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人才培养教学管理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09-25 05:54:09

人才培养教学管理论文

人才培养教学管理论文范文1

关键词:社会需求,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一、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一)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困境

教育部1998年新增设财务管理专业,至2008年,我国普通高校工商管理类本科开设财务管理专业已增至189所,人才培养规模越来越大。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资本市场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等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迫切要求企业财务管理层次和水平的提升,从而对财务管理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财务管理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普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普遍面临一个困境: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存在巨大差距。一方面高校感觉市场对人才要求越来越挑剔;另一方面企业抱怨很难挑选到符合要求的大学毕业生。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存在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脱节,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严重影响财务管理专业的持续发展和建设。因此,如何建立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新形势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对于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尤为重要。

(二)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差距

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在借鉴国外人才培养模式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力求实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有机结合。目前,国外关于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已积累了大量丰富经验,其中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美国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是学历教育与执业资格教育相结合构成的培养模式。美国管理会计师CMA(Certified Management Accountant)及财务管理师CFM(Certifiedin Financial Management)认证考试是由美国管理会计学会IMA(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建立的专业证照制度。具体特点如下:第一,强调知识的广博与贯通;第二,核心专业课程设置较为细化;第三,注重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第四,学历教育与后续教育的紧密结合。但是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仍存在巨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专业与需求脱节,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财务管理作为应用学科,人才的培养应是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然而,诸多高校在目标的制定上只是笼统的遵循教育部规定的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没有进行市场需求分析,未对本校人才进行市场定位,在“通才”与“专才”之间把握不好。

2、课程与产业脱节,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产业是地方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由于各地方本科院校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明确,使得课程体系设置与产业脱节,大同小异,教学内容与现时经济生活脱节,造成学生工作适应性差。

3、教学与实践脱节,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校内财务管理实践缺乏,校外财务管理实践环节薄弱,部分专业课老师教学水平较低,难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的要求。

4、育人与就业创业脱节,人才实践和后续教育不健全。具体表现在:第一,我国财务管理人员的执业资格教育仅在一些咨询公司的财务培训中引入了财务分析师和财务规划师的概念;第二,专业技术资格教育方面,财务管理学只是工商管理与商业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而没有作为一项独立的专业。

二、财务管理人才特征和培养规律

通过大量文献资料及调查可知,我国大多数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不满意,主要问题是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分析能力低,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欠缺。这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客观、及时了解市场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特征,探索财务管理人才培养规律对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社会需求的财务管理人才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趋于更广泛、多层次且需求量巨大。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只有找到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与职场需求最佳结合点,才能培养出服务于经济发展和职场需要的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具有厚实的经济管理理论知识水平和财务管理实际操作技能,能运用财务管理学、经济学理论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是一专多能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见表1)。

表1社会需求的财务管理人才社会需

求的财

务管理

人才应

具备的

知识能

力素质学科

知识

K专业

能力

A综合

素质

Q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知识水平通用技术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英语知识专业知识扎实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财务、会计、税务、资产评估等基本能力对财务管理专业知识运用、逻辑思维

等基本能力,应满足越来越复杂的经济行为的需要。实践能力分析、解决经济社会中的实际问题

,是衡量水平的重要标准。创新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创新能力,能有

效运用知识应对市场的动态变化。其他能力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较强的表达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政治素质掌握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素质树立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观身体素质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他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是学科知识与专业能力的体现。(二)财务管理人才培养规律

1、经济越发展,财务管理越重要。财务管理是管理学、经济学的一个主要领域,它在现代管理学、经济学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经济越发展,财务管理越重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需求人才的类型更多的是知识面较宽,专业理论扎实,动手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

2、社会需求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财务管理人才是一专多能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因此,地方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只有摸清市场,使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与职场需求找到最佳结合点,才能培养出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职场需要的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

3、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有自身专业性。财务管理专业及其人才培养有自身的专业特殊性,要研究社会需求对人才要求的变化,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紧跟社会市场需求,适时调整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革,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要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为高质量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三、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创新思考

(一)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思路与定位

1、培养思路。根据地方本科院校自身特点及未来社会所需要的财务管理人才,以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核心,以专业基本建设为基础,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素质,改革和创新,办出自己的特色,努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依据本科教学“拓展平台,柔性培养,夯实基础,强化实践,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指导思想。

(2)以能力素质为主线,大力加强实验实践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强化实践教学,尤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创建更具鲜明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修改完善教学计划,构建一套实用优化的课程体系,构建学生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技能框架。

2、培养定位。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的“高等学校要根据国家和地区、行业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特点,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精神,结合地方性院校的特点,财务管理专业定位一定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以及学院自身发展的特色相结合。

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办学定位是:立足地方,培养社会不同层次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适应市场多行业(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银行和会计师事务所等)需求的,能从事财务、会计等方面工作,具备就业竞争实力:毕业证+职业资格证(或专业技能证)的“双证式”或“多证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目标。

(二)教育理念与培养方案的创新

1、教育理念创新。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和回报社会为宗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线,在科学分析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科研并重的教学团队,在巩固和完善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同时,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专业特色建设的较大突破。

2、培养方案创新。对能力培养的应用型教学环节摈弃传统教学方式下的实验模式,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和实验教学体系,科学设计为基本技能实验模块、专业技能实验模块、综合实训模块和创业与创新实训模块等四大模块将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创新

1、多元化的教学评价管理制度。在严格执行学校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建立并实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管理制度,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有利于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确保教师的教学质量。为学生尽快走上工作岗位和融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2、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内容相结合。考虑到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互相促进作用,将学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合二为一,要求一定要符合专业特点,允许学生自主选题,鼓励学生以毕业实习中发现的新问题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课题,以毕业论文的研究成果来指导毕业实习。

3、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经济调查活动。提倡并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到各政府机构、企业、公司等单位,由教师根据目前财务管理发展所提出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拟订调查题目,要求学生写出调查报告或论文,心得体会等。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到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等进行市场调查,综合所学理论就某一专门问题提出建设性建议。

4、加强外部交流与合作。尤其是与政府和企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一方面展开惠州经济发展的调查研究工作,为发展规划献计献策;另一方面,为本地企业员工进行财务管理的业务培训,以此增强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作者单位:广东惠州学院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甄国红,胡学钊.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及启示——来自吉林省数据[J]. 财会通讯, 2009,(33) .

[2]刘淑莲. 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J]. 会计研究, 2005,(12).

[3]甄国红,王娟,张天蔚. 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四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为例[J]. 中国大学教学, 2012,(01) .

[4]柴静.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整合优化综述[J]. 大陆桥视野, 2010,(12).

人才培养教学管理论文范文2

【关键词】旅游管理 人才培养 本科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稳步增加而持续增长的大众化和多样性消费需求,都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国《十二规划》对“两大战略基点”和“两大战略重点”做出了系统部署,并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旅游业”。我国旅游业正进入新一轮发展黄金期,同时也将进入深度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要实现产业融合和产业发展方式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资本投入向主要依靠技术和管理创新、人才资源素质提高的根本转变,我国旅游业对人才资源需求的紧迫程度前所未有。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旅游人才培养与发展机制,全面提升旅游教育质量;加强旅游科研,尽快形成能够支撑和引导产业发展新要求的旅游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体系。而本科院校旅游专业办学模式是高等旅游教育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旅游人才培养的质量,迫切需要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阚如良,郑宇飞,胡春梅,2010)。故此本文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文献梳理总结具有现实意思。

―、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研究文献总体分析

本文的文献查找是通过知网查询,截止日期是2014年12月27日,首先通过主题收索,在主题里查询“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显示出1464条结果,再在收索结果里加上“本科”显示出243条结果,由此可见,文献在关于旅游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专科和高职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行一步检索发现,在1464条结果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只有177 条,而在本科的243条中发表在核心期刊的只有29条,可见我国现在文献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对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研究是不够的。而我国旅游业“十二五”则要求加强旅游基础理论和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及热点、难点的研究,提升旅游企业的科研能力和自主性,促进科研与产业互动。显然,从总体文献检索来看,当前对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研究不能满足社会对旅游业的差异化和个性化需求。

二、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培养目标比较模糊,专业方向不明确,大多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大同小异,过于宽泛,没有自己的特色和重点(朱若男,张德成,2007)。只有认清办学方向,明确培养目标,才能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应对挑战(朱若男,张德成,2007)。旅游人才的质量高低是与人才的需求息息相关的,目前我国高校培养的旅游人才有高职、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本科学生定位为“旅游管理高级应用型、合型人才”,即培养目标是旅游行业、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才(秦志英,2009)。随着教育领域不断深化改革的进程,促使我们必须用新的思维和视野研讨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根据转型院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秦志英(2009)提出以培养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为地方培养既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又有深厚实际操作能力与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性高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郑春奎(2009)指出旅游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就应是为地方培养旅游行业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我国旅游业进入人力资源高要求与高素质人员低进入的悖论怪圈,造成有限教育资源和人才的极大浪费(谷慧敏,2004)。以牺牲质量换取规模的扩张,全日制本科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着学科调整,理论贫乏,教材短缺及专业定位迷茫等问题(粟娟、尹华光,2005)。旅游管理设置的课程大而全,缺乏学校及地区特色,什么都学,什么都不精,使大学本科生无法面对职业高中和中等专业学生的竞争,无法满足旅游管理岗位的用人要求(刘海鸿,2004)。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设置脱离了学生实际,影响了人才培养规格,不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汪晶晶,章锦河,2010)。旅游管理专业设置应细化,形成“产业发展、学科建设、引导产业”的旅游专业教育良性发展之路(魏小安,厉新建,2005)。由于我国高等旅游教育一直采取扩张式发展战略,造成师资力量薄弱,相关课程设置很难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国内院校也各自封闭,互不沟通,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和人才的质量(朱若男、张德成,2007)。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具有操作性与实践性强的特点,但课程体系尚未形成及实践教学形式相对简单等问题的存在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质量的培养水平(雨莲、陆林,2012)。为了适应旅游人才市场对高素质从业人员的需要,高校要不断探索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刘海鸿,2004;吴耀宇,2011)。

刘冰清(2005)提出专业定位要体现特色、课程设置要合理完善、构建“双师型”和弹性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要以人为本,多管齐下的对策。张丽梅(2007)提出如何建立旅游管理专业的案例教学库,如何在课堂上组织实施案例教学,并探讨了实施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白凯和吴成基(2009)在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实践总结和知识迁移情境理论借鉴的基础上,提出应用型专业知识迁移的过程可划分为认知、调研、职业化三个阶段,以此为基础建构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CRP实践教学递进模式。韩振华和何亚岚(2010)提出围绕岗位要求,设计“能力递进式”教学思路,围绕学生特点,设计“岗位仿真式”的教学内容,把知识点设计成案例、实验、课题等形式,在岗位角色和岗位情景中加以体现。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刘焱(2014)创新性地将PARTS战略引入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教学主体、合作利益、合作机制、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五个方面对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进行了探索,以期提高旅游实践教学效果,强化旅游应用人才培养质量。

四、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大旅游”时代的到来(杨卫武,2010),旅游业的发展对承担着培养中高级人才本科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时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便愈发凸显出来(刘雁,2014),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在本行业内就业的人数一般在10%~20%之间,两年后仍在旅游企业工作的不足20%(郭倩倩,2008)。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与高等教育体制所设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二者间存在矛盾(保继刚、朱峰,2008)。如旅游从业人员总体诚信教育不够,旅游投诉大部分都源于诚信方面的问题(潘之波,2010;叶朝坤、罗有贤,2010;石芳,2011)。

我国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至今仍未摆脱“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中心”的老路(朱若男、张德成,2007)。旅游高等教育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是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脱钩(钟志平,2003)。早期旅游人才培养研究多关注社会实践能力(谷慧敏,2005)。如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王木丹,周江林,2004;包永宏,2007),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李丰生,周江林,2005),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陈玉,2004)。

新形势下,旅游管理本科人才的培养开始关注创新能力,张定方、张肖敏(2005)提出“双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并从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三个方面予以构建创新培养模式。刘以慧、王京传(2008)提出构建“产、学、研”合作的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随着产学研、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显现出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错位的现象。针对用人单位需求,于世宏(2008)提出通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学生就业订单,现实互动性产学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旅游本科教育要重视体验式教学与研究性学习、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创新性旅游管理人才(周丽洁,2010),旅游实验教学中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赵新建、张小红、章牧,2011)。

五、展望

旅游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批高质量的人才,而旅游院系培养的人才不愿或未能在旅游行业就业,教育模式滞后于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李先跃,2011)。旅游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推动了旅游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混乱了高校各个培养层次的目标,出现了研究生教育本科化,本科教育专科化的倾向。因此,新形势下,不同高校的旅游教育需要冷静反思,认真研究自身的优势,结合自身的地域特色,找准定位及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4SJGLX259)。

参考文献

[1]刘焱.基于PARTS战略的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32).

[2]刘雁.我国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新探索[J].社会科学战线,2014,(02).

[3]丁雨莲,陆林.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4).

[4]吴耀宇.浅论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设计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1,(33).

[5]秦志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和高职教学差别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4).

[6]李先跃.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1,(15).

[7]周丽洁.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探析―以长沙学院旅游管理系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0,(08).

[8]陆林,黄剑锋,张宏梅.基于职业经理人培养目标的旅游本科教育创新发展研究[J].旅游学刊,2010,(08).

[9]汪晶晶,章锦河.旅游管理专业全日制本科课程设置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

[10]陆林,张宏梅,汪婷.基于制度创新的旅游本科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02).

[11]郑春奎.试论地方性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9,(07).

[12]梅亮,李炳义,王艳.旅游专业餐饮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三维架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07).

[13]保继刚,朱峰.中国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问题及出路―对旅游高等教育30年发展现状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8,(05).

[14]李萌.本科层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旅游学刊,2008,(02).

[15]朱若男,张德成.21世纪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改革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2).

[16]张丽梅.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与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1).

[17]刘海鸿.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4,(09).

人才培养教学管理论文范文3

关键词: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一体化

旅游业在中国发展非常迅速,促使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紧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在数量上和规模上快速增长,培养了众多的旅游专门人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坚持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技术人才为宗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注重与企业、行业合作,以旅游企业核心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有针对性的为旅游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进而提高办学能力的唯一出路。

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制度及培养手段。高层次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的基本知识,还要熟练掌握规范、技能以及灵活应变能力。要从课堂讲授为主转变为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上更注重与企业的联系,通过到相应的企业认真进行岗位能力的调研,认真分析调研数据明确岗位能力需求。通过能力本位的专业培养方案制定、实用化的课程设置、模块化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创新性的实践教学体系等有力措施,构建“理论―实习―实训―就业”一体化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二、新乡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不够合理新乡学院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没有体现出专业性、应用型和地方性的办学特色。(2)在课程设置不合理;第一、职业能力培养课程过于侧重理论传统培养模式中的大学课堂,一般都比较偏重于学科的理论性。目前课程设置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理论课时偏多,而实践课时则相对较少。第二、课程的设置稍有重复,部分课程的设置上或者内容上出现有不同程度的重复现象。如《中国旅游地理》与《河南旅游》。

2、“双能型”教师缺少,队伍建设滞后实践能力较强老师较少,偏理论课程老师较多,存在着教多,做少情况。教学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结合。

3、校内实习实训设备不完善

因为旅游业是综合性、实践性、灵活性较大的产业,而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旅游地理》、《餐饮管理与服务》、《前厅与客房管理》和《电子商务》等课程,由于经费、场地、的原因,基本采用的多为理论教学为主。新乡学院也未能配备相应的实习实训实验室,造成了学生理论知识较多,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较差的状态。

4、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

我院与企业合作模式多为学生提供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基本形式,但是在专业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合作没有全面展开。

三、新乡学院构建““理论―实习―实训―就业”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1、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第一、根据新乡学院的办学定位,按照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特点,制定相对应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专业性、应用性、地方性的优秀旅游管理人员。第二、优化课程设置(1)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2)课程设置与考取证书的时间相配合配合导游考试的时间,把《导游实务》,《旅游文学》都安排在第二学期,分别加强指导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导游词写作能力,实现的教学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英语课程的开设:从第二学期开始,开设两个学期的《旅游英语》课程,而第四、第五学期的时候,可以开设成实践类课程,如《情景对话模拟》,《酒店外宾服务》或者《外语导游讲解》等课程,多练习学生在外语方面开口说话的能力。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现有非双师型教师必须到企业顶岗锻炼,顶岗锻炼期间待遇不受影响,通过在职教师“兼职、挂职”锻炼,“实践进修”等方式,以丰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行业经验。努力建设“双师型”(理论与实践结合)、“三师型”师资队伍。安排教师参加大规模的学术会议、加强与地方企业事业单位联系,进行课题申报,项目结合提升教师的理论学术水平。

3、改革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 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突出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结合,在教学设计中将课堂与实习地点相统一,采用“教、学、做合一”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考试也摒弃原有的期末考试一考定成绩的传统评价方式,实行N+2的过程考核机制。在N+2考核模式中,2代表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和课堂笔记(占总成绩的10%),N指的是一学期内除了2之外的考核次数。N的内容可以是单元测验、章节小结、课堂讨论、课外创新活动等。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性质或专业特点,选择形式多样的考核内容。

4、加快实习实训实验室建设 一是通过加入行业协会,对接区域优势资源。为旅游管理管理专业的认知实习提供了一定条件。二是实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100%“应用选题、真题真做”,即学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必须明确为具体到企业解决具体问题,从而强化实习实践环节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可以间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三是通过学校出场地、社会投资建设企业的方式,共同组建既面向社会经营的公司,又面向学生开放的实验室,使学生能够得到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双重指导。

5、完善校企合作机制。通过主动对接优秀校友、地方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等多种形式,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具有实质价值的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加强与相关旅游公司等企业的联系,在旅游管理专业中探索股份制合作办学新机制,力求走出一条培养旅游管理人才的全新道路。探索学校出场地、社会投资共同经营的校企合作尝试,在学校支持下,挖掘校内资源,创建校内实体。通过这些实体,让学生得到真实环境的锻炼与发展,形成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四方共赢的局面。

通过构建“理论―实习―实训―就业”一体化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只有能够把所学到理论知识经过实践转变成技能,从而增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才能培养成为企业“用的上、留得住、受欢迎”的应用型人才。(作者单位:新乡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欧阳汉章.《中职旅游做学一体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申报书(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职教学模式研究”子课题)[D].增城市东方职业技术学校,2013.

[2] 秦兆祥.《导游业务》课程“模块-抛锚式”教学模式研究[J].内蒙古示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1).

[3] 杨天怡.创新教育与实践教育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05(23).

人才培养教学管理论文范文4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教育;特色化

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于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开始进行试点招收生,在2011年成为可授予管理学与艺术学学位的正式专业。经近十年的发展,全国已有近百所院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初步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硕士、博士、博士后教育为附体的专业教育培养体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在探索中渐趋成型。但科归属不明确、人才培养同质化等难题一直困扰着专业的发展。有特色的专业教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教育的现状

(一)国内文化产业教育的概况

2002年以来,文化产业管理教育蓬勃发展。从办学规模来看,全国有近百所院校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其学校类型包括了综合性大学、艺术类院校、师范大学、财经类大学、理工类大学以及其他特色型大学等六类;从专业设置和方向名称来看,基本可以分成六种类别:一是直接按教育部同意试点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二是文学、历史类本科专业下设立的文化产业管理方向。三是一些艺术院校、电影院校和公共管理学科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下设立的影视制片管理、文化经纪人、文化艺术管理、群众文化管理等方向。四是一些艺术院校结合自身的艺术学科优势,在音乐学专业和美术学专业下设立文化艺术管理或艺术管理与策划方向。五是借助国际贸易学科优势设立国际文化贸易方向。六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名义招生,但下面设立文化事业管理方向;从学科建设来看,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已经基本完成框架建设,相应的机构建制、课程教学、学术研究都取得较大成效。学科的规范化建设步伐逐步健全,培养目标逐渐清晰,培养规格逐渐明确;从人才培养模式来看,主要形成了复合型与特色型管理人才的两种培养模式。这两种模式的形成,主要是由综合性大学和特色性大学在专业设置方向上的差异所导致的。前者如山东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其以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为主;后者如中国传媒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方向,其以培养传媒行业管理人才为主。

在发展同时,亦有诸多问题。学科定位模糊、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师资水平与教学需求脱节、人才培养目标宽泛,专业学习形式大于内容、教材建设滞后等诸多难题深深制约着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发展。

(二)内蒙古文化产业教育的概况

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规模还处于起步阶段,全区仅有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三所高校开设此专业。内蒙古大学在其艺术学院文化艺术管理系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化艺术管理方向),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于2005年开始招生。内蒙古师范大学在其历史文化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于2008年开始招生。内蒙古财经大学在其旅游学院会展经济与文化产业管理系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于2012年开始招生。三所高校的招生规模,皆为每年40-50人,在籍专业学生总人数不过200人。从学科建设来看,三所高校皆依托其固有的优势学科体系开设,内蒙古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突显其艺术背景,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教育以文史见长,内蒙古财经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教育以经济管理为优。在人才培养目标来看,三所高校皆强调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教育虽初露峥嵘,但亦有许多问题。例如:专业整体建设起步晚,基础差,缺乏积淀;各高校办学专业优势突出,综合竞争力偏弱;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缺失的教育现状,缺乏科研支撑,无战略前瞻优势等。

二、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特色分析

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教育的特色,主要是由满足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相关利益者的利益需要,与拥有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这两者共同决定的。在此基础上,结合民族地区的民族性、地域性特点,即是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特色之路。

首先,按照营销学的原理,特色就是指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系统差异。因此,学校要具备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特色,就需要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市场进行细分,选好进入的目标市场并进行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定位。这种核心竞争力,是各高校办学的导向与基础。各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办学过程中,应首先剖析自我供给的产品构成,明确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延伸产品的内涵。高校文化产业管理教育为市场所提供的核心产品即能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及满足文化产业需要的教育、科研服务。高校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形式产品即为人才培养的模式、学科建设的方式、本校的品牌、学科优势、师资结构、校友资源、行业资源等。高校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外延产品,即专业办学及人才培养的创新,专业的声誉、口碑,对行业形式发展的引导等。在各层次分析得出本校文化产业管理教育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后,进行目标市场细分,根据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行目标市场定位;同时依据目标市场的需求进行自身文化产业管理教育产品的开发与生产。

其次,按照相关利益者原理,一种产品及其产业链要能持续发展,必须使所有相关利益者分享合理的利益。在此理论的基础上,文化产业管理教育主要分为人才培养与教育科研服务两个层面的利益相关者。在一个竞争性的人才供给与需求市场上,学生的招生、培育、就业涉及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竞争对手、学校四个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在竞争性的教育与科研服务的市场上,教育与科研服务的供给与需求涉及教师(科研人员)、需求用户、竞争对手、学校四个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因此,学校要选择进入既能满足用人单位需要,又能发挥自身教学科研资源优势,还能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特别是能持续吸引与满足学生和家长需要的教育市场,即要做到使相关利益者都乐于接受或满意学校的教育产品。

再次,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性、地域性优势是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重要核心竞争力。北方民族及蒙古族在繁衍生息中,开创出有别于农耕文化的游牧文化、草原文化,并在与农业文明的长期历史互动中,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内蒙古不仅拥有独特的文化资源,而且北方民族及蒙古族的物质遗存、非物质文化都数量巨大。这些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与运营,将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内蒙古地跨三北,拥偎京津,北与蒙古、俄罗斯接壤,南近华北诸省,地域优势正逐渐彰显。内蒙古的东部地区受辽宁半岛城市群影响,中部地区在京津冀城市群辐射圈内,西部地区的呼包鄂城市群正强势崛起。独特的文化资源与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成为内蒙古文化产业的最大差异化竞争力,同时也是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教育核心竞争力系统中的重要因子。

因此,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特色教育实现的路径,就是在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与地域优势的基础上,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科研项目招标单位需要,更好地满足毕业学生与家长需要,最优配置学校教学资源的人才招生、培育、就业与科学研究的投入产出系统。其计量指标具体表现在:毕业生就业率高、薪酬高,教师获得更多、更高等级的研究课题;毕业后工作好引致生源充足,学校也可以优选学生;教师与学校有积极性坚持办好这一专业等方面。

三、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特色教育实现的具体路径

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特色教育的实现路径,主要是各办学主体将自身优势与内蒙古的地域性、民族性融合在一起,聚焦细分市场,提供差异性供给,并使相关利益者的利益最大化。主要通过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两个层面来实现。

(一)从单纯的学校资源角度供给转变到相关利益者共赢的学科建设

内蒙古开设文化产业专业的院校大多从自身的学科背景及优势资源,进行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这固然能彰显院校学科发展的差异性,但是却忽略了相关利益者因素。以课程体系为例,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本科教育的课程从内容上主要分为六类:1、文化基础与文化资源类课程,如文化资源学;2、一般管理类及文化产业管理类课程,如文化产业学;3、文化创意与策划课程,如文化产业项目策划;4、政策法规类课程,如经济法学;5、语言类课程,如专业外语6、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类课程,如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三所高校的课程设置虽各局优势,但形式大于内容,基本还是各教所长。单纯地从自身供给出发的教育,学生是否能有效接受?民族生预科生是否能很好完成高等数学课程?艺术类学生经济管理教育缺失是否可行?单纯地从自身供给培养出的人才,是否符合用人单位需要?

因此,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的学科建设应由单纯从学校资源供给角度出发考虑专业与学科发展的“单厢情愿战略”,转变到实施全面考虑学生成长利益、用人单位发展利益与学校自身资源优化配置利益的“和谐共赢战略”。

(二)定位目标市场,形成垄断竞争的人才培养模式

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基本都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反映了办学单位努力进入一切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机会市场。这就导致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同质化,人才需求市场选入完全竞争状态。因此,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从缺乏市场细分转变到实施市场细分,根据自身优势与目标市场需要进行定位。各办学院校在目标市场的需求上,突显自己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性,使人才需求市场出于垄断竞争状态。

参考文献:

[1]叶取源,乇永章,陈昕主编.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8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胡惠林,陈昕主编.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10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7

[3]中国经济管理基础课程教学高层论坛组委会组编.第二届中国经济管理基础课程教学高层论坛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旅游学:新理论、新场域[M].复旦大学旅游学系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5]林 .高校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与选择[J].理论导刊,2008(4)

[6]郭小婷.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国内研究综述与探析[J].职业时空,2011(1)

[7]赵欣,翁钢民.河北省文化产业专门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河北学刊,2012(5)

[8]李志雄.文化大发展背景下“文化产业”学科体系的建构[J].现代传播,2012(5)

[9]张培奇,胡惠林.探索与发展的十年: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学术研究述评(上、下) [J].学术论坛,2013,36(1-2)

人才培养教学管理论文范文5

关键词:酒店管理;实践教学;应用型本科

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这一转变的基础是大量新建本科院校的涌现。这一转变从1999年大规模扩招开始,据统计,从1999年到2011年4月,我国新建本科院校291所,占全国同期820所普通本科高校的35.49%。[1]到2014年我国普通本科院校已经达到了1202所。虽然从总量来看数量可观,但在办学中存在严重的同质化,即都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在借鉴国外办学经验的同时,我国学者对现有的教育体系纷纷开展深入的思考与探讨,基本都认为应该将高等教育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大类。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大学生就业困难,社会对于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呼声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为渴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新建的本科院校、民办本科院校等纷纷加入应用型高校的队伍,力图培养与社会接轨的应用型人才。酒店管理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更大。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应用型本科的重要组成部分。[2]

一、酒店管理应用型本科人才定位分析

从学理上说,应用科学与基础科学或理论科学相对,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相对。学术型人才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而应用型人才是运用客观规律使其产生综合效益的人才。应用型人才根据其分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操作应用型人才、理论应用型人才和创造应用型人才。操作应用型人才是指专业技能娴熟,毕业后能直接在一线岗位工作的人才,其主要依靠高职高专层次的高校来培养。理论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准确理解理论知识及客观规律,能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社会产品,将新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人才,其主要由应用型本科高校来培养。创造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深厚的理论背景,既能从事基础理论的研究又能将其转化为生产力的人才,其主要由重点大学及一流高校来培养。从应用型人才的分类可以看出,应用型人才并不是低人一等的人才,相反,是具有巨大活力且不可或缺的人才。应用型人才应该分布于专科、本科、研究生各个层次,并承担相应的任务。酒店管理应用型本科人才相应地定位于理论应用型人才,即熟悉并理解酒店及相关行业发展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创造产品以促进该行业发展的人才。这要求该类人才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熟悉行业实际且具有一定的敏锐度,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能较好地与学术型人才对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二、酒店管理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思路

1.以专业为导向,体现行业特点

对酒店管理专业的正确理解是科学合理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前提。2012年,酒店管理被国家教育部正式列入本科专业目录,其专业地位被正式确立。[3]酒店管理从旅游管理专业的一个方向升格为与旅游管理平等的旅游大类的专业,足以证明其行业的发展性及其与旅游管理的差异性。在酒店管理的实践教学中只有正确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特点才能正确把握实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首先,对酒店管理专业进行正确定位。马勇提出要对酒店管理专业进行理论创新,打破酒店管理专业低技术、低门槛的印象,转变大众观念,塑造酒店管理专业高技术含量、高素质要求、高品质内涵的崭新理念。[4]因此,酒店管理应用型本科办学中应高标准严要求,具体到实践教学中体现为把实践的内容从传统常规的餐饮服务、前厅服务、客房服务等技能向信息技术、网络服务等其他相关专业技能扩展,避免实践内容低层次的重复化。其次,关注酒店管理的延展性。如果仅仅将酒店管理专业理解为酒店特别是星级酒店培养人才就过于狭隘,可向住宿业和旅游业两个方向延展。随着人们个性化的发展,酒店业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多样化的住宿业相继出现,对酒店业形成了较大的冲击。酒店管理专业不仅要学习酒店的相关知识,也要掌握其他住宿业发展规律。酒店与旅游的紧密关系毋庸置疑,曾有学者提出要将酒店从旅游中剔除,但遭到其他学者的反对。事实上,酒店与旅游早已融合,完全割裂并不现实。在酒店管理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中适当向住宿业和旅游业延展,有利于提高本专业人才的适应能力,提升本专业人才的竞争力。

2.以理论为基础,提升实践内涵

应用型人才培养应注重实践能力培养,这已经基本形成共识,但这并不意味着理论不重要或位于次要地位。如前所述,应用型人才是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文教空间2016年第17期总第446期下,进行社会化的操作运用,其前提是对理论及客观规律有深入的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运用。因此,注重理论课程设置是提升实践内涵的重要途径。理论课程应分为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两部分,前者是指支撑本专业的基础学科理论,后者是指具有专业特色的理论知识。具体而言,酒店管理应用型本科基础学科理论应涵盖管理学、经济学、语言学、文学。管理学和经济学作为主干学科无须多言,语言学包括中文和外语,语言是沟通的载体,酒店作为服务行业对语言的要求应该高于其他专业,除了英语还应基本掌握第二外语。文学作为奠定学生基本素质的学科应该受到重视,要求学生掌握国内外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文学基本知识。事实上,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文学基础教育非常匮乏,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审美及想象能力,笔者大力提倡增加文学类基础课程或相应加大比例。专业理论包括基础专业理论和特色专业理论。前者主要指酒店营销、酒店心理学等这些大多数院校都要求开设的课程,特色专业理论则根据该院校特点、师资、培养方向等方面来设置。总而言之,只有夯实理论基础,才能真正提升人才培养的内涵。

3.以能力为核心,完善课程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根据社会需求,其能力分为三个层级,即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拓展能力。基础能力是指各专业人才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主要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等。专业能力指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其中,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又分为基础实践操作能力和拓展实践操作能力。基础实践操作能力包括酒店前厅、客房、餐饮、康乐等服务技能,拓展实践操作技能包括会展、导游、景区服务、物业服务等服务技能。知识应用能力是指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中的能力,比如,导游词创作、主题宴会设计等能力。拓展能力指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应用型人才而言,学习能力非常重要。学校课堂学习的知识非常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成长过程的全部需要,学生需要自己在课堂之外或毕业之后向社会主动学习,缺乏学习能力的学生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则应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过程中,多方面多途径共同培养。围绕上述能力体系,课程设置中也相应地包括三个部分,即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其中基础课程包含素质课程和平台课程,其主要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和能力;专业课程主要是培养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实践操作能力;拓展课程则可以开设与本专业相关的可以拓展视野的课程。

4.以课外为补充,打造第二课堂

重分利用课堂教学的同时不能忽视第二课堂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所谓第二课堂是指培养计划以外的可以充分利用的平台,包括系列讲座、假期实习、社团活动、专业竞赛等等。第二课堂分为三类,一类是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完成的课外学分,包括专业认知、系列讲座等。高校应将社会认知纳入学分系统,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充分接触社会,在完成规定时间的认知后获得相应的学分。学分由专业认知和非专业认知两部分构成,专业认知限于酒店行业,非专业认知则涵盖旅游业、餐饮业、营销业等其他行业,其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接触社会,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系列讲座是扩大学生视野的重要平台。一些高校为了完成讲座任务,只注重讲座数量,忽视讲座质量,既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浪费了时间。打造高质量的讲座平台依赖于完善的规划。酒店管理专业讲座平台应涉及行业及专业知识、历史文化知识和视野拓宽知识三大方面,既可以邀请其他高校专家主讲,也可以邀请行业专家介绍,无论是主讲者还是主讲内容都应有层次和梯度,避免低水平讲座及无益的重复。另一类是纳入学分体制但不是必须完成的学分。比如,参加各类比赛获得奖项可以折算成相应的学分,但比赛并不限制于专业竞赛,也鼓励学生参加非专业竞赛。又如,参加创业活动可以折算成相应的学分。在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我国大力提倡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既可解决就业问题又能为社会创造新的活力。积极鼓励酒店管理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多种途径创业,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创业所需的各类知识,掌握创业所需的各种技能,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同时,还应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各种硬件及软件条件帮助学生创业。第三类是不纳入学分的各种社团课外活动。各种社团是可以充分利用的第二课堂,社团是学生自己成立自己组织管理的组织,也是学生培养兴趣发挥特长的重要平台。可成立专业社团,由专业老师指导,开展对内及对外服务工作。

5.重视毕业论文,理论实践结合

毕业论文是课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撰写毕业论文是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将毕业论文质量作为衡量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高校毕业论文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偏重于理论分析的毕业论文,一种是偏重于实践操作的毕业设计。应用型高校应要求毕业论文围绕企业或行业实际,选取实际问题进行研讨,限制空而泛的陈旧问题的探讨。同时,论文指导采用双导师制,即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双方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共同完成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在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的同时,控制撰写理论性论文的比例,鼓励学生多做毕业设计,减少在已有学术成果基础上低水平重复。

三、健全酒店管理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1.师资保障

高质量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应用型高校教师既要具备理论素养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素养。应用型本科高校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由专科升格为本科的高校,另一种是民办本科高校。部分教师积淀了一定的实践教学经验,但理论素养有所欠缺。因此,师资队伍的培养应从理论素养和实践素养两方面同时出发。通过派教师赴高校进修、鼓励教师提升学历等方式提高其理论素养,通过派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其实践素养。此外,引进具有行业经验的教师也是充实教师队伍的重要方式。为进一步提升教师质量,还应通过多种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高校教师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这与高校的体制有关,也与教师的教育理念有关。只有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才能把重点转移到教学上来,投入更多的时间钻研教学,才能更好地贯彻实施教育教学新方法和新的教学模式。[5]

2.教学设施保障

完善的实践教学设施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首先,加强校内实训室的建设。酒店管理本科实训室分为基础实训室、专业实训室和综合实训室。基础实训室包括礼仪、网络、英语等实训室,主要开展基础实践技能的教学;专业实训室包括前厅、客房、餐饮、康乐、茶艺等实训室,主要开展专业实践技能的教学;综合实训室主要围绕智慧酒店建立高水平且紧跟时展的实训室。其次,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标准,按照标准严格遴选,注重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广度和深度,选取部分实习基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等领域全面合作,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实现实训基地与高校的双赢。再次,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指由高校为主体建设兼具教学与经营的实体。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职类高校较为成功的办学经验,应用型本科高校可借鉴其经验开设酒吧、酒店、健身房、茶吧等生产性实训基地,由教师负责整体管理,学生参与经营与服务,使学生综合掌握相关服务及管理技能。

3.时间保障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充足的课内及课外时间做保障,适量的学分既能保证充足的理论学习时间又能保障课外实践时间。根据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总体学分一般控制在170学分左右。如前所述,第二课堂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主要是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社会认知、创业实训等方面的练习,过多的学分不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实践。相较于学分的整体控制,实践类学分比例的控制也很重要。美、英、日等国的应用型大学大力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实验教学时数比例达50%。而我国不少应用型大学实验教学时数只占总学时的10%。[6]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文科类专业实践学分不少于20%,理工类专业实践学分不少于25%,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加大实践类课程的比例,并加强实践类课程的考核,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作者:宋欢 单位:泰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顾永安,陆正林.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设置情况分析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2(2):68-73.

[2]韦佳,倪杰,吴远征.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创建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3):207-210.

[3]宋欢.应用型高校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教育文化论坛,2014(6):83-86.

[4]马勇,孙兴美.新专业目录下酒店管理教育教学创新模式建议[N].中国旅游报,2012-11-14.

人才培养教学管理论文范文6

【关键词】海洋经济 经济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001-03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proposes new requirements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train qualified personnel. From this perspective, combining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reform and explor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paper stresses that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program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integrate continuity with development to train talents for marine economy. Apart from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of the basic theories of for students, we should highlight teaching and lear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rine economy and the new teaching model in which economy an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can be adapted to the economic practice.

【Key words】Marine economy Economy and management Personnel training

为了更好地适应二十一世纪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要,海洋类高等院校抢抓我国海洋开发的战略机遇,顺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积极探索开设面向海洋经济领域的经济管理专业,办出自己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形成自身的竞争与发展优势,已成为一项责无旁贷的重要事业。作为全国海洋类的高校之一和辽宁省唯一一所海洋水产类本科院校的大连海洋大学,一直是辽宁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近年来在面向海洋经济领域的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培养目标与模式的选择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毕业后的职业转换也变得更为普遍和频繁。为适应这种新形势的转变,高校人才的培养必须根据符合市场及社会需要的新人才质量评价标准,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新模式。纵观我国高校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长期以来普遍定位于培养比较泛化的“高级专门人才”居多。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高校目前进行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不论在培养模式还是教学方式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1]基于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素质特征和经济管理专业定位和发展目标的认识,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及对人才的新要求,作为海洋类高校应在符合社会需求和因地制宜的原则上,从学校实际出发,发挥海洋学科优势,办出海洋经济的专业特色,着力培养适应海洋经济发展需要的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应用性人才,这有利于发挥海洋类高校的优势和特色,也使得学校自身和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基于对海洋经济领域经济活动过程的内涵认识以及海洋类高校人才培养的特色需要,并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将面向海洋经济领域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于:系统培养拥有扎实的经济管理基本原理和海洋经济理论基础,熟练掌握海洋经济领域相关业务的基本工作方法与技能,通晓海洋法律与管理政策,擅长海洋渔业或港口物流管理,以及海洋贸易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高层次应用人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主要面向政府海洋与渔业管理部门、海洋经济研究、海洋相关产业的企业管理与贸易经营等相关工作。

为了与上述培养目标相适应,在面向海洋经济领域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上,应着力构建并形成使学生总体上掌握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强化海洋经济理论和与海洋经济管理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海洋自然科学等有关知识与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海洋权益与保护意识,夯实专业基础、拓展知识口径、实施因材施教、分方向培养,从传统的重理论知识传授到以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为重、从重理论教学到以理论与实践并重,并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海洋经济管理特色,在教学内容、课程组织、质量保证与控制等方面均能适应海洋经济发展需要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面向海洋经济领域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是对传统经济管理专业进行的一项创新探索,应当坚持“研究与实践并行”的动态原则,在研究中改革,以改革促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具有海洋特色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现结合大连海洋大学经济学(海洋经济方向)与海洋管理两个专业近年来在这方面的建设做一些基本回顾,以期抛砖引玉。

1.全面对接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积极争取开设面向海洋领域的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不断修订与完善适应海洋事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

(1)更新教学观念,明确本专业发展目标,定位于为海洋经济的发展培养有针对性方向需要的专业人才。随着“海上辽宁”战略的提出,社会对于海洋经济、海洋开发、海洋管理类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为适应服务辽宁及国内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大连海洋大学结合市场调查和学校办学条件,成功申报增设了经济学(海洋经济方向)与海洋管理两个本科专业,以进一步发挥“开发海洋,振兴辽宁经济”的职能,提升辽宁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地位。开办后又以专业评估建设为契机,开展转变教育思想的大讨论,树立新世纪教育观念,强化本科教学质量意识;组织教师深入海洋经济第一线考察了解海洋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与政府海洋职能部门、涉海企事业单位进行交流,把握海洋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动向等。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使得教师对专业发展目标与方向的理解更加明确,在专业教学上充分考虑海洋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及学生对今后就业的自我定位,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精神。

(2)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更新教学内容,形成具有海洋经济特色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块化整合课程体系。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家戴尔蒙德的观点,课程体系的设立目标应取决于三个方面:所有学生必须拥有的基础能力;必须具有学科特色的、与核心要求相适应的能力;必须拥有具备学科特色的,与专业、选修课程相关的能力。[2]结合海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需要,提出了既强调学生素质教育,又具有专业应用能力的5大模块组成的模块化整合学分制课程教学体系:①公共基础课;②学科基础课;③专业课;④通识教育选修课;⑤实践教学课。

人才培养计划的编制在确保经济管理核心课程(如宏微观经济学、《资本论》选读、管理学原理、行政管理学等)的同时,紧贴海洋经济发展实践,安排海洋经济导论、海洋区划与规划、海域管理学、海洋行政管理等课程和专题讲座,体现理论教育与实践创新精神培养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在经济管理专业中凸显自身鲜明的海洋特色。

2.根据面向海洋领域的经济管理专业分方向培养要求,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内涵建设,增强教学力量对海洋经济人才培养新要求的适应性。

一支高水平、高学历、结构合理和充满活力的、满足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师资队伍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需要并特别在海洋经济管理领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方面予以加强。学校鼓励专业教师多参加一些全国性或有较大影响力的海洋经济与文化、海洋战略与管理、海洋开发与保护、区域海洋特色产业发展等涉海领域的学术交流、科研活动。同时,鼓励教师到海洋经济第一线的港口物流、船舶修造、远洋渔业、滨海旅游、水产品加工贸易等涉海企业单位或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社会调研。

3.加强教学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1)组织教师学习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开展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文件精神,学习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大政方针及由此形成对海洋人才战略的实施,从思想高度上增强对海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注重自身师德师风教育,集中主要精力投身于海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各项教学环节之中。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鼓励本专业教师积极投身于海洋经济管理领域的实践与科研活动,提高教学、科研与服务地方海洋经济建设的水平。

(2)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采用经济管理案例分析及探究式课堂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经常性的教研活动,围绕宏观经济、海洋经济、海洋管理的发展,重点抓住国内外热点问题及海洋经济管理领域的重要议题,重视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科研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深化社会服务工作,开拓视野,互动交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

(3)以学生为主体,实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将单一的课堂讲授扩大到学生有目的的自学和问题讨论、海洋经济管理活动第一线的实践及社会服务活动等方面,注重解决所学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在海洋经济管理领域的分析应用和海洋经济管理知识体系的创新发展问题。在选择教学方式时能考虑到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教学效果会更加有效,大学教育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努力和他们参与课内外活动的积极程度。[2]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之余,经常聘请高水平专家学者或政府相关部门领导给学生举办海洋经济管理发展方面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加海洋经济管理方面的学术交流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型海洋经济管理所需人才的综合素质。通过上述做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对海洋经济管理理论等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有效解决经济管理专业一般理论与海洋经济管理专业理论相结合而带来的课程内容多、涉及范围宽、课时紧张的状况。

4.重视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海洋经济管理领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建立校内外专业实习基地,提高学生毕业后参与海洋经济管理活动的实践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

为了适应海洋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面向海洋经济管理领域的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建设中,必须勇于突破传统思维,主动转变观念,以现代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创新型海洋经济人才的培养路径。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充分利用涉海类高校海洋学科特色和地处海洋经济前沿阵地的地域优势,积极组织开展学生的各类校内活动和社会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科学素养、人文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性。大连海洋大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獐子岛渔业集团、辽渔集团、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等相关单位合作,建立了海洋经济管理的教学实习调研基地,加强人才培养的产、学、研结合。还结合实验室的建设,进行数字海洋管理等相关的模拟实训,为学生提供较好的校内实习平台,为毕业后尽快适应海洋经济管理工作需要奠定了良好的应用能力基础。

三、面向海洋经济领域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思考

经济管理专业是高校中设立较多、建设也较为成熟的传统老专业,早已形成了一套较为既定的培养模式。而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时期,对传统专业培养模式实施必要的改革,特别是在海洋经济等特定领域的拓展或延伸,是一种有益而必要的尝试。通过对经济学(海洋经济方向)与海洋管理两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可使我们从取得的成效中得到更多的思考。

1.突破常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创新,形成较为科学完善的海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编制完成了较为规范的专业教学课程大纲,制定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与规则,确保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有效实施。通过海洋经济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施,主持完成了一批省、市级纵向项目和地方企事业单位横向项目,形成了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并具有鲜明特色的海洋经济、海洋管理研究方向,部分研究成果、建议被政府有关部门采纳作为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

2.打破经济管理专业传统办学格局,办出自身特色。在经济管理专业的建设中始终在思考面临众多院校均开设有经济管理专业的格局,如何能从中脱颖而出,将自己的经济管理专业办出特色,确保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虽然没有著名高校的品牌及教育资源优势,但凭借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不懈的教改努力,紧紧抓住近年来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以及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学校将海洋经济管理的近期人才需求和经济管理专业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对当前和未来的海洋经济管理人才需求做出准确判断,确保所设置的专业和与此相配套的师资队伍的相对稳定和不断优化,并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海洋类高校的优势,使所开设的海洋经济管理专业具有鲜明的海洋特色,在海洋经济领域逐步形成了较突出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优势,所取得的成效得到了各级政府及省内外高校经济管理方面教育专家的充分肯定。

3.兼顾继承与发展、共性与个性、理论与实践的有机协调,既保证经济管理学科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又能较好地彰显海洋领域的鲜明特色,以确保培养模式的科学性与所培养人才的广泛适应性。从就业的角度来看,海洋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因在本科阶段的学习内容涉及的领域很广泛,对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经济和管理知识的认识很有好处,经济管理的“广”可以给毕业生带来更多的机会,相对来说专业的适应面比其他涉海专业更为广泛。大连海洋大学经济学(海洋经济方向)、海洋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海洋经济领域公务员的竞聘、涉海企业人才应聘中充分显示专业优势。而扎实的经济管理理论基础也可为进一步深造的考研同学提供专业知识的有力保障。

四、结束语

在海洋类高校进行面向海洋经济领域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是抢抓海洋开发战略,积极顺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打造海洋创新人才高地的一项教改探索。以海洋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为导向,改革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体现海洋经济管理学科特点与海洋领域产业特色,培养合格的海洋经济管理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更好地为海洋支柱产业和海岸带经济发展重点建设服务,这是高校与社会共同面临的发展机遇和历史责任,需要在今后的教改实践中持续深化与完善。

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教学管理论文范文7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培养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为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社会需求,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逐渐向应用型的目标转型,而实践证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最佳途径便是“校企联合”模式。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以湖南科技学院工程管理专业为例,就地方本科院校“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基于“理论—实验实训—实习实践”三位一体的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课题研究成果对于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推广和示范作用。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校企联合;工程管理;培养模式;三位一体

1前言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培养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我国人口整体教育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高校毕业生数量剧增导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与社会企业无法招聘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毕业人才的矛盾日趋显上。由此直接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开始思考和实施教育的转型,即由学术性培养向应用型教育的转变。本文正是以湖南科技学院工程管理专业为例就应用型院校“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管理人才模式的构建进行探讨,提出应用型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以社会企业的需求作为导向,以建筑施工企业作为工程实习实践基地,依托于地方高校的理论教学力量和建筑工程企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制定适应社会企业发展人才需求的“零距离”实践教学体系,真正搭建起“理论—实验实训—实习实践”三位一体的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三位一体”模式构建

2.1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和新模式

湖南科技学院工程管理系严格遵照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目标要求,紧密对接永州及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链需求,落实服务地方的相关项目,依托“永州经济社会发展论坛”(教师教育论坛),通过找产业、亲产业、引产业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建立起了多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构建起了新的产教融合育人机制。目前已落实湖南省鸿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湖南省永大建设工程公司、湖南省永州市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站及银海房地产公司等为联合培养单位,并邀请上述单位相关技术负责人参与本院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实现了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在学校理论学习+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动手能力培养+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实践锻炼的“三位一体”共育模式,同时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采取校内专业老师+企业工程导师共同指导的培养模式,使我院培养的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更能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2.2重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教学体系

为突出应用性和基础性,湖南科技学院工程管理系从构建“平台+模块”化课程结构、合理选择课程内容和创新课程教学模式等三方面入手对14级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理论教学体系进行了重构。(1)构建“平台+模块”化课程结构根据永州及周边区域的社会人才需求和湖南科技学院自身的实际情况,工程管理系基于“平台+模块”形式设置课程结构。按照“夯实基础层,拓宽基础面”原则设计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平台;模块课程根据不同的就业需求,将专业限选课划分不同的课程群,以便学生自主选择。(2)合理选择课程内容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通过走访调研相关的建筑施工企业,确定用工企业对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需求,组建由学院专业骨干教师、企业工程技术骨干、用人单位等组成的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委员会,共同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对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教学方式等进行严格把关;同时,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特点,注重相关课程的内容整合、优化和衔接,增加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加大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基于上述目的,我院对工程管理专业相关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修改,不断开设特色课程,同时也加强了信息化建设,积极发展和开拓与企业的合作以共建在线共享课程。(3)更新课程教学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重在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院始终要求教师把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全过程中。①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为突出理论教学的基础性和应用性,在课程教学中,湖南科技学院工程管理系鼓励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案例式、情景模拟式、研讨式等教学方法,建设了专门的“研讨式课堂”专用教室,并积极选派老师参与“研讨式课堂”专题教学比赛并立项相关的“研讨式课堂”课程;另一方面,鉴于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课时占据了所有课时的35%以上,故对有课程设计、见习实习或生产实习的学期,采取暂时停课1-2周的方式进行集中课程设计环节,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改革效果。②学习考核方式改革湖南科技学院工程管理系对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考核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考核等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在考核内容上,以基本知识的考核为主,重点突出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对含有实验教学的理论课程,实行理论知识进行期末考试、实验知识采取考试与现场操作相结合的分开考核方式,并对实验考核采取一票否决制,即实验考核不合格的学生不得参加该课程的理论考试。在课程的考核方式上我院也采取了相应的改革,鼓励任课教师对所教课程的教学考核方式进行积极探索,如一改以往的传统期末笔试考核形式,改为期末考试+平时考核的方式,有条件的课程可增加答辩考核环节,并对相应考核成绩的比例进行科学确定。而对于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重在加强过程监督和考核,基于学院的反学术剽窃软件,采取校内专业老师和校外工程导师共同评审的方式,以加强考核评价的客观性。

2.3重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湖南科技学院工程管理系组织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委员会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重构,从实践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以及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优化衔接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改革,真正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实践化、结构化和层次化,突出了应用型人才重在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1)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为突出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要求,我院从两个方面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重新构建,一是专业基本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以及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予以完成,二是专业核心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校外实习基地、毕业设计、孵化平台等进行训练。最终通过多方面、多途径的实践实习锻炼,达到对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应用型培养,充分体现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应用型培养的全过程目标要求。(2)拓展校外实践实习教学基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就是让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能够及时通过工程实践进行检验,因此建立必须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工程项目基地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能够顺利实施的必要保障。湖南科技学院工程管理系一直致力于校内外实践实习教学基地的拓展,目前已与湖南省鸿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湖南省永大建设工程公司、湖南省永州市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站及银海房地产公司等签订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议,并有效组织了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到上述实践实习教学基地的实习锻炼。(3)搭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平台湖南科技学院工程管理系建立了三级学生课外第二课堂平台,即部级、省级学科竞赛平台、校级学科竞赛平台、大学生创新性和实验研究项目及学生科创节平台等,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制度和奖励机制。(4)打造“教学-实训-参赛-孵化”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依托湖南科技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工程管理系不断深化就业创业教学改革,通过专任教师理论教学——专任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课程设计、实习等实验实训——指导选派学生参加基于BIM或斯维尔软件的结构设计大赛等——最终依托校内外创业孵化基地,构建起了“教学-实训-参赛-孵化”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让学生真正将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实现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4优化机制,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湖南科技学院工程管理系为了培养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主要采取两种措施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是吸引相关企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加入师资队伍,为学生讲授实践性强的课程,构建校企两用的双师型教师数据库;另一方面是每年派遣1-2位专任老师到企业担任顾问或顶岗锻炼、培训,促进教师主动实施自我转型。通过上述途径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打造,不仅可以顺利实现我院专任教师的双师型培养,也利于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最终依托于我校的理论技术优势和相关企业的工程实践优势,为永州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

2.5建立管理、监督和评价机制

湖南科技学院工程管理系为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顺利实施和培养质量目标,建立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生实习、毕业设计等全过程的管理、监督及评价机制,如组建由学院领导、专业骨干教师、企业工程技术骨干、用人单位等组成的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改,要求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课程达到50%以上;要求开设实验课的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数目应不少于1项;对学生的生产实习、见习实习和毕业实习进行全程专业老师指导跟踪并要求学生做好实习日记等。

3结论

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的目标要求,本文从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及管理、监督和评价机制等方面对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基于“理论—实验实训—实习实践”三位一体的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实践证明,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最终能够实现学校、企业以及学生三个主体的利益共赢。

作者:陆仁强 张贤才 单位:湖南科技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喜平,周志军.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探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1,(12):16-17.

[2]崔玉波,赵丽,张平.地方高校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研究[J].世纪桥,2013,(3):115-116.

[3]王正初.地方院校校企联合培养机电人才的模式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高校讲谈),2009.

[4]赵瑞芬,魏云平,周红星,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职业时空,2012,(1):65-67.

[5]周伟,李全生.试论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02.

人才培养教学管理论文范文8

关键词:管理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学•思•行”

近年来,党和国家正在积极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2016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三步走”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目标,第一步就是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必须依赖于国民创新素质的全面提升。而在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的当下,高校不仅肩负着传授高等知识的使命,还必须承担培养国民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任。这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无疑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因此高校必须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国家持续培养出更多的实践创新型人才。

一、“学•思•行“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持续推进,我国已进入“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双创”时代,但是创新型社会的实现必须以实践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源源不断输入为基础,离开了实践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持续供给,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也只能是一句空话。但是,目前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在人才培养上还停留于书本理论知识传授的层面,很难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实践创新型人才。实践应用型创新人才应该是一种“具有多元化交叉的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技术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富于批判精神和创新的研究意识,能够综合运用自身拥有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品质和相应的知识直接用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创新活动过程中,从而为推动整个社会的顺利转型做出突破性贡献的人才。”[1]实践创新人才不仅要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必须要富有创新思维,并且较强的学习力、思维力、实践力更是必不可少,因为实践创新能力是一个人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作为高级人才培养主力的高校,就必须将实践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主要着力点,这就意味着必须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入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由过去对学生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养成。大学“应注重所有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为不同潜质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成长的空间和机会。因为创新能力是学生未来成为创新人才的必要条件,只有当学生拥有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激情,以及承受创新过程中失败压力并坚忍不拔的创新品格,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发现、捕获并牢牢抓住可能的创新实践机会,以实现持续的改良或突破性的创新,他们中必然有相当数量的人最终能成为真正的创新人才。”[2]但是,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显然很难一蹴而就,也非单纯的靠几次实践创新课程或开展几次实践创新活动就能达成,它是一个系统性的培养和锻炼过程,应该在不断的熏陶和锻炼培养中持续养成。基于此,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从自身实际出发,在“学•思•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引下,整合全院资源,形成了一套以学生能力为导向特色鲜明的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见图1),该体系尤其关注学生学习力、思维力、实践创新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首先,学院从人才培养方式出发,对全院教学资源进行了整合,对原来的教学制度和方法进行了变革,以此适应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本科应用型人才有许多共性的特征,如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应用技能等。而本科应用创新型人才还应有其个性特征,尤其在素质和能力培养上,除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当具有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创新个性,掌握先进实用的创新方法和创新实践等。”[3]为此,学院积极变革,创新课程设置,将文化素质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与基本技能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开拓学生的思维和眼界并培养其创新意识;变革常规教学方法,鼓励老师积极探索和实施教学改革,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来不断提高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因为扎实的理论功底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先决条件;在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上,采用形成性考核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和学生的实时动态评价;完善学工管理制度,出台《学风建设管理办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标准》,关注学生个体发展。通过这些举措,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其次,学院在“学•思•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精心打造了“学•思•行”系列创新实践活动平台,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切实可行的平台保障。“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要加大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高等学校要将实践教学放在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和构建有利于实践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大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4]近年来,学院形成了-系列的实践创新精品平台,包括“我的管理学”管理论坛、“经典•专业•学术”读书活动、系列学术讲座、学生科研创新及创业平台。通过这些努力,学院注重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建构知识的能力、研究能力、适应能力、协调能力、自立能力,特别是实践创新能力的锻炼和养成。最后,学院积极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渠道,包括暑期“三下乡”、医院参观学习等;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尤其是“挑战杯”比赛,让学生借助这些平台渠道,不断历练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然后再经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撰写,继续深化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这这些努力,最终达到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面向地方卫生服务机构、公共管理部门等单位的品德优良、人文底蕴深厚,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管理人才。

二、“学•思•行”实践创新系列活动平台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关键是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特殊作用。”[5]因此,对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言,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就显得尤为必要,实践活动不仅包括校外社会实践,也包括校内的活动实践。相较而言,在校内活动实践中,学生可以随时跟老师进行沟通交流,而老师也可以很好的对学生进行延伸教育,随时掌握学生的实践活动状况,进行实时的指导,因此校内的实践创新活动显得更为重要,所以学校要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成系列的实践创新活动平台。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在“学•思•行”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之下,结合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精心打造了“学•思•行”实践创新系列活动平台,包括“品读经典、专业、学术”读书活动、“我的管理学”管理论坛、系列学术讲座、学生学术研究和交流平台以及创新创业平台等,旨在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培养锻炼。读书活动的主题为“品读经典、专业、学术”,春季学期举办,该活动通过读书心得交流会,分享阅读收获,营造“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的浓厚氛围,督促和引导学生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增强学习技能、培养特长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丰富求知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底蕴,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该活动全院学生全员参与,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低年级学生主要阅读经典著作,以涵养其人文精神;中年级学生阅读专业典籍,以培养其专业素养;高年级阅读学术专著,以提升其学术研究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所思所悟形成读后感或书评论文,进行现场演讲评比,这一活动将“学•思•行”融贯并做到了有机的转化,关系到学生“学•思•行”三种能力的锻炼。管理论坛主题为“我的管理学”,秋季学期举办,主要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应用于自身生活实践,用管理理论来分析生活中的现实案例,或来自于生活中的管理知识及感悟,形成论文,并进行演讲,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两届,效果很好。“管理论坛”在考察学生“学”的同时,也促成了其“思”和“行”能力的锻炼和养成。以上两项活动评选出的优秀文章现已结集刊印,供学生观摩学习。学院坚持每月开展一次学术交流讲座,先后邀请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等专家学者莅临讲学,让学生近距离领略和感受名师大家风采。此外,学院借助省级社科研究基地--四川省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研究中心,积极搭建学生科研及交流学习平台,鼓励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并为其提供经费资助,派送学生参加四川省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医院院长论坛,鼓励学生利用“三下乡”活动开展科研课题立项和实践调查并撰写论文,鼓励学生参与老师的课题研究。学院也积极关注学生的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平台渠道,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并选派学生参加“挑战杯”、“创青春”竞赛项目及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推荐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入驻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同时学院特别重视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其作为锻炼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点项目予以支持,学院2016年“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被团中央学校部评为2016年度优秀团队,指导教师王梁宇、肖霞被团中央学校部评为“三下乡”优秀指导教师。

三、关于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

(一)高质量的理论教学是根基

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固然要求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及创新活动,但是高质量的理论教学同样不可忽视。“应用型经管类高校培养目标是以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并且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高阶应用人才。高阶应用型人才的持续发展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要求有高层次的实践环节,而高层次的实践环节具有与理论紧密结合的特性。”[6]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践教学不仅是理论教学的延伸,更是理论教学的深入和升华,实践教学有赖于理论知识的指导,在对理论教学予以深化的同时为理论探索提供现实经验,理论教学依靠于实践教学来落实和验证,并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引。而且,“创新性人才首先必须具有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形成必须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前提,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形成则有赖于科学的课程体系。”[7]在科学课程体系推动下的高质量理论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功底,还可以很好的涵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热情、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个性。因此,高质量的理论教学是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根本,离开了高质量的理论教学,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只能是流于形式。

(二)完善的过程性评价体系是保障

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从大一新生入校开始就进行循序渐进地引导培养,并将其贯穿整个大学生活;而且实践创新能力的形成带有明显的渐进性特征,学生往往是在不断的试错中逐步增强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就不能仅仅是简单的结果性评价,如果只看中某一次的单一结果就对其盖棺定论,势必会消解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在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中必须重过程评价和学生的实时动态评价,要引入完善的过程性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成长历程和个性化发展,“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过程,对每一过程的严格考核,能培养学生对完成实践任务的合理规划、快速实施、认真检查、及时总结的能力”[8],而这些能力最终又会内化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完备的课后延伸教育是主要实现途径

课堂教育由于其课时时间短、空间固定、教师面对学生数量多等自身局限性,使得其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往往效果不够理想,而且实践创新能力的养成更多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历练。因此在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上,单纯的课堂教育远远不够,还必须注重学生的课后延伸教育尤其是实践教育,关注学生课后的学习状况和个性发展,并及时给予应有的指导。此外还必须给学生创建完善的课后延伸教育平台,让学生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创新实践思维能够在延伸教育中得到细化和内化,最终将知识转化为内在的实践创新动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例如,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不仅为每一位学生指派学业导师,指导学生的延伸学习,对其进行延伸教育;还精心打造了“学•思•行”系列实践创新活动平台,为学生的延伸教育提供平台支撑。

参考文献

[1]刘有耀,等.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5):77.

[2]严薇,袁云.松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9):78.

[3]眭平.基于应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3(8):89-90.

[4]高井祥,陈平.论研究型大学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74.

[5]宋广元,李永平,刘云利.实践创新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J].中国高等教育,2015(13):65.

[6]肖伟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4):83.

[7]朱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2008(3):9.

人才培养教学管理论文范文9

关键词:旅游;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自改革开放之后,旅游管理专业就伴随着旅游业的兴盛而开设起来,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也不断增多。所谓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根据社会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自身教育资源与办学特点,按照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方位培训的系统过程。”[1]然而,长时期以来,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都不能够有所创新,本身依然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的教学模式缺陷。

一、高校旅管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

(1)课程体系不科学,培养目标不明确。旅游业真正需要的人才涵盖了很多的方面,例如景区规划人才、旅游财会人才、旅游营销人才、高级导游等。从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景点景区、饭店、旅行社等方向的课程都作为必修科目,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被动地跟随着老师的理论建构知识体系,并不能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而有所选择地学习。这种缺乏目标性的教育模式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学生什么都学过,但只是蜻蜓点水,什么都不精。然而,培养目标是“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也是为了培养出合格人才的最终归宿”,[2]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就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的旅游管理人才。

(2)理论高于实践,缺乏实用性。理论来源于实践,但是却高于实践。一般意义而言,只有把理论融入实践中去,才能对一个事物有着更充分的认识。现代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一贯采取外延式扩张的教育模式,即为了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所表现出来的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才新建甚至是在其他专业领域组建或者改建了旅游管理专业,一方面对相关知识并没有建立一阵套完备的体系;另一方面也没有建立合作化的实践基地。旅游业强调的是人才的实践能力,不能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效结合,是传统培养模式的症结。传统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知识和基础性知识,而忽视了实践性知识和应用性知识,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与行业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脱节。

(3)旅管专业人才缺乏竞争力。在当今社会职业选择中,由于知识的开放性和融合性,就业与专业之间的界限正逐渐变得模糊。尤其是对旅游业而言,艺术设计人才可以担任景区规划师,金融会计专业可以胜任旅游财会,凡是对导游有兴趣的人,只要考出导游证都可以发展为专业的高级导游。如此看来,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由于掌握的知识繁杂,其应聘时往往会输给有着精钻这一方向的其他专业人才。因此,在就业时就会缺乏核心竞争力。除却旅游业就业市场的替代性不说,由于专业学科知识限制,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也不具备其他专业领域的竞争优势,所以其专业就业率就会大大减少。基于以上对当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进行的分析,如何进行明确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目标设定,如何有效地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人才,将成为新型旅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的重点。

二、新型旅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1)培养目标需要明确和具体。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类型做出明确的规定。因此,确立培养目标是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旅游业涉及的产业链遍布吃住行游娱购,根据其涉外性、应用性、综合性的特点,人才培养要倾向于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不但要要使学生会管理、会应用,还要懂经济、会管理。当然,要求得多并不代表所有知识都是蜻蜓点水,而是要“一专多能”,必须要有一个重点培养的核心方向。因此,学校必须要依托地方优势和学校办学理念,构建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出有特色、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旅游管理人才。

(2)课程体系需要完善与优化。课程形式是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体系的完善与优化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专业设置要对学生的就业负责,也要考虑到学生长远发展所需要的专业素养,在课程设置上要处理好横向拓展与纵向延伸的关系,处理好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的关系、专业课与公共课的关系等。专业必修课是课程的重点内容,不但涵盖了基础知识的学习,也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所在,使学生能够对专业有着清晰的概念和认识,对未来长期的发展奠定基础。专业选修课侧重于对旅游管理专业内某一具体问题的深入研究,旨在满足学生不同就业取向的要求,增强其就业时的竞争力。相对专业课而言,公共课更侧重于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所占比例相对较小。根据我国当前旅游业的市场需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要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抓起,从基础知识与素质培养、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到实践管理能力培养三个层面进行完善,由浅入深地系统学习,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达到旅游业人才需要的基本要求。

(3)知行合一,建立合作实践基地。要想在真正意义上做到知行合一,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须让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后,能够有平台去实践。因此,地方高校可以与当地相关的旅游风景区、饭店、旅行社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构建稳定的旅游教学实践基地,让学生能够在相关单位进行实战训练,同时毕业后可以向该单位输送高质量旅游管理人才资源,双方可以达到共赢的效果。另外,基于高校旅游管理教师也是理论知识体系强大而完整,但同样缺乏实践经验,高校可以从合作单位外聘旅游业相关人才,把实践岗位作为课堂,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训练。这样学生既从老师那里学到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也增强了实践能力和执行力,最终培养成为高质量的旅游管理人才。

(4)培养旅游业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旅游业是偏向于服务型的产业。因此,要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具有服务意识及其他相关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使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不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文明的职业素养,使其在走向工作岗位后真正做到待人接物有礼,服务有序,并能够有足够的自信心和征服人心的人格魅力。

因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势在必行,但又不能一蹴而就。必须要有足够的理论建构和发展规划,逐步发展完善,真正培养出旅游行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国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中国市场,2010 (31):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