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当代贵州杂志   部级期刊

主管单位:中国共产党贵州省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贵州省委员会

ISSN:1008-4967CN:52-1108/C

    基本信息:

  • 下单时间:1个月内
  • 发行周期:周刊
  • 发行地:贵州
  • 创刊:1995
  • 类别:政法类
  • 出版社:当代贵州
  • 语言:中文
  • 价格:¥619.20
  • 起订时间:2020年01月
  • 邮编:550001
  • 库存:198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当代贵州 2008年第2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当代贵州杂志本刊评论
3-3

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作者:黔风 单位:《当代贵州》周刊评论员

摘要:美国《时代》周刊在1979年第一期的卷首这样写道:“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

6-12

改革开放30年贵州图志

作者:刘开津 张玲玉 单位:《当代贵州》周刊记者

摘要:一图胜千言。30年,于历史长河而言不过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这30年,生逢其时是中国人的普遍感受。每一次变革,每一场盛事;每一起波折,每一段过往;其间风云变幻、传奇迭出,无不激荡人心,沉淀人生。在时间、事件之外,无数人物,命运起伏。

当代贵州杂志1O个家庭故事·贵州30年
13-18

甘苦遭逢映家国—伍席源感沐政风忆往昔

作者:杨骏 顾海凇 张蓓 单位:《当代贵州》周刊记者

摘要:找一位政界人物,来帮助我们揭开贵州改革开放30年闻政策制定层面的帷幔,探寻那些深重影响贵州命运前途的历史车痕,是一件颇费周折的事。这个人物,必须在30年进程中始终与贵州改革开放的现实有着紧密的关联,并在较长时段里近距离地居于或接触核心决策层,还有,他能抛开领导干部的顾虑,面对媒体透露那鲜为人知的个人沉浮、家圄变迁。几经推辞后,伍席源总算应允了记者的采访要求,“先聊聊天吧。”此时他的案头。正堆放着一摞受省政协委托编辑的《亲历贵州改革开放30年》约65万字的书稿。

19-19

亦师亦友亦兄长的老伍

作者:许明 单位:贵州出版集团公司

摘要:《当代贵州》总编辑杨骏周末来电话,邀我为伍席源的专访写点评,理由是我曾在省委办公厅工作,熟悉他和他的家庭。这个理由确实令人没法认真拒绝,最后只能从命。

20-23

新变化改写旧歌谣—苗族农民古顺德和家人的苦乐变迁

作者:何云江(文/图) 李牧(文/图) 单位:《当代贵州》周刊记者

摘要:从1986年起,大规模扶贫开发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多年来,随着扶贫开发不断向前推进,和吉顺德老汉一家一样,贵州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告另I了贫困,并不断用亲身经历的伟大实践,改写着不合时宜的旧歌谣。

24-24

扶贫开发 任重道远

作者:向阳生 单位:省人大常委会委员

摘要:扶赞救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只有在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千百年来形成的贫困问题才有了真正解决的可能。在改革开放以前,尤其是在贫困问题最为突出的西部农村,扶赞工作基本停留在救济武、“输血式”的状况中,贫困面貌没有显著改变。1986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开发式扶贫方针,

29-29

科学谋划公路交通发展—对话章征宇

作者:陈岗 卢杰(实习记者) 单位:《当代贵州》周刊记者

摘要:《当代贵州》:请您介绍一下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公路建设取得的成绩。章征宇:改革开放拉开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幕,从1985年开始的“粮棉布以工代赈”发展公路开始,直到2000年的第7批“以工代赈”结束,10多年间,我省的公路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1998年中央作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战略以来,

30-33

剪下光辉岁月一角—陈祖万家中珍藏的电力建设记录

作者:肖露 单位:《当代贵州》周刊记者

摘要:翻开陈祖万的报章剪贴本,就不难寻找到贵州电力大步前行的星点足迹.从关注企业职工生活的细微片断到报道电建铁军中的“光明使者”,从反映时效性极强的电建进程到探讨如何正确实施行业监管.笔耕不辍的陈祖万更像一名身兼重任的媒体人,富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4-34

“西电东送”呈现双赢

作者:胡晓登 单位:省社科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贵州省省管重点专家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近年来,电力紧张情况明显凸现,从大趋势来看,电力紧张的局面还要持续。这种情况对贵州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电力缺口较大,仅广东省2005年的电力缺口就达到1000万千瓦,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一批水电和火电项目,可以有效满足发达地区的电力需求。

35-38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陶华碧一家调制的贵州味道

作者:唐福敬 黄莎莎 单位:《当代贵州》周刊记者

摘要:从街边小摊到销售额十几亿的民营企业,从“草根作坊”到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知名品牌,“老干妈”陶华碧的传奇经历和老干妈公司的成功嬗变,演绎出贵州民营经济、黔商群体30年来发轫、起伏、;I士大的成长历程,谱写了一曲贵州民营企业思变图强、惠农兴黔的奋进篇章。

39-39

民营企业的和谐共生之路

作者:蔡云 单位:金融学硕士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摘要:改革开放30年,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在国内民营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贵州民营企业对全省GDP的贡献值已经从1978年的1%增长到2007年的超过31.3%。

40-43

当年的奋斗精神还在流动--李国士平凡家庭不平凡的经历

作者:文叶飞 彭奇伟 娄万海(见习记者) 单位:《当代贵州》周刊记者

摘要:改革开放30年,劳务输出已成为昔日封闭的贵州寻求更广阔发展空间的重要选择,成为农村广大群众脱贫致富、更新观念、增强素质的重要途径。走近被誉为首开全国有组织劳务输出先河的“正安娘子军”之父李国土,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贵州劳务经济鹏程展翅,来路方长。

44-44

提高贵州劳务竞争力

作者:李昌来 单位:省农业办公室

摘要: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首先在农村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业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依靠改革解决了吃饭问题之后,农民增收的问题逐步凸现出来。部分富余劳动力开始流动于城乡之间从事“额外”的种植业、养殖业和“赚现钱”的行业,

45-48

发出贵州的“呼声”—李发模:家事国事天下事

作者:冉光跃 康刘飞(见习记者) 单位:《当代贵州》周刊记者

摘要:改革开放使得地处偏远的贵州在文艺领域发出了激越的声音。今天,文化资源富集的“多彩贵州”正走向世界,这当然少不了一直致力于本土文化审美追求的文化界人士的现实关怀。凭借着对生活、家庭和脚下土地深沉的爱,经历了诗坛30个春秋的李发模至今仍和文艺羿同仁共同为推动贵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努力。

49-49

贵州文艺与贵州形象

作者:何光渝 单位:省文联副主席 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省管专家

摘要:“贵州形象”问题,直接关系到贵州在外的“声誉资本”。而贵州文艺对贵州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贵州文艺从业者对塑造贵州形象,理应有所担当。这应该成为我们观察贵州文艺整体状态的一种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