持续性。

镇“两会”会员要围绕全镇扶贫开发工作总体要求,积极工作,主动作为。不断强化扶贫开发意识,落实扶贫开发措施,提高扶贫开发效果。根据贫困人口的变化情况,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巩固扩大帮扶成果,确保村结对帮扶3户以上任务落实到位。动员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个私业主、种养大户、社会能人开展志愿扶贫,扩大扶贫志愿者队伍,每村确保有20人以上的扶贫志愿者队伍,并逐年增加。集聚更多的有能力、有爱心、有门路的企业法人、社会能人参加志愿扶贫队伍,加快扶贫攻坚步伐。落实贫困学生学有去处的要求,积极资助贫困学生上学。在落实扶贫联系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产业扶贫、科技扶贫、金融扶贫和项目扶贫等形式,围绕“稳步发展、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总要求,实施“定人扶助、定力救助、定向捐助”的帮扶行动,确保志愿扶贫活动落到实处,提高志愿扶贫的实力和实效。

四、切实做好扶贫资金筹集工作。

要多渠道、多途径筹集扶贫资金,为扶贫工作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按照省、市扶贫开发两会《关于积极筹集使用管理好老区扶贫专项资金的意见》等要求,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资金的筹集、使用、管理力度。各村(居)两会要对照筹集5000元以上的工作目标,采取自筹、上争、社会捐助等办法,努力筹措扶贫专项资金。要按照专款专用的使用原则,将专项资金投放到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公信程度好的个私企业、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和扶贫开发项目中去,发挥资金效益,带动农民增收。今年,村“两会”组织主要是按照“急需即筹”办法,对因大病、大灾等突发性事件致贫的农户组织社会捐款,保证捐款的透明性、直接性。要切实加强资金管理,实施定期检查考核制度,确保扶贫专项资金规范有序运作。

五、多形式抓好老区宣传工作。

要深刻领会老区精神的重大价值和丰富内涵,大力宣传弘扬老区精神和新时期精神。以宣传十和《中国扶贫开发纲要》精神、改革开放成果和经济社会发展经验为重点,为老区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宣传总结扶贫开发的成就、经验和优秀志愿者典型事迹,弘扬社会美德,营造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让志愿扶贫活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行善的起点、社会的亮点,进一步提高扶贫志愿者的光荣感。

民政扶贫扶志工作总结范文3

同志们:今天的会议是经县委同意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贯彻落实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脱贫攻坚工作会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x年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201x年各项任务,全力推进中央第六巡视组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进一步动员全县上下聚焦聚力总目标,明确任务、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坚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刚才,各乡镇、相关成员单位递交了脱贫攻坚责任书、整改责任书、领取了整改交办台账,***同志先后作了大会交流发言,其他乡镇、部门单位分别作了书面交流发言,进行了很好的经验交流,希望同志们相互学习借鉴,认真消化吸收,切实转化为工作实践。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清当前形势及脱贫攻坚工作存在问题

201x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县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面加强组织领导,逐级压实攻坚责任,狠抓各项举措落实,以提高脱贫质量为重点,着力促进贫困村能力提升、贫困户稳定脱贫,不断巩固发展脱贫攻坚成果,减贫目标全面实现,**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人持续巩固脱贫成效,贫困人口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成绩的取得,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的结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全面贯彻落实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结果,是***、***党委、政府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更是全县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合力攻坚、全体扶贫战线同志们艰辛付出的结果。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向所有为***脱贫攻坚做出贡献的同志们,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县扶贫事业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个别部门单位重视程度不够,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稳定脱贫基础还不牢固,巩固提升防止返贫任务艰巨;政策措施不够精准,帮扶工作不够扎实。同时,***移交我县的***巡视反馈问题,在各乡镇、各单位都不同程度存在。我们一定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进脱贫攻坚各项举措落地生根、见到实效。

二、统一思想,提高政治站位,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201x年是我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关键一年,更是我县深入实施脱贫攻坚三年巩固提升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倒排工期,距离2020年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仅剩x00多天了,可以说时间已经十分紧迫,决不能有丝毫懈怠或者松口气的想法,必须瞄准方向、稳扎稳打,全速前进,如期攻坚。

(一)统一思想,提高政治站位。近段时间,***、***密集的召开了各种会议,安排部署脱贫攻坚工作,也突出彰显了***、***党委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为我们做好今后的脱贫攻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各乡镇、各成员单位要坚定不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脱贫攻坚系列会议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进一步对标深度贫困地区的工作强度力度,坚持县级主令、乡镇主攻、村级主战,县级领导到乡镇、村作战指挥,村级组建尖刀班,选优配强扶贫干部,铆足干劲、拼劲、狠劲,向决胜脱贫攻坚发起全面冲锋。

(二)压实责任,强化政治担当。强化县委脱贫攻坚一线指挥部的关键作用,压实“双组长”、各级领导、帮扶干部责任,压实纪委监委和各级职能部门责任,压实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扶贫专干责任,确保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党委各项要求不折不扣落实落地,坚持县委常委会每月专题听取研究、安排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部署扶贫项目工作,各乡镇每月召集行业部门、包联企业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问题整改、产业发展、政策落实、项目推进、资金使用、精准帮扶、责任落地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健全上下联动、合力攻坚、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责任体系,高质量完成今后两年的脱贫攻坚工作任务。

(三)凝心聚力,夯实工作基础。就这几次会议反馈问题来看,解决好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仍然是当下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这也就要求我们广大扶贫干部、帮扶干部在日常工作开展中要“认真用心”,不但要“脚下沾染泥土”,更要“心中沉淀真情”,在入户过程中要将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讲清”、将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缺项“摸清”,将贫困群众困难诉求“问清”,严格按照“一看二问三算四定五帮”的“五步工作法”,真正将真入户、摸实情、真扶贫、扶真贫落到实处。各行业部门要按照归口管理原则,全面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工作,进一步摸清贫困户脱贫、贫困村退出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找准问题症结和工作阻点,及时发现未达标隐患,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整改落实,将排查的问题梳理成台账、建立成清册,逐项逐条补齐补强,确保脱贫质量的长效、可持续。三、明确目标任务,推进脱贫攻坚“冬季攻势”向“全年攻势”转变。开展脱贫攻坚“冬季攻势”,是***党委深入推进201x年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中央巡视整改的具体行动,也是当前脱贫攻坚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印发了***县“冬季攻势”实施方案,提出了目标任务、基本原则、重点工作和工作要求。3个月来,各乡镇、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强化领导、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最后的收官和冲刺阶段,要注重在以下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突出抓好学习培训。***对各乡镇、各村扶贫干部进行了“全覆盖、全方位”的政策理论培训,近***名扶贫干部通过此次培训学到了知识、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能力。各乡镇、村要以此次培训工作为契机,将县上培训取到的“真经”带回去,组织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访惠聚”驻村工作队,认真开展好“领学、促学、督学”活动,把学习培训的贯彻引向深入,切实用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焦点不散、把心不变、各项扶贫政策落实、落地、落细。二是突出抓好项目建设。201x年,****,各乡镇要牢固树立扶贫资金“乱花是渎职,花不出去是失职”的理念,按照项目建设相关要求,扎实推进项目建设。首先要坚持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一高于”“一接近”标准,把握“一确保”“两优先”原则,采取“两上两下”工作程序,健全完善项目库,坚决防止触碰“九条红线”,坚决防止发生原则性和颠覆性的错误。其次各乡镇对于201x年度审批完成的项目,要立即启动组织实施。各乡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切实担负起项目实施监管职责,乡镇政府班子要每月至少研究一次扶贫项目工作,学习项目政策文件、听取项目进展汇报、找准项目实施阻点、研究解决对策建议。确保项目精准落地、资金有序拨付。***在这里要求各乡镇、村高度重视扶贫项目建设工作,“回头看,回头查”好历年来的扶贫项目、组织监管好正在实施的扶贫项目、科学谋划好未来的扶贫项目,抓实扶贫项目建设,为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打下坚实基础。三是突出抓好问题整改。从召开频次、密集程度看,规格之高前所未有、与会范围之广前所未有、领导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在此也可以看出此次中央第六巡视组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将成为我县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工作的“绝对重心”。目前,县扶贫办已参照***交办的4类38条问题清单制定了《***县关于对中央第六专项巡视组对***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问题的整改方案》,文件下发后,各乡镇、相关部门单位要,坚决贯彻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要求,认真落实***、***党委相关部署要求,主动对标找差,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行动清单,坚持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个方案一套班子,严格执行巡视整改工作台账管理和销号制度,集中力量打攻坚战、歼灭战,大力整治、坚决杜绝扶贫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反馈问题不折不扣、不留死角、不留空白的整改到位,确保巡视整改成效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四、聚焦攻坚重点,推动201x年脱贫攻坚工作再上新台阶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xx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极为关键的一年,做好今年的脱贫攻坚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咬定“一个目标”,坚持“一个紧密结合”,落实“六个精准”,推进“七个一批”,推动“三个加大力度”,做到“九清”,围绕解决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巩固提升等重点,扎实有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一)强化政策理论学习。各乡镇、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头雁”作用,每月组织中心组专题学习不少于1次,把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作为学习重中之重,摆上重要位置、纳入重要日程,始终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抓深化、抓消化、抓转化,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贯彻落实上下功夫,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极为严肃、极其重大的政治任务,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实践载体,作为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尽锐出战、实打实干,用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

民政扶贫扶志工作总结范文4

这次全市扶贫工作会议,认真总结了我市“八七”扶贫攻坚的成绩和经验,对今后10年全市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我完全同意振有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所作的重要讲话。希望大家按照会议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工作,努力完成好新阶段的扶贫开发任务。下面,我着重就做好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再强调几点意见。

第一,要进一步明确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积极进取,大胆探索,真抓实干,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突出成就。经过七年的攻坚决战,全市基本解决了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圆满完成了“八七”扶贫攻坚任务。为实施新阶段的扶贫开发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坚定了信心。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实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目标,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进入新世纪,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要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今后10年要尽快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落后状态,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根据这一要求,从2002年到2005年,全市要力争完成搬迁扶贫1万人以上;力争在正常年景下,农村未解决温饱人口不超过农村总人口的1%,并通过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措施解决其温饱;进一步巩固温饱成果,提高低收入人口的生活质量。同时,加快贫困地区发展步伐,力争使重点贫困县和贫困乡镇经济发展速度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分别达到全市平均水平,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到村到户扶贫,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分类指导,大胆创新。在工作重点上要突出抓好四大工程:一是搬迁扶贫工程,从根本上改善高寒边远山区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二是实施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努力提高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技能。三是实施产业开发工程,帮助贫困地区开拓稳定的增收渠道。四是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要通过多种扶贫开发措施的综合运用,全面提高扶贫开发效益,把我市扶贫开发工作不断向前推进。我们相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八七”扶贫攻坚奠定的物质基础和积累的宝贵经验,有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艰苦创业,我们一定能够圆满完成新阶段的扶贫开发任务。对此,大家都应树立必胜的信心,精神振奋地投入工作。

第二,要充分认识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新特点。新阶段的扶贫开发,与“八七”扶贫攻坚相比,具有很多新的特点。总体上看,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难度更大,要求更高,任务更重。

一是环境和背景不同。新阶段的扶贫开发,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进行的,是在我国加入WTO、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我国经济必须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背景下进行的,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的背景下进行的。在这样的体制环境和时代背景下,扶贫开发工作既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实施和推进;又要应对入世的挑战,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都要适应国际惯例。同时,由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在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不得不与其他市场主体一样参与市场竞争,这就加大了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稳定地解决脱贫问题的难度。对新阶段扶贫开发的这些新特点,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努力突破旧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大胆探索新体制、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的规律,创造和积累新的扶贫开发工作经验,不断提高扶贫开发的效益,使党和政府的这项“德政工程”能够真正造福于广大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

二是对象和难度不同。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主要对象是:年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农村低收入人口,首要的是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或虽已解决温饱但极不稳定的贫困人口。目前,全市4万多还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是重中之重。这部分人口虽然数量不多,但由于他们绝大多数居住在高寒边远山区,或者是痴呆傻残等弱势群体,是“八七”扶贫攻坚剩下的最难啃的“硬骨头”,脱贫难度很大,常规性的工作措施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还要看到,通过“八七”扶贫攻坚初步解决温饱的人口,由于生产生活条件尚未得到根本改善,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比较弱,脱贫的标准比较低,他们也很容易重新陷入贫困。因此,扶贫开发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

三是标准和要求不同。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要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进程,这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根本任务。所谓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就是说,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解决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而是要通过创造性地实施搬迁扶贫、产业化扶贫、开放式扶贫和科教扶贫等多种扶贫方式,进行综合治理,在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和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上下功夫,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高标准建设产业基地,高起点建设龙头企业,高效率开拓农产品市场,从而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在此基础上向小康目标迈进。同时,还要通过扶贫开发,逐步实现农民、财政“双脱贫”。这既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也对我们的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新阶段的扶贫开发,不仅要扶钱扶物,更重要的是扶人扶智,帮助贫困地区构建优势特色产业,增强造血功能,从而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不仅要富民,而且要努力做到富民与富财政相结合。总之,就是要通过扶贫开发的实施,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用发展的办法来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

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充分认识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充分认识扶贫开发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牢固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要从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共同富裕伟大构想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实施我市“三大目标、四大战略”的高度,从维护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增强扶贫开发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把扶贫开发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锲而不舍地抓紧抓好。

第三,要不断探索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新途径。新世纪初的5年,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纵深推进扶贫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做好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要有新思路,要不断探索扶贫开发的新途径。从宜昌的实际来看,当前要努力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突破性地推进搬迁扶贫。实施搬迁扶贫,促进贫困人口合理迁徒,从根本上改善其生存和发展环境,是提高扶贫开发整体效益的有效途径。各级各部门务必把搬迁扶贫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集中领导、集中力量、集中资金,采取综合措施,突破性地向前推进。要坚持农户自主自愿,政府积极引导、适当扶持的原则,加大搬迁扶贫的工作力度。对居住在生存条件十分恶劣地方的特困人口,要逐一登记造册,在合理确定迁出地的前提下,分期分批逐步实施搬迁安置,帮助他们尽快摆脱贫困。近几年来,各地涌现了不少“山里下坪,坪里进城”的梯次搬迁模式,促进了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推动了扶贫开发、小城镇建设和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一举多得,综合效益显著。要认真总结这类成熟的经验,大力推广成功的作法,推进搬迁扶贫的实施。要科学规划,稳步推进,把搬迁扶贫与小城镇建设、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结合起来,周密安排,通盘考虑,确保贫困人口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二是继续大力实施科教扶贫。扶贫必先扶智。做好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必须克服“重资金支持、轻智力支持;重自然资源开发、轻人力资源开发”的倾向,大力强化以人为本的意识,把智力开发和提高人口素质摆在首位,继续深入开展科教扶贫。要在全市大力实施“新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基础文化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要积极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普及科技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围绕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推广适用技术,狠抓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努力实现贫困地区县县有科技示范园(区)、乡乡有科技示范点、村村有科技示范户。中专和职业技术学校,要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办学,大力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新型农民。要通过培训,努力使每个贫困户至少有一个掌握1——2门实用技术的科技明白人。

三是深度推进开放式扶贫。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长期封闭,开放不够,是贫困地区长期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越是贫困地区,越要扩大开放,走开放式扶贫之路,这是加快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大力提倡走出去。当前,特别要大力引导、组织贫困山区农村劳力外出打工,使他们在增加收入的同时,接受观念,掌握新技能,提高综合素质。贫困地区的人具有吃苦耐劳的共同秉性,只要他们能够走出去,很多人可以站住脚,逐步摆脱贫困。如果能有一部分人致富后回乡创业,还能带动更多的人共同富裕。扶贫开发就要注意培养这样的典型。另一方面,要破除闭关自守的封闭意识,敞开山门,积极创造条件,改善投资环境,以丰富的资源、优惠的政策、相对廉价的劳动力等,吸引外地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加速贫困地区面貌的改变。市委、市政府决定,大力支持贫困县和不对外开放县到宜昌开发区及其他地区异地办厂,各地要抓住这一机遇,扩大招商引资,加快发展步伐。

第四,要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优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效扶贫形式,也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机关定点扶贫、区域协作扶贫、民间参与扶贫的新形式、新途径、新办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使全社会扶贫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党政机关定点扶贫,不仅要继续坚持下去,而且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搞得更有成效。市直各部门都要把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工作职责,将扶贫开发纳入本部门工作年度计划和总体规划,共同帮助贫困地区完成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各项任务。全市定点帮扶工作一定四年不变,对扶贫重点对象,要一户不漏地安排干部帮扶,不脱贫,不脱钩。

要继续动员和组织市内乡镇之间开展对口帮扶活动。按照“优势互补、互利互惠、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开展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经济技术协作,着重扶持贫困地区建设一批特色农业基地和产业化龙头骨干企业,使贫困乡村、贫困人口直接受益,并为缓解当地财政困难多作贡献。

要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各方面的力量,积极投入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使扶贫开发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形成扶贫开发的大合唱。各派、工商联、群众团体、厂矿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人民和武警部队等都要发挥各自优势,为支持贫困地区开发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要继续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广泛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积极向贫困地区捐资捐物,广辟扶贫开发的资金渠道,为贫困地区济困解难。

第五,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也是我们克服困难、开创事业的一个重要法宝。完成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任务,必须坚持贯彻这一方针。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有没有改天换地、战胜贫穷的雄心壮志,有没有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决定着脱贫致富的进程和成效。这些年来,有的贫困地区面貌一新、走向富裕,有的却山河依旧、仍然贫困。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果不愿意进行艰苦的工作,总把希望寄托在国家、部门及社会的帮助上,就很难改变贫困的面貌。只有把外部的支持帮助与内部的艰苦努力结合起来,才能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只要贫困地区的各级党组织和干部群众励精图治,同心协力,开动脑筋,苦干实干,脱贫的办法就会越来越多,致富的路子就会越走越宽。

第六,要继续加强扶贫开发的组织领导。扶贫开发的方针有了,规划有了,政策有了,关键在抓好组织领导。扶贫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如何推动、社会力量如何动员、贫困地区的工作如何开展、各项措施如何落实,都要一一研究,逐项组织落实。贫困地区的各级党委、政府要继续把扶贫开发摆在中心位置,作为首要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特别是贫困县的党政一把手,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亲自抓扶贫开发工作。要亲自部署,亲自检查,亲自落实。要继续实行县市区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工作责任制,继续实行党政领导分片包干、挂点扶贫制度,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一手情况,体察民情实情。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带着感情深入贫困群众,了解、理解他们的冷暖疾苦,真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都要带着激情发奋图强,真抓实干,致力于贫困面貌的改变。任职一届,致富一方,这是足以留传后世的辉煌业绩。希望贫困地区的广大干部通过苦干实干和巧干,在新阶段的扶贫开发中充分体现人生的价值,干出实实在在的政绩。

民政扶贫扶志工作总结范文5

2020《时代楷模》“7.1”特别节目。山与海的“化学反应”还在继续。悠悠闽江,必将见证新时代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新篇章;巍巍六盘,必将见证西海固全面脱贫的历史性时刻。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0《时代楷模》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2020《时代楷模》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观后感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冲刺阶段,中央宣传部3日以云的方式,向全社会宣传了“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

“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是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要战略决策,承载着总书记的殷切嘱托。1996年以来,“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遵循“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协作、共同发展”的方针,主动扛起对口帮扶宁夏脱贫攻坚的历史使命,11批180余名福建挂职干部接力攀登,2000余名支教支医支农工作队员、专家院士、西部计划志愿者敢于牺牲,将单向扶贫拓展到两省(区)经济社会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全领域广覆盖的深度协作,与宁夏人民一起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帮扶的“闽宁模式”,缚住贫困苍龙。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减少贫困人口93.7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22.9%下降到2019年的0.47%;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4856元增长到2019年的10415元,宁夏各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

“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坚定不移跟党走、携手共圆小康梦的感人事迹宣传报道后,在社会上引发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认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真情奉献、久久为功,他们是亲自开创的闽宁协作事业的坚定践行者,是东西部扶贫协作接续奋斗者,是社会扶贫的创新发展先行者,是全球减贫治理中国智慧的积极探索者。许多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以“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为榜样,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不畏艰苦、勇挑重担,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时代楷模”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先进事迹的短片。中央宣传部负责同志为先进群体代表颁发了“时代楷模”奖牌和证书。福建、宁夏两地有关部门和地方负责同志,在本地云现场参加仪式。

2020《时代楷模》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观后感2

到贫困的地方去,与当地干部一起修筑入村入户的道路,点亮一盏盏路灯;为给土豆找出路,背着不同种类的西吉马铃薯样品,向各地推销;疫情防控期间,同孩子们相聚“空中课堂”,山海一“线”牵……24年来,福建援宁群体接续奋斗、久久为功,以铁一般的意志与担当,为闽宁协作事业写下生动注脚。一个个倾尽全力、真诚奉献的身影,在岁月中清晰定格,给人以感动,给人以力量。

扶真贫、真扶贫,想在难处、帮在急处、扶在点上。在这场跨越时空的守望相助中,一批又一批福建援宁干部、科技专家、医生、教师、闽商等群体,激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英勇气概和“敢拼会赢”的进取精神,攻坚克难、苦干实干,热情挥洒智慧心血,以行动扛起了对口帮扶宁夏脱贫攻坚的使命。“看到福建干部来,就知道又要有好事儿了”。来自基层群众的质朴话语,映照着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卓越成效,更是对福建援宁群体的认可和褒奖。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携手共圆小康梦,仍需我们加劲冲刺。坚持人民至上,葆有初心恒心,激发不畏险阻、勇攀高峰的精气神,坚决为困难群众拔除穷根、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先进事迹带来的深刻启示,更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应有的奋进姿态。

2020《时代楷模》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观后感3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1996年9月,在党中央东西部结对帮扶的战略部署下,福建和宁夏建立起对口协作关系。同年10月,同志担任“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回族自治区领导小组”组长。“要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迈气概,同宁夏各族人民一起全力以赴、扎实有效地做好对口扶贫协作工作,为实现我们党向全世界作出的20世纪末在全国消除绝对贫困的庄严承诺,为21世纪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强者之林,作出无愧于历史的突出贡献!”同志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掷地有声。闽宁协作,一幅改变无数人命运的壮丽历史画卷,由此在人们眼前徐徐展开。

竭尽全力,对口帮扶,铮铮誓言,山海为证。24年来,一批批坚定不移跟党走、接续奋斗勇担当的福建省援宁群体从八闽大地向宁夏汇集,用奋斗定义时间,与宁夏各族干部群众一起,大力弘扬“接力攀登”精神,携手向贫困发起挑战,守望相助奔小康,刻写下浓墨重彩的共同记忆;用一个个奋进的身影,汇聚着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矢志不渝地践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的深情嘱托,实现了对口帮扶由“输血”到“造血”的历史性转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闽宁模式”,开创出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扶贫协作道路,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他们的事迹铸就感人至深的“闽宁情缘”。

躬身为桥战贫困

消除贫困,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1996年,“八七”扶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国务院从“共同富裕”“两个大局”出发,将东南沿海10个较发达的省市与西部10个较贫困的省区“牵”在一起,实施东西扶贫协作,指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

历史的节点,福建省第一时间行动起来,成立了由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为组长,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省农办、计委、经贸委等19个省直机关为成员单位的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

1996年11月,同志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一次联席会议上提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是一项政治任务,我们要坚决完成。”

截至2019年底,共有11批184名援宁干部到宁夏挂职帮扶。宁夏也先后选派了19批366名干部到福建挂职锻炼学习,在长期的扶贫协作中,两省区干部增强了“为一个事业”的意识,强化了“尽同一种责任”的担当。

“移民吊庄”“坡改梯”“井窖建设”“劳务输出”“菌草推广”“招商引资”……翻开闽宁协作“大事记”,福建省扶贫办原主任林月婵被反复提及。

1997年,肩负着福建省委和省政府关于具体落实闽宁协作的任务,林月婵第一次踏上宁夏的土地。西海固深入骨髓的穷,让林月婵内心刺痛万分。

“回去向同志汇报这边的情况,他指示,光政府行为还不够,只有把企业加进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林月婵回忆,省里开会时,专门请来时任福建省省长的贺国强,一起观看她拍回去的短片,当即决定每年无偿帮扶宁夏1500万元协助资金,各项工作加速推进:第一批福建赴宁夏山区8县的挂职干部抵达银川;宁夏山区90多名农村女青年到莆田新威电子公司上班……

一次塞上行,一生闽宁情。从那一刻起,直到2007年退休,她先后到宁夏40多次。至今,林月婵手机中储存最多的号码,归属地都在宁夏。

第二批援宁挂职干部马国林,志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他请来技术人员,在黄土沟奋战了80天,在海原县甘城乡打出了第一口井,打开贫困之锁。第七批援宁挂职干部领队陈永共,协调有关部门建起了闽宁产业园,结束了西吉县没有工业的历史……

作为全面落实闽宁协作五项机制的践行者,福建援宁挂职干部躬身为桥,推进资源的互通,构筑交流的纽带,两省区20多个省级部门、80多个县级部门,101对乡镇、110对村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在全国开创了先河。援建公路385公里,打井窖1.5万眼,修建高标准梯田22.9万亩,建设了160个闽宁示范村,资助贫困学生9万多名……

久久为功接力攀登

24年来,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牢记同志嘱托,在宁夏砥砺前行,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不只是雪中送炭,更注重激发内生动力,从输血走向造血。“闽宁模式”将众多福建企业家引入宁夏。

2007年,福建籍侨商陈德启来到宁夏,看上贺兰山东麓这块10万亩的荒滩地。走时,他带上一把土去法国鉴定。半个月后,陈德启返回宁夏,一口气签下10万亩荒地,立志要在这里种出“世界上最好的酿酒葡萄”。他投资15亿元平整5万亩土地,栽种500万株防护林,种植2万亩有机酿酒葡萄,把戈壁变成了绿洲。并吸纳两三千名村民打工。

截至2019年底,已有5700家企业(商户)入驻宁夏,8万多福建人在宁从业,闽商企业在福建省开辟了一批宁夏特色农产品展销窗口,并帮助宁夏在福建建立7个劳务基地和3个劳务工作站,近5万人在福建就业,年均劳务收入超过10亿元。

24载风雨,留在时光印记里的温暖回忆,当属福建援宁支医支教干部与西海固群众血浓于水的故事。

2006年秋天,福州市十八中女教师李丹瞒着父母,告别刚刚工作了2年的学校,报名赴隆德县第二中学支教,担任初中历史老师。她一年走访学生家庭35人次,先后资助6名贫困学生,还积极奔走筹措,为学校募捐2万多元。

2008年1月,支教期满回到福州十八中的李丹,被确诊患上了白血病。治疗期间,她依然牵挂资助的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把剩余的医药费捐给贫困地区的孩子吧。”这是李丹在病床上最后深情而永恒的馈赠。年仅27岁的李丹走了,但更多的“李丹”来了。24年来,1146名优秀教师和267名厦门大学、福州大学支教团的优秀学子到宁夏中小学支教。山里的孩子,从福建老师的身上,萌生了去看大海的心愿。援宁教师带来的,是比海更广阔的世界。

泉州市第一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割舍家中年幼的孩子以及年迈的父母,从东部沿海来到西部旱塬,扎根同心、倾囊相授,用智慧和爱心帮扶同心县人民医院建起了高标准重症监护室。根据他们的感人事迹改编的微电影《同心》,在全国和宁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大赛”中分获三等奖和一等奖。

苦水、风沙、遗传和缺医少药导致西海固群众胆结石、眼部胬肉、先天性心脏病等地方病高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为脱贫攻坚道路上的拦路石。24年来,福建省先后派出近千名医疗专家和青年志愿者,援建妇幼保健院和各类医疗卫生院(所)323个,为数万名群众开展义诊和疑难杂症治疗。

24年来,闽宁两地不断拓展扶贫协作领域,由单一的经济合作发展为教育、医疗、文化等多领域合作,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推进。

有一组数字,宁夏人始终铭记于心:福建先后为宁夏新(扩)建学校236所,资助贫困学生9万多名,援建妇幼保健院、医护培训中心等卫生项目323个,15名院士、36名高层次人才通过“福建院士宁夏行”活动,为科研院所、高校、企业解决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难题。

当我们的目光穿越历史风云,追寻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留在宁夏的闪光足迹时,我们深深地为六盘山高闽江水长的深厚情谊而感动,为宁夏大地翻天覆地变化而感慨。一批又一批福建援宁干部将开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思想观念,将东部的经验、模式、思路,将无私奉献精神、责任和无垠大爱,将“爱拼才会赢”精神,播撒在宁夏大地,深刻影响并改变着这里人们的命运。

“你从八闽大地走来,

带着海风,

带着温暖,

几回回梦里回到六盘山,

闽宁情谊割不断………”

这曲流传在宁夏的新编花儿,道出了宁夏各族人民对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的朴实感激之情。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历史不会忘记发生在闽宁两省区跨越时空的携手相伴。每个倾尽全力付出的身影,都在时空中清晰定格。

人们将永远铭记漫长岁月里两省区干部群众锲而不舍、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

2020《时代楷模》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观后感4

推进精准脱贫攻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脱贫攻坚战中,大多数贫困群众尝到了勤劳脱贫的甜头,真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他们走上了脱贫奔小康之路,越干越有劲头。但也有一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甚至把党的扶贫好政策错误地当成了养懒人的政策,争着当贫困户、低保户。

扶贫解决办法不是捐赠,重要的,是让这个贫困家庭能有持续的收入,为什么扶志太难?部分贫困户一边在穷窝里带着孩子困苦生活,一边又表示力出不得,风险承担不得,辛苦受不得。这些贫困户认为,脱贫是干部的政治任务,是干部的事,需要干部求着他们脱贫。扶志真的很重要,要让贫困户和他们的后代看到并且能为之付出行动—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帮助,努力工作,努力学习,看似没办法选择的人生是可以改变的。

作为扶贫干部,个人认为,广大帮扶干部和“第一书记”要驻村入户,与贫困群众贴得近些更近些,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一对一融进去,真正走进他们内心,准确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把脉问诊、对症下药。既要把中央和地方的扶贫政策、扶贫物资送到家中,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增加收入,真正实现“一有、两不愁、四保障”,心贴心地服务,为贫困户排忧解难,更要把志气、信心送到农户心坎上,帮助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正确观念,铆足精气神、撸起袖子干、立志拔穷根。为此,我们要在群众中进一步树立“戴穷帽可耻、摘穷帽光荣”的观念。通过树立脱贫标兵、致富能手等形式,激发贫困人口脱贫的主体意识和内生动力,从骨子里挖掉“病根”,摒弃等、靠、要的消极思想,营造“勤劳致富光荣、自主脱贫可贵”的风尚,扶持有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自主脱贫能力。同时,还需突出智力扶贫,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帮助贫困家庭劳动力掌握生存致富技能,真正实现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实现从“输血”向“造血”的根本转变。

扶贫不仅仅是解决群众的富裕问题,更是解决群众的志向问题。只要“扶起精气神,立起勤勇谋”,就没有跨不过的火焰山、蹚不过的通天河。众志成城打赢扶贫攻坚战,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而奋斗。

2020《时代楷模》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观后感5

如何贯彻落实好省委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我认为要把握好精、准、实三个字。

一是把握一个精字。所谓精,一要精确理解中央的重要精神。大家知道,2017年4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二要精确理解省委的统一部署。4月28日至29日,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强调统一思想认识、把握目标任务、明确思路举措,动员全省各方面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庚茂,省委副书记、省长谢伏瞻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强调,要切实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凝心聚力,精准发力,务必如期完成脱贫任务。三是要精确理解咱们农办在扶贫工作中的职责要求。中央和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之后,申主任要求,我们一定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和省委的要求,咬定目标不放松,精准发力求实效,充分发挥农办的参谋助手作用,深入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脱贫攻坚工作的新特点和要求,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农办新的更大的贡献2017党员干部脱贫攻坚党员先锋心得体会2017党员干部脱贫攻坚党员先锋心得体会。我作为农办一分子,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按照申主任的要求,深化认识,扎实行动,积极参与的,为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是把握一个实字。所谓实,首先是扶贫对象要实。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首要的是打好基础,要逐县调研,逐乡调查,逐村摸底,逐户走访,逐人核对,澄清底子,建档立卡,做实台账,应扶尽扶。要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该扶持的人口请进来,把不该扶持的人口甄别出去,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建立健全县、乡、村、户脱贫档案和贫困户脱贫认定机制,加强检测督查,严格审核把关,认定一个、扶持一个、脱贫一个、验收一个、销号一个,返贫的要重新录入,做到扶贫到人,脱贫到人,有进有出,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假扶贫、被脱贫、数字扶贫、宣布脱贫现象的发生。其次是扶贫措施要实。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最近中央、省里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扶贫政策措施,相关配套措施也会跟上,我们要因地制宜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精准扶贫的新路子,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同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底层突破,坚持走好转、扶、搬、保、救五条路径,转,就是转移就业一批。通过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生态化五化,特别是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和农业先导区,安排贫困人口就业实现稳定就业;扶持生产发展一批,通过发展种、养、加、休闲观光等乡村产业集群,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扶贫搬迁安置一批,科学选择安置区和安置地点,让农民尽量搬迁到县城和交通便利的小城镇,促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让农民变市民,享受公共服务;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加大农村低保省级统筹力度,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急救助一批,对因病、因灾、因祸、因难致贫的人口,建立扶危济困机制,给予临时救急和社会救济帮助他们共度难关。同时,还要打好扶贫攻坚组合拳,强力实施完善脱贫攻坚举措,实施知识技能扶贫、合作带动扶贫、财政金融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安居扶贫五措并举,创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大环境,建立脱贫攻坚的支撑体系,使扶贫脱贫更加有效、更加持续。其三是工作作风要实2017党员干部脱贫攻坚党员先锋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要解决好谁来扶和扶好怎么奖、扶不好怎么罚的问题。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要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

要强化脱贫攻坚保障,落实党委政府责任,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行业部门职能,动员社会力量,完善考核机制,对扶贫工作做的好的、要提拔重用,对扶贫工作做的差的、要责任倒查,严肃责任追究,确保现行国家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三山一滩地区整体贫困,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作为咱们农办,要积极作为,率先垂范,加强沟通协调,深入基层调研,抓好督查落实。在新农村建设优化村庄布局上,对贫困村合理规划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努力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扎实推进对贫困地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贫困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村庄亮化绿化美化。

作为我本人,我决心结合工作实际,下基层、访贫困,投身扶贫开发一线,在我们确定的28个三农调查点和11个三农联系点中的选择贫困户实施帮扶行动,搞好调查研究,抓好正反两方面典型,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一手材料和依据。

民政扶贫扶志工作总结范文6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扶贫开发如此重视,足以表明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对于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极端重要性。我们扶贫和移民部门,肩负着具体贯彻落实和协调推进扶贫开发战略部署的重要职责,在倍受鼓舞的同时,更应深感使命艰巨、责任重大。因此,各级扶贫和移民部门要率先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战略部署上来,迅速掀起认真学习、全面领会和深入贯彻、狠抓落实的高潮。下面,我就全省扶贫和移民部门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新阶段扶贫开发战略部署怎么想、怎么办、怎么干,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在怎么想方面,就是要全面理解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深入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的精神实质

首先,要全面理解把握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是我国“十二五”时期顺利开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围绕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强调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任务,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要求全党全社会深刻认识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全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会议主要精神可概括为十个方面:

一是扶贫成就方面。胡总书记用“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温总理用“伟大的历史性成就”的表述,高度评价了我国扶贫开发成就。会议总结了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地区经济全面发展、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群众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我国成为全球最早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的发展中国家等辉煌成就,充分肯定了扶贫开发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是扶贫经验方面。系统总结了我国坚持依靠发展解决贫困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坚持开发式扶贫,坚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坚持尊重贫困群众主体地位,坚持学习和借鉴国外经验等“七个坚持”的经验,明确指出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

三是形势分析方面。立足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认真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明确指出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同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扶贫开发既具有更加有利的基础和条件,也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

四是重大意义方面。深刻阐述了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四个“必然要求”的重大意义,即: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五是总体要求方面。强调要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投入力度,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政府主导,坚持统筹发展,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六是目标任务方面。明确了到2020年要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大趋势,努力实现“五个大突破”,即:生产条件有大改变、生活条件有大改善、社会事业有大发展、社会保障水平有大提高、生态环境有大改观。

七是工作方针方面。强调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同时实行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手段;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扶贫开发与推进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基本原则上要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

责,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坚持全社会参与、合力推进,坚持尊重扶贫对象主体地位、激发贫困地区内在活力。

八是重点工作方面。部署要着力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着力巩固发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大扶贫格局,着力完善扶贫开发政策保障体系,着力加强扶贫开发国际交流合作。

九是扶贫标准方面。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比2009年的1196元提高了92%,通过大幅度提高扶贫标准,把1.28亿低收入人口纳入了扶贫范围,要求按照“划定一条线、锁定一群人、圈定一批主战场、确定一种衔接关系”的崭新思路,全面执行新的扶贫标准,更好地瞄准扶贫对象。

十是组织领导方面。明确要求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建立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

第二,要全面理解把握苏荣书记在全省党员领导干部大会上重要讲话提出的要求。12月2日,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副厅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大会迅速传达学习了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省委常委和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党员领导干部全部出席了会议。会上,苏荣书记动员全省上下抓紧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的新部署,集中各方面力量,坚决打好我省新阶段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全省人民共同实现全面小康,并提出了四点要求:

一是要全面把握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充分认识我国开辟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深刻领会我国扶贫开发“七个坚持”的宝贵经验,全面把握当前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和推进扶贫开发的重大意义,在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工作方针、工作格局、重点工作、扶贫标准、政策保障、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工作责任等重大问题上,坚决抓好中央部署的贯彻落实。

二是要认真研究抓好贯彻落实的意见措施。要求在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全面总结本世纪前十年我省扶贫开发的实践经验及成就,研究制定《江西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并要求省直各单位要紧密联系本部门本行业工作,认真研究和制定支持扶贫攻坚的政策及措施,共同构筑推进扶贫开发大扶贫工作新格局。

三是要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全省“三农”工作重点任务。强调要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全省“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要以加快发展为扶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要落实公共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政策,要实行省、市、县三级领导定点扶贫,要相对集中人财物和技术资源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要大力推进社会扶贫,要高度重视老区、苏区建设发展,要增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四是要严格落实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责任制,各级政府要对所辖行政区域的扶贫开发负总责,逐级建立对有关领导干部、工作部门和重点县的扶贫开发工作考核激励机制。要配好配强贫困地区尤其是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加强贫困地区干部队伍建设。同时,要求各级、各部门健全完善干部深入基层常态化制度,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改进作风,经常深入贫困乡村调查研究、访贫问苦、排忧解难,密切与贫困群众血肉联系,解决扶贫开发实际问题。

第三,要全面理解把握省委常委会研究确定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大举措。12月9日省委召开第二次常委会议,根据中央的精神,全面总结了我省扶贫开发工作、认真分析了形势,进一步明确了将中央划定我省罗霄山特困片区17个县和我省划定特困片区8个县共25个县,作为全省今后十年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明确了把实施国定罗霄山特困片区扶贫攻坚与实施促进中央苏区发展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并研究明确了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的三大举措。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支持扶贫攻坚资金到位。决定省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集中支持特困片区和中央苏区县,连续安排十年,落实中央关于加大地方对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投入力度的要求。

二是加大领导力度,实行领导定点扶贫。决定省委常委、省政府领导及其他省级领导到特困片区和中央苏区每人定点扶贫一个县,指导帮助特困片区县制定实施好扶贫攻坚规划、中央苏区县制定实施好发展振兴规划,每县安排一个综合实力较强的省直部门协助搞好定点扶贫。省级领导各方面工作联系点与定点扶贫县统一起来。同时,安排国有控股企业、实力较强企业到特困片区和中央苏区定点扶贫一个县。各设区市领导要定点扶贫贫困乡,县(市、区)领导要定点扶贫贫困村,形成各级领导齐抓共管扶贫开发的工作局面。

三是加大民生工程实施力度,突出抓好扶贫开发。决定明年全省实施民生工程的任务安排,重点抓好扶贫开发和安居工程两件大事。通过突出抓好扶贫开发这件大事,力争2-3年内使我省国定、省定特困片区25个县的扶贫开发有较大起色,下大力解决我省各地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更好地实现2020年全省扶贫开发目标。

第四,要全面理解把握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深入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今天上午隆重召开的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充分表明这次会议,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确保全省人民共同实现全面小康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虽然只有半天时间,但却关系我省如期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大局,必将载入我省推进科学发展、加速绿色崛起,加快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奋斗史册,必将成为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继往开来的重要里程碑,也必将开启我省新一轮扶贫攻坚新的伟大征程。会议的主要精神可概况为九个方面:

一是显著成就方面。充分肯定了本世纪前十年我省扶贫开发形成强大合力、贫困群众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贫困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特困地区群众贫困问题逐步解决、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各项事业进步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贫困地区民生得到显著改善等显著成就。

二是工作经验方面。系统总结了我省“五个坚持”的宝贵经验,即: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全省“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民生工程、新农村建设整体部署;坚持尊重贫困群众主体地位,激发扶贫对象内生动力;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大力扶持贫困群众加快增收步伐、改善发展条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坚持凝聚扶贫

开发整体合力,落实全社会支持扶贫开发的共同责任;坚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探索扶贫开发新途径、新模式、新机制。这五条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有力促进了我省扶贫开发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三是形势分析方面。深刻指出了我省城乡居民收入还偏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贫困地区基础差、底子薄、实力弱,还面临经济发展滞后、贫困人口规模仍然较大,增收渠道不宽、相对贫困问题突出,返贫现象比较突出、特殊贫困问题凸显等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

四是重大意义方面。深刻阐述了深入推进我省新阶段扶贫开发,是我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实践;是实现富民兴赣,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重要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是加快科学发展、加速绿色崛起的重要机遇。

五是总体要求方面。明确强调要紧紧围绕全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战略目标,紧密结合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龙头工程,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全省“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继续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民生工程、新农村建设整体部署,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投入力度,落实目标责任,健全政策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发展模式。夯实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大扶贫格局,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政府主导,坚持统筹发展,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协调统一,更加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动贫困地区更好更快发展。

六是目标任务方面。明确提出要保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遏制收入差距大趋势;促进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大趋势。到2020年,全省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促进“生产条件有大改变、生活条件有大改善、社会事业有大发展、社会保障水平有大提高、生态环境有大改观”五大突破,打好改变特困片区面貌、加快发展、增收致富、改善条件、提高能力等攻坚战,并抓住中央重点支持罗霄山特困片区扶贫攻坚的历史契机,促进中央苏区发展振兴。

七是扶贫标准方面。明确了执行国家大幅度提高到2300元新的扶贫标准,将占全省农村户籍人口11.1%的386万贫困人口作为扶贫攻坚的主要对象。要求对扶贫对象分类指导,因户施策,从实际出发探索创新扶贫到户机制,逐户落实帮扶政策和措施,使低收入者的收入明显增加,贫困状况明显缓解,进而确保扶贫对象稳定脱贫致富。

八是重大举措方面。规定了明年开始,省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集中支持25个重点扶贫县,每个县每年安排1000万元,连续安排十年。

九是组织领导方面。明确了要严格落实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实行各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要切实加强扶贫开发的工作指导,实行各级领导干部定点扶贫;要构筑打牢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落实全社会支持扶贫开发共同责任;要健全完善扶贫开发的政策保障,制定扶持贫困地区发展、扶贫对象脱贫的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要着力夯实扶贫开发的组织基础,为实现扶贫开发目标提供组织保证;要大力营造扶贫开发的强劲声势,营造全社会大力关心和支持扶贫开发的浓厚氛围。

第五,要全面理解把握《江西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确定的行动纲领。我省《纲要》共有45个省直部门参与了制订,省政府先后两次召开常务会议研究讨论,呈报省委常委会议审议已原则通过,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征求各地意见完善后,即将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实施。我省《纲要》是全省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行动纲领,突出了连片特困地区主战场,突出了支持革命老区发展振兴,突出了服务全省发展大局,突出了形成整体合力,突出了落实责任制。主要内容分七大部分、共三十四条。第一部分,概述了扶贫开发的显著成就、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推进扶贫开发的重大意义。第二部分,明确了扶贫开发的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基本原则。第三部分,确定了到2015年、展望到2020年的目标,分别从促进增收、改善条件、提高可持续自我发展能力三大方面,明确了13项目标任务。第四部分,明确了扶贫标准和扶贫开发对象范围,要求确保扶贫对象得到有效扶持、突出连片特困地区主战场、继续支持重点县、坚持以贫困村为基本单位实施扶贫开发。第五部分,强化了推进扶贫开发的措施,确定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分别提出了共23条具体工作措施。第六部分,规定了扶贫开发政策保障,围绕完善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坚持扶贫和低保两手抓、发挥“三位一体”工作格局综合效益,明确了11个方面的支持政策。第七部分,明确了扶贫开发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从责任制、领导干部定点扶贫、改进作风、基层组织建设、扶贫开发管理以及培训宣传、统计监测、队伍建设等方面明确了要求。

二、在怎么办方面,就是要提高思想认识,认清形势任务,增强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绘就了全国、全省到2020年扶贫开发的战略蓝图,确定的扶贫开发战略部署,要靠我们扶贫和移民部门去组织实施、去协调推进,制定的扶贫攻坚政策,要通过我们扶贫和移民部门的工作去贯彻执行、去具体落实。因此,各级扶贫和移民部门要乘势而上,迅速掀起扶贫开发新高潮。具体来讲,要率先做到“四个到位”:

第一,思想认识要率先到位。一是要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各级扶贫和移民部门要把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努力在学好文件、吃透精神上下功夫,在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上下功夫,在开动脑筋、积极创新上下功夫,进一步夯实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思想基础。二是要务求学习实效。通过深入学习、全面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一系列精神,搅动思想,理清思路,深刻认识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任务,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从而进一步增强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面认识扶贫开发取得的辉煌成就,加深理解扶贫开发的宝贵经验,深刻把握推进扶贫开发的重大意义,明确扶贫攻坚的目标任务

和奋进方向,从而增强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要联系实际学深学透。重点是要立足我省经济欠发达地位尚未完全改变、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任务仍然繁重艰巨的实际开展学习、思考问题,从而更加自觉地适应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形势,顺应贫困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充分认识深入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关系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不仅对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我省推进科学发展、加速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具有深远意义。通过思想认识的全面到位,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新的战略部署上来,扎扎实实做好扶贫开发各项工作,为到2020年确保全省人民共同实现全面小康付诸我们不懈的努力,作出我们积极的贡献。

第二,形势把握要率先到位。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要准确把握形势,这样我们的工作才有针对性、才可切中要害。从全省来看,面临的形势是两个方面:

一方面,我省扶贫开发具有更加有利的基础和条件。本世纪前十年,我省扶贫开发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与全国同步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推进扶贫开发创造了有利环境和条件,主要体现在:扶贫开发形成强大合力。我省在自身财力还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下,投入财政扶贫资金由2001年的2.4个多亿,增加到2010年的7.5个多亿,相当于2001年的3倍多,十年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总量近50亿元,整合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投入超过160亿元,各级共有2000多个部门和单位深入贫困农村定点扶贫。贫困群众收入水平稳步提高。21个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1339元提高到2010年的3109元,是2001年的2.32倍;按2008年1196元扶贫标准同比统计,全省贫困人口由2001年的346.4万人下降到2010年的7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82%降至2.1%。贫困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省集中扶持了4269个贫困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逐村实施完成了整村推进扶贫规划,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生态、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一大批受到扶持贫困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特困地区群众贫困问题逐步解决。自2003年开始试点到2010年底,我省在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等特困地区深入开展移民扶贫搬迁,共搬迁安置37万多贫困群众,得到国家的充分肯定,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移民扶贫成为深受群众和社会赞誉的民心工程。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全省实施“雨露计划”培训转移贫困劳动力30多万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20多万人次,增强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同时,在“三农”政策倾斜支持、各行各业大力扶持下,贫困地区社会各项事业进步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贫困地区民生得到显著改善。

另一方面,我省新阶段扶贫开发也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面对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形势任务发展的新要求,我省贫困地区仍然面临许多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主要表现有:一是经济发展滞后,贫困人口规模仍然较大。无论是新世纪初国家确定的21个扶贫重点县、还是今年国家划定的罗霄山特困片区17个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省都处于滞后状态。全省还有3400个贫困村需重点扶持。按照国家大幅度提高到2300元新的扶贫标准,全省贫困人口还有386万,贫困发生率达11.1%。二是增收渠道不宽,相对贫困问题突出。我省传统农业比重大并是产粮大省,总体而言产业结构较单一,致使农民收入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贫困地区,特色产业规模不大、产业化水平低、竞争实力不强、比较效益不高,群众增收门路比较狭窄。我省不仅相对毗邻沿海发达省份存在较大发展差距,省内发展也很不平衡。县域经济总量首强县是最弱县的18倍,地方财政收入首强县是最弱县的10倍,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弱县均为贫困地区。三是返贫现象比较突出,特殊贫困问题凸显。因抵御风险能力不强,连绵不断的自然灾害侵袭和市场风波冲击,致使农村返贫问题比较突出。包括21个重点县和17个罗霄山特困片区县在内的41个西部政策延伸县,还有67万人处于生存条件特困地区。同时,农村还有10万人处于地质灾害地区,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致贫和返贫隐患较大。

以上形势分析,充分表明我省扶贫开发任务仍然繁重艰巨。对此,我们还可用一些主要经济指标来映证。仅从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收入三大经济指标情况看,我省贫困地区实现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三个翻番”的要求,相比其他地区而言,面临着更大、更多的困难和压力:

1、国定、省定特困片区25个县市情况。2010年总人口有1434.9万人,占全省的32.2%。(1)生产总值:只有1319.2亿元,只占全省总量的13.98%,人均水平只有9193.88元,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3.43%;(2)财政收入:只有130.14亿元,只占全省总量的10.62%,人均水平只有906.96元,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32.98%;(3)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208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4.6个百分点。

2、国定21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情况。2010年总人口有1177.4万人,占全省的26.2%。(1)生产总值:只有1101.23亿元,只占全省总量的11.7%,人均水平只有9353.07元,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4.6%;(2)财政收入:只有109.39亿元,只占全省总量的8.9%,人均水平只有929.08元,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34.1%;(3)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109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6.3个百分点。

3、41个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县情况。2010年总人口有1963万人,占全省的44.04%。(1)生产总值:只有2160.79亿元,只占全省总量的22.9%,人均水平只有11007.59元,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52%;(2)财政收入:只有232.54亿元,只占全省总量的18.97%,人均水平只有1184.62元,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3.08%;(3)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4195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7.5个百分点。

从以上三大主要经济指标可以看出,我省新阶段扶贫开发集中力量重点支持25个县扶贫攻坚和继续突出21个重点县、支持41个西部政策延伸县的部署,完全符合我省实际。对我省现有386万贫困人口的分布,我们也进行了一个测算,包括21个重点县在内的25个特困片区县分布的贫困人口占到了68.4%,41个西部政策延伸县占到

了77.3%,也充分映证了我省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战略布局是完全正确的。各地也要对本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以利科学作出决策,采取有效举措,确保实现扶贫攻坚目标。

第三,工作思路要率先到位。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全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战略目标来谋划,必须紧密结合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龙头工程来实施,必须始终作为“三农”工作重点任务来部署,必须坚持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民生工程、新农村建设整体部署来推进。各级扶贫和移民部门在具体工作思路上,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四个关键问题:

一是划定一条线,科学把握新的扶贫标准。国家大幅度将扶贫标准提高到2300元,把更多的低收入人口纳入了扶贫范围,全国有1.28亿人,这是社会发展的进步,是加大扶贫力度的重大举措。国家新的扶贫标准与我省实际基本相符。因此,我省《纲要》明确了执行国家2300元新的扶贫标准。主要考虑是:(1)省统计调查部门按新的扶贫标准测算,我省2010年底有贫困人口386万人,占全省农村户籍人口的11.1%,占全国1.28亿贫困人口的3.02%,规模基本符合我省实际。(2)2300元扶贫标准约是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的40%,符合国家关于各省可按当地农民人均收入30-50%把握地方扶贫标准的要求。(3)中央提出经济发达地区可根据自身实际和能力确定更高的本地扶贫标准,而我省仍属经济欠发达省份,扶贫标准以执行国家统一扶贫标准为宜。各地要充分认识到大幅度提高扶贫标准,是党和政府对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深切关怀,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加快推进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政治意愿,从而科学把握好扶贫标准,以利对扶贫对象实施有效的扶持。

二是锁定一群人,提高扶贫对象瞄准的精确性。依据新的扶贫标准,各地要探索建立符合实际的扶贫对象识别机制,把扶贫对象与低保对象区别开来,集中力量瞄准收入低于扶贫标准、有劳动能力或劳动意愿的农村居民,形成“生存靠低保、发展靠扶贫”的工作机制和分工布局。重点是要对贫困户分类指导,因户施策,从实际出发探索创新扶贫到户机制,逐户落实帮扶政策措施。国家已明确中央扶贫资金分配不与各地贫困人口规模挂钩,已给予各地原有扶持政策不改,安排各地扶贫资金原有基数不变,不因提高扶贫标准导致各地贫困人口规模变化而变,新增扶贫资金主要支持特困片区。今后我国也不再公布减贫规模,主要考核各地扶贫对象收入增长水平。因此,各地要把帮助扶贫对象稳定解决温饱、加快增收致富步伐作为首要任务。我省《纲要》在目标上,也是提出了保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遏制收入差距大趋势;促进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大趋势。到2020年,全省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的奋斗目标,而未提出具体的减贫目标要求。对此,各地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把握。

三是圈定一批主战场,集中力量支持特困片区实施扶贫攻坚。划定特困片区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主战场,是中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决策和扶贫开发战略的重大创新。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我省罗霄山区的17个县,划入了全国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等中央今后十年重点支持扶贫攻坚的地区。同时,省委、省政府根据我省现有扶贫重点县中未划人国家特困片区8个县发展仍然落后的实际,决定将这8个县划为省定特困片区,统筹省级新增财政扶贫资金继续给予重点扶持。这样,我省新一轮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共圈定25个县。结合实施罗霄山特困片区扶贫攻坚,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关于加大革命老区发展扶持力度的精神,还提出了促进中央苏区发展振兴的战略构想,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央重点扶持我省罗霄山特困片区扶贫攻坚,为我省实施中央苏区发展振兴战略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我省这一战略构想与中央对特困片区扶贫攻坚的部署完全相符。因此,各地都要服从和服务大局,全面落实和大力支持全省扶贫开发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

四是确定一种衔接关系,促进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有效结合。具体就是要推进三个衔接,即:一是程序衔接,就是要统一组织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识别工作,扶贫对象由我们扶贫部门识别审批,低保对象由民政部门识别审批;二是政策衔接,就是要实现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全覆盖,确保低保对象应保尽保,确保扶贫对象得到有效扶持;三是管理衔接,就是要对农村低保对象和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全面建档,互通信息,实时观察,及时调整,有进有出。

第四,抓好落实要率先到位。新阶段扶贫开发任务已经明确,达到目标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各级扶贫和移民部门要在推进落实下真功夫、下大功夫、下狠功夫,确保扶贫开发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要切实抓好新阶段扶贫开发的组织实施。我省《纲要》明确了新阶段扶贫开发由我们扶贫和移民部门负责协调并组织实施,这是省委、省政府对我们的高度信任。各级扶贫和移民部门要根据新阶段扶贫开发战略部署,切实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认真履行管理责任,切实抓好扶贫开发组织实施,确保扶贫开发政策全面贯彻落实,确保贫困地区真正得惠受益,确保贫困群众共同实现全面小康。同时,要加大力度、强化措施,瞄准386万扶贫对象,突出25个特困片区县,继续扶持21个重点县,抓紧3400个贫困村,统筹推进、全面落实移民扶贫、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定点扶贫以及扶贫机制探索创新等专项扶贫任务。

二是要积极争取本级党委、政府对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明确规定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各级扶贫和移民部门要积极主动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协助党政领导把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比如近段时期,我们省办在全面分析形势、认真总结工作的基础上,向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领导提供了大量详实的情况材料,提出了一系列的工作意见和建议,引起了省领导高度重视,为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新阶段扶贫开发战略部署和一系列重大举措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省级领导每人还要带上一个综合实力强的部门单位到特困片区和中央苏区去定点扶贫一个县,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各地也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力争扶贫开发摆上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也要落实提出本级党委、政府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的工作举措和领导定点扶贫贫困乡

村的工作意见,形成各级领导齐抓共管扶贫开发的工作局面。

三是要协调落实“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中央、全省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战略部署,更加注重构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比如,今年中央首先在特困片区安排中小学营养餐补助试点,中央财政今年专项安排了160多个亿,这是中央加大行业扶贫力度的第一项举措,以后类似这样的行业扶贫重大政策将陆续出台。各级扶贫和移民部门要抓住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扶贫开发的机遇,在认真落实专项扶贫任务的同时,积极协调行业部门落实行业扶贫责任,积极引导和动员社会各界共尽扶贫责任、热心扶贫济困,凝聚形成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明年开始,我省扶贫开发工作要建立健全与“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相适应的情况调度制度,在更广的领域监控掌握扶贫开发投入情况,省办相关业务处室要抓紧制定工作方案,建立情况统计报送制度,实行每月或每季一报,各地要认真落实,建立责任制。

四是要抓紧制定落实新阶段扶贫开发政策的保障措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一系列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的政策,最终要靠市、县去具体抓好贯彻落实。各级扶贫和移民部门要立足本地实际,在本级党委、政府领导下,抓紧建立落实扶持贫困地区发展、扶贫对象脱贫政策的保障机制。要健全完善科学规范的工作制度,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及时掌握扶贫开发规划实施、工作进展、政策执行、措施落实的情况。要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监督和管理,确保扶贫开发工作效率和效能,严肃查处挤占、挪用、截留和贪污扶贫资金的行为。通过强有力的保障措施,从而保证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实施,保证扶贫攻坚目标的如期实现。

五是要着力营造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强劲声势。各地要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扶贫开发惠民政策,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和各种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扶贫开发的成就、经验和典型,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关心和支持扶贫开发的浓厚氛围。这里,我再强调一下充分利用《老区建设》杂志搞好我省扶贫开发宣传问题。老建杂志是全国为数不多、有一定影响、以宣传扶贫为宗旨的专门刊物,是我省扶贫和移民系统自己的宣传阵地,一定意义上讲也是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的窗口和喉舌。省办很多重要的工作信息和动态是通过老建杂志来传递,了解各地工作情况很多也是通过老建杂志刊载的内容来掌握;各地开展扶贫和移民工作的经验、成效和典型,很多也是通过老建杂志来宣传。近年来,老建杂志通过积极努力,办刊水准不断提高,对宣传我省扶贫开发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作为我们自己的刊物,首先我们自己要关心、爱护和支持办好刊物。绝大多数地方对发挥刊物宣传作用、支持刊物发展很重视,但也确有少数地方投稿不积极,重视不到位,特别是征订任务不落实,拖欠订阅款问题严重,给杂志社办刊工作造成很大困难和压力。宣传是件大事,花点小钱是值得的,希望存在以上现象的地方及时纠正。当然,老建杂志要积极搞好宣传服务,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和水平,在营造我省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浓厚氛围方面充当主力军、做好排头兵。

三、在怎么干方面,就是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迅速打响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攻坚战

扶贫开发使命神圣而光荣,任务繁重而艰巨。各级扶贫和移民部门要时不我待,以崭新的工作起色,奋力开创我省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局面,为谱写全省新阶段扶贫攻坚新篇章开好局、起好步。遵照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部署,明年各地要迅速打响扶贫开发工作五大攻坚战:

一是打响改变连片特困地区面貌攻坚战。我省新一轮扶贫开发主战场25个县已圈定,明年要全面启动扶贫攻坚。重点工作有:(1)编制完成特困片区扶贫攻坚工程规划。这项工作,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发改委已专门召开会议、下发方案作出部署,我省罗霄特困片区规划明年中旬要完成并上报国家。编制规划要以县为基础,省办有关业务处室及相关市、县扶贫和移民部门要同步做好国定、省定特困片区规划,积极主动配合发改委启动规划编制,确保明年中旬前完成规划。(2)启动实施一批扶贫攻坚项目。特困片区要根据规划,制订年度扶贫项目实施计划并建立扶贫攻坚项目库,以利争取国家及各方的支持。在当年扶贫资金和项目安排上,要集中扶持启动一批扶贫攻坚项目,确保特困片区扶贫攻坚实现良好开端。(3)建立落实扶贫攻坚各项政策支持的协调机制。各地要抓紧提出协调行业部门和社会各界落实支持扶贫攻坚政策的工作机制,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加大资源统筹、投入支持力度,在整合各方力量解决制约特困片区发展瓶颈问题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确保明年有明显起色。(4)服务领导干部开展定点扶贫。搞好省级领导定点扶贫的衔接与服务,落实市、县两级领导干部定点扶贫安排,促成各级领导干部齐抓共管扶贫攻坚的工作局面。

二是打响加快贫困地区“三农”发展攻坚战。各地要更加自觉坚定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重点任务的要求,以推进“三农”发展为扶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加快扶贫开发结构调整、转型发展。明年工作的重点是:(1)加快贫困村扶贫产业发展步伐。加大34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资金扶持产业发展项目资金比重,进一步拓展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大贫困村群众发展产业“互助资金”规模,落实贫困农户生产贷款扶贫贴息政策,进一步解决制约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资金不足的困难。大力培育发展贫困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提高贫困群众的组织化程度。(2)加大扶贫主导产业连片开发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扶贫产业连片开发政策资金支持,健全完善县级扶贫产业连片开发资金整合机制,集中扶持特色优势扶贫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做优。(3)扶持扶贫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以120家扶贫龙头企业为重点,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到贫困村建基地、带农户、搞加工、销产品、招用工,并在扶贫资金项目安排和贴息政策支持上加大力度。(4)深入推进科技扶贫。继续深化科技扶贫综合示范试点,提高扶贫产业科技含量。深入开展科技扶贫系列活动,大力推广普及先进适用农业科技。(5)整合涉农政策和资金支持特色扶贫产业发展。积极争取强农惠农政策和各条渠道涉农资金倾斜支持产业化扶贫,支持贫困地区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完善特色优势产业扶持政策,促进贫困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打响扶持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攻坚战。全省占农村户籍人口11.1%的386万贫困人口,是我省扶贫攻坚的主要对象,更是全省实现全面小康最难啃的硬骨头,各地要加大扶贫到户工作力度,加快贫

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明年的工作重点是:(1)健全完善扶贫对象瞄准机制。以新的扶贫标准为依据,锁定386万贫困人口,探索建立符合实际、便于操作、群众认可的扶贫对象识别方法,确保把最需扶持的贫困农户纳入扶贫范围,并做好建档立卡和监测工作。(2)落实扶贫对象帮扶政策措施。以有效扶持贫困户为原则,以确保扶贫绩效为导向,分类指导,因户施策,逐户落实帮扶政策措施。(3)探索创新扶贫到户工作机制。逐步增加直接扶持到户项目资金规模,从实际出发实施多种扶持方式。扶贫资金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确保扶贫对象优先受益,产业扶贫项目要建立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利益联接机制。(4)搞好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有效衔接。加强与民政部门工作协调与沟通,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主要途径,坚持搬迁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结对扶贫、企业帮带等行之有效的扶贫到户方式,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得到有效扶持;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基本手段,完善农村低保、五保供养、临时救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制度,确保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四是打响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攻坚战。按照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要求,各地要在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条件上有新的举措。明年工作的重点是:(1)按新农村建设标准提高贫困村整村推进水平。将实施34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积极争取将贫困村纳入当地新农村建设选点布局,落实全省新农村建设安排900个贫困村衔接统筹任务,在全省深入抓好1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示范点,全面完成兴国、鄱阳两县20个贫困村公益金实施整村推进试点任务。(2)深入开展移民扶贫搬迁。确保完成移民扶贫搬迁5万人任务,基本完成全省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任务,根本改善贫困移民生存和发展条件。统筹各方力量支持移民集中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在全省抓好50个集中安置示范点建设,落实移民后续发展扶持措施。(3)全面推进社会扶贫工作。充分发挥省直181个部门和110个省直属单位定点扶贫作用,认真抓好市、县两级部门单位定点扶贫,并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定点扶贫,实现3400个贫困村定点扶贫全覆盖,多方发动力量帮助贫困村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同时,深入开展企业扶贫、结对帮扶等工作,拓展军队扶贫、非公有制组织扶贫、扶贫志愿者扶贫等新的途径,确保当年各类社会扶贫投入比上年增长10%以上,达到12亿元。(4)协调各级部门落实行业扶贫责任。落实以省委、省政府两办名义下发我省《纲要》明确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的行业分工方案,为各地协调落实行业扶贫责任创造条件、提供依据。这项工作明年要有重大突破,重点是协调各级部门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并列人行业发展规划,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血脉,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是打响提高贫困地区可持续自我发展能力攻坚战。新一轮扶贫攻坚是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但根本改变贫困地区面貌,要靠提高其可持续自我发展能力。各地要高度重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能力建设,明年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是:(1)加强贫困农户增收技能培训。健全完善“雨露计划”培训机制,认真抓好“雨露计划”培训方式改革试点,进一步提高转移就业率和就业稳定率,确保完成培训3.5万人任务。大力开展农业适用技术培训,积极培育科技示范村和示范户,不断提高贫困劳动力科学务农、转移就业、创业致富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素质,增强立足自身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2)切实加强贫困村社会建设。结合实施整村推进和移民集中安置点建设,注重激发贫困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配合组织部门配齐建强贫困村基层领导班子,完善社会组织和管理,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方法,为落实扶贫开发目标任务提供组织保证。(3)加快贫困村社会事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多方协调整合行业和社会资源支持贫困村发展教育事业、健全完善农技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加强人口管理和计生服务、强化生态保护和治理、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提升村镇建设规划水平,促进贫困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今年中央、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为全面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注入了强大动力。对水库移民和三峡移民工作,今年国家也作出了重大部署。关于全省扶贫和移民系统明年的工作思路和具体任务,明年初我们还要召开全省会议、制订全年《工作要点》全面部署,各级扶贫和移民部门要统筹把握、协调安排、同步推进扶贫和移民各项工作。在此,也就明年移民工作的主要任务先作一些强调。

明年水库移民工作:重点要围绕贯彻落实国家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及我省14部门联合制定《实施方案》的新部署,统筹推进水库移民工作跃上新水平,重点要考虑的工作任务有:(1)全面掌握全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动态情况,严格按政策核准当年后扶直补人口;(2)严格落实移民政策,确保及时将直补到人政策资金兑现到人,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安排移民村组后扶项目;(3)统筹库区基金、后扶结余资金、应急资金和其他库区资金,集中解决移民安置区群众最关心、最需要、最迫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重点支持具备条件的地方发展移民产业,继续在51个移民超万人县推进移民产业发展项目试点,大统筹资金实施移民项目的试点乡镇;(4)深入推进移民示范村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在移民安置区继续加大移民新村示范点建设力度;(5)全面加强移民安置,继续协调指导地方政府规范做好重大水利工程移民安置工作,重点推进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移民搬迁安置进程,落实移民新村建设对口支援任务。出台我省移民安置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实现移民安置工作法制化。(6)积极稳妥抓好小型水库移民解困工作,落实县级主体责任,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创新项目扶持方式。

明年三峡移民工作:围绕贯彻落实国家《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关于三峡外迁移民工作的新部署,深入做好迁赣安置三峡移民安稳致富工作,重点要考虑的工作任务是(1)首要任务是要认真做好三峡移民新增土地补偿资金和生产安置费补差资金使用工作,按照我省《实施方案》的要求,扎实做好解困资金项目的安排及组织实施工作;(2)落实三峡迁赣安置移民10068人的后扶政策,继续加大三峡移民安稳致富帮扶力度;(3)巩固解决三峡自主迁赣移民771人安置遗留问题的工作成果;(4)深入实施三峡移民发展产业科研项目,不断探索帮助三峡移民增收的新途径;(5)根据国家《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做好争取国家对三峡工程关联影响鄱阳湖地区的政策支持工作。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无论是水库移民工作、还是三峡移民工作,一项必须高度重视、不得松懈的工作就是要认真做好移民和稳定工作。明年要召开党的十,稳定工作来不得丝毫懈怠。各级扶贫和移民部门对移民稳定要保持高度警觉和敏感,围绕落实政策、维护权益,及时掌握稳定动态,认真受理移民诉求,妥善化解矛盾纠纷,以扎实有效的工作,确保水库移民、三峡移民和移民安置区的和谐稳定。

民政扶贫扶志工作总结范文7

——在贵州省脱贫攻坚形势政策报告会上的发言

刘 永 富

(2019年8月23日)

 

尊敬的孙志刚书记、谌贻琴省长,贵州省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孙志刚书记、谌贻琴省长和贵州省委省政府要求,我向大家汇报脱贫攻坚有关情况。借此机会,我代表国务院扶贫办,对贵州省委省政府和各位领导对脱贫攻坚、对国务院扶贫办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向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群众表示崇高敬意。我从四个方面汇报。

 

一、学习扶贫重要论述的初步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把脱贫攻坚作为最重要的工作,亲自挂帅出征,走遍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50多次国内考察40多次涉及扶贫,连续6年新年首次国内考察看扶贫,连续5年召开6次跨省区的脱贫攻坚座谈会分阶段、分专题部署推进工作,连续3年主持召开会议审定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结果,党的以来每月都对脱贫攻坚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脱贫攻坚作出的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扶贫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创新发展了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为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行动指南,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我们体会,学习贯彻扶贫重要论述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把握。

(一)实践基础。实践是理论之源。曾深情地说:“回顾中国几十年来减贫事业的历程,我有着深刻的切身体会。”“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扶贫重要论述“形”于上山下乡的特殊经历和在地方长期从政的探索积淀,“成”于担任党的总书记成为党和国家的领导核心之后。

青年时期。1969年,同志到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当知青,一干就是7年,品尝贫穷之苦。他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建立了深厚感情,对中国“三农”和贫困问题有深刻理解。他带领群众打淤泥坝、修梯田、建沼气,办铁业社、缝纫社、小卖部等,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开启了反贫困的生动实践。

在地方工作时期。上世纪八十年代,同志在河北正定县担任县委书记,走遍全县200多个村子,大刀阔斧改革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领全县人民一举甩掉“高产穷县”的帽子。在福建宁德担任地委书记期间,探索创新扶贫开发,提出经济大合唱、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四下基层等重要思想,提出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的愿景,形成《摆脱贫困》一书。在福建省工作期间,积极贯彻邓小平同志共同富裕战略思想,开创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闽宁模式”,成为践行“两个大局”的成功典范。组织开展省内造福工程、山海协作、向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等,探索了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在浙江省工作期间,主持制定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部署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百亿帮扶致富等扶贫工程,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重要思想,走出了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扶贫新路子。

担任党的总书记以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鲜明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十八届二中全会上强调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在听取2016年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成效考核情况汇报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这是一个最大的短板,也是一个标志性指标。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从党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为天下劳苦人民谋幸福的目标。这就是我们的初心。我们党一开始就是为改变穷苦人民命运而带领他们进行革命的,当年打土豪、分田地,开展湖南农民运动、发动秋收起义、上井冈山,都是为了穷苦人民。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到新中国成立70年时,如果还没有解决贫困人口脱贫问题,那党的宗旨怎么体现、我们的承诺怎么兑现呢?所以,抓好扶贫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好贫困人口生产生活问题,满足贫困人口追求幸福的基本要求,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庄严承诺,是国内外皆知的庄严承诺。我们一定要如期兑现承诺。”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总书记国内考察第一站去了广东,宣示改革开放决心,第二站就到河北阜平革命老区,进村入户看真贫,作出“两个重中之重”(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在三农工作中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和“三个格外”(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等重要指示,拉开了总书记抓脱贫攻坚的序幕。2013年,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2014年,总书记作出把资金用到扶贫对象上,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等重要指示。2015年,总书记作出做到“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实施“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解决“四个问题”(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重要指示,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系统阐述了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基本方略、政策举措和工作要求。2016年,总书记作出实施最严格的考核制度,贫困县党政正职保持稳定,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等重要指示。2017年,总书记作出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专项治理等重要指示。2018年,总书记作出实行脱贫攻坚干部轮训,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相对贫困将长期存在,抓紧谋划脱贫攻坚目标任务2020年完成后的战略思路等重要指示。2019年,总书记作出重点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巩固脱贫成果,防止松劲懈怠,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等重要指示。

(二)主要内容。扶贫重要论述体系完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主要包括八个方面内容。

一是决胜脱贫攻坚,共享全面小康。这是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提出的重要思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这是一个最大的短板,也是一个标志性指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这一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咬定目标,真抓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是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这是从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全面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高度,提出的重要思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是我们的最大政治优势。”“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这一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三是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这是从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全面深化扶贫领域改革、构建贫困治理体系的高度,提出的重要思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农村普遍贫困,需要通过普惠性的政策措施,使大部分地区和群众受益。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所谓贫有百样、困有千种。过去那种大水漫灌式扶贫很难奏效,必须采取更精准的措施。”“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问题,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弹炸跳蚤,因村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这一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施策、精准退出,确保脱贫真实有效。

四是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这是从如何发挥政府投入主体主导作用,形成扶贫资金多渠道多样化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的要求,提出的重要思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投入力度,要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相匹配。”“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央基建投资用于扶贫的资金等,增长幅度要体现加大脱贫攻坚力度的要求。省级财政、对口扶贫的东部地区也要按照这个原则,相应增加扶贫资金投入。”“要做好金融扶贫这篇文章,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步伐,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金融服务水平。”“要加强资金整合,理顺涉农资金管理体系,确保整合资金围绕脱贫攻坚项目精准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和效益。”“要强化监管,做到阳光扶贫、廉洁扶贫。”这一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必须强化扶贫资金支撑保障,做到多渠道筹措、精准化使用、常态化监管,实现阳光扶贫廉洁扶贫,切实提高使用效益和效率。

五是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这是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大扶贫格局的要求,提出的重要思想。总书记指出:“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要健全东西部协作、党政机关定点扶贫机制,各部门要积极完成所承担的定点扶贫任务,东部地区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帮扶力度,国有企业要承担更多扶贫开发任务。要鼓励支持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这一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必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实现政府、市场、社会互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联动,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六是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这是从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高质量脱贫的要求,提出的重要思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必须付出百倍努力。”“必须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实施经常性的督查巡查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这一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实施最严格的督查巡查和考核评估,确保脱贫攻坚务实扎实真实。

七是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这是从尊重贫困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实现稳定脱贫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出的重要思想。总书记指出:“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扶贫不是慈善救济,而是要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要改变我们习惯的送钱送物方式,坚持扶贫先扶智、扶贫先扶志,深入细致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帮助贫困群众提高增收致富的能力,帮助贫困群众摆脱思想贫困、意识贫困。”这一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正确处理外部帮扶和贫困群众自身努力关系,着力培育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确保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动力。

八是携手消除贫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从人类共同使命,发挥我国软实力,增强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树立大国形象的高度,提出的重要思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始终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每个国家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积极促进其他各国的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承载着我们对共同发展的追求,将帮助各国打破发展瓶颈,缩小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打造甘苦与共、命运相连的发展共同体。”这一重要思想要求我们,要继续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和国际机构在减贫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借鉴国际先进减贫理念与经验,积极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继续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作出贡献。

(三)精神实质。学习贯彻扶贫重要论述,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其精神实质。

第一,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扶贫重要论述,从政党性质、执政责任、巩固制度的高度深化了对我国扶贫工作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就是为了彻底解决贫困及其背后的制度性原因,进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只有把解决贫困问题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才能体现社会主义避免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优越性,才能体现实现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根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会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

第二,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扶贫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共享的根本问题,体现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根本信念,体现了心系民生,心系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政治信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诠释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为人民谋幸福的不变初心,蕴含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追求,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最充分、最生动的体现。

第三,充分体现了新发展理念对脱贫攻坚的统领。扶贫重要论述为脱贫攻坚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和遵循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指南。打赢脱贫攻坚战,要以创新发展理念推动扶贫模式转型,着力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要统筹整合使用好行业资金、专项扶贫资金、财政涉农资金、社会帮扶资金等各类资源,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和区域整体脱贫。要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要以共享发展理念确保贫困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以开放发展理念拓宽扶贫思路,加强国际减贫领域交流合作,为国际减贫事业贡献中国力量。

第四,充分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和党的领袖的深厚情怀。贫困群众,是总书记深深的牵挂。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总书记作出的庄严承诺。扶贫重要论述,既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担当,又是对近代以来无数先贤和革命先烈对理想社会幸福生活向往的回应,还是对全人类解决贫困问题提供借鉴和中国方案的责任承接,彰显着“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价值追求。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言”和“行”,充分体现了他作为共产党人和党的领袖强烈的宗旨意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和浓厚的爱民情怀。

二、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

2015年11月,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加强脱贫攻坚组织保障。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措施、加强统筹协调,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更加有效开展。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全面建立责任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动员体系、监督体系、考核体系,扎实推进各项政策举措落实落地,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

 

(一)重点工作。

一是开展建档立卡,摸清贫困底数,“扶持谁”的问题基本解决。2014年,全国组织80多万人逐村逐户开展贫困识别,共识别出12.8万个贫困村、2948万贫困户、8962万贫困人口,基本摸清了我国贫困人口分布、致贫原因、脱贫需求等信息,建立起全国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2015—2018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和动态调整,识别准确率不断提高。目前建档立卡已经能完整记录贫困人口识别、帮扶、退出全过程,能说清楚贫困分布、致贫原因、脱贫措施等。建档立卡使我国贫困数据第一次实现了到村到户到人,为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措施、实行最严格考核评估制度和保证脱贫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开展驻村帮扶,增强一线力量,“谁来扶”的问题基本解决。全国累计选派300多万县级以上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参加驻村帮扶,目前在岗的第一书记20.6万人、驻村干部70万人,加上近200万乡镇扶贫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线扶贫力量明显加强。2018年,中央组织脱贫攻坚干部轮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基层干部工作能力逐步提升,工作作风明显改善。广大扶贫干部作出巨大奉献,截至2019年上半年,全国已有770多人牺牲在脱贫攻坚岗位。

三是实施“五个一批”,推进精准施策,“怎么扶”的问题基本解决。贫困地区特色种养业较快发展,电商扶贫、光伏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等新模式成效显现。就业扶贫实现2470万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易地扶贫搬迁完成870万贫困人口的建设任务,今年将基本完成剩余100多万贫困人口的搬迁建设任务。教育扶贫改造9.7万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控辍保学力度明显加大。健康扶贫累计救治1435万贫困人口,贫困患者医疗费用平均自付比例在10%左右。扶贫与低保两项制度衔接不断加强,1700多万贫困人口享受低保政策。

四是严把贫困退出关,确保脱贫质量,“如何退”的问题基本解决。中央建立贫困退出机制,明确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标准和程序,指导各地科学合理制定脱贫滚动规划和年度计划。国家连续三年组织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组织省际间交叉考核、第三方评估、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和记者暗访,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树立脱贫实效导向。每年对申请退出的贫困县组织专项评估检查,2018年以后交由省里负责,国家进行抽查,确保退出结果真实。

五是加大扶贫投入,强化资金监管,违纪违规问题明显减少。现在每年有过万亿资金投入贫困地区的县乡村,中央、省、市县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每年约3000多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每年约3000多亿,政府专项债每年用于脱贫攻坚1000多亿,扶贫小额信贷累计放贷5700多亿,土地增减挂指标跨省交易每年600多亿,还有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和社会扶贫资金。全面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监管,推进资金项目审批权限全部下放到县,加快扶贫资金拨付进度,建立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健全扶贫资金公告公示制度,严肃查处违纪违规案件,违纪违规问题明显减少。审计查出问题金额占抽查资金的比例大幅下降,严重违纪违规资金占比降至1%以下。

(二)主要成效。

一是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1660万人,累计减少8239万人,连续6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1.7%,改变了以往新标准实施后减贫人数逐年递减的趋势,打破了前两轮扶贫每当贫困人口减到3000万左右就减不动的瓶颈。全国832个贫困县,436个已宣布摘帽,改变了贫困县越扶越多的局面。

二是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贫困地区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呈现出新的发展局面。贫困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幅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个多百分点。通过产业扶贫,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和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等新业态迅速发展,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明显增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退耕还林、生态扶贫等,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通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三是形成了全社会合力攻坚的良好局面。东西部扶贫协作,促进了西部地区脱贫攻坚和区域协调发展。定点扶贫畅通了党政军机关特别是中央国家机关了解农村与贫困地区的渠道,推进了作风转变和干部培养。贫困人口发挥主体作用,提高了自我发展能力。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脱贫攻坚,弘扬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营造了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四是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300多万县以上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他们与当地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加强了基层基础工作,了解了国情民情,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做群众工作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成为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通过组织开展贫困识别、精准帮扶、贫困退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党群干群关系不断改善。

五是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国的脱贫攻坚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很多国家和国际机构邀请我们分享减贫经验,显著提升了我国的软实力。

脱贫攻坚的巨大成就,为消除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有效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作出了贡献,形成了脱贫攻坚精神。在发展中国家,只有中国实现了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减贫同步,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我国脱贫攻坚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有以下主要原因:一是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核心,始终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战,带领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五级书记一起抓,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二是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任务。就是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实现这一目标意味着中国将历史性地消除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三是有一个科学的基本方略。这个方略就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是40多年长期探索的结晶,是中国扶贫理论和扶贫实践的重大创新。不仅是脱贫攻坚的科学方法,也成为当前许多工作基本遵循。四是有一套超常规的政策举措。出台财政、金融、土地、教育、医疗、科技、人才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打出政策组合拳。五是有一个合力攻坚的社会局面。脱贫攻坚不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中西部地区是主体责任,东部地区有帮扶责任,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有定点扶贫责任,民营企业、社会组织有社会责任。可以说,每个人都是践行者,都是亲历者,没有旁观者。六是有一套严格的考核体系。对省级党委和政府、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进行严格的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较真碰硬,树立鲜明的实效导向。

(三)主要问题。

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直接影响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问题。一是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依然艰巨。“三区三州”贫困发生率8.2%,98个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在10%以上,是难中之难、坚中之坚。二是“三保障”仍存在薄弱环节。在义务教育保障方面,全国还有一些义务教育阶段孩子辍学,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薄弱,一部分留守儿童上学困难。在基本医疗保障方面,一些贫困人口没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一些贫困人口常见病、慢性病得不到及时治疗,贫困县乡村医疗设施薄弱,有的贫困村没有卫生室或者没有合格村医。在住房安全保障方面,不少贫困户居住在危房,一些地方农房没有进行危房鉴定或者鉴定不准。在饮水安全方面,还有不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没有解决。建档立卡数据显示,剩余贫困人口中,还有约14%需要解决“三保障”问题。第二类是工作中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主要包括脱贫攻坚责任不落实、政策不落实、工作不落实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数字脱贫虚假脱贫问题,脱贫摘帽后松劲懈怠问题,以及贪占挪用扶贫资金等问题。第三类是需要长期逐步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产业发展基础薄弱,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需要加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陈规陋习难改等。对上述问题,我们要分清轻重缓急、妥善解决。

 

三、今明两年脱贫攻坚工作安排

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后,今年以来持续督战、高位推进,先后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财经委员会第4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分析脱贫攻坚形势,深刻阐述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严肃指出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发现的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对今明两年脱贫攻坚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为进一步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今明两年的工作安排是: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压实脱贫攻坚责任,狠抓“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深入推进专项巡视和成效考核发现问题整改,防止脱贫摘帽后松劲懈怠,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夯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础,加大资金投入和监管力度,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和能力建设,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防止和减少返贫,确保剩余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一)做到尽锐出战。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与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小康社会,是党中央深深的牵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中央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西部22个省区市党政一把手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的唯此一件,党中央围绕一个主题、集中在一个领域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唯此一件。我们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总书记的指示要求,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涉及领导协助抓,压实脱贫攻坚责任,形成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强大合力,保持攻坚态势,做到尽锐出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二)推进深度贫困地区攻坚。这是决定脱贫攻坚战能否打赢的关键。一是加快方案实施。认真组织实施好“三区三州”和其他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确保规划的建设项目基本完成。继续召开现场推进会,总结经验、解决问题、现场督战。二是加强跟踪监测。对贫困发生率高的贫困县、贫困村,加强数据分析和实地监测,按级逐一分析原因,加大工作和投入力度,加快脱贫进度。三是加大支持力度。新增脱贫攻坚资金、新增脱贫攻坚项目、新增脱贫攻坚举措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在贫困县、贫困村脱贫摘帽后,统筹资源用于加快非贫困县、非贫困村的脱贫进度。

(三)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脱贫攻坚解决的是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标准就是“两不愁三保障”。这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要始终坚持,既不降低标准、虚假脱贫、影响质量,也不拔高标准、脱离实际、吊高胃口。一是落实工作责任。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体制机制,上下共同努力解决。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将加强统筹协调和工作指导。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优先安排项目、优先保障资金、优先落实措施。教育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疗保障局等主管部门把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作为重点工作,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标准和支持政策,加强对地方工作的指导。各省区市党委和政府对解决本行政区域内“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负总责,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实化标准,统筹组织资源,集中力量攻关。各市县党委和政府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全面摸清“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制定实施方案,统筹做好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对账销号。二是把握保障标准。贫困人口义务教育有保障,主要是指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不失学辍学,有学上、上学方便。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主要是指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制度覆盖范围,常见病、慢性病能够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获得及时诊治,得了大病、重病基本生活有保障。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主要是指现居住在C级和D级危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等重点对象,通过进行改造或其他有效措施,保障不住危房。贫困人口饮水安全有保障,主要是指贫困人口有水喝,饮水安全达到当地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标准。各地可以在国家基本标准和总体要求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细化实化标准。要宣传政策标准,合理引导预期。已经实施的“两不愁三保障”政策举措,明显超出基本标准的,要予以纠正;同时要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防止“翻烧饼”。三是统筹整合资源。解决“三保障”突出问题的政策、资金是够的,关键是用好用足。要减少和简化项目审批环节,优化工作流程,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今年底前基本解决突出问题。

(四)认真整改问题。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和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发现的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责任落实不到位。有的没有把脱贫攻坚当作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有的分管扶贫的领导变动频繁,有的不熟悉脱贫攻坚工作,有的行业部门履职尽责不到位,有的市县抓落实责任压力传导不到位,有的驻村帮扶工作不扎实。二是扶贫标准把握不精准。有的标准把握不精准,或拔高扶贫标准,引发非贫困户攀比,或降低识别标准,引发新的矛盾。三是政策措施落实有偏差。产业扶贫方面,“一发了之”、“一股了之”、“一光了之”等问题仍然存在;就业扶贫方面,有的虚设扶贫公益岗位,轮流坐庄,变相发钱;易地扶贫搬迁方面,有的建设质量差,入住率低,后续帮扶乏力;扶贫小额信贷方面,仍有户贷企用、将贷款用于非生产性支出等现象。四是“三保障”工作不够扎实。有的地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五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花样翻新,有的问责泛化,基层干部负担仍然较重。六是部分脱贫摘帽县出现松劲懈怠,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七是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违纪违规问题时有发生。八是东西部扶贫协作存在薄弱环节。有的工作不积极主动,配合不密切。有的东部省市资金拨付迟,有的中西部地区资金使用进度慢。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整改,对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改、较真碰硬改、举一反三改、标本兼治改,真整改改到位,促进脱贫攻坚走上一个新的台阶。今年底,中央将对专项巡视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巡视和考核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将作为2019年脱贫攻坚督查巡查的重要内容,作为明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的重要依据。脱贫攻坚是党委和政府的责任,要防止以问责代替问题整改,不能把板子简单打在基层扶贫干部和扶贫部门身上。要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充分调动和保护基层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五)防止脱贫摘帽后工作松劲懈怠。从考核和平时掌握的情况看,有部分摘帽县出现了工作松劲懈怠,脱贫攻坚重视程度、工作力度、减贫进度明显减弱。有的省、市、县2019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增速低于2018年,有的摘帽县脱贫进度明显放缓甚至没有完成年度减贫任务,有的脱贫人口收入没有增长甚至下降,有的贫困村宣布脱贫摘帽后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实际不在岗。这些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换频道的思想和行为,若任其蔓延,势必影响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必须认真解决。各地各部门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重要指示精神,督促脱贫摘帽县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实现已脱贫人口的稳定脱贫。一是扶贫政策不变,保持脱贫攻坚期内政策稳定。二是工作队不撤,贫困村退出后驻村工作队继续开展帮扶。三是资金投入不减,继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和监管力度,加强财政涉农资金整合。

(六)提高质量巩固成果防止返贫。到今年底,我国预计有9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切实巩固脱贫成果,防止和减少返贫,直接关系到脱贫攻坚战能不能全面打赢。要多管齐下提高脱贫质量,巩固成果。一是严把贫困退出关,严格执行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的标准和程序,确保脱真贫、真脱贫。二是加强动态监测,组织开展“回头看”,探索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对贫困人口、脱贫人口、边缘人口等进行定期核查、动态管理,及时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纳入帮扶。三是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强化产业扶贫,加大培训力度,促进转移就业,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让贫困群众有稳定的增收渠道。四是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让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七)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2018年以来,东西部省市每年签订扶贫协作协议书,中央单位每年签订定点扶贫责任书,把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变为可量化可考核的刚性任务,增强了操作性,帮扶工作质量和成效显著提升,多项指标实现翻番,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一步,一是认真落实协议书和责任书,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加快援助资金拨付速度,确保各项指标实际完成数比上年有所增长。二是精准聚焦重点难点,细化帮扶举措,帮助受帮扶地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取得更大脱贫成效。三是充分发挥优势,创新帮扶方式方法,深化消费扶贫(案例:广东准备投资3个亿,面向“大湾区”建一个5万平米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农产品交易市场,对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的免收管理费),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同时,继续支持军队开展精准帮扶,深入推进“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广泛动员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参与脱贫攻坚。

(八)持续推进作风和能力建设。首先要看到,扶贫领域作风总体是好的,这几年8000多万人脱贫,是干出来的。同时也要看到,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仍然存在,有的还十分突出,必须坚决纠正。一是强化脱贫攻坚作风建设。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把基层减负各项决策落到实处。国务院扶贫办专门公告,重点解决频繁填表报数、多头重复考核、层层或变相督查、文山会海、飞行调研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减轻基层负担。二是加强脱贫攻坚干部培训。继续做好脱贫攻坚干部分类分级培训工作,提高各级干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能力和水平。着力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吸引回流本土人才,带领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培养“不走的工作队”。

(九)加强脱贫攻坚总结宣传。一是做好脱贫攻坚总结。确定一批脱贫成效显著、有代表意义市、县、乡、村进行总结,为下步中央全面总结宣传脱贫攻坚工作提供素材。二是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大力宣传脱贫攻坚伟大成就、成功经验、先进典型,宣讲脱贫攻坚目标标准,增进社会各方面共识。健全涉贫舆情应对机制,提高对敏感涉贫舆情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发现能力、研判能力和处置能力。三是谋划2020年后扶贫工作。

四、积极支持贵州打赢脱贫攻坚战

贵州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认真学习贯彻扶贫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一届接着一届干,一级带着一级干,持续不懈向贫困宣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我到国务院扶贫办近6年,这是第15次来贵州,每次来贵州都能看到好的变化,学到新的东西,感受比较深的有几点:一是领导高度重视。贵州实行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双组长责任制,历届省委书记、省长都高度重视,亲力亲为、靠前指挥、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孙志刚书记、谌贻琴省长主动帮扶攻坚任务最重的县和极贫乡镇,经常深入一线把脉问诊、现场指导。省委常委会议定期不定期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开展“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活动,省政府每次常务会议至少有一个脱贫攻坚方面议题,省政协开展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百名政协主席挂帮百个贫困乡镇,千家委员企业帮扶千个贫困村,万名委员结对万户贫困家庭),市州党委和政府每季度至少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两次,贫困县党委和政府每月至少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两次,层层压实脱贫攻坚责任。二是工作扎实有力。贵州举全省之力打好基础设施、易地搬迁、产业扶贫、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四场硬仗”,实施扶贫资金、东西部扶贫协作、基础设施建设、帮扶力量向深度贫困地区“四个聚焦”,开展漏评错评错退、农村危房改造不到位、扶贫资金使用不规范、扶贫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帮扶工作不扎实、政策落实不到位、东西协作有差距、攻坚打法不精准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许多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三是持续不断发力。今年6月28日至29日,贵州召开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攻克脱贫攻坚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再聚焦再发力,对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对贵州采取的措施,汪洋主席批转有关省市学习借鉴。四是脱贫成效显著。据贫困统计监测,2012年至2018年,贵州贫困人口从745万减少到173万,贫困发生率从21.3%下降到5%,贫困发生率每年平均下降2.7个百分点,比全国快1倍。据建档立卡数据,贵州贫困人口从2013年的746万减少到2018年的155.1万,全省66个贫困县已脱贫摘帽33个。2016年、2017年、2018年成效考核综合评价连续三年为“好”。国务院扶贫办将继续加大对贵州的支持力度,总结推广经验,助力贵州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提以下几点建议。

(一)保持荣誉,走在前列。贵州脱贫攻坚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是脱贫攻坚“省级样板”。全国脱贫攻坚的许多好做法好经验,不少都是贵州首提首创。贵州脱贫攻坚虽然取得决定性进展,但由于受历史和地理环境等影响,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繁重。截至2018年底,贵州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全国的11.2%,规模居全国第2位,未摘帽贫困县占全国的8.3%,规模居全国第4位。希望贵州始终保持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攻坚势头,强化五级书记和行业部门责任,切实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二)整改问题,提高质量。脱贫攻坚是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前进的。2018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客观地反映了贵州省2018年脱贫攻坚成效,也发现并指出了存在的突出问题。贵州要坚持问题导向,扎实推进整改落实,举一反三改进工作。要严把贫困识别关和退出关,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防止和减少返贫。要着眼长远,在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过程中,建立健全益贫带贫机制,确保贫困户融入产业链。要做好扶贫扶志工作,加强教育宣传发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改进帮扶方式,培育基层“带头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实现稳定脱贫。

(三)化解风险,防止隐患。一是防范完不成任务和脱贫质量不高的风险,要紧盯深度贫困地区和“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全面摸清底数,强化政策措施,补齐短板弱项,确保深度贫困地区不拖后腿,“两不愁三保障”不留死角。二是防范工作中的风险。解决易地扶贫搬迁中存在的问题,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脱贫。规范扶贫小额信贷和光伏扶贫管理,防止扶贫小额信贷呆账坏账,防止光伏扶贫建设质量不高、运维滞后、套取冒领国家补助资金。三是加强扶贫资产管理。这几年,贵州每年都有大量扶贫资金投入,大批扶贫项目开工,形成了大量存量资产,要以县为单位摸清底数,建立台账、有效监管,防止资产流失。四是防范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的风险。加强扶贫资金监管和制度建设,加大查处力度,防止微腐败。

民政扶贫扶志工作总结范文8

-----古路镇中康村驻村工作队

一、指导思想

为切实把驻村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将结合本村实际,因地制宜,深入总结扶贫经验成效,认真贯彻落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结合驻村工作要求,认真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为同步小康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工作措施

(一)落实“三在村”制度。严格执行“钉钉”考勤打卡、纸质驻村签到,认真履行请销假制度,法定工作日必须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

(二)落实工作例会制度。按照《巫溪县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实施办法》要求,按月参加乡镇工作例会汇报工作情况、列席乡镇有关脱贫攻坚的党委会议、驻村工作队定时组织集中学习。

(三)落实岗位公开制度。围绕所驻村(社区)脱贫工作目标和规划,提出年度承诺事项和阶段性计划,公示驻村工作队成员照片、姓名、职务、联系方式、履职承诺等,帮促村实行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按时公开,监管扶贫项目资金,推动落实公示公告制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保证群众有困难能第一时间找到驻村干部,真正做到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

(四)落实工作纪实制度。县委组织部统一印制驻村工作日志,驻村工作队坚持据实记录每天学习、工作、上级督查和群众反映的难点问题等情况,并建立驻村工作台账,对落实脱贫规划、开展精准帮扶、为民办事服务、宣传解释政策等情况详细记录在册,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帮扶工作进展和成效。

(五)宣传党的政策。深入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宣传贯彻党的农业农村工作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宣传贯彻党中央和地方关于脱贫攻坚各项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工作措施等。

(六)帮建基层组织。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帮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整顿村级软弱涣散党组织,协助选好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打造优秀基层骨干队伍,加强班子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培养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吸引各类人才到村创新创业,打造“不走的工作队”。对治理群众身边的腐败和基层干部作风问题提出建议,推动从严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落实。

(七)维护和谐稳定

加强法治教育,推动移风易俗,指导制定和谐文明的村规民约。做好群众教育和思想疏导,最大限度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把问题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对群众反映的难点及矛盾纠纷问题,第一时间调查、化解处理。

(八)保障改善民生

扎实开展入户走访工作,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好贫困群众思想发动、宣传教育和情感沟通工作,激发摆脱贫困内生动力。参与实施特色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重点扶贫工作。

指导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工作,参与拟定脱贫计划。

总之,我村驻村工作队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全村党员干部带动全村人民,认真完成古路镇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事务,创造性开展各项工作。让中康村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有新的起色,确保2020年贫困户能顺利脱贫致富,共赴全面小康之路。

民政扶贫扶志工作总结范文9

一、概述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也是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夺取全胜的决战之年。疫情防控是特殊考验,脱贫攻坚是时代使命。打好打赢这两场大战,事关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是中央确定的目标。我们要加大投入力度,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政府主导,坚持统筹发展,注重增强扶贫对象和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党的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既是对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阶段性总结,也是主动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崭新起点。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赋予了中国共产党人新的历史使命。近年来,在多种场合发表了关于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各项现代化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当前,我们必须深刻把握关于治国理政重要论述的新时代意涵。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目标定位、价值取向、情感纽带和利益关系四个方面着手,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关于治国理政的重要论述,更加充分地发挥其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巨大作用。

二、扶贫思想发展历程

扶贫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扶贫领域取得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成果。扶贫思想与无数先进的思想与理论一样,经历了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历程。

萌芽阶段。1969年作为一名知青来到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插队。七年的农村生活,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让了解了农村的实际,并孕育了对困难群众的深厚情感,成为他长期关注贫困与反贫困的实践根源。

实践阶段。先后在河北正定、福建厦门市、福建宁德地区、福建省、浙江省、上海市担任领导期间。从经历欠发达到发达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始终关心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衣食住行,深入思考和探索扶贫开发路径,并且注重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成熟阶段。在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后,先后多次国内考察都涉及扶贫,连续5年新年国内首次考察都调研扶贫,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深刻阐述了“六个精准要求”、“五个一批”的路径一级“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个关键问题,标志着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扶贫思想体系形成与成熟。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新一界中国领带集体核心、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高度重视农村扶贫开发,并在一系列考察和重要讲话中对扶贫开发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和社科阐述,形成了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推动了中国扶贫思想的创新和丰富。

三、扶贫重要论述体系完整、逻辑严密、内容丰富,需要准确把握精神实质

第一,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就是为了彻底解决无产阶级贫困及其背后的制度性原因,进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扶贫重要论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解决贫困问题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的必然性。

第二,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扶贫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共享的根本问题,体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根本信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追求。

第三,充分体现了新发展理念对脱贫攻坚的统领。扶贫重要论述,贯穿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打赢脱贫攻坚战,要以创新发展理念推动扶贫领域改革,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从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着力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要以协调发展理念加强扶贫资源整合,促进区域整体脱贫能力提升,协调可持续发展。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促进脱贫攻坚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要以共享发展理念确保扶贫成果惠民,让贫困群众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以开放发展理念拓宽扶贫思路,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为国际减贫事业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第四,充分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和党的领袖的深厚情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打赢脱贫攻坚战既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担当,又是对历代无数先贤和近代革命先烈对理想社会幸福生活向往的回应,还为全人类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中国方案,彰显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价值追求,充分体现了他作为共产党人和党的领袖强烈的宗旨意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和深厚的爱民情怀。

四、精准扶贫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是扶贫思想的新论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未来5年经济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既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不能有大量的贫困人口。我们国家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瞻目的成就,但目前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过去,贫困人口在空间上相对集中,进行扶贫时可以通过确定重点贫困县,将有关资源向这些贫困县集中,通过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让更多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但随着扶贫工作的开展,贫困地区也有富裕的农户,而发达地区也有贫困农户。此时,以县和乡镇为瞄准机制进行的扶贫已经不能满足2020 年全国消除贫困的要求。只有精准识别出贫困农户,精准帮扶之后,才能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对中国的贫困及扶贫问题,始终进行着长期的关注,并提出了解决贫困的一系列措施,形成了自己的扶贫思想。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同志在闽东调查就对贫困问题进行了关注,认为与发达以地区相比,贫困地区好比一只“弱鸟”,并提出了“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等贫困思想。

改革开放之前,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由于长期的平均主义及大锅饭体制影响,区域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改革开放之后,充许部分地区、部分人先发展起来的政策,促进区域的非均衡增长,区域发展均衡走向非均衡,一些地区发展得快一些,而另一些地区发展得慢一些,区域差异开始凸显。如果说富裕地区羽翼已经丰满,而贫困地区无疑就是一只“弱鸟”。可以说,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同志关于贫困地区是“弱鸟”的判断不仅非常形象,而且非常准确。如何扶贫?如何解决贫困问题?关键在于加快发展,只有发展才能让贫困地摆脱贫困,这就是所说的“先飞”。问题在于“弱鸟”能不能“先飞”,在总书记看来,“弱鸟”“先飞”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实现的”,这就是他关于扶贫的“先飞”理论。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有力地推进了贫困地区的发展,解决了2亿多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进入新世纪之后,国家根据扶贫困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又实施新的扶贫战略,并先后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以大空间区域为瞄准进行的“大水漫灌”式扶贫存在诸如扶贫瞄准对象偏离、贫困地区内部贫富差距扩大、返贫率高、政策效果持续性差等问题。为此,曾多次深入农村进行大量调研工作,根据调研中发现的典型经验,针对“大水漫灌”扶贫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适时、科学地提出精准扶贫这一重大战略。

五、关于扶贫工作主要论述是脱贫攻坚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脱贫攻坚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用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

扶贫重要论述强调立足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提高对扶贫开发工作重要性、艰巨性的认识。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解决的,全党在思想上一定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脱贫攻坚战是一场不能输的硬仗,必须解决好贫困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满足贫困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需求,这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扶贫重要论述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规律科学推动脱贫攻坚。科学推动脱贫攻坚,要按照要求,既不急躁蛮干,也不消极拖延;既不能降低标准、影响质量,也不要调高标准、吊高胃口,确保焦点不散、靶心不变,始终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喊不切实际的口号,不提脱离实际的指标,不做超越实际的事情。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

扶贫重要论述强调精准精准再精准,确保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到家。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到当前阶段,更是要在精准、精细上做文章,下足“绣花”功夫。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是要瞄准和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这个堡垒,着力改善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条件,着力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群众特殊困难。要进一步强化精准思维,在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切实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扶贫重要论述强调激发内生动力,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积极性。强调:“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只有贫困地区的志气鼓舞起来了,自我发展能力成长起来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了,精神面貌昂扬起来了,才能形成自身的“造血”能力,形成外部多元帮扶与内部自我脱贫的互动共振,确保脱贫成果可持续。脱贫贵在立志。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前提。脱贫必须扶智。文化水平低、没有一技之长、缺乏经营能力,是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硬制约。要通过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做好义务教育阶段保学控辍、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贫困地区的孩子培养出来,坚决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这是扶贫治本之策。

扶贫重要论述强调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构建“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指出,“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把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

六、深刻认识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一)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丰富的时代内容和思想内涵。围绕为什么要脱贫、如何脱贫、如何保证脱贫效果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两个确保”的目标、“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六个精准”的扶贫方略、“五个一批”的实践路径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总结了“六个坚持”的基本经验,提出了脱贫要从方法路径上重点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重要问题。这些重要论述,涵盖脱贫攻坚的奋斗目标、战略任务、工作格局、政治保障、科学方法等方面,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将治国理政思想贯彻到扶贫开发领域,并把解决贫困问题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中,融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战略目标、战略步骤等方方面面,构成其重要组成部分。

(二)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对贫困问题现象和本质、解决贫困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作出理论阐释的科学学说。对于资本主义的贫困问题,马克思最早从制度层面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限制等原因,马克思只是分析了当时制度下关于城市工人阶级的贫困问题,而对于像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国家并没有给出可供直接借鉴的现成经验。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放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的高度,念兹在兹、亲力亲为、领战督战,形成了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中国扶贫工作具体问题的成功典范。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中国的贫困问题,并结合中国实践,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基本内涵、实践路径和基本经验,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充分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携手消除贫困,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的大国担当,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新境界。

(三)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作出了新贡献

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反贫困作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毛泽东提出了共同富裕的具体设想;邓小平丰富了共同富裕的思想,并首次提出了制度性贫困以及中国反贫困的总体战略;江泽民尤其重视开发式扶贫以及瞄准对象由贫困地区向贫困人口的转变;胡锦涛立足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赋予了反贫困新内涵、新路径,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自我革新的创造精神,针对当前我国贫困问题的新特征和反贫困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提出要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等基本经验。这些基本经验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是对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新拓展,是对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的新贡献。

(四)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行动指南

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既是理论之基、又管实践之用,为做好扶贫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在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指导下,脱贫攻坚的责任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帮扶体系、社会动员体系、全方位监督体系、考核评估体系全面完善,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扶贫模式不断涌现,发展生产扶贫的主攻方向更加明晰,易地搬迁扶贫重要补充作用更加明显,生态补偿扶贫的双赢之策更加显现,发展教育扶贫治本之计更加有力,社会保障兜底扶贫基本防线更加稳固。从2012年末到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1.7%,贫困地区面貌改善显著,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这充分体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根本信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新时代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必须深学笃用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在脱贫攻坚的冲刺阶段,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牢固树立“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价值追求,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