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金融合法化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2-28 15:30:23

金融合法化论文

金融合法化论文范文1

摘要:随着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颁布,金融业的合业经营趋势也日益显著.本文通过回顾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详细分析了分业经营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对金融业发展的利弊影响,继而分析了金融业合业经营这一不可低档的潮流的产生及影响,阐述了合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及当前在此潮流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合业经营分业经营金融监管风险防范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其业务经营方式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在目前世界经济逐步趋于一体化,金融趋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金融业合业经营的趋势也日益明朗。本文拟从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出发,对全球金融业合业经营的趋势略作分析。

一,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史。

作为现代经济金融的强国,美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对全球各国的金融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不乏值得借鉴的发展模式,当然也有许多发人深省的经验教训,为此,讨论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

首先,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的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是混合经营,没有严格的业务范围的划分,金融机构的种类也比较少,服务品种也不丰富。作为金融机构的主要代表-银行几乎承揽了社会上需要的全部金融服务品种。银行从传统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业务中解脱出来,开发了中间业务,但是这些业务还远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尚处于起步阶段。

随后,30年代一场由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的银行体制几乎崩溃。为了挽救危机中的银行体系,美国于1933年颁布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因为他们将危机的诞生主要归因于银行发展的多项综合业务加剧了银行体系的风险,从而为整个金融业与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鉴于此而颁布的银行法便主要着眼于银行业与其他金融业分业经营以降低风险。其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第一,该法案规定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是承销和发行证券,二者必须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严厉禁止交叉业务和跨业经营。其二,该法案对银行支付活期存款利率进行了限制。最初规定对活期存款不支付利息,即零利率,后来提高了利率上限,允许支付少量利息。这主要是为了降低银行的支付危机。其三,该法案规定政府对银行存款给予保险,并据此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以及实行最后贷款人制度,这一切都是为了保障储户利益,同时提高银行的信用水平。

在《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严格限制下,美国金融业在分业状态下迅速发展着。这时候,以前从属于银行的一些金融机构开始独立发展并逐步成熟起来,并有了自己独立的业务经营范围与经营管理模式。在此过程中,金融业逐步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四大支柱。但是进入60年代以后,逐步出现各种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范围的交叉,严格的业务划分被逐步打破,,经济学家及政府都开始考虑关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是否真的有利于金融业的安全发展问题。经过长久的争议与探讨,1999年12月,美国终于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并新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从而为金融业的合业经营扫除了法律上的障碍。

二、业经营的产生原因及利弊分析。

前已述及,金融业自诞生以来,其业务范围及机构设置并没有自动的划分开来。最初几年主要都是由银行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金融产品的需求而在其本身业务(存款与放款业务)之外新开发的金融服务产品。但是在30年代全球经济危机以后,美国率先立法,限制银行(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的业务融合,要求分业经营,随后,许多别的国家纷纷效仿,这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分业经营能够使各金融机构更加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优势业务,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盲目开发新产品,新服务,这样可以降低金融机构(当时主要是银行)的风险并使其收益更加稳定和有保障。其次,分业经营也更有利于政府的监管。实施严格的业务划分,各金融机构的业务都相对单一化,简单化,这样就更有利于政府根据不同金融机构的特点,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并使其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分业经营的立法规定却并未达到其预想的效果,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这一立法规定本身的局限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首先,分业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严格的业务划分使投资者失去了方便,快捷而又综合化的服务机会,投资者不得不与多家不同的金融机构往来以满足其多种金融需要。同时,它也削弱了银行业的实力,因为业务范围的严格限制使许多银行丧失了许多盈利机会,所以现实中,许多大银行都力图混合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可以说,这也是满足社会需求的结果。并且分业经营降低了金融机构间的竞争性,将过去整个金融业的竞争分散到了几个不同的领域,例如投资银行不必再担心来自于许多大的商业银行的竞争,从而削弱了许多金融机构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而投资者也无法享受激烈的市场竞争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另外,尤为重要的是,在二战以后,世界经济贸易迅速发展,这对金融服务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的全球化必然要求金融的全球化,而金融业务的分业经营状态无疑不能满足全球化的金融发展趋势的要求。于是各个国际性的大银行纷纷朝着业务的综合化方向发展。他们通过金融创新,开发,设计一系列的金融衍生产品,绕开法律的壁垒,达到综合经营的目的。60年代末期出现的新型金融工具,如定期存单,NOW账户,现金管理账户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工具都是这一环境中的产物。

分业经营规定的最初动因在于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然而在事实上,面对世界一体化的经济发展趋势,它反而加剧了银行业的风险,使其生存能力受到限制。正因为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逐渐突破了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分工的界限,走上了业务经营全能化的道路。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新业务品种,从专业化逐步走向多样化,全能化,从分业走向合业,这是与西方经济金融发展密切相关的。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银行负债业务比例的变化为其业务拓展提供了可能性。近二十年以来,西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重逐步下降,定期储蓄存款的比重相应上升,这一结构性的变化为商业银行开拓中长期信贷业务和投资业务提供了较为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第二,银行盈利能力的下降促使各个商业银行寻求更多的盈利渠道。自70年代以来,西方金融业竞争激烈,银行盈利水平普遍下降,这迫使银行业开拓新的业务和品种。他们一直想方设法绕过法规的限制,向证券保险等领域扩张,突破传统的业务束缚,开发更多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对于这些积极创新的银行而言,许多法律条文形同虚设,因为通过创新业务的开展,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逃避政府的监管和法规的限制。与此同时,金融管理当局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取消了一些过时的法规,适时的为商业银行开拓新业务提供了方便和支持。第三,金融理论的深入发展。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发展,从最初的资产管理理论到负债管理理论及至70年代末期出现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他们都是为了有效推动金融业的安全稳定发展而产生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只重视资产或者只重视负债的理论的偏颇之处,使商业银行真正的从其资产负债业务双方着手,同时拓展资产负债业务,使其相匹配,达到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发展适应当前金融形势,为西方商业银行业务不断走向全能化综合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极大的促进了他们综合业务的开展。

由此可见,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理论的发展乃至政府监管水平的发展都为金融业的合业经营做好了准备。分业经营终究只能是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

三、合业经营的发展趋势。

1999年12月,美国颁布《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废除了已实施六十余年的关于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法规。这一法案的颁布无疑将会对美国乃至世界的金融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合业经营势不可挡。在此过程中,金融业的兼并与重组将会加剧,银行的综合经营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也会日益加强。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种种不确定因素,隐含着许多风险。

首先,合业经营将加剧兼并行为,使各金融机构过分重视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综合化,而忽视了稳健经营这一根本原则。从一定意义上说,金融机构兼并的机会成本就是其稳健程度,稳健经营要求管理人员经常不断敏锐的监督本机构运作情况,而不是分散注意力去过分关注合并以扩大规模和范围,这可能造成在管理文化,预期,策略及日常业务经营等方面潜在的混乱。由于合并各方在企业文化,员工素质,经营理念等各方面都可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合并后能使各方的优势结合并发挥其规模效益还取决于整合是否成功,而不同企业之间的整合成本往往是巨大的。

其次,合业经营也会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政府,社会以及金融机构自身都更清醒的认识到风险所在并加以防范。而对于某些项目,即使那些较大的金融机构对其所面临的新的风险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对从事金融衍生工具所带来的风险的监管和防范。

综上所述,金融业的合业经营趋势是不容置疑的,但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在社会经济金融形势都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时,才能够适当放宽对业务范围的限制。目前我国所采取的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正是基于这一考虑。而一旦我国的金融体系发展更为健全,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便可朝着业务监管综合化方向迈进一步。

参考文献:

金融合法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金融效率;微观金融效率;宏观金融效率;金融发展理论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08)10-0011-03

效率作为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之一,历来受到诸多经济学家的重视。其中,鉴于金融在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对金融效率的研究自然成为研究效率问题的核心。通过对前人关于金融效率理论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其研究的重点在于金融效率的起源和内涵、金融效率层次的划分、金融效率实证分析等几个方面。鉴于此,本文从这几个角度出发,对金融效率的研究理论进行文献综述。

一、金融效率的起源及其内涵

(一)金融效率理论的起源

金融效率理论是随着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而逐步深入的。金融发展理论经过短短30年的演进,出现了三个有代表性的理论:第一是1973年的麦金农――肖的“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一般可简称为金融深化论;第二是二十世纪90年代赫尔曼等人提出的金融约束论;第三是二十世纪90年代末由白钦先等中国学者提出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金融深化论的研究对象是金融受到抑制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其观点是必须推行金融自由化战略来打破发展中国家“金融抑制”的恶性循环。它没有将金融效率纳入其研究视野,因此是不完全的金融发展理论。金融约束论强调政府干预经济的作用,提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金融自由化不一定是实现金融深化的最优政策选择,适度的金融压制是必要的。金融约束论内涵了较为成熟的金融效率观,但是对金融效率的研究不够全面,因此是不完整的金融发展理论。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赋予金融以资源属性,认为金融发展的关键在于金融质的提高,在于合理的开发、利用和配置金融资源,同时注重作为资源配置手段和机制的金融整体效率和功能的改善。因此,在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中,金融效率成为核心,是较完整的金融发展理论。

(二)金融效率理论的内涵

在我国,王广谦(1997)相对较早地对金融效率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他将金融效率定义为金融运作能力的大小。由于金融的特殊性,对金融效率的分析难以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进行,而应分层次考察。在此基础上,将金融效率分为金融机构效率、金融市场效率、金融的宏观效率和央行对货币的调控效率四个层次,得出金融业在经济增长中做出了1/5贡献的结论。

白钦先(2001)提出了以金融资源学说为核心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他认为金融效率是金融资源在经济系统与金融系统以及金融系统的内部子系统之间配置的协调度。这一定义有三层含义:第一,金融效率是质性发展与量性发展的协调统一;第二,从静态的角度,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仅应关注金融各子系统的协调,更应关注金融与经济这两个复杂的复合巨系统的协调;第三,从动态的角度,金融效率不仅应考察单个时点的金融经济的协调,即静态金融效率,也应考察一时段到另一时段金融经济的协调,即动态金融效率。因此,金融效率是金融量性发展与质性发展的统一,静态效率与动态效率的统一,微观效率与宏观效率的统一。

在金融资源观的前提下,王振山(2000)提出了另一种较有影响的金融效率概念。所谓金融效率,“就是指以尽可能低的成木(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将有限的金融资源(货币和货币资本)进行最优配置以实现其最有效利用。”在进一步的分析中,王振山将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用于金融效率衡量标准的确定,提出了衡量金融效率的帕累托最优标准。

孔祥毅(2003)提出了金融协调论,指出只有协调的金融运行,才有金融经济发展的高效率,才有金融可持续发展,为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提供了有益的补充。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及金融协调论为金融效率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框架,正是基于协调的观点,沈军(2003)将金融效率定义为金融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度。

二、金融效率层次的研究

对金融效率层次的研究,学者们多从资金配置效率、信贷效率、金融机构效率、资本市场效率、金融监管效率、货币政策传导效率、金融制度效率、金融体系效率与企业融资效率等多个角度对金融效率进行探讨,其中,资本市场效率研究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为了文献综述的方便,我们将以上的分类进行整合,分为以下两个层次进行综述:

(一)微观金融效率研究综述

我们分析微观金融效率,就是从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出发,研究其内部资源配置如何达到最优状态。从这个角度出发,学者们关于资金配置效率、信贷效率、金融机构效率、企业融资效率的研究都属于微观金融效率研究的内容。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微观金融效率进行综述:

1. 证券市场效率。发达国家金融体系较完善,因此国外研究偏重于微观和证券市场效率多一些。威斯特和惕尼克(1976)将证券市场的效率分为两类,即内在效率和外在效率。内在效率是指股票市场的运作效率,即股票市场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交易费用为交易者完成一笔交易,反映了股票市场的组织与服务功能的效率。外在效率是指市场上股票的价格能否根据有关的信息做出及时、快速的反应,该效率反映了股票市场调节和分配资金的效率。

法玛(1965)根据股票价格所反映的信息量将股票市场分为弱式有效、半强式有效和强式有效三类市场,即效率市场假说(EMH),成为最近30年来金融理论的中心命题与研究资本市场的金科玉律。具体来讲,如果有关股票的历史资源对价格变动没有影响,则股票市场是弱式有效,反之,则股票市场没有达到弱式有效;如果股票价格已经充分、及时地反映了公开发行的信息,则股票市场达到半强式有效,反之则未达到半强式有效;如果股票价格已经充分、及时地反映了所有的公开信息和内幕消息,则股票市场达到强式有效,反之,则未达到强式有效。对于上述三类市场,可运用以计量经济学为主流的实证方法进行检验。

2. 银行效率。测度银行效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规模效率、范围效率和X效率。规模效率是衡量银行处于最佳规模时成本减少的水平;范围效率是指银行产品多元化和地域扩张所带来的效率;X效率是除规模效率和范围效率之外的所有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的总和,衡量的是控制成本和使利润最大化的银行管理能力的差异。关于X效率,前人的研究总结已经很详细,本文主要对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进行文献综述。

关于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理论分析方面,据现有文献得知,国内较早对银行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进行研究的是刘开莲、罗海燕(1990)发表于《当代经济科学》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专业银行宏观成本管理》,他们认为银行业是介于诸如农业等规模经济不明显的行业与石油化工、冶金等规模经济显著的行业之间的具有中等规模经济的行业,且在银行业务中存在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并非相互分割、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的。赵怀勇、王越(1999)分析了银行业规模经济存在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关于实证分析方面,于良春、鞠源(1999),杜莉、王锋(2002),徐传湛、郑贵廷和齐树天(2002),刘宗华等(2003),张清、陈宏民(2003)等学者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十几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了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对比。由于实证分析方法的不同和选取指标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主要争论在四大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对比方面。

(二)宏观金融效率研究综述

从宏观经济总体考察,金融效率是指社会全部可利用的金融资源实现帕累托最优配置。我国宏观金融效率主要体现在储蓄―投资转化效率、货币政策效率、金融资源配置功能等三个层面。

1. 储蓄―投资转化率。王小鲁、樊纲(2002)指出“资本形成效率的提高对增长有重要影响”,分析了资本形成和形成效率对增长的贡献。具体来讲,资本形成效率对经济效率产生直接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本的聚合作用,社会经济发展是各种资源与各种技术结合的结果,在此过程中,资本作为纽带,将各种生产要素聚合到一起,是生产结合不可缺少的媒介。二是资本对经济活动内在的效率要求,资本的人格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演变成在资本运用过程中的效率要求。

2. 货币政策效率。谢平、袁沁悟(2003)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得出了我国的利率调整属于典型的滞后调整,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不显著,实际利率对名义和实际产出的预测能力明显高于其他金融变量,利率变化对居民的储蓄与消费决策存在显著影响。匡国建(2003)则从我国经济周期、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经济开放和经济秩序的变化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指出实体经济的变化是导致货币政策效应弱化的根本原因。其他学者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King和Levine(1993)研究认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呈正相关;Maxwell J.Fry(1997)分析得出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等。

3. 金融资源配置功能。肖红叶、周国富(2000)指出,1990年代以来,我国的投资主要分布在东部,尽管这一比重在逐年下降,1997年东部投资仍占全国投资的63%以上;与东部的下降趋势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中部的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呈稳步上升之势,1997年这一比重已达到25%以上;至于西部地区,则不仅在国内投资中所占的比重极低,而且其下降的速率甚至快于东部地区;然而这与我国国内投资的回报率很不成比例。从而他们得出我国金融的资源配置效率低的结论。

三、金融效率的实证分析

Beger、Humphrey(1997)与Young(1997)等人通过研究证明,X效率是决定金融机构经营绩效至关重要的因素。Rangan等(1998)运用DEA方法检验了215家美国银行的技术效率。国内研究方面,魏煜和王丽(2000),秦宛顺和欧阳俊(2001),张健华(2003),刘汉涛(2004),朱南,卓贤和董屹(2004)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运用DEA方法和其改进、Tobit回归模型对中国银行业的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不少有价值的结论。尽管研究银行效率的文献较多,但由于投入――产出变量选取的不同,采用的实证分析方法不同,使得结论不能完全一致。为此,一些文献在实证方法与投入―产出变量的选取上进行了有益的改进。在实证方法方面,平衡记分卡原理、二次相对评价与“超效率”模型以及标杆管理等原理与方法被用来弥补DEA方法本身的不足;在变量选取方面,不少文献注重把握银行与一般企业的区别。

对于宏观金融效率研究,目前还处于单指标罗列阶段。其中相关指标包括:储蓄投资转化率、私人企业获信贷与总信贷的比率、存贷利差、储备货币与存款的比例等等。

周国富(2007)对储蓄动员能力、投资转化效率、投资投向效率三大指标进行了细化。其中,储蓄动员能力用储蓄率、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股票融资额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三个指标衡量;投资转化效率用储蓄投资转化率、存贷比、金融中介机构配置效率、股票市场配置效率等指标来衡量;投资投向效率用边际资本生产率、总资产贡献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净资产利润率等指标来衡量。

沈军(2003)尝试建立中国宏观金融效率评估的综合指标体系,具体实证分析方法选择上,沈军选取因子分析和弹性分析方法,对动态金融效率和静态金融效率进行实证分析。

四、关于金融效率研究的简要评述

前人对金融效率的研究,微观金融效率部分已经相对成熟,宏观金融效率稍显混乱,具体到金融机构的宏观效率则研究不足,主要是将金融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其自身和对经济的影响。微观金融效率,尤其是银行效率研究方面,方法已经成熟。在宏观金融效率研究方面稍显混乱,研究方法趋于罗列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参考文献:

[1]E.F.Fama,“The Behavior of Stock-Market Prices”,The Journal of Business ,Vol 38,No 1.(Jan ,1965), pp, 34-105.

[2]King,Robert G,Ross Levine,“Finance,Entre-

-preneurship,and Growth: Theory and Evidence”[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3,32:25-29.

[3]王广谦:《经济发展中金融的贡献与效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金融合法化论文范文3

【关键词】金融数学 适用性 局限性

数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同时数学还是一门应用性的工具学科,具有很强的适用性,许多的学科领域都引进了数学的方法来研究解决本学科的问题。数学的方法概括来说是利用理论模型引导人们的认识由未知走向已知,而金融学是一门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应用性学科,实用性很强。它是利用理论模型把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从一种期望变成另一种期望,例如股票定价、期权定价模型,这些参数分别是期望红利和期望收益变动率,具有不确定性。正是这种理论模型的设计和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使数学和金融学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一、数学方法在金融领域中应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金融学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在金融活动中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具有确定性、可计量性。金融活动同经济活动一样既有外在现象的量的规定性,同时又有内在的质的规定性,这就决定了把数学方法应用于金融活动过程中是完全有可能的和必要的。金融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数据应用,比如证券、期货交易等等存在着大量的数据,这就使定量分析、实证分析成为可能和必要。在金融领域研究中搜集和整理这些数据,并运用数学模型对融通货币和货币金融活动中的利率、汇率、货币供给与需求、收益率、价格指数、利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才能得出可靠的精确的结论。

数学具有逻辑和直观、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的特征,表现出高度的抽象性、精确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由于数学具有抽象性的特点,所以在金融研究中可以很好地借助数学的方法,深入地透过金融的现象发现金融问题背后的经济变量函数关系,使复杂的关系变得清晰可辨。由于数学的精确性,可以准确地描述金融活动过程中的数量关系,使人们可以轻易做出多少的判断。严密的逻辑性使数学分析成为科学推理的主要手段,它可以对复杂难辨的逻辑关系进行简洁明了的说明。如马尔柯维茨运用了适宜的数学方法证明了“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从而使金融投资理念由传统的经验型转变成严谨的科学。阿罗与德布鲁同样运用数学的方法证明了一般均衡的存在,从而验证了斯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原理不再是一个假说,而是一个经过严格论证的定理。

一般金融学理论研究中应用数学方法主要有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两种形式。理论模型是用数学语言来表述金融学中某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实证分析是运用实际的定量化的统计数据来验证金融学中某一理论判断的正确与否和适用性。这两种方法是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数量分析是前提,质的规定性是结果。只有定量分析,没有定性综合判断;只有定性综合判断,没有定量分析都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科学的判断和可靠的结论的。

二、数学方法在金融领域中应用的可行性

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由于金融学和数学的交叉产生了一门边缘性学科金融数学。金融数学就是现代数学和计算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运用的主要现代数学理论和方法有随机分析、最优控制、组合分析、非线性分析、多元统计、数学规划等,金融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投资、债券、基金、股票、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和市场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数量的分析研究。其核心理论是不确定条件下的最优投资策略的选择理论和资产的定价理论。其中套利、最优和均衡是三个主要概念。金融数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了金融工具的创新和对金融市场的有效运作,并且在公司的投资决策、开发项目评估和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金融数学发展历史

金融数学发展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0年法国数学家巴谢利耶(Bachelier L)的博士论文“投机的理论”,文中首次运用了布朗(Brown)运动来描述股票的价格变化,标志着金融数学的诞生。1952年,马尔柯维茨(H.Markowits)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资产组合选择的均值方差理论。其意义是将人们原来期望寻找“最好”股票的想法引导到风险和收益的量化和平衡的理解上来。后来,夏普(William F Sharpe)和林特纳(Lintner J)进一步拓展了马尔维茨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简称CAPM),紧接着米勒提出公司财务理论(MM理论),引发了第一次“华尔街金融革命”。马尔柯维茨、夏普和米勒因为他们三人在金融数学中开创性的贡献获得了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1973年,布莱克(Fisher Black)和斯克尔斯(M.Scholes)用数学方法给出了期权定价公式,后来,默顿(Merton R)对该公式进行了发展和深化。这使得金融交易者和银行家在衍生金融资产的交易中带来了便利,推动了期权交易的发展,成为第二次“华尔街金融革命”。斯克尔斯-默顿因此获得了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马尔维茨、夏普理论和布莱克、修斯公式一起构成了金融数学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奠定了研究新型衍生证券设计的新学科金融工程的理论基础。

(二)金融数学主要理论

1.投资组合理论。就是选择哪些资产进行投资以及每项投资所占的比例,使得在一定的风险下预期收益率最高,或者是在一定预期收益率的前提下风险最小。或者是由风险与收益率相匹配而形成的效用最大。马尔柯维茨用正态分布理论解决了投资组合问题,他用均值表示收益率,方差表示风险,将投资组合问题变为均值——方差关系的优化问题。

2.CAMP理论。在马尔柯维茨的均值方差投资组合理论的基础上,夏普、林特纳和默顿研究了均衡竞争市场中金融资产的价格形成,提出了资本资产的定价理论,简称CAMP。该模型意义为,证券投资的回报率与风险之间存在一定的定量关系,即因承担风险而得到风险报酬的定量关系;所有投资者都在证券市场线上选择证券,所选中的投资组合是投资者的有效函数与证券市场线的切点。夏普评价的关键就是求切点。这个理论在证券股价、投资组合的绩效测定、资本预算和投资风险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3.Black-Scholcs期权定价公式。1973年,布莱克和斯克尔斯在论文“期权定价与公司负债”中提出Black-Scholcs公式(简称B—S公式)。他们证明了期权的合理价格不依赖于投资者的偏好,即风险中性原则。由于B—S公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所以被广泛用来制作各种金融衍生品的价格,是开发新金融产品的工具。同时也为套期保值与风险管理开辟了新的研究空间。

4.鞅理论。当金融市场是有效假定的情况下,证券的价格可以等价于一个鞅随机过程。由于鞅理论和方法在现代金融理论中的应用,使得利用等价鞅测度的概念研究衍生证券定价的理论问题,得到的结果不仅深刻地揭示了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而且还提供了一套有效求解复杂金融衍生品的定价与风险管理的算法。

5.最优停时理论。最优停时理论是概率论中一个具有很强实用性的领域。运用该理论研究具有固定交易费用的证券投资决策问题,能够给出具有两个风险证券投资决策问题的简化算法和精确的数值解。这种在金融领域中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6.微分对策理论。微分对策理论主要是用来研究期权定价和投资决策问题。当金融市场不满足稳定假定或出现异常波动时,证券价格往往不符合几何布朗运动,这时用随机动态模型研究证券投资决策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存在较大偏差,用微分对策方法可以放松这一假设,针对最差情况进行优化,可以得到很强的投资策略。运用微分对策理论研究金融领域中投资决策的重复对策、随机对策、多人对策等前景广阔。

7.智能优化。智能优化方法有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人工神经网络、小波分析等,把这些方法同传统方法结合起来,应用于风险控制和投资决策领域中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国际上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我国也开始注重这方面的研究。

(三)金融数学的发展趋势

数学在金融领域研究中建立模型是需要许多假设条件的,可是在金融活动实际发展过程中,这些提前设定的假设条件有些与客观事实会出现差距甚至抵触,因此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效果就不理想,范围也十分狭窄,这就需要在数学方法上进行改进和发展。世界各国社会发展、金融背景和管理模式都不相同,要达到研究的目的,需要建立符合自己国情的金融模型和分析方法。例如CAPM只适合欧式期权而不适合美式期权。即使研究中假设条件比较合理,由于金融环境和社会需求不断发生变化以及创新运动的发展,也为金融数学提出了越来越多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创新是金融活动客观实际发展的需要。实证研究是金融数学的一个主要方向。实证研究的基本程序是从金融市场现实中取得数据、分析数据并建立数学模型,然后揭示数据背后隐含的规律,最后返回数据和现实中检验结论的正确与否。如果在实证研究中离开了实际数据的支持和检验,单纯从概念到概念进行定性分析,或者单纯从模型到模型进行逻辑推理,那就很难深入客观地揭示金融市场的发展规律。

金融系统由于存在着多因素、非线性、不确定性而成为复杂的系统,尤其是金融市场具有波动性、突发性、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等特征,一般不可归结为随机问题,这就为金融数学的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这也成为金融数学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三、数学方法在金融领域中应用的局限性

金融学所研究的对象一般具有复杂性、流动性、多变性、不确定性和不易计量的特点,同时还有许多非经济因素对其产生影响,其中包括政治的、军事的、文化的、民族的、宗教的、道德的、制度的、心理的、历史的等多种因素。而数学模型的表述意义和对现实的把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建立数学模型的理论前提是需要一系列假设条件的,这些假设与现实金融活动过程在某些时候有可能是完全不吻合的、抵触的。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数学模型就失去了它的表述意义和分析能力,对未来结果的预测也就很难找到最佳值和最佳方案。例如新古典学派在对一般均衡理论进行数理分析时提出的十二个假设条件,在现实中很难完全满足。再如次贷危机的产生、五大投资银行的衰落,也都说明了这一点。

数学的方法不同与其他的研究方法,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数学的方法能简练准确地说明和表示一些金融活动过程中的现象,但是数学的方法也是有其局限性的,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所有的金融问题都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进行研究和解决,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好实用的范畴和研究对象。运用数学方法研究金融领域中的问题首先要以质的分析为前提,数学方法的分析是居于次要地位的。所以无论数学方法的应用多么严谨科学、数量关系多么完备,数学终究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工具,任何夸大数学方法应用的做法都不是明智之举。例如,20世纪9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试图用随机微分和非参数统计方法研究金融问题,时至今日研究效果也不理想,偏差太大,不能用于实际应用。还有金融的高阶逻辑问题目前还不能在数理公理化体系中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袁军.金融数学研究综述与展望.《商业时代》,2008.13.

[2]贾根良,徐尚.经济学怎样成了一门“数学科学”——经济思想史的一种简要考察.《南开学报》,2005.05.

[3]韩兆洲,邓勇.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经济学研究的数学化趋势,《南方经济》,2004.02.

[4]林云彤.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财经界》,2010.05.

[5]孙宗歧,刘宣会.金融数学概述及其展望.《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0.12.

[6]张明军.浅谈数学在金融领域的发展及应用.《甘肃科技》,2009.2.

[7]韦敏.对经济学数学化的思考.《财经科学》,2003.03.

[8]杨民.反思经济学的数学化.《经济学家》,2005.05.

[9]张瑞兰.经济学数学化的理性思考.《生产力研究》,2006.04.

[10]晓欣,王朝科.经济学运用数学的条件.《经济经纬》,2008.02.

[11]薛佳佳,乔路芳.金融数学的现状与发展.《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5.

[12]张金清,李徐.经济学中的“数学困惑”及其解析.《经济学家》,2007.03.

[13]王海民,任九泉.20世纪金融数学的若干进展及前瞻.《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07.

[14]吴开微,陈娟.数理金融理论及其应用.《集美大学学报》,2000.12.

金融合法化论文范文4

关键词:合业经营分业经营金融监管风险防范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其业务经营方式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在目前世界经济逐步趋于一体化,金融趋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金融业合业经营的趋势也日益明朗。本文拟从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出发,对全球金融业合业经营的趋势略作分析。

一,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史。

作为现代经济金融的强国,美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对全球各国的金融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不乏值得借鉴的发展模式,当然也有许多发人深省的经验教训,为此,讨论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

首先,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的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是混合经营,没有严格的业务范围的划分,金融机构的种类也比较少,服务品种也不丰富。作为金融机构的主要代表-银行几乎承揽了社会上需要的全部金融服务品种。银行从传统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业务中解脱出来,开发了中间业务,但是这些业务还远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尚处于起步阶段。

随后,30年代一场由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的银行体制几乎崩溃。为了挽救危机中的银行体系,美国于1933年颁布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因为他们将危机的诞生主要归因于银行发展的多项综合业务加剧了银行体系的风险,从而为整个金融业与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鉴于此而颁布的银行法便主要着眼于银行业与其他金融业分业经营以降低风险。其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第一,该法案规定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是承销和发行证券,二者必须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严厉禁止交叉业务和跨业经营。其二,该法案对银行支付活期存款利率进行了限制。最初规定对活期存款不支付利息,即零利率,后来提高了利率上限,允许支付少量利息。这主要是为了降低银行的支付危机。其三,该法案规定政府对银行存款给予保险,并据此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以及实行最后贷款人制度,这一切都是为了保障储户利益,同时提高银行的信用水平。

在《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严格限制下,美国金融业在分业状态下迅速发展着。这时候,以前从属于银行的一些金融机构开始独立发展并逐步成熟起来,并有了自己独立的业务经营范围与经营管理模式。在此过程中,金融业逐步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四大支柱。但是进入60年代以后,逐步出现各种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范围的交叉,严格的业务划分被逐步打破,,经济学家及政府都开始考虑关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是否真的有利于金融业的安全发展问题。经过长久的争议与探讨,1999年12月,美国终于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并新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从而为金融业的合业经营扫除了法律上的障碍。

二、业经营的产生原因及利弊分析。

前已述及,金融业自诞生以来,其业务范围及机构设置并没有自动的划分开来。最初几年主要都是由银行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金融产品的需求而在其本身业务(存款与放款业务)之外新开发的金融服务产品。但是在30年代全球经济危机以后,美国率先立法,限制银行(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的业务融合,要求分业经营,随后,许多别的国家纷纷效仿,这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分业经营能够使各金融机构更加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优势业务,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盲目开发新产品,新服务,这样可以降低金融机构(当时主要是银行)的风险并使其收益更加稳定和有保障。其次,分业经营也更有利于政府的监管。实施严格的业务划分,各金融机构的业务都相对单一化,简单化,这样就更有利于政府根据不同金融机构的特点,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并使其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分业经营的立法规定却并未达到其预想的效果,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这一立法规定本身的局限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首先,分业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严格的业务划分使投资者失去了方便,快捷而又综合化的服务机会,投资者不得不与多家不同的金融机构往来以满足其多种金融需要。同时,它也削弱了银行业的实力,因为业务范围的严格限制使许多银行丧失了许多盈利机会,所以现实中,许多大银行都力图混合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可以说,这也是满足社会需求的结果。并且分业经营降低了金融机构间的竞争性,将过去整个金融业的竞争分散到了几个不同的领域,例如投资银行不必再担心来自于许多大的商业银行的竞争,从而削弱了许多金融机构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而投资者也无法享受激烈的市场竞争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另外,尤为重要的是,在二战以后,世界经济贸易迅速发展,这对金融服务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的全球化必然要求金融的全球化,而金融业务的分业经营状态无疑不能满足全球化的金融发展趋势的要求。于是各个国际性的大银行纷纷朝着业务的综合化方向发展。他们通过金融创新,开发,设计一系列的金融衍生产品,绕开法律的壁垒,达到综合经营的目的。60年代末期出现的新型金融工具,如定期存单,now账户,现金管理账户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工具都是这一环境中的产物。

分业经营规定的最初动因在于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然而在事实上,面对世界一体化的经济发展趋势,它反而加剧了银行业的风险,使其生存能力受到限制。正因为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逐渐突破了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分工的界限,走上了业务经营全能化的道路。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新业务品种,从专业化逐步走向多样化,全能化,从分业走向合业,这是与西方经济金融发展密切相关的。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银行负债业务比例的变化为其业务拓展提供了可能性。近二十年以来,西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重逐步下降,定期储蓄存款的比重相应上升,这一结构性的变化为商业银行开拓中长期信贷业务和投资业务提供了较为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第二,银行盈利能力的下降促使各个商业银行寻求更多的盈利渠道。自70年代以来,西方金融业竞争激烈,银行盈利水平普遍下降,这迫使银行业开拓新的业务和品种。他们一直想方设法绕过法规的限制,向证券保险等领域扩张,突破传统的业务束缚,开发更多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对于这些积极创新的银行而言,许多法律条文形同虚设,因为通过创新业务的开展,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逃避政府的监管和法规的限制。与此同时,金融管理当局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取消了一些过时的法规,适时的为商业银行开拓新业务提供了方便和支持。第三,金融理论的深入发展。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发展,从最初的资产管理理论到负债管理理论及至70年代末期出现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他们都是为了有效推动金融业的安全稳定发展而产生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只重视资产或者只重视负债的理论的偏颇之处,使商业银行真正的从其资产负债业务双方着手,同时拓展资产负债业务,使其相匹配,达到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发展适应当前金融形势,为西方商业银行业务不断走向全能化综合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极大的促进了他们综合业务的开展。

由此可见,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理论的发展乃至政府监管水平的发展都为金融业的合业经营做好了准备。分业经营终究只能是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

三、合业经营的发展趋势。

1999年12月,美国颁布《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废除了已实施六十余年的关于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法规。这一法案的颁布无疑将会对美国乃至世界的金融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合业经营势不可挡。在此过程中,金融业的兼并与重组将会加剧,银行的综合经营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也会日益加强。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种种不确定因素,隐含着许多风险。

首先,合业经营将加剧兼并行为,使各金融机构过分重视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综合化,而忽视了稳健经营这一根本原则。从一定意义上说,金融机构兼并的机会成本就是其稳健程度,稳健经营要求管理人员经常不断敏锐的监督本机构运作情况,而不是分散注意力去过分关注合并以扩大规模和范围,这可能造成在管理文化,预期,策略及日常业务经营等方面潜在的混乱。由于合并各方在企业文化,员工素质,经营理念等各方面都可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合并后能使各方的优势结合并发挥其规模效益还取决于整合是否成功,而不同企业之间的整合成本往往是巨大的。

其次,合业经营也会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政府,社会以及金融机构自身都更清醒的认识到风险所在并加以防范。而对于某些项目,即使那些较大的金融机构对其所面临的新的风险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对从事金融衍生工具所带来的风险的监管和防范。

综上所述,金融业的合业经营趋势是不容置疑的,但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在社会经济金融形势都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时,才能够适当放宽对业务范围的限制。目前我国所采取的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正是基于这一考虑。而一旦我国的金融体系发展更为健全,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便可朝着业务监管综合化方向迈进一步。

参考文献:

金融合法化论文范文5

[关键词]:金融金融学金融学教育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因此金融学是一门具有特殊地位的学科,具有极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全面开放,中国金融业不但面临着外资金融企业在国内的强大竞争压力,还必须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显然,当前形势下国家必须加大培养适应未来需要的金融人才的力度。未来的金融业从业人员不仅要懂现代金融实务,熟悉国际金融市场惯例,而且要懂得金融投资管理和金融企业管理,能够进行金融创新产品设计,通晓英语、计算机、法律、电子商务等相关知识。金融网络化与工程化的发展,给新世纪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挑战。我国的金融教育是一种建立在传统金融产业,特别是传统银行业基础上的金融教育,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将原目录中的“货币银行学”专业和“国际金融”专业合并为“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既反映了这样的认识,也是当前国内金融学教育改革的最大障碍。而现代金融学教育的开展还面临着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高校培养的大多数金融人才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和国际竞争的需要,最终必将影响我国金融业的业务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因此,我们的高校迫切需要学习国外先进的金融学教育模式,在和国际接轨的同时改革金融学教学方法,根据自身情况探索和创造出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学教育体系。

一、国外金融学教育的特点

尽管西方各国不同高校的金融学本科教程在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亦有共同点,例如都十分强调培养学生宽广而扎实的理论基础(既包括通识教育的知识,也包括专业理论基础),同时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特别是面向实际工作的能力,强调本人学识和能力的增加与对经济和社会做贡献两者的结合。西方高校的金融学教育特别强调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不少西方国家的高校就直接以“所培养的学生满足社会上各种组织不同层次的需要”或“能够在争取良好的职位时有足够的竞争力”作为培养的目标提出来,这其实真正体现了高等本科教育的实质目的。而反观我国高校的金融学教育,正是由于这个目标不够明确,才会过多的给学生灌输一些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相脱节的无用的知识,而学生走上社会工作岗位以后也不能很好发挥作用,实现自我价值。

多数西方国家的大学都认同本科阶段的教学应该是一种专业基础教育,因此,它们的教学计划都十分注重通识教育,即培养学生广泛的文化意识,这当然也会反映在金融学这样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的学科中。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会要求金融系学生在头连年里学够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类的基础课程,甚至还需要学习文学、写作、数学、生物和物理。然后才是是公共核心课程部分和金融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主要由经济学类、金融类、会计类、管理类及市场营销类等课程组成,其金融学专业课程包括金融会计、公司金融、投资学、衍生证券

和金融中介机构等。这样的教育模式强调基础和能力的培养,辅以良好的教学,就能把学生培养成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与国内金融学教育的一个很大不同在于,国外大学的金融学专业都是以微观金融,即金融市场、投资和公司财务为主,而不是以宏观金融,即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为主的。

国外高等学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大体上都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进入专业课学习之前,一般均有十分严密的前导课程安排,以保证学生在修学高级课程之前已经掌握充分的理论基础和前导知识。比如,在学习金融经济学课程前,一般都要求学生修完微

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学习公司理财课程之前,学生一般都要将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等课程修学完毕;学习金融工程之前,必须学完投资学等,这既能保证每门课的授课质量和教学要求的严格贯彻,又能指导学生在种类繁多的课程中进行选择。(2)专业课程设置十分丰富多采。国外高校在金融学课程的设置上一般分为两个层次:专业必修课一般只有3到4门。尽管课程的命名有所差异,但基本上都是集中在货币经济学,金融市场,公司金融,投资学和期货期权这几个方面。而专业选修课可以根据客观实际的需要和本校在金融学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特长设置。这些课程有的紧密联系实际,有的紧紧扣住金融学前沿理论的进展,有的课程国际化色彩浓厚,都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为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专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常有益。(3)国外高校金融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的内容,一般都会涉及该课程应该涵盖的金融学理论和知识点,这一点对于保证金融学本科生完整的知识结构至关重要。但是与每一门专业课程所具备的广度相比,其所涉及的有关理论的深度则是参差不齐的,有的课程紧紧围绕现代金融学前沿理论,例如资产定价理论。而一般的课程,由于其出发点主要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因此这些课程往往重介绍轻分析、重实践少理论,例如固定收益证券,房地产金融等。(4)在国外高校所有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中,都十分强调实践环节。最为简单的就是强调通过课程作业,包括作文、小课题、案例分析等,强化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还会安排金融和统计软件的学习和练习,案例研究,学生讲述,乃至社会调查等。比之课堂讲授,这些方式的优点都是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培养能力。与国外高校相比,我国高校的差距是明显的,课程体系不合理,教材陈旧,教学手段僵化,都是急需改进的地方,而其中的关键,就是对金融学这个学科的内容和办学目标的认识问题。

二、国内金融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我国加入WTO意味着我国的各类金融机构将在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下,直接与国外金融机构进行市场化、国际化的竞争,同时,我国的宏观金融监管也必须走向国际化,融入国际金融协调、监管过程中。这就需要高等教育部门顺应时代的呼唤,培养出既熟悉本国金融运行的特点和规律,又通晓国际金融规则和惯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国际竞争、国际合作需要的金融人才。高校金融教育的改革可以说势在必行,根据以上分析,这里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

首先,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须在对照国外教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培养目标上实现突破,才能保证金融学教学改革的成功。具体而言,就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实现以传授知识为主到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在培养目标上要实现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到以培养综合素质以及能够适应社会各种需要的金融学通才为目标的转变。

其次,全面与国际接轨,以现代金融学为核心规划金融学教育体系。彻底转变我国金融学科以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为主的教学思路,突出微观金融学为主的办学方向,强化微观金融类课程建设。根据金融学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的特点,在注重金融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学生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建立起全面的金融知识结构体系的同时,建立起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让学生不仅仅是学到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能培养出优秀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未来个人发展和工作打下厚实的基础。

第三,注重金融学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面对金融全球化、网络化、技术化的趋势,金融学本科教学必须做到与法学、数学、外语、计算机等多门学科的交叉融合。这既是金融学科发展所需,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再生能力。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调节市场运行和交易行为的最重要的制度基础就是法律。因此,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背景下,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对培养金融人才尤为重要。金融活动通常以数理模型为基础,缺乏较高深的数理知识,不仅很难登其堂奥,更不用说去设计和开发新型金融工具。金融的高科技化又使得传统方式进行的融资和支付业务,为电子化、信息化、系统化、工程化的现代金融所取代,使金融学科成为了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为一体的新型边缘科学。外语和计算机更是跟随金融学科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工具性技能。知识再生能力指的是一种学习能力。我们不可能在本科教育阶段解决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和技能,重要的是在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注重金融学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使学生文理交叉,理工结合,知识结构合理化,有利于提高他们走向社会后的再学习能力,增强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第四,革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考虑到金融学科更具有实证和实用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满足于一般的理论解释,而应更注重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和判断。对于像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保险学等宏观类课程,可在着重讲授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组织课题讨论、撰写小论文和学术报告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对于像公司融资、金融机构经营与管理、投资理论等微观类课程,应突出其应用性、操作性和前沿性等特点,可通过案例教学、聘请业务人员授课、模拟实验等手段,增强学生对业务知识的感性认识、理解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最后,高质量的金融学教育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保证。由于现代金融学的引进是很晚的事情,国内高校金融专业的师资队伍不是很完整,水平更有待提高。从事金融学教学的教师,需要对各种金融经济理论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同时对社会对各类金融人才的需求状况也有着深刻的理解。正是通过教师与社会及学生之间的直接交流,各种符合实际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才能得以酝酿并付诸实施。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需要从海外引进人才,更应该立足于师资的培训,以及通过加大高水平的研究的支持力度促进师资队伍的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张亦春蒋峰,中外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比较及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00/5,pp69-73.

[2]王聪,提高金融学科教学水平的思考,暨南学报,2001年6月,pp91-95.

金融合法化论文范文6

关键词 金融工程;实验教学;模拟投资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6-0136-02

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外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有关股票、债券及其衍生产品的研究不断地趋于成熟,与此相关的金融工程学的研究也不断有新成果涌现。1997年,罗伯特·C.默顿减弱了由布莱克和斯科尔斯提出的有关期权定价的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所依赖的假设条件,与迈伦·斯科尔斯同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如果当时布莱克还健在的话也能得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股票市场不断完善,股指期货成功推出。随着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建立,金融交易总量得以大幅增长。国内金融工程学的研究也在不断加强,我国设立金融工程专业的高校在逐年增多。同时,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都设立了金融工程实验室,为我国培养了许多金融人才。高校中金融工程学的教学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投资实践能力的培养。

李佳颐和宋彤在《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中指出,作为金融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金融人才数量需求巨大,人才质量直接影响乃至决定着金融产业的服务水平和效率,事关民生福祉。因此,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和具体实践一直备受关注。所谓顶层设计,指的是在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中,从学校及学科建设层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所以,高校在培养金融人才时,除了讲授金融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技能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从而适应当前金融工作实际。同时,要从市场适切度(即适应程度)和知识能力两个方面培养。

1 培养学生投资观念

学生在大学学习的金融工程学是研究利用远期合约、期货、互换、期权等产品进行资产选择、资产定价、套期保值等理论。高校中的学生在接触这些理论时并没有太多的实际资产投资经验,教师在讲授理论的同时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借助模拟投资系统给学生介绍股票投资、期货投资等基本投资操作,同时关注国债、企业债券、世界股票指数、外汇、黄金走势,了解互换合约的交易方式,借助国内及国外网站了解期权合约的交易规则。互联网上许多网站都提供财经信息,新浪、网易、搜狐、凤凰、和讯等各大网站都有财经频道,时时报道财经信息、股市动态、各股行情、外汇产品、基金盈亏、全球股指、黄金走势以及投资方法和投资计算器。利用网络,学生在课后可以很好地跟踪股票价格变动,了解投资动态,分析经济变化趋势,丰富业余生活。

鼓励学生关注全球金融交易所的交易信息,了解各国主要的交易所的网站,如我国内地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CFFEX,.cn)、大连商品交易所(DEC,.cn)、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cn)、郑州商品交易所(ZCE,.cn),香港的香港期货交易所(HKFE,.hk);可关注国外的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https://)、伦敦证券交易所(LSE,)、新加坡交易所(SGX,)、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CME,,英文;/cn-s,中文简体)、多伦多证券交易所(TSX,)、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NASDAQ)、伦敦证券交易所(LSE,)、东京证券交易所(TSE,tse.or.jp)、韩国证券交易所(KRX,krx.co.kr/index.jsp)等交易所的交易;关注几大银行网站,了解利率、汇率、黄金、基金等走势;关注保险的投资方向等活动。

2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利用Excel软件、计量经济学中的Eviews软件、SPSS等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学生可以具有现代金融数据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对金融数据变化的敏感性,研究各种经济变量间长、短期的关系,寻找套期保值或套利的机会。综合各种数据,分析国内、国外经济运行情况,把握投资方向,利用模拟炒股软件、模拟股指期货交易软件、各种理财计算器,计算模拟投资的盈亏。时时检查资产配置,讨论投资方向,根据理论计算敞口风险,确定做多还是做空。

学生的学习不再拘泥于课堂教学。学生根据世界各地工作时间,实时跟踪金融数据的变化,实时了解各国的经济政策、经济发展前景、金融投资方向、风险状况,了解各国股市、金融市场发展情况,关注时事,了解汇率变化,分析并预测股市、期市、银行等金融市场中金融产品的价格变化趋势。同时也要关注非金融市场中的相关信息,了解世界格局的变化,了解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建立调研小组,研究当地或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投资情况,走访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公司等机构,了解市场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了解金融人才所必需的知识结构,了解这些银行业务、保险业务、股票、债券、期货等金融产品的知识,使学生在大学期间成为具备高素质、高知识储备的综合型人才。

3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通过课上的理论学习,已经掌握无套利原理、风险中性定价原理、积木分析法等理论。如何将这些理论运用到金融衍生产品设计、定价、投资分析,规避金融风险,金融创新是关键。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金融数据分析,结合相关理论进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验。将学生分组,利用模拟软件进行模拟投资,根据市场上基差的变化,寻找投资机会和套期保值机会;根据相关系数和β值确定套期保值合约的份数;研究利率的变化,利用利率合远期约、利率期货合约进行投资实验。建立投资的风险测评系统,计算投资风险系数,评估投资风险。组织学生参加模拟投资大赛,与投资公司合作,定期组织培训,使学生了解新的投资产品构建方法,了解最新的投资动态。学校可以建立金融实验室,通过模拟银行业务实务、模拟金融期货交易实务、模拟证券投资实务、模拟财务会计实务、模拟保险实务等实验,实时跟踪金融信息,实时监控金融风险,实时了解国际经济发展状况、投资趋势。与金融机构合作,分析金融风险,为当地经济服务。

同时,改革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将传统考试模式转换成传统考试模式与实验考试、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更好地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金融工程学的教学不只是讲授金融投资知识,还要培养对金融数据变化的敏感性、对经济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实际投资的动手能力。因此,许多大学都设立了金融工程实验室,这是为我国培养金融人才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学生可以边学习理论边进行投资模拟,理论指导投资,投资又可补充理论。所以,金融工程学的教学必须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佳颐,宋彤.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顶层设计[J].中国金融,2013(10):87-88.

[2]何启志.金融工程实验教学探讨[J].中国证券期货,

2011(9):215-216.

[3]文忠桥,李阳.金融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0(1):107-109.

[4]刘向华.关于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思考[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5):68-70.

[5]王鹏.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探索[J].金融天地,

金融合法化论文范文7

无论是回顾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壮大的轨迹,还是着眼于当今新兴经济体正摸索前行的道路,都不难发现,金融业已经成为一国乃至整个世界现代经济的核心。尤其是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正处于上升的瓶颈期,只有经济转型才能使经济更健康而持续地发展。整个实体经济的转型会促使融资需求扩大,间接融资不能满足企业降低成本的需求,直接融资刺激资本市场快速发展,进而推动整个金融市场进步。由此可以看出金融行业的发展空间不断扩大,对于金融人才在“量”上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加。

市场对金融人才在“质”这方面的需求可以结合当今金融市场的发展特点进行分析。现代金融业主要有如下几个特征:第一,混业经营趋势要求混合型人才。传统金融行业的专业化分工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单个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但随着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企业为求生存只能不断扩大业务范围,因此要求高端人才掌握投资、保险、金融工程等系统的金融学科知识。高端混合型人才还要求更多的跨学科知识。例如,金融与法学的结合、金融与计算机知识的结合等。第二,金融市场信息容量大,繁杂的信息碰撞激起瞬息万变的市场,这就要求金融人才具有敏锐的判断能力、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的能力,对信息的解读有独立的看法,深入研究宏观政策背后的实际意图,进而更好地预测市场的走向、提前做好风险防范工作。第三,如今,金融市场的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步伐不断加快,金融人才应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运作能力,掌握常规的计算机技能,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科技进行分析、操作和提供服务,利用各种新型智能产品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开拓金融业的发展空间。第四,金融产品的更新周期缩短,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的结合为金融服务开辟了新道路。因此要求金融高端人才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站在金融实践活动的前沿努力研究并创造出更多的新成果,在实践中提升整个金融业的技术含量。第五,跨国并购、海外投资等国际化金融活动日趋增多,人民币成功加入SDR为中国在国际金融舞台上发挥作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为了更好地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必须培养一些高层次的国际化金融人才。首先,他们要能充分地利用外语进行交流、及时获取国际信息;其次,要熟悉国际金融规则及相关法律法规;最后,应能在不同的文化平台上自由转换,为服务对象做好文化衔接工作。

金融人才面临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只有不断提高他们自身的综合能力才能适应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也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与思路

(一)课程体系建设

国内各高校金融课程的设置在内容上都较完善,包括金融学、保险学、投资学等,但课程体系较为僵化,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甚少,学生掌握了单科的知识却不懂与其他各科融会贯通。学校在课程体系设置时,首先应多考虑不同基础课的结合,这样才能突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要求。例如,英语和专业课的结合、计算机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结合、法律课程与专业课的结合;其次,还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操作要求高的理论课程应同时设置实训课程,让学生在实际训练中提升自我;最后随着市场的变化,课程设置也要有所创新,可以相应增设互联网金融课程、金融学心理学课程等。

(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适应当今金融大背景对金融人才的要求,只有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达到培养综合能力强的高端人才的目标。

1.引进案例式教学。真实案例的引进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老师在系统地授予学生基本理论知识后应针对各重要知识点选择具有代表性、实时性强且鲜活的案例辅助教学。从案例着手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首先找出理论对应实际部分进行分析解释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接着关注理论与实际有冲突的部分,带领学生研究矛盾产生的原因、探寻解决方案;最后通过各种实际案例的对比总结归纳相关知识点,提升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层次。

2.强化模拟教学。学习各种金融知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金融人才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处理各类日常金融业务的能力,而能力的提升不能单纯地依靠知识积累,还要通过各种实践操作和经验积累。由于条件的限制,业务实训不能贯穿教学过程始终,但可以通过模拟实训来尽可能地达到预期教学效果。例如,针对一个大型的跨国并购案,老师可将同学分成几个小组各自扮演收购方、被收购方、投行等进行模拟收购,学生在收集整理信息、组内讨论解决方案、组间谈判等各个环节学到知识、发现知识漏洞,模拟后再总结可有效增强学习效果。

3.“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主要是指学校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课堂到用人单位去实习,只有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上才能真正提升学生各方面的金融技能,并且只有深入到实际工作中才能更深切体会金融文化的深刻内涵。由于金融市场瞬息万变,信息、产品、政策的变化都十分迅速,而课堂时间有限,老师只能侧重讲解基础知识,对于快速更新的政策信息的解读十分有限。因此学校可以定期聘请专业人士来校开办讲座,与学生分享最新的金融动态、解读金融政策,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对市场动向的敏感度。

(三)改革考试制度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对金融课程的考核以闭卷考试为主,这样的考核方式能很好地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却不能有效地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考核制度的改变应侧重对学生综合技能的考核,考核内容可以由基础知识、实际操作能力、研究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共同构成。考核方式应采用灵活的形式。例如,让学生对某个实际金融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分析后形成文字报告,据以判断学生基本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或者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完成简单的团队项目,观察学生们的收集信息和识别信息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再者可以开展班级间或全校性的操作模拟大赛,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独立的判断能力、决策能力等。

(四)逐步推广双语教学

金融合法化论文范文8

1  研究背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兰农”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方略后,为了进一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十二五”规划把“社会主文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加快城镇化建设”纳入下一个五年发展的战略重点。做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有效服务和功能支持。而中国农村金融面临着发展与转型的双重难题。一方面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正规化”金融与小农经济不对路问题:另一方面,是对原有经济体制下业已形成的农村固有金融体系进行改造的转型问题,核也是改善农村金融供给的问题。两大问题同时存在,导致当前农村金融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金融供给严重不足。为解决农村金融供需严重不平衡问题,中央政府开始着手推行农村金融领域的改革,如增加了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化构。在中央下发的《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农村改革的方向即更加适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在农村金融工作方面,从2014年的的“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到2015年的“做好承包止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贷款试点工作”农村产权抵押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首次提出“大力发展再担保机构”,这与政府支持的融资担保公司以及“完善银担合作机制”一起,为农村金融中担保贷款的实施提供了物质基础。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导致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特别是新型农村金融供给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影响了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恶化,挫伤了正规金誕机构的服务积极性等。但是,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金融制度是金融服务的主要决定因素,制度的有效性决定了农村金融供给水平,进而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制度原因是最根本的原因。论文研究目的在于以山东省莱宪市为视角,探寻哪些制度和公共管理政策导致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指出进行制度变革是加快农村金融发展,支持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文献综述

1  关于农村金融需求特征分化的分析

当前“三农”的定义在不断拓展,农村金融需求高度分化。沈明高、徐忠、沈燕认为,在大多数沿海地区,“三农”核必问题是农村问题。由于大多数地区已经经历了农业工业化阶段,非农劳动力的比重较高,小城镇较为发达。这些地区金融服务的重点在于消费金融、理财服务与城市化;并在适当的土地流转机制下,以土地货币化鼓励农民自愿放弃止地而将身份转变为新市民。在这些地区,农村金融供给逐渐脱胎转变为城市金融服务。"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规模化和现代化程度不够,在国际市场那些低价农产品的竞争下农业弱势尤为明显,食品安全问题也较为突出,解决的有效办法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金融服务的重点是促进土地流转和生产资料集中,鼓励农民离开土地,转变身份,即工业化,从而増加农民收入。“农民”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应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政策性金融的方式来完成。

2  现有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支农力量不足的研究

王安国(2012)认为,农村信用社支农力量不足,突出表现在兰个方面:一方面是信贷资金和人员配备不足。另一方面是服务需要覆盖的范围过大。再一方面是金融创新能力偏弱。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使得农村信用社缺乏产品创新的外部激励,个性化产品设计不足,不能根据现代农业限制了其对现代农业市场化发展的有效对接。同时,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匿乏。首先,农业保险发展缓慢。其次,涉农担保机构建设滞后。再次,补偿激励机制不健全。

3  关于农村金融体系发展与改革的研究

谢平(2001)认为,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不符合合作制原则的历史充分表明,合作制原则在我国不适用,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方向应为组建股份制的商业银行。何广文(1999)认为优化农村金融体系的路径在于金融机构的多样化,其根本在于开发农村金誕市场,打破垄断格局,真正形成竞争性的农村金融体系。汪小亚(2009)认为,要建立服务面广泛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扶持一批适应农村需要而且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机构,送既包括提供信贷和其他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也包括为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创造基础条件的金融中介机构如担保、评级、信用、保险类机构。

4  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制度因素研究

周科(2011)认为,一是国家垄断金融的制度安排导致农村金融资源大量流向城市和工业。在资金短缺形势下,正式金融部口动员的农村储蓄大部分流出了农村,而非正规金誠遭到打压不能发挥作用。二是严格的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准入制度和金融机构退出制度的缺失,导致农村正规金飄市场被垄断。三是产权制度缺陷导致农村合作金融姐织忽视委巧人的利益。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仍然存在产权虚置、产权错位问题。四是农村金融信贷供给制度的缺陷导致农村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王安国(2012)认为,传统金融机构支农力量不足主要是传统信贷模式无法调和"金融机构与农户信息不对称"问题。商业金融机构仍未形成适合农村宗族社会特征的运作模式和经营能力。表现为传统的风险控制手段无法给农户和农村小微企业主的信用和履约能力予以正确的评价,传统金誕机构不愿涉足信贷规模小、维护成本高的小额贷款等,而片面采用担保、抵押、政策性补贴、灰色催收的形式不能有效适应农村经济运转方式。

三、硏究框架与方法

1  基本框架

本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论文基本框架、研究方法与难点。

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结合论文研究内容,主要介绍了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决定经济增长的理论和新公共管理学关于政府职能定位的相关内容。

第兰部分对当前莱宪市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现状和影响进行深入剖析,认为当前金融供给不足主要表现在金融供给体系单一、涉农贷款增量和占比低、金融机构覆盖率低和金融机构经营行为偏向城镇化,这些导致了农村地区金融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并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四部分对莱宪市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包括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村文化及信用环境较差,并根据论文的阐述重点,全面深入分析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制度和政策原因。

第五部分为改善莱宪市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对策建议及结论。

2  研究方法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和新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为理论基础,同时采用文献法、调查问卷法、统计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法等研究方法,对论题开展研究。

金融合法化论文范文9

关键词:金融地理学;新疆;中亚;金融发展;差异

本文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新疆与中亚贸易便利化的金融支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引力模型分析”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12日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一个地区或国家所具有的金融资源是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键性约束条件。新疆与中亚的金融发展存在显著的差异,无论是金融发展水平、金融创新能力、利用外资能力,我国新疆都明显高于中亚地区。造成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如空间地理位置、各地区经济发展态势、政府对金融业管制程度及对别国金融业进入的许可程度、居民的金融意识等均是造成不同地区间金融业形态迥异的不可忽视的原因。利用金融地理学这门新兴边缘学科的方法论来分析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现状与原因,探讨金融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从新的视角探寻不同区域的金融发展路径,对丰富区域金融发展理论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综述

虽然国外的很多学者研究金融地理学,但是对该学科的概念和研究范围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国内唯一的一本译著《金融地理学》也只是指出:本书是对国际金融和资本市场所作的一个地理学的表述,为了简洁与方便,故起名为金融地理学。可见。对该学科的研究也仅仅是初步阶段,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但是我们可以把地理学的科学性在金融领域加以发扬,地理学的空间差异、空间过程和空间的相互作用在金融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传统的观点是以0’Brein为代表的“地理已死”的观点。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信息交流的速度削弱了空间作用,实际上,情况可能是“可替代的货币仍将继续避免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成功地逃离现存地理条件的限制”(0’Brein,1992)。

但一些学者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提出了不同意见,Portocus(1995)认为,尽管存在当今的信息革命,借贷双方的物理距离仍是金融交易的重要影响因素。Portes和Rye(2000)探讨了股权资本跨界流动的决定因素,两人的研究成果表明,交易流动的最主要决定因素为市场规模、交易效率和距离,距离与交易呈负相关关系。李小建(2006)认为,金融地理学的主要理论问题包括地理存在论、金融变化的区域经济影响观点、区域金融系统演化模式、金融地理的路径依赖、金融全球化与地方关系等;在此基础上,从环境对金融地理影响、全球化与区域金融系统、行政格局与金融体系、金融系统与区域发展、金融企业地理5方面提出中国金融地理研究的切入点。田霖(2006)指出,金融地理学使用的空间和地理的视角不同于区域金融学,区域金融考虑的是一个国家的金融机构的空间分布状况,而金融地理中的“地理”不仅仅包括自然地理环境,还包括社会人文环境。高印朝和姚洪心(2007)通过对金融中心形成理论中的“金融地理”观点进行经济学评述后,指出金融地理可能有助于我们对于金融中心的理解,但无助于金融中心的建设,在金融中心建设方面的实践意义不大。彭宝玉、郭扬(2012)认为,地方在国家、国际金融地理中的位置,首先影响区域经济效率和资本获得,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其次作为一种空间结构力量,影响金融发展。金融地理学强调金融发展的大环境,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金融发展的影响。

二、新疆-中亚金融发展差异分析

(一)我国新疆与中亚金融机构体系差异分析。我国新疆金融机构体系多元,可以满足企业不同的资金需求,满足企业流动资金、技术改造等贷款需求,新疆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力较强,抗风险能力较高,金融机构体系比较健全,金融机构的种类、业务品种比较齐全、分布合理,特别是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对经济活动的参与能力很强,有力的支持了新疆经济的发展。中亚五国的银行体系脱离实体经济,银行短期贷款大于长期贷款,投机性投资大大高于生产性投资。技术改造等贷款金额不大,贷款风险高,贷款保障机制发展滞后。中亚五国的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机构的种类、业务单一,市场竞争力较弱,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不强。

(二)我国新疆与中亚金融市场差异。新疆的金融市场得益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种类齐全。新疆的上市公司众多,且市值较大,交易主体风险防范能力较强。中亚国家整体金融市场规模很小,集中度高,政府干预、体制僵化、融资效率低、企业经营风险转嫁银行等问题明显。由于中亚国家在发展中对资本市场建设缺乏重视,基本上没有建立资本市场,只有哈萨克斯坦出现了资本市场的雏形,交易品种仅限于国债。

(三)我国新疆与中亚金融监管体系差异。新疆的金融监管体系已经实现了国家监管、金融行业自律监管和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体系建设,在市场主体、市场行为、市场风险等防范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中亚国家的金融监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对商业银行统一监管,中央银行基本采取行政手段,监管体系不健全。

(四)我国新疆与中亚的金融法律体系差异。新疆的金融法律体系基本完备,法律比较齐全。中亚国家的金融法律体系相对完备,但在执法环节上,有法不依现象较为严重,基本没有市场工具或法制约束,防范金融风险措施不力。

三、金融地理视角下新疆-中亚金融发展差异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个地区的金融发展状况,不仅受经济因素的制约,也涉及地理因素的影响。金融地理学强调了地方环境的重要性,将地理环境作为影响金融发展的因素加以考虑。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提到的地理环境,不仅指狭义的地理环境,即自然地理条件,而且包括在此地理环境中所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人文环境,突出强调的是金融发展的大环境。

(一)地理区位因素。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8个国家接壤,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新疆虽处边疆地区,但受到了国内良好的发展环境影响,新疆的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而中亚国家及其周边国家各方面发展相对滞后,且周边国家的政治长期处于混乱之中,政治的不稳定抑制了中亚地区的发展,进而影响到该地区金融发展。

(二)文化因素。自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普及义务教育以来,新疆劳动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丰富的人力资源及高素质的从业人员为新疆金融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中亚国家文化环境较封闭,加剧了文化的惰性,表现出保守与迟滞的文化性格,缺乏回应时代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企业和居民在金融意识和理念、金融收益和风险约束、金融创新等方面明显欠缺,直接导致中亚地区金融发展缺乏内在动力。

(三)经济因素。新疆虽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10年以来,新疆得到中央和19个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新疆经济发展迅速,带动了新疆金融的快速发展。中亚国家经济长期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加上金融市场的发展未得到高度重视,经济金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非常有限,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反之,会抑制了该地区的金融发展。

(四)外部金融生态环境因素。我国的金融体系不仅种类齐全、结构合理、层次多样、规模庞大,而且在业务种类、体系结构、服务对象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国家经济发展目标的巨大作用等方面具有体制优越性。在国家各项经济金融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新疆拥有较好的外部金融生态环境,这是中亚国家所不能比拟的。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根据金融地理学的观点,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就是金融资源集聚的过程,金融资源集聚通过外部规模经济、技术进步和自我强化机制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同样,政府会为金融中心提供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先进的通讯设施和良好的政策支持。因此,如何在全球金融地理格局中确定自己的位置,寻找发展的突破口成为区域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结合新疆与中亚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新疆应加强与中亚国家的经济金融交流与合作,努力把乌鲁木齐建设成中亚金融中心,通过金融中心带动新疆经济的发展。

(二)推进新疆金融发展对策建议

1、努力将乌鲁木齐建设成为中亚金融中心。第一,加快与中亚国家签订货币互换协议,加快双边贸易中人民币结算的范围,从而规避国际汇率风险;第二,制定明确的战略规划,整合国家、新疆、乌鲁木齐的各项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进驻乌鲁木齐;第三,完善地方金融法规体系,加强对债权人的保护;第四,制定吸引和培养金融高端人才机制。

2、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进程,逐步放开人民币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首先,要加快实现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的正式运营,为边贸本币结算搭建一个前沿平台;其次,完善人民币在区域化进程中的结算功能,扩大本币结算区域;再次,进一步推进境内银行与邻国边境地区银行建立以人民币和邻国货币为工具的边贸结算体系;第四,拓宽人民币流出和回流渠道,巩固人民币在新疆周边国家经济金融领域的地位,力争成为主导货币;最后,建立有效的货币金融制度和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促进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

3、促进新疆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发展。首先,塑造服务型的地方政府,为金融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创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环境涉及行政、司法、银行、企业等众多部门,决定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必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再次,加强法制建设,改善金融生态的法治环境;最后,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构建与完善社会信用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周丽华.中国与中亚五国金融体系比较研究[J].特区经济,2010.3.

[2]高印朝,姚洪心.基于“金融地理”观的金融中心形成理论的经济学评述[J].上海金融,2007.6.

[3]新疆金融学会课题组.人民币区域化与边贸结算扩展问题研究[J].新疆金融,2007.4.

[4]李小建.金融地理学理论视角及中国金融地理研究[J].经济地理,2006.5.

[5]田霖.区域金融成长差异――金融地理学视角[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