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10-16 16:37:14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范文1

关键词:生活方式;工业设计;关系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9.020

0 引言

工业设计的良好发展,对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积极作用,工业产品的设计内容涉及到的比较多,人们生活当中在多个方面都和工业产品有着紧密联系。通过从理论层面对工业设计和生活方式的结合研究,就能槭导使ひ瞪杓频挠呕提供理论支持。

1 工业设计和生活方式的联系

工业设计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转变有着促进作用,设计也是对人们生活的一种反映。在人类设计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程度改变,在生活方式方面也包含着诸多的内容,尤其是处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工业设计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的联系更为紧密,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有着很大促进[1]。当人们在使用物品的时候,这就表达了他生活的方式以及社会观,工业设计产品的使用,能对人的生活态度以及方式加以反映,同时也能引导人新的行为模式。而从工业设计产品制造商的角度来说,在发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将其在产品设计当中加以运用,这样两者之间就相互的影响,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就发生了改变。

人们的生活方式是综合了多方面人的习惯特点,以及对人和社会关系的处理方式,是对人的生活品味的表现。工业产品设计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是相互统一的,设计是人的实际需求,时人在整个社会当中的生活表面,不管是生活方式还是工业设计其中心都是人。在将工业设计和生活方式统一的时候,对设计人员也有着要求,就是能最大化的将自然和人进行和谐化,这样才能促进工业设计的进一步发展[2]。在人和生活关系的角度来看待自然和人的关系,就能超越单一化的工业设计。

2 生活方式和产品设计发展的演变

生活方式和产品设计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也发生着变化,设计和生活方式是紧密联系的,设计伴随着生活方式变迁在成长,两者相互契合。从我国的工业革命发展之后,大批的生产都是以城市为中心,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多样化,在经过的每一次设计改革过程中,都会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从多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机器以及大批量的生产,对人们的生产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也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工业设计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各种设计流派以及设计思想为指导的产品,对人们的生活多样化提供了便捷方式。

人们的消费行为是人类有史以来就存在的生活行为,在进入到新的消费社会的时候,商品消费就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活动。在工业革命发展后,工业化生产使得人口大量涌进城市,这就为城市创造了庞大的消费市场。为能满足这一发展需求,工业设计领域的发展也由此走向蓬勃之路[3]。从工业产品的设计层面来说,主要是反映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上,不同收入群体的生活方式都有着不同,而满足这些不同群体的生活方式需求,就要在工业产品的设计方面多样化呈现。在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变化的时候,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随之发生着变化,对人们的生活品味也能从中看到。消费主义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了大幅度变化,在物资保障方面有了满足后,产品设计也在此之间得到了迅速发展。

现代化的工业设计产品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着改变。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背景下,人们的需求也比较多样,所以在工业产品的设计就向着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实施,从而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使得产品的设计能够简洁化以及人性化和时尚化等等。在针对不同的市场以及人群和消费方式的不同,工业产品的设计也从各方面都能对其需求得以满足[4]。例如:以汽车产品的设计为例,汽车燃料就是比较重要的研究方向,传统的汽油以及柴油汽车在当前的生态环保的因素下,已经发生了转变,汽车生产厂家对环保的汽车制造更加重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在选择的时候就和时代的发展要求相契合,这些都对工业设计的发展有着影响,最终又反作用于人们的生活方式。

3 生活方式和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

生活方式和工业设计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下也会发生变化,消费市场下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局面会逐渐形成。在传统比较单一化的以及陈旧的生活方式和当前时展的步伐不相适应,人们对生活的多样化追求更加重视,在思想观念上的更新也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发生着转变,消费主义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改变作用。人和的产业发展都有着利弊之处,在通过合理化的规划以及利用之后,这样就会将利的一处得到充分体现。

当前人们的生活过程中,会遇到诸多的设计内容,在通过相应的媒介支持下,对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会发生改变。工业产品的设计在当前的功利性还比较突出,而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要充分重视向着人性化的方向迈进。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实际产品需求,还要注重人们的精神享受和满足,在社会效益方面能充分体现[5]。在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会向着低碳生活的方式进行转变,而工业设计也会向着生态设计的方向转变。通过在这些方面的优化发展,就比较有助于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提高,以及工业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工业设计发展中,已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充分重视设计的生活化,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要。通过从理论上对工业设计以及生活方式的研究分析,希望能真正促进实际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打下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闫莉.关于工业设计与环境之间融合的若干思考[J].中国包装工业,2015(21).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范文2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 教学改革 必要性 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7-227-02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培养反思性实践型人才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提高儿童早期教育水准,取决于家长与师资的素质,而教师是幼儿园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力量,是高品质幼儿教育最主要、最直接的创造者,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模式要适应社会对反思性实践型幼儿教师的需求。作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重点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地获取相关教育理论知识,并能内化为正确的教育观和理论经验,依照教育目标,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设计科学合理的各类教育活动方案,能组织成生动具体的教育活动,并能进行反思评价。因此,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优化改革的重点。

(二)高职学前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必须适应《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幼儿教师提出的复合要求

我国新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表层功能是准入、规范、发展功能,深层功能则是专业唤醒功能。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意味着幼儿园教师既要掌握三大部分知识,即基础修养知识、日常生活知识和专业知识,还要能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并在日常保教工作中应用。因此,对幼儿教师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上都提出了复合性的要求。然而在现实中,学前专业《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与实践结合不够,理论与实践成为“两张皮”,无法磨合在一起;实践教学环节时间短,学生实习见习期间很难将先前的理论学习进行有效结合。

(三)当前高职学前教育《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上存在着与改革方向不相适应的问题

1.课程定位不明确。《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关系到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培养未来学前教育工作者专业技能程度的高低。但在实践中,本门课的重要性未被充分重视,存在诸如教学计划中学时过少,实训条件简陋等问题。

2.课程体系不完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课程内容分科式教学存在割裂和零碎的问题,在教学内容上大多采用把“五领域教学法”的课程内容进行分科式教学,五个领域的教学法内容上相对独立、各成体系。但是,五个领域的内容存在很多共性的部分,完全可以整合。

3.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多采用理论讲授为主,学生实践训练为辅。《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是应用型课程。它注重学生实践的应用,是理论和实践双重性的课程,具有鲜明的理论综合性和实践操作性的特点,对实现高等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及促进学生向合格幼儿教师角色转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不利学生在学校掌握专业技能,就业时信心不足,上岗后适应困难。

4.教学方法陈旧僵化。教师指导方式上习惯“以教定学”,学生学习方式多“被动听讲、接受”、少“主动体验、探究”。以学生为主体只停留在观念上,实践中还是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 ,对学生的研究不够深入、细致,实质上还是摆脱不了“教师权威”意识,“教师中心”思想严重。沿用这样的教学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讲起话来头头是道,口若悬河,操作起来笨手笨脚,捉襟见肘。”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为解决《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课程教学中就教育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机制等方面不断进行反思与改革,改革探索初见成效,具体策略归纳如下。

(一)提升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思想

要想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先要转变教学观念,一定要贯彻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实现五个转变。

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思考,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怎样教,更要精心研究学生怎样学。

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师不但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培养学生“会学”、“乐学”。

4.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

5.由教材的接受和传递向教材的开发和创造转变,教师不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教材开发者和创造者。

(二)明确课程性质,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是应用型课程,具有鲜明的理论综合性和实践操作性的特点,对实现高等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及促进学生向合格幼儿教师角色转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不利学生在学校掌握专业技能,就业时信心不足,上岗后适应困难。因此,教师和学生都要对学科性质进行科学定位和认识。

在本课程第一节课上,可对学生提出“你为什么要学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这门课?”这一问题,请学生讨论,并启发学生结合见习经验思考:做一个幼儿园的合格教师需要哪些专业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你已经具备哪些专业知识、能力、情感态度?自己还欠缺的有哪些?以此做铺垫,再讲解本门课的学习意义和价值,学生就有了比较深刻的体会。同时,把本门课程两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和学习任务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本门课论理学习和实践训练学时的比重,对自己将要学习和完成的实践任务做到“心中有数”。另外,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穿插讲解往届毕业生实习就业案例,使学生认识到掌握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教学组织实践技能的重要性。

(三)构建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突出本门课的实践性

根据学院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结合《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课程的性质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认知特点,参考多本教材的内容,对本课程的内容体系进行精选重构,形成兼具科学性、整合性、丰富性、实用性的三大模块(如下图)。

一是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理论模块: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基本理论、幼儿园听课和评课理论、幼儿园教育五领域活动理论等。二是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技能模块:幼儿园五领域七大类教育活动设计技能、设计方案评价技能模块。三是幼儿园教育活动实践拓展技能模块:幼儿园教育活动五领域七大类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幼儿园课堂教学活动的评价、幼儿园说课展示、技能展示。

(四)实施教学方法改革,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1.专业技能渗透。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技能技巧要求,结合《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技能性和实践性特点,在理论内容部分的教学中,穿插渗透展示相应专业技能技巧小环节,如讲故事、朗诵儿歌、情境表演、唱歌、跳舞、拍节奏、喊口令、学做模仿操等专业技能。

比如,讲故事能够集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然大方地在集体面前展示的能力,为试教活动打基础。可利用课堂前5-8分钟时间,按学号顺序让2-3名学生每人讲一个自选故事,其他学生欣赏,并做文字记录和评价,教师以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听故事情况,结合学生的讲与评做点评总结,为学生讲解故事评价的内容标准,示范评价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评)讲故事的方法、提高(评)讲故事的能力。通过讲故事技能训练,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能讲一个小故事,欣赏到几十个小故事,了解和掌握了讲故事的基本技能要求,独白语言能力、自信心等方面也得到锻炼。同时,使学生专业技能的内容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课程内容进行有效互动和有机结合。

2.案例教学。在学习幼儿园五领域七大类教育活动时,精选教学活动录像案例作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生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七类教学活动每一类都精选1-2个视频作为观摩案例,通过“案例引入――案例讨论――案例还原――案例评价”,引导学生还原教案,运用所学活动设计理论分析评价案例中活动设计、教学实施的亮点及存在问题。实现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在案例教学部分,教师先采用示范法,引导学生讨论、还原案例、示范评价案例的内容和方法。然后,要求学生自主完成案例还原和案例评价。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学习难度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听课、评课能力上逐步提高。

3.任务驱动。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学习“任务”,以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为引领,引导学生自己提出解决学习任务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进行具体的实践训练操作,形成“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一是设计任务,即要求学生设计七类教育活动方案。在学习设计教育活动方案之前,学生进行该类活动的设计理论学习和案例学习。在布置设计任务后,教师从目标的确定到活动准备、活动过程设计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提供设计思路,同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活动方案。每项设计任务都是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教师在课堂上检查设计方案完成情况,指出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挑选部分优秀方案进行点评。二是实践任务,即要求学生进行试教活动和说课展示。试讲任务在开学初明确提出,要求学生自主进行分组,每组同学试讲任务提前告知,学生自选活动方案、自制教具、自制幻灯片。在试讲时,小组内学生扮演幼儿,其余学生观摩记录并评课。说课展示任务作为期末考核的形式,在学习完幼儿园说课相关理论和说课案例后,学生自选说课主题,自主撰写说课稿,制作演示文稿,在期末按照序号顺序逐个进行说课展示,实践体验幼儿园说课流程,展示自己的说课基本功。三是评价任务,即要求学生评教和互评设计方案、说课稿。学生设计好活动方案和说课稿,收齐后再随机发给同学们,要求每位同学都在认真研读手中的方案后,在该方案后面写出自己的评语和建议,打出分数。教师再请几位同学在集体面前进行评价,随后进行点评和总结。

每位同学试教过程中,其他同学做听课记录,并进行书面文字评价。每位同学试教结束后,教师检查听课记录,以提问方式要求学生在集体面前对试教同学进行评价并提出合理建议,随后教师进行示范性评价、提出优化建议。

以上三个任务的实施,促使学生达到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要求的现代型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写、说、授、评”四会综合教育教学能力。学生学习方式实现从“被动听讲接受”向“主动体验探究”转变,人人都有实践计划,人人都有实践项目,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在综合实践教学技能上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五)构建评价机制,增强学生学习内驱力

为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要改变以往的期末一次性终结评价,变为注重过程性评价,把学生的讲故事技能展示、方案设计、试教活动、说课展示及评价任务完成情况都纳入考核的范围。

期末考核以说课展示(满分100分)作为期终考核内容,平时考核(满分100分)包括讲故事(10分)、方案设计(20分、)试教(30分)、评价(20分)、考勤(20分)。

另外,可在学期初就对学生提出奖励措施计划,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可对期末综合考核优胜者进行发放图书等小礼品的奖励。

这种评价方式促使学生科学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认真对待每一项学习任务,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同时采用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形式,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014年度河南省教师教育改革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4-JSJYZD-085。]

参考文献:

[1] 王文乔等.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2] 王川等.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 但菲等.幼儿园说课、听课与评课[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唐燕.《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设计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1(6)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范文3

纵观城市住宅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由于城市人口的大量增长,使得城市居住面积严重短缺,住宅建筑大量兴建,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住宅的建筑设计与人们的实际需求有较大出入,令居住质量较差。另外,呆板、复制也是居住环境较差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城市住宅建筑设计提出了改进和创新的要求。住宅建筑设计应以市场需求为主要依据,随着住宅逐渐成为商品,那么就应脱离传统福利分配住宅的陈旧模式,而是根据一定的销售定位,针对销售对象的经济情况、成员构成、生活模式、文化水平、社会地位等进行设计的调整。住宅建筑设计应以舒适的居住环境为主要目标。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于住宅内部的功能分区也可以较为注重。目前来看,起居室、餐厅、厨房、卫生间的设计与卧室并重,应充分考虑到生活的便利和舒适性,结合建筑本身的特点,而进行动静分区、面积和三维尺寸的确定。住宅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室内空间的可变性。结构形式的变革使得建筑可以有开敞的大空间,这对于住宅建筑来说也有重要的意义,人们可以对开敞的大空间自主地进行空间分隔,使得室内空间具有可变性,能够满足更多人的需求。住宅建筑设计应考虑室内外环境的景观性。景观环境早已成为住宅建筑的衡量标准之一。应设计适宜的景观来提高住宅的舒适性,使得每个住户都能有良好的日照、采光、通风和声环境。

二、改进和创新的理论依据

建筑设计的理论依据是伴随着大量的实践活动的进行而总结,并发展而来的。这方面国外的理论成果较为先进,我们常常要借鉴国外各种新理论、新思想。科学理论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始终为科学创造所普遍倡导的一个问题。也就是说理论对于一个学科来说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重大革新,要将一门学科成果提高到理论水平才能够指导更多的实践活动,同时反观理论成果的可靠性。此外,我们也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地域性、民族文化等传统方面与建筑设计有机地结合,形成独有的建筑设计理论。新时代的发展提出了生态理念,住宅建筑设计应积极地将生态理念引入其中,通过一些建筑技术,或是建筑新材料的应用来实现降低建筑能耗的目的,将建筑节能贯彻到整个建筑领域,从而使建筑设计理论更加完善。城市住宅建筑设计应加入环保理念,除了创建良好的室内居住环境外,还应营造良好的室外生态环境,包括住宅区域位置的选择、总体规划布局、园林绿化和必要设施的配建。

三、城市住宅建筑设计的改进和创新

建筑艺术不仅包含历史的范畴,还包含时代的进步,因此它的本质是在不断地改进和创新。在此过程中,应以开放的眼光来对待传统,积极吸收古今中外的建筑设计经验和理论成果,并不断地充实和发展先进的建筑设计理论。建筑设计思维是创造性的思维,与解析式的逻辑思维有着本质的区别。创造性的思维是一个囊括了创造主体多种基本智力因素的集发过程,也可以说建筑创作与纯粹的科学技术存在一定的区别,在于感知和理性、形象和概念相融合的领悟过程。创造性思维的运用赋予建筑以生命,使其在完成基本的使用功能的同时,能够体现出历史性、文化性、创新性等,是衡量建筑设计水平的重要标准。建筑不是单一存在于自然环境中,而是与其他的建筑及周围环境共同形成了城市,外部空间换件与场所不仅赋予建筑设计某种特质,而且包含着建筑形式、建筑空间所不能揭示的美学形式要素。也就是说建筑设计与环境设计之间存在某种统一及协调的逻辑规律。

建筑设计的表现手段也在不断地更新、进步。从最初的手绘图纸,到如今的计算机绘图,使得建筑师的各种设计思路能够更加轻松、更加精确地跃然纸上,也令绘图工作量降低,人工误差减少。同时,由于计算软件的飞速发展,可以模拟出多种设计思路,令建筑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思路。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形式的发展也在无时无刻地影响着建筑设计的创新。钢筋混凝土的出现使得大跨建筑、高层建筑得以实现。钢材的大量生产使得钢结构的大量应用得以顺利进行。钢结构轻质高强的特点令超高层建筑层出不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又将建筑设计引向了降低建筑能耗的高质量要求,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工作时要将生态、节能的意识贯穿整个设计活动中,坚持创造出高品质、高舒适度的居住环境。这对人们的工作、生活等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范文4

关键词:指数函数;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多媒体;有效教学

指数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从教学要求看,一是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二是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下面是笔者在公开教学中对指数函数教学设计的三处改进。

案例一:新课引入的改进

(一)原始设计

1.复习旧知:

②函数y=x的定义域是

2.引入新课:师问:函数y=()与函数y=x,从形式上看有什么不同?生答:从形式上看,前者指数是自变量,后者底数是自变量。(引入课题)

(二)改进设计

1.创设情境:有人说,将一张白纸对折50次以后,其厚度超过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你认为可能吗?设白纸每张厚度为0.01mm,已知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为380000千米。

对折的层数y与对折次数x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设纸的原面积为1,对折后纸的面积z与对折次数x又有什么关系?(y=2x,z=()x)

2.提出问题:师问:能发现y=2x,z=()x的共同点吗?

学生思考片刻,教师提示:从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点?并用红粉笔标出指数x。

生答:指数x是自变量,底数是大于0且不等于1的常数。(引入课题)

(三)教学反思

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理论:“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作业”目前还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教学。但如果总是这样一成不变,就显得呆板与程式化。我们现在上课总喜欢说:“今天我们学习……”。教师不说,学生不问,教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学。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实践。在原始设计中,先复习与新授知识相关的内容,然后再从实际引入新课,与教材编排相一致,这样就数学讲数学,显得枯燥无味,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从学生感兴趣的一个生活实例出发,引起学生注意与争议,教师再创设实际问题情境,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强化了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巧妙地导入了新课。

案例二:多媒体使用的改进

(一)原始设计

1.电脑作图:教师用多媒体演示y=2x、y=()x的作图过程。

2.观察猜想:教师引导学生观察y=2x、y=()x的图像,猜想y=3x的图像形状。

3.电脑验证:教师用几何画板做出y=3x的图像,验证猜想。

4.归纳猜想:由特殊到一般,给出指数函数的图像分为01两类,并用多媒体演示它们的图像特征和性质。

(二)改进设计

1.学生作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后用几何画板作y=2x、y=()x的图像。然后,让学生在电脑上作y=3x,y=5xy=10x,y=0.2x,y=0.7x等函数的图像,并对图像形状的变化加以观察与讨论。

2.猜想形状:让学生猜想函数y=8x,y=0.3x的图像形状,师生讨论,并列出有关观察结论。

3.分组探究1:一般地指数函数的图像大致有几类(几种走势)?

4.分组探究2:分别满足什么条件的指数函数图像大致是图1、图2?

5.电脑验证:用几何画板作y=ax(a>0且a≠1)图像,任意改变a的值,展示底变化对图像的影响。

(三)教学反思

原始设计,多媒体演示放在猜想之后,仅仅起了一个验证的作用,体现不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目的,有点画蛇添足,成了一种花架子。

改进之后,按照“动手操作—创设情境—观察猜想—验证证明”的思路设计,首先电脑作图,为学生观察、交流创设情境;然后,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图像,学生在相互争论、研讨的过程中进行民主交流,倾听他人意见,分享研究成果,猜想出图像分两种情形;最后,再用多媒体验证猜想。这样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习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张扬了学生的个性,顺利地解决了这一教学难点。

我们在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千万不要忘记“辅助”二字,辅助在不用多媒体教学时的难点处,辅助在点子上,而不能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

案例三:指数函数的性质发现过程的改进

(一)原始设计

1.师生作图:教师作y=2x的图像,以作示范。然后学生模仿作y=()x的图像,以巩固作图方法。

2.电脑演示:教师用多媒体演示y=2x、y=()x的作图过程。

3.观察特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述两个图像的特征,并推广到一般情形。

4.归纳性质:根据图像特征,写出它们的性质。

(二)改进设计

在前面学生分组用多媒体做出y=2x,y=()x,y=3x,y=5x,y=10x,y=0.2x,y=0.7x等函数图像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归纳得出性质。

1.自主观察:对一般的指数函数,图像有哪些特征?

2.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后,展示讨论的结果。除得到图像的一般特征,更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学生还说出了函数y=2x与y=()x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等特征。

3.归纳性质:根据图像特征,写出它们的性质。

4.作示意图: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教师让学生作出y=8x,y=0.6x等函数图像的示意图。

师:观察与猜想是一种感性认识,并不表示结论一定正确,还需要进行理性证明……

(三)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知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

上述两种设计都注重让学生从事有意义的数学活动,都涉及了学生的探索活动和经常使用的研究方法,如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类比、联想、猜想等。

原始设计在实际教学中,活动缺乏内在联系,加上教师的束缚,活动单一,学生得出图像分两类显得较为生硬,接着研究的一般情形又似乎来得“突然”,从特例到一般情形并未起到搭桥引渡的作用,形成了一个认知难点。这样的设计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际上还是教师主导着课堂,牵着学生走,还是在教知识、教教材,是一种主导性教学模式。

改进后,改变了教学方法,教师放弃了全程主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由他们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在学生交流、研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观察深入,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教师则以学生伙伴的角色参与学生的认知学习,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指导学生,并积极地关注、倾听学生的交流。这样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习惯,为学生营造了安全的心理环境,学生非常顺利地学习了指数函数的性质,而且学生觉得这些思想方法是非常自然的,可以学到手且以后能用得上,为今后的学习作了必要的铺垫,这是一种典型的指导性教学模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是他们的天然权利,任何硬性灌输和强制训练都是侵犯学生学习的行为。

参考文献:

[1]罗文杰.指数函数的教学设计[J].广东教育,2007,(7):205-207.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范文5

关键词:指数函数;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多媒体;有效教学

指数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从教学要求看,一是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二是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下面是笔者在公开教学中对指数函数教学设计的三处改进。

案例一:新课引入的改进

(一)原始设计

1.复习旧知:

②函数y=x的定义域是

2.引入新课:师问:函数y=()与函数y=x,从形式上看有什么不同?生答:从形式上看,前者指数是自变量,后者底数是自变量。(引入课题)

(二)改进设计

1.创设情境:有人说,将一张白纸对折50次以后,其厚度超过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你认为可能吗?设白纸每张厚度为0.01mm,已知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为380000千米。

对折的层数y与对折次数x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设纸的原面积为1,对折后纸的面积z与对折次数x又有什么关系?(y=2x,z=()x)

2.提出问题:师问:能发现y=2x,z=()x的共同点吗?

学生思考片刻,教师提示:从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点?并用红粉笔标出指数x。

生答:指数x是自变量,底数是大于0且不等于1的常数。(引入课题)

(三)教学反思

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理论:“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作业” 目前还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教学。但如果总是这样一成不变,就显得呆板与程式化。我们现在上课总喜欢说:“今天我们学习……”。教师不说,学生不问,教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学。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实践。在原始设计中,先复习与新授知识相关的内容,然后再从实际引入新课,与教材编排相一致,这样就数学讲数学,显得枯燥无味,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从学生感兴趣的一个生活实例出发,引起学生注意与争议,教师再创设实际问题情境,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强化了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巧妙地导入了新课。

案例二:多媒体使用的改进

(一)原始设计

1.电脑作图:教师用多媒体演示y=2x、y=()x的作图过程。

2.观察猜想:教师引导学生观察y=2x、y=()x的图像,猜想y=3x的图像形状。

3.电脑验证:教师用几何画板做出y=3x的图像,验证猜想。

4.归纳猜想:由特殊到一般,给出指数函数的图像分为01两类,并用多媒体演示它们的图像特征和性质。

(二)改进设计

1.学生作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后用几何画板作y=2x、y=()x的图像。然后,让学生在电脑上作y=3x,y=5x y=10x,y=0.2x,y=0.7x等函数的图像,并对图像形状的变化加以观察与讨论。

2.猜想形状:让学生猜想函数y=8x,y=0.3x的图像形状,师生讨论,并列出有关观察结论。

3.分组探究1:一般地指数函数的图像大致有几类(几种走势)?

4.分组探究2:分别满足什么条件的指数函数图像大致是图1、图2?

5.电脑验证:用几何画板作y=ax(a>0且a≠1)图像,任意改变a的值,展示底变化对图像的影响。

(三)教学反思

原始设计,多媒体演示放在猜想之后,仅仅起了一个验证的作用,体现不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目的,有点画蛇添足,成了一种花架子。

改进之后,按照“动手操作—创设情境—观察猜想—验证证明”的思路设计,首先电脑作图,为学生观察、交流创设情境;然后,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图像,学生在相互争论、研讨的过程中进行民主交流,倾听他人意见,分享研究成果,猜想出图像分两种情形;最后,再用多媒体验证猜想。这样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习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张扬了学生的个性,顺利地解决了这一教学难点。

我们在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千万不要忘记“辅助”二字,辅助在不用多媒体教学时的难点处,辅助在点子上,而不能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

案例三:指数函数的性质发现过程的改进

(一)原始设计

1.师生作图:教师作y=2x的图像,以作示范。然后学生模仿作y=()x的图像,以巩固作图方法。

2.电脑演示:教师用多媒体演示y=2x、y=()x的作图过程。

3.观察特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述两个图像的特征,并推广到一般情形。

4.归纳性质:根据图像特征,写出它们的性质。

(二)改进设计

在前面学生分组用多媒体做出y=2x,y=()x,y=3x,y=5x,y=10x,y=0.2x,y=0.7x等函数图像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归纳得出性质。

1.自主观察:对一般的指数函数,图像有哪些特征?

2.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后,展示讨论的结果。除得到图像的一般特征,更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学生还说出了函数y=2x与y=()x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等特征。

3.归纳性质:根据图像特征,写出它们的性质。

4.作示意图: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教师让学生作出y=8x,y=0.6x等函数图像的示意图。

师:观察与猜想是一种感性认识,并不表示结论一定正确,还需要进行理性证明……

(三)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知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

上述两种设计都注重让学生从事有意义的数学活动,都涉及了学生的探索活动和经常使用的研究方法,如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类比、联想、猜想等。

原始设计在实际教学中,活动缺乏内在联系,加上教师的束缚,活动单一,学生得出图像分两类显得较为生硬,接着研究的一般情形又似乎来得“突然”,从特例到一般情形并未起到搭桥引渡的作用,形成了一个认知难点。这样的设计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际上还是教师主导着课堂,牵着学生走,还是在教知识、教教材,是一种主导性教学模式。

改进后,改变了教学方法,教师放弃了全程主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由他们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在学生交流、研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观察深入,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教师则以学生伙伴的角色参与学生的认知学习,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指导学生,并积极地关注、倾听学生的交流。这样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习惯,为学生营造了安全的心理环境,学生非常顺利地学习了指数函数的性质,而且学生觉得这些思想方法是非常自然的,可以学到手且以后能用得上,为今后的学习作了必要的铺垫,这是一种典型的指导性教学模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是他们的天然权利,任何硬性灌输和强制训练都是侵犯学生学习主权的行为。

参考文献

[1]罗文杰.指数函数的教学设计[J].广东教育,2007,(7):205-207.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范文6

(一)城镇化进程中,新农村的建设带来了新农村的巨大变化,新农村幼儿园教师需要积极回应和适应这些变化。

近年来,随着全国上下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整个浙江省都处于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我们三墩镇周边的农村也同样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高楼、厂房矗立在原来的农田、茶园上,新一代农居点的建设让一个个自然村变得如同城市里的花园小区,村落间的泥泞小道变成了水泥、柏油的康庄大道,到企业、公司上班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老辈人都忍不住感叹:“我们乡下人也变成城里人了!”我们三墩镇中心幼儿园章家桥分园的全体教师们身处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城镇化给地方、自身和幼儿园带来的影响,也让我们有一种紧迫感:农村正在变成城镇,周围的环境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幼儿园教育能原地踏步吗?,《新纲要》的总则中提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新农村建设,没有旁观者,我们的教育改革与创新应该紧紧跟随时代的步伐,积极回应和适应新农村的变化,让每一个新农村的孩子们接受适合自身特点的学前教育。

为此,我们进行了基于环境特点的幼儿园区域活动实践探索,实施基于农村自然材料的区域活动。经过全体教师一致的努力,我们所实施的区域活动不仅提高了教师们专业实践能力,也促进了幼儿操作、语言等方面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逐渐发现城镇化的进程也同样引发了区域活动材料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同样需要我们的积极回应与调适。

(二)新农村的变化,引发了自然环境、幼儿和文化构成的变化,推动了区域活动材料的变化,对我们的区域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

1、城镇化脚步的加快,让农田面积不断缩小,区域活动中收集自然材料的难度不断增大。

城镇化的进程,不可避免地出现大量土地被征用和大量企业、商业机构进入的现象,这些产业构成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我们区域活动材料的收集,农田面积的不断缩小,对幼儿园区域活动最直接的影响是一些原来唾手可得的自然材料不再那么容易收集到了。比如稻草,原来田间地头随处可见,但是现在就完全不同了。一次,我们向家长提出收集稻草的要求,一位家长挺无奈地告诉我们:“我们家的田都被征用完了,我们自己都要买米吃了,怎么还会有稻草呢?”,与之相反的是一些工业的产品越来越多见了:废旧瓷砖、布头,原来不可能找到的物品变得越来越寻常。所以在开展区域活动时,我们不能简单地固守原来的农村自然材料特色,而是应该有所改变,让我们的区域活动能逐渐适应这些变化。

2、物质环境的变化,让幼儿慢慢远离土地,他们逐渐表现出城镇孩子的行为特征:

随着企业的增多,大量的外来务工者进入乡村,越来越多的外地孩子涌入了我们的幼儿园,在我园仅中班一个班级的外来幼儿比例已经达到16%;而本地的孩子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各方面也在逐渐变化,他们不再是原来那些以农田为最广阔的游戏场的孩子们了,很多孩子既不知道一些基本的农业知识,也不会进行最简单的农业活动。新农村幼儿园的幼儿们,无论在生活环境、经济条件还是在所见所闻上都在发生变化,在我们的幼儿身上,有些独有的特质正在慢慢消失而新的行为特征也在不断涌现。因此,我们的区域活动内容与形式也需要随之变化,特别是我们运用最多的自然材料,设计的活动方式要适应教育对象的明显变化。

3、人的变化,让乡村文明逐渐变革,一些传统文化因其“土气”而逐渐消失:

不断变化的环境,促进了人的变化,也促进了社会文化的更替,原来的一些传统文化在很多时候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弱势文化,长期流传的一些乡村文化习俗越来越不为人所知:吃立夏饭、编宝塔、绕草绳,舞龙灯……,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应然”,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的今天,我们实施的区域活动应该以合适的方式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合理利用现有的活动材料,既传承传统又适应现代文明,在传承与发展中寻求新的平衡。

(三)了解与适应城镇化进程给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带来的变化变化,设计与实施适宜的区域活动,是我园教师建设富有新农村特色幼儿园校园文化的有益尝试。

为深入了解与适应城镇化进程给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所带来的变化与发展,从而更有效地实施幼儿园区域活动,让我园的区域活动能在现有的基础上更为为适应城镇化的进程,教师们将开展《城镇化进程中新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变化与运用的实践研究》。在研究中我们将进行以下的探索,让我们的幼儿园区域活动既适应城镇化的变化趋势,又能体现农村特点;既表现乡土性,又呈现工业文明;既传承传统文化,又能符合社会进步:

(1)尝试以生态的眼光看待幼儿园的区域活动,试图从活动材料的变化中折射出整个周围环境的变化;

(2)期望在新农村特色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收集、使用的过程中,能进一步深入了解环境与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变化和发展的关系。

(3)在真正了解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变化后,教师们能依据材料与环境的变化特征,实施与之相适应的区域活动。

(5)在运用各类区域活动材料的过程中,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和整个新农村建设的过程结合起来,同时在运用中适应人的变化,寻找适应幼儿现状的区域活动方式与内容,并在实施区域活动的过程中进行适当、有效的指导。

我们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适宜的农村学前教育才是真正属于新农村的学前教育。实施具有新农村特色的幼儿园区域活动,就是我们尝试创设真正属于新农村学前教育的大胆尝试,也是我园教师建设富有新农村特色幼儿园校园文化的主动探索,我们期望在脚踏实地的研究中,在富有创新意识的实践中,在全体教师积极的努力下,我园的区域活动能焕发新的光彩。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1.相关概念界定:

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材料是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使用的各种操作用品的总称,是区域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区域活动材料的使用一般经历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水

平、实际需要,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投放材料和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选择、操作与摆弄材料的过程。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与使用中隐含着教师的教育意图,教师通过活动材料间接调控着区域活动的进程。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活动材料:

在农村幼儿园中,由于地域的限制和师资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收集与运用的区域活动材料多具有以下的特点:

(1)区域活动材料以自然材料居多,具有明显的随机性和季节性;虽然这些材料具有低成本与环保性等优点,但材料收集的长期性和均衡性受季节影响较难保证。

(2)区域活动的收集活动需要教师积极的沟通与鼓励;

(3)区域活动材料的利用率比较高,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保留时间较短,因此部分材料利用层次不高,大多在手工、泥工等美工活动中作为立体或平面构成的活动材料。

城镇化进程中,新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

在城镇化进程中,新农村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材料发生了较大变化,其收集与运用具有以下特征:

(1)区域活动材料提供人的身份组成发生了变化,原来农村幼儿园多由祖辈接送,现在随着父母文化层次的不断提高,父母亲对幼儿园教育的参与热情越来越大,相当一部分年轻家长也参与到区域活动材料的收集过程中;

(2)收集到的区域活动材料内容发生了变化,有些自然材料的收集越来越困难,而有些则越来越容易,如前面提到的稻草收集已经相对困难很多,那些由于开发延迟而抛荒的田地上,野草野花遍地可见,同时很多工业产品、废料也逐渐走入我们的教育视野中。

(3)整个社会生态的变化和材料的变化,使我们使用这些活动材料的方式方法也在变化之中:首先是适应材料组成内容的变化,我们需要设计和组织既有效利用不同工业产品又适合农村自然材料的区域活动;再是适应社会生态的变化,区域活动的指导在使用变化的材料的过程中跟随社会文化的变革,既适应现代文明又继承传统文化;另外是适应幼儿兴趣与能力的变化:区域活动的活动内容随着幼儿兴趣的转移和发展而做出相应的改变。

2、理论依据:

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教育生态学是将教育及其生态环境相联系,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机理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看,教育的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发生、存在和发展产生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教育生态系统是一种有目的的系统,有系统内的生态功能和系统外的生态功能(即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功能之分)。其内在功能为育才,其外在功能主要为其社会功能--传递文化、协助个人社会化、使人们建立共同的价值观等。教育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是限制因子定津:在教育生态学中将自然限制因子扩展到社会、精神因子。对教育生态系统,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是能量流与信息流,能量流不足低于基本需求时,会限制教育的规模数量和质量。当然,限制因子多种多样,对限制因子要看到它的客观限制性,重视它,分析它,不断排除其限制作用和影响,教育发展就会更快些、更好些。

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告诉我们,我们实施有效的幼儿园教育一定不能脱离其外在的整个社会生态的发展变化,我们不能片面追求所谓的“高质量”和“科学化”,而是应当因地制宜,与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不断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教育,促进农村幼儿的发展。

朱家雄教授关于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在朱家雄教授的《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应然发展——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反思(之十二)趋向》一文中,朱家雄教授提出这样的观点“在反思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运用科学主义这把双刃剑“指挥”幼儿园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利弊;应该思考如何将幼儿园课程改革放置于生态背景中去考虑,即一切从教育实际出发,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而不是从某些理论或理念出发;”“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应然”发展趋向,应与我国当今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保持一致。作为我国社会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虽然地位不高,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会影响社会和谐安定。我们应以宏观生态的视野,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审视由社会变革而导致的对幼儿园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顺应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应然”发展趋向,确立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应然”发展方向,并努力将“应然”的改革目标转化成为教育当事人“实然”的改革行为。”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相关理论: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幼儿园区域活动是一种基于各种活动材料的活动,活动材料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核心。在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主讲的《幼儿园课程论》中提出区域活动是“教育者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区域,让他们自主选择活动区域,在其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因此教师设计区域活动的类型与活动方式,“设计的不是具体的教育活动,而是活动的材料、环境。将教育意图或目标转化为活动材料和环境,通过创设环境来影响幼儿的活动,再通过幼儿的活动达到预期的发展。”

区域活动材料使用的互动性原则: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在操作基础上进行的教育活动,在区域活动材料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互动性原则,即注重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材料使用与环境的互动和材料提供与教师指导的互动。依据互动性原则,教师在材料提供和使用的过程中,都应事先考虑幼儿的行为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供适宜的活动材料,在材料使用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幼儿使用材料的变化,并做出适当的调整。

三.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外关于区域活动的研究内容很多,关于区域活动材料的提供与区域活动的设计均有明确的理论和具体的指导,相关的研究也比较常见,这些都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与实践支持,但将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变化、运用与整个社会生态的变化相联系的研究比较少见。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发现城镇化进程中,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变化和利用这些材料的有效方法,形成富有本园特色的区域活动;

2、通过研究,促进幼儿社会交往、操作、艺术等方面技能的发展;

3、通过研究,促进教师组织、实施、指导区域活动能力的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具体内容:

1、调查、统计、分析城镇化进程中,新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内容、种类和形式的变化发展情况,形成对新农村区域活动材料的科学认识。

2、研究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合理、有效运用新农村区域活动材料的策略,观察分析在区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幼儿与材料之间的互动情况,确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师指导方法。

五.课题研究对象:

研究生态取向下的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变化与运用,即在城镇化的背景下,农村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材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师如何适应这变化并依据这些变化实施有效的区域活动,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发展。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调查纪录的基础上形成初步的区域活动计划,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调整,行动之后进行小结,在小结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行动计划。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范文7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让学生由以前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组织者、引导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

一、设计好教学,用好教材

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挖掘教材,重组教材,了解学生的现有的知识储备,以便更好的去设计教学,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例如:我在教授宋元文化时,我首先和同年级的语文和音乐老师交流,了解到学生在语文活动课上曾欣赏过王菲演唱的坡的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游泳》、以及京剧的《脸谱》,于是根据我掌握的信息,我安排学生课下收集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的诗歌,并学唱王菲的《明月几时有》和京剧《脸谱》,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又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同时为自己设计教学活动提供了素材。学生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的到了巨大的满足感。从而激发了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了以往课堂那种死气沉沉的氛围。老师的教学变得轻松,当然这是建立在课前充分了解学情和充分准备的前提之下的。此外,课前的自由阅读卡和课后的材料阅读也是教材的有益补充,教师在用教材时也要加以充分利用,这也是新教材在编排时的一个特色。

二、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有益的讨论也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首先,讨论式学习是教师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学生经过自学思考,在教师引导下就某一历史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动探寻知识的教学模式。讨论式学习对于学生在学习中活跃思维、深化认识、发展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的过程中,一般是在教学难点、疑点处设计讨论,给学生三至五分钟交流时间,然后再让学生代表发言,教师再加以点评。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是有些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比较散漫,不得要领。往往给人的感觉是流于形式。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在教学实践中我逐渐感受到在讨论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有梯度,有思考性的问题。讨论题要具有启发性,能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使其思维有一定的自由度。问题一般涉及三类:一为史实性问题,学生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表述。二为解释性问题,根据教材可以基本解释清楚。三为评价性问题,学生要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通过研读补充材料,经过思考得出结论(每一学生的结论可能是不一样的)。这一类问题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愿望,拓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如何评价洋务运动”、“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等。

其次,讨论题必须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知识水平等,要选择那些难度适宜,既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又能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的问题。不同年级的讨论题要有不同的层次和深度。针对初中学生年纪小,知识、能力水平有限,一般不宜开展较大规模的课堂讨论,可以利用每课的思考题进行讨论。例如,初中第三册第3课教学中可以就“闭关政策对清政府有什么影响”展开讨论。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从清政府推行这一政策的主观目的和产生的客观效果进行分析,这不仅使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这一政策的实质,而且引导学生对开放政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高中学生认知水平提高,查阅资料、撰写讨论提纲、语言表达等方面均达到一定水平,因此,讨论题必须有一定的难度。例如,高一年级学生学习“法兰西第一帝国”时,可以围绕拿破仑上台的偶然性、必然性,拿破仑战争的性质及对拿破仑本人的评价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可在学习课本知识基础上,研读历史材料、图片,观看计算机多媒体软件提供的活动地图,形成对法国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及对拿破仑个人的整体印象,继而进行讨论。学生们通过讨论不仅提出有理有据的观点,而且掌握了历史学习的方法。在遵循量力性原则基础上的讨论,会使学生参与的面广,同时又易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如:在教授《中美关系正常化》时,针对“小球推动大球”这一问题,我设计了如下讨论:如什么是小球?什么是大球?小球推动大球是什么含义?这一事件在中美的关系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通过这样有浅入深的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在设计讨论时还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够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如在三次工业革命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到,科技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汽车的发明既便利了人类的交通,同时又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可以联系新闻中的热点节能减排问题。克隆技术的发明一方面可以研制新药,另一方面利用克隆技术犯罪。核能一方面可以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但另一方面用于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通过这样的讨论培养了学生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联系现实,培养了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开展多种教学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例如在“宋元文化”教学中,我首先请一位男生吟诵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让学生去感悟他豪迈的词风,同时问有没有同学会唱王菲的《明月几时有》,然后让会唱的同学给大家表演,此时课堂气氛达到了一个高潮。接着我又请一位女同学吟诵李清照的《声声慢》,“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凄凄,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将李清照哀婉的词风呼之欲出。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摆脱了以往教授文化课那种呆板的方式,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也真正让我体会到了成功的感觉。

在历史课中编排历史剧,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去感悟。例如:西安事变这一历史事件为抗日战争最后取得胜利起了关键作用。为了让学生明确西安事变[!]发生时各派的态度,为什么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为此课下编排了符合

历史情境的历史剧,让学生对这一难点有了更明晰的认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采用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范文8

关键词:指数函数;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多媒体;有效教学

指数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从教学要求看,一是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二是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下面是笔者在公开教学中对指数函数教学设计的三处改进。

案例一:新课引入的改进

(一)原始设计

1.复习旧知:

②函数y=x的定义域是

2.引入新课:师问:函数y=()与函数y=x,从形式上看有什么不同?生答:从形式上看,前者指数是自变量,后者底数是自变量。(引入课题)

(二)改进设计

1.创设情境:有人说,将一张白纸对折50次以后,其厚度超过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你认为可能吗?设白纸每张厚度为0.01mm,已知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为380000千米。

对折的层数y与对折次数x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设纸的原面积为1,对折后纸的面积z与对折次数x又有什么关系?(y=2x,z=()x)

2.提出问题:师问:能发现y=2x,z=()x的共同点吗?

学生思考片刻,教师提示:从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点?并用红粉笔标出指数x。

生答:指数x是自变量,底数是大于0且不等于1的常数。(引入课题)

(三)教学反思

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理论:“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作业”目前还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教学。但如果总是这样一成不变,就显得呆板与程式化。我们现在上课总喜欢说:“今天我们学习……”。教师不说,学生不问,教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学。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实践。在原始设计中,先复习与新授知识相关的内容,然后再从实际引入新课,与教材编排相一致,这样就数学讲数学,显得枯燥无味,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从学生感兴趣的一个生活实例出发,引起学生注意与争议,教师再创设实际问题情境,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强化了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巧妙地导入了新课。

案例二:多媒体使用的改进

(一)原始设计

1.电脑作图:教师用多媒体演示y=2x、y=()x的作图过程。

2.观察猜想:教师引导学生观察y=2x、y=()x的图像,猜想y=3x的图像形状。

3.电脑验证:教师用几何画板做出y=3x的图像,验证猜想。

4.归纳猜想:由特殊到一般,给出指数函数的图像分为01两类,并用多媒体演示它们的图像特征和性质。

(二)改进设计

1.学生作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后用几何画板作y=2x、y=()x的图像。然后,让学生在电脑上作y=3x,y=5xy=10x,y=0.2x,y=0.7x等函数的图像,并对图像形状的变化加以观察与讨论。

2.猜想形状:让学生猜想函数y=8x,y=0.3x的图像形状,师生讨论,并列出有关观察结论。

3.分组探究1:一般地指数函数的图像大致有几类(几种走势)?

4.分组探究2:分别满足什么条件的指数函数图像大致是图1、图2?

5.电脑验证:用几何画板作y=ax(a>0且a≠1)图像,任意改变a的值,展示底变化对图像的影响。

(三)教学反思

原始设计,多媒体演示放在猜想之后,仅仅起了一个验证的作用,体现不了机辅助教学的目的,有点画蛇添足,成了一种花架子。

改进之后,按照“动手操作—创设情境—观察猜想—验证证明”的思路设计,首先电脑作图,为学生观察、交流创设情境;然后,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图像,学生在相互争论、研讨的过程中进行民主交流,倾听他人意见,分享研究成果,猜想出图像分两种情形;最后,再用多媒体验证猜想。这样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思维习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张扬了学生的个性,顺利地解决了这一教学难点。

我们在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千万不要忘记“辅助”二字,辅助在不用多媒体教学时的难点处,辅助在点子上,而不能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案例三:指数函数的性质发现过程的改进

(一)原始设计

1.师生作图:教师作y=2x的图像,以作示范。然后学生模仿作y=()x的图像,以巩固作图方法。

2.电脑演示:教师用多媒体演示y=2x、y=()x的作图过程。

3.观察特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述两个图像的特征,并推广到一般情形。

4.归纳性质:根据图像特征,写出它们的性质。

(二)改进设计

在前面学生分组用多媒体做出y=2x,y=()x,y=3x,y=5x,y=10x,y=0.2x,y=0.7x等函数图像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归纳得出性质。

1.自主观察:对一般的指数函数,图像有哪些特征?

2.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后,展示讨论的结果。除得到图像的一般特征,更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学生还说出了函数y=2x与y=()x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等特征。

3.归纳性质:根据图像特征,写出它们的性质。

4.作示意图: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教师让学生作出y=8x,y=0.6x等函数图像的示意图。

师:观察与猜想是一种感性认识,并不表示结论一定正确,还需要进行理性证明……

(三)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知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

上述两种设计都注重让学生从事有意义的数学活动,都涉及了学生的探索活动和经常使用的研究方法,如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类比、联想、猜想等。

原始设计在实际教学中,活动缺乏内在联系,加上教师的束缚,活动单一,学生得出图像分两类显得较为生硬,接着研究的一般情形又似乎来得“突然”,从特例到一般情形并未起到搭桥引渡的作用,形成了一个认知难点。这样的设计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际上还是教师主导着课堂,牵着学生走,还是在教知识、教教材,是一种主导性教学模式。

改进后,改变了教学方法,教师放弃了全程主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由他们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在学生交流、研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观察深入,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教师则以学生伙伴的角色参与学生的认知学习,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指导学生,并积极地关注、倾听学生的交流。这样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思维习惯,为学生营造了安全的心理环境,学生非常顺利地学习了指数函数的性质,而且学生觉得这些思想方法是非常的,可以学到手且以后能用得上,为今后的学习作了必要的铺垫,这是一种典型的指导性教学模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是他们的天然权利,任何硬性灌输和强制训练都是侵犯学生学习主权的行为。

:

[1]罗文杰.指数函数的教学设计[J].广东,2007,(7):205-207.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范文9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地能力越来越强。在多种水文环境中,河流是人们日常生活利用最多,接触最多的一种。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同样也是一部治水治河的历史。现如今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城市开始不遗余力的改造城市的环境,而河流的整治又是改造城市环境不可缺少的一环,驳岸的设计改造又是整个滨河景观改造中最关键的一步。

城市滨河空间中驳岸景观的功能

1.防洪功能

防洪护堤,蓄水排水是滨水驳岸的最基本功能,它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在水位变化较大的河流驳岸改造中,这一点尤为明显,而其他水位变化不是很明显的潜水位河流的改造中,这一功能则没有特别突出。

2.生态化功能

“驳岸生态化”是自然形成的河岸或者具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渗透性的人工护岸。驳岸的生态化功能是个宽泛的概念,它包括调节水源、增强水体的自净、恢复水陆生态平衡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3.景观功能

一个城市要彰显出自己的特色,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时,必须结合所在的区域、区位、地里、环境、资源等综合自然因素,使得城市的发展与区域的发展相结合,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融合。作为城市滨水核心设计的驳岸不仅要满足人们视觉上的景观观赏,还要还要结合区域的发展来展现城市的景观特色。

4.文化功能

滨水空间和所在城市息息相关,驳岸景观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改良,还包括人文环境的发掘与组织,其对城市的文化形象有一定的影响。两者可以互相补充,均为形成城市品牌特色的关键。城市的历史文化及名人故事是驳岸建设的重要资源,通过历史文化墙体、形体驳岸等合理的将城市文化与驳岸设计相结合,使滨水空间充满文化气息。

驳岸岸线的设计方法分析

John Molly曾说过,“仅仅做好事是不行的,还必须有正确的方式”。正确的处理方式,对问题的解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驳岸来说,它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处理方法会与众不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城市的驳岸是一幅画,它是通过线条、色彩、构图在二维空间中以动人的造型,来反映生活,表达设计师的感情和理想。基于绘画的特征,笔者从这一特殊的角度作为其切入点,综合运用绘画的最基本词汇-线条、色彩和构图,来分析驳岸的景观设计方法。

1.驳岸岸线的曲线形处理

伴随着“Beautiful City Movement”的流行开来,目前国内出现了很多宽阔笔直的河岸道路,这些滨水道路的驳岸岸线处略显单调,使原本生机勃勃的水景失去了原有的活力。

如果我们将流动性更强,更加活泼的曲线型运用到岸线设计中去的时候,曲线的灵活多变,迂回曲折就会使原本死板僵硬的岸线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例如,我们在处理河流交汇处的岸线时,我们可以使用大的弧线,这不仅能够增强河岸在空间上的动势,还能够在曲与直之间预留出非常广阔的三角地带,这不仅有利于船只的转向,还能够形成独特的水上公共空间,使群众参与进来的机会大大增加。再比如说,如果我们将曲线用于桥头附近的岸线的改造,就会产生局部空间放大的效果:对于经过桥梁的人们来说,他们视野会更加的开阔,而对于站在船上的人们来说,曲线形的岸型则能够起到框景的作用,增强桥梁“门”的意向。此外,岸线的曲线化处理还能够再现城市内河的自然形态,保存原有的山水格局意味。

2.驳岸岸线的折线型处理

与曲线相比,折线可以产生一种渐变的向前涌动的节奏感,给人一种期盼。将岸线处理成“凹凸”有致的折线装,能够增强岸线内与外的联系与交流,增加滨水空间的面积,给人一种有进有退的感觉,还增强了滨水空间内水域与陆地的相互渗透。“凸”的部分能够开阔人们的视域,增加亲水平台的比例。锐角状的折线,能够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如果能够赋予适当的刚能,则可以起到吸引视线的特殊效果。这种不断变化与重复的节奏可以将岸线分割成若干段,每一段都有其特点,连接在一起就组成了节奏欢快的河岸线。

3.驳岸岸线的起伏性处理

驳岸空间作为水域与陆域的交界处,是围合水域空间的垂直界面。因此,岸线设计除了设计二维平面的设计之外,也要注意垂直空间上的处理与改造。

在岸线处理上,在驳岸岸线的处理上,应当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形态的基础上适当穿插人工元素,而不是像现在许多水利部门在进行河道驳岸的建设时,一味强调河道的行洪功能,将驳岸岸线裁弯取直,以便洪水来时,整个河道如抽水马桶,一泻千里。

城市驳岸的色彩处理

驳岸景观设计的色彩与绘画中的色彩有着艺术上的相通性,都是来自客观世界的光与物体,都是用来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的。

1.色彩对比手法

当两个或多个色彩以空间关系相比较时,能够形成明确的差别,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成为色彩的对比关系。驳岸作为陆域与水域景色的过渡地带,色彩的对比不易过大,因为如果对比过于强烈就会给以一种两种景色脱节的感觉。因此需要尽量的弱化对比,营造一个较为统一的色调,给人一种协调统一的感觉,将作为过渡带的驳岸凸显出来。

2.色彩调和手法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有序协调地组织在一起,形成具有整体、统一、连贯感的视觉效果的色彩搭配称为色彩调和。驳岸的色彩选择应当遵循当地的地域特征,应考虑使用与当地土壤或者这个环境色调相近的颜色作为驳岸景观的住宿色调。就地取材,这是最简单使用的方法,如方砖、条石、红土等。色彩的调和不是说一定要采用单一色彩,恰恰相反,如果是通过多种颜色之间的搭配,变化各种颜色的比例关系,最终达到协调统一,这种处理方法则更为难得。

结论

本文通过针对目前城市滨河空间中驳岸景观功能不全,缺乏创新性的问题,总结出了一些比较切合实际的驳岸处理手法。而如果想将此落实到实践中去,就需要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理论框架作为支撑,而本文的研究初衷就基于此。通过对驳岸设计理论的研究,使得本次论文写作取得了一些成果。

1.总结出了滨河空间中驳岸景观的设计原则:

(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化原则;

(2)生态化的原则;

(3)驳岸地带共享性的原则;

(4)统筹兼顾的整体性原则。

2.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分析了滨河空间中驳岸景观的设计方法,运用绘画当中的线形和色彩的理论指导驳岸岸线的处理以及驳岸空间的色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