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康复专业毕业实习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3-02-28 15:32:18

康复专业毕业实习总结

康复专业毕业实习总结范文1

【关键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毕业生 职业能力 评价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力,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而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评价作为对教育质量的考核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毕业生职业能力的社会评价是教育评价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评价,不仅可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客观的判定,而且所获得的反馈信息是分析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教改方案的重要依据。目前,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中,对毕业生职业能力的社会评价少之又少,而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的研究尚属空白,依据评价学、教育学等理论与方法进行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研究,已成为高职教育急需开展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现状

目前我国对职业教育的评估较少,其评估主要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领导和专家进行,而且评价内容大多集中在办学水平,即校舍、设备等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上,对教学质量的评估仅仅停留在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状况的考察等较浅的层面。欠缺在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跟踪调查和社会反馈等方面的评估。

我国尚无针对高职毕业生的评估体系,毕业生是否符合社会需要,现在并无科学的、可行的和专业的指标评价,虽然陆续已有一些本科医学院校在进行教育质量评价的初步研究与探索,但真正依据评价学、教育学的方法和理论进行毕业生职业能力的社会评价的研究和实践未见报道,目前高职教育管理与评价更是一项空白,急需弥补与完善。很多高职院校已意识到了社会对人才培养效果反馈对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性,逐渐开始这方面的研究,但苦于目前还没有科学、有效、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因而迫切需要量化、可测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在高职教育中引入新的教育评价管理方法与手段,其目的在于通过用人单位和社会对本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评价、鉴定,衡量和检验毕业生是否达到了教育目标所规定的质量要求,与社会需求是否吻合,通过调查研究找出衡量本专业毕业生工作成绩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探索高职教育质量社会评价的方法及途径。

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意义

1 理论意义

通过对国内近期相关文献的检索与考查发现,对医学本科毕业生质量评价、护理人才的临床能力评价以及对学位质量的社会评价的相关研究存在有一部分,相对于以往已有很大的发展,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关于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研究与论述目前还鲜有报道。本研究以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的研究为切入点,建立本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注意在研究中通过多种研究方法与实证方法相结合,力求多角度多层面地验证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合理性,这些是以往研究所欠缺的。同时对现有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进行职业能力评价,以丰富高职应用型技术人才质量评价的研究成果,进而对其他相关医学类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发展奠定基础。

2 实践意义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十余年,由最初的懵懂探索发展到现在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与年俱增,就业形势看好,甚至有许多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要求提高生存质量的需求带动着我国康复事业的蓬勃发展,各地卫生事业单位纷纷创办康复专科,因而相关康复人才紧缺。相对于康复医师,从事具体治疗工作的康复治疗师更为抢手,因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但不能仅仅满足于现状,越加快发展,越应该把质量建设放在首位。因此,认真总结经验,加强评价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大力开展多层次和多种类的评价活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三、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考

在社会的快速进步、经济的迅速腾飞、科技的大力发展的形势下,对于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于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用人单位对非智力因素的重视度逐渐增加,如诚信品质、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敬业精神、吃苦精神、脚踏实地的心态、合作沟通能力、灵活变通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等。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它有关内容的研究,不仅是教育学、管理学和教育评价领域的重要课题,也可以通过对毕业生职业能力问题的研究,为当前的教育实践与导向提供评价依据和反馈信息,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价值。

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研究的思考:(1)目前尚无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了了解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掌握行业发展动向、本着专业建设依托市场需要的原则,完善在校教育体系,探讨并构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的结构体系――适宜于用人单位和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且科学、系统、全面、简便的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2)可以通过对往届毕业生职业能力进行系统的评价研究,能更深刻地了解和分析毕业生与工作实际及与其他同类院校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逐渐完善培养目标,更有效地制定培养计划,设置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探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另外,本研究能帮助本专业及时掌握行业需求及发展现状,便于有效地帮助毕业生提前做好择业、就业准备、和谐融入社会。(3)建立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能丰富高职教育评价的理论研究,充实教育评价领域的内容,为其他相关医学类高职专业毕业生的评价奠定基础。(4)在研究中,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实验法等多种方法,并运用统计技术来验证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与效度,应该从多层面、多角度论证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总之,通过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的研究,以期建立一套科学的、导向明确、简便易行、能够在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良好应用的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将评价指标体系理论化、系统化,以对其他医学相关类专业探索毕业生的社会评价途径与方法起到辐射和示范作用,促进我国高职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完善与发展。

康复专业毕业实习总结范文2

【关键词】工商管理 毕业生 学习状况

毕业生在即将踏上实习或工作岗位之际,面临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理论学习积极性降低,常常表现为出勤率低,而毕业班的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学长,他们的学习行为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他低年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负面作用,因此,对毕业生的学习情况应给予高度关注。由此,笔者展开此次调查,希望能了解毕业生到课率低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建议措施,为改进毕业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毕业班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本研究对象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工商管理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09级毕业班,共四个班,学生192人,其中男生82人,女生110人,考研人数6人。

(2)研究方法。以平时检查、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进行。其中平时检查主要是教师通过点名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到课率。问卷调查是根据两个专业毕业生学习特点自设问卷,发出问卷192份,回收有效问卷173份。访谈主要是根据事先拟定的访谈大纲,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旨在了解毕业生的心理状况、渴求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对教师上课的建议等。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平时检查情况分析

教师上课检查结果表明能准时到教室上课的学生只占41.6%,其他学生绝大部分在宿舍睡觉或无所事事;部分由于参加招聘会而外出;小部分参加考研的学生到图书馆复习考研内容。而能到教室上课的学生也并不是全部认真听课,部分学生学习状态并不理想,表现形式多为玩手机、说话和打瞌睡。

(二)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

(1)毕业生上课学习状态和学习态度。为了解毕业生的学习状态,设置题项“你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学习状态?”,结果显示,只有10.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状态非常好;选择“比较好”、“一般化”、“比较差”和“非常差”的占比分别是20.8%、24.0%、30.2%和14.1%,说明毕业生学习状态总体不佳。关于学习态度的题项,选择“非常积极”的只有9.9%,而选择“比较消极”和“非常消极”的占比高达53.1%。在问及“你到教室来上课的原因?”,选择“任课教师点名”的高达47.9%。结果表明,毕业生学习态度欠佳。访谈得知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将来从事的工作是在企业中的实践应用,认为课堂的理论知识实用性不强,认为学习了也很难应用于工作上,因此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态度消极。

(2)到课率情况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1.3%的学生上课出勤情况良好;58.9%的学生出勤一般,常出现迟到、早退现象;9.8%的学生由于参加招聘会、上网等原因经常缺勤不上课。经访谈得知,毕业生在这特殊阶段,面临各方面压力,非常容易引起他们在思想上、心理上的异动,很容易使他们陷入迷惘和困惑的境况,从而对理论上课产生消极、抵触或无所谓的心理。

(3)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评价。为了解毕业生对任课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设置题项“你认为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结果显示,52.1%的毕业生认为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比较差”和“非常差”,显然,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待提高。当问及“你认为上课教师的教学内容丰富实用吗?”,选择“比较不丰富实用”和“非常不丰富实用”的高达46.9 %,说明毕业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内容的丰富实用性不太满意。分析原因是工商管理系两专业都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尤其需要情景体验式教学,而一线教师很少有企业工作经历,毕业生也大多没实习实践经历;因此,任课老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学习兴趣。

(4)毕业生心理状况分析。调查表明毕业生就业形势不是特别好,截止至大四寒假,70%以上的学生还没签订就业协议,所以就业对毕业生的影响程度较大。当问及“你当前自我感觉如何?”,选择“良好”的仅占10.4%,而89.6%的毕业生不同程度的存在焦虑、迷惘等心理,而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往往容易导致上课学习状况欠佳。结果表明高校应下大气力加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提高毕业生上课学习状态的建议措施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结合工商管理系两专业的特点,拟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措施来解决毕业生学习状态差的问题。

(1)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毕业生上课学习状态不佳,学习积极性差,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应根据自己所教授的课程,结合企业实践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创新,让学生更乐于接受。

(2)教师和学校都要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教师要建立常规点名制度,学校要建立常规抽查到课制度,两个层面同时推进,提高学生的到课率,这是提升毕业生上课学习状态的制度前提。

(3)学院方面要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学院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设置符合毕业生急迫需要的课程,让学生主动走进课堂。此外,调研还发现,部分学生上课出勤率低,是因为上课时间与频繁的招聘会或考研复习时间相冲突,由此,学院在课程设置方面最好能把专业必修课避免安排在大四,尽量把影响毕业生上课学习状态的客观因素都消除。

(4)学院或学校层面应加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毕业生心理状态复杂,需要学院和学校给予更多的关注。笔者建议学院或学校可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讲座,使得毕业生拥有健康的心理,这对提高毕业生的上课学习状况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康复专业毕业实习总结范文3

关键词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探索

2002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开始在全国试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认真总结试行工作的基础上,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根据新的形势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于2007年4月4日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印发,要求“学校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本标准的测试,本标准的测试方法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中的有关要求进行。并且要求“学生《标准》测试成绩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三好学生、奖学金评选;成绩达到优秀者,方可获体育奖学分。”“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肄业处理。”

毋容置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素质,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有益处。但是,事至今日,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有识之士研究解决。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制复杂,国家测试上报软件不适合高等职业学校使用。一是大、中专生不能使用同一用户名合并上报测试数据。当前,许多高等职业学校在主招大专生的同时都还招有不少中专生,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的目前使用的测试上报软件要求一个学校只能用一个用户名一次性上报测试数据,而同一个用户大专生和中专生测试数据却不能合并,只能大、中专学生分别测试上报。二是学生毕业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毕业成绩只能一年一年分别打印,毕业成绩也不能自动生成。对五年制高职生,规定前3学年按中专生组织测试上报,后2学年按大专生测试上报,现行软件更无法处理。

(二)体育课教学内容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不协调,学生测试前针对性锻炼难组织,测试成绩较差。高等职业学校高专生学制为3年,采用2+1模式,即在校学习2年后再到校外实习1年。许多学校为了让学生毕业后好找工作,教学课程设置是尽量多安排专业课,让学生多学点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公共基础课则是为专业课服务,够用即可,体育课也是大打球,尽量采用选修或第二课堂形式凑足上级要求课时。学生测试前针对性锻炼得不到可靠保障,致使《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较差。

(三)办学场地分散,既不便于测试组织,又严重影响器材精度和寿命。我国许多高等职业学校都是由几所中等职业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普遍存在分散办学、学制复杂、资金紧张等问题。测试场地分散,既不利于测试组织,又严重影响器材精度和使用寿命。如笔者所在学院就是 “九系一部”办学,学生有三年制普专生、五年制高职生、三年制中专生等近万人。每期测试,我们都要用车将测试器材搬运到各系,逐个测试。不仅测试组织难度大,而且由于器材经常搬运,对测试器材精度和使用寿命也有严重影响。

二、工作对策

(一)国家应加强软件开发,使软件能真正适用于高等职业学校需要。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高职在校生为861万,约占普通高校的50%;招生283万人,约占普通高校的50%。2008年,全国已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1169所,占高校总数的61%以上。面对如此庞大的群体,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应该专门为其量身定做标准和软件,有效解决大、中专学生统一测试上报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毕业成绩自动生成及各年成绩一次打印好问题。

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最后一年一般都要在校外实习,学生遍布全国各地,组织回校测试,难度非常大。有的学校便在学生离校时提前测试,明显有违国家规定,建议取消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校外实习期间的测试。

(二)学校应统筹兼顾,切实抓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

1、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与新生入学体检工作有机结合,避免重复工作,有效减轻体育教师工作负担和学生课业负担。为了确保新生质量,新生入校后,学校将会对其进行体检。体检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这也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每年必测项目,各校可统一组织,合并进行,既完成学校新生体检任务,又有效减轻体育教师工作负担,也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一举三得。

2、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指导作用。体育教师平时要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体育课教学,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适应性训练,让学生掌握测试器材的使用和受测的动作要领,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质测试成绩。

3、充分发挥好辅导员教育引导作用。辅导员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励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各项文娱体育活动,努力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4、修改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敢于逗硬。学校应根据上级要求和本校实际情况,修改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其更加切实可行。并加强检查监督,严格按照有关规章制度办事,在组织测试和学生评优受奖及毕业证领取时敢于逗硬,让学生高度重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

康复专业毕业实习总结范文4

关键词:康复;辅助器具;产学研;教学

康复辅助器具应用与服务专业是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假肢矫形康复系2009年新增设专业,专门培养为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提供与康复辅助器具相关康复服务的专业特色人才。学习工作内容包括开展个性化的辅助器具配置、使用、评估、简易制作、维修、转介、咨询等服务;指导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计和家居环境改造;完成这些工作还涉及到组织、协调、整合社会资源来为残疾人全面康复服务;对使用辅助器具的用户还要制订训练计划、传授训练方法以达到使用效果。在工作中,还要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和技能,通过心理干预,帮助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要善于发动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提高残疾人康复水平;还要对辅助器具的供需双方进行有效沟通。

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 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特点建立不同形式的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从2009年我院开始招收康复辅助器具应用与服务专业学生,到2012年09级学生毕业、10级学生步入实习岗位,我们一直在积极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培养人才,通过对职业岗位进行系统分析,确定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按照这样的要求整合教学内容、开发课程、合理安排实践教学,重视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技能,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从专业的特点出发, 按照多元化的思路, 在实践中我们逐渐探索出了一条以校企联合、校内外教学基地等途径为主, 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辅的“两主一辅”的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

校企联合办学的产学研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出于对自身发展的需要, 越来越谋求与科研单位和高校的合作, 另一方面, 科研单位和高校也越来越深化科技长入经济的活动。辅助技术是多学科综合的交叉学科,涉及的理论基础广泛,既有医学、生物学,又有工程学科的多种专业。为进一步细化康复辅助器具应用与服务专业实际工作岗位能力与学习领域的内容,深化产学研结合之路,我教研室邀请到康复辅具行业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高校等知名单位的20名专家,并特邀意大利辅助技术服务领域的资深专家,召开康复辅助器具应用与服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院系级校企联合的开放式办学体制。

以校内外实践基地为载体的模式。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是一直存在的教学实习场所, 开办专业以来,我们一直在实训室设施和条件上不断完善,建立了康复综合实训室,包括:个人移动辅具实训室、生活自理与防护辅具实训室、信息沟通实训室、无障碍实训室、物理治疗实训室、作业治疗实训室,完善了假肢技术实训室和矫形器技术实训室等。我们按照产学研的思路对其建设重新进行定位, 除了继续担负应有的为教学实习服务的功能外, 重点强化了其科学研究功能和生产经营功能。强化科研功能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实习的水平, 使基地不但能提供给学生一个动手操作的实践对象, 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 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在实践教学基地融入生产经营活动, 是为了提高基地的运行效率, 发挥以“产”养“学”的功能。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则是逐步建立起来的,覆盖了助行、助听、助视、无障碍、辅具综合应用等各专业领域, 其中有企业、科研单位、事业单位, 这些单位都具有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先进的辅助器具应用理念, 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

在产学研结合办学的探索中, 除了上述两种主体模式之外, 我们还建立了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为载体的辅助模式。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学生社团利用课余和寒暑假时间,深入企事业单位进行社会实践, 这种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没有直接纳入教学计划体系, 但就其实施效果看, 又完全是教学计划体系的延伸。每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都做到“三有”“两要”, 即有实践主题, 有教师指导, 有基地为依托;针对性要强, 科技含量要高。每次活动都有一个总的实践主题, 同时每个分队都有自己的主题, 表现出较强的目的性。一直以来, 我们一直坚持不懈地抓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并在实践中使其不断发展, 水平不断提高, 成为大学生培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综合素质和世界观的形成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产学研结合办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鉴于我们在“结合”上下的功夫, 近年在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上取得了些实实在在的效果, 这些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活化了课本知识。把教学活动同科研活动、生产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方面使学生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另一方面也活化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内容, 使书本知识变得鲜活生动起来。例如, 学生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北京康复之家实习, 他们把在课堂上学过的辅助器具应用和服务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来, 帮助老年人、残疾人解决各种生活自理问题,获得企业和客户的认可,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

(2)升华了教学水平。产学研三结合的过程也是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锻炼过程。我专业的青年教师学历虽高, 但却缺少鲜活的实践活动, 在能力和素质上有缺项。例如, 教信息沟通辅助技术课程的刚研究生毕业的青年教师, 在课堂上给学生讲助听器的使用时, 怎么讲学生都感到枯燥无味,引发不了学生的兴趣,后来通过参加几个回合的助听器验配和康铃声听力中心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践活动, 大大丰富了他她助听器的感性认识, 回过头来再给学生讲授这一内容, 效果十分生动, 得到学生们的高度评价。

(3)培育了科研成果。通过走产学研三结合办学之路, 也大大推动了教师的科学研究活动。例如,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中国残疾人辅具中心合作共同编著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数据库,这项工作完成后将实现国内辅助器具电子商务化零的突破。

(4)锻炼了教师队伍。通过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促进了广大教师, 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骨干教师队伍。

(5)保证了学生对口就业率。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的产学研模式,根据企业的能力需求订单式培养学生,学生毕业后直接对口相应工作岗位,企业愿意任用、学生愿意留任,双向得益,大大保证了学生的对口就业率。

(6)反哺了教学工作。走产学研“三结合”的办学之路, 不仅使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的路子越走越宽, 在生产实践中还将建立新的生长点, 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渠道扩大办学经费的来源。

参考文献:

[1]杨燕.产学研合作模式新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7):179-180.

[2]邓子云,米志强, 翦象慧.高职专业建设产学研模式之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3:61-63.

[3]郑俭,许晓鸣等.论发展中国残疾人辅助技术高等教育的必要性[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4),331-333.

[4]沈晓军,张晓玉. 我国康复辅具发展概况[J]. 中国医疗设备, 2009, (12) .

[5]李光寒.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产学研模式”反思[J].教育与职业,2009,11(4):7-9.

康复专业毕业实习总结范文5

去年的这是我们还在学校憧憬着赶快实习,一切都在为实习准备着,努力的想要去好点的医院,医院定下了,就赶紧准备着考试了,然后是意味着自己的学校生活即将结束,大家心里都有了各自的想法:聚会的聚会,吃饭的吃饭,总之是各式各样的来感怀自己的大学时光和憧憬来到的实习……此时纵然有无奈与不情愿,但现实是残酷的,由不得你不面对。因为自己长大了,必须结束属于自己学校的生活,无论学校的生活多么美好,成绩多么优秀,但那都是过去了的,出了学校还是一切从头来过,就这样,我带着迷茫,无奈,不知所措与无限的憧憬来到了实习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开始了自己为期一年的实习生活……

来到了这陌生的城市,一切都是新的,无助,迷惑,望着一幢幢林立的高楼大厦,望着头顶的太阳,想着自己在这里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那是的委屈,那是的无奈还清晰在目,一条条的街道跑着找房子住,太贵的我们租不起,便宜的离实习医院太远,不能按时上下班,就这样,我们一找就是两三天,在那么热的天气里,人家都在空调房间乘凉,而我们却在大街上徘徊,甚至连瓶水都舍不得买了,重算是我们幸运的在医院找到了一间小房子,算是我们的“家”了。终于我们可以称得上是大学毕业生了,那太难了,那一刻,心里的委屈油然而发,内心终于得到了释怀…晚上的燥热,一盆盆的凉水冲洗着,遥望着憧憬着自己的未来,开始了自己的拼搏。

就这样我们还算顺利的进入到了医院,开始了我们的实习生活。刚进入医院未免有很多的不适应,理论和实际的集合对我们来说还是那么的陌生,在学校学习的东西被一点点的抽取,知道这时才知道在学校学习的东西是多么的稀少。医院的庞大,细分的科室,来这全国各地的患者,各个院校的实习生,这些都得自己从新的去梳理适应。最难的还是和带教老师的沟通,他们各个都是专家教授、医学泰斗,又或是什么领域的权威,与他们的沟通本来就是难处很大,但是你还得必须跟上他们的脚步和思路…这对我们从学校学习到得简直是挑战,使我又是看书又是写他们的经验和总结,这都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将近半个多月的适应生活是我一点点的习惯了实习的生活,慢慢的受到带教老师的好评,因为他们的评价是以学校为单位的评价,因为那时的我代表这学校接受他们的好评,心里多么的舒心啊。

带教老师也是人,就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对于带教老师几乎每个都是自身修养和医德能让人信服的还是那句话“林大什么鸟都有”,其中也不乏有不愿意教授的,我感觉此时除了眼勤,腿勤外真的没门儿?!对于自己可自行操作的(比如骨科中的拆线、换药等)在得到带教同意时,一定要敢于动手!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还有在康复中运用一些手法对患者进行操作时你会发现课本上的不是全对,有的就是明显的错误,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看任何教材或资料都应该报一种半信半疑的求学态度!况且医学更是关乎人命的职业,马虎不得、麻痹不得、大意不得,不会时、遇到疑惑时一定要敢于发问,敢于和带教老师讨论、辩论,当问题被解决的那一刻时你将会体验到成就感是多么的大!如有不信者,可以尝试带着疑问或困惑一直实习到该转科甚至是实习结束,而你将会一直郁闷着、烦恼着!不管带教如何自己作为学生,学习还是最重要的。把他们的偏见放一边吧,谁让你在他的门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只有你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吧。

在推拿科的实习,我跟着以前的老主任,他是河南推拿界的权威,脾气古怪的老教授,早起晚归的工作,没办法,你得适应他的时间,不可能让他容忍你的过错,所以就有了哪一个月的早起晚归,几乎那个月没怎么吃早饭,应为真的没时间,老教授的病人太多,每天的加班都不够用的,不过这是你学习的最佳机会,你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病人的病情,使你的见识更加的渊博。

在针灸科实习的一个多月里,最要的是记准穴位的位子,作用,主治的病型等,还得学会各种进针的方法,要点,手势等。这个科室就得要你的细心了,一般每个病人都得被扎个十几二十针,老师们肯定不会亲自去拔针的,所有的后期工作都是我们学生去做,说以病人身上的每个针都请务必要给别人拔净,如果是你的原因吧针留在病人身上了可能会造成伤害,不利于你的实习。

最后我实习的科室是我学的专业的科室,康复科,这次的实习使我真正的知道了康复的意义,康复的重要性,以及我将来所从事的何种工作。康复科分的有康复临床病房区,有康复治疗大厅,有运动治疗师,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高级脑功能治疗师等等,通过我们的治疗,看着自己所管的病人好转出院的那份高兴的心情,自己所有的开心在那一刻也调动出来,真心的为他们高兴。但也有就是实习中常见到的,有的患者或家属属于“刺头”,就是没事给你找事,看你不顺眼,请一定要记得,你是学生,把你的耐心方的很大,要学会自我安慰,应为这说有的委屈还得是你自己扛着,你不能和他们吵和他们闹,这也是心理的一大考验,望大家切记。这科室我主要学习了临床各种患者的评定检查及安排治疗;还学习了运动疗法的各项技术,如Bobath疗法,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等;还要学会作业疗法的意义和基本操作,对以后的工作都很有必要。

以上是我学习上的总结,下面我还想说说生活上的,在外实习肯定要租房,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一个人租太贵,消耗会很大,一般学生都支付不起。这就有了合租,但万万不要想着两个人合租那么简单,住在一起后事情就多了,摩擦就会有了,后来怎样,分家,又是少不了的麻烦,出来实习就提前想请自己的忍耐力。对你的实习生活有好处,经验之谈。

最后我们的实习生活顺利结束了,在你离开时别忘给你的带教老师打声招呼,不为别的,就为他教多你,也算是给你的学弟学妹们提前铺铺路吧。

最后我想给学校点建议:

1;我们的专业课时安排的太少了,很多都没有教到……

2;我们学校安排的间习应该再整加一些,最好在大一能有见习的机会,哪怕就一次,也能提前让大家知道自己所学的以后要做什么……

康复专业毕业实习总结范文6

【关键词】 医学生;毕业前夕;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

A Survey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Medical Students before Graduation. Guo Yan, Tang Ping. Liuyang Biomedical Park Hospital of Hunan, Liuyang 410329,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ntal health of medical students before graduation. Methods By cluster sampling, 95 medical students before graduation were assessed with SCL-90. Results The most common mental health problems of pre-gaduation medical students were compulsion and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and the non-clinical students suffered more than the clinical students. Conclusion Most of the medical students were in perfect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 Specialit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mental health of university students.

【Key words】 Medical students; Pre-gaduation; Mental health; SCL-9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招生规模的扩大,就业竟争的加剧,高校毕业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尤其是新生与毕业生是心理障碍的高危人群,但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心理障碍的状况也有所不同。以往研究表明,大约有碍10%~30%[1]的大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目前关于大学生新生及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报道[2,3]比较多,而对大学毕业生的研究还不多见。因此,本文对毕业前的沪州医学院学生采用SCL-90进行了调查分析,试图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为今后毕业生的心理咨询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此研究采取随机分层抽样调查方法,调查沪州医学院2007届本科毕业生100人,其中有效问卷95份,男生45人,占47.37%,女生50人,占52.63%。签约52人,未签约43人。来自农村的有52人,城镇的有43人。

1.2 方法 应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4],按要求采取团体自我评估方法进行。评分采用1~5 5个等级,依次表示没有,很轻,中等,偏重,严重5个程度,并计算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9个因子的症状严重程度分及总分。

1.3 统计处理 以SPSS 11.5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医科大学生毕业前夕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以SCL-90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大于2分,可考虑筛查阳性。筛查为阳性的有10(10.53%)人,其中男生4(8.89%)人,女生6(12%)人,专业差异显著(P

2.2 与常模比较 沪州医学院本科毕业生的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国内常模,除恐怖因子之外其他差异显著(见表1)。

2.3 心理健康状况的专业差异 非临床专业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普遍高于临床专业,其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和总分具有 显 著性 差 异(P

。见表2。

2.4 心理健康状况的不同性别差异 女生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与男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有无心理问题者因子分差值 将筛选阳性的10人单独进行分析,发现他们与筛选阴性者比较,各因子分明显偏高,分数增高程度依次为抑郁,强迫,人际关系,偏执,焦虑,恐怖,精神病性,敌对和躯体化因子,其中,值得引人注意的是,敌对因子的增分虽然不高,但实际均值在阳性组和阴性组都偏高,见表4。

3.1 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状况 虽然国内多项研究表明大学生尤其是新生与毕业生是心理障碍的高危人群,但本研究发现沪州医学院毕业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仅为10.53%,并且与常模相比,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都很低,且差异非常显著,这与陈建云等报道的22.03%[5]存在着较大差异,说明沪州医学院的本科毕业生是很少发生心理问题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良好。影响医科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除上面提到的学习环境,家庭环境,就业等原因外,还与其自身的生理,人格特征及文化素质等因素有关。鉴此,沪州医学院毕业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低的可能原因是医学院校比较单纯的社会环境,相当一部分同学自我调节能力良好,适应能力较强。

3.2 专业的差异 焦虑,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敌对,躯体化,精神病性方面,非临床专业明显高于临床专业的毕业生(P

3.3 性别的差异 对医科大学生性别进行组间比较,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这与多数研究不同[6],但与张智勇等研究的结果[7]具有相似之处。在总体人群中,大学生SCL-90的性别差异是微乎其微的,可以忽略不计的。这与医学生进入大学校门之后对医学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对人体生理的变化具有更深入的了解,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对自己生理和心理进行调节有一定的关系。

3.4 通过本次调查分析心理问题发生者因子增分的情况,了解到他们的症状严重程度依次是:抑郁,强迫,人际关系,偏执,焦虑,恐怖,精神病性,敌对和躯体化因子。医科大学毕业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肩负着“治病救人”的神圣使命,在赋予医学生重托的同时,也对医学生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解除患者生理上的疾苦,还要解除患者心理上的障碍。因此,在为应届毕业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心理咨询时,应根据其自身心理问题的特点,特别注意那些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如抑郁,强迫,人际敏感等,做到有的放矢。在此,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次研究调查发现敌对因子均值在毕业生中普遍偏高。目前就业形势严峻,据电视媒体报道今年全国将有150万的毕业生面临毕业就失业的境况。现在,毕业生正处于找工作阶段,同学与同学之间除了平时的友谊关系,更多的存在激烈的竞争,一个岗位几个甚至几十个人去竞争,这就导致毕业生的敌对心理普遍较严重。因此,学校应举办更多的讲座和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做好毕业生从单纯的学校步入错综复杂社会这一过程的有利跳板,为他们提供帮助缓解心理压力。

4 参考文献

[1]马建青.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10年研究得失探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57-59

[2]刘楠,彭小波,等.江西农业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05, 6:128-130

[3]李晓波,詹麓萍,等.北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04,1:19-23

[4]解亚宁,戴晓阳(主编).实用心理测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6:281-284

[5]陈建云,万爱兰,钟思远.医学生毕业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实用临床医学,2002,3(4):123-125

康复专业毕业实习总结范文7

 

为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高职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学校办学特色,按照教育部职成司《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和《安徽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现就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精神,按照全国教育大会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全面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并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学生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注重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坚持标准引领,确保科学规范。以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为基本遵循,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对接有关职业标准,服务地方和行业发展需求,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三)坚持遵循规律,体现培养特色。遵循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处理好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教学与选修课程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历证书与各类职业培训证书之间的关系,整体设计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上体现与职业岗位对接、中高职衔接,职业能力适应岗位要求和学生个人发展要求,构建具有特色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

(四)坚持完善机制,推动持续改进。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建立健全行业企业、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多方参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强化教师参与教学和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价与激励,做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反馈。

三、主要内容及要求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当体现专业教学标准规定的各要素和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要求,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办学特色和专业实际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一)明确培养目标

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公共基础课程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结合学校办学层次和办学定位,科学合理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保证培养规格。要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技术技能培养、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切实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二)实行弹性学制

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提前或延迟毕业。各专业基本学制为3年,学生在校修读时间(不含休学时间)最短为2年,最长为5年。原则上先完成基本素养模块和职业基础技术模块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专业应知、应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从事职业的基础能力;然后完成职业核心技术模块课程教学,使学生获取从事本专业所必需专业能力的训练;最后重点安排顶岗实习、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允许学生采用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方式分阶段完成学业。

(三)合理安排学时

1.总学时及周学时数

高职教育全日制基本学制校内教学的周次:第一学期 15 周,第二、三、四学期各 18 周,第五学期 12 周。可根据专业特点与相关行业生产特点灵活设置大小学期,开展“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改革,三年制6学期可以根据行业企业淡旺季调整为7-9个学期。

基本学制内专业教学活动总学时控制在2500~2800学时。其中课内学时总量控制在1600~1800学时,周学时控制在22~24(毕业实习和毕业综合实践报告周学时为24)。公共基础课程学时应不少于总学时的25%。选修课教学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为不少于10%。

在校内教学四个学期的专业(如护理、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可在规定的计划总学时内适当调整教学安排和周学时数。

2.学分要求

各专业毕业学分原则上不少于140分。

学分与学时的换算。18学时计为1个学分。综合实践课程,包括入学教育、课题设计、集中实训、职业见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毕业教育)等每周计1学分。学分制最小单位为0.5,总学分为整数。

每个学生除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总学分及必修课、选修课学分要求外,还必须完成至少4个素质教育实践学分。素质教育实践学分的认定与管理等,按照《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学分实施办法》执行。

(四)规范课程设置

1.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程。学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军事课、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劳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美育等课程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各专业可根据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党史国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创业教育、信息技术、语文、数学、外语、健康教育、职业素养等列为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

全面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按规定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思政课教材。结合实习实训强化劳动教育,明确劳动教育时间,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深化体育、美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开设关于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金融知识、社会责任、人口资源、海洋科学、管理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方面的选修课程、拓展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并将有关知识融入到专业教学和社会实践中。组织开展劳动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志愿服务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

2.科学设置专业(技能)课程。专业(技能)课程设置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一般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确定6-8门专业核心课程和若干门专业课程。

3.课程分类

(1)课程按照性质划分,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2)课程按照类别划分,分为基本素养模块、职业基础技术模块、职业核心技术模块、职业考证模块、职业拓展模块和实践模块等。

A.基本素养模块课程

基本素养模块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基本素养模块必修课程是全院统一必修的公共课,原则上由学校安排授课时间。对于实施“多学期、分段式”等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整周实践教学、技能考核的专业,可以灵活安排公共课的授课时间,但应尊重课程教学规律,保证充足的教学时数。主要包括:

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1、2学期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3、4学期开设;形势与政策,第3、4学期开设;

②计算机应用基础,第1或2学期开设;

③体育与健康,第1、2学期开设;(因重大疾病或身体残疾等原因不适宜参加剧烈运动的学生可申请选修卫生保健课)

④军事课由《军事理论》《军事技能》两部分组成。军事理论,第1学期开课院系为人文教育学院、经济贸易系、生化工程系及建筑工程系,第2学期开课院系为医学护理学院和工程科技学院。军事技能在第1学期集中安排;

⑤大学英语,第1、2学期开设;

⑥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第1学期开设;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第4或第5学期开设;

⑦心理健康教育,第3学期开设;

⑧劳动教育,第1学期以慕课形式开设理论教学,第1、2、3、4学期开设实践教学;国家安全教育,第1、3、5学期以专题教育形式开设;美育课程,第2学期开设。

基本素养模块选修课程包括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两部分:限定选修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党史国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创业教育、健康教育、职业素养六类,每个学生限定选修课程总学分数最少4学分,最多5学分;任意选修课程包括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和艺术类三类,原则上每类课程每个学生都要选修,文科类学生可适当多选修自然科学类课程,理科类学生可适当多选修人文社科类课程,每个学生选修三类课程总学分数最少4学分,最多5学分。课程分为网络课程和校内公选课,校内公选课由各教学单位教师(包括校内外兼课教师)申请,学校按照全校各类人才培养综合素质要求审核,统一设置。

B.职业基础技术模块

职业基础技术模块为必修课程,是为了学好核心课程所必须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

C.职业核心技术模块

职业核心技术模块为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各专业在构建该模块课程时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依据,围绕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标准科学合理设置课程,课程要覆盖该专业对应职业岗位群需要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识和技术,并突出课程教学做一体化特点。

D.职业考证模块

职业考证模块课程是保证职业资格获取,落实双证书制度的课程。各专业要明确学生必须获得的、与专业核心能力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该模块课程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设置为必修、选修或必修+选修,在学期安排上应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时间匹配。

E.职业拓展模块

职业拓展模块课程为选修课程,是以核心技能培养为中心,培养学生多方位、多层次职业能力的课程。该类课程要具有适时性,及时将最新科技信息、工艺流程和技术融入教学内容,将教学环节延伸到先进的企业、车间,保证学生及时把握行业发展态势。

F.实践模块

实践模块课程强调实训、职训等实用性操作训练,以满足第一线应用技术人才的实际需要。各专业可根据培养目标和特点,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实践课程资源,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模块课程可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毕业设计(论文)、顶岗实习、课程设计、专业见习等为各专业必修实践环节,可另外设置限选实践环节。

(五)强化实践环节

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学时数应达到教学活动总学时的50%以上。积极推行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方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医护类专业除外),可根据专业实际,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建好用好各类实训基地,强化学生实习实训。统筹推进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活动育人,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六)改革课程考核

根据专业要求与课程特点设置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方式必须在课程设置表中予以反映。对学生的学业考核评价内容应兼顾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评价应体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积极采用成果性考核(大作业、调研报告、读书报告、作品展示、课程设计与课程论文等)、操作任务考核(实际操作、模拟操作、情景描述等)、计算机及网上考核、自我评定与小组评定考核(学生笔记、学生学习总结、小组协作与配合意识、团队贡献等)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特别提倡两种或多种考核形式相结合来全面评价学生。

(七)严格毕业要求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结合办学实际,进一步细化、明确学生毕业要求。严把毕业出口关,确保学生毕业时完成规定的学时学分和教学环节,结合专业实际组织毕业考试(考核),保证毕业要求的达成度,坚决杜绝“清考”行为。

(八)促进书证融通

积极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步参与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试点,探索建立有关工作机制,对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进行登记和存储,计入个人学习账号,尝试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与转换。

四、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构成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二)招生对象与入学要求

(三)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四)修业年限与毕业要求

(五)职业面向与职业资格证书

(六)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

(七)学时、学分分配及教学进程

(八)实施保障

(九)其他情况说明

五、修(制)订流程

(一)调研分析。各专业建设委员会要做好行业企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和在校生学情调研,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明确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形成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二)起草修(制)订。结合实际落实专业教学标准,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安排教学进程,明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条件保障等要求。参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详见附件),起草修(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论证审议。组织召开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会议,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和提出修改意见。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后,提交校党委会会议审定。

康复专业毕业实习总结范文8

我国听力学专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高校开设该专业的仅有少数几家,对于听力学专业实习环节的质量控制,主要沿用的是医学生的考核机制和模式,考核内容过于宽泛随机,考核时间过于单一,难以真实反应学生学习的成效,不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掌握和自我提高。

浙江中医药大学听力学专业创办至今,培养了一批实用型技术型人才,在听力助残、服务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浙江中医药大学听力与言语科学学院参考国外高校对听力学专业实习过程质量控制的机制,与加拿大UBC大学附属温哥华总医院听力中心合作,创新并实践学生实习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将我院听力学专业实习过程分为实习前教学质量控制、实习过程质量控制、实习后考核质量控制三个模块共六个步骤进行质量控制。本文对我院听力学专业实习过程质量控制所进行的创新与探索总结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听力学人才定位,修订实纲、实习计划

第一,修订实纲是统一和规范毕业实习工作的基本纲领文件。实习工作开展之前组织学生、教师、实习单位、研究合作单位共同参与讨论和修订《毕业实纲》,完善和规范实习目的、要求、内容、方法和效果。提前分析和研究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和实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做到有备无患。

第二,制定实习计划学校提前半年与实习基地沟通,联系安排实习事宜。根据实习基地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实习计划,包括实习目的及要求、主要知识点及技能训练的重点、实施方法及步骤等。将这些教学计划与实习单位的带教老师协商修订,使双方对实习的内容有足够的了解。学生按照实习计划,带着任务去实习,就会减少实习的盲目性,能够有选择、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学习。

二优化课堂实践教学,建立实习前临床技能考核制度

在人才培养目标、方案的指导下,结合临床和社会需求,优化专业课实践课程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将临床最前沿、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引入课堂;将用人单位最期待、最渴望实习生具备的技能引入课堂。用实践指导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紧贴实践需求,实现从“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严把教学质量关,建立实习前临床技能考核机制。

第一,建立课堂教学考核机制,建立课堂教学期中、期末考核质量控制制度,严控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各门理论、实践课程教学效果。

第二,建立实习前临床技能考核制度参照国外高校实习考核方法,与加拿大UBC大学附属温哥华总医院听力中心合作,共同制定听力学专业实习前临床技能考核的方法和内容。学生在完成学校课堂教学进入实习岗位前,进行实习前临床技能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听力学各项基础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理论和实践操作。理论知识以书面形式进行,内容包括在校期间所学各门基础及临床课程。实践操作以动手实操形式进行,分为抽选项目和必考项目。

三规范临床实习基地及带教老师准入条件

实习基地以及基地带教老师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实习的水平和质量,只有合格的实习基地,高水平的带教教师,有效的带教机制,才能有效地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

第一,依托听力学专业协会,提供可靠的人员和基地保证。在学校及学院努力下,以中国康复医学会听力康复专业委员(CAAR)会为依托成立的听力康复专业委员会分会,从成立以来吸引了听力学行业大量高层次人才的加入,为培养高素质听力学人才奠定了基础。听力学专业协会鼓励专业人员,特别学员是本专业的人员加入CAAR,为实施临床实习的标准化提供可靠的带教人员力量和稳定的实习基地数量。

第二,建立实习基地资格认定机制。实习基地和实习岗位的选择遵循一致性、先进性和效率性原则,主要选择临床技术先进、管理水平高的单位,使学生对实习单位产生认同感,增强对今后工作的信心。在实习基地的建立上,参照国外高校标准,所有从事听力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单位,要想成为听力学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其资质必须经过统一认定。

第三,建立带教老师资格认定机制。带教老师必须满足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历或学位;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并从事听力学行业工作两年以上;或多年从事听力学工作并具备一定资历(以上三项条件满足一项即可),经统一认定后方可成为听力学专业学生实习带教老师。

四控制实习过程质量,建立中期考核制度

全面参考澳大利亚、英国等听力学教育发达国家的毕业实习质量控制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听力学发展现状和特点,制定符合中国听力学专业实习中期的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对实习中期要求学生掌握的业务能力和综合能力两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第一,业务能力要求完成完整的病案记录参照加拿大UBC大学附属温哥华总医院听力中心方法,制作病案记录空白样本。中期考核要求完成40份有代表性的听力障碍及相关疾病的完整病案记录,内容包括规范的病史记录、各种必要的听力检查测试记录及诊断处理意见、随访记录与总结反馈,对成人听力测试结果记录以及儿童听力测试结果记录提出明确的要求。

第二,制定中期评估量表,评估综合能力参考国外成熟的实习考核内容和方法,结合国内听力学实习教学特点,拟定《听力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中期考核表》来评估实习生的综合能力。由带教老师按照表格所规定的内容进行考核并签字确认,然后由实习所在单位核实盖章。表格内容共分三部分:第一,实习基本要求包括临床实习准备、守时、保密、专业素质、专业用语共五个问题。带教老师按照“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评定。第二,综合能力考核包括人际交往、技能评价、详细计划、沟通技能共四个项目。其中人际交往、技能评价、详细计划共四个问题;沟通技能共两个问题。四个方面共十四个问题,每个问题按照“突出”、“优秀”、“良好”、“一般”、“差”、“无法评定”六个等级评定。第三,后期实习计划实习生可针对实习岗位及带教老师要求,制定实习后期学习计划。学习计划包括项目、目标、方法步骤三个方面,项目数量不限。

实习中期考核成绩占实成绩30%。如中期考核成绩低于60分,评为“不通过”,要求学生返校重修,再次进行临床实践技能考核,直到考核通过允许再次进入实习岗位。

五严控实习质量,建立实习结束考核机制

对听力学毕业生所要求掌握的能力知识点进行梳理,在参照国外高校实习考核方法的基础上,拟定《听力学本科生毕业实习综合考核表》。此量表用于考核实习结束后学生独立的临床能力。通过考核量表的实施操作,对于以往学生实习过程中难监控的难点,建立有效的考核项,达到有条可依。表格内容共分两部分:

第一,实习基本要求包括实习前准备、守时、敬业、专业素养、沟通能力共五个问题。带教老师按照“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评定。若其中有一项评为“基本满意”或“不满意”,该学生实习成绩不得评为优秀。

第二,综合能力考核共七个项目,包括人际交往、实习能力、基础听力诊断、小儿听力诊断、电生理和其他听力测试、助听器选配、言语康复。七个方面共六十个问题,每个问题按照7、6、5、4、3、2、1和无法评定共八个等级评定。按照数字从7到1分别代表综合能力从高到低的不同等级,如学生实习期间未进行相关项目实习则评为“无法评定”。

实习结束后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70%。如中期考核成绩加本次考核成绩低于60分,评为“不通过”,学生不能获得实习学分。

六紧密联系社会,建立实习结束后的反馈机制

在实习结束或学生就业后,通过走访、电话、调查问卷等形式建立与学生、实习单位、用人单位的回访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满意度、就业去向;实习单位、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意见和建议;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及用人单位中科研、教学、社会服务各类型、各层次单位所占比例。总结经验,不断对各项考核机制修订和完善,形成较为成熟的具有中国听力学专业特色的实习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并将其推广应用。

经过我院对听力学专业实习过程质量控制所做的创新与实践,使得我院建立了有效的适合中国听力学专业实习过程质量控制机制,制定考核量化表,努力做到院校教育与实习教育相融合、听力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融合、听力学理论教育与临床实践相融合,对提高实习学生的临床技能,培养社会需要的听力学专业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蒋涛.美国和加拿大听力学教育现状及中国的实践[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1,19(2):105-107.

[2]冯定香,苏俊.国外听力学教育现状[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9(17):178-179.

康复专业毕业实习总结范文9

关键词:康复护理课程 现状 存在问题 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5-165-01

1我校康复护理课程开展现状

1.1准备工作

1.1.1教学目标

通过康复护理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专业康复护理知识,掌握与日常活动密切相关的功能训练及康复治疗技术,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其功能的早期恢复;能够运用康复护理技术指导临床护理,提高护理水平,并运用康复护理理念,在今后的临床工作实践中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较高水平的护理服务。

1.1.2课程设置

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社石凤英主编的《康复护理学》一书为教材。第四学期开课,总学时为30 学时,其中理论课18学时、试验课10 学时、考试2学时。内容包括康复医学、康复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康复医学的一般评定方法;康复治疗方法;常用康复护理技术;脑卒中、脊髓损伤、脑瘫等常见伤病的康复护理。

1.1.3实验室建设

设置三个实验室,分成康复功能评定、物理治疗( PT) 、作业治疗(OT) 、言语治疗(ST)等四大块内容。实验项目包括:康复评定;物理因子治疗、言语治疗;运动疗法2学时;作业疗法;良肢位摆放、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康复体疗手法。实验设备包括:多功能关节活动测量表、角度尺;上肢运动治疗器械(墙拉力器、手支撑器、关节练习器等);下肢运动治疗器械(悬吊牵引架、平衡杠、坐式踏步器等);沙磨板及附件(可调式)、可调式OT桌、木插板等作业用具;PT训练床、PT椅等体疗用具。操作示教课均在多媒体示教室完成 ,学生分组练习操作在实验室进行。

1.2教学方法

采取课堂讲授、多媒体、示范教学、回示范、操作练习等教学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理论讲授要求学生掌握康复护理基本知识,示教演示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康复护理操作的基本要领,实验练习要求学生掌握康复护理操作技能。

1.3考核办法

学生评价方法多元化:(1)考核方式为考查。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2)结合课堂提问、实验操作、出勤情况等方面的考察,综合评定成绩占30%。(3)理论考核:占总成绩70%。

1.4教学成果

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康复医学有了初步了解,而且基本树立了康复的观念,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康复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临床,为患者提供康复护理服务,基本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2康复护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

康复护理学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虽有很多护理院校将康复护理设为选修课程,但学生多认为对以后的护理工作没有多大帮助,在学习过程中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2.2教师

我院康复课程授课老师为护理专业毕业教师,上岗前自学康复护理理论内容,在康复护理中心接受三个月的岗前培训。在上课过程中,对部分康复专业知识的讲授感觉力不从心。

2.3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以课堂多媒体教学为主,能够满足教学一般需求,但与学生互动较少,教学方法灵活性待加强。实验课均为实验室练习,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场所收到限制。

2.4实验课

我院康复护理的实验室面积较小,实验设备不足,学生实验无法系统展开。实验课程设计单调,无法联系临床病例,见习基地还未建立,学生没有身临其境的动手机会。

3对康复护理教学的建议

3.1 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

随着社会文明、科技进步、医学模式转变及全球老龄化的挑战, 康复医学得到迅猛的发展,成为与保健、预防、临床并列的现代医学四大组成部分之一,康复护理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加。

3.2师资队伍建设

选送青年教师外出进修康复护理相关课程,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及学术会议,定期下临床进修康复护理临床技术。制定教师考评方法对教师授课质量进行监督、促进,并制定激励制度促进教师学习新理论技术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3教学方法

康复护理课程实践性强,可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发挥学生的动手与创新能力,如采用问题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病例教学法、模拟情境教学法等。

3.4加强康复护理实训,建立康复护理社区见习基地

加强康复护理技能实训,为护生提供见习场地,有利于护生今后的康复护理工作。基本的康复技能应由教师在课堂示教后,让护生在实验室练习,并及时在医院接触临床实际病例,巩固学习,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社区有很多康复护理对象人群,建立社区见习基地,增加护生实训机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