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养生文化论文3篇

时间:2022-12-19 15:47:47

摘要:随着秦汉墓养生文物文献不断整理公布与人们对于简帛材料的不断地深入研究,更多简帛医药养生文化的内容将会被挖掘出来,成为中华养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健康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关键词: 养生

养生文化论文3篇

养生文化论文篇1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与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断提升。相对于物质需求,精神文化需求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更为重要[1]。民政部基于当前老年人多样的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的问题,提出“文养结合”这一幸福养老新模式,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2]和养生方式[3],可以引导老年人树立积极的养老心态,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4]。中草药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优秀精华,其文化内涵与养生价值对于老年人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体现中草药文化的养生功能、继承和发展中草药文化,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当前,我国养老景观缺乏中国特色文化支撑,而景观文化性的缺失会对老年人的精神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5]。从文化养生的角度出发,以草药文化作为研究对象,探索起源发展与内涵,探究其中的养生价值,提出草药文化养生下的养老景观设计策略,拓展传统文化养生空间。

1草药文化养生概述

“养生”一词最早出现于先秦道家的典籍《庄子·养生主》中,有保养身体、延年益寿的含义[6]。由于人是物质肉体和精神情志的结合体[7],人们对于养生的探索分为医药养生与精神情志的调节。詹石窗[8]在2004年提出了“文化养生”的概念,认为一切文化形态都可能转化为养生技术或者说蕴涵着向养生技术转化的能量和趋势,主要研究文化中的养生方法和养生功能,提出文化养生不仅要利用各种可能的精神资源来完善自我,而且要处理好人与养生环境的关系[9]。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研究不同文化内容的养生价值与方法,例如“和”文化[10]、香文化[11]、茶文化[12]、中医药文化[13]等,与健康产业与疗养景观结合,体现了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具有文化内涵的养生景观。草药文化养生则是运用了养生观念与技术通过已有的草药文化资源、文化形态,利用其蕴含的养生技术营造“文化场”,使受文化传统浸染的文化认同者进入注重人际和谐、身心和谐的状态,从而保养身体、延年益寿[14],有着“天人合一”“阴阳协调”“四时顺应”的特点。

2草药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草药文化起源于神农时期,神农尝百草开启了古代先民服食草药以治病或养生的先河[15]。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也最全面的草药文化典籍,书中概括论述了七情合和、四气五味等药物配伍和药性理论,为后世中草药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该书不仅记载药材的类别及用法,还记载了一些食物并论述其药用价值,为后世对于药食同源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稽含在魏晋时期编辑了《南方草木状》,除记载药材之外,还记载了一些食物,如雍菜、甘薯、荔枝等,并论述它们的药用价值,为后世对于药食同源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到了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详细阐述了药物的性味、用药法则、主治、产地、形态、采集,并把1195种药分成5部30类,为后世植物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草药文化的发展,除了服食草药治病养生外,中草药被应用于各种领域,药膳、凉茶、药酒等则是将草药与膳食、茶、酒等材料共同烹制,具有健体养生的功效。中草药还被应用于园林领域,营造药用植物园,具有科学研究、展示、教育的功能,传承中草药文化,提供中草药文化体验。由于草药文化源远流长,很多草药的名称都源于一个传说,现代人们将其传说及功效总结形成草药传说典故,以此传承和发展中草药文化。

3草药文化的内涵及养生价值

3.1从“治未病”思想发展成为养生实践

从神农时期开始,我国先民就在探索草药对于治病疗养的作用,通过对于中草药文化典籍的溯源,可以发现我国的中药文化在不断完善、不断丰富,以药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践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治病策略和方法。中医的“治未病”的理论就是中药养生主要的指导思想,并逐渐发展为药食结合和养疗一体特点的药膳调养、药浴、养生花茶、养生药酒、药用植物园等养生实践。

3.2拥有顺应四时的养生特性

我国的中草药文化博大精深,人们根据四时的气候变化,选取具备不同药性的中药加以调养,使人达到养生、养性的效果,这其中不仅体现了顺应四时的养生方法,还是中国节令文化的体现。其中四气五味理论是草药养生理论的重要内容,《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药有寒热温凉四气”这一叙述,界定了寒、热、温、凉为药材的4种特性,并在医用实践中将中医阴阳理论与四气进行联系,发现四气之间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温与热属阳,寒与凉属阴[16]。《素问·宣明五气论》一书中结合五行理论对于药材五味与五脏的治疗功效进行研究,得出“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的描述。

3.3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中草药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保证人类健康作出了伟大贡献,在其它领域也是熠熠生辉。在烹调的启导下发展了汤液,又与饮食文化相结合,产生和发展了中药药膳;与得道成仙的炼丹文化相结合,成为远古化学之源;中草药与文学的结合更是丰富多彩,古代众多文学家、名士学者用中草药名称填诗作词、吟赋写对、编写故事和戏曲剧本,编写出优秀的药诗、药联、药谜等文化内容,使中草药药名成为展示中医药文学的主要载体之一,为世人留下丰富的文化瑰宝。

4草药文化养生下养老景观的设计策略

4.1养老景观与草药文化主题融合

草药文化是指中医药发展过程中对于中草药理论及历代医家、养生学家、道家、佛家的经验积累,包含着大量相关的药名典故、故事传说、铁闻趣事,以及文人雅士撰写过的大量药诗、药联、药谜、药事等内容。挖掘草药文化资源,以名方文化、名药文化等为源泉,提取一个或者多个文化内容为主题,围绕主题设计养老景观。将草药文化元素通过主题的形式融入养老景观中,使老年人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草药文化主题景观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场”,将文化中蕴含的养生价值与内涵通过主题景观营造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达到平稳老年人内心、身心和谐的作用。

4.2植物设计应满足养生功能

合适的药用植物景观可以改善生态、调节人类身心健康,当前园林景观中应用较为广泛的药用植物200多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①嗅觉型药用植物。通过植物本身散发的味道引起人们不同的嗅觉体验,从而产生特殊疗效的植物,例如甘草、桂花、荷花等。②疗养型木本植物。通过其本身分泌的特殊性挥发物质而起到抗菌杀毒作用的植物,例如菖蒲、艾草等,不仅可以驱赶蚊虫,还具有辟邪消灾的含义。③药食同源药用植物:既可以达到治病的效果,还可以直接当食材食用,例如桃仁、桑叶、桑葚、桔红、桔梗、薄荷、金银花、山药、山楂等[17]。因此,养老景观的植物设计应选取具有不同养生效果的药用植物进行设置,并搭配景观植物营造主题,据“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原则,选择合适的药用植物材料与观赏植物,按照其生长规律设计多层次植物群落,从而为老年人营造健康环境和文化体验。

4.3景观设施融入草药文化元素

景观设施是文化表达的重要载体,因此,要将草药文化元素融入景观设施设计中。挖掘名药文化、名医文化、药名文化等草药文化养生资源,提取文化元素融入到园林设计中,可以将适合治疗老年人常见病症的名药方通过景观小品、地面铺装、楹联、匾额等或是药方种植的形式体现,用景观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向老年人表达病症的可治愈性,安抚老年人因病痛带来的恐慌。或是将名药材转化为花纹、形状、色彩等景观元素进行设计,例如灵芝、黄精等长寿神药,使养老景观设施直观地展现草药文化,营造文化养生氛围。4.4设置草药文化互动景观草药文化养生是人们通过对草药文化的认知、感受、感悟、体验等,使文化元素在人的机体内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和情感反应,积极的反应可以调节人体免疫功能,从而获得调适,形成和谐的心态。因此,养老景观设计不能局限于静态的景观设置,应该强化草药文化互动体验,利用草药文化内容通过视、听、触、味、嗅等多样化的体验方式,增强老年人对于草药文化的理解。可以利用药联、药谜、药诗等文化内容,设置游戏活动及互动景观,古典文学中有大量的咏药诗赋与对联谜语,都以中草药为吟咏的对象,赞颂它们的养生价值,更有甚者还把它们作为美好事物的象征或思想感情的寄托。例如屈原的诗赋中涉及到的中草药名称词就多达50多种,王融的《药名诗》开创文人用药名作诗这一先河,曹操曾写下一首暗藏中草药名的四言谜语诗:“胸中荷花兮,西湖秋英......接骨妙医兮,老实忠诚;黑发未白兮,大鹏凌空。”这样的药谜既有趣又极具文化内涵。因此,可以将药谜融入互动景观小品,让老年人可以主动去猜、去体会其中的深意,获得愉快的体验。

5实例展示

笔者设计了一个小型草药文化养生空间,挖掘中药文化,以药趣益身为主题,按照五行划为5个小区域,并选择不同属性的药用植物和观赏植物营造不同季节的景色。通过两仪广场、百草园、药方圃、药趣径与杏林人家5个景观节点的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体现中草药文化内涵及养生功能,满足老年人对中医药认知的需求,对于文化传播、健康促进都起到积极作用[18]。根据金木水火土的不同属性,可以确定景观节点的属性及植物的布置,依据颜色、味道和人体组织器官进行药用植物的选择。两仪广场:水对应五脏中的肾脏与四季中的冬季,冬季的整体感觉是阴冷的。因此,选用中医理论中的“阴阳学说”打造两仪广场,用硬质铺装与冬季植物表现冬季景象,并设计景观树池,可用作休憩,用鹅卵石小路将其他景观与广场相连,打造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阴阳相融的氛围。百草园:提到土,最先想到的应该是承载万物的大地。因此,土属性对应的景观节点是百草园,园内根据不同的药用植物类型划区种植,从视觉、嗅觉、味觉感受药用植物对于身体的养护。设置观赏药材区、食用药材区与嗅疗药材区,开设可体验种植的种植池,让老年人不仅能够被动地享受药用植物的疗养功能,还能主动参与园艺栽培,从身心两方面得到疗愈。药方圃:金对应五脏中的肺器官与四季中的秋季,秋季是丰收的季节,收获整年耕种的成果,而药方对于中草药文化来说,既是治病养生的方式又是精华的总结。因此,金属性对应的景观节点是药方圃。根据老年人的常见病症划分处方种植块,分别有治心慌气促方、清热解毒方、抗癌方、感冒方、治风湿酸痛方、治失眠多梦方等。药趣径:火对应五脏中的心脏器官与四季中的夏季,这种热情的元素适合设置与药名、药效相关的药诗和药迷等景观小品与娱乐活动,让老年人可以体验参加猜药谜和对药联等趣味活动。采用鹅卵石铺装,建造具有养生效果的健步道,并采用夏季开红花的观赏植物与具有疗养效果的药用植物打造夏季景观,从而保养心脏器官。杏林春满:木对应五脏中的肝脏器官与四季中的春季,杏林春满意思是杏林春意盎然,也被用来赞扬医生的医术高明。因此,木属性对应杏林春满这一景观节点。此区域根据名医典故设置景点,例如神农、李时珍等人物雕像作为标志物,以展示中草药的名医文化,传达精神力量,并以常绿树和春季开花的植物为主,营造出春季景观。

6结语

草药文化养生是将草药文化融入养老景观,可以在观赏、使用、体验、游览的过程中寓教于乐,得到精神的慰藉,体会草药文化的深厚内涵。草药文化养生在养老景观中的应用,既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又是养生文化在养老景观中的表达。在未来的养老景观设计中,应当更深入挖掘和了解优秀草药文化中的养生内涵,创新与丰富草药文化养生的景观表达,促进草药文化在文养结合背景下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袁昕怡 何丽波 杨璐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养生文化论文篇2

养生又称摄生,是对人们在社会生产实践中采取各种方法以达到强身健体、美容养颜、延年益寿等效果的一系列养护活动的统称。《吕氏春秋》首次记载“养生”一词,提出养生乃珍惜生命,不做损害生命健康的行为。《中医方术大辞典》对养生定义的阐述:“摄养身心,以保健延年。”[1]养生文化产生于人类对天地自然的观察和生活实践当中,并在生命活动中得到不断的发展,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部分。养生文化在中国古代地位煊赫,在简帛医药文献中可见丰富的养生医药资料,有利于整理与丰富秦汉时期养生文化史,为研究简帛医药养生文化注入新活力与提供绝佳资源。

1简帛医药养生文化渊源探析

简帛医药养生文化源远流长,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与天地自然、诸子思想、房中文化三方面联系最为密切。通过探讨这三方面对简帛医药养生文化的影响,可明晰其思想形成的源头,厘清其发展的脉络,对简帛医药养生文化的深度挖掘有深远意义。

1.1天地自然

天地并不仅仅局限于天空和土地,而是包括天地之间所有动物、植物、高山、水流等自然万物。《易经》言:“观象于天”“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2],可见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先民正是通过这种效天法地的方式,对天地自然的观察,并结合自身实践,逐渐摸索出与天地相应相参的养生方式,并在自然万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不断地发展。秦汉时期,人们仿照自然万物的生活起居、动作姿势等编作了多种导引术。医学名家华佗对自然界中虎、鹿、熊、猿、鸟5种动物的起居习性进行细致而深入的观察,由此编作五禽戏并广传于今。通过体察万物,创造养生保健术式,既体现了天地自然的广阔性,也体现了古人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创新思想。简帛医药文献养生导引术式的绘图与文字记载亦充分展示了这一点。长沙马王堆汉墓导引图帛画和张家山汉墓医简《引书》分别通过帛画或者文字的形式共记载了16种仿照动物日常生活动作、起居习性而创造的导引养生术式。导引图帛画见鹤□、(龙)登、螳螂、木(沐)矦(猴)讙引炅中、鹞北(背)、鹯、熊经、猨(猿)(謼)导引养生术式8种。《引书》见8种导引养生术式,包括尺汙(蠖)、凫沃、蠪(龙)兴、蛇(垔)、受(爰)据、复鹿、虎匽(偃)、度狼术式,并记载其具体动作要领。这些养生导引术式分别仿照鹤、龙、鹞等动物的展翅、飞翔、振翅挥舞等动作以达到舒筋活络,条畅气血,锻炼手臂部、头部、腰部等部位的养生效果。此外,古人还根据四时节令阳气状态的不同而创造出不同的养生方法,如《引书》开篇提及春天阳气处在生发的阶段,应在早起之后,排出体内废物,清洗脸面,练习呼吸,在庭内散步;夏天阳气处在盛长的阶段,应该多洗头、少洗澡,不要睡懒觉等,与《素问·四时调神大论篇》对于四季的养生论述含有相似思想,均是在体察天地四时阴阳气机不同的基础上产生的。由此可见,在早期阶段,先民对天地万物的细致观察促使养生思想和养生方式的产生,从而促进简帛医药养生文献的编撰与流传,给养生文化的追本溯源提供清晰的思路。

1.2诸子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涌现,思想纷繁,养生学说亦应此而生。通过整理研究诸子思想和学术主张,可以发现简帛医药养生文化受诸子思想影响颇深,养生几乎是诸子百家时期理论中都有的内容[3],其中道家与儒家思想甚至始终贯彻于简帛医药养生文化中。儒家主张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调控各种情绪使身体达到健康中和的状态,儒家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人能产生喜怒哀乐不同情绪,具有多变性,能对人体造成不同影响。控制好情绪,不让情绪影响到身体健康才能达到“中和”的状态。张家山汉简医书《引书》则有与儒家学说对情绪的相似论述,富贵之人之所以得病是因为“其喜怒之不和也”[5]185。指出富贵之人得病的原因在于情绪的把控不当。唯有把握好情绪,才能更好地维持身体健康。道家典籍中有众多体现其对精气神的理解。管子认识气对人体生命的重要性:“有气则生,无气则死。”[6]此外,道家思想多主张通过蓄积精气、涵摄神明的方法以延年益寿、长生久视。同样的,简帛医书中亦有多处论述了人精气神的重要性,与诸子思想对于精气神的认识有相似之处,如“以精为充”的长寿观点。此外,简帛医书中还记载了许多涵养精气神的方法,提出积精、聚精之法,以及服食鸟精的保养方法,认识到精气补泻与亏满的关系,反对随意泻耗阴精,并记载精、神与房中术式的联系,指出积精促使神旺的养生功效。简帛医药养生文献对于气的记载更多,论述服食和调理神、气的方法与禁忌,提出通过服食药食增强气力,如《养生方》轻身益力篇、除中益气篇、治力篇、益力篇等。此类文献记载通过服食母牛肉、鸟卵、泽泻、白术、酸枣等药食,使身体变得轻盈,强壮局部或全身气力。可见,简帛医药养生文化与各家思想存在密切关系。各家之说的繁盛为简帛医药养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促使简帛医药养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系统化、具体化的特征。

1.3房中文化

房中是指修炼房事之道的方术,产生于原始社会的生殖崇拜,与人们追求健康与繁衍后代的生命态度有关。房中文化发展到秦汉时期,更是受到各阶层人士的重视,并纷纷著书立说,以传后世。人们修持房中术,一方面希望能促进身心健康、延年益寿,另一方面希望繁衍后代,达到子孙后世生生不息的目的。《汉书·艺文志》收录大量方技著作,其中房中类文献近两百卷,充分展示其浓厚的房中文化氛围。《礼记》则从儒家角度论述男女之欲以礼为用,要懂得自我约束。《黄帝内经》记载房事七损八益之道、早衰原理与节欲思想。这些典籍体现人们对房中文化的重视,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房中文化的盛行,间接促进简帛医药房中养生文化的发展。简帛医药养生文献数量较多,内容宏富,包括《房内记》《十问》《合阴阳》《天下至道谈》及南昌海昏西汉房中简等房事养生文献,对房事理论、房中术式与方法、房中宜忌进行深入阐释。文献记载节欲的重要性,强调房事有节,爱惜身体,有助于保养生命。《十问》提出,“玉泉毋顷(倾)”则身体“百疾弗婴”和“长生”[7]142。“玉泉”即男子精液,顾护精液,不妄耗泻,乃长寿之法。《天下至道谈》、西汉海昏侯房中简房事文献均记载房事养生七损八益的重要性、具体行为、论治方法,与《黄帝内经》的见解十分相似。《天下至道谈》:“去七孙(损)以振其病,用八益以二其气,是故老者复壮,壮[者]不衰。”[7]165其房中术式包括八道、八动、十道、十动、十节、十修等,采取内加、益内、约等房事养生方法,具有仿生观、阴阳观、精气观、津液观、动静观、中和观的思想。如在仿生观的体现上,通过观察动物动作,创造房中术式,如十节:虎游、蝉椨(附)、斥(尺)蠖、囷(麕)桷(角)、蝗磔、爰(猨)据、瞻(詹)诸、兔骛、青(蜻)令(蛉)、鱼嘬。对于房中宜忌,提出要保持良好情绪,指出那些生命不健康的人,必然是不善于调节情绪的人。可见,简帛医药养生文献对于房中文化的理解较为全面与深刻,反映了其曾经在秦汉时期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通过对天地自然、诸子思想、房中文化与简帛医药养生文化之间关系的考察,可见这三方面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了简帛医书养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无论是哪一方面,都是是养生文化历史络脉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最终促成多样而浓厚的简帛医药养生文化。

2简帛医药养生法则

简帛医药养生文献资料丰富,记载了众多的养生内容,具有养生现实价值,有助于给现代养生方式提供理论知识及真实可靠的养生指导。简帛医药养生文献记载的养生方法包括药食、去谷、食气、导引、房事、睡眠等,对于现代养生实践活动仍具现实指导意义。在简牍整理小组和各位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笔者对简帛医药养生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并对各种养生方法加以提炼,将其所蕴含的养生法则归纳为三因制宜、形神共调、惜本养精、寒头暖足、睡卧延寿五方面。

2.1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法则是基于人与自然万物的统一协调性而制定的因人、因时、因地的原则。它要求在养生防病的过程中,必须将人所处的时空环境特异性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9],体现天、地、人三者各自的独立性与相互关联性,是中国养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其特色之处。古代先哲充分研究宇宙天、人、地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对其进行阐述。对此,诸多著作对三因制宜法则有较客观的论述。《难经》从四时角度认识阳气与人体之气的关系,主张不同时间不同的治疗方法,提倡因时制宜法则。《黄帝内经》多处记载对于三因制宜学说的认识,如在《素问·示从容论篇》中从年长、年少、年壮三方面详细论述因人养生的重要性,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提出不同季节的养生法则,在《素问·异法方宜论篇》中记载古代先民对于居于不同方位如何养生的清晰认知等。简帛医药养生文化中的三因制宜的养生法则在多处文献中亦有明显体现。文献记载对于不同年龄之人练习吹呴呼吸养生术式的要求不同,年值30岁之人要比年值20岁之人早上与晚上各多练习20次,间隔次数多1天并且次数增加到300次;在练习辟谷和食气时,简帛医书中记载需要以月亮的圆缺情况作为制定服食石韦数量的依据;并且,在不同的季节,生活起居方式、导引活动次数、呼吸吐纳的频率与次数都会有所不同。提倡练习去谷食气时要避开不利的环境,春天避开浊阳邪气的环境,夏天避开酷暑热风的环境,秋天避开风寒霜雾的环境,冬天避开寒冷的环境,尽量在銧光、朝霞、沆瀣、输阴、输阳、端阳6种有利的环境之下进行练习。以上简帛医药养生文献处处透露出简帛医药养生的三因制宜思想,体现古人辩证思维能力,无论是对当时还是对现今养生都具备重要意义。

2.2形神兼养

形神兼养的内涵为注重形体与精神共摄,以使形与神合的养生法则,是中医学养生独具一格的内容,为人们防病保健活动提供重要思路。“形”与“神”作为中国古代哲学与传统医学的重要概念,被人们所重视并阐述。《淮南子》中多处以形、神作为篇名,其在形神论篇中指出神与形两者关系深厚,相互依存,互根互用。《黄帝内经》对形、神两者的重视程度极高,其开篇《素问·上古天真论篇》就明确提出形神兼俱才能尽终天年。从阴阳的角度看,形是阴,神是阳,形和神俱则阴阳交感和合,生命才能有序平稳地运转;若形与神离,则成孤阴独阳而走向离决。简帛医药养生文献阐释形神理论详尽,认识深刻而透彻,提出形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其对于“形”的论述有“形乃极退抟而肌肤、能动其形、民始敷淳流形、流形成体”等。神的认识多为调理神气的方法,如曹熬之治神气之道、神流布成形的做法、精神凝聚长存的方法等。《十问》记载耇老接阴食神气之道要有秩序节度,修炼时按照步骤进行:“一曰垂枝(肢),直脊,桡(挠)尻;二曰疏股,勭(动)阴,(缩)州……”[7]147。简帛医药养生文献对于形神两者进行阐述,强调保形养神,体现形神之道在养生文化上的重要地位,对养生防病均有非凡的现实意义。

2.3惜本养精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惜本养精即爱惜肾中之精气、保养生命。精为生命之源,能够繁衍生命、润泽骨髓,促进人体生长发育。聚集精气,能够给生命活动提供物质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平稳进行。精的概念产生于圣贤对自然事物本原本质属性的最朴素的认知。先哲对于精之学说有鲜明的认识,并以此解释万物的起源及事物的发展变化。《淮南子·精神》载:“精气为人”[10],认为精是构成有形之身的基本物质。《素问·金匮真言论篇》云:“夫精者,身之本也。”[11]精是身体最基本、最原始的物质。精足则能够化生气血,进而维持生命正常的生理活动。简帛医药养生文献对于精的认识,包括“精神泉溢、精生而不厥、上下皆精、以精为充、治气之精、抟精、精盈必泻、精出必补”等,详细论述了精的重要性,指出以精气充养身体,能使人长寿,并对其概念、作用、爱惜精气及房事生活中纳精的最佳时间、积精、聚精、炼精的方法有所阐述,提倡通过吐故纳新、怀欢愉之情、听羊儿鸣叫、喝羊乳汁等方法,以补益身体,聚积精气。可见,简帛医药养生文献对于精的认识及养精的方法都记载得较为充分全面。

2.4寒头暖足

寒头暖足即保持头部寒凉,足部暖和,以利于维持身体健康的状态。医家彭子益认为:“平人上清下温则不病”[12],上即头,下即足,保持头上清凉,脚下温暖,是平人不病的状态。头在上,脚在下,寒为阴,暖为阳,而阴的运动趋性为向下,阳的运动趋性为向上。寒头暖足,即是上阴下阳,阳在下而往上走,阴在上而往下走,如此阴阳便能交感和合、身康体健。若是暖头寒足,阳在上却往上走,阴在下却往下走,如此阴阳便走向离决。因此,寒头暖足是人体正常生理状态,若能长期维持这种状态,便可延年少病。马王堆汉墓脉学医简《脉法》甲本和张家山汉墓脉学医简《脉书》的出土,为日常保健活动提供可靠的历史资料。两部医籍均提出寒头暖足的养生理论。《脉法》:“听(圣)人寒头而煖足”[7]205;《脉书》:“圣人寒头而煖足”[5]127。指出寒头使人头脑保持清醒,暖足使人气血运行通畅,因此要保持头部的清凉、足部的温暖。《引书》开篇指出冬季养生方法也应该遵循寒头暖足的法则:“手欲寒,足欲温,面欲寒,身欲温”[5]171。可见,简帛医药资料对于寒头暖足这一养生法则已经有初步的认识,指导当时人们进行养生实践活动。寒头暖足法则不仅在简帛医书中受到重视,在后世的典籍中亦多有阐述。《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二十七·养性》:“每八月一日已后,即微火煖足,勿令下冷无生意,常欲使气在下。”[13]指出秋季之后,要使足部处于暖和的状态,使热气在人体下部。现代社会的足浴养生及各种花式泡脚,也是简帛医书暖足思想的延续。

2.5睡卧延寿

睡卧延寿是指通过良好的睡眠,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睡眠的本质是与自然界协调统一的生理节律。充足、有效的睡眠有利于消除疲劳、恢复精气神,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保养生命的终极目标,对人体健康具有重大影响。从古至今,人们十分重视睡眠,历代医家甚至提出应该把睡眠放在首要地位,认为“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壮筋”[14]。足见古人对睡眠养生的重视。睡眠是人类养神保健的不可缺少的方式,而失眠、睡觉时间不足、易惊醒等睡眠问题均对身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老老恒言·卷一·安寝》开篇首句即提及睡眠“少寐乃老年大患”[15],指出睡眠是老年人最大的问题。睡眠是人一天中处于收藏的阶段,也是蓄养阴精至关重要的时间,因此应当把睡眠养生贯穿到每一天的日常生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还讲述了四季睡眠养生原则,教导人们如何在四季中正确地把睡眠养生落实到具体的日常生活中。现代人们还在不断地研究睡眠的机制、原理等,将其与人体基础代谢、疾病相联系,如睡眠对老年人血糖的影响,与青少年抑郁、焦虑等之间的关系,从而用于养生指导,发挥其积极意义。简帛医药养生文献也认识到睡眠的重要性,提出睡卧为养生首要之事:“臣为道三百编,而卧冣(最)为首”[7]148。临床研究表明,睡眠障碍可影响人体多系统正常功能,包括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代谢系统、神经和精神系统[16],因此睡眠对于养生显得尤为重要。简帛医书还指出睡卧能够促进食物吸收,主张睡眠应不限时间,提出“辟(譬)如鸣〈鸟〉兽,蚤(早)卧蚤(早)起,莫(暮)卧莫(暮)起。天者受眀(明),地者受晦,道者九(究)其事而止”[7]149的观点,认为睡眠时间因人而异,不强调早睡早起,只强调是否符合天地规律,这样才能保持身体平和而不生疾病,如鸟兽,睡早则起早,睡晚则起晚,人类亦如此。这种理论在后世并未有相关论述,值得深入研究。三因制宜、形神共调、惜本养精、寒头暖足、睡卧延寿的养生五法则,从养生的思维方式和人与自然的外部关系到人身精气神的内部关系几方面,体现了简帛医药养生文化内容丰富、独具特色,是对当时养生水平的高度概括,亦充分体现了人们对于保养生命的深刻认识。

3结语

尽管历经历史的层层筛选与多种文化的冲击,养生文化依旧保留着欣欣向荣的光景,这是人们对美好生命状态不懈追求的现实写照。简帛医药养生文化资料详细,养生文化内涵宽广,是对中华传统养生文化的深刻认知下产生的继承与发展行为的结果。其具有明耀的现实指导意义,为后世养生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经验与参考价值。随着秦汉墓养生文物文献不断整理公布与人们对于简帛材料的不断地深入研究,更多简帛医药养生文化的内容将会被挖掘出来,成为中华养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健康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作者:李积镁 周祖亮 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养生文化论文篇3

1.主以饮食,辅以丹药,道家服食养生法的根基

在于生精养精庄子云:“有生必先无离形”“养形必先之以物”[6]97,服食有形之物则是人体后天生命摄取精气,滋养形体的基础,舍此阔谈一切养生,都是空中楼阁。《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4]39,食物具有补益精气的良好功效,且其攸关生命机能的四气五味偏性较小,阴阳属性相对平和,与脏器一般无不利之性,所以适合大多数人经常服食。“聚毒药以供医事”[7],药物因为气味偏性大,过食容易导致人体脏器功能失衡,所以只可用以治病,且中病即止。张景岳云:“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有偏也。盖气味之正者,谷食之属是也,所以养人之正气。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是也,所以去人之邪气,其为故也,正以人之为病,病在阴阳偏胜耳”[8]。孙思邈云:“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长年饵老之奇法,极养生之术也。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1]469。道家养生,一贯强调以食为主,以药为辅,来补益精气、平衡阴阳、调理脏腑经脉百骸。除了药食服食养生术法之外,两汉以降,道家还基于“深根固蒂”之培元固本精神,张扬发挥道家“道法自然”理念,在吸收先秦神仙方士服食养生术法要旨基础上,创造性地形成内丹术和外丹术。外丹术源于先秦神仙家方术,流行于魏晋到隋唐时期,基本方法是在丹炉中烧炼矿物以制造“仙丹”供人服用补充元精。内丹术是隋唐以来道教在服气、存思、守一、静功等多种情志养生理论,及呼吸吐纳术基础上,受外丹术理论实践启迪影响,形成的一门生化凝聚人体内在元精的养生方法。内丹术将人身体比作“炉鼎”,把人体内循环运行的经络比作内丹修炼的通道,在人为精神意识严格控制下,利用体内元气的推动力,使人体精气经过周身经络循环淬炼,凝为“圣胎”或称“丹药”,以维系人体生命元精久存不竭。

2.劳逸结合,阴平阳秘,道家运动养生的要义

在于机体机能的和谐平衡“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动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本特征。精气流行,脏腑经脉百骸动静有度是人体健康的基本体现,人类生命在独特运动过程中体现其真谛,道家养生同样秉持这一精神。两汉已降,养生学家基于运动养生目的,创立了诸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诸多著名运动养生功法。道家运动养生强调以下几个原则。

2.1劳逸适度庄子云:“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6]78,人体生命活动是以消耗精气为基础的,所以基于保养化生生命精气的目的,运动养生必须保持一个合乎生命生理机能的平衡和谐之度。如葛洪云:“养生之方,唾不及远,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久视,坐不至久,卧不及疲。不欲甚劳甚逸,不欲起晚,不欲汗流,不欲多睡,不欲奔车走马,不欲极目远望”[9]。

2.2阴阳和谐“万物负阳而抱阴,冲气以为和”,道家哲学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生灭盛衰的动力源泉,道是正反对立力量的统一体,宇宙元气正是在道的对立统一动能作用下分阴阳化万物,万事万物都是阴阳二气正反对立矛盾属性的对立统一存在体。道家运动养生哲学基于这一认识,形成阴阳虚实对立、阴阳互生互化实践精神,并将其完美地内化在各种运动功法之中。2.3精气形神并重庄子云:“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己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6]78。孙思邈云:“心无烦,形勿极,而助之以导引,行气不已,亦可得长年,千岁不死”[1]98。基于精气形神和谐统一观,道家运动养生功法,兼蓄肢体运动、呼吸吐纳、气功导引以及心神意念等的综合应用,强调心与形、动与静、呼与吸、吐与纳,以及念想存思、导引行气等之间的协调配合与平衡和谐。

3.少私寡欲,恬淡虚无,道家养心术的根本目的在于啬精存真心神活动以精气消耗为基础,以生生之机为主宰。中国传统养生学涵养心神的根本目的在于保精存精固精,维护脏腑经脉功能,培育生生不息之机,即实现“抟气致柔,能无婴儿乎”状态。道家认为,涵养心神,要义在于不惑于物外,做到“见素抱朴”,洞见内在本真,然后达到“少私寡欲”心性境界。生活中涵养心神的关键在于持守“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3]219。“慈”的本质是利他主义。“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减少感情欲望,避免过度精气耗费,保持自身生命健康;二是减少占有欲望,避免损害他人心身利益,防止天道人道心身报复伤害。“不敢为天下先”的要义是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淡化自身感情好恶,时刻为他人着想,并甘愿为之奉献。庄子认为,涵养心神以存精养形的关键在于不为世俗人情世故以及名利美色所累,做个豁达的“遗生”“弃世”之人:“夫欲免为形者,莫如弃世。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事奚足弃则生奚足遗,弃世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6]97。至于如何实现“遗生”与“弃世”,庄子认为,“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6]97。孙思邈将涵养心神之法总结为“十二少”:“善摄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者,养性之都契也”[1]435,并强调“德”“善”在养生学中的独特意义:“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不习无不利也。性既自善,内外百病自然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故养性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充,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1]484。

4小结

生命活动是非常复杂的物质机能体现,特别是人体生命,除了具有类似于一般生命体的自然属性之外,更有标志人之为人的心性智慧情感属性及人文社会属性,这使得人类生命活动及其影响因素更加多元,也使得其养生过程及其内容丰富多彩。道家养生显然注意并很好地兼顾了涉及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4]3。总结道家这种养生精神,就是“形神气各居其宜,以随天地之所为”[10]。

参考文献

[1]唐·孙思邈.孙思邈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2]曹峰.黄老道家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28-37

[3]谭春雨.道德经沉思录.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4]杨永杰,龚树全,主编.黄帝内经.北京:线装书局,2009

[5]魏晋·佚名.西升经//道藏(第十一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9:506

[6]战国·庄周.庄子.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

[7]杨天宇.周礼.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27

[8]明·张介宾.类经.北京:中医古籍出版,2016:417

[9]冯国超,主编.抱朴子内篇.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93

[10]西汉·刘安.淮南子.长沙:岳麓书社,2015:9

作者:谭春雨 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