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传承文化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7 18:00:12

传承文化论文

传承文化论文范文1

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鄂温克族人凭借他们的智慧和勤劳创造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然而,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这一古老而优秀的文化却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其正在不断地走向消亡。这样不仅会使鄂温克人感到失落、痛苦,同时也是我国文化事业的一个重大损失,今日鄂温克族人正面临着如何在现代化社会中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挑战。因此,鄂温克族应加强传统文化传承建设,在文化传承中突出保护森林的重要性,并加强对先进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努力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保护森林,重构文化传承载体

不同的民族因生活环境的不同,其塑造出来的文化也不尽相同。传承文化需要相应的载体,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演变最终导致了鄂温克族文化的变迁。有人说浩瀚而神秘、绵延千里的大兴安岭是个天然的民族学、人类学“博物馆”;有人说从事游猎生产的鄂温克族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残存至今却极少有的尚能观察到的“活化石”。从生产的角度看,有人说他们是狩猎民族;从生活环境的角度看,有人说他们是森林民族;从鄂温克族与白桦树的关系上看,有人说他们是白桦民族,而我们看到的鄂温克族文化正被不断地重新整合和消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明显感觉到,有些鄂温克族人,尤其是年轻人,对现代社会比较熟悉,而对古代、近代的往事比较陌生,他们已经失去了(或即将失去)不少森林民族的文化特质。传承鄂温克族文化,应该注重对文化载体的保护与再造,尊重鄂温克族人与白桦、野兽、森林相互依存的规律和情结,通过科学管理与规划等方式,让鄂温克族人参与到森林生态的保护与开发,这对鄂温克族文化调适与传播具有特殊意义[3]。

重新挖掘民族文化,创新民族文化

鄂温克族传统文化在与主流文化的融合与碰撞中,应对其传统文化进行适当地调整、改造与创新,以适应文化的发展需求。新中国成立以来,鄂温克族社会发生了两次历史性变革。新中国成立初期,鄂温克族仍保留着原始氏族公社制度,党和政府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采取“慎重稳妥”的方针,使其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并通过举办医院、学校、文化站、科技站等方法,为其注入了新的文化因素。鄂温克族民间文学、歌舞艺术、工艺美术和雕刻绘画,具有浓重的人性化、情感化及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特征。如何保持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传承民族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

传承文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回族;口承文化;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12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2-0586(2012)02-0122-05

毋庸置疑,在全球化和现代性的趋同浪潮中,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遇着日益严重的危机。在这样的情况下,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国际社会面对的重大课题,从而也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术语在时下民间和学术界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口承非物质文化作为回族文化的重要因子之一,承载着回族人民的民族个性和审美理念,也凝聚着回回人民的精神品质。历经千年,传延至今。而今在时代潮流面前,回族口承文化的边缘化和被消解窘境,使保护和传承工作亟须跟进。

一、回族口承非物质文化的表现内容

回族口承非物质文化是回族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口头传承的语言以及口头语言传承的各种文化知识和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的总和。包括回族语言,民间文学中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歇后语、谜语以及民间艺术中的民歌、说唱等。

(一)回族语言

主流学术界一般认为“回回民族的形成以有了汉语为共同语言为一个标志”,基于此,学者们认为回族以汉语为母语,没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有的学者则通过对回族“小经”的研究,认为“小经文字应被视为回族的民族文字”,进而认为回族有其内部使用的“回族汉语”。另外,有学者认为回族有自己独特的使用语言,并将其称之为“回族语言”,即回回民族在构建民族文化体系、自我认知手段和民族标识时,将普通汉语中的许多词语赋予特殊功能,而逐渐习俗化,并在使用中掺有阿拉伯、波斯等语言词语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民族语言。窃以为,作为“小经”的“回族汉语”,还是习俗化了的“回族语言”,或更准确地说是“回族话”,都属于回族口承非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

(二)回族民间文学

1 神话。关于神话的定义,一般都认为它是远古初民创造的、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主要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幻想性故事。关于回族是否有神话,学术界有三种观点:“回族有神话”“回族没有神话”“回族神话外来说”。即使有学者认为,回族作为一个非远古的民族,其缺乏产生神话的历史文化土壤,然而回族社会中间的确流传着神话,这是不争的客观事实。回族社会流传的神话主要有起源神话和自然斗争神话。其中起源神话以解释宇宙万物的起源为主要内容,代表作品《阿丹与好娃》《人祖阿丹》《阿丹与海尔玛》等等;自然斗争神话以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要内容,代表作品《阿当寻火种》《雪和雨的传说》《插龙牌》等等。

2 民间传说。民间传说是民众创作的与一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地方古迹、自然风物、社会习俗有关的故事。回族民间传说“体现了回族穆斯林理求真、意求善、性求美、身求洁、心求圣的高尚追求和美好心灵”,有人物传说、史事传说、风物传说、物产传说、风俗传说等几种类型。其中人物传说主要是关于历史上著名人物的故事。回族人物传说代表作品有《蜜枣的传说》《与蜘蛛鸽子》《的劝告》《世界上最早成为穆斯林的人》等等。回族史诗传说是回族民众对过去重要事件的集体体悟与经验,是回族集体传承的历史知识和族群记忆,此类传说有《回汉自古是亲戚》《宛尕斯》《回回的来历》《西域回回》《灵州回回的传说》《回回原来》《红军三过单家集》《彭老总在豫旺》《红军标语》等等。风物传说是关于山川古迹、风俗习惯或乡土特产的由来和命名的解释性传说。回族中流传的此类传说有《缠河的传说》《凤凰城》《六盘山为啥药材多》《教子胡同的来历》《飞来寺的传说》等等。

3 民间故事。根据故事反映的情节内容,可以将回族民间故事分为生活故事、幻想故事、寓言和笑话。生活故事讲述的是日常生活、人间百态,表现的是普世的经验和哲理。回族生活故事代表作品有《泥水匠巧治地主》《索里哈的故事》《伊玛目的故事》《赛里买的故事》《不见黄河心不死》《阿里和他的白鸽子》《主玛和月亮姑娘》《曼苏尔》《孝顺媳妇》《艾思麻的四个儿子》等等。幻想故事,一般也称神奇故事、民间童话等,它将神奇的幻想成分同现实生活交织在一起,反映主人公生活境遇由匮乏到满足的变化,或表现他的冒险经历与奇遇等。回族幻想故事有《太阳的回答》《白兔姑娘》《龙盘》《仙子下凡记》《金鸡》《白鸽子与阿里》《金雀》《黑娃和银华》等等。“民间寓言是一种带有明显教训寓意的、短小精悍的动物故事或人物故事。”回族寓言故事代表作有《猴儿也有丢盹的时间》《一亏的一补》《无义之人不可交》《松树的话》《狼心狗肺不久长》《装成羊的狐狸》《爱叫的蝉》《青蛙与蚯蚓》等等。“笑话是和生活故事接近而篇幅短小的一种故事题材……是口头叙事文学中专门进行讽刺和嘲笑否定性言行和现象的故事。”回族笑话代表作品有《作诗睡热炕》《穿衣镜》《哑谜》《亏心事》《两个阿洪讲经》《机灵和精明》《巧货》《火龙衣》等等。

4 谚语和歇后语。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根据反映的内容,回族谚语包括反映的谚语,如“真主喜欢的教是伊斯兰教”“虔诚的穆斯林,临危也念着伊玛尼”“九九盼雪,伏天盼雨,回回只盼伊玛尼”等等;反映良好生活习惯的谚语,如“身上不净,礼拜没用”“污秽以清水洗净,罪孽凭讨白消除”“洗浴不能少,费水使不得”“回回亡人死得高,清水洗净白布包”等等;传播生活知识和生产经验的谚语,如“东明西暗,等不到吃饭”“早穿皮袄午穿纱,晚抱火炉吃西瓜”“冰雹打一线,寒霜冻一片”“苦里出能人”等等。歇后语,是一种用巧妙的手法,表达抽象思想的艺术语言,具有通俗、诙谐、风趣的特点。歇后语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回族歇后语前半部分的比喻部分主要与回族的、生活习俗及地域分布密切相关。例如“穆民没有伊玛尼——丢了根本”“老回回喝盖碗茶——先刮两下”等等。

(三)民间艺术

1 民间诗歌。民间诗歌,主要是抒情性的民间歌谣和民间叙事诗。就回族而言,民间歌谣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花儿”。“花儿”又被称为“少年”,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部分地区。根据音乐旋律特征和歌词格律形式,回族花儿被分为河湟花儿和洮岷花儿两大系列。其中“洮岷花儿仅仅流行于甘肃的岷县、康乐县等部分县区,相对而言,河湟花儿流行的地域和民族最为广泛,音乐曲令和歌词格律丰富而独特,影响也更大。”花儿表达的内容极为丰富,唱词蕴含丰富,包括人民的日常生活、男欢女爱、辛酸悲苦等等。

民间叙事诗,是民间口头创作和流传的、篇幅较长的韵文或韵散结合的作品。亦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注意塑造形象为其基本特征。回族民间叙事长诗,主要有两类:一是爱情类,反映女情生活中的热恋、相思与困惑,这类叙事诗在回族叙事诗中占大多数;二是英雄叙事诗,展示回族历史人物及其活动。回族爱情叙事诗代表作品有《马五哥与尕豆妹》《吆骡子》《红杜鹃》《织手巾》《相思秀》《蓝桥相会》等等;回族英雄叙事诗的代表作是《歌唱英雄白彦虎》。

2 民间说唱。民间说唱俗称“曲艺”,是一切说唱曲种的总称。它以说说唱唱的形式,给人说故事、唱故事、说笑话、说情唱情,反映社会生活。回族的民间说唱主要以宴席曲为表现形式。宴席曲可分为四类:散曲、叙事曲、说唱曲和茶曲。散曲有《恭喜曲》《青溜溜青》《十绣》等等;叙事曲有《兰桥会》《方四娘》《四贝姐》《杨家将》等等;说唱曲有《打财主》《园子家》《十二个月》等等;茶曲有《尕老汉》《飞凤凰》《数麻雀》等等。

二、回族口承非物质文化传承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一)回族口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及保护的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维持人类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造力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在当下世界范围内掀起的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中,回族口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也随之全面展开。

1 政府部门的努力。政府部门对回族口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主要集聚在宁夏。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聚居区,宁夏在抢救和保护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规。2005年8月,宁夏政府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宁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启动;2005年9月,宁夏政府印发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开始在全区范围内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2006年9月,宁夏政府颁布实施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有了法律保障;2007年3月,宁夏政府公布了31项首批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2007年7月,宁夏政府印发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办法》,标志着宁夏回族自治区初步建立了地方一级的名录申报体系¨“。在制定相关保护法规的同时,政府部门还支持民间资本于2005年在宁夏永宁县建立中华回乡文化园,并于2006年在回乡文化园建立了大型回族博物馆,集中展示回族伊斯兰文物,宣传回族历史及其文化。另外,校园的传承保护工作也被提上政府日程,迄今为止,宁夏教育部门和文化部门已在宁夏的西吉、海原、盐池等县的农村小学课堂教唱濒临消失的“山花儿”,对50名音乐老师进行培训使其具备唱“花儿”的能力,而“花儿”专家编写的《简编花儿教程》也已下发到宁夏各农村中小学。

2 学者的努力。在抢救和保护回族口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学者们积极有为,记录和出版了大量相关资料。众所周知,对回族口承文化进行整理、研究工作肇始于20世纪初的北大歌谣运动,这时期主要体现在对回族花儿的关照。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受全国范围内第一次大规模的民间文学采风工作的影响,回族歌谣、叙事诗、传说、故事、谚语等口头传统的搜集和整理也初见成效,这为回族口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之后至今,回族口承传统的搜集、整理与选编获得了丰硕成果,宁夏在这方面作出了历史性的卓越贡献,编辑出版了大量回族民间故事集或作品选、叙事诗集以及回族民间文学概要等著作;编辑出版了“回族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为数不少的相关研究论文也发表在各类期刊。2005年,宁夏大学回族研究中心建立了全国第一家回族文物展馆,其中包括对回族口承文化遗产的收集与保存。

(二)回族口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面临的困境

虽然相关方面的工作成就明显,但毋庸讳言,回族口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仍然面临诸多困境。

1 回族口承文化面临现代经济发展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特定的社会和地理环境中产生和存在的,其区域属性往往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改变,从而使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生存的土壤。回族口承文化是回族人民长期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其主要靠回族民众生活的需要而产生,靠回族民众口耳相传而生存,靠回族民众代代沿袭而传承发展。然而,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物质需求的不断高涨,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变迁,尤其伴随着电视机、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化媒介传播产品的普及,回族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淡忘、遗忘。在社会发展大潮中,人们对传统文化失去了热情和信心,从而使得口承传统的空间越来越窄,口承传统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2 回族传统口承文化面临社会转型的冲击。在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中国社会正经历着社会转型,城市化作为社会转型的一个表征,对回族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回族年轻人甚至中年人到城市打工,另一方面现代交通和通信媒体的发达,缩短了回族民众与城市及城市文化间的距离。与城市的频繁接触使越来越多的回族年轻人强化了作为“农民”或“少数民族”的身份意识。他们认为城市生活或现代文化是先进的、有趣的,而乡村传统的文化则是落后的、土气的。在此认知心理中,传统口承文化已无多大吸引力。我们知道,以口传心授为主要传承方式的回族口承非物质文化,其生命力在于代际相传和人心所向的民间风俗,一旦失去具有文化认同的传人,一旦失去集体互动的民风,就可能迅速地消亡。

3 回族口承文化面临现代教育的冲击。现代的、标准的学校教育,对于回族文化的传承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其为回族民众获得更广阔的知识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另一方面,其又以新的知识体系将回族民众和本民族文化隔离开来。现代的学校教育,通过一套为适应现代生活的、权威的知识体系,将受教育者纳入到现代公民的身份认同中去,使得回族孩子在接受现代教育知识的同时远离了地方传统和本民族的日常生活经验知识。作为家长的回族民众在现代教育模式的影响下,认为将孩子送进学校接受现代教育,能够使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脱离农村进入城市,成为“有知识”的人。因此,回族口承非物质文化传承危机在所难免。

三、回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对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工作的开展以及相关保护措施的出台,给回族口承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带来新的希望,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正当其时。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回族口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是一项公益事业、公共事业,国家和政府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窃以为,在回族口承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中政府应有以下作为:一是应该通过积极引导,把握保护工作的方向,进行指导和规范;二是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三是应当从财政上予以支持,并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引进社会资金用于回族口承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四是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主体的地位,能够做到尊重文化主体,不能反客为主。

(二)对回族口承文化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查,进行科学认定、立档和保存

回族口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再生性,一旦消失就会成为历史的遗憾。因此,面对口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式微,调查与摸底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普查过程中,可以邀请相关理论研究专家,进行普查方法的指导,开展人员的专业培训,培养专业的普查人员;在具体方法上,应当采取全面摸底式的清查,以乡为单位,在“踏查”基础上确立普点;采用基层逐级上报和学者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另外,需要对收集到的回族口承文化进行科学的认定、立档和保存,如建立完整科学的回族口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档案;拍摄完整的关于回族口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类学纪录片,并制作成光盘,以方便长期保存和传承之用;建立“回族口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使各种口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物质化、文本化;发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的作用,在条件成熟时可设立专门的博物馆或展示厅。

(三)建立健全回族口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

传承人在回族口承非物质文化传承过程中至为重要,就如学者所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是与人的活动息息相关,如果从事民间艺术和技艺的人日益减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出现断脉,甚至断绝。”因此,建立回族口承非物质文化传承机制首先要建立良好的传承人机制。这需要对传承人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给他们发放资助金,鼓励他们继续进行创作和积极主动地招收传人。邀请传承人在学校、广场或其他公共场合进行口承文化的现场艺术表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回族民众保护非物质文化的文化自觉观念和意识;将回族口承非物质文化纳入到回族地区的中小学及高校课程中,让年轻一代参与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动中。

传承文化论文范文3

【关键词】巴蜀文化;认同;互动;发展

一、总体认知:同根同源

巴、蜀历史源远流长。上古时代,巴蜀是两个奴隶制部族联盟的称谓。在战国前,巴与蜀是分称的。“巴”,大虫也,或曰“吞食大象的巨蟒”,中心区域为重庆、川东及鄂西地区,涵盖陕南、汉中、黔中和湘西等地;“蜀”的古义为“葵中之蚕”,葵者,桑也。中心区域涵盖四川盆地中西部平原。由此可见,巴蜀的核心区域即为今天的重庆市和四川省。秦朝时期,巴蜀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联系十分紧密(战国时秦国兼并巴、蜀后,置蜀郡、巴郡,汉朝时候称巴郡为江州,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州,在蜀地置益州,三国时统称为益州)。从《战国策》到《史记》以及后代的典籍,巴蜀并称不绝于史书。故有巴山蜀水的习称。巴的进取与蜀的兼容在秦汉时合二为一,秦汉以后巴蜀文化逐渐融入中原文化。

二、阶段罅隙:制约发展

有人说中国城市里有很多对“欢喜冤家”,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重庆。成渝之争历来已久,在重庆直辖前,成渝两地的人就有罅隙。成都人养尊处优,自给自足,不太在意外地朋友,在重庆人看来,体现在行为上就是不好客;重庆人热情好客,哪怕身上身无分文也要践诺;成都处处见历史文化遗迹,文化氛围浓厚,重庆历史遗迹不少,保留、打造却显粗糙......两地的竞争伴随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升级。自从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以来。重庆迎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7年,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中国西部唯一集水陆空运输方式为一体的交通枢纽城市,也是“政治局委员级别”的城市。“两江新区”成为部级新区后,获得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固定资产投资爆发式增长。

三、增强文化认同,激发发展内动力,实现川渝互动发展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同处于四川盆地的川渝儿女应该有开放的心态,在尊重、包容中寻求和谐。巴蜀文化同根同源,但因为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的不同,又有差别。成都地处平原,得益于都江堰的灌溉,历来富庶,人民生活富足幸福,喜好清闲、温文尔雅;重庆多山富水,天气潮湿,人们喜欢麻辣,故性情多火辣外向,民风豪放。求同存异,以不齐而齐之,才是大同。

3.1政府搭建交流平台,两地取长补短

2012年12月,在广东考察工作时说,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2014年,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又强调“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3.2合力打造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两地文化部门在成立川渝文化交流协调小组的基础上,整合两地优秀文化资源,开展经常性互访活动。以市场为纽带,共同打造一批地域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文化项目。

3.2.1以川剧传承为例

培育文化市场。川剧是成渝两地的文化精粹,在三百多年的巴蜀风情的熏陶下,形成了幽默、风趣、灵动的艺术风格,但因为推广、宣传不够,很多年轻人听不懂,所以受众不多,市场自然不景气。成都市川剧院常务副院长陈巧茹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她除了每年的演出任务外,还自己成立了一个工作室,实行项目制,一个项目组建一个团队,两年精心打造一台戏,《马前泼水》、《尘埃落定》就是在这种制度下完成的精品。她还创办了川剧摄影――“镜缘影坊”工作室,举办川剧体验性雅集,宣传川剧历史,讲解川剧知识,举办川剧摄影展,市民通过这些方式了解、体验、欣赏川剧艺术。她身体力行,走入中小学、大学校园、社区,给学生和市民们讲解川剧艺术欣赏,市民对川剧艺术从不了解到熟悉,从不感兴趣到喜欢,渐渐地爱上了川剧。由此可见市民的欣赏水平也是可以培养的,久而久之,川剧便会从高高的殿堂走入民间,川剧艺术也会逐渐大众化、平民化。陈巧茹不但在四川享有盛名,她还多次以她主演的剧目到西欧各国及香港地区演出,为川剧赢得了国际盛誉。

重庆也可以借鉴此方法,通过各种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能与古老的传统艺术对话,找到自己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

倒逼文化产出。一是川剧人才培养。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有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我们应该吸取的惨痛教训,很多川剧艺术家放弃表演,有的下海经商,有的转行教书、演电影、电视剧、唱流行歌曲,让川剧这门地方剧种几乎消逝。目前紧要的是从娃娃抓起,去掉功利的东西,站在为民族文化遗产继绝传薪的高度去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二是川剧剧目的创作与储备。川剧跟其他许多地方剧种一样,许多剧目来源于传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传承的基础上如何创新一直是困扰川剧艺人的问题。成渝两地川剧艺术家结成联盟,共同探讨、共谋发展。

3.2.2从川剧传承发散到其他文化领域发展

实现错位发展。两地每年定期就两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艺术创业与生产、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体制改革、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文化传播等方面开展经验交流。在艺术创作与生产方面,成渝两地的作家互动交流,深入挖掘创作素材,拓展创作题材,创作出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思想高度、世界眼光的作品;在文化产业方面,宣传部、文广新局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相关人员大胆改革,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可抛开地域成见,虚心学习做得好的经验。在城市建设开发中不轻易破坏古建筑,同时还要善于留有余地,为未来留下一些空白,为历史留下一些怀想,为乡亲留下一些乡愁。通过共同努力实现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传承文化论文范文4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传承;民族

文化传承指的是将文化继承与传递下去,并在传承的过程中实现文化的发展与创新,让传统文化更加适应现代社会,保有鲜活的生命力。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所遗留下来的精华,是民族的宝贵财富与精神所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传统的东西也逐渐被遗落。在这样的形势下,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中是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与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最佳时间,其教材内容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也最为紧密,因此通过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1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1.1 推进教学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国家今后的教育需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教学部分,让学生接受更多传统文化教育以及革命教育。这说明,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经成为国家今后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作为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关键时期,高中语文教学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经是大势所趋,是推进国家教学改革、实现国家教育目标的必然结果。由此可知,随着国家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一教学目标将会日益凸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1.2 应对传统文化危机

在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全球化发展下,语言交流也开始进入全球化时代,人类所使用的语言已经逐渐呈现合并趋势,很多语言种类由于使用人群少,正处于逐渐消失的危险境地。据有关资料的统计结果显示,世界上目前存在的语言有五、六千种,但是21世纪之后会有一半语言消亡,再过200年左右,80%的语言都将不复存在。在这种发展趋势,为了保留中华民族最灿烂的遗产,我们必须警惕,通过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来应对这一文化危机。

2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化传承的有效措施

2.1 让高中语文教师扮演好文化传承使者的角色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这一职业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其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人才。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水平只是基本目标,让学生在教师自身人格魅力以及学识修养的熏陶下受到感染,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与素养的全面提升才是高中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内容。因此,高中语文教师需要积极扮演好文化传承使者的角色,用自己的责任感和风险奉献精神来推动语文教学的文化传承,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而高中语文教师要想扮演好文化传承使者这一角色,就需要树立终身学习这一理念,在不断提高自身学识的同时也需要积淀文化素养,让自己拥有与时俱进的文化解读能力,更符合文化传承使者这一角色定位。

2.2 营造文学气息浓厚的教学氛围

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它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文学素养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要想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文化传承,营造文学气息浓厚的教学氛围是非常有效的途径。高中语文教材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文章非常多,这些教材内容就是教师实现文化传承的有用载体。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古诗词,然后将喜欢的古诗词写下来并将书法悬挂在教室内的墙壁上,增添文化气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尽量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知识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穿插到课堂中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最好是小故事,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2.3 开展传统文化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要想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单一的课堂学习是不够的,只有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学生才能充分吸收在课堂上学到的重视并加以消化、吸收。为此,教师需要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得到适当放松。为了让文化传承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得到更好地运用,教师可以将课外活动的主题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让学生可以获得更多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机会。考虑到古诗词可以让学生受到良好的启发和熏陶,因此,教师可以开展古诗词默写活动,既可以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而古诗词书法比赛中的获奖作品也可以悬挂在教室的墙壁上,用来营造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一举数得。当然,活动也不能单一地以书法比赛为主,教师还可以举办一些辩论活动,让学生以古代学子的口吻、模式进行辩论,既锻炼学生的口才与能力,同时还可以体验角色扮演的乐趣。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成语背后都有一个或感人、或有趣的故事,比如叶公好龙、卧冰求鲤等,以此为依托,教师还可以开展成语故事比赛,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将自己所了解的成语背后的故事讲述出来,让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加深自己对故事背后寓意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2.4 通过支架教学方法的运用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传统文化的含蓄性、复杂性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难度,基于这点考虑,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支架教学法,以此来提高学生自身对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加强教学效果。支架式教学指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逐渐承担起管理学习的任务,最后独自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帮助就是支架,学生需要依靠教师的引导逐步掌握学习的诀窍,然后实现自主学习并自行总结学习经验。支架式教学法的实施需要教师首先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相关情况,学生进行准确定位,这样才能掌握撤去“支架”的最佳时间。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教学方法同样可以应用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成语、诗词以及文言文等都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多方面“支架”的方式,让学生拥有对传统文化的基本理解或者鉴赏能力,同时还可以将支架式教学法运用到课外活动的开展以及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来,与各种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让学生体验成语、诗词、文言文这些传统文化载体中所蕴含的意义以及传统文化的魅力,然后再逐渐撤去“支架”,让学生自主学习并理解传统文化的意蕴,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综上所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所遗留下来的精华,是民族的宝贵财富与精神所在。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既是推进教学改革的需要同时也可以让我们国家在当今的发展趋势下更好地应对传统文化危机。为了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扮演好文化传承使者的角色并为学生营造文学气息浓厚的学习氛围,积极开展传统文化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还可以通过支架教学方法的运用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罗墅森.把传承文化作为高中语文教育的责任[J].考试周刊,2011(87)

传承文化论文范文5

关键词:文化景观;历史街区;空间传承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历史的主要承载体,具备文物的特性,需要保持其原真性,因此希望它“不变”;但作为城市街区,它有必须完全融入城市,与城市共生长,否则街区就会死亡而使保护无从谈起,这样它又必须不断地改变。究竟什么要“不变”、什么要“改变”呢?

1文化景观的空间构成

1.1城市格局

格局的特色往往反映一个城市的规划思想。我国不少城市格局构图方正,主次轴线分明,但也有很多因地势变通、灵活的实例,形成别具一格的景观特色。历史街区是一个城市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整体布局方式与它所在城市的布局形式相对应,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街区的街区布局形式是这个城市传统城市格局的缩影。

1.2传统街巷

传统街巷是历史街区文化景观中的重要内容,对历史街区的空间布局的影响最为广泛而深刻。历史街区的街巷空间是较为封闭、内向的,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将历史街区内部各个要素在空间上形成相互联系的整体,并协调和有效地发挥城市的诸多功能。例如,街巷在承担交通运输任务的同时,也是组织市井生活空间的主要场所。

1.3空间节点

(1)广场。广场是街区中主要用来进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场所,属于公共开放空间。中国古代城市广场的概念较弱,一般城市没有专门建设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广场,广场的功能往往是依附于其他的功能,如依附于庙宇、宗祠等宗教建筑进行祭拜等宗教活动;定期的集市贸易或经常性的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戏台前提供给人们看戏的空地等等。现在历史街区中留存至今的也多是这一类的庙宇、宗祠和商业性的集市广场。如南京夫子庙广场、山西灵石静升镇文庙广场等。

(2)交通节点。通常是指街巷道路的交叉点。由于传统街区多是在自发的情况下逐渐形成,街巷常常弯折成曲尺形,或是和缓的曲线形。道路的交叉点不是简单的十字形,而多是风车形、丁字形、人字形等相互交错的一种形式,节点的空间景观丰富多变,有些也兼具景观节点的效果。

(3)院落节点。指建筑或围墙围合成的半私密空间,院落节点是外部空间序列的终端。历史街区文化景观中的院落节点空间是与人们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地方,也是历史街区文化景观关注的焦点。

(4)点缀性景观节点。通常指以标志性景观如古井、名木、牌坊、雕塑、碑刻等存在的节点,是历史街区文化景观的重要标志点,人们在这里可以交往、进行信息的传达。

2文化景观的空间传承

对于历史街区文化景观的传承包括显性景观及隐性景观的传承。显性文化景观是以一定的物质或空间存在,是人们日常可以触及的,因此人们对它们也比较熟知。隐性文化景观是以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要素等为主,有些以一定的物质载体体现其内容,可有些是无形的,体现人类文化、历史发展的一个脉络。本文侧重从显性要素对文化景观的空间传承展开论述。

2.1城市肌理的传承

在我国城市的历史街区中,城市肌理对城市建筑有着极大的控制力,无论建筑的解决方式多么出色,都无法克服它们所在地城市肌理的限制,它是建筑在城市空间深层结构上的形态依据。要传承城市肌理的价值形态,首先要理解中国传统城市空间或场所空间的内在秩序,这种秩序是一种连续的、积极的、包容性的空间。中国的城市强调中轴线和左右对称,这是同其社会组织结构相适应的;城市主要靠封闭的外墙与院落形成城市空间,这些都是其历史发展的城市文脉所延续下来的。

2.2城市轴线的传承

城市轴线可有实轴和虚轴之分。实轴通常以建筑的空间序列组织来表现,虚轴通常以道路系统(交通轴线)或绿化系统(生态轴线)的形式来组织。轴对称的设计思想是我国自周代以来至清代长期延续的设计模式,大到城市设计、各个街区,小至院落建筑都依照这一规则:即将主要建筑物安排在一条笔直的中轴线上,左右取得均衡对称,而轴线上的建筑依地位而高低起伏,呈现出雄伟肃穆的气势。我国许多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都是对称式,以钟楼、鼓楼的连线或者牌坊的序列为轴线,城市由此延伸发展,街道或者与其平行,或者与其垂直,整个城市沿轴线左右对称,形成规则平稳的布局。保留下来的不仅有北京、西安等文明古都,还有平遥、兴城等历史悠久的小镇。

2.3城市天际线的传承

天际线即空间的天际轮廓线,是城市总体形象的轮廓。在城市特色的构筑过程中,城市轮廓是城市空间形态最集中、最典型的代表,它有最典型的建筑群构成。

历史街区的天际线往往是城市特征的重要标识。是在城市宏观层面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的主要语素之一,因此在历史街区中要强调对历史街区天际线的有效保护,对形成该天际线的整个地区的建设和环境改变都要采取审慎的态度,实施一定的建设规划控制。由于我国历史街区大多是较为低矮平缓的天际线,由此在现代城市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城市天际线传承的难度可想而知。主要通过以下3种途径的“建设规划控制”。

2.3.1高度控制

具有典型特征的历史性天际线,往往有著名建筑物优美的轮廓成为构图的最突出主导因素,对新建设的高度的控制,防止其高度超出主要建筑,形成喧宾夺主的态势,是最有效的防止破坏历史性天际线的措施。对于低矮建筑群体中的新建筑高度同样给予控制,防止其高度突破原有建筑群形成轮廓线,破坏历史性天际线的基本态势。

图1的两张照片都摄于江南水乡古镇南浔。形成一对比景观特色。(a)图中,建筑层高控制在两层以内,坡顶屋面高低起伏,富有层次。(b)图中。一突兀的马赛克贴面高层建筑打破了整体轮廓线的塑造,不符合传统的视觉心理。

2.3.2视线控制

对历史性天际线的识别一般均具有某一个或几个最佳的视点。在这些视点方向上形成了该城市著名的、独特的天际线,并带给人们以一定的方向感和认同感等心理意义。历史街区的城市天际线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和独特的景观构成。因此,必须在以这些视点为基准的视线通廊内控制新建设的高度、体量等,保证视廊通畅。

2.3.3对新地标建筑的控制

对有可能成为新地标的建筑对其视距、高度、体量、材料、色彩等采取审慎控制。

2.4街巷空间的保护

街巷空间是历史街区居民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物质载体之间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街巷的家庭化使用,使得街巷空间充满了多色彩、多情调的公共生活,同时也使历史街区的环境体现出一种场所精神。保护历史街区文化景观不仅仅是延续原有的物质环境。同时也包含着对于社会网络和生活网络的延续。转贴中国-历史街区内部的街巷格局常常具有该地段乃至整个城市的个性。在我国,坊、街、巷、路网格局从古沿续至今,但不同的地区又有着不同的特征。同为江南城市,苏州以前河后街、河路相间的街巷格局为特征。而扬州的居住地段道路格局是以方格框为骨架,鱼骨式街巷为主脉,在鱼刺两侧为尽端式的巷子。这几种街道格局是与封建经济的社会、封建家庭的统治以及厅堂式民居布局密切相关的,同时也是不同的生活方式形成的历史风貌的重要体现。

苏州桐芳巷小区的改造设计(图2)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语汇。如传统的建筑形式与细节,并不是完全的仿古建筑,但坡屋顶、白粉墙、花窗、庭院、风火墙等,都带有明显的传统文化印记的符号。这是一种“有形”的景观视觉控制。除了建筑风貌的重塑,还有哪些保持城市传统街区的完整记忆、增强城市的特色及个性的规划思路呢?桐芳巷保留了原有的街区格局与空间尺度。在建造新建筑的同时力求延续原有的空间氛围,使居民有乡情可寻。内向围合的总体布局不仅仅体现在每一个院落中,整个街坊的4个沿街面布置较高的商业公建,而在内核布置居民住宅,形成大街繁华、小巷幽静的氛围。邻里空间、内向围合、树木、墙等都是景观空间设计的元素。

2.5历史建筑及历史特色要素的传承

传承文化论文范文6

关键词:全球化;中华文化;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40-0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1-0014-02

收稿日期:2006-09-20

作者简介:陈晓桦(1964-),女,广东潮州人,副教授,从事对外汉语教学 、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口语教材教法研究。

一、全球化条件下的汉语热和中华文化探究

对于“全球化”的定义,国外有 两种比较流行的理解。(一)全球市场一体化。这是丹尼•罗德里克在《全球化走得太远了吗?》和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凌志汽车与橄榄树――理解全球化》中的界定。(二)一些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文化研究专家将全球化看作一种进化的过程,即一个由诸多过程构成的巨大而多面的复合体牵扯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以澳大利亚社会学家马尔科姆•沃特斯在《全球化:关键性思想》一书中使用的定义为典 型代表。沃特斯认为,全球化是“一种社会过程,其中对社会安排和文化安排的地理制约因素消失,而且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它们正在消失”。沃特斯从三个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即经 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讨论全球化,但没有赋予某个领域以首要地位。不过,沃特斯认 为,由于各种象征和符号具有以惊人的速度在世界上到处移动的能力,因此研究全球化的注 意力应集中于文化领域。

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交流更为密切和频繁,世界经济呈现趋同发展的态势。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实际交往的需要,全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学习汉语的热潮。有专家预言:“二十一世纪是汉语的世纪”,“英文和中文会是未来世界上两种主要的语言,会是未来世界上文化的 最重要的载体”。与汉语逐渐成为一种强势语言的同时,出现了进一步研究东方文化的现象,世界 怀着浓厚的兴趣要探究中华文化的奥秘,挖掘其长盛的精髓,领略其独特的魅力。 在目前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世界里,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清点自己的文化,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主动将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播出去,传承下去,使之成为新形势下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与其他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和谐共处。

二、全球化条件下审视中华文化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到底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我们应该本着“扬弃”的态度来看待它,并结合当今全球化的特点,从外部和内部两个角度来认识它,使之发扬光大。

(一)从外部来看,一是西方以东方为参照系来认识自己,二是华文教育中的文 化教学

20世纪后半叶,人类提出了互动认知的现象学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认为“认知”不应只是主体强加于客体的单方面的认识,也不是客体自身单方面存在的“自在的”特点,而应是二者沟通后产生的新知,强调主体和他者在认知过程中都有所改变并带来新的进展。西方文化崇尚“民主”与“科学”,重视个人的价值而忽视群体的价值,重视发挥人的独立性、批判性、开拓性和创造性,而忽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它在创造发达的科学技术的同时,也造成了极端个人主义和严重的生态平衡等一系列问题。当这些问题无法解释和解决时,西方开始反思,开始面向东方,以东方为参照,去寻求另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互动认知思维方式促使东西方在经历许多世纪的相互无知之后开始对话,这对我们在全球背景下,对比东西方文化,了解他人,认识自己,探求自身文化的精髓是十分有益的。从不同视角,不同文化环境来审视自己,往往会产生顿悟,能更好地把握事物的实质,从而形成文化互补、价值互补。

华文教育的核心是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两者地位同等重要。文化内涵较其语言更为深远厚重,在教授语言的同时,更重要的在于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华文教育中,‘文化 教学’决不仅仅是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教学,也不仅仅是‘交际文化’的问题,它是具有更广泛更深层的文化内容的教学。”

综观华文教育的历史,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一直是华文教育秉承不移的明确宗旨。华文教育中文化传承以儒家仁爱学说的价值观为核心,重视群体的价值,重视人伦和秩序,讲求中庸和谐、天人合一,注重个人修养的培养,使海外华人的子孙后代在文化上认同祖国的根,培养真正具有中国文化气质的华裔,维护民族文化传统。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那么这个民族也就消失了。

汉字是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承载着数千年的中华文化,通过学习汉字来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之一。汉字具有与欧洲文字完全不同的价值――其表达功能不在是否有效地记录语言,而在是否有效地传达概念,其表意特性直接与概念相联系。汉字是独立于口语之外的第二语言,与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精神融为一体,是中国文化的脊梁。它以象形表意为基本特征,简单明了,信息量大,能够克服时空障碍,是传承中华文化的稳定中介,具有凝聚国内各民族及海外华人的作用。

(二)从内部来看,具体分析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据说文化的定义就有二百多个,而什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华文化既未泯灭过,也未中断过,是一脉相传至今的罕见文化 ,人们一般从内容上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即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器物文化属于第一个层次,制度文化属于第二个层次,观念文化属于最高、最深的层次。

中国文化的思想核心是群体意识。中国人是不能够脱离群体而生存的,所以我们注重人际关系,强调人与人的相互依赖和与人为善,重视自我道德 的完善和自身修养,强调仁爱、诚信、节俭、勤奋、坚韧、进取等美德。同时,崇尚中庸,主张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要和谐 相处。

当今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中华文化中的儒学价值观、思维方式及传统美德适应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现代化、文化多元化的时展,正成为全世界普遍认同的基本 价值观念。中国人学习外国是自动的、必需的;欧美人学中国是自动的,但似乎不是必需的 ,甚至很多人根本就不想学,所以我们应该在认清自己优势的同时,立足于时代,采取主动的态度,将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传播出去,传承下去。

三、全球化条件下中华文化传承的特点及方式

(一)华文教育中受教育主体的特点

被称为“海外的希望工程”的华文教育,是维系祖国和华侨华人关系的重要纽带,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最佳途径。在全球化条件下,如何加大文化传承的力度,加重中华 文化精华的比例,是我们必须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必须看到,现在在海外学习华文的大都是第三、第四,甚至是第五代华人,他们的父辈已经没有受过系统、全面的中文教育,家庭中的中国因素 越来越少,文化传统的熏陶日益式微;同时,出于生存的需要,他们都渴望融入寄居国的主流社会,有意识地接受本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 。但事实上,他们始终还是边缘人,存在着民族虚无感,也缺少作为主人的那种安全感。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汉语的经济价 值和实用价值都已显现出来,一些国家开始出现的学习汉语的热潮便是明证。随着 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深,急需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掌握多种语言,还要有专业知识,更要具有文化特质,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上述种种情况,使我们看到华文教育中的文化传承面临新的挑战和需求,意识到进行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华文教育中文化传承的特点:主动出击,有的放矢

过去四百年来,西方的世界观、价值观左右着整个世界,而中国、东方、非欧美的很多东西被忽略了。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各种文化有了接触和融合的机会,因此我们不能只是学习和吸收别人的东西,而要主动出击,把中华文化中的精髓传播出去。

土生土长的新一代海外华人,由于对祖籍国文化茫然不知或了解不深,他们对民族的认同感逐渐淡漠, 帮助他们 实现文化突围的途径就是教育。 首先要培养学习者学习的兴趣,从一些可感知的文化现象入手,让他们产生认同感。其次要用“扬弃”的辩证方法看待传统文化,以使中华文化的精髓世代流传。再次要注意文化传承的时代性,结合中国现在的国情,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固有的文化,不断补充丰富中华文化;结合海外华人的当地文化,既强调他们的文化身份、他们的根,也要尊重本地文化,互相吸收合理成分,做到中西文化融合。

(三)文化传承的方式

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电脑及网络的出现,必将引发一场包括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等方面的革命。所以,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远程的网络教学将为学习者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通常人们认为,只有学好华文,才能有效地吸收中华文化。这当然是对的,但还应该指出的是,我们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多数还是通过自己的母语而实现的,所以要为学习者提供多语种的语言和文化资料,提供更多渗透的可能性。这就需要把中国的精典文化翻译成外文,以使更多的华语水平 较低的海外华人有可能接触和学习到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社会环境中认知、体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是进行文化传承的另一有效途径。无论是在寄居国还是在祖籍国都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让学习者接触社会,亲身感受丰富多样的,具有中华特质的社会现象、风土人情,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以此来培养他们的社会观察能力、文化适应能力和民族情感。

中国知名学者潘懋元指出:海外华人认同中华文化有心理内因(海外华族文化无论与中华文化有多大的差别,它与中华文化总是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即共同的文化之根)和心理外因(无论中华文化本土化程度如何,也不论华族后裔的主观愿望如何,在其他民族看来 ,华人属于华族,与中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海外华人具有独特的文化身份,他们与祖籍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心头永远有一个中国结,华文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利用全球化的契机,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来结紧这个中国结。

参考文献:

[1]金宁.关于华裔学生文化教学的若干讨论[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1994(3):116-117.

[2]张亚群.文化传承问题辨析[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6(1):7-13.

[3]潘懋元,张应强.海外华文教育与弘扬中华文化传统[J].教育研究,1996( 6).

[4]金宁.论东南亚华裔青年的中西文化观[J].华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1997(3):37-40.

[5]贾益民.华文教育学科建设刍议[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8(4) .

[6]乐黛云.全球化趋势下的文化多元化[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1):69-74.

[7]李善邦.文语兼顾 育教并重[J].华侨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3): 63-67.

[8]唐燕儿,李坚.海外华文教育发展困境与对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 1(2):150.

[9]董鹏程.历史会为华文教育的贡献作见证[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 3(4):1-4.

[10]乐黛云.文化自觉与文明共存[J].开放时代,2003(4):147-151.

[11]许渊冲.中国文化与全球化[A].中国文化与全球化―人文讲演录[C]. 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63.

传承文化论文范文7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保护 宾阳炮龙节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概念。

所谓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指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直接参与制作、表演等文化活动,并愿意将自己的高超技艺或技能传授给政府指定人群的自然人或相关群体。那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或弘扬过程中确实发挥过重要组织 、领导及协调作用的、那些热心学习传统文化但本身与传统艺人或匠人不具有正式师承关系的,都无法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光荣称号。

二、 为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传承人的保护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这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所决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基本特性,就是它是依附于个体的人、群体或特定区域或空间而存在的,是一种“活态”文化。也就是说,正是传承人的存在和发展,才赋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活和持久的生命力。

(二)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所面临的困境日益严重。随着经济科技全球化发展,现代化进程加快,大量产生于农耕文明时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发展环境迅速改变,其消亡速度不断加剧。主要以自然人为载体的传承活动受到巨大挑战,其生存状态日益艰难,传承环境不断萎缩,传承活动日益衰退,这一现象近些年来引起各界高度关注。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曾在前些年的调查报告别描述了这一现象: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主要表现在:一些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后继乏人,面临失传危险。许多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渐渐消亡;一些传统工艺生产规模缩小,市场萎缩,处境艰难;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发生变化,一些民间艺术不再被人欣赏,有的传统习俗在慢慢消失;青年一代崇尚现代文明,对民族传统和文学艺术逐渐失去兴趣,不愿学习继承;那些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门庭冷落,而这些民间艺人大多年岁已高,如不及时传承,则会使这些“绝技”随着他们的去世而失传甚至灭绝。

三、宾阳炮龙节扎龙工艺的传承问题。

本人曾在宾阳对炮龙节扎炮龙工艺的传承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活动,通过科学有效的调查研究,我们找出了炮龙制作工艺传承存在的问题。

目前,据我们所了解,炮龙制作工艺的传承并不容乐观,而炮龙制作工艺濒临失传,是制龙节传承和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归纳起来,它失传的原因主要有:

1.传承的习俗是家族传承,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

2.制作工艺复杂,学时长,难度大,繁琐精细。

3.经济收入较低,销路和用途比较狭隘,发展前途堪忧。

4.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年轻人希望可以从事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不想留在古老的城镇做这项乏味的工作。

5.很多人没有发现这种文化所蕴涵的魅力,没有享受到这种艺术所带来的成就感,只是把它当成一种乏味的工作。

6.缺少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政府对炮龙文化的挖掘、研究不够深入。

四、解决宾阳炮龙节扎龙工艺面临失传问题的做法。

经过研究讨论和请教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专家,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案:

1.政府加大保护力度,从各地选派一些有毅力、有技能、喜欢炮龙文化和艺术的青年人来学习传承该工艺,同时加强财政拨款,保护炮龙制作工艺的传承,适当合理地提高炮龙制作手工艺人的收入,使他们的付出和回报相对平等。

2.开办炮龙艺术展馆,通过网络、报刊等宣传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炮龙节,培养他们对炮龙文化的浓厚感情,喜爱上这种艺术和文化,真正感受到它的魅力所在,让炮龙节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3.派大学生志愿者等深入宾阳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提高广大人民对保护该文化遗产的重视,还要使老艺人们解放思想,摒除他们的制作工艺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保守思想,将工艺传承给更多的人,让炮龙艺术蓬勃发展。

4.可在各周边城县加强宣传推广,各种庆典时租借炮龙表演。

5.炮龙文化应走“文旅结合”的发展道路。宾阳自然景观丰富,民俗风情浓郁,将这些与发展炮龙文化相结合,把炮龙节办成一个文化旅游品牌。

6.加大炮龙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和保护力度,积极培育炮龙旅游纪念品产业,让炮龙制作工艺传承人从中受益,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传承的主要原因:一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传承人难以凭借某种传统文化技能维持基本生存条件;二是传承人的价值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发展中得不到充分重视;三是传承人的基本权益尚未得到保障,传承活动缺乏足够的外部环境支撑。

因此,如何采取措施,有效保存并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我们保护工作和政策法律制定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首先要解决的是观念认识上的问题,要高度重视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价值和地位,要真正把传承人的保护作为整个保护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来抓。其次就是要采取多种措施,保障传承活动的实现和可持续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日益被重视,支持、保障传承活动的开展也成为政府、社会乃至教育部门一项重要工作。各级文化部门、社会团体积极开展有关保护传承人活动,建立传承人档案,认定与命名传承人等。在实践中,不少地方都已经在开展这方面的教育活动,将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当地中小学乡土教材,但总体来说,在这方面我们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无论是在学术研究、专业设立、教材编写、师资培养以及如何有效开展传承活动等等方面,都面临着许多挑战。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传承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上如何发挥特殊的重要作用,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实践经验表明,要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就必须使党和国家所制定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制度化和法制化。当前一个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国家立法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正与政府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推进相关立法。目前正在起草中的法律草案初步确立两个重要制度,即名录制度和传承人保护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言,这两个法律制度相互关联,密不可分。(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非物质文化遗产论集》,学苑出版社,2006年1月,ISBN7507727556

传承文化论文范文8

关 键 词:民族音乐文化 学校 音乐教育 文化传承

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在我国音乐教育中的现状

中国历来重视音乐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但在普通教育中将音乐作为正规课程列入期间,则是清末才开始的。1898年康有为以“请开学校折”上书光绪帝,提出了废八股遍设学校的主张。戊戌政变后,梁启超等人积极提倡在学校中设立乐歌课。此后几年间,新式学堂陆续开设了唱歌课,从而在普通学校中形成了以教授新式歌曲和欧洲音乐常识为主要内容的音乐教育,至此,学堂乐歌成为我国一个新文化即将实行切换的关键时期。五四运动期间,蔡元培先生作为五四新音乐的代表人、中国现代新音乐教育体系建立的积极鼓吹者,他提出“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的思想观念;一些国外留学归来的音乐作曲家们,认为只有全面地学习西洋音乐文化才能救国,这些观点都为以后以西方音乐为主体的音乐教育做了铺垫。1927年采用德国专业音乐教育体制建立的上海国立音乐院,均依照德国音乐院校的课程内容上课,学生们演奏我国传统乐器也是用现代方法演奏。

当时以西方音乐为主体的中国学校音乐教育虽然对建立和发展近代中国音乐文化起到了重大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学校中的音乐教育未能把传承中国音乐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因而对多数教育者来说,接受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阻隔和影响。虽然在各个方面做了一些有利措施,但从学校音乐教育的整体来看,民族音乐尚未能取得其应有的主体地位。中国近百年的学校教育所遵循的主要是欧洲音乐理论体系,这样的音乐教育已经导致:在理论上,以欧洲音乐理论为普遍真理;在创作上,不仅以欧洲音乐体裁为仿效的楷模,而且在音乐思维上也是欧化的,在价值取向和感情上,一些人也以西衡中,重西轻中,甚至于以西否中,把我国的民族音乐教育放到了从属的位置,这不仅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是个沉重的打击,而且对今后的民族音乐教育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音乐文化的侵入,我国音乐除了在本土原生文化的传统音乐之外,又出现了两种新的音乐文化体系,即:属于本土次生的民族新音乐体系和属于外来文化的西洋专业音乐体系。1980年以来又增加了当代流行音乐体系。由此而构成了差异明显的几个音乐体系并存的中国音乐文化新格局。这几大体系中,流行音乐体系是源于西方的全球化模式,这种流行音乐和商品广告性、纯娱乐性的通俗音乐在人民生活中占了绝对优势,这种现象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产生了一定的阻隔作用,大大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而当今的大学生相对较少有人会唱自己的民歌、会演具有自己家乡地方特色的戏曲!

由于多年来形成的教育体制和观念及外来文化的侵入,使得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教育传承之间存在割裂、脱节现象,这就造成了国民对民族音乐的不重视,而使民族音乐文化处于不断滑坡状态。因此,学校教育应该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大历史使命。

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的关系

民族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化形式的综和,同时又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音乐文化里包括了多种文化,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因为各种类型的民族民间音乐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现象,其中也体现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文化、民俗、语言、美学观点,同时也寄托了一种文化的情思,其所涵盖的情感和精神是这个民族的灵魂与思想,是这个民族精神的载体。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这样说过:“民族传统有机的继承,唯有从我们的民间音乐中才能找到。”意思是说,作为文化的民族民间音乐具有继承的价值,民族音乐教育同时也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积极意义。

学校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具有多种社会功能。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第一,学校教育是一种武器,是民族、人民解放的武器,是动员民众最可靠、最有效的武器。他强调用教育点燃中华民族生命的火焰,放出中华民族生命之光明;第二,学校教育要提高民族素质,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去;第三,学校教育要使中国实现民主和富强,“教人创造富有的社会,不创造富有的个人。”学校教育的功能还体现在它的延续作用上。通过教育,可以把老一辈优秀的行为、思想和感情传给新一代,并在这基础上不断继承和发展。因此,学校教育是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最佳渠道。而民族音乐多姿多彩,具有丰富的地方特色和历史内涵,见证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音乐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民族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教育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文化的教育是不可行的,没有教育的文化就失去了它的实际存在价值,教育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民族音乐传承与学校的音乐教育是分不开的。

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各种音乐文化以铺天盖地的气势滚滚而来,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面临着延续和生存的威胁,我们要意识到民族文化对培育我们下一代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要坚定弘扬民族文化精华的基本立场,只有加强民族音乐在教育中的地位,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才有利于创造与时俱进的新的民族音乐文化。

三、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由于一些学校不重视音乐课,片面理解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使得美育和德育在有些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一直没有占据有效地位,这就必然造成人们对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的理解产生严重偏差。苏霍姆林斯基曾多次表明过这样的观念: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音乐课作为审美教育的前沿阵地,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学校要正确理解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抓紧建设传统音乐教育课程,使之不要处于被忽视的地位。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学生在学习中国民族音乐,了解和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价值、创造性价值及道德观念。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在教育学生时教授的是“六经”,即“礼、乐、诗、书、易、春秋”,其中他把音乐教育放在了重要位置,充分体现了音乐在教育中的地位。《乐纪·策篇》也说:“乐者,德之华也。”认为音乐是道德的精华,可见,音乐对道德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不仅仅在古代,在现代教育中,音乐作品同样渗透着德育教育的内容。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遗产和建国以来优秀的音乐作品中,大多蕴藏着进步的思想内涵。很多优秀作品是通过音乐来感染和教育学生,把思想与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接受德育,在潜意识中提高学生们的道德品质和爱国精神。

音乐的独特之处在于能使人的心灵发出震颤,音响流动的每一瞬间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情绪、情感变化。音乐的产生过程是全部的创作过程,无论学生的表演或欣赏都必然伴随着创造性的表现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音乐又具有“不确定性”特点,同一首作品,有多少听众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感受,这一特征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比其他学科较大的优势,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音乐课应以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人类变得更加和谐文雅和充满爱心为教学目标。优秀的民族音乐不仅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创作思维,而且在潜移默化中也提高了自身的道德水平。

民族音乐作为我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它以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在教育中将反映我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通过学习和聆听民族音乐,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民族音乐当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毋庸置疑,民族音乐文化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几千年来的中国音乐史及现代的音乐教育现状看,我国音乐要得到真正的发展和提高,必须以中华民族本土音乐为主,如果把西方或者其他流行音乐当成主流,而将民族音乐作为附庸的话,必然会带来民族音乐衰退乃至消亡。学校教育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要使民族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得以很好地传承,就要强调民族音乐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所以要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改善教育措施是关键。

四、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基本措施

1.深入研究和总结“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

把现代音乐教育结合到传统音乐的教学中。中国传统音乐本质上属于口传文化,音乐教育的方法主要是口传心授,因而古代的音乐教育体现了个体性、灵活性、多样性等特点。虽然周代的大司乐曾集中上千名学生对他们进行包括音乐舞蹈在内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专门教育,但这只不过是为了培养王室和贵族子弟的文化修养而实施的贵族式教育。尽管孔子曾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但古代的音乐教育从来都没有普及到国民大众中去。社会需要的音乐人才主要通过官方机构训练和民间自由传习等方式来培养。国家祭祀、典礼、宴享音乐所需要的职业音乐家,主要依靠官方设立的音乐表演机构,如乐府、梨园、教坊等进行训练。民间虽有乐馆、乐社、寺庙等形式的音乐传授方式存在,但并无正式的音乐学校。民众社会的音乐学习,或由于实用需要而拜师求艺,依靠师徒关系传授,或出于音乐爱好而相互自由传习。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特点和文化特征,正是在这样的教育方式基础上得以形成和不断传承的。

转贴于 中国现代音乐教育属全新的学校教育,无论是专业音乐教育还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课,基本上是从西方引进的新式教育体制。这种教育体制打破了口传心授的教育方法而采用以写定乐谱为范本的书面式教育,具有集体性、规范性、统一性等特点。中国现代音乐教育体制对中国古代教育方式还存有否定态度,而在否定了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方式的同时,也影响了我们所希望的中国传统音乐的原样保存和不断传承的教育环境。音乐的传承不可能仅仅依靠乐谱传声,它更需要的是“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中国传统音乐的记谱法,只是作为一个音乐的书面信息载体,给后人提供进行演奏的、演唱的母体形式,是与传承音乐方式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的。“口传心授”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开放性的传承方式。这种“心授”的传习法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是中国演奏学中的重要规范之一,也是东方音乐文化中重要的习乐手法之一。我们要重新认识包括音乐操作方式在内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精华”真正得到继承和弘扬。

2.采用社会大课堂的音乐教学模式

在现代音乐教学中无论是专业音乐教育还是普及音乐教育,通常以校内课堂为主要形式。而我国民族众多、地域宽广,民族音乐的精华大多在民间。所以传统音乐教育,更宜实施校外的教学模式。在学校的音乐课堂上只是学到理论方面的知识,而在校外可以实践,深入到传统音乐实际环境中去主动接受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因为,无论是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还是音乐作品的创作与传承,都是与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学生出校外可以深入了解和亲身体验各个民族的风俗,这是有利于学习民族音乐的。因为民俗是具体可感的一种社会现象,具有传承性特征和模式化特征, 它是在民众中共同传承,被人们反复遵照、不断重复的事项。民族音乐往往就是反映了一个地方的民俗,甚至是某种民俗的具体写照。因而,民族不同、风俗不同,各民族的音乐风格也就不同。学生深入民俗可以了解在民间社会生活中音乐与民俗的关系,就很容易理解什么是“俗中有乐”或者是“乐中见俗”。所以笔者认为,在音乐教学中,不仅学校专职的音乐教师要定时定期地深入各民族采风,学生出校外采风也实属必要。这种教学方法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在音乐教学中交融中西音乐文化

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仍以欧洲音乐体系为主,多年来形成的教学体制和观念,使得我国民族音乐在教育中处于从属地位。中西方的历史背景、生活环境、政治、文化各有不同,因而教学体制和理念也是有区别的。我们要站在平等的角度去审视两者不同的音乐文化。在教学中,公平对待两者有利于保持民族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也有利于保持民族音乐文化的整体性,对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世界音乐文化是多元的,各种音乐文化都有其平等、独立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不能把西方某特定的音乐及音乐理论、技法看得高于一切,并作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衡量标准。我们应该站在新的角度,以开放和平等的态度重新审视世界各种音乐文化,在承认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重新认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只有观念得到改变,才会发现我们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其次,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实施中国传统音乐教育时,与现行的西方音乐体系应该是相对独立、平等和互补的。但是,就当前的实际状况,我国音乐教育中的基础理论仍以西方为主,声乐教学中也以西方唱腔为主要标准;在教学内容的分量和比例上,也以西方居多。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西方音乐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教育体系,它在中国的传播也是体系性的,经过近百年的教育,也已使受教育者完全地接受而习以为常了。中国虽然也有自己的音乐体系,但至今未能在理论上予以完整的总结和归纳。

目前,以音乐为专业的学生几乎都是用西方理论作为基础乐理的。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状态,当务之急就是要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去改变教学内容,对中国传统音乐予以重视,对已经设立的民族音乐有关的系科和课程加强建设,不仅要开民族声乐课、民族器乐课,而且最好把戏曲也搬上课堂,全面实行民族音乐教育课。除了汉族的音乐教育,对少数民族的音乐教育也应该重视。可以在音乐艺术类院校开设“少数民族音乐”课;在“中国音乐史”课程中,应当增加少数民族音乐史的内容和分量。各地方艺术院校的系科,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地方特点和民族分布情况,有重点地加强地方乐种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和教学,这样就突出了各自的办学特色;各地师范学校和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在贯彻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时,也可因地制宜地编撰乡土音乐教材,加强音乐传统教学的分量。另外,要对已经设立的与民族音乐有关的系科和课程加强建设,例如历史、地理方面,使之从内容到教学方式更加完善和富有民族特色。

4.借鉴国外民族音乐教学经验,做好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我们在研究国外民族音乐的同时,也要吸取其他国家对“世界民族音乐”这门学科的建设经验,学习传授“民族音乐”这门学科的教育法。

(1)制定目标教学。在西方器乐教学中技巧不是最重要的,老师强调的是对作品和作曲家的理解,注重的是对学生全面音乐素质的培养和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善于表现作品的内容,在广阔的音乐领域里学习和了解的方面非常广泛,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国民的素质,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创造性,这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需要。学习音乐不仅是为了艺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训练头脑,发展身心,陶冶情操。在我国,有部分人认为学习音乐是为学专业而学,只有学音乐的学生才会认真对待这门课程,而其他学生则认为学习音乐跟自己无关。这种思想观念是制约我国普及民族音乐教育的一大重要因素。所以,在学校老师应给学生灌输学音乐是为提高自己修养而学、是为提高自己素质而学的音乐思想。我国音乐教育应该把普及民族音乐、提高全民素质作为教学目标。

(2)美国的民族音乐教育。美国是一个教育行政权高度分散的国家。它有50个州,州以下为县。从教育体制上讲,州以下设学区。学区的教育权利机关是教育委员会,负责制订教育政策和教学计划。美国联邦教育部对各州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等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各州可以制订自己的教学计划和大纲。这样,地方在教育上掌握了自主权,而且极为受尊重。正因为教育行政权的如此高度分散,再加上多种民族、多种文化的背景,所以,美国中小学教育模式是多样化的,音乐教育模式也是多样化的。我国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而且民族与民族、地区与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差异甚大,若想更有效地实施全民素质教育,我们则更有必要采用多种音乐教育模式来发展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让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师都能找到适应本地或个人实际的模式。

当然,我们在学习外来音乐教育模式时,不要生搬硬套,而是要结合本国实际,兼容、消化,变为自己的东西。

(3)匈牙利的民族音乐教育。匈牙利在受到外来文化侵入之后,柯达伊为拯救民族音乐文化而研究的教学法,为匈牙利民族音乐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这种教学法也值得我们借鉴。

柯达伊教学法的音乐教育思想主要是一种民族的、全民的音乐教育思想,他希望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匈牙利的民族素质,主张通过音乐让孩子们形成创造性并丰富其生活。柯达伊指出:“我们一定要为优秀的外国作品敞开大门,无论它们属于哪个国家,它们只会丰富我们。一定要尽早引导儿童扩展世界范围的知识,学习世界上各种有价值的音乐。”

总之,我们对外来的先进音乐教育模式应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我们自己更新、更好的音乐教育模式,来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教育。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面对中华文化对西方文化的潜在挑战,面对多种文化冲突的加剧,我们要加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和认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音乐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于对民族音乐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而在发展的过程中,理智地借鉴国外的某些技术成分,与本民族的优秀成分融合,才有利于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结语

民族音乐是关系到民族意识、民族兴旺的一个重要因素。音乐教育在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建设中应竭尽全力弘扬民族音乐文化,通过有效的途径,在学校中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的氛围。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施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培养学生们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以此来加强他们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学校音乐教育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是历史赋予的使命,也是它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曾遂今.音乐社会学[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2]薛艺兵.在音乐表象的背后[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4.

[3]樊祖荫.中国现代音乐研究文集[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3.

[4]项阳.当传统遭遇现代[M].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4.

[5]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音乐教育研究中国音乐, 2003(1).

[6]邹丽霞.学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J].杭州商学院学报(原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

[7]范立志.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6).

[8]网络采编.美国式的音乐教育模式[J].

cfedu.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734,2005-11.

传承文化论文范文9

关键词:现代化 双语现象 民族文化传承 影响

民族文化传承,是以各民族为单位所承载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延续的基本机制,也是维系社会成员成为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的内在动因。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基本生活方式的构成以及一整套的价值观念体系和内隐的行为模式等要素的综合体现”,[1] 正是通过传承机制,得以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不断积累,世代相传,最终成为“民族的标志”的。在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语言既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以延续,同时又自始至终地充当着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工具和媒介。随着民族社会的发展和族际交往的频繁,各少数民族在语言的使用上也开始出现了双语乃至多语现象,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文化的符号。“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讲,语言是按一定规则组合的符号系统,被某一地理区域或文化群体的人们所公认,用以描述他们的客观世界和在其中生活的经历与感受”。[2]人类使用语言,都是从单语向双语发展的。因此,可以说双语现象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为满足各民族之间的族际交往或文化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双语不仅是各民族的语言使用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现象。一个民族的双语形成、发展、特点及其演变规律,是由其分布特点、社会发展水平、民族关系、文化教育、民族心理、社会地位、居住条件、社会生活需要等各种社会因素制约并决定的。就整体而言,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是决定我国民族地区双语现象形成和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各少数民族因其不同的族群归属、迁徙历史、分布格局、通婚交往、等因素,在双语使用上形成了各自的特点。

云南拥有25个少数民族,分别属于氐羌、百越、苗瑶三大族群以及明清后迁入的蒙、回、满等民族。这些民族为了改变生存环境、逃避战乱和异民族的压力,在历史上大多都经历过了长途迁徙,沿山脉水系走向而进入云南。迁徙移动的结果,使得迁徙民族必然把自己的语言文化带到所到之处,也必然与当地的文化发生接触、碰撞,最后导致两个民族的语言文化发生交流借用。在进入定居生活阶段以后,由于云南山高谷深、沟壑纵横的特殊地理环境,各民族在分布格局上也形成了“十里不同天,一山不同族”的特点。这种同一地区不同民族交错杂居,却又界限分明、规律有序的共处格局,必然带来各民族语言的交流组合。地理位置相邻近的同属一个语族的不同民族的语言之间相互影响自不待言,即使是分属不同语族的民族,只要所处地域相邻近,其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是相当突出的。例如滇南地区的哈尼族属于藏缅语族,但其语言中却借用了大量的汉语词汇、属于侗傣语族的傣语以及一部分彝语支等其他民族语言的词汇,表现出民族文化交流融汇中的双语乃至多语共存现象。

另一方面,自汉代起,中原王朝就持续不断地对云南进行征伐、开发、移民、屯田,汉族人口不断涌入云南,汉文化也随之得到了越来越强盛和广泛地传播。至元明清时期,进入云南的汉族大量增加并在人口比例上超过少数民族,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逐渐成为云南的主流文化,并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普及,设立学校、科举考试渐成风气。由于汉族的经济文化较为发达,少数民族要更快地发展自己,要与其他民族交往,除了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外,还要学习汉语,这就决定了我国少数民族出现双语现象的必然性。汉语文不但是汉族使用的语言文字,也是各民族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自然很容易成为少数民族兼用的第二语言。所以从两汉时期起,云南就已开始出现少数民族兼用汉语的双语现象,而且这种有助于民族发展的双语现象后来又随着历史发展一浪高过一浪地向前推进。至近代时,汉文化与白族、纳西族、坝区彝族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广泛深入,既使用本民族语言又使用汉语的双语现象在这些民族中日益普遍。20世纪50年代起,国家大力帮助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并积极提倡少数民族学习汉语、汉文,发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双语现象进一步得到普及和强化。

双语现象是各民族语言接触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语言使用功能的变化。这种变化既可能是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构成双语关系,也有可能是少数民族借用另一地区少数民族语言的现象。沃尔夫假说认为:所有高层次的思维都依赖语言;习以为常的语言结构影响着我们理解环境的方式,讲不同语言的人具有不同的世界图式。这虽然是萨丕尔理论的极端,但不可否认,语言确实能帮助人们形成对世界认知的思维定势和传达习惯。双语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本民族传承传统文化的单一语言媒介,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在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同时发挥着作用。

正如索绪尔所说:“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他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3]语言是文化符号系统中最重要、最基本、也是最复杂的符号体系,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在本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无文字或文字不发达的少数民族传统社会里,本民族的口头语言是其最主要的信息传播媒介。无论是神话、史诗、传说、故事,还是歌谣、谚语、戏剧、曲艺,都通过口头语言得到传承与延续。各民族的民族文学都储存于社会成员的记忆中,存活在民间大众的流通上。它以口头语言为媒介,以社会的人为载体,通过上一代对下一代的信息传播,来实现各民族民间文学自身的历时性传延。在这种口耳相传、世代相承的传播活动中,接收者所获得的信息已不仅仅是若干具体的民间文学本身,他们还在其中领会和感悟着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诸如天地的开辟、万物的起源、生产工具的发明、婚姻制度的演变、民族的形成与发展、风物习俗的来历等等。如果把这种口语传播的信息范围再扩大一些,那么,不仅是各民族的民间口承文学,而且其社会成员所共同遵守的制度、规矩、习惯、禁忌以及上辈人的生活经验、常识、教训,也都通过口头传授的方式来实现从上到下、由老及幼的信息传承。

随着民族交往的频繁和文化交流的深入,本民族语言及其以汉语为主的异民族语言的双语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开始发生变异和分化。一方面,由于居住地理的相邻和生活生产习俗的相似,异民族语言开始进入本民族的日常生活,并成为本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例如哈尼族在历史上曾对汉语有过相当程度的借用。明朝以前,作为哈尼族命名方式的父子连名谱系是只有名字而无姓氏的。明朝中叶,中原王朝为进一步控制和同化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采取笼络手段,对当地土司赐予汉姓。滇南的哈尼族土官因倾慕中原汉族先进文化,首先分别接受明皇朝所赐李、赵、陈、钱等汉姓,并以此作为土司本宗及其所属臣民的姓氏。同时,在与汉族的频繁交往中,部分哈尼族还“以本宗支先祖名字的最后一个音节为准,再从汉族的百家姓中借用一个同音字作本宗人的共同姓氏”[4],因此,属于同一个父亲血亲集团的哈尼族成员一般都使用同一个汉姓,并以其作为在“数谱认亲”之外区别不同父亲血亲集团的又一重要标志。

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新的名词也以借音的形式进入少数民族的语言中,使本民族的语言词汇系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二十世纪50年代初,大量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的汉语词汇进入云南各少数民族的语言中,如人民、国家、民主、政府、政策、主席、总理、干部、主任、教育、学校、医院、法院、县政府、建设、发展、提高、拖拉机、抽水机等,这反映了当时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强有力渗透。与此同时,少数民族也借用本民族的传统艺术形式——主要是民歌曲调,填上汉语歌词后加以演唱,以配合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形式征用。民歌中的主要歌词通常用汉语表达,而歌曲衬词则沿用本民族语言的传统唱法,双语并用在这种艺术形式中得到有机结合,少数民族文化也因这种双语形式而得到相应的传承。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的改革开放时期,随着国内政治体制、经济贸易、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变革以及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少数民族社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示新事物、新概念、新现象的词汇术语层出不穷,大量汉语借词也随之进入了少数民族的语言中。如改革、开放、责任制、承包、包产、交流、考察、公司、开发、电视、音响、摩托、洗衣机、冰箱、光盘、手机、扑克、日历、广告、旅游、沙发、联欢会、奥运会等。配合着这些新词汇的使用,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新形式中,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再次得到了国家及地方政府的重视。在发展民族生态旅游的地区,少数民族用汉语来接待游客,讲解民族风情,用本民族语言来演唱传统的山歌小调,双语现象有效地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发展。

从总体上来看,双语现象是各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们适应社会进步和生存需求而进行的文化借用,在客观上能有效地促进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异民族语言尤其是汉语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也会给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不利影响。由于历史、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云南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或者形成“故步自封”、“夜郎自大”的思想,或者形成“自暴自弃”、“自卑鄙陋”的心态,因而对异民族文化尤其是汉文化通常表现出或轻视或盲从的片面行为。年轻一代的少数民族因从小接受了汉文化的学校教育,加之就业、外出、交往等活动的影响,对汉语的使用程度已远远超过了对本民族语言的使用,甚至其中有些人就根本不会说本民族的语言。这一现状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其对本民族文化的轻视、排斥,以至丢失。

少数民族的语言态度和汉化程度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不同的语言态度表现出不同的文化认同,接受异文化的程度不同也会在语言文字上呈现出不同的文化认同。从本质上看,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精神内核,它通常表现为社会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意识。文化认同感的强弱对于文化的存在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白族、纳西族、坝区彝族而言,本民族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开放程度决定了其既对本民族文化持有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又对汉文化加以积极的吸收借取。然而单就其语言使用来看,则不论该民族的开放程度如何,也不论其对汉语或其他民族语言的掌握程度如何,吸取借用异民族语汇的程度如何,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及其内部之间的交流,都一定是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而在一些相对封闭的少数民族村寨,尽管汉文化也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社会成员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语言仍持有强烈的心理认同感。滇南哈尼族村寨中的年长一些的村民普遍认为,是哈尼族人就应该讲哈尼话,这是祖先世世代代传下来的,决不能忘记。对于那些因环境原因而不会说哈尼话的哈尼人,村民们心中是极为不满的。正因为这些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始终持有强烈的心理认同感,所以其传统文化在今天仍然得以较为完整的保留传承。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和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中,双语使用只是民族交流发展中产生的一种客观现象。要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延续,关键还在于通过双语的教育及使用来确实提高少数民族自身的民族认同心理和文化归属感。只有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意识,少数民族成员才能客观地认识和看待汉文化对本民族文化影响,也才能正确认识到本民族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价值意义,从而自觉地对本民族文化加以传承。

注释:

[1]张文勋、施惟达、张胜冰、黄泽:《民族文化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4页。

[2] Porter, R. E., & Samovar, L. A. (1997).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L. A. Samovar and R. E. Porter (E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A reader (8th ed. ) Belmont, CA: Wadsworth. Pp5-6.

[3]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43页。

相关期刊