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金融生活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6 15:42:15

金融生活论文

金融生活论文范文1

从某种意义上讲。金融交易的频繁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实力,传统的金融学注重研究货币的流通问题。而现代金融的实质则是经营活动的资本化过程。近些年,金融学的发展逐步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各大金融机构、证券公司以及资产管理企业都缺乏专业性的金融学人才。伴随市鼍济的不断改善。金融行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深入研究我国金融学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探讨金融学的发展趋势,对促进金融学的稳定发展和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金融学发展面临的挑战

金融的概念和定义不明确。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持续加快的背景下,各国经济的发展对金融的需求日益强烈。西方国家的金融学界的专家和学者对于金融学的概念并不统一。一部分金融学界人士指出。融资服务即是金融。还有一部分学者对金融的概念做出了详细的划分,这些学者指出金融学者中心点和方法论,其中中心点即是指市场经济的运行,而方法论是指为金融寻找一种代替物,从而给其一个工具定价。在国内。针对金融的定义和概念并不明确,我国的金融理论界的专家和学者通常将金融学和经济学归为两类学科,其中经济学是一类学科,而金融学则是二类学科。

金融学基础理论知识落后。金融学是研究价值规律和价值判断的经济学科。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金融学所涉及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广,包括物理、数学以及工程学等多学科的有关知识。金融学人才要具备金融学科和经济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也要具备较强的理性思维意识。并充分理解和掌握金融学的分析方式和专业技能。如今,我国金融学的师资力量薄弱。高校培养出的金融学人才的专业素养不高,此外,绝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充分理解金融学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金融学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伴随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进步。金融学基础理论知识就显得日益落后。对金融学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金融学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关联度不强。金融学是一门和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金融学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带来了有利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金融学的发展却存在着滞后的问题,并逐步远离了人们的现实生活,这就导致无法在市场经济遇到困难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予解决,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如今,我国的金融学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关联度不强。无法对金融行业的发展做出有效的管理。制约着我国金融行业的健康成长。

我国金融学的发展趋势

明确中国金融学的概念。科学合理的概念是推动我国金融学发展的重要基础。金融学有关专家和学者。要充分考虑我国的金融时间,并根据我国国情、金融制度以及金融理论基础,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金融学概念。从而有效引导我国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作出有益贡献。

拓展金融学的深度和广度。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金融学理论知识逐步眼不上时展的步伐,显得日益落后,不利于引导金融行业的发展。金融学的从业者和相关管理部门,要积极拓宽金融学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健全金融学的内容。增强金融学适应千变万化市场经济环境的能力,从而有效应对各种发展挑战,充分发挥金融学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增加金融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近些年,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金融学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各行各业得到了普及和应用。但是。纵观我国各大高校金融学专业的教学水平,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良问题。尤其重要的问题就是缺乏足够的实践环节,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金融学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因此各大高校要注重金融学教学中的实践课程,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充分利用。增强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的紧密性。从而提升金融学人才的实践能力。

金融生活论文范文2

关键词 金融教学 通识教育 交叉学科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民办高校较公办院校而言,师资力量更为薄弱,唯有积极及时地寻求金融教学模式的创新,以盾之坚对抗矛之利,培养灵活多变、理论实践能力兼备的高素质金融人才,才能应对外部金融环境的变化和挑战。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金融课程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 “大而全”的教育模式,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

“大而全”的教育模式是我们公办、民办高校课程设置中的共性。西方高校都认同本科院校应实行通识教育,他们主张大学四年课程应差异化制定,在最初两年里,无论学生专业如何,应跨学科选修人文、文学、数学等基础学科,以此确保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度重视文化知识的现代人的教育目标。但我国的通识教育却相较薄弱,除了思想、邓小平理论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长期设置外,其他如英语、人文相关课程却被忽略,数量和质量与高等教育的要求都有较大差距,无法达到对学生文化修养全面塑造的要求(余扬,2008)。此外,西方高校的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注重“少而精”,主要围绕公司金融、金融资本、风险管理等开展,而选修课则多样化,学生可随个人兴趣选择。但我国民办高校中金融专业核心课和限选课普遍安排过多,出现“大而全”的现象,学生负担过重,不利于学生个性差异化培养。

2 现代金融学理论基础的不完善与陈旧

资本市场在新中国才发展了短短二十三年,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数百年的历史,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处于十分年轻的状态。金融学领域也只是起步阶段,很多的理论都是从国外间断地引入,因为金融理论的先天不足,金融市场的后天失调,所以出现很多无法单纯地用金融理论来解释的市场现象。中国国情、文化毕竟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太大的差异性,大量新概念的灌入还需要我们鉴别、改良,变成自己的,至少是适用于自己国情的。如何在诸多金融理论流派中选择适合中国市场的金融理论,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们努力强化对一些基础性的金融理论的研究,只有不断更新教师体系的金融知识库,才能逐步完善高等教育中的金融学理论体系,才能使金融高等教育体系为我国现代金融经济发展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3 交叉学科的知识高度重复

笔者在数年的工作经验中,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自己所教的某课程会与其他课程出现知识高度交叉的情况,譬如国际金融与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与世界经济概论,产业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等。现代教育学理论提倡学科间的交叉互补,本来是很科学的方式,但笔者质疑的是某些课程的内容近似度太高,甚至达到数章的重复。适当的交叉学习会让知识更好地融汇互补,但高度的近似却有冗余不精之嫌了。当然这也有教材编写的原因,有些教材的编写有拼凑嫌疑,明明是货币银行学的教材,却要大篇幅地介绍资本证券。因此民办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如下困境:当教学内容重复时,课程内容却自成体系或强调有必要重复的阻力而难协调。

4 金融理论与实践应用的割裂?

民办高校近些年比较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金融实验教学设施也在逐步完善中,专业课一般都有配置一定时量的实训课,但在教学过程中,依然会遇到一些问题:(1)部分教师实践经验匮乏。民办高校的教师日趋年轻化,很多教师硕士或博士刚毕业就担任专业教师,可能从未有过社会实践经验,金融理论需要实践指导,但是这些年轻的教师们自身就缺乏实践经验,就很难在金融实验中给予学生较专业的实践指导。(2)由于民办学校经费紧张,实验室的配置不完善,机房很有限,实训的时间太短,以致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内容难以合理分配。(3)市场信息瞬息万变,理论难以完全指导实践。我国的资本市场具有其特殊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无法用西方金融理论解释或与金融理论相悖的市场现象,这就得对专业教师的金融知识深度与广度提出更高要求了。

为了适应金融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巨大变化,民办高校的金融学教学模式必须做出可行性的改革,相关的教学技巧与方法也必须得到创新。笔者认为,在教学模式的更新中,应该通过这些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

(1)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正确处理专业必修课、限选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既要保证教育部规定的大学本科教育基础课和金融专业核心课程的完成,又要控制好专业课与选修课课时的比例,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不能忽略学生个人兴趣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改变原来的“专才”教育模式为“厚基础,宽口径”的通才教育模式,给予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权。

(2)金融市场的日新月异使金融学理论一直处于快速更新的状态,这会对传统的金融教学方式提出极大的挑战。民办高校的金融教师必须加强对新型金融产品、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的研究,新的教学内容必须融入对金融电子化技术、金融创新等课题的最新研究成果,保持金融教学的前瞻性,与金融经济的发展同步。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课堂上可采取一题三问、一问三答启发式的教学模式,诱导学生去探求金融规律,激发他们学习金融的热情。

(3)民办高校的教师应强化自身的专业技能与对专业知识的整合能力,青年教师切勿照本宣科,应多查阅相关专业资料和实证研究,以弥补自身实践经验的欠缺。同时拓展自己的知识脉络,授课时详略得当,能灵活地整合交叉知识点,在巩固学生记忆的同时,也不至于冗余啰嗦。

5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建设

进一步完善金融实验教学体系,有条件的民办高校可为青年专任教师提供实践实习或实务培训的机会,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定期或不定期地聘请校外专家、学者举行专题讲座,介绍金融市场及其业务发展实况。此外,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研或者参与社会实习,以零距离地接触生活中的金融实际问题,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完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虽然金融教学的手段、方法和教学内容等都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教学成效也有显著的提高,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仍需要被探讨和研究,只有不断地探索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余扬,盖锐.金融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创新思考及方案初探[J].浙江金融,2008(2).

[2] 汤洪波.金融学教学改革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4).

[3] 张慧.高等学校金融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2).

金融生活论文范文3

【关键词】金融创新;发展;金融行业

一、金融的概念界定

(一)在国内金融概念的发展历程

对于金融的概念界定,有的学者如高翔、陈东将“金融通常解释为货币资金的融通,或指货币资金的流通和周转,它是在货币资金盈余者和短缺者之间调剂货币资金余缺。由于这种货币的融通,往往同信用联系在一起,因此金融又是货币流通的调节和信用活动的总称。”

“而在我国近代金融一词的概念及发展如下,‘金融’一词产生于近代,由日本传入我国。我国古代没有‘金融’这个词,但货币、信用及其有关活动则起源很早,没有‘金融’的词汇,而有‘金融’的实际。在近代,中国银号、钱庄常有金融融通之说,其意义与金融相近,但正式用‘金融’一词来表达事物的是在我国近代银行业(1897年5月27日,中国通商银行成立,标志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开端)兴起以后。民国元年(1912年),北京政府财政部文件中曾有‘自去秋以来,金融机关一切停滞’之语,那时‘金融’这个词的含义仍不明确,也没有在社会上广泛使用;1915年编写的《辞源》中收有这个词条,解释为‘今谓金钱之融通曰金融,旧称银根。各种银行、票号、钱庄曰金融机关。’那时‘金融’还是个新鲜的词。1920年,北洋政府发行‘整顿金融公债’用以解决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停止兑换的风潮,以后‘金融’一词就与银行业务活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与“财政”相区别的概念,被广泛地运用。”我们接下来看一下金融一词在西方国家的演绎,在17世纪,金融从物质生产部门中分离出来,初步形成独立的产业。它的发展以物质生产规模和水平为基础。因为本文主要是针对国内的金融w系的研究,因此在此就不对国外金融进行过多的介绍。

我们再来看一下,陈东学者对金融这一词发展历程的介绍,在他的《金融概念的传统规范及其发展》一文中这样写道:“‘金融’一词产生于近代,由日本传入我国。我国古代没有‘金融’这个词,但货币、信用极其有关活动则起源很早,没有‘金融’的词汇,而有‘金融’的实际。1915年编写的《辞源》中收有这个词条,解释为今谓金钱之融通曰金融,旧称银根。”

二、金融创新的发展

关于“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大多数都是以奥地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The THeory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一书中的关于企业“创新”的定义为理论基础。同时,北京大学陈岱孙、厉以宁主编的《国际金融学说史》根据熊彼得经济创新的定义将金融创新定义为:金融创新就是在金融领域内建立“新的生产函数”,“是各种金融要素的新的结合、是为了追求利润机会而形成的市场改革。金融创新浪潮的兴起与迅猛发展,给整个金融体制、金融宏观调节等经济发展乃至世界经济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我国近年来的金融创新,无论实在品种上、工具上还是在制度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三、金融创新理论对金融行业的影响

对于金融创新对金融行业的影响,我主要想从杜莉、张云学者在《吉林省金融创新效应及其提升》的文章中所提出的金融创新动因方面进行论述,主要包括:“第一,顺应需求的动因,是为了顺应人们财富增长后对金融投资品的需求、防范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等需求而催生金融创新;第二,顺应供给的动因,是指在出现新交易技术、新产品、新经营管理理念的背景下,金融部门出于维持自身可持续发展、追逐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而推出创新;第三,规避管制的动因,主要是金融部门为了回避或摆脱内部和外部制约而催生的创新,其中,内部制约分别包括金融机构内部传统的增长率、流动资产比率、资本率等管理目标,制约包括金融当局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金融市场的一些约束。”接下来我们逐一看一下每个金融创新得动力因素对金融行业的影响:

1.二位学者在文章中提及的第一个动力因素就是也就是说金融创新是时代的产物,顺应金融行业发展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运用而生。它的产生对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使金融行业在早先的基础上发生了由量到质的变化,为这个行业增添了新的色彩和发展动力。

2.第二动力因素,这一点是金融行业为了让自己在社会这个大的网络中更好的发展,而实现的自我突破。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社会就相当于一个网络一样,但是这个网络是无形的、确真是存在着,在网络中,存在着不同的节点,每个节点就相当于一个社会位置。我们都生活其中,利用位置上所赋予的权利和资源去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同时,我们又受限于其中,无法逃避这个网络对我们社会活动的限制,这时,我们只能在不违背“网络”所制定的规则下,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网络中占据最佳位置,实现对利益的追求。金融创新理论的提出、建立与发展其实就是如此,只有这样,金融行业才能不断发展与进步,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

3.金融创新动力因素的最后一点,主要是为了规避金融在发展中的限制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案。正如我们所知事物都是螺旋上升从而不断发展的,那为什么不是直线上升从而发展呢?其一,是因为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一定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其二,在事物从量变实现质变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阻碍,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改变进步的方法,提升进步的思维等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因此,快速、直线的发展可能暂时是有效的,但是必当收到阻碍,从长远的角度看来是不科学的、不合理的,不能够长期的适用。

四、小结

金融创新的动力因素促进了金融创新理论的不断升华与进步,金融创新对金融行业的发展是起到推动作用的。通过金融创新理论实现不断地突破,通过实践不断验证与修正理论的不足从而也实现金融领域的创新。因此,在金融领域我们应该坚持创新,不断创新。为我国的经济作为贡献,为我国的发展填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高翔,陈东.金融概念的定义演变[J].兰州学刊,2005(3).

[2]陈东.金融概念的传统规范及其发展[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4(3).

金融生活论文范文4

关键词:金融中心;金融聚集;区位优势;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6)11-0004-05

20世纪70年代,伴随金融国际化引发了学术界对金融中心研究的兴趣。通过对现有文献的考察梳理发现,金融中心的成因是理论研究的核心,可以归为三类:主体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客体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和环境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

一、主体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

主体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强调从金融机构出发对金融集聚现象的研究,揭示金融中心产生的原因。根据研究方法与学科背景的不同,主体析因型理论可分为:自然发展理论、政府引导理论、金融聚集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及地理区位理论。

1.自然发展理论。

自然发展理论也称“需求反应理论”,认为金融中心产生是顺应经济发展需要自发形成的,强调金融中心是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具体而言,一个地区经济增长必然对金融服务需求相应增加,通过市场机制刺激金融供给扩大,于是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逐步扩张,即一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是对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自然反应。

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自然发展理论进行了论述,大致包括两方面:经济发展金融中心论和城市发展金融中心论。(1)经济发展金融中心论。经济结构主义学者克拉克(C.G.Clark)、库兹涅茨(S.S.Kuzenets)和霍夫曼(W.G.Hoffmann)等人通过大量统计分析得出:在三次产业结构演化决定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时,第三产业将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金融业在经济中据核心地位,相应地,金融中心的形成是这种核心作用的主要载体。罗斯托(Walt W.Rostow,1960)在《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中进行了类似论述,认为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分为:传统发展阶段、经济起飞前提阶段、经济起飞阶段、经济成熟阶段、高额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等六个经济成长阶段,每个阶段的演进以主导产业部门的更替为特征。就一个城市而言,如果希望能在一个国家、地区甚至全球范围举足轻重,在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后主导产业要趋向服务业,金融业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动力。(2)城市发展金融中心论。Gras(1922)提出了都市发展阶段论,认为一个城市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商业阶段、工业阶段、运输业阶段和金融业阶段。金融业处在城市发展的最高阶段,与商业、工业和房地产业相比,金融业具有更大的集中度。因此,金融中心作为金融业集中度的一个典型标志,相伴城市发展而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自然发展理论强调金融中心的形成依附于经济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产物。金融中心的产生是适应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并非政府意志或政策的结果。自然发展理论是最早的金融中心发展理论,对传统型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很好的解释力。

2.政府引导理论。

政府引导理论也称“供给引导理论”。与自然发展理论不同,该理论认为金融体系产生可以先于经济增长,相应地,金融中心形成也并非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而是在政府努力和扶植之下产生。即金融体系的扩张能提高社会资金配置效率,增加储蓄刺激消费,从而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这种理论强调:(1)金融体系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动员储蓄、分配投资的主动性;(2)金融体系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先行性;(3)政府在推动金融体系的主导性。政府引导理论下的国际金融中心,所具备的条件不是在经济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自然形成,而是国家有意识建设的结果。一般认为,政府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政府承诺。即进行金融中心的整体规划工作,指明发展目标与方向;(2)政府立法。金融中心的建立实质上是一国金融体制市场化和国际化改革的系统工程,金融改革多由政府撰写草案、直接立法;(3)政府推动。面对本国金融体系不完备和金融运作环境落后,政府可以两种方式为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动力:出台创新政策和优惠政策。前者鼓励开辟新的金融市场或金融业务;后者以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外国金融机构进驻,形成比较优势;(4)政府监管。要求政府维护公平竞争,制裁违规操作,防范金融风险,使金融市场稳定发展。二战后崛起于新兴工业国家的东京、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是这一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典范。

政府引导理论强调金融中心的发展动力来自政府力量,政策取向多奉行积极干预的经济政策。政府引导理论打破了金融中心只能在经济实力雄厚国家产生的论断,提出了政府政策引导对金融中心形成的重要推动作用,成功解释了20世纪中期以后大量区域金融中心、离岸金融中心的产生与发展。

3.金融聚集理论。

金融聚集理论是从金融聚集效益出发对金融中心进行理论阐释。与前两种理论不同的是,对金融中心产生采取“倒叙手法”,即由果推因,认为金融中心的形成是为了获取金融聚集效益。弗农(Vernon,1960)认为,城市吸引着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需要面对接触的产业和服务业,吸引着那些以较快的互动速度为必要条件的行业。纽约港吸引了批发商,批发商带来了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又引来了全国性公司的核心机构。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74)指出:“单一金融中心的效率性类似于增加单一法币的效用。每个地区在对外收付时,并不是分别于其他地区进行结算,而是与单一金融中心进行结算;如此,只需要n-1 个渠道,而非n(n-1)/2个。...法国将商品经销集中于巴黎的做法遭到众多的批判;随着运费的上涨,商品清算中心的效率必定明显下降。但是对于货币支付来说,作为一国系统顶点的核心金融市场和作为各国金融中心顶点的单一国际金融市场的效率性是毋须置疑的”,即认为金融中心的集聚效益主要体现在跨地区支付效率和金融资源跨地区配置效率的提高。杨小凯(1991)建立了一个关于城市化和分工演进之间关系的一般均衡模型,模型显示,“如果所有居民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地方形成一个城市,那么,由于交易距离的缩短,交易效率会大大提高,从而分工水平和生产力水平也会大大提高。”由此可见,金融中心作为一种产业集聚形式,有利于金融集聚效益的提高,这种金融集聚效益集中表现在两方面:其一,集中交易能够提高效率;其二,近距离交流与沟通便利。

4.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基于金融活动的外部性,强调金融中心形成的原因是规模经济。19世纪末期,新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Marshall首次提出了外部性概念,认为外部性包括两个方面: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前者有赖于个别企业本身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后者是该产业的一般发达水平,往往因许多性质相似的小企业集中而获得。此处的规模经济理论主要针对金融活动的外部经济,又称外部规模经济。韩国经济学家Pak(1989)将规模经济理论应用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和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因分析。指出,规模经济是大规模经济活动所体现的经济优势,企业规模扩大可以节约各方面的费用,使设备和劳动力配置合理提高生产效率。跨国银行为了降低成本也会采取扩大经营规模的战略,在不同的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行,将银行服务的成本分散到全球金融业务。当一地区跨国银行的数量增多、规模增大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银行中心便形成。我国学者潘英丽(2002)进行了修正和重新解释,提出:金融中心的建立可以形成外部规模经济:①节约周转资金余额,提供融资和投资便利;②提高市场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和投资风险;③金融机构合作得以开展,辅产业得以共享。此外,冯德连、葛文静(2004)对此也进行了阐述:外部规模经济是指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微观经济单位在空间上彼此接近时,所产生的降低成本和增加收益的经济效益,是促成生产和经营单位空间聚集的主要动因。并指出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四种外部经济:行业内银行之间的协作,金融机构之间共享基础设施,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邻近,信息沟通的快捷。

规模经济理论在金融中心形成原因方面的研究强调的是金融外部规模经济,正是由于这种规模经济的优势,才使得金融中心得以建立并不断壮大,与金融集聚理论相同,也是一种“由果推因”的理论。

5.区位优势理论。

区位优势理论将地理因素纳入国际金融中心的研究之中,指出区位优势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主要依据,并构建了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地理条件。(1)促使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区位优势:①时区优势。金融中心的营业时间和其他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衔接,成为国际金融市场连续运转的一个环节。随着金融交易全球化的进展,跨境、跨时区的金融交易大量增加,客观上要求金融中心必须处于适宜的时区;②地点优势。金融中心靠近经济迅速增长的国家,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保持稳定发展,确保稳定的金融交易和资金流动需求;③交通优势。金融中心应具有优越的交通、通讯设施;④政策优势。中心所在地政府对金融业采取自由化和国际化政策,提供税收方面的优惠便利。(2)构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地理条件。①地理上集聚的银行数量;②生产者服务(法律、会计、保险、不动产和管理咨询)的广泛可得性,及相关银行能够迅速运作的熟练的劳动力市场;③先进的交通通讯系统;④外国银行对客户的接近可能;⑤存在新的国际客户;⑥政治稳定性和法规的可预见性、连续性、灵活性及与国际法规的可衔接性;⑦合适的时区;⑧较低的经营成本。

区位优势理论开辟了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理论研究的新视角,通过对地理区位的研究,总结出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地理依据,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地区分布做出了较好解释。

综上所述,主体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在揭示金融中心形成原因方面可以作以下概括:(1)分别以顺序与倒叙两种方法这里的顺序与倒叙分别指金融中心理论在研究方面存在的两种分析方法,既由因推果型和由果推因型。研究金融中心产生的原因,前者揭示了经济基础与政府引导对金融中心建设的决定作用,后者阐释了金融聚集效益和规模经济是金融中心存在的微观基础;(2)研究视线较为开阔,通过地理因素纳入金融中心成长的分析,阐明了区位条件在金融中心建设中的重要性。

二、客体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

20世纪后半期国际金融市场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离岸金融中心星罗棋布,成为该时期金融中心格局的显著特征。在此背景下,部分学者从金融产品出发研究金融中心的发展,形成了金融中心理论的第二派别――客体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该派理论的代表是金融产品流动性理论。

金融产品流动性理论认为,金融活动交易成本越低,金融产品的流动性越强,金融市场的效率越高。为了节约金融交易过程中的成本,金融业务倾向于向某一些地方集聚,促成了金融中心。瑞斯托・劳拉詹南(Risto Laulajainen,1998)指出,一种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或一个重要国家的政府债券实际上是一项商品,在各个地方都可以同等交易,逻辑上这种交易更倾向于在流动性好的金融中心进行。那么金融中心是如何增强金融产品的流动性的呢?一般认为,金融中心主要从两方面促进交易成本的下降,增强金融产品的流动性:(1)金融中心作为集聚地,降低了评估成本。阿伦和斯特米洛(Allen &Santomero,1998)指出,由于资产评估的固定成本存在,导致了金融中介相对于个人的优势,使成本得到分解,比个人更容易分散交易成本。也就是说,更能使分摊到的平均成本下降。由此进一步分析,金融中介的集聚将使上述资产评估成本的下降幅度继续加大,更多金融中介集聚会使得既定的成本分摊力度加大,投资者可以在众多金融中介机构之中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一家作为合作伙伴;(2)金融中心作为金融中介的集聚地,降低了金融交易的信息成本。由于金融中心不仅是机构、人才和技术的集聚地,还是信息的集中地,在金融中心交易双方更加容易获取相关交易的业务信息,降低信息非对称性和信息搜索成本,从而提高交易效率。由于该理论主张交易成本降低进而带来的金融产品流动性提高是金融中心形成的主要动力,相应地,一些不具备雄厚经济背景的国家同样可以建立金融中心,实施灵活的行政管理、宽松的法规及优惠的税收等区位软环境措施。

以金融产品流动性理论为代表的客体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是金融中心理论的一个分支,将金融中心形成原因的研究深入到更加微观的领域。通过金融流动性与交易成本关系的透视,揭示了金融中心产生的另一微观基础――降低交易成本的区位软环境。

三、环境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

20世纪末期经济全球化发展逐渐加快,信息经济飞速发展,金融创新日新月异,世界环境变化对金融中心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除纽约、伦敦等全球性金融中心外,区域金融中心和离岸金融中心的更迭频率加快,衰败金融中心的销声匿迹与雨后春笋般的新兴金融中心,构筑了这一时期的动态画面。为此,关于金融中心的研究也调转了画笔,部分学者将兴趣转移至外部环境的观察,形成了环境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具体包括信息流金融中心理论和金融创新金融中心理论。

1.信息流金融中心理论。

信息流金融中心理论是金融地理学的一个研究分支,从信息角度解读金融中心在地理空间的位移。认为,金融中心在提供专业及高附加值的中介服务,很大程度上依存于信息。金融中心不仅是信息的收集者和使用者,也是将低层信息升华为有机信息的中转站。信息与金融中心唇齿相依,前者主导着后者发展的步伐和方向,后者导将前者走向高层次。简言之,信息流是金融中心发展的先决条件,金融业也可被喻为“高增值”的信息服务业。波特尔斯(Porteous,1995)强调塑造和发展金融中心的背后力量,大致上可以从“信息外在性”(information externalities)、“信息腹地”(Information Hinterland)、“国际依附性”(International Attachment)、“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和“不对称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来解释,这些力量是金融中心地位的决定因素。金融中心发展需经历两个阶段:①首先创出一个最方便到达,同时又能以最高利润去开发信息流的“信息腹地”;②着重对外界(其他信息腹地)的联系,条件在于该地区能否频繁有效地接收加工外来信息。此外,不对称信息与默示信息(意义含糊、不明确和难以理解、具有广阔文化和社会背景)被认为是金融中心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这种信息的传递与获得具有歧视性和边际成本递增性,要想准确利用默示信息的价值,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接近信息源。在全球化经济体系中,由于金融市场日趋投机,金融机构应该进驻信息腹地,凭借“地方”信息辨析市场。当金融机构为了冲破地理约束,大规模集中到信息源时,金融中心便水到渠成。对于信息流理论,Porteous(1999)还指出“信息外在性”和“路径依赖”能协助了解金融中心在区内主宰的因素,“不对称信息”和“信息腹地”理论能有效解释为什么传统的金融中心会被取代。

综上所述,信息流金融中心理论充分结合了信息经济的时代背景,强调信息在金融中心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可贵之处在于,能够对金融中心地理位置的迁徙做出合理的解说。

2.金融创新金融中心理论。

该理论从金融中心与金融创新间的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对二战后金融创新与金融中心的伴生现象解剖发现,每一次成功的金融创新都会创造出新的交易与新市场,新市场又常常孕育新金融中心的形成。20世纪60年代,开曼群岛将金融和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重点发展。为了吸引外国金融机构,制定了极为优惠的税收制度:不征收所得税、资本利得税和遗产税;离岸金融业务免税,大部分国内商业活动可以免税或非常低的税金。开曼群岛的优惠政策很快吸引了大批金融机构进入,在随后的几年里逐渐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此外,通过类似案例研究发现:(1)金融创新是当时该地区政治、经济、金融因素共同酿造的结果,会给地区性金融市场带来竞争优势(尽管会随其他金融创新产生而消失),但这一过程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在市场中的集聚,为该地发展成为金融中心提供了契机。为此,金融创新为金融中心创造了时机环境;(2)金融创新隐含着政府的作用,因此,金融创新理论下的金融中心是政府推动的产物。因此,金融创新理论某种意义上是政府引导金融中心理论的一种变形,对二战以后东京、新加坡、开曼群岛等金融中心的发展进行了较好的解释。

由此可见,环境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较之前两派理论最大的不同,在于对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阐释是动态描述,不仅指出了金融中心产生的条件与时机,还揭示了金融中心催生更迭的主要原因,即金融中心的破土与没落和环境变迁息息相关。环境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开创了金融中心成因研究的新视角,使理论体系更为全面。

图1金融中心理论体系图四、总结与展望

纵览百年来金融中心理论的发展,构筑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研究过程中显现出如下特点:(1)多视角、多学科和多样化研究。金融中心包括了传统的功能性金融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及新兴的离岸金融中心。每一种金融中心的形成都有其内在的动因,为了使研究更加准确化,理论研究百家争鸣,随着世界金融发展的日益复杂化,这种研究将更加兴盛;(2)金融中心理论与时代变迁血肉相联。每个金融中心的萌生与消亡,每一次金融中心的地理漂移都与经济金融背景的变化相互交织,反映了时代经济金融重心的潮起潮落;(3)研究角度日益微观化。早期的金融中心发展理论主要立足宏观角度对金融中心进行剖析,很少注重微观层面;后期的理论如金融聚集理论、信息流理论更加注重微观基础的研究。金融中心的形成是一个金融机构集聚的过程,内在推动力往往是来自微观层面的需要。从宏观向微观的研究思路转换昭示了金融中心理论研究的更加深入。

依据理论研究和当前世界金融的发展趋势,我们对金融中心问题的研究有两点展望:(1)国内金融中心建设将成为新的研究方向。基于各类金融需求的多样化,多层次化已成为当前金融中心发展的重要趋势,全球性金融中心、区域金融中心(或洲际金融中心)和国内金融中心并存的金融中心体系正在加速形成。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现有的经济实力对于建立有影响的区域金融中心乃至全球性金融中心只是杯水车薪,为此,国内金融中心建设将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建设国内金融中心将成为下阶段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2)金融中心运作与金融安全将成为研究内容。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风险传递的速度与力度与日俱增,各个金融中心在推动金融便捷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容易充当金融风险传染的渠道。协调金融中心运作与维护金融安全,不仅对国家金融稳定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金融中心的持续发展也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Powell, Ellis T. The Evolution of the Money Market[M]. London:Frank Cass, 1966: 75-82

[2] C. P. Kindleberger.The formation of financial centers: a study in comparative economic history [D].Princeton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finance No. 36, 1974:2, 9-10

[3]温斯托・劳拉詹南.金融地理学[M].孟晓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5-38

[4]Johan Hauknes. Innovation in services A questionnaire survey[EB/OL]. 省略/dataoecd/26/54/1827146.pdf

[5] Kuznets, Simon. Suggestions for an Inquiry into the Economic Growth of Nations[J].New York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1949:3-20

[6] W.W. Rostow.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A Non-Communist Manifesto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0: 4-16

[7] P. L. Cottrell. Clustering: As an Economic Phenomenon[R].A Diebold Institute Entrepreneurship and Public Policy, Cambridge, 2002: 6-8

[8] A. G. B. Fisher.The Clash of Progress and Security[M].London, 1935:67-85

[9] 胡方荣,张恒安.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及特征[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3):42-43

[10]黄解语,杨再斌.金融集聚论:金融中心形成的理论与实践解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67-89,164-221

[11]H. C. Reed.The ascent of Tokyo as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60:3-11

[12]Vernon R.Metropolis[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85:101-127

[13] 同[2]

[14]Xiao Kai Yang and Jeff Borland. A Microeconomic Mechanism for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199-201

[15] 向昀,任健.西方经济学界外部性理论研究介评[J].经济评论,2002,(3):58-63

[16]Park, Yoon S. and Musa Essayyad. International Banking and Financial Centers[M].Boston, Kluwer, 1989:68-84

金融生活论文范文5

(一)有效金融市场

在20世纪最经典的经济命题便是有效金融市场的提出,该命题得了了很多坚实的经验和证据的支持。金融市场指证券价格体现了获得信息变化影响的市场。有效的金融市场以三个假定为前提:一是投资者,他们是理性的,合理评估证券的价值;而是如果某些投资者不理性,但是引文彼此随机进行交易,非理性的行为相互抵消,不会影响证券的价格;三是特定的情况下,虽然非理性的投资者犯了错误,但是由于有理性的套利人,通过他们消除非理性人对价格的影响。但是作有效市场假说也存在很大的缺陷。主要是因为有效市场理论的前提设定,建立在假设人理性的基础上。因而在二十世纪末,有效金融市场理论受到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考验。首先理论所假定的投资者完全理性便遭到了质疑,许多投资者的金融行为不是依据信息购买决定。其次一些金融学家研究得到人的金融行为是经常以同样的方式而不是偶然地偏离理性。最后,理性的套利源于套利机制,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套利充满风险,作用局限。

(二)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借鉴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从金融人员的情感、态度等角度分析金融市场非有效性问题,修正有效市场理论的理性假设。在行为金融学理论中,金融行为直接映射经济利益,反映行为者的认知方式、期望、收集信息和价值观念能力。行为金融学主要研究通过建立一套模型,讨论投资者如何决策和确立金融市场的实际价格。行为金融学将金融理论核心从资产定价转向参与者的行为。但行为金融学能还不能成为金融分析的新范式。因为行为金融学存在很多不足,缺乏边界清晰和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无法整体解释金融行为,对于有效市场的批判太极端,忽视了社会机制在非理性背后的作用。从社会学角度看,任何金融行为都应发生在社会场域中,并受到文化、思想观念以及制度的塑造。而行为金融学的主要问题是忽视了非经济因素对于金融行为的影响。当然,行为金融学在反省批判经典金融理论,为进一步突破金融行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金融行为研究的经济社会学维度

在古典时代,马克思、齐美尔等学者便开始研究金融行为。但是一直到20世纪末,这一领域才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取得一些成果。这些研究主要包括四大关系:银行角色、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的关系;股票价格形成社会机制、金融投机集体行动、资本市场风险资本投资选择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社会结构以及制定对于金融公司的合并行为影响;政府角色以及资本市场管制之间的关系。由于经济行为主要表现在金融行为上,经济社会学研究重点便是金融行为的研究,标志着经济社会学不断深化。新经济社会时代,格兰洛维特提出经济行动应嵌入具体的社会关系观点。这个观点作为核心假设,得到广泛地运用和发展。以保罗•迪玛吉奥和理查德•斯科特等为代表的社会经济学家组织开展研究新制度主义,探讨组织制度化结构、组织以及制度环境的关系等。从文化角度批判一切还原为成社会结构绝对主义倾向,将文化要素纳入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当代的金融行为研究中较为明显的是综合性的研究。经研究全球大型投资银行的交易员的知识性以及关系性嵌入的问题,卡林和尤尔斯认为金融市场关注的交易行为主要涉及权利、金钱、债务以及风险等。在全球金融市场,交易活动其实是相互分离的互动秩序,主要通过交易员之间全球性的沟通以及交流完成全球性的市场交易。它具有谈话方式的制度性、互动内容的经济专一性和谈话语言的全球性的特征,反映全球金融市场以知识为基础,数字描述以及解释着通过屏幕介质表达出的全球市场情况。这种情况是价格信息的持续变化过程,是市场细节的不断被解释和更新过程。因此全球性的金融市场活动既是一种知识和关系嵌入,是金融活动嵌入到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持续交换信息关系。总而言之,这种嵌入既是关系性的,同时也是建构性以及构成性的。

三、在经济社会学中金融行为理论的扩展

从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以来,全球的金融危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金融体系的完善都使金融市场的政策以及交易模式发生了变化。而政治以及经济格局的变化又使得各国的金融市场被卷入全球经济治范畴,金融影响已经超过了其市场木身。在新经济社会背景下金融行为和社会生活的联系紧密相连。借助新制度理论以及社会网络,以美国商业银行为例研究,银行全球化是一种组织现象,组织和决策者推动。因此金融行为其实可以看成是一个行动方式,以网络形式散开,借助社会的网络关系影响其他的企业。以证券股票以及期货市场为例研究,金融行为是在社会和文化中的系统行为,其交易过程包括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等因素,是三方共同作用的成果。金融市场作为文化系统,绝不是简简单单地重复,他体现了相互之间的理解,促使人们选择不同的交易,随着时间理解也会制度化。这种制度会逐渐发展成为金融行为的依据,同时金融文化随着金融行为在交易过程中不断产生、变化和发展。

四、结束语

金融生活论文范文6

[关键词]民间金融 界定 金融活动

在中国民间金融一直存在,而民间金融理论研究比其实践产生要晚的多。近年来,在农村,尤其是沿海地区农村,如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民间金融发展极快,甚至支撑起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其速度之快,远远超过人们的想像,民间金融方显示出它的市场特征和比较优势,于是研究民间金融的文献才多起来,理论界和管理层也开始关注此问题。然而对民间金融所持有的态度,各类学术研究和官方言论、政策对此褒贬不一。究竟何为民间金融,迄今为止,对于民间金融这一概念尚未形成大家公认的定义。为了使政府能以市场化方法合理引导民间金融、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特征的科学的民间金融组织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民间金融的优势。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对民间金融进行合理的界定。

一、界定“民间金融”应该考虑的问题

讨论民间金融,首先厘清概念。一般来说,对于正式金融体系之外的金融活动,人们都会把它称作为“地下金融”、黑市金融、非正规金融或“草根金融”等,把它看做是一种要取缔的东西,但实际上,在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它是必然要走过的一种二元金融结构。因此,在本文看来,这些所谓的民间金融,它相对于有组织的金融体系来说,是政府金融管制、金融压抑外一种民间自发形成的融资关系。对“民间金融”这样的理解,这就使得我们把它当作一个中性东西,没有正式与非正式、正规与非正规之分,更不是一谈到民间金融就坚决予以否认的问题,因此要界定民间金融就要考虑如下几点。

1.从事民间金融活动的机构或组织是否已经在国家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如浙江省曾有三家私人钱庄领取营业执照,但因金融监管部门认为非法而被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虽然得到地方政府的认可,甚至被乡村政府直接控制,但没有得到当时的监管机构——中央银行的认可,处于不合法地位,最后被作为非法金融组织取缔了。

2.民间金融活动是否为非官方性质的。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融资活动的参与者是非官方的,即借贷行为是个人或非国有制企业在之间发生的;(2)资金的来源是非官方的,民间融资活动所有的资金都来源于居民个人或私人企业;(3)从事资金融通的组织机构的所有者是民营的而非国有的;(4)资金的运作是民营而非国营的,即民间金融应该属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民营金融,它也涉及到所有制概念和经营机制。

3.民间金融活动是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目前就民间金融按其组织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形式:一是无组织无机构的个人借贷和企业融资;二是有组织无机构的各种融资会;三是政府没有认可的有组织有机构的各种融资形式,如私人钱庄、典当行、基金会等。也有学者把民间金融的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临时的无组织融资的民间借贷为第一阶段;有组织、专业化的民营金融是第二阶段。

4.民间金融的正式与非正式性。许多文献文章认为民间金融是非正式(非正规)的,而官方金融才是正式(正规)的,本文认为采用中国人惯有的意识来分辩民间金融的“根正苗红”问题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因为民间金融活动的重要性是十分明显的,所以,政府必须反思对民间融资活动的政策,建立一个规范民间融资活动的秩序框架,而不是简单地禁止。公民有正当的需求,政府的制度供给就应该面向公民的正当需求,禁止民间融资活动在此意义上是与公民需求和偏好背道而驰的。此外,民间融资活动基于民俗、传统、文化,如果政府认为只要有它所一手创设的正式制度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话,那就是哈耶克所批责的“理性的狂妄”。

5.民间金融非法与合法性。本文认为当民间金融合法时,国家才能提供规范民间融资活动的秩序框架,使其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纳入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范围之中。“民间金融跟地下钱庄没有任何关系”,两者的区别,亦可从央行下发的文件中窥得究竟:民间金融是相对于国家依法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融资而言的,泛指非金融机构的自然人、企业及其他经济主体(财政除外)之间以货币资金为标的的价值转移及本息支付。央行特别强调,民间金融是游离于官方金融机构之外的、以资金筹借为主的融资活动。据此定义,民间金融是合法的,而地下钱庄(地下金融)是非法的,属于国家依法取缔或打击之列。

二、“民间金融”的界定

从以上的分析中得出,民间金融既不是指地下经济中没有注册的、非法的、无组织的民间资金融通活动,也不单是指有组织的或已经注册了的民间的资金融通,本文认为应该有如下的定义:民间金融泛指一切非官方性质的(即不由官方出资或官方经营),非国有制性质的,主要业务发生在个人或非国有制企业之间的各种形式的符合法律规范或道德规范的资金融通活动的总称。当然这一定义自然排除了既不合理也不合法、对社会有害的从事非法洗黑钱活动的黑色金融。理由如下。

1.“金融”,即资金的融通。只要商品经济存在,就必然存在金融。金融本身不带有任何制度色彩,但金融的具体形式是随着客观经济条件或经济形式的演变而不断发展的,任何金融形式的出现和存续都会有其经济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金融只有形式的高低级之分,先进与落后之分,而没有正规与非正规之分,假如有的话,也只能是人为的制度或者体制的设置的结果。如果说民间金融是非正规金融,是相对于正规金融而言的,即在正规金融体制外运作的金融机构体系,通俗地讲就是不合理或者不合法的金融。这种称谓实际上就是一种人为的制度歧视。

2.民间金融的定义规定了其合法性,排除了非法的融资活动。即把所谓的地下金融(灰色金融和黑色金融)排除在外,因为研究民间金融旨在将其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管理机构常规管理系统的金融活动,应该为民间融资活动设计一种法律框架秩序或者央行监管制度,使得民间金融活动走出灰暗地带,使得公民放心、政府放心,使得我国民间融资组织与活动与现有官方金融结构并存,从而形成一种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性金融秩序。

金融生活论文范文7

关键词:教师;金融;大学生;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2)03-0079-04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03.20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按照高等教育目标的要求,对在校大学生开展的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大学生深入实际、深入社会,并“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教育活动,是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教学计划内的实践环节,如专业实习、试验、社会调查、毕业设计等。二是教学计划外的实践活动,如校园文化活动、勤工助学、青年志愿者“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等。

在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学术报告会”上,联合课题组向社会了针对全国近百所高校的6000多名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所做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高达52.14%的大学生将“缺乏社会经验”视为最困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近年来,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选拔人才,大多提出了“有基层工作经验”的要求,很多企业单位在招聘的时候也直接询问是否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可见,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是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大学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金融业为基本方向,培养面向金融界,面向社会的应用型高等金融人才。金融专业毕业生必须适应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和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社会实践活动是金融专业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金融专业知识,更好地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应积极指导金融专业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巩固课堂上所学到的金融专业理论知识,激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全面了解社会,了解金融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把握金融业的发展动向和脉络,增强学生的金融实际应用能力。

一、教师加强对金融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的必要性

当前,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金融业要求培养的学生知识面宽、基础知识扎实、实际应用能力和适应能力强。但有些学校只注重金融专业大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社会实践活动;有些学校虽然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却不重视教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或者教师给予的指导不到位、不得力,社会实践收到的实效不大。这样导致学生毕业后眼高手低,实际工作能力差,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很不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应加强对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社会实践在这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强调:“高校要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统筹安排,抓好落实。要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安全预案,确保师生参加社会实践安全……要把实践教学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门课程和每一位教师,体现在专业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师的岗位职责中。要着重解决好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实验教学资源、实习教学质量、毕业设计质量、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教师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组织高校干部教师参加、指导社会实践。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都要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鼓励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要把干部、教师参加和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计入工作量,作为考评的重要依据,调动干部、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要组织大学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成果……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参与技术改造、工艺革新、先进适用技术传播,为经济社会发展献技出力。”

加强教师对金融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是师生受益、教学相长的。一方面,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由教师指导,提高了社会实践的效果,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接触金融行业企事业单位,了解经济社会实际发展的动态,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实践促进教学。教师可以结合经济社会实际,开展与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相关的科研课题研究,在指导学生的同时,教师在科研方面也有所体会和收获,这样,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工作与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有利于高素质金融人才的培养,有利于高校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

目前,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教师对金融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对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对大学生提高理论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金融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对金融人才的培养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都有重大的作用。

二、教师在指导金融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不够

金融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队伍涣散,组织性不强,教师队伍不稳定。有些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未纳入教学大纲,在教学计划上未安排第二课堂。有些高校主管部门、各院系监督检查社会实践活动的力度不大,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关心程度不够,致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弱化,社会实践的效果不好。由于金融专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专业性比较强,需要金融专业教师指导,但有些专业教师忙于自己的科研,不愿意担任指导教师,就算勉为其难担任了,也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重视,参与指导的积极性不高。

(二)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把握不够

对于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教师对金融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把握还不够,大学生对社会实践不够重视。有些学校采取分散实习为主,有的学生认为这种实践活动可有可无,往往应付了事;有的学生到相关单位拿总结报告以敷衍了事;有的学生在家上网搜索或找来报刊杂志将资料堆积、拼凑草草应付。这些错误的思想和做法导致社会实践活动无实效。

(三)教师指导社会实践与金融专业结合不够

有些教师不注重加强社会实践与专业的结合,社会实践与金融行业结合不紧密,与学生的专业结合不紧密,致使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脱节,学生对社会实践不感兴趣。有的金融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出于经济利益、保守秘密等原因,对于社会实践团队不能很好地提供便利条件,学生难以了解实际情况。有的单位把学生搞社会实践看成包袱、负担,不少学生只能通过个人关系达到社会实践的目的,这些导致社会实践不能很好地与金融行业结合。

(四)教师对社会实践的具体指导不够

教师对于金融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的具体指导不到位、不细致,致使社会实践流于形式,收效不大,甚至出现安全事故。有些教师对社会实践的前期准备不充分,不注重对社会实践各个环节的具体、动态指导,不注重实践活动的阶段性总结、全面总结,不注重社会实践成果的推广和转化。

三、加强教师对金融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的对策

(一)加强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

1.组建好指导教师队伍。通过自愿报名、层层选拔,让那些有意愿并热心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金融理论基础扎实、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担任金融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建立“社会实践指导教师人才库”。即选拔对学生思政工作经验较丰富的辅导员、班主任等教师,也选拔那些特别熟悉金融业运作、金融专业应用技能等较为突出的专业教师,确保指导教师队伍里既有善于组织管理学生的政工老师,也有善于专业指导的专业老师。将定位导师的优势指导方向,1名导师主攻1个方向。让学生在准备实践方案的时候就能根据实践的主题及专业需要,尽快地从导师库中选择合适的教师担任指导工作。组织协调好导师与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之间的双向选择,结合专业方向、个性、特长等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实践团队配备导师,可以安排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一名专业教师和一名善于管理的政工教师,相互配合、优势互补,从而更好地实施对金融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

2.调动教师指导的积极性。要调动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重要的一点是要将其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对其工作量的考评计算体系之中,把教师是否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的成效如何作为其晋升职称、评选优质课程和优秀教师的重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才能保障大学生高质量地完成社会实践活动。对指导教师进行必要的动员及培训,使教师提前掌握指导金融专业学生实践的技巧和方法,充分认识到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迫切性、必要性和重要性。一些在学科基础理论方面比较扎实的教师,需要加强实际操作方面的学习和训练。让教师认识到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在金融行业开展社会实践得到更多实际操作的锻炼机会,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成长为理论知识扎实、金融应用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

(二)加强对大学生思想认识的指导

1.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动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实践观,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激发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热情。指导教师可以通过《社会调查方法论》、《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等课程的开设,使大学生明确实践的目的意义、实践方案的制定、实践的方式方法、实践的总结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较高的优势,使金融专业大学生真正认识到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价值,消除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方面存在的种种错误的思想认识。可以通过讲座、座谈会等形式,让大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活动对加速其社会化进程,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促进其实践人生价值、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心理承受的能力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及信心都很有作用,要让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不仅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他们提高社会活动能力、就业竞争力等提供了锻炼的平台。

2.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会遇到一些问题,特别是社会上一些不良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可能会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加上他们的思想情绪容易波动,如不及时解决,势必会影响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对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掌控并妥善解决。指导教师要及时与大学生沟通,帮助大学生澄清思想上的错误认识,提高明辨是非及抗干扰的能力。

(三)加强社会实践与金融专业的结合指导

1.建立实践基地,促进社会实践与金融行业结合。有关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显示:从事银行业占金融毕业生总人数的34%,从事证基金业占21%,从事保险业占15%,从事企业财会类占22%[2]。关于金融行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调查显示,金融类企业选择有工作经验的金融专业毕业生占总数的30.23%,可以看出,用人单位选择有工作经验的高素质金融专业毕业生占总数比例很大。因此,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应与金融类企事业单位联合起来,与金融专业工作紧密结合。可以有针对性地在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等单位建立实践基地,加强校行、校企关系,通过给基地领导发聘书的方式,即聘任某些行长或厂长、经理来担任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老师,让在校大学生到金融单位进行社会实践,使他们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应用,树立起现代金融观念。要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选题上与合作单位的工作更紧密地契合,可以实施项目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合作单位的工作,培养学生运用金融工具、资料进行数据统计、观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增强与金融业单位的联系,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的就业。

2.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进一步加强以教学实践、专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规定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和任务,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从制度上确保开展社会实践的力度,有利于教师指导学生将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等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四)加强对实践活动的动态具体指导

1.指导学生做好实践准备工作。社会实践活动应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由主管部门牵头,以院系为单位,由高校专门安排指导教师带领学生有针对性的参与社会实践。教师要编制实践指导大纲,帮助学生制订实践任务书,并使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必要预防措施。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学生的人身安全无疑是放在首位的,指导教师应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害。

2.指导大学生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由于思想敏锐、思维活跃,很容易发现实践单位在管理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但由于自身知识能力的限制,常常对这些问题束手无策。这时,就很需要指导教师利用自身专业特长等优势,指导大学生们与实践单位的管理人员或技术骨干一起,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国内外前沿的理论和技术,有效解决单位在管理或技术中出现的问题,促进金融专业大学生把理论和实践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3.指导总结交流,推广和转化实践成果。实践结束以后,指导教师应继续指导学生利用假期完成社会实践总结报告,整理实践日记,及时上交。指导教师可根据实践中学生的表现以及社会实践总结报告完成的质量进行评比,按照比例推荐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汇报会,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做准备,同时推荐优秀实践学生参加学校或上级的社会实践先进评比活动。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推广和转化实践成果,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总之,加强教师对金融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极其必要、意义重大。要培养金融专业的大学生即要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解决金融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必须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重视教师对社会实践的指导。通过建设好指导教师队伍,促进社会实践与金融专业的结合,加强对大学生思想认识的指导,注重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动态具体指导等,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更好更多的锻炼,增长社会适应能力和金融实际操作技能,提高综合素养,成长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金融生活论文范文8

论文摘要: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目标实现的切实保障。为了适应现代金融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加强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文章分析了金融学专业加强实践教学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金融学专业实践环节改革的设想。 网

0引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培养优秀的金融人才是我国目前高等院校的一项艰巨任务。而实践性教学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操作与管理,面向业务第一线的应用型、实践性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保障。

1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必要性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沟通、协调、合作等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对构成学生的合理知识、智能结构,启迪学生思维、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教高[2001]4号)中已明确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高等学校要重视本科教学的实验环节,保证实验课的开出率达到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标准,并开出一批新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文科学生要按专业要求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要根据科技进步的要求,注重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提倡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根据经济发展对金融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发展状况,结合实际,笔者认为通过加强应用实践能力培养,有助于实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教学理念,创造具有特色的金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强应用实践能力培养,并不是忽视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忽视学生理论素养的培养,而是要进一步提高理论性课程的教学效率,以应用实践能力加强对理论性课程的理解,并为具有理论研究兴趣的同学提供技术支持。加强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也对教师,特别是从事理论性课程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课程的理论框架,而且要掌握技术工具和相关的描述和分析手段。 这就会形成教学相长的局面,促进教师教学和研究水平的提高。

2金融学专业实践环节改革的可行性

2.1 金融学课程微观化趋势对实验教学的要求20 世纪50 年代之后,金融学开始向现代金融学转型,其特点就是金融学越来越微观化、实证化、技术化、工程化,研究的内容包括资产组合理论、衍生产品的定价理论以及风险管理理论与技术等,其理论核心部分成为现代经济学最核心最主要的内容。现代金融学越来越多地从微观方面对金融进行研究,成为管理市场和指导微观企业行为的重要手段。因此,高等教育中的金融学专业更多是培养同时具备多学科知识,能将经济分析、数据处理、电子商务、软件应用与设计等工作融为一体,灵活自如地处理各类微观金融问题的人才。这种具备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更大,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金融学人才培养中应该重点关注和研究的方向。 2.2 金融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趋势对实践教学的要求20 世纪70 年代以来,科学技术朝着综合化方向发展,金融学成为了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为一体的新型边缘科学。作为复合型的现代金融人才,必须能适应高科技革命带来的变革,把握金融业发展的技术特征,有效地利用高技术手段为金融业开辟新的服务方式和发展空间。金融学与其它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赋予金融实验课程更加丰富而深刻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①金融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②金融学与数学的结合。通过实验室的模拟教学,加深学生对数理模型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对新型金融工具的设计和开发能力。为了顺应金融业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趋势,就必须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熟练的掌握各种金融工具,并收集。处理各种经济信息。这样,对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直接将信息技术引进日常的金融专业教学之中,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情景模拟、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中,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

3金融学专业实践环节改革的设想

3.1 充分利用学校的经管实践中心进行模拟教学强化定量分析的课程,引入金融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的计算机数量模拟分析软件,以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加强案例教学金融学专业课程往往业务性较强,非常适合案例教学。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在讲授有关课程的过程中,注意收集经典案例和最新信息;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以作案例分析、提交分析报告(甚至由学生独立编写案例) 的形式进行学习,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互动,从而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

3.3 实施开放式教学它的特点是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协助学生开展这方面教学活动。

3.4 聘请金融业专业人才进行联合授课与传统的一门课由本校的一位教师授课的模式不同,一些金融课程可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聘请校外的业内人士授课,这类课程主要是实践性较强的业务课程。这样能使学生及时了解金融业的动态发展和实际操作,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还可以聘请专家举行讲座,了解学术动态,增强学生与金融现状的紧密感。

3.5 利用外部资源,大力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由于金融对经济的强烈渗透性,以及行业分布的广泛性,金融学专业的实习环节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充分利用与金融机构联合 建立金融人力资源的双向培养和实习基地, 通过实习基地锻炼我们学生的实践感性,通过实习让金融企业了解我们学生的综合质量。

参考文献:

[1]课题组.21 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5.

[2]课题组.金融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金融生活论文范文9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业发展;农村金融改革

一、农村金融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就目前来看,学术界对农村金融的概念尚未形成官方统一的界定方式,对其内涵的看法依旧处在讨论与探索阶段。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学术界对农村金融的内涵有以下三种看法:第一种看法是直接将其看作农村的金融。第二种看法考虑了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村金融的成因,以及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重要性,对农村金融一词赋予了更多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第三种看法是在历史范畴下通过宏观经济视角对农村金融进行解释的,认为应该结合我国的城乡二元化格局对农村金融进行研究。

我国的农村金融在政府与市场的双重调控下,以基本市场经济规律为前提,承担着为农村经济和金融市场提供资金融通等金融服务的义务。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农村金融理论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农业信贷补贴论,另一个是农村金融系统论。农业信贷补贴论认为农村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金不足,农村居民没有储蓄能力。由于农业投资周期长、收入不确定、收益性低等产业特征,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商业银行不可能选择农业作为融资对象。农业信贷补贴论曾被广泛认可,但它的理论前提却是错误的。根据很多亚洲国家发展农村经济金融的经验,当存在激励机制和储蓄条件时,即使是贫困阶层的农民,也会产生储蓄需求。而且经验表明,由于贷款资金的用途可以进行替换,因此低息贷款很难按照理论设定那样促进特定农业活动的发展,政府也就很难通过低息贷款的收入再分配作用将利益偏向贫困农民。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农村金融系统论产生,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农村金融系统论的理论前提完全不同于农业信贷补贴论:首先,农村金融系统论认为贫困阶层的农村居民是具有储蓄需求和能力的,政府没必要从农村外部注入资金;其次,低息贷款影响了人们的存款意愿,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发展;最后,农业资金的机会成本较高,因此非金融机构有理由设定高利率。

二、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历程

(一)第一个阶段:1979年到1993年

第一个阶段开始于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之后。在这一阶段,国家着力于恢复和建立新的金融机构,使农村金融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强化了金融市场的竞争程度。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正式成立,农村信用合作社恢复了合作金融组织的地位,并在中国农业银行的监督和管理下开展各项金融活动。与此同时,政府对民间信用放松管制,允许了民间金融组织的设立和民间自由借贷活动的开展。

(二)第二个阶段:1994年到1996年

第二个阶段开始于1994年。为了构建一个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及时、有效金融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1994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正式成立,该银行旨在将政策性金融服务从农村信用合作社业务和中国农业银行中分离出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有两种用途:一种是确保粮、棉、油等基础农产品在各个流通环节顺利流通,开展以流动资金贷款为主的收购、储备和调销贷款;另一种以改善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贫困地区经济金融发展为主要目的,重点支持农业生产活动中的产前环节,开展以固定资产贷款为主的农业生产技术改造和农业开发贷款,与此同时,中国农业银行也按照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具体要求,加快了商业化改革的步伐,与农村信用社进行分离改革,并对农村信用社承担金融监管的责任。

(三)第三个阶段:1997年至今

在认识到亚洲金融危机对金融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并经历了1997年出现的通货紧缩之后,我国政府开始重视对农村金融风险的控制。199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制订了发展地方经济及金融市场的基本策略,要求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各大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及县以下)的机构,支持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与此同时,国家开始对民间金融活动进行限制,打击各种非正规的金融活动,并于1999年开始撤消全国各地的农村合作基金会。

三、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发展,金融机制基本被激活,金融体制逐渐完善,形成了一种多层次的金融组织体系。到2013年为止,全国所有市县和大多数乡镇都己被金融机构网点所覆盖,金融服务可以到达所有乡镇。

首先,基本形成了多层次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以银行类金融机构为主导,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银行类金融机构主要有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等。中国农业银行于1979年恢复成立,其主要目标是服务“三农”,是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村镇银行是伴随农村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而出现的金融机构,在当前的农村金融活动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中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有:农村信用社、国家农业投资公司等各类投资公司、农业保险公司以及各类民间资金互助组织。

其次,农村金融体制逐渐完善。农村金融体制的完善重点围绕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改革,使其脱离了对中国农业银行的隶属关系,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管理由县级信用联社承担,金融监管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农村信用社的合作性质得到逐渐恢复。为了充分发挥中国农业银行的职能,政府将其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职能进行分离,使其成为自主经营的商业性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开始实施商业化管理模式,其组织机构得到进一步健全。

最后,农村金融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的建设方便了农村金融活动的开展,降低了农民获得金融服务的成本。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方式的创新则缓解了农民贷款麻烦和贷款难的问题。由于农村金融体制的完善和各项金融活动的顺利开展,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从而促进了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

四、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存问题

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发展,农村金融为服务“三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我国的农村金融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新形势不相适应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导致现有的农村金融逐渐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一方面,随着近年来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耕地开始逐渐向大户集中,土地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工厂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开始出现,农村金融面临新的经济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在国家对农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的政策方针引导下,我国的农村产业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格局,从而产生资金集约化要求。此外,农村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和市场调节手段的运作催生了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增值的各类加工企业,这些企业仍面临着资金融通的难题。

(二)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单一

农村改革的逐渐深化使农村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方式逐渐科技化、农业生产形式和产业种类不断多样化,这些变化使我国的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多样性面临更高的发展要求。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与引导下,各个金融机构积极探索、不断创新,试图丰富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种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成绩十分有限,不能完全满足农村经济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很多农村金融机构仍然按照以前“单一化”的旧理念为农村居民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受到限制。

(三)农村金融借贷双方:农户贷款难,金融机构放款难

农村金融活动中还存在着农户贷款难、金融机构放款难的问题。一方面,当农户贷款时,小农户由于规模小、分散、贷款程序复杂等原因,难以得到金融机构及时有效的信贷支持,转而采用向亲友借钱等途径筹集资金,严重影响了农业产出;而大农户的经营规模、方式、性质等已经发生了变化,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由劳动密集型转变为资金、技术密集型,他们的资金需求同样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不仅使农业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影响了土地产出率,更使我国农业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遇到障碍。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在进行放贷活动时,必须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和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借贷方必须具有产权明确的抵押物品,放贷方自负盈亏。由于绝大多数农村居民属于低收入群体,收入也不够稳定,使农村金融机构面临放贷难的问题。

五、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对策

(一)进一步建设正规金融机构,加强其主导作用

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必须进一步建设正规金融机构,加强其主导作用。首先,要强化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国有性金融机构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市场服务职能。其次,要大力促进合作制金融组织的发展,改善其管理模式,规范其运营程序,使其充分发挥促进农村金融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丰富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种类

随着农业生产形式和产业种类的多样化发展,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单一的缺陷日益突出,因此为了适应农村金融建设和经济发展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丰富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种类就显得十分重要。一方面,要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机制,通过激励制度调动市场参与主体的积极性,鼓励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并大力培养相关人才,积累高质量的专业性人力资本。另一方面,也要增强各大金融机构的创新意识,根据不同的客户设计不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多样化的农业发展需求,从而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

(三)构建多元化、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

随着农村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农户的信贷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在这种背景下,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为新的供给主体的出现提供有利的环境,并建立具有真正自主经营权的合作制金融组织。另一方面,也要正确认识民间金融存在的积极作用和潜在危机,打击非法的金融活动,保证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和稳定。

【参考文献】

[1]汪文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金融体制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3.

[2]王艳艳,中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