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有关母亲节的诗歌集锦9篇

时间:2023-03-03 15:54:20

有关母亲节的诗歌

有关母亲节的诗歌范文1

关于世界地球日的诗歌一在地球的日子里

从一个星球到另一个星球

如蝗虫掠过庄稼

我们的梦,把自己惊醒

同一天,同一个梦里,没有星星

夜漫长,梦无多,披衣立

锿灯下

将灵魂订集成册

在装祯的缝合中睡去

宇宙的早晨

千百万个太阳升起

星际花 凄艳、端庄、秀丽

摘一朵幽蓝的花

走进星系墓地

走近银河系

回忆起,我们在时间时代的一些人、情、事、物

在太阳系

在地球的日子里

关于世界地球日的诗歌二山紧连着海,海紧连着山,

五大洲各国山水相连。

同踩一个地球,同顶一片天,

六十亿人口命运相关。

塘里的青蛙,堂前的紫燕,

决定亿万亩良田的丰欠。

南极的臭氧,北极的冰川,

关乎千万种生命的危安。

看宇宙茫茫,数繁星点点,

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你保护环境,我节约资源,

把完好的地球留给明天。

关于世界地球日的诗歌三给地球母亲的安慰,

应该是明澈的蓝天白云;

应该是翠绿的山岗草原;

应该是鲜活的清流碧海;

应该是丰硕的资源物产。

给地球母亲良好的祝愿吧,

生态平衡,景象丰润;

环境优美,健康发展;

活力充溢,青春常在;

人类和谐,天下——太平!

关于世界地球日的诗歌四今天,4月22日,

是全人类的反思日;

是全人类的忏悔日;

是全人类的觉醒日;

是全人类的行动日!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我们只有一个母亲。

地球母亲养育了万物,

万物在地球母亲的怀抱里生长。

我们,岂能让母亲遭难;

我们,岂能让母亲哭泣!

保护母亲,

就是保护人类的文明;

保护母亲,

就是保护自己生存的家园!

救救地球母亲吧!

多节约一份珍贵的资源;

多保护一个人类的动物朋友;

多开展一次绿色环保行动;

多打造一片和谐生态环境!

…………

关于世界地球日的诗歌五4月22日,

是地球母亲的生日。

每逢这一天,

地球儿女应该献上鲜花,

应该添上祝福。

然而,儿女们却看见

这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情景!

一个个城市的烟雾滚滚升腾,

那是地球母亲的额角愁云密布;

一片片森林慢慢消失,

那是地球母亲的鬓发伤心脱落;

一顷顷田地渐渐干旱,

那是地球母亲的肌肤在忍受龟裂;

一座座冰山悄悄融化,

那是地球母亲的泪珠在痛苦地下滴!

…………

关于世界地球日的诗歌六若仙人掌也能一望无际

沙漠就能成为绿洲

若人类不以文明自居

野蛮的我们

就不会让河流浓妆艳抹

廉价香水熏死了房客

不会让北极熊离家出走

踩着冰块去浪迹天涯

不会去想着掰大象的牙

因为野蛮的我们

懂得敬畏

自从人类有了自己的语言

便忘记了代代相传的训言

野蛮比文明更高贵

关于世界地球日的诗歌七地球 母亲

宇宙中 你

是我们生存的唯一

我们所有的所有

都来源于你

而你的青发

已寥寥无几

你河流的脉搏

已频繁 间息

地球 母亲

我们 我们无休止地增长 庞大

而你显得

越发的瘦小

你面对肆虐的榨取和污染

而精神无常

你面对劣势的延伸和枯黄

即将匮竭无力

地球 母亲

你已严重缺血

有关母亲节的诗歌范文2

关键词:海子 诗歌 母亲形象 分析

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海子的诗歌是胜多的。研究者更加重视诗歌中创造的仅属于他自己的意象,如麦子、水、太阳等丰富的意象。在谭五昌的《海子短诗中的重要意象浅析》一文中,统计了关于“母亲”这一词在诗歌中的出现次数高达36次。对母亲形象不同的侧重点,可以多角度解读诗歌中母亲的形象。

一、诗歌中“母亲”形象的表现形式

(一)真实的生命个体

海子的诗歌里,他以人性与亲情这两个角度来诠释母亲。《给母亲 雪》:“妈妈又坐在家乡的矮凳子上想我……我知道你日渐衰老。”①塑造了一个温柔宁静并且坚强的女性形象。另一首《给母亲 风》中,家中破旧的门,遮住的贫穷,母亲很美。母亲的形象永远以一个温暖的样子烙在心中――“在查湾村口,母亲泪流满面”。15岁的查海生考进北京大学,村子为之沸腾。于是母亲迈着小脚,挨家挨户地送上她连夜蒸好的白糕,为之庆祝。1983年毕业后,留在北京,一次母亲从家乡怀揣着50枚鸡蛋去看海子。临走时,海子借了300元执意要母亲带走。而那300元,母亲没舍得用。诗人用心呼唤真爱,带着坦然且感恩的心去看待清贫的家中始终给予温暖的母亲,这是一种伟大的赞美。无论环境多不利,诗人都有一个寄托,有包容的平和的母亲。

(二)派生的集合体

首先是将母亲喻为了一个载体,置换成“村庄”的形象。写于1984年的《村庄》,这个被童话、神话的村庄,寄予着对母亲的感激。“村庄里住着母亲和儿子……”②村庄托着少年纯洁的梦,母亲衬着儿子的成长。多年含辛茹苦的养育,母亲静静的抚慰让在外漂泊的诗人没有畏惧感。如此将母亲这一形象上升为生命的依托和精神的家园。

诗人苇岸这样说过一句话,海子是来自大地深处的,含着泥土。海子自然地将村庄――养育他的土地,作为艺术的源泉。身处在都市机械轰鸣、耸立的楼群、淡漠的人情交汇的困境中,同时又远离恬静的家园,他的灵魂栖息地倾向于那片乡土生命,由此,笔下的村庄糅合了温暖的母亲的角色,充满柔美静谧的美。如《夜》中,宁静、幸福的村庄,在大自然的环抱中,有着祥和的氛围,悄悄在海子心中扎根,一切显得无比的完美,让人充满了向往。在诗人心中“村庄”成了温柔多情的母亲。

其次,象征着乡土文明的形象。海子抱着对现代文明排斥的态度,有意识地对乡村田园中生命的灵性与淳朴状态进行描写,避开都市的介入。写于1987年的《吊半坡并给擅入都市的农民》,西安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代表着中国农业文明。显然,海子不愿意被拥挤的都市所束缚,在追求着自由,愿生存在平静的村庄里。他对个体幸福有着无限向往,这点也是西方浪漫主义诗人全部精神追求的出发点与目的地。然而海子的理想与现实冲击,越愿在精神上构建梦想。

作为贫乏时代歌唱的海子,用诗这个堤坝来建设人类的美好精神与人性的纯真。如《土地》中,海子清晰地认识到现代文明导致的人欲横流――“土地死去了,用欲望能代替他吗?”③那些丧失了土地,漂泊无依的灵魂最后用“欲望”来代替。“土地,故乡景色中那个肮脏的天使,在故乡山岩对穷人传授犯罪和诗”。③“人们把你放在村庄,秋风吹拂的北方,神从四面八方而来,往八方而去,经过这座村庄后杳无音信。”③这座无神的村庄,“中国”这一个巨大的“村庄”,在逐渐消失。他在这些生命深处的神性呼唤里,寻找并且构想那座恬静的村庄。《给安庆》,显露出种种不安,能体会到那种荒凉、痛苦、悲哀、失落、惆怅,却也凝聚着强烈的乡土情结,他无畏地带着爱、痛苦和生命进行追问。“五岁的黎明,五岁的马,你面朝江水,坐下,四处漂泊,向不谙世事的少女,向安庆城中心神不定的姨妹打听你,谈论你……”④因此这里的“母亲”已经超越现实的概括,实际成了一种对母性的乡土文明的遥远想象。《两座村庄》是一首挽歌,那个诗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寄居地,正被文化层面所遗弃,村子的影子在中国社会工业化的道路上消失。他努力在诗中让村庄获得重生,继续和谐的原样。虽说是“沉默”、“孤独”的村庄,但他依旧在孤寂的创作中回忆构建着。

《在家乡》用超现实的事物、人物,如家乡里的羊群、女人和房屋,是对村庄的再现和指认,在此中寄托着理想。然而“在危险的原野中,落下尸体的地方,那就是家乡”,⑤眼中的家乡充满着沉重的失望,他却在脑海中渗透着矛盾认识的家乡。《春天的夜晚和早晨》中隐藏着大地母亲的深情。诗人在其中像孩子般沉醉,在童心的境界与心界中感受着。然现实的生活,却让海子想到《重建家园》,用屈原的泪水来浇灌家园,用幸福也用痛苦来重建家乡的屋顶。其中也点到了宿命的因素,已经窥破了人类生存的本质,对人类生存的现实有着准确的认识。“放弃智慧,停止仰望长空”,⑥似乎是看清人类生存的局限,用平定的心情去接受,实际却也在表明不能得到自由飞扬的痛苦。一名农家子弟,对大地天生有着超级强的悟性。“风吹着炊烟,果园就在我身旁静静叫喊‘双手劳动,慰藉心灵’”,⑥散发着大地一般厚重、幽深的气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这个呈现出多位一体的母亲形象被海子创造出,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

二、海子诗歌中母亲形象形成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

环境塑造人的性格。一个人的成长与两个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是生存的大环境即社会;二则是小环境,包括家庭、朋友等。海子的小环境里(家庭)虽然有着痛苦的生活经历,成长在处于矛盾重重之中,他的一生也与清贫相容。刚出生满两个月时,轰轰烈烈地开始,那是个精神、物质极度贫乏的年代。海子的童年就在仓促的时光中度过,年幼的他,为此,在物质与生存方面承担了一定的责任,这使他节俭一生。自1974年上了初中,面临着学习生活的压力。尽管如此,从安徽那个乡下走出来的他,来到大都市北京,也没能改变物质上的清贫。

(二)自身因素

在性格上,海子是孤僻的人,生活贫困,不会自理。海子以牺牲尘世的日常生活为代价,献身于诗歌事业。从农村考上大学,并且钟情于写诗,在家乡,几百年都没有诗人的出世,他刻苦写诗,博览群书,渴望得到诗坛的承认。海子显得纯洁、简单、偏执、倔强、敏感 ,有时有点伤感,有时沉浸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对理想爱情执著。因此他有着沉思的个性,沉思是一种品性,属于一种境界。而到后期,他出现了严重的幻听症,在遗书中可以得知,致使他陷入混乱中。

(三)文化背景的因素

首先,当时20世纪80年代,中国正在开始加快工业发展的节奏,商品经济与大众文化对诗坛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朦胧诗群逐步瓦解,第三代诗人迅速崛起。在多元的环境下,一些写作流派在萌芽,向着更广的方向发展。在现代工业的文化背景中,“城市”列为一个元素被提出,而整个第三代诗群却没有人将“农业乡土”这一概念注入诗中。充满着神性,赋着浓厚文化的主题渐渐被解散,甚至出现一些诗人迷失在工业文明的大环境下。

海子和骆一禾则在濒临危险的角落,始终用朴素、真诚、孤独的乡村元素来写作,表现着土地与底层乡村人民的生活。当时轰轰烈烈的各类诗歌中,无法寻到海子的影子。纯粹的歌者,被遗落在浮躁的社会,海子所创作的诗歌仅只有几位好友聆听,无人欣赏,因此他努力地在诗歌中探索。

其次,北大诗与北大校园文化的影响,骆一禾、戈麦、海子为代表的北大出身的诗人,有着“泛滥的抽象批判和狂热的终极关怀”。在海子身上体现的应该是狂热的终极关怀,“狂热的终极关怀就是对伟大的、崇高的、超越的、不朽的、绝对的等等一类事物,始终保持着强烈的热情”。在北大,一些学生将这当成一种信念,成为很多群体的情绪状态。这种关怀却使人振奋,拥有这种关怀,仿佛就生活在高贵的充实的境界,最后转化为一种激烈的、偏执的行动。然而受狂热的终极关怀的影响,容易变得自我膨胀,在一个方面表现很优秀,就产生虚夸的使命意识――自己能够做得很好,不需考虑下一步的进展。由此,北大诗人表现出“一种天才的自负”,即“忽视生活经验自身的酝酿和生命现象的客观展示对于诗歌激发作用,夸大诗歌创作的神秘性和对天才的依赖”,并且认为在短暂的时间里能经历人生的一切体验,探寻到生命的至深至极的真理,到达诗歌的顶峰。

综上所述,在海子的诗歌中母亲的形象与村庄、农耕文明有着天然的联系。从更新的角度去理解,能更加仔细地解读海子的诗歌及他的生活。

注释

① 海子.给母亲(组诗)[A]//海子的诗[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

② 周易.村庄[A]//海子的诗[M].北京:中国书店,2007:5.

③ 西川.太阳土地篇[A]//海子诗全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641.

④ 海子.给安庆[A]//海子的诗[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4.

⑤ 西川.在家乡[A]//海子诗全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346.

⑥ 金肽频.重建家园[A]//海子诗歌读本[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162.

参考文献

[1] 金肽频.海子纪念文集评论卷[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2] 金肽频.海子诗歌读本[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3] 西川.海子诗全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

[4] 高波.解读海子[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5] 陈青山.浅论海子诗歌中的女性意象[J].文学教育,2009(8):146.

有关母亲节的诗歌范文3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首现代诗——冰心先生的《纸船》(板书课题、作者)。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冰心(投影显示):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

冰心诗文的魅力是那娓娓道来的温婉的调子,是水一样的柔情,是金子般的童心。《纸船》就是这样的一首韵味悠长的抒情诗。

她的诗以抒写纯真的童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在许多文史家的眼里,冰心是20世纪童心、母爱和良知的化身。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师:首先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这首诗。(学生自由朗读)

师:读完这首诗,你的内心会产生怎样的情感呢?

生1:我读出了对母亲的爱与思念。

生2:我感到这是作者对母亲深情的倾诉。

师:大家感受到了对母亲的爱与思念和对母亲深情的倾诉。(板书:对母亲的爱与思念、对母亲深情的倾诉)下面请大家再次带着这种感情去读诗。(学生自由朗读)

师:谁愿意来朗读这首诗?(学生朗读)

师:哪位同学来评价一下?

生:我认为他读得很好,我在第二节中听出了沮丧,当纸船不能到达母亲身边时,作者很沮丧。

师: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调、语气和语速去读?

生:应该用一种比较哀伤的语调、比较舒缓的语速来读。

师:为什么?

生:因为诗人思念母亲、见不到母亲内心特别地感伤。语速慢一点能更好地表达这种情感。(教师点头表示赞许)

师:谁再来谈谈你的看法?

生:我认为像第二节中的“万水千山”应该读成重音。

师:为什么要读成重音?

生1:说明纸船要到达母亲身边需要经历很远很久。

生2:纸船虽然很小很单薄,但承担的是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人希望纸船载着这份沉甸甸的爱与思念跨越万水千山、历尽千辛万苦回到母亲的身边。所以这个词更能体现诗人思念之苦,思念之深。

师:你具有诗人的语言,把我们带入更广阔的诗的意境。所以我们在读“万水千山”这个词语的时候,就应该进入这位同学为我们描述的图景中去。同学们用笔为“万水千山”这四个字标上重读符号(学生标记)。同学们,通过我们对这个词朗读重音的讨论,你认为在诗歌朗读中什么样的词语需要重读?

生:能充分地表达作者感情的词语应该重读。

师:请同学们再读诗歌,深入体会诗的感情,把你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标画出来。(学生自读标画)

师:同学们读得都非常认真。哪位同学说一说你的看法?

生1:我认为“不灰心”应该重读。因为纸船尽管一次次地被天风被海浪吹打,但诗人并不灰心沮丧,仍然执着地一只只地叠着纸船。

师:同学们同意吗?(学生纷纷点头)那就标上重读符号吧。

生2:“母亲”应该重读。因为这是对母亲深情地呼唤。

师:对,这是一种深情的呼唤,只身漂泊在太平洋中的女儿思念母亲的情切,呼唤母亲,希望母亲能听到、能了解女儿的心愿,能理解女儿离家后的心情。

生3:我觉得“至爱”和“求”应该重读。

师:你能解释一下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吗?

生3:“至爱”是“非常爱”“极其爱”的意思,“求”在这里应该是“祈求”“恳求”的意思,表达一种急切的、急迫的心愿。

师:你掌握了一种很好的理解词语的方法,能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词语。正因为母亲对女儿的“至爱”才使离开母亲怀抱的诗人对母亲思念不已,才会有祈求纸船实现心愿的做法。请同学们将这几个词语标示一下。(学生标示)

师:我们一起朗读最后一个诗节,,读出这种深情的呼唤。(学生齐读)

师:为了加深同学们的理解,老师带来了一则材料,这是冰心先生在《寄小读者七》中的一段文字:

8月17日的下午,约克逊号邮船无数的窗眼里,飞出五色飘扬的纸带,远远地抛到岸上,任凭送别的人牵住的时候,我的心是如何的飞扬而凄恻!痴绝的无数的送别者,在最远的江岸,仅仅牵着这终于断绝的纸条儿,放这庞然大物,载着最重的离愁,飘然而去。(屏幕展示,教师深情朗读)

师:但愿这小小的白船能载着诗人的心愿回到母亲的身边。作者为什么要借这小小的白船儿表达对母亲深切的思念?

生:因为折纸船是儿童们的游戏,作者以这种方式表达感情正体现了冰心诗歌的特点——抒写母爱和童心,这是一种托物言情的手法。

生:我同意他的说法,只是想补充一点,老师在介绍冰心的时候,我记得非常清晰的一句是:“在许多文史家的眼里,冰心是20世纪童心、母爱和良知的化身。”我想,这首诗借纸船表达对母亲的浓浓的思念,恰恰体现了诗人的纯真的童心,恰恰体现了母亲对我的挚爱及我对母亲切切的思念。

师:你是一个很会学习,很会思考的学生。通过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我们不但懂得了这首诗的写作手法,更重要的是我们理解了一位诗人的创作风格。让我们带着这种深刻的理解再次朗读诗歌。(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诗歌的感情,学习诗歌不但要入情,还要入境。进入诗歌所创设的意境,感受诗人所处的情境,体会诗人此时此刻的心境。老师来朗读这首诗,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去体验去感受,展开想像和联想在你的脑海中构思一幅幅画卷。

(师配乐朗读)

师:老师初读这首诗时,被诗人真诚的情感打动了,老师试着用笔记录了自己脑海中的画面:

海浪滔滔,天风吹卷,遥遥的海岸越来越模糊了,但心中依然清晰的是母亲泪光闪闪的双眼。我轻倚栏杆,精心地将一只只用思念与泪水折成的纸船抛到茫茫的大洋之中。但这天风、这海浪又怎能知晓我的心愿?它们无情地将我的船儿翻卷回我的身边。船儿啊,求你,平安地驶去,将我的思念、我的爱带到母亲的身边。(屏幕屏示,教师朗读)

师:老师的文字只是想给同学们一点启发,让我们拿起笔抒写、描述诗歌带给你的情境。(学生写作)

师:哪位同学读读你所写的文字?

生1:浪花在大海母亲的怀抱里撒着娇,而我却孤独地倚着那凉凉的栏杆。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不觉模糊了双眼,将那小小的船儿抛下在这无边无际之中,希望能将我的思念带给母亲。海浪却无情地将它打湿了;海风欢笑着吹卷起来,又唱着欢乐的曲子离开了。我仍在不断地叠着叠着……大海呀,请您休息一会儿吧,让我那心之船顺利地到达母亲的身边;大海呀,求您了,让船儿带我的悲哀远去吧!

师:老师从你的朗读中听出了深切的呼唤。

生2:海风呼啸,海浪无情地拍打着礁石。怒吼的是离别的歌,低吟的是忧伤的情。我小心翼翼地把我那沉沉的思念放进白船儿,却又怕这些纸船太小太小,无以承载我的哀愁。残酷的海风与海浪啊,我求你,求你平静一会儿吧,哪怕只一会儿。我求你们,让我的心之船顺利到达母亲的身边。

师:你的语言很具有诗的意境。

生3:海岸总是那么模糊,我翘首观望,却怎样都看不见。母亲,你可知道你的女儿对你是怎样的思念。飒飒的海风不停地向我扑来,扑向我这颗哀愁的、无助的心。我不知我该怎样做,这浪涛总是带给我遥远与不安。这时,我所寄托的只有一只只小小的船。我把我的心、我的情、我的思念全托付在这儿。只希望有一只能把我的心意传达。然而,海浪总是那么残酷,当我每一次坚定地把一只纸船投入海中时,浪涛总是把他淹没,淹没载着我的爱和思念的纸船。但我依然坚信,这纸船一定会载着我真切的思念流到母亲的身边。

师:同学们的朗读深深地把老师打动了。看来同学们都能入情入境地感悟诗歌。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背诵这首诗。(学生齐背)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赏析诗歌的方法——入情入境地感悟诗歌,这样我们才能走进诗歌,走进作者的心灵,体味诗歌的美。最后推荐大家阅读冰心先生的诗集《繁星》和《春水》,这是《繁星·序》的中诗句:

零碎的诗句,/是学海中的一点浪花罢;/然而它们是光辉闪烁的,/繁星般嵌在心灵的天空。(屏幕显示)

其实《繁星》和《春水》都是诗人随时记录的点滴感受,愿同学们也能养成这样的习惯,让我们成长的天空同样可以繁星闪烁!

入情入境话“个性”

史绍典

“诗无达诂”,是对鉴赏诗歌“个性化”的一种描述。

《纸船》是一首抒情小诗,写于1923年,是冰心23岁时从上海乘船赴美留学途中,在远离故乡、远离母亲的海上写给母亲的。要个性化地读诗,恐怕要先了解冰心诗歌的个性。老师的“导入”,就清楚地提示了冰心诗歌创作的与众不同:

冰心诗文的魅力是那娓娓道来的温婉的调子,是水一样的柔情,是金子般的童心。

她的诗以抒写纯真的童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在许多文史家的眼里,冰心是20世纪童心、母爱和良知的化身。

这是解读冰心的法门;同时,它又营造了鉴赏《纸船》的氛围、定下了鉴赏《纸船》的感情基调。

入情“你的内心会产生怎样的情感?”——直接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让学生自己说出读诗的“体验”。学生个人的体验,是别人替代不了的,是读诗的“个性化”。这与学生所处的环境、他的心境以及个人的经历密切相关:

生1:我读出了对母亲的爱与思念。

生2:我感到这是作者对母亲深情的倾诉。

一是女儿对母亲的爱,一是女儿对母亲的倾诉。切入点、落脚点是不一样的(学生中,有特别爱母亲的,也有特别要向母亲倾诉的)。

引导诵读,着重在语调、语气、语速的把握上。因此,学生可以读出“沮伤”、“感伤”等等。“沮伤”,“是纸船不能到达母亲身边时”,“我”的失望;“感伤”,则是“思念母亲、见不到母亲”时,“我”因感触而悲伤。用词的准确,说明了学生情感把握的到位。

师生在把握重音上的切磋,很有意思。“万水千山”、“不灰心”、“母亲”、“至爱”、“求”等词语重音的体会,都不是教师教学的“预设”,而全部是学生在读诗过程中、在教师引领下、师生交往互动后的动态“生成”!体现了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他们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以及丰富多彩的情感活动:

万水千山,“说明纸船要到达母亲身边需要经历很远很久”;

不灰心,“并不灰心沮伤,仍然执着地一只只地叠着纸船”;

母亲,“因为这是对母亲深情地呼唤”;

至爱,“是‘非常爱’‘极其爱’的意思”;

求,“表达一种急切的、急迫的心愿”。

从多个侧面,对全诗的感情基调作了极富个性的把握(重音的体验,应该是极具个性的)。

对“很小的白船儿”的理解,更是体现着“稚子”对“童心”:

因为折纸船是儿童们的游戏,作者以这种方式表达感情正体现了冰心诗歌的特点——抒写母爱和童心。

我同意他的说法,只是想补充一点,老师在介绍冰心的时候,我记得非常清晰的一句是:“在许多文史家的眼里,冰心是20世纪童心、母爱和良知的化身。”我想,这首诗借纸船表达对母亲的浓浓的思念,恰恰体现了诗人的纯真的童心,恰恰体现了母亲对我的挚爱及我对母亲切切的思念。

这种感悟,不是我们成人所能体会得出来的,他是“稚子”(学生)对冰心的“童心”,这就是解读的个性化!

入境立足于情境的再现与再造。再现情境,是透过反复地诵读和吟咏,这是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所以,当老师“朗读这首诗,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去体验去感受,展开想像和联想在你的脑海中构思一幅幅画卷”时,学生一定有了“海浪滔滔,天风吹卷……”意象,并沉浸其中了。

再造情境,则是“试着用笔记录自己脑海中的画面”,这是一个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恰如“接受美学”所主张的那样,作品的创作,最终是在读者的手中完成的。学生进入《纸船》的意境,是发挥“想像与联想”,再造一个他们自己心中的《纸船》。

有关母亲节的诗歌范文4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未成曲调先有情”,即自己首先要被文章的感情所牵动,然后以情激情,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作者的感情,从而获得美的熏陶。如在教徐自摩的《再别康桥》一文时,新课之前,先由老师配乐深情朗诵全诗,把诗歌的情感、意境做一个强烈的渲染,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造势。后由学生自由朗读,个性发挥,体味诗人的细腻情感。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若能较好投入情感范读课文,定能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很好的体悟到文章的情感美,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教育,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在上《在马克思墓前讲话》《我有一个梦想》《我的呼吁》等课文时,老师首先全身心融入课文,充满激情地朗读课文,并在课文重点语句、语段处做到声情并茂,以情感渲染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让学生在自由朗读中体味理解马克思、史怀哲等名人伟人的魅力和伟大。

2. 领悟诗歌意境美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特别是诗歌单元大都绘声绘色,情景交融,显示出一个个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在教学中我善于引导学生剖析字句,展开联想,从而领略其音响和色彩的美。如在教徐自摩《再别康桥》一诗时,引导学生抓住本文的音乐美进行品位赏析,联想康桥的秀美的自然风光,诗人飘然欲去的形象,品读朗朗上口的诗句,注意诗的逐节押韵、换节换韵的形式特点,抓住诗歌中押韵的字及叠音叠词的运用来体味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如首尾呼应的叠词“轻轻的”,想象诗人飘然而去的形象,三个字为全诗奠定了抒情基调,含蓄委婉的将诗人难舍难分的的离别情绪通过包含深情的语调给传达出来。又如郑愁予的《错误》一诗。我试着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融入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情感,让学生在自己的深情朗读中感受诗歌含蓄不露的唯美主义风格,体味浓厚的江南文化气息。在教读这些诗歌时,最好能配以背景音乐,创设一种美的情境。事实上,学生也非常喜欢配乐朗诵这些诗歌,从而感受到语文学习中的音乐美,欣赏诗歌的含蓄意境美,进而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 感悟文学形象美

形象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基础。没有鲜明、具体的形象,就不会有发自心灵深处的真情实感,更不会产生激动人心的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通过鉴赏形象来实施美育。在高一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不胜枚举。在我们的高一语文教材和读本中,收录了很多好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涵盖古今中外,这些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有着伟大的人格魅力,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善加利用引导,定能收到意想不到之效果。如在教读《我与地坛》一文时,努力引导学生从作者母亲依门而望并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的”等话语,体会母亲对儿子无比关心的炽热情感和自我安慰;从后文又写到母亲想来想去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出了什么事,这苦难只好由我来承担”等语句体味:这是多么伟大的母亲形象!与此对照,作为身残的作者自己,一个人躲在园子里,母亲寻找,一次次从他躲藏的地方焦急的走过,却像是故意气她,就是不出声叫母亲,让母亲一个人在那儿承担痛苦。多么伟大的母亲和母爱!我相信,看到这里,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感动。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能引导学生领会这些人物的伟大人格魅力,自然能对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的形成起到很重要作用。

4. 探悟诗文哲理美

有关母亲节的诗歌范文5

关键词: 艾伦・金斯堡;《祈祷》

“垮掉的一代”是美国文学的一个代表流派,在美国现代文学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作为“垮掉的一代” 核心人物的艾伦・金斯堡的作品一直备受人们关注。确立了他在美国文坛上的地位的诗作,除了《嚎叫》,便是那篇充满自由与幻想色彩的《祈祷》。本文立足于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对艾伦・金斯堡的生平做简要介绍并对他的诗作《祈祷》进行浅要的分析。

一、艾伦・金斯堡生平

美国诗人艾伦・金斯堡,是美国当代诗坛的一个“怪杰”。 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帕特逊市,为俄国移民的后裔,拥有犹太血统,是“垮掉派”的代表人物。其父亲是中学英文教师,爱好写诗,母亲是一位共产主义者,其激进思想对金斯堡日后的政治倾有很大的影响。1943年,中学毕业以后的金斯堡,进入了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经济,后改学文学。曾先后结识了诗人威廉・卡勒斯・威廉斯和威廉・巴若斯、杰克・凯鲁亚克,与他们进行过关于诗歌的探讨,并一起度过了一段不羁的日子。1948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1953年,由威廉斯介在旧金山认识了已有盛名的雷克斯罗思,住在了费尔林盖蒂的一个名叫“城市之光”书店的附近,做了一名市场调研员,并于第二年开始了《嚎叫》的创作。1955年10月,6号美术举行的朗诵会上金斯堡朗诵了第一部分的《嚎叫》,引起了听众的巨大反响,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次年“城市之光”书店出版了《嚎叫》的完整版,而第一版却是在英国发行出售的,诗集的第二次印刷由美国海关出面干涉,经过漫长的法庭审理,美国海关败诉,金斯堡开始声名大振,人们称其为“垮掉的一代”之父,也由此让 “垮掉派”诗人备受关注。《嚎叫》是金斯堡的开山之作,人们将它与艾略特的《荒原》并列相提。

“别把疯狂藏起来。”、“我发狂是多么走运。”这是他对正统世界进行的叫嚣,他有着多重的身份,集诗人、激进无政府主义者、文学运动领袖、宗教徒等于一身,其诗歌形式受到惠特曼个性解放精神和自由诗体的影响,又有来自布莱克的神秘氛围的感染。1973年,阿伦・金斯堡这位留着大胡子的反学院派狂野是人成为了美国文学艺术院的一名成员,之后又获得全国图书奖。代表作品有《嚎叫》、《祈祷》、《卡第绪及其他》、《现实三明治》《亚美利加的衰落》、《白色裹尸布》等。

他是避世运动的领袖诗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嘻皮士”运动的代表,他还曾宣扬使用自由,沉湎于幻想参禅礼佛,并宣扬性解放和同性恋。他说已经“把自己的这一切经历、一切信仰、一切失望、一切激忿都倾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了”,其长诗行中可见惠特曼遗风以及凯鲁亚克散文风格,包含着痛苦和狂欢的语言震撼了世界诗坛。金斯堡的大部分诗歌都是在吸毒以后的迷幻状态下写成的,但他终其一生坚持创作,笔耕不辍。直到1997年4月5日,因癌症于纽约辞世,享年70岁。

二、幻想的挽歌《祈祷》

《祈祷》全诗共分为五节,是金斯堡为自己的母亲内奥米・金斯堡所作的,他的母亲是一个精神病人,神志不清并长期被疯狂折磨,可是在她即将离开人世时,却给艾伦留了一封遗嘱“钥匙在窗台上。钥匙在窗前的阳光里/我拿着这把钥匙/结婚吧,艾伦,不要吸毒/钥匙在窗栅里,在窗前的阳光下。爱你的,妈妈!”依旧是表意混乱的话语,但其中饱含的一个母亲对于儿子深沉的爱,金斯堡也把和母亲的生活经历以及对于母亲的爱融入了这首诗中。

诗中第二部分讲述的是12岁的金斯堡送母亲去新泽西州雷克伍德附近的一家疗养院养病的经过,是全诗的中心部分。由于父亲和哥哥的逃避,照顾母亲的责任落在了年幼的小儿子艾伦身上,然而母亲的疯狂让还是孩子的他感到惊恐无比,“12岁夜半横越新泽西,把内奥米留在了雷克伍德鬼影僮憧的房子中的命运三女神离开她找到决定我自己命运的公共汽车/跌坐在座椅上/身上所有的盘都断的/肋骨下的心脏陷臆作疼/头脑空荡/她在棺木中安全吗? ”母亲发病要求输血,却被休养所赶了出来,金斯堡不得不和她乘公共汽车离开,后来又把她一个人留在一个阁楼里,自己乘车回家了。

即使是对于成年人来说,这样的痛苦和折磨也是难以忍受的,更何况要面对这一切的是一个正处于情感脆弱时期的孩子呢!当受到父亲责备的时候,金斯堡没有反驳一句,而是将巨大的压力埋进心里,“是我的错,把她送到孤寂中去?” 痛苦不堪的他在难以承受这样的折磨了,做出了这样自私的行为。“电话在夜里两点响了起来,急诊/她发疯了/内奥米躲在床下急喊,墨索里尼的臭虫/救命!路易!布巴!法西斯!死神!女房东吓坏了/老同性恋服务员也对她大吼大叫。”那天晚上,精力耗尽的他只想逃避发病的母亲,甚至一度希望母亲就此死去,就能够解脱了。但是遗弃母亲以后的负罪感,让他难以入眠、备受折磨。

金斯堡还在诗中进行了大胆的欲望揭露甚至还有对母亲身体的逼真描述,“有一次我想她是试图让我亲她,……我浑身发凉后来还呕吐了一阵,但不严重/看起来似乎试一下也无妨/了解早期子宫的怪兽/也许/这种方式。她会在意吗?她需要个情人。”在这些诗句里我们看到的是诗人内心的焦虑与渴望,流露出的是一种长期压抑状态下催生的不正常心理。

诗中第一次出现“祈祷”这个词,是以希伯来语的形式表现的,插入在对于他的父亲路易的相关描述中。“内奥米20年疯狂的理想主义伤透了他的心”父亲的焦虑和彷徨也让其感到痛苦,父子都是母亲疯狂状态下的牺牲品。

40年代末期,金斯堡的母亲发病,在自己的幻想中难以自拔,再次入院接受治疗,只是这一次她再也没有走出来。哥哥用电报通知了金斯堡“内奥米去世了”。母亲内奥米混沌的人生就这样结束了,诗歌的后三节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祈祷,得知母亲的去世时,他一边愤慨的“祝福” 死神,一边“感谢”死神使母亲得到解脱,怀着这样复杂心情的金斯堡,需要找到情感宣泄的突破口。

两天后他收到了母亲写给他的信,这新奇的预言般的遗言“钥匙在窗台上。钥匙在窗前的阳光里/我拿着这把钥匙/结婚吧,艾伦,不要吸毒/钥匙在窗栅里,在窗前的阳光下。爱你的,妈妈!”, “钥匙”是一种隐喻,患病多年的母亲,经常息怒无常、神志不清,病痛折磨下的生活就像一场无休止的噩梦,折磨她自己也折磨她的亲人,偶尔清醒的她也想要试图找到解脱出来的钥匙,结束这样的噩梦。所以,母亲的信让金斯堡久久不能平静,他把母亲的信中的隐喻幻想写进了诗中,“钥匙在窗前的阳光里,在栅栏里在阳光下,只是来到这个黑夜,在铁床边中风,当时太阳已经在长岛沉落下去/宽广的大西洋在外面怒吼,那是存在自身的强大呼唤/从噩梦中醒来,那分裂的创造,她的头搁在医院的枕头上,奄奄一息/最后看一眼,这人世就只是那熟悉的黑暗中一阵永久的光之闪耀,别为此幻蒙哭泣了/可是那把钥匙应该留下来――在窗前,那要是在阳光里――留给生者――它可以抓取那一瞬时的光――可以打开门――回头看。”叙述性的直白话语,没有前面的激烈冲突,没有过多华丽辞藻的修饰,却将自己最真实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你那休克的双眼/你那脑叶切除的双眼/你那离婚的双眼/你那中风的双眼/你那孤独的双眼/你那震眼/你那双眼/别了/你那缀满鲜花的死去的双眼/她的双眼传达一种无声无助的痛苦,其实诗人在这里并不是想表达‘别了’,而是想表明自己已被母亲的‘双眼’感化了。”虽然,母亲的疯狂让金斯堡痛苦不堪,但是母亲的眼睛一直是他记忆深处的温暖。

“上帝啊上帝啊上帝啊呱呱呱上帝啊上帝啊上帝啊呱呱呱上帝啊”、 “呱呱这些年来我的诞生是一个梦,呱呱,纽约是汽车,是破损的鞋,是规模很大的高中,呱呱上帝的一切幻象。”诗歌最后一部分里,墓地中“呱呱呱” 的乌鸦叫声重复出现,并与上帝联系在一起,这又使诗歌笼罩在一种充满死亡气息的悲凉氛围之中。悲痛的诗人终于找到了情感的宣泄点,“纯粹感情的声音”就像是苦难者的呼喊,心中的愤懑、凄楚一起奔出。

《祈祷》是一种开放人生的情感宣泄,是脱离了社会道德约束的自由表达,是自我的真实彰显。金斯堡的这首充满了自由与幻想的挽歌,虽是为了自己的母亲所做,但并没有传统诗歌中对于母爱的热情歌颂,而是用大量的笔墨细致的描绘母亲发病的状态,以及自己的彷徨惊恐和不安的情感,用真实的感情去进行创作,让读者真切的体会到最真实的情感,得到的是心灵上的巨大触动。诗人没有直接说出对于母亲的爱,而是在矛盾和冲突中将这种感情宣泄出来。

三、总结

因为《嚎叫》和《祈祷》的成功,艾伦・金斯堡于1972年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人们对于《祈祷》也开始越来越关注,被重印了数十版。直到今天,《祈祷》一诗中所蕴含的痛苦和内疚的情感,以及对于人物形象的细致刻画,对于情感的恣意释放,依然让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震撼不已。

参考文献

[1]丁宁;试释艾伦・金斯堡的《祈祷》[J];《文学教育(下)》 2008年12期

[2]赵永波;浅议“垮掉派”文学的“垮掉”价值[J];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有关母亲节的诗歌范文6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字串7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版权所有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母爱,不挑儿的长相

母爱,不分春夏秋冬

母爱,崇高伟大

母爱,无限忠诚

无论你平和、躁动

无论你失败、成功

母爱你失败、成功

母爱无处不在

她,伴随你经历人生

是她,放飞人间的龙凤

是她,架起天际的长虹

不懂得母爱

你就迷失了生命的真谛

忘却母爱

高官厚禄血冷躯空

一个母亲陷入贫困版权所有

一方惦念何以安宁?

用我们的双手点染熔灿的颜彩

用颗颗爱心缩放全面的繁荣

有关母亲节的诗歌范文7

即使有,看看学生的搞笑创作。“床前明月光,李白睡得香”“半夜三更鬼敲门,路上行人欲断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壶二锅头。”“沉舟侧畔千帆过,孔雀开屏花样多。”“工藤破案未半而中道被毒,今变成柯南,个子矮小,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究其原因,首先是诗歌受到了现代传媒技术的冲击,与电影、电视、动画相比,诗歌没有直接可感的声音、色彩和画面,需要一字一句地去阅读,需要用脑子去想,费时、费事、劳神,因此学生热爱读诗、写诗的不多,能够把创作热情持续下去的则更少;再者,我们现在的中小学里,很少有专门的诗歌社团,更少有专门指导创作诗歌的老师,甚至连专门指导诵读诗歌的课程也很少见。学生的诗歌阅读,仅靠教材里提供的一些诗歌作品,但大多数是背了就算。老师怕讲不好,学生呢,更不在意,因为考试的时候无非是填填空,中考的作文大多限定不准写诗歌。

彝族诗人吉狄马加说过:“我历来相信,诗歌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依然是人类精神世界中最美丽的花朵,诗歌作为人类精神财富中永远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它将永远与人类的思想和情感联系在一起。”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笔者对学生的现状有些忧心。因此,在初中的起点年级,努力的做了一些尝试。

(一)诱发创作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的写诗热情,首先就要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中学时代正是情感丰富的时代,教师适当的引导,是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的。

诗歌言志抒情,语言凝练优美,韵律抑扬顿挫,而一些优美的抒情诗很容易触动读者的联想、想象,带给人美的享受。因此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多带领学生赏析、品读经典的诗作是一个不错的开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七上开学之初,选择带领学生赏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学生一开始很不以为然,但是当赏读到《繁星・八》:“残花缀在繁枝上/鸟儿飞去了/撒的落红满地/生命也是这般的一瞥么?”学生马上叽叽喳喳的说,这就是我们楼下花坛里的樱花树花落时候的情景啊……

在鉴赏诗歌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品评诗中的情感。诗歌是表达人们感情的很好的途径:相思之情、战难之苦、爱情的美好、亲情的珍贵、爱国之情的强烈等等,或者深情款款,或者慷慨激昂,或者诙谐幽默的……很容易感染学生。在教学泰戈尔的《母亲》时,诗歌的第一节让学生模仿母亲唱《摇篮曲》,学生们个个乐不可支。但是当让学生说说母亲在寺庙里祷告的话语时,一个孩子说:“神啊,请保佑我的孩子,健康、平安、快乐的长大,要有什么病痛都降临到我头上,不要让我的孩子承受半点不幸……”学生了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在讲述诗歌的时候,也可以适时穿插一些典故、传说或文学故事。中学生爱玩、好动。但是对故事、传说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而很多诗歌的作者或者诗歌本身就有很动听的故事或者传说。在教学诗歌时,可以适时穿插,以此引发学生学诗歌的兴趣。在讲述泰戈尔的《母亲》之时,引导学生读课下注释: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借此机会就谈论到中国作家和诺贝尔文学奖的关联。学生们个个摩拳擦掌。

此外,还多鼓励学生敢写,敢动笔,及时发现每一个闪光点。

(二)诗的创作

写诗光有热情不够,还要有“工具”,那就是诗歌写作的知识。诗歌的写作知识浩如烟海,但是对中学生来说,让他们掌握基本的写作手法,可以写出诗来就是一个很不错的进步。

1.美的立意。

诗歌通常以情感取胜。诗要立意,确立诗歌的主题就叫立意。主题是诗歌的核心。诗歌精简凝练,不象其他文学作品那样丰满,但正如何其芳所言:“诗是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因此,作者应该要把传递给读者的思想、感受或感觉确定下来,表达出来。李丹平曾主张:“诗可以读懂,也可以读不太懂,甚至可以读不懂,但必须能让人感觉到。”因此,在诗歌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立意的重要性。并且从我们所阅读诗歌中,归纳了一些常见的主题。比如:爱、自由、理想、志向、爱情、赞美等等。

2.美的形象符号。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与情感,都是抽象的。如何把这些抽象的东西表达出来,传递给别人,只是直白地说出来肯定不行,必须让具体的形象来说话,让人家从可以把握的形象中感受或领悟到什么。因此,诗的构思和创作,总是和选取创造意象的过程关联在一起的。余光中《论意象》一文中指出:“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试图还原为诗人当初的内在之意。”

因此,在明确立意之后,要选择恰当的意象,让意象来说话。先让学生积累一些诗中常见的意象:月、蝉、柳、冰雪、草木、长亭、芭蕉、梅花、杜鹃、乌鸦、羌笛等等。但是意象的选择对初中生依然是一个难题,将结合意境的构筑进行探索。

3.美的意境。

好的诗歌情理形神交融,这就是意境了,意境是诗歌特有的审美范畴,没有意境,称不上好诗。因此,古今中外的诗人都非常看重诗的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意”与“境”的交融有好几种方式,比如:触景生情、状物移情、情理相融等。

但是对初学写诗,而且阅读面很狭窄的初中生来说,更多的技巧反而容易让其不知所云。在明确了立意、意象、意境的重要性之后。在引导中,和学生探索了三种模式:

【横断模式】

截取一个生活片断或者意识片断,筛选一系列意象,或者使用一系列比喻,来抒发感情,表现作者的思想。学生习作《星星――寄父亲》:“每晚,我望着天上一颗一颗闪烁的星星/您是否也能看见/如果能我要将星星送于您/一颗星星代表健康/一颗星星代表平安/一颗星星代表工作顺利……/如果哪一天/您看见了千万颗繁星闪烁/不必惊讶,那是您至爱的女儿对您的思念与祝福”

【升华模式】

这类诗歌一般分为两部分,前边是较平缓的铺垫,后边翻出新意,造成引人注目的突进,使情思与意境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言志”的旧体诗词大都采用这种模式,前边写景,情景交融, 后边写“志”,志中有情。学生习作《母亲》:“一颗小小的种子/掉落在土壤上/他是那么的脆弱/一阵微风就可以吹走/土壤对种子说/别怕,别怕/你看/这儿厚实着呢/晨曦中,种子萌发了/烈日下,小树长高了/风雨中,长成了参天大树/母亲,谢谢您/没有您无悔的付出/怎会有壮实的我”

【自白模式】

直接抒发感情,使用论断式的议论,又称议论模式。这种自白不容易写好,作者必须有相当的认识和体验水平。写作中,要注意情感的适度。学生习作《描绘――寄母亲》:“我每天描绘着母亲的模样/描绘着――描绘着/让她陪伴我成长/从笔绘到心绘/有时被旁人辱骂而遗忘/有时被心中的怨恨所代替/但我仍会伤心的描绘着/总希望有一天我所描绘的能变成现实/母亲,如果你在梦中看见了我/千万不要装作不认识/这是您遗弃的女儿/日日夜夜,只求您能回来”

有关母亲节的诗歌范文8

“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闻一多《七子之歌》中的一首,我们耳熟能详,几乎人人会唱。然而你知道吗?“七子之歌”这一意象,也出自《诗经》。那是儿子对母亲的倾诉,是儿子对母亲的愧疚,也是儿子对母亲的至爱亲情。由此,也引出了中国的孝亲诗,有些凝重,却也充满温情。

舒菡,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读书人,写作者。创作多为散文,出版有散文集。杂志主编。现居太原。

骨肉亲情,自古以来便是人间最重要的一种感情。无论是否有人书写,它都在那里,不离不弃。它不感天动地,不刻骨铭心,它更多以一种平淡到被儿女忽略的形式存在。因而翻遍中国历代诗词,别友别恋人的诗浩如烟海,山水田园诗浩如烟海,咏史抒怀诗浩如烟海,而涉及到父母的,可谓少之又少,我们最熟悉的,也不过一首《游子吟》而已。所以,非常有必要溯源《诗经》,找到中国古代孝亲诗的根源所在,让我们更深入地体会这样一种平淡却凝重的情感,从而再次获得心灵的洗礼。

出自《诗经・邶风》的《凯风》,是一首被隐没在历史深处的孝亲诗,让我们一起走近它,领略其中真诚深挚的赤子情怀吧。

中国第一首孝亲诗

凯风,和风,一说南风,夏天的风。其实无论是春天吹绿庄稼、吹开花朵的和风,还是夏天酷热中让人倾心的习习凉风,都如朱自清文章中所说的那样,“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首来自上古的名为《凯风》的诗,便真实而细腻地写出了在“母亲的手”的“抚摸”下酸枣树长大的过程,或者说七个孩子长大的过程。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酸枣树。心,酸枣树上的纤小尖刺。温情的风从南方吹来,轻轻吹在酸枣树那纤细而尖嫩的小刺上。如此有画面感的两句诗,将我们带到了一派自然风光之中,好像一个故事才刚刚拉开了帷幕。镜头切换,我们看到,一间温暖的房间内,一个孩子啼哭着降生到了人世间,在母亲温和目光的注视下、温暖大手的轻抚下,渐渐安静了下来,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打量着他眼前的这个世界。“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夭夭,树木嫩壮貌。劬(qú)劳:操劳。酸枣树那些小嫩刺,在和风的吹拂下嫩壮可人;室内的这个孩子,也在母亲的倾情照料下健康成长。我们没有看到室外的风如何劳顿,但我们看到了室内的母亲,她竭尽心力。自从有了孩子,她没有安睡过一个完整的夜晚。孩子的哭声就是她战斗的号角,她被这哭声指挥得团团转,为孩子换尿布、喂奶、清洗,抱起孩子在室内走动,唱能让孩子安静下来的童谣……因为做了母亲,她变得几乎无所不能。她甚至忘记了饥渴,好像孩子的满足就是她最大的满足,孩子的开心就是她最大的开心。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第二节里,棘心长成了棘薪。棘薪,长到可以当柴烧的酸枣树。能当柴烧,自然是长大了。钟惺在《评点诗经》中说:“棘心、棘薪,易一字而意各入妙。用笔之工若此。”室外的酸枣树长大了,室内的孩子也成人了。然而,长大的酸枣树是否能够回报风的恩情?不能。长大的孩子是否能够回报母亲的恩情?也同样不能。这是最让我们心痛的。诗的作者也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说:“母氏圣善,我无令人。”圣善,明理而有美德。令,善。母亲是那么的明理而有美德,而我却不成器,不能回报母亲的爱。我们不必谴责这位作者,因为他清醒地意识到了“不能回报”的事实,并且把这种情感写在诗中流传下来,便是对人类的最大贡献。他让自上古而后的几千年来的读者,都在他的痛苦中,对自己进行着深刻的反思。唯其不能回报,我们才会努力去回报,至少可以做得多一点,好一点,减少母亲的辛劳和苦痛,让母亲有更多的欣慰。

室外的镜头从酸枣树切换到了一股清泉:“爰有寒泉?在浚之下。”爰(yuán),何处,一说发语词,无实义。浚,卫国地名。浚地的寒泉默默地流过,不分昼夜。寒泉默默地滋润着一方土地一方人,正如操劳的母亲,默默地养育着孩子。默默的流水里,流过了母亲的生命和时间,母亲的脸上有了皱纹,母亲的青丝变成白发,母亲的肩膀变得孱弱,母亲的腰身不再挺拔。我们常常忘了,母亲也曾经是长着翅膀的天使,有过少女的美好和浪漫、诗意和梦想,因为有了孩子,她默默收起了自己的翅膀,变成了大地上的母亲。“有子七人,母氏劳苦。”七个孩子,也许还是中国历来认为最为圆满的“五男二女”,但这些孩子除了给母亲带来劳苦,又能给母亲带来什么呢?有人说儿女天生是母亲的债,这个说法虽然有些冷酷,却也包含着一部分的真实。

室外镜头再次切换,由寒泉转向了树上的鸟。“黄鸟,载好其音。”(xiàn huǎn),犹“间关”,清和婉转的鸟鸣声,一说美丽、好看。黄鸟,黄雀。载,传载,载送。小小的黄雀在树上婉转地鸣叫,声音悠扬动听。它是在叫什么呢?是在表达对养育自己的母亲的感激和愧疚吗?鸟儿尚且能用甜美的歌声来宽慰母亲的心,我们做孩子的,又能怎样宽慰母亲的心呢?“有子七人,莫慰母心。”这两句是对上一节后两句的反复重叠,在这种重叠里,我们看到了诗人内心强烈的情感,唯有反复咏叹,才能抒发自己对母亲强烈的愧疚之情。

这首诗很像是一幕短剧,一个人站在院子里,看向自然天地,平视是酸枣树,俯视是寒泉,仰视是黄鸟。诗人的视线掠过他所能看到的事物,并由此引发对母亲的联想。朱熹在《诗集传》中如此解读:“言寒泉在浚之下,犹能有所滋益于浚,而有子七人,反不能事母,而使母至于劳苦”,“言黄鸟犹能好其音以悦人,而我七子独不能慰悦母心”,“其自责也深矣”。诗人从自然景物中收回目光,将其定格在通往室内的门窗上,母亲操劳的身影在室内影影绰绰。这一切都在诗人的心里翻起了巨大的波涛,令他久久不能平静。

《诗经》里的其他孝亲诗

《诗经》里,《凯风》并非唯一的孝亲诗。还有一些表达因战乱服役而无法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愧疚之句。比如《唐风・鸨羽》:“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不能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这几句翻译过来就是说:大雁“簌簌”地拍着翅膀,成群地落在柞树上。王室的差事做不完,我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父母又去依靠谁养活呢?高高在上的老天爷啊,我何时才能回到家乡?继咏叹“父母何怙”之后,诗人又咏叹“父母何食”“父母何尝”,都表达了对父母的愧疚和对无休止行役的抱怨。

《诗经》中最集中表达对父母的感激、思念之情的,还是《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lù),长又大的样子。莪(é),一种草,即莪蒿。那高高的植物是莪蒿吗?不,那只是没用的青蒿。我可怜的父母啊,为了养育我受尽了辛劳!“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没有父亲,我可以依仗谁?没有母亲,我可以依靠谁?出门在外,心怀悲伤,踏入家门,家里空荡荡,好像没有回到家一样。接着诗人回顾了父母对自己的爱:“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父亲母亲生我养我,你们抚爱我疼爱我,使我成长培育我,照顾我庇护我,出入都看顾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我想报答你们的大恩大德,好像苍天的无穷无尽。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有机会报答父母的恩情,这首诗的结尾告诉我们,“民莫不谷,我独不卒!”别人都有养育父母的机会,唯独我不能终养父母,真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呀。

清代学者刘沅认为,《凯风》“悱恻哀鸣,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与《蓼莪》,皆千秋绝调”。

《凯风》意境的后世发展

《凯风》作为中国第一首孝亲诗,其诗意和意境都在后世获得了较好的传承和发展。“六朝以前的人替妇女作的挽词、诔文,甚至皇帝下的诏书,都常用‘凯风’‘寒泉’这个典故来代表母爱,直到宋代苏轼在《为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词》中,还有‘凯风吹尽棘有薪’的句子。”(蒋立甫《〈诗经〉选注》)

孝亲内容出现在诗歌中,较早的如古乐府《长歌行》:

远游使心思,游子恋所生。凯风吹长棘,夭夭枝叶倾。

黄鸟鸣相追,咬咬弄好音。伫立望西河,泣下沾罗缨。

这是一首游子颂母之作,其命意遣辞完全出于《凯风》。那吹动长棘的凯风,那茂盛地长垂着的枝叶,那弄好音的黄鸟,无不让远离母亲的游子产生强烈的思念之情。“伫立望西河,泣下沾罗缨。”西河,一定是家的方向。而《诗经・凯风》中极度忧伤却没有流出来的泪,这位作者将它流出来了。这样的泪水因为思念母亲而流,也唤起了历代游子共同的伤怀之情。

元代诗人王冕有一首《墨萱图》,诗云: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这首诗,也明显有着《凯风》的痕迹。那灿灿的萱草花,“南风吹其心”,让我们想起了“凯风自南,吹彼棘心”之句。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想象着孩子远行的行路之苦。后两联依然是惭愧之情: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抬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很是惭愧。“愧听慧鸟语”,便是《凯风》中“黄鸟,载好其音”意境的化用,一个“愧”字,自然隐含着“莫慰母心”的愧疚。

后代的孝亲诗不是很多,从内容上,大约可分为三种情形:一是歌颂父母亲情或表达对孝亲行为的赞颂的;二是写离别时的母亲或孩子的不舍;三是写离别后对父母亲情的思念。

第一类歌颂孝亲行为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三国曹植的《灵芝篇》,是后世所传的《二十四孝图》的滥觞。其中有如下句子:

古时有虞舜,父母顽且。尽孝于田垄,不违仁。

伯瑜年七十,彩衣以娱亲。慈母笞不痛,欷涕沾巾。

丁兰少失母,自伤早孤茕。刻木当严亲,朝夕致三牲。

暴子见陵悔,犯罪以亡形。丈人为泣血,免戾全其名。

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

如今传世的《二十四孝》故事由元代学者郭居敬编选,成为元代以后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后有人配图,成为《二十四孝图》。鲁迅的《朝花夕拾》中还有《二十四孝图》,对这些故事进行介绍和演绎。曹植的《灵芝篇》写到了二十四孝中三国以前的几个故事。虞舜孝感动天,伯瑜七十彩衣娱亲(当为老菜子的故事,此为曹植之误),都很让人感动。汉韩伯瑜因过受母笞打时,感到母亲因年老而笞打无力,抱杖哭泣,后以“泣杖”为尽孝之典型。东汉丁兰,父母双亡,常思父母养育之恩,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暴子”句说的是,楚国有个人很正直,他的父亲偷了一只羊,他就报告给了官吏,结果令尹把这个不孝的儿子给杀了;一个鲁国人跟着国君作战,三战三败,孔子问他原因,他说家里还有老父,自己若死了,便无人奉养父亲,孔子向国君请求,成全了这个人的孝道。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流传比较广,就是后世《天仙配》的滥觞。

在吟咏完这些故事后,曹植又感叹:“蓼莪谁所兴,念之令人老。退咏南风诗,洒泪满抱。”这不是对《诗经》中《蓼莪》《凯风》两首诗的运用和深化吗?可见曹植在写《灵芝篇》时,内心涌动的便是由《诗经》中这两首孝亲诗带来的深挚的感情。

唐代的孝亲诗比较多,最著名的就是孟郊的五言古诗《游子吟》。这也是一首赞美母爱、表达报答母亲养育之情的诗。其中的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实际上也是脱胎于《凯风》。这其实是一个问句:谁说寸草心能够报答三春和煦的阳光呢?其实报答不了。“寸草心”便是柔嫩的“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没有人能够报答得了母亲的恩情,“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清代戏曲家、学家蒋士铨有一首《岁暮到家》,写了游子自外归来见到母亲时的一些感想: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前三联中,蕴含着母亲见到儿子时的百般滋味:见面之喜,思念之浓,爱怜之切。第四联是儿子的感受:“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惭愧自己作为儿子做得不够好,惭愧没有尽到儿子照应母亲和安慰母亲的责任。一句“不敢叹风尘”,不敢说自己在外有多辛苦,只怕母亲听了难受。这其中有“莫慰母心”的惭愧之情,也有孟郊“临行密密缝”意境的生发。一种相聚,多种情伤。

唐代诗人王建在其《短歌行》中写道:“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这是父母的无奈,然而千百年来的父母,谁不是明知“生男女”会“催人老”,却依然义无反顾地给予孩子生命,给予孩子无私无尽的关爱呢?

唐代张谓《代北州老翁答》中写道:“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劳。”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老翁,两个儿子战死,一个儿子也即将上战场的悲凉心情。古时是因为战乱,如今的我们,“好男儿志在四方”,好女儿也志在四方,总是要向着自己的梦想一路前行,总有一天会将父母留在身后。我们是否想过他们的孤独和辛劳?

第二类是写离别时的不舍的。当我们正常地生活时,亲情就在我们左右,如同我们所呼吸的空气,常常让我们忘记它们的存在。在我们写作时,也很少会歌颂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当要离别父母或远游在外凄凉冷落时,当父母生病或离世时,我们才发现平日里那么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空气,原来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清代诗人黄仲则的《别老母》写得非常好:“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 此时有子不如无。”诗末“此时有子不如无”一句,成了天下在外儿女惭愧心情的代言,那种深重的愧与悔,依然是《凯风》意境的传承与生发。

第三类是写对父母思念之情的。宋代王安石有一首题为《十五》的诗:“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因为要外出做官,诗人将母亲留在了临川的家里。在这明月当空的夜晚,他听到了杜鹃的鸣叫,不由得想起了母亲。

有关母亲节的诗歌范文9

一、设计思路

以动情的反复诵读,创设课堂情景。让学生品悟余光中诗中婉转、哀怨、欲说还休乡愁的意境美、语言美、音乐美。而“乡愁”不仅是余光中也是历代文人墨客笔下一个永恒的主题,在朗读上,我紧紧抓住这一点为突破口,创设情境。

二、教学过程

1.整体感知。首先,导入就先声夺人,我深情地对同学们说:“树高万丈,总要叶落归根,因此乡愁成了很多漂泊异乡、远离祖国和亲人的游子们笔下一个永恒的主题。晋代陶渊明就有‘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唐代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还有我们学过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以及我们从小就非常熟悉的李白的《静夜思》。”此时,学生已调动,齐声背起了《静夜思》,这些都是古人笔下的乡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余光中的《乡愁》,看看这位现代著名诗人是怎样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乡愁的。接着,我配上音乐《回家》,深情地范读,让学生闭起眼睛用心听,整体感知诗的感情基调和速度、节奏,并带着这种感觉初读课文。

2.个性化解读。这一步让学生先自由读,找出作者选择了哪些意象来表达乡愁,然后联系现实生活,据各自不同的生活体验,分析作者为什么要选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来揭示乡愁,特别是第三、四小节比一、二节情感上有层进的意患,怎样让学生理解呢?我是这样打动学生的:“当你远离你的母亲很久,不能时常照料她,可突然某一天你的母亲却离你而去了,对母亲的无限思念,无限遗憾,只能对着坟墓诉说,但坟墓却没有回音,回答你的只有说不尽的沉默、沉默,此时你站在母亲的坟墓边,心情如何呢?请齐读第三节诗。”这样就让学生明显地感受到第一、二节诗的生离与第三节诗的死别不同;而第四节诗我是这样引入的:我们知道,我国现在还有一个地方没有回归祖国,哪里?(学生答台湾)第四节诗中的海峡就是指台湾海峡(此时教师放慢速度,留学生回答空间,并插入余光中的生平介绍),我们看前面三节诗,作者表达的是什么情?(学生回答是亲情),而这一节已上升到了什么情?(学生回答爱国情),请大家朗读这节诗。这次朗读,学生明显读出了诗歌的情感的变化、节奏的起伏。

3.积累感悟。学生读完后,我说余光中不仅这首诗体现了他的浓浓乡愁,还有很多诗也体现了乡愁,这里插入扩展阅读他的《乡愁四韵》、《当我死时》等诗的片断,接着让学生再读全诗。此时。学生已完全理解了《乡愁》的思想感情和意境的美。接着我又对学生说这首诗语言上也很有特点,学生很快就找出用了叠词,我说叠词的反复效果,正是表达了作者这种一唱三叹的乡愁,使全诗有音乐的美,有音乐人为诗配上了曲调演唱,让同学听《乡愁》歌,听完后学生更体会到了诗的那种意境,此时再叫学生朗读比赛,课堂气氛进入高潮,比赛结束后,我让学生分析马致远的《秋思》,再次理解诗歌的意境、意象及此诗的情感,巩固已学知识。

最后我感慨地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乡愁》,我们知道这不仅是余光中的乡愁,我想,在座的每一位没有一个不反对,没有一个不希望台湾早日回归的,请你带着自己的这份希望,进入余光中的《乡愁》,大家配乐齐背《乡愁》。”这时:音乐《回家》响起来,同学齐声背全诗。这样,让学生一悟一读,师生在共创的课堂情景中陶醉,共同品味这种浓浓的乡愁,自然,老师的评价也随着每个朗读情节贯穿整个课堂,

三、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