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戏剧之家杂志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今古传奇传媒集团

  • ISSN:1007-0125

  • CN:42-1410/J

戏剧之家杂志

戏剧之家 2018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戏剧之家杂志特别论坛
4-5

简论戏曲新编现代戏创作

作者:白小琼 单位:四川省艺术研究院; 成都610041

摘要:随着现代戏、传统戏、新编历史剧"三并举"的戏曲剧目政策提出,我国戏曲新编现代戏迎来了蓬勃发展期。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戏曲新编现代戏作品进行分析,试图总结当前戏曲新编现代戏的创作生产现状和发展规律,并对新编现代戏的创作生产提出建议。

6-8

从《单刀会》看关汉卿历史剧创作的基本特点

作者:张为 单位: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 北京市100007

摘要:元杂剧《单刀会》是关汉卿笔下一部根据三国历史改编而成的历史剧,该剧体现了关汉卿历史剧创作的基本特点。关汉卿历史剧创作的历史特点有:历史事实服从作家的立场选择、形象塑造服从作家的情感偏向、历史诠释服从作家的前定观念。

9-10

从《赵贞女》到《琵琶记》主旨演变的原因

作者:邓梦鹤 单位:河南大学河南地方戏研究所; 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琵琶记》对《赵贞女》翻案式改写,使蔡伯喈形象由"不忠不孝"变为"全忠全孝"。元末动荡纷扰的社会环境、宋元文人心态的落差,以及高明主观意图的涉入,共同促成了《琵琶记》主旨的演变。

11-12

《西厢记》在豫剧舞台上的搬演初探

作者:杜芳 单位:河南大学文学院; 河南开封475000

摘要:自20世纪30年代起,《西厢记》这一经典剧目被各地方戏剧种争相改编搬演,时为土梆戏的河南豫剧不落人后,一批剧作家与演员强强联合共同打造出了多部优秀的豫剧改编本,而豫剧《西厢记》改编搬演的过程又与豫剧改革之路相映衬。笔者尝试分析《西厢记》在豫剧舞台上的改编搬演,以期探究经典剧目的现代改编搬演之味。

13-15

论二战前早期电影流派中心理描写美学

作者:余芊 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电影是梦,是幻觉,它在很大程度上对心理的表现不亚于对客观现实的重现。在电影从诞生到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各个国家、各个学派的发展,在较早期的电影发展中,不乏对电影中心理表现进行的种种探索。截止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不同的电影流派在电影心理描写方面,已经将技法与美学表达运用得比较完善。本文在世界电影史背景下,以不同电影流派中有关电影心理描写的叙述为基础,旨在探寻早期各学派中电影人物心理表现的手段。

戏剧之家杂志戏剧研讨
16-17

浅谈祁东渔鼓的传承和发展

作者:王湘莲 单位:广西艺术学校; 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祁东渔鼓是主要流行于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以及永州市祁阳县的地方曲艺。是中华民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祁东、祁阳有着深厚的民间土壤,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比较完整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目前在祁东县有59个渔鼓演唱队,从业人员突破400人,每年演出场次达2.3万余场,观众人数超过千万人次,这种火爆现象在全国实属罕见。同时祁东渔鼓还保留了一大批渔鼓本子,集成了传统民间艺术精华,体现了深厚的湖湘文化,对于研究湘南民间艺术文化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18-19

京剧艺术的时代困境及传承、发展的路径分析

作者:高文超 单位:天津市艺术研究所; 天津300040

摘要: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她被华夏儿女深深热爱着。面临当今的时代困境,京剧艺术该如何传承、发展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以期能对京剧艺术的发展有所裨益。

20-21

论《炼狱》中普洛克托的伦理选择

作者:郭妮 单位:武汉商学院外语学院; 湖北武汉430056

摘要:阿瑟·米勒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剧作家,被誉为"美国戏剧的良心"。其作品《炼狱》被公认为是一部借古喻今的现实主义戏剧。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回到美国清教主义盛行时代的伦理现场,分析主人公约翰·普洛克托的伦理选择,认为其作为清教徒最初犯了通奸罪且选择隐瞒,违反了伦理禁忌,不当的伦理选择是对其伦理身份的背离,最终他对正义的关注超越了对自己名誉的关注,其实是他伦理身份回归的一种表现。

22-22

关于祭祀性戏剧与中国戏剧起源问题的一些思考

作者:唐丝蜜 单位: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戏剧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其庞杂的体系,但是对于戏剧的起源与发生问题一直留有谨慎的态度。笔者对于戏剧起源问题的争论颇感兴趣,尤其是关于欣赏性戏剧到底是否源于祭祀性戏剧的问题,所以笔者就这一话题谈谈自己对戏剧起源问题的一些想法和观点。

23-24

对戏曲“三种传统”与“十七年”戏剧传统的再思考

作者:黄颖 单位: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本文针对傅瑾先生论文《戏曲"第三传统"与"十七年"的再认识》,分析"三种传统"划分的合理性以及"十七年"戏剧改革,从近年来小剧场戏曲的发展看中国戏曲重建的方向与阻力,探讨重建中国戏曲传统的重要性。

25-25

影像肌理下的戏剧叙事构建

作者:赵蕊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音乐舞蹈戏剧学院; 吉林长春130117

摘要:戏剧表演的方式丰富多彩,它是利用演员来扮演角色,利用舞台行动来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艺术,而电影是依靠数字媒体技术,通过导演的叙事逻辑、演员表演、音乐、真实场景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中国的电影与戏剧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戏剧电影的来源就是中国的传统戏剧,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戏剧电影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电影属性的戏剧故事,很多电影的创作也都是借鉴戏剧的艺术表现手法。本文以《赵氏孤儿》为例,探讨戏剧舞台与电影银幕的创作共性。

26-27

从伯格森创造进化论视角探析《皮格马利翁》中卖花女伊莉莎变形的内外因素

作者:张哲昊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萧伯纳是英国剧作大家之一,其戏剧《皮格马利翁》以独特的剧情,个性的人物和深刻的主题,博得盛誉。本文将运用伯格森创造进化论的哲学思想,解析卖花女伊莉莎变形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28-28

试论萨特戏剧《苍蝇》中的自由选择

作者:王尚尚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临汾041000

摘要:萨特的戏剧《苍蝇》取材于古希腊悲剧《俄瑞斯忒斯》,萨特的重新改编使这部作品更具有现代意义。在作品中,无论是戏剧情节还是人物的言行,萨特融入了自己的哲学思想"自由选择",并且都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应有的责任。

29-30

永恒闪耀的中国梦——论话剧《窝头会馆》与电影《钱学森》的主旋律之“魂”

作者:王璐瑶 单位: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地方戏研究所; 河南开封475000

摘要:永恒闪耀的中国梦,象征着话剧《窝头会馆》和电影《钱学森》所共有的精髓特质是弘扬主旋律之"魂"。人性的深度思考和爱国情怀的勇敢坚守,不仅是戏剧影视作品所要倾情展现的,更是人类亘古不变的生命主题。

31-31

扬剧、扬味与Orchestral——观摩扬剧《史可法——不破之城》有感

作者:李由 单位:重庆市艺术创作中心音舞部; 重庆409000

摘要:2017年6月,笔者有幸赴宁夏,参加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观摩了新编历史扬剧《史可法——不破之城》。能在塞北看江南的扬戏,这似乎是一种文化跨越。更出乎意料的是,宁夏大剧院几乎坐满,看来江南的文化在"塞上江南"也早无藩篱和隔阂。新编历史扬剧《史可法——不破之城》讲述的是公元1645年,清兵南下,欲取江南。时任南明兵部尚书的史可法镇守扬州,在诸镇不救、朝廷不援的绝境下,以三千将士对阵十万清军。面对生死刀斧,史可法肝胆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