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社会主义思想集锦9篇

时间:2023-03-01 16:24:09

社会主义思想

社会主义思想范文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在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正是在这样一个对社会主义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了一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回顾改革开放29年的历程可以看出,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我们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有利于共同理想信念的形成与强化。从理论上看,共同思想基础是共同理想信念形成与强化的认识论前提,没有共同思想基础,共同理想信念的形成与强化是不可能的。而共同理想信念的形成与强化,必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

社会主义思想范文2

论文摘要;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它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深刻揭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前提”,“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起码的保障条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的途径和具体手段。

众所周知,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常青之树深大地的遒劲的根,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丰富营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又一颗璀璨明珠。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也是我党三代领导人的不断追求。同志多次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邓小平同志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更是站在世界潮流和时展趋势的前沿位置,顺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发展规律,指出要从“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高度,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崭新的具体内容,并从社会主义本质高度,深刻地揭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前提”、保障条件、和实现的科学途径和具体手段。同志更是从中国当代实际出发,明确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是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最令人震奋的呼声,是广大群众的强烈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优良传统的体现,也是“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因而,从社会主义本质高度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可以从更深一层次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内涵,同时,又可以促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在逻辑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改革开放以前,我党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还只是处于感性认识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人,社会主义社会本质关系不断得到发展和暴露,这为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材料,因而邓小平说:“现在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经验一天比一天丰富。”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邓小平同志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出发,集中全党智慧,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概括,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一科学概括,代表着我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最新水平,科学地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廓清了许多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为我们找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答案,为改革开放事业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属于社会主义本质生产力构成,“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属于社会主义本质生产关系构成,“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根本目的。这五句体现了其内在的深刻逻辑关系。“解放生产力”,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反之,发展生产力。又能促进生产力的解放;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区别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表现。也只有“俏灭剥削”,才能“消除两极分化”;也只有“消除两极分化”,才能彻底“消灭剥削”;也只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才能“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只有实现“共同富裕”.才能最终“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才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的社会生产力,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与根本目的的统一,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支持的统一整体。

人的全面发展历来是人们所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但在马克思之前,人们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是不全面的,不深刻的。只有在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后,才深刻地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内涵。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有三层意思:第一,由于私有制和旧式分工的废除,人能适应不同的劳动需要,把不同的社会职能当作相互交替的活动方式。第二,人的体力与智力得到充分发展。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这是人从事一切活动的生理心理基础。马克思说:“不管有用劳动或生产活动怎样不同,它们都是人体的机能,而每一种这样机能不管内容和形式如何,实质上都是人的脑神经、肌肉、感官等等耗费。这是一个生理学上的真理。”2.是指全面发展的人既能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又能从事精神生产活动。一方面,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归根到底,就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劳动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人生存的条件,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自然必然性。”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应包括劳动能力这一内容。同时,劳动也是人类获得发展的基本途径,因为劳动给每个人提供了全面发展并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另一方面,马克思也认为精神生产活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使人的智力获得更高层次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只能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仍是片面的人,只有既能从事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人。第三,整个社会成员的才能都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意思是要给每个社会成员创造全面发展的条件,而不是让少数人发展自己的才能。因而,恩格斯指出:“根据共产主义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地发挥他们各方面的才能。”以上三个方面互相联系,缺一不可。其中第一是基础,因为只有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才能给个人和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同时,也只有个人和社会全体成员得到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才能成为现实。

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前提”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本质论中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的前提。这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这是因为: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在构成生产力二大要素即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中,人是首要的、能动的最具有决定性的要素,人的主体能力是生产力的核心,生产力的主体也是人本身。解放生产力的关键就是解放人,发展生产力的关键就是发展人本身的才能,也就是说,要把人,特别是生产者从陈腐的思想观念和落后的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之获得更大的自由,更积极主动地发挥自身的才能,开发自身的潜能,为社会发展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同时也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解放而获得全面自由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目的。马克思认为,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有三个前提条件、“经济前提”、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必要的团结一致问题、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其中“经济前提”,马克思认为是这三个条件中也是最具有基础的和决定性的作用。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要以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为经济基础。他指出;首先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人们要为谋取基本生活资料而进行各种斗争,因此,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但是,当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仅仅能满足谋生的需求时,人还是谈不上解放和获得发展的,只有劳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谋牛劳动所占时间越来越短,人们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才会增加,“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只有有了时间才能使人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只有当生产力发展获得极大提高时,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的可能。因而,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并指出社会主义夺取资产阶级政权后,必须“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从社会主义运动规律上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与马克思上述观点上完全吻合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早在1952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就指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是使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1978年9月,邓小平同志也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我国当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实际还只处于马克思所预见人类社会三大形态(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的第一形态向第二形态过渡的时期,还在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已完成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任务。邓小平说:“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我国要改变这个落后的面貌和解决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矛盾,根本的途径只能是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要实现我党的最终目的—共产主义社会,也就是要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解放,也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因而,邓小平历史唯物高度出发,批判了批判所谓“唯生产力论”,离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搞“穷过渡”.甚至荒谬地把集体贫穷当作社会主义,“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等等一些同马克思主义相违背的谬论,并多次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这些都是在告诫我们:不要忘了社会主义目的。

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人获得全面发展最起码的保障

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和社会分工是造面发展的主要原因。“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质就是要消灭私有制,消除阶级对立,消灭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这是保证人获得全面发展和解放的最起码的条件。

原始社会末,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出现.人类进人了私有制社会。由于社会分工和社会交往的广泛开展,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增加了社会财富,促使原始社会的崩溃.推动了人类进人了文明社会。但是.由于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生,必然引起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城市与乡村的对立以及阶级剥削的产生,从而形成了奴隶社会。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而又直接参加生产劳动,他们只从事一些生产管理和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的工作,他们把脑力劳动看作至高无上的神圣事业,极力贬低体力劳动和轻视劳动人民。他们在精神和智力方面虽有一定的发展,但他们由于完全不参加体力劳动,不从事物质生产劳动,成了离开别人就不能生活的寄生虫。因此,他们只能是片面发展的人。至于被压迫的奴隶,他们既无生产资料又无人身自由,而被奴隶主看成是会说话的“工具”,除了从事沉重的体力劳动外,根本不能从事任何的脑力劳动,被剥夺了享受教育和参预国家大事的一切权力,因而,他们也不可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把奴隶从非人的状态下解放出来,封建地主给农民一些人身自由,使农民能够在比奴隶自由得多的情况下从事农业生产,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高社会生产力也得到了较大发展。但是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使人们长期陷人愚昧落后的状态,闭关自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限制了人们的眼界,阻碍了人们的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第一次分工即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立即使农村人口陷人数千年的愚昧状况使城市居民受到各自的专门手艺的奴役。它破坏了农村居民的精神发展的基础和城市居民体力发展的基础。”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一方面,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另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分工,又使大多数人失去全面发展的可能,正如恩格斯说“由于劳动被分成几部分,人也随着也被分成几部分。为了训练某种单一的活动:其它一切肉体和精神的能力都成了牺牲品,人的这种畸形发展和分工齐头并进。”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整体,集体是个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手段。而资本主义社会由于两极分化,不仅造成人与物的对立,而且人与人之间也出现尖锐对立。这种对立“使得人们的发展只能具有这样的形式,一些人靠另一些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一些人(少数人)得到了发展的垄断权:而另一些人(多数人)经常地为满足最迫切的需要而进行斗争,因而暂时(即在新的革命的生产力产生以前)失去了任何发展的可能性。”在这种矛盾和对立中,资本主义国家通常是以“牺牲多数的个人,甚至靠牺牲整个阶级”为条件和代价谋取少数人的发展。由此可见,在资本主义社会,个人不可能获得全面发展。只有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后,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对立将被清除,人们打破了旧的社会联合体,组成新的社会联合体,使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发展相一致。早在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思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里的,将是这样的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也认为,只有通过统一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人们才能“共同而有计划地定量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全体成员需要的规模,消灭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需要阶情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生产目的是为了人,这种人已不是彼此隔绝的人,而是社会的人,每个人可以自主地、自由地参加生产劳动。这种生产既是自由个性的要求,也为别人提供了生活、享受和发展的资料,既体现了为别人存在,又体现了别人为他人存在,因为别人的需要,别人对他的产品的享受和评价,又成为他发展的条件。因而,马克思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反过来,“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又可以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也只有当每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时候,才能说真正地消灭了私有制和剥削。因而马克思指出:“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消灭,因为现存的交往形式和生产力是全面的,所以只有全面发展的个人才能占有它们,即才可能使它们变成自己的自由的生活活动。”

四“共同宫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途径和具体手段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基于社会主义社会“既以人为主轴,又以人为目的”的理论上,并将其焦点放在“共同富裕”上,“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邓小平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科学地提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目标的科学途径和具体手段。因为,只有实现了“共同富裕”,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和提高,社会物质财富极大地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也就不会存在剥削和两极分化了,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得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这是通往共产主义社会惟一正确的途径。

社会主义思想范文3

【关键词】 费边社会主义;社会福利;评价

英国工业化后社会问题日益严重,社会对于贫穷的责任归属和国家干预的合理性问题产生新的看法。费边社是1884年由英国伦敦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创立的一个以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为目的的资产阶级改良社会主义团体。费边社会主义的思想首先在1884年萧伯纳撰写的《费边宣言》中反映出来,1889年出版的《费边社会主义论文集》系统地表述了费边社会主义的理论。他们一方面对英国工人中普遍存在的贫困感到震惊;另一方面,十九世纪80年代的各种罢工运动使他们意识到工人阶级正在崛起。于是,他们企图寻找新的“理想社会”来代替“自由主义”。费边社会主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费边社研究宣传社会平等和福利思想,呼吁建立相关的保障制度解决社会问题。他们认为应自上而下实现“和平长入”道路。在费边社会主义等的影响下,英国逐渐走上了具有英国特色的“福利国家”道路。

一、费边社会主义社会福利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首先,19世纪的英国处于工业化后社会转型期,经济进入了衰退与不稳定期。1873年的经济危机使英国经济开始了波动与衰退,经济危机导致大量工人失业,“每种产业皆有成群的失业工人,载于工会薄籍上的失业工人比例有时高达25%,资本家利用此艰难时期,企图收回前几年允许工人的让步。”[1]面对贫困问题,英国仍采用传统的致力于惩罚的济贫模式。但随着贫困问题成为社会的普遍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贫穷是由社会经济和体制不合理所致。因此建立一个以国家为主导的新制度来解决社会问题势在必行。

其次,19世纪以来,英国的民主制度有了较大完善。1832年中产阶级在选举法改革中获得了选举权。1867年,英国政府针对选举权进行了再一次的改革,通过降低选举的财产资格限制将选举范围扩大到所有的城市工人中,选举权的扩大意味着广大工人阶级的力量在逐渐成长壮大。[2]此后英国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基本上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体制。民主政治环境为费边社会主义提供了政治参照物,其理论中的市政社会主义、“和平长入”道路都带着英国民主政治的烙印。

再次,19世纪后期工人运动重新高涨,工人阶级力量进一步发展壮大。工人阶级的斗争方向转向工资工时和劳动保护方面,且更多的是经济斗争。一系列的现实使当时兴起的各种社会思潮质疑自由主义,强调国家的适度干预,为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总之,费边社会主义的福利思想是在英国经济、政治、社会思想发生巨大变化的条件下产生的,是英国转型期社会发展的产物。

二、费边社会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内容

费边社会主义福利思想受社会改革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工厂法和国民最低生活标准的保障、关于教育福利的建议和失业问题的解决途径四个方面。

1、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费边社会主义者希望通过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缩短贫富差距,缓和阶级矛盾。因此必须要把工人身上的负担全部转嫁到地租与利息的收入者身上。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办法:废除关税和国产税(烈性酒除外);增加z产所得税,并把所得到的税款作为资本来应用,而不作为所得来消费;废除各种就业执照费;收取所得税时应对不劳而获的收入收取重税,并采取差额累进税制。

国家应将纳税收入用于公共事业。对儿童教育给予支持和资助,储备失业保证金;建设普遍社会保障制度,给工人提供医疗保险;给贫困公民提供住房补贴等,这样才能将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资产尽可能多的分配到群众身上去,才能减少贫困现象,才能逐步消除不平等现象,才能稳定社会秩序,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2、《工厂法》保护工人健康,提高生活水平

随着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工人阶级的社会福利健康也广泛地受到人们的关注。社会应该为给社会做出贡献的公民个人提供基本的生存和发展保障,应通过各种途径尽可能消除贫困,保障公民的生活水平。费边社会主义者认为,制定相关工厂法是为了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人的生活水平。工厂法内容主要有三方面(1)把工厂和工场条例的一般条文的适用范围扩大到包括所有使用劳动者的雇主在内;(2)大量增加工厂视察员的人数,其中应当包括妇女,而且这些视察员主要应从工资劳动阶级中去挑选;(3)立即在所有的各级政府部门中,所有的矿区以及所有的特许垄断组织中,把最高的工作时数减少到每天八小时,而且在其他任何一个行业中,只要大多数工人要求,也应照样办理。[3]费边社会主义者韦伯夫妇认为,国家必须制定一个最低工资标准,且保证公民的生活标准不低于最低生存标准,这是维持国民最低生活标准的基本前提。

3、关于教育福利的建议

费边社会主义者认为教育是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教育属于公共事业,国家应拨出专款来支持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费边社会主义者格拉罕・瓦拉斯曾说:“假若我们这一代是聪明的,那么,我们这一代就应在教育方面不仅较以往任何一代人花更多的钱,而且也需要较将来任何一代人花更多的钱。”[4]他们认为教育福利事业是政府最需要关注的公共事业之一。他们认为国家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教育现状。如:废除一切学杂费,在公立初级学校中增加政府补助;登记并检查所有私人办理的教育机构等。以上种种措施都是为了实现儿童教育的普及化,帮助他们顺利接受教育。费边社会主义关于教育福利的建议还有:建立公共图书馆、扩大教育范畴等。

4、失业问题的解决途径

失业不但使人们的生存受到威胁,而且无法体现个人的价值和社会地位。费边社会主义者认为社会是引起失业的主要原因,社会应采取措施解决失业问题。失业者养活自己的方式是自力更生,因此不应该单纯地通过社会救济来救助失业者,而应该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岗位。失业者必须自己积极地去创造社会财富,成为自己所需消费品的生产者。

针对虽已失业但却有一技之长的工人,政府应对其进行培训。经过培训后的工人根据市场的需要,分配到各地工作,政府给其提供就业机会。对于只有将有些失业者的才能聚集在一起才发挥才能的行业,政府应将这些失业者集中起来从事某一行业。当然他们所提出的对失业工人的解决途径并不是面向所有人的,他们认为,对于那些失业却又随意拒绝工作的失业者,政府就不应该对其给予任何救济。在给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的同时,还应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他们认为,提供就业机会和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样重要。良好的工作环境会保证就业者的身心健康,提高其工作效率,创造更多的财富。

三、对费边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的评价

首先,费边社会主义社会福利思想其目标具有一定空想性。平等、自由、互助互利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几乎难以实现。其次,费边社会主义思想本身缺乏创新性。即使是民主渐进的改革方式也不是其所特有的,工党等工人阶级团体也都持相同的政治态度。最后,福利思想自身的局限性,还体现在权利保障种类、受益群体、保障范围等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保护的群体利益越来越多,保护的范围也越来越大。他们曾提出要建立普遍养老计划,但是却没有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因此其提出思想的可操作性降低。

其次,费边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在英国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它适应了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时代要求。另一方面,也对20世纪初连续三届执政的自由党执政纲领产生了重要影响。自由党在执政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有关社会福利的改革措施,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立法。而这一切正是费边社会主义者采取渗透政策取得的成果。费边社会主义最大的成功在于“以大量事实和依据为后盾,从而进行扎实的、持续不断的宣传,终于造成了一种形势,使得很少有人能够抗拒他们。”[5]

最后,就社会福利问题而言,费边社会主义者改变了英国社会的观念。使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成为一个必然趋势。“通过实施社会最低标准和资源的社会管理,当然还包括累进税制以消灭贫穷――构成了费边社对于20世纪英国‘舆’的主要贡献”。[6]

【参考文献】

[1] 韦伯夫妇.英国工会运动史[M].商务印书馆,1959.247.

[2] 徐孝明.英国费边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思想渊源[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5.

[3][4] 萧伯纳主编,袁绩藩译.费边论丛[M].三联书店,1958.111.212.

[5][6] 玛格丽特・柯尔著,杜安夏、杜小敬等译.费边社史[M].商务印书馆,1984.344.344.

社会主义思想范文4

关键词 哈林 社会主义建设 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1布哈林关于“落后型社会主义”的思想

关于布哈林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落后型社会主义”是布哈林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基础,也是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前提。布哈林认为,像俄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所建成的社会主义也将是一种落后型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将会长期存在,可以将之称为“落后的社会主义”或是“亚细亚的社会主义”。布哈林首先基于俄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现状分析,俄国所建设的社会主义只能是一种落后的社会主义,并且建设社会主义的速度将是缓慢的,因此布哈林社会主义建设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作为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是可以建设和建成社会主义的,只是建设速度比较缓慢,过程比较漫长,是一种“落后型社会主义”。

这种“落后型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当前世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立足国情,一切从自身情况和国家经济文化发展所处的阶段出发。因此,认清国情并尊重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前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的最大实际,因此,一切从国情出发。

2布哈林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形式”的思想

布哈林认为,任何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都只能在各国的国情基础上建设,各国的具体国情决定各国形式不同。因此,社会主义具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布哈林进一步指出,“其次是第三个问题,我把它叫做社会主义的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既然各国的革命都有自己的特点,那么社会主义建设自然难免会有自己的特点。……因此,社会主义发展的起点自然也就不同,社会主义的发展在直到转变为包罗万象的世界共产主义制度为止所经历的那些过渡形式,自然也就不同”。布哈林的这种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形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最大程度上限制了社会主义建设上的教条主义,即社会主义模式不只有一种,根据实际可以有多种。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不同形式思想对当前世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即社会主义有多种实现形式,没有一个实现形式是统一套用的模式,必须根据国情而建设现实中的社会主义。

3布哈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

布哈林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中,经济建设是重要组成部分。而平衡论思想是布哈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理论基础。布哈林所阐述的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即在矛盾的作用下,人类社会总是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这是一种辩证的平衡观,从哲学角度探讨社会历史的平衡,平衡论既是布哈林的社会历史理论,也是布哈林经济建设思想的理论基础。布哈林把这种平衡论思想运用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中,主要表现在如何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工业与农业、积累与消费等方面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必须首先处理计划与市场之间关系。无论计划还是市场,都是一种调节经济和配置资源的手段,布哈林主张:一方面,计划自身内部应该协调发展,处于平衡状态,如果计划本身出现问题或是缺乏对计划的统一的安排或是发生失误,那么国民经济发展就会出问题。另一方面,布哈林遵照列宁的主张,在执行计划经济的同时开放市场经济,要求通过发展国家的商业经济来建设社会主义,允许市场经济的存在,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必须处理好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在苏联的经济体系中,工业和农业是两个基本产业,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苏联经济实现平衡发展的关键。布哈林认为:一方面,俄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是国家的产业优势,必须注重农业的发展,保护农民的利益,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通过发展农业为经济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材料和市场;另一方面,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可偏废,但是工业内部的关系也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重工业和轻工业之间的关系。因此,必须大力发展轻工业,这样既可以在充分发展轻工业的基础上,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经济性,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还可以利用轻工业的资金来促进重工业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必须处理好积累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一定的积累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准备和前提;另一方面,布哈林反对将过多的资本用于积累和基本建设上,这样会产生很多不利的后果,最终影响生产的持续发展。所以,必须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放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高度上重视,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实现积累与消费之间的平衡,这是关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因此,准确把认识和把握布哈林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尤其是经济建设中的平衡论思想,对于当前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理论和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经济建设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大力发展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前提,它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健康、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以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内部指导,能够处理好计划于市场、工业与农业、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实现计划于市场、工业与农业、积累与消费之间的平衡,从而使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思想范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思想;当代价值;再认识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4-0025-02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是人类思想方面的重大变革。并且在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社会主义的旗帜已经在一些国家的上空飘摇。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为现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以及科学方法。

一、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在社会主义的思潮之下,《共产党宣言》作为社会主义思想诞生的重要标志被广泛推崇,该标志产生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共产党宣言》当中较为全面地对马克思以及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阐述,在当时代表了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方面的最高标准,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第二,《共产党宣言》并不单单是一部关于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层面的著作,更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支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政党纲领。这意味着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是与当时政党的发展紧密相关的,并且与社会主义运动相结合,对当时社会的影响较大。因此,《共产党宣言》被作为社会主义思想诞生的重要标志。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研究着资本主义思想的动态变化,另一方面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将理论与实践具体结合,不断地补充和完善相应学说论著,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1880年,恩格斯所写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将恩格斯对于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的总结,将科学社会主义提升到一定的理论与指导相结合的高度。

在马克思以及恩格斯的研究当中,“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并无区别,马克思的一生很少使用社会主义的概念,基本上都是使用共产主义概念。恩格斯也只有在晚年的阶段开始应用于社会主义概念,这充分地体现出两种概念的区别。同时,马克思与恩格斯将自己的主张叫作科学社会主义,主要目的在于将自身观念与其他思想流派的观念进行区别;将主张与观念称为共产主义时,目的是为了与圣西门、欧文等人的思想内容相区别。由于在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过程中,主要是基于圣西门、欧文等人的思想之上进行建立,但由于上述等人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内容存在差异,该研究思想被称之为空想社会主义。当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人基于现实角度进行社会主义的研究,并结合实践过程进行具体研究,因此研究的内容被称之为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的问题方面,联系与区别共存。我国进行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追求的是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这其中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一定联系,但并不能够完全按照两人的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照搬与套用[1]。

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基本原理

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式,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核心。在贯彻宣言的思想浪潮之下,基于思想层面的内容出发,需要基于社会层面的客观角度进行分析与归纳,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资本主义灭亡与社会主义胜利是必然趋势。在社会主义思想的作用之下,马克思的“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思想体现着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理论内容。同时对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指引方向,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奠定基础。社会主义思想变为现实的根本原因是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以及生产关系之间的成熟关系所决定,这一过程也是一个长期发展的重要过程。

第二,革命取得的胜利基于阶级以及阶级斗争手段。无产阶级想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应该积极通过阶级矛盾以及阶级斗争推动无产阶级革命与广大劳动者方面形成战略同盟,确定统一战线,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同时,将资产阶级的私有制转换成为社会主义方面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只有基于这一基础之上,才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满足构建社会主义以及消灭阶级差别的根本需求,将社会主义渗透到社会发展过程中,促进社会自由化发展。

第三,以人民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社会历史的发展需要形成合力进行推动,单一因素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不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由于个人领导层面的影响以及杰出人物对于历史层面做出的重要贡献,虽然在决策方面能够推动历史发展,但具体的决策主体主要是以人民群众作为基础内容,得到人民群众的推动,促进决策与革命的开展。因此,社会主义的发展成为历史必然,与基于人民群众为主体内容的政策密不可分。只有将人民群众作为主体,才能够在根本上推动以及创造历史。

第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理论基础的本质规定以及终极目标。马克思在研究当中认为,未来的社会将是基于自由人所联合而成的整体,“代替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这是马克思将人作为主体的言论。恩格斯对于人的主体地位方面存在不同的言论内容,恩格斯认为:“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人只有将自己成为和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才可以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3]这一言论充分地体现了人的主人翁地位,明确了社会主义以人文本的根本理念。

三、社会主义的实现路径

(一)蕴含新社会因素的资本主义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共产党宣言》当中由马克思与恩格斯提出的“两个必然”理论提出之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经过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并与当时的资本主义相比具有较强的活力与生机。因此,对于西方资本主义逐步向着社会主义过渡需要基于辩证管理的角度进行问题的分析:

一方面,基于资本主义自身方面进行分析,虽然当时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部矛盾,但严重低估了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适应能力。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时期,资本主义尚不成熟,正处于自由竞争的节点,内部矛盾尤为突出。在之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的发展由于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等方面因素的改革与制度调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更加完善[4]。在经济方面,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混合经济,加强了国家方面的宏观调控,有效增强了经济活力。在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缺乏计划的指导显然已经不能够站稳脚跟;政治方面,在选举权的完善方面逐渐取消了财产以及教育层面的限制,减少了种族之间的偏见。同时对于工人阶级方面采取了具体政策,维护与争取了自身的权益;社会方面,资本主义社会的各项政策内容得以完善,使得内部各项措施得以实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缓解了资本主义的灭亡时间。

另一方面,在这种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断调节过程中,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内部也呈现出更多的新社会方面的因素,其中包括合作社的不断发展、社会调节作用的逐渐增强以及福利待遇的不断完善,这种因素都是非资本主义的因素,是资本主义在自身调节的过程中社会因素的集中体现,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方面的性质。资本主义自身矛盾逐渐激烈,进而实施调节作用,那么内在的社会主义机制的积累就会逐渐强烈,在量的积累上得到提升。按照斯大林的思想进行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本就是泾渭分明的两种社会性质,但随着资本主义社会性质中社会主义因素的累积,资本主义社会转向社会主义社会已经成为必然[5]。

(二)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呈现出自觉运动过程

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在不断改革过程中积累了众多的社会因素,从而形成了逐步过渡的完美形态。那么基于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角度进行分析,如何从不完整的社会主义过渡到完整的社会主义是关键内容。马克思与恩格斯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并没有进行论证,但其中关于共产主义“运动论”的解读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在现代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基于现实运动的理论进行理解社会主义的内容,要求我们心怀高远的同时还要脚踏实地。既要在社会主义发展中明确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价值追求以及目标理念进行分析,又要尊重现实条件进行分析,保证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进行落实。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而言,想要将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思想进行落实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维护社会层面的公正性,推动改革成果共享;第二,积极引导社会的发展,增强社会自治能力。只有将两方面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对于实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6]。

综上所述,在对于马克思与恩格斯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过程中,应该充分借鉴该思想理论当中的重要内容,明确其核心思想,基于更深层次的价值观念进行研究。上述几个方面的分析,对于马克思与恩格斯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程度并不全面。这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深入,在理论与现实层面的碰撞当中深入对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与再认识。

参考文献:

[1]杜宝玲.俄罗斯“新马克思主义者”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3.

[2]高健.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管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4.

[3]周志万.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思想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4.

[4]田凤香.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4.

[5]王平.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价值思想研究[J].理论学刊,2012,10(5):104-107.

[6]石云霞.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4(5):130-136.

社会主义思想范文6

关键词:欧文; 合作公社;空想;假说

一、问题的提出

欧文作为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主要人物,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马克思和恩格斯给予其较高的评价。“我们说的是合作运动,特别是少数勇敢的‘手’独立创办起来的合作工厂。对这些伟大的社会试验的意义,不论给予多么高的评估价,都是不会过分的。……在英国,合作制的种子是由罗伯特·欧文播下的;大陆上工人进行的试验,实质上是从那些并非由谁发明,而是在1848年大声宣布的理论中得出的实际结论。”恩格斯也指出:“当时(指19世纪上半叶,作者注)英国的有利于工人的一切社会运动、一切实际成就,都是同欧文的名字联在一起的。”列宁也认为是“真正的文化英雄”。但一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符号使欧文全部思想和实践蒙上了一层虚幻的色彩,欧文的“整个学说是一种空想。好像是一面用真理和虚玄的线织成的网。”

实际上空想社会主义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包括了从15世纪到19世纪、从托马斯·莫尔一直到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这些以财产公有为特征的未来社会的预言家们。总体说来,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空想社会主义者是资本主义制度弊端和内部矛盾的最早揭露者,也是取代资本主义的新的社会制度的最早探索者,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种揭露和探索只是以理性、道德和情感为基础和尺度。而不是以资本主义的矛盾揭示为根据,所以是空想的。即“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所以)这种新的社会制度是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乌托邦的,它愈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愈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

二、欧文思想的“空想性”质疑

空想,来源于英文Utopia,它由“u”和“topia”两部分组成的,“u”来自希腊文“ou”,表示普遍否定,“topia”来自希腊文的“topos”,意思是地方或地区,两部分合起来意指:不存在的地方,相当于英文里的“No-where”、“No-place”。同时,“u”也可以和希腊文中的“eu”联系起来,“eu”有好、完美的意思,于是“Utopia”也可以理解为“Eutopia”—完美的地方、理想国。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空想也有两层含义:一是凭空设想;二是不切实际的想法。“空想”在国人眼中就是一种缺乏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设想,是海市蜃楼。空想在一定意义上还与“实干”相对立,不仅是无法实现的,而且是停留口头上的空谈。

首先,我们看到,欧文以当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认为工厂主的利润来自于工人劳动,并且又成为进一步剥削工人的手段。这一结论,是很明确的。对当时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理解,尤其是李嘉图思想的认同,构成了欧文的社会改革思想的基本思想前提。“必须对整个政治经济学有深刻的研究。一知半解的知识最能贻误实际的政治家。世界之所以治理得如此不良,主要原因也许就在于此;因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是指导人们怎样最好地运用自己的全部才能,而直到现在这些才能结合起来主要只是妨害社会的改进。”欧文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一般原则:“人类劳动或人类所运用的体力与脑力的结合是自然的价值标准。”这种劳动是类似于马力的平均劳动,它不仅生产劳动者自己的生活资料,还生产“剩余产品”, “一切财富都来自劳动和知识。对于劳动和知识,一般是按照所耗费的时间给酬的。因此,我们建议用时间作为价值标准或价值尺度。”尽管“财富目前是从低级阶层的劳动中获得的。”然而劳动者创造的财富,却被少数人所掌握,而且财富的标准采取了人为的形式即货币的形式。“但是蒸汽机和纺纱机以及它们所引起的无数机械发明也给社会带来了祸害,现在这些祸害已经大大超过了从它们身上所获得的好处。它们产生了大量财富,并把财富交给少数人掌握。少数人利用这些财富继续吞没多数人的劳动所产生的财富。”所以社会改造的基本方法之一就是将这种人为的标准改变为自然的价值标准,财富的价值应该由劳动时间来衡量。欧文的“国民公平劳动交换所”实际上就是其劳动价值思想实践的结果。欧文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比早期的社会主义思想家们的批判也要深刻的多。

这一观点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思想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制度的本质的认识是十分深刻的。应该说,欧文的这一思想,迄今为止,也没有过时。

其次,《共产党宣言》中认为空想主义思想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尚未发展的最初时期出现的,“他们没有看出无产阶级特有方面的任何历史首创作用,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因此,他们拒绝一切政治行动,特别是拒绝一切革命行动。”但恩格斯又谈到:“如果欧文对这个问题(是指工人阶级的代言人)的观点前进了一步,哪只是因为他生活在另外一种环境中,即生活在产业革命和阶级对立尖锐化的时期。”这实际上说明欧文所处的时代环境资本与劳动矛盾的对立已经尖锐化,与圣西门和傅立叶所处环境是有所区别的,同时也明确了欧文的经济思想是近代工人阶级思想意识的代表,这恰恰表明欧文并不是没有找到改变社会的主要力量。而马克思进一步谈到:“本世纪头十年刚刚结束,罗伯特·欧文就不仅在理论上鼓吹限制工作日的必要性,而且在实际上在新拉纳克他自己的工厂内实行了十小时工作日。这种主张正同他的“生产劳动与儿童教育相结合一样”,同他创办的工人合作企业一样,被讥笑为共产主义的空想。现在,第一个空想成了工厂法,第二个空想成了一切“工厂法”中的正式用语,第三个空想甚至成为了进行反动欺骗的外衣。”欧文致力于工人权益的斗争,尽管它没有利用暴力的、游行示威的手段,但这毫无疑问也是一种通过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当途径的一种政治性活动。

最后,任何思想体系都是个人理想与社会矛盾的产物,都不可能是“纯粹的”和“客观的”。社会的改革也不是社会自动的变化,而是千千万万有着自身理想的人们,通过个体实践汇聚的结果。从这个角度看,如果我们把理想认作是空想,那么,人类所有伟大的思想体系都是“空想”的产物。以劳动者为主体,实现社会方式的变革,是在资本文化占主体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产生的,而要达到目的,没有理想的基础,意识的导引,这一工作是无法开展的。欧文自身的合作公社的失败,并不能证明合作制本身不能实现,世界合作运动近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就是证明。欧文社会改革思想的空想性是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当时欧文提倡和平变革社会、反对暴力革命的思想而提出的,历史已经跨越了一个多世纪,欧文思想的光辉照耀了早期的合作实践,同样也指引着当代世界合作运动的发展。

欧文是近代以来合作制的第一个系统论说者,是世界合作运动思想的先驱,其思想也是近一个半世纪以来国际合作运动基本准则的理论基础。以欧文合作经济思想为理念的世界合作经济运动构成了当今世界劳动社会主义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对于马克思的理论,欧文经济思想的体系性还是比较松散的。无论是对基本概念的规定,还是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其思想形式的粗陋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作为一种理论模式和实践形式,假说是理论形成的前导,只有经过理论的自我完善和实践的检验,假说才能成为一种指导现实的理论,并在现实的发展中得以发展。欧文对自己理论的实践检验失败了,但如何在劳动与资本的对立中寻求劳动者权利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这一历史任务依然须由后人完成。从历史的脉络看,这一任务分别由威廉·金和马克思承担,前者完成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和平发展合作经济的理论命题;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合作经济的基本理论体系。合作经济的理论体系在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践检验中,逐步变成了现实,而现实的发展又成为理论体系生命力的验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第2卷(27-28),4卷( 66-67),16卷(86-88),23卷(59-61),25卷(210-212),47卷(322-324).

社会主义思想范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人的发展;实践;冲突

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所追求的美好理想,是人性内在要求之体现,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马克思主义者孜孜不倦地探求人全面发展成为真正的人而获得真正自由的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目标。历史上有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和谐观念进行了解读和论述,形成和谐的不同含义,而在唯物史观的理论视阈下,从人的发展角度、实践哲学的维度和冲突与和谐的维度去解读和谐含义,将和谐视为社会冲突的最终旨向,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冲突理论区别于以往和谐观念的特有之处。

一、和谐观念的不同解读

和谐是个历史悠久的概念,古今不同时期的学者对和谐有过不同的解读。在中国本土传统思想中,和谐蕴含着包容、博爱、妥协、折中的哲学思维,古人更是将和谐看作世界产生、变化、发展的内在原理和动力,也把它尊为处理社会关系,实现社会治理的方法原则,从而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合一的天人模式和人与人共融和谐的社会大同模式。其中,老聃在《老子》77章中提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哲学思想,阐述和谐要保持社会力量的均衡;儒家倡导中庸之道,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人与人和谐的论断,指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更应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模式。西方社会发展中同样富含众多的和谐观念。毕达哥拉斯从宇宙自然的视角提出“天体和谐”的命题,亚里士多德在讨论幸福与美德的过程中提出了中庸思想,认为中庸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适中,后来笛卡尔将其发展为“美是和谐”,黑格尔更是提出了辩证的和谐观。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措辞严厉地批判资本主义的同时,也在乌托邦中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和谐状态。其中,摩尔在《乌托邦》中试图以乌托邦塑造一个各行其是、有序共融的和谐状态,摩莱里则以《自然法典》的共产主义法典草案描绘出一幅和谐画面,而傅立叶更是旗帜鲜明的提出了和谐秩序不仅存在与自然中,同样也存在于社会体系内部,认为资本主义及其以前的社会俱为利己主义范式下的社会,个人以利己为己任,形成个人对社会和集体利益的冲突局面,而理想的完满社会就应该是以公平、正义为基础的和谐制度。

历史上的和谐观念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社会存在作用的产物,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其思想蕴涵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更有别于当下我国的社会实情。故此,应该理性看待历史中的和谐观念,对其不能忽视也不能片面夸大。同时,更应该立足当前我国社会基本国情,进一步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有关和谐的理论,以回应和指导我国当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构建。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的三个维度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充分肯定了以往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和谐的有关设想,并指出:“提倡社会和谐”是“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同时在革命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空想社会主义缺乏实践性,而浮于空想状态,并通过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现实,通过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指出了由空想和谐思想转为科学理论飞跃的途径就在于实践革命,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打破以往一切旧的锁链,达到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完全的真正的和谐。而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中的和谐社会是有条件的,是多维度。

(一)从人的主体维度来讲,社会和谐应该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人不是现实中孤立自活的存在物,也不是观念上思辨的形而上学,而是存在于社会的群体性动物。因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是人的活动的物化,社会本身就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人格化的表现,社会的和谐与否最终要取决于人是否实现了和谐与发展,社会的解放与和谐的过程就是人的解放与发展的过程。而人并非单纯意义上的感性实体或精神实体,而是社会实践意义上的现实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存在即为人本身。人要实现自身的和谐,即马克思所说的“人以一种人自体意义上的自我和谐,是通过人并且为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就“必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遗弃、被奴役和被蔑视的一切关系”,脱去异化的枷锁,将人从以往奴隶时代“会说话的工具”、机械化时代的“工厂零件”和物欲贪婪的“活资本”中走出来,普遍地从物质、精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回返为人。也就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重新还给人自己的过程,使人性得以复归,使人在生产实践中保持自身个性特征的基础之上,使自身内部的冲突矛盾达到协调统一的状态,让自己的身心、情感精神追求达到协调相济,让人的智力体力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就如马克思1846年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描述的一样“上午打猎,下午捕鱼,晚饭后从事批判”。

(二)从实践的哲学维度来看,社会的和谐是人在发展自我的实践中和外在的对象化的自然社会达成一种协调统一,彼此相济相成的状态

实践是人为了达成自身目标而以有计划有目地改造外部世界的活动,从而使客观事物能够满足人的生存发展的目的需要,所以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中介。而人在以自己的意志改造外部自在自然从而使自然人化的实践过程中,又不得不遵从于自然的的客观规律而客观上完成了人的自然化的过程,故此,社会的和谐过程首先就表现在人在实践改造中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重同步、彼此互动的过程,即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同步交互的过程,就如马克思所说:“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其次,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在改造外在自然世界的实践中所产生的生产交换决定了他们彼此之间必然会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从而出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要实现人与社会和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关键就在于处理好彼此间的利益关系,因为“人的行为与利益密切相关、思想与利益不可分割”。而利益是个历史性的范畴,不同时空地域下的利益是不相同的,要实现真正的利益和谐就在于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时物质财富的极大富裕,私利和私有完全消失,彼此公有共享,即共产主义社会,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才能完全实现,所以共产主义社会中的理想和谐状态是有着极高的物质条件的。

三、冲突与和谐的辩证维度

和谐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冲突理论的最终旨向,明确社会和谐的概念含义是把握和谐与冲突关系的最基本任务之一,然而冲突也客观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与和谐的追求旨向长期并存。恩格斯在致拉甫罗夫的信中就讲到“自然界中物体――不论是无生命的物体还是有生命的物体――的相互作用,既有和谐,也有冲突,既有斗争,也有合作”。正确认识和处理冲突与和谐的辩证关系,从而最终实现和谐旨向成为重要问题。

在社会主义矛盾理论中,和谐与冲突作为社会这一矛盾体的两个方面而不可或缺,冲突不过是社会这一矛盾体中斗争性占主导地位时,社会系统内部要素彼此对立、相互排斥的反映;而和谐则是社会矛盾统一体中同一性占主导位置时,社会系统内部要素的彼此依赖、相互协调的反映。社会领域内的和谐与冲突彼此对立又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社会和谐是内含一定社会冲突的和谐,是调处社会冲突的最终目的和旨向,而社会冲突是有趋于和谐可能的冲突,是达成和谐旨向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一)社会的和谐共融是社会化解冲突实现发展进步的最终目标旨向。实现融融共通的社会和谐是历代前贤孜孜不倦地追求目标,而理论上和谐完全实现的重要条件在于矛盾冲突的完全消失,而它所需要的历史条件之高短期之内无法实现,也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完全的和谐。而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取代旧的冲突的社会,这种冲突就包含了阶级冲突,就像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种共产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立、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抗争得到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当前社会发展的程度距离真正和谐的目标旨向太过遥远,无法完全将冲突化解,而只能退而求其次将冲突限制在秩序的范畴内实现一种动态的和谐状态。

(二)社会冲突是社会发展实现和谐共融的内在动力和有效方式。社会冲突作为社会系统各要素彼此斗争相互排斥的一面,是对社会系统内部不平衡、不协调的弊病的流露,虽然可能造成冲击破坏的不稳定作用,但也加快促进了社会组织机制的创新改革。基于利益之上的社会冲突本身就是社会内部利益矛盾酝酿到一定程度后爆发出来的现象,是社会内部压力的缓释,避免由于利益矛盾的进一步积累和深化而造成大范围的破坏,同时,也是对既存固化利益格局和资源占有与分配模式的挑战,促使社会制度进行调整和改革,防治社会政治系统的僵硬老化与蜕变,增强社会组织的适应性与创新性,就如科塞在《社会冲突的功能》中所讲的,如果把整个社会比作一个蒸汽锅炉,那么社会冲突就是这个巨大蒸汽锅炉的安全阀,一旦社会锅炉内部压力达到一定程度,社会冲突这个安全阀就会释放压力产生预警效应,促使社会内部的调整改革,以适时有效地化解不满情绪和潜在矛盾。所以合法可控的社会冲突,是保持社会健康和谐的催化剂和报警器,更是进一步实现社会和谐共融的有效方式。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指导实践,科学理论的生命力更是在于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当中社会和谐的理论阐述,与当下我国国情有很大距离,因为目前我国生产力水平发展有限,社会矛盾与冲突也不可能完全消除,所以共产主义这种高层次的社会和谐在当下无法实现,当前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和谐在冲突理论视阈下更应该是一种包容的、动态的和谐。对此,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同志根据“社会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挑战”,第一次明确指出:“实现社会和谐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从唯物辩证法的视角来看,和谐是矛盾双方作为对立统一体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平衡状态。而社会和谐则是社会领域中社会矛盾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良好的对立统一状态。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阈下的和谐“不是没有差别,更不是没有矛盾;和谐是对于差别和矛盾的接受、承认和容忍,也是对差别和矛盾的协调、缓和和化解。和谐是建设性地处理差别和矛盾,但是和谐不能消灭差别和矛盾。和谐社会不是无矛盾的社会,更不是完美社会”。其中,社会和谐并不是社会矛盾的唯一状态,除此之外还有社会冲突,社会和谐就是建立在社会矛盾的差别与对立基础之上,削弱了差异面的纯然对立,显示出相互依存和内在协调的统一,更不是将社会冲突完全消除,而是将社会冲突限制社会秩序范围内的一种动态稳定的和谐状态,因为和谐本就是一种不稳定中的稳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社会主义思想范文8

【关键词】社会党 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开放性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西欧社会党与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建设共产主义社会而努力。前者旨在建立民主社会主义,以期实现具有西方特色的民主政治。后者的宗旨是建立科学社会主义。二者在为共产主义奋斗的道路上,虽然所采取的指导思想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承认指导思想应具有开放性,不断发展。

两种指导思想的内容

西欧社会党的多元指导思想。西欧社会以多元思想为指导,这一点尤其表现在它的现实理论依据上,即抵制固化地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未来社会主义运动的指南,觉得社会主义不应该以任意教条的社会思想或哲学作为依据,而是理当兼备包含一切适应其内部的主义,包括伦理和改良的思想材料。《法兰克福宣言》中强调:“它不要求对待事物的态度严格一律。不论社会党人把他们的信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或其他的分析社会的方法上,不论他们是受宗教原则还是受人道主义原则的启示,它们都是为共同的目标,即为一个社会公正、生活美好、自由与世界和平的制度而奋斗。”①因此他们反对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运动唯一的指南,认为思想渊源可以包括黑格尔的辩证历史哲学、康德与新康德伦理学、马克思批判法和工人运动中存在的改良主义等一系列先进思想。而且它普遍吸纳了无产阶级的对立面―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理论,像福利经济学、自由市场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指导思想多元化即绝不拘泥于某一种理论,而是根据不断发展的形势、不断变化的施政方针以及不断修改的宪法,来不断地修改、补充和发展自己的理论。需要指出的是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唯心史观和抽象的人性论。

马克思主义的一元理论。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欧洲如火如荼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之中,它通过对革命斗争经验的深刻总结,揭示了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和寻求解放的正确道路,从而成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纲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实践者对外部世界的理性认识,尤其是人类的发展规律以及社会运动,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指导思想。无产阶级自身认识世界并实践的过程总结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其真理性不容置疑。马克思主义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构成的完整的科学体系,这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它的主要特征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一元论指导思想,它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保持一贯的辩证唯物主义态度以及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价值观和世界观。唯物史观及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要义,是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指导思想开放性的必然性

所有真实的科学的且具有时代指导意义的思想都兼备开放性的品格,摒弃开放性绝不是科学的指导思想所应具有的性质。一种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论,它的开放性应当具有双重重要特质:其一是指它具有伴随研究目标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更新,扬弃过时内容的能力。其二是它代表一种吸纳其他优秀内容思想的能力,同时使自身在本质上得到飞跃,在维持独特内在本质与风格的同时达到完善并发展的目标。西欧社会能在欧洲发展壮大与其与时俱进的创新品格和指导思想的开放性、兼容并蓄各种理论精华是分不开的。马克思主义虽起源于一个半世纪前,但它在总结新的实践经历、结合新的时代特质和全新科学性成就的基础上,一直推陈出新。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饱经一百六十余年洗礼后仍屹立不倒、青春永驻的决定因素,是供给持续不断战斗力和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既然坚持开放性对于发展科学指导思想有重大帮助,对于保证科学指导思想的先进性更有决定性意义,开放性就应成为所有科学指导思想必须具有的性质。

开放性依据之比较

社会党指导思想开放性的依据。由于在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阶级结构中,工人阶级的人数明显减少,中间阶级日益扩大,第三产业的从业者已远远超过传统的产业工人,脑力劳动者的人数在整个劳动者中的比重日益升高,这一客观形势要求执政党应维护“全体人民”的利益。西欧社会党初成立时也是以工人阶级政党、革命政党的面貌出现的。在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它们逐渐从革命党变成了改良党,从反对党变成了执政党。作为现如今世界左翼多数的社会党和对应的社会党国际,经过挫折但走向复兴并在全世界发扬,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组织原则和思想理论上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社会主义思想范文9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多元化社会思想;路径与策略

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是必须看到,伴随着社会生活、价值取向的日益多样化和人们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差异性,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面对我国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里呈现出多种意识形态复杂多变的博弈态势,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想是当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政治课题。

一、多元化社会思想出现的主要原因

当前多元化的社会思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主要原因如下:

1、人们认知能力和价值取向的差异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分与利益分配呈现多样化特征,社会生活与社会形式同样呈现多样化特征,这些多样化特征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导致了人们认知能力和价值取向的差异性,从而使人们在各种社会现实问题面前不断进行思想观念的差异性取舍、价值利益的差异性选择,由此成为了我国多元化社会思想形成的主要原因。

2、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多变性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当前,中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信息传播途径日益多样化,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纷纭复杂,各种思想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制。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多变性也成为了我国多元化社会思想形成的重要原因。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想的路径与对策

历史和现实表明,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思想,如不对其进行合理化引导,危害是非常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我国合理引导多元化社会思想提供了可能:只有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寻求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只有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才能把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营造珍视团结、顾全大局、维护稳定的良好氛围。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坚持、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抓住灵魂

马克思主义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并不一定要排斥社会思想观念的多样化。相反,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思想,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结合实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抓住灵魂,进一步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

2、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全民的思想合力——突出主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确立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发展活力,同时人们价值取向和利益追求也更加多元。诚然,人们的思想观念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发挥“主心骨”的引领作用。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对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主心骨”作用,这一“主心骨”可以凝聚全民思想合力,形成社会共识,进一步巩固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

3、以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丰富社会思想的内涵——把握精髓

“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要素,是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奋发进取,靠的是这种精神。爱国主义也不是抽象的,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面对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的思想潮流,要使我国人民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只有用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丰富社会思想的内涵,坚定不移地举起爱国主义精神大旗,并用时代精神鼓舞斗志,把全体人民团结在党的周围,形成强有力的向心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把握社会思想观念的道德底线——打牢基础

当前,在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导致一些单位、一些个人道德观念错位,道德行为扭曲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要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就必须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内容,涉及到我国公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面对当前人们利益追求和价值取向多层次、多样化的现状,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使全体公民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牢牢把握社会思想观念的道德底线。

5、把多元利益诉求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之上——体现诉求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利益诉求呈现出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充分地体现和反映广大人民的利益与呼声,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有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1)要充分发挥现代传媒在社会多元诉求中的作用。现代传媒具有协调社会关系和文化传递的重要作用,它通常采取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和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进一步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2)要注重发挥统一战线在多元化社会诉求表达中的独特优势作用。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是我国最大限度体现社会多元的一个最广泛的联盟,因此,要正确处理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阶层的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统一战线,使多方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诉求充分地表达出来,形成全体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局面。“一切时代的体系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我们既要允许各种社会思潮的客观存在,承认其差异,尊重其差异;同时,必须还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我国社会现实情况也充分地证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多元文化思想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72.

[2]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579-580.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