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电信服务营销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4-06 18:33:31

电信服务营销论文

电信服务营销论文范文1

[关键词]电子商务;IT;理论与实践

[作者简介]樊凡,广西大学商学院讲师,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经济学电子商务硕士,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F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2―0069―04

在电子商务理论及实践的讨论中,学术界目前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一、“电子+商务=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片面理解电子商务是简单的“电子+商务”,而忽略了电子商务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即盈利模式的有效性、管理方式的实用性和电子技术支持的一致性、兼容性。

1.理论辨析。电子商务给企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商机,使企业在业务活动效率、与客户沟通、服务与信息反馈、协作与创新上具有巨大的时间、空间竞争优势。优势的取得并不是“电子+商务”的结果。它必须建立在企业良好的内外部电子商务环境下。具体表现如下:一是观念更新。企业应该认识到电子商务的应用不仅仅是电子技术的应用,其关键是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局部或全局的改变,从企业再造扩展到与客户、供应商的合作。根据企业商务需求,分析自身经营管理情况和所处的产业地位,加快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利用,通过电子技术手段辅助企业有效实施现代企业管理。二是实践活动的适应。企业必须从商务需求和技术手段两个方面人手,做好电子商务总体规划,确定切实可行的商务模式,设计和开发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三是操作创新。电子商务的发展进程是各种商业模式不断尝试、失败、转型和成功的过程;商务行为的创新和转型是电子商务的灵魂。企业要着眼于未来发展的需求,发挥电子商务特点和优势,创新企业电子商务体系。

2.实践检验。一台电脑,一套电子商务软系统,一个网站,或建立了企业网上盈利模式,将企业的产品信息和服务系统联上Internet,加上企业的诚信就是电子商务。目前,至少有部分企业这样认为或是这样做了。但事实证明这是错的。我国的电子商务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并无多大差距,但我国企业的电子商务比他们落后15年,根本原因是我国经济环境制约和对电子商务理解的局限性。我国商业社会发展处于起步和转型阶段,各种商业环境条件比较落后。电子商务中的管理体制、政策法律和商业观念等相对滞后。企业现有IT水平问题、通信设施及费用问题、成本问题及消费者习惯问题等难以在短期内得到解决,电子商务发展面临许多现实的困难。如:广西某一大型物流公司投资了500万元对企业的信息系统进行再造。由于对电子商务理念认识不足,自身业务定位不准,建成后信息系统与整个公司业务部门缺乏有机联系,整个系统一直难以发挥效益,最终导致失败,教训深刻。

3.结论。电子商务不是电子与商务机械相加,不是电子技术与传统商务的“拉郎配”,而是电子与商务的有机结合,是商业经济贸易模式的创新和发展。电子商务对社会经济的根本影响在于它的发展将会引起社会经济和企业组织发生根本性变化。

二、“电子+商务=商务+电子”

单纯地从字面上理解,“电子+商务=商务+电子”这一等式是正确的。但从电子商务逻辑上看,这个等式是不正确的。这个公式反映了人们对电子商务本质的理解和对电子商务理念的认识。

1.理论辨析。“电子商务”词组的中心词是商务而非电子。商务是本质,技术是手段。从商务理论来看,电子商务理论是传统商务理论的延伸或扩展。从电子商务广义或狭义的定义分析,电子商务都是借助于IT进行的商业贸易行为。“电子+商务”看似等于“商务+电子”,其实不然。“电子+商务”属于先有技术、后有需求的技术拉动型电子商务模式。“电子+商务”意属电子商务是电子技术发展而引发的,商务概念落后于电子技术发展。在电子商务思想还未成熟或电子商务还没有需求的时候,以技术拉动商务,其结果是先进的IT技术的运用与相对落后的商务管理形成鲜明对比。商务管理涉及范围广泛,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律法则等环境因素。电子商务更是超越传统商务经营模式和理念,以世界经济一体化为目标,在盈利模式和技术标准上实现有效和统一。“电子+商务”难以实现电子商务真正的“商务”的目标。

“商务+电子”不等于“电子+商务”,其昭示电子商务是先有商务需求、后有技术支持的商务推动型电子商务模式。这不是简单的文字序列变化,其代表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这是现代电子商务性质和发展进程所证明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Internet技术在美国逐渐成熟,但直到八十年代初美国才率先开始电子商务实践。美国和西方的商业社会已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商业社会的运行法则和相关的管理体制、市场营销、生产制造、技术开发和人力资源等知识管理已相当成熟。商业社会发展对信息技术的巨大需求,极大地推动了通信和IT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网络和电子商务技术的进步。在企业还没有真正需要电子商务的时候,电子技术只能离商务而远去。目前,我国的许多电子商务公司和理论工作者,在对公司发展战略决策和对电子商务的理论指导方面仍把电子商务的重点定位在电子技术上而忽略了电子商务的本质。

2.实践检验。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商业社会的运行法则和知识管理逐步得以理解和接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经济领域开始涉及电子商务,经历了近15年的发展。从起初的技术为本、追求将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相结合到以商务为中心的电子商务三个发展阶段,其实践也由重技术转化为以商务为中心。商务实践在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进程中所处的位置和所发挥的作用是不断变化的。企业首先确定自己的市场定位,处理好企业内部、上下游和买卖双方的关系,合理布局企业战略;在此基础上辅以电子商务规则和技术,以实现电子商务的价值。

3.结论。真正的电子商务应该是:“商务+电子”。电子技术和商务手段的有效结合必然产生更高效益的电子商务;反之,电子商务将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使企业在电子商务流程中损失惨重。电子商务业包括电子商务主管部门、技术支持部门和理论工作者要确立“商务为本”的思想。充分理解电子商务的本质,对电子技术为商务服务并且推动商务发展的概念有明确的认识;认真研究企业的商务需求,避免电子商务操作过程中过度的技术化而忽略了商务活动本身的需求。

三、“电子商务=电子政务”

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都依赖于共同的电子技术、信息基础设施和社会环境,内容和形式部分交叉且相互推进和协调发展。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这一命题混淆了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性质、目的和活动内容,并普遍存在于企业当中。

1.理论辨析。首先,概念不同。电子商务定义为组织或个人用户在以Internet为基础的计算机系统的支持下所进行的商务活动。从理论上讲,电子商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电子商务是指利用IT技术对整个商务活动实现电子化。通常将利用Internet、Extranet和Internet等一切计算机网络以及其他信息技术进行的所有企业活动都归属于广义的电子商务。狭义的电子商务指运用互联网开展的交易或与交易直接相关的活动。它仅将基于Internet进行的交易活动归属于电子商务。前者存在于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企业内部的一种联系网络,贯穿于企业行为的全过程。后者仅指简单的商务交易应用,即单指在网络上做买卖。电子政务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它将政务处理与政府服务的各项职能通过网络实现有机结合,通过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不断地优化与创新,以实现提高政府管理效率。从理论上讲,电子政务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电子政务泛指各类行政管理活动;狭义的电子政务则专指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活动。其次,涵盖范围不同。电子商务由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交易、企业与企业之间交易、与政府之间交易和消费者之间交易四部分组成。电子政务也由四部分组成: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企业进行双向的信息交流和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公众进行双向的信息交流。二者互有交叉。第三,目标不同。电子商务是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商务及运作管理目的。企业和消费者可直接进行交流,缩短了企业和消费者的距离;企业还可以迅速地对消费者的要求作出反应,提供个性化的、可定制的服务,使交易双方面临的商业机会迅速扩大。电子政务则通过电子技术手段实现政府对政府部门内部、其他政府部门、企业与公众进行管理和服务的电子化,以全面提高政务的透明度、效率以及效能,建立一个更加勤政、廉政、精简和有竞争力的政府。

2.实践检验。政府与企业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实体:一个是公共管理,一个是商业管理。在管理目标、方式上两者有本质的不同。电子商务的发展经历了由“技术为大”回归到“商务为本”阶段。电子政务发展也经历了以采用现代办公手段、提高行政效率为主要特征的办公自动化阶段、以改变政府工作方式、促进服务转型为主要特征的政务信息化阶段和以重塑政府职能、实现政府再造为主要特征的政府电子化阶段。从应用层面看,二者在运用电子技术上相似,管理和服务内容有所不同。在电子商务条件下,企业为赢得市场对业务流程进行再造;为优化配置内部和外部所有可用资源进行资源规划;为客户关系提供个性化的管理服务,建立企业联盟。政府为提高办事效率对行政管理和服务业务流程进行改造;为提升对社会进行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对政府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为提高办事效率与企业实行互动交流。美国在电子政府的管理观念和操作模式上给我国电子政务的开展提供了启迪。上世纪90年代,美国率先提出建立国家信息架构(NII)计划,建立州际数据通信骨干网络;利用信息技术协助政府与客户间的互动,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电子政务,加速政府对公民需要的反馈,减少中间工作环节,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机会与渠道来获得政府的服务,让公众能更快捷、更方便地了解政府,以全面提高政务的透明度、效率以及效能,建立一个更加勤政、廉政、精简和有竞争力的政府。我国先后启动了金桥、金卡、金关、金税等一批重大电子政务工程项目,也取得了一定实效。但是,要清醒地认识到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学习别国的经验,遵照我国政府的实情创出适合国情、政情的电子政务模式和更为有效的管理方法,使得越来越多民众相信政府、支持政府,这才是电子政务的目的。

3.结论。电子信息技术是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有效开展的前提,也是它们共同的技术基础。电子政务利用电子手段实现对政府行为有效管理和为公众更好地服务;电子商务凭借电子手段实现最高的商务目的;这是它们各自的追求。现实中,电子政务实施离不开电子商务的支持;电子商务开展也离不开电子政务的支持。二者相辅相成。这是它们生存和发展有空间,也是它们取得成绩的必备条件。

四、“网上营销=电子商务”

“网上营销=电子商务”这一等式明显不成立,误区的产生主要源于初期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对两者性质和活动范围的不甚了解。虽然都是概念性的东西且是大集合与小集合的关系,但如何去实践,二者则有明显的不同。

1.理论辨析。网络属于电子信息技术范畴,而营销属于商务范畴。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借助于互联网特性来实现一定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手段。上文已对电子商务活动范围作了界定,可以看出,电子商务是企业基于电子化从事商务活动的一种新的业务开展方式与新的市场模式;网络营销是企业电子商务的一部分,是企业基于互联网实施营销手段,不是一个完整的商业交易过程。企业所采用的电子信息技术也许是相同的,但所选择的网上营销的具体形式和手段可能大不相同。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的基础,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从实践上看,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几乎是从网上营销开始的。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的主要分界线就在于是否有交易行为的发生,网络营销的重点在交易前阶段的宣传和推广、注重市场调研、信息搜索、信息、销售渠道开拓功能、个性化服务功能、客户关系管理和经济效益增值功能等方面、网络营销方式有商业活动的运作方式(完全网络营销和非完全网络营销)、网络交易范围方式(本地网络营销、远程国内网络营销、全球网络营销)、商务活动内容方式(间接网络营销和直接网络营销)、网络类型方式(基于EDI、Internet、Internet网络的网络营销)和交易对象方式(B2B、B2C、C2C)。

2.实践检验。网络营销的内部环境为营造网上经营环境奠定了基础;外部环境为开展网络营销提供了潜在用户;网络营销的开展需要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网上营销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是通过电子信息技术扩大企业的无形版图,提高企业商务活动的竞争力。从信息的收集和环节上分析,网上营销可以给企业带来直接、高速、低成本和信息充分的效益。在顾客关系管理上,网页内容与形式设计尽量提供与企业行业、产品相关的各种信息,运用各种电子技术,使顾客可以通过数据库搜索、发送邮件、网上交谈、订购、实时付款等方式,满足潜在客户的兴趣和需求。我国许多企业对网上营销认识不足,网上营销效果并不明显,投入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有的网站层次过低,营销方式和技术手段落后;有的对网络特性理解不足,没有完整的营销方案和计划。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实践证明,优秀电子商务企业的网上营销以其各具特色的站点结构和功能特点、鲜明的主体立意和网页创意开展网络营销活动给企业带来巨大财富。

3.结论。网络营销是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基本职能凸显了其在企业电子商务中的核心地位。网上营销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可以发挥出传统模式所无法实现的优势。企业网上营销模式必须从组织结构、管理机制和运营方式等方面处理好企业、顾客、社会的三者关系并贯彻始终,建立系统网上营销的市场运作平台,通过系统优化配置,网上营销才能发挥出巨大作用。

五、结语

电子商务发展进程充分证明:只有理解电子商务才能发展电子商务。现在的电子商务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要真正理解、接受和运用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和人士在思想观念、行为意识和实践过程中要切实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参考文献]

电信服务营销论文范文2

[关键词]电子商务;IT;理论与实践

在电子商务理论及实践的讨论中,学术界目前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一、“电子 商务=电子商务”

“电子 商务=电子商务”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片面理解电子商务是简单的“电子 商务”,而忽略了电子商务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即盈利模式的有效性、管理方式的实用性和电子技术支持的一致性、兼容性。

1.理论辨析。电子商务给企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商机,使企业在业务活动效率、与客户沟通、服务与信息反馈、协作与创新上具有巨大的时间、空间竞争优势。优势的取得并不是“电子 商务”的结果。它必须建立在企业良好的内外部电子商务环境下。具体表现如下:一是观念更新。企业应该认识到电子商务的应用不仅仅是电子技术的应用,其关键是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局部或全局的改变,从企业再造扩展到与客户、供应商的合作。根据企业商务需求,分析自身经营管理情况和所处的产业地位,加快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利用,通过电子技术手段辅助企业有效实施现代企业管理。二是实践活动的适应。企业必须从商务需求和技术手段两个方面人手,做好电子商务总体规划,确定切实可行的商务模式,设计和开发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三是操作创新。电子商务的发展进程是各种商业模式不断尝试、失败、转型和成功的过程;商务行为的创新和转型是电子商务的灵魂。企业要着眼于未来发展的需求,发挥电子商务特点和优势,创新企业电子商务体系。

2.实践检验。一台电脑,一套电子商务软系统,一个网站,或建立了企业网上盈利模式,将企业的产品信息和服务系统联上Internet,加上企业的诚信就是电子商务。目前,至少有部分企业这样认为或是这样做了。但事实证明这是错的。我国的电子商务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并无多大差距,但我国企业的电子商务比他们落后15年,根本原因是我国经济环境制约和对电子商务理解的局限性。我国商业社会发展处于起步和转型阶段,各种商业环境条件比较落后。电子商务中的管理体制、政策法律和商业观念等相对滞后。企业现有IT水平问题、通信设施及费用问题、成本问题及消费者习惯问题等难以在短期内得到解决,电子商务发展面临许多现实的困难。如:广西某一大型物流公司投资了500万元对企业的信息系统进行再造。由于对电子商务理念认识不足,自身业务定位不准,建成后信息系统与整个公司业务部门缺乏有机联系,整个系统一直难以发挥效益,最终导致失败,教训深刻。

3.结论。电子商务不是电子与商务机械相加,不是电子技术与传统商务的“拉郎配”,而是电子与商务的有机结合,是商业经济贸易模式的创新和发展。电子商务对社会经济的根本影响在于它的发展将会引起社会经济和企业组织发生根本性变化。

二、“电子 商务=商务 电子”

单纯地从字面上理解,“电子 商务=商务 电子”这一等式是正确的。但从电子商务逻辑上看,这个等式是不正确的。这个公式反映了人们对电子商务本质的理解和对电子商务理念的认识。

1.理论辨析。“电子商务”词组的中心词是商务而非电子。商务是本质,技术是手段。从商务理论来看,电子商务理论是传统商务理论的延伸或扩展。从电子商务广义或狭义的定义分析,电子商务都是借助于IT进行的商业贸易行为。“电子 商务”看似等于“商务 电子”,其实不然。“电子 商务”属于先有技术、后有需求的技术拉动型电子商务模式。“电子 商务”意属电子商务是电子技术发展而引发的,商务概念落后于电子技术发展。在电子商务思想还未成熟或电子商务还没有需求的时候,以技术拉动商务,其结果是先进的IT技术的运用与相对落后的商务管理形成鲜明对比。商务管理涉及范围广泛,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律法则等环境因素。电子商务更是超越传统商务经营模式和理念,以世界经济一体化为目标,在盈利模式和技术标准上实现有效和统一。“电子 商务”难以实现电子商务真正的“商务”的目标。

“商务 电子”不等于“电子 商务”,其昭示电子商务是先有商务需求、后有技术支持的商务推动型电子商务模式。这不是简单的文字序列变化,其代表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这是现代电子商务性质和发展进程所证明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Internet技术在美国逐渐成熟,但直到八十年代初美国才率先开始电子商务实践。美国和西方的商业社会已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商业社会的运行法则和相关的管理体制、市场营销、生产制造、技术开发和人力资源等知识管理已相当成熟。商业社会发展对信息技术的巨大需求,极大地推动了通信和IT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网络和电子商务技术的进步。在企业还没有真正需要电子商务的时候,电子技术只能离商务而远去。目前,我国的许多电子商务公司和理论工作者,在对公司发展战略决策和对电子商务的理论指导方面仍把电子商务的重点定位在电子技术上而忽略了电子商务的本质。

2.实践检验。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商业社会的运行法则和知识管理逐步得以理解和接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经济领域开始涉及电子商务,经历了近15年的发展。从起初的技术为本、追求将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相结合到以商务为中心的电子商务三个发展阶段,其实践也由重技术转化为以商务为中心。商务实践在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进程中所处的位置和所发挥的作用是不断变化的。企业首先确定自己的市场定位,处理好企业内部、上下游和买卖双方的关系,合理布局企业战略;在此基础上辅以电子商务规则和技术,以实现电子商务的价值。

3.结论。真正的电子商务应该是:“商务 电子”。电子技术和商务手段的有效结合必然产生更高效益的电子商务;反之,电子商务将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使企业在电子商务流程中损失惨重。电子商务业包括电子商务主管部门、技术支持部门和理论工作者要确立“商务为本”的思想。充分理解电子商务的本质,对电子技术为商务服务并且推动商务发展的概念有明确的认识;认真研究企业的商务需求,避免电子商务操作过程中过度的技术化而忽略了商务活动本身的需求。

三、“电子商务=电子政务”

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都依赖于共同的电子技术、信息基础设施和社会环境,内容和形式部分交叉且相互推进和协调发展。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这一命题混淆了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性质、目的和活动内容,并普遍存在于企业当中。

1.理论辨析。首先,概念不同。电子商务定义为组织或个人用户在以Internet为基础的计算机系统的支持下所进行的商务活动。从理论上讲,电子商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电子商务是指利用IT技术对整个商务活动实现电子化。通常将利用Internet、Extranet和Internet等一切计算机网络以及其他信息技术进行的所有企业活动都归属于广义的电子商务。狭义的电子商务指运用互联网开展的交易或与交易直接相关的活动。它仅将基于Internet进行的交易活动归属于电子商务。前者存在于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企业内部的一种联系网络,贯穿于企业行为的全过程。后者仅指简单的商务交易应用,即单指在网络上做买卖。电子政务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务活动。它将政务处理与政府服务的各项职能通过网络实现有机结合,通过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不断地优化与创新,以实现提高政府管理效率。从理论上讲,电子政务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电子政务泛指各类行政管理活动;狭义的电子政务则专指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活动。其次,涵盖范围不同。电子商务由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交易、企业与企业之间交易、与政府之间交易和消费者之间交易四部分组成。电子政务也由四部分组成: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企业进行双向的信息交流和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公众进行双向的信息交流。二者互有交叉。第三,目标不同。电子商务是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商务及运作管理目的。企业和消费者可直接进行交流,缩短了企业和消费者的距离;企业还可以迅速地对消费者的要求作出反应,提供个性化的、可定制的服务,使交易双方面临的商业机会迅速扩大。电子政务则通过电子技术手段实现政府对政府部门内部、其他政府部门、企业与公众进行管理和服务的电子化,以全面提高政务的透明度、效率以及效能,建立一个更加勤政、廉政、精简和有竞争力的政府。

2.实践检验。政府与企业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实体:一个是公共管理,一个是商业管理。在管理目标、方式上两者有本质的不同。电子商务的发展经历了由“技术为大”回归到“商务为本”阶段。电子政务发展也经历了以采用现代办公手段、提高行政效率为主要特征的办公自动化阶段、以改变政府工作方式、促进服务转型为主要特征的政务信息化阶段和以重塑政府职能、实现政府再造为主要特征的政府电子化阶段。从应用层面看,二者在运用电子技术上相似,管理和服务内容有所不同。在电子商务条件下,企业为赢得市场对业务流程进行再造;为优化配置内部和外部所有可用资源进行资源规划;为客户关系提供个性化的管理服务,建立企业联盟。政府为提高办事效率对行政管理和服务业务流程进行改造;为提升对社会进行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对政府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为提高办事效率与企业实行互动交流。美国在电子政府的管理观念和操作模式上给我国电子政务的开展提供了启迪。上世纪90年代,美国率先提出建立国家信息架构(NII)计划,建立州际数据通信骨干网络;利用信息技术协助政府与客户间的互动,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电子政务,加速政府对公民需要的反馈,减少中间工作环节,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机会与渠道来获得政府的服务,让公众能更快捷、更方便地了解政府,以全面提高政务的透明度、效率以及效能,建立一个更加勤政、廉政、精简和有竞争力的政府。我国先后启动了金桥、金卡、金关、金税等一批重大电子政务工程项目,也取得了一定实效。但是,要清醒地认识到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学习别国的经验,遵照我国政府的实情创出适合国情、政情的电子政务模式和更为有效的管理方法,使得越来越多民众相信政府、支持政府,这才是电子政务的目的。

3.结论。电子信息技术是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有效开展的前提,也是它们共同的技术基础。电子政务利用电子手段实现对政府行为有效管理和为公众更好地服务;电子商务凭借电子手段实现最高的商务目的;这是它们各自的追求。现实中,电子政务实施离不开电子商务的支持;电子商务开展也离不开电子政务的支持。二者相辅相成。这是它们生存和发展有空间,也是它们取得成绩的必备条件。

四、“网上营销=电子商务”

“网上营销=电子商务”这一等式明显不成立,误区的产生主要源于初期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对两者性质和活动范围的不甚了解。虽然都是概念性的东西且是大集合与小集合的关系,但如何去实践,二者则有明显的不同。

1.理论辨析。网络属于电子信息技术范畴,而营销属于商务范畴。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借助于互联网特性来实现一定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手段。上文已对电子商务活动范围作了界定,可以看出,电子商务是企业基于电子化从事商务活动的一种新的业务开展方式与新的市场模式;网络营销是企业电子商务的一部分,是企业基于互联网实施营销手段,不是一个完整的商业交易过程。企业所采用的电子信息技术也许是相同的,但所选择的网上营销的具体形式和手段可能大不相同。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的基础,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从实践上看,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几乎是从网上营销开始的。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的主要分界线就在于是否有交易行为的发生,网络营销的重点在交易前阶段的宣传和推广、注重市场调研、信息搜索、信息、销售渠道开拓功能、个性化服务功能、客户关系管理和经济效益增值功能等方面、网络营销方式有商业活动的运作方式(完全网络营销和非完全网络营销)、网络交易范围方式(本地网络营销、远程国内网络营销、全球网络营销)、商务活动内容方式(间接网络营销和直接网络营销)、网络类型方式(基于EDI、Internet、Internet网络的网络营销)和交易对象方式(B2B、B2C、C2C)。

2.实践检验。网络营销的内部环境为营造网上经营环境奠定了基础;外部环境为开展网络营销提供了潜在用户;网络营销的开展需要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网上营销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是通过电子信息技术扩大企业的无形版图,提高企业商务活动的竞争力。从信息的收集和环节上分析,网上营销可以给企业带来直接、高速、低成本和信息充分的效益。在顾客关系管理上,网页内容与形式设计尽量提供与企业行业、产品相关的各种信息,运用各种电子技术,使顾客可以通过数据库搜索、发送邮件、网上交谈、订购、实时付款等方式,满足潜在客户的兴趣和需求。我国许多企业对网上营销认识不足,网上营销效果并不明显,投入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有的网站层次过低,营销方式和技术手段落后;有的对网络特性理解不足,没有完整的营销方案和计划。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实践证明,优秀电子商务企业的网上营销以其各具特色的站点结构和功能特点、鲜明的主体立意和网页创意开展网络营销活动给企业带来巨大财富。

3.结论。网络营销是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基本职能凸显了其在企业电子商务中的核心地位。网上营销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可以发挥出传统模式所无法实现的优势。企业网上营销模式必须从组织结构、管理机制和运营方式等方面处理好企业、顾客、社会的三者关系并贯彻始终,建立系统网上营销的市场运作平台,通过系统优化配置,网上营销才能发挥出巨大作用。

五、结语

电子商务发展进程充分证明:只有理解电子商务才能发展电子商务。现在的电子商务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要真正理解、接受和运用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和人士在思想观念、行为意识和实践过程中要切实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参考文献]

电信服务营销论文范文3

关键词:商业银行;营销渠道;核心资源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3.066

1 引言

随着金融全球一体化趋势以及互联网金融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不仅面临着国内外银行同台角逐的市场竞争,同时还需要应对新兴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冲击。在多重竞争压力下,国内商业银行如何实现持续健康发展逐渐成为实践界与理论界共同关注的新话题。银行营销渠道作为联结商业银行和银行客户的通道,是金融服务和产品由商业银行转移到银行客户的途径,除了完成产品及服务销售基本功能外,还承担者向潜在消费者宣传银行新产品、为营销部门和广告机构反馈市场信息、提升营销策略实施效果等诸多职能。因此,构建科学完备的营销渠道体系是商业银行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式,也是商业银行在日益激烈市场竞争和客户需求不断提高的环境下求生存,谋发展的关键出路。然而,目前国内文献对商业银行营销渠道体系缺乏系统性的梳理与分析。鉴于此,本研究试图在界定清楚商业银行营销渠道概念内涵基础上,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归纳与分类,并分析商业银行不同类别营销渠道的特征,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理论分析基础,以及为商业银行在不同营销渠道、客户群体和银行业务间实现资源合理布局与协调,整合多渠道金融服务体系优势提供支持。

2 商业银行营销渠道的概念内涵

营销渠道作为现代营销理论一个重要分支,是商家产品加工生产完成以后,经过一系列途径或通道使得产品到达消费者手里。简而言之,营销渠道是指产品由供给者流向最终消费者所经过的所有直接或间接路径。营销渠道作为嫁接商家与客户的桥梁,能够实现产品销售、服务提供和信息交流等诸多功能,是企业创造价值的重要路径。

人们在日常消费等方面以及公司在投融资和理财等方面对金融服务和产品具有刚性需求和弹性需求,同时商业银行作为盈利性机构,需要通过提供金融服务和销售金融产品来获取利润,而将两者联结起来的就是商业银行的营销渠道。结合营销渠道的概念逻辑,笔者认为商业银行营销渠道是指实现金融产品和服务由供给者(商业银行)到达消费者(银行零售业和批发业客户)所有方式与路径。

3 商业银行营销渠道的分类及其特征

依据银行提供金融服务和销售理财产品方式的不同,商业银行的营销渠道可划分为直接营销渠道和间接营销渠道。如果商业银行通过自己建立的营销网络将金融服务和产品提供给银行客户,该营销渠道称其为直接营销渠道。如果商业银行利用外部营销网络将金融服务和产品转移给银行客户,该营销渠道则称其为间接营销渠道。

3.1 直接营销渠道

商业银行的直接营销渠道主要以物理网点为主,物理网点被称为银行传统营业网点,是商业银行最为重要的营销渠道,扮演着建立和维护银行与客户直接联系的枢纽角色。商业银行的物理营业网点地点较为固定,为网点周边的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和产品。银行物理营业网点可分为以下几类:(1)全方位物理营业网点渠道。该营销渠道主要为批发业务客户和零售业务客户提供全面综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2)专业化物理营业网点渠道。该营销渠道主要是针对银行业务具体细分后设立的专业营业网点,如为客户方便办理住房贷款而设立住房金融贷款中心等。(3)高端物理营业网点渠道。该营销渠道是为高价值优质客户提供服务,以满足高端客户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如个人理财中心等。(4)批发型物理营业网点。该营销渠道是针对大中型公司提供金融服务和理财产品,如说银行通过批发型物理营业网点为这些公司客户提供代收代付、存贷款等业务服务。(5)零售型物理营业网点。零售型营业网点是专门针对个人和家庭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和理财产品,如银行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现金存储、信用贷款等金融服务。

从服务功能看,银行直接营销渠道(物理营业网点)是商业银行渠道中服务种类最多、功能最完善的渠道,能够办理银行几乎所有的业务。从服务方式上看,物理营业网点是面对面沟通的服务方式,商业银行服务人员与客户直接面对面沟通交流,能够清楚的了解到客户的需要,并提供相对应的金融服务。从服务时间和空间上看,物理营业网点主要以银行人员服务为主,由于人员服务时间有限,物理营业网点不能像自助渠道一样24小时全天候服务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此外由于物理网点较为固定,银行物理营业网点的服务空间地域存在局限,主要为周边区域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从服务对象上看,物理营业网点可为个人和家庭客户办理零售业务,也可为公司客户办理批发业务。从建设和运营成本上看,银行建立物理网点的成本最高,其单笔业务费用约是自助银行的50多倍。从发展趋势上看,物理营业网点虽不及自助设备和电子银行办理业务便捷,但是功能上占有绝对优势,未来一段时间内物理营业网点仍是商业银行营销渠道的中坚力量。

3.2 间接营销渠道

商业银行间接营销渠道包括自助设备和电子银行。电子银行渠道是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商业银行兴起的营销渠道。

3.2.1 自助设备渠道

商业银行自助设备是通过整合和利用电子设备技术为银行客户业务受理提供自助服务,可被看作是一种自行操作和无人值守的营业网点。商业银行自助营销渠道包括自动取款机、自动存款机、自动存取款机以及自助其他服务终端。由于银行自助设备的界面功能清晰和使用便捷,其不仅可减轻银行营业网点柜台压力,降低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提高银行服务的柔性,还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整体形象。依据自助渠道是否依附于商业银行物理营业网点,可将其分为附行式自助设备和离行式自助设备两种,前者是物理营业网点一种扩展形式,依附于营业网点而建立,后者不依附于银行营业网点,是银行单独建立的自助渠道,如自助银行等。

3.2.2 电子银行渠道

电子银行渠道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以及商业银行营销服务模式革新的集合产物,指商业银行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借助互联网、电话、手机等通讯载体,为银行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和业务服务的渠道。商业银行通过搭建这种电子化服务平台,有助于拓宽金融服务时间与空间,满足银行客户足不出户全天候办业务的需求。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电子服务渠道有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

3.2.3 网上银行

网上银行是目前普及程度最高的电子银行渠道,是商业银行通过借助互联网载体,在线实时为银行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及综合业务服务。随着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到目前为止国内各商业银行陆续开通网上银行渠道,推出网上转账、在线支付、代缴费用及个人理财等一系列功能,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需要。

3.2.4 电话银行

电话银行是商业银行通过客户服务中心利用语音自动应答和人工话务方式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的渠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客户服务中心已从最初集中处理客户来电,逐渐演进可通过电话银行渠道为银行客户办理对公和对私业务以及提供账户挂失、转账等多种金融服务。电话银行可以实现双向服务,既能处理银行客户办理业务的要求,还能主动跟进客户,销售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全方位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3.2.5 手机银行

手机银行是商业银行为了应对信息移动终端化浪潮,以随时随地服务于银行客户的宗旨,创新推出的一项新兴银行营销渠道。手机银行是商业银行通过借助移动电话通讯载体,实时实地为银行客户提供金融业务服务的渠道。手机银行作为网上银行的延伸,整合货币电子化与移动通信优势,使得银行客户可在任何时间和任意地点享受金融服务,客户甚至在旅游、出差中都可高效便捷处理金融业务。

从服务功能上看,电子银行渠道除了现金交易外可为客户提供几乎所有银行金融业务,这些业务包括代缴代付、结算查询、网上支付等标准业务,基金、保险、证券等投资业务以及综合全面理财产品和信息服务。从服务方式上看,电子银行渠道和自助银行渠道一样,依托于互联网和电子通讯工具,通过识别和执行客户提交的交易指令来完成其所对应的服务。电子银行渠道更多的是提供以客户需求为依据的单向交易平台,无法实现与客户深层次的沟通互动。从服务时间和空间上看,电子银行渠道所提供的服务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制约,能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服务,且基本不受客户流量影响,能有效突破物理网点服务能力瓶颈,将银行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不断拓展商业银行服务能力和规模效应。从服务对象上看,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工具普及率提高,电子银行渠道所服务客户群体逐步扩大,从最初只服务少数客户扩展到如今服务大部分客户类群。从建设及运营成本上看,电子银行渠道成本是所有渠道中最低的。电子银行渠道只需支付一次性软件研发和服务器购置等硬件投入费用,不像物理网点和自助银行渠道那样需要固定的营业场所,因而其建设成本最低。电子银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只需要承担服务器运行、软件升级以及日常维护等成本,由于电子银行设备和人员是集中投入和集中管理,相比其他营销渠道分散和持续的投入,其运营成本也是最低的。从发展趋势上来看,随着互联网、手机通讯工具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银行逐渐被社会公众所接纳和使用,其普及率也会越来越高。

4 结束语

在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和银行客户需求不断提高的复杂变化外部环境下,如何求生存,谋发展是商业银行必须要思考的现实问题,也是值得研究者关注的理论话题。商业银行营销渠道作为银行与客户联结的桥梁,是商业银行吸引和留住银行客户的重要途径,更是商业获得差异化优势、争夺金融市场份额以及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本文对商业银行营销渠道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归纳梳理,并分析了不同类型银行营销渠道的特征,可以为后续商业银行营销渠道理论研究铺石引路,也可为推进银行商业营业网点转型和网上自助银行等电子金融渠道建设,发挥多渠道金融服务体系整合优势,提升银行营销渠道自身适应能力和竞争力,采用合适的现代化营销渠道来解决客户金融需求提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谢治春.互联网金融与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金融业务营销渠道的变革[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48-57.

[2]孙波.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渠道的选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09):35-37.

电信服务营销论文范文4

[关键词]电信公司;营销渠道;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0-0033-02

1 营销渠道建设的理论概述

营销渠道的概念实际上指的是用于促使产品或者服务顺利地被使用以及消费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组织。具体来讲它主要包括商人中间商、中间商两种形式,同时还包含有处于渠道起点以及终点的生产者以及消费者。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营销渠道决策是作为企业管理层面临的最重要的决策而存在的[ZW(]李文亮,借“四力”完善服务渠道 [J]中国电信业 ,2006(4)[ZW)]。从这个角度上讲,企业所选择的渠道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所有其他营销决策的应用。自20世纪80年展到现在以来,营销渠道的传统模式以及类型都获得了全新意义层面的发展,其中较为典型的比如垂直渠道系统、多渠道营销系统以及水平渠道系统等;受到这种情况的影响,在相应的营销渠道结构方面也获得了更深层次的发展,当前状况下,许多企业都在顺应发展趋势,逐渐地将传统的金字塔式营销渠道逐渐地改变成为扁平化的结构模式,即所谓的营销渠道在这种情况下变得越来越短,其所对应的销售网点也会变得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在针对营销渠道的运作方面也存在着很多企业已把贴近顾客的终端市场最终建设作为企业渠道运作的中心,在这一过程当中也逐渐地将营销渠道的工作重心由初始市场转为终端市场。

2 电信公司营销渠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电信企业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虽然各方面在逐渐地完善过程当中,但是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具体来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渠道功能没有全面发展

随着全国范围内电信市场的逐渐成熟,传统意义上的“重销售、轻服务”的销售型渠道已经根本无法满足客户实现自身发展的需求。在这种发展背景之下,客户以及电信业发展的业界潮流对于电信企业的发展提出了以下的要求:首先就是应当要积极地改变固有的单一层面的销售功能的渠道,逐渐地将其转变成为集营销服务于一体的一种综合层面的发展渠道,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提升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22 渠道的覆盖存在结构性缺陷

一般来讲,按照用户的消费能力针对客户进行划分可以将其分为高端、中端以及低端三个种类。从这个角度上讲, 所谓的高端客户也可以称之为大客户,大客户的最高端是集团客户,电信企业的集团客户服务部或大客户服务部负责对这部分客户的营销。但是其他低端大客户、中端客户却没有专门的营销机构负责,只有营业厅受理。如果20/80定律在电信市场也成立,则20%的高消费客户的数量也是相当多的。目前的大客户服务部根本覆盖不到这些用户的全部。换句话说现在大客户服务部负责服务的大客户根本达不到20%,真正服务的只是一些超级大客户。广大的中高端客户(如一般的工商企事业单位)并没有得到差别性的服务,只能去营业厅办理。其实他们是很有价值、很有潜力的客户,很容易接受新的业务。因此,从服务的覆盖面来说,结构不合理。即使是对被列入大客户范围内的客户的服务也存在着问题。

23 渠道体系不完善

很多电信企业在实际的经营过程当中,为了能够有效地保住客户,积极地参与到与其他电信公司的竞争中去,有很多电信部门先后成立了集团客户处理中心、市场经营部以及大客户服务部专门为大中型客户进行服务,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再有效地结合数据局所提供的数据,这些机构在更多时候往往采取主动上门找客户的发展策略,这一策略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在很多电信企业当中,官商作风仍然十分明显,坐等客户上门的情况也是司空见惯;另外还主要表现为营销人员的数量在电信公司的人员数量当中所占据的比例很小,所以也就决定了该企业在市场拓展方面的能力表现得明显不够;营销组织的建设是相对僵化的,市场支持手段不灵活,企业在面对客户所表现出的亲和力也很不够,针对用户所开展的专门培训的数量也是屈指可数,甚至与客户签订合同的过程中,营销部门也很难调动内部资源,实现快速响应。总之,很多电信企业还没有真正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想法,还没有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营销体系和有效、完整的渠道体系,更重要的是还没有引入一种商业化的运营和发展模式。

24 渠道忠诚度不高

从本质上讲,有效的渠道是作为产品销售的“双脚”而存在的,这一渠道的建立最终可以有效地帮助产品“走”到消费者的身边,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所以由此也可以总结说:渠道对于每个电信企业的发展以及未来参与竞争而言都是举足轻重的。与此同时现代市场竞争中的白热化状态已经使电信企业营销渠道发展成为“城头变幻、一夜倒戈”的现状。而随着数量较为庞大的运营商的积极加入,这些企业在面对渠道的争夺将变得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相关的电信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再置若罔闻,并且不对现有渠道加以有效控制和完善的话,那么最终也必然会导致“朝秦暮楚”以及“移情别恋”的情况变得更加的普遍,最终也势必会危及电信运营企业的健康以及在市场竞争中实现自身发展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25 对于营销渠道的建设研究力度不够

因为针对电信产品(服务)的特性研究是不够的,所以造成了很多电信公司在参与营销工作的时候表现得很不理解,因此也很容易会造成电信企业对于营销渠道的建设以及研究都十分薄弱。尤其是在面对采取何种营销方式拓展客户、什么样的营销方式适合哪一类的产品以及分销渠道的有效建立等都没有搞清楚[ZW(]周晓慷,水平营销在电信营销渠道建设中的应用探讨 [J].通信世界, 2007(35)[ZW)]。虽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当中,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自觉或不自觉地做出营销渠道的选择,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所作出的针对销售渠道的选择一定是不规范的,尤其是在发达性以及完整性方面也无法保证。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针对营销渠道所开展的决策是企业进行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决定,但管理层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3 建设有效的电信营销渠道体系模式

为了建立有效的营销渠道体系,笔者认为,电信企业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31 以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的营销渠道建设原则

在实际针对营销渠道的建设过程当中,应当要了解到:任何一种通道都应当是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根本宗旨的[ZW(]沈苏霞,移动营销渠道的建设 [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8(4)[ZW)]。因为只有这样,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才能有效地避免为了实现发展而片面追求销量,但是却忽视了服务的质量,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会最终导致客户不满情绪的存在,甚至更严重的还会失去长期合作以及将那些潜在客户发展成为真正客户的机会。

32 充分发挥自营渠道的作用

从某种程度上讲,自营渠道的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形象的树立,从另外一个角度更是营销企业形象的有效途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电信企业应当充分利用自营渠道人员自身技术素质的优势,尽可能地强化该渠道中成员的意识,并尽最大可能发挥自营渠道的作用[ZW(]姜建章,李珂电信运营商营业厅客户体验式服务受理系统的构建 [J]科技信息,2012(28)[ZW)]。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要针对那些大型企业客户逐渐地建立起大客户经理制度,并专门针对大客户制订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案,完善其基础资料的搜集。除了大客户之外还应当积极地针对公众客户开展更加全面的服务,充分发挥电信的营业厅,客户服务中心,自建营销渠道,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33 建立高效的联合营销渠道体系

从根本上讲,联合营销渠道体系的建设,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使得电信企业降低对于自营营销渠道建设的投入,有效地应用社会资源;另外一方面还可以全面地促进电信业务在更大范围内的推广。更重要的是在更多时候还可以有效地控制电信企业的成本支出,提高了企业的内部控制。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充分地利用联合营销策略的话,可以实现业绩的快速增长并能有效地促进销售工作的开展。由此电信企业也可以开展针对虚拟经营模式的联合营销渠道建设的探索工作。

34 广泛发展营销渠道

在针对营销渠道的发展方面,电信企业可以采取、代办以及维护的方式,有效利用更多人群的力量,尽可能低使得代营渠道覆盖到更广阔的地区以及范围之内,并在此基础上最大化地拓展市场覆盖面。

35 建立有效的市场营销渠道考核和有效的激励机制

电信企业应当建立起明确的绩效评价体系,与此同时还应当要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以便于更好地开展渠道管理。因为从某种层面上讲,渠道效率的高低在很多时候直接影响到电信企业的整体业务情况,更重要的是还会影响到企业的形象,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渠道的专业化以及可信度的建立在更大程度上还会影响到企业品牌形象的建立。所以,一定要积极地建立起有效的渠道评价体系,并积极地把渠道成员的业绩以及渠道对于企业形象所产生的影响都纳入到相应的考核体系当中,同时还要有效地避免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发生,并管理所有同客户接触环节以及渠道,确保各种渠道的一致性在整体客户体验服务水平。同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渠道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6 建立个性化的渠道体系

从根本上讲,客户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所以也就要求电信企业应当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满足不同客户的发展需求[ZW(]沈永锋,竞争背景下电信企业渠道建设的分析与探讨[J].商场现代化 ,2008(15)[ZW)]。所以,根据客户的需求针对电信企业的市场进行细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不同渠道所对应的客户所需求的范围。另外还可以根据客户在不同层面上的需求,业务特性的区别性,选择不同的营销渠道模式来进行应用,并尽可能地选择多种方式的有效结合,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营销渠道。

4 结 论

综上所述,本文重点针对我国电信公司建立有效的电信营销渠道体系模式的内容进行论述,虽然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但是笔者坚信,如果可以有效地结合当前国内外电信企业发展的环境,尽可能地提升销售业绩,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地针对营销渠道的建设创意层面上的发展,那么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沈苏霞移动营销渠道的建设 [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8(4)

电信服务营销论文范文5

关键词:电力企业;电力营销;创新;优质服务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6.034

随着能源消耗也日益增加,无论是工业企业生产还是居民日常生活,对能源,尤其是电能的依赖性已经呈现出不可替代的趋势。电力企业目前面临着空前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而如何有效的开发、占领电力市场,如何在激烈竞争者环境中谋求生存,获得发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服务能力是电力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创新电力营销管理意义

管理的创新是社会组织为达到科技进步的目的,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而实施的管理活动。当前电力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表明,电力企业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还没有调整好自己的营销策略,并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通过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营销管理体系,一方面,可以为客户提供安全、优质的电力产品。另一方面,其高效的服务质量,也使电力用户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同时,在电力市场的开发中,也要一方面做好预测与管理、业务发展与决策、市场策划与开发、电力销售与合理管理、客户服务与支持、公共关系与用电咨询等等诸多方面的电力售前、售后、售中的营销管理工作,从而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电力营销管理。另一方面,可以达到良好的预警防范效果,及时发现经营中风险信息,做好风险的防范工作。还通过对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安全信息进行不间断跟踪和监控,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通过适时开展电力营销系统突发事故的演练,提高其抗风险能力。如系统全局性出错、电费被挪用划走、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全局性受到外部攻击、病毒侵入等。

2 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策略

电力营销是指在不断变化的电力市场中,以电力客户需求为中心,通过供用关系,使电力用户能够使用安全、可靠、合格、经济的电力商品,并得到周到、满意的服务。

2.1 树立全员营销理念

因为供电企业有生产经济的特殊性,其在电力输变配售过程中,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努力,才能保证电力供应的每一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从而完成电力的供应工作。而同时,电力营销也需要电力人共同协作,完成或超越既定的销售目标。如果出现某一环节的错误,往往会导致营销工作前功尽弃。因此,需要将全员营销观念贯彻到工作中。

2.2 完善电力市场营销体系

供电企业在市场营销工作中,应根据企业发展的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完善其电力市场营销体系。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营销观念: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通过市场的动态管理,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注重竞争意识、品牌维护等员工素质的提高。(2)人才意识:在对营销人员的招聘、培训、考核等方面,应注意重营销人才的培养与选拔。(3)信息的融合:主要是将信息处理子系统、市场营销信息收集、市场营销决策等通过现代的网络技术,使营销信息达到共享。(4)客户管理:主要包括客户服务系统,售后服务系统,客户关系管理、投诉与处理等,做到客户满意度不断提升。

2.3 多维度评价营销人员工作成果

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是任何一个企业扩大销售的重要手段。因此,作为供电企业的营销而言,重视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从而提高电力企业在客户中的美誉度。这就需要在营销中,提高营销人员素质,重视个人营销知识的提高,从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等多方面来评价营销人员的工作成果,通过优质的服务,开拓更大的用电市场。

2.4 增强忧患意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在现行市场环境和条件下,我们无法百分百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而社会和客户对我们电力企业也是比较宽容的,尤其供电企业作为一个特殊行业,要将企业优质服务和行风建设紧密结合。但是电力企业优质服务目前处于极其常态化考核与管理流于形式,造成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没凸显出来,影响服务质量体系建设。所以就需要提高忧患意识,将优质服务用心做,电力服务也需更新观念,拓展新思路,利用好电力客户这块人力资源,提升服务水平,根据客户的不同层次、不同需求,更好的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及时换位思考,认真吸纳广大客户的意见和诉求,将被动服务化为主动服务。

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供电企业的市场化步伐将会不断加速。对此,我们要认清形势,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适应形势的发展,树立竞争意识,从而实现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电信服务营销论文范文6

关键词:移动电子渠道;运营策略;分析

1 电子渠道发展存在问题

1.1 电子渠道分流能力不足

2013年6月份阜新移动各电子渠道业务办理量1354万笔,电子渠道总业务办理量占全渠道业务量的40.16%。相比之下,电子渠道发展较好的东南沿海地市已经达到了80%以上,差距十分明显。

1.2 各电子渠道发展不平衡

阜新移动各电子渠道业务量占比不平衡。其中排名前两位的是短信营业厅45%、10086自动42%;排名后四位的是12580占0.2%、24小时自助服务厅占0.63%、网上营业厅占0.8%、WAP营业厅占1.2%。其中WAP营业厅、网上营业厅等占比较低的渠道提升潜力巨大。

1.3 电子渠道利用率偏低

目前,各电子渠道负荷普遍偏低,存在电子渠道资源利用不足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电子渠道普遍处于被动等待的状态,没有根据自身剩余的资源开展主动营销,为需要的客户提供服务。

2 阜新移动电子渠道运营策略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2.1电子渠道缺乏统一的运营机制

运营部门分散,缺少沟通和统筹。目标客户冲突,影响客户感知。省公司与地市公司发展的目标用户重叠,造成客户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到两次以上推荐,影响客户感知。省公司与地市之间缺乏联动机制,没有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意识。

2.2 电子渠道缺乏精准营销

从时间上分析,电子渠道运营缺乏精准营销。从电子渠道的表现形式上分析,电子渠道运营缺乏精准的定位。从目标客户分析,电子渠道的运营缺乏针对性。因此,目前阜新移动缺乏细分市场下电子渠道的精准营销,更缺少客户对电子渠道使用习惯的认知以及对电子渠道发展道路的判断,从而影响了电子渠道的健康发展。

2.3 电子渠道创新能力匮乏

首先是促销创新性不足,各个平台的营销活动与线下营销活动不能同步。且线上营销的过程中,活动内容单一,缺少变化。其次是平台创新性不足。各个电子渠道在运行的过程中,缺少版面的变化和内容的调整。客户在利用电子渠道办理业务和参与促销的过程中,更多的希望体验过程是新奇的。最后是多渠道缺乏配合,目前,电子渠道和实体渠道的种类越来越多,但是无论哪种渠道,其营销活动都是单一的。很多大型的能够取得显著效果的营销活动,应该在不同的渠道进行开展,形成联动的机制。

3 阜新移动电子渠道运营策略问题的改进方案和措施

3.1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营销”,提升分流能力

首先是针对12580综合服务平台,根据服务营销理论对信息流的阐述,对客户资料、客户需求和客户意见进行统一的梳理,并进行细致的分析,建立一套管理体制,信息源管理办法,派单流程;通过传统人工方式进行更新,与互联网搜索的方式结合。建立产品质量改进机制;开展全省信息搜集竞赛活动;打造12580综合信息服务门户。其次是利用服务营销理论中对于业务流的解释,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的业务受理、业务办理和客户关怀流程,从而完善网上营业厅平台。建立标准化的滚动优化机制,持续改善网上营业厅UI/UE。一方面应基于客户感知建立一套评估体系,并依此持续进行优化;另一方面还要建立标准化的滚动优化机制,面向运营,可以整合各省、地市、测试基地资源,按月制订测试计划进行常规测试,监控运营质量,而面向设计和提升,还可以定期进行专题评估和优化。依托CRM建立电子渠道营销体系,提升服务营销能力。网上营业厅应支持运营商由实体营销向电子渠道营销转型。最后是服务营销理论中关于品牌流的阐述,创建知名品牌,建立客户忠诚,而短信营业厅的基本发展思路,应该以此为主。

3.2 提升短板,促进电子渠道均衡发展

渠道整合理论是根据客户行为和消费偏好整合现有的渠道资源,从而刺激消费的一种方法。利用渠道整合理论,系统整合多项电子渠道,将WAP渠道、网上营业厅、自助终端等多渠道进行系统的整合,弥补单一电子渠道发展的不足,从而促进各类电子渠道均衡发展。

3.3 完善“多级架构”体系,建立统一运营机制

利用整体客户体验理论,建立的统一运营机制,促进电子渠道广泛渗透,使得消费者全面认知阜新移动服务,有利于电子渠道的发展。“多级架构”指的是企业按照地域、层级单个组织单位进行IT系统建设的方式,具有分层性质,包括“二级架构”、“三级架构”等。这种模式的特点是IT系统的设施、团队、管理方法等相对独立,按照地域或组织分布,下级组织和上级组织均参与IT系统整个生命周期管理。

3.4 精准营销促分流

精准营销的本质在于市场的调研分析。没有市场调研分析,精准营销就是盲目的,也谈不上精准。因此,在上文中提到,科学的市场调研理论,有助于营销活动有的放矢。对市场环境、消费心理、人文环境和年龄、性别及收入等细致化调研,有助于精准营销的开展。精准营销的方法主要研究网上营业厅的触发式营销、短信的触发式营销、电子渠道与实体渠道的协同营销、四网协同营销、爬虫技术营销等。根据场景、客户渠道偏好、驻留区域网络覆盖情况、ARPU、客户通信行为等综合运用精准营销思想,引导客户升级套餐,办理业务,提升电子渠道分流比例。

电信服务营销论文范文7

【关键词】:科技期刊;网络营销;可行性

网络营销是20世纪末出现的市场营销新领域,是企业营销实践与现代信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企业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和手段而进行的各种营销活动的总称[1]。目前,期刊界还没有形成期刊网络营销这一概念,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期刊的网络营销不等于期刊的上网发行,上网发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期刊网络营销是指在网上进行读者市场调查与分析,选题与组稿,征稿、投稿、与评审,内部网上编辑加工,发行,期刊征订、送货等服务和信息反馈等。期刊网络营销既要实现期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又要满足读者的需要。进行网络营销的期刊可以是印刷版,也可以是电子版,或一种期刊2种形式。

1.我国科技期刊网络营销现状

我国科技期刊还没有充分意识到知识经济时代抢占网络信息这一虚拟市场对建立未来竞争优势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上网营销的期刊仅见于一些电子刊物,印刷版期刊几乎没有,上网发行的期刊也寥寥可数。如中国学术期刊网虽然开设了“期刊征稿公告”“期刊征订公告”“作者投稿”“编辑部采编”等栏目,但大部分入编科技期刊仅仅停留在网络宣传,只是将编辑部地址、名称、联系电话以及编辑部简介“上载”到网上而已;一些期刊虽然设立了自己的网址,但大多数只在网上开设了主页和电子函件地址,作者也极少通过此网站投稿,中国学术期刊网所设栏目形同虚设。

我国科技期刊对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很低,根本谈不上网络营销,网络资源在营销活动中的巨大优势与深厚潜力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如龙城网站只是利用希网网络平台创建期刊导读,通过向订户发送“高校学报”目次或摘要,引导用户订阅;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只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网络使用方式,通过CNKI知识网络服务平台建立中国期刊网镜像站点,为本单位内部用户提供网上检索服务,或经授权后为通过互联网使用的CNKI识资源的机构和个人提供网上检索服务;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网站提供西文期刊、会议论文和中文会议及学位论文等文献服务,主要面向全国提供馆藏文献的阅览、复印、查询、检索、网络文献全文提供和各项电子信息服务,其本质还是检索性网站;希网网络的主要业务是函件列表和发行,为网民提供科学、详尽的期刊分类和搜索功能,但其办刊方式仍仅限于电子期刊。

2.科技期刊上网营销的好处

科技期刊经营现有的弊端,一是发行量小,经济效益低,二是利用率低,社会效益差,三是时效性差。若科技期刊借助网络资源上网营销,这些问题就都可迎刃而解。

1)可利用网站进行信息。科技期刊可在网上宣传介绍自己,可以直接向读者发送征订启事等编辑部信息,可以提供电子信箱供作者投稿,可以介绍本刊发表的优秀论文及国内外重大科研成果和最新进展。

2)提高期刊的时效性。通过网上传播稿件,编辑部可及时与作者保持在线联系,大大缩短审稿、退修及编辑加工时间,缩短出版周期。

3)营销沟通互动。买卖双方可随时随地进行双向交流,编辑部通过展示期刊目次或摘要,引导用户订阅或到图书馆查阅,通过网上开设“论坛BBS”和留言簿,促进读者与期刊之间的交流。

4)运行效率高,动作成本低。编辑部只需极小的成本,就可以迅速建立自己的全球信息网和贸易网,发行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科技期刊只有进行网络营销,才能扩大发行量,提高办刊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3.科技期刊进行网络营销的可行性分析

3.1环境因素

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中心(CNNIC)统计,至2001年底,我国的互联网用户已达337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正在以几何级数增长,互联网已成为继电视以后的又一重要媒介。到目前为止,在国家的大量投入下,我国已基本建成4个骨干网络,为因特网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中国学术期刊网已为我们提供了技术条件,编辑部完全可以借此与作者进行在线联系。

3.2政治法律环境

关于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的国际立法,主要有1987年国际商会的《电传交换数据统一行动法则》,1990年国际海事委员会的《电子提单规则》等。我国在研究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制定并了一批具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法规:1996年2月,国务院(第195号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1997年5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中国互联网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1997年12月,公安部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1999年8月,信息产业部了《电信网间互联管理暂行规定》,1999年《国家电子商务发展总体框架(初稿)》拟就,报国务院审批;2000年9月25日,国务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000年下半年,国家还先后出台了《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等。一些地方政府也了一些相关的管理规定。可以说这些法规的颁布,结束了我国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网站管理无章可循的无政府状态,也为科技期刊的网络营销提供了良好的政治法律环境。

3.3经济文化环境

我国已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的第3大因特网用户国。上网用户在受教育程度上学历大多比较高,在职业结构上以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占比例最大,在行业分布上以计算机、IT、商业贸易以及科研教育居多,而在上网户地理分布上,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正相关,北京是我国网民最多的地区,广东、上海其次。这些都是我国科技期刊网上营销所持有的优势条件。

3.4物流配送等后备环境

虽然目前我国网络支付

技术手段还不很成熟,安全、通用的电子货币仍处于研制认证阶段,但电子商务经过近2年的宣传之后,消费者已经开始关注电子商务。银行、邮政、航空等部门都纷纷采取了行动。[2]随着网络技术、网上支付和信用体制的发展,网络营销会更加快捷、方便,期刊编辑部可以抓住机遇,顺应历史的潮流,进行网络营销。

4.建议

电信服务营销论文范文8

【关键词】营销能力;综合评价;AHP

供电企业在服务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之一和电网经营的具体运作单位,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但长期的政企不分和垄断经营使得供电企业对市场及营销管理的认识薄弱。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及国家对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供电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机构以及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营销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营销能力评价也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日益深入的研究。

一、供电企业营销能力的构成

市场营销能力是企业在引导产品及劳务从生产到达消费者或使用者手中这一转移过程所具有的经营管理能力[1],主要包括目标市场的选择、营销组合的确定、营销控制等能方面的能力[2]。一些学者将企业营销能力定义为能使营销者实现营销目标、促使企业实现自身价值和消费者价值的内在支撑力。并以营销能力的重要性为出发点,将企业的营销能力划分基础层、基本能力层、外显能力层三个层面[3],基础层包括营销文化和制度创新能力;基本能力层包括营销战略制定、目标市场的选择、营销策略的制定等;外显能力层主要体现在实施营销策略的能力、市场预测能力等方面。

综上所述,企业的营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不仅包含企业的营销业绩,也包含与营销密切相关的其他因素。本文所涉及的营销能力,是指供电企业为了保持长期发展和创造利润所必须的投资状况。通过以上对营销能力三个层面的介绍,可以试图将营销能力的基础层与基本能力用营销管理能力来体现。外显能力主要是体现企业实施营销策略的能力,这与营销商务平台建设、营销服务是分不开的。营销人员素质在企业营销能力中至关重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因此,对企业营销能力进行评价,营销人员素质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本文将从供电公司营销人员素质、营销管理能力、营销商务信息平台建设、营销服务四方面出发,剖析供电公司营销能力的相关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供电公司营销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营销人员素质

人力资源的影响力不可忽视,随着电力市场化的不断推进,我国供电企业正面临着空前挑战,也对员工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力营销直接面向于市场,承担着为用电客户服务的职能,营销人员的素质关乎营销效果,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营销队伍是实现企业战略和目标的保证。营销人员培训率、营销人员平均受教育年数、营销专业人才比重等对营销人员素质影响颇大,进而影响着企业的营销能力,因此将这几类指标作为营销人员素质类的主要评价指标。

2.营销管理能力

市场营销是营销活动系统的各个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方式,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内在功能[4]。良好的营销管理能力,可以将营销活动各要素紧密结合,使整个营销系统的正常运转,从而以最佳方式来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满足顾客需求。营销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管理制度完善度、营销部门策划水平、将当年电费回收率、陈欠电费清欠率、销售增长率等。

3.营销商务信息平台建设

处在信息化时代,商务信息平台建设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好的商务信息平台,可以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服务品质,因此,营销商务信息平台也成为了一个考察企业营销能力的一个重要维度。供电公司网上营销平台已经和现代电子商务紧密结合,也实现了通过网络为各种业务服务,主要体现在网络平台建设覆盖程度、在线咨询、电费查询业务、故障保修等方面。

4.营销服务

随着市场不断成熟、供电企业改革的不断推进,营销服务在供电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供电企业要想在市场化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树立全员服务意识。营销服务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供电企业的营销能力和社会形象,也关系到企业市场的开拓和品牌的建设。因此,本文将营销服务作为衡量供电企业营销能力的一部分。供电可靠性是营销服务的基础,客户满意度是营销服务的外在表象,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营销服务的好与坏,因此考虑将供电可靠率、客户满意度、客户投诉率等指标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中。

二、供电公司营销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供电企业的营销能力主要涉及到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信息系统的建设情况、营销管理能力以及营销服务等方面。为了增强评价考核的科学性,本文针对供电企业的实际状况与国家政策,参考相关文献,并根据评价指标选取的SMART原则,最终得到如下指标体系(见表1)。

三、基于多级模糊的供电公司营销能力的综合评价

营销能力的综合评价是一个涉及到多因素的综合评价问题。在已建立的企业营销能力综合评价体系中,除了直接可以量化的指标外,还有一些定性指标,因此,本文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来进行评价。

1.权重的确定

所谓权重,是指以某种数量形式对比、权衡被评价事物诸影响因素相对重要程度的量值。他表示在评价过程中被评价对象的不同侧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5]。权重的确定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综合评价的可行性与质量。本文选取了一家供电公司的营销能力指标数据作为评价的基本数据,并选取层次分析法作为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

(1)层次分析法简单介绍

层次分析法是现在应用的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由美国运筹学家萨迪教授提出。这种方法须将评估的目标分解成一个多级指标,然后对于每一层次中的各个因素给出重要性的判断。它的信息主要是人们对每个层次中各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做出的判断,通常是通过引入1~9比率标度进行定量化。主要分为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两大步骤。

(2)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2.基于多级模糊的供电公司营销能力综合评价

(1)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简单介绍

模糊综合评价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将一些便捷不清、不易衡量的因素定量化,从多个因素对被评价事物隶属度等级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分为一级模型和多级模型,本文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分析。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可以反映评价对象的各因素的层次性,同时又避免因素过多时难以分配权重的弊病。步骤如下:

第一,建立评判对象的因素论域。

第二,确定评语等级论语。根据评语等级论域得到被评价对象对各评语等级隶属度的信息,体现评判的模糊特性。

第三,确定评判因素权重向量。

第四,构造单因素评价矩阵。

第五,选择合成算子,进行一级模糊综合评价,,其中“”代表合成算子,同时进行归一化处理建立单因素总评价矩阵。

第六,进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根据单因素评价矩阵和各因素权重,经过模糊合成运算得到评价结果。

(2)综合评价

供电企业营销能力综合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评语分为五个等级。建立评价集,相应的,建立测量标度向量H={5,4,3,2,1}。

1)一级模糊综合评判

本案例采取AHP确定各层级的权重和整体权重,共有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选取了30位专家进行调查,以比较各指标的相互关系。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体系权重如表3所示。

四、结论

通过对某供电公司的营销能力的四个指标的分支,我们可以对其四个指标进行排序:B3,B4,B2,B1。某公司的商务平台建设综合评价值为6.3111,排序第一,可见该公司的营销商务平台建设是比较完善;营销人员素质稍低于企业营销能力综合评价值,需要提高;营销管理能力和营销服务比较理想。从总体上来看,E1的模糊综合评价得分为6.0809,四大指标的分值均在6分及以上,说明公司各指标的完成情况处于较好水平,但仍需要继续努力,提高营销能力。

参考文献:

[1]颜世文,毕军贤.论企业营销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J].企业活力,2010(5):262-266.

[2]朱正伦.基于创新的企业营销能力结构分析[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164-167.

[3]刘玉来,张襄英.企业营销能力研究评述[J].河南社会科学,2005(3):82-85.

[4]孙薇,李静如.供电企业营销工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评价方法[J].电力技术经济,2006(3).

电信服务营销论文范文9

关键词:图书馆学;电子商务;网络营销;SWOT

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5)08-0101-03

作者简介:王世燕(1993―),安徽大学2011级图书馆学学生;杨玉芳(1992―),安徽大学2011级图书馆学学生。

1 SWOT分析的含义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由旧金山大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其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并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1]。

SWOT分析法从本质上可以说是一种战略决策,决策者从企业本身出发,考量与之相关的各种内外部因素,然后将各种主要因素相互匹配,从而选择出最佳战略,使之成为中小型企业广泛应用的战略规划工具。因此,无论是微观企业经营,还是宏观层面上的战略规划,SWOT分析法都能给予其一定价值的科学参考。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微电子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在中国的广泛应用,依靠电子设备和网络技术的商业模式在我国兴起。随着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电子商务模式不仅在理论方面有了一定进展,而且在市场运作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市场制度的不健全、实践经验的不完善以及电商从业人员文化素养的普遍低下,我国的电商发展模式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单单依靠盲目的摸索前进已经不足以支撑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图书馆学的科学性、专业性以及电子商务与图书馆学的交叉性和相容性,为电商的发展提供了专业的人才、科学的方法,为电商的稳定、有序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

2 图书馆学在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中应用的SWOT分析

2.1 优势分析(S)

2.1.1 有利于更好地管理商品及货物,减少对工作人员的依赖,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在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的环境中,网店的商品分类人员可以通过联合目录的上传和下载,将网店的商品信息进行分类,并运用文献分类学相关知识,对商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排架,从而使商品的摆放有规律可循。同时,其也可以在商品信息中加入网店的信息,这样不仅方便消费者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还可以对网店进行适当的宣传,扩大网络营销的范围,并带动网店其他商品的销售[2]。

2.1.2 有助于客户迅速掌握商品信息。通过借鉴图书馆书目体系的设置,可以构建网络营销的电子目录。如:参照文献编目技术,构建一个商品信息管理系统,以文献著录的项为参考,对商品的基本信息进行登记,使顾客能够大体掌握店铺所含有的商品品牌、种类、数量、颜色等基本信息。

2.1.3 能够更为有效的为客户服务。在网络营销中,客户的满意程度是衡量商品销售是否成功的根本,也是网站能否赖以存在的基础。而在图书馆中,读者服务工作贯穿于图书馆工作的各个层面,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目标[3]。网络营销中的客户服务应该吸收借鉴图书馆读者服务的一些相关经验。如:一般情况下都是客户根据相关商品的介绍信息选中商品,而图书馆却可以主动地承担为读者搜集所需信息资料的责任,网络营销也可以根据客户、季节和流行风尚等的相关要求,推出“商品包”,变被动营销为主动营销。

2.2 劣势分析(W)

2.2.1 复合型人才的缺失。一方面,网络营销领域的信息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与图书馆学的图书分类编目人员和读者服务人员具有很大的差异,而只有对两个领域的相关知识技能都了解的人员,才能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高速信息网络的发展使传统意义上的门店都在向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方向转变,这种转变给网店分类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社会为适应这种变化已在努力培养相关人才,而图书馆学在电子商务的应用在运作上更是缺乏经验的累积、专业的开发以及营销人员。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环境要求服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计算机网络知识,但目前许多电子商务的建设者并不具备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个体结构上有失偏颇,缺乏对用户需求的洞察分析能力,无法启发用户将潜在的信息需求转化为现实的信息需求,更不用说在运用图书馆学知识了,这就极大地阻碍了各类经销商在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中的发展[4]。

2.2.2 容易造成商品信息检索的难度。在电子商务营销中运用图书馆学的编目分类知识时,各类商品主要以数字化的信息为编目对象。一系列的信息汇集在同一个主页下时会导致分类编目对象难以识别,增加了商品信息检索的难度。如何将分类编目知识完美地运用到商品的分类与信息著录中,仍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难题。

2.3 机会分析(O)

2.3.1 国家重视学科的发展。自1995年我国确立起科教兴国战略以来,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经费的投入特别是用于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极大地促进了各个学科的发展,其中作为新兴学科的图书馆学和热门学科的电子商务学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也是极为迅速的。因此,图书馆学的应用研究领域得到了拓展,成为一门实践性强、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应用学科,图书馆学的基础、组织方式和应用理论研究也逐渐融入网络信息的组织和应用中去[5]。我们研究图书馆学在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方面的应用也是符合学科发展必然趋势的。

2.3.2 电子商务兴起,网络购物普及。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营销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实现了使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到自身所需各种物品的目标。这对于拥有海量商品信息资源的电子商务平台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传统的店铺受地域位置的限制,要求消费者必须亲自前往购买,而且由于室内商品陈列的局限性,部分消费商品因为性能或是使用较少,往往不被销售者重视,陈列于角落,不方便寻找。但是当与电子商务平台结合以后,网上信息分类检索便应运而生,用户只需点击鼠标便可检索到所需商品的相关信息,进而进入交易流程,极大地节省了用户时间[6]。

2.3.3 图书馆学的崛起。图书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近年来有了极大的发展,从各个高校图书馆学学科的开设到各地图书馆的改革与发展,无不体现了图书馆学的兴起。图书馆通过网络,由传统文献信息的典藏、分类、编目向对网络信息进行挖掘、分类、筛选、更新的组织形式转移,可以向用户提供馆藏目录检索、数据库检索、数字化文献阅览等内容。此外,与其他学科知识相比,图书馆学还拥有适用于网络营销的信息资源,数字图书馆不需要专门建立物流网络和配送中心,用户不需要亲自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只需要通过网络对数据库进行联机检索浏览,就可以获得所需的信息服务[7]。这与网络营销中网店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可以借鉴图书馆的发展模式,从而改善经营管理。

2.3.4 网络技术发展,信息资源极其丰富。21世纪是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的时代,每一个信息用户都习惯于在网上搜索查询,图书馆学知识体系拥有丰富的信息组织和信息整理加工能力,可以有效地帮助用户搜集信息。而网络信息的传播与应用,则改变了图书馆学的应用理念和服务方式,将图书馆学从过去只为图书馆管理而服务的传统中解放出来,为图书馆学在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中的应用提供了契机。此外,网络上各种营销网站方兴未艾,客户对网店销售服务的选择也更加理性化。在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环境中,各类商铺可以通过自己的某种特色服务,树立起自己的品牌优势,与同行形成差别优势,从而唤起消费者对本店以及他们自身的消费意识,以此来推动网店事业的长足发展。

2.4 威胁分析(T)

2.4.1 对社会就业造成影响。在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环境下,分类编目工作实现了数据共享,致使原始编目量大大减少,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编目人员的工作量。但是网店建设及编目、检索工作需要大量使用计算机网络和高新技术设备,这就要求网络营销的分类编目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英语水平、较高的计算机网络水平,还要具有图书馆学的相关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对原有的就业人员的数量及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

2.4.2 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不健全,安全问题严峻。安全是用户使用电子商务最为担心的问题,目前,由于在电子商务方面法律规范的不健全,网民在网络上的交易安全未得到完全的保障,电脑受病毒或黑客攻击或者是消费诈骗等现象屡见不鲜[8]。要想保证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事业的长足发展,必须建立起一套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来规范和保障。只有建立了适当的法律框架,才能有效地控制交易过程中的侵权和欺诈行为,从而为消费者提供合格的商品和服务,只有这样,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才能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9]。

2.4.3 我国网络营销体制不健全,缺乏科学的政策指导与完善的领导体系。网络营销在体制上的漏洞、管理上的不健全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运用图书馆学相关知识,创建合理、商务化的信息服务系统,提供各种适销对路的信息产品和快速、优质的信息服务,应该是网络营销向健康化、有序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另外,缺乏科学的政策指导与完善的领导体系使得目前网络营销网站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要将图书馆学运用到网络营销中,必须逐家进行介绍与推销,很难在短时间内使各个网站接受,十分不利于图书馆学在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中应用的推广与普及。

2.4.4 图书馆学是冷门学科。社会大众对图书馆学的认识与了解不够,很难得到认可,造成网店店主的态度不明确。在电子商业领域推行图馆学的相关知识,如果缺乏电商的支持和大量相关技能营销人员与管理人员,图书馆学科学体系就难以在电子商业领域站稳脚跟。

2.5 构建SWOT分析矩阵(见表1)

3 总结

综上所述,文章围绕图书馆学在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中的应用,进行了SWOT分析。此项目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①首先是应用价值。其能够准确定位图书馆学在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中的位置,充分发挥出竞争优势。电子商务是未来贸易的发展趋势,而图书馆学在电子商务方面的运用还刚刚起步。增强电子商务这一新式武器的威力,对在商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具有重要作用。②其次是学术价值。关于图书馆学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的研究少之又少,通过本项目研究可增加两学科之间的联系,完善交叉学科的理论体系,使两门学科相互促进,增强其竞争性和理论性。因此,我们要加大对图书馆学和电子商务之间关系的探索,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入新的血液,为图书馆学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钟海艳.SWOT分析法在图书馆学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8):105-106.

[2] 陈博.网上商店用户潜在购物需求的信息表达[D].吉林:吉林大学,2011:18-20.

[3] 王肖云.关于读者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5):29-30.

[4] 陈丽君,许春漫.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服务SWOT分析与发展策略[J].情报科学,2006(10):1583-1584.

[5] 李炳英.网络信息组织对图书馆学应用研究的影响[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3):22-24.

[6] 黄文川.电子商务的政府推进[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6:12-14.

[7] 沈扬,董慕生.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初探[J].图书馆学研究,2002(3):77-78.

[8] 徐波.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3(3):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