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远程教育管理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01 16:23:59

远程教育管理论文

远程教育管理论文范文1

所以,远程教育管理学的宏观理论也可以称做远程教育国家行政管理学。

远程教育管理学的微观理论以远程教育院校机构为研究对象,主要探索远程教育院校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远程教育院校内部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以及为了保证远程教学的正常运行、提高远程教育的质量和效益而开展的各种行政的、教学的和人员(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因此,远程教育管理学的微观理论也可以称做远程教育学校管理学。远程教育的系统分析界定了课程、学生、行政和后勤四个主要的子系统,远程教育学校管理也可以对应地划分为课程管理、学生管理、行政管理和后勤管理等。通常将对课程设置、课程资源开发和学生学习支助服务的管理通称远程教育的教学管理,而将行政管理和后勤管理通称学校行政管理。此外,可以将对远程教育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单列为人员管理。

于是,远程教育管理按对象(目标)和内容(职能)可以划分如下图所示。

远程教育管理学的理论基础是多元的,即建立在多种学科理论的综合和创新上。除了远程教育学科外,主要的还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理论;而教育管理学学科理论又是建立在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基础上的。

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在现代社会,管理同科学和技术一起成为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它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又是文化发展的产物。从社会组织和人类行为的角度看,管理就是组织的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中,运用一定的原理和方法,引导组织中的被管理者有序地行动,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并发挥作用,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由此可见,管理具有以下诸方面特点:•管理是实现预期目标的一种行为;•管理的功能是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管理是由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构成的有序活动过程;•管理的核心是决策;•管理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边活动的过程;•管理总是在特定的不断变动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进行的。随着近代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进步,近代管理科学(广义)已经经历了从传统管理理论到行为科学理论,再到现代管理理论的演进和发展。传统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有泰罗(Taylor)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Fayol)的一般(行政、组织)管理理论和管理过程理论以及韦伯(Weber)的官僚等级组织的行政集权管理理论等。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代表有梅奥的人际关系学派,建筑在马斯洛(Maslow)等人的关于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以及沙因(Schein)等人的关于人的特性的个体行为的行为科学理论基础上的阿吉里斯(Argyris)和麦格雷戈(McGrego)等人的人力资源学派(个体行为学派),建立在关于团体行为和组织行为的行为科学理论基础上的团体行为学派和组织行为学派等。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则有巴纳德(Barnard)的社会协作系统理论,西蒙(Simon)的决策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社会-技术系统理论、管理科学(运筹学)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和经理主义理论(经验主义学派)等。

随着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的进展以及管理科学理论的发展,教育管理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从教育科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此后,随着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教育管理学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化,逐渐形成了以官僚等级行政集权制为特征的教育管理学体系、以科学管理为中心的教育管理学体系、以人本主义哲学和行为科学为基础的教育管理学体系、以组织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的教育管理学体系以及以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的教育管理学体系等。所有这些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对远程教育管理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有各自的借鉴意义。

二、远程教育国家行政管理在许多国家的国民教育体系中,远程教育是一种历史尚不久远的新兴的教育形态。各国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对远程教育的行政管理既有共性,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下面从体制、机制、立法和财政诸方面进行讨论。三、远程教育的管理体制远程教育的管理体制是指国家对远程教育院校的行政管理体制,主要包括政府分权体制和对院校的分类管理体制。在此,政府分权体制主要是指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对远程教育管辖权限上的分工。在西方许多联邦制国家(如美国和澳大利亚),对传统院校的教育管辖权主要归州政府,但对远程教育领域,中央政府往往表现出更多的兴趣和干预。这一方面体现出远程教育对于实现整个国家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也是作为远程教育物质技术基础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没有中央政府的参与是很难组织实施的。

美国克林顿政府就曾积极推进互联网的更新换代以及教育信息化进程。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则从20世纪70年代起,始终一贯地关注并推进革新和发展远程教育的政策、举措。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曾经成立了多个专门委员会论证在澳大利亚建立全国范围的开放大学的方案及其合理性和可行性问题,并最终导致了在80年代末的陶金斯革命:将澳大利亚的远程教育集中到经论证由联邦政府认定的全国8个远程教育中心。

自90年代初起,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又开始鼓励全国所有的大学继续和技术教育学院开展远程教育并投资创建了澳大利亚开放学习联合体。在英国,开放大学则由英国政府创办并直接管辖。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通常由中央政府创建并直接管理面向全国的开放大学或远程教学大学。

这样,便于利用国家乃至军队系统的广播电视系统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动员全社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短期内迅速、大规模地发展教育。在印度,既有中央政府管辖的面向全印度的国立开放大学,也有地方政府管辖的邦立开放大学。在我国,则采取了由中央政府统一制定政策和规划、由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分工办学和管理的体制。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都是从中央到地方基层的多层次的远程教育系统。中央院校由中央政府的有关部门领导和管辖,各级地方院校接受对应级别地方政府的领导和管辖,形成了学校教育系统与国家行政系统并行设置的独特体制。远程教育的院校分类管理体制是指政府教育部门如何分类指导和管理各种教育院校。

比如,在我国,首先将教育院校分为普通院校和成人院校两类,而将大多数独立设置的远程教育院校归入成人院校。与此对应地,就有两种全国统一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普通高校入学考试和成人高校入学考试。这种双轨制的院校分类管理体制在现实中已经显示出其不适应来。首先是不适应统一的教育市场。

事实上,独立设置的远程教育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实现教育思想、教育对象、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全方位的开放,应届毕业生和社会知识青年早就是这类远程教育院校的重要服务对象之一;而普通高等学校的成人教育学院与继续教育学院的规模也已经有了重大发展。其次,上述双轨制的院校分类管理体制不适应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的需要。事实上,随着终身学习思想的深入人心和终身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界限、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鸿沟正在变成一种人为的障碍而被日益抛弃。

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经抛弃了这种普通院校和成人院校人为分割的双轨制的院校分类管理体制,实施面向全体国民的终身教育院校设置体制。更进一步,对远程教育院校和传统校园院校的分类管理体制也在受到挑战。那些双重模式院校远程教育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和澳大利亚),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区分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越来越不重要。这在澳大利亚校外教育的综合一体化模式及混合模式注册学生的发展中尤为明显。美国的传统大学正在纷纷开设网络课程,并承认通过远程学习网络课程获得的学分。日本文部省已经制定了将传统校园学习取得的学分同远程学习取得的学分组合的政策,即自1998年起,接受远程教育取得的学分上限从原来的30分提高到60分。这一政策同大学间学分互相承认和转换的政策一起将推动日本开放的终身教育体制的建立、传统大学空间合作系统的发展以及虚拟大学的诞生。英国开放大学在创建初期曾经规定了学习者入学年龄下限,以表明不与普通大学争夺青年学生生源。如今,开放大学依然是英国成人业余高等教育的最大提供者,但同时也招收高中毕业生。

英国开放大学的许多课程教学材料被英国其他大学广泛采用,其课程学分被英国其他传统大学所承认。截至1998年,有7万名学习了开放大学课程的学生最后在英国其他大学毕业。四、远程教育的管理机制远程教育的管理机制是指政府对远程教育院校的行政管理机制,即是政府直接主办和管理学校还是政府对实行自治的学校进行宏观管理。在世界各国,对于双重模式院校举办的远程教育,各国政府通常采取宏观管理的机制,即通过立法、规划、拨款等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

因为双重模式院校原本都是由传统校园院校介入远程教育市场发展演变而成,这些传统校园院校本来就享有办学自。但是,对于独立设置的单一模式的远程教育院校,情形就不完全一样了。像英国等国的开放大学,大多是自治的远程教学大学,在财政、考核、学分认定和授予学位、课程设置、课程材料的设计和开发以及课程发送和学生学习支助服务诸领域享有充分的自治权。

比如,这些开放大学有权依据教育市场的需求提供大学学士学位、研究生硕士和博士学位以及继续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同时,这些开放大学的招生、考核、学分认定和学位授予也都属于大学自治的权限,政府并不干预。我国政府对广播电视大学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则实行另一种行政管理机制,体现出政府直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特征。例如,对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省级广播电视大学,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是办成一所大学还是办成播课中心或管理机关的争论。本论文由

ref="/">整理提供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大学还是教育部直属机关?长期以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并无高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权和学位授予权。在高等教育层次上,长期限于高等专科教育。广播电视大学开设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划和报告被长期搁置。广播电视大学也没有教师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的评审权。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广播电视大学注册视听生高等专科教育试点,更将电大课程的考试权交给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这一切反映了我国政府直接主办和管理独立设置的广播电视大学的机制,学校缺少完整的办学自。广播电视大学一直在努力争取从各级政府那里取得更多的办学自。

最近教育部终于决策承认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是一所独立设置的部属重点高等学校,允许其办成教学实体,即成为享有高等教育法权利和义务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自治的高等学校。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更是由各级政府直接主办和管理的。委托承办的主考学校或其他机构只是负责课程资源的建设和考试命题,整个自学考试的专业课程设置和组织实施均直接由各级政府中的自学考试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主办和管理。

五、远程教育的立法在世界远程教育的历史上,有一些知名的远程教育院校是由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政府领导人直接倡导建立的。比如英国前首相哈罗德•威尔逊和英国开放大学,我国的邓小平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但是,各国都十分重视远程教育的立法,认为立法对规范和发展远程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西方发达国家,远程教育立法及远程教育院校法律地位的确立通常需要经历较长的准备、论证和立法程序。比如,英国开放大学从威尔逊1963年提出创建开放大学的倡议,到1969年英国国会通过皇家法令正式建立英国开放大学,共经历了6年时间。又经过了2年筹备,英国开放大学在1971年才开始招生开学。

再如日本放送大学,早在1967年即在文部省就有了“关于使用视频和音频广播于教育播出的模式问题”的咨询备案,1969年通过答辩一致同意着手建立放送大学,中经文部和邮政两省向内阁会议提出报告并进行长时间的可行性论证,终于在1981年以国会第80号法令《放送大学学园法》公布实施,前后经历了12年。

又经过了4年筹备,日本放送大学在1985年才正式开学。与此作为对比的是,发展中国家远程教育立法经历的时间通常较短。比如,泰国从1978年普密蓬国王亲自签署法令批准成立苏可泰•探玛提叻开放大学的议案,到1980年招生开学共用了2年时间。上述法令明确指出苏可泰开放大学是泰国第11所国立大学,享有其他国立大学同等的自治权。同时规定,苏可泰开放大学是一所使用函授、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实施远程教育,有利于学生自学而无需到固定教室上课的大学。

依据法令,苏可泰开放大学的宗旨是:1.向公众提供自学的机会,而不必受非到课堂上课的限制;2.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3.是所有的成年人(不受年龄限制)都能有继续学习的机会,以提高技能和丰富知识,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4.向更多的高中毕业生敞开高等教育的大门。再如,巴基斯坦在1974年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了关于建立人民开放大学的议案,1985年即招生开学,1977年改名为阿拉玛•伊克巴尔开放大学。上述议案规定开放大学除了要履行普通高等学校的一般职责外,重点强调了开放大学的办学宗旨,即教育要面向社会,要为大众服务。

我国远程教育的立法有自己的特色。我国在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确立了要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建设高度民主、高度法治、高度文明的现代化国家。但总体而言,同其他社会生活领域一样,我国教育领域的立法和法制也表现出相对薄弱和滞后的问题,远程教育的立法和法制建设尤其如此。

这主要表现在立法滞后、法制建设不健全。以我国广播电视高等教育为例,立法滞后表现为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实行的是“先上马,后备鞍”,即先建校、招生、开学、授课,后制定各项法规制度和明确规范的设置标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大多数省级广播电视大学都是于1978年建立、1979年全国统一招生开学授课。而我国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各级广播电视大学的第一部行政法规(《广播电视大学暂行规定》)是1988年制定并颁布试行的。此后,关于远程教育的立法工作又长期停滞不前。

法制建设不健全还表现在我国远程教育的法规制度几乎全都是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法规和文件决定,还有众多的会议纪要等,至今尚无国家立法机关通过的有关远程教育的法律法令。例如,在广播电视大学创建初期,由教育部和中央广播事业局共同召开了首届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工作会议,制订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试行方案》(1978年)。会后(1979年),由国务院向全国批转了教育部和中央广播事业局关于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工作会议的报告。而且,有些政策规定始终只是教育行政部门官员的回函或电话答复记录。这些有关远程教育的行政法规、文件决定、回函回电不配套、不完善,对其内容的解释不统一、执行不力,且缺乏监督。

此外,对我国高等教育法及其规定的高等学校办学自等条款是否适用于各级广播电视大学等问题也没有明确的有法律效力的解释。于是,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在建设中存在两大难题:定位问题和投入问题。我国广播电视大学长期以来存在的对定位问题的反思和争议,直至对“电大红旗能打多久”的疑虑,从反面表明我国远程教育立法的滞后和法制的不健本论文由论文由整理提供

/">整理提供全。

因为对远程教育、对各级各类远程教育学校的定位,即对远程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地位和作用,对各级各类远程教育学校的设置标准和办学自的立法,是依法对远程教育实行法治和行政管理的基础。我国远程教育立法的滞后以及有关行政法规文件中对远程教育体制、机制和设置诸方面内容的不明确、不配套和不完善,即定位不明确,给远程教育的法治和管理带来了困难。其次,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建设初期存在的投入严重不足,以及各级政府对相应各级广播电视大学的财政拨款没有明确统一的户头和标准等问题,也从反面表明了远程教育立法和法制建设的薄弱及其带来的不利后果。可以理解,这是我国正处在社会改革转型过渡时期的一种特征。而且,我国也不可能像英国或日本那样经过多年的论证和辩论,再通过立法后组织实施。这在广播电视大学建校初期会贻误时机。

而且,在当时(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法制普遍不健全的环境下也不现实。问题是此后的20年中远程教育的法制建设依旧滞后。可以相信,我国远程教育界对立法和法治的强烈呼声以及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立法和法治的日益重视会使远程教育的立法和法治逐步走向健全。六、远程教育的财政远程教育的财政,广义地说,就是远程教育的成本或费用的分担问题;狭义地说,专指国家财政(各级政府)如何承担远程教育的经费及其拨款机制问题。国际远程教育界普遍认同:对于远程教育的费用,应该实行“谁受益、谁承担”的分摊准则。谁是远程教育的受益者呢?通常认为,远程教育的三个主要受益者是国家、社会和学生。•国家:远程教育承担着开发人力资源、培养各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职能,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国家是最大的受益者,各级政府理应对远程教育增加投入,进行财政拨款。•社会:远程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一种生产性投资,推动着社会经济发展,对国民收入的增长作出了越来越巨大的贡献。远程教育以其培养的人才,生产和传播的知识,推动科技和管理的进步,从而对社会各产业部门增加产出作出了直接或间接的贡献。

因此,社会各相关产业和企业雇主是受益者,理应承担远程教育的部分费用。•学生:接受教育对学生本人而言也是一种投资,将会带来包括经济收益在内的各种回报。学生接受了远程教育,增长了知识才干,为其职业生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资本。

所以,学生也是受益者,也应该承担部分远程教育的成本。至于远程教育的成本或费用在国家、社会和学生之间如何分摊,这在不同的国家,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域和不同时期,在各类不同的远程教育院校和项目之间是很不相同的。英国开放大学的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款。20世纪80年代初,学位教育计划经费的82%由英国教育科学部直接拨款,16%来自学生所交学费,2%来自各种课程材料销售所得和其他财源。

继续教育计划的经费原则上要求自筹解决,大约60%~70%来自学生交费收入,其余的来自社会各种专门的基金组织。自进入8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执行新的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拨款,增加学费收入在整个预算收入中的比例。日本放送大学的经费,70%以上由国库财政拨款提供,30%以下依靠收取学费和其他渠道解决。

美国联邦政府承认美国国家技术大学为非营利的免税机构并立项。国家技术大学的经费主要来自学生所在的企业公司。这是因为,国家技术大学提供的主要是硕士研究生层次的工程师在职继续教育。学生都是公司的业务骨干,不离岗学习。所以,各公司不仅承担了其学生雇员的学费,而且出资建立卫星地面接收站并向国家技术大学支付一次性开办经费。我国广播电视大学的经费来源实行国家、社会和个人多渠道集资的体制。

依据20世纪80年代末对广播电视大学投资效益的评估研究成果可知,我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经费来源的基本结构如下:各级政府财政拨款约占52%,社会(办学部门、机构和企事业单位)集资约占40%,学生交费约占5%,其他收入约占3%。在各级政府财政拨款中,中央财政拨款约占7%(因缺乏可靠数据未将卫星教育电视专用频道的通信费用计入),省级财政拨款约占40%,地市县级财政拨款约占53%。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也随着非义务教育阶段适当增收学费的政策出台,广播电视大学经费来源中,学生个人承担的部分增加了。

远程教育管理论文范文2

1.1学生利用平台控制学习中的作用。从平台控制的主要交互功能是可以看到的,是一个主要的交互功能的平台控制意味着一个特性,让程序来支持学习者互动平台控制,它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对学习者。这种转移是平台控制的一个必要条件是主要的交互功能。通过控制权的控制者,在教学方面,不同的学习者为例,慢下来,改变学习序列,使学生的学习风格的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习。研究证明,学生的控制可以实现个性化教学和提高学生的个人责任感,学习,优化学习效率。

1.2学生和互动的质量控制。大量研究充分肯定学生控制学习促进学生运用平台控制的效果。然而,也有很多的案例研究发现,如果以满足平台控制交互水平的学生和学生的成果,学习作为教学平台控制交互质量评价的基础上,提高学习者的控制程度并不总是能够提高人与平台控制交互质量。研究发现,如果整个教学过程是由学生控制,只有拥有丰富经验和知识的学习者能够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并表示与教学平台控制满意度。对于大多数学习者,自由控制序列,步骤的数量和难度,实践中往往会导致令人失望的结果。甚至在情感目标教学平台控制,也没有表现出优势。在太多的控制分支教学甚至可能使学习者的消极态度获取过程。这种现象的本质是如果从计算机控制转移到学习者,学习者为中心,和计算机为控制中心,意味着不平衡的交互控制,这种不平衡会导致相同的是真正的互动式的消失。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有必要引入平衡点的概念:教学控制。

教学控制平衡指的交互功能,使最大限度地利用平台控制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学习者之间的平衡提供了两个控制计算机平台控制。目前,还没有一个控制教学中的平衡点的方法,但学习者和计算机控制程序,确实存在着一种平衡关系,如果程序设计符合之间的平衡,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平台控制交互功能。一个很好的描述的平衡点控制教学的意义。相互作用发生在优化学习者和计算机控制的平衡。以下三种教学情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案例,老师站在学生前面教学,然后离开;案例二,老师站在学生面前,只听说话的学生;案例三,教师和学生讨论,相互反应,互相学习。显然,最丰富的教学情况,在三种情况下,通过在第三种情况下的平衡提出了前面的极端现象,其中最强的互动平衡和人类的互动,当双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计算机和人平衡同等重要。

2远程教育平台的功能

网络远程教育平台包括网络环境,网络(网络学校,学生),课件,图书馆资源和其他因素,它是基于网络的,通过一套完整的支持软件和管理软件来保证服务管和体育整个网络教学发展的有序运行。达到以下网络远程教育平台服务的具体需要:(1)综合信息服务。综合信息服务将成为远程教育的网络信息交互平台的基础上,它可以释放和课外教育信息沟通,介绍了网上众多的大学和培训机构,同时,教师和学生可以在线交流教学经验。(2)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服务教学和教育管理是远程教育的核心网络平台的一部分。这主要包括:课程学习管理系统,浏览课程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多媒体操作系统,答疑系统分析,远程测试系统,课件的开发和管理系统,学校管理和信息查询系统。(3)虚拟校园管理服务。在虚拟校园管理系统的上行链路和教学活动的桥梁作用,在整个教学活动、校园管理的各个环节,涉及所有的对象和教学资源。它主要包括:教师管理,数据统计分析系统,计费功能,安全管理,日志管理,行政公文管理,在线图书馆,学生社区管理。

3远程教育平台的设计方案

3.1的目标和内容。硬件系统的设计和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的设计包括系统软件平台的选择开发平台的设计。远程网络教育平台作为网络虚拟大学园系统平台,技术支持和保障,提供全方位的远程教育合作单位和其他在线教育机构,避免重复投资,为了适应网络教育系统发展的需要,新的信息和网络的建立。该平台的建设目前流行的ASP,IDC和其他先进的概念和网络技术,结合经典的网络技术,视频传输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软件工程技术,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具体需要:(1)硬件系统是可扩展的,灵活的,安全的,有效的。硬件平台的主机,网络设备,通讯设备,数据存储设备的要求是安全的,稳定的和有效的,先进的阶段和良好的可扩展性(2)的通用性,提高软件支撑环境的功能。结合国家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资源管理系统和远程教育软件支持标准的研究成果,对远程教育系统和标准的建立。(3)接入环境灵活,方便快捷。网络教育网络平台将建立专门的光纤连接各区域网络的网络数据中心。学校校园网和远程教育的节点可以方便地通过各种类型的数据网络接入。(4)在整个远程教育各普通节点。在一个镜像网站和教学网站建设网络范围逐渐利用网络教育网络的通用平台,形成整个网络范围内的网络教育系统。

3.2网络硬件设计。远程教育网络教学环境主要是由在一个分层的形成一个中央控制节点和远程教育通过网络连接。该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配置控制中心,实现需要的教学管理,节点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的远程教育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

3.3网络环境。开展远程教育活动,在远程教育平台主要依靠网络,在实施计划的控制中心和教学实验阶段,在这所学校或私人数据中心的建立,分散在一个试点单位的远程教学点,他们通过网络连接。目前,已经建立了一个快速和大部分的大学校园网千兆,提供远程教育的信息传输通道。远程教育平台的网络连接结构。信息与控制中心,老师教的节点和数据在内部配置中心大学和其他元素,是远程教育的关键设施。目前,远程教育的实现依赖于网络环境中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大学,他们的私人信息网和SDH网。大学校园网络和网络是由一个千兆网络网通光学互连设计各分园连接,提供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的基本要素。

3.4信息控制中心的组成和功能。信息控制中心是远程教育平台的核心部分,是远程教育的顺利实施的关键。在信息控制中心的远程教育平台的软件主要的硬件和系统,如VOD点播系统,视频会议控制平台,课件数据库,数据中心管理系统,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技术支持的主要提供者。信息控制中心实现远程教育中的节点控制,远程教育的学生必须登录到远程教育平台的信息控制中心,并根据浏览需要和其他的学习活动,相应的制度和教师开发课件等教学资源存储在信息控制中心。

3.5配置节点功能和异步。异步教学节点具有多媒体计算机,计算机通过局域网与网络连接。学生可以通过学习需求的异步教学的多媒体视频在线注册,教学与其他教学资源,学习和研究活动的浏览,课程考试。教学同步节点提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实时双向通信,建立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为导向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实时看到老师的照片,听老师的,老师看到学生和在实时的各种情况的讨论问题的学生。其他节点配置异步教学设备在教学同步节点,还配备了一个视频会议系统,课件播放系统,电子白板,音响系统和其他一些设施。

4结束语

远程教育管理论文范文3

(1)基础网络需求

以我国政务网建设相关规范为依据,结合党员远程教育网络信息系统的相关要求,采用专网专用模式,构建独立的网络信息系统结构,统一出口与Internet相连接;

(2)业务互访需求

网络信息系统建成之后,需要对远程教育系统所有业务系统进行承载,包括党员远程教育系统、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等业务系统,与此同时,还需要实现不同业务间的互通、互访与交互承载;

(3)网络安全需求

由于远程教育网络信息系统承载着庞大的党建信息及我国政策性文件,因此,对于系统网络的安全性要求相当高,必须达到国家网络安全级别,系统所承载的各类党建数据库、远程教育服务器等,均需同Internet相连,并对外提供信息及管理等服务,因此,服务器对于数据安全而言十分重要,必须拥有健全的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及完善的信息备份条件;

(4)系统可靠性需求

远程教育网络信息系统是党员教育与培训的基本承载系统,因此,要求系统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以确保系统各项业务运行过程及性能发挥的有效性,要求系统设备无障碍工作时间平均超过25年。

2远程教育网络信息系统的设计

2.1系统架构分析

远程教育网络信息系统属于统一在线学习与培训平台,因此,系统建成之后将集课程查询、课程信息查询、教程下载、在线培训、远程管理、信息、资源制作及管理等多项功能于一体,最终形成一个全方位、立体化服务平台。远程教育网络信息系统包括四部分,即门户网、培训管理、资源管理、资源制作中心。其中,资源制作、资源管理及培训管理中心共同构成了系统管理体系。资源制作中心主要负责以远程教育及资源制作等标准为依据,收集各类素材,并对网络课程内容进行制作;资源管理中心负责对诸如多媒体课件、教程等培训资源进行采集、检索、管理与;培训管理中心主要负责为党员提供全面的服务,如党员信息管理、党员在线选课管理等,并能全面收集、掌握及分析党员对各种课件的学习情况,及时改进服务;对于系统门户网站而言,主要为系统提供一个对外服务门户。

2.2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

以系统架构及业务需求为依据,远程教育网络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即多媒体课件制作、资源管理、远程在线网络培训。多媒体课件制作及资源管理两大子系统,分别采用采购与外包形式实现,前者利用的是AdobePresenter等软件实现功能方面的需求,后者采用软件外包形式交由合作方进行实施,合作方除了实现子系统的各项基本功能以外,还需要提供接口,实现同其他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远程网络培训子系统是该系统平台的对外服务门户,主要包括远程网络培训服务及管理两大模块。

(1)远程网络培训服务模块,其主要包括系统首页、远程教育信息的、注册与登录、课程信息、用户中心、在线教育入口、培训指标查询等多项功能。通过网站首页以及在线课程列表单击课程的名称,直接进入带修课程页面。也可直接通过该页面进行在线培训。用户进入远程网络培训模块后,可以直接了解自身的教学安排及课程信息。系统负责对用户的剩余学习时间以及学习进度情况进行实时提醒。该模块核心功能之一,即所谓的培训点播功能,用户以自身需求为依据,随时点播进行重复学习。所点播课件通常同课程内容息息相关,是根据三分屏框架制作而成的培训材料,包括文字、音视频、动画、图像等素材。屏幕上将教师教学视频、知识点讲解,并在页面上将课程内容导航目录加载,以便于培训人员随时根据需求在各种内容模块间相互切换。

(2)远程网络培训管理模块,其为整个系统的管理与支撑平台,包括学员、课程、学习记录、教育信息及系统等管理功能。以上述系统功能分析为依据,系统数据库设计是采用PowerDesigner工具实现的。

3系统风险管理分析

3.1系统项目实施风险分析

远程教育网络信息系统是一个较为典型的软件项目,其面临着管理、技术、人员等多个方面的风险。

(1)管理风险。虽然系统研发过程设立了相应的项目管理制度,对项目开发及集成具有较好的监督管理作用,但有时由于低估了软件需求的复杂程度,或高估了相关人员的应对水平,导致项目计划风险高,造成项目拖延。由于远程教育网络信息系统项目是从党员教育工作的实际出发,因而该项目不仅面临着一般管理与技术风险,还具有软件采购及额外项目管理等风险。

(2)技术风险。远程教育网络信息系统集“网络课程建设”、“辅助教学”、“远程网络学习”、“教学指导”、“课程管理”、“党员学习评价”等于一体,系统实施过程应用了多项技术,如音频、多媒体、视频、数据库、网络等,因此,在研发过程中一旦涉及到新技术,或者设计人员对于技术不熟悉,则系统所面临的风险将难以预知。

(3)软件外包风险。若系统项目某一部分模块釆用的是外包方式实现,则软件项目在外包过程中将面临着难以预期的管理、交易成本高,质量难以保证,难以进行需求变更,系统接口协调复杂等风险。

(4)软件采购风险。若项目某一部分模块采用的是市场现有产品方式实现的,则所采购软件内容模块同研发模块以及外包模块间势必需要进行信息交换及数据接口的开发,在这个过程中将面临着采购软件功能问题、预算不足、供货不及时、接口协调困难等风险。总之,远程教育网络信息系统项目开发对于风险管理具有较高的要求,必须针对系统实际情况,对项目风险管理进行进一步研究。

3.2风险管理方案分析

下文针对远程教育网络信息系统项目实施过程,对项目风险管理方案进行分析。为了防止项目成员对风险管理工作产生抵触心理,同时,减轻项目管理成员的压力,在该系统项目风险管理设计过程中更偏重于简便性、实用性,以保障风险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以系统项目风险管理架构为依据,对项目所需执行的风险管理方案进行制定,具体如下:

(1)系统项目在立项前期,必须对风险控制思路进行统一,建立治理与决策支撑平台,制定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组建一个以技术总监为主,研发部协助的项目风险管理小组;

(2)项目风险管理小组以系统软件项目的生命周期为依据,分阶段对项目的风险管理过程进行执行,以实现项目风险的统一控制,提高项目风险分析及管理的时效性与科学性;

(3)将所识别的各类项目风险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六类风险,即管理、技术、人员、客户、成本与社会等风险,根据不同的风险种类,可遵循一定的规律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4)由于该项目风险相对较多,在该系统项目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采用评价指数法RAC,对风险进行初步评估,选择对项目影响相对较大的风险,再利用层次分析方法AHP,对风险的重要度进行准确排序,对不同阶段存在的决策性风险实施层次分析,以更好地为风险决策提供支持;

(5)在风险分析之后,需要根据重要的风险点制定对应的风险方法应对措施,同时,风险管理小组需要每周对风险点进行一次跟踪,并对控制效果进行反馈。

4结语

远程教育管理论文范文4

【关键词】双主体学习论;远程教育;知识管理;学习力

在新的时期,远程教育的定位已不限于学历补偿教育、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还包括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社会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校园教育向社会教育延伸,最终成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在这一转型与变革的过程中,远程教育所表现出来的并不是简单的技术更新与模式转型,更体现了远程教育当下的新的历史使命:满足学习的多样化、不断延续的专业更新、技能提升等学习需求,并通过“学分积累”的“立交桥”建构更加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通过共建共享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平台、完善共建机制。在新的知识经济背景下,远程学习者(学员)无论何时何地都面临一个不断学习的问题,都有不断学习的多样化需求,即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个体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其竞争力,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学分互换”完善终身教育体系,通过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丰富社会的优质教育资源。但在这里有三点需要注意:一是比“学习者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其竞争力”这一问题更紧迫、更深刻的问题是,学习者更需要在其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其学习力。这种学习力,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数字化学习能力,也可以说是信息时代有效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还可以说是个人知识管理的能力。二是远程教育的教学、学习、管理的平台是基于互联网的平台,参与其中的教师、学员都需要进行基于互联网的信息获取、储存、交流、分享、运用、创新等教或学的活动,这本身就是一种知识管理的行为。三是远程教育在建设其资源库的同时,要参与社会(公共)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活动。这种共建共享活动可以看作是远程教育要进行社会的(教育教学类)知识管理库的建设。从这一意义来说,新时期的远程教育、开放教育,其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个体与远程教育机构共同进行的知识管理活动。因此,开展远程教育,需要有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理论来指导,这是时代赋予远程教育的使命。

一、“双主体学习论”概念及其对远程教育教学活动的阐释

知识管理理论是一种关于学习知识的方法论。它既可以指导企业、组织的知识管理,也可以指导个体的知识管理。正是这一方法论,人们对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关系的认识才得以更加真切,才能真正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活动中。长期以来,远程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更多的被定位于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推送功能,这就弱化了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行为(知识管理),远程教育理论的发展也长期桎梏于传统教育的樊篱。在远程教育中,为什么要进行教学交互,怎样进行有效的教学交互,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建设课程资源,如何保证、评价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远程教育理论的发展。人们由于缺乏对知识管理这一方法论的认识,现代信息技术不断的推陈出新也使远程教育疲于“技术更新”,把远程教育的发展变革重点集中在教学资源建设、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与多媒体教学设施等硬件建设方面;同时,远程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缺乏教育投入导致基层教学支持的弱化,理念的不足与支持的不到位等使得远程教育中的自主学习效果欠佳,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上也存在着重学历轻“学习力”的应试现象,等等。正是源于对远程教育发展危机的深刻认识,笔者才有基于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知识管理理论的“双主体学习论”思考和诉求。“双主体学习论”是笔者在借鉴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多年远程教育的实践与反思,在《远程教育的新视角:双主体学习论》(2012)一文中提出来的:“在远程教育中,教师、学生都是学习者(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先学’与‘后学’围绕学习目标进行知识管理的过程,学习目标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习力的过程。”对此概念的理解,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习力,是“双主体学习论”的核心概念,也是“双主体学习论”对师生的共同要求:教师的学,是为了更好地提升自我,并完成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学生的学,是不断提高其学习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要求,并完成学习的任务,实现顺利完成学业的目标。第二,与传统教学活动中的“双主体”不同的是,“双主体学习论”强调教师与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管理活动的主体,而不是教的主导与学的主体;传统教学活动有一个教与学之间的主客体关系,而“双主体学习论”则把教学活动构建为知识的获取、传播、共享、创新与应用的交互的知识管理过程,师生是知识管理、知识创新的主体;传统教学活动强调“教”的权威、知识的权威,“双主体学习论”强调的是平等交互(共享、传播)下的创新与应用,尊重知识的权威,更看重基于知识与信息交互的知识管理与创新。第三,“双主体学习论”把教学活动阐释为师生共同进行的知识管理活动,而不是简单的个人知识管理活动,因此,它的基点是师生这个教学组织系统的知识管理活动。“双主体学习论”的提出,首先解决了人们对教育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认识与定位问题,即教师、学生都是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技术来进行学习和知识管理的,在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其知识管理的能力,即学习力。它认为远程教育不是简单的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资源推送与学习支持(交互);它强调教师与学生要培养一种具有“知识管理”方法论意义的学习力,达到具有教学相长意义的互生共进效果,实现终身教育理念下的学习行为的培养,同时也完成其各自的学习任务。其次,它对教师在远程教育的教学活动中进行了新的角色定位———学习者(先行的),这就为教师的工作提出了知识管理的要求。即教师在自身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既需要专业知识的深化学习与巩固,科研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还需要有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等方法论的认识深化。再次,“双主体学习论”既是基于知识管理理论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审视,包括教学认识与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是创新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生态环境的一种尝试。交互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提高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习支持服务,然而对交互本身的认识还局限于传统教学过程的有限认识,如知识答疑、资源与方法支持、情感支持等。因此,在“双主体学习论”的视域下,远程教学的交互包括以知识点为中心的内容与信息渠道的交互,以主体为中心的背景信息与学习的策略、方法的交互,以远程教学平台为中心的资源数据的存储与分析的交互,并共同构成师生知识管理活动的生态圈。最后,它把教师的教学行为,看作是一种先行的知识管理行为,虽然其理论、知识是显性的,但具体到教师个体,因其知识内化与外显的方式不一样而形成了各自的教学风格(特色),但通过知识管理方法论的分解,就在内容与方法上都易于让学生理解、接受,这种突出知识内化过程的教学方法也是“可汗学院”课程(微课)的成功之处。当下许多大学的网上课程,不过是把教授上课的过程摄制下来,强调“教”的引导,而可汗的教学视频,则突出知识的转换与管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学习先行者的“分享模式”比传统的主客体教学模式更适合学生(学习后行者)学习活动的内化理解。如果说基础教育的重点是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那么大学、继续教育阶段的远程教育,其重点则是培养师生掌握、管理、创新与应用知识的知识管理意识与方法。

二、远程教育中的知识管理活动分析

“双主体学习论”是基于人们应对知识经济社会的机遇与挑战提出的一种继续教育的理念,其核心是用知识管理的理念与方法来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学习力”。如何用知识管理的理念来分析远程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知识管理呢?笔者主要从三个层面来探讨:一是教师层面,即学习先行者的学习;二是师生交互的层面,即对知识的“分享模式”;三是学生层面,即学习后行者的学习。1远程教育中教师的知识管理远程教育的教师同样面临教师专业化建设、学科建设的问题。不同的是,远程教育的教师所从事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由教育技术支撑的特殊教学活动。那么,教师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的能力就是不可或缺的。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此种能力的认识只限于其工具性层面,还没有达到方法论的层面,没有把这种利用工具的能力作为其学习工作的能力进行认真对待。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本质上也是知识分子,那么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关键的生存能力的就是知识管理的学习力,即“双主体学习论”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首先是学习者,继而才是分享者。而教师这种学习力的培养,则涉及到其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和教学工作的管理过程,见表1。教师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教师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需要掌握的有新的知识点(包括在层次与范围上的突破),新个案的实践方式,或者是新的知识组合方式,新的信息技术,新的知识渠道,等等。不可否认,长期的教学实践会不断夯实其专业知识的基础,但要有一个质的提升往往需要一个新认识、新方法、新结构等的突破,而新时期知识的不断推陈出新,也是其学习的压力所在。教师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教学需求等方面的内容。如教学内容的新调整、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大纲的新要求、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情况反馈出来的新的教学需求等。教师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提高专业知识、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科研过程是一个合作活动,而了解合作者的研究背景信息则是开展项目研究合作的重要前提;科研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创新的前提就是要把握问题研究的现状与不足,通过理论借鉴、新方法实验寻求新的突破口。教师教学工作的管理过程:教师分为专业教师和管理岗位的兼职教师,因此其管理活动包括一般的课程教学管理和管理岗位的管理职责。管理效率的高低在于其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是否适合其管理任务,提高管理效率就主要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以上对教师四个活动类别知识管理内容主要分析的是显性知识的学习,而其学习活动、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管理活动中的隐性知识,则需要通过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合作交流、研究讨论等社会化活动进行强化。2远程教育中师生交互的“分享模式”知识管理并非单纯的关于知识学习的方法论,而是包括学习中的获取、储存、分享、交流、运用、创新的方法论,是一种学以致用的方法论。通常我们认为的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交互,就是教学活动中的答疑互动、讨论互动、研究互动、信息互动等显互。而“双主体学习论”把师生放在学习的同一起点,通过对知识点的分享、讨论、创新来进行理解、掌握与发展应用知识。在这个分享的交互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对双方的知识背景、理解角度和把握程度会有一个更深的理解,这个理解基础就是双方共识所在,只要双方共同达到了这一平衡点,关于知识的师生对话就更具建构性、创新性和持续性。在远程教育中,师生之间的分享、交互除了专业课程的内容,还需要有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的器,就涉及到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对知识信息的认识与把握方法,知识管理的原理与方法。现代信息技术,电脑、互联网、手机移动网络不断普及,使远程教育中的学生大部分都有相当的信息技术能力,但这些能力在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的整合与指导下,才能转化、培养成进行知识管理的学习力。具体来说,远程教育教学活动师生交互的知识管理,主要包括知识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分享交流、基于专业课程的个人知识管理方法的分享交流,与学习相关的重要信息及信息渠道的分享和学员的反馈(学习需求、学习效果、有效教学模式的建构),甚至还包括师生共同开展课程教学资源的交互式建构。3远程教育中学生的知识管理在远程教育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知识管理活动是在教师的主动分享及其引导下进行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是远程教育的第一目标。因此学生知识管理的内容,首先就是学习关于知识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模式。知识管理的知识,应该是教学内容的首要部分,因此它既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进行知识、信息的学以致用,也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其次,对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也是远程学习的工具性知识。而当下远程教育的教学活动,甚至没有专门的关于指导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课程,或者只有一般的针对远程学习平台的应用指导。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自主学习所能获得的远程教学支持弱化了很多。再次,专业课程的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不是所有的专业知识都需要进行知识管理,而知识管理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学生主要向学习的“先行者”学习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效果检验与选择,最终确定适合自己的知识管理方法,形成专业知识的学习力。远程教育中的学生,主要通过向教师的学习模式进行模仿借鉴、讨论交流,与同学的学习讨论、交流合作等交互活动来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及其学习力的培养。

三、远程教育知识管理模型的建构与思考

1建构

“双主体学习论”为我们明晰了远程教育活动的性质———知识管理,主体———教师与学生。即这两类学习主体之间存在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三个层面的知识管理活动。通过对远程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三个方面的知识管理论述,以知识管理理论为方法论基础,以“双主体学习论”作为知识经济时代远程教育的认识论基础,笔者提出了远程教育知识管理的模型,见图1。在这一模型中,远程教育教学活动中知识的交互、传播、共享、创新与应用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的知识与信息的分享交互活动中:A.教师知识管理平台、B.教学交互平台、C.学生交互平台(学生知识管理的实践平台)。这三个层面,两个学习群体(教师与学生)的活动都是围绕着知识管理的理念与方法,并以其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学习任务与研究活动为实践载体来开展的。通过这一模型,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出远程教育中教与学的活动本质,及其内在的方法策略。在这里,需要再强调一下“双主体学习论”中知识与方法的同一性关系:在学习知识中掌握知识管理的方法,利用知识管理的方法培养其学习力,以学习更多的知识。这也是开放教育的真正本质:远程教育的目的超越了继续教育的阶段性目标。而这种超越就彰显在学习力的培养上,彰显在学习者的培养上,彰显在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培养“学习者”所做出的贡献上。

2思考

在远程教育的知识管理模型框架下,我们对开展远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建设教学管理平台和教学资源等提出以下四点思考:(1)利用知识管理的理念与方法促进远程教育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远程教育教师的职业特殊性也是其发展的优势,因为相对传统教育的教师,远程教育的教师更具有知识管理的技术环境、工作环境。因此,无论是时展的需要,还是职业发展的需要,远程教育的教师首先就需要普及知识管理的理论、方法,强化基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力及其学习能力。(2)强化远程教育中知识管理的方法论教学。适合学生学习的知识管理理论一般有知识管理基础、个人知识管理,同时,对知识管理工具的运用也要进行重点指导,如知识管理的MindManager、PKM2.0,知识获取的百度文库、百科、新浪共享,知识保存的Evernote、麦库、有道笔记本,知识分享的Blog、Twitter、微博、豆瓣、wiki,文件检索整理的Everything、Totalcommander。通过对知识管理的理论学习、方法指导与实践练习,在培养学生学习力的同时,利用这些理念、方法,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引导,形成专业课程教学的由信息渠道、知识库、分享交流渠道等构成的知识管理分享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以知识管理的方法论为基础,以知识管理的工具为技术支撑,以专业课程教学为载体,最终达到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培养、提升其学习力,真正实现继续教育的目的。(3)对传统远程教育的教学管理平台进行系统的结构性调整。结构性调整的内容包括教师知识管理平台、教学交互平台,这两个平台以下面两个信息库为基础:教师信息库(包括教师的基本信息、学历背景、研究领域、研究成果、继续学习等信息)、学生信息库(包括学历背景、就业背景、专业课程背景、学习条件、学习时间等信息)。教师知识管理平台除了一般意义的知识管理,因为其涉及到教师最新的基本信息、学习信息、研究信息等,也可以增加人事管理、科研管理的功能;教学交互平台也可以增加教务管理、教学资源管理的功能。当前,教学交互平台资源的丰富性(内容建设)已经不是什么瓶颈问题,关键在于平台功能拓展、交互延伸与数据的储存分析等方面的不断完善。因此,这两个平台最重要的还应有一个知识库建设和分享交流的功能:教师知识管理平台的知识库包括专业理论前沿与热点、教学课件、教学模式与经验、典型或优秀案例分享,科研论文、科研模式与经验、典型或优秀案例分享,管理模式与经验、教学管理的程序性知识,以及教学管理的政策性文件分享等;教学交互平台的知识库包括知识管理理念与方法的分享,教师的重难点解析与学生的疑难点解答、课程案例分享,还有代表性的教学指导日志等。其中,平台应具有开放性、建构,可以根据实践需要进行再建构。(4)利用知识管理理论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双主体学习论”强调在分享知识中交互、创新,我们对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就需要有分享的主题、解构的方法、创新的方向等。“双主体学习论”强调知识与方法的统一,这就为我们建设网络教学资源提出了要求:一是要保证专业课程教学资源的独立性,即保持专业知识的逻辑性与系统性,不能因为分享交互而杂乱无章、毫无体系;二是以重难点知识的分享交互为载体,在分享、传播、创新的过程中融合知识管理的理念与方法;三是把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过程统一为专业课程的网络教学过程,只有融合了师生“分享认识”的教学资源(知识素材)才更具有储存分享传播的价值,才更具有创新的潜质。

四、结束语

教与学的最高境界都是乐在其中。在“双主体学习论”视域下的远程教学,由于知识管理理念与方法的介入,就会出现:当教师发现自己的学习理念、方法与学习模式可以供学生分享,平常的工作日志、经验总结、研究论文可被同事借鉴分享引用,或者从其他同事那共享来的日志、经验等也非常受用时,当学生发现自己有了学习方法的认识和学习目的,与老师同学间的交流、分享如此受益,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建设了不小的知识库,还有不断建设积累下去的欲望时,基于对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的认识与应用,师生就会把学习与交互的每一个环节转换成了对于知识的理解转换、存储编码、显性化分享和创新应用等可视化、可操作、充满惊奇与快乐的旅程,并乐此不疲。

作者:李兵 单位:广西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兵.远程教育的新视角:双主体学习论[J].继续教育,2012,(8).

[2]田志刚.你的知识需要管理[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3]易凌峰,朱景琪.知识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远程教育管理论文范文5

1.教学内容的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是影响学生的最直接、最主要的依据,是连接“教”与“学”的桥梁。因此,在设计教学资源时,要体现出鲜明的人际交往特征,尽可能地采用便于理解和阅读的方式,选取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轻松地参与教学环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教学资源的开发

要想提高远程教学质量,还应满足学生自主学习所需要的条件。各试点高校应将教学资源开发与储备放在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各高校的师资力量、设备系统和技术条件的优势,集中主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用来研制科学的多媒体课件,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系统等,从而形成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资源。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更全面的掌握所学知识。除此之外,各试点高校还应重视所设专业的精品课程的开发,利用这些优势的教学资源来提高远程教育的质量。

3.图书馆资源在远程教育中的运用

大部分高校都设有图书馆,图书馆就是一个庞大的知识储备库,图书馆中的图书、电子资源可供学生查阅资料、丰富知识、参考文献。但是,如果对这些资源管理不当,或者没对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可能出现学生抄袭的现象,所以,要强化对图书馆资源的管理,规范学生行为,对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如何让远程教育的学生与在校学生一样方便地享有图书馆资源?这个问题需要远程高校与校图书管理机构共同探讨,设计出一套合理的图书资源利用体系,给远程教育的学生提供更多的享用图书馆资源的机会。

4.教学资源建设的评估

教学资源建设评估是远程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实行远程教育的高校应制定出科学的教学资源建设评估系统,定期对远程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与检测。这样可以检测出远程教学的成效,还能发现本校远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教学资源建设评估对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也起到督促作用,可以规范他们的行为,防止出现一些不符合学院办校宗旨的行为。

二、教师队伍的组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学行为的设计者、教学过程的评价者,并与学生直接接触,由此可见,教师队伍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成败。教师和一些教学辅助者是储备教学资源的主要力量,在远程教育中,教师并不单单指的是教师个体,而是教学整体的总称。如果教师资源不足或质量不好,那么想要提高远程教学质量无疑是天方夜谭。所以,要想做好远程教育,就必须组建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熟练掌握远程教育特点和教学规律的师资队伍。就目前情况来看,专门从事远程教育的教师并不多,远程教育高校的老师大部分是聘请的兼职教师。由于远程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较大差异,而且对于兼职教师来说,教学任务繁重,容易力不从心。因此,为远程教育匹配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还应强化远程教育学院中专业教学委员会的建设,加大对专业教学委员会的资金投入,使他们召开探讨远程教育发展的会议,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除此之外,还应建立教师教学评价系统,对进行课程教学的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方式、教育成果做出综合测评。还应设立一些教学质量监控部门,搜集远程学生对于远程学习的意见,检测他们的学习效果,从而及时诊断出远程教育中的问题,制定改善策略。

三、组建辅导教师队伍

由于目前我国严重缺乏专业的远程教育老师,为了完善远程教育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提高专业辅导能力、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教学改革,远程教育学院应聘请一些对学生进行专门辅导的教师。助教可以摘录一些与课程有关的专业案例,将这些案例放在论坛上与学生分享,这样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把握所学知识,并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锻炼了他们的应用能力。助教要经常与课程主讲教师交流,提出自己对于教育方式的见解,丰富教学活动。辅导教师的主要职责有:

1.熟悉专业和课程的特点

作为一个专业或课程的辅导教师,首先应该了解该专业和课程的特点,以及主讲教师的授课现状,仔细研究主讲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的内容,这样可以掌握主讲老师的授课特点,了解学生心中的重难点,并结合课程特点总结主讲老师的授课经验,还能从旁观者的角度提出与这门课程最匹配的教学方式。

2.与主讲教师多交流辅导教师应与主讲教师多交流,探讨与教材内容、多媒体课件、教学活动、作业设计相关的教育方式。帮助主讲教师辅助学生学习、修正课程导论、制定课程讲稿、寻找参考资源、编制课程教学大纲等。

3.辅助设计实验

针对一些实验性较强的课程,辅助教师要辅助主讲教师设计实验,必要时可到学习中心对学生进行面授指导。辅助教师在辅导学生学习时要适当地给予提示,多给他们留些实践操作的机会,这比直接讲解更有效,更能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4.作业辅导

维护作业题资料库,并依据课程的重难点设计出更为科学的作业题,以此充实资料储备库。检查学生的作业并点评,将普遍都犯错的地方反馈给主讲教师,针对个别基础在平均水平以下的学生,要进行面对面的辅导,帮助他们跟上课程进度。

5.提交工作总结

助教要及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给学校,定期向学院督导提交工作总结。这就需要他们及时记录、统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研究出教学问题的根源。如果遇到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就要及时反映给教学部门。

6.远程辅助教师管理

要想使远程助教系统发挥其最大价值,就要完善远程助教的管理制度,制定远程辅助教师职能和报酬计划,对他们进行相关的教学培训。提高辅助教师待遇,增强辅助教师的辅助能力。

四、创建学习平台体系

远程教育是在因特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远程教育学习技术平台是远程教育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创建一个好的学习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也可以为教学管理部门提供更多的教学设计模式,推动远程教学的发展。学习平台系统是一种借助于互联网结合开放式和集中式课程点播、学习辅助、同步答疑的远程教学平台。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习效率作为主要目标,设计教学活动、作业资料、试题测试等多个教学项目,掌握远程教育的特点,使教学方式适应远程教育的发展,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学习支持服务。远程试点高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建设维护网络教学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等的管理体系,这可以让远程教育的教师和学生享受到最好的学习支持服务。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加快教学资源储备的步伐,提高教学效率,保证远程教学质量。

五、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是毕业环节中重要的一项,也是对远程教育学生的考核。经过对毕业论文管理现状的调查,发现在远程教育毕业论文的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如管理制度不统一、在论文的许多环节没体现出成人学习的特点。我国的教育部门应当针对毕业论文管理中的缺陷,规范毕业论文管理程序,完善研究课题、毕业指导、论文答辩的设计,保证学术质量。

1.教师指导

毕业论文设计是检测学生学习成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所以,要规范毕业环节的工作,提高毕业学术性论文的质量。学校应多给学生提供毕业论文指导,引导他们选取合适的研究主题、设计科学的研究流程,可采取组织学生观看视频资料的方式。而且,学校应该设置专门的毕业指导部门,该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为毕业生匹配论文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辅导,并实时反映学生在设计毕业论文时遇到的问题,以便优化学校的毕业论文管理工作。

2.对学术负责

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时,应多与指导教师交流。首先要定下研究主题,教师经验丰富,能够为学生提供最为适合的研究主题,让学生少走弯路,减少设计毕业论文时的困难。论文指导老师应认真对待论文指导工作,时刻关注自己所指导的学生,引导学生寻找与毕业论文有关的资料,但应点到为止,不应过多地指导,这样不利于学生养成自主研究的习惯。培养学生形成对学术负责,对专业负责的观念,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力求创新、科学的研究态度。

六、结束语

远程教育管理论文范文6

关键词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在远程教育的蓬勃发展的过程中,质量问题是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学质量问题无论是对学生、家长,还是对网络教育学院以及远程教育本身来说,都成为关键的问题。已经有许多教育专家和教育界人士认识到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呼吁建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远程教育健康发展。

1教学质量是远程教育的生命线

远程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的必然结果。这种全新的教育形态需要教学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远程教育理论、探索通过远程开放办学形式进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远程教育的教学和管理过程中,质量管理始终是最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是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需要,更是远程教育自身健康发展的关键。

建立远程教育质量管理体系,首先要正确选择质量标准和控制目标,建立质量目标体系,这是远程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和依据。其次,在教育的全过程包括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技术服务支持以及教学管理人员实施质量控制,保证实现质量目标。最后,对教育过程进行监控,对教育结果给予评价,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2衡量远程教育教学质量,有其自身的标准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是重复性事物重复制造的依据。远程教育就是采用一种新的方式和手段不断重复地培养人才的新生事物。只有按照质量标准要求进行教学、管理、提供技术保障,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

什么是合格的大学生?真正科学的衡量标准,应该由社会来裁定,也就是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就是合格的。远程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其学生来源、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学习环境等均存在差异,属于不同的类型和规格,因而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也不能用以往常规大学质量标准来衡量远程学院的学生。

“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不能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这是联合国提出的高等教育质量的新理念。它进一步强调了不同利益主体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多元化主张。远程教育的办学层次主要是本专科,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本科教育。与精英型高等教育相比,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质量内涵构成是多元的,它是由学生的需求、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的需求构成的,这就要求教学主体在具体的标准体系实施过程中予以多角度的分析和把握。

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制约因素,不同的培养目的所设定的教学质量标准也不同。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要,远程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有研究型、应用型、技术型或工艺型、复合型以及大众素质教育目标等;质量规格主要有博士、硕士、本专科等层次及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等具体规格要求。根据教学主体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本院校的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从而建立相应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3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要落实到教学的全过程

3.1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应该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和要求去做,只有在每个环节都达到要求,才能最终保证教学的质量

远程教育的实施最终必须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环节对教学质量有着最直接的影响。这里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教学与管理行为的运作过程,包括招生、执行教学计划、提供教学资源、辅导、答疑、作业、实验、学习、集中实践教学、考试、毕业资格审核及发证等具体的教学与管理活动。这些活动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制约着教育质量。

远程教育的最大优势是能够利用我国有限的教育资源为更多的求学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但要把握好“宽进严出”的原则。坚持以学历资格作为最低入学条件,保证教育人口的基本质量。对于那些没有达到一定学历资格而又有强烈求学愿望的人们,可以采取入学考试或入学水平测试的办法。招生要本着一定的原则,无论是学历要求还是入学考试成绩应该成为一种切实有效的考察方法,而不能流于形式。

教学计划是进行专门人才培养的主要依据。远程教育的教学计划的制定即要符合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又要体现远程高等教育的特点。在学生知识结构和课程设置方面应注重实用性和地区特色,培养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课程设计和内容编排应突出先进性和应用性,适当增加最新的实用的教学内容。作业采用网上作业系统,根据作业的种类和重要性可以采用为机改、手改、全改和抽改等不同的方式。

保证考试环节的严格、公平、公正就是保证整个教学的管理质量。一方面对于考卷设计、题库的建立应该有特定的要求和规定,保证试题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和难度,同时定期更新题库,避免题目的重复性。另一方面,必须保证考试环境的严格,严肃考风考纪,各个教学点应该充分配合办学单位做好考试的组织管理工作,确保考试现场的规范。当然,除了注重笔试的严肃严格之外,有些课程可能会采用论文或面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同样也需要做到整个环节的严格、公正。

毕业生毕业论文组织和进行过程可以参考普通类本科学生的办法。由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指导和辅助。除了布置撰写论文的要求和步骤,还要安排指导教师参与指导学生选题、开题、调研、修改和定稿。具体的交流方式可以通过E-mail或电话联系,最后的论文答辩可以通过网上双向视频技术实现。

3.2远程教学活动是以远程教学技术为依托的,技术环境对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影响极大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出现了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影像等进行整合、存储、传送的多媒体(multimedi?鄄a);将多媒体以链接和连接节点的超文本形式组合起来,又形成了超媒体(hv-permedia)。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使信息的传送、存储、检索更加广泛、快捷、具有双向交互性,为现代远程教育提供了技术基础。通过网络的双向传输、远程会议系统等功能,可以创造师生间、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学习和协作环境。

但是在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要研究每种媒体的适用性和综合性,根据教学需要、各种多媒体的特点及其对学习机制、思维方式的影响,选择适用的媒体。建设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并不是说在表现某一个具体的教学信息时,使用的媒体种类越多越好,而是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特长,合理搭配,优势互补。研究表明,在呈现一个具体的教学信息时,同时使用的媒体种类不应超过两种,否则媒体间将相互干扰,学习者将顾此失彼。在进行信息技术基础建设,完善、推广、整合网络教学平台的同时,要大力推动广大师生熟悉和应用这些技术设施,充分发挥它们的效能。

3.3加强队伍建设,完善人员结构,提高人员素质

在队伍建设方面,尤其是教师队伍的水平和规模必须跟上远程教育规模和办学层次的发展步伐,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远程教育教学师资具有特殊性,不是要求组建科类齐全的教师队伍,而是应该建设一支熟悉远程教育规律,以少量专职教师为核心,大量各科类兼职教师、辅教人员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可以通过设置专门的培训机构和培训人员,根据需要对远程教育者进行教学技能的培训,以保证最新的教学技术得以充分发挥作用。

从教育者自身来讲,首先要完成从传统教育到远程开放式教育的思想观念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从一次性教育转向终身教育,从封闭式教育转向开放教育;其次,技术的更新并不必然带来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还需要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具备一定的技能水平,能够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尽可能根据远程教育的特点,使得教学过程更为优化。可以这样说,教师是新技术运用的关键要素,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新技术发挥应有作用的前提;第三,不断更新知识,把握和跟踪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是教师扮演好学习引导者的内在要求。

4构筑质量监控、评价指标,完善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为保证远程教育教学质量,不仅需要制定质量标准,提高教职工的素质,还要有一整套的监控手段和评价体系来保证、衡量质量标准的实施。质量监控、评价的主体,可以是远程教育自身,也可以是教育主管部门或其他社会力量。远程教育自身的自我监控是基础,同时通过加强教育主管部门监控和社会评价,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远程教育中,必须依据各种质量标准,对教师及管理人员工作方式和业绩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统一测量,将实际结量与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正,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不能放到最后通过测试淘汰学生。同时,应采用检查、抽查、评估等多种手段进行质量监控,以保证按标准进行教学。在重视教育实施与管理过程的总结性评价的同时,更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并以此作为质量监控的关键。最终根据质量评价所反馈的情况,对教育体系设计的质量、教育资源的开发水平、教学过程的管理给以动态调整。

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的内容与形式既是教育质量的一种外在反映,又是左右教育方向的重要因素,经过不断循环的衡量反馈修正过程,才能达到进一步完善整个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对远程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我们既要注重理论评价,也要注重社会评价,即经济评价。要利用好教育质量理论评价对办学行为的导向作用,科学设计评价的指标体系,使之成为促进教育实践发展的动力。通过简便易行的评价指标考核办学单位的经济效益,因为任何教育机构都要通过服务社会来达到发展自己的目的。

在远程教育系统的教学和教学管理过程中,质量控制和管理始终是重要的环节之一,是保证远程教育质量,促进远程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如何保证教育的质量,无疑是远程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是一个长远的过程,需要教育专家及教育工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张凤龙,张志军.网络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概念界定[J].中国远程教育,2002(7)

远程教育管理论文范文7

一、课题论证

1.问题的提出

时代背景: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信息、通信的时代,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与以往的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繁荣不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全球化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革命意味着有必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上述经济形态的变化将至少涉及以下问题:新的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出现;劳动力和资本流动增加;新的农村经济和工业经济出现;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些社会和经济发展趋势预示一个新的发展模式,在这个模式中爱好和平的文化和保持良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核心特征。因此,技术和职业教育的价值观、态度、政策与实践必须以这个模式为基础。这个模式的特点还有:技术与职业教育受教育的对象更广,受教育的机会更大,更为重视人的发展需要,使受教育者获得有效参与劳动世界的能力。"

我国开展远程职业教育: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正以最快的速度发展经济,而其中工业和服务业的增长更快。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劳动力聘用上得以反映,服务行业和工业行业服用人数的比例不断上升,在发展较快的地区和企业中,劳动力很短缺,尤其是技术型劳动力。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结构的急剧变化,与国营企业的改革一起,对劳动力大军的技术及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样,也对国家的教育和培训体制提出了要求。中国劳务市场的发展及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对缺乏竞争力及亏损国营企业的改造,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赖一个高效率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技能培训系统。

所以,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响应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推进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信息化,促进职成教育面向新世纪,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新需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整合全国教育资源,培养数量足够、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和高水平的专门人才,教育部职成司开始了大范围的远程教育实践,包括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项目、制定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建设中国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网站等工作。同时地方上,也通过积极建立职成教网,推动当地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并积累了许多经验,同时也遇到许多问题。

遇到的问题:现代远程教育在我国开展的历史还很短,在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领域也是刚刚起步。这种使用新手段、新技术的教育方式具有很多优越性,如资源共享、提高教学和培训的质量、增加教育的投入产出比等等。但是这种方式也是一种高技术、高投入的教育形式,如果没有理论研究作指导,非常容易在普及的过程中造成程度不同的失败而导致高投入,低产出。

基于目前在职成教信息化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我们从发展远程职业教育实际工作需求出发,针对其中一些指导性、规范性等管理层面上的问题,对其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探讨和研究,重点突出,在核心理论和实践上把握住主要内容及整个体系,即把握住原创的东西,同时,又做到针对需求对象有的放矢,不做空泛的研究。通过研讨,发现几个问题比较突出,即教育信息化平台──网站建设和发展、远程教育基础设施校园网建设和使用、资源开发、远程职业教育的专业队伍建设、职业教育本身专业特点决定的远程教学中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问题、学生成绩考核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急需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实践上的参考模式,是值得研究的。

研究内容:针对我们开展远程职业教育的经验不足,我们需要借鉴国外的职业教育发展体制及国内其他教育领域(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远程教育开展经验,并且,关键是从我国职教现状和教育需求出发,针对以上的几个问题,从课题研究的角度,对以上几个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系统组织,并界定为如下几个研究子课题。①对教育信息化平台行政管理研究(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成网的建设和发展)和远程职业教育基础设施──校园网建设和使用的管理研究;②对远程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研究③对远程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的开发和管理研究④对远程职业教育的教学系统开发和管理、及对学生评价方式的研究⑤国外相关专题的研究。

2.研究意义(现实意义、理论意义)

希望通过参加职成教网站、职成教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对国内外远程教育的现状考察和研究,为实际的远程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指导,并为领导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本课题成果对我国远程职教工作开展有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双重意义。

在实践方面,本课题要通过在部级网站上实施远程教育,对职业学校校园网环境下进行网络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并在全国范围内选择试验基地,通过试验开展研究,找到利用卫星数据广播开展职业培训的方法,积累经验;通过网站远程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和培训的实施,对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项目下开发的素材库及网络课程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归纳出适用于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素材库与网络课程开发方法;通过对目前较为流行的网络课程支持系统的使用,研究并提出适合于远程职业教育的网络教学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此外,通过中国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网站的运行,以及远程职业技术教育的开展,与公司一起研究现代远程职业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开发、试用以及改进和推广,由项目办公室组织评估,形成一整套对现代远程职业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研究成果。同时,通过建立师资培训基地,形成一套培训远程职业教育师资的体系和管理办法。

在理论方面,基于上述实践内容,利用第一手的数据和经验,结合国际上已经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对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宏观、中观层面研究课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在大范围实践的环境下,尤其是通过校园网环境下的职业教育网络课程教学和利用卫星数据广播开展职业培训,摸索出不同类型的专业、课程、教学或培训目标与远程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试图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归纳出现代远程职业教育系统的设计流程和框架以及系统中主要两大模块学生和课程的构建,还有系统的组织实施方案,即教学系统的设计等子系统的规划,从中概括出几种系统模式,总结其推广的可能性及困难,形成我国远程职教的典型及通用模式和相应的学习策略。

二、文献综述

首先来探讨关于职业教育的概念问题。长期以来,各国和国际职教界各执己见,有的称职业技术教育,有的称职业教育。狭义来讲,职业技术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传授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活动,主要是指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1999年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和职业教育大会的正式文件中,首次使用了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概念。职业教育被确定为包括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和培训。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被拓展了。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并行的两种教育系统,它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专门的技术人才,所以有更大的实践性和专业性。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关系,经济发展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规模和质量,反过来,职业技术教育又对经济发展起一种促进作用。社会需要职业技术教育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一支能满足经济发展、懂技术和管理的高素质的人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明显的与经济发展需求相脱节,或滞后,无法及时更新人才结构,提供人才素质,扩大人才种类和数量,满足许多新兴的职业技术行业的人才需求。

其次来看一下成人教育的概念,依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成人教育的定义为为不在正规学校和大学系统学习、通常年龄在15岁或15岁以上的人们的需要和利益而设计的有组织的教育计?quot;。而发达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成人教育的定义为:任何专门为满足已超过义务教育年龄而且其主要活动已不再是受教育的公民一生中任何阶段的学习需要和利益所提供的学习活动和计划,其范围包括职业的、非职业的,普通的、正规的或非正规的学习以及带有某种社会目的的教育。

下表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分类:

对象 学历教育 非学历教育 基础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教育 大学后继续教育 专业证书教育 各类岗位培训 社会教育等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职业高中 中专教育 中技 高职教育 大学本专科 研究生教育 普通教育 未成年人 义务教育/普通初等教育 中职 高职 普高 - 成人教育 成年人 - - - 学历补偿教育 面向成人的教育 主管 基教司 职成司 高教司 职成司

我们来分析一下职教发展所面临的新的形势和背景。第一,经济全球化导致人才结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将使中国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中国的西部、中部、和东部将分别处于半工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不同的阶段,由此中国的产业结构也要作相应的调整。从而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也要做相应调整,但无论怎样调整,从各方面统计数字看,中等人才仍占大部分比例,对发达国家也一样。第二、知识社会引发的职业资格的变化。在这个时代,把能力看得要高于学历,人们的能力将是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综合。所以职教的培养目标将是既适应市场动态性需求,又满足个人生计发展要求。从以上两点都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必须适应社会发展、人类发展需求,在人才培养方向和方式上都应该做创新性改革。其中的核心,在于专业改革的观念转变和教育方式、管理方式的转变。由此引发的新的思考有,关于职业教育结构的系统化层次定位、关于职业教育管理的服务型职能转变、关于职业教育资源的国际化重组整合、关于职业教育办学的开放型体制模式以及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前瞻性预警机制等五个方面。在这些新的发展需求的引导下,能否借助远程教育,利用它的开放性、资源多元性、管理灵活性、规模效益等诸多优势,适应职教的改革趋势,开创一种全新的远程职业教育新局面呢?

我们有必要对远程教育做一个了解。远程教育使用的概念在国外和国内都经历了许多演变。

1980年,基更给出远程教育一个描述性定义,远程教育是具有一下特征的教育形态:

(1)教师和学生分离,学校和学生分离;

(2)有教育机构组织实施远程教育,即提供学习计划、学习材料。这种材料应比常规教育的材料准备得更充分;

(3)应用包括计算机在内的多类教育技术和媒体。技术媒体的作用为:承载教学内容和联系师生;

(4)在师生间提供双向通信交流;

(5)为社交和教学目的,组织必要的会见和讨论。即学生除独立学习外,还应有小组讨论,但以个别化教学为主,小组集合活动为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准永久性"地不设学习集体;

(6)工业化的教和学的形式。

1986年,基更在《远程教育基础》中,去掉了最后一个要素。

丁兴富在《远距离高等教育学导论》(1988年)中给出的远程教育的定义为准,它做了五项描述性定义:

* 学生和教师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分离状态;

* 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的媒体教学占有主导地位;

* 有组织的系统工程;

* 自学为主、助学为辅;

* 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某种形式的双向通信和反馈机制。

远程教育的发生在产业革命后的工业化社会中、并且随着近代科学发展带来的技术进步而不断发展。那么这背后支撑远程教育发展的动力是有哪些呢,丁兴富提出了远程教育发展的动力基础理论的'五原理'说,由这几个动力,我们可以论证职业教育开展远程教育的必然性和与优势。具体分析来看:第一,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对各级各类大量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大军的需求构成了远程教育发展的社会历史动力。而最直接培养这些专业人才和劳动大军的职业教育更是尤为有必要引入远程教育方式,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第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为远程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从印刷术、交通运输、邮政业的兴起开创了远教的先河,再到电视广播、录像录音等大中媒介的普及掀起远程教育的快速发展期,直至世纪之交,以微电子、计算机和电子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这些技术发展而来的交互式网络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为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也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革新提出了挑战、提供了机遇。同样,职业教育体系也面临这样的机遇。第三,教育民主化和学习终身化成为各国教育决策的指导原则之一,并构成发展远程教育的思想理论基础。由于职业教育内涵和外延的拓展,职业教育也将覆盖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领域,所以职业教育开展远程教育也是教育需求所带来的必然结果。第四,人力资源开发的巨大压力和构建包括远程教育在内的终身学习的共识成了发展远程教育的政治决策基础。人力资源开发及其对战后各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提高了国际社会对教育投资的认识。教育经济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然而,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巨大压力于教育投入的不足依然困扰着各国政府和教育界。传统学校校园教育因其课堂面授性质和成本结构特点需要投入大量高水平教师和巨额资金,这就局限了传统教育在短期内大规模发展的可能性。传统校园教育也难以实施在职成人教育和面向全民的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这些基本矛盾使各国政府和教育界增强了优先发展远程教育的共识,优先投资发展远程教育正在成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教育发展决策的战略方向。我国政府教育部职成司也积极发展我国职成教系统的远程教育,开展了一系列实践和研究项目,以此探索我国的职成教的远程教育发展道路。第五,现代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的发展,也构成了发展远程教育的当代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基础,为实施远程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以上分析,就构成了职教系统开展远程教育的原动力。所以我们有必要开展远程职成教育,同时,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已经开展远程教育的教育类型如下表所示:

学历教育 非学历教育 基础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教育 大学后继续教育 专业证书教育 各类岗位培训 社会教育等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职业高中 中专教育 中技 高职教育 大学本专科 研究生教育 普通教育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无 无 无 无 成人教育 有 有 无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从该表可以看出,我国远程教育主要分布在学历教育的成人高等教育(以大学本专科为主)和职业技术教育以及非学历教育和培训,远程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社会经济依然不发达并且发展极不平衡的穷国办大教育,远程教育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密切关系,更有必要开展远程教育,为全国各地、特别是边远地区、农村、基层和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适合当地需求的各类职业技能人才,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最重要的人力资源。

我国目前的远程教育体系是一种三重体系;单一模式的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双重模式的普通高校函授高等教育和标准模式的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这三种体系均面向成人教育,而只有电大开展远程职业教育,可以说远程职业教育的专门体系还没有发展和建立起来。而且随着第三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也面临着新的变革和突破,所以,职业教育如何利用已有的远程教育体系,再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下新一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根据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探索远程职业教育的实践模式,建立远程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是职教领域应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本课题定位于需求应用型研究。目的是为推行远程职业教育的领导提供科学决策的基础。所以主要是从管理的层次,就基础设施建设、人员队伍建设、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开发和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开发等方面进行研究。按远程教育体系的结构和功能来看,各个子课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最基础的要求,教育管理部门(主要指国家教育部和地方教育厅、教育局等部门)必须建立起信息化办公、协作式管理的基础设施;若具体到指导和管理远程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职成司和地方教育厅职成处就需要建立起本系统的信息化教育平台,来指导和规范职业教育的发展。所以,基于本课题主要研究的问题──现代远程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我们首先来探讨管理部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之一──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的一种实用、高效的信息平台的有关问题,包括建设规范、功能定位、运营机制,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协调,对全国远程职业教育所起的作用、如何实施管理等方面,并结合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将这个教育信息平台拓展为当地的一个信息资源中心,积极发挥教育对经济的先导作用。因此,这个信息平台就构成研究的起点。同时,在推进教育信息化中,由校校通工程所带动的一批职业学校校园网的建设,也为实施校园管理,提供了一个信息平台。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许多学校网是建了,可不知道如何利用,所以,为了全国范围内推进职教信息化,为实施远程职教铺路,我们也有必要,就如何规范和指导职业学校的校园网建设,如何使用校园网,探讨出多种可行性较好的模式,在充分利用资源的情况下,满足学校管理、教学、交流等方面的需求。

有了最基本的管理信息平台,我们就从远程职业教育管理层面来探讨有关问题。从丁兴富所著的《远程教育学》中了解到,这个层面内容主要包括:远程教育行政管理、远程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管理、远程教育教学管理、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具体分类框架如下所示:

教育行政管理(政府对教育行政部门和远程教育院校的管理) 远程教育学校管理

(远程教育院校内部管理)

学校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决策、控制、评估) 后勤管理 教学管理 课程设置、课程资源开发的管理 学生学习支助服务的管理 人员管理 学生管理 教师管理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就放在远程职教的行政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远程职教教学开发和管理,远程职教的质量保证体系这几个方面。

第一,远程职教的行政管理,包括国家行政管理部分和学校行政管理部分,前者指国家对远程教育院校的行政管理体制,主要包括政府分权体制和对院校的分类管理体制,主要讨论体制、机制、立法和财政等专题;后者依据对世界各地远程教育院校和组织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讨论不同模式院校的组织机构设置、规划决策和财务管理等主题。从教育部职成司职责来看,这个问题应该是值得研究的。它对规划和管理我国远程职业教育,会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第二,对师资的培训与管理,在远程教与学中,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地位、强调对学习资源过程设计和开发,然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强了,并实现了角色和职能的转换,同时远程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是实现高质量的远程教学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师资培训与管理展开研究。首先要对远程教师的职能和职责进行界定和分析。其次,研究培训的目标、方法和考核及管理的办法。通常,远程教育教师队伍分为两科专家,即所属专业的学科专家和远程教育专家。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专家探讨其培训方案。另外,在世界各国,远程教育教师队伍通常由两部分组成:远程教学院校的在编的专职教师和外聘的兼职教师。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有不同的职能、不同的管理体制。作为职教领域,传统职业教育的师资培训就很灵活,没有统一的培训模式。所以,在培养和培训远程职教教师的方式和管理体制上,也就更有其特殊的地方。所以,研究这个问题,就成为实施远程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三,远程教学管理,这是指对远程教育的教学活动的管理。作为远程教育系统的核心部分──教和学系统,主要强调的两大功能就是以课程为核心的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发送,以及包括双向通信交互在内的对学生远程学习的各类学习支助服务。所以,远程教育的教学系统管理主要包括对课程教育资源开发与发送的管理,以及对学生学习支助服务的管理。在教学(仅指教)子系统中这部分,结合职成司已经进行的远程职业教育资源建设项目的实践经验,我们主要研究远程职业教育资源开发和发送的管理,制定相应的资源开发规范和管理办法,并协调相关的电信、交通部等部门,为资源的发送提供基础设施条件,并进行管理。另外,针对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特殊性,许多实操能力的培养如何通过远程手段得以实现,是实施远程职业教育尤为需要突破和解决的问题,所以在学习子系统中,主要研究实操能力的培养系统的开发和管理。

第四,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从远程教育的发展史来看,远程教育从其最初的函授教育的边缘地位和质量声誉较差,到20世纪末成为有地位、有声誉的教育大家庭成员,以至到现在,基于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的第三代电子远程教育能否保证提供高的质量的教育和培训并保持令人信服的地位和声誉呢?远程教育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表明:应用技术于高等教育领域对传统教育质量观念的挑战比应用技术于社会其他领域引发的变革更深刻。其次,高质量和高效益的远程教学和远程学习是可以实现的,但这从来不是依靠任何一种技术或媒体自动赐予的,而是同人类活动的其他领域一样,远程教育的质量只能是精心设计、精心计划、专业实施和精细评估的结果。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职成司管理部门研究的问题。通过初步了解,由于各国的远程教育体制不一样,所以质量保证体系也各不相同,但其评估内容却不会脱离远程教育系统及其与外部环境等的相关性。

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具体每个课题的研究都是从理论分析、比较研究和实践研究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的。

(一)基于网络的教育信息化平台:网站的发展和管理政府教育网站

理论分析:

1.对教育网站的定义。

2.网站的建设规范

3.网站的功能设计。

4.网站的运作机制和经营机制的

比较研究:

1.国外网站的相关资料

实践研究:

1.调研国内相关网站的设计和运营策略。

2.教育部职成司主办的中国职成网的设计和发展状况,研究部级网站的功能设计,运营机制,探讨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学校的关系,并如何利用网站来统筹全国整个职成教系统信息化和远程教育的工作。尤其是对西部地区如何进行指导。

3.地方省市的职成网建设和经营发展情况,探讨地方级网站的功能设计,运营机制,探讨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学校的关系,并如何利用网站来统筹本地区职成教系统信息化和远程教育的工作。尤其是西部地区,如何利用职教网的建设,建设当地的信息中心,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

校园网建设

理论分析:

1.校园网的定义

2.校园网的建设规范

3.校园网的建设模式

4.校园网的应用

比较研究:

1.国外的相关研究

实践研究:

1.通过全国职业学校的校园网实际建设和运作及使用情况,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比如,如何引入外来资金,并合理利用资金建设校园网,以及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等进行探讨,形成一套规范的,可借鉴的职业学校校园网运作机制和建设规范。

2.利用校园网的信息、教学、交流等功能,高效、切合实际地将校园网利用起来,为学校的管理、教学、后勤等服务,从而探讨某些可行度较高的校园网使用模式。

(二)远程职业教育师资培训

理论分析:

教师相关素质、专业能力的分析

比较研究

国外职业教师的培训方式、管理方式经验

实践分析:

1.分析远程职业教育教师的基本知识和素质要求

2.结合国家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通过建设当地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联合企业、高校和学校的力量,针对当地的职教发展需求,培养和培训发展远程职教的教师。

3.培训资源建设,结合企业的需求和职业知识、相关的专业理论和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层次,来设计和制作远程职教所需专业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资源。

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规,建立一套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管理规范和标准。

(三)远程职业教育教学系统开发和管理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针对远程教育系统设计、开发和管理进行的研究,针对职成教系统的特点,分别针对东中西部地区的特点,通过不同的远程教育实践模式的探索,归纳和总结出适合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层次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远程教学模式和管理办法。

首先,我们有必要对远程教育系统进行一般的分析。即通过对远程教育系统和传统教育系统进行比较,探讨这两种教育系统在构成因素、结构和功能特征上的主要差异,进而讨论远程教育系统的设计。这里的系统设计是指在对社会环境、市场、教育需求、学生、课程和资源等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做出决策,决定采用哪种类型的远程教育系统。然后讨论远程教育的规划,即在对远程教育系统设计和决策的基础上具体规划远程教育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及其构成成分,并制定系统开发的组织实施方案。远程教育系统的主要本课题主要对其中的两个核心系统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远程职成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和管理理论分析

1)设计媒体教学模式(远程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技术媒体的选择和设计)

在远程教育中,基于信息技术的媒体教学代替教师课堂联系面授成为远程教与学的主体,媒体教学模式成为远程教与学模式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是在远程教与学中应用的信息技术和以教学媒体为核心的教育资源的利用方式及其与学生和教师教学的交互作用关系。在每一代远程教育中,由于以教学媒体为核心的教育资源的利用方式和特征的不同,会有多种不同的媒体教学模式。

2)远程教育的课程设置、开发和教学系统设计开发模式(远程教育的教学子系统的设计)

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重大进步就在于教学思想、理论和实践突破了原来的教材设计的局限,发展为课程设计并进而发展为教学系统设计。就是说,教育革新的方向,包括远程教育,不再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而要以教与学的全过程、整个教与学的系统为对象,以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为核心,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要将课程和教材(课程学习材料)的教学设计和开发放在整个教学系统的整体设计和开发之中。

①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开发

②远程教育的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

③远程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课程和教学开发模式设计和分类

3)远程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资源开发管理

比较研究

主要是国外的资源开发机制、管理体制、评估体系等方面的经验

实践模式

1)通过这次资源建设,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2)通过教学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实践,探讨远程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2.远程学习系统(远程学习、远程学生和学习支持服务子系统的设计)开发与管理

理论基础

1)远程学习和远程学生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主要对远程学习的三要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探讨了远程教育学生的分析方法以及远程教育学生的共同特征,来论述远程学生特征信息与远程教学系统设计开发和运行管理的关系。

2)学生学习支持服务总论──以学生为中心和双向通信的概念和原理

对远程学习和学习支持服务中的双向通信和人际交互进行考查,并对它们与学生自治和自主学习的关系进行讨论。

3)远程学习组织模式和基础设施建设

讨论远程学习的组织模式(个别学习和班组学习)和包括社区学习中心,网络教育环境在内的学习支持体系的技术设施建设,并分类讨论各种类型的学习支持服务。

比较研究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和案例

实践研究

1)通过在远程教学实验基地的试行,总结各种不同远程学习开发模式,并对其适用范围进行探讨。

2)通过探索不同的管理体制(比如学习中心或社区中心,当地教学站、教学点或教学班,当地教育院校或机构)的实践效果,来为我国东西部地区的远程教育实施提供不同的学习模式。

(四)现代远程教学模式的研究(突出实操能力培养)

理论分析

1)远程教学模式分析

2)远程职业教育的优势

3)用远程职业教学模式解决实操能力培养问题

比较研究

国外的实操能力培养和远程职业教学模式

实践研究

如何用远程职业教学模式解决某些实操能力培养问题。对利用仿真技术实施实践教学的研究。

(五)远程职业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

理论分析

4)质量保证体系的含义、分类

5)远程职业教育系统分析

6)远程职业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开发与管理

比较研究

国外的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

实践研究

试开发并试点适用于我国的远程职业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

(六)远程教育的学习策略研究(比较研究)

理论分析

1)学习策略理论分析

2)e-learning学习策略分析

比较研究

国外的相关理论和案例研究

实践研究

根据职成司的目前多个远程职教项目开展情况,从实践上对学习策略进行探讨。

(七)典型案例的分析与研究

理论分析

从典型案例入手,经归纳、分析将其中涉及的远程职业教育理论提炼成专题

比较研究

国外的典型案例

实践研究

根据各地区、各学校或单位的实践情况,选择其中有典型意义的案例进行分析。

四、课题组成员

姓名  性别

工 作 单 位 及 职 务(职 称)

负责人 组长 余祖光 男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副所长(研究员)

副组长 王文槿 女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信息室 副主任(副研究员)

课题组主要成员 刘培俊 男 教育部职成司学校管理处 副处长

包宇宁 男

教育部职业技术中心研究所信息室(助研)

罗辉  男

四川农业大学信息中心 主任(副教授)

陈东  男

清华同方网络事业部企业发展部经理

畦平  女

北京市教委(副处长)

欧阳河 男

湖南省职教研究所(研究员)

安宝生 男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博导)

课题组其他成员 李晓苓 女 北京联合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讲师)

于双和 男

大连海事学院 (教授)

张少刚 男

中央电大 (校长助理)

武怀海 男

北京市教委职成处

薛建国 男

上海职成教育在线副总经理

殷崇德 男

宁波市教育科研研究所

刘以群 男

大连市教委职成处

余中俊 男

四川省教委《当代职校生》总编、职教网站负责人

廖丽娟 女

广西易龙信息产业公司董事长、职教网站总策划

王秋生 男

宁夏教育厅职成教处(调研员)

潘鸣  女

科利华公司职教所 副所长

武马群 男

北京市计算机工业学校 校长

邬宪伟 男

上海化工学校 校长

荀莉  女

北京师范大学 硕士研究生

五、课题分解

子课题 成果形式 承担人单位 负责人 职教信息化管理平台──网站的建设与管理 方案及报告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王文槿、陈东 职业教育师资的远程培训与管理 文章及方案、案例 北京师范大学 安宝生 远程职业教育资源开发模式及研究 课程案例及论文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包宇宁 现代远程职业教学模式的研究(突出实操能力培养) 调查报告 中央电大 张少刚 远程职业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 案例和论文 四川农业大学 罗辉 比较研究 案例和调查报告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王文槿 典型案例的分析与研究 报告及论文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余祖光

六、参考文献

专著:

1. 《远程教育学》丁兴富 编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1

2. 《网络教育应用教程》祝智庭 编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1

3. 《国外远程教育的发展与研究》 上海教育出版社 黄清云 主编 2000.4.1

4. 《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乌美娜 主编 2001.1

5. 《职业技术教育学》张家祥 钱景舫主编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6

6. 《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黄克孝 主编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3

7. 《比较职业技术教育》石伟平 著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3

8. 《网络教育──21世纪的教育革命》嘉格伦 [美]著

9. 《学习策略》蒯超英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1

10. 《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顾英伟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10

11. 《与时代共振──企业知识经济攻略》郭志强等 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7

12. 《e-learning》 Marc J.Rosenberg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Magazine Series 2001.

13. Ruth Clark, Intellectual Capital: The New Wealth of organizations. New York: doubleday,1999,p.165.

14. Educational Technology _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论文:

1.伟平. STW:世纪之交美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策略的抉择[M].《全球教育展望》2001(6)

2.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概览[M]. edu.cn

3.王希文. 边远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思考[M]. 《中国高等教育》

4.德国职业教育的做法和经验[M]. edu.cn

5.李士杰. 多媒体远程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与模式[M]. 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6.江伟.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新理念[M]. 《教育与职业》

7.孙琳. 发展我国民办职业教育思考[M]. 真源在线

8.张社字.高职的发展:任重道远[M]. 中国教育报

9.李建求. 工业化、信息化与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M]. 中国职业教育网

10.于洪文. 构建开放性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M]. 《教育与职业》2001(5)

11.黄尧 刘京辉./edu.cn

12.陶文庆. 简析职教的现状和对社会的特有价值等特点及其发展思路[M]. 中国教育先锋网

13.科林 鲍维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技术[M]. 中国职业教育网

14.张晓明. 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产教结合[M]. 成都教育信息网

15.苏民. 面向21世纪社区教育模式探索M].《北京成人教育》2001(7)

16.杨启亮. 适应与改造:学习化社会的职业教育M].《职业技术教育》2001( 6)

17.许卫.校企合作发展高职教育M].《北京成人教育》

18.[德]Volker Ihde./edu.cn

19.王兰.英国大学成人教育模式的演变及现状M].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

20.Margaret Driscoll, "Industry Repaot:1999", Training Magazine, October 1999,p.46

21.1998 ASTD State of the Industry Report.

22.Gloria Gery, "What is Your Web-Based Learning Strategy?" Learning Circuits, an ASTD Webzine about digital learning, Feb. 2000

23.Brandon Hall,Opinion and Arts Section,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Vol.48,Aubust 1999,p.B8

24.Marc J. Rosenberg, E-Learning Strategies for Delivering knowledge in the Digital Age, McGraw-Hill, 2001

25.William Horton, Inside Technology Training, January 2000,p.17.

26.Roger Schank, "The Attack on ISD", Training Magazine, April 2000,p.48

27.Online Learning(kmworld.com)

28.E-Learning_Advanstar Publications(elearningmag.com)

29.Knowledge Management Magazine(kmmag.com) and KM World(kmworld.com)

远程教育管理论文范文8

中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创建和起步期(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1966年)新中国的成立具有伟大的世界意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巨大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发展,对中国教育干部培训事业的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该时期的中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主要特点有:一是政治理论培训是重点,主要是加强教育干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思想的学习,坚定教育干部的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二是结合各区域教育系统的工作实际,增强教育干部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技能,使其成为教育事业的领导者和中坚力量,对教育干部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强调要塑造良好的教育干部形象。其中,1955年创办的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是中国教育系统独立设置的教育干部培训院校,在中国教育干部培训工作中肩负着特殊使命。1960年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中国建立最早的电视大学)创建,为该时期的教育干部远程培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中断和过渡期(1966年到1978年)1966年到1976年,这十年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中断。“”结束后,由“两个凡是”而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一讨论也给中国教育干部培训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来中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的恢复调整做好了过渡准备。该时期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这对中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性价值。恢复调整和革新起飞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01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以后,中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春天。这一时期的特点主要有:一是改革开放特点鲜明,中国的教育开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扩大与外国教育行业领域进行交流合作,引进外国远程教育资源,包括著作文献、技术手段和人才资源,扩大远程培训的国际视野,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渐渐与国际接轨,不断走向国际化;二是开始探索远程培训本土化策略,一些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组织开展了远程网络教育论坛和研讨会,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域实际的教育干部远程培训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并加强远程培训的人才培养,1979年成立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在全国范围开展远程教育奠定了基础;三是政府在政策上加大支持,积极为远程培训发展提供政策法律保障,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1993年国务院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1999年国务院批转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文件为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使教育干部远程培训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提供了思路,描绘了蓝图。稳健发展期(2002年至今)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为中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的组织开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实践路径。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一是教育干部远程培训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规划,部级培训机构的出现为开展教育干部远程培训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支持和路径选择;二是学习型社会理念促进了教育干部远程培训的日益深化和整体落地,促进教育干部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教育干部远程培训的一个重要目标;三是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展和深化,为教育干部远程培训发展增添了新的经验和带来了有益借鉴,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应用也取得了长足发展,这为新世纪中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提供了理论支撑,促进了其稳健发展。

中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取得了长足发展,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关联性日益紧密。为了更全面详细地了解中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发展的现状,笔者试从令人振奋的成绩与不可忽视的问题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阐述。随着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日益深入,中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在政策法律、组织营运、技术支持和实效评价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党和政府对教育高度重视,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十六次、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突出强调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例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对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关于积极开展教育干部远程网络培训有关工作的通知》(教人司[2008]168号)文件指出,发挥部级培训机构在教育干部培训领域的优势,整合培训资源,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不断创新远程网络培训的模式与方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对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开展教育干部远程培训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政策依据。从相关的文献资料来看,中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规模持续扩大,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干部培训体系。教育干部远程培训的教学计划更加注重培训的前沿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作为中国教育干部培训重要基地的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在培训目标上,更加强调对教育干部领导智慧的启迪和领导能力的培养,并开始关注对教育干部领导行为的训练;在课程板块设计上,更加注重精细化、系统化;在教员的遴选上,更加强调根据教学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物色最佳人选。并积极推进培训教学的改革创新,教学管理不断完善,通过网络化的学习手段,采取班级化管理方式,分散学习与网上网下集中研讨相结合开展培训,结合教育干部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开发适合网络学习的课程资源,供参加培训的教育干部学习,进一步加强教育干部远程网络培训资源建设,不断提升远程网络培训的质量和水平。

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中国远程教育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和实践应用不断推进,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和中国教师研修网等远程网络培训机构的作用得到了彰显,通过委托规范化高质量的远程网络培训机构承担部级教育干部远程培训的有关任务,切实发挥好教育干部远程网络培训的示范带动作用,为构建教育系统干部远程培训网络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据了解,目前中国教育信息化与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开展全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的现代网络技术和培训课程资源条件已经具备并日趋成熟,这为大规模开展全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先进的远程培训平台已经有机地融合了课程学习、学业辅导、教学教务管理、论坛博客、远程在线视频课堂等系统功能,同时开通网络视频教室以供参加培训的教育干部进行网上学习和交流研讨,全面详细的信息资料可供教育干部进行便捷浏览和学习,通过远程培训的辅导互动与监控,使远程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得到了最大技术保证。质量是教育干部培训的永恒主题,更是教育干部远程培训的生命线。服务于教育干部远程培训的相关组织机构应全面落实以教育干部为本的理念,努力办好让教育干部满意的培训,只有这样,教育干部远程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够得到显著提高。据相关资料显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担负着对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的重要任务和光荣使命,综合37个培训项目的评估结果,学员对教学组织管理的总体满意度为96.8%,对班主任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为98.8%,对分班班主任工作的总体满意度几近100%。从国际方面来看,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国际教育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从国内方面来看,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在进一步推进,教育领域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明显增多。面对国际国内的严峻形势,中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也面临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p#分页标题#e#

一般而言,教育干部远程培训对象主要包括:党政教育部门干部、高校领导干部、普通中小学校长、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等各类教育管理干部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由于参加培训的教育干部存在明显的层次性,所以其需要的层次性也是客观存在的,这一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教育干部远程培训的时间一般为短期培训、时间短、需要多。如何在有限的培训时间内最大满足不同层次教育干部的层次性需要,发挥远程培训应有的效果,让教育干部将学习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值得深思。中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的开展与实现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关于积极开展教育干部远程网络培训有关工作的通知》(教人司[2008]168号)指出,委托远程网络培训机构承担部级教育干部远程网络培训有关任务,切实发挥好教育干部远程网络培训的示范带动作用,为构建教育系统干部远程培训网络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现有的资料,笔者研究发现,目前可以进行部级培训的机构明显存在着短板,比如培训机构的队伍规范化建设缓慢、培训机构的认证与评估的科学性不足、培训机构缺乏系统先进又富有特色的培训文化、培训机构的市场秩序不规范以及竞争力较低等。这些短板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培训机构的规模发展和内涵发展,对教育干部远程培训发展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需要对其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和完善,以实现科学和谐发展。教育干部远程培训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有规律可循的,现实是中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规律研究明显滞后,这已经引起了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郭丽娟认为:“教育干部的培训是一门科学,应遵循教育管理规律、成人学习规律、市场需求规律和干部成长规律,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加强教育干部学习成长规律、专业化提升规律、全面发展规律等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各级教育部门以及相关研究人员的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综上所述,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中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教育干部,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壮大功不可没。教育干部远程培训是一项持续发展的大事业,各级教育工作者和相关研究人员依旧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想方设法解决客观存在的实际问题,增强预判可能出现的新问题的能力,为中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的新发展献计献策。

中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发展的若干建议

通过对中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现状的简要概述,可以得知,中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是一个以远程教育理论为基础的结合政策法律、组织营运、技术支持和实效评价等诸因素的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各方面智慧力量,更需要做好计划科学、执行有力、检验高效等深入细致的工作。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的发展,结合相关研究,笔者对此提出了若干建议。理论是行动的向导。远程培训离不开远程教育理论的支撑,中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的发展与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一定意义上讲,远程教育理论是远程培训的理论基础,远程培训实践推动远程教育的发展。随着中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逐渐加强和完善,部级远程培训机构将成为教育干部远程培训的关键载体和主力平台,积极吸收和借鉴远程教育的发展成果,尤其是要加强教育干部远程培训规律的研究,并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这对于教育干部远程培训发展不仅是必要的更是重要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决定,这为中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郑树山认为:“在教育干部培训中构建和加强培训文化建设,对于全面提升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至关重要。”教育干部远程培训组织机构也应积极努力构建富于自身特色的远程培训文化(培训机构在其发展历程中积淀下来的由特定群体所共享的精神价值及其物质载体),这样在对教育干部开展远程培训服务的过程中,才能够彰显培训文化的魅力和传递人文关怀。“管理和教育培训也是文化”,“增强对管理和培训方面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并努力培养教育干部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助益很大。李树认为:“在培训国际化趋势背景下,注重培训的国际化,是中国的培训院校在人才培养创新方面可供抉择的新举措。”培训的国际化要求中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必须要有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要有改革创新的勇气和脚踏实地的作风,同时还要具备创新的人才观念和成熟的培训体系,这一方面需要做的工作是很多的,其中探索和研究中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参与国际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策略步骤等问题也成为相关研究人员需要思考和解决的新命题。

远程教育管理论文范文9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基本理论;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7―0083―04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对于农远理论体系的框架至今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多少经验可供参考,因此,就需要农远研究者用心思考、深入研究。

一 基本概念

1 现代远程教育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是指学生和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是指在国家及教育部门规划和指导下,通过信息资源的建设、传递及应用,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过程。农远(以下“农远”是指“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不断发展起来的,能够突破城乡之间的地域限制、实现信息资源的空间转移,用于提高农村地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活动。

2 农远资源、农远资源建设和农远资源应用

农远资源主要是指为农村中小学校配备的硬件设备、软件资源和潜件资源。农远资源建设主要是指根据农村教育的具体情况,配备硬件资源,设计和开发适合农村特色的软件资源,提升潜件,包括对教师进行各级各类的培训,包括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信息通信技术等内容。农远资源应用是指农远资源被广大农村学校、行政机构、农民致富、继续教育等使用。农远资源质量是农远的生命线,农远资源应用是农远的核心。

3 农远管理和农远质量

农远管理是指各级农远管理人员应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农远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监督、调控等,以期提高农远资源的应用效益,实现农远的最大价值。农远质量是指通过农远资源在农村中小学的应用,提高其教育教学效率和效果。农远管理是农远质量提高的必然要求,而农远管理必将提高农远质量。

4 农远可持续发展

农远可持续发展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系统考虑农远各个要素,包括资金、资源、人、管理等要素,既要满足当前农村教育及为“三农”服务的需要,也要适应未来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项事业发展的需求。如果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作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后续发展的保障,不仅严重影响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持续发展和效益(特别是潜效益),而且整个系统工程也可能成为一次性投资,使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难以实现更大层面上的信息交互。

5 农远三种模式

光盘教学模式:是指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光盘这一视听设备进行,也是辅助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式。[1]

卫星资源教学模式:是指客户端用卫星接收设备接收的、能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多媒体教学信息与资料辅助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2]

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它是学生和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 基本原理

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有其成立的前提假设。理解理论的立论前提对把握理论研究的方向有重要的作用。作者提出下面几条立论前提:

(1) 农远工程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缩小城乡之间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2) 农远的理论研究是保持农远稳健发展的根本前提,只有先进的理论指导才能不断推动实践向前发展。目前,农远的理论研究还比较滞后,另外,国外也没有理论可供借鉴。

(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保持农远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我们的理论创新,要把农远的教学模式、技术模式和管理模式上的探索和研究作为创新的重点。

1 农远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

“农远成本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在培养每名学生的过程中, 因使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和资源而由社会、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直接或间接支付的全部费用。”[3]农远效益是指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环境下,农村中小学所取得的教学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总和。农远必须努力追寻节约成本的机会,但又不牺牲或放弃效益。

2 农远资源建设与应用之间的关系:

目前,农远工程基础建设基本完成,各种问题也随之出现。包括硬件,软件,软件质量,人件方面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要解决好“高速公路,车,车速,人”的问题。目前情况是“条条大路车很少”,出现了软件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的问题。软件资源建设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只有应用,才能促进再建设。建设-应用-再建设-再应用,形成良性循环,科学解决资源建设和应用这一对矛盾。

3 教学资源与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资源是指教学活动中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总和,也可以分为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两部分。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和方式。“当教学资源进入到教学系统后,使教学系统发生了两大明显的变化:一是使更多的教学材料进入课堂、进入到教学过程中;二是改变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空间关系,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四要素的关系,使得教学系统结构进行了重构,形成了现代远距离教学系统,出现了现代远距离教学模式,同时引发了对远距离教学方法、教学理论的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具有特别功能的教学资源的出现与应用,将对教学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实现教学系统的重构,形成新的教学模式。”[4]

4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和方式。教学方法是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所采用的师生活动。教学模式不同,或者说构建或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需要从两个基本的要素加以分析,即是否存在不同的教育思想或理念、是否存在不同的教与学的理论。一两种教学方法的变革并不会带来教育模式的根本改变。例如:在提到传统教学模式时,它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教师主导为核心的教学活动。但是在传统教学中是不是就没有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活动呢?显然不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同样存在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活动。例如:在物理、化学实验中,经常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内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分工,共同完成一个实验活动。我们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参与式教学的方法,但是我们不能说这就实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5]

三 基本方法

1 农远资源建设方法:

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建设。硬件资源建设方法主要指三种技术模式的配备;软件资源建设方法主要指软件资源收集与处理、加工与合成、筛选与二次加工等方法。

2 农远资源传送与管理方法:

农远资源传送主要指通过卫星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把各种软件资源传送到农村,通过农村接收站接收,获取信息资源,然后进行应用。在应用过程中涉及到管理手段和方法。

3 农远资源应用与研究方法:

农村中小学教师在使用农远、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资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当然必须掌握三种技术模式的涵义及其具体应用方法。为了提高三种技术模式的可操作性,必须将这些模式具体化,形成可操作性更强的微观教学模式。不同课程的教学过程微观模式可能体现不同的学习目标。这样必然会构成面向三种技术模式的微观模式群。

4 农远成本与效益最优化的方法:

用经济学的成本―效益方法,解释、分析和研究农远的各个阶段建设和各项工作,争取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做到工程的整体优化。

四 理论基础

对农远影响较大、较直接的理论主要有:三种教学理论(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三种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三种传播理论(拉斯威尔的“5W”传播理论、施拉姆的双向传播理论、贝罗的“SMCR”传播理论)、系统方法、创新推广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本文主要探讨系统理论、创新推广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远的影响。

1 系统方法

“系统就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或子系统)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运行规律的整体。”[6]一方面,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农远与外部系统的关系,即把农远放在整个社会大的环境中进行研究,把握农远与社会的关系。农远属于国家教育系统的一部分,与我国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环境都发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整个社会系统为农远提供支持服务,包括人员、设备、资源、资金、技术等的注入,为农远发展提供保障;同时,社会系统也对农远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为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及终身教育服务,实现城乡教育公平,服务“三农”,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等,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添砖加瓦。另一方面,用系统方法分析农远系统本身,即要把农远系统的内部结构拆开,对各个子系统或要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把握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全面把握农远系统。我们主要提取了四个子系统(要素),即人、资金、资源和管理。这四个要素之间相互关系我们在后面将详细分析,这里就不再赘述。系统理论为农远确立了基本要素及基本关系,为农远的模式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创新推广理论

(1) 创新推广的定义

“创新推广是指创新通过一段时间,经过特定的传播渠道,在某一社会团体的成员中传播的过程。”[7]该定义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首先,创新主要指对于受传者来说是一个新事物,一个新方法,一项新实践活动,一项发明等。这里的创新主要落在“新”字上,对于被传播者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而不一定是创造、发明;第二,传播渠道,指新事物通过某种推广通道被受传者分享信息、共同理解;第三,时间,任何一项新事物都要通过一段时间才能够被广大参与者分享和使用,当然,不同的事物创新推广的时间不同,比如:手机的大范围推广只需要几年的时间,而司机使用安全带则需要几十年才能够获得大面积的推广;第四,社会团体,是一组相互联系的单位,他们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和目标。这个社会团体可以是民间组织,也可以是官方组织或分支机构,当然也可以是个人。社会团体本身能够影响创新推广的速度。创新推广是一个技术事件,也是一个社会过程。

(2) 创新五大特征

首先,相对优越性,指一项创新比旧事物具有很多优势,这种优势可以表现在经济、便利、快捷等方面。当然,优越性越高,创新推广速度越快,时间越短;第二,兼容性,指创新事物与社会主流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等是否一致;第三,简略性,指一项创新越简单易懂越容易被广大参与者所接受、理解和使用;第四,试验性,指一项创新能够被人们多次尝试使用,感受其优劣、好坏;第五,可观察性,指人们在短时间内多大程度上能够观察到创新的结果。

(3) 观念引领者的特点

“第一,更多的接触各类外界传播,因而眼界开阔;第二,具有比较高的社会地位;第三,具有创新精神。其显著特征是:他们在系统的传播结构中处于独特的富有影响力地位――处于人际关系传播的中心。”[8]

(4) 创新推广理论对农远的启示

首先,农远对于我国乃至世界来说都是一件新事物,也是一项新的实践活动。虽然,农远是由我国政府发起并推行的活动,但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学生及社会人群来说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事物。所以,符合我们前面提到的创新推广中的“创新”。传播通道主要是通过“天网”“地网”“人网”来实现。农远这项创新活动的推广效益我们目前还不敢下定论,但是我们知道任何创新活动的推广都是需要一段时间,而我们根据教育创新推广的特点,农远这项活动要获得效益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农远这项创新推广活动的社会团体单位主要是各级各类的农村中小学校。每个学校开展农远情况不同,也会对农远本身带来不同的影响。比如两位女教师条件相同,29岁,已婚,专科毕业,乡中心小学普通教师,教授语文。你可能会认为他们对学校开展农远的认识基本相同。但这两位教师有一个关键的不同点,一个在A乡,一个在B乡。A乡中心小学有67%的教师都积极接受农远,而B乡中心小学只有18%的教师接受农远。虽然省教育厅基本上同时在这两个乡推广农远,但这两个乡中心小学有关农远扩散的社会结构和传播结构差别很大。由于系统的影响,我们可以预测A乡中心小学女教师与B乡中心小学女教师相比更可能接受农远。因为A乡中心小学的教师都会鼓励她采用,A乡中心小学的校长倾向与农远,而B乡中心小学则不。同样,对于农民及农村党员、干部及其它社会人群接受农远也是相同情况。

其次,学校领导、优秀教师及骨干教师是创新推广中的观念引领者,他们是远程教育资源的早期使用者和接触者,引导和鼓励信息技术教师及喜欢信息技术的教师帮助其他教师使用远教资源。学校也要给予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教师奖励,也叫创新的激励机制;另外,对于一些始终不接受远教资源的教师必须采取强迫机制。

最后,农远活动的五大特征:第一,相对优势,农远的优势在于其提供大量的资源,为提高广大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农业技术培训和党员、干部培训等带来了很大益处;第二,相容性,指农远要与我国广大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相互融合,整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要是指远教资源一定要“因地制宜”,符合我国广大农村多元化的特点,才会得到迅速发展。第三,复杂性,它既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纵向来说包括前期规划、中期建设、后续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横向包括资源建设、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模式、远教模式、教学应用、运行成本和效益等;另外,对于各种人员使用远教资源时,我们应尽量使这些资源简单易懂,方便易用,灵活易学;第四,可试验性,我国农远试点工作已经完成,工程已经全面开展;另外,对于各种人员使用远教资源时,应该鼓励使用,大胆尝试;第五,可观察性,前面我们提到,由于教育创新推广本身的特点,这项活动要获得结果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其可观察性体现得不明显。

3 可持续发展理论

(1)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可持续发展一词最早源于西方发达国家,英文是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即是可持续发展。”[9]

(2) 对农远的启示

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来把握和研究农远运行和发展的规律,农远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前农村教育及为“三农”服务的需要,也要适应未来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项事业发展的需求,才能促进农远逐步提升品质。质量和效益是农远永恒的主题,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农远观。以可持续发展观指导的农远涉及到多种因素,包括思想理念、资源建设、资源应用、人才培训、教学模式、质量保证、科学管理等问题。要实现农远可持续发展首先以政策为主导, 以观念为突破,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同时,建立有效的支持服务体系和科学管理机制,以技术与资源为支撑,以教师培训为核心,提升农远综合效益,从而使其更好地为农村基础教育和信息化服务。

五 基本理论结构

农远教育学是一门应用学科,我们用农远组织结构图作为架构将理论内容组织起来,使其更加系统。农远的理论内容的组织结构说明了农远中的原理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图1中,可以看到农远理论基础主要由三种学习理论、三种教学理论、三种传播理论、创新推广理论、系统方法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农远教育既根植于农村中小学教学实践也离不开现代远程教育。而农远教育本身包括六大组成部分,分别是农远管理、农远质量、农远成本、农远效益、农远资源和农远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通过此理论体系结构图能够概括农远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理论基础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联系。

――――――――

参考文献

[1] 李兆君,李文.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54.

[2] 李兆君,李文.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13.

[3] 杨晓宏,贾春燕.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成本核算方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11):38.

[4][5]郭绍青.正确认识国家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中三种硬件模式与教学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5,(11):42-45.

[6] 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304.

[7] 埃弗雷特.M.罗杰斯著,辛欣译.创新的扩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5.

[8] 埃弗雷特.M.罗杰斯著,辛欣译.创新的扩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24.

[9] 刘培哲.可持续发展理论与21世纪议程[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9-10.

Theoretical System of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in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WU Chang-cheng1YANG Xiao-hong1JIN Xu-ying2TURD Iahmat2

(1.Schoo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Gansu, 730070,China; 2.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Kashgar Normal College,Xinjiang, Kashgar, 84400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