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素质工程集锦9篇

时间:2022-09-03 08:55:06

素质工程

素质工程范文1

为提升全局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培育文明精神,倡导文明行为,弘扬文明新风,争创文明单位,据《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县“文明素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江,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在不断提高全体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法律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努力提升文明素质,增强公德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为创建文明城市、构建文明和谐美好新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有力的精神支撑、坚实的道德基础和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工作方法和目标

根据县精神文明建设总体目标和“十二五”规划,把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县创建“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工程”、“美环境、讲文明、树新风”、“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感恩奋进”主题教育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倡导文明礼仪、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等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文明素质和社会的文明程度。

三、组织领导

为促进工作顺利开展,成立县司法局“文明素质工程”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邓兴龙任组长,局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具体工作由局政治处负责。

四、任务职责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领时代风尚。加强对全局干部职工进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重点开展一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以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月”和“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我评议、我推荐身边好人”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全局形成崇尚先进、学习模范、争当模范的良好氛围。

2、开展丰富的道德实践活动。要开展丰富的道德实践活动,并将活动中探索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推广。要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自愿精神,广泛开展文明自愿服务活动,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

3、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教育和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深入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鼓励他们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意识、遵守道德规范、提高道德素质。坚持以人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努力成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强大后备军。

4、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为主要内容,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抓手,积极拓展创建思路,拓宽创建领域,使文明单位、文明服务示范窗口、文明家庭等创建的过程成为提高道德修养、弘扬社会新风、提高文明素质的过程。

(二)倡导文明礼仪行为

1、加强教育培训。组织学习《县文明礼仪常识》宣传读本,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大力普及社会礼仪、生活礼仪、涉外礼仪、职业礼仪常识。

2、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美环境、讲文明、树新风”、“建设新家园、倡导新生活、弘扬新风尚”、“感恩奋进”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展示和培育文明礼仪、倡导文明实践活动。

3、组织评议。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开展“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评议活动,引导干部职工自觉遵从社会行为规范,摈弃不文明行为,形成以文明为荣、以陋习为耻的社会氛围。

4、创建学习型组织。继续推进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组织等创建活动。以“争创学习兴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对全局干部职工进行”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教育,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5、开展传统教育。紧紧围绕中国民间传统习俗,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文化活动,深化春节、元宵、清明、端午和元旦、“五·一”、

“七·一”、国庆等传统节日和重大节庆日的文化内涵,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忠贞爱国、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友善和谐、勤廉节俭的良好道德风尚,增进干部职工的情感交流,丰富干部职工的精神生活。

6、深化结对共建活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充分发挥我局文明单位的先进性、示范性,以及在文化方面的资源优势,加大对农村信息、技术、资金的帮扶力度,到结对行政村开展文明志愿者服务活动。

(三)倡导爱护环境行为

1、开展重点治理。以治理“五乱“和”三乱“为重点,全面整治”脏、乱、差“,加快建设”洁、齐、美“,改善全局干部职工办公、居住和生活条件。

2、开展专项行动。深入开展“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治理不文明、不卫生、不安全行为,倡导形成良好的生活习俗和健康文明的行为方式。

五、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年月——月)

根据县文明办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召开“文明素质工程“活动动员会,营造浓厚的氛围,让全局干部职工熟知此项活动并积极参与进来。

(二)整体推进阶段(年月——年月)

以环境卫生为突破口,以各类活动为载体,全面推动“文明素质工程“的深入开展,使干部职工的文明素质有较明显的提高。

(三)巩固提高阶段(年月——年月)

总结“文明素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下阶段的工作方案。对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干部职工予以批评警示。

六、措施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文明素质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政治处要切实做好“文明素质工程”实施的组织策划工作,落实任务,确定专人负责“文明素质工程”工作,要把“文明素质工程”纳入我局的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

(二)形成整体合力

要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结合年度工作任务,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扎实推进,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政治处要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县文明办汇报、总结,确保文明素质提高工程深入实施。

(三)强化宣传引导

要采取多种途径大力宣传文明素质提高工程,要充分利用简报、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媒介,大力宣传在文明素质提高工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先进事例,介绍和推广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加强对社会普遍关注的道德热点问题的正确舆论引导。

素质工程范文2

俗话讲得好:“名师出高徒。”提高英语教师自身的基本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身体素质。健康的身体是完成任务的基础。二是心理素质。我们每位英语教育工作者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及时地调整自己,以便保持良好的心态与投入正常的教学工作中去。三是职业素质。从事被誉为“阳光下最崇高的事业”的教师本身就应具备优良的职业素质,即良好的职业品德和职业规范。四是业务素质。其要项有:(1)合理的知识结构。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就要具备较高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及风土人情,同时要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2)较强的教学能力。它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①语言表达能力。这里主要指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能力。②课堂组织能力。这是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之处。③处理教材和恰当地使用教学方法的能力。好的教学方法能产生有效的教学的效益。④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能力。英语语言课属于实践课型。实践课的重要标志就是它的操作性、操练性。因此,英语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先进的教学辅助仪器、设备,如幻灯机、投影机、电脑、放映机、影碟机以及语言室的有关设备,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直观作用。⑤学法指导能力。英语教师应给学生一张渔网,而不是一条鱼,并且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

二、夯实基础工程,着力提升课研学案优效指数,力求不让每一节课掉效

中学英语新教材的出现,为真正实施英语素质教育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可行性。它具有能上能下的重要特色:一是思想观念新,生活气息浓厚。二是可操作性强。三是教材配套,全面系统。四是课文编排合理。五是教材内容呈螺旋上升特色。六是注重全面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及运用英语的能力。教材为中学英语教学落实素质教育提供了好素材。正是由于新教材的这些特点,才使我们从教英语教学的空间变得宽阔起来。我们英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单元,不同的阅读材料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导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他们敢说英语,敢读英语,敢写英语,敢练英语,敢译英语。

三、夯实“角色转变”保障工程,着重转型升级教师理念,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中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是指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和所从事的具体任务,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与关键。这关键是教师必须改变自己在“应试教育”课堂教学中的角色。那么,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英语教师,要完成好自己的教学任务,务必践行以下两项原则:第一,全员原则。即面向全体学生。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中,中学英语教师全身心地为了完成教学指标、考试分值,而把全部精力重点投放到成绩好的“有希望得高分数的尖子生”来组织教学,而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就被放任处流。新课程改革推进至今日,我们英语教师应该明确了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使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得到提高,而不是只去培养几个装门面的“尖子生”。因此,英语教学中,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在传授知识上,要实行因材施教。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在所处的环境、接受知识的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可接受性教育原则去施教,实行分层教学,即课堂上实行教学分层讲授,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次评析,分层次矫正。这样,就能在教学中结合每个学生的客观学情,协调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使之置于各个学情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使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可能性相互适应,发挥不同学生的特长,使尖子生、中等生、较差生各得其所,在课堂上都能愉快地、有效地接受知识。第二“,两主”原则。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众所周知,在“应试教育”中,教师们为了让学生多掌握知识,多见识题,大都实行“填鸭式”、“满堂灌”、“题海战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际是以学生为“客体”,以教师为“主体”,最终加重了师生负担,败坏了学生的兴趣,禁锢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且最终造成了教育中的“高分低能”“高负担低效率”这一畸形现象的产生。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境界,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做到:(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2)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3)加强学法指导。

素质工程范文3

1从电子设计竞赛中得到的启示

1.1以竞赛为导向,紧跟电子科技发展的潮流

通过历年部级或省级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可以看出,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竞赛涉及到的内容也进行不断的调整。尤其是近几年,除了传统的模拟、数字电子技术应用及测试测量类题目外,无线传感、自动控制、单片机及嵌入式等类型的内容比重越来越大,很多题目已经不是单纯的电子技术课程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多方向,多学科的综合知识。这些恰好反映了目前电子科技发展的一大潮流,传统的模电、数电虽然依然是电子系统的骨干,但是电子系统的范畴正在不断扩大,涉及到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功能正在进一步强化[4]。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如果能更多的接触到新技术、新知识的相关内容,拓宽知识面,将对其今后的知识架构和职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2以竞赛为参照,寻找院校教育转型的突破点

通过我校历年组队参赛的情况和对兄弟院校了解的情况分析,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在参赛时也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不够深入。高职高专院校基本上都是施行三年学制,能够参加竞赛的学生多为在校的二年级学生,有些一年级新生也会参加。大多数学生都是刚学完电子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程,所学知识有限,知识面较窄,尤其对于模电、数电、高频电路等内容大多还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甚至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程度,更不用说和实际电子系统建立联系。因此在竞赛内容更新快,涉猎面拓宽的大环境下,感到难度增大,无从下手就不难理解了。

(2)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设计能力偏弱。从当前的院校教育模式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来看,不同程度的存在“重理论知识,轻实践动手”的情况。由于很多院校的实验课还是采用事先告知详细的实验步骤,仅仅验证理论教学中简单电路的“验证型”模式,学生从中接触的综合性、设计性的任务缺乏,对自主思考能力和独立实践能力培养不够。并且由于实践机会有限,还有不少学生对常用仪器仪表使用不够熟练,这些不仅影响学生参加电子竞赛的成绩,从更高的角度来看,还对很多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带来不利。因此,寻找更加合理的教学方法是院校教育需要解决的重点。

2应用和创新并举,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

电子信息类专业是一个注重实践,强调创新的专业。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学生的方向是具备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能在相关的领域从事开发设计、制造、设备操作、运营的中级以上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将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培养紧密结合是院校教育应该积极探索的方向。通过电子设计竞赛的方方面面提供的启示可以知道,学生在校期间不仅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要紧跟时展,拓宽知识面,培养独立的学习能力,锤炼过硬的工程技术能力,建立起良好的工程素质,以更好的适应今后工作岗位的需要[5]。以培养工程师的基本素质为目标,以锻炼综合应用能力为主旨,以激励创新性思维为突破,深化教育模式改革,优化教学环境,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加强院校教育、科研和社会需求的结合是高职类院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此,笔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教学环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上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坚持宽口径、跨学科设置课程,并紧密结合电子科技发展和电子专业应用实际,突出重点、难点问题的探讨研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前瞻性,实用性。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研究讨论、案例分析、模拟训练、工程实践等多种形式。建立“课堂教学、实践训练、模拟演示”一体的训练模式,利用多媒体演示教学、网络教学、案例教学、课堂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应用训练因素,达到训练效果。拓展实践训练方式,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提升创新能力。建立以“课题式、研究式、自主式”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通过安排课题、设置专题的形式,使学生尽早接触相关工程环节,加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为学生提供课题研究平台和环境,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开展自主式学习,增强学生自主发展的后劲,真正实现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建立“知识、能力、素质”多维评价模式。采取多手段、多层次评价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素质结构等模式,确保对学生培养、评价和激励的科学性、公正性。

(2)课外环节注重多渠道,多方位的模式融合。可以尝试组建校内工程创新基地,建立开放性实验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组织学生观摩或实习企事业的生产环节;指导暑期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参加各项专业竞赛;加强对毕业课题和论文的把关,多选用具有工程背景,应用性强,技术含量高,符合电子信息类专业发展的相关课题,使得更多的学生尽早体会工程应用的环境,增强学习的指向性和针对性。创造多渠道、多方位的立体式培养模式,充分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3)建立灵活完善的师生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竞赛和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例如:对在各级竞赛活动中获得佳绩的学生给予课程分数,学分等优惠奖励,在允许的范围内给予学生和指导老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激励老师的工作动力和热情。对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成果的师生提供必要的环境,尽可能的保障他们在教学,科研和应用实践上的需要,推动应用实践探索和创新研究的发展。

素质工程范文4

关键词:工程质量;质量管理;人员素质;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尽管许多单位和个人认识到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但仍然出现许多劣质工程和豆腐渣工程,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在社会上造成极坏影响。而屡屡发生工程质量事故究其原因:关键在人。工程施工中的很多问题都是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造成的,同时这些问题的避免也可以通过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来解决。

人才的缺乏也是影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问题,是我国项目管理企业和国际工程公司、咨询公司之间有很大的差距的重要因素。我国企业缺乏高品质的组织大型工程的项目管理经验,可以借鉴国际惯例的项目管理模式、程序、方法,熟悉项目管理软件,培养复合高级项目管理人员。

2工作人员的素质内涵

2.1知识素质

首先,具备较强的技术素质,必须掌握先进的工程技术知识,当前大部分建筑管理人员都能具备这一素质。其次,要具备较强的管理和经济素质,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各种经济关系,纵横交织,错综复杂,要求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必须有良好的经济学造诣和管理学修养。

2.2能力素质

仅仅只有知识却不会运用于实践的管理者,也不是合格的管理人员,社会所期望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决策、计划、组织、沟通、协调、应变和创新能力。

2.3人格素质

由于建筑工程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和建筑工程管理职业的特殊性,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需要有特殊的职业道德要求,应培养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爱岗敬业、诚信、合作精神、使命感和责任感。

3提高人员素质

3.1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1)执业化教育。培养一批在某一领域有专长的专业人才。如注册工程师、注册造价师、项目经理等,国家和企业应造就执业化发展的社会环境。这种执业化课程的设置应具有实用性、国际性、超前性,以使我们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需求,能够参与国际竞争。

(2)终生教育。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的折旧率使我们必须终生学习 。通过执业化继续教育,而使具有执业资格的人士在这一领域获得更多知识;通过提供相关领域的学习机会,让已有的人才在横向领域拓宽发展。总之,只要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程序进行,就能真正把“质量第一”的期望落实到工程建设的实施过程中。

3.2提高领导者的素质

一个企业领导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前提下,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品质量是关键,而“排头兵”的作用更显重要。因此,作为施工企业的领导在管理思想,管理手段上必须以质量为中心,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在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上的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严抓细管。在领导的选配上,要挑选既懂技术,又懂管理,而且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干部,尤其是工程项目经理和主要技术负责人。实践证明,凡是企业领导层班子素质高、管理好,施工质量相对就好;凡是企业领导层班子素质差、软弱涣散,施工质量相对就差,发生的问题也多。因此,我们应下大力气提高企业领导层的素质和质量意识。领导者素质高、决策能力就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

3.3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

工程技术人员是直接从事施工管理的,工程质量的好坏与工程技术人员素质的高低有很大关系。比如说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和设计经验就直接影响到施工工程的质量。

要教育工程技术人员,使他们在竞争激烈的建设市场中树立牢固的质量意识,具有提高工程质量的紧迫感;从企业生存和发展需要看,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增强全体技术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质量管理中,由“管结果”到“管过程”上,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以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工序质量保证工程质量的质量体系;坚持严格的检验制度,上道工序未经检验合格决不允许下道工序施工。同时,加强以施工组织设计为核心的技术管理工作,从施工方案确定,外购材料、自采材料、试验、技术交底等工作到施工过程的质量检验、工序监督等环节都要体现严格的质量要求。严格质量管理制度,要求质检人员坚持依法管理质量,按标准办事,敢于坚持原则。对于不负责任而发生工程质量问题的技术人员和经常发生返工现象的技术人员进行处罚、撤换,以至追究责任,聘用人员应有本单位职工担保。

3.4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施工人员具备较强的技术水平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就会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等,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如果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规范严格施工,那么施工工程的质量问题则难以保障。质量问题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只依靠少数领导和专职人员不行,应做到人人讲质量、时时抓质量,在企业内部造就一个普遍重视质量的氛围,使质量意识深入每个职工心中。让大家懂得,质量是关系到企业兴衰存亡的大事,是职工的“饭碗” ,质量与自己利益息息相关。使职工真正树立起思想上重视质量,施工中保证质量,为企业争光的主人翁思想。对劳务队伍或民工队伍的管理上要优质优价,奖罚分明,以促进和激励他们重视质量、精心操作的责任感。民工队伍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所以在使用民工时,应制定出合理的劳务合同,论质给价。对达不到要求的要返工,工料损失由自己承担。此外,也要对劳务队伍或民工队伍经常细致的思想教育,使他们懂得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性。

施工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工程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建设企业,具有较高的施工人员,建设施工企业的质量有坚实的保障。否则,施工企业施工质量没有保证。因此,使自己承担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保证施工企业,必须有高质量的施工人员。建设这样才能在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应提高所有参与项目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让他们设立了五个大思路,即:质量第一的理念,指出了想法,主要是针对用户的服务理念,用数据说话,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效益的思路、想法。只有员工都形成了质量意识,才能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自觉的质量控制,营造一个重视质量控制的重要氛围。其次,提高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素质。现场施工人员的质量知识,施工技术知识,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特别的加工工艺,严格按照作业指导手册组织建设,施工人员应进行培训和资格。如防水作业、钢筋连接等特殊工种,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一般工种也必须要求施工人员熟悉操作要点和难点,坚决杜绝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而导致出现的质量问题。

结束语

保证施工质量首先要考虑到人的因素,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人是生产力诸要素最活跃的因素,是企业之“本”;是工程质量之“本”;是企业的“生命力”;也是质量的“生命力”。因此,狠抓工程质量必须以人为本、全面提高领导、技术人员的自身组织。这才是一个提高工程质量的根本,也是一个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徐永泉.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建筑技术出版社.2009(11)

[2]王文和.项目质量管理办法大全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01)

素质工程范文5

关键词:学生党员;素质;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076-02

如何做好大学生党员素质工程和质量保障是高等学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关键,也是学生党支部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加强在高校中发展学生党员的工作,有助于高校的发展和稳定,增强党的队伍活力,改善党的队伍结构,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宿迁学院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探索、大胆实践、创新性做好新时期青年大学生党员队伍素质工作。

一、当前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当前,高校入党动机出现多元化、复杂化。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对高校的一些教师、部分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根据调查分析,少数教师和少数的大学生入党动机上出现的不量动机主要表现为从众性、功利性和荣誉性。

2.绝大部分学生从开学报到后不久,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面对如此庞大的申请入党队伍,给基层党务工作者们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各系组织委员均是兼职的辅导员,组工队伍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调整,业务不熟。同时,系部管理工作任务繁重,对党员发展工作缺乏钻研,党员发展工作还存在考虑得不够细致等问题。

3.发展党员不够平衡。学生这一块发展得较多,教师发展得较少;前紧后松,上半年发展得较多,下半年发展得较少;有的系部发展得较多,有的系部发展得较少。目前各系之间发展党员工作的节奏和数量也不够平衡,文科系发展的人数较多,理工科系相对较少。文科专业女生较多,理工科专业男生较多,这都是导致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4.材料填写不够规范。由于党务工作者中新手较多,存在着党务工作人员对发展党员工作业务不够熟悉,从而导致发展程序不够规范、手续不够完备、会议记录不够齐全、会议记录与表格填写不一致、有关表格填写不符合要求、涂改严重等问题。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1.要严格把好党员队伍“入关口”。抓好入党前引导和入党后的跟踪教育,及时为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及党员订购学习资料,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把握好发展党员工作中培训、政审、考察、审批、转正等各个环节。积极探索建立发展党员工作的质量保证体系。进一步完善党员发展机制,严格发展程序,继续完善党课培训制度。

2.进一步加强组织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组织员在发展党员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适当调整和增加组织员,在各系从事过或正在从事党务工作的,党性强、理想信念坚定,对党的基本理论熟悉的同志中选拔,他们对学校发展党员现状较了解,工作熟悉,能很快进入角色。

3.注意党员发展的结构平衡。在认真总结以往发展党员过于集中的现象,在培养积极分子的时候就注意梯式结构,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同时还要处理好质量和标准的问题,决不为了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降低标准,确保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4.加强对基层党务工作者的业务培训。举办支部书记培训班等,印制支部书记学习资料,介绍先进支部工作经验,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对发展党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他们在党员发展工作中努力发挥骨干作用。同时注重对新任辅导员的培训教育,详细向他们讲解发展党员工作程序、要求和纪律,加强对他们日常工作中的指导和检查,促使他们尽快熟悉党务工作,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二、构建大学生党员素质工程和质量保障体系主要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入实施大学生党员素质工程的意见》,制定落实大学生党员素质工程的实施方案,切实把大学生发展党员工作抓紧抓好。学院党委对大学生发展党员工作非常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党员发展有关事宜。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培养和造就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工人阶级先进分子,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问题,也关系到学院的发展和稳定。

2.严格组织程序,完善组织制度。坚决做到“三投票三公示一答辩”,严格组织发展程序和标准,对学院大学生党员发展条件进行修订,编印组织发展材料填写汇编,制定《宿迁学院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流程图》,出台《宿迁学院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三投票五公示一答辩”实施办法(试行)》,即推优投票、发展预备党员投票、预备党员转正投票,入党积极分子公示、推优公示、发展对象公示、发展预备党员公示、预备党员转正公示,预备党员转正答辩。实施过程中,坚持民主公开、公平公正、积极稳妥、教育引导的原则。及时组织学习使用,党员发展质量不断提高,组织材料填写要求进一步规范。

3.加强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者的培训,加强组工队伍建设。举办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培训采取集中辅导和自学相结合的形式。邀请专家作《如何做好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工作》专题报告,就如何当好支部书记以及如何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辅导报告。广大支部书记还充分利用业务时间,自学《党支部书记培训教程》,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各系指派支部书记分别作党支部工作经验交流发言。通过开展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学院党支部书记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推动了基层党支部建设,有力地促进学院科学发展。

4.加大培养力度,完善工作环节,保证新党员质量。发展党员工作既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严谨的系统工程。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学院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和的规定,始终高度重视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培养教育工作,不断完善制度,强化环节,确保质量。在确定积极分子人选、依托党校进行教育培训、确定组织发展目标、准备发展材料等环节上做到了“三严”、“五不发展”,即:严格审查,严格考察,严格审批;没有经过政治审查的不发展、培养考察期限不足一年的不发展、没有经过党校培训和培训考试不及格的不发展、多数党员和群众不同意的不发展、团员没有经过推优的不发展。

5.加强党校建设,发挥阵地作用。在分工上,院党校主要负责预备党员和发展对象的培训,系分党校负责入党积极分子和新生党的知识启蒙教育;建立了院系两级党校教学大纲;明确了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培训的内容和重点;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党校教学师资队伍,加强党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结业试题库。

6.严格入党材料的审查,对登记表、审查材料、入党志愿书等文字材料书写不规范,甚至涂改过多的部分坚决退回重写。

大学生党员质量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生命线。要不断严格党员发展标准,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切实抓好大学生党员素质工程和质量保障工作,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战略工程。

参考文献:

[1]曾何.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05).

素质工程范文6

[关键词]职业学校 职工 素质工程

一、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学校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作为一个职业培训学校,善于发现人才、合理培养人才、有效使用人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学校中,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学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学校持续发展、稳定发展的根本所在,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可以说,职工是将新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

二、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应把握“三确保”

1、确保素质工程建设活动常态化。

提升素质,是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体现;构建学校文化,是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就是要在提升职工素质和构建学校文化之间搭建通道,相互促进。

当前,如何通过提升职工技能素质来更好地体现职工的价值,是学校亟待创新的一个课题。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最根本、最彻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增强职工求知欲望,激发职工斗志,在挑战和超越中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人生价值。这是有效开展职工队伍素质建设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学校应统一认识,把握需求,确保素质建设活动常态化。

2、确保素质建设活动长期化。

素质工程建设最终是为学校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和人才支撑,这就决定了素质工程建设必须要以职业学校的教学为指引,围绕职业教学的具体步骤和各项目标依次有序开展。

素质工程建设要始终贯穿于职业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始终服务于职业教育的每一个难点,用实践来检验其效果,用实践来校正其方向。要积极搭建平台,让职工有机会用理论联系实际,并通过实践彰显素质工程建设的功效,吸引更多的职工参与,向更深的领域挺进,并及时反馈总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要把素质工程建设打造成品牌工程,就要善于借势,努力造势,引导职工在素质建设过程中形成“学、练、比、赶、超”的浓郁氛围。在一定程度上,素质建设的形式决定了素质建设的效果。因此,要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广泛深入地号召动员,强力营造“学有榜样,练有平台,比有对手,超有动力”的活动特色。

3、确保素质建设活动常效化

是否有利于提升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是检验素质工程建设成功与否的试金石。要时刻把握活动的可行性和实效性,紧密围绕学校教育的大方向,做实做细,带领职工有效发挥主力军作用。实践中要以业务能手为标杆,坚持始终如一地通过提升职工整体教学水平和业务操作技能加强内部优化,提高培训质量,增强竞争能力;要以创新达标为中心,坚持始终如一地通过素质工程建设激发职工创新意识,锤炼职工创新能力,促进职业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

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时期,学校调整专业结构、职工创新技能水平迫在眉睫。素质工程建设就是要通过提升职工整体技能素质来开阔其视野和见地,振奋其信心和斗志。同时,要适时扩展素质建设的内涵,多方收集职工关注的热点,就行业整体状况、学校竞争态势及自身优、劣势等内容,与职工及时沟通,达成共识,进而促进其提升素质建设的动力,以更高的标准和水平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铺平道路。

三、职业学校如何做好职工素质工程建设

1、不断加大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力度

职业学校结合年轻人才的专业素养、潜能等各方面的条件,分别制定年轻人才的培养目标,并组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各类培训,同时加强针对性培养,提高培训的个性化,对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按照各自的发展类型分类安排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如煤矿安全培训师资班、专业教师继续教育等,不断提高其知识水平、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2、以“老带新”的形式重点培养新进学校的大学生

对于新进大学毕业生的锻炼培养,学校更要高度重视,采取“老带新”的形式重点培养。利用每年的寒暑假,安排他们到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这样做既可以使他们熟悉本专业的生产流程,消化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又可以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重要的实践基础,通过与多年实践经验的生产一线技术人员的交流和老教师的“传道”,有重点地“传帮带”和转岗培训,使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拓宽了工作视野,掌握了更多方面技能,学校也建立了一支技术过硬、各有特长的师资队伍。

3、建立公平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

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学校要建立竞争上岗制度,坚持对重要岗位实行竞争上岗,重点考察德、能、勤、绩、廉五方面及口头表达能力与应变能力,择优录取,达到选好人用好人的目的。对于管理能力强、沟通能力好,素质高的管理人员,及时把其调整到管理岗位,并安排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引导,让他们在压力和磨练中快速成长,条件成熟时再赋予重任;对于专业技术水平突出,创新能力强,但管理能力相对较弱的管理人员,安排担任技术负责人,鼓励他们向技术方向发展,并享受同等待遇。

4、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创造和谐的成才环境

健康、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是学校能否留住人才的关键。正是这一点,我们应努力为人才营造一个“学校是我家”的大环境,从根本上稳定人心、留住人才。

5、关爱职工,以人为本,凝聚人心

对生病或困难的职工要及时探望和慰问,在条件允许时组织职工旅游,节日探望驻外职工家属,组织一系列文体活动,改善工作环境,为职工提供切实保障等一系列措施,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安心从事教学、管理工作。

总之,抓好职业学校职工素质工程建设,激发职工岗位成材的积极性,促进高技能人才的成长,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改善职工的生存环境,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只有通过无情管理和精神文化的有情沟通,才能使职工与学校融为一体,保持一致,和谐发展,共铸辉煌。要努力为所培训地区、企业服务好,职业学校才会更加科学地发展,才会更加强大。

素质工程范文7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工程管理;措施;控制

一、水利工程施工的主要特点及质量因素

1.水利工程施工的主要特点

水利施工工程量大、工种多,建设期长,涉及主体多。为了及早收到工程效益,常常要求缩短工期尽快地竣工。因此密要动用大批劳动力和配备大量施工机具,组织一支强大的技术熟练的专业队伍才能及时完成;其次,工程地处河谷野外,受自然条件限制往往使施工更为多样。由于水利工程产品建设的复杂性和多功能性,影响其质量的因素也较多,因此对施工的管理显得复印为重要。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2.影响项目管理中的质量要素

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五大方面,即指: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事前对这五方面的因素严加控制,是保证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

1、人员要素

人,是指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要避免产生失误;作为控制的动力,是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要根据工程特点,从确保质量出发,在人的技术水平、人的生理缺陷、人的心理行为、人的错误行为等方面来控制人的使用

2、材料要素

材料控制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的控制,严格检查验收,正确合理地使用,建立管理台帐,进行收、发、储、运等各环节的技术管理,避免混料和将不合格的原材料使用到工程上。

3、机械要素

机械控制包括施工机械设备、工具等控制。根据不同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选用合适的机械设备;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好机械设备。

4、方法要素

这里所指的方法控制,包含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等的控制,主要应切合工程实际、能解决施工难题、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有利于保证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5、环境要素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劳动环境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

二、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1.施工前质量管理

掌握和熟悉质量管理的技术依据,考查施工企业的技术资质,对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构件的质量进行审核、质检和验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系统、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活动,完善其质量检验和计量技术及手段,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会审。熟悉和了解所担负的工程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应注意的问题。

2.施工过程中管理

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工序质量管理体系,及时提交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管理图表,审核变更设计及其修改的图纸。对施工作业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发现违规行为及时纠正。

3.施工后的质量管理

审核竣工资料,包括施工的质量检验报告及技术性文件。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对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和整个工程进行竣工验收。

三、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常见质量问题

1.中小型水利工程投资小,而且一部分资金由地方筹资,费用比较紧张,致使施工设备、试验设备陈旧,且缺乏必要的、有力的检测手段。

2.水利工程的主体工程对分包是有严格管理的,严禁分包与罢了包。实际上中小型水利工程主体工程的分包与隐性转包现象比大型工程普遍的多,多数分包商未经严格资质审查。

3.不少施工单位常常出现抢工期赶进度的现象,导致对某些工序不够重视。

四、实施质量管理的方法

1.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有效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明确工程施工各部门工作职责,并对质量监控体系进行完善,保障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工作的到位。施工企业要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以及各分包施工部分质量控制重点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提高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效果,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通过有针对性的分项质量控制,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针对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或分部、分项工程,事先分析施工中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和隐患,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先控制,以防在施工中发生质量问题。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

领导的重视与否是搞好水利工程质量工作的重要前提。水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以对工程负责的责任心真正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

按照水利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不管当事人发生什么变化,都要追究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彻底解决工程当事人不管工程质量如何,出现问题一走了之的弊端,使工程人员真正负起责来。

3.加强进场材料及设备的质量控制

凡运到施工现场的原材料,进场前应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建筑材料报验单》,同时附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由施工承包单位按规定要求的检验或试验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方准进场。

对于某些当地材料及现场配制的制品,要求承包单位事先进行试验,达到要求方准施工。为了使施工机械设备性能良好和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监理工程师应做好现场控制工作,包括施工机械设备的进场检查、机械设备工作状态的检查、特殊设备安全运行的审核以及大型临时设备的检查等。

4.严格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包括技术责任制、施工日记、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技术复核、材料检验、技术档案、工程验收等制度。

5.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现场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促进施工质量管理实施。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对工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加强施工技术人员、操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操作人员操作水平对于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工程施工企业要注重对操作人员、技术人员专业技能、素质的考核,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在岗在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工程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也培养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促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降低工程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沈伊荣.浅谈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保证休系[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4,

素质工程范文8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施工,质量,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建筑是工程设计、工程规划、工程施工等一系列相互联系、密切配合活动的产物。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工程能够很好的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居住等功能的要求,决定着其为人们提供各种需求服务活动空间质量的高低。建筑工程的固定相、多种多样性以及功能的集成性和形态的巨大型以及存续时间的长久性等特点,决定着工程施工建设各个单位必须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认真负责,较高与较低的工程质量都会对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产生较为长远的影响。在工程施工项目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各单位对工程质量影响因素的认识以及把握程度,决定着工程最终将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为了更好的趋利避害,工程施工建设各参与方应当认真组织工程质量因素分析,通过明晰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狠抓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努力提升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对于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一般来讲,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所涉及的范围较广,过程也较为复杂,能够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的要素较多,这些要素有人员素质、建筑材料质量、施工技术的先进程度、施工图纸的设计合理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性、施工地点的地质状况、水文状况、气象状况以及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健全性等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和标准不断增加,加之科学技术因素的加入,建筑工程的智能化、自动化、环保化、低碳节能化等等,这些都给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增加了较大的难度。

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指的是细小的偏差可能会导致极大的不利影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可能会遇到材料的微小差异、操作的细小变化、环境的小幅度波动以及机械设备的微小故障等造成工程施工较大质量事故,甚至是决定工程整体质量的情况。加之建筑工程是典型的一次性工程项目,一旦出现问题不可能像传统的产品那样返厂拆卸重做,更不可能出现包换、退货的情况,因此,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一次成功性,施工单位唯有在工程具体施工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对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因素的分析和控制。

本文将就施工过程中的人员、材料与设备、质量管理三个对施工质量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如何强化三因素的质量管理控制,以便为工程施工质量提供切实保障。

重视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人员优化,做好工程施工质量基础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人员主要包括一线施工操作人员、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后勤保障人员等,人员因素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是所有工程组织人员共同作用的结果,他们是施工质量形成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必须重视施工组织人员优化工作。

强化人员施工质量意识

施工质量意识是指导人员施工实践活动的主导思想。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应当注重人员质量意识的培养和提高,自觉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培养施工相关人员质量第一的观念、预防为主的观念、用户至上的观念、数据说明一切的观念、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综合提高的观念。通过培养人员对这些观念的认同,促使他们自觉在施工实践中贯彻。

重视人员技术素质的提高

不同职能的工程人员应当具备不同的技术素质水平,只有具备与其岗位职能相符的技术素质水平,才能更加有效的理解这些影响因素,从更加明确控制工作的重点。具体来讲,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应当具备较强的质量规划能力、目标管理能力、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以及监督检查的能力。而操作人员应当具备精湛的技术实践应用的能力和对技术质量规范熟练掌握的能力。后勤人员应当具备做好技术和生活辅助,出色完成工作质量要求,间接提高工作质量的能力。提高人员的素质, 靠质量教育、靠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 靠培训和优选。

强化工程施工材料、设备质量控制,奠定质量提高的物质基础

我国建筑工程相关法律法规对用于工程建设施工的原材料、施工设备等明确作出了必须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规定。因而施工单位在建筑材料及设备质量控制环节应当努力把握好采购关、检验关、运输保存关和使用管,以便为施工质量的提高贡献力量。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材市场由于膨胀速度过快,致使市场管理秩序欠佳,各种各样质量参差不齐的建材产品充斥着整个市场,给单位采购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而做好材料及设备质量管理控制需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甄选采购人员,提升采购人员专业素质

影响材料及设备采购质量的采购人员素质主要有甄选鉴定能力及思想素质。施工单位应当尽量选择那些专业能力过硬,职业操守较强,个人诚信较高的员工,坚决杜绝因个人私利收受供应商回扣,损害企业利益的情况出现。

充分掌握市场信息,甄选信誉较好的商家

施工单位应当对建材市场上产品的价格、质量、供货能力等信息变化有一个充分且动态的了解,尽量选择那些信誉较好,资质较高,技术能力较强,且有充足资金保障,具有齐全国家质量认可许可证的商家,在材料选购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以上问题外,还需要货比五家,需找同等质量条件下,价格最优的供应商,并通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供货的稳定性和造价的最优性。

践行全面质量管理,着力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举足轻重。建筑工程项目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明确各自责任。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施到位管理。在实施全过程管理中首先要根据施工队伍自身情况和工程的特点及质量通病,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再结合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

在实施质量计划和攻关措施中加强质量检查,其结果要定量分析,得出结论。“经验”则加以总结并转化成今后保证质量的“标准”和“制度”,形成新的质保措施:“问题”则要作为以后质量管理的预控目标。质量控制目标是质量控制预期应达到的结果,以及应达到的程度和水平,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实施目标管理可以激发施工人员质量控制积极性、主动性,使关键问题迅速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冯立.建筑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的防范措施[J].中国城市经济,2011(20).

涂利忠.浅谈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质量问题[J].中国城市经济,2011(15).

素质工程范文9

【关键词】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质量是决策、勘察设计、施工等单位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工作质量不是靠质量检验检查出来的,而是通过提高工作的质量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及有关人员精心准备,严加控制影响工程的各个因素。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工程施工阶段是实现业主及工程设计意图并最终形成工程实体、体现工程项目使用价值的阶段。

在施工阶段,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通常归纳为五个方面:人(Man)、材料(Material)、机械(Machine)、方法(Method)和环境(Environment),表示为4M1E,事前严格控制这五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是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的关键。

1 人的控制

人是工程建设的组织者、决策者、操作者。人的素质(如思想意识、技术水平、文化素质、管理能力、工作经历和身体条件等)都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过程中,必须对人的因素进行控制,既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避免人的失误。要加强质量意识和劳动安全的教育,通过专业技能和科学技术的培训来提高人的素质。对人的控制,主要体现在:

1.1 控制领导者的素质

领导者(如项目经理、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和各部门的负责人)是工程项目的决策者、组织者、管理者和经营者,领导者的素质是工程质量能否得到保证的决定性因素。对领导者素质的考核集中体现在:在进行单位资质认证和优选时,着重考核单位领导层素质能否满足要求;在进入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需要考核项目管理层素质能否满足要求。领导者素质的好坏,决定了单位决策是否有效,组织机构是否健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技术措施是否得力,经营作风是否正派,社会信誉是否高等,而这些将有助工程合同的执行,有助于确保三大目标(质量、投资、进度)的实现。

1.2 控制入的理论、技术水平

人的理论、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水平,尤其是对技术难度大、精度要求高、新工艺的工作,要求既有广泛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结构工程师和施工技术与管理人员来担任。

1.3 控制人的生理缺陷

有生理缺陷的人,应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与环境,确定其适合的工作岗位(如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员,不宣从事高空作业和水下作业)以避免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的发生。

1.4 控制人的心理行为

人的心理(如劳动态度,注意力、情绪、责任心等)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会有所变化,当人的注意力发生转移,或以不正常的心理进行工作时,极易导致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因此,对一些质量要求高的关键工序和操作,一定要注意人的心理变化,加强人的思想活动的控制,稳定人的情绪。

1.5 控制人的违纪违章

人的违纪违章(如漫不经心、不遵守劳动条例、擅自违规操作等)会影响质量或者导致质量事故的发生,因此,奖罚分明、服从指挥是保证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

2 材料的质量控制

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是工程质量的物质基础,材料不符合质量标准,工程质量就不会符合要求,所以,加强材料质量控制,是创造正常有序的施工条件,实现三大目标(投资、进度、质量)控制的必要前提。

2.1 掌握供货信息,优选供货厂家。全面了解材料价格、质量、供货能力等方面的信息,优选好的供货厂家,质量好、价格低的材料来源是工程质量的保证,同时也能降低工程造价。

2.2 对主要材料(如钢材)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和材质化验单,经验证合格后方可使用;各种构件(如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必须具备厂家批号和出厂合格证,各种构件必须按规定的要求进行抽样检验,对运输、安装等原因造成的构件质量问题,经研究分析及处理鉴定后方能使用。对质量保证资料有怀疑、与合同规定不符合的一般材料,标志不清或认为质量有问题的材料,或受工程重要程度决定应进行一定比例试验的材料,或需要进行追踪检验以控制和保证其质量的材料等进行抽样检验;对进口材料、设备及重要工程或关键部位所使用的材料,则应进行全数检验;按建筑材料质量标准与管理的相关规程,对材料进行质量抽样和检验。抽样的结果能反映该批材料的整体质量性能。对于重要构件或非匀质的材料,还应适当增加采样数量。

2.3 现场配置的材料(如混凝土、砂浆、防水材料、防腐材料、绝缘材料等)的配合比,应先进行试配,经试配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2.4 了解材料性能、适用范围(如红色大理石或带色纹的大理石不宜用做外装修)、质量标准和对施工的要求以便慎重选择和使用有关材料。

2.5 必须通过试验和鉴定方可对新材料进行应用,替代的材料必须经过设计单位计算和充分的论证并要符合结构的要求,方可替换。

2.6 材料检验不合格时,不许用于工程施工。有些合格的材料(如过期受潮的水泥、锈蚀的钢筋)需结合工程的特点等予以取否是否降级使用,但不准用于重要的工程部位。

3 方法的控制

施工方法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必须以确保质量为前提,对方案的制定、工艺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施工顺序的开展和操作要求等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项目三大目标(进度、质量、投资)控制能否顺利实现。因此,在审核施工方案时,须结合工程实际,全面分析工艺、技术、操作、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影响,力求实现方案的技术可行、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经济合理,从而有助于加快进度、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4 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

施工机械设备是现代化工程建设工程中必不可少的设施,是实现施工机械化操作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工程项目的进度和质量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机械设备性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技术经济等)对机械化施工方案进行制定和评审,使之能够合理配备、合理配套使用,充分发挥机械化施工的效能,力求获得较好经济效益。施工机械设备的控制应着重从机械设备的选型、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和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要求等方面进行。

4.1 机械设备的选型

机械设备应本着因地制宜、按技术先进、生产适用、经济合理、性能可靠、使用安全、操作和维修方便等原则进行选择,应贯彻执行机械化、半机械化与改良工具相结合的方针,使机械与施工有效结合,使其适用于工程的施工要求,满足保证工程质量的可靠性、操作的方便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4.2 机械设备的性能参数选择

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如起重机械起重量、起重高度和起重半径)是选择机械设备的主要依据,参数的选择要满足施工的需要和工程质量的要求,方能保证正常施工,不致于引起质量事故。

4.3 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要求

应贯彻执行“人机固定”的原则,实行“三定’’(定人、定机、定岗位)的制度,操作人员必须认真履行各项规章制度,防止安全质量事故发生。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操作的正确进行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

5 环境因素的控制

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和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劳动工具、工作面等)等。环境因素(如气候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不仅多种多样,而且前一道工序就是后一道工序的环境。环境因素还对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全面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严加控制,以保证工程质量的要求。

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过程中,要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五大因素进行严格管理,尤其应加强对人的因素进行控制,通过狠抓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建筑工程质量;要加强对材料质量控制,通过材料质量的控制,使材料的使用合理,满足建筑工程质量、节约工程成本的目的;要加强对方案的控制,力求方案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参考文献

[1]伍小宁.工程项目质量计划在施工质量控制中的作用[J].2001(4):33-34.

[2]王健,刘尔烈,骆刚.工程项目管理中工期-成本-质量综合均衡优化[J].系统工程学报.2004(4).148-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