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电信营销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1-16 09:00:54

电信营销论文

电信营销论文范文1

“所谓服务业这一行业根本不存在,只是各行业中服务成分所占的比重大小有所不同而已,每个人都在为他服务”。(TheoeloeLevitt语)显然,电信企业应属于服务成分较大的行业,笔者试从电信企业现状及服务业的特点入手,阐述电信企业的营销策略。

一、电信企业的正确定位

电信全球化与国际竞争的新趋势,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一些新的经营理念,竞争观念、手段和策略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国人走来,并日益深刻地影响着国内通信市场。

资产重组后的电信企业由于无线寻呼的剥离,邮政与电信的分营,移动公司的独立,实力受到了明显的削弱,经营范围与市场空间也随之相应变得狭窄。而在我们电信企业整体实力削弱的同时,我们的竞争对手无论从数量还是从实力,都不再是以前那样的弱小。我们对于通讯市场曾经有过的垄断时代已成为“昨日黄花”,电信市场不再有“巨无霸”的存在,代之而起的是诸侯割据群雄逐鹿。同时经历了这几年电信市场的长足发展,邮电通信能力和技术水平飞速提高,邮电通信不再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部门。从总体上说,通信能力与市场需求相比已经不再是短缺。更为严重的是,在国内需求普遍疲软的情况下,WTO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我们未来的竞争对手将比现在可怕上不只十倍百倍。

因而,在目前市场相对饱和的情况下,“加快发展,千方百计满足用户需要”,已经不应再成为我们电信企业的宣传口号和行动指南。面对日益壮大的竞争对手和相对狭小的空间,如果仅仅立足于用户需要的满足,我们将失去现有的市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市场营销才是企业的首要任务。这既是企业工作的起点,又是企业工作的终点。没有市场营销企业就无法生存。“先有市场后有产品”之所以成为近几年企业界流行的经营方针即缘于此。由此可见,市场营销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强化营销,发现需求,选择市场需求是企业的第一任务,是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大事。因而,我们当前的任务当是创造市场,制造需求,引导消费,唯如此,我们电信企业方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电信企业行业特点与营销重点

电信企业从属服务行业,因而我们必须从服务行业的特点出发,制定出符合行业特征的市场营销方案。“服务是一方能够向另一方提供的基本上是无形的任何功效或利益,并且不导致任何所有权的产生。它的生产可能与某种有形产品密切联系在一起,也可能毫无联系”。这就决定了电信企业具有如下行业特点:

(一)不可触摸性

服务是无形的。与有形产品不同,服务在被购买以前是看不见、品味不到,摸不着、听不到或嗅不出的。而购买者为减少这种不可触摸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他们必然会寻求服务质量的标志或证据。他们将从看到的地方、人员、设备、沟通资料、象征和价格等方面,作出服务质量的判断。

因此,服务提供者的任务是“经营证据”、“化无形为有形”。产品营销者受到的挑战是要求他们增加抽象观念,而服务营销者受到的挑战则是要求他们在其抽象供应上增加有形证据。

如果我们想使我们的企业看起来服务快速和有效,就要中以试用以下几种工具使这种定位策略有形化。

1、场所电信的有形环境必须暗示出快速和有效的服务。企业的外部和内部设计要做到整洁明快,对办公桌子的摆设和人行通道应进行认真设计规划,从外观上看,等持接持的顾客所排队伍不应过长,应有足够的坐位给正在办理业务的顾客。

2、人员全体工作人员应当是忙碌的。他们应当做到衣着得体统一,并佩戴统一标志如工牌,并在始终保持微笑服务的同时做到来有迎声,去有送语。

3、沟通资料沟通资料应能表明高效率,宣传小册子应做到印刷清晰,层次分明,图片也应经过认真选择。

4、象征即企业的标志,如电信的徽记。

5、价格各种服务价格要能始终保持简单明了。

(二)不可分离性

服务的生产与消费二者一般而方是同时进行的。这与有形物品的情况不同,后者是被制造出来的,先投入存储,随后销售,最后被消费。如果服务是由人提供的,那么这个人就是服务的一部分。因为当服务正在生产时顾客也在场,提供者和顾客相互作用,是服务营销的一个特征,提供者和顾客两者对服务的结果都有影响。

(三)可变性

服务具有极大的可变性。因为服务取决于由谁来提供以及在何时、何地提供。对服务质量的控制可采取两个步骤:第一步,投资于挑选优秀的工作人员并进行培训。对服务提供者进行培训,使其对顾客出现的各种情况都能做出适当反应,从而减少服务的可变性;第二步,通过顾客建议和投诉系统,顾客调查和对比购买,追踪了解顾客的满意情况。这样,质量较差的服务便可被察觉出来并得以更正。

(四)易消失性

服务不具有可贮藏性。不可能事先生产出服务留待以后消费。它的生产过程本身就是消费的过程,因而极易消失。

由于服务性企业具有以上特点,因而服务性企业如果只用传统的市场营销方法来经营势必困难。在服务性企业中,顾客面对着服务质量不太稳定和较多变化的服务者,服务结果不仅受服务提供者的影响,而且受“不公开的”生产过程的影响。因而服务性企业的营销不仅需要传统的市场营销,而且还要插入其他两种市场营销,即内部市场营销和交互作用的市场营销。

内部市场营销,意指服务公司必须对直接接待顾客的人员以及所有辅助服务人员进行培养和激励,使其通力合作,以便使顾客满意。市场营销部门可能做的最大贡献应是:“特别善于促使机构的其他部门每个人都实行市场营销。”(贝利语)

交互作用市场营销,意指感知的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买者和卖者之间交互工作用的质量。在产品营销中,产品质量与如何被取得的方式之间毫无联系,但是在服务营销中,服务质量则是同服务供应者混为一体的。顾客评价服务质量,不仅依据其技术质量,而且依据其职能质量。因此,专业人员必须掌握交互作用市场营销的技巧。

相对于传统营销而方,内部市场营销与交互作用的市场营销共同构成现代市场营销———全员营销。亦即市场营销的重点就是全员营销。

三、全员营销的营销策略

全员营销不仅包括营销手段的整体性,还包括营销主体的整体性及营销战略的整体性。传统的营销是以生产者为中心,以产品售出为目的,而现代营销是以顾客为中心,以顾客满意为目标,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如日本丰田公司的经理在推出凌志汽车时所说:“我们不应仅满足于顾客满意,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使顾客愉悦”。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求我样牢固树立“企业以市场营销为核心,市场营销以顾客满意为核心”的观念,将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结构调整、生产管理、内部改革、资本运营等工作统一到服务和服从于市场这个中心上来,把搞好市场营销放在一切经营活动的第一位,以市场营销部门为中心,管理、生产、后勤部门以顾客满意为目标向市场营销部门提供服务。亦即搞好对外营销必须先搞好对内营销。某家旅游公司曾提出过这样的口号“员工第一、顾客第二”,其含义并非是不重视顾客,而是将员工列为第一的目的在于使企业员工满意,以崭新的面貌迎接顾客,从而实现顾客的满意。在树立“员工第一”思想的同时牢固树立“前一部门是后一部门的顾客”的思想,从而最大限度的激活内部市场营销。

全员营销的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每道工序、每个员工与顾客都处于同一个不可分割的价值链,每个员工的工作都与顾客密切相关,只不过越靠近顾客的对顾客的影响越大。作为电信企业仅局限于对外的窗口,更不能仅仅局限于营业厅,我们以前抓服务的重点放在营业厅,而忽视了对另一些主要的服务群体如机

线人员的管理。对于电信企业而言,机线人员服务的好坏对我们企业经营的影响更为直观。而在我们以前的实际工作当中,只是狠抓营业员的服务,而忽视了机线人员的规范化服务,导致我们的机线人员不象是国有企业的员工,反倒象是农村的个体包工队,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声誉。全员营销应注重这些重要环节,不允许出现任何细徽的漏洞。

全员营销的另一个前提是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的员工不仅要精通自己分管的业务,对于我们电信企业所有的业务都应有全面的了解。威海电信局曾经实行过“首问负责制”,意即每个员工在接听客户的电话,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时,不应回答“不知道”,而应负责到底,为客户咨询有关部门,给予客户满意的答复。这种做法虽然比以前有所进步,但弊端在于浪费了客户的时间,降低了客户的满意度。请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每一个员工对每个问题都能对答如流,对每项业务都能如数家珍,这对我们的企业发展将会起到多大的推动作用。因而,从一线员工到支撑系统员工,不但要有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觉悟,还要有过硬的服务本领。加强全体员工的技能培训,使其不仅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全员营销还需要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提高服务的技术层次。体现服务水平的还有服务技术、服务手段。不仅包括服务手段的技术化,还包括通信能力的提高和通信手段的增多。借助高科技手段,实现服务层次的飞跃。如计算机的普及,使收费速度大大提高;联网收费,使客户体会网多面广的优势;产品的更新换代,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

由于全员营销具有上述特征,因而在实际操作中,与传统营销手段并用,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摒弃传统广告宣传,建设全新企业文化

服务性企业较之制造企业在营销方面有许多不足,根据美国乔治和迈尔克斯德尔的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一般来说市场营销部门较少可能实行市场营销组合活动;(2)在提供服务区域较少可能进行市场营销分析;(3)很可能在内部处理自己的广告而不是求助于外部的广告社;(4)较少可能制定全面的销售计划;(5)较少可能制定和实施销售培训方案;(6)较少可能利用营销研究公司和营销顾问;(7)如用销售总额百分比表示用于市场营销上的费用,在这方面则有可能花费更少。

作为曾经是国家垄断经营的电信企业,其实际营销手段比以上的论述更差。作为“官商”,我们曾经信奉的教条是“皇帝女儿不愁嫁”,作为“瓶颈部门”,我们曾级“酒好不怕巷子深”,这些陈规陋习导致我们在向市场经济转向的同时,不可避免地留有尚未褪化完全的计划经济的胎记。我们很多电信企业的广告仅仅做在家门口,做在营业厅里,我们在电视电台报纸所做的也仅仅是干巴巴的条文广告。广告这一引导消费的手段居然堕落到“顾客须知”的地步,广告魅力在我们那种做了也白做的论调中消失殆尽。我们所做的广告仅仅向人们表明我们做过广告。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有些经营者发现了这些问题。虽然我们欠缺国际商业巨头的大手笔,但我们绝对不能丧失商海博激的信心和勇气。一些电信企业的经验很值得我们推广:如在不同时间,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实行了不同的广告宣传,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在我们所有广告宣传中,缺少最根本的主题———企业文化的宣传。

企业文化包括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营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它贯穿于企业发展道路、生产业务、经营管理以及职工思想政治、文化修养、业务技术素质的方方面面。高水平的质量服务文化,才能创出优质的服务,创优质服务又有力地推进企业的质量服务文化建设。众所周知,海尔公司在兼并红星电器厂时,仅派驻了几个管理人员,就使红星厂由亏损几千万的企业5个月内扭亏,他们凭借的是海尔品牌、海尔企业文化的灌输。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而方,无疑是企业魂。

因而我们在使用传统的广告营销手段的同时,应侧重于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宣传,学会利用各种媒体树立我们的形象。如我们可以对社会有影响的群体实行优惠政策,借以提高我们的知名度;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这种投入与产出的比肯定会优于广告的效果。同时注重企业的文化建设,弘扬企业,创企业品牌,求名牌效益,力争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五、价格手段,不可多用,不能滥用

价格大战一直是企业界惯用的营销手续。曾几何时,价格成为我们企业的制胜法宝,推销产品的不二法门。仿佛祭起价格这个大旗,就可以战无不胜,所向披靡。但我们的消费者正一步步走向成熟,他们不再满足于小幅度的降价手段,最终结果导致价格战的恶性循环。近几年较为有名的是全国的彩电价格大战,造成全国彩电行业至少53亿的损失。“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彩电大战导致了今年上半年的彩管行业的全面停产,彩管行业只能用减少供应量祈求价格的回升。在我们通讯市场,同样是烽烟四起,价格战的最终结果是“鹬蚌相争,渔夫得利”,这里的渔夫并不是指由于降价而得到实惠的消费者,而是指国际上那些圆睁双眼,紧盯我们这块世界上最大的尚未开放的通讯市场的通讯业的巨头们。我们原本就不足以与之抗衡,我们本应该联手与之竞争,而我们采取的价格战无疑将自己的市场廉价出售给了他们。当然价格战并非一无是处,通过价格大战,可以做到优胜劣汰,导致市场资源的重新配置,并由此锻炼我们的企业抗风浪的能力。但是价格手段毕竟是双刃剑,此应不可多用,更不能滥用。而应该配合企业社会形象的树立,针对特殊群体采取价格攻势;同时价格不能一降再降,那样会使顾客有了等待心理,反而更糟。

六、拓宽经营范围,实行差别化服务

当价格战与铺天盖地的广告刺激不了消费时,我们应该拓宽经营范围,实行差别化管理。但是要想做到将我们的服务与竞争者的服务区别开来是件十分困难的事。经营范围的缩小,竞争对手的增多,使得价格竞争愈演愈烈,许多顾客对产品的要求不多,只要省钱就行。由此可见,只要顾客认为服务的差别不大,他们对提供关心程度便会小于对价格的关心。解决价格竞争的办法是发展差别供应和建立差别形象,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因为一个满意的顾客对价格的关心程度低于对提供服务者的关心程度,同时一个满意的顾客较为容易的接受开展的新业务,而且对我们电信企业的成本而言,发展一个新顾客远比吸引一个老顾客的费用高。因而我们电信企业应凭借自己的资源优势实行差别化服务管理。

这种差别化服务管理具有两层意思,其一为本企业与外企业的不同,使顾客能明确我们所提供的服务为别人所无法提供的。这一点可以配合企业的文化建设进行。其工作重点应侧重于经营范围的拓展,让我们的服务永远走在别人的前面。其二对不同的顾客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

电信营销论文范文2

客户就是电信企业的衣食父母,只有具备稳定的客户资源才能保证企业得到基本的生存基础,但是基于客户对电信企业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电信企业不仅要满足客户的物质要求,还要让客户体验到电信企业的优质服务,这要求电信企业要不断创新产品的营销策略,比如改善服务态度、拓展营销渠道、提高产品创新营销手段等等。同样只有电信企业不断的发展才能支撑企业的营销创新。营销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经营基础,那么企业就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撑企业进行营销创新。

2营销创新与利润的关系

企业的经营是以追求经济利润的最大化为目的的,电信企业作为盈利企业,其从事的一切活动也仅仅围绕利润为中心,而电信企业获取利润的前提就是要具有稳定的客户,占据更多的市场,以最小的经济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润,而营销创新则是通过一定的营销手段促进电信企业产品的销售,进而争取更多地优质客户资源,占据更多地市场,以此获得较大的经济利润,因此营销创新是企业获取最大利润的重要手段与途径。

3企业营销现状分析

虽然电信行业已经意识到服务营销的重要性,但是具体到实践中,电信企业的服务营销现状并不理想,其主要表现在:

3.1缺乏持续性的服务营销创新能力。

电信服务营销创新的手段与途径非常的丰富,通过服务营销创新能够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从电信企业的可持续服务营销创新效果分析,电信企业缺乏可持续性,一是电信企业的管理者以及员工意识不到服务营销的可持续性,更多地是采取价格营销策略;二是电信企业缺乏服务营销的先进文化理念。电信企业的服务营销创新主要是靠市场部门来开发,只有很少一部分企业参与,这样不利于在整个企业中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三是服务营销创新没有考虑成本因素。电信企业为了追求营销创新,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他们会采取降低企业利润的方式。

3.2服务营销创新滞后与消费者期望值提升。

目前基于电信企业服务的申诉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造成此种现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电信企业为了争夺市场,吸引客户,他们会采取一些带有“陷阱”的营销手段,比如使用免费“陷阱”,即在用户初次体验电信业务时,允诺属于免费,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却产生一些经济费用,最常见的现象就是用户在使用某项业务时没有被告知收费,而在使用后才被告知要收费。

3.3品牌意识淡薄。

作为服务业最重要的就是树立品牌,品牌不仅包含产品的质量,还包括企业的服务质量、消费者的满意度等,通过产品品牌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理念和观念,通过品牌效应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但是电信企业在营销方面往往将工作重点放在产品的价格、产品的种类上,而忽视了对产品品牌的树立。电信企业营销人员普遍存在着一种卖出产品就完成了营销的观念,而没有将售后服务等纳入到营销的全过程,忽视了品牌的连带反应。

4电信企业服务营销创新的策略

4.1针对客户需求开展产品设计与优化,实现产品价值。

服务营销的核心就是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需求,只有使顾客得到最大程度的满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夺更多地市场,电信运行商依靠传统的产品功能质量、价格等策略很难再获得消费者的信赖,基于电信产品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的同时性,电信企业必须重视服务营销:一是要重视电信产品的无形性,加强对服务细节的考虑。电信产品不同于其它产品,其具有无形性,因此服务营销也要重视无形因素,比如侧重对电信网络安全、信息保护以及快速便捷的服务等方面营销宣传;二是重视顾客对电信产品的满意度。电信企业在营销时一定要注重自己所做出的各种承诺,不能因为客户在选择产品后,就不估计顾客的需求,对其要求不理睬。

4.2电信产品营销方法的创新。

电信产品营销方法的创新渠道有很多种,比如中国移动公司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开展电子商务销售,通过网络平台扩大产品的销售渠道,同时他们紧紧抓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开展中国移动进校园活动,并且针对大学生校园生活,制定符合大学生自身特点的移动资费,以此吸引大学生消费“,动感地带”资费业务的出现就是典型代表,它抓住大学生手机上网的心理特点,以赠送手机流量的方式提高中国移动电话卡的销售量。

4.3电信产业层次的创新。

电信产业层次的创新就是对电信业务及管理的模块化分解,电信企业可以将非核心业务进行外包,以电信运营商为例,业务外包主要是对前后台业务进行外包,如销售渠道、增值业务、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应收账款业务等。同时电信企业还可以积极开展战略联盟,战略联盟可以通过与供应商、竞争者以及运营商之间开展。

5结语

电信营销论文范文3

电力营销实现信息化建设之后,必须对电力营销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提升,并且将其素质提高,实现制度化管理,才能比较全面的对电力营销信息化水平进行提高。由于电力营销模式进行信息化发展还不是很长久,所以信息化水平自然不会很高,由于信息化水平受到了传统信息交流机制的限制,导致信息化管理出现漏洞,不能够对员工的具体职责进行细致分配以及区分,对各种工作内容也没有标准化管理。所以想要对电力营销信息化水平进行提升就必须对交流机制进行改革,减少因为交流机制对于员工具体工作分配的限制,这样就可以很好地避免出现工作分配不均等情况。能够对每个员工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分配与区分,对各项工作内容进行标准化操作,员工能够在信息化管理平台中获得明确的信息,可以有效减少工作混乱的问题,从而提高营销工作的效率。

2对客户档案资料进行科学管理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营销对客户资料的全面性有了更为全面的要求,所以必须对客户资料进行科学管理。进行比较完善的存储以及管理,能够很好地实现对客户进行及时掌握,还可以对客户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中的潜在客户,为将来的电力营销带去更好的基础条件。而通过对客户资料进行科学管理的设计,还可以很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进而对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提供更为精确的指导,对客户资料能够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了解,能够对电力营销信息化起到促进作用。还可以根据客户资料的类别,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根据客户的性格特点,进行相对应的电力产品营销。在对客户档案资料进行科学管理之后,工作人员还可以根据信息平台及时获取准确的信息数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对电力营销信息化服务进行加强

电力企业对营销模式进行信息化服务主要是需要对电力营销的有效性进行提升,以此来改善电力营销信息化工作效率,所以必须对营销信息化进行加强。首先需要充分对信息系统平台的作用进行利用,及时跟电力营销客户进行交流,对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实时掌握,挖掘潜在市场。其次必须通过信息平台,对客户报装服务的浅谈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贾海霞贾云(甘肃省山丹马场供电公司甘肃山丹734100)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于电力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所以必须对电力营销方式进行改革,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快我国电力市场的快速发展。该文通过对电力营销信息化作用进行分析,然后结合我国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加强我国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的措施进行分析。关键词: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中图分类号:U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078-01渠道进行拓宽,减少客户在进行报装期间的费用,并且提升报装期间客户的服务质量。最后为了方便客户进行费用缴纳,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收费方式的改变,比如可以利用支付宝、网上银行或者微信支付等方式,可以更好地方便客户缴纳费用。只要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很好的把握,就可以很好地对电力营销信息化服务进行加强,从而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4对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进行现代化管理

电信营销论文范文4

(一)课题来源

课题来源: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自选课题。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渠道是市场营销理论中永恒的主题,国内外大量学者对渠道都进行了深刻的研究.近年来电信行业作为一个社会热点获得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研究电信企业营销渠道的文章、成果层出不穷。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对信息化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信市场的营销模式和用户的消费观念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同时,不同地域电信市场的竞争环境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的差异性而存在着很大不同。因此根据深圳当地电信市场环境的实际特点,研究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以下简称深圳移动公司或深圳移动)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如何构建合理的渠道架构体系,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随着近些年来国家电信行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和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国内移动通信行业逐步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竞争的重点呈现出由网络技术、价格资费竞争向渠道竞争转移的趋势,营销渠道已经成为移动通信运营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外部环境和竞争形势的变化,深圳移动原有渠道架构体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发展需要,需要根据用户需求和市场结构变化进行不断变革。为了继续扩大市场份额,深圳移动需要适时地调整渠道发展规划,通过采取多种有效的提升措施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渠道优势,进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些渠道改革的措施如何才能更好的促进市场的发展,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因此对这些措施进行阶段性的总结、考核和评估,以便为下一步的渠道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显得很有必要。

(三)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西方关于渠道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

一是研究渠道结构,

二是研究渠道行为,

三是研究渠道关系。

l、营销渠道结构理论

营销渠道结构理论是以效率和效益为研究重心的营销渠道理论,是渠道理论最早研究的领域。1916到1934年间,韦尔德、巴特尔、布瑞耶等分别研究了渠道效率的问题。韦尔德认为职能专业化产生经济效益,专业化渠道所从事的营销是合理的。巴特尔认为营销渠道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创造基本效用、形式效用、地点效用和时间效用。布瑞耶认为营销机构可以集中和分配所需要素,所以能够有效克服交换障碍和阻力。1940年到1965年,康弗斯、胡基、奥德逊、麦克马蒙等研究了渠道一体化和渠道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康弗斯、胡基认为一体化会带来营销费用降低、原材料或商品销路的确定性但是也会带来相应的管理和协调问题。

奥德逊认为经济效率标准是影响渠道设计和演进的主要因素。麦克马蒙认为可以用公司型、管理型和契约型三种方式有效地协调营销渠道体系。以效率和效益为重点的研究是主要基于与效率有关的经济学概念,而对营销渠道中的行为变量缺乏相应的研究,因而此后很少具有重大价值的研究成果。

2、营销渠道行为理论

这种理论重点研究渠道成员间的各种权利、冲突等行为,认为营销渠道是渠道成员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联合体。这种理论将权力的来源和使用、权力和冲突的关系及冲突的衡量、渠道成员组织之间的合作和谈判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

1969年,斯特恩研究了渠道的冲突问题,认为,依存和承诺是理解渠道中权利关系的关键。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拉斯切、布朗、凯苏黎世、弗雷兹耶等研究了渠道权力的来源、使用和衡量等方面的内容。1981年、1987年德瓦耶、沃奥克、葛雷玛等研究了权力和冲突的关系以及组织间合作和谈判等。

3、营销渠道关系理论

九十年代以后,一些营销管理学者提出新的关系营销理论,对营销渠道的认识和管理逐渐深入。这种理论重点研究渠道(不同的法人)组织之间的关系和联盟。由于利益冲突,一般渠道组织间合作常以失败而告终,为此渠道战略联盟等关系形式应运而生。1998年,辛古瓦、贝克尔研究了渠道关系绩效,提出了渠道合作关系能产生更高的利润,而且每一方都从联盟中得到更多利润的观点。1999年克雷玛研究了渠道关系的目的,认为信任可以帮助渠道合作双方处理不良后果。1995年奥德森提出了渠道关系的生命周期理论。2001年,斯特恩研究了渠道关系实质、选择合作者等内容,提出了渠道联盟等观点。渠道关系经过知晓、探索、拓展、忠诚和衰退及解散等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发展,可能进入一个相互忠诚的阶段,联盟是渠道关系中最高、最好的形式。

(四)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对营销渠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渠道组织体系、渠道的效益及渠道模式、渠道行为、渠道的新型关系与渠道创新等方面。在营销渠道设计创新方面,韩兆林(1999)等探讨了高技术企业分销渠道的模式、特征和影响因素;姜以聪等(1999)总结了国外连锁经营的特点对我国企业营销渠道创新的启示;易斌等(2000)提出了实施通路精耕完善终端管理的主张;林三卓(2003)研究了关于西门子的通路运作的问题;危素华(2001)分析了家乐福赶超沃尔玛过程中的渠道管理。

在渠道的效益研究方面,陆忍波(2003)认为各种销售渠道的效率差异成为企业市场营销中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张庚森等(2002)从消费者立场出发,提出了五项营销渠道业绩评价指标。

在渠道模式研究方面,徐天佑(2002)提出了“堡垒式营销”与“撒网式营销”模式;黄丽薇等(2001)提出了渠道的逆向模式:孟令华(2002)提出了销售渠道的强势模式。

在渠道权力及冲突方面,庄贵军(2000)主要研究了西方渠道的权力、冲突和合作;吴冠之(2001)研究了渠道网络的竞争与合作;王朝辉(2003)研究了营销渠道冲突的原因、形式与对策。

在渠道关系方面,苏勇、陈小平(2000)提出了关系型营销渠道理论,研究了以顾客为中心的新型渠道关系;桂琦寒(2001)也对电子商务等新型交易模式对营销系统的冲击作了分析。

随着网络电子渠道等新型渠道的出现,对网络直复营销、互联网营销等的研究也盛行一时。

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早期的电信企业渠道研究相对薄弱,这是因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电信市场是一个垄断性质、运营商主导的卖方市场,往往是等客上门,很少从用户角度考虑渠道建设。随着改革开放和电信企业制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国内对电信营销渠道的研究成为市场营销领域非常热门的一个方向,涌现出了大批研究电信企业营销渠道理论和应用的文献和成果。

王越(2005)对电信企业营销渠道种类进行了进一步细分,研究了电信企业可以参考的渠道选择维度及对不同维度的渠道适应性原则;颜承捷(2005)认为电信运营商要实现从传统电信服务商向综合信息服务商转型,电信营销渠道应实现三大转变:其一发挥营销自身业务与服务的作用,其二是发挥业务创新先锋的作用,其三,营销渠道还要具备更强的售后服务能力;郭顺义(2004)分析了电信业务渠道与一般产品渠道不同的行业特点和渠道的扁平化问题:郭永宏(2005)认为现阶段移动通信营销渠道网络规划与管理是移动通信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卢明(2005)探讨了移动新业务营销过程对渠道建设和渠道管理的要求及渠道的相应发展策略;赵学军(2003)研究了地市级电信企业的营销渠道建设原则;仲伟(2006)研究了新兴运营商渠道建设问题;马淑锡、马仲楹等(2004)研究了中国网通的渠道建设问题;马春山(2005)提出了关于中国电信3G营销渠道建设的建议;吴伟、侯小梅、李南等(2005)研究了中国电信的渠道架构,认为渠道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渠道建设中应该以客户为中心。

徐晓军、刘峰(2004)研究了移动通信运营商的渠道选择及渠道控制与管理问题,认为根据移动业务和目标市场的不同应选择不同模式的营销渠道;王新刚、张林(2005)研究了移动通信运营商营销渠道的整合与控制问题,认为移动通信运营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渠道控制,对渠道进行优化整合;郑宇展(2004)分析了电信企业渠道冲突的类型,认为电信企业需要合理控制渠道冲突,充分利用良性渠道冲突,坚决杜绝和化解恶性冲突,从而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五)主要参考文献

[1]刘立.电信市场营销研究[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04-105,163-181.

[2]JamesK.Shaw.StrategicManagementinTelecommunications[M].ArtechHouse,2002.135-141.

[3]马淑韫,马仲韫,杨海荣.中国网通的渠道建设浅析[J].世界电信.2004,(12).21-24.

[4]杨瑞桢.现代通信企业市场营销管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163-172.

[5]匡斌.电信营销?理论精要[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145-160.

[6]曹燕青,过剑.基于客户群的3G增值业务营销策略分析[J].移动通信.2006,(7).105-107.

[7]卢玥.面向移动新业务的渠道建设与管理[J].电信技术.2006,(2).102-104.

[8]王越,王俊陶.电信服务营销渠道转型的必要性[J].世界电信.2004,(5).16-18.

[9]洪亮.从市场举措看中国移动备战3G[J].世界电信.2006,(4).5-6.

[10]姚群峰.我国发展移动虚拟运营商的思考[J].电信科学.2005,(1).78-80.

[11]胡坚波.中国移动通信发展现状和趋势[J].世界电信.2006,(1).40-43.

[12]菲利普?科特勒著.梅汝和等译.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3]吴健安.市场营销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

[14]AnneT.Coughlan.MarketingChannels[M].Prentice-Hall,2001.72-77.

[15]ChesbroughHenry.OpenInnovation[M].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2003.36-43.

[16]常大年,王静,果明实.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与组织[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

[17]崔万田.发展中国家电信业竞争优势路径选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18]KarenG.Strous.Strategiesforsuccessthenewtelecommunicationsmarketplace[M].ArtechHouse,2002.191-196.

[19]高斌等.电信企业经营的十大难题及其应对策略[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0]刘冀生.企业经营战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1]陈章武.管理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2]曹辉,徐志强.浅析移动通信行业中的渠道建设[J].移动通信.2005(3).107-109.

[23]王东.运营业?渠道?之变[J].中国新通信.2006,(4).49-50.

[24]郭健,舒华英.移动运营商渠道管理模式及存在问题分析[J].世界电信.2004,(12).17-20.

[25]张婷.创新商渠道,带来双赢效益[J].中国新通信.2006,(16).62-63.

[26]李丹丹,朱蕾.电信运营商差异化营销服务流程与策略探讨[J].广东通信技术.2006,(8).36-39.

[27]张大亮,刘娟.基于客户价值的移动通信运营商营销策略分析[J].移动通信.2005,(3).109-111.

[28]李若朋.移动通信市场僵局的成因及破解之道[J].2004,(7).22-24.

[29]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30]杨瑞桢,吕亮.邮电市场营销管理[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

[31]徐澄圻.21世界通信发展趋势[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32]张静,梁雄健.通信服务创新[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

[33]M.KamienandN.L.Schuartz.MarketStructureandInnovation[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3.65-69.

[34]王越.电信运营商服务营销渠道模式市场适应性研究[J].世界电信.2005,(12).19-23.

[35]N.GregoryMankiw.PrinciplesofEconomicss[M].ThomsonLearning,2004.251-263.

[36]PeterF.Drucker.ThePracticeofManagement[M].Harper&RowPress,1954.

[37]肖金学.电信企业营销管理[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

[38]容月林.国外电信业改革与发展[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39]欧阳洁,李刚.中国移动通信服务行业的竞争发展及其战略调整[J].战略世界.2003,(6).15-19.

[40]吴洪.国外电信管理[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

[41]徐二明.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42]Mansfield.ManagerialEconomics[M].W.W.NorfonCo,1990.

[43]张辉.营销实战[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

[44]中国邮电电信总局.电信营销ABC[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

[45]邬义均,邱均.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46]雷震洲.深化电信改革,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J].世界电信.2001,(10).27-30.

[47]徐晨.加入WTO对中国电信运营业的影响[J].现代电信科技.2001(4).21-25.

[48]DavidE.McNabb.managementchallengesforthe21stcentury[M].EdwardElgarPublishing,2005.

[49]吕一林.营销渠道决策与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0]胡庄君,黄传武.中国电信发展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电信营销论文范文5

关键词:微博;电影营销;微博营销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2

一、引言

数字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电影开始依赖互联网进行营销。相对于我国传统电影我们可以称这部分拥有广大粉丝经济的电影为粉丝电影,粉丝电影的成功说明了微博营销的重要意义,如何使我国传统电影也能够通过微博营销获得更加丰富的粉丝经济,取得更大的营销效果也已经成为了电影宣传方关注的一个焦点。在我国,有关我国电影行业的发展的大多文献,相关学者大多注重探究如何从艺术角度实现电影的价值最大化,注重电影的艺术和人文气息,较少学者去研究电影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所产生的经济规律,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下,研究新媒体电影营销的更是少之又少。本文将新媒体与电影营销相结合探讨微博营销在我国电影行业的应用,并通过相关案例进行进一步论证。

二、我国电影行业营销的现状

国产电影产量的增加使民众对于选择何种电影消费有了更大的自由。于是电影营销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我国电影行业营销现状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赵岚在2011年发表的《中国电影营销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一文中指出我国电影营销还存在以下实践困境:第一,政策风险大;第二,投资来源有限,收入来源单一;第三,专业化程度低。陈静和杨涛在《中国电影营销现状与弊端》中从四个方面分析我国电影营销的现状:(1)国产大片的弊端。(2)中小成本电影的忽视。(3)国际市场的开拓。(4)后期产品的开发。

我国电影行营销的主要方式是推式营销,就是通过新闻会或是明星的一些宣传活动将电影的相关信息单方面的传递给人们,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电影行业的营销方式也出现了新的形势,开始以拉式营销的方向发展

三、微博营销的概念及其在电影行业的兴起

微博营销就是以微博作为营销平台,每一个听众(粉丝)都是潜在营销对象,每个企业利用更新自己的微型博客向网友传播企业、产品的信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而电影微博营销的概念现在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论述,在已有的论述中笔者认为范玉明在《微博――电影营销的新手段》中的论述比较简单明了并且准确:电影微博营销是一种新型的网络营销方式,将微博作为电影营销的平台,电影营销者通过微博传播电影信息,并于粉丝互动,达到宣传电影的目的。

微博电影商业化是微博在2014年最具代表性的商业化业绩之一。据新浪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票房过亿的电影都运用了微博作为电影营销阵地,因为微博所具有的交流互动分享的特征因此微博无疑是导演和电影制作方还有演员与用户进行“零距离”接触的最佳平台,电影行业的微博营销有着强大的发展劲头。

四、电影《栀子花开》的微博营销案例分析

截止到7月22日为止,校园青春影片《栀子花开》总票房累计3.87亿。作为导演处女作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此片除了运用传统的电影营销方式外,其微博营销方法更是值得我们去研究,下面我们就主要研究一下此在电影宣传方面所应用的微博营销具体形式。(1)创造与网友互动话题。在电影筹备阶段,何炅一条微博为处女作《栀子花开》主角“众筹”名字,一下掀起了“拼名”狂潮,无数网友集思广益,纷纷将心目中的好名字贡献给何炅。在何炅导演的微博中有关电影的话题层出不穷,并且每一条都有近万转发量,上万的评论与点赞。(2)大V用户的宣传。 从宣传开拍开始,新浪微博里的人气明星都在转发电影的相关信息,如赵薇,谢娜,范冰冰等。(3)粉丝及青春代表互动。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导演何炅提出将充分利用粉丝的才华,包括电影名字的手写版将从粉丝的投稿中选出,电影中的服装也将参考粉丝意见甚至用粉丝的服装品牌,某些电影桥段也参考粉丝意见。(4)电影主创们之间的微博互动队。不管是在电影拍摄前期还是结束后,主创们之间的微博互动也是粉丝们关注的焦点,在这些微博互动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和谐团结的制作团队,这样一个优秀团队当然会得到粉丝们的信任。

《栀子花开》运用其具有特色的营销方式,使电影上映前就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社会各界都开始了“栀子花开”秀,《栀子花开》再过了十年之后又出现在微博的热搜榜上,一经推出便成为了微博热门话题。

五、对我国电影行业微博营销的建议

新时代下,我国电影观众的主流群体愈发年轻,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已经成为这些群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现在年轻人乐于参与与互动,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爱好多元并贴近生活的娱乐体验,对偶像具有高忠诚和强粘性。基于这些特点,对我国电影行业微博营销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电影制作方要与用户进行全媒体全平台的互动,即时准确的向用户传递信息。

第二,电影制作最好能够做到用户参与,增加与用户的情感联系。

第三,电影制作及宣传要与前辈专家互动,增加用户对电影质量的信任度。

第四,圈内艺人好友互动,充分利用明星的粉丝效应。

第五,建立用户互动新平台,与粉丝进行全方位互动。

六、结论

近几年来,新媒体的发展为我国电影行业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我们应该充分了解新媒体的特点对我国电影行业的营销手段做出实事求是的调整和创新,利用新媒体和现代人的心理特点做出正确的营销方案。微博营销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成为了电影营销必不可少的营销阵地。但是由于微博用户乐于追求新鲜的特点,电影行业的微博营销方式要不断创新才能吸引用户,才能够达到最好的营销效果。因此,电影行业的微博营销也要不断地进行创新,继而推动我国电影行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高飞.微博-引爆粉丝经济力量[J].成功营销,2015(03).

[2]林来.中国商业电影营销现状分析[J].中国商贸,2013(25).

[3]陈亚伟.当前国产电影微博营销研究的文献综述[J].戏剧之家,2015(04).

[4]赵洁,曹方华.营销传播-互动整合营销传播策略[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04).

电信营销论文范文6

关键词:文献综述;国际营销渠道;动力机制

基金项目:2016年湛江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ZJ16YB02);岭南师范学院南海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项目

一、引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政策的推进,将为对外贸易带来多重利好。一是改革倾向提供高质量产品和品牌,将提高我国企业产品竞争优势和附加价值;二是扩大外贸范围和内涵,比如“一带一路”建设为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而对外贸企业而言,应当依托现有的国内政策环境,推动企业的供给侧改革,切实通过信息化和标准化的手段提高流通效率,促进国内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因此,企业国际营销渠道需要把握供给侧改革和“一带一路”政策背景下,加快培育外贸渠道的竞争优势、促进国际营销渠道转型升级、建立渠道信息平台、培育出口品牌等。而当前无论是国内学术界还是实业界对国际营销渠道研究的归纳总结较少。本文集中从早期国际营销渠道研究到近期营销渠道的扩展文献入手,探讨国际营销渠道的变革趋势与动力机制。

为便于理解国际营销渠道研究,本文首先分析国际营销渠道的概念。国际营销渠道指的是商品从产地国家流向国外市场最终消费者的过程,在整个国际渠道中的成员包括国内的出口商、生产企业、国内批发商或中介人、出口商,国外的进口商、外国商或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庄贵军,2001)。在研究范围上,国际营销渠道主要研究不同国际成员间所面临的宏观环境的异质性,主要调查文化差异大小、文化距离、心理距离、制度差异、地理差异和市场波动等宏观环境对国际营销渠道关系的影响。

二、国际营销渠道研究的演进

(一)研究方法的演进

国外学术界对国际营销渠道的研究始于1965年,经过50多年的发展壮大,而国内期刊中对国际营销渠道的文章始于1986年。纵观国际营销渠道的文献,国内的早期文章(2008年以前)主要以描述性文献为主,其后文章多开始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譬如实地调查、访谈、一手数据的统计、案例分析等;而国际期刊从1965-1979年以描述性文献为主,1980年后建立理论基础框架,1995年至今的实证文献使用的方法包括实地调研、案例分析、二手数据、访谈、实验、观察、事件、元分析和模型分析(Jessica & David,2015)。

另外,在理论框架的搭建上,学术界广泛接纳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理论以深化国际营销理论视角。第一,战略管理理论,用于分析企业的国际营销渠道选择决策,比如王敏(2009)运用海尔国际营销渠道的案例,分析企业国际营销渠道的战略,剖析单产品市场、多产品市场及成熟产品市场的渠道组合战略。第二,经济学理论,其中运用交易成本理论主要分析两个问题:一是分析国际营销渠道决策的选择(王敏,2009);二是分析国际营销渠道参与成员间关系管理(例如,Gencturk and Aulakh,2007)。第三,跨文化理论,国际营销渠道与国内营销渠道的不同在于国际营销渠道突出了跨国文化差异的研究视角,在国际营销渠道中渠道成员往往来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化环境,文化差异会导致渠道成员价值观上的差别,从而产生不同的行为模式。因此,跨文化理论主要运用于国际营销渠道成员的行为分析或者渠道冲突协调等关系管理的研究中,例如,庄贵军(2009)对3家跨国企业调查分析是文化差异对国际营销渠道成员间沟通行为的影响,得出文化差异产生沟通不足,从而诱发渠道成员间冲突。第四,社会网络理论,用于分析渠道成员组成的网络结构,进一步用于跨国企业组织间网络关系建立的研究(Gnizy,2016)。

(二)研究内容的演进

现在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国际营销渠道结构与渠道关系管理两方面。

(1)关于国际营销渠道结构的研究。所谓渠道结构指的是为达到分销目标,为产品或服务设定一组渠道成员的关系和任务序列。目前存在以下几种结构:第一,直接出口方式,生产企业通过内部设立出口部门、设立独立的出口销售公司或者国外销售机构来开拓国际市场。对直接出口方式的研究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出口战略决策,问题集中于直接与间接出口方式的抉择,不同学者从电子商务、融资约束、出口规模、人力成本等影响因素分析(茹玉骢,2014;蒋冠宏,2016);二是出口绩效管理,多从财务绩效角度评价出口方式带来的影响(比如,Lee and Griffith,2004;张淑凤,2010;侯春辉,2013)。第二,国际特许经营,是生产企业将国外业务赋予某人或某企业,某人或企业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当前研究集中于组织特许经营的方法(袁建昌,2014;刘传兰,2014;Brookes and Roper 2011)。第三,合资或企业联盟,生产企业与当地企业合资或联盟方式开拓国外渠道,当下研究重点在于影响因素与伙伴选择(例如,阎大颖,2008;李平,2010)。第四,电商平台的方式,跨境电商方式中分析平台的建立、现状、物流模式等(例如,李旭东,2015;陶涛,2016)。

(2)关于际营销渠道管理的研究。在国际营销渠道管理上主要涉及几个方面的问题研究:一是,进入国际市场的决策,调查显示影响跨国企业进入新兴市场的主要因素包括企业特定资产、企业拥有的实际资源、国际经验、制度差异、外国市场准入制度等(Chiao and Lo,2010),二是,选择合适经营战略的研究,企业渠道战略在研究上逐渐从交易型管理转变为关系型管理,从渠道关系治理角度出发设计渠道战略的研究非常多,例如郑吉昌(2003)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分析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从而考虑改进我国跨国企业经营的渠道策略,突出建立品牌渠道关系的重要性;Lee and Dawes(2005)探讨中国人际关系、信任及长期合作策略之间的影响;Yang, Su, and Fam(2012)研究市场程度、出口商特征、文化心理距离、信息投资等对国际营销渠道关系的影响,从而就渠道管理策略指明方向。

三、国际营销渠道的变革动力

关于国际营销渠道变革的影响因素研究,学者从宏微观层面入手,分析了社会经济制度、消费者行为、企业发展战略等因素对渠道变革的影响(陆芝青、王方华,2004)。整体上,学术界就其影响因素的框架已经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共识,即:国际营销渠道的变革是受宏微观环境共同影响的,综合主要的影响因素如下:

(1)消费者购买需求的变化。2016年中国海外购物需求保持持续增长,追求安全优质、跨国大品牌、购物方便快捷的购物方式已然成为大部分中上层消费者的消费诉求,这种诉求的改变使得国内外营销渠道不断变革。同时,国内企业发展壮大,技术水平逐步提高(例如华为、海尔、格力等公司),海外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这些企业也开始做出进军海外市场的拓业战略,因此,也使得国内企业需要从国际营销角度考虑企业渠道的变革。整体上,在生产源头保证生产基地管理标准化、原材料供应商稳定可靠,从而满足消费者安全优质、品牌的诉求;中间商尽可能采用电子商务平台加物流企业的方式,从而满足消费方便快捷的需要。

(2)经济、法律、文化环境。首先,经济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宏观经济走势、人民币汇率、跨国企业竞争情况、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国家经济政策等。一方面良好的经济形式能刺激更多的消费市觯另一方面可为企业孵化更好的市场环境。反之如果国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可能直接影响企业是否进入国外市场,也可能直接影响渠道模式的选择。其次,法律的影响主要包括进入市场的进出口关税、进出口检验标准、渠道的开放条件,这些先制约跨国企业能否进入市场的决策,其后制约跨国企业产品生产标准和物流方式。最后,文化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消费者对海外品牌的认可及品牌文化的认同感对国际营销渠道管理的影响,另一方面体现在渠道成员的文化差异对渠道关系健康发展的影响,这些都使得国际营销渠道的发展管理天差地别。

(3)新技术的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进展,例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缩小全球信息距离,更加有助于生产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互动,同时更加有助于渠道成员间信息沟通并创新渠道模式,与此同时,信息共享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的全渠道发展成为可能,企业可以整合手机端、电脑端、线下门店的购买渠道信息,从而实现多点服务;物流技术及物流企业的飞速发展,提高了商品流通的效率,更加有助于国际贸易发展,开拓国际市场;支付系统及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开发,例如区块链技术,不仅大大方便资金交易而且提供了安全保障。

四、国际营销渠道的发展路径

(1)“互联网+”下的跨境电商模式。跨国业务中使用互联网技术能够使交易更为便捷,从原来的多重渠道商的间接结构转变为跨境电商模式的直接结构(如图1)。通过互联网技术的跨境电商模式可以快速实现产品信息、顾客服务信息、金融交易的网络化传播,减少中间的分销商,这将有助于提高交易效率、方便信息获取,降低交易成本等。与此同时,海关总署通过开放免税区、给予税收优惠、提高通关效率等措施支持跨境电商新业态的发展,而目前海淘和个人代购的痛点也为跨境电商提供了发展机会。因此,跨境电商将会是国际营销渠道的发展趋势。从2015年进口电商市场交易规模数据看来,在进口贸易中,电商渗透率持续增长,2015年达8.6%,预计未来电商渗透率会持续上升(见图2)。目前跨境电商的类型主要有几种:第一,从交易主体划分为B2B、B2C、C2C的跨境电商;第二,从平台经营商品品类划分为垂直型电商和综合型电商;第三,从电商网站开发与运营主体划分为第三方平台电商与自营型电商;第四,从进出口划分为跨境进口电商与跨境出口电商。未来自营类电商会逐渐由垂直向综合发展,而平台类以综合电商为主。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若采用自营类电商将会面临较大挑战,主要在信息平台建立、自营渠道成本控制与管理方面都会带来大量威胁,因此,中小企业跨境电商需要借助“互联网+”的平台,利用第三方平台来实现。

(2)全渠道整合。传统国际营销渠道是相对单一化的,这限制了企业的市场行为(李燕,2016)。跨境电商的发展,使得国际营销渠道呈现多样化,同时当下各种渠道间可以相互整合,实现全渠道发展。所谓全渠道发展是以消费者需要为中心,建立实体渠道、PC端电商渠道、移动端电商渠道等多种渠道并实现渠道间融合,从而保证消费者能够实现何时何地都能够获得一致的购物体验。全渠道战略是企业未来长期发展的战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考虑多渠道的整合策略,保证多渠道之间不会引起渠道冲突,减少渠道管理成本,同时保证渠道成员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王证,2014)。

(3)大数据技术下的国际营销渠道信息管理。信息共享对国际营销渠道整合至关重要,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可以使渠道成员间信息传递及时,核心企业可以有效控制渠道成员,利用信息共享技术较好控制渠道成员质量等,也就是通过信息共享技术,使得渠道关系实现“一体化”发展。具体来说,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技术建立统一的电子商务平台,该平台能够使供应系统中的上游供应商、生产企业、分销商、消费者等各环节的信息系统整合,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信息共享,保障渠道关系“一体化”协调发展(李燕,2016)。另一方面,在该电商平台系统下,能够促使企业各方力量较好地整合起来,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一体化”(王证,2014)。

参考文献:

[1]庄贵军.国际营销渠道中的渠道行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01):8-11.

[2]Hoppner J J,Griffith D A. Looking Back to Move Forward: A Review of the Evolution of 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Channels[J].Journal of Retailing,2015,47(91):610-626.

[3]王敏.国际营销渠道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以海尔的国际营销选择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09(14):99-100.

[4]Gencturk,Esra F. and Preet S. Aulakh (2007), “Norms- and Control-Based Gov-ernance of International Manufacturer Distributor Relational Exchange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15(1),92-126.

[5]庄贵军,刘世超.国际营销渠道中文化差异对于跨组织沟通行为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2):11-17.

[6]Gnizy I.Power dynamics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within firms and how they shape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6,57(3):148-158.

[7]茹玉,李燕.电子商务、贸易中介与企业出口方式选择[J].浙江学刊,2014(06)

[8]蒋冠宏.融资约束与中国企业出口方式选择[J].财贸经济,2016,37(5):106-118.

[9]张淑凤,沈晓玲.三种出口方式的退税计算及账务处理[J].财会月刊,2010(11):35-37.

[10]侯春辉,张宇 .生产企业出口方式选择税务筹划[J].财会通讯,2013(17):112-114.

[11]刘传兰,陈予修.“高飞稳落”式国际特许经营电子商务战略[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4,1(12):102.

[12]Brookes,Maureen and Angela Roper(2011),“International Master FranchiseAgreements:AnInvestigation of Control from Operational,Relational,and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s,”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45(7/8),1253-76.

[13]阎大颖,洪俊杰,任兵.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基于制度视角的经验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9,12(6):135-142.

[14]李旭东,安立仁.跨境电商物流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及其实证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5(11):49-57.

[15]陶涛,郭宇宸.跨境电商平台作为新型贸易中间商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发展[J].新视野,2016(02):92-98.

[16]Chiao,Yu-Ching,Fang-Yi Lo and Chow-Ming Yu(2010),“Choosing BetweenWholly-Owned Subsidiaries and Joint Ventures of MNCs from an EmergingMarket,”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27(3),338-65.

[17]Lee, Don Y. and Philip L. Dawes (2005),“Guanxi, Trust, and Long-Term Ori-entation in Chinese Business Market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13(2),28-56.

[18]Yang,Zhilin,Chenting Su and Kim-Shyan Fam (2012),“Dealing with Institu-tional Distances in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Channels: Governance StrategiesThat Engender Legitimacy and Efficiency,” Journal of Marketing,76(3),41-55.

[19]陆芝青,王方华.营销渠道变革的作用机理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4(04):67-73.

[20]李燕.国际营销渠道在“互联网+电商”模式下的变迁与整合[J].商业经济研究,2016(15):88-90.

[21]王证.电子商务形式下实现国际营销渠道的整合[J].经营管理者,2014(05):269-270.

电信营销论文范文7

电信市场细分策略研究 

电信业合作竞争研究 

西安电信公司绩效管理体系研究 

基于期权博弈的四川省3G项目投资决策分析 

中移动存续企业改革模式探索 

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优化研究 

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研究 

电信企业竞争力分析——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个案分析 

顾客满意影响因素研究 

论中国电信服务业规制改革 

天津移动通信公司营销战略及集团客户定制化服务研究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山东省通信公司互联网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数据仓库的电信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河北省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研究 

中国联通增值业务竞争环境分析及对策研究 

电信企业员工e-Learning培训模式研究 

安徽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比较 

我国电信业的政府规制改革研究 

辽宁通信公司竞争战略研究 

 

 

中国网通大庆分公司成本管理研究 

中国电信运营企业融资模式的战略选择 

基于流程再造的某电信公司组织结构优化设计 

中国电信企业大客户关系管理 

我国移动通信企业客户维系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电信业全球化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电信业的启示 

吉林省移动通信公司GPRS业务推广方案探讨 

吉林市电信公司宽带业务市场拓展分析 

小灵通长春地区销售渠道研究 

郴州移动通信公司企业文化创建研究 

青海省数据通信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联通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论西安大唐电信公司ERP项目对企业战略规划的支持作用 

中国移动品牌管理研究与探讨 

西安吉尔通信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研究 

经营分析系统理论探讨及其在移动通信公司的应用研究 

国内外电信运营企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中国网通南方公司在新时期的竞争战略研究 

对我国电信业改革的理论探讨 

移动通信业营销渠道整合与优化探析 

 

 

江苏电信对分公司绩效管理的优化研究 

广东中小短信服务供应商产品发展战略 

中国第三代移动牌照的发放 

电信增值业务的商业模式研究 

中国电信产业组织研究 

试建固定电话成本测算模型 

江苏联通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河南通信网运管理战略思考 

论中国电信产业有效竞争 

河南网通宽带业务市场营销策略问题研究 

我国电信行业客户流失管理的建模、分析及应用研究 

阳光通信公司营销渠道系统研究 

电信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中国移动网上教育系统建设及其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湖南移动公司短消息市场分析和前景预测 

C电信公司CRM研究 

Geert Hofstede理论框架下电信行业企业文化测度的实证研究 

四川移动组织再造研究 

B公司运营商渠道变革研究 

中国联通重庆分公司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重庆移动公司应用客户关系管理(CRM)实例研究 

TCL移动通信公司竞争战略研究 

 

 

虚拟电信运营模式的研究 

中国电信业管制制度的选择 

彩信业务发展模式研究 

重庆联通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研究 

玉门油田酒泉基地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论中国电信行业企业文化建设 

政府改革对政府管制网络型公共事业的影响——论电信竞争 

平衡记分卡在海南移动的应用实施 

电信建设项目投资评价分析研究 

吉林省通信公司大客户满意度分析 

吉林省通信公司公众电话市场细分研究 

吉林省电信传输局激励机制的设计与实施 

中国电信产业SCP分析及中国联通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3G”市场研究 

客户关系驱动因素研究及实证分析——以电信行业为例 

吉林移动通信公司3G市场拓展策略研究

吉林省电信公司传输网络发展研究 

基于神经网络的客户离网预警管理研究 

项目管理在新兴电信运营商的应用研究 

基于创新客户服务理念的客户服务体系建设 

 

 

ORACLE ERP实施方法论及其在通讯企业的应用 

四川省无线市话营销调研 

四川移动通信公司技术服务质量的评价研究 

国际电信服务贸易自由化下的中国电信改革 

电信服务贸易自由化与电信服务业的政府规制研究

铁通长沙公司绩效管理体系设计 

顾客价值管理理论在黑龙江移动呼叫中心的应用研究 

长沙电信产品经理负责制实施研究 

中国联通长沙分公司营销战略研究 

湖南电信公司组织变革与员工心态特征研究 

计费方式和绑定周期在电信运营商的运用 

中国联通发展战略浅析 

湖北电信发展战略研究 

电信大客户个性化营销方案研究 

四川省移动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以小灵通案例研究中国制度企业家行为模式 

成本控制和信用控制在AK通信公司中项目上的应用研究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渠道体系分析与对策研究 

 

吉林省通信公司运营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方案

客户关系管理及其在电信企业中的应用 

吉林省网通声讯业务市场拓展策略研究 

长春市通信分公司市场竞争策略研究 

通信企业营收稽核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平衡计分卡在长春市电信分公司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吉林网通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实施与策略 

影响移动通信消费者转换服务商意愿的因素及转换附加行为研究 

 

武钢通信公司职工持股研究 

移动通信行业技术进步战略研究——中国联通CDMA业务实证分析

江苏电信宽带业务发展战略研究 

深圳电信大客户营销战略研究 

中国网通湖北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SC移动公司营销渠道再建设研究 

呼叫中心客户满意度的研究 

十堰电信员工离职倾向实证研究 

四川移动公司信息化战略研究 

公司资源和首动优势:基于中国电信设备行业FDI的实证分析 

广东电信3G发展战略研究 

新兴电信运营商渠道建设与管理研究 

移动通信企业客户管理模型与方法研究 

我国电信行业竞争环境的研究 

全面预算管理在XX电信企业的应用研究 

完善曲江县电信分公司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 

电信企业员工职业承诺状况实证研究 

广东省电信实业集团公司员工离职问题的研究 

电信研究院知识管理研究 

培训需求分析四角度模型在广州移动的应用、反思与改进 

 

 

韩国网络电话进入中国的营销战略研究 

广东电信3G市场竞争策略研究 

政府管制对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的影响研究 

解析山东联通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及现实意义 

电信企业提高网络运行效率研究 

关于激励性股票期权制度的探讨 

大连通信公司小灵通顾客价值研究 

虚拟通信网络运营的若干问题研究 

从品牌和服务角度分析中国联通的竞争力 

虚拟长话运营业务的设计与推广 

德州移动客户服务满意度研究

广东有线视讯宽带网市场发展战略研究 

神州电信移动视频电话业务商业模式设计及策略分析 

北京移动3G业务营销策略研究—如何应用市场细分方法制定有效营销策略 

移动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战略成本观念在电信企业的应用

中国移动的营销渠道策略分析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上企业竞争策略和政府管制的研究

中国联通投资价值评估 

广东电信实业集团通信营销服务网络的战略研究 

 

 

电信经营分析与平衡计分卡应用 

W移动通信公司客户离网研究 

宽带视讯业务发展趋势分析 

北京诺基亚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某移动通信公司营销渠道研究 

肇庆电信增值业务发展研究 

多媒体彩信增值业务的市场发展分析报告 

放松管制对我国电信市场影响的研究 

中国电信XX市分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的规划研究 

四川移动基础信息数据库项目的实施及其应用 

锻造凉山移动的核心竞争力—凉山移动竞争战略研究 

中国电信PHS发展研究 

电信网间结算价格的成本评估分析 

中国联通公司导入CRM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本地电信的管制与竞争 

天津联通移动通信发展战略研究与实施 

大连移动通信公司客户价值的财务分析 

中国电信产业的规制选择 

S电信公司业务退出战略研究 

电信CRM中的数据挖掘 

省域通信网可靠性与经济效益的研究 

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在电信领域经营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陕西移动通信公司客户价值评价及提升方法研究 

中国电信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创新研究 

电信运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移动通信行业顾客满意度评价及应用研究 

中国电信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关系分析 

市场主导战略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商务智能在电信企业的应用研究 

电信基础设施的退废评测与投资 

移动通信投资收益的实证分析 

四川农村移动通信市场投资问题研究 

电信业客户忠诚度及其对策研究 

电信市场客户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电信业务支撑系统软件开发的需求管理 

广西电信发展战略与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南宁市宽带市场的营销战略初探 

项目管理在通信网络工程中的应用 

广西电信网络营销策略研究 

移动通信网络中基于动态位置区的移动性管理策略研究 

中国铁通成都分公司渠道体系分析及建设 

电信运营企业的增值服务营销模式探讨 

 

 

广西电信运营组织问题研究 

电信接入网建设项目时间管理研究 

联通公司客户维系研究 

关于构建学习型电信企业问题的探讨 

广西电信市场细分标准的探讨及对营销的启示

GXL电信公司营销战略分析 

科学的薪酬激励机制探析 

关于柳州电信实施营销再造的研究 

电信企业执行力问题研究 

二十一世纪中国电信运营商竞争战略研究 

基于主渠道的河池电信市场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广西电信3G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吉林网通小灵通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关系营销理论在吉林联通CDMA业务中的应用研究

广西区电信有限公司网上营业厅实施探讨

项目管理在电信计费帐务系统项目中的应用 

中国电信企业文化研究 

项目管理在《桂林市2002-2003年黄页电话号簿》出版中的应用 

中国移动增值业务分析与对策研究

 

 

中国联通重庆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广西电信整体薪酬制度发展研究 

中国铁通成都分公司的发展战略分析 

3G技术环境下我国电信运营商市场营销战略研究 

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商产业链角色定位问题研究

中国电信行业的有效竞争研究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电信成本管理研究

电信专业学位论文题目(二)

 

新、马电信业的开放及其借鉴 

竞争态势下厦门电信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研究 

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垄断与竞争的制度成因 

某省农村电话成本测算与分析研究 

某国信通信有限公司新时期的战略分析和战略选择研究 

世纪交替:某电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 

《案例》:我国电信服务市场政府管制策略 

《案例》:某市电信局组织变革探讨——基于竞争优势的组织变革 

《案例》:迈向网络化社会、创造企业新优势——某电信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 

《案例》:移动通信某市公司——创造新的竞争优势的发展战略研究 

《案例》:某电信——长话业务竞争策略 

《案例》:电信发展战略——电信开放与加入WTO的战略研究 

《案例》:高负债率——某市通信公司的问题及治理 

《案例》:调动企业资源,创造服务优势——某市电信大客户服务分析 

《案例》:××电信特种业务分局—“二次创业”的战略重组与战略实施 

《案例》:IP电话——投资机会与策略 

《案例》:163电子邮局点燃人才危机的导火线——探讨某市电信的人才激励策略 

 

 

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政策研究 

某市电信局奖酬机制研究 

管制或竞争——中国电信产业管制问题的政策分析 

联通寻呼黑某分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的研究 

BPR在联通某分公司市话项目的运用 

信息时代移动通信企业的发展和应采取的对策 

网站企业化经营模式研究 

《案例》:某通信公司——因应形势变化的战略思考 

《案例》:某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致力实现中国的移动通信梦 

《案例》:某电信培训中心——制定市场化战略,迎接市场挑战 

中国电信互联网增值业务公司化运作策略研究 

中国联通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网络经济下湖南电信企业经营策略研究 

传统电信企业人事管理制度创新方案及案例分析 

某省电信经营战略研究 

我国加入WTO对电信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互联网门户网站未来经营战略 

IP电话业务发展前景及电信因应对策分析 

中国电信某市分公司竟争战略的研究 

从发事达公司的经历探讨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 

基于模糊逻辑系统的组合预测方法及应用 

某省电信传统固定电话长途业务研究 

中国电信程控新业务促销策略研究 

中国移动公司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市场营销和服务策略 

某市电信宽带网发展战略研究 

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市场对外开放与发展研究 

ISP市场竞争与技术服务质量的评价 

《案例》:讯华公司——困境中的战略思考 

《案例》:中国电信某公司——市场与投资分析 

《案例》:三星传呼——衰退期的战略思考 

《案例》:新意网集团有限公司——电子商务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 

《案例》:某市电信网管维护中心——重构电信网络运行的管理体制 

《案例》:某省电信公司——加强战略成本管理、迎接市场挑战 

《案例》:某通信发展有限公司——宽带增值业务的发展 

《案例》:某电信公司——电信服务满意度分析与对策 

《案例》:某电信公司——发展无线市话业务,拓展移动通信市场 

《案例》:佛某移动通信公司——居安思危发展战略思考 

《案例》:某电信局——宽带业务拓展策略 

《案例》:某电信管理信息系统 

《案例》:把握机会,合作致胜——日本多科莫公司成功推广无线上网业务的研究 

《案例》:S移动通信公司及其网络部——从官商向优质服务提供转变 

《案例》:BS电信有限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研究 

zb电信宽带城域网方案设计与实施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某移动通信公司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研究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营销策略研究 

入世与中国电信服务业发展策略研究 

论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 

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和网络股定价分析 

竟争、管制——中国电信业市场研究 

移动数据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CRM在S市移动运营公司大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电信产业国际化发展研究——兼论中国电信产业国际化战略 

SX移动通信公司移动数据业务发展研究 

论国内门户网站的发展战略 

中国通信制造业的风险分析 

中国电信的大客户关系管理 

电信服务的技术经济分析 

新时期中国电信业的产业结构调整 

CM公司网络营销策略分析及调整方案 

加入WTO对中国电信产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移动市场竞争与技术服务质量评估方法的研究 

.电信发展战略研究—某电信发展与职工教育问题探索 

电信公司竞争战略与营销策略研究 

关于某移动通信公司创建移动服务营销的系统研究 

某省长途电信线路局薪酬制度的分析和改革设想 

某电信CS战略研究 

《案例》:招商船务公司与G通信发展公司——重塑企业文化问题的探讨 

《案例》: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SZ分公司——成长与发展中的竟合 

《案例》:某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案例》:某市银线通信工程有限公司——实施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水平 

《案例》:某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战略研究 

《案例》:某电信公司 ——在市场开放过程中的客户保持策略 

《案例》:某电信公司 ——宽带业务市场营销策略 

《案例》:某省电信公司——建立科学的业务成本核算体系 

《案例》:某电信公司——完善培训体系,适应企业战略重点的调整 

《案例》:电信某公司——公话业务营销策略 

《案例》:博大互联网公司——战略方向的选择 

《案例》:某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基于提升服务质量的营销渠道战略 

《案例》:T电信公司——业务流程重组 

《案例》:W局通信导航维护处——业务流程重组 

《案例》:SIM移动电话公司——市场营销管理问题探讨 

《案例》:M电信局——小灵通无线市话业务营销策略 

《案例》:GTE制造公司——变革中的市场营销 

竞争性 电信市场的营销战略研究 

《案例》:A通信(中国)有限公司的战略改造——面对市场变化的企业战略改造 

本地电信业务计费账务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 

竞争性电信市场的营销战略研究 

CRM管理及其在电信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某市电信客户关系管理问题研究 

中国电信改革的机理分析 

电信服务业及中国国际竞争策略分析 

中国铁路通信产业实证研究 

区域数据通信市场分析及营销策略研究 

现代电信企业的战略管理 

CC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期权方案设计 

H省电信公司互联网业务发展战略研究 

产业融合与政府规制改革——以电信产业为例 

德州联通CDMA市场营销战略研究 

电信改革与重庆电信公司发展战略 

电信普遍服务问题之研究 

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研究 

电信企业宽带应用服务运营模式研究 

甘肃电信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甘肃省C网三期扩容项目分析 

顾客满意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移动通信企业为例 

关于西藏自治区电信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思考 

广东电信公司控制会计系统分析及应用 

湖南电信“小灵通”市场营销探讨 

某省电信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研究 

某移动通信公司经营战略研究 

入世后某省移动通信公司的发展对策研究 

某省移动通信公司移动电话运营市场竞争分析 

从规制与竞争理论看中国电信业的改革 

我国电信价格管制问题研究 

河南电信传输网的发展策略 

中国电信运营商经营策略探讨 

某市电信客户关系管理的探讨 

中国移动电话市场发展对策研究 

某市电信局计费帐务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我国电信运营业市场结构及产业政策研究 

从搜狐网站的成长看中国门户网站的发展战略 

 

关于西藏自治区电信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思考 

CC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期权方案设计 

四川电信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模式研究 

 

联通竞争组织管理的研究 

某省数字集群通信发展研究 

某市电信探讨如何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电信业的客户关系管理 

某省数据通信业务营销策略初探 

电信市场的政府管制模式与实践研究 

某电信公司数据专业人员管理现状及对策 

某省联通CDMA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与研究 

某电信资本结构优化:理论及战略研究 

移动通信企业经营分析系统的构建与管理研究 

关于电信基础设施有效利用的若干研究 

某市本地电话网络改造建议 

某省联通CDMA网络竞争策略分析 

湖南省电信公司数据通信的发展战略研究 

湖南移动通信公司服务营销的渠道模式研究 

沪州电信业务流程再造研究 

竞争背景下湖南电信营销渠道的建设与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在电信行业的应用研究 

兰州电信无线市话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某国有电信运营企业资本预算管理研究 

入世后我国电信运营企业的激励机制研究 

 

 

试论中国联通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数据挖掘在通信行业CRM中的应用研究 

四川电信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模式研究 

四川省电信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四川移动公司移动数据市场的营销策略 

四川移动以价值为核心的投资管理研究 

苏州联通CSM用户满意度调查研究 

苏州联通顾客满意度测量工具编制研究 

太月通信商的发展战略 

通信产品营销战略的研究 

通信网间互联互通问题研究 

网络产业的规制改革与竞争——以中国电信业为例 

西安电信公司绩效管理体系研究 

心理契约与人力资源管理:网通案例分析 

移动通信企业构建服务营销战略体系研究 

移动通讯市场分析及江苏移动通讯公司战略选择 

岳阳移动通信公司市场竞争策略研究 

指挥通信系统智能支撑平台设计与应用 

中国电信企业经营者评价与激励机制的研究 

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优化研究 

中国电信业的有效竞争研究 

中国电信运营企业战略分析与选择 

中国联通CDMA营销战略研究 

中国联通合肥分公司移动通信营销渠道管理与创新 

中国联通四川分公司数据通信主干网的规划与建设 

中国通信产业的现状分析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通信行业上市公司并购分析 

中国移动X公司大客户服务质量研究 

重庆网通信息港市场竞争策略 

淄博市通信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研究 

淄博通信分公司创建学习型企业研究 

淄博通信公司激励机制的研究 

电信业的竞争和中国电信业对外投资 

成都电信公司成本管理效率分析及改进研究 

成都市电信分公司业务发展的分析和研究 

电信产业的价格管制研究及其实证性应用 

电信市场细分策略研究 

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的研究及应用——中国电信产业竞争力分析 

电信业重组后运营商的营销战略研究 

论中国电信市场的无效竞争 

四川电信业务创新战略研究 

四川省移动通信公司的市场竞争战略探讨 

四川移动通信公司客户维系策略研究 

通信小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中国通信价值链的调整——通信增值业务运营商的生存与发展 

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中小型宽带网运营商发展战略研究 

江苏电信宽带业务发展战略研究 

四川省移动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湖南电信公司组织变革与员工心态特征研究 

长沙电信产品经理负责制实施研究 

铁通长沙公司绩效管理体系设计 

国际电信服务贸易自由化下的中国电信改革 

电信服务贸易自由化与电信服务业的政府规制研究 

中国联通长沙分公司营销战略研究 

顾客价值管理理论在黑龙江移动呼叫中心的应用研究 

四川移动通信公司技术服务质量的评价研究 

四川省无线市话营销调研 

ORACLE ERP实施方法论及其在通讯企业的应用 

基于创新客户服务理念的客户服务体系建设 

计费方式和绑定周期在电信运营商的运用 

项目管理在新兴电信运营商的应用研究 

基于信息技术进步的中国电信企业创新 

中国电信产业SCP分析及中国联通发展对策研究 

电信建设项目投资评价分析研究 

客户关系驱动因素研究及实证分析——以电信行业为例 

论中国电信行业企业文化建设 

黑龙江移动通信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重庆联通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研究 

虚拟电信运营模式的研究 

连云港电信公司的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电信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湖南移动公司短消息市场分析和前景预测 

中国移动网上教育系统建设及其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中国联通竞争战略研究 

试建固定电话成本测算模型 

论中国电信产业有效竞争 

我国电信行业客户流失管理的建模、分析及应用研究 

河南网通宽带业务市场营销策略问题研究 

电信增值业务的商业模式研究 

中国电信产业组织研究 

河南通信网运管理战略思考 

中国第三代移动牌照的发放 

移动通信业营销渠道整合与优化探析 

广东中小短信服务供应商产品发展战略 

江苏电信对分公司绩效管理的优化研究 

中国网通南方公司在新时期的竞争战略研究 

对我国电信业改革的理论探讨 

大唐电信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施 

中国移动品牌管理研究与探讨 

陕西省电信公司战略成本管理研究 

GZ电信公司信息化现状及建设研究 

吉林网通公司竞争力的价值链评析及战略选择 

西安大唐电信有限公司研发系统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研究 

论西安大唐电信公司ERP项目对企业战略规划的支持作用 

西安吉尔通信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研究 

经营分析系统理论探讨及其在移动通信公司的应用研究 

我国移动通信企业客户维系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株洲无线市话“小灵通”市场分析与营销策略研究 

中国电信企业大客户关系管理 

中国电信运营企业融资模式的战略选择 

中国网通大庆分公司成本管理研究 

电信企业大客户关系管理方法研究 

辽宁通信公司竞争战略研究 

辽宁移动IP电话市场预测分析 

松下通信公司供应链合作伙伴的评价与选择研究 

我国电信业的政府规制改革研究 

安徽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比较 

基于流程再造的某电信公司组织结构优化设计 

电信企业员工e-Learning培训模式研究 

中国电信运营企业战略分析与选择 

基于数据仓库的电信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顾客满意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优化研究 

客户关系管理在电信行业的应用研究 

电信改革与重庆电信公司发展战略 

重庆网通信息港市场竞争策略 

产业融合与政府规制改革——以电信产业为例 

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研究 

通信网间互联互通问题研究 

中国移动X公司大客户服务质量研究 

甘肃电信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电信普遍服务问题之研究 

西安电信公司绩效管理体系研究 

兰州电信无线市话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中国通信行业上市公司并购分析 

竞争背景下湖南电信营销渠道的建设与管理 

湖南电信“小灵通”市场营销探讨 

岳阳移动通信公司市场竞争策略研究 

电信企业宽带应用服务运营模式研究 

长沙电信公司无线市话业务拓展及策略研究 

湖南省电信公司数据通信的发展战略研究 

湖南移动通信公司服务营销的渠道模式研究 

 

H省电信公司互联网业务发展战略研究 

电信营销论文范文8

网络改变了传统经营和营销理论赖以存在的根基。网络营销作为电子商务发展在现代商业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正在被企业密切关注和尝试。本文主要是探讨网络营销的发展现状、特点、中小企业网络营销模式及采取的策略,以及网络营销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网络营销 未来发展 趋势

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一个以Internet为基础得网络虚拟市场已经开始形成并在飞速发展,这是一个全球性、虚拟性和跨时空性的新兴市场。网络改变了传统经营和营销理论赖以存在的根基。网络营销作为电子商务发展在现代商业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正在被企业密切关注和尝试。

一、网络营销的发展现状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3次关于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6月份,中国网民数量突破3.38亿人,普及率达到32.4%,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目前中国网民规模依然保持快速增长趋势。然而与近3亿网民相比,中国目前仅有不足70万家企业进行网络营销,网络营销市场尚有巨大的挖掘潜力。

二、网络营销的特点

在互联网环境中,一些学者认为4C是网络营销的理论基础,4C即顾客的欲望和需求、满足欲望和需求的成本、方便购买以及与消费者的沟通。但深入研究分析可以发现,虽然4C对于网络营销具有一定意义,但是这些并非属于网络营销的专有特征,对传统的市场营销是同样适用的。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现有的理论可以作为进行完整的网络营销理论基础。为了深入研究网络营销的内在规律,可从其特点上分析学习,协调和发挥各个特点的作用,让网络营销的整体效益最大化。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跨时空。互联网具有超越时间约束和空间限制进行信息交换的特点,使脱离时空限制达成交易成为可能。企业能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进行营销,可以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随时随地提供全球性的营销服务。

2.多媒体。互联网可以传输多种媒体的信息,如文字、声音和图像等。企业能够充分发挥营销人员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使得为达成交易进行的信息交换可以以多种形式存在。

3.成长性。互联网使用数量快速增长并遍及全球,使用者往往是年青人、中产阶级和知识份子。由于这部分群体购买力强且具有很强的市场影响力,因此,网络营销是一项极具开发潜力的市场渠道。

4.互动性。企业可以通过电子布告栏、线上讨论广场和电子邮件等方式,以最低成本在营销全过程中对客户进行信息搜索;客户对企业产品的设计、定价及服务等一系列问题充分发表意见。这种双向互动的沟通方式使企业决策有的放矢,从根本上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保证服务质量。

5.人性化。互联网上的促销是一种低成本与人性化的促销,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理性非强迫性的消费,避免推销员强势推销的干扰。企业可以通过信息提供交互式交谈,与消费者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6.经济性。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换,避开了某些传统的商业流通环节,可以节约昂贵的店面租金,减少库存商品的资金占用,以及降低由于多次迂回交换带来的损耗等。

7.技术性。企业实施网络营销必须有一定的技术投入和技术支持,改变传统的组织形态,提升信息管理部门的功能。

网络营销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例如:网络营销尤其是网络分销无法满足消费者个人社交的心理需要。尽管如此,网络营销作为21世纪的营销新方式势不可挡,将成为全球企业竞争的锐利武器。

三、中小企业网络营销模式及采取策略

1.第三方B2B3(Business To Business)电子商务平台将成为中小企业未来网络营销的主要渠道

根据中小企业对于传播推广的需求,随着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网络营销的比重将越来越大。2006年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的费用占整个营销预算的11%,预计2012年该比例将达到20%。网络营销的各个渠道中,中小企业将更多的选择第三方B2B电子商务平台为其提供打包的IT4(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服务,投放在第三方B2B电子商务平台上的网络营销费用从2002年的0.5%上升到2006的6%,预计未来五年这个比例将继续上升,2012年将达到11.5%。同时,随着B2B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成熟,我国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利用电子商务进行B2B贸易活动,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及推广也进一步加快了第三方B2B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的速度。

2.中小型企业应采取对应策略

(1)更新营销观念,强化网络意识。企业的领导者要充分认识网络营销给企业发展带来的机会,把网络营销纳入企业总体营销战略中来。要加大对网络营销的投入,吸引网络营销的专业人才。

(2)采取合理有效的网站推广策略。搜索引擎是网络用户寻找信息的主要途径,因此,企业应该做好搜索引擎营销,使企业网站的信息很容易被用户搜到,从而使用户知道、了解、喜欢企业的网站,将用户发展成为企业网站的忠实用户。

(3)加强网站内涵建设,建立完善的服务系统。这种方式以平台的流量为基础,因此,网站内容力求齐全且信息量饱满,详细提供企业资料,具体提品的各种信息等。同时提供在线售后服务或与客户作双向沟通,充分掌握客户的需求状况,提高服务质量。

(4)加强对网络营销的立法与监督,规范企业的网络营销行为。为网络营销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提供一个公平规范的法律环境。

(5)引进和培养网络营销的专业人才。 我国企业应该加大引进或培养网络营销人才的投入,只有拥有了既懂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又具有营销理念的专门的网络营销人才,网络营销才会为企业的发展发挥真正作用。

四、网络营销未来发展的几种趋势

1.搜索引擎营销。据统计82.2%的网民通过搜索引擎寻找自己需要的产品信息。消费行为调查显示,一般用户会点击搜索结果前50名的链接。实践证明,排名位置的不同对搜索营销效果的影响非常大。目前,国内已出现一批提供搜索排名服务的网站。这项服务因低起点、灵活性与广泛覆盖而颇受企业欢迎。

2.Email营销。Email作为网络营销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它曾为网络营销带来了无数的商机。一是企业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向用户介绍新产品或服务,用户若对电子邮件中的产品或服务信息产生了兴趣,就会关注企业的网站,产生购买欲望。二是企业形象提升。三是用户关系管理,通过互动可以建立良好客户关系。四是市场调查。利用电子邮件开展市场调查具有问卷投放和回收周期短、成本低廉等优点。

【参考文献】

【1】史海霞.《网络营销》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电信营销论文范文9

【关键词】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

0.引言

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一个企业都在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此来增强企业综合的竞争实力,促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虽然现代电力营销管理中已经引用了信息系统的管理模式,但其中仍旧存在很多的不足和问题,导致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常常发生不必要的麻烦,严重制约了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电力营销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势在必行。

1.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

一般来说,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以市场需求和客户为主的,尽可能为广大用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摒弃以往陈旧的电力营销管理体系,减少繁琐的业务程序,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制定科学合理的电力营销管理发展策略被,从而促进电力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其次,电力企业必须充分掌握客户的实际需求,为其生产出合适的电力产品,并加强做好后期的售后工作,让客户享受到优质的服务,这样有利于为电力企业树立良好的口碑信誉。再者,在电力营销业务方面,应该始终保持方便客户的原则,认真耐心的解决客户遇到的问题,建立更加完善的电力营销管理体系,对每一项电力营销业务内容有着全面的了解,能够及时处理业务中出现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电力营销管理的业务效率。

2.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2.1缺乏正确的思想意识

就我国目前电力行业发展现状来看,很多电力企业仍然没有意识到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性,碎玉电力营销信息化的理念也只是存在与表面,这句导致该电力企业在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位置。

2.2电力营销管理机制不健全

众所周知,信息化技术具备高效、快速、便捷等优点,能够对所有的信息数据进行统一的收集、归纳和处理。然而,目前我国仍有部分电力企业仍旧在延续以往穿透过的电力营销管理机制,所有的业务流程也是比较陈旧的,已经无法在适应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仅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办公程序又复杂,为客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再加之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不完善,导致很多客户的信息资料无法详细的记录,最终造成很多业务传票不能及时传送到客户手中,使得电力企业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

2.3电力营销管理人员素质低下

如今,很多供电部门都已经加大了对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力度,给予了充足的资金支持,采购了很多先进、高效的硬件设备。但是,由于电力营销人员文化程度不一,对于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甚至一些文化较低的电力管理人员,对计算机知识,一无所知,更不用说如何正常操作,这就导致常常由于电力营销管理人员的错误操作,使得硬件设备发生一定的磨损,造成整个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无法正常运行,致使个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形同虚设。

3.电力营销管理信息化的有效策略

3.1建立新型的营销管理体系

我们应尽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营销管理体系,整合服务资源,营销模式逐步优化。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经济的电力和快捷、方便、高效的服务,其职能相应转变到市场策划与开发、需求预测与管理、业务发展与决策、客户服务与支持、电力销售与合理管理、公共关系与用电咨询、抄表收费与电费电价等方面,全面开展电力的售前、售中、售后的一条龙服务,形成以客户服务中心为核心的电力营销管理体制。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着力构建管理界面清晰、业务衔接顺畅、信息传递快捷、整体运作协调的营销新机构,建立专业化、扁平化的营销组织模式。

3.2完善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

可以通过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当前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各个环节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集思广益,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研究和判别,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强化信息手段,营销现代化步伐加快。建立预警机制,提前防范风险,要落实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对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进行不间断跟踪和监控,以便及时发出风险预警。开展事故演练,提高应变能力,要适时开展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全局性瘫痪、系统全局性出错、电费被挪用划走等突况下的事故演练,提高抗风险能力。

3.3加强优质供电服务

一是加强需求侧管理,深入开展用电市场的调查,了解供电区域内经济发展的走势,准确预测电力供应的需求现状。二是规范用电报装工作流程,强化报装环节时限考核。三是大力提倡电费储蓄、银行代收、推广“充值卡”电费缴纳、网上电费支付等缴费方式,缓解“缴费难”问题。四是抓营销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管理人员和基层营销工作人员业务技能水平。

4.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中主要的应用技术

4.1大数据量处理

在实际的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数据,以及客户信息资料的储存。那么,如何才能确保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稳定的相应性能呢?这就需要在对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设计时,要着重于是数据处理的优化设计,尤其是要考虑到大数据的处理问题,从数据的查询、传输、以及共享过程中,都不再需要管理人员进行监管,也不会占据较大的系统资源。

4.2安全策略

通常情况下,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都设置了一定的操作权限,以此来保证客户信息资料的安全性,极大的保障了客户的隐私权。因此,系统操作人员在使用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时,必须拥有权限资格,才可以进入。其次,因为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对跨区域的客户进行服务,客户可以到任何一个营业网点缴纳电费,不仅对系统数据进行了灵活的调配,从而真正实现了系统资源共享的目的,促使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3灵活的可定制功能

由于使用单位处于不同的区域内,对于电力营销业务的处理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设计人员在对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定制多样性的应用系统,根据不同的使用对象,设计与开发适合的系统界面,以便于系统操作人员能够对定制界面进行及时的动态管理,不仅有效减轻了繁重的工作量,还大大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逐步提高了电力营销管理的服务质量水平。

5.结束语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力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与完善,采用更多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理念,才能进一步提升电力营销管理业务服务质量,通过与计算机技术的完美结合,逐步实现电力营销管理自动化的发展目标,从而加快我国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脚步,促进我国电力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健.电力市场营销管理[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