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保护传统文化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07 15:00:11

保护传统文化论文

保护传统文化论文范文1

节日,又被称为“时空以外的时空”(time out of time),主要指的是民间传统的周期性的集体参与的事件或活动。这里所谓的“传统”,指的是民间节日一定要具有很长的历史传承性,属于民间自发的遵循和继承的一种仪式和活动。广汉,这座川西历史文化名城,是三星堆古蜀文明的发祥地,一年一度的汉族地方性传统节日广汉“保保节”历经三百年,至今大盛。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剧,汉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及意义渐渐淡化,世俗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曾经在2009年就有华西都市报的记者做过相关报道:变了味的广汉“保保节”,揭示了“保保节”上“职业拉手”借机赚钱的现象。不光是“保保节”,现在几乎所有的节日都和利益、金钱挂了钩,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我们的传统价值观念去哪里了?节日本身的文化内涵去哪里了?传统节日文化能真实映射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它是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也是抵御文化霸权的重要武器。因此,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文化的关系,找到文化保护的途径,对于繁荣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的民族精神,达到国家稳定、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一、“保保节”民俗概要

“保保节”是川西地区流行的一种民俗活动。时间是正月十六,“保保”就是干爹,拜保保就是给小宝宝找干爹,传说可以保小宝宝平安、健康成长。现今四川地区仍然流行拜保保活动,只是各地称呼不同,时间不同,如成都郫县、温江、彭州、德阳什邡等地都称为拜干爹活动,活动是在每年的雨水节举行。但真正作为一种传统节日保留下来的只有正月十六广汉“保保节”,现已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节日起源

广汉“保保节”据说是由川西民俗“游毛病”和“拉保保”两种民间活动融合演变而来。其起源和一个传说有关:传说在清朝时期,有母女俩进城“游毛病”,“游毛病”是一种民俗活动,认为孩子有病,带出去游走一遭就可以把病根甩掉,在途中母女俩遇到一无赖纠缠,为了摆脱这个无赖,母亲急中生智跑到州衙门前,对守门的衙役说,自己的女儿是州官的干女儿,前来给州官拜年,无赖一听便吓跑了。州官听了禀报,出门问明原因,觉得这位母亲真是很聪明,还真收了这个干女。从此,正月十六就成了“拉保保”的节日,相传至今。

2.节日民俗内容

川西各地的“拉保保”活动内容基本一致,其中心内容都是“拉保保”,正月十六,广汉“保保节”这天,大家扶老携幼踏青游玩,俗称“游毛病”,中心内容“拉保保”。父母带孩子在大桥上、庙前或大树下(广汉“保保节”最初就是在房湖公园的十二棵古柏树下进行),等候过往男性行人,父母在给孩子选“保保”时,不一定都相互认识,只要认准对方长得一脸“福相”,就拉来让其给孩子戴上猪儿帽,并为小孩取一个吉祥的名字,让孩子叫一声“干爹”,如行人接受,家长就要摆酒菜,点香烛,焚纸钱,让孩子给“干爹”进行跪拜仪式,接受“干爹”所取的名字和“压邪钱”,双方喝酒结拜,互称亲家,这就算礼成了。以后逢年过节都要互相拜访,就算多了一门亲戚了。

二、川西汉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现状

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的内容和形式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民族观念的发展和变化处于不断的变迁之中,广汉“保保节”也是如此。

1.民俗节日的文化内涵逐渐淡化

在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文化内涵是精髓

,只有文化才具有永恒的魅力,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川西汉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逐渐流失。最初的“拉保保”、“拜干爹”的习俗是源于川西汉族的原始,是从拜物、拜神的原始信仰观念中分化出来的拜人的活动。人们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除了祈求神的保护,还希望求得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保护,求平安无事、长命百岁,特别是小孩出生后,除了想得到神和父母的保护外,还需要寻找“保护神”,方能健康成才,否则就会多灾多难。“拉保保”和“拜干爹”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能保佑其宝宝健康成长、无病无灾。而两种民间习俗的形式却不同。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一般说“拜干爹”是由父母按生辰八字物色好和孩子属相相生的成年人,认作干爹,而“拉保保”则不看生辰八字和属相,也不管属相是否相生,看到有“福相”的行人拉来就当干爹。而近些年,特别是09年以后,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物质文化生活及思想观念的变化,出现了“职业拉手”借机赚钱,这些“职业拉手”大多数是广汉本地人,“保保节”的节日文化内涵出现了变味。这些年由于政府和媒体的宣传,广汉“保保节”的规模越来越大,“职业拉手”也有了生存空间,“职业拉手”拉一个“保保”,就要从孩子得的“压邪钱”里分一半。所以这帮“职业拉手”拉的很卖力,不管对方是否愿意也强拉,在现场甚至还出现过互相拉伤、衣服撕破的现象。所以真正有意向拉保保的本地人大多数会选择“拜干爹”的形式,在民间悄悄进行,不敢到房湖公园进行“拉保保”的活动。在“保保节”上虽然成功拉了很多“保保”,但真正能在节日过后互相来往的却很少,至于节日的传统文化内涵已明显淡化,特别是川西汉族青年一代几乎不知道节日的深层内涵,传统节日更多的成为物质消费的时期,成为单一的娱乐性节日,大大淡化了其精神文化内涵。

2.节日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变迁

首先,活动地点增加了。由于“保保节”规模的扩大,现在活动地点除了房湖公园,又发展到了金雁湖公园,因为那里有十二生肖的铜雕群,现在每年正月十六那天,房湖公园和金雁湖公园都会吸引周围一些城市,如成都、绵阳、德阳等很多游客来广汉为自己的小孩拉保保。

其次,节日内容增加了。随着每年参与“保保节”的游客增多,广汉“保保节“的内容也变的更丰富了,除了“拉保保”的活动,还增加了大型计划生育宣传和商贸洽谈活动。使节日的气氛更热闹,使这一地方传统节日更具时代特色。

再次,节日形式发生了变迁。在正月十六的“保保节”上,一旦“保保”拉成功,就由孩子的家人将“保保”簇拥出人群,找个人少的地方,互相进行自我介绍,孩子父母道出自己的心愿,然后就到餐厅宴请“保保”,并不在“十二株古柏”前摆酒菜、焚香礼拜。“保保”也要为孩子取名字,赠“压邪钱”,只是名字的含义已经突破了旧观念。

三、保护川西汉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几点建议

川西汉族传统节日民俗事象是川西汉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承载着川西汉族诸多重要的文化基因,是民族文化的标本,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表达着自己民族对美好理想、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然而在今天“全球化”和“商业经济”等新的文化背景下,传统节日正在遭受着巨大的考验,为了更好地保护地方民俗文化,使优良的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笔者特提出几点建议。

1.提升“文化自觉”,实现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代代传承

根据费孝通先生的解释,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知晓,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针对广汉“保保节”的文化内涵逐渐淡化的现状,笔者认为首先必须从“保保节”的文化特点出发,发挥口头传承的作用,在日常生活和节日中通过家庭、长辈讲述节日的历史、传统文化内涵等来认识自身文化,从而提升文化自觉。其次,在广大青年中普及传统教育。充分发掘传统节日文化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在开发中小学地方课程时,可将地方民俗传统节日文化内容纳入其中,通过广泛开展地方传统民俗文化教育,振奋民族精神,帮助学生了解并自觉传承其文化内涵。再次,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媒体宣传传统节日的历史、文化内涵、特色等,能把鲜活的传统节日文化知识传播给青年一代甚至更广的领域,实现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代代相传。

2.坚持民间事民间办原则,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扩大节日活动的民众基础

广汉“保保节”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是由于民众自发兴起、约定俗成的。民俗文化现象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的特点,“保保节”也不例外,节日的规模、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变迁,如今的“拉保保”活动更多的包含了娱乐的意思在里面,而带着传统文化意义的“拉保保”活动只能在民间私下进行。因此,为了保护原生态的节日文化,应该改变传统的通过政府干预、财政支出等措施来发动或组织民众参与活动的局面,应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充分吸收民间力量,真正起到社会办节、群众分享的效果。

3.通过政府将广汉“保保节”定为地方性法定节日,提升传统节日文化认同感

通过政府将“保保节”定为地方性法定节日,既尊重了传统节日文化的风俗,又能使川西汉族人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共同体会传统节日的丰富活动和文化内涵。从而让大家都认识到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并能提升人们的民族认同感。

4.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传统节日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

保护传统文化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井陉拉花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除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外,还具有良好的健身意义和推广价值。将井陉拉花引入高校课堂并加以推广,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悠久的传统文化,而且能够使大学生身心得到锻炼,同时也利于打造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可从题材、表现形式、动作设计风格等方面对井陉拉花进行传承与创新。

历史悠久的井陉拉花类属北方秧歌,是河北三大优秀民间舞种之一,形成并流传于河北省石家庄井陉县。井陉拉花因其独具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民族艺术精髓,2006年被国家列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使井陉拉花这一民间艺术得以保护并得到广泛的推广,继而探索一条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途径,我们试对井陉拉花引人高校课堂进行探讨。

一、井陉拉花的艺术风格与推广价值

并陉拉花起源于民间节日、庙会、庆典、拜神时的街头广场花会,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多样的艺术形式。其舞姿柔健,屈伸大度,抑扬迅变;其韵律优美,节奏欢快;其曲调悲壮,婉转悠长,给人以空旷幽谷之感。突出的地域特征,刚柔并济的舞姿,明快活泼的生活情趣,使井陉拉花这一传统的优秀民间舞蹈不仅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而且有着重要的体育训练价值。

井陉拉花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遵循民间舞蹈的发展规律,井陉拉花的舞蹈动作同样是从人民的生活中提炼、加工、美化而来,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和生活情趣。她以“拧肩”“翻腕” “扭臂”“吸腿”“撇脚”等动作为主要舞蹈语汇,上身动作以肩为主,肩部的顶、拧、耸、压和手臂的点、提、拉、抠、翻最能突出拉花风格;下身以膝部屈伸贯穿始终,形成刚柔相济、粗犷含蓄的艺术风格。总体上说,女性舞姿美丽大方,稳重优雅,既有身段之美,又兼气韵之妙;男性舞姿伸展大度,潇洒自如,既现阳刚之气,又透苍凉之风。

井陉拉花除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性外,还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通过拧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脚等为动作主线,不仅突显拉花的风格,而且有效地提高舞者的上肢力量和全身整体的灵活性,增强人体四肢与躯干及全身的协调能力,使参与者身体得以全方位的运动和锻炼。同时,在表演过程中,灵活多变的队形,舞者间的默契配合,可以培养出舞者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因此,井陉拉花这一传统的艺术在民间、在学校都具有良好的健身意义和推广价值。

二、井陉拉花保护与传承的新途径—将井胫拉花引入高校课堂

为了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井陉拉花这一即将失传的民间舞蹈艺术,井陉县政府通过组织各种层次的拉花歌舞表演队,举办各种形式的拉花民间艺术活动和比赛,对拉花民间艺术进行了积极抢救和整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如何更好地使井陉拉花这一民间艺术得以保护并得到持久而广泛的推广,继而探索一条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途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将包括井陉拉花在内的非遗项目引人高校课堂,让高校肩负起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动态传承,这一探索应是一条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途径。

高校是文化发展的中心,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其一,高校在民间文化资源的普查、挖掘、研究、整合,以及文化传承、发展、创新方面有着极其有利的条件。其二,高校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可以充当“演员”与“观众”,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人才保证。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人校园,不仅可以使当代大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域文化,欣赏民间艺术,发现民间文化美的真谛,看到隐藏在民间故事后面真实的民间和人生;而且有利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先进文化,扭转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传承链条濒临断裂的局面。

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对从事健身舞蹈的能量代谢率、能量消耗和运动心率变化等生理指标分析,认为健身舞蹈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而井陉拉花属于健身舞蹈类,是一项效能很高的有氧运动。经常参加拉花表演与练习,能够迅速消除人体内的过剩脂肪,增强人体肌肉力量和关节的灵活性,代之以健壮的肌肉组织,使软化、迟钝和缺乏活力的肌肉重新变得充满活力和具有弹性。同时,对于解除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压力,缓解身心紧张和疲劳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将井陉拉花引人高校,不仅可以起到爱国主义教育、爱家乡教育的作用,而且还将对大学生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高校保护和传承井陉拉花面临的困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中最脆弱的部分,当今我国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高校保护和传承井陉拉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普遥的认知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存在于某一地区、某一历史时期,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和文化价值的人类文化实践方式与艺术表现形式,如:舞蹈、皮影、剪纸(技艺)、民族体育活动等。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它是我们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挽救,是我们对文化传统应有的尊重,同时也起着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遗憾的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传媒与市场化、娱乐化的冲击,民间传统的文化生态正在被破坏,趋于灭亡、失传的境地。由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不够,学生们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常山战鼓、昌黎大秧歌、永年太极拳、井陉拉花等项目,知之甚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多是通过网络和各种媒体,因而就更谈不上对井陉拉花这一传统的舞蹈艺术的兴趣、认知及深人学习。因此,在高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形势不容乐观,前景任重而道远。

(二)生存土壤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必然条件是其旧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而社会生存条件的改变必将改变和影响其生存状况。现当代社会的文化主导形态是一种大众文化,并且西方现代文化的传入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冲击,这些都将导致井陉拉花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加之现实生活中,井陉拉花的传承人越来越少,保护观念存在误区,许多人只是单纯从经济角度看待井陉拉花,忽视其文化价值。因此,井陉拉花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窘境。

(三)井陉拉花动作设计难度大,表演形式复杂多变,限制其进一步推广

井陉拉花虽属秧歌舞的范畴,但它又有显著的自身特点。传统的井陉拉花表演人数为六人或十二人,取“六合同春”之意。演员手执道具各有其象征:伞—风调雨顺;包袱(现不多用)—丰衣足食;太平板、霸王鞭—四季平安、文治武功;花瓶—平安美满。由于井陉拉花艺术性强,动作难度较大,大学生学习有很大的难度,使大学生的参与规模受到限制。同时,传统井陉拉花的表演,所用道具较多且相对考究,也给井陉拉花在高校的推广形成一定的财政压力,限制了井陉拉花在高校的广泛开展。

四、井陉拉花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以“原生态”价值取向“再造”民族传统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责任和优势,体现着高校引领文化的应有之义。顺应时展的潮流,融人更多的现代科技与人文理念,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使井陉拉花更好地融人高校,使原生态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必由之路。

由于社会风俗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题材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因此,井陉拉花要在题材上反映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突出现实特点。

而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人们在不断追求物质文化的同时,愈加重视自身的健康状况并希望拥有强健的体魄。因此,井陉拉花应在原有表演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使其大众化、普及化,并将其楔入传统校园节日文化中,建构新的文化生态。

风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志和符号。在突出表现井陉拉花风格的同时,可将井陉拉花的拧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脚等典型动作融人校园健美操的表演之中,利用头、眼、身、手的配合,表现井陉拉花动作的力度和协调性,形成健美操的一种独特的风格。再配以井陉拉花独有的音乐旋律,使大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增强了对动作的理解与表现,在创造美、欣赏美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而井陉拉花的艺术魅力也得以在校园文化载体上充分展现。

健美操练习形式多样,运动量可大可小,是一项适合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特点以及体质状况的健身项目,能够满足社会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具有广泛的社会推广价值。利用健美操动作丰富、编排灵活、容易掌握的特点,将井陉拉花的表演动作按不同动作类型,编排成若干小节,使学生可根据锻炼的需要随意增减。加以动感强烈的现代音乐元素,井陉拉花这项传统艺术的瑰宝一定会绽放出灿烂的青春活力。

保护传统文化论文范文3

【关键词】戏剧 影视 传承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不同的新兴艺术对传统艺术带来了巨大冲击,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淡漠,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迫在眉睫。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影视艺术也发生了巨变,利用光、时间、空间、声音、特技等所形成的多维空间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使影视艺术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各类不同的电子媒介上。如果能将传统戏剧与影视艺术结合起来,必将会扩宽传统戏剧的传播途径、增强传播效果,对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一、什么是中国戏剧

中国戏剧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的歌舞,经过多个朝代的演变,最终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剧艺术。主要由民间的说唱、歌舞、滑稽戏三种艺术形式融汇而成。比较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豫剧、越剧、粤剧、秦腔、川剧、黄梅戏等。中国戏剧艺术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把曲词、表演、音乐、美术等融为一体,用节奏贯穿其间,既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表现力,又达到和谐的统一,大大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形成了独有的、节奏鲜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表演艺术。中国的戏剧艺术与古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2006年,戏剧艺术作为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国务院批准纳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6月2日予以公布。早在2001年,昆曲已被第一个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传承现状

同所有传统艺术一样,戏剧艺术发展到现在,都面临着衰亡的危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选择更加便捷和多元化,电影电视、随身听、DVD机、互联网等的普及为人们提供了自由和广阔的选择空间。相反的,戏剧艺术的生存方式就显得陈旧和过时了,传统戏剧只有在舞台上与观众面对面地交流,才能表现出它的艺术魅力。但这种以剧院(舞台)为中心的创作、传播和欣赏方式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约束。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人们,已不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到一个固定的场所去欣赏一种程式化的、剧情相对比较简单的传统戏剧表演。不仅戏剧如此,所有的剧场艺术都面临着普遍的危机。

目前,全国共有戏剧剧种360多种,除了一些比较著名的剧种外,还有几百个小剧种分布在全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它们的传承现状都不容乐观,对于一些地方上的大剧种,如京剧、越剧、豫剧等都开办有专门的艺术院校,但近年来都面临着生源匮乏的危机。对于一些小剧种,更加令人担忧,有些剧种的传承人仅仅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甚至一两个,更没有任何资料得以保存,他们的传承全部靠一代一代的口口相传,这样一来,很多小剧种都悄无声息地消亡了。

为了保护这些传统戏剧,近年来国家也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政策,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但是保护模式过于保守,保护手法过于陈旧,跟不上社会与时展的趋势,效果不好。因此,对戏剧艺术进行合理的保护和科学的传承迫在眉睫。

三、如何发挥影视艺术在中国传统戏剧艺术传承中的作用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明确了保护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对传统戏剧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是非常必要的。运用最能体现现代科技手段的影视艺术,将对传统戏剧的传承和保护发挥巨大的作用,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

(一)借助影视艺术的强大记录功能,对经典剧目、经典唱段以及演唱方法,特别是一些濒临灭绝的小剧种,进行记录、归类整理成视频资料,统一保存。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要遵守产生、发展、消亡的自然法则。但是每一种艺术形式能得以产生和发展都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积淀,又有着其独特的艺术内涵,因此,在它消亡之前,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对它的记录,因为只有在这些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才可以不断地绽放出新的艺术之花。而影视艺术的技术性恰恰具备了这一特点,使记录不再单纯地停留在文字和图片的层面上,而是真实地保存了它的影像和声音,这对今后的戏剧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最直观的资料,也为这种即将消亡的艺术形式保存了最真实、原始的影像记录。

(二)借助影视艺术的传播功能,通过电子媒介将优秀的戏剧剧目传播出去,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魅力。

传统戏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其生产、传播和消费都受很多条件制约:它必须要有一个舞台(空间),它的创作和传播都是在舞台上完成的。而观众欣赏戏剧也必须通过舞台,每一个观众由于所坐的位置不同,其观看的角度就不同,因此他们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而且经常会忽略掉很多细节的表演。而在观看的过程中,即使是去趟洗手间或者接一个电话,都会漏掉很多精彩的片段,要想再看一下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重新安排时间、花费金钱从头看一场。因此,戏剧艺术与影视艺术的结合是必然的趋势,借助影视艺术的先进技术,通过摄像机的角度转换和镜头、景别的切换,从不同的角度、距离来展现每一个场景,使剧中人物的每一个细小的表情变化都可以被观众看到。再借助影视艺术的传播功能,把这些优秀的剧目通过各种不同的电子媒介传播出去,人们再也不用局限在剧场里,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去欣赏。这样,就打破了传统戏剧传播的局限性,可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去接触戏剧、认识戏剧,进而热爱戏剧,戏剧艺术也将因此而更加接近普通老百姓,从而重新找到其生存的土壤。

(三)在保护传统戏剧艺术的同时,努力融合影视艺术的美学原则,开发新的戏剧形式,使戏剧艺术更贴近生活,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艺术来源于生活,真实、自然、最大限度地接近生活,成了观众对艺术的一种追求。所谓真实,是艺术的真实,是艺术对生活准确的提炼和概括。而对于戏剧来说,其精华所在却是追求神似的写意风格——假定性和程式性。传统戏剧要在一个小小的舞台上诠释复杂的场景和情节,解决舞台空间与剧情实际空间之间的矛盾,在几代艺人的努力下,终于创造了一整套拓展舞台空间、变换舞台空间的巧妙办法,这就是高度程式化的虚拟手段。例如,同样是表现上楼梯、开门的情节,在戏剧艺术中,可以用几个程式化的动作就交待了;而在影视艺术中,就必须要有真实的楼梯和门,而演员也要像在生活中一样去上楼梯、开门,仿佛身临其境。戏剧艺术不仅通过富有音乐节奏的肢体语言,配之以小道具,创造出各种变幻的空间,并且以不同的脸谱来概括类型化的人物特征,生活形象被高度抽象化、符号化。这些恰恰就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精华之所在,也是我们必须要坚持和保护的。就像现代的剧院文化一样,虽然都在逐渐式微,但作为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剧场艺术一定要保存,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因此,要欣赏到真正的、原汁原味的戏剧艺术,还必须回到剧场、回到舞台,这也是对传统的尊重,对传统戏剧的尊重。

另一方面也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接受和吸纳新的艺术元素,开拓新的戏剧形式。影视艺术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影视艺术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借助科技的手段,制作出逼真的场景,突破了舞台时空的限制,实现了时空与视听的综合再现。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培养和改造了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经验。传统戏剧也可以大胆地进行尝试,依据影视艺术特有的艺术手段、传播媒介、欣赏方式、审美心理,运用影视艺术的思维方式去创作全新的、以戏剧艺术为基本内容的屏幕艺术作品。在融合的过程中,肯定要经历痛苦的割舍,因为戏剧艺术中的假定性和程式性恰恰违背了影视艺术中的逼真性原则,因此,割舍在所难免。其实,不仅是戏剧,各种艺术形式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例如电影,随着剧场文化的逐渐萎缩,电影艺术本身也正在萎缩。但是,在电影艺术式微的同时,它还在不断地接纳新技术或与别的科技含量较高的媒体进行融合,催生了许多新的艺术形态,比如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影视广告、活动网页、电脑游戏等。而传统的、古典意义上的胶片电影,可能会成为电影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因此,戏剧艺术要得以延续,就必须符合大众的审美心理,融合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催生新的戏剧品种。

艺术发展史的经验证明,所有生命力旺盛的艺术门类都是能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而历久不衰的,但它们的语言结构是有寿命的,需要做出不断的调整才能与时俱进,适应历史的发展。将传统戏剧与影视艺术结合起来,必将会扩宽传统戏剧的传播途径、增强传播效果,对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注:本文为河南省2012年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2400430147)

参考文献:

保护传统文化论文范文4

【关键词】 民俗体育文化;保护;悖论;对策

民俗体育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化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要素。民俗体育文化保护不仅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或一个国家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而且关系到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完整和稳定。因而,对于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尹国昌先生及其他学者曾做过比较全面的研究。强调了对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西学东渐后的自我迷失,市场冲击后的精神疲软,民俗体育文化保护意识、法律不健全,以及过度开发等。由此引起了我们的进一步探索与思考,认识到民俗体育文化保护效果之所以不理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俗体育文化保护存在种种悖论。

一、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悖论

1、生存方式的转变与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悖论

自古以来,一个民族只有繁荣富强,才能使其文化发扬光大,现代化是实现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伴随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经济渐趋萧条,边远地区的贫穷落后,城乡二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城镇化发展加速,农村的年轻人口大量的涌入城市,绝大部分青壮年和有些知识文化的劳动力转移到民工潮流中,使民俗体育活动的主体渐渐流失,改变农业人口原来的结构,也破坏了先前乡村民俗文化的传承模式,使民俗体育传承的某些环节出现了断层。民俗体育文化保护要想保持“传统的”,生存方式不能有任何改变,这必然导致民族的发展停滞不前。当谈到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问题时,在“要人”还是“要文化”的选择上,首要的任务就是要特别保护那些继承和发扬文化传统的优秀的传承人,他们不是简单的一个抽象概念,而是活生生的现实的人,他们的思想、价值观、生活方式在急遽变革的时代同样在不停地发展变化着。他们有新的生活欲求,有改善生活条件的理想,不能让他们为了保护某种民俗文化、保存某一历史传统而牺牲自己的现实生活。由此可见,企图通过繁荣富强弘扬民族文化而彻底改变生存方式是行不通的,为保护民族文化的原汁原味而拒绝生存方式的任何改变也是不可能的。

2、现代教育的发展与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悖论

教育既是用文化塑造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用文化塑造人的途径和手段,更是人与文化相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用什么样的文化塑造人,决定着塑造什么样的人。现代性制约下的现代教育目标的趋同,决定了现代教育内容和模式选择的同质化。能否融入现代化及其融入的广度与深度,是能否拒斥边缘化的唯一选择。谁不想被边缘化,就得积极融入现代性的主宰,被牢牢地束缚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中,学校体育并未真正得到足够的重视,实际操作中民俗体育更是看不到,仍是清一色的现代体育。既定的培养目标已预设了教育的“文化选择”,是固守传统还是融入现代?这就是现代教育面临的两难选择。

3、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开发与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悖论

通过民俗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把民俗体育文化资本化,实现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双赢,这是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一种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然而,为振兴地方经济注入新的动力在经济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同时,民俗体育的其它功能相对弱化,特别是在文化保存上尤其明显。旅游业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方式,旅游者就是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居民直接和间接的相遇,必然会引来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从而引发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变迁;民族旅游“一旦开发到哪里,哪里的传统面貌就会急剧改变,从意识形态、衣着、建筑到民俗体育的祭祀、自娱功能都迅速地与外来者趋同。”甚至为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开发商急功近利,人为的造成民俗体育浅表化、商品化,有的甚至任意撰改、生搬硬套一些当地根本不存在的民族文化,制造伪民俗,致使一些优秀的民俗体育吸引力减弱或开发不足,面临衰退或消亡的局面,导致民俗体育功利性的劣性变异。

二、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策略

1、民俗体育文化保护――文本化

保护民俗体育文化,目前要做的事,一是把老一辈民间体育传承者口中的历史记录下来;二是对能表征民族特点的民间体育文化进行调查整理;三是对各种民间体育志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形成新文本,充分运用各种文化理论,对各种调查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找到人们应对种种环境迫力的措施和思维方式,形成更有解释力的文本;四是运用影视人类学的方法,在专家学者的精心导演下,发挥影视艺术的优势,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民俗体育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希望看到一些名家名角的名品;五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保存和演绎民俗体育文化,以便为宣传、了解和研究民俗体育文化提供便利。总之,文本化的根本在于对民俗体育文化进行比较全面的记录和保存,为未来的继承弘扬打下基础,这也许是目前最有效的保护方式。

2、民俗体育文化保护――舞台化

舞台化就是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来表现民俗体育文化。一是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是前提,专家的指导是科学行事的保证,民众的文化自觉是基础,要得到长远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最终还要依靠广大民众的力量。打造民俗体育精品项目,走上国家、省、市舞台,在全社会开展宣传和普及教育活动。二是中华民俗体育文学作品创作,通过作品的出版或者信息网络的宣传,把民俗体育文化辐射到任何角落,实现民俗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影视创作。一部成功的记录影片能够塑造出一种文化在世人心中的形象,让世人领略民俗体育文化的魅力,对民俗体育文化的弘扬和保护有重大意义。

3、民俗体育文化保护――产业化

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不能依靠外力强制执行,当地居民是民俗体育文化的主人,应当唤起人们对民俗体育文化珍视和保护的意识,促使人们主动地审视和阅读自己的文化、修正和重构自身的文化价值取向。在实现民俗体育文化产业化过程中,必须遵循民俗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民族生存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的统一、民族理论研究与民族问题解决的统一,以超越民族发展、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之间的种种悖论,化解现实发展中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4、民俗体育文化保护――规范化

在多元并存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何种服饰、何种规则、何种传承形式代表这一民俗体育文化的问题。破解问题的办法就是取长补短,从中提取优秀的文化因子,创造出既蕴涵传统文化基因又超越传统文化的新的文化样式。民俗体育教育培训基地和中心的建立为传承和规范民俗体育文化奠定了基础。同时,在中小学校体育教学中开设本地民俗体育项目,使人们从小就在思想中形成关于传统体育文化的意识。因此,传承民俗体育文化保护,应鼓励传承形式的创新性与差异性的共存。

5、民俗体育文化保护――专业化

保护传统文化论文范文5

文化部副部长董伟,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茜,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高显莉,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品田,专家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小璞,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邱春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萧放; 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传承人代表张美芳、吴元新、苗长强、林友华等50余人出席了今天的命名暨颁牌仪式。仪式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李新风主持。

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在讲话中代表文化部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命名暨颁牌仪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隆重举行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着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凝聚着我国劳动人民的丰富情感,是当代文化发展、创新不竭的动力源泉,更是建设我们精神家园的重要基础。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他认为,“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形态多样、存续状况复杂,保护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随着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及时总结经验、广泛深入开展研究工作,对探索建立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本规律、符合我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体系,指导保护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科学技术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方法研究,鼓励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整理、出版等活动。只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保护实践相结合,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才能得到不断发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我国唯一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工作机构,一直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并已取得国内外业界高度认可的丰硕成果。这次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命名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旨在倡导和鼓励传承人在努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同时,将所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历史、现状、价值以及在保护与传承中获得的宝贵经验、有价值的保护方式方法等等予以总结概括,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以此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的有机结合。命名‘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引导、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将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在命名暨颁牌仪式上致辞。他首先向参加仪式的全体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向命名为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的四位传承人和四家单位表示热烈祝贺。他说,近十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和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绩。通过我国广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创造性实践,已形成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经验”。其中一点,就是我们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理论总结和学术建设,尤其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密切结合。在这方面,一些专业理论研究工作者已出版了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更令人欣喜的是我们一些优秀的传承人,在全力做好自己所掌握项目的传承、保护工作的同时,还努力对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历史、现状,它的渊源、特性、价值,保护的方式、方法,以及该项目所面临的困难、问题等等,加以理论性的总结和研究探讨,努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论认识的水平,以求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其中有一些传承人在这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这是十分可贵的现象。为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大力提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与保护实践密切结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从已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中首批遴选出四个保护成效好,具备一定研究能力并已推出初步成果的部级项目传承单位,命名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这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领域倡导理论联系实际,从保护实践中总结经验,概括理论,并运用从实践中总结的理论更好地指导保护实践。无疑,推动以传承人为主体的理论总结,对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董伟、王文章、马文辉、高显莉为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传承人颁牌。

苏绣艺术创新中心主任 、艺术总监张美芳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刺绣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她创立的苏绣艺术创新中心由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所倡导并为之题辞:“苏绣创新、能生万象”。中心汇聚苏绣技艺人员,综合运用刺绣针法、技法,在研制刺绣精品方面,选择文化品位高、艺术内涵丰富的作品进行研制,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会,获得社会各界高度评价。著名画家吴冠中、常沙娜分别给该中心签署使用作品授权书。中心在精心研制苏绣精品的同时,十分重视积聚自身内在文化、艺术底蕴,认真学习苏绣历史、传统技艺及历代苏绣艺人的刺绣精华,从研究他们刺绣代表作品中,总结其刺绣技艺时代特征,在不断吸收营养基础上提升自己,在继承传统刺绣技艺的同时,融入今天的思考与创意,为静态的刺绣针法、技法,不断赋予动态的艺术生命。张美芳及其苏绣艺术创新中心创作的苏绣艺术精品,屡获国内国际各种奖项,或被国内外重要文化机构收藏。由她撰写的多篇苏绣研究论文,曾在有关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国内学术论坛发表,引起人们关注。

吴元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7年荣获“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2012年荣获“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他于1996年创建的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是我国第一家集收藏、展示、研究、生产、经营为一体的蓝印花布专业艺术馆。开馆以来,坚持以宣传民间艺术、继承传统工艺为宗旨,以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研究传承民间工艺为己任,竭尽全力弘扬和传承民间传统蓝印花布,整理收藏明清以来实物及图片资料近两万件,保存着大量优秀传统民间印染制品,出版《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藏品卷、纹样卷、《刮浆印染之魂——中国蓝印花布》、《蓝印花布》、《中国传统民间印染技艺》等专著及论文,赴海内外展览三十多次,接待中外宾客五十多万人次。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先后设立了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基地(传习所)、蓝印花布研究所及蓝印花布生产性保护销售中心。他还在多所高校开设蓝印花布研究中心及相关课程,培养传承人才,传播蓝印花布技艺。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苗长强,在继承父亲苗锡锦制作技艺基础上,不断搜集与考察钧瓷传统艺术,搜集古钧标本三万多片,深度挖掘古往今来的钧瓷制作技艺。将钧釉研究上升至科学层面,在钧瓷烧成工艺逐渐采用新型工艺的情况下,一直传承着钧瓷老泥质、老釉色制作工艺,其作品从内到外散发出一种钧瓷原始的古风神韵,并主持钧瓷新釉色的开发和新造型的设计,使钧瓷的造型以及釉色更显恢弘大气。其作品打破“钧不过尺”传统理念,其大型方体钧瓷作品的制作及传统釉色研制,受到专家一致好评。苗长强大胆创新制作出的《世纪雄风》被昆明世博园中国馆永久珍藏;一米见方方体钧瓷《长城鼎》陈列八达岭长城。成功恢复柴烧钧瓷、复制宋钧官窑天青、月白、葡萄紫等名贵釉色,破解钧釉中蚯蚓走泥纹制作奥秘。他在钧瓷制作方面取得突出个人成就,许多作品获得部级评比金、银奖,一些作品为国际及国内一些重要文化机构所收藏,并被作为国礼赠送外国友人。他将自己研究成果撰写成论文《钧釉中的蚯蚓走泥纹》以及《唐花瓷釉体分相原理》;并参与《钧瓷志》的编辑,任《钧瓷赞歌》副主编,《中国钧窑考》主编。

林友华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莆田木雕的重要传承人。其作品多次获部级大奖,作品《宝塔》获中国文联、中国民协第九届中国民间工艺· 山花奖;《十大圣人· 十大谋士》、《十大才子· 十大才女》、《和谐盛世》三连冠获得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 特别金奖”。由他担任董事长的福建省仙作古典艺术家具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仙作古典艺术家具传承、创意、研发、生产的机构,主要目的在于传承和保护仙作古典艺术家具传统制作技艺。作为仙作古典艺术家具保护的项目,有仙作古典艺术家具的图案;仙作古典艺术家具的刀具;仙作古典艺术家具的雕技(包括薄浮雕、镂空雕、圆雕、半圆雕、透空双面雕、锯空雕、圆木浮雕、半雕、满地雕、阴雕、树根雕);仙作古典艺术家具的榫卯,榫卯的构造有明榫(出榫)、暗榫(半榫)、长短榫、夹头榫、插肩榫、棕角榫、格角榫、格肩榫、套榫(闷榫)、燕尾榫、穿带榫、双夹榫、楔钉榫等;仙作古典艺术家具的镶嵌等。

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命名、设立 “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创举,对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传统文化论文范文6

关键词: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态传承;整体保护

当提到“生态保护区”这一名词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会立刻联想到“自然生态保护区”、“国家公园”等字眼,甚至还会想到茂密的丛林以及各种动植物。是的,“生态保护区”这个概念长期以来都是以这种形式被人们来认识的,但我们今天要谈的是“文化生态保护区”,而非“自然生态保护区”。同为保护区,二者一个侧重“自然”,一个侧重“文化”。

为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原则以及原生态保护原则,一些国家纷纷以“传统文化之乡”、“传统艺术之乡”、“文化生态博物馆”等名义,建立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初衷是想通过对某一地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使该地区的优秀传统得以延续和传承,也使这些地方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概念是在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实践中提出并不断完善的。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在福建厦门召开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研讨会”上提出:“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在一个特定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区域中,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如古建筑、历史街区与乡镇、传统民居及历史遗迹等)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技艺等)相互依存,并与人们生活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密切关联,和谐相处。”①

2007年9月,文化部公布了我国建立的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其“规划纲要”中指出“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中,通过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修复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和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等)相互依存,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紧密相关,并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②2008年10月出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修订版中将“文化生态保护区”又做了界定“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中,物质文化遗产(如古建筑、历史街区与乡镇、传统民居及历史遗迹等)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口头传统与表述、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技艺等)相互依存,并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③

2010年文化部在《关于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又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即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区内文化及其生态进行整体性保护,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划定的特定区域。

从这些年“文化生态保护区”这一概念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于非物质遗产保护,以及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重视。同时,我们还应该总结出这样一个理念: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以“自然-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文化生态环境为依托,以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的区域。

在明确了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概念以及其演变历程之后,我们需要进一步关注的是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的必要性。文化生态保护区理念的理论基础,是非物质遗产保护中的整体保护原则。所不同的是,这一理论不但要求注意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内在联系,同时还要注意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空间的全方位保护。在这一理论中,它并没有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割裂开来,而是将它视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外在环境。所以,在这类项目中,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将受到同等重要的保护。“整体保护原则”不仅是指要对某种遗产的技能、技艺及工序进行整体保护,更重要的一层含义是指对遗产的生存环境所实施的整体性保护。因为任何一种遗产都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这种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文环境。一旦离开这种特定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存活。在现实生活中,只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而忽略其生存环境的做法屡见不鲜。举例来说,分布在济宁市长沟镇的运河夯歌是劳动人民群众在新筑或修复湖堤河堤,夯实地基时所唱的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劳动号子。筑堤,大坝,修复塘堰尤其需要打牢基础,夯实土层,以防河水、湖水渗水透水,甚至决堤塌坝④。建筑房屋打地基的工具称为“夯”,而筑堤打地基用的夯具在长沟叫“石硪”。这种夯歌是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一种体现,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发挥,是一个时代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反应,充分展示了劳动大众的智慧和才干,对于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状况有较好的价值。现在运河夯歌已经濒临消失,因为生活中已不再用人力“打夯”,“打硪”,所以也就失去了使用的价值,目前,只有76岁的老人薛传琢等几位古稀老人会唱。如果我们为了保护这一濒临失传的文化遗产而只把这技艺做收集和整理,亦或是将传承人请到博物馆或者文化节做表演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为这种文化遗产创作出能生存下去的环境。有了活态的整体环境,才能使那些古老的技术与技艺原汁原味的传承下去。

那么,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主体或称其为保护者又是谁呢。首先,人民群众是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最直接也是最活跃的力量。保护区是一个活态的存在与传承,所以该区域内的人民群众身担两种角色,他们既是保护对象又是保护主体。他们是该区域内一切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创造者、享有者和传承发展者,他们的生活状态与文化生态保护息息相关,也正因如此,他们也更该成为该保护区的最直接的建设力量。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尊重民众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基础上,更要激发起群众参与保护区建设的积极性,享受管理权益的同时更好的履行管理义务。其次,相关学术机构和专家是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力量。由于保护区建设中会涉及到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知识和概念,比如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标准,建立相应的名录体系等方面都离不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机构的支持。由他们牵头成立各地文化生态保护区专家委员会,负责保护区的专项调研、评估和申报文本论证等会让工作变得更顺畅。假如只有各级政府出面完成保护区建立及管理的话,那将会因缺少学术智力支持而出现保护区“误入歧途”的局面。所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专业机构在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各级政府是首当其冲的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主体。各文化生态保护区所在地的各级政府是对于此项工作最有力的执行者。各级政府应该在国家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和协调下编制该保护区的总体规划、实施细则和相关的地方性政策法规,设立保护区专项基金,成立保护区工作领导小组,贯彻执行保护区建设的工作方针、原则和各项战略部署,实现保护区建设的总目标。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中,商界和新闻媒体的积极参与是十分重要的。商界的经济支持为保护区建设工作增加动力,而新闻媒体的宣传普及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建设工作更加顺畅。

有了保护主体,明确保护对象成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对象是“保护区内以活态存在并传承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及自然生态”⑤。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生态保护区最核心内容。保护区的建设中要将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作为首要工作,做好名录项目保护的各项配套工作。其次,保护好文化生态保护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其精粹是与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紧密相连的,因此保护传承人是保护工作的重点。再次,保护好文化生态保护区内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密切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是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保护好文化保护区内各级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环境是一切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所以要将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各项保护工作的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是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创建人际关系和谐、生态环境友好的理想型社会的需要,也是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立对于科学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注释:

①―《中国文化报》―黄小驹、陈至立《加强文化生态保护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水平》

②―《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

③―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④―《任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⑤―汪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生态论》

参考文献

[1]《2013年度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宋俊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年10月.

保护传统文化论文范文7

关键词:现代化;徽州民歌;生存境遇;生态原则;“广西模式”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132-02

民歌是地方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它的原汁原味造就了民歌文化的璀璨。当前,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仅推动生产力的进步,又带来了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在所难免。民歌原本作为前工业化时期的产物,它的产生与人对自然界的改造和相处有直接的关联,故而使得民歌的音乐风格始终保持者泥土的气息和田野风格。传统文化作为“我者”文化的地位受到“他者”文化强有力的冲击,面临着文化解构和重新建构的境况。此时,我们不禁要问,传统民歌何以继续生存?农村原住人口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民歌的传承体系如何来架构?现代化语境下的传统民歌如何加以保护?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思考、去探索。本文以徽州民歌为例,阐述其在现代化语境下的生存境遇,分析原因,探究合理的生态保护原则,并提出借鉴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广西模式”,为保护和发展徽州民歌指引方向。

一、现代化语境下徽州民歌的生存境遇

徽州民歌作为我们国家地方传统民歌宝库中的一颗闪亮明珠,她的生存和发展一直备受关注。申遗的成功把徽州民歌的保护和传承提到了“国家在场”的层面,是徽州民歌得以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进入本世纪以来,整个社会工业程度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制造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城市成为人口最为密集的地方。十余年来,中心城市人口剧增的现象很普遍,现有城市的规模与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已经不成正比,改造旧城、扩建新城已经成为现阶段中心城市发展的主要任务。回望农村,以徽州地区为例,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入的影响下,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严重,许多年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放弃祖辈流传下来的土地外出务工是当前徽州农村青年的主要选择,农事活动都由留守的老人来维持。农田无人耕种的现象也不在少数。进入城市人生活圈的农村务工青年逐渐接纳都市文化,再回望老家的传统戏、传统民歌等民间音乐已不再成为他们兴趣的热点。

民歌是人们在认识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最为直接的情感表达,她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即兴创作,且遵循口耳相传的民间口头表演形式。她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抗争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人的生存环境和生产场域是滋养民歌的沃土,就如同前工业化时期悠静的田园生活造就了牧歌宁静的音乐风格一样,古徽州恬静的生存环境和古徽州人朴实的生活气息,给我们留下了两百余首文化内涵深厚的民歌,主要的体裁包含船工号子、婚嫁歌、恋爱歌、采茶调等。徽州自古以来文化底蕴深厚,使得徽州民歌饱含浓郁的徽州地方文化意蕴。在工业化、城市现代化主流热潮与作为现代化高级阶段的全球化背景互动下,中国社会文化正处在全面而激烈的转型与变迁中,由于受到现代与外来文化的多重冲击,民间文化的社会存在基础和生存土壤或受到严重破坏[1]。近十余年来,徽州地域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现代化进程进一步深入,现代化性的外来文化对当代徽州的年轻人在审美取向、生活习惯方面产生了较深的影响,他们不愿在家务农,纷纷前往长三角发达地区打工,他们崇尚城市生活,因而留守农村的人越来越少,能继续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人就更少。许多能够演唱徽州民歌的老艺人相继过世,少数人也已年逾古稀,因而,徽州民歌生存所需要的土壤和载体已濒临消亡,维系徽州民间传统文化的根基和生存环境遭遇破坏。作为徽州民歌生存与传播载体的民歌传承人,因大量年轻的人外出务工且他们在意识上、审美上受到时尚文化的影响,彻底抛弃了对家乡传统艺术的热爱而找不到下一代传承人。整个徽州民歌的传承脉络就此中断,境况令人堪忧。许多民歌都配上爵士化的伴奏音乐,有些还把哀歌唱成了欢乐歌,把情歌亵渎为低俗的歌曲,俨然不顾徽州民歌的音乐内涵和文化意蕴,地方文化的开发过于看重商业化、市场化是对传统文化生存环境的又一种破坏。总之,在经济发展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地方传统文化在现代性文化的冲击下发生文化变迁也在所难免,“我者”文化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的威胁。涵化是文化变迁的主要内容[2]。文化的涵化是指“我者”文化和“他者”文化相接触使得“我者”文化发生变迁。城市的现代化使得上千年来的地域文化记忆和原生性因素都将被现代性的文化所同化,当前在流行音乐泛滥的环境下,徽州民歌逐渐被人忽略和遗忘,尤其是年轻人,对徽州民歌这类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没有任何兴趣可言。徽州民歌在当代的生存和发展岌岌可危。因而,现代化语境下徽州民歌的保护、传播和传承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二、坚持生态化原则是徽州民歌的保护原则

在CCTV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赛上,“原生态”唱法作为一种比赛分类首次登上央视的舞台,彝族兄妹李怀福、李怀秀以一首彝族海菜腔《金鸟银鸟飞起来》夺得该唱法的金奖。自此,学术界对“原生态”一直争论不断。中国音乐学院樊祖荫教授指出,“原生态”,本来是指未被人为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借用到音乐上来,依然有着原本生存环境的含义。因此,所谓“原生态民歌”,即是指在人们社会文化生活中自然生存的民歌。包括民歌原来的歌唱场合、民歌的词曲、歌唱主体、歌唱语言、歌唱的方式方法、表现形式与伴奏形式等[3]。樊教授把“原生态”民歌放置在其所在的生态环境中加以释义,并指出“原生态”民歌存在的前提是生态环境没有遭受人为破坏。他还强调民歌生存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他者”文化的碰撞对“原生态”民歌生存的影响。也就是说,“原生态”民歌的生存和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民歌自身、人、环境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3个方面。贝朗塔菲创立的系统论表明:整个世界,任何事物,或大或小,或物质或精神,无不以系统的方式存在,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世界是系统的世界,我们所涉及的对象,都可以作为一个系统而加以讨论和研究,找出其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揭示一般规律,从而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4]。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揭示自然界发展的普遍规律时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其他事物存在着普遍联系;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其他要素存在着普遍联系[5]。基于贝朗塔菲系统论和马克思主义揭示事物发展普遍规律的联系论视角,当前徽州民歌的生存境遇突出的问题在于社会发展的现代性割裂了徽州民歌与其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及人的因素间的联系,也可以理解为延续徽州民歌生命力的生态系统遭遇破坏。

黄山市作为新安江源头城市、世界级旅游城市,始终把建设生态园林式城市作为城市建设的目标。维护生态、保护环境是全体徽州人的渴求,也是保护徽州传统文化生态资源的重要内容。徽学专家方利山研究员在他的著作《源的守望――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研究》开篇就提到了:徽州文化生态保护,是在新世纪人类进一步重视对自身文化遗产的保护、我们的国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进入一个新阶段之时,所提出的一个新课题[6]。徽州民歌是徽州传统文化资源中的“活”态资源,现有的徽州民歌传承人是其“活”态载体。保护徽州自然生态,是保护徽州文化生态的基石,也就是留住“活”态资源的根。维护好徽州民歌传承人体系,是延续徽州民歌生命力的根本,是对保护徽州文化生态健康发展的血液。在现代化语境下,徽州民歌的保护需要“我者”文化对“他者”文化的主动接纳和适应,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挖掘徽州民歌的潜在资源,融合现代因素,在徽州民歌“原生性”和“本真性”的前提下,重塑徽州民歌新的活力。因而,坚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是保护徽州民歌的基本原则。

三、借鉴与结语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民歌的艺术魅力并不在于民歌本身,而在于民歌与现代社会的重新建构上,在于民歌的现代性表达[7]。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丰富的壮族民歌资源,在文化“西化”成为主流的当前社会,壮乡民歌的生存与发展同样遭受到严重的创伤。如何保护、传承和发展壮乡丰富的民歌资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艺术学院的一大批专家、教授专门组织队伍下乡采风,抢救性的挖掘原生态民歌,并将现代因素赋予民歌新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他们还通过各级各类科学项目的研究,提出壮族民歌保护的思路和办法,并通过南宁国际民歌节这一公众化的平台,让代表当前各种社会文化的民歌演唱形式同台展示,给予壮乡民歌融会交流的机会,目的在于让壮族原生态民歌通过新的表演形式能够传播的更广、更远。在原生态民歌保护领域的这种“广西模式”给徽州民歌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相比广西的做法,黄山市相关部门对徽州民歌的进一步挖掘、留存,以及利用徽州民歌的原生性因素再造新民歌的创作工作目前没有广泛的开展起来,展示徽州民歌的平台也非常少。3年一届的艺术节和5年一届的徽州民歌大赛也正值起步阶段,参演节目数量仍然不足,缺乏高质量的作品。另外,对徽州民歌的研究还没有团队化,地方高校也没有正式承担起徽州民歌保护和传承的职责。徽州民歌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任重而道远。

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发展的全球化,使得传统文化发生变迁是后工业时代不可回避的文化涵化现象。在当前现代化语境下,作为徽州民歌这一地方民间文化形式,正确面对不利的生存境遇,放眼于重塑大生态环境中寻求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方向,是现阶段徽州民歌在文化变迁浪潮中的必由之路。地方政府、高校和学术机构通过借鉴“广西模式”,为徽州民歌能保护和传承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学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平锋.生态性原则:现代化语境中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基本原则[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70.

〔2〕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17.

〔3〕樊祖荫.由“原生态民歌”引发的思考[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1):94.

〔4〕詹华庆,沈西林.系统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J].攀枝花大学学报,2000,(4):4.

〔5〕刘雅静,鲁成波.马克思主义哲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92.

保护传统文化论文范文8

论文关键词:三门峡民间戏曲,前景,生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门峡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自古就是我们祖先繁衍生息、创造发明的神圣之地,是一块积淀深厚的文化沃土。三门峡地区戏曲艺术种类繁多,且源远流长,至今有据可查的戏曲种类有扬高戏、道情皮影戏、蒲剧、眉户等,传统剧目有数十个。其反映社会生活之广阔、思想内容之丰富,是其他民间艺术不可相提并论的。而这些艺术瑰宝的生存、发展和繁荣与它赖以产生的生态环境有着必然直接的关系。

自然生态需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这些戏曲赖以生存的人文生态也需要保护小论文。作为珍稀“物种”之一的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理所应当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得到科学有效的抢救和保护。令人高兴的是,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面临失传的境地,近年来不断地受到了学界和政界的高度关注,所有这些重视和努力,都会让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拥有灿烂美好的前景。同时,我们对于如何更加有效地保护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及生态环境,也尝试着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视角。

一、用生态保护的理念来保护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及其生态环境

生态,指生命的存在状态或一个生命系统内所有生物共同组成大家庭的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1]我们可以理解生态是在地球上一定时空区域内所有生命存在与运动的客观。而生态保护理念,“是指运用对已经变得恶劣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建设和保护的思想,使生态环境能恢复到良性循环状态。”[2]所以有学者认为,越是闭塞的地方越容易保存“文化传统”的纯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就是这个含义。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不断觉悟和认识,作为一种概念上的借用,“ECO”这样一个前缀词被运用到了许多领域,包括了生命与非生命,物质与非物质等诸多领域。[3]对于像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这样的人类口头与非遗的生态保护理念应是:遗产、地域、居民、记忆、公众知识的综合,保护的对象是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是文化遗产遗存的区域,加上社区居民融入参与管理的方式,这里强调文化的主人为社区居民,确定这种对文化遗产在未来延续和发展的方法,并将此模式作为保存和理解某种群体整体文化内涵(当然包括物质与非物质)的长效工作方法。

为此,对于三门峡民间传统戏曲的生态保护,首先应该包括与三门峡民间传统戏曲相关的物质文化元素和非物质文化元素小论文。其中物质文化因素有:民居(窑洞和天井院)、钟鼓楼、花轿、门楼戏楼、牌坊、戏坪戏台、禾晾、禾仓等;非物质文化因素有:语言(当地的方言)、地方戏、戏款剧种、戏词、节日活动、婚丧习俗、农耕稻作等。这样以来,不仅民间传统戏曲有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土壤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他传统文化也与之一并形成了互补共滋的文化生态,从而构成当地人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相守共生之道。因此,在对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进行生态保护时,应重视其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维护与保养,保护传统三门峡地区的整体自然生态环境和具有典型性的与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生态相关的物质文化元素和非物质文化元素。其二:通过实施技艺保护工程和传承保护工程的保护方式,建立相应制度、组织、舆论、经费、人才、资料和交流保障机制等,建设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文化生态保护区,具体通过各地区方言文学、民间音乐、民间戏曲、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俗、传统体育竞技、民间信仰、消费习俗等十大主要保护项目,全面系统地保护好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文化。其三,要让人人参与使文化遗产再次走入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以人为载体,具有活态性,依靠人来继承和宣传,同时依存于一定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离开了区域中居民的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失去存活的土壤。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最有效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将这些文化物种更深刻地植入居民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中。比如保持一些建筑特色、生活习惯、传统服饰、古老的风貌等等,这就为本地的文化遗产提供一个适合其生存的大环境,让这些文化遗产更广泛地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目前陕县、灵宝、湖滨区等地的群众自发的“戏迷协会”的复苏,就与传统文化生态得到保护、从而陶冶了大众对其仰慕的文化情怀有关小论文。所以,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不论其现在“濒危”与否,如果不关注其文化生态的保护,它们就难以长久,更遑论发展。

二、传承载体的变化可以促进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的广泛流传

“非物质文化是活态文化,也就是生活方式所承载的文化。它们是被学者发现并表述出来的那部分日常生活,它们被选中是因为它们符合特定的体裁或文化形式。非物质文化与日常生活是联系在一起的。”[4]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机、录音机、DVD、电脑等已经成为当今人们娱乐传承的重要载体,民间传统戏曲的各种采风人员可以提着录音机用以搜集戏曲曲目,就不用像过去那样靠大脑记忆和手记曲谱的方法来进行传承;随着录音机、影碟机的增多,戏曲唱师们可边录边唱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既能达到很好的教授效果,又能达到长期保存和传承的目的;一些著名的演唱人员和戏班将所演唱的曲目,也可制成磁带和光盘在各地广泛流传。

三、培养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专业创作人才和演唱名人,凸现名人效应

求新立异是人的本性,特殊调式的旋律往往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激起聆听者极大的兴趣和关注。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就具有这样的特征,被誉为“畅悦心灵的声音”。然而,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传唱至尽,却没有属于自己的专业创作人员。另悉,在本地区流行的河南豫剧、曲剧等戏曲,因为强大阵容的专业创作人员,他们运用专业的创作技法,结合河南广大地区的民族区域特点和民风民情,创作出了不少经典的剧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专业演员的舞台艺术表现中一炮走红,并被广泛传唱深入人心。由此可见,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也需要在群众性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特点,各级政府部门应及时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措施,使民间优秀唱手脱颖而出小论文。如制定民间优秀唱手、优秀唱师、优秀戏曲班奖励条例,给民间优秀唱手、优秀唱师、优秀戏曲班授予荣誉称号等等,使这些人物和团体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尊重和认可,以激发人们学习民间传统戏曲的热情。在这方面,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应向豫剧、曲剧等戏曲音乐学习,豫剧、曲剧等戏曲与扬高戏、灵宝道情等民间传统戏曲都曾流行在本地区,但扬高戏、灵宝道情等民间传统戏曲与豫剧、曲剧等戏曲相比,发展却天壤之别,豫剧、曲剧的市场化程度很高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蒲剧、眉户、灵宝道情等民间传统戏曲却相形逊色,市场化程度太低,且缺乏名人效应。豫剧、曲剧有多种流派、多位造诣深厚的大师级人物宣科,在中原地区乃至全国有很高的声望,对旅客特别是外宾,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而诸如扬高戏、灵宝道情皮影戏,该剧种目前已极为罕见,只有几个老艺人会表演,被称为戏剧“活化石”,就更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塑造。最关键是为他们提供成长和传承的条件,重视培养、宣传他们,使本地、全省、全国了解和尊重他们,从而达到名人效应激励人们传承和发展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的目的。

四、对三门峡民间传统戏曲走进高校音乐鉴赏课堂的认识与定位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使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亦有了空前的丰富和变化。“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表演艺术出现多元化态势,戏曲统领城乡文化娱乐的盟主地位,已经不复存在。传统戏曲艺术不仅逐步退出城市舞台,在农村的演出市场也日益缩小,一些剧种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5]在传统戏曲的生存与发展成为一种严峻现实的今天,如何保护和传承戏曲的丰富性,如何实现民族民间戏曲的自救与他救这个难题,便摆在了我们炎黄子孙的面前小论文。令人欣喜的是:“我国昆曲艺术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6],而作为三门峡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对象——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该如何曲径通幽?

时下,受中西文化再次碰撞的影响,广大中青年习惯欣赏通俗歌曲和民族音乐,备受衷情的流行音乐更是占尽了风头,青少年学生由于不懂得欣赏戏曲,又没有机会直接面对真正的民间戏曲演出熏陶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对传统戏曲文化不感兴趣,总的趋势是三十岁以下的这一代人不爱戏。还有认为是,现代生活节奏快,老戏落伍不合拍,青年观众不能够接受这种他们看起来有些过时的东西,所以没人看。

由此,重建断代工程已迫在眉睫。各类高校应随着传播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和多元化,影视艺术的日益普及,经常组织学生收看电视、电影,看戏、读剧本,甚至参加文艺演出。特别是高校音乐教师更应当在学期教学计划和课外活动中适当增加学习传统剧目和地方剧种的内容。重视和加强戏曲教学,通过戏曲教学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观,增强他们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这是振兴传统戏曲文化的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时展的需要。总之,振兴传统戏曲文化不仅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更重要的是要争取青年观众,培养他们的兴趣,不断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从而让他们发自心底的喜爱地方民间传统戏曲文化。只有这样,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才会迎来繁荣发展的第二个春天。

五、成立以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为载体文化产业结构

对于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的生存和发展而言,成立以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为载体文化产业结构应该成为首要工作。

在商品社会中,文化娱乐活动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民间传统戏曲的演唱者们不能空着肚子唱戏,他们要吃、要穿、要谋生,而且希望自己的物质生活能也得到逐步改善,就需要有一定的回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不能只为别人义务唱戏、演出小论文。从这个层面看,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确实需要走向市场,因为,同样是地方戏曲音乐,豫剧和曲剧、越调等戏曲艺术已经有了较为广大的爱好者和追随着,并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市场参与群体。蒲剧、眉户、灵宝道情、扬高戏等民间传统戏曲为什么就不能走向市场?所以,像蒲剧、眉户、灵宝道情、扬高戏等民间传统戏曲也可以借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东风,成立自己的戏种活动中心和演出公司,将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的演出活动纳入本地区文化产业的构建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市场运作,提高演唱者、唱师艺人们的报酬和待遇,一方面,通过商业运作,使戏曲爱好者、艺人演唱者能有机会在不同地区乃至全省巡回演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提高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只有这样,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才能得到更好地生存和不断地传唱下去,不致濒危。

总之,三门峡民间传统戏曲为群众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文化食粮,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当地几百年的历史文化氛围,也为民间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形成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今天全世界对非物质遗产保护、继承,从思想到措施计划,都有重要发展。通过对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前景和生态保护思路进行研究,我们应更好总结经验、教训,以提升对传统戏曲音乐宝贵价值的认识,更好保护、继承和弘扬我们优秀的民族音乐传统。

[参考文献]

[1]生态-百度百科[EB/OL].WWW. baike.baidu.com

[2]司马云杰.文化生态学[EB/OL]. WWW.chinabaike.com

[3]申茂平.侗族大歌赖以产生的生态环境及其保护[J]. 贵州民族研究,2006,4.

[4]高丙中.作为公共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J]. 文艺研究,2008,2.

[5]刘文峰.戏曲的生存现状和应对措施[EB/OL]. WWW.cache.baidu.com

[6]中国昆曲艺术获联合国殊荣[EB/OL].www.people.com.cn

保护传统文化论文范文9

>> 传统村落环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关联性研究 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浅析社区参与机制在贵州传统村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探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的国内研究综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下传统村落环境的研究 文化遗产与保护 作为文化遗产的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漫谈 贵州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研究综述 浅论传统村寨文化遗产保护 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与保护现状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彝族传统节日文化空间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民族村镇文化遗产提炼与保护研究 浅谈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戏曲研究 自贡盐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文化传承研究综述 保护文化遗产 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综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Sim Loo Lee. Urban conservation policy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The case of Singapore [J]. Cities,1996,13(6):399-409.

[3] John Pendlebury. The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areas in the UK - A case study of ''Grainger Town'', Newcastle upon Tyne [J]. Cities,1999,16(6): 423-433.

[4] Tas Murat et al. A participatory governance model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umalikizik, a heritage site in Turkey [J]. Environment & Urbanization, 2009,21(1):161-184.

[5] Massimo Finocchiaro Castro et al. Public intervention on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determinants of heritage authorities' performance: a semi-parametric analysis [J]. 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2011,18(1):1-16.

[6] Frank Masele. Private business investments in heritage sites in Tanzania: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challenges for heritage management [J]. Afr Archaeol Rev, 2012,29:51-65.

[7] C. Michael Hall et al. The implications of Maori perspectives for the management and promotion of heritage tourism in New Zealand [J]. GeoJournal,1993,29(3):315-322.

[8] Yoshio Onuki. The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and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relation with the local society: Experiences in Peru [J]. Archaeologies,2007,3(2):99-115.

[9] Coggins Chris et al. Village Fengshui Forests of Southern China: Culture, History, and Conservation Status [J]. ASIA Network Exchange, 2012,19(2):52-67.

[10] Vu Thi Hong Hanh. Canal-side highway in Ho Chi Minh City (HCMC), Vietnam C Issues of urban cultural conserva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J]. GeoJournal,2006, 66(3):165-186.

[11] Marta Bordignon et al. Sustainable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A global responsibility. Sichuan Towers case study [J]. Transition Studies Review, 2009,16(2):379-387.

[12] Svensson Eva. Consuming Nature-Producing Heritage: Aspects on Conservation, Economical Growth an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a Forested, Sparsely Populated Area in Swede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 2009,15(6):540-559.

[13] Nakamura Naohiro. Towards a Culturally Sustainabl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The Protection of Ainu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Saru River Cultural Impact Assessment, Japan [J]. Geographical Research,2013,51(1):26 -36.

[14] Shahrul Yani Said et 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historic areas in Malaysia [J].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3,105:418-428.

[15] Brenda S A Yeoh et al. The conservation-redevelopment dilemma in Singapore: The case of the Kampong Glam historic district [J].Cities, 1996,13(6):411-422.

[16] Karen M. Ruggiero et al. A model of heritage culture maintenance: The role of discrimination [J]. Int. J. Intercultral Rel,1996,20(1):47-67.

[17] David A. Fyfe. Birthplace of baseball or village of museums? The packaging of heritage tourism in Cooperstown, New York [J]. Journal of Sport & Tourism,2008,13(2):135-153.

[18] Sarfo Mensah Paul et al.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J]. Global Religions, Culture & Ecology, 2014,18(1):30-53.

[19] Norman Kirsty. Intangible Challenges in the Management of 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Kuwait [J]. Conservation & Management of Archaeological Sites,2014, 16(3):131-144.

[20] Lepp Andrew et al. A Comparison of Attitudes Toward State-Led Conservation and Community-Based Conservation in the Village of Bigodi, Uganda [J]. Society & Natural Resources, 2006,19(7):609-623.

[21] Assi Eman. World heritage sites, human rights and cultural heritage in Palestin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2012,18(3):316-323.

[22] Wood Pete et al. The Implement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of Village Conservation Agreements Around Kerinci Seblat National Park, Indonesia [J]. Society & Natural Resources,2014,27(6):602-620.

[23] Calogero Guccio et al. Evaluating the efficiency of public procurement contracts for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works in Italy [J]. J Cult Econ,2014,38:43-70.

[24] B. Sluman. Tourism, recreation and conservation [J]. Environmentalist,1985,5(4): 306.

[25] Moscardo Gianna. Mindful visitors: Heritage and tourism [J]. Heritage and tourism,1996,23(2):376-397.

[26] Audax Z. P. Mabulla. Strategy for cultural heritage management (CHM) in Africa: A case study [J]. African Archaeological Review,2000,17(4):211-233.

[27] Jyotsna M. Kalavar et al. Inter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s of heritage tourism among the Maasai of Tanzania [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Gerontology,2014, 29(1):53-67.

[28] 王云才,杨丽,郭焕成. 北京西部山区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以门头沟区为例[J].山地学报,2006,24(4):466-472.

[29] 童成林.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策略探讨[J]. 建筑与文化,2014(2):109-110.

[30] 陈振华,闫琳. 台湾村落社区的营造与永续发展及其启示[J]. 中国名城,2014(3):19-23.

[31] 姜勇. 浅谈满族传统村落调查与保护的急迫性――以辽宁省新宾县为例[J]. 文学大视野,2013(3):348-350.

[32] 周乾松. 城镇化过程中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的对策[J]. 城乡建设,2014(8):7-13.

[33] 孔苏颜. 福建传统村落保护的短板与发展策略[J]. 城乡建设,2014(7):62-64.

[34] 冯骥才. 保护古村落是当前文化抢救的重中之重[J]. 政协天地,2009(11):18-19.

[35] 冯骥才. 亟须加强对古村落文化的保护[J]. 农村工作通讯,2011(9):34.

[36] 冯骥才. 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是另一类文化遗产[J]. 民间文化论坛,2013(1):7-12.

[37] 王小明. 传统村落价值认定与整体性保护的实践和思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156-160.

[38] 周乾松.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思考[J]. 长白学刊,2013(5):144-149.

[39] 蔡建. GIS技术在古村落保护规划中的应用[J]. 建材与装饰,2007(9):19-21.

[40] 党安荣,马琦伟. 传统村落保护的信息技术方法[J]. 中国建设信息,2013(11):50-53.

[41] 潘刚,马知遥. 街景技术在传统村落普查和保护中的应用 [J]. 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4(6):11-15.

[42] 郑霞,金晓玲,胡希军. 论传统村落公共交往空间及传承[J]. 经济地理,2009,29(5):823-826.

[43] 汪如钢. 乡土重建及其生活的延续―― 朱山传统村落整体性保护设计[J]. 华中建筑,2011(3):140-145.

[44] 陶伟,陈红叶,林杰勇. 句法视角下广州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及认知研究[J]. 地理学报,2013,68(2):209-218.

[45] 杨振宇,许庆福,崔薛萍,倪砂,张晓芹.农村居民点整理中传统村落保护问题探析[J]. 山东国土资源,2014,30(5):106-108.

[46] 谢文海,刘卫国,曹植清,李绪文. 人地关系视角下张家界土家村落石堰坪村保护和发展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5):1440-1442.

[47] 吴威龙.鄂西南土家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以利川市老屋基老街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2(3):349-352.

[48] 孙志国,殷瑰姣,戴光忠,桑霞,田敏. 武陵山片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社区传统知识保存[J]. 江西农业学报,2014,26(12):130-133.

[49] 蔡海鹏.经济发达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的实践与思考――以宁波韩岭旧村保护规划为例[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806-814.

[50] 李晓丹,兰婷,杨灏.黔东南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研究――以侗寨为例[J].中国名城,2013(7):64-67.

[51] 谢佳.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艺术特色及保护利用――江西吉安陂古村[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1):246.

[52] 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是另一类文化遗产[J]. 民间文化论坛,2013(1):7-12.

[53] 段威,雷楠.浙江天台张家桐村:基于微介入策略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J].北京规划建设,2014(5):50-57.

[54] 王梦娜.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王梦娜[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55] 李孟竹.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探析――以北京门头沟区马栏村为例[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4,30(1):21-25.

[56] 吴冰,马耀峰.古村落旅游资源评价与保护研究――以陕西省韩城市党家村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1):121-124.

[57] 车震宇.传统村落保护中易被忽视的“保存性”破坏[J].华中建筑,2008(8):182-184.

[58] 徐红罡,万小娟,范晓君.从“原真性”实践反思中国遗产保护――以宏村为例[J].人文地理,2012(1):107-112.

[59] 卢道典,蔡. 城市重大项目建设中传统村落景观特色的保护与传承――以广州小谷围岛练溪村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2014(4):24-29.

[60] 刘渌璐,肖大威,傅娟.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效果评估方法探索[J].现代城市研究,2014(6):85-90.

[61] 车震宇,楚珊珊,郑溪.游客行为与传统村落游览区域适度控制研究――以西递村、束河古镇为例[J]. 旅游科学,2010,24(2):64-70.

[62] 吴桢楠,冯四清.徽州非典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延续初探[J].工程与建设,2010,24(1):28-33.

[63] 李萍,王倩,Chris Ryan.旅游对传统村落的影响研究――以安徽齐云山为例[J].旅游学刊,2012,27(4):57-63.

[64] 韦亚.布依族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生态式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以黔西南州望谟布依族村落例[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4):44-46,76.

[65] 吴理财.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基于中西部五省的实证调查[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4):116-123.

[66] 刘韫.民族村落传统民居――以嘉绒藏族民居[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155-158.

[67] 张同升,张剑.风景名胜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实践探索[J]. 中国市场2014(46):132-13.

[68] 寇怀云,章思初.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传统村落保护变迁[J]. 中国文化遗产,2015(1):12-17.

[69] 张鸿雁,房冠辛. 传统村落“精准保护与开发一体化”模式创新研究――特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与建设成功案例解析[J]. 中国名城,2016(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