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社会科学家杂志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桂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桂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ISSN:1002-3240

  • CN:45-1008/C

社会科学家杂志

社会科学家 2016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社会科学家杂志名家访谈
3-9

自我与他者——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张一兵教授访谈

作者:张一兵; 张琳 单位:南京大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摘要:在马屯思看来,人没有应该是自己的状态,所谓我、自我,只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特定关系中被建构起来的,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关系的总和“我对自我的占有”或“我应该是我”,这本身是不成立的、同时这意味着,所谓的我根本不是一个实体,有很多东西都会消解历史唯物主义的“物”指的是社会关系,在马克思那里,“社会”,“存在”都是关系性的场景存在。

社会科学家杂志博导新论
10-16

诱惑的魅力与本质主义的批判——从精神分析的视野看

作者:孔明安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 河南洛阳471934; 中央编译局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心; 北京100032

摘要:文章认为,虽然鲍德里亚的诱惑概念晦涩难解,但万变不离其宗,其仍是其仿真和拟像概念的另类表达,诱惑即表象,它与本质无涉;如果一定论及本质,那么表象即本质。这是《诱惑》一书的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体现,也是它既不同于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也不同于当代解释学、女权主义批判和后现代主义诸流派的主要缘由。《诱惑》一方面体现了对以弗洛伊德和拉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和当代女权主义的批判态度,进一步彰显了鲍德里亚对现代社会的激进的批判态度。另一方面,“诱惑”概念也包含了对近代哲学主体和客体的颠覆和反转,彰显了现代技术社会主体的被动性和客体对主体的优越性。,文章提出,在反对本质主义上,鲍德里亚与精神分析是相似的;但他的批判态度更为激进。最后,鲍德里亚的“诱惑”的游戏及其策略,仍然不过是最前卫的、最激进、最革命的左翼游戏性和幻想般的“想象”。

社会科学家杂志哲学与当今世界
17-21

论朱子对孔子“性相近”的诠释——兼论新儒家牟宗三的诠解

作者:李涛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四川南充637002;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 河北保定071002

摘要:孔子“性相近”一语在中国思想史素来争论颇多,难下定语。朱子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将之诠释为“气质之性”,谓天地之性杂在气里所形成,一方面肯定人之自然之性,另一方面,以目的论视角,强调自然之性流行发用时,亦有道德的性理发生作用,使人能知善恶,此是人之为人之真性。对此,新儒家代表人物牟宗三,无法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消融此种诠解,视其为岐出,强调气质之性的独立性来保证性理的超越性,对人的现实性有所遗落。而朱子则将现实与超越统于一体,欲将人从平庸中超拔出来,以气质之性的普遍性彰显人性的船娥性。

22-26

肇始与流变:近世墨子思想的功利主义阐释的中西承启

作者:聂韬; 曹顺庆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成都611731;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成都610065

摘要:19世纪中叶,英国汉学家艾约瑟认为墨家思想中存在西方近世的哲学思想“功利主义”的元素,然而,真正将这一阐释发扬光大的,是民国学者梁启超、冯友兰、胡适等人。在他们的研究中,“功利主义”这一中文提法最终确立,同时,在冯友兰的论述中,“功利主义”被解读为墨家道德观的基础的评价标准,这一论断,也影响到了西方汉学界对于墨家思想研究的风向。本文通过管窥这一阐释的历史流变,来看待墨子功利主义哲学阐释的中西承启。

27-31

公意论及其启示

作者:余建军 单位: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暨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 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公意论可谓的政治哲学。他的公意论主要是通过综合西方共同体主义和自由主义这两大思想传统而形成的,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思想:一方面,公意是民主政治的思想基石;另一方面,全体国民的“自由认可”是“公意”的形成机制。这两个方面在他的公意论中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他这种充分重视个体自由的“公意”论,富含协商民主意蕴,在当代具有启示意义。

社会科学家杂志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
32-37

社区协商民主路线图:义理探诘与行动挑战

作者:胡宗山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当前,国家和基层的协商民主正经历着新的发展契机。在思考协商民主的发展前景时,需要对中西不同语境中的协商民主进行深入的义理探诘,直面当前社区协商民主的若干行动挑战。协商民主有可能在嫁接中国基层群众自治、国家层面政治协商经验和西式协商民主义理的基础上,逐渐发育出一套完整的程序与规范,基层(社区)协商而不是国家层面的协商将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优先发展的实验田。

38-43

社区治理社会化:多元要素协同、共生

作者:陈伟东; 张继军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 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单位制解体后,社区居民委员会成为承担基层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必然载体。政府职能社区化过程中,社区居民委员会呈现出浓厚的行政化色彩,俨然成为政府延伸的“腿”,社会问题社区化。现阶段,亟须寻找社区行政化的替代性方案,即从行政化阶段转向治理阶段,从社区行政化转向社区治理社会化阶段。社区发展更多是社会运行机制,要求引入社会性要素或系统。本文从社区治理社会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基本要素和价值性四个维度出发,探究社区治理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社区治理社会化有利于生产公共产品,回归社区本质,铸就社会发展基础。

44-47

“五大发展理念”的哲学意蕴和实践要求

作者:宋勇刚; 旷爱梅 单位: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100091;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100732

摘要: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发展与变动规律,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用以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的形成和提出,以及对现实发展的理念引领,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精神,它具有强大的生成逻辑,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义,具有科学的实践指导作用。

48-52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乡镇政府职能三维定位

作者:黄建红; 何植民 单位: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湖南湘潭411105;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湖南长沙410128; 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江西南昌330013

摘要: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现代化期待乡镇政府管理理念由“小农业”向“大农业”发展,期待乡镇政府治理方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期待乡镇基层社会治理由“单向化”向“双向互动”转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乡镇政府职能定位存在偏差并产生了一些负效应。乡镇政府权责不对等,政府职能错位;乡镇“中心工作”多,公共服务缺位;乡镇职能定位庞杂,政府角色越位。按照公共行政原则,通过对乡镇政府职能层次、乡镇政府职能体系、乡镇政府职能范围三个维度进行研究与定位,构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乡镇政府职能定位三维结构模型”,从而明确乡镇政府职能改革的方向,为我国基层政府职能转型和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53-55

突发事件中微博信息的传播及其思考——基于“福建漳州PX项目爆炸事件”的实证分析

作者:任景华 单位: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湖北武汉430072; 昌吉学院中文系; 新疆吉昌831100

摘要:随着自媒体话语权的不断壮大,微博作为一种分享和交流平台,以其注重时效性的特点在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微博由于其强大的互动性,使其在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中获得强有力的集合效应和扩散效应,从而使政府信息应对处于被动状态。政府要善于运用日益壮大的新兴媒体,探索突发事件在微博平台中的信息传播规律与政府应对策略。

社会科学家杂志经济新视野
56-60

论“中国模式”的绿色转型

作者:刘洋; 王子林 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长春130012;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北京100142

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包括“绿色发展”在内的五大发展理念,2016年《元旦献词》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要“着力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这些新理念和新论点充分说明,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中国模式”必须完成绿色转型。绿色转型是保持“中国模式”自身生命力并推动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对中国经济增长中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以及传统发展模式背后全面危机的一次集中回应。“中国模式”的绿色转型彰显发展理念的重要创新,必将带来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的深刻变革。发展绿色经济、构建绿色政治、打造绿色社会是推动“中国模式”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

61-65

消费者对绿色食品价格与品质的权衡及其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作者:曹阳 单位: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河南郑州451464;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100732

摘要:在市场机制下,消费驱动是助推产业升级的根本动力。目前,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对健康、安全、有机的绿色食品的消费需求显著扩大,且在居民收入提高推进下,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消费也呈现出升级趋势。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因禁止或限制农药使用,并在仓储、物流及销售等管理环节拥有特殊标准和要求,故销售价格较普通食品高。同时,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决定了绿色食品主要依靠品质去开拓市场。然而,因消费能力有限,消费者在消费绿色食品时往往要对其价格和品质做出权衡。为此,需引导消费者理性认识绿色食品的价格和品质,让企业在绿色食品价格、品质和现实市场开拓中科学定位,以最优化的市场消费规模为绿色食品产业升级提供动力。

66-70

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第三方”效应及经济外溢效应——基于空间计量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作者:柒江艺 单位: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湖南长沙410205

摘要:将名义财政支出调整为实际财政支出,分析了“第三方”政府财政支出行为的经济外溢效应及其作用渠道,同时,考察了该经济外溢效应的滞后性。实证结果表明,在促进本地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第三方”政府财政实际支出存在显著正向经济外溢效应,且主要借助政府间财政支出竞争与劳动资源流动渠道实现。该正向经济外溢效应还具有跨期累积效应,政府间策略性财政竞争行为是主要传递渠道。地方政府应重视区域问长期竞争合作关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社会科学家杂志管理学与企业发展
71-74

退休人员再就业保障缺位反思及对延迟退休制度的重构设想

作者:刘大卫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上海200241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就会出现劳动年龄人口逐步减少,抚养比逐步上升,社会保障费用捉襟见肘等现象,解决上述问题的一条可行的途径是通过对退休人员再就业保障劳动标准的重构,鼓励退休人员积极参与再就业,鼓励延迟退休,重新开启就业“机会窗”,享受包括最低工资在内的一系列的劳动法律保护。文章通过对临近退休人员或者对延迟退休部分年限就业保障的劳动标准进行重构,探讨延迟退休和就业保障“鱼和熊掌”存在兼得的可能性。

75-78

公共资源利他合作治理及其制度完善

作者:李胜 单位: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江西南昌330013

摘要:公地悲剧、囚徒困境和集体行动理论揭示了公共资源使用中个体理性而集体非理性的悖论。在利己主义的背景下,传统理论提供了国家集权管理、私有化或自主治理三种解决方案,并认为无限重复博弈关系是公共资源合作治理的必要条件。然而,传统理论把利己性作为人的唯一本性作为理论分析的基础并不符合人性是复杂而丰富的事实,利他行为的普遍存在为公共资源的合作治理提供了可能。文章在分析四种公共资源利他合作治理行为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公共资源利他——合作治理博弈模型,证明了人们有可能通过完善制度及规则促进利他合作和避免公共资源的公地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