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时间:2022-04-18 10:33:02

摘要:农业推广技术在农村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将先进的技术引入到农业生产领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大国的必要条件。各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建立适合自身的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并进行有效实施,大力推动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农业推广 硕士论文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农业推广渔业硕士教育前景

一、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研究生教育现状

1.招生单位和招生规模、生源

目前我国农业推广硕士招生单位有70家,包含13个领域,领域点403个;其中水产一级学科对应设置渔业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渔业领域按二级学科设置水产养殖、渔业资源管理和渔业技术三个方向。全国渔业领域招生单位有16家,占全国涉渔高等院校总数的61.5%;它们分别是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学院、宁波大学、长江大学、广西大学、集美大学、西南大学、海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从地理位置来分,位于内陆有6家、沿海地区10家,主要分布于东部、中部和西南地区;高校类型包括水产院校、部属和地方综合性大学。2009年全国渔业领域招生单位录取人数为115人,占农业推广硕士总招生人数的1.6%,单位平均录取人数7人,教育规模很小[1]。以广西大学渔业领域研究生招生情况为例,从表1可以看出:2009-2011年近三年来共招收渔业领域研究生7人,其中全日制4人、非全日制3人。生源特点是学历高、学缘单一:85.7%的学生具有本科学历,来自本校的生源比例高达71.4%。其中全日制生源主要来源于本校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的应届本科生或从学术型硕士考生中调剂,75%为本校应届本科生;非全日制学员全部来自广西大学的在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主要职业背景是水产科学研究和农业职业教育。

2.培养方案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机构为了使研究生培养工作符合培养目标,保证一定的规格和质量,为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制定的教学计划,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依据。2010年11月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渔业领域协作组在广东海洋大学召开2010年年会,转发2009年12月18日协作组会议审议制订的《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布置编制和提交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至此,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研究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培养方案全部制定,两者在培养目标、招生对象和入学形式、学时方式和年限、实践环节要求和课程设置、文凭学历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不同(详见表2),为厘清不同规格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课程体系

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中有重要的作用,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需有较好的理论深度和宽泛的覆盖面,使研究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全国农业推广硕士教指委下发的《关于制订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农推指委[2005]5号)明确指出: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应当根据培养目标分领域设置,每个领域结合自身特点和课程设置框架确定具体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课程设置包括公共课程、领域主干课程、选修课程。公共课程完全相同,各个领域设立自己的领域主干课和选修课。新颁发的《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突出专业学位课程的基础性、专业性与实践性,特别增设了2门研讨和案例教学课,保证了受教育者掌握渔业专业理论知识,具有从事渔业专业的工作能力。表3所示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研究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课程体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全日制的领域主干课按新设的3个二级学科方向设置三个课程模块,每个模块包含本方向五门课程供学生选修,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与非全日制的有很大不同;渔业领域主干课《渔业政策与渔业管理》和《水域环境保护》采用新编教材,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亦强调与非全日制的相应课程有所区别。广西大学根据北部湾经济发展需要和自身师资队伍特点,在保持非全日制课程体系不变情况下,选择开设全日制水产养殖和渔业资源管理2个方向。

4.教材和师资建设

为解决专业学位教材不足和师资水平问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渔业领域协作组开展和组织了一系列活动,结果详见表4。截至2010年12月,农业推广硕士渔业领域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中18门领域主干课共有11门获得了课程和教材建设立项,约占总课程的61%;2010年12月由上海海洋大学承办农业推广硕士渔业领域主干课程《渔业政策与渔业管理》的师资培训。渔业领域研究生教育优秀教材和案例缺乏、师资队伍总体水平有待提高的状况得到改善。以广西大学为例,从表5可知广西大学渔业领域研究生师资队伍的基本结构是:校内任课老师10人,其中导师7人,聘请校外导师3人。渔业领域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主要聘请广西水产行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学术水平的业务专家和用人单位中具有较大行业影响力、较高社会威望的管理专家。师资队伍基本结构中任课教师具有博士学历的占70%;正高职称的比例为40%;年龄结构也较为合理,40~50岁之间中年骨干占到70%;有推广工作经验的老师比例占70%,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占30%。校内导师中高学历的比例较高,其中具博士学位的老师占教师总数的71.4%;正高职称的人数占到总数的57%;校内导师的主体在41~50岁年龄段,占57%;有推广工作经验和有国外学习、工作经历的老师分别占71.4%和43%。校外导师博士和正高职称的比例均为33.3%,年龄均在50岁以下,与广西大学没有学缘关系。这说明广西大学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研究生的教师队伍年轻、学历高的比例较大,学习和工作经历丰富,学缘广泛,指导力量相对较强并有利于国际化教育,整体结构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

二、影响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因素

1.行业人才需求旺

目前,我国每万名农业劳动者中,拥有的科技推广人员数量是1人,而德国是13.5人,美国是7.2人,日本是5人;我国每百万农业人口中,拥有的农业科技产业人员是77人,而发达国家是2458人,世界平均水平是137人[2]。按照发达国家和成功推广经验的标准,其投入配比研究、开发、推广是110100,科技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6%,我国不到1%(约0.6%),而推广经费只有研究经费的1/4。当前我国渔业科技人员总数不足11万人,仅占全国渔业人口的0.57%;我国平均每年通过鉴定(或验收)的水产科研成果达100多项,但应用到渔业生产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科研成果不到50%,远低于日本、挪威等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大国,水产养殖产量占世界水产养殖总量的70%左右,渔业是中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3]。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渔业技术推广体系需要继续发展壮大,渔业领域专业学位的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和旺盛的需求。

2.国家鼓励发展专业学位教育

2010年5月以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提出了一系列加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举措。2009年以后各招生单位每年削减5%~10%的招生指标,用于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增加招收一定数量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使专业学位逐渐成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体[4]。表明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开始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

3.社会和在职人员对专业学位认同率高

统计数据反映:93%曾在高校参加农业培训的技术人员和农业干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作用持认同态度,社会对农科专业学位毕业生的积极认可程度整体达到53.9%。相关调查还发现近5年在农村或农业部门工作的人员缺乏充足的学习、培训,知识体系没有获得系统性的更新,参加学历教育的仅占23.1%,参加研究生教育的仅占总数的3%,他们对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创新能力有迫切的需求[5]。农科专业硕士毕业研究生中87.96%的人认为攻读农业推广硕士学位在专业理论水平、知识面的拓展、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工作中的创新能力等方面有提高,61.11%的毕业研究生认为获得学位后参与社会竞争优势明显[6]。

4.培养机构做好了教材和师资准备

从以上对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研究生教育现状的分析可知,现有的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水平已经可以满足和保证正常教学的要求。综上所述,国家政策鼓励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社会对农科专业学位总体评价较高,对渔业科技服务人才的需求很强烈;招生单位做好了师资准备,在职人员个人对提高自身专业技术能力、创新能力等有较大的需求。社会对专业学位的高度认同和在职人员渴望提升学历和能力的强烈愿望与目前农科专业硕士招生的冷清状况形成鲜明对比。渔业领域研究生多年来招生人数严重不足,教育规模偏小,如广西大学的渔业领域研究生师生比为1.41。学生人数少不形成规模,相对于学术型硕士的教学培养,专业学位教育很难得到招生单位和老师的重视,致使渔业领域研究生教学存在被边缘化的趋势,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

三、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研究生教育发展前景

据调查,养殖户获取渔业科技信息服务的来源主要是公益性的农技推广部门和鱼苗、饲料供应商等投入品市场主体[3],这说明政府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和涉渔企业是我国渔业技术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构成部分,渔业技术推广服务主要的承担者。公益性的政府水产技术推广体系虽然人员数量较大,但是由于政府投入少导致某些单位名存实亡,无法开展工作。2009年底,政府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在全国已建国家-省-地-县-乡镇五级站12962个,其中独立站3906个,综合站9056个;已建机构中全额拨款站8826个,差额拨款站2667个,自收自支站1373个。据统计,目前85%以上的乡镇水产站没有达到“五有站”(有机构人员,有工作场所,有试验示范基地,有信息、交通、服务手段,有经费保障)的要求,部分地区的县级水产技术推广站平均每月业务经费不足300元。一些地区工资待遇低、工资拖欠现象严重,推广人员的养老、医疗保险得不到落实,无法留住优秀专业人才。部分地方政府因经费不足,把一些地方农业推广服务部门推向市场,有的甚至被拍卖或撤销,造成人员离岗和流失,基层对人才的吸纳能力小。政府水产推广人员近些年一直徘徊在约3.7万人,其中仅8%的人员具有高级职称。政府水产推广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下降、推广人员知识老化等问题导致基层推广人员专业素质下降、队伍不稳定已成为影响推广水平提升的一个关键问题,县乡两级水产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急需加强[7]。调查也发现参加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33.3%在职人员认为最大阻碍为经费困难,希望补贴部分学费的人高达47.8%[5]。从大学生村官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育硕士计划等结果来看,在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由于机会少,很难有良好的发展空间,这些毕业生大都以考公务员和回归城市就业为结局[8]。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研究生的生源主要是我国政府渔业推广技术体系、涉渔企业的在职人员和应届本科生。渔业领域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和应用型决定了政府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和涉渔企业是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如果政府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不推进体制改革,同时增加推广经费的投入,提高基层站点人员的待遇和工作环境,以稳定现有的技术推广队伍和吸纳更多毕业生就业;而当前以涉渔企业为主体的营利性渔业科技推广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成长势头强劲但是覆盖面不大,可容纳的从业人员尚少。近期内,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前景仍不容乐观。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措施

1调查分析的研究方法和形式

调查分析采用了纸质问卷调查、网络调查、座谈会以及个别访谈等相结合的方法,在人才培养单位、人才使用单位、人事部门和学员4方面进行,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得到农业机械化领域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质量现状及培养质量保障问题的一些结论。调查研究发放纸质调查问卷60份,电子版65份,还有大量网络调查资料,组织座谈会24场,对35名推广硕士进行了个别访谈。培养质量问卷调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用纸质调查问卷和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广泛的调查。在课题的前期设计了调查问卷,印刷成纸质版,并将调查问卷公布在“问卷通”网络上,以广泛地取得第一手资料。二是在人员比较集中的单位进行集体座谈,以便深入广泛的交流。三是在普通调查的基础上选择确定部分重点调查对象进行个别访谈,获得全面详细的信息。座谈会等主要根据推广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和反馈,深入到人才培养单位、人才使用单位、人事部门,就对推广硕士的培养、需求和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选定对象进行个别访谈。重点调查访谈对象确定的原则是全面考虑推广硕士的个人情况,如学习科研情况、培养单位、使用单位和生源地域、参与科研项目等,做到既有普遍性,又有针对性,符合统计学原理。

2现状和问题

2.1人才培养单位对推广硕士培养质量的影响分析

调查显示,推广硕士的培养质量受人才培养单位的师资队伍、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办学理念、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影响。农业机械化领域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解决这一问题需加大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开放式的师资队伍,弥补指导教师应用能力的不足。在教学方面,要强调学习研究内容的科学性、前沿性、客观性和权威性。高水平教学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自我适应、自我扬弃的渐进过程。实现教学的整体改善,要有独特性,在办学实践中形成个性风格;要有高效性,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3]。构建开放的课程体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将科研与应用结合,以适应技术、管理和生产要求,使推广硕士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体系和较强的应用能力。在课程建设上,在保证教育阶段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另增设系统理论的课程和实践应用的课程,形成优势,使课程建设形成一个整体性,又有独特性。既注重规范办学,又注重特点创新;既强调稳定性,又强调发展性,以扩大推广硕士视野,帮助发展,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4]。构建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改变原有人才培养的不足,并进行有益的尝试,办出自己的特色,更好地为农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在办学理念上,要大胆创新,改革原有的教研培养机制;要展开理论上的研究,廓清一些模糊认识,为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理论和政策环境。在管理方面,加强自身建设力度,注重管理更新和责任分担,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可实现的重点领域,并不断在实践中完善。推广硕士培养要分析优势、劣势与挑战,把目标、策略以及相关指标细化、具体化、制定出多种可供选择的特色发展方案和途径。

2.2人才使用单位对推广硕士培养质量的影响分析

调查显示,不同单位根据规模和科研含量,有需要农业推广硕士的岗位和必要;使用农业推广硕士人才的数量为4~8人,人员工龄为4~20年;主要应用的岗位和领域为应用推广的岗位;给予的技术职称为中级,担任的职务为科级;认为使用的推广硕士质量水平较好;认为农业推广硕士与实际需要基本适应,推广硕士的培养与科研生产实际基本相适应;对推广硕士人才也很重视,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中给予一定的考虑和优先;农业推广硕士有助于实际工作,对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帮助。推广硕士在工作中成绩显著,是从事科研推广工作的骨干力量,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创新能力,对问题有深层次的理解能力,擅长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但用人单位还认为推广硕士缺乏深入实际解决问题的恒心和毅力,与实际岗位相比,农业推广硕士的技术素养还可以进一步提升,要增强推广硕士的培养质量还有很多工作可做。用人单位在对推广硕士培养内容上,希望能深化基础、拓宽知识面、符合工作实际,进一步提升农业推广硕士的创新能力,提高专业理论水平与职业技能,拓宽其社会人际网络,更好地适应行业对高层次应用性人才的需要。同时,希望人才培养单位从构建整体性、综合性、宽广性和实用性的课程体系等方面着手加强对推广硕士的培养,使其成为复合型人才,切实保障推广硕士的培养质量。此外,对于推广硕士培养评估保障机制的建设,使之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实用复合型人才。

2.3人事部门政策对推广硕士培养质量的影响分析

对人事部门的调查和统计的资料显示,农业推广硕士主要来源是科技人员,从事工作为科技工作。当地有需求农业推广硕士的单位、岗位和使用人才的环境,并制定了引进和使用更多推广硕士专业人才的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成为一项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引进一批符合工作发展需要的推广硕士是加速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保证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人事部门制定了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及项目鼓励性措施,在职称、职务晋升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并给予相应的职位及福利待遇等,确保调动农业推广硕士的积极性,使之能更好地使用。各地人事部门鼓励职工进行在职推广硕士系统学习,对进行在职系统学习的人员给予项目优先权;鼓励农业推广硕士在实际工作中能学以致用,取得较好的成绩,适应用人单位对推广硕士的需求。人事部门积极为推广硕士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充分发挥其自主性、鼓励其独立承担课题项目,对于成绩优秀者给予物质奖励和职位提升。农业推广硕士为当地经济发展,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农业推广硕士能够深入基层了解实际问题,并及时地解决具体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够抓住问题的实质,将其系统化、系列化,提出具有前瞻性、系统性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建议,给当地农业发展等带来新的知识和管理方法,带来新的观念,形成新的工作作风和思路,适应了行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2.4学员自身素质和水平对培养质量的影响分析

调查的推广硕士有科技人员(占43.75%)、行政人员(占43.75%)、企业人员(占12.5%);拥有职称从初级到高级;岗位从科级到厅局级;工作年限为3~25年,年龄为25~45岁;取得学位的培养单位为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农学院和山东农业大学等;取得和即将取得学位时间2000-2012年;学历为本科和硕士。调查显示,学员攻读推广硕士的基点为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为解决问题,首先要善于把握自己的专业困境,即自己在课程学习上的感到困难的境域。其次,不回避自身存在的最重要的问题,不绕着难题走,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再次要全面地检查自我,减少专业盲点。一般而言,专业盲点有两个:一是理论盲点,自己不懂或从来都没有听说的理论或新观念,这需要通过不断理论学习来充电。二是实践盲点。从来没有做过、见过的事情,要靠不断实践、尝试和借鉴别人的有效做法,由孤陋寡闻到见多识广,由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到运用自如。学员攻读推广硕士的重心是在行动中提升理论,在研究中优化行动,积累深厚的学术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推广硕士只有具有宽广的知识与技能、过硬的个人能力、强大的工作动力,才能满足人们对他们的期望。推广硕士的主要学习动机是觉得知识缺乏、岗位工作的需要和要充实自己。攻读原因是专业学位教育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更能适应工作需要;攻读专业学位的最大的收益是创新能力的提升,专业理论与职业技能的提高。通过学习使推广硕士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到提高,创新能力增强,知识面拓宽,掌握的知识更加系统,专业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自身优势和竞争力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和成果转换能力的增强以及职称、职务的提高。在推广硕士的培养上应多安排前沿理论课程,多走进实践课堂,多安排一些多学科学术性讲座。同时,要克服影响推广硕士的质量的一些消极因素,如教育培养针对性不强,推广硕士学习兴趣不高;内容理论性太强,不易理解;上课时间不集中;教学内容陈旧,不丰富;缺少教学参考书和资料,不利于自学;上课时间和工作生活有一定的冲突等;解决推广硕士工作与学习的矛盾突出,学习时间难以保障等困难,从而确保推广硕士的培养质量和水平。

3结论和讨论

从调查结果来看,人才培养单位、人才使用单位、人事部门和学员自身对推广硕士的培养质量都有重要的影响,并有各自的观点、要求和建议。在推广硕士的培养中,要深入细致地听取和分析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充分发挥四方的积极性,合力做好相关具体工作,从而保障推广硕士的培养。人才培养单位在日常培养中,要根据农业推广硕士的自身特点,结合人才使用单位的具体需求,切实把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提升推广硕士的培养质量和整体水平。同时,从科学定位、教学定位等方面完成培养任务和指标,认真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实现办学和培养目标,努力提高农业推广硕士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5]。人事部门要出台相应的具体保障措施,促进推广硕士的成长和使用。学员自身要发挥自身积极主动性,使自己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在日常培养工作中做到四方通力合作,相互促进,突出现代农业教育的特点,面向“三农”和基层,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能力和理论深度以及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以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农业推广硕士教育分析

一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主要为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对农科专业学位和全日制农学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补充和完善,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进步。1招生对象。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招生对象是“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历)人员”。在职农业推广硕士多数来自农业技术推广第一线,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工作能力,而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则不同,其大部分是应届本科毕业生。从生源来看,2009年是从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中调剂而来;20lO年采取“分列招生计划,分类报名考试,分别标准录取”的方式招生。2培养目标。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和在职农业推广硕士在培养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即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3学习方式及年限。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不同于在职农业推广硕士采取的“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模式;学习年限一般为两年,不同于在职农业推广硕士“一般为3年”。

二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面临的问题

1培养目标针对性不强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大部分是应届本科毕业生,且其中一部分是调剂生,他们与在职农业推广硕士攻读专业学位的动机存在差异。在职农业推广硕士进行专业学习的目的性强,而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对专业学位认识度不高,且其中一部分人的学习动机是先获得攻读研究生的机会,以获取硕士学位为翘板进而改变人生,以提升个人价值为前提,其直接目的是为就业增加砝码。此外,鉴于对目前农业技术推广领域工作岗位待遇、农村工作环境、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的考虑,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主动到基层就业的意愿不高。目前的培养目标并不能完全符合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发展需求。

2入学形式专业性不突出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考试有每年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全国研究生“统考”。其中,通过10月份“联考”入学的研究生按非全日制培养,通过全国研究生“统考”入学的研究生按全日制培养。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通过参加年初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获取复试资格,专业课考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研究生的专业基础,但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报考人数不多,部分招生单位报考人数与招生计划人数持平,有的甚至报考人数低于招生计划人数。多重因素导致招生单位通过调剂渠道补充生源,从这两年的调剂情况来看,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调剂门槛较低,大多没有要求本科专业,这样一来,虽然满足了生源需求,但不可避免地降低了生源质量,专业素养不高的调剂生对本专业认识程度不高,保证培养质量成为一大难关。

3培养体制具体实施困难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要求实行学校导师与研究生所在单位导师联合指导的“双导师制”。因为农业推广硕士是在职教育,研究生大部分有工作单位,因此对在职农业推广硕士实施“双导师制”的难度较小。但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多为应届本科生,没有工作单位,缺少相关职业背景,实施“双导师制”存在一定困难。一方面,校内导师“专业”性不强。目前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校内导师主要是由农学硕士的指导教师担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导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但在许多方面与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要求不相适应。另一方面,校外导师的选择程序及指导方式有待完善。校外导师多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但具体资格确认尚未统一;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学习年限为两年,因其与校外导师的学习实践时间有限,就对校外导师的指导方式提出了要求。

4课程教学实践性不高

生源背景复杂的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专业知识、技能基础薄弱,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目前的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课程设置,实践性课程比较少,专业学位的特色不明显,还不能完全满足提高研究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需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对实践技能的掌握,与在职农业推广硕士相比,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缺乏工作经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在我国,学术型学位一直处于主导地位,高校一直注重对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多采取研讨式、启发式教学,而实践式和案例式教学比重较小。目前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适用于农学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研讨式、启发式教学,课堂教学对农业技术推广技能的提升有限;研讨式教学不利于实践经验的积累。课程教学实践性不高最终影响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能力培养,无法实现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5学制缺乏灵活性

根据《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两年。由于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背景、知识基础、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学习动机不同,两年制的学制安排并不能充分满足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多样化的现实需求。从一定程度上说,推进学制改革,提高学制灵活性是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

三完善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体系的对策

1制定多元化培养目标,优化个人培养计划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定位是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但不能否认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学术能力,应允许并鼓励科研能力较高的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我国专业博士学位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方案的制定应避免培养目标僵化,在坚持农业推广专业学位基本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制定多元化的个人培养计划,以适应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发展需求,进而推进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

2完善入学形式,强化专业学位特色

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本身为提高专业学位的培养质量提供了条件,但由于生源不足,调剂门槛较低,反而影响了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质量,通过调剂进入本专业学习的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不可避免会遇到困难。为此,必须调整入学形式,强化专业学位特色。一方面,完善调剂方案。培养单位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可自主设定调剂要求,基于此,培养单位应从保证培养质量出发,适当调高调剂条件,比如要求调剂生的本科专业应属于农学科类。另一方面,突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特色,提高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知名度。加强相关部门对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就业政策倾斜,加大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宣传力度是吸引优秀生源、增加生源数量的有力支持。

3改革培养体制,推进双导师制

为了保证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质量,应重视指导教师在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实行双导师负责制,采取导师小组集体指导、高等学校与实际用人部门合作培养方式。推进“双导师制”,开展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的协同指导培养工作。一方面,提高校内导师对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认识,改善教学方式,提升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素养;鼓励校内导师深入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建设第一线,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的现状及需求。另一方面,完善校外导师遴选制度。培养单位应明确校外导师来源途径、保证导师资格,可以由农业推广或农业管理部门推荐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也可以由培养单位对外公开招聘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此外,培养单位应充分发挥其桥梁作用,做好校内导师、校外导师与研究生三方的沟通协调工作。

4改进教学方式,促进学研产结合

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方式应基于其实践性的特点,加强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即深入农村,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案例教学即运用本领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解决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的实例研究。要根据社会及研究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持续改进实践教学环节,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专业技能培养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学科研生产型培养模式对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学研产结合的锻炼,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必要性。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学研产培养模式可采取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联合新农村建设示范县(乡),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单位与实际用人部门合作。培养单位应主动加强与国家重点行业、大型企业间的联系,以实际需求为导向,校企联合开发项目,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实际工作机会。

5实行弹性学制,完善培养方案

为满足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发展多样化的现实需求,可以考虑采用弹性学制,适当延长学习年限。在弹性学制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研究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制定需要学校的帮助和支持。学校一方面应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咨询,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制定符合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的职业发展规划提供技术及信息支持;另一方面开展农业推广专业及就业动态介绍会,保证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对本专业形成正确的认识。第二,选择弹性学制试行点,全方位监督,科学评估实施效果。以点带线,以线促面,以期形成运行良好的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弹性学制体系。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尚处于探索之中,随着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教育及其研究的不断开展,其教育体系将会逐渐完善。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分析

1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特点分析

1.1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目标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的《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精神,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具有特定的职业背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与相应学科的农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侧重于应用,培养面向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培养既能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的理论研究,又能运用农业与管理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与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其课程体系要突出整体性、综合性、宽广性和实用性,课程内容要反映相应领域的国内外最新成果[2]。

1.2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生源特点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主要来源于高等农林院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均从参加2009年全国硕士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的考生中调剂录取。2010年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初试科目按照与学术型研究生招生“科目对应、分值相等、内容区别”的原则设置,单独进行招生,但也有部分从参加学术型研究生考试的考生中调剂录取。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与以在职人员为主、通过参加全国GCT联考入学的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有很大的区别。总体来说,他们在知识结构、外语能力等方面优于在职的农业推广硕士,但在实践经验上则较为欠缺。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在毕业后既可从事与农业推广相关的职业,也可进一步报考博士深造,因此,在课程体系中既要考虑实践性,也要兼顾一定的理论基础。

1.3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学制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现行培养模式是三年制,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学制也是3年,但因为以在职人员为主,集中学习的时间较短且较为灵活。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学制为2年,因此,其培养不能照搬学术型硕士和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模式。由于课程学习时间缩短,而且需要加强实践环节,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压减课程数目和学时。然而,就目前缩短硕士研究生学制的实践而言,二年制硕士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仍有“赶课”的现象,同时学制缩短后,每个研究生能够完成的科研工作量必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学位论文的完成质量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3]。

2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及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指导委员会《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精神,结合以上对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特点分析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可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2.1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要做到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课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课、外国语、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该部分设10个学分;(2)领域主干课,根据农业推广硕士的不同领域如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机械化、作物、植物保护等,每个领域设置4~6门专业课程,其中包括1门案例研究课程,该部分设8~10个学分;(3)选修课,根据各领域的培养目标及学校的条件开设,选修课包括经济管理、计算机应用、知识产权、信息检索等方面的课程,可选2门课程,该部分设4个学分;(4)实践教学,要求原则上不少于1年的实践教学,并结合实践进行论文研究工作,该部分设6个学分。此外,每个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必须完成制定培养计划、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位论文等必修环节。

2.2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教学方式

目前,在研究生教学上,传统的灌输教学方式仍然存在。由于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强调应用性,重点在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上相应要求教学的方式、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教学要把讲授与讨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加强案例研究、模拟训练或现场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学校的实验条件,给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开设相关的实验课程,提高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课程学习结束后必须进行考核,课程考核可采用闭卷、开卷、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等方式进行。加强第二课堂教学,如组织研究生参加学术讲座、“三下乡”等,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培养团队精神。

2.3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在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将来从事职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大部分来源于应届本科毕业生,实践经验较少,因此研究生在学期间,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4]。入学后第1年,以学校实验室和导师工作室为平台,熟悉仪器设备及相关的实验技能。可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或开设第二课堂的方式,让研究生有较多的途径了解、接触科研,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入学后第2年,在研究生基本完成课程学习及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验能力的基础上,安排研究生学生进入各生产企业、联合培养基地、产学研基地、研究所、实验中心等结合学位论文开展实践教学。办学单位要提供和保障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开展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可吸纳和利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此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撰写实践学结报告。要对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实践指定负责人,实行全过程的管理、指导和质量评价,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2.4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学位论文及评审答辩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和生态环境建设。强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性,决不是要放弃对它的学术要求,学术是学位的本质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定位在“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上的,作为“高层次人才”,自然应当有一定的学术要求[5]。论文要有一定的规格和标准,体现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要能反映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和应用价值。论文的形式可以是研究论文、项目(产品)设计、调研报告等。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学位论文至少应有2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最好有一位是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评阅通过后才能参加答辩。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专家组成,其中应有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导师可以参加答辩会议,但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通过答辩,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可授予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3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师队伍及教材建设

3.1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师队伍建设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实行的是“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的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主要是从学校内部相关领域中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指导能力强、研究成果丰富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中选任,负责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指导学位论文,对研究生进行管理等工作。校外导师则主要是从基层或企业从事与农业推广相关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中选聘。校外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实践教学、项目研究、参与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由于我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晚,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实际工作经验离专业学位教育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加强专业学位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专业学位教育中一项迫切的任务。各培养单位要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办法,建立教师评价激励机制。要提高专业学位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加强在职培训,支持教师到国内外参加有关课程的培训和研讨,鼓励专业学位教师申报横向课题,到相关的产学研基地挂职,以提高实践经验。聘请政府、生产部门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人员参与教学,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3.2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教材建设

多年来,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材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投入,导致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材十分缺乏,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用的是学术型研究生的教材,有的甚至没有教材,上课内容靠教师临时拼凑,缺乏系统性和先进性。教材的欠缺严重制约了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水平。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指导委员会应发挥积极的作用,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根据课程设置的要求编写教材,以规范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过程、提升培养质量。学校要激励教师编写高水平的案例和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教师编写的高水平案例分析及课件制作应可作为教学研究成果。

4结语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一种新的研究生培养类型,目前没有现成的经验,各培养单位都在对如何建立和完善这一类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其相关的培养工作,仍有待继续研究和完善。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思考

1严把入学资格审查入口关

我们应该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对考生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和复试,每人都要验证《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淘汰滥竽充数、弄虚作假的考生,要把整体素质好、有培养前途的人员录取进来。

2加强建设完善的农业推广学科导师队伍

农业推广硕士的研究方向多样、他们工作经历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导师队伍的建设和研究生培养上,全日制研究生的模式不能完全照搬到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上。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实行“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模式,研究生无法经常得到校内导师指导,因此,采用“双导师制”,除了校内导师外,还要请实践一线部门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校外专家共同指导。“双导师制”不但弥补了高校导师实践经验不太丰富的缺陷,而且可以让校外导师经常指导学生,有利于对研究生的培养。

3合理的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

应强化农业推广硕士生产和管理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在教学中采用多安排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现代化技术教学等教学方法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6]。在集中学生学习的时间里,通过对课程合理的学习安排,充分利用好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自学的能力。(1)讲授讨论互动教学。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的学生所工作的地区和工作内容均不尽相同,他们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让学生在授课中参与讨论,增加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通过学生间的讨论,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使课堂的信息量大大增加。(2)案例分析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某一典型案例,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让学生从实践出发,提出自己熟悉的案例,继而引导学生讨论。(3)专题讲座式教学。平时开设的课程有的内容不太多,或者太难以短期内理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不太高,可以聘请某方面的知名专家来学校开设专题讲座,在听讲座中提高学生自身的理论知识。(4)网络或远程教育手段教学。可以集中通过学校相关部门购买一些常用中文数据库的阅读卡,或者联系图书馆或网络信息部门开通VPN服务,方便学生在家在单位进行数据库或者精品课程资源查询,帮助学生进行自学和消化理解课堂所授的理论知识。

4确保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论文质量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更侧重于实践性,题目应从农业生产第一线,具有生产和应用价值的农业实践中选取。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应该集中提前返校进行查阅相关资料、完成设计实验、撰写和修改论文,期间校内和校外的导师要定期听取学生的论文进展情况汇报,并及时对论文的写作过程做出指导。论文应该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写作规范。同时,应当严把论文开题和中检环节,严格规范论文的写作,严格审查论文的质量,建立完善的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的评审制度。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应从实践出发,校内外兼顾,既保证学生不离岗,不耽误本职工作,又要保证其接受高质量的深造,切实提高科研工作能力。目前在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中采用的教学管理方法还不太成熟,需要广大研究生管理工作者和指导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改善,使其质量提高,特色突出,确保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健康发展。

作者:宋鹏 陈明灿 田广厚 王艳芳 黄明 孔蓓蓓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硕士农业信息化课程推广思考

1.农业推广专业

为了适应新形式下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要求,教育部于2000年决定在我国设置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正式启动我国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教育,开辟了应用型硕士培养的新领域。近年来,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教育为农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是一种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旨在向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及相关部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使他们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的训练,所授学位的标准主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上的要求。因而,农业推广专业学位不同于学术性学位,学科口径更宽却更加注重务实训练。从2009年开始,我国就在不断加大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力度,通过增招专业学位研究生,调整增量(新增硕士生招生计划,主要用于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基本不增加招生),调整存量(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将原有硕士生招生规模,每年按不低于5%的比例调出,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等措施最终达到结构调整的目标。2010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整个硕士生招生比例已提高N25S,20¨年计划达~U30%以上,争取~J2015年提高到50%以上”。在这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农业推广硕士近些年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农业信息化领域不断成为各高校新增的农业推广硕士领域之一。农业信息化领域的课程体系构建是各高校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在分析农业信息化领域课程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现有课程体系的缺陷和不足,进而提出一些粗浅的改进意见,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该领域课程体系不断完善。

2.农业信息化领域课程体系现状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现人才培养特点的具体课程框架,农业推广硕士的课程体系在保证统一的培养规格、符合总体培养目标的同时,还需要兼顾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共性特征,不同领域知识和能力要素组成等,培养单位的学科专业特色以及区域、行业、产业的特殊要求。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公布了一个(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信息化领域指导性培养方案。按照该指导性培养方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进行设计。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应根据培养目标要求,按领域设置,突出专业技能及技术集成能力的培养;在领域主干课中应有1门运用本领域的主要理论和技术解决农业推广实践问题的案例研究课程;教学内容应体现宽广性、综合性、实用性和前沿性。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12个月的实习实践训练。现行的农业推广硕士课程体系由公共课程、领域主干课程以及领域选修课程三部分组成。公共学位课程使农业推广硕士与其他种专业学位类型相区分,这一部分为既定内容,须严格按统一要求执行。公共学位课程包括外国语(2~3学分),政治学(2~3学分),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2学分),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2学分),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2学分),总学分数为10-12。领域主干课程使培养领域之间相互区分,这一部分也为既定内容,须严格按统一要求执行。领域主干课程包括农业信息化导论(2学分),农业信息化进展(2学分),农业信息获取与处理(2学分),农业信息化案例(案例研究)(2学分),农业应用系统开发(2学分),总学分数为lO。领域选修课由各培养单位自主设置,根据培养目标、研究生的工作需要和各校条件自行确定,每门课程原则上不超过32学时。领域选修课反映出不同培养单位的特色与优势,使得人才培养规格在不同的培养单位之间有所差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全日制农业信息化领域设置的选修课程包括人工智能技术(2学分),VisualBasic(2学分),数据库技术与应用(2学分),多媒体技术与应用(2学分),网站设计与开发(2学分),科技论文写作(2学分),科技文献检索(1学分),要求学生选修的总学分数为6~8。

3.农业信息化领域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缺陷

在农业信息化领域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发现现有的课程体系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课程设置方面统得过严,管得过死。目前,教指委对公共课程、领域主干课程作了统一要求,虽然这样很好地保证了该领域比较一致的培养规格,但是这两部分总学分达到了2O以上,留给培养单位自主设置的领域选修课程空间太小,自由度不足。不能充分反映出不同培养单位的特色与优势,更难谈及使人才培养规格在不同的培养单位之间有所差异。

第二,领域主干课程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组织脱节。全国的农业信息化领域主干课程是统一的,但这些课程却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一的师资培训。这必然会导致这些课程在不同培养单位的教学效果参差不齐,个别课程的教学甚至达不到当初设置该课程的目标要求。

第三,课程的实践性不足。专业学位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特定职业岗位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能更集中体现相关领域的实践需求。虽然指导性培养方案中强调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从事不少于l2个月的农业推广实践,并结合实践进行论文研究工作,但是没有明确对课程的实践要求,在“每门课程原则上不超过32学时”的限制下课程的实践性也是有局限的。

4.农业信息化领域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议

针对农业信息化领域现有课程体系的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粗浅的建议:

第一,压缩公共课程学分,重新论证领域主干课程,补充选修课。首先,课程设置建议根据知识体系体现综合性,即在课程设置上抛弃“学科中心型”的旧观念,应适应科学知识综合化的趋势,增设综合化程度不同的跨学科课程,建立综合化多学科立体交叉的课程体系。其次注重课程的创新性。课程体系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农业信息化领域也要特别重视课程内容的更新,积极地把科技文化的新成就吸纳到本领域的课程中,并开设一些代表未来社会科学发展方向的课程,从而使课程体系更加具有灵活性。最后还需要培养单位立足学科优势补充选修课,开设有利于主体个性发展的课程,开设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

第二,统一教学大纲和教学指导。对统一要求开设的课程可以试编统一的教学大纲或教材。通过组织各高校相关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吸取各高校相关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并融入教学大纲或者教材中去。其次可以统一分批对各高校相关课程教师进行教学培训,或者挑选一批教学效果显著的优秀教师进行教学录像,将这些资源共享给各高校的相关教师进行网上学习,从而达到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和统一教学要求的目的。

第三,增加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农业信息化领域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需要突破专业性的培养框架,强调整体性、宽广性和实践性。农业信息化领域的研究生不仅要掌握现代技术理论方法,还要学会技术与管理相结合,要了解农村、农民、农业基本政策;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选修课程可以根据专业方向进行模块化设计,课程内容在基础性、实践性、先进性和学科交叉性的基础上突出对实践的指导性。在教学的深度上不断加强,增加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教学与全日制本科教学的区分度。在教学的宽度上不断加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与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区分度。

总之,只要围绕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遵循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改革现行课程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使之既能符合高校实际,又能满足行业、社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一定可以提高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体系的完善

1.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以初步建成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以政府公共服务机构为主导、多元化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其中,公益性服务方面,我国已逐步建立从中央到地方乡镇的多级政府公益性服务组织;经营性服务方面,我国建立起专业分工趋于完善、经营规模逐渐扩大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合作性服务方面,目前全国已成立了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50多万家,在促进农技推广、生产资料供应、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营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

2.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对农业推广硕士的需求

由于我国农业正面临着阶段性的新变化,致使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农业推广人才在“质”与“量”上的严重不足,成为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所面临的最直接问题。

2.1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面临的人才困境

首先,在现行的公益性服务机构中,人员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基层农技推广新旧力量出现断层,推广队伍专业化水平不足,知识老化现象严重;其次,部分农业经营性服务机构缺乏对行业内涵的界定,加之涉农服务行业特殊性导致的人才从业意愿低糜,令机构难以招收符合行业规格的人才,且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法律意识;[3]其三,在岗的农业技术从业人员对于农技以外的其他知识和技能疏于提升,使得国家推进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失去人才支撑。

2.2农业推广硕士对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的重要性

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面临的人才困境,非常直接地对农业推广战线上的农业科技人员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农业推广硕士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其目标在于培养具备农业推广技能,致力于农村发展服务,能解决生产、管理及建设中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设立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不仅是时代的需求,是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求,更应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的需求。

3.我国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体系面临的问题

第一,生源方面。①经费自筹的方式增加了报考者的学习成本,且由于招考对象多为在职人员,时间精力有限,有些潜在生源虽有攻读农推硕士的意愿,却终因力不从心而放弃。②农推硕士招收单位的日益增多,造成争抢生源的现象逐渐激化。③年龄、知识背景以及工作单位性质的差异,令生源的思维能力、对高新知识的接收能力参差不齐,就对高校的培养方法与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第二,思想认识方面。部分高校对农业推广硕士的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农推硕士是在职攻读学位,其目的仅在于取得一纸文凭,增加升迁的筹码,因此对其疏于管理,甚至将招收工作当成盈利创收的捷径,从而在思想上降低对学员的要求。第三,培养方案设计方面。部分高校在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方案的设计中,仍将教学内容侧重于理论基础知识,缺乏实践性的案例教学,导致农推硕士难以将理论运用于实际,使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初衷难以得到实现。第四,培养过程方面。①由于生源为在职人员,致使高校的教学安排难以兼顾每位学员,培养计划有时不得不进行变动,甚至出现学时缩水的现象。②部分教师教学管理不规范,未制定课程大纲、课件和讲义,考试过程不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4]③因时间和空间等原因,部分校内外导师对农推硕士疏于指导,学员也同样缺乏主动性,导师负责制名存实亡。第五,论文研究方面。有些研究生以时间精力不足为借口,跳过论文开题、中期检查等环节,直接进行论文撰写,难以保证质量,且在选题时多选择大而空的内容,未结合生产实践,没有现实意义。

4.完善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基于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体系在生源、思想认识、培养方案设计、培养过程以及论文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通过以下几方面提高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质量,从而为我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弥补现有的人才缺陷。

4.1整合高校、政府资源,保证生源的“量”、“质”

高校应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政府则应以提供学费补贴的方式,为学员以及高校提供一定的求学、办学资金支持;高校必须加大重视力度,在坚持培养标准及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采用灵活多样的个性化培养模式;政府应当同高校订立共同培养农推硕士的办学协议书,将干部培训同农推硕士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干部任职资格、职务晋升与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进行挂钩;高校应将主要招收对象定位为农村基层中青年村干部、一线科技推广人员以及服务基层的“村官”。

4.2端正高校办学态度,提升学位认同感

针对高校自身、学员以及教师对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认同感较低的现象,高校应当明确农业推广硕士只是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又一种方式,与学术型研究生处于同等地位,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并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严格管理。要加大重视力度,完善培养环节,保证培养质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懂科技、懂应用、懂管理”的人才,逐渐改变师生偏见,提高学位认同感。

4.3兼顾理论与实践,适当调整培养方案

农业推广硕士的特殊性,决定其教育必然要紧密结合职业岗位的要求,充分考虑研究生及农业推广部门的实际需求,将培养内容着重放在农业推广理论、现代农业信息传播技术以及适应农村发展实际的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知识的扩展上;要打破传统的学院式教学培养模式,聘任优秀及推广经验丰富的高级专家担任授课教师,采取“到生产实践中办学”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

4.4规范教学过程,切实保证培养质量

要严格落实学分制,督促在职农推硕士合理安排工学时间;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注重考勤工作,只有修满培养方案要求的学分数,方可参加毕业答辩;不断深化任课教师队伍改革,聘任课堂教学成果显著、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高职称教师,采用研讨、报告、案例分析等方法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具体的实际案例中,提升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选聘富有责任心,从事过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转化等应用研究,具有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优秀教师对其进行悉心指导。[5]

4.5完善论文研究环节,切实提高学位含金量

论文研究是衡量农推硕士前期学习成果,全面提升培养质量的最终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高校必须从选题方面,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工作研究“三农”问题,认真撰写开题报告;要加强中期检查,要求学员在毕业论文答辩前5个月时,提交论文中期检查表,将所进行的调查、所获成果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经导师同意后上报学院导师组审核批准;要求学员严格按照论文范式进行写作;要加强论文答辩环节,成立答辩委员会,规范论文答辩流程,是否授予学位应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委员2/3以上同意方可通过。

本文作者:林薇吴家铭工作单位: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改革的思考

一、地方农业院校培养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人才的意义所在

地方农业院校对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为满足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目前,农业推广硕士涉及的培养领域基本囊括了“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2],而且对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与管理,更加注重国家的方针政策、农业操作技能、农村经济社会管理等知识的学习,培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在新农村建设的不同领域中能够应对复杂局面、总揽全局的专业型人才。地方农业院校的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为农村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建设提供了保障。

二、对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究

(一)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鼓励教师到实际的农业推广实践中去,接受农村发展的综合实践锻炼,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改善和提升:1.增强综合性学科意识。教师在农业推广实践中会发现农民素质、政府导向、相关政策、传播方式、市场等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制约一项技术或理论的应用,任何社会问题都不可能靠单一学科得以解决,必须确立综合性学科的意识。关注农业政策的研究,以及农民的需求和行为特点,使得更多的农业科学应用到解决“三农”问题中,建立更多的交叉学科和综合性学科。2.确立问题导向的思维方式。应用型农业推广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导向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导向不同,最重要的区别是前者更加关注的是学习者在学习实践中的问题,从而思考问题的解决,确立问题导向的思维方式。所以在开放的实践环境中,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农业推广过程中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预防一些潜在问题的发生。3.获得实践经历与经验。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的教育应重视实践经验和实践经历,如果教师具有充分的实践经验,理解理论的实践价值,他们就能够形象地教授理论知识,使理论作为抽象的思维在经验的基础上呈现更具操作性的实际意义。

(二)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上的创新

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主要是为培养农业与农村管理机构、农业服务、农业技术等岗位的高层次应用型管理和技术人才。这些研究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职业实践经验丰富,但是对于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教学中,并没有把这一特点突出体现出来。实际上,很多农业院校的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缺少能够适应应用型人才的优秀教材与案例,有的培养单位甚至直接使用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材或将其简化后使用,或者将国外的教材和案例拿来使用。建设适合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的综合性课程,建立符合自己学科特点的独立的理论体系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这对于农业推广硕士教育内容的创新是十分有益的。

(三)加强教学与论文指导体系的开放性

对于现有的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学科专业划分过细,学术性与实践性相隔离等这些问题,建立开放性的教学与论文指导体系对于突破这一传统学术理念的束缚将是有效的措施。[3]“双导师”制是现在大部分学校都能够采取并且会继续扩大使用的措施,校外导师的参与使得教学与学位论文指导体系更加具有开放性,除了这些,我们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增加外聘教师的比例。为了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更加开放,应用性更强,实现农业推广硕士从学术型到应用型的转型,加大具有实践经验外聘教师的比例是必要的。在论文选题指导的过程中,也要把应用型专家放在突出地位。2.在实践中寻找论文选题。应用型农业推广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最重要是克服论文的学术倾向,要从实践出发,选择直接解决实践问题又适合个人能力与客观条件的课题,这就决定着论文的价值以及其性质和研究方法。研究者应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选择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现实问题,从中凝练出论文题目。这些实践性论文的完成,就需要学生必须深入实践,坚持调查和实证研究,而不是对现有文献进行堆砌、描述和解释。

综上所述,地方农业院校培养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对于人才的自身发展、社会的实际需求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作者:李勇陈艳慧张瑾李博工作单位: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院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农业机械化农业推广硕士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初步探讨

摘 要:农业机械化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生源多样、年龄及知识结构差异大,培养方式与管理制度不规范,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不合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不科W,学位论文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该文通过对研究生培养方式与管理制度、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和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采取应对措施,从而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 农业推硕士 教学质量保障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离不开高层次人才的建设,农业推广硕士主要培养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方面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我国高校在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方面还处在探索阶段,还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使其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1]。近年来,农业机械化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2-3]。(1)该领域研究生的生源多样,年龄及知识结构差异大。(2)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应用较少,不能有效地将科技知识转化为生产力。(3)高校“双导师”队伍建设普遍不完善,不能建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4)学位论文选题及内容普遍存在与农业生产实践相脱节及创新性明显不足的情况,且论文评审和质量评估也没有形成有效的保障体系。

由于农业机械化领域农业推广硕士教育开办时间较短,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还不尽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不能较好地适应发展需要。因此,构建完善的农业机械化农业推广硕士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尤为重要。

1 农业机械化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方式与管理制度构建

农业机械化农业推广硕士生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综合素质、业务背景及社会实践的不同进行归类,并按照国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要求,制定农业机械化农业推广硕士的招生、培养、管理到学位授予等各环节的规章制度。

农业推广硕士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对导师要求相对较高。高校教师大多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但生产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构建多样化的导师培养模式和管理方式尤为重要。一方要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保证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可以采用校内和校外导师联合培养的模式,即一名研究生由高校导师和校外研究员共同负责,其中校外导师以辅助为主,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提供充足的生产实践条件以及在学位论文选题和指导中能够切中现实生产问题,从而弥补校内导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4]。

2 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构建

由于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工作经历、知识结构及专业基础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应注重拓宽基础,突出应用,同时可以开设多方向的选修课供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修,发挥学分制的作用[5-7]。此外,在修订培养方案时应结合学校区域特点和办学特色,注重创新;同时强化实践教学,能够把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机械化。

农业推广硕士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切合高校农学建设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在广泛地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听取农业推广委员会与教育机构、用人单位、培养单位、已毕业研究生及在读研究生等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制订出适合的培养方案。比如,在公共课程构建方面注重学科知识的交叉性,并注重特色专业课程建设。公共选修课可采用典型案例进行教学,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比如,开设农业技术推广的经典案例,农业推广项目的评价以及科技论文写作、推广口才与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课程结构,构建灵活的课程体系。

3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构建

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学科前沿和交叉知识的传授,还要适时结合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可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专业领域学术研讨及科技前沿讲座等多样化形式组织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4]。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理念,可与校外企业和科研单位加强合作,建设相应的实践基地,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创新平台和实习岗位。同时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科研课题以及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工作。此外,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加强研究生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也是确保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4 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如图1所示的农业推广硕士论文质量保障体系,需要研究生、导师、专家的配合到位才能保证学位论文质量[4]。论文选题需要研究生进行充分调研和论证,可以在校内导师的科研项目中选题,也可以从校外导师的生产实践中选题,还可以自行选择课题。提倡选题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鼓励研究生自选课题。

确定选题后,研究生应全面查阅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确定实施方案并进行预研究,探索课题的可行性。然后在有一定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在导师及开题答辩专家小组的指导下完成开题环节。开题后进入正式研究阶段,应全面深入详细地制定实施方案并进行大量研究,撰写中期检查报告,在导师及中期考核专家小组指导完成中期考核环节。专家小组在开题报告和中期检查的过程中应严格把关,充分论证,并提出修改或补充意见。

研究生在中期考核后进行后续研究及完善,并撰写毕业论文。学位论文应严格遵守撰写格式,其形式可以是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及新品种的研制与开发等。答辩之前应匿名送审同领域两名专家进行评阅,研究生根据专家评阅意见完善修改论文后方可进行答辩,如果评审意见很差则延期毕业。学位论文答辩应严格符合相关流程,确保其专业性及严肃性。专家成员要严格审查论文质量并对论文进行评估及评优。答辩后研究生根据专家意见对论文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及完善后才能提交学位委员会,最后由专业学位委员会完成学位论文的最终评估与评优。

农业推广技术在农村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将先进的技术引入到农业生产领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大国的必要条件。各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建立适合自身的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并进行有效实施,大力推动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的全面发展。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国务院学位办于1999年制订了《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10年开始招收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农业与区域发展领域于2003年设立,目前已经成为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中授权单位和招生人数最多的领域。经过十多年发展,这一领域的硕士培养积累了一定经验,培养的人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这一领域人才培养中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对农村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和要求,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形势对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人才培养的要求

1、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进入“新常态”时期。在2014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总理提出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将此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面对这种形势,非常有必要对农村与区域发展人才加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如何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和师资培养等方面构建农村区域与发展领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提出了新要求。

2、掌握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知识。2015年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绿色化”建设,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发展理念,现代农业正在进入生态化、循环化、低碳化的可持续农业发展阶段。农村与区域发展人才需要掌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掌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社会管理及规划设计等知识,更好地服务于“三农”。

3、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趋势。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正在协调推进。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减少农村居民数量,促进更多的农民“进城”,在城市工作并安家落户;通过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新现象、新问题,而这些应该是农村区域与发展领域学生当前需要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二、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1、生源结构多元化,专业基础较差

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硕士生的本科专业学位结构比较复杂。根据郭时印等(2009)调查,农业推广硕士考生主体是行政人员、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为例,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学生占大多数,但还有很多其他学科(如教育学、文学等)的学生,而且具有农林学科知识背景的学生占的比例很小,专业基础比较差。

2、师资队伍比较缺乏

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发展多年,但师资力量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高校长期以来单一地采用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现有学校专业领域的科研优势和教学资源主要围绕科研项目运转,倾向于相关学术研究,致使许多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重理论、轻实践,专业面窄、知识结构单一,不能根据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尽管配备了第二导师队伍,但第二导师实际参与度不够,尚未能有效发挥作用。

3、实践能力培养较难

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专业学位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非常重要。从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看,注重实践教学已经成为这些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共同特征。而我们的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研究生普遍对农林发展缺少感性认识,迫切需要直观、生动的实践机会。但目前实践教学机制不完善,在实际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以课堂理论课教学为主。尽管制定了实践教学方案,但由于受社会经济条件限制,难以开展课程实践观摩、调研等活动。

三、提高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

1、提高生源质量

对于应届本科生,可以利用学校的校园网、广播、校报、论坛和各类学习讲座等途径与场合,宣传现代农业,激发青年学生投身农业的热情,传递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报考与培养信息,引导具有农林学科和农林经济管理知识背景的本科生报考;对于从事农林经营管理的在职人员,则可以通知互联网、农林行业通讯和报刊杂志等大众媒体,传递研究生招生信息,扩大领域的社会影响力。通过这些渠道宣传,吸引具有农林学科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人员进校学习,提高生源质量。

2、建设师资队伍

加大对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的支持,培养一支熟悉研究生培养规律的导师和任课教师队伍;要完善“第二导师制度”,充分发挥第二导师作为实践导师的作用,并增加第二导师的权利与责任,为研究生实践研究提供指导与帮助,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第一、第二导师的互补作用,共同培养研究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可以建立课程组,落实教学任务,积极探索教学方式和方法,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稳定任课教师队伍。

3、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在农业推广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重视实践教学,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将实践研究教学方法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并渗透到专业课教学工作中。要增加实践参观考察环节,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并重;开设实践类课程,由外聘实践单位的专家以专题讲座方式授课;建立与实践教学相适应的导师、任课教学队伍,更好地发挥第二导师作用;尝试改革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制度,硕士学位论文可采取论文之外的调查报告、社会实践工作报告等实践研究成果。

4、教学和研究要紧跟形势发展。专业硕士是应用型人才,教学和研究的内容要紧跟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关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鼓励学生积极申报研究生创新创业项目,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农村绿色发展的途径与技术手段等,为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村环境和提高农民收入服务。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特点、培养现状与思考

摘要:在对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培养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为规范培养,确保质量,促进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现状;思考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大举措,是完善研究生培养类型、层次,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和空间的重要措施。1999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决定设置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并于2000年开始首次招收研究生。许多学者就这类研究生的培养进行了一些探讨,对公众正确认识农业推广硕士起了一定的引领作用[1-2]。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与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一样,都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近些年发展很快。农业推广相关领域专业学位(含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是我国专业学位的一种,有学者对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培养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探讨[3-7],现在就我校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培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回顾与总结,以期与同行交流与学习。

一、非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

1.具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是采用“进校不离岗”方式培养,其在读期间不转人事、组织关系,无就业压力。他们都已获得本科学历,在相应专业领域工作了一段时间,大多为各行业中的精英,具有良好的自我控制和自学能力,能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

2.年龄跨度大且成分复杂,科研技能差异大。他们年龄跨度较大,工作阅历不同,使在同一班级上课和接受同一导师指导的学生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第一,基础知识差异大。他们已经或先或后较系统接受了本科教育,有全日制教育,也有自考教育。毕业时间也不一样,毕业时间较长的学生理论基础及外语水平相对薄弱。就读的研究生专业与本科专业有相近的,也有差异较大的。第二,科研技能差异较大。有的已经是高级职称,承担一定科研项目,也有的在普通岗位上只掌握初步的专业技术技能。

3.工作与学习矛盾突出。因为是“进校不离岗”学习,因此他们兼有社会责任和学生学习任务,必须在岗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相对于全日制研究生工作压力会大一些。社会责任中既是管理者或具体参与者,还是社会家庭生活中的父亲、母亲或儿子、女儿,甚至还有其他社会身份,当这些社会责任与学生身份参与学校生活发生矛盾时,当前的社会责任显得更为重要,有时甚至会放弃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4.再学习功利性明显。当前是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时代,在职人员深有感触,只有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与学历水平才能不落伍,实现自身价值。而攻读全日制学位需要脱岗学习,但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家庭压力、经济压力和学习压力过大,似乎不是最佳选择,这样攻读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就成为提高学历的不二选择,显示出明显的功利性。因此这类人员中一部分录取后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科研,几年后提高了自身修养与水平。但也有一部分人,他们只是想“混一张文凭”而已。

二、教育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招生生源不足。我校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工作起步较晚,人们缺乏了解,认识上存在误区。多数人认为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与其他专业学位相比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对他们没有多大吸引力,导致招生数量与质量一直不理想,有的领域只有几人报考,这给后续的研究生培养带来很大问题。

2.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是在职教育,对这类学员管理就很难做到与在校生一样规范。即使有相关制度,但也难以严格按标准实行。

3.导师指导论文有一定困难。学位论文选题一般是结合本职工作完成的,因此论文研究方向涉及面广,学科领域多。出现了许多研究内容与导师专业方向不一致现象,对导师知识结构提出了新要求。其次,能真正参与到导师科研课题或项目中的学生极少,大部分没有机会参与到校内外导师科研课题中去,在工作单位也没有参与相应课题研究,导致导师指导论文有一定困难。

三、解决对策与发展方向

1.拓宽招生渠道,提高上线率。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每年参加GCT联考,分数线由各专业领域指导委员会划定,录取由各招生单位组织。可以在GCT报名开始之前,利用暑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法,拓宽生源渠道,选派老师到各地市县林业局等单位开展宣传,加深基层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认识,从而吸引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报考;同时要邀请相关部门、单位领导来我校实地考察,学校(院)与地市农业局等联合异地办学,增加学校的外延联系。酌情举办联考培训,帮助考生熟悉试题特点,克服考试恐惧症,提高上线率。

2.创新管理模式。客观来看,学员分散在各地,没有来自于导师和同学竞争的压力,学习氛围淡薄。他们没有整段时间学习,集中面授时间少。短暂的集中学习让其感到难以消化,力不从心,兴趣下降,对学习和考试充满恐惧,久之导致部分人放弃毕业。

这种现状决定了我们应该注意管理的弹性和灵活性,方便他们解决工学矛盾,在做好本职工作前提下完成学业。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地点。在授课教师和学生时间允许情况下,把教学地点安排在研究生相对集中的地方,或距离研究生工作地点较近的地方,方便学生参加学习。

课程设置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多安排讨论互动、案例分析、专题讲座等,以提高研究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案例分析。教师在集中教学时提出一些经典有代表性的案例,融会贯通理论知识于案例中,并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熟悉的案例,继而引导学生讨论,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讲授讨论互动。这类研究生工作性质和内容均不相同,他们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在授课中让学生参与讨论,可以加深基本理论的理解,活用基本理论。

专题讲座式。集中授课时,有些知识短期内难以理解,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出现应付现象,我们可以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或生产一线知名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学生在聆听讲座中提高自身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利用网络技术。提供异地学习的网络资料,使他们在任何时间、地点随时与老师沟通并学习。

3.加强校外导师监控与指导。严格实行校外导师监控是关键。聘请高水平的专家为校外指导教师,参与教学和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在实践考核与论文实施期间,非全日制研究生远离培养单位,是充分发挥校外导师不可替代作用的必要时期。

4.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学位论文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论文形式可以多样,但选题须有现实针对性、应用性、创新性,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在中期考核时,重点审查论文选题是否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有应用价值,是否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先进性,技术路线是否合理,工作量是否饱满等,最后还须加强论文撰写过程的监督。

5.信息化管理、跟踪与反馈分析。随着培养规模不断扩大,人数不断增加,目前多数高校都有了全日制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但是因为非全日制与全日制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的不同,现在还不能统一纳入全日制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所以目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基本沿袭传统的方法,这造成信息分散、效率低,无法实现数据共享的问题。同时学员毕业后3~5年后取得了哪些成绩,他们的状况怎样等信息及时收集与反馈的问题仍没有纳入到管理范畴,而这些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将有助于发现培养中的问题与不足,为进一步修订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基于目前高校各类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构建一个专门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或者与已经成熟运行的各类管理系统对接,融合非全日制研究生网络学习、在线辅导答疑、成功案例分析等内容,构建专门的网络学习平台,将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手段。开发和完善、维护运行这样的管理系统应该是各级管理机构今后努力的方向。

四、结语

对于农学类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根据不同学生实际情况,兼顾校内外两个方面,保证学生“录得来、留得住、静下心、学得好”,既不离开本职岗位,又能接受较为系统的专业培养,切实达到开阔视野,提高科研能力的目的。截至目前,我校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已经过连续几年的摸索,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基本把握了学生的特点、教学与管理运行规律,招生数量稳步提高,培养质量不断提高,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逐渐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摘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本研究探索和创新农业推广硕士种业领域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并实践了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并重、增强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对农业科技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后,经过十多年较快的发展,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与学术型研究生侧重培养学术创新和科学研究能力不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以应用型人才为主,应侧重培养实践、应用和技术能力。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的研究有助于认识研究生教育规律,建立与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因此,研究和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体系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种业发展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北京承办世界种子大会,北京种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北京种业科技研发能力在国内处于相对领先水平,但是与国外种业的科研及产业发展相比,我国种业总体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商业化种业体制刚刚起步。种子产业包括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种子经营三大组成部分。目前,在新品种研发与种子经营的中间环节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成为种业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素。种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单一技术人才已难以适应种业企业发展的需要,而具有创造性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对种业企业提升竞争力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适应北京种业的发展需求,北京农学院2013年新增种业领域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点,以期为种业的发展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本文结合北京农学院种业领域研究生培养实际情况,对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实践。

一、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国家政策指导下,为了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和运作方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组成要素和模式类型是主要的研究内容。有关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组成要素中一般强调课程教学体系的研究,忽略了研究生分类培养中应该突出的内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往往套用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没有考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目前存在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应该在课程设置、论文选题、实习实践环节等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充分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避免模仿学术学位人才的培养模式。

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对容易、实际培养环节与生产应用结合紧密以及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时间往往长于专业硕士,从而导致学生和社会认为专业硕士培养目标低于学术硕士,有些学生不愿报考和接受调剂,工作单位接收研究生就业时也不能正确对待,造成一些错误的理解,使得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认识和重视不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明确培养目标,促进研究生分类培养环境的形成,加强社会宣传,提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认知。

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践

种业领域作为新增的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点是北京都市种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北京农学院积极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修订培养方案,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并重的培养模式。

(一)完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生源主要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而其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发展等主要领域相联系,因此,课程设置应与其实际情况紧密相关,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按需设置”,并且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知识技能侧重应用型的特点。

应该注重应用型课程,相应减少纯理论性课程的设置,做到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满足学生学习和就业的双重需要。我校农业推广硕士种业领域主干课中开设的《种业产业化》课程,即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出发,课程内容以案例分析为主,要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教学要把讲授与讨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加强案例研究、模拟训练或现场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高质量、充分的专业实践是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根据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我校修订的种业领域的培养方案,要求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从事不少于12个月的校外农业推广实践或实验室实践工作,突出了实践研究的重要性,并为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要注重吸纳和利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保障开展实践教学的条件。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环节。

2014年北京举办世界种子大会期间,北京农学院积极赞助、支持并全程参与了会议的召开,扩大了学校知名度,强化了对外协同和服务行业的意识和能力。在会议期间在读研究生和本科生通过会场志愿服务、展台布置、宣传资料设计展示以及与国内外不同类型种业企业的交流和沟通,开阔了视野,实践了专业知识,并锻炼了实践能力。

(三)突出论文选题的应用价值

学位论文的质量是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指标,在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环节中具有重要地位。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学位论文选题必须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和种业发展。我国种业科技创新不足,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长期以来,种业相关的科研、生产和推广销售在我国没有合理的整合发展,造成种业生产和研究的科研水平低,成果转化速度缓慢。种业领域研究生学位论文要能反映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由于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种业领域教育起步较晚,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实际工作经验离专业学位教育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加强专业学位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专业学位教育中一项迫切的任务。可以从国内知名高等农业院校和研究单位引进高级人才,加强师资团队梯队建设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加强师资队伍的实力。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出发,树立学、研、产相结合的教育理念。进一步研究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办法,遴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导师。建立教师评价激励机制,鼓励推广教授系列的导师指导农业推广的硕士。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支持教师参加有关课程的培训和研讨,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事业单位的实践,并与相关基层单位开展合作研究,鼓励申报企事业单位的横向课题,提高实践经验,为培养实践性、应用性和复合性的专门人才创造条件。

(五)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

聘请政府、生产部门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理论水平的人员参与教学,加强交流合作。实行“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的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指导学位论文,对研究生进行管理等工作。校外导师从基层或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从事与农业推广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人员中选聘,担任专职或兼职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实践教学、项目研究、参与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注重协同培养,选择产学研合作、培养基地和校外企业联合培养模式,在校外与众多科研单位、生产单位、北京市各级种子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

(六)发挥研究生的主体地位

在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发挥研究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协同性是研究生教育的显著特征,研究生必须接受正确的指导、教育和管理,才能达到培养目标、培养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要加强第二课堂教学,如组织研究生参加学术讲座、“三下乡”、各种联合培养基地实践能力培养环节,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培养团队精神、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安排研究生结合学位论文工作的开展了解、接触科研及其应用,培养研究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要完善就业服务和指导,从而满足农业技术推广、开发、管理、经营和服务等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对全日制农业推广(林业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探讨

摘 要 全日制农业推广(林业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林业人才的重要教育形式,但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全日制农业推广(林业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实现其培养目标,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培养所需人才。

关键词 全日制农业推广(林业领域)硕士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任务、目标和具体措施。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林业肩负着重要职责。而林业已从主要以木材生产为主的传统林业,转向以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林业,对林业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林业人才调查和需求预测,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全国林业从业人员和人才需求量将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据预测,到2020年林业人才需求总量将达到100万,目前的林业专业人才培养远不能满足林业建设的需求,特别是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林业专业人才十分缺乏。据统计,我国县级以上林业管理部门、林业规划设计单位、森工企业、国营林场、国营苗圃、中等林业专业学校的技术管理岗位和教师岗位目前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人员不足1%,①因此需要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充实这些岗位,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以满足林业行业对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全日制农业推广(林业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的旨在培养适应现代林业和生态建设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但目前在教育理念和培养方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培养目的存在偏差。

1 全日制农业推广(林业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双导师制没能真正实施。为了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升,教育部在2009年的《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努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除校内导师外,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须由在林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具有丰富专业生产或管理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校外导师,共同指导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但经过几年的实践,目前校内外双导师制并未真正实施。以北京农学院为例,林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导师配置基本还是在沿用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导师配置模式,只有校内一位导师,没有校外导师,不利于学生接触实际工作,以及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

(2)课程体系不合理。学术型硕士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的研究生教育,侧重于理论及其应用教育,以大学教师,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主要目标。而专业学位硕士则侧重时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动手操作能力。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学制一般为3年,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学制仅为2年,但目前专业学位硕士的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尽合理,课程缺乏针对性,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差别不大,基本上仍在沿用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或者存在换汤不换药的情况。以北京农学院林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为例,专业必修课包括森林生态系统理论与应用、林木遗传改良与良种工程、现代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专业选修课包括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森林灾害防控技术及应用、现代林业信息技术、森林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等,虽然在课程名称上突出了技术、应用等,但在实际讲授过程中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在案例研究和实践教学等方面依然较为薄弱,背离了专业学位硕士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的目标。

(3)论文选题和评审标准有待改善。从目前林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来看,与学术型研究生没有区别,仅是做论文的时间缩短,大部分还是在实验室里做实验,选题没有体现出应用性和实践性,以基础研究为主。并且由于仅有两年时间,有的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要求更严格。在论文评审程序和标准以及答上基本上照搬学术型研究生,按照学术型研究生的标准去要求,缺乏针对性,没有因材施教。在答辩过程中,答辩委员没有林业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行业专家,通常与学术型研究生一起答辩,答辩要求学术型研究生没有区别。

2 加强全日制农业推广(林业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对策

(1)不断完善双导师制。基于社会对林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林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研究生招生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基本与学术型研究生持平。因此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以及完善“双导师制”对于实现其培养目标也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将校外导师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让校外导师参与课题教学、实践教学、项目研究等各个环节的指导。除此之外,还应提升校内导师实践能力。林学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的科学研究应该接地气,不能脱离实践,导师本身也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经验。由于近些年引进的年轻教师层次越来越高,多为博士和博士后,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但是专业实践能力较为薄弱,如以修剪树木为例,林学专业的年轻教师很少有人能够修剪好,因此有必要加强传帮带,以及到基层进行相应的锻炼和培训。建立和完善林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将高校和林业基层用人单位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实现高层次应用行人才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促进研究生就业。

(2)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应和其培养目标相一致,而不是简单的照搬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要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并且应该具有明确的职业指向。特别是针对目前和今后长时期开展的生态建设,强化生态类课程的建设。并且在授课过程中,增加案例教学,增加讨论内容,引导学生对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增强专业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强化校外林业企事业单位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利用实践基地,针对林业领域的实际问题,采用调查分析、实践模拟、计划制定、项目评估、技术或产品研发等实践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目前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已和百花山部级自然保护区、北京植物园、北京小龙门森林公园、北京大东流苗圃、通州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园林科研所等林业企事业单位开展了长期的合作,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搭建了产学结合平台。在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利用实践基地条件,进行教学或顶岗实习,针对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由基地导师指导,采用具有符合职业需求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多样化实践训练方法,培养研究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以及研究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制定合理的毕业设计选题及评价制度。林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设计的选题也应符合其培养目标,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有所区别。学位论文的选题须紧密联系现代林业生产实践和生态建设,针对生产、管理、规划设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或在科学技术观点、试验材料和方法上有一定特色或新意,应体现出作者具有独立从事林业和生态建设科技工作的能力,以及解决林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可采取多种形式,包括试验研究、调研分析、林业生产项目规划与设计、产品与技术研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分析评估等。同时,在论文的评审以及答辩环节中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论文不同,要求至少应有1/3以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参与,以突出培养目标。

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宣传和引导,提高社会对林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认知度,改变对专业学位的接受程度不高的现状,通过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定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国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视程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情况调查及建议

摘要:养殖领域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是衡量其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结合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养殖领域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情况调查数据,提出了学位论文选题应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所在单位及培养单位的设备条件以及所在岗位的生产实践需求等建议。

关键词:农业推广硕士 学位论文 选题 养殖领域

专业学位是一种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于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2000年学位办批准24所高校开始招收培养农业推广硕士,农业推广硕士是具有特定农业职业背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等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我国开展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面向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及相关部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随着在职专业硕士规模的不断扩大,在职专业硕士培养质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学位论文的质量不仅是衡量研究生科研水平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在职专业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更是培养和考察研究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还是获得硕士学位的必要条件。学位论文既是学生前期课程学习的成果展现,更是学生能否顺利毕业的决定性“关口”,因此,要提高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质量,首先应该重视抓好在职专业硕士的学位论文。自2000年(2000年―2011年入学学生)以来,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简称我院)参加农业推广硕士养殖领域专业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共计215人,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研究生学员共计215人,本文基于其学位信息,对其毕业论文的选题、课题类型等进行解析,以期为农业推广硕士养殖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和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一、现状分析

1.学位申请者的来源统计

自2000年以来,我院215名获得专业硕士学位的在职研究生学员中,男学员165人,占总人数的76.74%;女学员50人,占总人数的23.26%。由图1可知,学员的来源集中于企业、动物检验检疫监督管理机构、高校以及相关科研机构等四类单位。其中,来自企业的学员108人,占总人数的50.23%;来自动物检验检疫监督管理机构的学员42人,占总人数的19.50%;来自高校的学员39人,占总人数的18.14%;来自相关科研机构的学员27人,占总人数的12.60%。

从工作岗位来看,学员实际从事工作可分为技术支持、检验检疫、产品及技术推广、教学、科研以及行政管理6个方面(见图2)。其中,从事技术支持岗位人员65人,占总人数的30.20%;检验检疫42人,占总人数的19.50%;产品及技术推广41人,占总人数的19.07%;教学人员36人,占总人数的16.74%;科研人员21人,占总人数的9.77%;行政管理人员10人,占总人数的4.65%。

2.学位申请者的专业背景统计

统计数据显示(见表1),215名获得专业硕士学位的在职研究生学员其本科(专科同等学力)专业分别为畜牧专业87人,占总人数的40.47%;兽医及畜牧兽医专业80人,占总人数的37.21%;水产及水产养殖专业24人,占总人数的11.16%;生物相关专业9人,占总人数的4.19%;畜牧管理与教育专业8人,占总人数的3.72%;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专业7人,占总人数的3.26%;水产机械专业1人,占总人数的0.05%。

3.学位申请者论文选题统计

通过调研分析,可以将该215位学员的毕业论文分为创新性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示范与推广、农业工程与项目管理以及调研报告等五类。其中创新性研究型论文约占39.09%,应用研究型论文约占11.77%,技术示范与推广类论文约占18.23%,农业工程与项目管理类论文约占10.19%,调研报告类论文约占20.38%(见图3)。

4.分析及结论

由统计结果可知,目前我院农业推广硕士养殖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69.73%来自于企业及检验检疫监督管理机构等单位;从事工作岗位则集中于技术、检验检疫以及产品与技术推广方面,此三类工作岗位占样本总数的68.77%。同时,样本学员的专业背景多集中于畜牧、兽医与畜牧兽医、水产与水产养殖等应用型较强的专业,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背景。从学员的来源及专业背景来看,我院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开展显然是符合我国开展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面向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及相关部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初衷的。

另外,从调查样本的论文选题我们发现,目前多数学员学位论文选题过于学术型,偏重于技术理论的研究,对于突出强调实际应用能力,致力于主要为农业产业部门培养技术研究与开发、技术推广与应用方面人才的农推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来说,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最初的目标,有悖于农推硕士将来主要在农业和农村发展领域从事技术研究、技术推广与应用的潜在就业前景。因此,农业推广硕士的论文选题首先应以自身专业背景为基础,同时紧密结合自身岗位特点及所在工作单位现有条件,将选题重点放在农业生产技术的开发、转化与推广应用上,立足于应用性而不是学术研究性,这也是相比于学术型硕士而言,农推硕士所独有的特点。

二、关于农业推广在职专业硕士毕业论文选题的建议

在职申请学位人员的工作年限一般都在3年以上,从统计的资料来看,有80%的学员工作年限在5年以上,他们大都是所在部门的业务骨干,都有了自己相对固定的研究方向和专业特长。选择一个与自己从事的主要专业领域密切相关且有实用价值的研究课题,对促进个人和所在工作单位的业务的提高都具有现实意义。

另外,养殖领域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不仅是衡量其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还是该学科前沿和热点与农业实践的完美结合。众多的事实告诉我们,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重要性还远不止于此。一份好的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兼具应用性、创新性以及可行性三大基本要素。

(一)明确选题的重要性

选题是农业推广硕士生进行学位论文工作的首要和关键环节,是撰写学位论文的中心内容,它是一条主线,贯穿整个学位论文的科研设计并指导科研工作的全过程。一个好的选题,自然会给日后的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有利于研究工作的开展和学位论文的顺利完成。若选题不当,常导致研究工作不能如期进行,甚至需要重新选题,事倍功半。因此,选题的科学与否,对撰写一篇起点高、质量好的学位论文和可能取得的成果影响很大。

(二)选题的基本原则

1.农业推广硕士生应处于主体地位

农业推广硕士生在学位论文选题中的作用不应体现为“在几个备选方案中如何选择”,而应体现在“如何提出这些备选方案”。因此,作为导师在指导学位论文选题时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学习、工作和研究基础,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自己主动大胆地选题,使其真正得到选题能力的锻炼,深刻体验到选题的复杂性、困难性和重要性。

当然,导师在学生的论文选题过程中,并非什么也不做,听之任之,而是帮助和引导他们划定选题范围,开阔和矫正研究思路,传授和讲解研究方法,搜集和丰富资料等。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导师的指导、诱导和引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选题能力。如果一位农业推广硕士生得不到选题能力的培养与锻炼,那么也就完全失去了我们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宗旨。

2.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

农业推广硕士生在学位论文选题上,应密切结合生产实际,把生产实际中的技术难点或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的生产发展所需的预研任务作为选题的重点,应用国内外现有的科研成果或现代科技的新理论、新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同时由于受某些科研条件的制约,农业基层既不可能搞基础研究,又难以开发出高新技术产品,而把先进、实用、成熟的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有力措施,是基层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农业推广硕士生的论文选题要以应用型的课题研究和开发为方向,把引进消化、示范推广、二次创新作为重点。

3.应有一定的创新性或先进性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生命线,没有创新性的科研选题,也就难以写出有价值的学位论文,其科研成果也只能是低水平的重复,对时间和财物来说也是极大的浪费。创新是在前人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索,不继承前人的理论观点、思维方法和研究成果,就谈不上创新,也就无先进可言。坚持选题的创新性原则,首先,要弄清楚此课题已取得的进展,明确科研的起点;其次,要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选题的创新性来源于:(1)所选课题是前人或他人尚未涉足的;(2)以往虽有人对某一课题作过研究,但现在提出新问题、新试验依据及新的理论,促使该课题有新的发展、补充或修正;(3)外地已有研究,但尚需结合当地实际进行探索;(4)将别人已完成、已发表但尚未推广应用的科技成果,通过自己的应用和设计,促使成果的实用化,并取得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当

农业推广硕士生所选的学位论文课题应当具备一定的研究难度及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问题的能力。一般说来,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实际课题在内容上、题材上完全适合作为论文课题的较少。有些生产实际课题比较偏重解决具体生产问题,理论研究的内容和深度不够;而有的生产实际课题工作量太大、周期较长。因此,农业推广硕士生的论文课题既要立足于生产实际课题,又不能局限于生产实际课题,应根据生产实际课题的具体情况,通过扩展或精选课题内容的方式,使之适合于作为论文课题。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地方农业院校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摘要]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小、质量低,与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存在着巨大矛盾,地方农业院校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学方法与内容、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学与论文指导体系的改革,对培养新农村建设所需的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应用型 农业推广硕士 培养模式 改革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规定,从2009年开始,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范围;认为开展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需要。[1]可见,对于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为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人才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地方农业院校培养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人才的意义所在

地方农业院校对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为满足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目前,农业推广硕士涉及的培养领域基本囊括了“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2],而且对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与管理,更加注重国家的方针政策、农业操作技能、农村经济社会管理等知识的学习,培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在新农村建设的不同领域中能够应对复杂局面、总揽全局的专业型人才。地方农业院校的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为农村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建设提供了保障。

二、对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究

(一)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鼓励教师到实际的农业推广实践中去,接受农村发展的综合实践锻炼,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改善和提升:

1.增强综合性学科意识。教师在农业推广实践中会发现农民素质、政府导向、相关政策、传播方式、市场等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制约一项技术或理论的应用,任何社会问题都不可能靠单一学科得以解决,必须确立综合性学科的意识。关注农业政策的研究,以及农民的需求和行为特点,使得更多的农业科学应用到解决“三农”问题中,建立更多的交叉学科和综合性学科。

2.确立问题导向的思维方式。应用型农业推广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导向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导向不同,最重要的区别是前者更加关注的是学习者在学习实践中的问题,从而思考问题的解决,确立问题导向的思维方式。所以在开放的实践环境中,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农业推广过程中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预防一些潜在问题的发生。

3.获得实践经历与经验。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的教育应重视实践经验和实践经历,如果教师具有充分的实践经验,理解理论的实践价值,他们就能够形象地教授理论知识,使理论作为抽象的思维在经验的基础上呈现更具操作性的实际意义。

(二)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上的创新

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主要是为培养农业与农村管理机构、农业服务、农业技术等岗位的高层次应用型管理和技术人才。这些研究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职业实践经验丰富,但是对于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教学中,并没有把这一特点突出体现出来。实际上,很多农业院校的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缺少能够适应应用型人才的优秀教材与案例,有的培养单位甚至直接使用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材或将其简化后使用,或者将国外的教材和案例拿来使用。

建设适合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的综合性课程,建立符合自己学科特点的独立的理论体系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这对于农业推广硕士教育内容的创新是十分有益的。

(三)加强教学与论文指导体系的开放性

对于现有的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学科专业划分过细,学术性与实践性相隔离等这些问题,建立开放性的教学与论文指导体系对于突破这一传统学术理念的束缚将是有效的措施。[3]“双导师”制是现在大部分学校都能够采取并且会继续扩大使用的措施,校外导师的参与使得教学与学位论文指导体系更加具有开放性,除了这些,我们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增加外聘教师的比例。为了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更加开放,应用性更强,实现农业推广硕士从学术型到应用型的转型,加大具有实践经验外聘教师的比例是必要的。在论文选题指导的过程中,也要把应用型专家放在突出地位。

2.在实践中寻找论文选题。应用型农业推广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最重要是克服论文的学术倾向,要从实践出发,选择直接解决实践问题又适合个人能力与客观条件的课题,这就决定着论文的价值以及其性质和研究方法。研究者应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选择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现实问题,从中凝练出论文题目。这些实践性论文的完成,就需要学生必须深入实践,坚持调查和实证研究,而不是对现有文献进行堆砌、描述和解释。

综上所述,地方农业院校培养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对于人才的自身发展、社会的实际需求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协同式”培养模式探析

摘 要:该文在分析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协同式”培养模式的推动力,提出了协同制定培养方案、协同建设培养基地、搭建培养利益共同体与构建培养协同管理机制等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协同式”培养模式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协同培养;模式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而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关键要靠科技进步,需要农业科技人才。农业推广硕士作为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1]。2009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决定包括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在内的19种专业学位实行全日制培养[2]。目前,我国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体系仍然面临着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创新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完善我国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协同式”培养模式就是为了适应我国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需求,培养应用型与复合型的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突破原有仅在高校培养农业推广硕士,实现校企、校地、校院协同,让社会参与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一种新模式。

1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社会认同度低,招生生源不足 从硕士教育的定位与目标来看,我国已经确立从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转变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战略[3],但是由于学术型硕士教育历史久远且数量众多,社会认同度高,加之个别院校培养在职农业推广硕士质量较低,影响社会对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认可,致使很优秀生源不愿报考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与此同时,农业推广硕士的招生单位日益增多,院校间竞争加剧,生源不足且质量参差不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培养难度。

1.2 教育理念模糊,专业教育不突出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源于西方国家,已形成相对完善的培养体系,逐步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主体[4]。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目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长期学术型硕士培养的历程使得众多高校和导师惯性思维,沿用学术型硕士教育理念和培养方法,加之高校的教育资源有限,使得农业推广硕士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雷同,专业教育不突出,体现不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创新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不能培养出合格的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满足不了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

1.3 培养环节缺失,协同培养不到位 目前,全国许多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都与行业企业、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签订协同培养协议,建立一定数量的校外联合培养基地。但是由于处于起步阶段,基地数量不足,建设条件不完善,不能满足培养要求,致使校外实践等关键环节缺失。从全国范围来看,大多数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用双导师制或三导师制,即校内导师、企业单位(或行业主管部门)导师共同负责制。由于培养高校和联合培养单位没有建立深度合作的关系,加之校外导师自身岗位工作较多,不能将有效参与培养方案设置、培养计划制定等环节,部分校外导师甚至无法抽出时间对研究生论文选题、项目研究及论文撰写进行指导,没有真正实现校地、校企与校院协同培养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真正目的,学生也无法体会到专业学位培养的特殊性,并从中得到实践锻炼,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也无法真正实现。

2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协同式”培养模式的推动力

2.1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4大功能。这要求高校在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同时,也要从事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传承文化等工作。“协同式”培养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是高校四大功能体现,既是农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过程,又是围绕行业企业需求开展协同研究的过程,还是服务农业与农村发展和传播农业科技文化的过程。

201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启动实施。计划明确提出,由高校牵头,联合了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等优势资源开展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工作,这也为开展“协同式”培养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协同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农业科技人才过程中,涉农高校是协同创新主体和组织者,有能力发挥出应用型农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等方面的作用。

2013年和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是基于现有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严重滞后,满足不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考虑。要突破这一制约瓶颈,需要大量农业高层次人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农业科技人才,力促现代农业发展,是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使命[5]。

2.2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质量提升的迫切需求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过程理应重视学生解决农业生产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但是由于培养高校的教育理念模糊和培养环节的缺失,致使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未能实现培养高层次应用人才的目标。

从生源来看,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主要来源于应届高校毕业生,其中还有一部分是从参加全国学术型研究生考试的考生调剂录取的[6]。与以在职不脱产人员为主的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相比,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具有较优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学习能力,但实践能力与经验相对薄弱。

作为农业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要获得社会广泛认可,满足社会需求,在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过程中,要针对其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培养环节缺失且培养学制相对较短对等问题,强化与农业生产实践的联系,积极构建“协同式”培养模式。通过校企、校地、校院合作,让社会广泛参与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为涉农高校培养农业高层次人才搭建实践保障平台。

3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协同式”培养模式的实现途径

3.1 围绕社会需求,协同制定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方案 在一定程度上,社会需求可以理解为社会对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需求。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一背景下,社会对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这一类高层次人才需求是量质兼备的,因此,如何培养社会满意的农业推广硕士是涉农培养高校要深入考虑的问题。

在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过程中,培养方案制定是首要环节,其优劣关系到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质量,这需要培养高校深入了解社会需求。就农业推广硕士的需求而言,主要包括涉农企业和农业行业主管部门等单位,因此,校地、校企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能有效确保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目标性,从而满足社会对农业推广硕士的需求。同时校地、校企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对行业企业参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校企合作机制顺畅的前提,更是激发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动力。

3.2 围绕培养目标,协同建设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基地 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职业型、应用型、创新型三型一体上。职业型是学生知识和技术能满足在农业某一产业领域中从业的需求;应用型是学生将所掌握的知识、技术能应用到本产业领域的实际工作中;创新型是学生在相应的岗位上能以创新支撑本产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目前培养成效来看,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创新能力培养有余,而职业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略显不足,因此需要强化实践基地建设,为围绕农业生产一线需求培养农业推广硕士提供平台,凸显专业教育特点。

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就是加强校企校地协同共建培养基地,将能提供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训练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平台遴选建设的主要依据。平台资源按照技术任务完成需要的模式来提供和组织,不再按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来排列,这样就把专业学位的培养过程与在企业的岗位实践、就业去向、职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互动,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3.3 深度协同合作,搭建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利益共同体 校地、校企合作在培养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如何让农业企业和行业主管部门真正投入到培养工作中,具有主人翁精神,这就需要密切校地、校企关系,围绕企业生产需求和农业行业需求开展协同创新,在解决“三农”问题培养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上下功夫。

通过校地、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与重点实验室、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共享成果等措施,推进深度协同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这种深度协作利益共同体建立和维持需要大量科研人员参与,而协同培养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将是校地,校企协同合作的一种重要纽带。涉农高校把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过程融入到校地、校企协同合作过程中,增强专业学位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实现以科研实践促进学生能力的拓展,有效提升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质量。

3.4 积极探索创新,构建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协同管理机制 从协同式培养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内涵来看,培养过程是开放的。这就需要协同农业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和科研院所参与到培养各个环节,因此这就需要积极探索创新,构建有效协同培养管理机制,实现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在协同培养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过程中互惠“双赢”。

在导师制度方面,积极推进“一生三导”模式,即1名研究生由校内导师、行业主管部门导师、企业导师3人共同指导下完成学业,由双导师指导论文,另一导师专门指导岗位实践。在招生制度方面,让企业导师和行业主管导师参与到招生录取环节,加强涉农高校与协作培养单位沟通和交流,强化师生互动与了解。在组织管理方面,要充分考虑校外实践环节的制度设计,让校外实践基地管理人员有据可循、有章可依。在考核评估方面,要提倡以项目设计、研究论文、调研报告、规划报告、实践成果(获奖、品种、专利、标准)等多种形式申请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