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思考3篇

时间:2022-12-26 15:18:02

摘要:作为公共图书馆必须要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及积极意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目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问题,使得公共图书馆在信息化时代蓬勃发展。

关键词: 图书馆 信息化管理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思考3篇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思考篇1

图书馆作为高校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学生们学习和借阅资料的重要场所,由于图书馆的图书种类繁多、学生借阅人数多、频次高等造成管理工作量大、管理效率不高的问题急需优化。伴随着现代高校的发展,图书馆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这也要求图书馆必须要结合新的时展趋势,在信息化管理方面加强建设,优化借阅流程,提高管理效率,确保图书馆的各项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促进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现代化发展。

1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的特征与服务分析

1.1信息化特征

1.1.1馆藏结构的改变传统的图书馆主要图书资源是纸质图书,通过纸质书籍上的文字、图片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图书的借阅也发生在纸质图书载体之上。在新媒体时代,除了纸质图书,数字图书也越来越普及,数字出版物和网络电子书在图书馆内资源的占比逐渐提升。同时,书籍的内容也从之前单纯的文本、图画变得更加多元化,声音、视频、VR等的资源形式也越来越多,图书内容的丰富性大大提高。结合图书载体与形式的变化,图书馆的管理手段也必须要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因地制宜,积极融入信息化、新媒体等手段,将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统筹管理起来,用智能化的信息检索手段,为读者提供便捷的图书检索服务,帮助读者快速定位图书,完成线上借阅操作。另外,在智能化的图书管理过程中,读者还能够借助信息化手段生动形象地了解图书具体信息,将图书馆内所有的图书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线上数字图书馆,将传统图书馆的实体资源、运作方式、服务以及工作流程等全都搬到线上,提升图书馆的工作效能[1]。

1.1.2服务方式特征传统图书馆最大的问题就是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论是纸质书籍,还是图书馆的管理工作,都是人为控制的,纸质书籍的购买和安置是有限的,图书馆的管理时间也是固定的,必然会出现图书资源不全等问题,还有图书馆的管理时间与学生的应用时间出现矛盾……比如,有的图书馆由于借阅工作岗位人员较少,学生借阅图书不便,往往需要排很长的队才能借到图书,还书也是如此。有的图书馆没有信息化检索设备,学生若借阅某一图书,只能依靠图书馆的大致分类随意寻找,不能快速定位到所需图书。如果能够借助新媒体工具,搭建数字图书馆,学生的借阅操作可以完全在线上进行,利用系统数据库进行图书检索,根据作者、书名、首字母、分类等进行检索,快速定位书籍的摆放位置,也可以选择借阅纸质书籍或下载电子书,甚至可以预约借书、预约还书……如此一来,读者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够快速实现资源获取,图书馆资源的应用和服务会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甚至可以为读者提供24小时服务,服务效率和质量都会更高[2]。

1.1.3管理员工作重心特征数字化图书馆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打破了原有的图书查询、馆藏书籍管理、借阅管理等工作体系,能够将传统图书馆的信息收集、分析、储存、咨询、调用等完全统一到数据库内,利用数据库之间的信息化服务功能,实现各项流程之间的高效运转,快速完成数据和服务的处理,保证图书馆的信息化服务效率与质量。比如,在传统图书馆里,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是整理文献资料、分类摆放图书、统计管理书籍、完成借阅记录表格填写、为读者提供图书查找咨询服务等,工作效能低,给读者的图书服务体验也不好[3]。而在数字图书馆管理模式中,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会变得更高,同时也不再是被动的信息资源服务者,可以在信息采集与信息传播等方面主动出击,为读者提供便捷的文献、图书资源服务,将数字图书馆变成一个新媒体数字信息服务平台,为读者提供除书籍借阅之外的各项相关服务。如利用线上媒体平台向读者推送图书馆的新增书籍、图书馆的相关阅读活动通知、组织相关图书阅读评比活动、进行数据统计……让读者获得更好的图书馆应用体验。

1.1.4图书馆的等级化特征传统图书馆的评价指标大多是参考图书库存量,如评比图书馆藏书、借还数据、新增图书量等,以此来完成图书馆的评级活动。而在数字化图书馆中,评价指标会更多,评价的维度也会更全面。除了以上这些图书馆实体资源和简单数据的统计对比,还会将一些信息化服务的评价指标纳入其中,如读者的信息检索量、各类文献书籍的借阅需求量、图书馆的信息产出量、信息化系统应用读者数量等,利用大数据的统计功能,能够从更详细的数据指标角度来完善图书馆的等级评价制度,让图书馆的等级划分标准更科学、更全面。

1.2图书馆信息化服务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当代人们的信息查询与图书借阅需要,尤其是线下管理模式已经无法与当前线上阅读和线上流程办理等相媲美。要知道,人们在旅游、工作、就餐、购物等领域已经习惯了线上服务,不管是线上下单还是预约、申请、报名、注册、办卡等程序,线上处理各项事务已经成为大家常用的手段之一,这也从需求角度推动着图书馆必须要创新改革[4]。在此大趋势下,高校图书馆必须要结合新媒体时代的应用需求,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不断发展改进,结合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内容与人们的图书馆服务需求,在图书馆管理模式中适当引入信息化技术手段,将一些传统手工操作的工作转到线上。同时,将线下实体资源与服务等和线上流程化操作相结合,为读者提供更便利的图书馆服务,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优化图书馆的资源结构。还有最后一点,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也必须与时俱进,要从服务方式、内容等方面进行完善,除了图书借阅,还要包括一些文献资料借阅、学术研究成果参考学习、电子图书内容借阅等选项,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2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剖析

2.1图书馆信息化概念未普及在新媒体时代,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最重要的指标就是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去优化和完善图书馆的管理工作[5]。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高校的图书馆仍旧坚持线下管理方式,信息化建设缺乏深度,或者有些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干脆就流于形式,并未真正用起来。如学生的借书、还书等工作仍旧是线下进行,仍旧需要工作人员填表登记才能完成借还流程,不仅效率低,而且还无法完全保证登记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2.2管理理念落后,效率低下由于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理念落后,很多图书馆的藏书并未结合读者的需求来选择,也没有真正从为读者服务的角度来考虑图书馆的管理工作。甚至一些图书馆在管理上更注重物质层面,将图书借还作为工作重心,忽略了其他各项服务等需求,导致工作效能低,服务水平不高。

2.3缺乏信息化管理人才信息化管理对应的是拥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人才,必须要熟练应用互联网,且能够对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流程十分娴熟,同时还能够以管理员的身份来完成各项管理任务。但当前的高校图书馆内,大多管理人员素质与能力都无法达到此要求,管理人员的专业性有待提高。还有一些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为退休人员,不熟悉互联网应用,只会做一些简单的借书、还书登记工作,成为信息化建设的壁垒。

2.4基础设施落后,功能不全信息化建设除了软件建设之外,还对硬件基础设施等有一定要求,包括计算机、数据库、服务器等。但是当前很多高校图书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相对较弱,或者基础设施性能较为落后,或者是一些系统功能不够全面,无法满足信息化全面建设与发展应用的需要,导致图书馆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受阻。

3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发展对策探究

3.1加大投入,强化对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技术研究运用信息化手段的最突出优势,就是可以在资源共享方面发挥价值,增强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一些学校在图书馆信息化的构建过程中,建立了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库,借助线上平台来丰富图书馆的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充实的信息化资源,引发读者的应用兴趣,让读者在感受到信息化技术带来的便利前提下,能够获得更优质的图书馆服务体验,进而转变对传统图书馆管理效能的认知,在快捷高效的数字图书馆应用过程中,逐渐成为学校数字图书馆的忠实用户[6]。对此,学校首先要从加强图书馆信息化技术研究角度入手,结合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基本需求,运用技术化手段将其进行优化,打造信息化的服务流程,让学生能够在线上完成一些基本的图书馆应用操作,如找书、借书、还书等。

3.2以网络信息为媒介,构建数字化图书馆管理体系现在图书馆除了传统的图书,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信息,如科研报告、学术论文、文献资料等,在学科材料领域方面也有所扩展。如此一来,图书馆的规模和藏书观念、定位等都应该有所变化。对此,高校图书馆必须要结合当代人们的数字信息化应用需求,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注重信息化资源的体系建设,以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网络信息为媒介,开拓多样化的图书馆信息服务与管理模式。甚至可以搭建资源共享平台,让图书馆的网络信息服务更高效、更便捷,以更先进的数字化图书馆管理体系为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提供保障。

3.3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为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增砖添瓦管理人员作为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执行者,负责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工作,对图书馆的整体环境、服务质量等会产生关键性影响[7]。因此,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也必须从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入手,多引入一些高校图书馆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再对原有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信息素养和工作效率、服务质量,从而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3.4与时俱进,创新服务信息化建设作为当前各个行业领域管理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高校图书馆也必须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手段改进优化与服务理念更新等方面,追求与时俱进和创新服务,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完善管理手段与服务方式,为读者和用户提供更高效的信息化服务[8]。

3.5做好对读者宣传及培训工作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必须要从新的技术研究与应用入手。这也会导致新技术的应用改革,必然会面临着读者操作不便的问题,尤其是一些信息系统的新更改,会导致读者因对系统的不熟悉而操作不便。对此,在更新新技术和新功能的应用之后,还要开展相应的宣传培训活动,帮助读者学会如何使用新技术,帮助他们快速适应并掌握新系统操作方法,真正实现操作上的便捷性,能够快速满足他们获取图书资源的需求。

4结束语

为了更好地给读者提供服务,新媒体时代中的高校图书馆必须要与时俱进,在管理与服务等方面顺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充分利用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借助互联网工具,构建更智能化的管理服务系统,对图书资源及借阅管理等工作进行信息化变革升级,全面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率,同时提高服务水平,推动高校图书馆管理向信息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作者:丛浪屿 单位: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思考篇2

互联网时代的图书档案信息化管理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内容以及互联网时代档案信息化管理创新的作用入手,以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创新所面临的问题为切入点,为档案信息化管理创新提出有效实施路径。

一、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工作内容

目前,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内容可具体划分为以下四类:一是设备档案管理。主要对涉及到的设备信息进行管理,例如:购买设备时的申请表、设备的基本信息和使用说明、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保养状态等等。二是业务档案管理。主要针对图书馆各部门的具体工作事宜进行记录,同时还存储了每个部门的工作论文以及汇报信息等相关材料。三是人事档案管理。主要对图书馆内各部门在岗员工的所有信息进行管理,包含了员工的基础信息、职务变动、考核评估等内容。另外,还有部分图书馆将用户信息纳入人事档案管理中,分别记录了用户借阅的书籍及借出与归还时间等。四是政文档案管理。此项档案管理记录的内容相对繁杂,不仅包含了图书馆的年度工作总结相关资料,还管理着图书馆的各项发展计划、工作记录和各类会议纪要,并存储着上级下发的各类文件。

二、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创新的作用

(一)提升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效率。部分历史悠久的图书馆,储存档案资料的数量相对较多,档案资料包含的内容也较为繁杂,若想找到时间久远的资料需花费较长时间和较多精力。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对图书馆档案实施信息化管理,可有效形成电子化、数字化工作模式,满足档案管理、应用的实际需求,还能在预防资料和数据被恶意篡改的同时,有效缩减人员工作时间,扩大管理工作的覆盖面积,提升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另外,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创新有利于新员工更快了解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掌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

(二)提高资料存储效率。由于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内容具有繁多和复杂的特点,若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未能第一时间进行档案归档,极易出现档案混淆、丢失的现象。另外,纸质档案存储方式因档案的存储时间、存储级别等因素影响,会出现误销、腐蚀、破损、遗失等问题,不能保障资料存储的质量。同时,纸质档案对于保存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潮湿或过于干燥的环境均会为纸质资料的存储带来较大的影响。可见,创新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方式对于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实现信息的集成化处理,释放存储纸质档案的空间,及时归档相关资料,确保资料不会出现受潮、损坏、丢失、误销的情况,也大大提高了图书馆在资料存储方面的工作效率。

(三)强化资料利用效率。受阅览时间和地点等因素的限制,纸质档案的利用率相对较低,致使大部分纸质资料被尘封在档案室内,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价值。但在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图书档案信息化管理方式后,即可凸显档案管理简洁明了、使用高效的特点,并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制约,不仅使查阅资料变得更加便捷,还能让图书馆内各项资料得到充分利用,体现其宝贵价值。

(四)完善资源获取方式。资源的获取方式和资源获取的效率对于提升用户阅读感受有着较大的意义。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创新能依照各用户阅读的差异性,进行信息化建设,成立相关网络应用平台,丰富信息资源的获取方式。同时,信息化管理创新还能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便捷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为用户供应多元化且有针对性的资料。另外,在相关网络平台内,用户不仅能快速找到自身需要的资料和信息,还能建立与管理员和其他用户之间的线上联系,这不仅能使读者进一步获取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三、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创新面临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档案管理是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现阶段,仍有部分图书馆存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的问题,这不利于各类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和存储。也有部分管理员依照自己的喜好和工作习惯来开展档案资料管理工作,这种没有统一标准的管理方式不仅造成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随意性,还极易形成断档现象,不利于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在阻碍资源共享的同时,也制约了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二)信息化管理服务意识相对不足。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是具有服务性质的工作。但个别图书馆在档案信息化管理方面存在管理能力较差、管理水平较低以及服务意识不足的问题,致使图书馆内部的档案资源不能得到较好地利用,也使一些极具价值的档案资料被埋没,未能及时对用户和读者实现共享,这不仅缩减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也无法体现各类档案和资料的作用和价值,严重制约了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创新的步伐。

(三)信息化技术人才相对欠缺。信息化技术人才是互联网背景下实施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创新的必备条件。其大部分工作内容需依托互联网技术进行:1.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录入;2.为实现快速查找,还需对录入完毕的档案进行立卷与整合;3.对用户进行合理管理,对不同的用户和读者授予不同等级的阅读权限;4.对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科学维护。这就对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但在实际的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之中,部分图书馆欠缺信息化管理方面的人才,有个别图书馆由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兼职档案管理员,此类人员不仅理论知识不符合档案管理的要求,也不具备档案管理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不仅降低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也阻碍了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创新的进程。

(四)信息化平台有待完善。各图书馆建立信息化平台是为了实现档案和信息的共享,便于用户和读者的使用和阅读。但在实际的档案信息化平台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信息录入不全面的现象,也会出现因软件开发商技术不过关而导致的信息不匹配现象,直接影响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效果。可见,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够完善,是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创新路径

(一)完善档案管理规范。虽不同类型图书馆的具体职能不同,但不论哪种图书馆具备哪些职能,均应重视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并完善与之相关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标准。因此,各地区、各类别图书馆应加强互相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共同研究制订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标准。还应统一档案归档、标记的方式,以及明确各类档案的保存时间和存储等级。这不仅能快速完成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还能规范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另外,在完善相关管理规范的同时,还可构建档案信息化管理数据库,针对档案管理人员工作中的随意性进行有效改善,并促进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进步。

(二)强化档案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各图书馆在互联网时代创新档案信息化管理时,应结合用户的实际需求灵活开展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争取为用户和读者提供更优质、更多元、更有针对性的服务。这不仅能提高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质量,还能有效提升用户的认可程度和满意程度。因此,为强化档案管理人性化管理能力,各图书馆应做好以下几点:1.提高自身服务意识,并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参与岗位培训活动,不断学习档案信息化管理技术,以此提高其专业知识能力和信息化技术能力;2.明确用户对于图书馆的意义,与用户建立良好沟通,掌握用户实际需求,提升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时效性;3.针对各类档案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在互联网背景下,为提升档案信息化管理效率,可通过信息化档案资源管理系统实现档案资源的整合和分类。例如:各图书馆可依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微信公众账号,并在其中设置咨询和推介功能,在客户进入到此模块中,即有相关客服人员主动询问客户所需服务类别,引导用户完成借阅步骤,并在第一时间记录所借资料的名称、借阅时间、归还时间以及用户基础信息等。另外,还可通过发送信息的方式提醒用户具体的归还时间。与此同时,当客户归还资料后,还应让工作人员做好用户满意度调查,记录不足之处,便于日后进行相应的改进。

(三)引入先进技术,构建信息化平台。从功能分布来看,可将图书馆划分为服务区、阅览区、藏书区、办公区、活动区、设备区等。其中,在互联网背景下,预览区中的阅览室可细化为以下两种:1.传统阅览室;2.电子阅览室,可为用户和读者提供不同的服务。各图书馆可针对电子阅览室引进VR技术,并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让拥有登录权限的用户快速搜索并浏览所需资料和档案。同时,此项技术还能让图书馆中珍藏的珍贵资料和档案得以面世。另外,云计算虽处于发展阶段,但已在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方面投入使用,可建立数字档案服务平台,以此强化信息资源汇总。例如:在云计算的支持下,结合档案规划,可在我国某中心城市建设区域数字档案馆以及构建云服务平台,以此实现对多区域基层档案的有效覆盖以及资源共享。这不仅能保护馆内珍藏档案的安全性,还能丰富用户和读者的借阅内容,在推动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进步的同时,也让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逐步实现数字化。

(四)组建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在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应参考自身职能和实际情况组建档案数据库。并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为所有档案编码;2.将档案的全部信息逐一录入档案资源数据库,如借阅条件、归还时间、借阅统计等等;3.针对档案设置不同级别的查阅权限;4.部分档案的下载操作需经管理员或相关负责人授权。另外,图书馆还应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各类别图书馆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也做到资源互补,例如:社会大众类图书馆包含的社会科学类资料较多,高校图书馆涵盖的学术、专业类资料较广,互联网平台即可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以此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节省查找档案资料的时间。

(五)升级档案管理信息化设备设施。优化、创新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提升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效率的有效措施。因此,各图书馆可做好以下几项优化工作:1.升级计算机设施和系统;2.构建健全的信息化管理模式;3.优化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内部结构;4.增加信息化管理设备,如扫描仪、服务器等;5.重视设备老旧、损坏问题,及时进行更新和维修。这不仅能升级图书馆的硬件设施,还能为其营造更好的环境,满足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发展需求。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档案信息化管理对于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各图书馆应清晰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工作内容,明确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创新的作用,正确认识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创新面临的各项问题,完善档案管理规范、强化档案管理能力和自身服务意识、引入先进技术构建信息化平台、组建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升级档案管理信息化设备设施等,实现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宋晓丽 单位: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思考篇3

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提升,扩展给各行业的管理决策依据带来便捷性、科学性、可行性。公共图书馆财务管理采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促进其发展。采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将当前分散化的管理模式,转化为集中管理模式,理顺了业务与财务之间、财务与内部专业管理之间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要素,明确优化措施和运营目标;以全面预算管理为统筹手段,量化策略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实施业绩考核;以多维精益管理为数据支撑,强化业财深度融合和专业精益管理,通过对业务运营的过程监控、效果评价、信息反馈,促进业务和财务管理持续完善提升业务、最终提高图书馆运营效率。

一、公共图书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一)统一数据信息资源,提高数据分析的科学性、准确性、全面性。公共图书馆财务管理信息化可以有效整合全馆信息资源,数据统计分析具有科学性、准确性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有利于图书馆战略目标的制定及未来发展。图书馆是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其经费支出受财政监管,现有财务账务系统由财政的根据监控需求委托第三方软件公司开发并投入使用,根据的是财政的统一要求,而没有根据图书馆实际业务需要而设定,这就导致会计报表体系反映的财务内容完整性不强,项目类设置少,可参考的会计信息不多,同时财务数据披露只是向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披露,披露制度不健全。现有的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又和财务系统不连通,数据无法统一。导致财务信息无法为领导制定战略目标及未来发展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只有将财务管理信息化把业务系统和财务核算系统进行统一核算分析,才能有效整合馆内信息资源,数据分析更加科学、全面、有效,提高图书馆管理决策正确性。

(二)完善图书馆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很多图书馆物资管理与财务核算之间结合性不强,图书馆固定资产管理流于表面,尤其是各个乡镇分馆、城市书房以及流动图书站点的书籍及设备的管理。例如某馆有18家乡镇街道图书分馆,215家农家书屋、232个流动图书站、8家城市书房、15家乡村书吧、3家校园书香驿站、45个“书循环”点,点多面广,这些站点的设备书籍的管理是个大难题,在当前经费有限人力紧张情况下只有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才能将这些点串联起来,进行有效的统一的管理和维护,这样也更加方便书籍在各个站点的调换和流通,充分利用资源,提高使用效率。

(三)降低财务管理风险,提升资金的运用效率。传统的财务管理具有笼统性,缺乏系统性,公共图书馆财务管理人员对预算的认知程度不够,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中,没有精确的数据分析,随意性大,完成上级要求的数据报表报送即完成任务,会出现多报、乱报、谎报、漏报等情况。财务管理信息化实现了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向“一体化”“算大账”的管理模式转变,收集一切数据,统一管理,根据层级数据分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财务报表,在资金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做出合理的财务预算,提升资金运用效率。财务管理信息化要求财务人员准确记录经费的实际使用情况,明确清楚的显示各项业务或活动开展所需的实际经费,可以有效降低财务管理风险。

二、公共图书馆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图书馆财务管理信息化当前处于初级化阶段。现有公共图书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处于初级化阶段,信息化管理多为区块管理,每个系统之间功能与数据无法有效衔接。随着信息化的普及,许多图书馆引入了信息化的管理技术,以某市市县馆为例现有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信息和智慧财务系统,但是不同的系统根据不同需求设定的,存在信息不一致、脱节、分散数据不全面等的情况,具体体现如下:第一,不同系统体现固定资产(书籍)价格数据不一致。集群管理系统该模块中存量书籍价格显示的是零售价格(码洋),而智慧财务系统里面通过招投标后供应商会给予一定的折扣,书籍是按照折扣价(实洋)入账,这就导致了存量书籍固定资产价值存在很大的偏差,而且智慧财务系统录入资产的时候是按照批次采购的金额录入,资产并没有细化到每一本书,如果要细化则需要人工按照书名,单价一本一本录入,每年上万册采购量加上原先存量需要耗费很大人力,财力;在集群管理系统虽然按照每本书籍编目入库,但是却无法体现实际的采购价格。第二,不同系统信息脱节。当出现书籍毁损时,集群管理系统就会记录读者赔偿相应书款或者是购买损坏的书籍重新编目入库,然而在智慧财务系统却无法体现这一情况,这笔在财务处理中就面临难题,现有财务处理方式是将赔书款计入其他收入,而在固定资产(书籍)这里却没有相应的减少书籍资产价值,因为无法核实该本书籍的实际价格。第三,系统信息分散不全面。集群管理系统中仅仅有纸质书籍的资产价值管理,电子书籍及其他固定资产在该系统中没体现,智慧财务系统中包括了电子书籍、纸质书籍及其他固定资产,但是存在信息不详细的情况。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资金短缺。图书馆为全公益性质,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拨款,而现有的财政拨款收入大部分用于馆藏资源储存方面,及日常工作运转。随着图书及数字资源价格的不断上涨,财政资金紧张,财政预算项目资金只减不增,要完成每年基本图书及数字资源目标增量,公共图书馆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需要根据图书馆的整体业务情况进行研发,更新和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软件、硬件等配套设施,维护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保障公共图书馆数据资源的安全,防止黑客和病毒的攻击。这些环节都需要很多的资金投入,对于许多公共图书馆来说心有余而力不足。以某市馆为例一个全市区的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就耗费1千多万,可见财务管理信息化所需的资金量大,对于本身资金短缺的公共图书馆而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投入使得公共图书馆资金短缺问题更加严峻。

(三)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规范不够完善。图书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管理制度因素直接影响着其发展。现有的管理制度在信息化技术瞬息万变的情形下,在管理目标,管理技术,管理手段上来说相对落后,造成了公共图书馆资源的严重浪费。随着新技术的深度运用,图书馆的信息搜集,整合方面,技术相对完善、科学,而传统滞后的管理模式却没有紧跟步伐,阻碍了信息化的进一步建设发展;另外,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组织团队建设,在现有的管理模式下信息化建设仅仅是馆内负责信息化的专人、管理层级和第三方公司,缺乏全馆统一一线的意识,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将公共图书馆所有资源有效的整合在一起,需要团队统一意识,齐心合力,积极配合,任何一个地方不到位就势必会影响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四)专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缺乏。图书馆管理人员对财务信息化专业人员的不重视,许多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认为财务信息化是以数据开发为重点,而开发委托第三方软件公司进行,日常的维护也可联系开发公司,本单位财务信息化人员只要财务人员兼顾即可,根据软件公司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即可,而忽略了信息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管理效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根据图书馆业务发展、行业规范、标准建设等变化不断进行更替、完善,是一个动态体系,不是静态体系,这些环节就离不开信息化专业人员。社会中财务信息化管理人才的缺乏,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计算机专业人才,也需要财务专业人才,还需要管理专业人才,而在社会中这些人才都是分专业、分学科进行学习和培训,并没有一个统一学科进行相应的培训,从而导致社会中专业人才缺乏。公共图书馆财务管理人员大部分存在综合素质以及学历不高的现象。

三、对策建议

(一)全面完善制度,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创造制度保障。公共图书馆财务管理活动中现有财务管理制度只对基本的财务活动进行了规范,却没有涉及新时代下公共图书馆信息化技术不断应用而发生的与财务管理的相关事项。例如,电子书籍、数字化设备、每年更新的电子资源库如何进行相应的规范及管理等等。由于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公共图书馆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整体财务风险逐渐增加,因此需要完善公共图书馆财务管理制度,为信息化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视。根据图书馆馆内业务及图书馆发展目标设置与之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对馆内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全面的规范。公共图书馆在制定制度中,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寻找当前存在漏洞及问题,针对漏洞和问题完善或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另外在完善制度的过程中,还需要具体进行落实,只有制度得以全面落实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约束性作用,提高财务管理整体水平,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二)科学管理,培养专业的信息化团队。专业财务信息化管理人员的缺乏不但会影响到财务管理中各类信息化系统的建立与维护,同时还会严重影响到图书馆财务计算的效率与准确率。图书馆不仅应该加强财务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还应该加强其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以适应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图书馆适当的时候还可以引进相关人才,给财务管理信息化团队注入新鲜血液,提高团队信息化水平。

(三)优化经费结构,保障财务管理信息化资金投入。第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优化经费机构科学合理预算编制是第一步。根据历年各项业务的预算资金使用情况结合各业务科室新的计划目标任务完成所需资金及图书馆新的年度计划编制全面预算,然后将全面预算逐层分解财务指标,具体落实到部门和相关人员身上,强化全过程预算控制力度,确保预算目标的有效执行,保障各个业务的有序开展,避免出现预算资金使用随意性的问题,避免部分项目占用其他项目资金的问题,避免预算执行力弱的问题,预算编制准确,执行有效可以很好的保障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资金投入。第二,预算的编制需要准确的数据作为依据,因此需要财务管理人员日常工作中准确记录经费的使用情况,以清楚和明确各业务或活动开展所需的实际经费,通过这些记录情况分析图书馆内各业务的资金使用及占比情况,对预算提供更准确的指导,同时理清公共图书馆各类业务结构并区分重点,在资金安排上更倾向于公共图书馆的重点业务项目,提高资金利用率。第三,需要完善规范的建设,开展评估定级,加强分类指导。监管部门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定期进行督促和考评。通过考评情况分析和计量图书馆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图书馆活动或业务开展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将这些信息及时反馈至管理层,通过督促相关科室整改,或者调整预算进一步完善预算执行的全面性、有效性。第四,财务管理相关人员要认真研究图书馆自身发展需求,明确关键点并与第三方软件公司进行沟通、研发。如果一次性研发到位资金需求大,可以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分阶段开展,缓解一次性不足的困境。可以先选择必要的基础业务模块,完成微观模块精细化方案,随着资金的进一步投入,不断完善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公共图书馆宏观的布局策略。

(四)加强图书馆联盟,降低财务管理信息化成本。公众的文献需求日益增长,加上文献刊物的价格上涨,使得公共图书馆的经费面临紧张的问题,公共图书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依靠个体图书馆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很难有效开展。图书馆之间通过文献互借互通、资源共享的形式开展合作,依靠群体图书馆的力量,可以缓解经费紧张的问题,这种形式的合作被称为“图书馆联盟”。图书馆联盟可以有效的降低运行成本,在图书报刊采购、图书报刊编目、图书信息咨询、数据库的使用权限、开发数据库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配、馆藏资源的补给、人力培训、技术升级等方面都可以降低各自的运行成本,发挥整体的优势和规模效益,避免资金的浪费。例如某市图书馆就开发了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信息,市内所有的区、县图书馆都采用该系统,实现了数据互通,共享共用,降低了各区、县馆的信息化运行成本,如果将图书馆联盟成员单位进一步的扩展,那么将会节约更多的运行成本,将更多资金集合起来,投入到信息化的建设中去,好刀用在刀刃上。

(五)建立图书馆行业组织,使政府决策更有利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许多图书馆都成立了图书馆学会,这些学会在行业标准和规范制定上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立法权益的争取上作用甚微,图书馆学会偏向于学术性研究团队,不是全国性图书馆行业组织,不能像其他行业组织一样参与并影响政府决策,这就导致图书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大大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只有对图书馆学会进行革新,建立图书馆行业组织,才能发挥图书馆学会行业组织的纽带作用,做好政府和行业之间的有效沟通,让政府了解图书馆行业的要求和意愿,使政府做出更利于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决策,如图书馆的资金拨款,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图书馆财务管理信息化要求等。

(六)信息化加强安全管理。公共图书馆为了保障财务管理的综合效能,应该加强信息化安全风险管控。首先,将安全责任落实到部门或者人,积极开展对电脑进行定时的病毒查杀,全面把控大数据各项风险,防止病毒及黑客入侵,保障信息安全。其次,建立备份机制,将重要的信息及时备份,防止各种因素导致的信息丢失。再次,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在公共图书馆财务运营过程中对财务风险进行综合把控,明确监督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活动进行监管,降低不必要的财务风险,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财务管理效能,实现公共图书馆运营业务水平的全面提升。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当前信息化时代下公共图书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了公共图书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公共图书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作为公共图书馆必须要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及积极意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目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问题,使得公共图书馆在信息化时代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世伟.供给侧改革下高职院校图书馆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研究[J].财会学习,2019,(30):58-59.

[2]王蓉蓉.大数据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财务管理探讨[J].时代金融,2020,(11):86-87.

[3]徐晖.图书馆财务管理信息化研究[J].纳税,2020,(21):92-93.

[4]张薇.利用大数据加强图书馆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考[J].会计师,2021,(7):52-53.

作者:俞爱未 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