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4 14:48:14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范文1

关键词 新闻教育 改革 现实选择

近几年国内关于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讨论,其实质是在探寻新闻教育如何适应社会 发展 需要,培养符合媒体和社会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这一新闻教育的本质问题。目前,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确很多,既有宏观层面的体制性问题、学科内在矛盾问题、教育学术化导向问题,也有微观层面的课程体系问题、师资队伍问题、实践教学问题,教学方法问题等。当前的讨论围绕宏观层面问题的居多,如招生规模、办学体制、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等,而对微观层面问题关注的较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基本明确了,但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小方向依然不清,改革路线不具备现实性,改革内容不具有操作性,改革没有近期目标。教育改革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从微观层面探析我国新闻学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改革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毕业 论文 (设计)提出基本构想和改革方法。

一、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灵魂的迷失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审视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或许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看到我国新闻教育的迷失和困境。

1 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认识模糊。

国内高校对新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认识模糊由来已久。教育的第一要务是培养人才。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成为掣肘新闻教育改革的关键。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一个简洁明了的答案是:培养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可是翻开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看,很少有高校能够明确提出是为新闻媒体培养一线的记者、编辑的。新闻工作者这一称谓往往被“新闻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取代。这里反映出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概念变换,而是新闻学教育自身定位的基本问题。

现代 新闻学教育自诞生以来,一直把培养职业记者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不同时期争论的主要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记者,如何使学校培养出来的记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包括在当今美国对新闻学教育的争论,依然是围绕培养“专家型记者”还是培养“融合型记者”展开。无论怎样改革,培养职业记者的目标没有改变。反观国内,新闻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语焉不详、笼统模糊,方向迷失。这与没有认清新闻学教育和传播学教育的联系有关。恰恰由于这种对新闻学教育_和传播学教育相勾连的认识误区,导致新闻学教育发展中出现了“培养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被培养非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和传播学取代”的局面。在当下学界对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界限差异都没有理出头绪的前提下,盲目用传播取代新闻是弊大于利的,用笼统的传播人才完全代替新闻人才也是不可取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社会、业界和学生都怨声裁道。

2 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较大的差距

如果就本科层次的新闻学教育而言,不管是研究性大学的新闻院系,还是教学型大学的新闻院系,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合格的抑或是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其差别可以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区别等。依托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必然是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的。在代表美国最高水平的新闻院系里,密苏里新闻学院本科教育中“只有25%的课程是新闻、专业课程,75%是其他课程,包括 历史 、 政治 学、 科学 等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新闻专业的128个学分中,新闻学课程最多只占44个学分,剩余的80多个学分中,65个学分必须修完人文、社科、 自然 科学和 艺术 课程。”哥伦比亚大学新闻教育的特点是“课程设置完全以新闻业务为核心,正如他们自己宣称的不讲理论,只讲实践。”

反观国内高校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一个在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构架”,即使像人大、复旦这样一流的新闻学院里,依然是过度强化新闻类课程,新闻类课程占60%左右。通识教育中除掉政治类的两课、外语、 体育 、 计算 机外,真正属于文、史、哲、艺术类的课程凤毛麟角。新闻类课程中又以理论讲授为主,最优秀的教师不是讲授实务型课程的,而是讲授理论的。课程设计多年一贯制,没有课程更新,课程建设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新课程中讲授概论的多,讲授实务的少。所以,媒体人士反映“很多新闻学院设置了各种课程,但这些课程培养的人90%不实用”。课程体系的种种缺陷不足以支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要对现有的的课程体系进行伤筋动骨的梳理和调整,恐怕又会遇到许多现实的阻碍,比如一些地方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中,不分学科、专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建立全校所有专业的大一统的通识教育课程,各个专业很难依据专业特点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再如新闻学专业教师自身对新闻类课程难以割舍,既不愿面对无课可带的局面,也不愿让把自家“山头”拱手相让他人等。这些都导致课程体系的改革大多停留在研讨阶段,付诸实施者少之又少。

3 实践教学脱离实践,人才培养纸上谈兵

1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 论文

毕业论文长期以来都被视为考察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新闻学等同于一般人文社会 科学 的背景下,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却要以写学术论文的这种方式来结束其职业训练,似乎有些滑稽。毕业论文美其名曰是考察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检验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效。但是这种考察的方式却背离了新闻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新闻学 教育 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管是应用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他们都是新闻工作者。当然,如果一些大学认为其新闻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术型人才则另当别论。我们衡量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标准是什么?显然不会是新闻工作者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而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既然如此,新闻学教育为什么会把毕业论文作为考察学生学习成效的最后一道关口呢?这个悖论却长期存在于新闻教育之中。恐怕这笔账就不能赖在教育体制上面了。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新闻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出了问题。

用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在国际上已经成为新闻教育界常规的做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新闻学院课程模板》中就要求新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可以用新闻作品替代毕业论文。新闻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学术论文符合专业 发展 的基本逻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新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媒体,就应该能够胜任媒体的实际工作需要,是一个标准的记者媒体检验其是否合格,主要看其是否能够担当起各种新闻采写任务,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新闻报道的技术手段完成新闻作品。表面上看,这是对学生是否掌握新闻工作所需要的“术”的检验,实质也包括了对学生是否有“学”的检验。一个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新闻作品包含了“学”和“术”两个方面的水准。因此,是否能够采写出合格乃至优秀的新闻作品 自然 应该成为新闻学专业检验学生的标准尺度。

以往的毕业论文只是考察了学生是否有“学”,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学”的水平和素养,不应该通过学术论文得以表现和张扬,而应该通过他所创造的新闻作品来实现和反映。因为新闻记者的终身职责就是通过大量的新闻报道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大学毕业时的新闻作品就是其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起点。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往往是“学”和“术”的集合体,它渗透了记者的人生智慧、社会敏感、学养学识。“术”依托“学”而存在,“学”凭借“术”而表现。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毕业论文考察不了学生“学”和“术”结合的水平,只能看到学生掌握的“学”,看不到学生掌握的“术”。更何况,此“学”非彼“学”。学术论文考察的是学术之学,新闻作品考察的是智慧之学、人生之学。就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看,其拥有智慧之学、人生之学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其拥有的学术之学。

2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体系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必然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把握好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审的客观性、公正性。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价体系的核心应该是媒体的而非学院的。也就是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指导教师和评审委员会在考察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间作品)时的标准应该是媒体的标准,而不能是学院的标准。一言以蔽之,就是看被评审的新闻作品是否达到了媒体刊播的标准和要求。这项评价原则不能说太高,也没有超出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本科学生的能力‘要求。对于新闻学专业来说,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和社会需要、媒体需要实现“零距离”对接,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校内是准记者,走出校门就是记者。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即将从高校毕业的新闻学专业的大学生的能力和学识都应该也必须达到媒体的要求,即使不是对优秀记者的要求,起码也是对合格记者的要求。因此,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原则不仅包括各种新闻要素,还应当包括 政治 要素、受众要素、市场要素等。

对新闻作品的评价难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新闻实践中对同一个新闻作品见仁见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不同于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既要从新闻作品的基本规范着手,比如新闻真实性、新闻趣味性、新闻五要素、写作技巧、内容完整等;还要把选题意义、内容深度、新鲜新颖、新闻时效、标题引人瞩目、细节丰富、采访过程等因素作为评价指标。

新闻因媒体的差异分为报纸新闻、电视新闻、广播新闻。对这三种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分别建立各自不同的评价体系。既要考虑不同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在内容、形式、表达等方面的共同之处,还要考虑它们各自的差别。如电视新闻还要把拍摄技巧、画面质量、编辑技巧等作为评价指标。

3 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制作过程中的作用

可以预见的是,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工作量和责任心要远远大于指导毕业论文的工作量和责任心。比如,指导教师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论文选题要比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设计(新闻作品)选题容易的多。一般指导教师在阅读一遍学生写的论文后,很快就能发现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而一般指导教师要反复观看、反复阅读后,才能发现作品的各种细节的失误和表达缺陷。因此,不要简单的认为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比指导毕业论文简单容易。指导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过程中,要注意抓好以下几个问题:(1)帮助学生选好报道题材,提炼新闻主题。新闻报道的对象是整个社会,报道内容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学生完全是在象牙塔里完成大学学业的。尽管经历的各种校内外实习和媒体实习,对社会生活有了一定认识,积累了一定的新闻工作经验,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观察社会的角度还是不够成熟。再加上学生本身的工作学习尚未完全融入社会生活,与社会生活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如何从社会生活中独立的找到好故事?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范文2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党员;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实践途径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2)08-0038-03

高校毕业生党员是指专科三年级或本科四(五)年级、硕士(博士)三年级学生党员以及毕业生流动党员。近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多样化,作为毕业生中综合素质最高的群体,毕业生党员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高校能否为社会输送有所作为、社会责任感强的毕业生党员,关键在于加强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尤其是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教育。

一、当前加强高校毕业生党员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教育的必要性

(一)社会对毕业生党员党性素质的要求

担重任需先强自身,保先进需有高素质。高校是党的新生骨干力量的发展地、培训地和集散地,高校学生党员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1]。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毕业后绝大部分将成为生产、建设、科研、服务、管理等各个社会领域的骨干,有的还会成为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才,是贯彻党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各项方针政策的重要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只有传承革命时期的党性原则,才能抵御市场经济的负效应,才能抵御各种政治思潮的侵袭[2]。当前,就业形式多样化,社会对大学生党员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党建工作要使大学生党员在毕业阶段仍然能够得到思想、学习、工作、生活、身心等全方面的锻炼,提高党性意识[3],克服党员教育环节中的各种困难,坚持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这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学生群体对毕业生党员模范作用的要求

毕业生党员示范作用的充分发挥,能够使学生党组织切实成为凝聚优秀大学生的核心,在学校乃至未来各个社会群体中发挥传、帮、带以及示范作用,有助于带领更多大学生思想进步,从而对整个学生青年群体接受科学理论[4],坚定党的信念产生重要影响。

党员先进性、党员队伍先进性和党的先进性的关系告诉我们,提高党员个体先进性是提高党员队伍先进性的基础,必须从提高党员个体先进性入手,逐步达到提高党员队伍先进性进而达到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目的[5]。因而高校有效提高毕业生党员个体先进性和纯洁性,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加强高校学生党建的必由之路。

(三)毕业生党员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高校毕业生党员作为高素质人群踏入社会,未来需要承担更重要的社会责任。毕业生党员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如人格、能力、政治素养等的不断提高,都关系到他们社会责任的完成。针对高校毕业生党员即将踏入社会的特点,坚持对其进行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教育,加强党的先进性思想引导,使党员能够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树立坚定信念,夯实理论基础,发挥模范作用,逐渐形成能带动周围群众进步的模范气质。

二、高校毕业生党员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教育的现状

为全面了解毕业生党员教育的现状,课题组针对各学历层次、各党龄层次的高校毕业生党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中本科毕业生党员占39.2%,硕士毕业生党员占47.4%,博士毕业生党员占13.4%;党龄1年以下的毕业生占22.6%,党龄1-3年的毕业生占41.5%,党龄3年以上的毕业生占35.9%。调查表明,学历层次不同以及党龄不同的毕业生党员在理论学习、思想状况、发挥示范作用以及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意愿等方面都显示出区别于非毕业班党员的特点。

绝大多数毕业生党员能够以党性严格要求自己,在各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但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在临近毕业这一特殊时期,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并有其特殊的教育需求。

(一)重视学业与就业,忽视对自身党性修养的提高和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

调查表明绝大部分毕业生党员在毕业学年都能够参加政治理论学习,但在频率和学习意愿等方面有所区别。其中参加理论学习的频率以2-3个月一次居多,占到79%,这说明毕业生党员在校最后一年中平均每学期参加的理论学习次数为1-2次,较其他年级偏少。调查表明高校毕业生党员在掌握党的基本理论方面的情况,总体状态良好,但也有个别毕业生党员因各种原因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忽略了党的政治理论学习,而这部分同学的思想状况也难以掌握。

调查表明13%的毕业生党员由于就业竞争压力大,往往将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学业和就业准备中,认为完成学业和找一份好工作才是关键,忽视了对自身党员素质的高标准严要求。长此以往,势必会阻碍毕业生党员的长远发展。

(二)个人职业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存在矛盾

受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影响,部分毕业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效果不明显,少数党员出现理想信念弱化,组织性、纪律性有所松懈,对应该参加的组织生活不积极、不主动甚至采取逃避态度,工作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缺失。总有个别毕业生党员将党员身份与就业的利益获取挂钩,在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等方面做得很不够,尤其是新发展的党龄不长的毕业生党员更加容易产生利己倾向[6]。

但调查也表明,96%的毕业生党员能够很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实践中能够以党员身份激励自己提高素质,坚定信念、提升觉悟,能够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工作中重责任讲奉献,生活中关爱同学,服务社会,并在同学中起到带头作用。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范文3

论文关键词:经管类本科毕业生,质量评价,地方高校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人才质量决定民族的未来。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200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0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3%,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建立了世界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按照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提出的毛入学率为15%即大众化指标,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在大众化阶段不可避免地带来高等教育的一系列质量问题,质量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教育方针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教育管理论文,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全面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然而大众化高等教育输出毕业生质量的评价,是教育质量发展的最后一个环节,对于保障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科毕业生是高校本科教育输出的产品,其质量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地方高校更是如此。地方高校就是有地方政府投资和管理,并主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等学校。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其独特的社会职能和历史使命,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也有其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为当地的社会与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它们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甚至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能否顺利实现转型,也会对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地方高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评价问题将成为高等教育管理者和高等教育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论文的格式。

1地方高校经管类本科毕业生质量评价的必要性

地方高校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乃至普及化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学生人才成为地方高校的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本科毕业生进行有效地评价和检验也成为地方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的高等教育是经管类学生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高等教育为个体成才提供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地方高校经管专业必须在培养人才的质量方面提出明确的目标来检验毕业生培养质量,以保证他们成长所必备的基础。

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趋势,对高校毕业生的质量也随之提出新的要求,尤其是经管类本科毕业生。其成长环境发生变化必然要求个体必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化。因此,了解新时期经管类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社会对新世纪经管类本科毕业生的具体要求成为地方高校经管类本科毕业生质量评价的重要前提任务。

2经管类毕业生质量评价的原则

2.1 科学性评价的原则

科学性是一套评估体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失去科学性评价的原则,就没有任何存在和发展的价值。要改变过去单凭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质量的传统评价模式教育管理论文,人的特长表现为不同的方面,不是单一的形式所能衡量的,必须建立新的、能包容“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评价体系;改变过去笼统地对学生进行定性评价的情况,要科学地制定量化指标,不能搞量化的绝对化,避免由于有些不确定因素而使评价不全面,建立在进行共同性塑造的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评价模式。

2.2 导向性评价的原则

在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中,无论是对高等教育过程质量还是高校毕业生质量所作出的价值判断,都是根据一定的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进行的。这些评价的目标、标准、指标及其权重,对被评价对象来说,起着方向性的作用。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目标是由目标制定者根据社会需求而制定的,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应达到的社会价值的反映,同时也是社会需要的体现。因此,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必须遵循导向性评价的原则,才可以引导高等教育活动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2.3 多样性评价的原则

由于个性差异及教育开发的影响,每个人的潜能发展是不同的。有的善于分析、有的善于综合,有的善于动手、有的善于动脑。由于当今社会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而要适应这种多样化需求必然导致高等教育模式多样化,为了全面满足社会的需求,必须建立多元的质量评价标准,充分发挥每个人最优秀的潜能,努力把所有的人都培养成自身领域的精英。

2.4 可控性评价的原则

在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过程中,无论对评价者还是被评价者都要遵循可控性评价的原则。一方面评价者通过毕业生质量评价,客观分析被评价者达到高等教育目标的程度和原因教育管理论文,针对这些原因提出改进的途径和措施,为被评价者适当地调节质量的目标及进程,使之符合被评价者的客观实际;另一方面是被评价者通过评价了解毕业生质量方面的真实情况,明确自己下一步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过程中应该努力的方向以及需要采取的有关改进措施,从而实现自我调节。

3经管类本科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的确定

3.1 用人单位的评价

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对毕业生的定期考核材料,是衡量地方高校学生教育质量的最直接、最有权威的材料。用人单位是毕业生施展才华的最终地方,因此用人单位的领导对毕业生质量有最直接的了解,经过实际考核后,得出的评价结果比较真实可靠,测量效度比较高。其指标包括:见表1

表1 用人单位评价指标

 

素质结构指标

知识结构指标

能力结构指标

身体素质

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社会活动能力

责任心与诚信度

敬业精神

抗压能力

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程度

知识面宽阔程度

相关学科延伸程度

专业技术能力

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

学习能力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 新闻教育 改革 现实选择

近几年国内关于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讨论,其实质是在探寻新闻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符合媒体和社会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这一新闻教育的本质问题。目前,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确很多,既有宏观层面的体制性问题、学科内在矛盾问题、教育学术化导向问题,也有微观层面的课程体系问题、师资队伍问题、实践教学问题,教学方法问题等。当前的讨论围绕宏观层面问题的居多,如招生规模、办学体制、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等,而对微观层面问题关注的较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基本明确了,但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小方向依然不清,改革路线不具备现实性,改革内容不具有操作性,改革没有近期目标。教育改革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从微观层面探析我国新闻学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改革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毕业论文(设计)提出基本构想和改革方法。

一、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灵魂的迷失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审视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或许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看到我国新闻教育的迷失和困境。

1 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认识模糊。

国内高校对新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认识模糊由来已久。教育的第一要务是培养人才。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成为掣肘新闻教育改革的关键。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一个简洁明了的答案是:培养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可是翻开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看,很少有高校能够明确提出是为新闻媒体培养一线的记者、编辑的。新闻工作者这一称谓往往被“新闻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取代。这里反映出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概念变换,而是新闻学教育自身定位的基本问题。

现代新闻学教育自诞生以来,一直把培养职业记者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不同时期争论的主要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记者,如何使学校培养出来的记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包括在当今美国对新闻学教育的争论,依然是围绕培养“专家型记者”还是培养“融合型记者”展开。无论怎样改革,培养职业记者的目标没有改变。反观国内,新闻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语焉不详、笼统模糊,方向迷失。这与没有认清新闻学教育和传播学教育的联系有关。恰恰由于这种对新闻学教育_和传播学教育相勾连的认识误区,导致新闻学教育发展中出现了“培养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被培养非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和传播学取代”的局面。在当下学界对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界限差异都没有理出头绪的前提下,盲目用传播取代新闻是弊大于利的,用笼统的传播人才完全代替新闻人才也是不可取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社会、业界和学生都怨声裁道。

2 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较大的差距

如果就本科层次的新闻学教育而言,不管是研究性大学的新闻院系,还是教学型大学的新闻院系,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合格的抑或是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其差别可以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区别等。依托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必然是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的。在代表美国最高水平的新闻院系里,密苏里新闻学院本科教育中“只有25%的课程是新闻、专业课程,75%是其他课程,包括历史、政治学、科学等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新闻专业的128个学分中,新闻学课程最多只占44个学分,剩余的80多个学分中,65个学分必须修完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艺术课程。”哥伦比亚大学新闻教育的特点是“课程设置完全以新闻业务为核心,正如他们自己宣称的不讲理论,只讲实践。”

反观国内高校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一个在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构架”,即使像人大、复旦这样一流的新闻学院里,依然是过度强化新闻类课程,新闻类课程占60%左右。通识教育中除掉政治类的两课、外语、体育、计算机外,真正属于文、史、哲、艺术类的课程凤毛麟角。新闻类课程中又以理论讲授为主,最优秀的教师不是讲授实务型课程的,而是讲授理论的。课程设计多年一贯制,没有课程更新,课程建设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新课程中讲授概论的多,讲授实务的少。所以,媒体人士反映“很多新闻学院设置了各种课程,但这些课程培养的人90%不实用”。课程体系的种种缺陷不足以支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要对现有的的课程体系进行伤筋动骨的梳理和调整,恐怕又会遇到许多现实的阻碍,比如一些地方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中,不分学科、专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建立全校所有专业的大一统的通识教育课程,各个专业很难依据专业特点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再如新闻学专业教师自身对新闻类课程难以割舍,既不愿面对无课可带的局面,也不愿让把自家“山头”拱手相让他人等。这些都导致课程体系的改革大多停留在研讨阶段,付诸实施者少之又少。

3 实践教学脱离实践,人才培养纸上谈兵

“中国新闻教育重视实践却脱离实践”,“是学界和业界比较公认的新闻教育的核心问题。”一方面,高校新闻院系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系统、严密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可谓不重视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在执行过程中却走了样,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比如一些高校实施的小实习(学年实习)、大实习(毕业实习)方案,尽管在教学时间上保证了学生要有足够多的时间到媒体实习。但是这些实习的质量究竟如何?是否能够达到实习的目标和任务?恐怕新闻院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心里都没底。这是因为在现阶段,媒体在市场化、企业化过程中,不愿承担高校学生的实习任务,多数高校实施的,各种实习都是依靠教师私人关系联系的,难以从制度上确保实习的规范化;媒体的指导教师也不愿承担指导实习生的义务和责任,如有的实习生在媒体实习过程中发生了人生意外事故,或采写稿件出了问题,而给媒体和记者本人带来了麻烦。更主要的是高校在这些实习过程中,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忙于科研,不屑于指导学生实习,这些实习的任务往往由年轻教师或辅导员担当,实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再如,高校新闻专业的实验室教学、业务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满足于课内教学任务的完成,疏于指导学生在实验室开放、第二课堂中的实践。这和美国新闻院校“希望教师能够非常努力的工作,花很多时间同学生见面交流,阅读而且一行一行地修改他们的作品。教师是否会专心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这才是最重要的”,“新闻学院对教师的要求也很特别,教师每周都要给学生改很多作业,改作业花的时间往往是上课时问的若干倍”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此外,我国新闻教育的一些好的传统也被丢弃,如教师高校和新闻媒体之间的有序流动等等。导致实践教学的边缘化和非中心化的原因很多,既有体制的客观原因,也要人事人力的主观原因。究其根本原因,这与目前国内普遍流行的以学科建设和科研导向的人事评价制度有直接的关系,教师普遍埋头于科研学术工作,缺乏教学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一所以,无论从何方面看,只要高校现行的唯科研学术是瞻的体制不变革,重视实践教学就永远是侈谈,搭建校园一体化新闻实践平台也只具有形式的意义。

4 学术型的师资队伍难以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急功近利的目标驱动下,各个高校人事选拔制度的门槛普遍提高,非博士者无法进入高校的师资队列中。俨然,高等教育打造的是一支学术型的师资队伍。针对这种现象,新闻教育界早有有识之士对此提出批评:“在我国很多高校中流行的招聘教师必须要有博士学位的‘一刀切’的选拔标准和只以纯学术成果评价教师水平的管理思路,其实并不利于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改革。”。这是因为:学术型教师的辛要精力在“学术文章”上,不愿在教学上面花费时间精力,不愿把很多时间花在一字一句批改学生写作的报道文章上,也不愿把大量时间花在对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指导上;学术型教师没有媒体实践经验,就像没有上过战场的军事教官在指导学员如何打仗一样,这样如何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工作者,从国际新闻学教育发展趋势看,建立一支由“实务型教师”和“学术型教师”组成的融合编队是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的。这种既有学术高度又有专业高度的师资队伍,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对“学”和“术”等各类知识的需要,能够担当起培养富有深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富于崇高职业理想、掌握各种媒体技术能力的新闻工作者的重任。

但是,限于国内高校不具有办学自主权、院系没有人事权、从媒体到高校的人事流动渠道不畅等各种因素,充实部分优秀的“实务型”媒体人士到高校的师资队伍中来还只能是一种设想。即使这些“实务型教师”被聘请进来,如果相关的教师评价机制不发生改变,这些“实务型教师”也会无法立足、会被早早淘汰出局。

总之,只要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体制性因素不发生根本的变革,新闻教育要想在微观层面上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突出实践教学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变革,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都是不切实际的理想和空谈。当然,这些问题在不远的将来或许会有所改变,但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革。

二、现实选择:以改革毕业论文(设计)为突破口

通过以上对新闻学教育微观层面问题的盘点。我们看到新闻学基本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难以克服的因素,似乎新闻学教育改革进入了死胡同。其实不尽然。从表面上看,新闻学教育的改革遇到的宏观和微观上的种种问题,矛盾处处存在,改革的掣肘和障碍重重。但是,新闻教育改革的现实性选择完全掌握在新闻院校的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手里。只要我们有勇气面对现实,承认不足,积极创新,完全可以做新闻教育改革的实践者,从局部的微观层面改变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硬伤和漏洞。新闻教育改革有不少现实的路径(如教学方法的改革),其中最先改革的应当是作为高校教学实践重要一环的毕业论文(设计)。

1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长期以来都被视为考察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新闻学等同于一般人文社会科学的背景下,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却要以写学术论文的这种方式来结束其职业训练,似乎有些滑稽。毕业论文美其名曰是考察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检验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效。但是这种考察的方式却背离了新闻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新闻学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管是应用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他们都是新闻工作者。当然,如果一些大学认为其新闻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术型人才则另当别论。我们衡量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标准是什么?显然不会是新闻工作者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而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既然如此,新闻学教育为什么会把毕业论文作为考察学生学习成效的最后一道关口呢?这个悖论却长期存在于新闻教育之中。恐怕这笔账就不能赖在教育体制上面了。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新闻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出了问题。

用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在国际上已经成为新闻教育界常规的做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新闻学院课程模板》中就要求新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可以用新闻作品替代毕业论文。新闻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学术论文符合专业发展的基本逻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新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媒体,就应该能够胜任媒体的实际工作需要,是一个标准的记者编辑。媒体检验其是否合格,主要看其是否能够担当起各种新闻采写任务,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新闻报道的技术手段完成新闻作品。表面上看,这是对学生是否掌握新闻工作所需要的“术”的检验,实质也包括了对学生是否有“学”的检验。一个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新闻作品包含了“学”和“术”两个方面的水准。因此,是否能够采写出合格乃至优秀的新闻作品自然应该成为新闻学专业检验学生的标准尺度。

以往的毕业论文只是考察了学生是否有“学”,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学”的水平和素养,不应该通过学术论文得以表现和张扬,而应该通过他所创造的新闻作品来实现和反映。因为新闻记者的终身职责就是通过大量的新闻报道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大学毕业时的新闻作品就是其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起点。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往往是“学”和“术”的集合体,它渗透了记者的人生智慧、社会敏感、学养学识。“术”依托“学”而存在,“学”凭借“术”而表现。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毕业论文考察不了学生“学”和“术”结合的水平,只能看到学生掌握的“学”,看不到学生掌握的“术”。更何况,此“学”非彼“学”。学术论文考察的是学术之学,新闻作品考察的是智慧之学、人生之学。就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看,其拥有智慧之学、人生之学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其拥有的学术之学。

2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体系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必然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把握好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审的客观性、公正性。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价体系的核心应该是媒体的而非学院的。也就是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指导教师和评审委员会在考察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间作品)时的标准应该是媒体的标准,而不能是学院的标准。一言以蔽之,就是看被评审的新闻作品是否达到了媒体刊播的标准和要求。这项评价原则不能说太高,也没有超出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本科学生的能力‘要求。对于新闻学专业来说,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和社会需要、媒体需要实现“零距离”对接,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校内是准记者,走出校门就是记者。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即将从高校毕业的新闻学专业的大学生的能力和学识都应该也必须达到媒体的要求,即使不是对优秀记者的要求,起码也是对合格记者的要求。因此,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原则不仅包括各种新闻要素,还应当包括政治要素、受众要素、市场要素等。

对新闻作品的评价难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新闻实践中对同一个新闻作品见仁见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不同于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既要从新闻作品的基本规范着手,比如新闻真实性、新闻趣味性、新闻五要素、写作技巧、内容完整等;还要把选题意义、内容深度、新鲜新颖、新闻时效、标题引人瞩目、细节丰富、采访过程等因素作为评价指标。

新闻因媒体的差异分为报纸新闻、电视新闻、广播新闻。对这三种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分别建立各自不同的评价体系。既要考虑不同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在内容、形式、表达等方面的共同之处,还要考虑它们各自的差别。如电视新闻还要把拍摄技巧、画面质量、编辑技巧等作为评价指标。

3 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制作过程中的作用

可以预见的是,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工作量和责任心要远远大于指导毕业论文的工作量和责任心。比如,指导教师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论文选题要比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设计(新闻作品)选题容易的多。一般指导教师在阅读一遍学生写的论文后,很快就能发现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而一般指导教师要反复观看、反复阅读后,才能发现作品的各种细节的失误和表达缺陷。因此,不要简单的认为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比指导毕业论文简单容易。指导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过程中,要注意抓好以下几个问题:(1)帮助学生选好报道题材,提炼新闻主题。新闻报道的对象是整个社会,报道内容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学生完全是在象牙塔里完成大学学业的。尽管经历的各种校内外实习和媒体实习,对社会生活有了一定认识,积累了一定的新闻工作经验,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观察社会的角度还是不够成熟。再加上学生本身的工作学习尚未完全融入社会生活,与社会生活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如何从社会生活中独立的找到好故事?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范文5

论文关键词:毕业生,“六个一”,感恩教育,文明离校

 

一、毕业生离校教育的社会环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需要从传统的“管教约束”中走出来,去寻求一条贴心服务于广大青年学生并使之成才的新思路、新方法。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倡导大学生文明离校,及时正确的引导毕业生稳步踏入社会,形成大学生良性融入社会、健康成长的和谐社会局面。

即将踏入社会的毕业生身处于社会深刻变革、价值观复杂多样的时代,他们的知识结构、心理素质、生活方式,以及所面对的现实问题,都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面对新的形势,更加突显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原则的重要性。每年有上百万的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毕业,就业形势异常严峻,这就使得部分学生在毕业前心理压力增大,出现焦虑、恐慌、无助等心理状况。所有这些心理波动都很容易导致毕业生在离校前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在这样一种复杂的工作形势面前,校方应该去引导学生感恩学校,感恩母校对其的辛苦培养,对其的努力教育,及时加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是学生文明离校的重中之重。只有深入细致的与毕业生进行情感沟通交流,科学地、全面地、深入地把握毕业生的情绪特征,进一步认知其心理行为的特点,才能找准倡导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开展的着力点,帮助他们通过适时调整“六个一”,预先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隐患。引导他们争做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进而成为报效祖国、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

二、毕业生离校前感恩教育的实施原则

倡导毕业生文明离校是每个高校的工作重心和难点,怎样能保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怎样减少和避免毕业生离校前失范行为的发生,怎样让大学毕业生融入社会才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强化毕业典礼等各种活动的感化作用。

老师是关注毕业生就业的首要责任人,也是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支持者。通过师长对毕业生的认同、理解和关心,可以有效缓解学生在离校阶段的消极心理;强化毕业生典礼的功效,邀请学校领导和论文指导老师参加毕业典礼,同毕业生合影留念,给予毕业生更多的社会支持,让他们体验更多的成就感。

2、推进毕业生同学间的交流。

通过互相祝福、签名留念、经验传授、得失警示等一系列交流活动认真回顾总结自己的大学生活,让毕业生既向同学敞开了心扉,又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找到了基础。为即将毕业的同班同学留下一席珍贵的话语,有可能让对方受益无穷,也有可能成为同学之间相互回味的宝贵财富。把大学几年的得失体会告诉给低年级同学,为他们列出一些对自己产生较大影响的书目,会使同学之间的友谊在真诚中迅速升华。

3、倡导毕业生常怀感恩之心。

通过感恩活动引导毕业生对自然心存感恩,懂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进一步强化学生积极的环保意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对社会心存感恩,了解人与社会紧密相连, 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他人的帮助与关心心存感恩,领悟人与人之间关爱的真谛,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素质,与他人和谐相处、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自尊意识和自立意识,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情感和健全的精神人格,从而提升其精神境界,完善其人格和信仰。

4、弱化离校前的消极情绪

通过毕业前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缓解毕业生在时间上的紧迫感,消除未来工作的恐惧感,通过师长对毕业生的认同、理解和关心,有效缓解学生在离校阶段的消极情绪的滋生,更加切实有效的弱化毕业生离校前较大的情绪波动。

三、做好毕业生离校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法

即将踏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面对着诸多的现实问题,而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深刻变革、价值观复杂多样的历史时期,毕业生的身份变化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及生活方式都要接受一系列巨大的挑战,给予合理的指导将会产生重大的社会意义。

高校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历来都受到院系的高度重视,在多年的毕业生离校工作中,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不断地进行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努力找出一条既能使工作做得细、好、稳,又能针对不同的学生的特点并使之成才的新思路、新方法。

即:通过辅导员开展“一个平台、一份礼物、一句叮咛”工作,积极倡导毕业生留下“一个心愿、一份承诺、一句祝福”,实现学校同毕业生之间双向互动,引导毕业生文明离校。

一个平台:通过毕业前就业咨询、毕业后心理辅导和问询回访制度,构建大学毕业生咨询回访平台“六个一”,帮助毕业生消除和克服毕业前的浮躁不安和亢奋情绪,帮助他们充分树立自立自信自强的心理素质,能更好的面对社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一份礼物:以毕业生主题班会为载体,让他们对学校产生归宿感,对同学、对老师、对培养了自己的母校常怀感恩之心,起到文明离校的思想引导作用。

一句叮咛:召开学位授予仪式大会,由系领导及论文指导老师在毕业大典上对每一位学生分别提出一句叮咛,叮咛初涉社会的毕业生对自己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让毕业生对学校产生归宿感,对社会萌生责任感。

一个心愿:组织毕业生在统一的时间以填写“心愿卡”的形式,引导毕业生展望未来,规划人生,留下自己对未来的憧憬,许下自己的心愿和梦想,并为之奋斗。

一份承诺:组织开展一次毕业生立志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宣誓活动,以此倡导毕业生对自己、对学校、对社会承诺,做一个积极进取、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的优秀青年。

一句祝福:组织毕业生用简单的一句话对老师感恩,对陪伴了自己四年的同学感恩,对辛勤供养自己的父母感恩,并衷心祝愿自己的母校明天会更好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四、毕业生文明离校问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毕业生‘六个一’双向互动教育模式”在推广上有很大的价值。首先是对学校、对社会意义重大,毕业生作为高校教育质量的体现,他们的角色转变快速适应、情绪迅速调整,将会对工作产生良好影响,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培养,也将提高母校的影响力;其次,“六个一”教育模式主题鲜明,步骤紧凑,容易实施,可操作性强,易于推广;再次,效果既突出又快捷。

通过开展“毕业生‘六个一’双向互动”教育,使即将走向社会的毕业生,感受到母校给予自己的关怀,使他们少一些盲目,多一些理智;少一些悲观,多一些自信。从而消除了毕业生对未来工作的恐惧感,缓解了在时间上的紧迫感,增强了毕业生对个人、学校和社会的责任感,同时弱化了毕业生离校前的情绪波动,加强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引导学生产生对母校的感恩之情,使毕业生感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六个一”,体验到更多的成就感。

通过完善“毕业前就业咨询、心理辅导和毕业后问询回访”制度,让毕业生们能够时时刻刻感到母校的关怀和温暖,还能帮助毕业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挖掘自身潜力,明白自己需要什么,只有做出合理的职业和人生规划,才能充满自信、有的放矢地努力,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少走弯路。通过开展毕业主题班会让每届毕业生带着友情、带着智慧、带着梦想、带着美好的回忆,昂首走出校门,融入浩瀚的社会大潮,用百倍的信心,书写新的人生篇章。在毕业典礼上系领导及论文指导老师针对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与特点分别提出一句叮咛,让大家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一帆风顺。“恩师难忘,珍视同窗;荣耀母校,无悔青春;认真做人,踏实做事;恪守诺言,无愧师魂。”毕业生的承诺是对自己、对母校、对父母的宣誓。

总之,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离校前的心理动态和特点,采取合理有效措施,使广大毕业生在即将走向社会的关口上,用“一个平台、一份礼物、一句叮咛,一个心愿、一份承诺、一句祝福”的真情实意给他们的大学时光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参考文献:

[1]李磊,梁树清.高校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探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9.10 (5)

[2]杨文俊.浅谈毕业生的文明离校工作(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9(5)

[3]刘笑.浅析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的情感沟通问题(J).高教高职研究,2009.9

[4]任学兵.试论新时期高校如何加强毕业生离校期间的安全稳定工作(J). 网络财富,2010年3月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范文6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80名湖南城市学院体育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依据该文研究内容、目的和任务的需要,在湖南城市学院图书馆和中国知网及万方等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在总结以前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焦虑影响因素。 

(2)问卷调查法。通过参考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国内其他研究者设计的问卷,在老师及专家的指导下自行设计一份问卷调查表,对湖南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焦虑自身因素进行问卷调查。该问卷共发放80份,回收78份,有效60份。 

(3)访谈法。对湖南高校体育专业往届以及应届毕业生进行电话采访调查、当面采访调查。对目前湖南省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焦虑情况做详细的了解和统计分析。 

(4)逻辑推理法。在研究过程中,采用类比、归纳、综合分析法,对所收集资料进行逻辑分析,总结影响体育学院毕业生就业焦虑的因素。 

2 就业焦虑的概念 

根据查阅资料文献,就业焦虑是一种消极情绪,主要表现为情绪上心神不宁、紧张烦躁,行为上茶不思饭不想、频繁翻看就业信息,严重者呼吸急促、心脑电图变化等。该课题认为就业焦虑是毕业生面临就业时而出现的情绪变化。 

3 结果与分析 

根据调查分析体育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念虽然在总体上是倾向于务实化与理性化,但由于处于择业观念的转型过程,因此各种不良观念也存在着,并影响了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健康与顺利就业。分析自身原因。 

3.1 自我认识不清 

经过大学的学习,体育专业毕业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才能有了相应的提高,也懂得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但是也有很多毕业生不能客观的认识自己,不了解自身有哪些优势与特长,有哪些劣势与缺点,在面试时,不能充分的表现自己的优点。尤其所学是体育专业,社会能提供的对口岗位有限,就业时不知道自己可以干什么、能干什么,不知道自己能适合什么工作,出现就业焦虑。 

3.2 就业期望值过高 

体育专业毕业生多处于青年初级,他们对美好的未来非常憧憬。由于涉世未深,前期都是处在学校和父母的翅膀长大,接触社会较少,其理想和抱负较大,对未来的工作期望值较高,希望自己留在城市工作,尤其是一线城市,不考虑在农村工作,甚至有部分毕业生一味追求工作薪酬待遇,认为留在城里总会比农村乡镇好。当体育专业毕业生进入社会求职时发现理想与实现相差甚远时,心里产生落差,对就业就会产生焦虑焦、焦躁。 

3.3 个人能力不强 

社会一直在进步,信息化也普遍带入人们生活,手机、电脑等一系列信息化产品也占据着大学生大部分时间,体育专业学生相对于其他专业学生不爱学习,在课堂上对于文化理论课程兴趣不浓,文化基础理论基本功不扎实。而毕业生大体朝教育方向发展,基本的理论知识在教学中非常重要,而现在大多的毕业生掌握程度不够,再加上体育教育学生很多个人专项能力也不强,在面对就业面试时,对本就较少的同等岗位机会,竞争不过他人,从而焦虑不安。 

3.4 就业动机过强 

受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影响,虽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在大学期间靠的是家人经济支持完成学业,尤其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在高中时参加体训,就花了家里不少钱,一面临毕业感觉不好意思再向家里要钱。毕业生面临毕业时,急于找工作,能够经济独立。部分学生毕业时选择考教师编制,而且选择那些较好的市区学校,非好学校不报,动机过于强烈,担心不能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而焦虑加剧,站立不安。 

4 就业焦虑应对策略 

4.1 正确认识自我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体育专业生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知道自己有哪些优势和特长而针对自己缺点努力改正。可能理论知识是大部分毕业生的短处,那就发挥自己体育生该有的体育特长,宣扬出豪爽的精神风貌,表现出较高的情商,为以后留下广阔的人脉。 

4.2 调整职业规划 

毕业生经过高三一年体训的魔鬼生活,再经过几年的大学生活,一路有太多的苦与笑,在即将走进社会大多是抱着美好的理想与愿望走出校门,他们追求理想和美好的生活是可以理解的。毕业生追求的职业与自己条件不符,认为自己是上了大学的,应该毕业后是一份体面的工作,就业期值设置过高,理想与现实总是会有差距,遇到挫折就导致心里不安。因此需要调制职业抱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职业规划,比如打算从事教育行业考取教师编制的,选择上不一定非得城市学校,可以先选择特岗教师,避免多人同时竞争,先选择就业再择业。只有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值,合理安排职业规划,抛弃理想化的东西,才能将心理调节到最好的状态,才能避免就业焦虑。 

4.3 提升自身能力 

自身能力是进入社会工作的保障,只有当自身能力足够,走在哪里都不怕。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虚度光阴,玩手机、谈恋爱、玩游戏,每天都是混日子过,到了即将毕业是,一回想起自己大学时光,心里就慌神了,感觉什么都没学到,产生了就业焦虑。毕业生应及早提升自身能力,弥补自身知识的短缺,对于体育项目花时间去重新巩固,提升专业技能。想从事教育行业的毕业生,可以观摩老师现场上课,也可以观看教学视频,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也可以向前辈请教,他们也会帮助你提供一些可以帮助建议,这样,你慢慢地掌握了,能力就上升了。能力的提升,自然也是要锻炼的,不断锻炼,才可以得到提升,不要怕失败,失败了积累经验,下次避免方可胜利。书本里,有太多的知识需要大家掌握,当然,也可以求助网络,看网络上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建议,这样,慢慢地就丰富了自己的认识。人的所有的能力都是积累出来的,不是天生有的。所以,慢慢地积累,让自己不断地得到沉淀,才是关键。只有自身能力够了,心里做任何事有了信心,才能不会产生就业焦虑。 

4.4 降低就业动机 

毕业生学成之后,急于找工作,急于经济独立,都是可以理解的。根据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动机处于适宜强度时,工作效率最佳;动机强度过低时,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不可能提高;动机强度超过顶峰时,工作效率会随强度增加而不断下降,因为过强的动机使个体处于过度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干扰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正常活动,所以毕业生应适当降低就业动机,这样才能以更好的状态面对就业。体育专业毕业生应该明白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不能急于求成,应当以平衡的心态对待毕业就业问题。在毕业时适当转移就业注意力,不一定毕业就必须参加工作,可以给自己一点时间去旅游,去感受一下世界,感受一下世界的广阔,释放一下行为动机,让自身以全新的面貌面对就业。 

参考文献 

[1] 王茜,王雪峰,董能.湖南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9):118-121. 

[2] 张晓琴.大学生就业焦虑及其成因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 2004(5):106-108.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范文7

一、高度重视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    

目前,在部分高校内存在着拼凑、抄袭甚至购买论文的不良论文写作风气,其负面影响显而易见。不良风气的背后隐藏着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落后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在小学、中学阶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发研究兴趣培养与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被忽略,其结果使部分学生形成被动地接受教育和学习知识以及被动地按照教师要求进行写作的习惯。部分大学生在进人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仍不能将学术研究与写作、科学探索与成果性写作有机联系起来,仅仅将论文写作看作是一段学习完成之后的文字总结,是一种不得不做的被动性工作。    

人的科学探索活动应当包含两个过程:一为实际动手过程,包括调查研究、查证资料、引证理论思想、提取实验数据及推导实验结果;二为以文字材料的形式详录科学探索的全部过程,并以论文的形式表达作者的发现和观点。从这个意义上讲,论文写作并不是单纯的工作总结,而是一项全面体现科学探索过程的活动。    

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高等教育,应当将论文写作与人的研究探索能力结合起来,与人的科研兴趣结合起来,与人的正确、有效、科学合理地表达思想与意志的愿望结合起来,变被动式的写作教育为主动性的写作实践,变拼凑式及堆砌式的写作形式为科学合理的探索和研究思想的逻辑性表达,并藉此来倡导并实施一种创新性的论文写作教育。    

社会上及高校中出现的论文写作上的不良风气已经引起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为贯彻落实((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切实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实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新要求,最近,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通知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将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视为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使学生们充分意识到毕业论文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    

第二,第二.将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视为培养大学生关注社会现实与需求,掌握文化、科技前沿领域动态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强化学生的科研意识与学术意识,强化论文写作的社会实践意义,做到选题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第三,第三,将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视为健全管理机制、倡导良好学风、培养优良学术道德风尚的重要手段与途径,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学风教育。使学生理解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和意义.充分认识到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对自身思想品德、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深远的影响,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倡导科学、求实、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优良学风,切实纠正毕业设计(论文)脱离实际的倾向,严肃处理弄虚作假、抄袭等不良行为。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范文8

集中实践教学工作安排的通知

各位班主任、辅导老师、学员:

根据教学计划进程和学校工作安排,本学期集中实践教学工作从5月5日开始,5月31日前结束,参加范围为我校2010年春季以及2010年秋季前(含2010春)的开放教育学员,为做好此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集中实践环节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以致用的重要环节,也是广播电视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具体体现。集中实践环节由社会调查和毕业论文两部分内容组成,占毕业学分8学分。其中社会调查占3学分,毕业论文占5学分。

一、社会调查针对所在地区或部门存在的某一现象,热点,焦点等问题来确定,以小见大,明确具体,并根据选题列出调查提纲。以采取实地综合考察,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问卷调查,资料调查等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方法,也可以是上述几种方法结合并用。要求字数不低于3000字。

二、毕业论文

(1)写作的基本要求

1、从文章的主题到内容,不得违背四项基本原则,不得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相违背。

2、毕业论文的选题应当在专业范围之内。

3、毕业论文的体裁应为学术性论文。调查报告、工作总结不能作为毕业论文。

4、论文内容应观点明确,资料翔实,结构完整,层次清楚,语言通畅,格式规范。

5、应当具有相当的学术含量和内容容量,要有分析、有认识、有新意。论文总的字数专科不得少于3000字。

6、毕业论文应当由学生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2)时间安排5月5日—5月10日,确定论文写作题目。

5月11日—5月15日,确定论文写作提纲。

5月16日—5月18日,完成论文初稿。

5月19日—5月21日,完成论文修改稿。

5月21日—5月24日,完成论文定稿,按要求打印成稿。

5月25日—5月31日,论文答辩。

学员在规定时间内分别完成论文的初稿、修改稿,辅导教师认定合格后完成定稿,并准备参加省、市电大组织的论文答辩,经答辩合格后,获得5学分。社会调查及论文严禁抄袭和网上下载,不合格者需要重新写作和答辩。

附:1、论文辅导教师及分组名单

2、开放教育毕业论文格式的要求

3、专科论文封面格式

焦作电大武陟分校

2012年5月5日

关于开放教育毕业论文格式的要求

开放教育毕业论文参考格式:

关于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关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实施细则(试行)》已有明确规定,现重申如下:

1、统一使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一式三份。毕业论文题目为小二号黑体字,大标题为小三号黑体字,正文为小四号宋体字。

2、毕业论文形式要完整,应当包括封面、论文摘要(300字左右)、正文、注释、引用参考文献资料等内容。

3、毕业论文须有自己的观点。对所引用的他人的观点、参考的文献要注明出处(可用脚注、尾注的形式清楚地表现出来,注明作者、书籍名称或刊物、出版社、出版时间、页数等),引用其他参考资料也应注明资料来源。

4、论文结构安排请参照下列格式:

第一页为封面(封面内容及字号参照下页);

第二页起为正文。正文结构为:

论文题目(小二号黑体字);

内容摘要 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左起,写明“内容摘要”字样,点冒号。紧接着写摘要内容。(小四号宋体字,300字左右);

关 键 词 是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的用以标示论文主要内容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与摘要不空行,左起,写明“关键词”字样,点冒号,紧接着写关键词,关键词之间空一格。3000字的论文。以3-5个关键词为宜。

正文:其中大标题为小三号黑体字,正文为小四号宋体字;

紧接正文为注释、参考文献资料目录注释、参考文献资料要分开列出;参考文献与正文空一行,左起写明“参考文献”字样。然后另起行,用阿拉伯数字序号开列文献。每一条参考文献包括的项目有:著者姓名、书的名称、卷期号数、页数、文献题目、发表年份等。

5、论文封面和社会调查封面格式一样

开放教育试点XXXX专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小二黑体)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论文结构

论文题目(小二号黑体字、居中)

内容摘要:(小四号宋体)

关 键 词:

(空两格)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范文9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 ;学生;就业状况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8-0058-02

社会体育专业是体育学类的学科专业之一,是一门新兴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相近。为培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体育素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意识和一定创新能力,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管理、体育市场营销、群体性体育活动等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以及具有社会体育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江西理工大学应科院社会体育专业07届至12届共6届毕业学生,其中07届38人,08届 53人,09届 83人,10届43人,11届55人,12届34人。

2.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资料,网络调查,电话访谈,专家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

二、结果与分析

1.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

表1可看出,我院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所占比例最大的是企业和教育部门,所占比例为25%;其次是自主创业,所占比例为10%左右;从调查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学生毕业后初次就业率在20%左右,但70%的学生在当年10月份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大部分学生选择教育部门和企业,自主创业的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行政部门就业和考上公务员的人数比例相对较少。从调查的数据来看,从事本专业对口服务领域的学生占到30%,70%的学生从事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较之其它普通专业偏低。

表1:我院近6届社会体育专业就业情况统计

2.就业意向与择业标准调查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针对每届毕业生进行毕业意向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不到30%的毕业生能找到与本专业对口的工作;30%左右的毕业生有意向去行政部门工作或考公务员;想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占10%左右;想去教育部门就业的占20%;去企业就业的占的10%;还有相当部分学生就业意向不明确。从就业情况可以看出,这与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违背,特别是近三届毕业生就业状况与所学专业对口的比例很小。

3.社会体育专业供需调查分析

(1)人才供需结构配置分析

高等院校每年向社会输送大量的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其知识结构和社会实践能力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及社会的需求。用人单位对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是不仅要精通相关的体育专业知识,还要有相关的管理,金融,营销等方面的知识,有的甚至要求有一些相关的技能,如:运动员登记证书、社会体育指导员登记证书、驾驶执照等相关能力证书。学生在校期间只注重相关的体育技术指导和技能教育,忽视或者轻视了相关其他的技能学习。因此,出现了调查中出现的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找不到相应的工作,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所需人才。

三、促进社会体育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及建议

1.适当增加实训实践课程比例,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对实训选修课程适当增加,加强实践环节。社会体育专业就业有其实践性,职业性的特点。培养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其实践性、职业性特点,尽可能模拟社会体育专业的社会工作环境进行实践教育培训。如:可以让学生在学校的一些场馆进行管理,组织管理相应的运动会。

2.灵活调整专业设置。体育学作为教育学下的二级学科

其设置专业主要有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社会体育学、运动生理学、民族传统体育类专业五部分。虽然他们同属于体育学,但各自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却不尽相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学生数量相对较少,学生就业状况相对于体育教育专业与社会体育类专业学生有一定优势。因此,课程设置应该紧跟社会发展需要,打破供需形势。休闲体育项目的兴起与普及,传统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也要灵活调整。如网球、高尔夫球等。

3.建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块。对实践实习环节进行强化,全面配合实践教学改革。通过实践,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更加及时的去补充自己在专业方面的不足。不断寻求学生实践的合作伙伴。真正能让学生走出校园,把所学的、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能真正应用到实践当中。进一步为自己的就业做好规划。

4.提高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结合社会形势,适当聘请校内外相关专家,结合自己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创业能力进行适当培训,引导鼓励学生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创业活动中去。

5.进行有针对性引导就业教育,提高就业意识,引导鼓励毕业生多去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同时,鼓励毕业生把创业和自我雇用作为一种理性职业的选择。大力开展创业教育,以专业特点为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学生的自我创业意识。

目前,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改行换业现象严重的原因,不仅仅是社会需求过剩的矛盾、社会对人才的期望值高和高校实际培养人才能力低的差距问题,还存在多数高校在专业培养目标上的雷同与偏差,在课程设置中专项技能与实践指导类课程比较偏少,以及生源质量水平低,不良的就业观念等多种因素。 为了改变这种就业状况,使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拥有美好的前景,首先,社会应该设立相关明确的工作岗位,其次应该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开设专业技能类课程,增加实践指导课程的比例,再次,对学生就业指导进行不间断的观念转变。最后,高校应该开放办学,把社会体育专业推向社会。只有如此才能使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更好地为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从而推动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健康积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房晋.论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准备[J].体育科学研究.2009,(04):85-87.

[2]刘素卿,李凤彦.高教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03):5-7.

[3]刘勇,易钦仁,张丽丽.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2,(03):14-15.

[4]孙伟.国外社会体育的社会学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3,(02):78-79.

[5]梁正瀚.大学生就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培养分析――以体育专业为例[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0):.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