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环境科技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05-23 00:00:42

环境科技论文

环境科技论文范文1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区域产业升级。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大量实践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技术优势、灵活的运行机制及对市场的敏锐把握能力,这使得他们能较快适应市场及用户需求变化,以较高的效率根据市场需求来从事产品(服务)创新、工艺创新、技术转移。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些特点和优势,不仅使之成为推动区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主体,而且是推动区域产业从制造到创造升级的基本力量。因此,世界各国,包括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把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南昌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样有力地推动了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005年,在南昌市123家高新技术产业单位中,大型企业10家,中型企业17家,小型企业96家,分别占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单位的8.1%、13.8%、78.1%,其中中小科技型企业占91.9%,科技型中小企业已成为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还有效推动了区域产业的升级,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主要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新材料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为主体。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镇待业人员的安置、下岗职工的再就业,这一切使南昌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扩招后的大量高等院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2008年江西省毕业生人数将创历史新高,预计达21万余人,比上年增加近5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尤为严峻。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多是知识密集型的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利于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由于其产品附加值比较高,能够支付比较高的工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有条件为大学生就业者提供比较高的报酬。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是进一步繁荣县域经济的重要手段。南昌县、进贤县、新建县、安义县、青山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是南昌市的7个涉农县(区),中小企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贤县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医疗器械、文化用品、鞭炮礼弹、食品加工、特种水产、食用菌类等特色优势产业中;青云谱区内农产品、建材、水果、肉类、摩配、啤酒等中小企业专业市场发展良好。南昌县、新建县利用农产品资源丰富、区位条件好的优势,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撑点和增长点。但是,从总体上看,科技型中小企业所占比重不大,大多数中小企业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低。要进一步繁荣南昌市县域经济,必须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大对县域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集中必要的财力扶持县域内前景看好的中小企业脱胎成科技型中小企业,使之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这不仅是改善区域经济运行环境和质量的重要路径,而且是有效地推动县域经济发展,逐步从资源依赖型、投入支撑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的驱动力。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县域经济进一步繁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南昌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意义重大,但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力量还不是很强。从数量上看,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南昌的中小企业中,占的比重还不大,还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要使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进一步优化其投资环境。

二、南昌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环境分析

投资环境按照其可见性分为投资硬环境和投资软环境。前者是指与投资活动直接有关的物质条件,主要包括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物质环境。后者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社会、政治、法律、文化、经济等许多无形要素。投资环境差,中小企业投资成本就高,过高的投资成本将增加交易成本和投资风险,将难以吸引和留住区域内的中小企业。因此,包括科技型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发展和投资环境的优化密切相关。

南昌市投资硬环境近年来有了较大改善。从基础设施看,作为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进入内地的重要中转地之一,南昌的航空、公路、铁路、水路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初步构成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立体交通基础;从自然资源来看,南昌淡水、土地和农产品、矿产等资源丰富,具有资源比较优势,以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依托发展起来的特色食品加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一直是南昌市中小企业的强项;从地理位置来看,南昌地理位置优越,历为“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之地。南昌投资硬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例如,南昌距离出海口较远,还没有完全融入区域经济城市群中。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土地政策收紧,南昌过去以土地为最大“卖点”的低成本优势目前正在丧失,中小企业投资硬环境需进一步完善。但相比之下,就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讲,投资软环境更关键,它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环境。科技型中小企业最为关注的是减免税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科技融资政策。南昌市目前对高新技术企业有一系列优惠的税收政策,如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内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自获利年度起免征所得税两年。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可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

但是,现行的科技税收政策主要是针对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企业和外企,而对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外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几乎不存在科技税收优惠政策,使得一些非高新开发区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难以享受优惠,降低了政策效率;南昌在科技融资政策方面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也有相关的扶持,如南昌市政府设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是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专项基金,通过无偿资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但受惠面还是非常有限的。总的来讲,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绝大多数属于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相对于政府对国有大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各种优惠政策,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环境还有待完善。

(二)经济环境。投资软环境和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密不可分的,经济环境展示的是一个城市经济实力,经济发展水平高,就意味着市场容量大,社会购买力强,这也是吸引投资的必要条件。南昌是江西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南昌市2007年实现财政收入190.61亿元,近5年南昌市经济增速虽连续超过15%,但与中部地区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总量仍然偏小,2007财政总收入在中部省会城市中排位最后。政府财政能力不强,直接影响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力,也势必影响到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的力度。虽然,南昌从2006年起,将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每年增加到1000万元元,但这相对于沿海发达城市还是有较大差距的。

(三)社会服务环境。社会服务环境反映政府综合管理水平和服务业发展的状况,服务环境主要是指政府行政部门对企业的服务和社会中介等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的社会服务。公共服务是南昌市投资软环境的根本问题。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势单力薄,更需要各种社会化服务,如政府、有关组织及中介机构提供的技术、人才培训、信息交流、财务审计、法律、技术咨询等服务。从政府行政部门对企业的服务现状来看,近年来,南昌市政府已经认识到服务环境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一环,2001年至今,先后组织4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为全国保留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城市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推出的《200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显示,2004年在中国200个地级以上城市(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中,南昌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排名第30位,从数据分析中看到,南昌综合竞争力提升的最大拉动力是来自政府管理竞争力的提高。从社会中介等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的社会服务来看,南昌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中所获得的技术支持、信息咨询、法律支援、投资咨询、职工培训和人才培训、市场营销等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和东部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四)融资环境。目前,南昌市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南昌市统计局资料显示,在被调查的200户企业中,有166户中小企业认为资金紧张制约了企业发展,占企业总数的83%。而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技术开发活动的不确定性、长时效性,科技型中小企业较一般中小企业而言,需投入资金更多,风险更大,而且一旦技术开发失败则少有回旋余地。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最大的难题是融资问题。除了极少数科技型中小企业有创新基金支持外,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目前还只能依靠自身积累进行发展,无法形成规模经济。特别是一些新投产企业,由于信用度低,无法筹集到足够的流动资金,影响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南昌市政府做了许多工作来解决这一难题,例如,到2006年12月7日为止,南昌市共有22家担保公司来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资金支持。但由于市场主体不明确、信用担保基金来源单一、担保机构多头管理等原因,有25%担保公司业务处于半停滞状态。当前,资金难题困扰南昌市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出现下降趋势,严重影响了企业后续的科技创新能力。因此,就南昌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融资“瓶颈”一直是需要破解的难题。

三、优化南昌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环境的对策和思路

南昌已经确定了“和谐创业、富民强市”的战略方针,在这样的背景下,优化南昌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环境将更大范围地拓展其发展空间。对南昌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环境的优化,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投资硬环境,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从软环境方面着手改进,在改善经济环境的基础上,尤其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提高南昌市区域金融服务能力,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需求

1.建立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破解其融资难的有效途径。南昌市政府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符合市场经济制度要求的企业信用制度,建立有效的信用征集、评价、系统和严格的违信惩罚制度,强化整个社会的信用基础。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是其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其主要作用是收集和保存企业的信用记录,帮助银行和其他企业更全面、准确地了解企业信用状况,为企业的融资和其他交易活动提供便利。同时它还可以充作信誉抵押品,减轻本企业在融资中实物资产抵押、担保的压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信用服务机构和企业本身的共同努力,

2.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南昌市担保体系是以政府政策主导型担保为主,政府出资较多,而民间资本介入较少,担保贷款远远满足不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建议政府大力发展社会互助型担保制度,运用社会互助担保方式弥补政府政策型担保方式的不足。社会互助型担保主要由企业以会员制形式组建,通过会员缴纳风险贷款保证金,进行会员之间的互助担保,获取金融机构贷款。互助型担保机构承担的风险最终由会员分担。由于担保审批人与担保申请人相互较为了解,他们在行为和思维方式上具有很强的趋同性,容易形成群体信誉机制。处于劣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互助担保联合起来,在和银行的谈判中可以争取到较为优惠的贷款条件。由于商业担保公司是纯粹以赢利为目的的,可能加重企业负担,建议适当采用。

3.完善资本市场,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中小企业在直接融资市场上受到重重限制,过高的门槛阻隔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直接向社会募集资金之路。如《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最低为1000万元,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等要求,这些硬性条件都是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难以达到的。我国在2004年推出了中小企业板,目前中小板市场在加快扩大规模,这对南昌市包括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内的一些目前规模不大但具有良好成长性和潜力的企业而言,无疑是个很好的融资机会。南昌还应大力发展创业投资机构,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吸引各种社会资本进行风险投资。此外,还应引导中小企业通过产权交易中心等渠道,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民间或海外资金。

(二)优化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短缺,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使其抗风险能力非常薄弱,政府的政策性资助是解决这一问题有效手段。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讲,包括投入、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等在内的各项政策是长时间、普遍起作用的因素。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环境的优化,政策是关键。政策制定要有科学性,要在广泛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吸收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各类相关群体参与到政策的制定中来,以确保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现实可行性。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考虑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出台有针对性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同时,要真正落实各项政策,树立政府信用,增加政府在投资者心中的可信度。落实各项政策关键在于政府职能转变,最重要的职能转变就是服务职能的转变,从热衷于“管、审、批”的干预型政府转变成致力于“扶、帮、助”的服务型政府。同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社会的全方位服务,具体包括中介服务、教育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等。目前,要根据南昌市的实际情况,逐步构建一个结构合理、门类齐全、机制灵活、功能完备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要按照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框架,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南昌还应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陈长伟,赵维双,王春杰.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数量经济分析[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07,(2).

[2]计文青.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出路选择[J].探索与争鸣,2004,(8).

[3]伊永贵,樊贵祥.多管齐下解决难题——吉林延边州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分析[J].金融时报,2005,(9).

[4]谢晓国.江西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战略思考[J].企业经济,2004,(12).

[5]吴敬琏.发展中小企业是中国的大战略[J].宏现经济研究,1999,(7).

环境科技论文范文2

环境科学中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从多层面进行的,计算机的多种技术对环境科学的多层面有着相对应的应用。在计算机的关键技术上有图像的处理技术,主要是对图像进行获取以及存储和传输等,数字图像在计算机上是依靠着位图形式存在的。另外还有数据库技术,其主要起到数据的保存作用,目前最为常用的数据模型有网状模型以及层次模型两种数据模型,对环境监测数据的处理有着重要作用。在计算机技术的控制技术方面主要就是自动控制,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将生产过程自动地按照预定规律进行运行[3]。还有软件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3S技术,值得说明的是,在3S技术当中主要包含了全球定位系统以及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虽不在计算机技术的领域但是这一技术也在环境科学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将其和计算机技术得到结合能够更加高效地对环境科学进行研究。在对计算机技术进行简要阐述之后,在环境科学中的具体应用上就要将这些技术进行综合探究。在计算机技术在环境科学中进行应用中首先在环境影响评价以及质量平面发挥的作用,在城市以及海域和地下水等环境质量评价当中还可将3S技术当中的GIS技术进行制作专题图片,这样能够使得用户在全要素的地形图上得以输出同时也能够根据图像了解污染源的分布情况以及大气质量的功能区划分。然后再通过计算机技术中的数据库技术对环境空间数据进行建立,如对工厂以及交通等污染源的数据和属性等,还可对环境质量信息数据进行及时的建立,如水质量及空气质量和噪音等方面的质量进行数据的建立。另外,地理信息技术还能够将环境信息和地理位置进行综合性的处理和管理,通过计算机来实现空间数据的输入以及查询和分析等。通过计算机技术还能够对环境进行实时的监测分析,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包含着水质以及大气和土壤等环境的监测,另外还能够对一些有着放射性的物质以及噪音污染等进行检测以及分析。

在这一过程中会存在着时空因素的影响,故此还需对相关的技术进行改造,要能够确保连续性,在具体的检测分析过程中要能够采取自动和连续的监测手段相结合的技术系统和网络数据传输系统,这样就能够对环境的污染情况进行详细准确的分析检查。例如可以在对大气进行污染监测的过程中,应用RS监测技术对大气的污染分布加以绘制,还可根据不同类型的城市进行对固定区域采取光谱性质的划分,关键是要能够对这一污染状况通过多环节加以实施。在对水污染的治理过程中可以结合着网络智能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的监测,在这一监测系统方面主要就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然后对一些高新科技加以应用,再对区域以及流域的水资源信息进行获取、传输以及管理,在现代的水资源管理基础上将计算机技术作为应用基础优化配置,通过远程自动控制的技术对一些水利工程等进行科学的管理。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上可利用3S技术进行监测,而环境规划以及环境的管理则要通过环境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在计算机的软硬件以及网络通信设备的支持下将环境信息进行科学直观化的呈现出来,在管理的效率上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2结语

环境科技论文范文3

关键词:水工环工程;岩土工程;理论体系;应用;发展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水工环地质及岩土工程理论体系的形成

1.1水文地质核心理论的形成

水文地质工作在20世纪70年代水文地质核心理论是科学技术找水理论,找水工作遍布于祖国大地的每个地域,积累了丰厚的地下水资源成果资料。渐渐地水文地质的核心理论进入了生态环境水文地质新阶段,如今,当代水文地质理论的应用全面进入了水资源科学调配、科学管理、科学利用、水文地质理论已形成了水文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以及技术量化与社会以人为本的良性循环协调系统。

1.2工程地质核心理论的形成

我国工程地质工作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起步的。从工程地质缺少到基本适应各种复杂地质条件的大型工程建设的需要,又从基本适应到完全满足国民经济建设所有部门的需求,尤其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为水利工程、电力工程、铁路工程、港口桥梁、隧道工程等大量重大项目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发挥了超前性、全面性和广域性的服务功能,其理论成果为规划、设计、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1.3环境地质核心理论的形成

中国的环境地质工作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工程建设进程加快,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从农村到城市,表现在地表水与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矿山及山地区域的透水事故、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问题频发,西北草原沙漠盐渍化等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凸显。环境地质工作的主要工作目标与任务:开展环境地质调查,制订治理地质灾害规划及其对策。

2岩土工程地质核心理论的形成

我国岩土工程自改革开放以来,就把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环境相结合,形成生态岩土工程,并在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体力学等学科基础上,与土木工程学互相渗透,已形成了一门新的具有边缘学科性质的独立学科。学科通过高新技术与高新理论的发展,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迸,形成了一个综合化、分层与深层化完善的新理论与新技术创新体系,并且与世界接轨。从岩土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勘察、设计、计算、施工、监检测量、材料设备维护等均建立绿色环保、生态环境岩土工程总成。

2当代水工环地质及岩土工程理论体系应用及发展

2.1水文地质理论体系应用与发展

我国水文地质理论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就基本形成。核心理论以找水打井应用技术为中心,为工农业、国防现代化建设、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服务做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我国水文地质核心理论与应用技术得到飞跃性发展,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指导全国性地下水资源调查、勘查、监测与保护,取得的成就巨大。

水文地质学理论体系应用与发展为多学科交叉渗透成为主流,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水文地质学的理论发展与相关类学科交叉渗透与融合已得到了全面广泛地应用和发展。现代水文地质学与现代科学紧密结合,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及相应产生的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对水文地质学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重大影响。现代应用数学与水文地质学的结合,特别是数值模拟方法得到普遍应用,模型研究成为水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使水文地质学从定性研究发展到定量研究的新阶段。许多新的分支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如岩溶水文地质学、遥感水文地质学、环境水文地质学、医学环境地球化学、污染水文地质学以及数学水文地质学、水资源水文地质学。新技术、新方法都得到普遍应用,推动了水文地质学的发展。水文地质学应用于城市,为城市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决策起到了先导作用。

水文地质学应用于农业,有效利用地下水解决农作物及植物生长需水短缺的问题。水文地质学科为生态农学、土壤学、乃至农作物及植物基因改良技术起到了推动进步发展的作用,生态农业试验基地硕果累累。

水文地质学与岩土工程建设息息相关,特殊岩溶及岩溶地下水问题是当代水文地质研究的主题,特别是岩溶复杂的桩基础工程更不可忽视。水文地质学科在工程建设别是地下工程中的各个领域都是不可或缺,众多的地下建筑工程与相关水文地质问题的出现,或者水文地质问题的修复,都有应用专门水文地质学科技术与其他学科技术交叉的水文地质工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的可能。

2.2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理论体系的应用与发展

我国工程地质理论体系应用早于环境地质。1949年至1979年为工程地质理论体系应用与发展期的启蒙至初期阶段,称为奠基阶段,主要以工程地质学科为主的理论应用体系。基本工程地质勘察经验成果应用到工程地质这门学科从理论上和技术上不断发展革新,这个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规模不大,环境地质问题不突出。自1979年至今改革开放的30年中,工程地质学科的发展进入了高层次的活跃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我国进行了大规模建设,是国民经济与工程建设快速发展的时期,然而也是人口与资塬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时期。工程活动的空间和规模迅速增大,从而产生了环境地质问题日益突出。

当今强大的工程地质学活力,来源于广大工程地质科学技术工作者在复杂的环境地质条件下,解决了众多地质问题,从而产生了土体结构力学、土体水文环境地质学、地质灾害环境学、城市工程地质学、城市环境土工学、矿山环境地质学等学科,发展了工程地质,解决了工程地质与工程建设脱节问题。应用工程地质学的新目的与任务使工程建设和运营最大限度地并保护环境长足发展。当今,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学吸收现今科学思想丰富自身理论,深入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为国家国土规划与资源开发、城乡一体化的各类工程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环境保护,还为地质灾害所造成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问题的急救抢险以及灾后的经济评估或者灾害后的恢复重建等系列的环境地质技术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我国当代环境地质学科技术与理论水平已达到世界行列标准。当人们认识到资源耗竭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将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城市环境地质理论的发展依靠得天独厚的现代城市标准发展空间与现代科学新理论新学科紧密结合,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及相应产生的系统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等,对环境地质学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2.3岩土工程理论体系的应用与发展

我国的岩土工程工作是改革开放以后全面深入到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中的。岩土工程学是一门新的具有边缘学科性质的独立学科。它是工程地质学和水文地质学的分支,是把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应用到工程建设诸多领域。在工程建设中,他与其它相关学科交叉渗透,高度集成与应用后形成岩土工程。我国岩土工程应用理论步入到法规技术标准后相应的建筑工程技术质量审查机构已成立,建立了执行建筑施工图审查标准办法,配套的岩土工程各类技术规范与规程及其法规三十余部相应出台。实施岩土工程及注册师制度后,打破了过去专业过细过窄的界限,拓宽了岩土行业技术人员全面掌握多学科知识,同时拓宽了技术知识服务领域,全面提高了岩土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国岩土工程与世界同步发展,已进入到第四次浪潮。

纵观岩土工程学科及其技术理论上有的发展与创新。横观岩土工程在诸多领域仍然研究不足、探索不清。基础施工中涉及岩土结构、地下水问题解决不准。例如,湖北劲牌有限公司保健酒基地二期联合车间工程地下建筑抗浮问题。因地下水问题评价不清。基坑周边地下水补给、排水条件未查明而未提供抗浮水位,也未作抗浮设计,更没有施工抗拔桩,地下室的地下基础为梁板式钢筋砼筏基基础类型。一栋四层的车间工程主体完工后,因地下水作用使地下室整体上浮,梁板开裂,后经处理基础的修复费用达数百万元。

3结语

水工环地质与岩土工程两个专业学科都是地球地质大学科的支学科,两个支学科的共同持点与目标相互一致,都是怀抱地球,面向大自然,为地球的永生及人类与大自然生命的存在,用自身的科学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去了解自然与改造自然。这就是本行学科共同持点与目标。水工环与岩土学科的理论体系一脉相承,互为一体,谁也离不开谁,同属自然科学。用学科过硬知识与技术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学科的理论体系还得依靠多支学科合作,进一步发展,技术创新,理论创新,水工环与岩土工程技术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水平都将有新的重要突破。

参考文献

环境科技论文范文4

(一)设计艺术学的概念

设计艺术在处理好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同时,更偏重解决好物与人之间的关系,格外重视所设计的产品对人的心理与生理所产生的作用。艺术设计学是一门边缘交叉的新兴学科,是集汇艺术、科学、经济三门学科研究的主要所研究的内容,它的内涵和外延在当前作用下不断地充实和发展,目前它的学科体系尚在构建和完善中。在潘鲁生主编的《设计艺术原理》一书中,给设计艺术下的定义:是指以设计艺术的纵向历史发展和横向的理论研究为对象,针对设计发展和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以及经过不断验证提炼的艺术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和凝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前瞻性和规律性的理论指导,是对设计艺术活动的理性思考。设计艺术几乎包括了设计艺术学中的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和内容

人类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类创造理想生存环境的历史;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也是人类改造自身生存环境的历史。环境艺术设计是时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环境艺术是以科学美为前提,进而表现出功能美;以功能美为基础来达到完善科学美的目的。在人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事物的的原则驱动下,人类对环境的艺术化处理,即环境艺术设计,是改良人类生存环境、提高人们生计质量、创造出理想生活的一种有用手段,环境艺术起码包含城市规划、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公共艺术、城市雕刻、壁画、和供人们生活、工作、休息的内部空间,即室内空间。

(三)设计艺术学科中有关环境艺术设计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设计艺术学科是一个具有归纳、多元交织、权变的特别学科。由于其学科的本性决定了,它与新的材料,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社会观念、新的艺术形式、新的创造发明等等,它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对其产生影响,甚至会因为某个因素让其发生变革。因此,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设计主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可以这样理解:设计系统的主体是由许多其他学科的学科体系和相关学科的系统连接。设计艺术学科便是一个完全通达的学科体系,它必定要不断汲取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方式、新方法,以此在多元、交叉学科中不断发展壮大,以适应时展的需要及社会的需求。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包含在设计艺术学科中,它自然而然受其影响,也要不断地吸收-发展-壮大,以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范围及其理论研究的内容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范围

环境艺术设计是为社会大众创造出更加适宜的生存、生活以及发展的理想环境,是为社会大众营造出舒适、理想的生存环境空间的设计行为和设计方法。它与人类生活所涉及的多方面因素休戚相关,同时它与人类多方面的联系不仅对维持现代人类生活起着直接作用,也体现出了浓郁的时代文化特征。环境艺术设计的范围,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艺术美学等,系属跨领域跨多种学科,范畴极其宽泛。它是集多种艺术、学科组成的综合性的有机整体。在其与空间、时段、目标的广泛性上,凸显出了它与其他艺术门类不相同的特征。它是以自然环境为出发点,通过人为的空间分割、规划、设计和景观营造建设手法,采用各种艺术、技术的手段,在满足人的需求的基础上,协调人、社会、自然环境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此营建出优质的生活、生存环境。“它包括建筑设计,室外环境设计,室内环境设计,景观设计,绘画,雕塑,广场设计,围绕主体建筑相关的外部等路桥和辅助设备,城市规划设计也属于这一范围”。

(二)环境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的内容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覆盖面很广的跨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因为它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艺术,其决定了和建筑学、环境心理学、美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学科的有机结合。环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见识的不段增长,人类生活面的不断扩宽,环境艺术设计自身的知识面也要不断的拓展。其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三、环境艺术设计在整个设计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环境艺术设计是多学科的综合

1.设计学中对设计类型的划分

在设计学中,对于设计类型的划分,不同的设计家和设计理论家由于自身所处的设计范围和他们本身所从事的行业的对设计的观点不同,进行过不同的归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发展,设计的领域也在不断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日常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扩展,过去的设计类型的划分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设计活动,复杂的设计现象。在这样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设计家和设计理论家绝对倾向于按设计目标的不同,把设计大抵划分为:“为了传达的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为了使用的设计——产品设计;为了居住的设计——环境设计三大类型,这种划分方法的原理,是将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自然——人——社会,作为设计类型划分的目标点”。

2.环境艺术设计是多类型的设计

环境分自然因素环境和人造因素环境,自然环境经由人工的设计、划分、营建、艺术化处理而成为人造环境。人工环境按照空间形式可划分为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按功能划分,可分为居住环境、商业环境、工作环境等。设计界和设计理论界由于对环境艺术类型的区分并无统一的准则和方式,所以多半是根据空间形式来进行分为建筑环境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室内环境设计、室外环境设计和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等。

3.环境艺术设计综合多学科

环境艺术是一门综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美学等的艺术,是一种人为的艺术和自然环境表现形式的艺术。环境艺术设计即满足了人们生活的需求,又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推动了环境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诗意地栖居大地”,“适合于人、适合于空间、适合于时间”,即环境艺术设计的“三个适合”,它与环境艺术设计的“三个原则”其作用越来越被人类重视。比如,在多元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推进下的我国城市环境艺术,其发展模式也愈加的现代化,多样化,专业化。其文明发展,也融汇科学性、艺术性、公共性、趣味性于一体,经过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活化处理,从而促使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推动环境艺术与城市环境设计的和谐、绿色、可持续性的良性循环发展。

(二)环境艺术设计对当下建立设计艺术学科有了新的认识

进入21世纪后,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人们创造理想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对建立设计艺术学科的主题的确立一个新的认识。当今环境艺术设计,把经济、意识形态、技术、社会特质加以重视;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诸多要素中,将技术、科学、人文、美学等和其他商业因素加以融合,成为一体,大大扩展了设计艺术学的深度和广度。资源问题、生态问题、设计形态问题是21世纪我国设计艺术发展的三大主题。环境设计对未来社会文明的思考,不能简单地理解与市场结合即可,而是要有长远发展战略的眼光,如何进一步解决未来新的社会问题和进一步更新现有的设计语言?因此,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研究更应以“知识整体”的观点为立足点,不断的在整个系统中吸取新的理论、方法、方式,促使设计艺术学逐渐的完善和成熟。

(三)环境艺术设计在设计学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设计实践、设计现象、设计规律是设计学研究的一门专业学问。恩格斯曾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我国设计界长期以来都只是重实践轻理论,或重技艺轻研究,造成了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的失调。忽略理论和实际的钻研,便是忽略能给将来带来成长的强大优势,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和来源,而理论反过来又能指导设计实践,让实践得以提升,如此循环反复,并不断的推动设计实践和设计理论得以全面深化和发展。环境艺术设计是理论和实践的综合体,其设计理念、设计手法、设计思维、设计表达等都离不开实践对理论的检验,同时其设计理论通过设计实践得以全面深华。环境艺术设计如果没有具体的设计事例来说明就会显得空洞;具体的环艺设计实例没有抽象理论的作依托就难以达到解决问题的实际。以设计的形式美法则为例,人们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可运用形式美的规律进行构思、设计并把它实施、营建出来。就是利用重复和交替、韵律和节奏的形式美法则作为构图手段与设计实施,这是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力回答。

(四)环境艺术设计体现设计的文化特征设计文化是人类艺术创作的文化

设计作为造物文化,它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现。“文化是人的产物,人也是文化的产物,人创造文化,同样文化也造就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设计文化的体现,反映的是文化的创造力和主动性。“文化是一种经过时间的洗礼而形成的生活印记的沉淀,是不可复制的”。雷蒙.威廉斯曾说: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方式描述。由于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不同以及历史发展不均匀性,形成了各国、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特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其文化博大精深,拥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并且经过千百年的继承和发扬,构成了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文化特征。文化在其向前发展过程中,出现一种特定现象即文化回归、文化复旧和文化反弹的迹象,环境艺术设计是文化的一部分,必然同其他文化一样出现此迹象,也就是常说的本土化现象,环境艺术设计的本土化,也正迎合了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方向。我国当下环境艺术设计中对传统文化要有新的理解,而不是照搬照抄,应该在继承中求发展。如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设计,就是我国传统环境设计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扬的综合体现。向前发展过程中,出现一种特定现象即文化回归、文化复旧和文化反弹的迹象,环境艺术设计是文化的一部分,必然同其他文化一样出现此迹象,也就是常说的本土化现象,环境艺术设计的本土化,也正迎合了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方向。我国当下环境艺术设计中对传统文化要有新的理解,而不是照搬照抄,应该在继承中求发展。如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设计,就是我国传统环境设计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扬的综合体现。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是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继承是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源泉,创新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灵魂。人类环境要持续发展,必须要把人类文化和历史加以保护和利用,并借用科技的力量不断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

四、结论

环境科技论文范文5

经过多年的建设,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一套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平台,进一步完善该平台的功能,充分利用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该平台的作用,是实现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最可靠途径。(1)实验与研究基地: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有环境生物技术实验室、环境微生物实验室、环境化学实验室、环境毒理学实验室、环境监测实验室、固废物实验平台、水处理实验室、大气控制实验室、膜技术实验室等。实验室为学生课程实验、开放性实验和创新实验提供良好的平台。(2)实践教学基地: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持有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废水甲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甲级资格证书等。作为学院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环境影响评价实习和毕业实习提供了很好的实战平台。(3)产学研基地:杭州博世华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已成功开发多项废水和废气治理技术、固废物处置技术。通过产学研基地,充分利用学校、学院科研力量与企业的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4)校外实习基地:学院与杭州市多家环保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其中杭州七格污水处理厂、杭州九溪水厂、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等作为学院校外实习基地,提供了学生参加校外实习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场所。

2认真实践环节

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认知实习、课程实验、环境影响评价实践、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将这些具体环节进行有机衔接并有序地认真实施,是实现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根本保障。

(1)认知实习:认知实习是在学生即将开始学习本专业理论课程之前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其他各实习环节的基础。环境科学专业在第一学期安排了20个学时的认知实习,通过认知实习,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使其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实验:课程实验是对课程基础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巩固,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课堂理论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环境科学实践课程的设置过程别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和拓展、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实验报告的总结和分析,这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总结和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3)课程设计:设置了3周的环境科学专题课程设计环节,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运用一门或几门课的知识,通过必要的参考资料的查阅和整理,去解决环境科学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

(4)毕业实习:在大四第一学期学完全部专业课后,组织学生分别到各环保公司、各生产现场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验证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提高思想认识。

(5)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设置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四年学习基础和知识的系统总结和应用。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效果显著,包括文献的调研总结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论文撰写能力、学术论文的演讲能力以及回答问题的能力。

(6)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学生走出校门、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2008级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在暑期进行了“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以及环境人才需求特点分析”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访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和相关企事业单位,了解环境科学专业特点及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并开展主题班会,增加了同学对专业的了解,明确了学习目标,激发了学习兴趣。

(7)开放性实验、创新实验:开放性实验、创新实验可以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更好地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新生专业介绍时也介绍学院专业老师的研究方向,鼓励学生从大一开始与专业老师接触,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实验,也可以跟专业老师共同探讨,选定题目,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教学环境。

(8)其它:在教学体系培养中,专业教师也结合课外科技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勤工助学活动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实践环节与理论知识的衔接

实践教学的构建和有效实施,依赖于对实践教学改革内涵的正确理解、实践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实践课程的准确设置、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的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整体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专业特色的显现。要真正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必须紧密结合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是主从关系,而是辩证统一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实践环节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反过来理论知识又可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只有在理论和实践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引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在环境科学专业教学安排上,学生认知实习、课程实验、社会实践等各实践环节由理论授课教师和专业教师指导,以达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真正结合。

4结语

针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对环境保护的迫切要求,导致了对环境科学人才的很大需求,这种需求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都是潜在巨大的。但在实际环保工作中也暴露出了我国高等环境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诸如学生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实践能力较弱,社会适应性较差,就业渠道单一等[4]。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旨在探索一种适合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高途径的模式,配合教学计划,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激发和调动学生参加专业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培养的学生适应当代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探索过程中,应坚持针对性、实用性、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相结合以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保证实践教学的实效。

(1)针对性原则:针对环境科学专业的特点,分析学生未来岗位(群)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确定实践教学的总体框架和具体的技能培养方案。

(2)实用性原则: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需要,从实际、实用、实践的角度出发,建立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以及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环境科技论文范文6

关键词:农林院校;环境科学;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9-0166-03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和“人才创新能力不强”是当前人才发展无法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原因[1]。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党和国家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实践是创新的重要来源,实践教学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操作性,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不可替代的环节,决定着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成功与否,是学生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2]。而实践教学目前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实践教学环节在高校发展中的“短板效应”依然突出,加强实践教学工作已经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3]。

一、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环境科学与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需要具备创新能力的环境专业人才。环境科学是研究和揭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指导人类进行环境实践的科学体系[4]。它源于人们对于周围环境及其影响的高度关注,并随着众多环境问题的出现而迅速发展成为一门新兴学科。环境问题具有显著的时间特征及地域特征,应根据不同的目的、对象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制定科学的政策、最佳的技术方案、经济的工程措施和有效的管理措施加以解决。因此,环境科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近年来,环境问题日趋复杂,并表现出明显的复合化和国际化特征[4]。这就要求环境专业人才应具备很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创新能力以及系统整体优化的观念。

2.环境类毕业生就业形势与需求的矛盾迫切要求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和破坏现象也日益突出。为了实现“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对环保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势必会持续增加[5]。目前环境类人才就业表现出多元化趋势,教育行业、事业单位、环保企业、考研、环境产业等是本类专业本科生的就业主渠道[6],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经济效益较好、污染较重的企业需要进行环境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等;二是迅速发展的环保产业和环保公司需要进行环保设备生产、环保技术开发、环保治理工程设计等;三是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污染治理等;四是环境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懂ISO9000、ISO14000认证等的环保技术人员[7]。但是,由于政府环保部门、事业单位大多编制处于饱和状态,每年环境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到这些部门不到5%。由于缺乏创新能力和环境类专业教学的偏理论性倾向特点,使得用人单位对环境类专业毕业生产生“偏重理论、缺乏实践”的偏见,经常使环境类毕业生失去与相关专业择业竞争的机会。而综合能力强、专业技术过硬的毕业生在竞争中更具有优势。可见,要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就要强化创新性实践教学环节。

3.目前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实践教学是环境科学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一些高校的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投入不够,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影响了教学质量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具体表现为:学生的专业技能比较薄弱,实验基本操作不规范;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佳,很难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环境教学实践平台的欠缺,表现为经费投入相对不足,仪器设备数量总体不足,先进仪器设备偏少。调查表明:环境科学专业(统计了43所高校)投入的生均实验仪器设备费仅为2.0万元(其中最低的仅为0.1万元),因此难以构建良好的环境教学实验平台,甚至不能满足开设相关环境实验课程的要求。另外,很多高校都缺少实践教学基地,实践环节不能很好地得到保证。另一方面,则是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相对落后与分散,实践教学大多为依附于理论教学的验证式教学,没有形成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由于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专业教学涉及面广,在培养模式上大多仍处在探索阶段,难以使学生做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而实践教学建设比理论教学相对落后,不适应新时期对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新形势下影响专业实践教学的不利因素过多,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不够。如实习时间过于分散、专业技能培训较少等。

二、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全力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本着培养“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人才的原则,把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在培养具备环境科学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基本素质包括计算机和英语应用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交往沟通能力等;而专业技能包括对环境系统特征、环境变化过程、环境质量演化规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应用技能,进行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以及污染治理等工作技能,是学生在社会职业中直接应用的技能。创新技能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实验研究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成。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主体,是以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为依据,把知识、技能与素质融为一个整体,科学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本着“通识基础与专业特性兼顾”、“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并重”的原则,根据环境科学专业对科学研究能力、环境监测与评价能力、污染治理和工程设计能力、环境规划与管理能力以及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需要,以专业综合实习的建设为契机,将专业实习按知识体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模块化设置,有效利用专业实习的时间和实践平台,构建并形成重视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层层递进,不断升级的“5+3环节、核心5模块”的创新性实践教学新体系。“5+3”环节:必修5环节――基础实验、综合实验、研究与设计型专业综合实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毕业论文和课外3环节――大学生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和大学生“挑战杯”等科技活动。5模块:按照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研究与设计型专业综合实习由五个模块组成――生态环境认识与调查综合实习、环境生物与化学研究综合实习、环境监测与评价实践综合实习、环境污染治理设计综合实习、环境管理与规划课程论文综合实习。“5环节”和“5模块”都是螺旋上升,层层递进的,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提升。

3.主要实践环节的内容和作用。基础实验环节主要满足基础知识掌握与深化和基本技能的培训设置,与理论教学配套进行。所涉及的课程主要有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大学物理、仪器分析、土壤学、微生物学、工程制图和CAD和环境监测等课程的基础实验教学部分。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综合实验环节需要满足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和综合应用基本知识的能力,因此,是在学习了四大化学、仪器分析、环境学、土壤学、生态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和环境监测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后开展环境化学综合实验和环境监测等课程的综合实验部分,从而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研究和揭示一些环境现象的微观机理。主要提升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信息获取能力和观察研究能力。专业综合实习环节是系统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主要平台。5个模块都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且从不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模块对创新能力的不同方面进行交叉与系统培养。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同时在上述能力的基础上提升表达沟通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生产实习环节实行一人一题,自行联系实践单位,寻找环境问题与科学问题,并设计解决方案。重点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毕业论文环节实行导师制,一人一题,根据任务,设计方案、具体实施、数据处理与分析和撰写论文等,范围涵盖生态、土壤、生物、水质、固废等领域的环境问题的研究。是以上五种能力的综合培养。辅助三环节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及大学生“挑战杯”等项目在我院比较普及。每年参加这些活动的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几乎占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二。一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地选择想研究的科学问题,并设法去解决它,从而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实验研究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等创新能力。也有一部分学生可以参与到指导老师的研究课题中,较早地学习和锻炼各项实验技能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所以,对学生的研究型学习和综合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很大的提高。

4.模块化专业综合实习的主要内容。模块1:生态环境认识与调查综合实习,是在学生学完植物学、土壤学、地质地貌学、生态学和环境学以后安排的一个3周时间的综合实习。在实习过程中,让学生针对所观察和调查的具体生态环境现象,根据自己的兴趣,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综合实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植物、土壤、生态和环境方面的基本知识的认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充分利用有限的经费和时间,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生态环境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加强学生观察、调查、表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模块2:环境生物与化学研究型综合实习,是在学生学完通识课,以及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仪器分析、环境化学和环境生物学等课程后开设的2周的综合实习。主要在实验室和温室大棚内进行,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与环境生物学及环境化学相关的问题作为研究主题,根据环境试验设计与数据统计所学的方法进行设计实验、实施和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查阅文献,提出科学问题;设计实验、解决科学问题;处理与分析数据,得到科学规律的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模块3:环境监测与评价实践型综合实习,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监测与评价的基本技能,在学生学完环境监测和环境评价课程的学习后,开设了3周的综合实习。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环境质量问题作为学生实习的研究主题。比如围绕杨凌区的水质、大气、土壤、农作物等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或者围绕渭河宝鸡到潼关段水质、土壤和生物质量监测与评价,让学生自行设计监测方案,从布点、采样、确定监测与评价项目、确定监测方法,再到数据处理与分析,最后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或影响评价,系统地进行实践锻炼。在实践中不仅锻炼了学生进行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就业基本技能,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以及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模块4:环境污染治理设计型综合实习,是在学生学习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工程制图与CAD等课程的基础上,融入环境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的3周综合实习。此综合实习将认识实习和工程设计结合在一起,在让学生“亲验式”实地参观、考察和学习了给水处理、污水处理、大气脱硫处理、垃圾处理、转运、填埋等工程的工艺流程、设备和运行特征后,给学生具体需要解决的实际工程问题,让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不仅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意识,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将来在污染控制工程方面能够胜任工作打下基础,而且让学生实地感受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作为环境保护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了学生职业道德素养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模块5:环境管理与规划应用型综合实习,是在学生学完环境管理学和环境规划学后进行的为期1周的宏观规划与设计的综合实习。主要应用所学环境管理和环境规划以及其他专业知识,对农业环境或城镇环境的发展进行规划设计。

三、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施的保障

为了保障新的创新性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实施,我们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点学科为依托,以“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契机,有效地利用科研实验室、教学实验室、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等校内外实践教育资源,构建了“实验中心―科研平台―校外实习基地”相结合的创新性人才培养环境科学实践教学平台。将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把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融入环境科学专业教学,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实践了“课前预习或查阅资料设计实验,课内独立完成结合小组讨论,课后处理数据结合文献讨论,课前、课中和课后多环节与讨论、实践及报告多形式结合的综合性考核”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因此,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教学经费条件下,我们通过新的实践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学校环境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上研率和就业率都较高,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评价结果较好,到其他高校上研究生的学生也得到了各自导师的好评。

参考文献:

[1]陈鹏勇.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0,(5):83-85.

[2]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在2011年6月9日的讲话[R].

[3]赵力,蒋慧,姚红.新形势下环境科学专业就业市场需求分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4):3-7.

[4]李顺兴,陈智煜,陈焕林,方振锋,郑龙.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就业分析及培养模式探讨[J].环境保护,2005,(4):35-39.

[5]温桂清,蒋治良,李俊.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就业分析及培养模式探析[J].高教论坛,2010,(6):108-109.

环境科技论文范文7

关键词:技术、座架、自主决定论、社会建构论、环境技术创新。

Abstract: Heidegger’ Ge-stell nature about technology is the reason which destroys environment. The nature is not inherent in technology. It is based in science,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value, etc. We must change these factors, set up new technology, which is beneficial to environment protection.

Key word: technology, ge-stell, self-determinism, social constructism, environment technology innovation.

技术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不言而喻的。问题是技术何以造成环境问题?对该问题的回答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具体考察技术知识体系,发现它破坏环境的方面,然后推进技术进步以有利于环境保护。这是环境技术研究的内容。另一是从技术哲学的角度进行,以探求技术的深层次内涵与环境破坏及其保护之间的关联。前者的研究已经广泛而深入地展开了,成果很多;而后者的研究并不多见。由此造成一手硬、一手软的局面。如何从技术哲学的层面探讨技术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解决之间的关联,就成为科技哲学工作者必须面对和加以解决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困难的问题。本文结合海德格尔尔关于技术对自然的破坏的论述,具体论述了技术的中性论、自主决定论、社会建构论对于环境保护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给出建构环境技术创新走出技术破坏环境误区的恰当途径。

一、海德格尔的技术“座架”本质与环境破坏

技术的本质是什么呢?自工业革命以来,技术中性论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技术中性论认为,技术只是人们达到目的的手段和工具体系,与政治、经济、伦理文化因素等无关。技术的本质是中性的,无所谓好坏。技术手段和技术效率的高低与技术应用的善恶没有必然的联系。“技术产生什么影响,服务于什么目的,这些都不是技术本身所固有的,而取决于人用技术来做什么。”[1]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如核能既可以用来造原子弹,也可以用来发电;原子弹既可以用来进行非正义的战争,也可以用来保家卫国……等就比较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但是,有道理的东西并不意味着它是绝对正确的。如果我们相信技术中性论是正确的,那么,环境问题就是人们为了发展经济,忽视了环境保护而产生的;环境问题的解决就不需要改善技术,而只要端正人们应用技术的态度,不将技术应用到破坏环境之中去就行了。很显然,这是极端错误的。这也表明技术中性论的不恰当性。现实情况是,技术本身不是中性的,负荷价值,有好坏之分。为着善的目的去使用某项技术并不一定取得善的结果,也可能得到恶的或善恶皆有的结果。如在工业生产中,技术应用的目的是生产产品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但是,它却消耗了过多的资源,产生了过多的废弃物,造成了资源和环境问题。很显然,这种问题的产生不是人们有意为之的结果,而是来源于技术本身对自然的作用方式。

海德格尔对此进行了具体分析。他认为,传统技术的工具性和人类学规定是正确的,但不是真实的,没有揭示出技术的本质。这点正如“国画是由线条和墨块构成的”没有揭示出国画的本质。通过对技术的历史学和词源学的考察,海德格尔认为,技术不是单纯的工具和手段,而是世上万物的一种解蔽方式,只不过古代技术的解蔽方式不同于现代技术的解蔽方式。前者与艺术、科学等密切联系,而且相统一。它带出“物性”,是自然状态的解蔽,反映了自

[收稿日期]2003-3-1

[作者简介]肖显静(1964-),男,江苏南京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教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科技哲学与环境、生态政治与哲学、科学传播的研究。

然理性,是天地神人的四重统一体。例如,古代的风车转动就是自然力的体现。有风则动,无风则静。一切顺其自然,保持了自然和人的本真状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而后者对自然的解蔽是通过座架(Ge-stell)进行的。座架意味着那种解蔽方式,此种解蔽方式在现代技术之本质中起着支配作用,而其本身不是什么技术因素。”[2]它是技术的本质,使得自然在这种技术的作用下处于非自然状态,失去了古代技术所包含的“诗一样的东西”,造成了环境破坏。

那么,什么是座架呢?海德格尔认为,所谓“座架”就是“意味着对那种摆置的聚集,这种‘摆置’摆置着人,也即促逼着人,使人以订造方式把现实当作持存物来解蔽。所谓“摆置”(stellen)就是一种对在场者的限定,即把某物确定在某物上、固定在某物上、定位在某物上,从某一方向去看待丰富多彩的事物。如限定空气以生产氮,限定土地以生产矿石,限定矿石以生产铀,限定铀以生产原子能。这样就使天地万物在技术世界中只显现为技术生产的原材料,把某物限定为某种效用上,把存在者的存在还原为它的功能,失去了自然的整体性和丰富性,自然完全成了一个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功能性的存在,成了一个满足人类物质欲望的工具。当然,按照海德格尔的看法,技术在对自然进行摆置的过程中,为了达到人类对它的限定目的,促逼着(Herausfordern)自然,向自然提出蛮横的要求,从技术生产需求本身去看待事物,将自然状态纳入人的技术生产系统,迫使自然符合技术框架。在这一过程中,事物因为处处被预置(bestellen)而立即到场,并且为了本身能被进一步预置而到场。例如,要在某一江河之上建造发电厂,就要对这一江河进行改造,将之纳入发电和输电的整个技术系统之中,这就是技术对江河的预置。海德格尔将此形象地比喻为:由于拦河大坝被电力工业系统预置,莱茵河流被水压差的提供者预置,所以,与其说拦河大坝建在莱茵河上,还不如说莱茵河被建在水站上。也正因为这一预置,技术总是挑战自然,从人类的需要去看待自然,把自然界限定在某种技术上。自然的自然性、复杂性和丰富性没有了,自然的单向功能性增强了,进入到一种非自然状态,蕴藏着毁掉天然自然的危险,成为“持存物”(bestand)。所谓持存物就是“在持存意义上立身的东西,不再作为对象而与我们相对而立”。[3]也就是说,它们已经失去了对象的相对独立性,随时服从于人类所创造的技术对它的摆置、促逼与预置。

从上述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座架确实不是技术中的因素,而是技术作用于自然的方式——对自然解蔽的方式。有什么样的解蔽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物的展现和世界的构造,从而也就有什么样的对自然的影响。通过座架,技术促逼着自然,对自然强行索取;通过摆置,对在场者加以限定,使自然齐一化、效用化、对象化,对自然进行了谋算和估价;通过订造,即生产,使自然失去对象的独立性,成为持存物。总之,通过座架的作用,自然成为人的对立物,失去了本性,处于非自然的状态,也就是处于被破坏的状态。这是技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可以说,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与环境破坏之间关联的这种分析是恰当的,很有启发意义。

既然如此,要走出技术的环境破坏误区,就要分析技术“座架”本质产生的原因,走出技术破坏环境的误区。

二、技术本质的社会建构

海德格尔没有具体分析技术“座架”本质产生的原因。相反,他强调了技术的“座架”本质对于社会的影响。他认为,“限定和强求到处贯彻,到处决定了人与事物存在的关系,并以这种方式显示其普遍的本质,以为献身于纯粹的艺术享受、政治或宗教体验就可以逃避技术展现,这乃是幻想和错觉。”[4] 这就是说,在技术的作用下,文化的东西,如科学、艺术、宗教、政治等等已经不再是决定性地形成历史的力量,它们都不可避免地因技术的展现而去蔽,显示其本质。如海德格尔就认为,现代科学所提供的物的图景就是数学化的图景,数学化是对物之特性的筹划,筹划的特征是预置。这里的预置指的是“通过数学化,物被置于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之中的由力的定律所支配着的物质微粒,它是可计算的、可预测的,因而是被充分‘预置’的”。[5]

这点与技术支配的预置特征相同。科学通过谋算、计划使现实的东西被限定到一个因果关系的网中,海德格尔称该网为“针织品”。不仅如此,科学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实验室、图书馆等绝不是技术展现的外在结果,而是技术对象化的不同环节。所以,海德格尔说,现代科学是由技术支配的,技术作为座架支配着现代科学。

如此一来,在海德格尔看来,技术在把自然展现为持存物的同时,也使人自身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人变成了持存物而失去了它的本真存在。技术的座架本质成了世上万物的展现方式,成为一个完全脱离人类控制的超然的、作用于我们的社会并影响历史进程的力量。从这点看,海德格尔是一个自主性的技术决定论者。技术的自主决定论认为,技术具有自主性和独立性,它是人类无法控制的力量,它的状况和作用不会因为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而变更,相反,技术的发展决定着社会活动的秩序和人类生活的质量。

实际上,技术并非是自主的,它并非是科学、艺术、政治等的支配力量。技术的所谓座架本质不是技术本身所固有的,而是在科学、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技术是负荷科学、政治、经济、伦理文化意涵的。技术不仅体现了技术批判而且也体现了更广泛的社会价值和那些设计和使用它的人的利益。“脱离了它的人类背景,技术就不可能得到完整意义上的理解。人类社会并不是一个装着文化上中性的人造物的包裹。那些设计、接受和维持技术的人的价值与世界观、聪明与愚蠢、倾向与自得利益必将体现在技术身上”。[6]

这是关于技术的社会建构论的观点。如对于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我们就不能认为科学的本质是技术,并且技术的座架支配着科学的展开。虽然科学对自然的祛魅与技术对自然的解蔽都导致自然丰富意义的丧失,但是,两者对自然作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前者更多地是从人类认识自然的意义上而言,后者则主要是从人类改造自然的意义上而言的。虽然随着科学的发展,大科学的兴起,科学的操作性增强了,科学家要进行实验,要利用技术仪器设备去进行实验,发现事实和检验理论,这增强了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技术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科学的本质是技术,它最多意味着科学的技术性增强了,科学变成了技术科学。当然,随着科学的社会应用的加强,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距离拉近了,科学与技术在很多时候都在为着一个共同的目的,也就是为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向前迈进。但是,在这种作用过程中,科学与技术的角色定位并没有改变。纯科学更多地关心的是知道什么,理解世界的某些方面,去追求真理性的认识。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知识体系,并不包含生产设备、交通工具、家用电器、军事武器等的制造。而技术才以某种有利于人类的方式去改变世界。科学并不简单地是技术。科学已经成为技术的必要基础,是技术的先导。在这种情况下,何来科学的本质的技术展现。

而且,从技术的发展看,现代化技术的科学化趋势越来越强。技术进步主要地不是以日常经验为基础的技艺的系统知识的应用,技术的传播也主要地不是依靠学徒制而获得。它是为着实践的目的,利用科学中所包含的原理去创造产品。现代科学理论揭示的自然的规律性,为揭示技术的可能性奠定基础,预示着新技术领域的产生。链式反应的核能利用、半导体(晶体管)的发明、激光器的研制、基因重组生物技术的产生等都不是来自经验探索,也不是来自已有技术的延伸,而是来自科学理论的引导。从这点看,技术反映了,最起码是部分反映了科学认识世界的特征,部分地反映了科学的本质。

科学向技术、生产的转化过程大致可以分如下三个阶段:(1)科学原理(自然规律性)+目的性 技术原理(含目的的自然规律性);(2)技术原理+功效性 技术发明(技术 可能性实现);(3)技术发明+经济、社会性 生产技术(社会经济可行性实现)。[7]从这一角度考虑,“技术并非是实现人之目的的单纯手段或工具本身,而是人把自己已经掌握了的自然规律能动地整合到自己的目的性预期中来的一系列过程及结果;而从结果看,它本身就是人的目的性预期与其相应手段或工具(核心是自然规律)的实现了的统一体。”[8]

因此,技术是负荷科学、社会政治、经济、伦理文化意涵的。技术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还具有社会属性。自然属性主要体现在科学是它的基础和前提,社会属性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伦理文化等条件制约着技术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方向。这两者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技术的优劣和技术应用的善恶。这也说明了技术中性论和技术自主决定论的失当。根据这一思路,应该从技术价值负荷的角度,对技术为何造成环境问题进行分析。

三、技术的价值负荷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

上面的论述表明,技术对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是在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在人们伦理价值的引导下,在人们追求利润的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完成的。正是这一点成为技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需要我们应该更多地从技术产生和应用的科学基础和社会环境,也就是从技术认识论和技术的社会建构论两个角度来考察。

技术认识论方面主要问题是技术评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技术知识、人工物的属性、技术理性、技术客体等问题。六十年代以来,国外技术哲学在经历了对技术的本体追问和价值反思之后,开始了对技术起源、设计、发明、创新、技术作用的机制和技术知识的检验等认识问题进行反思。他们认为只有谈论技术的本质和结构,分析技术的认识内容,考察技术的价值问题,真正选择合适的技术,才能避免技术危机,实现技术与人关系的良性发展。从技术认识论来看,“技术知识是关于依据对自然物质客体的一定程度的认识,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有效地改造、变革自然物质客体,使之成为能满足人的需要的物质形式的知识。”[9]由此可看出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知识原理是技术应用的基础,科学知识对于技术知识的正确性是有影响的。而这一点又影响到技术应用的善恶。如科学对自然的祛魅和科学对自然的还原、简化、数学化的概念规定——预置等,必然造成技术改造自然过程中导致自然的非自然化的状态,从而破坏自然。

从技术的社会性上看,“技术总是一种历史——社会的设计,一个社会及其统治利益打算用人和物来的事情总被设计在其中。”[10]而且,从技术应用的目的看,技术虽然是人类借以改造与控制自然的包括物质装置、技艺与知识在内的操作体系,是一种人类达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体系,但是,技术的目的不在于它自身,而在于更广泛的社会价值和那些设计和使用它的人的利益。这一点也是技术成为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的开发应用自始至终都是为经济服务的,是为经济人追求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服务的。虽然从经济利益出发的科技进步能够比早先的欠先进的科技消耗更少的资源,生产更出的产品,产生更少的副产物,从而给资源和环境带来更少的压力,但是,科技应用的非环境保护目的确实阻碍了环境保护科技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从经济利益出发的技术进步看,它确实造成了经济合理性及其生态环境保护的不合理性。

首先,从技术的产生看,它是机械论的。这一方面是由于技术产生过程的必然性使然,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经济通常就是分立的活动,只需应用分门别类的技术即可。如此,技术不仅以分化和专门化的方式发展,而且过分简化,具有可分割的性质,不能反映人与大自然的复杂关系。

其次,从技术应用的目的看,它是经济主义的,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从自然界谋求最大的收获量。这必然导致人们为了局部的、眼前的利益,而大肆掠夺自然界,造成资源危机和环境破坏。

再次,从技术应用的过程看,它的组织原则是线性的和非循环的。为了更快地取得经济利益,传统物质生产以单个过程的最优化为目标,更多的是考虑自然规律的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它方面以及所存在的整个自然界。例如,内燃机使人类发展工业的主要动力,其所造成的光化学烟雾的危害很长一段时期不为人们所知。

最后,从技术的进步看,资源开发利用和自然环境保护技术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技术进步,许多源于开发实际,集中于开采利用技术以及如何降低开采或收获成本,如何增加资源利用以获得更多收益。技术进步往往忽略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环境资源的保护成了经济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一个副产物,而不是将环保的追求与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一致起来。这就造成了先进技术已经使人类实现在月球上软着陆,但却不能控制汽车和工厂造成的污染;人类已经计划建造规模巨大的太空城,但却无力管理地球上的大城市。

总之,在科学、政治、经济、文化价值等的作用下,技术的应用方式只是拘泥于自然规律的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它方面,违反了自然过程的流动性、循环性、分散性、网络性,割裂了技术活动与自然生命的统一,干扰了自然过程的多种节律,破坏了生物圈整体的有机联系,从而给自然界造成了破坏。技术应用的科学基础的不完备性以及由此获得的自然的局部性的规律,技术开发和应用的经济导向的利润合理性和生态不合理性,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等是造成技术应用破坏自然的最根本原因。要走出技术的危机,就要在考察分析、批判、校正技术开发利用的社会背景下,给出技术应用的正确背景以保证技术的正确应用。

四、走出技术破坏环境误区的恰当方式

如果我们认为技术的自主决定论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从科学、社会的角度,分析技术的“座架”本质形成的原因以及技术造成环境破坏的原因,也没有必要从科学社会的角度探讨有利于环保技术的建构,而只要从技术本身来分析就行了。

也许正因为这样,海德格尔在对待怎样走出技术危机这一问题上,就没有看到技术的科学、政治、经济和伦理意涵,也就是没有看到这些因素对技术的“促逼”,即没有看到技术“座架”本质形成的自然科学因素和社会历史原因,没有从产生技术“座架”本质的那些原因的反思、分析、改变中去改变技术本身以走出技术的危机,而是把技术的本质扩张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走向了技术自主技术论。也正因为这样,他就只是针对技术的“座架”本质所内涵的“技术思维”——“计算性思维”进行批判。海德格尔认为正是这种“计算性思维”排斥了其他思维,使人总体的无思想;使人仅仅从技术上看待物,并把人束缚在技术之中受它控制。要走出这一误区,海德格尔认为,应该用那种“比理性化过程之势不可挡的狂乱和控制论的摄人心魄的魔力要清醒”[11]的“深思之思”取代“计算性思维”。这种深思之思就是走向“思”与“诗”。所谓思就是在深思中觉悟技术的本质,意识到技术的危险,看到技术的座架本质对自然和人类的解蔽给自然和人类带来的危害。在此基础上,人在深思中觉醒,成为存在者的看护者。所谓看护,也就是“向着物的泰然处之”,放弃对事物的功能化、降格、缩减,让事物自身显示其所是。而要做到这一点,人及一切存在者就要“对于神秘的虚怀敞开”,走向诗意的存在,诗意的安居,让事物和世界在场于自身性和自立中,保持本真的存在状态。

海德格尔的这种技术拯救方案是行不通的。他所倡导的“思”,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人类“计算性思维”的片面性,而应该更多地“沉思之思”,认识技术造成环境破坏的本质并拯救之。这是必要的。但是,这还不行。主要原因一是单靠这一点并不能冲破“技术思维”。二是即使“沉思之思”能够冲破“计算性思维”,但是,由于这种思维的转变不是快速的,而是缓慢的,因此人类必须漫长地等待这种转变。这点海德格尔自己也同意。问题是人类承担得起这种漫长的等待吗?这就是说,“深思”、“等待”、“泰然处之”、“向神密处敞开”不能现实地解决技术危机。

实际上,近现代技术是在政治、经济和伦理价值背景的调节下,在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上,为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而产生和发展的。因此,技术的本质中嵌入着它的产生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科学和经济内涵。要改变技术的本质,就要改变技术产生的科学形态以及单纯为经济服务的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寻找既能够保持自然的自然化状态,又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技术。

对于科学,应该考察分析批判它所依据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原则相对于环境保护的缺陷,在此基础上,重构科学认识自然的恰当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基础。本体论上由自然的祛魅走向自然的返魅、由自然的分离还原走向自然的有机整体;认识论上由坚持绝对的科学真理观走向相对的科学真理观;由对天然自然的研究走向研究由人类社会、人工自然、天然自然三者组成的大自然系统;方法论上不仅要研究自然的规律性方面,还要研究自然的非规律性方面——结果的展现;不仅要采取还原性原则,通过认识低层次的来认识高层次的,通过研究要素来研究整体,还要采取整体性原则,通过高层次的研究来认识低层次的,通过系统的研究来认识要素;不仅要研究某些事物的外在表现,还要研究事物的经验性的方面,如动物的情感、智能等;不仅要研究因果决定论,还要针对具有目的性的存在,研究它的果因决定论;不仅要研究具有线性、整形等特征的对象,还要研究具有非线性、分形、混沌等特征的对象。由此使得科学的发展呈现生态化、人文化的特征,与传统科学不相一致。只有以这样的科学作为技术的知识基础,才能减少技术的应用对自然的破坏。 (此当另文阐述)

对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价值等,应该加以改变,以有利于环境技术创新,从而有利于环境保护。环境技术创新与传统技术创新是不同的。传统技术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生产组织进行重新组合,以建立效率更高、效能更好的新的生产体系,获得更大利益的过程。目的是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其生产方式是一种“原料——产品——废物”的模式,其技术原则和组织原则是线性的和非循环的,因而排放出大量的废弃物。虽然在这一过程中,可能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但那不是普遍的事情。当保护环境与增长经济矛盾时,传统技术创新更多地还是倾向于去增长经济。这一点是市场经济的主体——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本质使然,也是目前环境资源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环境技术创新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结合起来,变追求经济效益的单一目标体系为追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多目标体系。它清楚地知道,只讲经济效益的技术创新,往往是一种短视行为,会造成环境问题,威胁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最终也会导致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而只讲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讲经济效益的技术创新,会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导致社会的衰败。只有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结合起来的环境技术创新,才能使整个社会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由此产生的技术,在应用目标上,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在生产过程中,与生态整体性的原则相符合;在应用过程中,体现非线性和循环性。因此,它具有系统性、整体性等后现代性的特征。可以说,生态化的技术体现了后现代技术的本质。

不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的内在逻辑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经济人对“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使得他开发采用能给他带来更大剩余价值的技术。否则该项技术即使有利于环保而不能给他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他也不会开发应用。既然如此,最好的技术应是既能带来更高的剩余价值,也能带来更好的环保效果的技术。它应用于生产既可实现社会生产的经济合理性,也可实现社会生产的生态合理性,达到两全其美。不过,在现实社会中,环境技术创新并不是依据市场经济逻辑开发的,往往在经济上并没有优势,不会被商品生产者所采纳。如此,这种技术的开发强度就不大,新开发的技术也没有多少人利用,只能束之高阁,起不到应有的保护环境的作用。因此有必要考察市场经济体制下环境技术创新的特征,进行制度创新,改变影响环境技术创新的各种要素,如伦理价值的内涵、政治经济的结构、法律法规的条款,限制进而禁止破坏环境的技术创新,激励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创新。这是技术的社会建构本质的必然要求。(此当另文阐述)

参考文献

[1]Emmanul G Mesthene.Technological Change:Its Impact on Man and Society. New York: New American Library,1970.60.

[2][3][11]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孙周兴编,《海德格尔选集》(下卷)[C],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35页,第935页, 第1260页。

[4]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M],宋祖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6页。

[5]吴国盛:“海德格尔与科学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年第9期,第3页。

[6][德]彼德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M],毛怡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第2页。

[7]陈昌曙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2版,第204页。

[8]郭小晖:“试论一种可能的技术本质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年第11期,第2 页。

环境科技论文范文8

    根据环境科学学科的特点、发展趋势,特别是社会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要求我们必须培养高素质的环境科学创新人才及高级专业人才.创新人才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科研技能和创新能力,毕业后主要从事环境科学教学科研和高层管理等;高级专业人才,应具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很强的实践技能,主要从事环境咨询服务、工程实施、环境管理等工作.重庆文理学院于2000年开设了应用分析与环境监测专科专业,在此基础上,根据21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以及西部大开发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于2002年申报本科4年制环境科学专业,并得到重庆市教委批准,2003年开始招生.2007年环境科学成为重庆文理学院的重点学科,2008年成为重庆市的特色专业建设点.目前,该专业具有环境监测与评价和环境治理工程两个专业方向.重庆文理学院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面宽、专业技能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良好,在企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从事环境规划、环境管理、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等方面的生产技术、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根据环境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重庆文理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近几年,重庆文理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在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方面做了大量的改革与探索,正逐步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应用型实践教学模式.

    2多模块、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

    我国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在培养高素质环境专业人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形成了由课程实验、课程/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实践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近年来,重庆文理学院在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目前,重庆文理学院的环境科学专业已初步建立了多模块、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由实验教学、专业实习、科研训练3个模块组成,包含基本训练、提高型训练、研究创新型训练3个层次.实验教学模块由基础型、综合型、设计型实验组成,重在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初步训练;专业实习模块由认知实习、课程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组成,强化学生的社会实践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研训练模块由创新实践、学科竞赛、课外科技活动、毕业论文(设计)、参加教师科研项目或工程项目等组成,使学生得到科研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2.1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

    重庆文理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利用学校自筹资金、日元贷款项目和中地共建项目等,建立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化学教学实验中心”和“分析技术实验中心”,总面积约为3500m2,仪器设备价值1200余万元.开设的学科基础实验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专业基础实验包括化工原理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微生物实验、环境生态学实验,专业方向实验包括室内环境监测实验、土壤与农化分析实验、环境工程学实验、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实验、环境科学综合实验、环境治理综合实验.目前的教学平台已能满足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基础实验教学和专业实验教学的需要.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基地建设的成效将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4].为便于学生实习、见习,经过几年的努力,重庆文理学院已在市内各区县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在永川区环保局、永川侨立水务有限公司、渝北肖家湾污水处理厂、重庆市环境科学院、江津污水处理厂建立了稳定的见习基地,基本能满足学生实习、见习的需要,较好地为学生提供了拓展视野、亲身体验的场所.在学生见习或实习期间,还请有经验的环保技术专家指导学生实习,进行现场教育.通过见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过程训练,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需求及自身的不足,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激发学习的动力,提高了综合素质.

    2.2实践教学内容的建设与改革

    一般来说,高校本科生毕业至少要修完160学分,其中实验课程、教学实习及毕业论文等约为30学分.重庆文理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加大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本科生毕业需修完186学分(其中第二课堂素质拓展10学分),实验课程环节为26学分,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军事理论与训练、见习/社会实践、学年论文、专业实习、技能训练及证书、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为35学分,显着增加了实践环节的时间,有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2.2.1实验教学的建设与改革

    近年来,重庆文理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实验教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有力地促进了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促进了学科专业的课程建设[5].学院现有重庆市精品课程《无机化学》,校级精品课程《有机化学》,校级重点课程《分析化学》、《环境学导论》、《环境监测》、《环境化学》和《水污染治理工程》等8门基础学科和专业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结合教师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新的研究方法、技术,于2009年自编了实验教材《环境科学综合实验》和《环境治理综合实验》,并于2010年试用于2007级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实验课程体系的科学化.环境监测与评价方向:目前,在这方面的人才培养普遍存在只重视环境科学专业教学,而忽视环境工程教学.学生对环境工程知识了解少,实际中的应用能力差[6],且普遍重视水体和大气污染物质的测定,而弱化甚至忽视室内污染物质、土壤污染物质的监测[7],不利于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应用型环境监测和评价人才的需求,重庆文理学院环境监测与评价方向在专业课程中特别设置了环境工程学(实验)、室内环境监测(实验)、土壤与农化分析(实验)、环境科学综合实验.环境治理工程方向:目前,这方面的专业课程设置尚无统一的标准,主要根据各校的办学情况或所依托的学科专业自行设置[8].一般开设的实验课程主要为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和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实验.但是,仅开设这些实验课程,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要求,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无法得到保证.为了适应社会对环境工程人才的需求,重庆文理学院在这个方向的专业理论课程上增设了工程力学、测量学,实验课程增设了测量学实验和环境治理综合实验.2)实验教学课程内容改革的深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解决的环境问题愈来愈复杂,因此环境科学专业教学必须与时俱进.但目前我国环境科学专业实验教学主要以满足各课程的基本要求为目的,多数高校的实验教学内容相对稳定,一些实验内容陈旧,课程实验基本以单一实验为主,很少开展现场实验和集成实验,缺少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既不能体现实验教学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也难以培养高素质的环境科学创新人才和高级专业人才[9].重庆文理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的实验教学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结合实验室的建设,逐年改进、更新了部分实验内容,加大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例,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表1所示,与2006级学生相比,2009级学生的专业实验项目由原来的75项增加为161项,增幅达114.7%,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分别为77、72、12项.其中,原有实验课程(环境化学实验、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环境生态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土壤农化分析实验)的基础性实验项目显着降低,由60项降为41项,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分别由12项、3项增加为40项和8项,且改进实验项目10项,新增实验项目达42项.同时,新增了6门专业实验课程(包括室内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工程学实验、环境科学综合实验、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实验、环境治理综合实验、测量学实验),新增实验项目达72项,其中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分别为36、32、4项,形成了具有一定代表性和自身特色的实验教学项目.此外,重庆文理学院环境科学专业适应国家环境保护和实验先进性的需求,将教师的科研成果或新的研究方法、技术改编成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性和创新性能力.如将“聚乙烯醇包埋活性炭小球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和“聚乙烯醇包埋活性炭/纳米TiO2微球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的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改编成“聚乙烯醇包埋活性炭微球吸附废水中的铬(VI)”实验,将“粉煤灰絮凝剂处理实验室废水实验研究”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改编为“粉煤灰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实验室废水处理”实验.另外,还根据学校所在的环境条件,设置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一些实验项目,如“星湖校区空气质量评价”、“湖水中溶解氧含量的日变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富营养化湖中藻类的测定”等,不但提高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专业研究的兴趣.

环境科技论文范文9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Science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0250-3301

国内刊号:11-1895/X

邮发代号:2-821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6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环境科学》(月刊)创刊于1976年,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是我国环境科学领域最早创刊的学术性期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并在国内外科技界有较大影响,被国内外一些重要检索系统收录,如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生物学文摘预评BP;美国医学索引IM;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数据库JICST;英国动物学记录ZR;剑桥科学文摘(CSA):Environmental Sciences;剑桥科学文摘(CSA):Pollution Abstracts;剑桥科学文摘(CSA):Life Sciences Abstracts等;国内的检索系统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生物学文摘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