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商品贸易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6 15:42:38

商品贸易论文

商品贸易论文范文1

摘要:实现商品的高效运输是推动商贸繁荣的重要环节,渤海通道降低了商品流通成本,提高了流通效率,推动了地区商贸经济的发展。渤海通道的建立形成了新的南北交通大动脉,弱化了环渤海区域的行政壁垒,便利了区域商品的自由流通,推动了南北经贸的繁荣,加强了东北亚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推动了国际贸易发展。 关键词:跨海通道;商品贸易;积极作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为代表的跨海通道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也将跨海通道的建设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其中大连到烟台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引人注目。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修建将使得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区以及东北亚地区区域联系更为密切,经济交流进一步扩大,人、财、物的流动更加迅速和庞大,为我国商品贸易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渤海通道对商品贸易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渤海通道缩短了区域的时空距离,拉近了人们的心理距离,对形成环渤海地区统一生产要素市场创造了条件 1.环渤海地区的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阻碍商品的自由流通。尽管环渤海地区被称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个“增长极”,成为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引擎”,由于渤海海峡的天然屏障,环渤海经济圈被分为京津冀、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三大板块”,三大板块以各自区域内的中心城市为依托,逐步发展为“三足鼎立”的“诸侯经济”态势。目前,在行政分割的五个省市之间区域合作机制缺乏,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对接不足等原因,相互之间竞争多而合作少。 从环渤海各个地区的产业布局和产业分工结构来看,该区域在项目安排上呈现雷同现象,各省市在产业政策上追求大而全,导致产业结构明显趋同。也正是这种区域经济的重复建设,区际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不明显,相互间的贸易需求较弱,使得地区保护主义盛行,地区行政壁垒较多,市场分割严重,最终结果是相互之间争资源、争项目、争投资等现象严重,商品等生产要素流动不畅,造成了资源、效率的巨大浪费,导致大量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而且直接造成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2.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设将推动环渤海区域一体化进程,实现商品的自由流通。跨海通道的建成打破了原有的区域限制,通过“点效应”将原先两个联系很少的区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快了资源的市场配置和产业的整合,便利了资源共享,促进了区域产业整体效能和综合效益提升。 (1)“点”效应的形成。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直接连接隔海相望的大连和烟台,使得同三高速实现全线贯通,通道继续向北延伸贯通营口、鞍山和沈阳,向南延伸联通威海和青岛,这些“点”形成新一轮的发展极,表现出极强的集聚效应,吸引资本、人员、技术、产业等进入这些区域。 (2)“轴”效应的形成。随着“点”效应辐射范围的逐步扩大,“点”之间逐步形成组合倍数效应的以这条通道为主轴线的“轴”,这个轴线的交通量逐步增大,经济效率逐步提高,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和时间价值。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形成了以沈阳-大连-烟台-青岛为轴线的交通大动脉,同时实现了沿海交通大动脉与内陆地区的衔接,使众多的内陆区域有了一个更加便捷、畅通的出海口,势必会产生大量的物流、客流,这样就要求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的支撑,从而拉动和创造交通需求,诱导新的交通网络的发展,形成依托此轴线的新的交通轴。 (3)“点-轴-圈” 综合集成效应的形成。即为多个“点-轴”型系统的组合所形成的综合效应。表现为在辽宁省以沈阳为“点”向西南发展,以京哈铁路、京沈铁路为依托,形成沈阳-锦州-葫芦岛-秦皇岛的轴线,在西边与京津冀相接;在山东省以黄烟铁路、胶济铁路、威乌高速、青岛-银川高速为依托,以烟台、青岛为“点”横向发展,形成烟台-青岛-潍坊-淄博-济南-聊城的发展轴线,向北与京津冀相通。这两个轴线 继续纵向、横向的集聚、辐射、发展,与沈阳-大连-烟台-青岛轴线一起形成一个有多个发展极协同作用的“交通圈”。 逐步形成的四通八达的一体化交通网络,使得交通运输更加便捷、快速、高效,物流、人流更加自由、加速运行,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更加突出。随着“交通圈”的逐步发展,最终达到一种产业互补、分工协作的产业一体化的环渤海“经济圈”, 逐步消除地区间的行政壁垒,实现劳动力、资本、技术的配置在整个区域逐渐发展为由市场来主导,在区域内部更加自由、合理的流动,逐步形成统一的劳动力、资本、技术市场。 (二)实现南北贯通,缓冲了南北运输压力,使南北商品流通更加快速便捷 目前,就全国范围的铁路网来看,交通运输线都是超负荷运载,运输能力与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严重的制约着物流、人流的快捷运转,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就渤海海峡两岸的铁路交通网来看,进出关交通运输“瓶颈”问题突出。虽然东北是我国铁路运输最发达、路网最密集的地区,渤海海峡北岸布有京沈线、京锦线、京通线和哈大线,但直接进出东北的铁路通道只有一个出口-山海关。由于山海关是连接关内和关外的唯一陆上铁路通道,通过能力十分有限。这样的地理位置和封闭的环境,直接阻碍了信息、资金、技术、产品、资源等市场要素的南北流动,对东北经济的发展的制约是不争的事实。渤海南岸只有一条蓝烟线——胶济线,运能只有1 000-2 000万吨左右,使得山海关的南北运输线成“葫芦”状,“瓶颈”制约明显,这种局面使得南北运输不堪重负,致使更多的物流、人流分流到公路运输和水路运输上来。为了缓解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带来的运输需求,我国加大了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提出了“五纵七横”等国家干线建设规划。然而,全国公路建设仍然满足不了需求的增长。从水路运输来看,这些年来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呈负增长,而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增长了251%和454%。由于铁路、公路的“瓶颈”制约,沿海各大城市货运要走水路,内地相当多的货运量也改走水路。更为重要的是沿海港口吞吐量从2000年至今翻了一番,但港口能力明显不足。流通成本是制约商品流通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高效率、低成本的运输可以扩大流通商品的种类和延展商品流通的范围。目前,东北地区、华东地区之间无论是陆路运输还是水路运输,都是既要途径更多的路程,而且耗时较多。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成后,真正实现了环渤海经济圈人流、物流的闭合环状通道,从根本上改变了环渤海南北的铁路和公路运输路线,大大节省运费及时间,使得南北农产品、其他商品等加速流转。 第一,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快速通道。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土质肥沃,粮食生产的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是我国粮食生产和安全保障的重要基地。东北经济区每年都有大批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要运往关内,但是面临“出关难”的巨大运输瓶颈。处于渤海南岸的山东省农产品资源丰富,同样面临难以快捷北上的困境。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直线取道海上捷径,绕过山海关这处“瓶颈”,开辟了东北地区至山东省及东部沿海地区的最短运输通道,缩短沿线地区这些农产品储运的时间,加速农产品的流通和农业信息的交流,改变农产品的市场环境和需求状况,扩大了市场空间,加快了粮食产销区的衔接 ,有力的推动了农贸市场的发展。 第二,南北互补品流通更快,种类更多。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与东北地区在经济结构上有很强的互补性。大东北经济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比较齐全,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以冶金、石油化工为主体的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共同构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势产业。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作为我国比较活跃的增长极,原材料的短缺、高级技术人才的缺乏,以及所需设备对国外市场较高的依赖度,已经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长三角、珠三角可以加强与东北地区在轻工、食品、电子等方面的交流。这种经济结构的互补 性在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助推下,可以构建一条互通有无、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南北经济纽带。 (三)加强环渤海地区与经济腹地的良性互动,推动新一轮人流物流运转,为培育全国统一大市场创造条件 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网络的密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沿海省份的交通便利程度,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建设明显超过中西部地区。在我国中西部的大多地区,基础设施的短缺仍是困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实现交通网络等方面的无缝对接,才能促进区域商品的快捷流通。 1.环渤海地区加强了与其经济腹地的经济联系。对于处于环渤海南岸的山东省来说,在极力拓展与经济腹地的联系,加速建设山东省与内陆省份完整的高速公路运输网络,新的省际大通道建成后,山东将形成与京津塘都市圈、长三角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和西北地区之间的便捷通道。对于处于环渤海中心位置的河北省来说,近年来在积极以加快港口、高速公路、铁路建设为重点,基本建成以港口为龙头的 “东出西联”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以强化沿海与腹地互动。“东出”就是利用河北省港口群和沿海综合物流体系,为华北、西北等地区提供便捷的出海大通道,提高河北省及这些地区的开放水平;“西联”就是加强与京津、山西、陕西、内蒙古、鲁北、豫北等地的经贸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双赢共进。辽宁提出“五点一线”的一项关于全省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积极推进与其经济腹地内蒙古东部地区、吉林和黑龙江的联系。这些涉及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地区的经济腹地的交汇点即是环渤海地区,交汇点的焦点即是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的纽带作用,而纽带的中心则是实现同三高速的南北对接,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修建对连接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地区的经济腹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渤海通道使得各经济腹地互相覆盖,加强了全国市场一体化发展。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成贯通了属于国家规划建设的“五纵七横”12条主干线中最长的同三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在胶东地区、苏北地区向西与新欧亚大陆桥、青岛-银川高速、霍尔果斯-连云港高速相接,加强了与中西部地区的经贸联系和合作。向南与京沪高速铁路、京福高速公路、京九铁路等国家重点布局带相通,与长三角、珠三角东部沿海地区以及港澳台地区加强了联系。向北与哈大、京沈铁路、沈大高速相接,贯通了整个东北地区,使得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区域联系更为密切,经济交流进一步扩大,成为东西、南北方向上的物质、信息、资金、技术、文化等诸多方面的联系的纽带。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是这条纽带得以畅通的结点,是一个以点、轴带面最终使得这些地区形成互动的网络式发展格局,为逐步形成人流、物流、交通流、信息流等自由流动的区域共同市场,为国内商品贸易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四)加强我国与东北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推动国际商品贸易的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发展,环渤海经济面临快速发展的极好良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使得环渤海地区成为中国公路、铁路、水路综合运输网络中最发达、最灵活、最重要的枢纽,使得环渤海地区成为投资的热点,为加快制造业的转移奠定了物质基础,也对进一步推动我国与东北亚地区经济贸易的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一,东北地区是我国与东北亚地区加强经贸合作的桥头堡。我国的东北地区的北部和西部与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和蒙古国接壤,南面与朝鲜半岛相连,东部与日本隔海相望,具有国内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目前,东北地区具有与东北亚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和经贸往来的相对较完善的交通网络,有12条公路同朝鲜、俄罗斯、蒙古相连,有5条铁路分别与俄罗斯和朝鲜接轨,其中以大连为桥头堡,以哈大线和滨州线为通道的第一欧亚大陆桥是重要的国际大通道。这些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的完善为我国加强与东北亚地区的经贸合作奠定了基础。 第二,环渤海地区是我国与东北亚地区加强经贸合作的中心。环渤海地区是位于太平洋西岸的日益活跃的东北亚经济地区的中心部分,也是中国欧亚大陆桥东部起点之一,居我国与亚太地区东来西往、南联北开的枢纽地位。随着区域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环渤海地区逐渐成为我国与东北亚加强经贸合作的中心。 东北亚地区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然资源 丰富,我国与这些资源富有国家开展资源贸易前景非常广阔。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煤炭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近50%, 远东地区的铁矿石储量占全俄储量的10%左右,石油储量超过150亿吨,俄罗斯每年通过铁路向中国输送1 000万吨左右的石油。我国与蒙古国也建立了良好的互惠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其矿石资源开发。日本经过十余年的经济结构调整,仍未完全摆脱困境。当前日本更加注重把国内结构调整与中国华北结合,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把开发西海岸的列为本国21世纪的战略目标。韩国提出重大经济举措之一就是把中国作为它的第二内需市场,同时重点开发与中国邻近的西海岸地区。中国、日本、韩国新的开发计划同时集中于该环渤海地区,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又使三国的相近城市在经济上存在着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交叉的依存关系。因此,可以预见,中、日、韩之间在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合作将呈加速趋势。 第三,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架起了我国通向东北亚地区的桥梁。发达的交通网络是区域合作的基础,交通运输是实现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强商品贸易交流的物质手段,完善、配套的交通运输体系使得地区间的物流通畅,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如同一座跨越渤海的桥梁,打通了东北亚西部的贸易通道。它接通了与东北亚合作的“桥头堡”和中心地区,并进一步向南贯通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联通了我国的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向西与第二欧亚大陆桥相接,与我国中西部地区形成了良性互动,搭建了一条我国中西部地区、华东地区等通向东北亚地区的桥梁,同时也打开了俄罗斯远东地区资源南下的陆上通道,使第一欧亚大陆桥与第二亚欧大路桥实现了对接和联网,扩大了我国东北地区及俄罗斯重工、木材、化肥、粮食等物资与内地的交流,扩大华东地区轻工、食品、电子等物资与东北及俄罗斯的交流,加强了我国与韩国、日本的信息、科技、人才、商品交流,对推动区域经贸繁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结束语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不仅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它是构建环渤海区域一体化交通体系的重要载体,对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将发挥重大作用;对完善全国交通网络体系、对拓展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腹地、进一步加强东北、华北、华东地区经济贸易的合作,将发挥重要的功能。它联通了 第一亚欧大陆桥、第二亚欧大陆桥,贯通了我国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对推动东北亚地区商品贸易的交流以及东亚经济一体化都具有重大的作用。

商品贸易论文范文2

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其目的在于研究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以及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应如何对待国际贸易。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标志着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建立。其后,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与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四个阶段。这四种理论在当时可以解释这样那样的国际贸易问题,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变化,这些贸易理论也逐渐受到新的贸易理论的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了这四种理论的内容、结论、优势以及局限性,以期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关键词】

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源于批判重商主义,经过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李斯特以及当代的克鲁格曼,杨小凯等人的逐步完善已经建立相对完备的经济学体系,并不断应用于实际。把握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进程及演进规律无疑对制定正确的贸易政策从而促进各国和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古典贸易理论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为古典经济学的建立打下了理论基础。斯密认为人的本性在于追求自身利益,对利益的追逐产生物品交换的需要,进而产生劳动的分工,分工使每一种物品的生产都趋向专业化从而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国家经济的增长。根据绝对优势理论,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应该生产自身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在国际市场行进行贸易以获得比自身生产更多的利益。绝对优势学说的创立有三个方面的主要意义。第一,它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即各国不同的自然禀赋和生产条件使各国对同种商品的生产具有不同的绝对成本,人类追求自身利益的本性驱使国家间贸易的产生;第二,它指明国际贸易能给参与到其中的国家带来比自给自足更大的利益;第三,它指出了自由贸易的必要性,既然一国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取得更多的利益,那么就应该最大程度的开展国际贸易,即进行自由的国际贸易。由此可见,比较优势学说更能解释普遍的经济现象。因为比较优势学说表明,不仅拥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比自身生产更多的利益,不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也可以,为现实中的此类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既然国家贸易能为所有的国家带来更多的利益,那么国际贸易就应该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进行。这样,比较优势学说就从理论说明了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当然,任何理论都有其进步性和局限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不足之处。一是比较优势只对国家间贸易的分析是静态的,它只能总结某一时点上国家间贸易的优势所在,无法分析比较优势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可能会产生的变化。二是比较优势理论只以生产商品所需劳动时间为依据,忽视了各国的自然禀赋和技术条件等可能会影响到比较优势的其他因素。三是比较优势没有说明国际贸易中利益的分配问题,即贸易双方以什么样的比例分配贸易利益。

二、新古典贸易理论

1993年,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出版了《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俄林在书中的分析选用了新的理论基础,即他选用了自然要素禀赋而非生产商品的时间,从新的出发点分析了国际产生的原因。生产要他在生产要素自然禀赋论中各个国家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占有情况不尽相同,而且各种商品的生产所需要各种要素的比例也不一样,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可以通过生产以本国具有的相对丰富的资源为要素的商品并在国际市场上出售以获取贸易利益。原因在于,以相对丰富的资源为生产要素必然使得该国这种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低于这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所生产的这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从而利用价格优势获取比国内市场的贸易中更多的利益。显然,赫克歇尔俄林提出的模型在比较优势学说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俄林模型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解释了比较优势理论中相对优势产生的原因,即在于各个国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状况的不同。两地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不同导致商品的生产成本不同,产生市场上商品价格的差异,为贸易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二是俄林不仅对某种商品的生产和贸易作出分析,而且从资本、技术等要素出发在宏观层面上说明一个国家的贸易优势和劣势所在。第三,俄林模型解释了国际贸易可能会给一国经济和国民收入带来的影响。由于一国在国际市场上出售使用丰裕生产要素的资源并获得高于国内市场的利益,必然使得该种要素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升。反之,需要使用本国相对缺少的资源生产的商品可以从国际市场获得,从而使该类商品生产要素的需求减少,近而使该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和消费者均会从此类贸易中获得更多利益。

三、新贸易理论

20世纪70年代后期,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发展迅速,克鲁格曼、迪克西特、诺曼、赫尔普曼等经济学家不断尝试把新的理论应用到新古典贸易理论中来解释现代国际贸易现象,逐渐形成新贸易理论。其中,对新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的《报酬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奠定了新贸易理论发展的基础,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至今不衰。与俄林选择自然资源禀赋为研究的出发点不同,克鲁格曼改变了对国际贸易理论分析的基础,他假定厂商的生产是规模报仇递增的,并以此为依据得出使市场实现均衡的两个条件。首先,根据微观经济理论,厂商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需要选择在边际利润为零的点上进行生产,在该点上厂商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边际利润为零。其次,厂商可自由进入或推出一个行业的生产,通过经济学的分析可知,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价格等于平均成本时,进入生产的厂商数量等于退出生产的厂商数量,即生产规模实现均衡。新贸易理论通过解决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瓶颈而把贸易理论的发展推向前进。新贸易理论相比新古典贸易理论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现实适用性的提高,它能够揭示经济中更普遍的现象,并对新古典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难题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即为什么国际贸易的大部分没有发生在要素禀赋相差极大的国家之间。在新贸易理论中,由于商品的多样性及其随经济、科技、市场需求等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而处于变动之中,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生产所有种类的商品,所以国际间的贸易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至于在生产商品的分工中哪个国家生产哪些商品则由资源占有状况和生产条件等因素确定。新贸易理论当然也是不尽完善的,它的缺陷主要在于对厂商的要求过于严格,严格假设所有的厂商完全相同,忽略了各个厂商之间所存在的领导者才能、资本及技术条件的差异,无法解释行业中厂商数量及规模的变动,或者一些企业在竞争中步步为营,规模和收益不断提高,成为行业中的主导者,而另一些厂商却在竞争中被淘汰,退出竞争。对前人无法解释的难题做出解答是新的理论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新贸易理论虽然解释了新古典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里昂惕夫之谜及相关难题,它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某些方面与现实不相吻合。针对这一问题,新贸易理提出了贸易障碍这一概念试图对此做出解释,但是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变量或参数在模型中做具体的分析,因此这一问题至此并没有得出系统合理的解释每一个理论的局限之处都会成为新理论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基于对这一难题的解释,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得到了拓展。

四、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新兴古典经济学家的主要创立者是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关键假设是经济中的每个个体都即使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由于每个个人、厂商或者国家都不能囊括所有商品的生产,因此生产者之间存在分工,为贸易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当分工产生的专业化经济大于进行贸易所需花费的交易成本时,贸易产生。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系统地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原因,该论证在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中同样适用。由于该理论对分工的论证主要基于内生优势,因此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也被成为内生优势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认为,分工是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当分工经济大于交易费用时为贸易的产生提供了充分条件。即使所有的人都完全相同,不存在任何差异,也会在后天的分工选择中形成各异的内生比较优势,分工促使贸易的产生,贸易的成本形成交易费用,当交易成本大于分工经济的时候贸易产生的条件消失,各国又会发展封闭式经济,取消国际贸易。所以分工与专业化经济大于交易成本是贸易产生的必须条件,二者缺一不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易效率在不断提高,交易所需的成本不断下降,分工经济的优势更加突出,又会返而促进商品生产的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市场经济越活跃,商品种类越多,消费者对多样化商品的需求就会在更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从而使福利水平提高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杨小凯教授对古典贸易理论的深层次完善和补充。他从国际贸易的基本问题即贸易的产生出发,对贸易的起源进行了追本溯源的分析,并对在此基础发生的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及各个层次经济体的运行做详尽的阐述,使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更加完整。同时在围观和宏观层面上对贸易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理论总结。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以内生比较优势为依托,与古典贸易理论的外生比较优势形成对比,但又以之为基础。相比静态的古典贸易理论分析,新兴古典贸易理以专业化经济为基础对贸易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产品和市场的相关问题做了动态分析。世界经济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而静态分析却只能描述在某一时点上经济的状态。因此,为了使理论更加接近现实,需要对经济的动态运行进行分析,内生优势的变化就是动态分析的主要因素。动态分析使理论更加接近现实,增加了对现实的适用性和解释能力。其次,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现实化的理论,它以专业化经济和交易成本为衡量标准现实经济的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管理者对贸易选择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指导,以在分工经济和交易成本的矛盾之中找到平衡点,使经济的运行更加稳定和高效。而且说明了国际贸易中经济分工的均衡状态,为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再次,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对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产生原因做了统一分析。认为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起源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当分工产生的专业化经济大于交易成本时,贸易就符合人类最大限度追求自身利益的本性,因此自然产生。它突破了新贸易理论的局限,即虽然说明国际贸易的益处,却无法论证为什么国际贸易要由国内贸易发展而来,而不是在贸易产生的时候就被所有的国家所承认并采取。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对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起源的统一是该理论对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最大贡献,不仅使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更加完整,也把经济运行的本质在更深层次上揭示出来,提高了理论对现实经济的认知和解释深度,因此也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性指导意义。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两点。首先,它无法指明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应依据什么原则选择出口和进口商品。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出口一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者进口存在比较劣势的产品举均能获得比自己生产更多的利益。因此可以根据生产商品的比较成本的高低来确定要出口或进口哪些商品。新古典贸易理论中,对贸易模式问题也给出了明确说明,一国应出口较多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较多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通过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获得更多利益。在新兴国际国际贸易理论中,克鲁格曼指出,商品生产的专业化生产所带来的利益是国内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无法对具体应选择哪些产品用于出口或哪些产品需要进口做出具体说明。只能说明一国应出口本国的专业化经济较强,交易成本相对较低从而可以带来更多交易利益的商品,同时需要进口那些本国的专业化经济较弱,通过国际贸易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获得的商品。至此,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三大基本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第二个缺陷在于其对现实经济解释力的欠缺。该理论追求形式上的全面性,而无法顾及对经济运行细节的说明,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使一个宏观的框架,而不致力于对细微现象的解释。为了构建严密的逻辑框架,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提出了严格的假设条件。而且该理论中所涉及的数据无法从现有资料中获取,从而无法对其进行检验或运用这一理论对现实状况进行预测。此外,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更适用于解释长期中的经济现象,而对短期经济现象缺乏解释力,所以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在现实中的适用之处极其有限,它在理论上对以往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对以后贸易理论的启示方面所起的作用远大于它对现实世界经济运行的解释和对经济发展的预示。即理论意义大于其现实意义。

作者:于彩凤 单位:贵州大学

参考文献

[1]赵梅.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其启示[J].红河学院学报,2005,12.

[2]郭波,吴平,穆鹏.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进规律[J].大连大学学报,2011,2.

[3]庞丹丹.浅谈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J].北方经贸,2014,2.

[4]王秋玲.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经济,2009,5.

[5]雷辉.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J].改革与战略,2006,1.

[6]王建福.论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J].经济师,2005,9.

[7]陈钧浩.全球化经济的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方向[J].世界经济研究,2013,11

[8]陈晓文.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思路及新趋向[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12.

[9]周梅妮.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简述[J].甘肃农业,2005,6.

商品贸易论文范文3

关键词:价格贸易条件;趋势;影响因素;进出口

中图分类号:F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1-0162-03

贸易条件指数是国际经济关系中衡量相对贸易利益变动趋势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部分学者认为,贸易条件指标只适用于供给约束型经济,而不适用于需求约束型经济,而当前的世界经济总体上是属于需求约束型的[1]。但我们认为,价格贸易条件作为静态指标,或许存在缺陷而不能衡量贸易利益的分配;但价格贸易条件指数作为时间序列性的动态指标,则不失为最简单客观的衡量比较利益变动趋势的测量方法。为了叙述方便,如没特别说明,本文中的贸易条件均指价格贸易条件。

一、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动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007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与贸易额的显著增长和贸易地位的快速上升相比,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的贸易条件则呈现出相反的态势,长期以来中国的出口价格水平下降,进口价格水平上升,这是典型的贸易条件恶化表现。根据中国海关统计,19世纪80年代,中国出口商品平均售价下降9.7%而同期世界平均出口售价却上升16.6%[2]。商务部国际贸易研究院研究员赵玉敏、郭培兴和王婷(2002)通过编制和计算各项贸易条件指数得出:1993―2000年间中国整体价格贸易条件下降13%,其中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下降14%,初级产品价格贸易条件下降2%,所以制成品的价格贸易条件下降是导致中国整体价格贸易条件下降的主要原因[3]。张海波、刘洪钟(2008)通过对1981―2007年中国贸易条件的测算发现:中国总体贸易条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和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都呈下降趋势,每年下降速度分别为4.6%、2.6%和5.1%[4]。世界银行统计资料则显示,从1981―2007年,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呈波动性下降,总体下降了34.2%,最近几年持续下降。另外,李志弘(2002)、黄满盈(2006)对近十多年的中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分别对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各类价格贸易条件进行了分析,也得出中国贸易条件处于不断恶化趋势的结论[5~6]。

二、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从贸易条件的定义看,直接影响贸易条件的因素当然就是进出口商品价格,所以任何影响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因素也就是影响贸易条件的因素。现实中影响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因素很多,所以贸易条件的变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那么,究竟哪些因素是影响中国贸易条件变动的主要因素呢?我们认为,以下因素是影响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动的主要因素:国内生产总值、出口商品结构、汇率和关税税率。下面分别予以说明。

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对于贸易小国来说,其经济增长会改变进出口商品结构,但是它们仍只是国际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所以其经济增长不会对其贸易条件产生影响。但对于贸易大国来说,它们是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者和制定者,其经济的增长会推动产品供求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贸易结构和规模,进出口商品价格也因此变化,从而贸易条件发生改变。当一国经济增长时,会产生两方面的效应:消费效应和生产效应。前者表示随着经济的增长,国内对进口品的需求特别是高档品的需求会增加;后者表示随着经济的增长,生产能力扩张国内进口品的供应数量也会增加。对贸易条件的影响要看这两方面效应的大小。经济增长的源泉有两个,一是要素禀赋的增加,包括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增加;二是技术进步。一般来说,前者会使贸易条件下降,而后者会促进生产能力的提高从而有利于贸易条件的改善。

出口商品结构(RMP)表示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与初级产品出口总额的比值。多年来,中国都在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科技含量,优化和提升出口商品结构,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从1985―2007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已发生巨大的变化,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例从1985年的49%上升到2007年的95%;初级产品的出口比例则从1985年的51%下降到2007年的5%。然而中国工业制成品的技术含量仍然比较低,产品附加值低,又缺乏核心品牌,所以出口商品还是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由于中国对外贸易规模已经相当庞大,其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会影响国际市场的供求平衡从而影响到中国的贸易条件。汇率(R)是一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交换的比价,而贸易条件则是用本国货币或外国货币表示的进出口商品价格的比价,所以汇率必然与贸易条件存在紧密联系。国内学者对汇率与贸易条件关系的研究也很多,从表面上来看,本币升值会抬高出口价格降低进口价格,从而改善贸易条件,但事实并非如此。汇率对贸易条件的影响程度、方向及作用机理是比较复杂的。谢朝阳(2008)通过研究发现本币升值能够改善贸易条件其实是一种错觉,能否改善贸易条件取决于许多因素,短期要看贸易条件计价结算时选择哪种货币,只有当出口时用本币而进口用外币时才改善贸易条件,长期则取决于进出口供求弹性大小[7]。关于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最常被使用的是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弹性分析方法。即,一国货币贬值能否改善一国贸易收支状况,取决于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如果两者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则一国货币贬值会改善其贸易收支从而改善其贸易条件。罗宾逊夫人曾论证过进出口商品供求弹性之间的数学关系,其结论是:当SmSx>DxDm时,本币贬值导致本国贸易条件的恶化;当SmSx=DxDm时,本币贬值不会影响本国的贸易条件;当SmSx

关税(T)的主要作用在于保护国内市场和本国幼稚产业,关税也可以通过调节进出口商品价格从而改变一国的贸易条件。在别国不存在关税报复的前提下,如果是贸易大国征收出口关税,则会提高出口商品的价格从而有利于其贸易条件改善。同样如果贸易大国征收进口关税的话,会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从而减少其进口量,因为贸易大国能够影响国际市场价格所以其进口量的减少会降低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从而有利于贸易条件的改善。一般来讲,在别国不存在关税报复的情况下,只要征收关税的是贸易大国,不管其征收的是进口关税还是出口关税都会有利于该国的贸易条件改善。

三、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拟构造的经济计量模型如下:

LnNBTTt =Ct+αLnGDPt+βLnRMPt+γLnRt+δLnTt+εt

其中,NBTT是被解释量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GDP、RMP、R、T分别表示解释变量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出口商品结构、汇率和实际关税率,α、β、γ、δ为待估参数,分别表示GDP、RMP、R、T对贸易条件的影响程度,模型中对各变量取对数是为了更容易得到平稳的数据且不改变时间序列的性质和相互关系。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的贸易条件指数NBTT的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网站,以2000年为基期,该年的贸易条件指数为100。国民收入因素的GDP指数,数据来源于2008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为了与贸易条件指数相匹配,本文将GDP指数也重新换算成以2000年为基期。出口商品结构RMP其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各相关年份和本文的计算,计算方法是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值与初级产品的出口值(亿美元)之比。汇率R采用人民币对美元的年平均汇价(中间价),单位为人民币元,其数据直接取自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实际关税率T,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本文的计算,计算方法是进口关税实际征收总额与进口总额之比。

1.变量的单位根检验。在进行计量分析时,首先对时间序列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我们对经过处理的中国对外贸易条件指数、国民收入指数、出口商品结构、汇率、实际关税税率的对数形式进行单位根形式的平稳性检验。

2.协整检验。首先,主要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或施瓦茨准则(SC)确定滞后阶数k,根据取得AIC的值或SC的值最小的k值的原则确定滞后阶数为2,ADF检验已显示,变量的一阶差分均是平稳的,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

依据上文分析关于各因素对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的贸易条件的影响,通过计量软件Eviews5.0对经济模型进行AR(1)形式回归,并剔除t检验值不显著的变量,最终回归结果如下:

LnNBTTt=0.455509LnGDPt- 0.558364LnRMPt+ 0.528482Ln

(2.557543)(-3.270488) (7.481551)

Rt+ 0.169945LnTt+ 0.504087LnNBTTt-1

(2.410579) (4.459245)

R2=0.757284 R2=0.700175 DW=2.104994

回归结果中,R2的结果表明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程度达75.7%,拟合较好;DW检验值为2.10,基本排除了模型的自相关问题。查t分布,可以看出上式中LnGDPt、LnRMPt、 LnRt、LnTt的系数在0.05的显著水平下,都通过t检验,都是显著的。为了避免伪回归,对回归方程的残差项εt进行ADF检验以确定其是否平稳,结果为残差项的ADF检验值(-4.57)小于1%显著水平的临界值(-4.46),即回归方程的残差项εt在1%的显著水平下是平稳的,则该方程不是伪回归。因此,LnNBTTt与LnGDPt、LnRMPt、LnRt、LnTt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只是证明了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这种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要进行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下面分别对国内生产总值、出口商品结构、汇率、关税与价格贸易条件做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由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滞后的阶数非常敏感,此处采用AIC和SC来确定最佳的滞后阶数,经过筛选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为2。检验结果(见下表)。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从上表的检验结果的概率值可以看出,在滞后2期时,在5%显著水平下均拒绝原假设,也即 LnGDP、LnRMP、LnR、LnT是LnNBTT的格兰杰原因。

四、模型结论和政策建议

1.模型结论。从回归方程的结果可以看出,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关税率、汇率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都是正的,只有出口商品结构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是负的。

(1)国内生产总值与贸易条件。国内生产总值与中国贸易条件存在正相关关系,主要是因为这些年来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明显。前面理论分析部分已经阐明: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能力的提高进而产出的增加有利于贸易条件的改善。孙旭蕾(2007)通过对中国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研究也表明经济增长与中国贸易条件成正相关关系[8]。(2)出口商品结构与贸易条件。出口商品结构与中国贸易条件成负相关关系。这是因为全球初级产品价格日渐上涨,而制成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不断降低。而与此同时,中国出口品中制成品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现已占据主导地位,所以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与中国贸易条件呈负相关关系。时琳(2007)通过对中国贸易条件的相关研究也得出相同的结论[9]。(3)汇率与贸易条件。汇率对中国贸易条件的影响为正。表明中国货币的贬值有利于中国贸易条件的改善。依据罗宾逊夫人的结论,其原因可能是中国与外国进出口商品供给弹性之积小于中国与外国的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之积。李平、辛佳(2008)研究也表明,中国货币贬值将有利于中国贸易条件的改善[10]。(4)实际关税率与贸易条件。实际关税率的系数为正,表示实际关税率对中国贸易条件有正的影响。这与前面的理论分析相符合,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的贸易大国,不管其征收进口关税还是出口关税都有利于其贸易条件的改善。

2.政策建议。虽然贸易条件的下降并不一定意味着一国贸易利益的总体下降,但是理想的状态还是应该追求贸易条件趋于改善。如何改善中国的贸易条件呢?本文提出以下改善中国贸易条件的对策。

第一,解决突出问题,保持经济合理稳定的增长。尽管这些年来中国经济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但经济增长的同时伴随着很多不合理的现象。我们应大力发展科技,提高产品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向,实现从偏向劳动密集型部门的增长向偏向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部门增长的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开发新能源,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第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这些年虽然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但是由于中国制成品中很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其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所以中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低价位。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提高中国传统优势出口商品的质量、技术水平,实现增长方式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实现主要出口粗加工、浅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向出口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的转变,提高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是实现中国传统优势出口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三,改革汇率体制。我们不能片面看待升值问题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处理汇率问题关键要在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同时,不丧失经济竞争力和保持经济的均衡发展。长期来看,汇率变动的内在趋势不应该被人为扭曲,人民币必须改变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即中国为保障自身的经济安全及利益,特别是为了提高外贸效益,必须在长期内改革目前的汇率政策,应让市场力量发挥主导作用,将行政力量作为一定的辅助手段向更加完善的汇率制度改革。第四,合理运用关税。我们应在WTO的框架下结合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关税水平改善中国关税水平和调整关税结构。首先,在调整关税总水平的基础上,处理好进口关税的梯形结构和降低关税总水平之间的关系。其次,尽可能减少关税造成的扭曲,可以对进口需求弹性高的产品征收较低的关税,对进口需求弹性较低的产品征收较高的关税。

参考文献:

[1]刘巍,陈建军.历史与现实:贸易条件逻辑的前提假设分析[Z].

[2]孟凡伟.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D].上海:同济大学,2005:20.

[3]赵玉敏,郭培兴,王婷.总体趋于恶化――中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分析[J].国际贸易,2002,(7):18-25.

[4]张海波,刘洪钟.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贸易,2008,(12):10.

[5]李志弘.论加入WTO后中国平行进口的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J].国际贸易问题,2002,(7):7.

[6]黄满盈.中国贸易条件实证分析1981―2004[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3-10.

[7]谢朝阳.升值是否改善贸易条件――本币升值对贸易条件影响的理论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8,(2):551.

[8]孙旭蕾.中国贸易条件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07:38.

商品贸易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尽管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取得了较快地发展,但在全国依然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本文利用最新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多变量回归模型,对中部地区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认为,中部地区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存在很大差异。出口贸易影响因素主要是贸易条件、进口贸易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而进口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汇率、国内生产总值、外商直接投资和人力资本,很多影响因素对中部地区对外贸易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中部地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影响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取得较快地发展。从1986—2006年,中部地区的对外贸易总额由32亿美元增加到564亿美元,共增加了17倍,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依存度从5.0%增加到10.4%,增加了1倍多。但是相对来说,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依然比较落后,在全国中所占比重较小,这主要是由于对外贸易在我国各地区发展不均衡导致的。从1996—2006年,东部地区对外贸易年均所占比重为88.2%,超过了4/5;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对外贸易年均所占比重分别为3.2%、3.6%和4.9%,都在1/10以下。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对外贸易发展在我国如此大的地区差异?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中部地区应如何采取措施发展对外贸易?这正是本文将要探讨和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相关研究回顾 西方经济学家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一直都在注意研究国际贸易中的各种问题与规律,提出的国际贸易理论也相当丰富。尽管其中直接、系统论述或实证分析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发展影响因素的内容相对欠缺,但不同时期理论与经济学家们对国际贸易形成的原因、条件等进行的分析为我们初步把握可能影响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的因素提供了有益的引导。亚当·斯密把形成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原因主要归结为地域、自然地理条件;大卫·李嘉图指出劳动耗费成本是对外交换活动的衡量标准,马克思强调了交通运输、通讯等在国际贸易中的一般基础地位。赫克歇尔和俄林认为各国或地区生产要素丰裕度的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而现代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除了传统的资本、劳动、土地外,技术、信息、组织、制度等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不容否认,以上大师们所提到的这些因素,都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可能原因,也会对国际贸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国外学者从外商直接投资、出口商品结构、劳动力要素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Camarero运用协整分析研究欧盟、美国和日本的工业品进出口贸易需求,证实了贸易与FDI间的相互促进作用。Clements在考察美国对日本贸易逆差的原因时发现,进出口商品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美日贸易的逆差。Narayan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考察1960—1999年中国实际收入、人力资本积累和实际出口之间的关系,发现长期上出口与人力资本积累和实际收入之间都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而短期上人力资本积累与出口之间具有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国内学者也选取了不同的变量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姚丽芳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认为,国内环境因子(GDP、投资、储蓄、利用外资、外汇储备、货币发行量)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贡献率在一半以上;其次是直接作用因子(汇率、关税率、贸易管理度)和基础准备因子(外汇储备),而贸易条件因子(价格指数)和外部环境因子(全球经济增长率)对我国进出口没有什么贡献。赵革和黄国华认为我国外贸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来自国外的拉动力和来自国内的推动力。他们分析认为,加工贸易进口是我国外贸出口增长第一动力,接下来依次是全球经济的发展、外贸管理度、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实际汇率,而贸易条件恶化对出口贸易有负面影响。谭英平也考察了我国及欧美影响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认为国内总投资、报酬水平、人均研究与开发支出额、人均计算机对中国出口额的影响较大,而其他因素影响较小。也有少量的学者对我国地区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郑英梅探讨了山东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认为经济规模、出口市场结构、产品/产业结构和劳动力要素与山东外贸出口存在正相关关系,而FDI和技术创新与山东外贸出口之间不相关。 从对我国的外贸影响因素的分析来看,定性研究的较多,定量研究的较少,而现有的相关实证研究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第一,就全国对外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就各地区影响因素的研究较 少,第二,就出口贸易方面影响因素研究的较多,进口贸易方面影响因素研究的较少,第三,对单个因素对外贸的影响分析较多,而全面考察外贸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第四,变量的选择标准不一,结论也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将利用最新的时间序列数据,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多变量模型分别对中部地区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希望能成为现有国内相关研究的一个有益补充。 二、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1 变量选择、模型建立与数据来源 (1)变量选择。本文对中部地区进出口贸易相关影响因素变量的选取,除了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和吸收国内外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之外,还考虑了变量数据的客观性和可获得性,本文选取了8个变量来分析中部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同时,把这些因素分为外部间接影响因素和自身直接影响因素。外部间接影响因素包括全球经济指数(WIII)、实际有效汇率(EER)、贸易条件(TOT),自身直接影响因素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外商直接投资(FDI)、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IN)、人力资本投入(HC)、进口(IM)或出口(EX)。其中,进口贸易作为出口贸易的一个影响因素纳入模型之中,同样出口贸易也作为进口贸易的一个影响因素纳入模型之中。一般来说,关税税率也许足一个有影响的因素,但随着中国加入WTO及世界贸易自由化,关税的作用逐渐下降,因而在此不予考虑;同样商品的价格也会对外贸产生影响,但中部地区商品价格的数据较难获得,因此也不予以考虑。 (2)模型建立。根据以上分析,以出口或进口为被解释变量,以其他8个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并为消除变量的不平稳性,对变量取对数,建立如下模型: 其中aO、b0为截距,u1、u2为随机扰动项, 以上两个模型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关系的假设如下: ①全球经济指数。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对中部地区外贸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方面,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国民收入将会增加,会扩大世界商品需求总量,因此将会增加对我国中部地区的进口需求,有利于中部地区的出口,另一方面,世界经济的增长表明世界生产能力增强,将降低国际产品的成本和价格,从而会扩大中部地区的进口水平。因此,全球经济指数与对外贸易呈正相关关系, ②实际有效汇率。汇率对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有不同的影响。 对出口贸易而言,本币贬值,以外币表示的本国商品的价格将下降,会扩大国际市场对本国商品的需求,有利于本国的商品出口;对进口贸易而言。本币贬值,以本币表示的外国商品的价格上升,会减少本国消费者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将会减少本国的进口;相反,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由于我国外汇标价是直接标价法,即以一定的外币表示若干人民币的数量,因此汇率即外币的价格与出口贸易是正相关关系,与进口贸易是负相关关系。 ③贸易条件。如果一国或地区贸易条件得到改善,表明出口商品价格相对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出口商品的利润将会增加,这将有利于鼓励出口;而一国或地区的贸易条件改善,相对来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条件就恶化,其他国家或地区对该国或地区的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就会下降,出口商品利润就会下降,这将会使其他国家或地区对该国或地区的出口减少,也就是会使本国或地区的进口减少,因此贸易条件与出口贸易是正相关关系,与进口贸易是负相关关系。 ④国内生产总值。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对外贸易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一国经济的增长是出口贸易的保证,一国经济的繁荣意味着生产能力的提高,生产能力的提高将会推动商品的出口,另一方面,一国经济的增长也意味着国内需求的增加,需求增加是进口贸易产生的一个主要动力,将会促使本国进口增加。因此,国内生产总值与进出口贸易呈正相关关系, ⑤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主要有三种,替代关系、互补和不确定性关系。一般来说。外商直接投资与外贸的互补关系表现更为明显。一方面,通过外资企业的直接出口带动东道国的出口贸易,同时通过技术外溢、知识外溢等来推动东道国企业的技术升级,都有利于东道国的出口扩大,另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来到东道国,必然会带来投资国的一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这些构成了东道国的进口,会使东道国进口增加。因此 ,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呈正相关关系。 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意味着一国或地区基础建设的加强和国内投资需求的扩大,基础建设加强能够促进国内生产的快速发展,也能够促进企业降低成本、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的出口能力。扩大出口;而国内投资需求的扩大将会使企业对进口产品的需求增加,从而增加进口。因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进出口贸易呈正相关关系。 ⑦人力资本。对外贸易与人力资本存在着很强的互补关系,就出口而言,人力资本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拥有较多较好的人力资本就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能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扩大产品出口;就进口而言,国内较好的人力资本是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前提条件,没有人力资本做保证和配合,引进的先进技术设备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人力资有利于扩大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进口。因此,人力资本和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⑧进口或出口。考虑到进出口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在出口贸易影响因素模型中纳入进口变量,而在进口贸易影响因素模型中纳入出口变量。出口的扩大会导致进口的增加,而进口的扩大同样会促使出口的增加,因此,两者是正相关关系。 (3)数据来源。本文研究的时间序列数据年度区间为1986—2006年。所有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数据来自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及《国家商务年鉴》(1987—2007);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力资本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87—2007)。全球经济指数、实际有效汇率和贸易条件引用赵革和黄国华的论文《25年来中国外贸出口增长因素分析》(统计研究,2006第12期),其中,全球经济指数以1986年为基期进行了调整。 2 实证分析结果 (1)中部地区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通过上述模型(I)进行回归,发现大部分变量不显著,因此逐步删除不显著变量LnGDP、LnEER和LnWEI,得到回归结果如表1,可以构造相对来说较为理想的回归方程: LnEX=-15.8965+3.7091LnTOT-0.1867LnFDI+0.4517LnlN-0.3067LnHC+0.6453LnlM 回归方程的可决系数较高,达到0.9551,说明模型的回归拟合优度很好,F检验值为59.6174,F>F0.01,说明方程总体线性关系在99%水平下显著成立,同时D.W值为1.9607,说明这个序列排除了自相关的干扰。 具体考察各解释变量的统计显著性,发现有3个变量显著性水平比较高,通过了5%的显著水平检验,有2个变量通过了15%的显著水平检验,有3个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各解释变量的分析如下: ①贸易条件、进口贸易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中部地区出口贸易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这3个变量都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且与出口贸易呈正相关关系,这与我们一般结论相符。贸易条件系数为3.7091,说明贸易条件的改善对中部地区出口贸易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中部地区在提高商品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因为商品质量的提高使出口商品价格上升,企业获取的利润扩大,刺激了出口的增长。进口贸易系数为0.6453,说明进口贸易对出口贸易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中部地区的进口商品中制成品和先进的技术设备进口比重不断提高,对提高中部地区的生产能力,从而提升出口产品的质量,扩大出口有一定的作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系数为0.4517,说明中部地区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力地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提升了产品的竞争能力,扩大了中部地区的产品出口。 ②外商直接投资和人力资本对中部地区出口贸易作用非常微弱。这2个变量的系数分别为-0.1867和-0.3067,而且它们只通过了15%的显著性检验,因此我们可以说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和人力资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与一般的研究结论不符,本文认为,外商直接投资之所以没有促进中部地区出口贸易的发展,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出口在中部地区出口的比例本身就不太高,只有20%,与全国50%的比例相差也很远,二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外溢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内资企业没有从中获益。人力资本之所以没 有促进中部地区出口贸易的发展,可能是因为中部地区的大量人力资本外流到东部沿海地区,导致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较少,对出口贸易的作用也就不明显。 ③全球经济指数、汇率和国内生产总值与中部地区的出口贸易没有直接关系。这3个变量被剔除在模型之外,对出口贸易没有产生影响,这与一般的理论看法有些不同。本文认为,全球经济指数与中部地区出口贸易没有关系,可能是因为全球经济增长主要是对我国东部地区产生影响,较大的增加了对东部地区的商品需求,促进了东部地区的出口,而中部地区处于内陆地区,对全球经济增长变化相对来说不太敏感,因此对出口贸易没有显著影响。汇率与中部地区出口贸易没有关系,可能是因为货币的贬值会导致进口减少,从而抬高本地区的物价水平,长期以来国内通货膨胀率一直在较高水平上波动就与之有关,这将不断抵消人民币下调对出口商品价格的影响。国内生产总值与中部地区出口贸易没有关系,可能是因为国内生产总值主要是国内需求的变量,主要用来增加进口,对出口作用不大。 (2)中部地区进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通过上述模型(Ⅱ)进行回归,发现部分变量不显著,因此逐步删除不显著变量LnlN、LnTOT、LnWEI和LnEX,得到回归结果如表2,可以构造相对来说较为理想的回归方程: LnlM=-3.1276-1.2205LnEER+0.6445LnGDP+0.3113LnFDI+0.3140LnHC 回归分析的可决系数较高,达到0.9910,说明模型的回归拟合优度很好;F检验值为413.4164,F>F00.1,说明方程总体线性关系在99%水平下显著成立,D.W值为2.1784,说明这个序列排除了自相关的干扰。 具体考察各解释变量的统计显著性,发现有汇率、国内生产总值、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等4个变量显著性水平比较高,都通过了5%的显著水平检验,而且各变量系数的符号与一般理论相一致。说明这4个变量对中部地区进口贸易有显著影响。出口贸易、全球经济指数、贸易条件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4个变量与进口贸易没有显著关系,说明这4个变量还设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对各解释变量的分析如下: ①国内生产总值、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对中部地区进口贸易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国内生产总值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为0.6445,与进口贸易呈正相关关系,这与我们一般结论相符。说明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导致市场规模扩大,有效地增加了进口。外商直接投资变量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为0.3113,与进口贸易呈正相关关系,这与我们一般结论相符。说明中部地区在引进外资过程中,更重视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外商用先进技术设备作为对华的投资,增加了中部地区的进口,人力资本变量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为0.3140,与进口贸易呈正相关关系,这与我们一般结论相符。说明长期以来,中部地区在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时,与之相配合的人力资本是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较好的人力资本将会增加这些商品的进口数量。 ②汇率即人民币贬值限制了中部地区的进口贸易,实际有效汇率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为-1.2205,与进口贸易呈负相关关系,这与我们一般结论相符。长期以来,我国过去高估的人民币币值不断下调,逐步趋于正常化。人民币贬值一般来说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人民币眨值使以人民币表示的外国商品的价格相对提高,削弱了在中部地区的竞争力,中部地区因此会减少对外国商品的进口需求,所以,汇率与进口贸易呈负相关关系,限制了中部地区的进口贸易。 ①出口贸易,全球经济指数、贸易条件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中部地区的进口贸易没有发挥作用。一般来说,出口是进口的保证,因为没有出口就没有外汇收入,就不可能进口。但是对于中部地区来说,外汇收入已经远远大于外汇支出,外汇储备也非常丰富,外汇不再是进口的一个约束条件,因此,出口与进口没有必然的联系。正如前面所说,全球经济指数提高意味着世界经济增长,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提高,但由于我国中部地区并不是世界出口的主要市场,因此全球经济指数与中部地区没有体现相关关系。而我国贸易条件的恶化意味着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贸易条件的改善,但这种效应主要是发生在我国对外贸易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进口贸易量较小,因此没有显著影响。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会引起对国外商品的一定需求,但中部地区的外资进入较少,投资主要来自于本地区的国内投资,因此对进口贸易影响并不显著。 三、简要结论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中部地区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存在很大差异,而且自身直接影响因素相对来说作用更大。中部地区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存在很大差异,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出口贸易影响因素主要是贸易条件、进口贸易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而进口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汇率、国内生产总值、外商直接投资和人力资本。在所有影响因素中,自身直接影响因素相对于外部间接影响因素来说对中部地区的外贸作用更大。在出口贸易中,3个主要影响因素中只有贸易条件是外部间接影响因素,在进口贸易的4个主要影响因素中只有汇率是外部间接影响因素。 第二,很多变量没有对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发挥应有的作用。经验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本币贬值和国内外经济增长能够扩大一国或地区的出口,而出口贸易、全球经济指数、贸易条件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也会对进口贸易产生较大影响,但对中部地区的实证分析并非如此,这些因素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根据以上结论,本文认为中部地区要发展对外贸易,就应该充分发挥所有相关影响因素的作用,必须改善其对外贸易发展的环境,主要从以下三方面人手。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对外贸易硬环境。对于中部地区来说,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是对外贸易发展的基础条件,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工程宋完成,应有长远眼光,做好全面发展规划。一方面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要多方筹集和落实国内外配套资金,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外商一起上的原则,除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拨款、国债资金、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内银行贷款外,还应以转让、出让经营权和产权为突破口,积极吸引外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投资主体和经营主体多元化。另一方面要加快建设形成畅通、安全、便捷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全面提高交通、通讯水平。 (2)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充分发挥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的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不但能够通过其自身进出口带动中部外贸进出口,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产生积极的外溢效应。因此,中部地区要采取措施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和质量,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软硬环境建设。增强外商直接投资吸引力,第二,拓宽外商直接投资进入领域,优化外资产业流向。第三,创新外商直接投资方式,大力发展企业并购;第四,扩大外商直接投资来源。提高外资质量,第五,积极争取国家优惠政策,同时加强外资引进的监督。 (3)大力培养国际经贸人才,提升外贸经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市场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一支训练有素的外贸队伍是有效推动中部地区外贸事业持续发展的核心。中部地区要加大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力度、优化外贸人才的知识结构,并以此提升外贸的核心竞争力。为此,中部地区应该加强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外贸人才,应该将员工的教育和智力开发纳入企业发展规划之中,建立和完善职工教育和岗位培训的相应措施和制度;应该营造良好的机制,鼓励外贸人才合理流动。

商品贸易论文范文5

【关键词】中美双边贸易;比较劣势商品的贸易收支;汇率

汇率变化与一国贸易收支之间的关系一直为国内外学术界的宠儿。就中美贸易关系而言,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能否解决双边贸易失衡问题则一直是学者研究与争论的焦点。自中国“入世”以来,国外尤其是美国媒体曾多次指责中国操纵汇率,宣称人民币被严重低估,并导致了商品价格的扭曲和中美贸易的失衡。然而自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那么人民币升值究竟能否解决中美之间这漫长的贸易争端呢?已有不少学者用从不同的视角运用的不同的方法对此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索,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中美贸易中比较劣势商品贸易收支受汇率影响的视角进行分析,从而间接的反映出中美贸易的顺差究竟是间接人为的现象还是数量上的问题。

一、相关理论评述

(一)购买力平价理论

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汇率变动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和商品的进出口供求价格弹性,即汇率的传递弹性和商品的进出口弹性。因此,与汇率变动,商品价格和贸易收支变动相关的理论主要为购买力平价理论,弹性理论,汇率传递理论,市场定价等相关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古斯塔夫.卡塞尔1922年在其出版的《1914年以后的货币和外汇》一书中提出,它的成立是以一价定律为前提的。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一国实际汇率水平是反映一国货币购买力的指标,若购买力平价成立那么一国实际汇率水平将趋于一致,汇率变动将不会对一国的贸易收支造成影响。若购买力平价存在系统性偏离则汇率波动将会对贸易收支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影响的效应将会随偏离程度的扩大而增加。

(二)弹性理论

弹性分析法主要是从商品市场的角度来分析由汇率变动所导致的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的改变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弹性理论的核心便是对货币贬值在何种情况下能够改善贸易收支的判定条件的证实。其条件便是我们所熟知的马歇尔-勒纳条件”(简称M-L条件)以及“比克戴克-罗宾逊-梅茨勒条件”(简称B-R-M条件)。该理论认为当M-L或B-R-M条件得到满足时,一国货币的贬值会对该国贸易收支状况造成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会对贸易收支产生负面的影响效应。

(三)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

汇率传递是一个与商品价格紧密联系的概念,梅龙(Jayant Menon)将汇率传递定义为汇率变动所引起一国进出口商品目的地货币价格的改变程度。进而汇率传递弹性可定义为因名义汇率变动1%而引起的用国外货币表示的出口产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或是用国内货币表示的进口产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因此,如果名义汇率每变动1%从而引起出口(进口)产品价格同比例的变动,就称为完全的汇率传递,相反则是不完全的汇率传递。由于汇率不完全传递使得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影响有限。影响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原因有:厂商的市场定价策略、国际贸易实践中结算货币、生产全球化。

本人将在以上理论及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设立相关模型,对我国在中美贸易中的比较劣势商品的贸易收支状况受汇率变动的影响效应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从而对中美双边持续顺差局面提供一个新的解释视角。

二、理论框架分析

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际收支理论可知,一国的出口品需求取决于国外收入水平以及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水平,进口则取决于本国收入水平以及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在凯恩斯理论的基础上,本人进一步借鉴Hassan Shirvani和Barry Ailbratte (1997)、以及魏巍贤(2001)模型将本文的计量模型设立如下:

lnTBit=β0+β1lnREERt+β2lnYct+β3lnYAt+εt

其中,TBit第i种商品的贸易收支额。

由传统贸易理论可知我国实际收入的上升会也会促使我国进口需求的增加,故我们预期β20。若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则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汇率水平下降会导致贸易收支恶化,因此β1应为负数;εt为随机误差项。

三、实证分析

(一)指标及数据说明

本文最关键指标便是比较劣势商品贸易收支额TBit。据前人研究结果可知我们一般使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对比较优势进行测度。RCA指数最早是巴拉萨(Balassa,1965)提出的,当RCA指数大于1时,该类贸易品具有比较优势,并且指数越大,比较优势越明显;反之,RCA指数小于1则表明此类贸易品处于比较劣势,偏离1越远,劣势越明显。范爱军(2002)通过研究分析发现,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第7类(SITC)商品的RCA指数都很低,大部分年份都在0.5以下,这类商品主要是机械制造和运输设备等。张杰(2000)根据《海关统计》资料进行分析,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据此,本文将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品以及资本密集型的机电产品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月度贸易收支额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因此,式(9)中的TBit分别表示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收支额以及机电产品贸易收支额分别计为:TBgt,TBjt。REER为中美双边实际汇率由中美双边名义汇率除以两国的价格指数得到。Yc表示我国的实际收入GDP但因GDP没有月度数据因此本文用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代替。YA美国的实际收入GDP,本文用美国的工业生产指数代替。

本文贸易收支数据有我国海关统计局各期统计数据整理而来;中美两国价格指数以及美国工业生产指数来自于OECD数据库;中美双边名义汇率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各期统计数据;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数据来自于中经网数据库。由于本文旨在分析汇改后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中比较劣势商品贸易收支额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采用的样本区间为:2005年7月至2012年12。

(二)单位根检验

时间序列经常会出现非平稳现象,从而导致为回归的问题,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在进行协整及回归之前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ADF方法对原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所有计量检验及回归都通过Eviews6.0完成。

在实际验证过程中具体采用哪种形式则根据序列的性质决定。

本文ADF检验的结果如下:

表1 平稳性检验结果

变量名称 检验形式

( C T L) ADF值 1%临界值 5%临界值 10%临界值 结论

lnTBgt ( C 0 14 ) 1.13954 -2.5994 -1.9457 -1.6137 非平稳

lnTBjt ( C T 13 ) -2.0081 -4.1373 -3.4953 -3.1766 非平稳

lnreer ( C T 3 ) -1.2323 -4.0645 -3.4611 -3.1568 非平稳0

lnYA ( C 0 2 ) 1.79489 -2.5915 -1.9445 -3.1571 非平稳

lnYC ( C T 11 ) -1.2049 -4.1032 -3.4794 -3.1674 非平稳

ΔlnTBgt (C T 10)*** -8.7998 -4.0925 -3.4744 -3.1645 平稳

ΔlnTBjt (C T 12)*** -5.3623 -4.1305 -3.4921 -3.1748 平稳

Δlnreer (C T 0 )*** -8.6009 -4.0657 -3.4617 -3.1571 平稳

ΔlnYA (C T 2 )*** -7.7439 -4.0657 -3.4619 -3.1577 平稳

ΔlnYC (C T 11 )** -2.5977 -3,5349 -2.9069 -2.591 平稳

备注:*表示1%水平上拒绝原假设,**表示5%水平上拒绝原假设,***表示10%水平上拒绝原假设。C表示常数项,T表示趋势项,L表示滞后阶数,其中滞后阶数根据AIC与SC原则确定。

由上面的表格课看出,本文中所有原始样本序列都是非平稳的,但是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的,因此我们可以对它们进行协整检验。本文采用JOHANSON方法对这些序列可能存在的协整进行检验。

(三)JOHANSON检验

JOHANSON检验是建立在VAR(p)向量自回归模型之上的,本文采用AIC及SC原则确定滞后阶数P,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不在输出VAR结果及JOHANSON检验结果的表格。

由JOHANSON检验的可知,无论是采用迹统计量检验法还是最大特征值检验法,两个模型在5%显著性水平下都是拒绝原假设的,即两个模型中所包含的各样本序列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协整关系,而且我们从检验结果可知这样的协整关系是唯一的。因此,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用最小二乘法对上述两个模型中的各参数进行估计,并且估计出来的回归方程式稳定的,具有研究的实际意义。

(四)实证结果分析

由以上数据检验我们可知本文所选取的两类比较劣势商品的贸易收支额: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收支额及机电产品贸易收支额与中美两国实际收入、中美双边实际汇率、之间存在着稳定的长期关系,因此我们可以用最小二乘法进一步量化两类商品贸易收支额与上述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回归结果如下:

LnTBg=10.34474+1.015192LnYA-0.193507LnYC- 4.865855LnReer

(1.072981) (0.456954) (-0.527789) (-4.144531)***

LnTBj=3.505356+3.597577LnYA-0.543772lnYc-5.190708LnReer

(0.588346) (2.608458) (-2.411870) (-7.233088)

(1)美国的实际收入水平

由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收支方程可以看出美国实际收入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收支额将提高0.15个百分点。但美国实际收入水平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收支额的影响并不显著,这说明美国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刚性。

对于机电产品,美国实际收入水平每增长1个百分点,其贸易收支额增加近3.6个百分点,并且这一影响在5%的水平上是显著的。由此可见我国机电产品的贸易收支额受美国实际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要高于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

(2)我国的实际收入水平

对于高新技术产品,我国的实际收入水平每增加1个百分点,其贸易收支额减少近0.19个百分点,然而这一影响在统计上是不显著的。这说明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受国内收入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对机电产品贸易收支而言,我国实际收入水平每提升1个百分点会导致机电产品的贸易收支减少0.54个百分点,并且这一影响在统计上也是显著的。由此可见我国的机电产品的贸易收支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我国的实际收入水平。

(3)实际汇率水平

对高新技术产品而言,中美双边实际有效汇率下降一个百分比将会导致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增加近4.9个百分点,并且这一影响效应在1%的统计水平上是显著的。由此可见我国货币升值不仅不会抑制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贸易顺差的增加。这可能源于汇率-价格传导机制的不完全性以及美国对于其国内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限制。此外,也有合同定价因素的影响所致,一般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期限都较长,在签订合同时汇率水平高于交易时的交易水平从而导致合同价值的升值以及我国高新技术产品交易金额的增加,后期汇率的升值可能会导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收支状况的恶化,也就是经济学中所提到的汇率贬值的“J曲线效应”。

对机电产品而言,中美双边实际汇率水平每提高1%,其贸易收支额减少近5.2%,与高新技术产品一样,我国货币的升值不但不会导致我国机电产品贸易收支额的减少,反而会促进其贸易收支额的增加。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货币贬值的“J曲线效应”以及我国机电产品行业中汇率-价格传导机制的不完全性。导致机电产品行业汇率-价格机制可能在于该行业巨额固定资本及沉没成本所致,固定成本及沉没陈本的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公司的退出成本,从而导致汇率变动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影响的收入效应大于其相应的替代效应。

四、结论

汇率变动对商品贸易收支的影响效应包括两个方面: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由上面的分析可知中美双边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两类比较劣势商品的影响的收入效应皆大于其相应的替代效应。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有汇率贬值的“J曲线效应”以及这两类行业巨额的沉没成本及固定成本,导致其退出市场成本的上升。此外对于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还有美国对国内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限制因素的影响。因此,美国放开对其国内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限制才是解决中美贸易收支不平衡状况的关键举措,而通过汇率调节的手段是不可靠的。

参考文献:

[1]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与实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任兆璋,宁忠忠.人民币实际汇率与贸易收支实证分析[J].现代财经,2004(11).

[3]沈国兵.美中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关系: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4(11).

[4]徐立平,赵静怡.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0(2):18-25.

[5]张杰.中美商品贸易的结构分析[J].国际商务研究,2000(5).

[6]Arize,A.C.The effects of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on U.S .exports:an empirica investigation [J]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1995(62):34-43.

[7]Bahnani-Oskooee.Determinant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lows:case of developing countries[J].Jdev Econ,1986(20):107-123.

商品贸易论文范文6

摘要:本文对贸易理论的产生,发展,意义及理论缺陷作了简要的分析。 论文关键词:重商主义 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 自由贸易 要素享赋论 在早期的贸易中由于贵金属的发现,人们对利润与资本积累的观念的变化,以及民族国家的兴起等原因,促使了重商主义的发展。重商主义的基本经济理论是:货币是国家财富的唯一形态,对外贸易是增加货币的源泉,政府活动的目的应是如何发展对外贸易以增加财富。重商主义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但它只是简单地描述社会的表面现象,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探索只局限于流通领域,而未深入到生产领域,因而其经济理论是幼稚的、不科学的。 18世纪后重金主义学派的理论政策已不能适应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需要,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来指导对外贸易。于是亚当斯密在其经典巨著《国富论》提出了以绝对优势为基础的贸易理论,强调贸易双方各以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行贸易,双方都能获利。该理论从生产的绝对成本的差别为出发点,认为各国应按照各自在绝对成本方面上的优势进行分工,生产并出口绝对成本低的商品,进口绝对成本高的商品,即“以己之所长,换己之所需”。但这个理论存在一定缺陷: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任何绝对优势,那他就不会与别国进行任何贸易,但这个结论与事实违背。 后经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完善,进一步强调两国贸易时,即使一国产品不具有绝对优势,只要有相对优势,双方也都能获利。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是在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发展起来的。根据斯密的观点,国际分〔应按地域、自然条件及绝对的成本差异进行,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商品,然后进行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由此形成的国际分〔对贸易各国均有利。李嘉图认为,在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按照比较成本理论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可使劳动配置更加合理,可增加产品总量,对贸易各国均有利。比较成本理论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的作用。它促进了当时资本积累和生产力的发展。但其前提必须是完全的自由贸易。 实际上自由贸易理论提出以后,世界卜并没有实现完全的自由贸易,与之形成鲜明对本的是各国(地区)间保护贸易处处存在。究其原因在于自由贸易理论赖以成立的理论前提与现实世界存在较大差距。自由贸易理论的核心是白由贸易可使参与贸易的双方均获得贸易利益,它通过对贸易原因的近于完美的实证分析和逻辑推论而得出。这是自由贸易理论获得广泛认同的主要原因。其理论前提是:一国的生产要素总量、生产技术水平、国民收人分配形态、居民消费偏好是既定的、不变的,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并且参与贸易的国家都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市场完全自由竞争,价格具有充分的弹性。这显然与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况有很大差距。另外,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自由贸易利益的实现也成问题:在现实经济中,在自由贸易理论所论述的市场自由竞争的条件下,两国各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能够进入对方国家市场,分工是能够实现的。而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的国家,其有比较优势而没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要在市场自由竞争的条件下进人对方国家市场是很难的。毕竟,劣势产品占领强势产品的市场是不符合成本和价格竞争法则的。相反,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可以完全占领劣势国家的市场。除此之外,还暗含其它前提:(1)因分〔造成的各国产业调整无须成本。这显然也不现实:若按自由贸易理论所述,两国根据各自的绝对或比较优势所在进行分工和专业化生产,那么,原来投资于绝对劣势和比较劣势产业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就必须转移到新选择的产业上来,有些 具有专用性的资产如生产设备则将被淘汰。而无论是转移或被淘汰,作为国家范围的产业调整,成本都是巨大的。(2)规模报酬不变。假定各国劳动生产率或技术水平是不存在差异的,其另一重要假设是规模报酬不变,即厂商的生产函数不随其规模的扩大而改变,因而扩大规模不会影响商品的价格,进而影响贸易的基础。这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二十世纪3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创立了要素察赋论,进一步充实了自由贸易理论。要素察赋论的三个主要结论:每个区域或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应该生产和输出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输入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间或国家间商品价格不同;商品贸易趋向于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异,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根据此理论每个国家或区域利用它的相对丰富的生产诸要素(土地、资本、劳动力等)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用它的相对稀少的生产诸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不利地位。因此,每个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生产和输出前面那些种类的商品,输人后面那些种类的商品。 至此自由贸易理论为我们刻画了一幅美丽的图景,不但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贸易,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也可进行国际贸易,使双方获利。这就为落后国家发展经济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通过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交往加速经济发展,这也是一些发展经济学家把贸易称作增长的发动机的原因。但这一理论也有问题:违背了劳动价值论;忽视了科学技术的作用;只能用来解释要素察赋不同国家间的分工与贸易行为。抹煞了国际生产关系,抽象地谈论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收人均等化,把富国与穷国间的收人分配的不平等性,归结为国际贸易问题,归结为世界市场的机制问题。 关于贸易理论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至今仍是学者研究的热点,还需要人们继续深人研究。

商品贸易论文范文7

关键词:电子商务;对外贸易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1

随着近几年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随着网络聊天、游戏、购物等新经济形势的不断涌现,一个新的经济平台逐渐产生,从前的工业经济正在悄然地开始向网络经济转移,全球的经济也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网络经济时期。而在这个新的经济平台上,电子商务成为网络经济时代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形式,尤其是近几年淘宝网、卓越亚马逊等电子商务平台飞速发展,使很多的电商争相恐后的进入电子商务时代,一个巨大的无形的虚拟的网络市场逐渐的进入了人们的生活,甚至成为很多年轻人消费的主渠道,这一消费方式的转变,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影响逐步加强,本文将主要讨论电子商务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一、对我国对外贸易主体的影响

在我国传统的对外贸易模式中,对外贸易的主体即对外贸易企业主要扮演的是销售商与生产商的中间商角色,由于时空的距离, 使国内外的生产商与销售商不能够获得实时的足够的产品需求资源,对外贸易企业利用自身掌握的丰富的需求资源赚取中间差价,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很多企业开始开拓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这大大缩短了信息传递的时空距离,使得对原有对外贸易公司的依赖逐步减少。更重要的是,一批提品与服务的“虚拟”企业纷纷出现,这些虚拟企业无论是效率还是收益都超过原来的对外贸易企业,将综合的产品和服务信息放到电子商务这个平台上,可以使世界所有公司、企业通过互联网直观的了解到产品或服务的详细情况,实现了以物流为依托,以资金流为形式,以信息流为核心,以商务流为主体的全方位、多层次服务体系。这使得原有的对外贸易主体发生了改变:原来以中介商为主的贸易公司被逐步淘汰,或者适应形势开始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做企业联合体的代言人。他们更能适应不同的对外贸易竞争环境,更能响应买方的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同时也更有利于对外贸易企业之间的协作、互助和利益共享。

二、对我国对外贸易手段的影响

1.沟通方式的变化。原来落后的信件传递文件、合同等贸易信息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了,电话沟通的方式虽然快捷,却无法形成正式的受法律保护的有效文件,而且国际电话的费用较高,这无疑增加了信息沟通的成本。电子商务实现后,可以将电子文本通过网络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寄送,大大降低了沟通成本,有效地提高了沟通效率。

2.付款方式的变化。虽然原来的由专门人员现场支付现金的方式已经很少采用了,但是传统的对外贸易存在付款时间长、付款数额核对困难等问题,现在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实现在网络上通过电子付款的支付方式就可以完成付款,大大提高了效率,提高了准确度,降低了交易风险。

3.交付方式的变化。原来的货物从运输到交付的时间较长,电子商务兴起之后,快递、物流行业也随之发展起来,现在所有的货物都可以通过运单查询实时的快递、物流信息,跟踪货物的运送情况,不仅提高的效率也增加了交易的透明度,而且由于运输由第三方快递、物流公司完成,降低了货物运输中的风险。

三、对我国外贸企业成本的影响

作为企业,经营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电子商务平台的普及主要是因为对成本的控制有非常大的助益,这一成本控制的优势,使得电子商务得以迅速地发展。电子商务的普及为外贸企业降低成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成本的降低。在对外贸易活动中,货源信息、需求信息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用于从报刊、杂志、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获取商品需求信息和商品供货信息,这些信息的真实、可靠程度也需要一定的成本去现场考察和审核,这种信息获取方式的成本非常大,也有一定的利益空间,这也是传统的对外贸易存在的原因。电子商务的普及却有效的降低了对外贸易企业的信息成本。对商品的需求方来说,可以通过查询电子商务网站上的商品信息进行自己采购商品的初步筛选,也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网站自己需求的商品信息;对于商品的生产方来说,可以通过查询电子商务网站上的商品求购直接与商品需求方取得沟通和联系,也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网站自己生产的商品的详细信息。这样的电子商务平台无疑为商品的需求方和生产方都降低了信息收集的成本。

2.洽谈成本的降低。商品的供需双方达成供需合同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洽谈,需要就产品的详细信息,即:需求数量及标准要求、供货方式、付款方式、违约条款等进行详细的讨论,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传统的对外贸易洽谈的成本主要在差旅费、会议费上,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电子商务平台下的视频会议解决了这一问题,前期的洽谈都可以在网络上完成,而且无论是供应商还是需求商都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同时和几个需求商或供应商洽谈,进行比较,既节约了供需双方的时间也降低了供需双方的洽谈成本。

3.运输成本的降低。在商品的供需双方订立合同后,商品需要通过现实的渠道进行交付。传统的对外贸易的商品交付,主要是通过物流进行,或者是供货商自行解决,这样不仅需要增加运输工具、人员等的开支,运输成本也非常高。在电子商务这个平台下,有些商品完全可以通过网络传输虚拟的商品形式,如电子音像制品、软件、图片、虚拟账号、虚拟服务等,这大大降低了商品的运输成本。

4.销售、宣传成本的降低。销售、宣传成本在传统的对外贸易成本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一般在50%左右,由于传统的对外贸易中,营销链比较长,相应的销售、宣传需要的人员、店面费用也就较高,这也成为影响外贸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电子商务平台下,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网站进行营销与宣传,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人员,降低人员成本,同时电子商务的售后服务平台可以更及时的处理一些服务需求,对可以解释、解决的予以解决,需要上门服务的再另派人员服务,这也降低了售后服务的人员成本和外出维修成本。

当然电子商务的普及也带来了一些成本的增加。

1.增加计算机及网络软硬件成本。电子商务的构建需要计算机、服务器、网络等硬件的支持和电子商务平台等软件的支撑,同时,无论是计算机、网络等硬件都需要专业的维护人员保证硬件的正常运行,另外,电子商务平台需要购置或者自行开发,这也需要一部分资金的保证,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行维护、美工、服务等都需要人员的支持,这些都增加了对外贸易企业的成本。[1]

2.增加安全成本及法律成本。由于电子商务平台的虚拟性和网络上存在的黑客等不安全因素,使得无论是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进行网络交易还是进行洽谈、签订合约,都比传统的现实交易增加了一定的风险。另外,电子商务这种新的贸易形式必然会产生新的法律方面的问题,如网上专利的保护、网上版权的保护等问题,这也给对外贸易企业增加了成本。把实现专利申请、审批文件电子化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2]

四、对我国对外贸易企业的其他影响

1.对外贸易企业竞争力增强。与传统的对外贸易企业相比,实施了电子商务的企业通过电子商务这一平台降低了信息成本、洽谈成本、运输成本、销售及宣传成本等成本,利润空间不变的话,价格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产品供货商的商品就更有价格竞争优势,也就更有利于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2.为对外贸易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国际市场。传统的对外贸易中,由于时空的限制,商品的供应商和需求商的视野都相对较短,只能较了解一个区域的需求情况,对全球的商品需求没有全面、巨像的把握,电子商务的网络化平台彻底的打破了这个时空的限制,商品的供应商和需求商的洽谈、签约、交换、分配、服务等各种行为即高效又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原来松散的企业个体成为一个更大的商品供需的联盟,信息的传递更加便捷、资源的共享更加高效,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小的对外贸易企业在传统对外贸易模式下所面临的区位竞争劣势:建立传统的对外贸易企业的产业链需要较长的时间设立办事机构、人员及确定运行模式,电子商务平台可以使对外贸易企业建立世界范围内的市场营销产业链,加强同国外先进的同类企业的技术交流、贸易合作,扩大对外贸易企业的知名度和世界认可度,从而开拓更加广阔的国外市场,获得更大的企业发展和成长空间,这对在技术、资金等与大企业相比相对较弱的中小对外贸易企业来讲,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利好,以中小对外贸易企业的实力,不可能与大的对外贸易企业进行贸易资源的竞争,电子商务平台为他们打开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3.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企业冲破新的贸易壁垒。由于很多国外企业要求必须采用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即 EDI,它是贸易双方按照协议,对具有一定结构的标准贸易信息,通过专用的数据信息网络,在国际贸易各个参与方电脑之间进行交换和加工处理,是电子商务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供货。不仅如此,很多国家的保险、金融、海关等与国际贸易相关的政府部门也都要求采用EDI。一些发达国家想通过利用自身的经济、科技优势,建立新的以电子商务为主的技术贸易壁垒,从而进一步拉大与发展中和落后国家的经济差距,放缓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速度,维持自身的经济贸易地位,进而巩固自己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这不仅是挑战,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国的对外贸易企业只有通过电子商务这一平台,不断扩大企业和国家的经济影响力和号召力,通过这一平台,更好的发展壮大企业实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国际贸易竞争中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冲破发达国家制造的新的贸易壁垒。

参考文献:

商品贸易论文范文8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贸易比较优势理论和贸易竞争优势理论,以动态化的视角分析研究贸易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一般路径及其理论蕴意,并提出我国贸易出口商品优化的总体思路和具体路径。文章指出,一国贸易商品出口结构的优化路径是基于国内现有禀赋资源条件,培育比较优势产业并推动其不断实现动态化、高级化,着力培育和催生贸易竞争优势,最终形成以贸易竞争优势为主体的新型贸易出口商品结构格局。同时强调发展中国家应重视通过推动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巩固和发展传统比较优势产业,形成与新兴竞争优势产业的互补与统一。

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动态比较优势 贸易竞争优势

出口商品结构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各类出口产品在整个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其中蕴含着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资源结构以及贸易政策。本文从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出发,聚焦于出口商品结构的动态化过程,分析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理论蕴意,并探讨其在我国的运用。

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理论蕴意

一国用什么商品参加国际交换可能获取最大贸易利得,以怎样的出口商品结构模式参与国际分工能够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始终是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证研究中力图解释的核心课题。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强调贸易的动因源于商品价格上的差别,而价格的差别又源于劳动生产率、技术或者各国生产要素相对丰裕程度的差异。因此,根据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与资本、技术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相比,将永远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优化贸易结构无从谈起。

建立在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不完全竞争假设基础上的新贸易理论强调在规模经济条件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对规模经济效果的追求是贸易产生的动力;同时企业还可通过借助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在自身企业规模不变的条件下获得经济利益。因而,在规模经济下,各国贸易商品结构是由不确定的或历史的因素决定的,一国获取规模经济进而改善贸易结构取决于动态比较优势,即通过专业化学习、投资创新及经验积累等后天因素人为地创造,强调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技术创新和经验积累的比较优势。动态比较优势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规模经济导致的专业化分工使资本与知识不断积累,由于各国间生产要素积累的速度存在差异,比较优势会出现动态变化(克鲁格曼,1981)。二是将技术作为比较优势的内生变量,包括技术知识的国际国内外溢、干中学、学习曲线以及技术创新对比较优势的动态影响。动态比较优势更加重视生产要素积累的增量以及技术对一国比较优势的巨大影响,强调生产要素积累增量的改变和技术水平的超越式发展,可以改变一国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现有的比较优势及参与国际分工的层次,为后起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理论基础。

竞争优势理论强调企业作为非完全竞争市场的主体,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战略选择配置稀缺资源,进行人为比较优势的创造。具体地,竞争优势强调贸易商品结构优化的本质是考虑如何培育高级要素,如何改变需求结构以提高国内需求水平,如何确立主导产业、相关支撑产业以及如何从外部环境方面对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程度进行培育。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路径

如何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国内学术界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国际贸易,将会使我国被锁定在既定的比较优势格局之下,长期而言,将导致我国出现经济贫困化增长,最终落入“比较优势的陷阱”,因此主张中国的发展应打破比较优势的禁锢,转向竞争优势。另一种观点认为,一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应以要素禀赋结构为基础,坚定地实行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发展战略,坚持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我国外贸产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本文认为,优化我国贸易出口商品结构是我国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维持贸易比较优势,培育贸易竞争优势,实现两者动态化互补与统一的过程。具体而言,我国的外贸商品结构优化在短期内,应以动态比较优势为基础,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比较优势的高级化;在长期,应以培育出口商品竞争力为核心,采取战略性优化和适应性优化并举,致力于竞争优势的培育和发展,实现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动态互补与统一。

(一)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比较优势的高级化

所谓比较优势的高级化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比较优势由自然禀赋上升到技术、管理和营销网络等后天禀赋;二是指经过要素的积累,要素禀赋内容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由资源、劳动力等低级要素向更高级的要素―资金、技术、研发、管理、销售的转变。比较优势的高级化源于贸易部门发展的动态效应,即贸易不仅带来资源的优化配置,还通过技术外溢和“干中学”效应带来贸易部门的制度创新,使得比较优势建立在高级要素禀赋的基础上,从而上升到后天禀赋层次。当前,我国具有竞争力的出口商品仍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尽管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力在最近几年有所上升,但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仍然较弱。因此,劳动密集型产品仍是我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商品,且同发达国家相比,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从相对数量而言,我国仍属于一个资本相对匮乏的国家,根据我国的资源禀赋条件,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劳动力价格低廉仍旧是我国外贸出口的主要优势。因此,我国决不能一味强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忽略甚至否定进一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相反,应在当前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面临困境的情况下,通过结构调整,努力提高其竞争力。从生产角度,可通过国内出口企业根据发达国家消费者对于商品在样式、质量、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变化,生产国外品牌的最终产品,进而提高我国出口导向型企业的生产组织能力,具备按发达国家消费者的需求从事生产的能力;从需求角度,培育国内消费市场,使国内消费者可以享受同发达国家消费者相同的产品和服务,渐进获取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的优势。

(二)培育出口商品竞争力,优化贸易出口商品结构

出口商品竞争力体现了一定时期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对于衡量和评价一国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国际竞争力中,一国的出口商品竞争力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较强出口商品竞争力的国家在国际竞争中无疑会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提高出口商品竞争力无疑是我国进行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核心。目前我国出口产品在总体上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均不高,因此应抓住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推动我国产业的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优化出口产品的技术结构。具体而言,可通过以下措施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1.在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方面,应保持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有序增长,鼓励高新技术产品、优势农产品、环保节能型产品的出口,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在政策方面,一方面应综合运用金融、产业政策支持企业开展自主研发,提高出口导向型产业的核心竞争,另一方面应进一步通过调整出口退税等对外贸易政策促进出口商品的结构转变。同时,可通过改进外国直接投资效率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即在今后的引资过程中,应根据我国出口导向型产业的发展特点和技术结构因素,以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引导外资投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加工程度深、附加值高的产业,以及能源、原材料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行业。此外,还可通过确立进入技术指标,鼓励引进国外处于创新时期和成熟阶段的先进技术,以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档次,加速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增强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2.通过实施品牌战略优化出口商品的品牌结构。品牌是企业无形资产的构成要素之一,是企业产品、服务质量和企业形象的载体,是企业经营状况、市场信誉和消费者认可程度的体现,是优化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必然选择。目前,跨国公司几乎都拥有自己的知名商标,已经形成了从品牌设计、品牌选择、品牌注册,到品牌经营、品牌管理和品牌保护等一整套成熟的品牌战略运营体系。然而,我国生产的产品85%以上均采用外国的品牌,自主品牌出口率尚不足10%。出口产品缺乏品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已经成为我国商品出口结构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最大的“绊脚石”。因此,加强国内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注重出口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是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迫切要求。

3.从宏观上确立国家竞争力战略与政策调整的思路,推动出口商品结构的整体优化。具体地,在继续保持外贸适度增长的基础上,着力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加快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实现出口产品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的转变。具体应对环境、信息、能源、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具有相对优势且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产业给予更大力度和更有效的扶持。确立国家竞争力战略政策导向,使我国外贸增长由要素驱动跨越到投资(资本)驱动,实现出口产品从资源、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在增长目标上,从规模速度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在竞争方式上,从低成本、低价格优势向综合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优势转变。在结构导向上,从重视出口创汇向进出口均衡发展、实现贸易平衡转变。

(三)培育和发展竞争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上,即技术优势、规模优势、创新优势。竞争优势是国内本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和企业通过立足于国内市场的需求,在竞争中“干中学”以及吸收贸易发展带来的先进技术逐渐发展成规模和技术优势而形成的。我国的机械、交通运输设备、化工、电子、仪器仪表等行业在国内市场已初具规模,且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了较强的竞争力,政府应通过金融、产业政策,重点扶持上述行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技术改造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通过加大对成套设备出口的金融支持、增加中长期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重点扶持有潜力、有优势的拳头产品的出口,逐步实现出口商品结构升级。同时, 政府应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育航天科技设施、光纤通讯、微电子、生物工程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并使之成为我国未来出口的战略产品,实现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从贸易比较优势向贸易竞争优势的转化。此外,还可通过将高新技术运用到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生产中,使单一的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化为附加值高的新技术产品,实现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互补与统一。

结论和政策含义

综上所述,一国贸易商品出口结构的优化路径可以表述为基于国内现有禀赋资源条件,培育贸易比较优势产业并推动其不断实现动态化、高级化,通过强调企业在非完全竞争市场的主体地位,着力培育和催生高级要素,改变需求结构,确立出口主导产业以及相关支撑产业;从外部环境角度优化企业竞争战略、优化企业竞争结构、深化行业竞争程度,最终使一国贸易出口商品结构从静态比较优势转向动态比较优势,并最终形成以贸易竞争优势为主体的新型贸易出口商品结构。

根据上述结论,我国贸易商品出口结构优化应根据战略性优化和适应性优化并举的思路,继续发挥我国在劳动力资源方面的资源禀赋优势,通过深化对最终产品的加工贸易,不断改善企业的生产组织能力,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培育国内消费市场,提高国内消费者消费品味和档次,进而优化出口商品的品牌结构;宏观上应在深化行业内企业间竞争程度的过程中培育和催生高级生产要素,改变国内需求结构,推动企业发展战略有效实施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同时,充分发挥技术在贸易商品出口结构优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推动我国劳动密集型行业贸易比较优势的动态化和高级化,最终形成以贸易竞争优势为主体的新型贸易出口商品结构。

参考文献:

1.江小涓.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决定因素和变化趋势.经济研究,2007(5)

2.彭磊.贸易结构优化三阶段论及我国所处阶段的实证检验.国际经贸探索,2004(1)

商品贸易论文范文9

随着全球经济的到来,世界各国(各经济体)的关系也随之越来越密切,人民币汇率问题是各国关注焦点,也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热点话题,升值的效应主要体现在对外贸易领域。对外贸易中采取何种贸易模式与结构,取决于其经济发展特征和政策导向。划分贸易结构需要从贸易品的性质入手,根据制造的复杂程度可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本文拟采用此种方式,选取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指标来诠释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情况。在人民币可能升值的背景下,借助历史数据资料研究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人民币汇率变动历程与我国对外贸易情况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为推进我国的出口创汇,调节贸易收支逆差,结合当时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采取了人民币贬值策略。从1980年的100美元兑149.84元人民币,到1994年100美元兑861.77元人民币,14年间贬值82.61%。此间人民币呈现贬值趋势,在趋势性汇率贬值的影响下,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资源密集型出口商品结构转变为劳动密集型出口商品结构为主导,这反映出我国基于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国际分工地位已经形成。1994年以前,我国先后经历了固定汇率制度和双轨汇率制度,从1994年1月1日起,实现汇率并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自1994年起,人民币汇率呈现稳步上升趋势,汇率由1994年的100美元兑861.87元人民币升值到2010年的100美元兑677.04元人民币。①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两国货币的汇率等于两国价格水平之比。两国货币间的实际汇率是一国商品和劳务价格相对于另一国商品和劳务价格的一个概括性度量。本文所指汇率是在直接标价法下,100美元兑人民币的值。 其中EX为中国出口商品总额,NEER表示人民币名义汇率(即年平均汇率中间价),CPI*指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美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REER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中美两国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均是以2000年为基期。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PurchasingPowerParity,PPP),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计算公式为。由图1可以看出人民币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在1980—1994年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尽管在1988年和1993年出现小幅的波动,但整体上扬且二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1994年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平稳,呈现窄幅波动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战略的推进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人民币升值现象显著。另外,2008年8月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从金融市场向实体经济领域的传导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创,人民币在此背景下持续升值对我国产品出口影响日趋明显。据海关统计,2010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9727.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4.7%;其中出口总额15779.3亿美元,增长31.3%;进口总额13948.3亿美元,增长38.7%;贸易顺差为1831亿美元,同比减少6.4%。对外贸易顺差自2008年创造了历史纪录2981亿美元之后,2009年收窄了34.3%,2010年进一步收窄了6.4%,贸易顺差与进出口总值的比例从2008年的11.6%,降至2010年的6.4%,对外贸易总体上继续向着基本平衡的方向在发展。在2010年,在加工贸易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一般贸易的进出口加速发展,取代加工贸易占据了半壁江山。 另外在出口商品的结构上,2010年我国主要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势良好,而高附加值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达到30.9%,占到当年我国出口总值的近6成,可见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转型升级初见成效。如图2所示,我国进出口商品总额自1980—2008年呈现出持续上升趋势,1980—1994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的增长速度较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81.19亿美元增加到1994年的1210.06亿美元;进口总额从1980年的200.2亿美元增加到1994年的1156.1亿美元;1980—1994年间存在贸易顺差和逆差年份不相伯仲,1985年出现贸易逆差最大为149亿美元,1990年贸易顺差出现最大值87.4亿美元,1994—2002年进出口额增长加速,2002年出口额达到3256亿美元,进口额2951.7亿美元,贸易顺差304.3亿美元,在此期间均为贸易顺差并在1998年达到最大值435.7亿美元。其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其它国家通过汇率贬值来促进出口,实行贸易保护来限制进口,改善国际收支。面对如此国际环境,人民币没有贬值,但我国的进出口却保持持续的增长,究其原因是1998年以后几次提高出口退税率,保证了出口的稳定增长,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造就了进口持续增加。随着我国加入WTO,进出口贸易获得突破性的进展,出口增长速度迅猛,据海关统计,2008年全年,外贸出口达14285.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2%,鉴于2008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以及世界经济的萧条,2009年全年外贸出口总额12016.1亿美元,同比降低15.89%,2010年出口总额15779.3亿美元,同比增长31.3%。由此可见,我国对外贸易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世界经济环境的改善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本文根据国际贸易标准(StandardInternationalTradeClas-sification,缩写SITC)分类法,将第五类商品(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记为S5)和第七类商品(机械及运输设备记为S7),归为资本密集型商品,两者出口额之和记为S57,将工业制成品总额减去第九类未分配商品(S9)和资本密集型商品的出口额代表劳动密集型商品(即GM),参考曾铮、张亚斌运用的出口商品结构S57T的计算公式为:同理,将第五类商品(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记为S5)和第七类商品(机械及运输设备记为S7),归为资本密集型商品,两者进口额之和记为S57*,将工业制成品总额减去第九类未分配商品(S9)和资本密集型商品的进口额代表劳动密集型商品(即GM*),S57T*的计算公式为:短期的汇率变动对贸易结构调整几乎没有影响,汇率变动引致进出口商品结构调整一般与可维持的趋势性汇率变动有关。 二、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关系实证分析 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实际有效汇率与进出口商品结构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数量方法进行分析,设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为NEER,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为REER,出口商品结构为S57T,进口商品结构S57T*样本区间为1980—2009年的年度数据,对S57T、S57T*、NEER、REER进行相关性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果。根据表1可以看出,出口商品结构与人民币名义汇率、实际有效汇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56和0.523,进口商品结构与人民币名义汇率、实际有效汇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22和0.731。由此可见,人民币名义汇率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进出口商品结构都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假设回归方程:lnS57T=坠1+坠2lnREER,lnS57T*=β1+β2lnREER样本区间为1980—2009年的数据,利用E-VIEWS6统计分析软件对起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根据回归分析表可以得出:lnS57T=7.86+1.10lnREER(-3.95)(3.62)R2=0.32S.E=0.49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比较显著。总体而言,实际有效汇率与出口商品结构存在同方向变化关系,通过计算表明随着实际汇率的上升,出口商品结构也呈现上升趋势(即趋于优化)。一般说来,实际有效汇率贬值(REER上升)表示本国产品在外国市场上的实际价格下降,竞争力上升;而外国产品在本国市场上的价格却上升,其竞争力下降,其结果是刺激出口抑制进口的。实际汇率升值(REER降低)则相反。lnS57T*=7.87+1.29lnREER(-5.03)(5.40)R2=0.51S.E=0.38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进口商品结构的影响比较显著。总体而言,实际有效汇率与进口商品结构存在同方向变化关系,通过计算β2=1.29表明随着实际汇率贬值(REER上升),进口商品结构也呈现上升趋势(即趋于优化)。此结论与一般贸易理论结果相异。工业制成品的进口与生产相关类别商品进口所受影响较大。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比例约一半左右,因此可推断,汇率变化影响我国进口,尤其是服务于生产的进口传导路径为:汇率对进口影响的传导路径图:人民币升值(即人民币实际汇率REER下降),引起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进而影响加工制造的竞争力,促使加工贸易出口下滑,从而影响加工贸易进口增长放缓。根据数据整理和分析可知,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与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存在正比例关系,即人民币贬值(REER上升),有助于对外贸易结构升级,反之,人民币升值(REER下降)会恶化我国对外贸易结构。本文主要研究工业制成品出口中根据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计算的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不包含初级产品的出口范畴,在此概念下,汇率变动对进出口商品结构转变具有一定影响,国际市场价格和外商资本的流入以及贸易伙伴国居民的购买力都将对其产生影响,在此不做赘述。#p#分页标题#e# 三、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商品进出口影响的结论 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人民币名义汇率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进出口商品结构都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另外回归结果表明: 第一,人民币贬值(人民币实际汇率REER上升),出口商品结构也呈现上升趋势(即趋于优化),对出口商品结构转型升级有利;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实际汇率REER下降),出口商品结构呈现下降趋势(趋于恶化)。此结论与一般贸易理论及商品出口现状一致。 第二,人民币贬值(人民币实际汇率REER上升),进口商品结构也呈现上升趋势(即趋于优化),对进口商品结构转型升级有利;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实际汇率REER下降),进口商品结构呈现下降趋势(趋于恶化)。此结论与一般贸易理论相左,以占我国主要贸易份额的加工贸易为例,将汇率作用于对外贸易的传导路径进行分析,可得出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实际汇率REER下降),将对加工贸易的进口产生反作用,进而降低加工贸易的进口。 本文主要研究工业制成品出口中根据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计算的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不包含初级产品的出口范畴,在此背景下可得出,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实际汇率REER下降),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反之,人民币贬值(人民币实际汇率REER上升),有利于我国对外贸结构的转型升级。 四、在人民币汇率升值趋势下,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在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趋势下,转变出口商品结构、推动贸易结构升级对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商品进出口结构现状,我国应在继续推进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贸易同时,增进原材料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进一步加大对机械、电子、化工等高附加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加大研发与人力资本投入力度,提高先进技术吸收和自主研发能力,逐渐推动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转型,带动对外贸易结构升级。 第一,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对外贸易结构优化,抵消人民币升值的消极影响。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俄林的要素禀赋论,可以认为,一国的出口是由一国的专业分工带来的,即可认为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是高度相关的。产业结构决定出口商品结构;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和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在全球化和开放经济的时代,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我国应改造提升制造业、培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能源和利用方式变更,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在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下,我国应当继续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引导和调整,发展高附加值、低能耗的新兴产业,大力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提高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加快产品升级,扩大在国际竞争中的相对优势,利用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对外贸易结构优化,通过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抵消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消极影响。 第二,进口原材料和高新技术产品,调整主要出口产品比例,推动我国技术创新,促进对外贸易结构升级。人民币升值对一般贸易的影响较大,对加工贸易的影响小,因为加工贸易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形成的压力。二十多年来,加工贸易出口额占我国出口总额比重的稳定上升,为我国商品出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总体出口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由于各种产品的中间投入不同,其对于我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影响较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影响小。因此,在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趋势下,进口原材料和高新技术产品,合理调整劳动密集型商品和技术密集型商品的出口比例,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优化我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第三,发展多元化的出口市场。根据中国国际海运网统计,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为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香港、韩国,就出口市场而言,出口额前四位为欧盟、美国、香港、日本,分别为3112.3亿美元、2833亿美元、2183.2亿美元、1210.6亿美元,占2010年我国出口总额约60%,可见我国出口贸易过于依赖这四大出口市场,对出口贸易结构的长期发展不利。中国向美国、欧盟、日本出口较多的相同类别商品分别是纺织、服装、机械和运输设备、钢铁等,加剧了同类产品在市场上的过度竞争,影响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和收益,同时这也是纺织、服装等出口贸易引发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对中国进行反倾销和贸易制裁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各行业出口企业应该在稳固主要出口国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与潜在贸易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实行贸易市场多元化战略,避免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少贸易摩擦的产生,扩大产品出口的发展空间,实现我国出口市场的多元化。 另外,深化外贸体制改革也是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课题。外贸体制大体上可以细分为管理体制、经营体制和促进体制三个层次。经过多年改革,我国外贸体制中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已经基本接近国际惯例(除了外贸制推进较缓慢外)。但外贸促进体制比之美国、日本及欧盟等贸易大国,仍明显存在缺陷。商务部、务部贸易发展局及中国贸促会、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信用保险公司以及地方外经贸部门应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更好得为我国对外贸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