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哲学思维研究3篇

时间:2022-12-26 09:44:54

摘要: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提出课程思政“四宜四不宜”的教学思路是教学改革实践的感悟,旨在让课程思政回归课堂教学之本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政教学生态,让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巧妙地植入学生心间,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 哲学

哲学思维研究3篇

哲学思维研究篇1

老子、庄子等先贤是道家代表人物,其著作所体现出崇尚自然、追求朴素的哲学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几千年的人类发展进程中,道家的智慧对华夏儿女的生存、生活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子从社会生活出发,深入浅出地对“道”加以阐述,总结天地运行的规律,建构了道家思想体系的时空观念。通过对时空的剖析,老子揭示了时间、空间的本质,而且基于不同层面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读,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关联,这种内在联系是对立而又统一的。时空的对立统一表明,世间万物的生存与发展都是顺应相应的规律而进行的,周而复始,似乎一个闭合的圆环,起点即终点,终点即起点,永不间断,世间万物轮回交替,永续运动。从表面看,道家思想好像是对时空关系加以阐述,而从深层分析就可以发现时空观是其哲学思维的体现。人具有一定的意识,而意识源于思想,这是人与动物最显著的区别,道家关于时空关系的解析丰富了哲学体系,让人们更好地认识社会、自我的发展方向,民众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成为人类繁衍生息的思想基础。

一、关于道家时空观

中国古代就有许多研究时空观的学者,但通过对目前文献资料进行解读就可以发现,古代时空观研究与道家存在着极为紧密的关联。许多古代学者在其著作中都表达了对天地、对自然、对世间万物的尊崇,通常以“物化事物”为中心进行时空研究,旨在探明事物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自宋朝起,程朱理学日渐兴起而且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古代时空观研究方向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程朱理学提出“气”与“理”是分开的,“气”表现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种表象,而“理”是超越了各种表象(或现象)的,是规律性的,是抽象的准则。宋朝以前时空观认为物质与精神是一体的,是和谐共生的,气理分开改变了以往的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对“道”作出的全新解读,对于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一)对道家思想的不同解读

道家思想奠基人是老子,庄子在老子思想的基础上又进行完善、丰富与补充,使道家思想更加系统,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道家认为,世间万物与精神世界是存在着紧密联系的,这种认识打开了人类思维的大门,让人类思维的空间更加广阔。在道家看来,物质世界所表现出的客观规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且与精神世界所表现出的规律是相通的,也就是说,二者是统一的。老子的宇宙观对天地运行、宇宙诞生作出了解析,人们开始认识到除了自身生存的环境之外,还存在着广阔的空间,人类视野得到了扩展,思维方式、思想意识得到了无限的延伸,对近代时空观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德经》是老子的代表作品,是道家思想的精华,也是老子研究“道”的主要成果,简单来说,老子的道家思想都是通过《道德经》表达的。事实上,老子对“道”的解析或阐述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体现,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近代一些学者在研究中也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思考,冯友兰认为,“道”就是机理,是万物生长所呈现出的规律,这种规律是恒在的,作用于万物。冯友兰对“道”的解析超越了物质本身,将视野置于世间万物在生长(成长)中所表现出的规律以及规律对万物生长的作用,是从哲学思维的角度对道家“物质”世界的升华。冯友兰指出,万物生长中,“道”是总机理,既对立又统一。李尔重在其作品中说:“道,客观存在,不可名状,这是万物化生的本源。”也就是说,尽管“道”无法言表,但却是客观存在,也无所不在,而且基于“道”的存在,世界万物才得以成长或者延续,这种观点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李尔重以“物质本源”为重心对道家思想进行解析与诠释,认为“道”在其形成过程中总伴随着某种精神,或者伴随着无法言明的规律,世间万物正是“道”在形成的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物质形式。由此可见,学者们对“道”的解读也是见仁见智,并不完全一致。

(二)道家时空观的内涵

“道”在《道德经》里出现了很多次,老子分别在25、40以及第42章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宇宙间所出现的万物都“始于道”。也就是说,老子通过《道德经》对世间万物的生长进行解析,认为“道”是本源,是世间各种物质形成、生长的时空基础,这成为道家思想最初的时空观。道家将宇宙间所存在的万物置于时空之中,认为世间万物相互关联,这种关联既表现于事物的表现,也表现在事物内部的发展、此消彼长的变化中,万物存在于同一时空。道家首先确立了“道”的本源地位,并据此发展为独特的时空观,简单来说,在道家观念中,“道”是本源,是思想基础。道家认为万物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共存于同一时空之中,所以万物与时空是一体的,是共生的,在此基础上,道家将时空观发展为“宇宙合一”。在老子看来,“道”是万物存在(或生存)的本源,无论时间流逝是快还是慢,“道”都不会不见;不管空间是狭小还是宽阔,“道”也不会消失。也就是说,“道”永恒存在于万物,永恒存在于万物所在的空间,并且会一直伴随着宇宙万物或者自然存在而往复循环,永不消逝。道家认为“道”是万物的起点,万物因“道”而生,而成长,而发展;也正因“道”的存在,万物也必然走向极致,抵达终点。“道”是万物始祖,是创造者,离开了“道”,万物也就不再存在。“道”是万物在时空中所表现出的机理,是万物在宇宙间所呈现出的规律。道家将万物运行置于时空之中进行分析,探索其形成、发展直至消亡的规律,万物在整个时空、整个宇宙间无限生长、运动、变化,在道家思想中还表现为“归返”与“化生”。运行于时空的万物,总要遵循“道”的原则,在“道”的作用下,万物总是动态变化的,各种矛盾相互转化,在转化过程中或者消亡,或者新生,这就是归返与化生。道家时空观是对时空的无限感知,是思维方式的转化,在无尽的时空里分析、研究万物的归返与化生,是古人思维方式、思维方向所表现出的巨大变化,体现了万物突破时空限制的转化思想。庄子发展了老子的时空观念,并且进行全新的解读。在庄子看来,宇宙万物不存在彼此之分,对客观事物所作出的感知,必然超越思维而进行。对运行于宇宙间的万物进行分析,感悟事物的变化,探寻、领悟变化所表现出的规律,这是思维主体对时空中万物以及其运行规律的认识,是以“道”对万物存在的时空所作出的认知。在庄子看来,时空并不是单纯的时间与空间,而是思维主体关注的对象,从这一视角来说,庄子时空观是对老子道家思想的延展,体现了直觉与思辨、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已经超越了原有的体验性,这是庄子对道家思想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标志着哲学思想迈向了更高的层次。庄子以主体化思维对道家时空观作出了全新的解读,对永恒运行、变化的时空引入人类思维之中,通过物化形态让人类对具体对象进行领悟、体味,人类精神进入了全新境界———天人合一,这既是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也是时空观的具体体现。道家时空观涉及两个基本概念:时间与空间,所谓时空,就是时间与空间的共融,二者的合一,表现为时间与空间的无限交替,往复循环。道家时空观对存在于时空中的万物进行探索,努力探寻其状态以及未来发展或者变化态势,是人类对运行于时空中的万物作出的哲学思考,在“道”的统领下,揭示了宇宙、天地以及万物间所存在的关联,这一观念对近代(含现代)哲学、物理学等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运行于时空中的万物,在变化中得到归返与化生,这是古代中国人民对客观存在的自然或者物质世界所进行的不懈探索,是古代哲学思想、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财富。

二、道家时空观的哲学思维

对时空的探索,古代中国人最先是从白天与黑夜这种自然现象而开始的。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人类在繁衍生息中得到了时间更迭、季节交替等不同的体验,通过各种直观体验逐渐形成了年、季、白天或黑夜等概念,这就是最初的时间概念。同样的,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人类逐渐产生了位置、方向等空间概念。从这一意义来说,古代中国人民对时空的认知或理解都是对生活、生产的总结、归纳,是通过活动实践对万物作出的具象性表达。无限的时空,万物永恒的运行,古代中国人的时空意识逐渐形成,道家在前人时空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探索与深化,为其时空观形成奠定了哲学基础。

(一)道家时空观的思维基础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自古以来关于时空的研究从未停止,但中西方之间的研究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西方研究资料中可以发现,西方在时间观方面侧重于永续性,在逻辑上表现为向前、积极向上的状态;古代中国在时空方面的研究则表现为时空的结合、统一。也就是说,西方研究表现为线性方式,呈现出单向性特征,而古代中国的研究则表现为立体式的,这种非线性方式表现为多维度、多向度,呈现出循环性特征。时空结合的理念使古代中国时空研究充满“立体”感,对道家探索时空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道家时空观的思想基础。道家在阐述、解读时空时,认为二者共同存在于宇宙内,首先对时空进行了确切的定位,接着才探索、研究其机理。庄子在《庚桑楚》里以哲学化方式对宇宙作出了解释,尽管解释是抽象的,让人感觉无可名状,但也能够体现道家研究时空的基本思想与基本方向。庄子说,有“实”但没有“处”,称作为“宇”;有“长”却没有“剽”的,称作为“宙”。也就是说,尽管客观存在,但没有确切位置的,是空间;有过程,却没有起点与终点的,就是时间。“宇”可以获得空间体验,却没有“定所”,“宙”是过程的持久,却没有可以体验的形式,是非实体的。古代时空研究成果成为道家时空观的基本思想,从道家对时空的解读可以发现,古人已经用哲学的思想、从哲学角度对时空进行研究,将时空融为一体,建构了整体性哲学思维体系,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古代中国对哲学作出的贡献。

(二)道家时空观哲学思维特征

1.法象思维。对道家时空观进行研究时,要认识古代时空观研究的基本思想与整体思路,特别是认识到古代时空观研究时的思维特征以及思维基础。尽管道家时空观研究的思维较为独特,但仍保留古代时空观研究法象思维的特征。法象思维是古代中国思维的早期形式,这可以从《尚书》及相关内容中得到验证。《尧典》在对自然界客观存在的方位、季节、日月星辰等进行了描述,并且通过各种自然因素的搭配,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时空观念。法象思维成为中国式思维的核心,成为古代中国人探索、研究时空的指导思想,直接影响了道家思想与道家时空观的形成。《周易》对法象思维的表现更加清晰,《易传·系辞》说,抬起头来看天文之“象”,低下头来察看世间之“法”,从而获得规律与法则,八卦据此而得以创立,这说明八卦其实也是基于法象思维对时空展开研究的。从道家文化中可以发现,道家思想、道家思维都具有法象特征,所以其时空研究也不可能脱离法象而进行,只能在原有法象基础上进行延伸与拓宽。法象思维认为,无地是无限的,无涯无际,广博的大地所呈现出的规则是“法”,无垠天空中表现出的林林总总就是“象”,古代时空观的所独具特色的法象思维,是古代人民对时空进行的探索。关于法象,老子在《道德经》第25章中说:我不知它叫作什么,勉强用“道”这个字来称呼,再勉强起个名叫作“大”。它无边无际,运行不息,无限延伸,但最终还是回归本源。在老子时空观中,时间“逝”而“反”,空间“大”而“远”,而时间与空间的组合、搭配正是时空观形成的基础。老子通过“逝”“反”“大”“远”等词语描绘了时空的循环轮回与无限往复,赋予了道家时空观以法象思维的特征,成为“道的一体性”与时空观发展的基点。2.对立统一。《老子》记载:有“物”混成,而且天地产生之前就存在了,但人们听不到该物的声音,也看不到其形体,该物无需借助任何的外部力量却能够独立永存,运行永不停止,所以认为这是“万物之根源”,因为不知它叫做什么,所以勉强用“道”这个字来称呼。老子用“寥”表示空间,描绘其“空荡”,认为这是独立存在且不会改变的,既是对空间所进行的体验,又是对空间性质的解析;用“寂”表示时间,描绘其“流动”,认为时间悄无声息地往复循环,永不停息,这是对时间的真实感受,也是对时间本质的揭示。空间虽然“独立”却“不改”,为道家时空观在“空间”概念的理解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展示了“空间的阳刚”;时间虽然永不停息地“流动”,但却是循环交替,沿一定曲线周而复始,永不间断,展示了“时间的阴柔”。从哲学角度解析道家时空观,其实就是“现象与本质”所表现出的对立,“阳刚与阴柔”正对应着空间与时间的“对立”,这是最基本的哲学思想。道家时空观所揭示的时空对立,所描述的动静、刚柔、曲直等,是哲学思想得以统一的基础。从哲学角度来说,事物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也就是说,事物首先是对立的,然后才能表现出相对的统一,这是事物得以发展的条件,也是其本质。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起点,形成于时空的交织之中,随着时空的不断转换,不断运行,“道”又催生了世间万物。道家的时空观是时间与空间的统一,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是“道”得以产生的基础,也是万物归返、化生的基础。以道家哲学角度来说,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二者之间始终存在着联系,是共生的,是作为统一体和谐共存的,是“道”生万物的基础。从道家时空观中可以发现,古代中国已经产生“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艳丽之花,是每位华夏儿女的自豪。

三、结语

在继承古代时空观的基础上,道家以全新的视角开辟了时空认知的新方向,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以超前的意识对时空进行的体验,超越客观存在对世界万物进行研究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前卫思想。道家时空观所体现出的独特哲学思维方式不仅启发了近现代的科学研究,还拓展了现代人精神追求的途径,让现代人通过不同方式获得了精神的满足。

作者:余应坤 单位: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哲学思维研究篇2

哲学是对世界普遍的问题进行不断研究的学科,是与人类实践活动紧密联系的。在学习声乐时,各种哲学原理也渗透其中。本文通过阐述哲学思维在声乐艺术中的运用,来加深我们对声乐的了解,为声乐的学习和发展起到一个推动作用。

一、声乐学习中的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展现了事物之间紧密联系的核心内容以及促进发展的原因,从而利用矛盾分析法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对立与统一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在哲学层面上体现了事物内部与不同事物之间是对立统一的,任何事物在变化时都会出现矛盾,并且这种矛盾一直存在,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①在声乐学习中也处处体现着矛盾,如气息“呼”与“吸”的矛盾,“松”与“紧”的矛盾,情感与技巧的矛盾等等。在歌唱中,正确的平衡这些矛盾,将使我们发挥出最大的优势,从而唱出美妙的歌声。

(一)歌唱中气息的对立与统一

我国声乐唱法中的观点是歌唱必须注重气息,“气为声之本,气乃声之帅”,意大利美声学派表明呼吸是歌唱的前提和促进因素,若能把握好呼吸就能够更好地歌唱,由此可见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歌唱以呼吸为前提,正确的呼吸会使声音达到良好的状态。呼吸是机体多个器官共同配合工作,实现体内外环境气体交换的过程。吸气和呼气是身体通过协调腹肌和肋肌等基本肌肉群以引起横膈膜甚至整个胸部的变化来完成的两个相反的运动。呼气和吸气表面上是对立的,然而并不是彻底对立。呼气和吸气互相制衡,互相合作,从而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在歌唱时就是充分利用呼气和吸气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来完成对呼吸的掌握。歌唱时的呼吸和我们平常的呼吸是存在区别的,它基于生活中的自然呼吸,又不完全等同于生活中的自然呼吸。日常的呼吸是自然、无意识的,不受思维控制,不需要太大的气息量;但歌唱时的呼吸是由人的思维控制有意识的,随着歌唱的音高,情绪等变化,需要较大的气息量变化。②呼吸是呼气与吸气的总称。在歌唱之前,首先要主动吸气,吸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向外拉动肋骨,胸腔逐渐扩大,横膈膜下降。呼气时,腹肌和肋间内肌收缩推动胸腔,胸腔缩小,横膈膜上升。呼气与吸气是对立的运动,但又是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的,吸气离不开呼气,没有呼气,吸气也不可能存在。歌唱时要学会边吸边呼,从而实现吸气和呼气的紧密配合。

(二)歌唱中身体器官“松”与“紧”的对立与统一

在歌唱时,我们全身的器官都是要参与的,各个器官协调运动推动气息从而唱出美妙的歌声。在歌唱时需要保持身体笔直,胸部挺起、小腹紧收、下半身稳而不僵硬,从而看上去充满精神气;肩膀放松,手臂自然下垂,眼睛平视前方,颈部放松。当我们歌唱时,我们身体里的内脏都在运动,这是“紧”,这里的“紧”指的不是紧张,而是积极主动;而我们的下巴、舌头、肩膀是自然放松的,这是“松”,不是松懈而是放松。“松”和“紧”其实是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给气息提供流畅的通道,使气息能够自由地循环交换,“松”和“紧”密切配合,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歌唱。

(三)歌唱中舌头“松”与“紧”的对立与统一

每个人的口腔里都有两个舌头,一个形状较大,位于口腔底部,是我们日常发音表达语言的;另一个形状较小,叫悬雍垂,又名小舌头,位于咽部的中间。在我们学习声乐发声技巧的过程中,老师指导我们需要在吸气时抬起小舌头,并让它一直保持在一个兴奋的状态,但是舌头要自然放松,平放在口腔内,舌头的“松”和小舌头的“紧”是矛盾双方,两者既对立又统一。我们常会犯的错误是小舌头抬起后,舌头同时用力或者当舌头放松时,小舌头也跟着放松,变得不积极。当我们抬起小舌头后,它会让口腔上半部分处于兴奋状态,即口腔、鼻腔和咽腔兴奋地张开,从而有利于发出声音。若舌头向上卷曲,舌根用力,会使颈部、喉部僵硬,无法顺畅呼吸,共鸣通道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发出的声音就会僵硬。因此在保持小舌头的兴奋时不能忽视舌头的状态。找到最佳状态的最佳方式就是模拟小狗喘气,此时舌头所处状态就是极为放松的,在喘气呼吸的同时,小舌头处于兴奋状态,这样锻炼长此以往就能达到最佳状态,也就是当舌头放松时下巴会随之放松,喉头也会自然放下,这种状态下歌唱就是最为自然的,会唱出最棒的声音。如果仅仅关注小舌头抬起,并未重视舌头的放松情况,或者仅仅关注舌头放松,并未重视小舌头的兴奋情况,都不能达到唱歌的最好状态,所以一定要正确把握舌头“松”与“紧”的对立统一,从而提高演唱技巧。

(四)情感与技术的对立与统一

声乐是表现和传达人们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一首优秀的声乐作品能够通过间接的形式表达出作者注入其中的丰富情感。歌唱者则是在基于自己对词曲的理解上,通过一定的声乐技巧,并在其中融入自身的情感体验进行演唱,通过歌唱来传达出作者以及自身的思想感情,使声乐作品的表达能够更加深入人心。声乐演唱过程中演唱者要有规范且多样化的技术和丰富的情感。规范的演唱技术是声乐演唱的重要前提,演唱者在表演作品时,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影响着作品的演出效果,如果没有专业性的演唱技巧作为前提,其中的情感表达便是无本之木、空中楼阁。法国雕塑家罗丹曾经这样说过:“如果没有体积、比例、色彩的学问,没有灵敏的手,再强烈的感情也是瘫痪的。”可见技术的重要性。因此,歌唱者应当充分重视声乐演唱的技术,用更加具有技巧化的演唱方式来实现对于歌唱者和作者的情感表达,使声乐演唱作品能够得到更加完美,深刻的诠释。掌握好歌唱的技术,需要训练好呼吸、发声、共鸣、咬字等等,这些都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的。技术训练不能脱离情感的想象,情感是声乐演唱的灵魂,掌握再好的技术,如果不倾注情感的话,那这个歌曲只是在表达乐谱,是没有生命力的。歌曲是作曲家表达自己的感情,分享自己经历的载体,通过把它们转化成音符来诉说自己的情感,演唱者通过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旋律、意义,产生与声乐作品之间的情感共鸣,将静态的纸上作品加上丰富的感情来表达出歌曲的意境,与听众建立起心灵的沟通。若想在歌唱时带有感情就一定要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以及拥有更多的生活经历。优美的歌曲一定带有情感,深入了解和熟练使用演唱技巧是歌曲情感表达的重要前提,“技术”与“情感”是两个不同的方面,是相对立的,但又是相互统一,相互制约的,在声乐作品中缺少了哪一个都不能将歌曲完美地表达出来。

二、声乐学习中的量变质变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表明所有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符合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规律。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状态和形式。量变主要是指事物数量的变动以及组成要素排列顺序次序的变动,这是一个微小的变化,它维持了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反映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是连续的。质变主要是事物的性质发生了完全转变,也就是事物从某种质态完全转变为了另一种质态,这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中断。量变和质变是矛盾双方,对立统一但同时又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质变,从而以新的质变为前提,事物重新开始新的量变,一直循环往复就是事物的整个发展过程。③老子曾经在《道德经》中指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几个人才能一起抱住的大树是从很小的幼苗慢慢长大的;九层高的台子是一堆一堆的泥土慢慢堆成的;行走千里,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因此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坚持,一点一滴,一步一步做,才能成就大事。声乐学习符合质变与量变的规律,要将一首作品完美地攋音乐表演呈现,一定要有专业的技术,这种技术不是几天就能练就的,是需要长时间大量的训练和积累,积累的过程是量变的过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技术会有大幅度的提升。演唱者在演唱一首作品前,是要做很多的准备的,要熟记歌词、节奏、旋律、歌曲的创作背景及情感等等,只有将这些熟练地掌握,才能将歌曲完美地表达出来。声乐学习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雄伟的金字塔可以矗立数千年,是因为堆砌的基石足够稳固。学习的过程就是从不会到会,不断掌握新的知识的过程。声乐学习也是这样,没有人生来就会歌唱。歌唱家们只是在歌唱方面有一定天赋,在不断坚持和努力下才有了突出成就,变成了音乐领域的优秀人物。我们需要向歌唱家学习,兢兢业业地学习基础知识。任何学习声乐的人都想要成为一位歌唱家,这是学习的目标。完成梦想没有近道可走,我们只能通过不断学习声乐知识,不断付出努力,不断重复练习,才能逐渐了解和运用各种演唱技巧。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基本功的学习,只有基本功越扎实,歌唱才能更具进步空间。

三、声乐学习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内部结构既存有积极态度,也存有消极态度。毫无疑问,肯定要素是保持现存事物存在的要素,否定因素是推动现有事物消失的要素。否定之否定基本原理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一。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事物的发展朝向主要表现出规律性,使事物的发展趋势展现波浪形前进或螺旋上升的总体发展趋势。否定之否定规律性揭露了前进事物发展趋势的向前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④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这样一个情况:在没有学习声乐前,自己有时也可以唱出好听的声音,但在学习了专业的方法之后,偶尔觉得自己还不如之前唱的。这是因为在没有学习正确的发声技巧之前,大家是无拘无束地歌唱,但是经过专业学习后,老师会发现我们歌唱中存在的不足,并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我们,在这一阶段中,作为学生的我们并不能每次都能在短时间内做到老师所教授的,在自己练习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用错误的方法练习的情况,这时我们会感觉声音怪异,还不如自己之前唱的。著名歌唱家金铁霖教授在他的作品《金铁霖声乐教学艺术》中提及:“歌唱嗓音的技能发声训练要经历自然阶段,不自然阶段,科学的自然阶段。”表明声乐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全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循序渐进的全过程。学习声乐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和坚持的过程,整个过程呈螺旋上升发展趋势,这合乎哲学思想中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性。事物的发展趋势是以自然发展趋势到非自然发展趋势,再从非自然发展趋势到自然发展趋势的一个过程。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训练后,我们的发声和歌唱会有不一样的变化,这时我们要进一步分析,对比自身的演唱情况,激活逻辑思维学习。由此可见,声乐学习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声乐学习者需要具有耐心的品质和认真的态度,同时需要具有坚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才可以达到科学的自然阶段。

四、声乐学习中的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这是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声乐的学习就是一个通过实践总结出理论认识,由理论再实践这样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演唱者对气息、横膈膜、软硬腭,声带等进行训练,得出实践经验,通过阅读声乐理论书籍不断丰富理论知识,再应用到实践上,如此交替循环,进而提高专业水平。实践和理论是紧密联系的,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人的发声器官是一个巧妙的整体,歌唱时必须调控神经系统,使发声器官互相配合,才能发出声音。因此,我们必须学习正确的理论知识,充分发挥人声的作用。发声器官其中之一是声带,人自然说话时,声带在呼吸的作用下自然震动,振动频率相对固定,这是人生理的本能活动,没有严谨的练习也可以进行。可是为了更好地达到歌唱的要求,声带要在呼吸的作用下实现不一样音高所需要的振幅和频率,这种能力并不是声带与生俱来的,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有效训练才能做到。所以在声乐学习中,不能把理论和实践分别置于独立的位置,必须要清楚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价值,使二者科学地融合到一起,能够有效推动声乐的学习,提升自己的声乐演唱水平。

五、声乐学习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整体是事物的整体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从总数上看,他是一;部分是事情的部分和发展的每个环节,从总数上看,他是多。整体由一个个部分构成,离去了部分,整体就荡然无存;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去整体,部分就不是那一个整体的部分。部分的功能以及变化都会影响到全部功能,关键部位的功能以及变动甚至会影响到全部功能,整体功能状况以及转变也会影响到部分。⑤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在声乐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演唱者要想完成一首完整的声乐作品,需要学习歌曲的旋律、节奏、语言等,还要了解它的创作背景,演唱风格及其表达的情感等等,这些细节都影响声乐作品的完整性。一首作品的完整性离不开部分,然而词、句、段,音符、乐句、乐段这些部分同样制约着整体,甚至在声乐作品技巧性较强的情况下,关键技巧部分的演唱质量会对整体的完整性起决定作用。所以,演唱者在演唱声乐作品时,一定要认真解决作品的各个部分,保证歌曲的完整性。歌唱的声源来自声带,动力源在腰部的气息支撑上,两个似乎互不相关的部分在发声过程中连成了一个整体。然而,有关联的远不止这两个部位,还有后背,后咽壁、横膈膜、软腭等等,它们都在发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歌唱过程中这些器官和身体部位分别运动,互相配合,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发声体系,这说明了部分的重要性,各个部分组成了一个整体,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而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为其部分。正确认识与把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这关乎着我们在声乐学习中能否取得更大的进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它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声乐艺术的思想和方法,本文以哲学思想为出发点,把哲学中的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整体与部分原理贯穿于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分析歌唱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将它们解决,为提高声乐的演唱水平提供了科学的理论知识,了解并熟练运用这些哲学理论将为大家的声乐演唱带来巨大的帮助。

作者:马霞 李娜

哲学思维研究篇3

一、问题的提出

课程思政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不少高校教育工作者在课程思政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王芳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探索》中认为:“课程思政必须结合校情和学情,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实施过程性考核评价。”徐淑艳、姜凯译、陈春晟在《农林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中介绍了该校课程思政的具体做法,主要包括学校政策的引导、教学过程中教学大纲的完善、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设计和教学团队的培养等。这些均为以教学管理之宏观视角作探究,其理论之新,措施之实,甚为称道。然而,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有专业课程教师抱着“守好一段渠”的理念,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老师的事情,人为地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变成“两张皮”,导致课程思政教育动力不足,方法机械。有的过分追求形式,摆花架子,如在教室里悬挂思政标语,缺乏对课程思政内涵的正确理解更不用说精准施教了。课程思政是一个多维度的教学体系,既有顶层设计的纵向教学要求,又有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还有教师教学规划及课程考核评价等等。任何事情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纲举目张,把握关键,精准施教,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唯其如此,课程思政才能真正与思政课程相向而行,才能让教学改革不至于走过场。

二、课程思政精准教育思路

课程思政怎样教,教什么,如此教学是否符合要求,这些问题师教师常思考的问题。常言道:思路决定出路。只有找准课程思政的关键问题,教学设计才能有的放矢,切实提高思政育人质量。

(一)宜放不宜收

“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建构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动态化的课程思政教学生态。“收”与其相反,指在教学过程中那种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写学生抄的灌输式课程思政教学。前者强调课程思政的实施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是师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开放式学习,后者强调课程思政的实施要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是教师知识的输出,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向学生传道授业的过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教学实施不能由教师“一手包办”,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树立崭新的教学观,实现由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变。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又是开放的教学过程。无论教师的学识多么渊博,也无法代替学生的感知,代替学生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收获。只有让学生去阅读,去实践,去思考,去批评,才能让其明白事理,掌握规律,提高觉悟。然而开放式教学非放任学生的学习,它强调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无论是课程思政或是思政课程,其核心均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其目标就是让学生能明是非,辨真伪,知丑恶,定取舍,以致入心入脑、见行见效、大彻大悟之教育效果。而思想教育的关键不是教多少知识、道理给学生,而是让学生领悟其所以,体味其真谛,逐步构建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达立德树人之大任。知名的“龙场论道”乃其中之要。明代王阳明志存高远,熟读诗书,官职兵部主事,一心为国,竟遭宦官谋害,去衣仗刑,贬谪贵州龙场,还遭追杀,险送生命。幸得夷民相助,终渡难关。王阳明主政该地,经济繁荣,百姓安居,得民盛赞。一日,皓月当空,王阳明于龙场仰天,回首仕途,百感交集,终对“格物致知之旨”恍然大悟,王阳明因此得道,成就其心学,对后世影响甚远。王阳明得道是其对人生大起大落顿悟的结果。《说文解字》:“悟,觉也。”有“启发,使之觉悟之意。”觉悟之关键在自己而非他人。思政教育亦是如此。课程思政的实施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就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制定课程目标和课堂学习目标,让学生去探究发现,让学生去总结评价,“放手”让学生去学习,去体悟,培养他们的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学生从内心深处领悟和接受这个道理,并内化为其行动。

(二)宜粗不宜细

“粗”是指课程思政总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课程思政是高校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精神的重要举措,是通过课程体系建设,挖掘各门课程的价值意蕴,把教书育人落到实处,确保人才培养目标顺利实现的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其总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根本教学任务是立德树人。“细”是指专业课程所有章节知识点蕴含的思政元素,如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文化自信、法制意识、社交伦理、为人处世等。宜粗不宜细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虽语素相同,人才培养的指向相同,但词序有异,含义亦有别。课程思政要求将“三观”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之中,而思政课程是以此课程为载体进行“三观”教育。课程思政是“三全育人”的举措,思政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和灵魂课程。若将课程思政比作一锅佳肴,则思政元素作调味佐料而已。恰当的佐料可令佳肴色香味俱全,反之,该美食必难以下咽。课程思政作为高校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的创新理念和创新实践,着力探索构建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应在授业解惑中传道,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悟道,在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宜粗不宜细是课程思政精准施教的体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向而行,但不等于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平分秋色。那些在专业课程中地毯式、拉网式罗列思政元素,挖掘思政知识点,实质是教育上的形式主义,很难达到教育效果。课程思政的重点应体现在各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紧紧抓住“牛鼻子”,科学取舍,确保思政目标精准,一击即中学生的思想要害,使学生之前对某问题的模糊认识变得清晰深刻,甚至彻底改变之前的错误认识;教学的措施亦要精准。对学生讲道理还是启发感悟,讲什么,讲多少,什么时候讲,怎样让课程思政要与专业教学自然切入无缝对接,怎样精准有机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不知不觉受到思政教育,这些均需根据学情,精心设计,以“四两拨千斤”的巧劲让学生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宜粗不宜细是课程思政科学评价的体现。教学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方式。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课程思政,其教学效果有天然的潜在性、综合性和发展性,难以在校期间便做出准确、合理、定性的评价。课程思政要把握几个原则。一是方向性原则。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旗帜鲜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毫不动摇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些重要问题,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为责任担当,致力培养“又红又专”,德才财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启发性原则。即在课程专业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以点石成金之功力,做好学生思想引领,以诱发思辨,启迪智慧,收获感知,内化成思政素养。

(三)宜慢不宜快

“慢”,指重视教学的过程,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各环节的教学。教育部2020年5月颁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高校课程思政要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不等于将专业课上成思政课,而是根据本课程人才培养的目标,深度挖掘其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提高教学的思想引领性,塑造学生高尚健康的品格。课程教学过程应讲求学习的挑战度、难度和深度,打造课程思政“金课”,让学生在探索新知、提升能力的过程中获得感悟。“快”指直接给出教学结论或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需要获得的结果。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简单,多为灌输式的教学,其典型的特征就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学互动相当简单,“水课”现象严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没有得到有效激发。毋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是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教学结论,但任何事物的产生必定有其过程。宝剑之所以锋利,因其千锤百炼,历经磨砺。美妙的音乐之所以动听,一定有其序曲和高潮。任何一个教学活动,如果学生不经过一系列的分析比较、质疑研判、推理探索,学生就难以真正获得认知,深刻理解结论,学生的智慧和个性就会收到摧残,创新精神和思维也不可能得到培养。因此,教学过程和教学结论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重视教学过程不等于抛离教学结论,没有结论的教学,其教学环节是不完整的。重视过程思政并不等于机械地每个教学环节进行思政教育。若然如此,则为教条式的课程思政教育。《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此纲要明确强调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应有机融合,而非“两张皮”,强调思政元素在教学环节中的渗透,消除学生有关思政教育的排抑心理,以致“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教育效果。目前,课程思政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要打造课程思政金课就必须创新教学设计,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人翁作用,激发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通过教学过程的一系列设计巧妙融入思政元素,从而达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的。当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顺流与逆境、困难与失望、挫折与失败,这恰是他们成长成才道路上的一部宝贵财富,因为挫折教育是课程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

(四)宜合不宜分

“合”指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新合作机制,组建课程思政教学联盟,建立优质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分”指教师根据自己对课程思政的认识理解独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前者可称之“团队作战”,后者则为“孤军奋战”。“宜合”乃强调教学联盟之共建共治,教学资源教学信息之共享,以联盟之实促课程思政之协同发展,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之健康生态。“不分”乃相对“合”而言,侧重于教学资源和教学信息之共享。课程思政之实施需要教师崭新的教学理念和舍我其谁的决心。没有个体教师的课程思政就没有全面的课程思政,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力军。组建教学联盟有助于课程思政优质均衡发展,实现1+1大于2的教育效果。《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要求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高校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然而,各学校发展的不平衡、教学资源的不平衡是客观存在事实,哪怕同一所学校同一专业的教师,他们的教学能力及认知水平亦有差别,如此差异性不利于课程思政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组建课程思政教学联盟,一方面可以审视教学目标,保证教学活动始终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进行。另一方面,可以分享教学心得。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课程教学的新要求,目前尚没有可照搬照抄的成功教学模式,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其间必有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通过平台交流,彼此受益,共同提高。再者就是有利于突出特色。教学联盟是课程资源共享和交流的平台,每一位有责任的教师不会停留做资源的拿来主义者,定会在教学共性的视野下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做好学情分析,精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富于有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三、结束语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提出课程思政“四宜四不宜”的教学思路是教学改革实践的感悟,旨在让课程思政回归课堂教学之本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政教学生态,让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巧妙地植入学生心间,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芳.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2):35.

[2]徐淑艳,姜凯译,陈春晟.农林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20(2):269.

[3]张章.说文解字(上)[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178.

[4]韩宪洲.深化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着力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9(4):5.

[5]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作者:黄伟亮 单位:江门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